简明中国史期末考试参考题

合集下载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填空.人类最早地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群..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最有代表性地手工业是青铜手工业..氏族公社地全盛时代是母系氏族繁荣时期,这一时期陶器地出现是一场经济革命..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最有代表性地手工业是青铜手工业 ..启废除了原有地“禅让制”,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度..公元前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以后,自长安经河西走廊可通过南、北两路通向中亚,这条道路就是举世闻名地丝绸之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汉武帝时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古代中国人民地视野,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公元年地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军,三分天下地形势大致形成..西周政治制度地基本形式是分封制,也叫分土封侯制..我国最早地诗歌总集是《诗经》..战国时期,关东各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秦积极争取各国,称为连横..南宋“开禧北伐”失败后,与金订立嘉定和议.此后,宋、金之间再没有发生大地战争. .元朝杰出地科学家郭守敬,在年修成新地历法《授时历》,这是中国古代最优良地一部历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郑和先后七次率领巨大地中国船队下西洋,他地首次远航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为了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康熙帝在皇宫设立南书房,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这样,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地权力大大缩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率西汉军队几次出击匈奴,取得重大胜利..公元年地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军,三分天下地形势大致形成..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统称为南朝..在选官制度方面,隋文帝废除了魏晋以来地九品中正制,根据考试成绩录用官吏;到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地转折点,后来,全国一些节度使实行武装割据,史称藩镇割据..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地《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地通史巨著..南宋“开禧北伐”失败后,与金订立嘉定和议.此后,宋、金之间再没有发生大地战争. .元朝中央设宣政院,以西藏喇嘛教首领为副使,专管西藏事务.. 明末清初有三大思想家,就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公元年,唐德宗根据宰相杨炎地建议,以地税、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创立颁行两税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地转折点,后来全国一些节度使实行武装割据,史称藩镇割据 . .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地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它规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二、选择题(单项和多项选择混合).传说中地尧、舜、禹是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旧石器时代.奴隶社会初期.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反映夏朝人活动地主要文化遗存是(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细石器文化.二里头文化.最早实行刺史制度地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我国青铜器产生于(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夏代.商代.西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古代国家地形成,约在(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黄帝时期.夏朝.神农氏时期 .尧、舜、禹时期.商、周刻在青铜器上地文字叫()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陶文.甲骨文.铭文.小篆.对于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和五岭以南地民族,史书上统称(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东瓯.南越.西南夷.百越.下列几项措施中,哪一项不是商鞅变法地内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废井田,开阡陌. 释放奴婢.奖励耕织和军功. 设县制.唐代占据今云南大部,四川、贵州一部地民族政权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吐蕃.大理.南诏.回纥.北宋靖康二年,被金军掠去地北宋二帝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真宗、钦宗.徽宗、高宗.英宗、钦宗 .徽宗、钦宗.两汉著名地史学家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司马迁. 司马光.王充.班超.班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地著名学者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陆贾.主父偃.李斯.董仲舒.三国时期,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州地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A.曹操B.孙权C.刘备D.曹丕.隋朝开创地政治经济制度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三省六部制. 均田制.科举制.府兵制.郡县制.元代,东方最大地商港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广州.泉州.宁波.明州.从西汉到清朝我国赋税制度演变趋势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征收标准由以人丁向以土地为主转变B.随着人身依附关系地减弱,封建剥削逐渐减轻C.人头税在赋税中地比重越来越大D.随着商品经济地发展,对商品征税日益减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南宋时期流行地纸币除了交子外,主要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钱引、川引、交钞、会子.元朝地澎湖检司管理地地区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西藏. 澎湖. 海南.琉球.在清朝,宦官失去了兴风作浪地条件是因为设立了总管宫廷事务地().内务府. 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内阁、六部.明朝军队地基层组织叫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A.府兵制B.八旗兵制C.绿营兵制D.卫所制度三、名词解释、李悝改革:战国时期,魏国地建立者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有:选贤任能,赏罚严明;尽地力;善平籴;制定《法经》,经过改革,魏国在战国前期迅速成为最强大地国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五经》:是《诗》、《书》、《易》、《礼》、《春秋》五部书地合称.这是我国保存至今最古地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地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地主要经典.《诗经》是我国最早地一部诗集.《书》是我国最早地一部文集.《易》是我国最早地占卜用书.《礼》是春秋、战国时期地部分礼仪制度地汇编.《春秋》是我国最早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中原和西域沟通以后,中国同中亚、西亚和欧洲地交往发展起来.从长安通往葱岭以西各国,有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沿昆仑山北,一直到大秦;北路从敦煌沿天山南,到安息,再到大秦.这两条交通要道都以运销中国地丝织品而著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郭守敬:元代科学家,他在天文、数学以及水利工程等方面都有很高地成就.他创造了简仪等一系列天文观测仪器,其中简仪比欧洲同样地仪器早三百年.他制订地《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确和使用最久地历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史记》: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内容是叙述从黄帝到汉武帝间地史事,体裁分为本纪、表、世家、列传.本纪是君主地传记,表按年代列举主要史事;书记载典章制度.世家、列传为人物传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贞观之治:李世民即位后,于次年改元贞观.贞观共年,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地监督;重视对人才地网罗,重视科举制度,善于纳谏.唐太宗促进了各民族地经济文化交流,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出现“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封建时代少有地“太平盛事”.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尼布楚条约:年在清朝政府作出让步地情况下,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南属中国,以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以东属中国,以西属俄国.这就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领土.条约签订后,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确定下来,沙俄地侵略野心受到遏制,双方正常贸易也有所发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行省制: 元代地地方政府主要设有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朝将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称为“腹里”,直属于中央地中书省,其他地区设十个行省.行省地组织仿中书省,设丞相、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以处理一省地政务,军、民、财无所不统.这一制度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地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对后世地影响很大.元朝以后,行省地名称一直沿用下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四、简答题、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地政权形式及其影响.内容:确定最高统治者为皇帝,总揽国家大权.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称为三公.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部门地政务.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全国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地统治体系,强化了地主阶级地国家机器,这种专制主义地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秦以后地各个朝代,基本上都沿袭了这套制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简述张居正对赋役制度地改革.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行全国.主要内容是将原来按户、丁摊派徭役地办法,改为按丁数和田粮摊派,将部分丁役摊入田亩;各种赋、役、杂税合并为一条,一律折银交纳,差役由政府出银雇人充当.一条鞭法简化征收名目和手续,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地负担.反映了商品经济地发展和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地削弱.赋税改革,改善了明政府地财政状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列举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国家而进行地重大斗争.主要有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葛尔首领叛乱;平罗卜藏丹津叛乱,安定青海;改土归流;反对沙俄侵略;制止廓尔喀侵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简要说明三大发明地西传及其意义.印刷术地发明和传播,方便了书籍地流传,结束了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高等教育地历史,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重要条件.指南针地四传,为欧洲地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发现美洲大陆、完成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火药西传,使西方地作战方式发生了变革,用于采矿和筑路,促进了社会经济地发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五、问答题、一条鞭法地实施反映了什么问题?一条鞭法对一般商人和少地无地农民各起了什么不同作用?一条鞭法地实施反映了明中叶以后地社会经济情况有所变化,一是土地兼并在猛烈地发展,一是商品经济在迅速地发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条鞭法地主要内容是:()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赋役地征收解运,由过去地民收民解改为官收官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对于一般商人来说赋役一概征银,使商人可以安心经商,促进了商品经济地发展.对于无地少地农民来说,有利于减轻他们地负担,使农民摆脱了一部分封建国家地劳役束缚,对封建国家地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试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地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地主要措施如下:()集中政权:在中央分割宰相地权力.设枢密使以分宰相军权,设三司使以分宰相财权,设参知政事以分宰相政权.皇帝地权力相应加强.在地方限制地方长官地权力,规定州地长官要由文臣担任,不得兼管它地.边设通判,使之互相牵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集中财权:除在中央设三司使主持财政外,还在各路设转运使负责财赋.规定地方地财赋收入除地方行政经费外,一律上交中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集中司法权:在各路设提点刑狱掌司法,并规定凡死刑需报请中央复审.()集中军权:解除重臣宿将地军权,把中央禁军掌握在皇帝手中.加强中央禁军,并在京师大量驻军,以保证中央对地方地军事优势.枢密院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将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军队驻防地区经常交换,统兵将领亦不固定,以防止武将专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中央集权地加强对于消除唐后期以来地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社会经济地恢复和发展.但由于过分削弱地方力量,造成地方政府无所作为;大量养兵,滥设官职,造成支出浩大;将帅与士卒互不相知,削弱了军事力量;以致北宋成为一个积贫积弱地朝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简明中国古代史考试题及答案

简明中国古代史考试题及答案

21、商代奴隶主贵族把奴隶杀死,以供奉祖先鬼神,叫_人祭。

22、在_牧野_一战中,周武王率军击败纣王,后者自焚而死。

23、商代有《盘庚》三篇,是商代的成文法,起刑法十分残二、单项选择题1、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类的婚姻形态是( B )。

2、商代国都最后定于( A )。

A、殷B、朝歌C、罨D、毫3、北京人距今约有 ( D ).。

A、170万年B、80至60万年C、10万年D、70至20万年4、北京人进化最快的部分是( B )。

A、大脑B、手C、下肢D、头骨5、据专家考证,最早在( A )时,大约已经知道用火了。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河套人6、我国人类使用弓箭是在( C )时期。

A、猿人B、古人C、新人D、现代人7、彩陶出现于( C )。

A、北京人时期B、山顶洞人时期C、仰韶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8、父系公社时期,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联盟是( A )。

A、黄帝部B、炎帝部C、蚩尤部D、东夷部9、我国私有制产生于( B )。

A、母系氏族公社B、父系氏族公社C、原始群中期D、原始群后期10、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约在( D )。

A、黄帝时期B、夏朝时期C、神农时期D、尧舜禹时期11、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 C )国家。

A、封建领主制 B、封建地主制 C、奴隶制 D、农奴制12、我国青铜器产生于( B )。

A、夏代B、商代C、西周D、父系氏族公社13、反映夏朝人活动的主要文化遗存是( D )A、大汶口文化B、良渚文化C、细石器文化D、二里头文化14、商朝的建立者是( B )。

A、伊尹B、成汤C、盘庚D、武丁15、商朝中央机构的百官之长叫( D )。

A、籍臣B、尹C、多马D、冢宰三、名词解释1、元谋猿人——发现于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是在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有170万年了。

所发现的为同一个体的一左一右两颗上内侧门齿化石,此个体可能为一成年男性。

此外,还发现有同一时期的石器、兽骨和一些碳屑及烧黑了的骨头等。

《简明中国古代史》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简明中国古代史》 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代码:6063《简明中国古代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24分)1、中国猿人的一种,大约生活在一百七十万年以前,化石在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

也叫元谋人。

2、北京猿人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石器),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上的山洞里,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

这处遗址最先于1921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3、禅让制:是指统治者生前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前,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两个时期、原始群、氏族公社2、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3、元谋人、170万年4、四肢5、神农、黄帝6、山顶洞人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2、A3、C4、B5、C四、简答题(1、2题各10分、3题12分,共32分)1、父系氏族社会显著的特征:(1)一夫一妻制;(2)继承权和崇拜;(3)贫富分化出现。

父系氏族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的社会集团。

氏族成员,包括同一个男性始祖所生的子孙及其配偶。

父权制的确立,表明远古社会已自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

在父系氏族社会,世系计算,财产继承,都按父系血缘确定。

父系制代替母系制,是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完成的,因而具有进步意义。

2、商代的文字是甲骨文,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

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

甲骨卜辞是商朝的国家档案。

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多字,已确认的约有2000字左右。

基本构造是“六书”。

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有些卜辞的文字整齐、笔画均匀,刻技熟练,字形美观。

卜辞一篇月四五十字,最长的有百字左右。

简明中国史期末综合复习2

简明中国史期末综合复习2

简明中国史期末综合复习题(1)(第一~二编)一、单项选择:1.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原始人是( C )。

A.北京人B.蓝田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2.半坡氏族的婚姻形式是( C )。

A.族内婚B.族外群婚C.对偶婚D.一夫一妻3.大汶口文化遗址在今天的( C )。

A.陕西B.山西C.山东D.河北4.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 C )。

A.陶文B.甲骨文C.金文D.小篆5.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的主要不同是( C )。

A.实行王位世袭制B.强化国家机器C.大规模实行分封制D.压迫奴隶和平民二、双向选择:1.我国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南北代表文化遗址是( B )( D )。

A.周口店遗址B.河姆渡遗址C.龙山文化遗址D.半坡遗址E.大汶口文化遗址2.原始社会解体的标志主要表现为( B )( C )。

A.教育的萌芽B私有制的产生C.贫富分化D.制陶业的发展E.弓箭的发明和使用3.夏、商、西周三代的共同点有( A )( B )。

A.都是以原部落名称命名B.统治的中心地区都在黄河中下游C.都是被自己属国灭亡的D.统治时间都大约500年E.都实行了国野制度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C )。

A.井田制是西周时期才出现的B.井田制分为公田和私田C、公田是由劳动者共同耕种,收获物部分上交D私田分配给劳动者耕种,定期进行轮换E.井田名义上属于周王所有,不得买卖三、简答:1.简述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特点。

母系氏族公社的特点:(1)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有显著地位;(2)氏族成员“知其母,不知其父”,按母系血缘确定亲属关系;(3)氏族内部,土地、房屋、牲畜归氏族公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父系氏族公社的特点:(1)男子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显著地位;(2)形成一夫一妻制,人们按父亲血缘确定亲属关系;(3)随着生产力发展,产品出现剩余,贫富分化,私有制形成,后期开始形成奴隶主和奴隶两大对立阶级,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中国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史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 下列选项中,最早使用火药的中国朝代是:A. 清朝B. 元朝C. 唐朝D. 明朝答案:C2.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最先传入西方的是: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火药答案:B3.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化名人?A. 王安石B. 文天祥C. 程颢D. 宋太祖答案:A4. 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朝时期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朱熹C. 司马迁D. 韩愈答案:B5. 下列事件中,被称为“五四运动”的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中共一大的召开C. 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D. 北京大学的新文化运动答案:D(以下省略)总结:本部分为选择题,共包含20道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中国史上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的了解。

每道题目提供了4个选项,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做出标记。

第二部分:填空题(共10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 19世纪末,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外国压迫的运动被称为_________运动。

答案:义和团2.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__年。

答案:19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日期是_______年。

答案:19494. 中国古代称为“皇帝”的制度是__________制度。

答案:封建5.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史记》(以下省略)总结:本部分为填空题,共包含10道题目,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正确的答案。

每题提供了一个或多个空缺,学生需要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和道家。

答案: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道德,强调仁爱、孝道、礼仪等;道家则追求自然与道的统一,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个体追求自由和超脱。

2. 请简述中国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简明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简明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

简明中国古代史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2、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

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与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C、炎帝与黄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A、为了开展经济B、为了稳固奴隶主政权C、为了打败商纣的军队D、为了得到平民的支持4、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改革与变法,其中比拟彻底而又确立了封建制度的是〔〕。

5、西汉时,下诏废止肉刑的皇帝是〔〕。

6、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为中医学〔〕。

A、确立了诊断方法B、论述了人体解剖知识C、奠定了中医学理论D、奠定了中医学治疗根底7、使大江南北形成长期对峙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A. 淝水之战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D.牧野之战8、唐太宗在位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A、房玄龄B、魏征C、杜如晦D、姚崇9、元朝设立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机构叫作〔〕。

A .中书省B.行中书省C.西藏行省D.宣政院10、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药物学专著是〔〕。

A.伤寒杂病论B. 诸病源候论C. 本草纲目D. 千金要方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原始社会人类主要以石器为生产工具,因之在考古学上称之为原始时代。

( )2、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桂陵之战。

〔〕4、秦朝时期修筑在岷江中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千多年来一直在造福于人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大运河。

( )5、公元前138年、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角出使西域。

( )6、建立西晋,完毕三国鼎立分裂局面的是司马昭。

( )7、范缜是南北朝时期出色的无神论者,著有论衡一书,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是我国思想史上的珍贵遗产。

〔〕8、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层出不穷,被人称为“诗仙〞的是白居易。

简明中国古代史答案

简明中国古代史答案

一、单选题:1、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C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金牛山人2、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是( D )。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3、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他们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B )。

A、水稻和小麦B、水稻和粟C、小麦和粟D、水稻和玉米4、氏族的特点之一是( B )。

A、按贫富结合B、按血缘关系结合C、按性别结合D、非血缘关系结合 5.原始社会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是在( D )。

A、母系氏族社会后期B、父系氏族社会前期C、父系氏族社会中期D、父系氏族社会后期6、传说及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

那时首领产生的方式是( B )。

A、部落中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B、禅让C、前任首领确定D、抽签决定7、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

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C )。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C、炎帝和黄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8、夏朝是我国第一个( C )国家。

A、封建领主制B、封建地主制C、奴隶制D、农奴制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其文字是( C )。

A、金文B、篆书C、甲骨文D、隶书10、武王伐纣的性质属于( C )。

A、诸侯国之间的战争B、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C、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斗争D、民族间的相互战争二、多选题1、以下属于北京人生活,生产特征的是(ABCD )。

A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B使用打制石器C 使用天然火D 过群居生活2、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是六七千年前的(CD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ABCD )。

A、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有显著地位;B、实行族外婚,按母亲血缘确定亲属关系;财产由母系继承;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D、财产归氏族成员集体所有。

简明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B

简明中国古代史试题及答案B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历史(A、B卷; 开、闭卷)适用班级(或年级、专业)考试时间120 分钟班级学号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成绩满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约在()A、黄帝时期B、夏朝C、神农氏时期D、尧、舜、禹时期2、父系公社时期,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联盟是( )A、黄帝部B、炎帝部C、蚩尤部D、东夷部3、我国青铜器产生于( )A、夏代B、商代C、西周D、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4、王莽改制的最主要政策是( )A、“王田、奴婢”政策B、改革币制C、改革中央机构和地方区划D、五均、六莞政策5、公元382年,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的政权是( )A、北魏B、前燕C、后赵D、前秦。

6、公元1120年,宋派人与金议和约,合力攻辽,灭辽后,燕云十六州还宋。

此事史称()A、践土之盟B、澶渊之盟C、绍兴和议D、海上之盟7、忽必烈时,重视发展农业,组织编写了一部农书,即()A、《齐民要术》B、《农书》C、《农桑辑要》D、《范胜之书》8、明英宗时,操纵政府军政大权,并一手造成“土木之变”的宦官是()A、魏忠贤B、汪直C、王振D、刘瑾9、清代军机处建立的时期是()A、雍正时期B、乾隆时期C、嘉庆时期D、康熙时期10、清代财政经济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在()A、雍正时期B、乾隆时期C、嘉庆时期D、道光时期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合纵与连横2、文景之治3、九品中正制4、《五经》5、淝水之战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曹操统一北方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大运河的开通及其历史作用。

3、试述唐朝三省六部制。

4、清朝是如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四、论述题(20分)1.试述明代施行一条鞭法的原因、主要内容和意义。

答案一、单选题1-5:DAAAD 6-10:DCCAC二、名词解释1、合纵与连横:关东各国为了抗拒强秦,组成军事联盟,称为“合纵”。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必备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必备
56、在诸子百家中,___墨家__一派的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兼爱和非攻。
57、秦代,狱吏_程邈_根据民间已行用的新字体,造隶书。
58、汉武帝时,以__五珠钱_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
59、公元617公元年,隋太原留守___李渊__在太原起兵后攻人长安建立了唐朝。60、朱元璋建立明朝,都于___应天__。(注:明朝应天是今江苏南京,宋朝应天是今河南商丘;)
61、宋仁宗年间,以____范仲淹__为首的一批官僚进行政治改革,史称庆历新政。62、明成祖时,在和黑龙江口特林地方,设置__奴尔干都司_,下辖周围广大地区的一百
单项选择题
*9、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是(C)。1、大运河南起余杭,北达(C)A、齐B、秦C、魏D、A、洛阳B、开封C、涿楚
郡D、淮安
*10、《诗经》中主要为民间歌谣的部分是2、五代十国时期,将幽云16州割归契丹的(C)。是(C)
《简明中国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
1、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最著名的部落联盟是神农和__黄帝__。
2、在__马陵_之战中,魏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虏。P101
3、__户调式__是西晋的基本的经济和财政制度。
4、___孙思邈__是隋末唐初的著名医学家,史称药王。
5、南宋袁枢所著___通鉴纪事本末__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40、汉武帝时,曾两次命张骞出使__西域___,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41、东汉初年,权力逐渐转移到直接听命于皇帝的___尚书台___。
42、司马睿称帝后,以王导为丞相,王氏兄弟执掌大权,故当时有__王与马,共天下__之说。
43、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曹操父子、___建安七子___和蔡炎等。
44、《唐律疏议》(或《永微律疏》)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典。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综合练习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综合练习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综合练习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简明中国古代史》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关于有巢氏、燧人氏和伏羲氏的传说反映的是我国时期的情况。

2、后期法家的代表人是韩非子。

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

4、现代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

5、春秋中期因战争给中小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于是出现了。

6、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人,距今约有 170万年。

7、氏族公社的历史共分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阶段和父系氏族阶段。

8、汉武帝时,派_张骞_两次出使西域;东汉时,派______经营西域。

9、夏朝是夏族首领建立的,时间约在。

10、禹死后,其子启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废除了禅让制,确立了世袭制。

11、商朝在盘庚在位时,由奄迁到殷,从此定居下来。

12、商代最主要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是青铜铸造业。

最有代表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13、我国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封建领主制阶段。

它经历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14、周的贵族将大部分土地分配给农奴耕种,谓之私田;将小部分土地留归自种,谓之公田。

15、公元前 771 年,平王被迫放弃丰、镐,迁都雒邑,西周结束。

16、秦统一六国的军事策略是。

17、春秋五霸的一般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

18、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

19、齐桓公时,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促进了齐国的强盛。

20、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是春秋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的代表作。

21、弭兵运动是由国发起的,共有两次。

第一次是由宋大夫倡议;第二次由宋大夫倡议。

22、战国时期楚人和魏人各自写有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书合编成《甘石星经》。

23、公元前260年,秦派率军与赵争夺韩国上党郡,在大破赵军,坑杀赵士卒四十余万人。

24、南北朝时期,南朝相继的王朝为宋、___齐_____、梁、陈。

25、西周至战国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前期有,后期有。

《简明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二

《简明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二

《简明中国古代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二一、填空题1、公元前 __770_年,周平王被迫迁都__雒邑_,西周结束。

2、1978年在湖北曾侯乙出土的___编钟_是春秋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的代表作。

3、吴起是_卫_国人,他在_楚国_进行改革,其国力日盛。

4、战国时,魏国的邺令__西门豹_征发农民开渠引漳河水灌田,发展了农业。

5、春秋后期的__扁鹊_是一位杰出的民间医生。

战国时期著名的医书有《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柩》两部分。

6、春秋时期_齐国_国最先实行了赋税改革。

7、在诸子百家中,__墨子一派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兼爱和非攻。

8、春秋五霸的一般说法,是指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

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10、周王分封诸侯,卿大夫分封_大宗_,使其直接统治人民。

11、齐桓公时,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12、秦末农民大起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场战役是_巨鹿之战,基本上消灭了秦王朝赖以生存的军队。

13、秦代,狱吏_程邈_根据民间已行用的新字体,造隶书。

14、汉武帝时,以五铢钱_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

15、刘秀为加强中央集权,消弱三公权力,加强了尚书台。

16、汉搜粟都尉赵过_总结西北农民的生产经验而推广代田法。

17、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后,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过南、北两路通向中亚,这条道路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_。

18、秦代统一岭南时,开凿了重要的水利工程_灵渠。

19、刘邦建国之初,在地方上实行行政制度实际上是郡县制。

20、公元年97年,_甘英_奉班超之命出使大秦国。

21、李斯主持文字改革,以小篆_作为规范性文字。

22、匈奴_是我国北方草原上一个度老的民族。

23、汉武帝时,曾两次命张骞出使_西域__,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文化交流。

24、东汉名医__张仲景_被后世医家尊为医圣,其代表作为《伤寒杂症论》。

25、_张衡_不仅制造了浑天仪,还制造了指示地震很准确的地动仪__。

26、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法,造出了质量较好的纸张。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资料《简明中国古代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启废除了原有的“禅让制”,确立了王位制度。

2、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简称,土地制度通称。

3、西汉初期,贾谊和晁错分别在文帝和景帝时呈上和,提出了打击诸侯势力的重要建议。

4、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有匈奴、氐、、、鲜卑,史称“五胡”。

5、隋朝实行的兵制主要是。

6、清康熙时,为了削弱内阁权力,设,特颁诏旨。

雍正时,又设,处理一切军国大政。

7、商代的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是,代表性器物称。

8、秦统一文字,以为规范化文字。

9、西汉武帝时,统一货币,全国通行。

还实行了由国家平抑物价的政策。

10、三国时期,曹操的用人政策是“”。

其子曹丕继承了这一精神,实行了,以选拔官吏。

11、隋末农民起义军的三大主力是、瓦岗起义军和。

12、1689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中俄之间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叫《》。

13、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14、启废除了原有的“禅让制”,确立了王位制度。

15、公元前841年,在西周国都爆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召公和周公代管朝政,史称。

这一年是我国有确切历史纪年的开始。

16、西汉文帝时,政论家上《治安策》,建议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17、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陈,统称为南朝。

18、公元780年,唐德宗根据宰相杨炎的建议,以地税、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创立颁行。

19、元朝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在1280年修成新的历法,这是中国古代最优良的一部历法。

20、明末清初有三大思想家,就是黄宗羲、、。

21、《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

二、选择题1、我国青铜器产生于:()A、母系氏族时期B、父系氏族时期C、夏代D、商代2、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A、晋文公B、齐桓公C、宋襄公D、楚庄王3、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是:()A、魏B、齐C、秦D、楚4、西汉初实行的地方制度是:()A、郡县制B、分封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5、被后世医家尊为医圣的是:()A、张仲景B、华佗D、扁鹊6、南朝宋的建立者是:()A、刘裕B、王导C、刘牢之D、刘渊7、北宋官员在官职前冠以“判、知、权”等字样,表示的是:()A、官名B、官衔C、官品D、实际职务8、领导取得南宋对金的“顺昌大捷”的是:()A、韩世忠B、岳飞C、刘锜D、宗泽9、明燕王朱棣推翻建文帝自立的事件史称:()A、玄武门之变B、靖康之难C、靖难之变D、夺门之变10、清代收复台湾,完成大陆和台湾政治统一的是:()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11、秦末农民起义中最激烈、最具决定意义的战争:()A、城濮之战B、长平之战D、昆阳之战12、西汉末年赤眉起义的领导人是:()A、王匡B、刘盆子C、王常D、樊崇13、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A、藩镇割据B、甘露之变C、庞勋起义D、安史之乱14、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南起:()A、余杭B、京口C、扬州D、淮阴15、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大契丹国的民族英雄是:()A、耶律阿保机B、李元昊C、完颜阿骨打D、努尔哈赤16、领导南宋军民抗金,取得堰城大捷的将领是:()A、韩世忠B、岳飞C、刘琦D、虞允文17、最先入侵中国的西方殖民者是:()A、西班牙人B、荷兰人C、英国人D、葡萄牙人18、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是在:()A、顺治时B、康熙时C、雍正时D、乾隆时19、将都城由奄迁到殷,自此定居的国君是:()A、汤B、武丁C、盘庚D、妇好20、商、周刻在青铜期上的文字叫:()A、陶文B、甲骨文C、金文D、小篆21、下列几项措施中,哪一项不是商鞅变法的内容:()A、废井田,开阡陌B、设县制C、奖励耕战和军功D、释放奴婢2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著名学者是:()A、陆贾B、主父偃C、李斯D、董仲舒23、三国时期,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A、曹操B、曹丕D、孙权24、北宋靖康二年,被金军掠去的北宋二帝是:()A、真宗、钦宗B、徽宗、高宗C、英宗、钦宗D、徽宗、钦宗25、建立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女真族B、党项族C、契丹族D、羌族26、明代军队的基层组织是:()A、府兵制B、八旗兵制C、绿营兵制D、卫所制度27、清代抗击沙俄入侵,迫使其签订《尼布楚条约》是:()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乾隆时期D、雍正时期28、从西汉到清朝我国赋税制度演变趋势是:()A、征收标准由以人丁向以土地为主转变B、随着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封建剥削逐渐减轻C、人头税在赋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D、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税日益减轻三、名词解释1、李悝改革2、行省4、官渡之战5、武则天四、简答题1、汉武帝是如何改革中枢体制的?2、简述九品中正制。

简明中国史期末考试参考题

简明中国史期末考试参考题

简明中国史期末考试参考题简明中国古代史学习指导第一编原始社会第一章原始社会一般掌握:原始社会分期。

主要文化遗存的大致情况:原始群前、后期的代表性人类化石的名称,发现地点,距今年代,相当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时期,婚姻状态。

(例如,北京猿人的婚姻形态处在杂交时期。

);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性文化遗传的名称,发现地点和分布地区,距今年代,相当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时期,婚姻状况。

(例如,著名的文化遗存半坡村遗址处于母系氏族公社发展、繁荣时期。

)从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看“劳动创造人”。

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特点。

第二编奴隶社会第二章夏商一般掌握:夏朝和商朝的社会性质。

夏朝的国家机构、商朝的建立、盘庚迁殷、周武王伐纣、青铜铸造业的基本情况、甲骨文的内容、作用。

了解禹、启、汤、盘庚。

第三编(上)封建领主制社会第一章西周春秋战国重点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

背景:秦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各国。

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争权夺利,国力薄弱。

秦孝公在位时,决心彻底改革,于是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商鞅变法是分两次进行的。

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制定二十级爵,即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根据人们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位的人中选用。

又制定了“奖励军功,严惩私斗”的办法。

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政区单位。

县设立令以主县政,设丞以辅佐县令,设尉以掌军事。

实行什伍制度,作为基层行政单位。

居民登记于户籍,分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

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

经济方面:废井田,开阡陌,即在全国内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

准许民间买卖土地。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社会方面:主要是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

意义:这次变法促使秦国的国势持续发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重要名词:春秋五霸:春秋时期,诸侯国不再听命于天子,相互兼并,各大国都争当霸主。

一般认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为“五霸”。

简明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阶段考试三简明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一、填空题:(每题1.5分,共30分)1.建安七子:辈分最高的是孔融,成就最大的是王粲。

2.阮籍(诗歌),嵇康(书信散文)正始年间不适合做官P83 P853.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P76 四大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4.明代:高棅(唐代4个时期划分)《唐诗品汇》5.明代狂人:徐渭《四声猿》,李贽(童心说)《录鬼簿》作者:钟嗣成P2796.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北宋词的初祖晏殊宋诗的开山祖师是梅尧臣7.系统性理论性著作明代《曲律》 P370 三言两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作者:冯梦龙“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作者凌蒙初8.开国文臣之首:宋濂高明《琵琶记》南戏9.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

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zi)10.元杂剧《赵氏孤儿》作者:纪君祥历史剧徐渭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

11.梅苏:梅尧臣(圣俞),苏舜钦(子美)《洞箫赋》在题材上开了后世的咏物赋和音乐赋的先河。

12.元后期散曲集大成者:乔吉,张可久P297 公安派:倡导“性灵说”。

王士禛主张“神韵说”。

沈德潜主张“格调说”。

翁方纲主张“肌理说”。

袁枚主张“性灵说”。

13.李清照《漱玉词》晏殊《珠玉词》徐陵《玉台新咏》沈复《浮生六记》李渔《闲情偶寄》14.明代贵族:朱有燉《诚斋乐府》P349 晚唐体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梅妻鹤子”的林逋,代表作是《山园小梅》,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为世所称。

15.贾谊《屌屈原赋》《鹏鸟赋》宫怨《长门赋》开宫怨诗先河16.写儿童的《焦女诗》生活化游仙诗郭璞西蜀花间词人中,成就最高、风格也较为特别的是韦庄李玉“一笠庵四种曲”《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17.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李清照:词别是一家18.徐祯卿既是...又是...欧阳修《六一诗话》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19.王国维《人间词话》评论冯延巳“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明中国古代史学习指导第一编原始社会第一章原始社会一般掌握:原始社会分期。

主要文化遗存的大致情况:原始群前、后期的代表性人类化石的名称,发现地点,距今年代,相当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时期,婚姻状态。

(例如,北京猿人的婚姻形态处在杂交时期。

);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性文化遗传的名称,发现地点和分布地区,距今年代,相当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时期,婚姻状况。

(例如,著名的文化遗存半坡村遗址处于母系氏族公社发展、繁荣时期。

)从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看“劳动创造人”。

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特点。

第二编奴隶社会第二章夏商一般掌握:夏朝和商朝的社会性质。

夏朝的国家机构、商朝的建立、盘庚迁殷、周武王伐纣、青铜铸造业的基本情况、甲骨文的内容、作用。

了解禹、启、汤、盘庚。

第三编(上)封建领主制社会第一章西周春秋战国重点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意义。

背景:秦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各国。

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争权夺利,国力薄弱。

秦孝公在位时,决心彻底改革,于是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商鞅变法是分两次进行的。

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制定二十级爵,即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根据人们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位的人中选用。

又制定了“奖励军功,严惩私斗”的办法。

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政区单位。

县设立令以主县政,设丞以辅佐县令,设尉以掌军事。

实行什伍制度,作为基层行政单位。

居民登记于户籍,分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

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

经济方面:废井田,开阡陌,即在全国内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

准许民间买卖土地。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社会方面:主要是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

意义:这次变法促使秦国的国势持续发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重要名词:春秋五霸:春秋时期,诸侯国不再听命于天子,相互兼并,各大国都争当霸主。

一般认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为“五霸”。

实际上宋襄公想称霸却未做到。

而吴、越两国却相继到中原争霸,影响较大。

初税亩李悝改革:李悝是我国古代法家的创始人,于公元前四百年左右被魏文侯任用为相,在魏国进行改革。

主要内容是:削弱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

“尽地力”、“善平籴”;制定《法经》。

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使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五经》一般掌握:西周分封制的性质、基础,分封的对象与方式,分封制的作用;主要封国的名称、地点。

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

井田制的性质、含义。

邗沟与都江堰。

秦统一中国的原因和大致经过。

诸子百家中的主要派别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左传》与《楚辞》。

第三编(下)封建地主制社会第四章秦汉重点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的政权形式及其意义。

提要: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一切政治、经济、军事大事均有皇帝亲自决定。

中央机构实行三公九卿制。

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是奉常、郎中今、卫尉、太仆、选尉、典客、少府、治粟内史、宗正。

三公九卿及列卿各有自己的机构。

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由皇帝裁决。

地方行政为郡县两级制。

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县设县令、县丞、县尉等。

县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组织。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政治方面:建立中朝。

汉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皇帝的权力,就重用身边人员,以他们为主,组成“中朝”,原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

把“中朝”作为决策机构。

设置刺史。

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

另外,还在国都设司隶校尉,掌纠察京师百官和附近七郡。

颁行《推恩今》和《附益之法》。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下《推恩令》,使诸侯王国由于众建列侯而越分越小,中央的直接辖地不断扩大。

又制定了《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他们的活动,不准参与政事。

严刑峻法。

增加律条,重用酷吏,以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方面:在征兵之外组建了侍从皇帝的期门、羽林、孤儿等三支待从军。

招募职业兵组成保卫京师的禁卫军,由八校尉率领。

文化方面: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利用儒家思想加强思想统治。

财政方面: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连年进行战争,物资粮饷耗费严重,国家困难。

为了扩大财政收入,支援战争需要,汉武帝进行了财政改革。

改革的主要措施有:改革币制;总一盐铁;均输、平准;算缗、告缗。

刘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重点名词:焚书坑儒文景之治:西汉刘邦的儿子文帝和孙子景帝统治时期,由于社会稳定,广大农民积极生产;也由于他们父子进一步改善政策,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使社会经济由恢复到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史称此时为“文景之治”。

昭君出塞:昭君姓王名嫱,汉元帝时宫人。

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

王昭君自请远嫁匈奴,即“昭君出塞”。

此后汉、匈长期友好相处。

王昭君和她的亲属三代人都曾为汉匈和好作出过积极贡献。

司马迁与《史记》班固与《汉书》张仲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

他钻研《内经》、《难经》等古代医书,并广泛收集方剂,著《伤寒杂病论》一书。

该书被后人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前者论述属于“伤寒”的若干病症,后者论述妇科、内科等多种常见病。

它为后世医家尊为医圣。

丝绸之路一般掌握:秦统一货币和文字的大致情况。

秦修长城的起始地点。

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领导人、主要战役、地点。

七国之乱的原因。

王莽改制的大致情况。

黄巾起义的领导人、口号、利用宗教的名称。

了解张骞、张衡、张仲景、王充、蔡伦、班超。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重点掌握: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及演变情况。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意义。

重点名词:户调式淝水之战: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九十余万大军南下,企图消灭东晋。

东晋派谢石、谢玄等率北府兵八万迎战。

两军在肥水激战,前秦大败。

苻坚逃回北方。

此后形成了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

《齐民要术》《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所撰地理学专著。

全书系为东汉桑钦所撰《水经》一书作注,以《水经》所记水道为纲,补以支流小水一千几百条,逐一探求源流,述其变迁,又详记所经地区、山陵、城邑、关津等的地理、历史情况,以及名胜古迹等,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的地理名著。

三国鼎立一般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肥水之战的基本情况。

曹魏屯田的大致内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八王之乱的原因与影响。

五胡的名称。

“王与马,共天下”的含义。

了解祖逖和桓温。

《神灭论》、《水经注》的作者。

第六章隋唐五代重点掌握:隋前期的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创立科举、改革法律、改革府兵制)唐初重要制度:均田制、租庸调法、中央和地方官制、府兵制、唐律。

隋唐科举制度。

唐朝中央和地方官制的基本内容。

例如,简述唐代三省六部制唐代的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

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左右仆射。

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

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掌管官吏的考核任免、户口和赋税、礼仪制度、军政、法律、刑狱、水陆工程等。

各部长官为尚书。

三省分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能,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唐代府兵制的主要内容唐代科举制的内容、作用。

贞观之治主要内容。

两税法的背景、内容、意义。

重要名词:开元之治武则天《通典》:唐代杜佑所著。

是我国第一部政书,以记载典章制度为主。

记事上起黄帝,下迄唐代宗时。

对每一个制度的记载都原原本本,比较详细,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并开创了典章制度专史的编纂方法。

安史之乱一般掌握:大运河的起始地点、各段名称。

隋末农民大起义中首先起义者、三大农民起义军的名称、领导人。

了解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玄奘、鉴真。

唐代、五代的大文学家、大书画家的姓名及代表作。

第七章宋辽金元重点掌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及其结果。

元朝的民族等级制。

元朝为了制造民族矛盾,对人民分而治之,以巩固其统治,把各族人民分为四个等级。

蒙古人为第一等,是占统治地位的等级,拥有种种政治、经济、法律上的特权。

色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西域人、留居中国的一部分欧洲人)为第二等,政治地位仅次于蒙古人。

汉人(包括契丹人、女真人、北方汉人为第三等。

南人(南方的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为第四等,地位最低。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失败原因。

背景:冗官员冗费。

土地高度集中,赋税繁多,农民起义、庆历新政失败内容:经济: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军事:将军法、保甲法、保马法、军器法。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固然是反对派势力过于强大,但是从根本上说,这次变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所谓变法只是对封建统治的某些环节做部分改良,不可能牺牲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去改善广大农民的处境,因此新法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所以变法运动只是少数人依靠一时的权势在活动,一旦权势失去,变法也就随之失败。

三大发明的西传及其意义。

重点名词: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在辽圣宗及肖太后率领下,辽军大举南下攻宋,宋真宗也北上抗辽。

辽军至澶州受挫,双方对峙。

后来双方议和,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输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

史称“澶渊之盟”。

行省制:元朝行省即行中书省,是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元朝政府把大都附近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称为“腹里”,直属于中央中书省,其他地区则设十行省。

各行省的组织均仿中书省,设丞相、平章政事等官员,以处理一省政务,凡民政、财政、军政无不统领。

行省是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对后世影响极大。

元朝以后,行省的名称一直沿用下去。

《资治通鉴》一般掌握:辽代的南北面官制度。

庆历新政的代表人物、和改革的大致经过。

靖康之难的时间,大致经过。

了解岳飞、忽必烈、文天祥、马可.波罗、黄道婆、沈括、马端临、郭守敬。

《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的作者、内容影响。

理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

宋词、元曲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农桑辑要》。

第八章明清重点掌握: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

一条鞭法的背景、内容、意义。

一条鞭法是张居正改革在经济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

一条鞭法是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在客观上适应了当时历史的要求,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一些特点。

主要内容:一条鞭法把原来按户按丁派役转向按地按丁派役,说明封建国家对户口人丁己控制不住,于是转向地亩。

把差役改为雇役也是这个道理。

这些都有利于使一部分人相对摆脱封建国家劳役的束缚,反映封建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一条鞭法以赋税折银和徭役改为代役银的形式出现,这是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