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第二节 种子植物(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3.1.2 种子植物 教案 (1)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3.1.2 种子植物 教案 (1)
板块1:解剖观察菜豆种子
展示评价任务
1.取浸软的菜豆种子,先观察形态,再剥去种皮,感受种皮质地,想有何作用?
2.分开合拢的两豆瓣,结合P81菜豆种子结构图,用放大镜观察,用牙签指认各结构。
3请你在导学案上标出菜豆种子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围绕评价任务进行学习
学生按照步骤解剖观察菜豆种子,相互指认结构并填图,
交流与反馈:展示分类结果
板块6:达标检测
随堂测试
板块3:解剖煮熟的玉米种子
呈现评价任务:玉米种子有几片子叶呢?
围绕评价任务进行学习:图片展示熟玉米粒的解剖过程,学生亲自解剖熟玉米粒交流与反馈:
1.学生回答:能看到玉米只有一片子叶
2.小结:玉米种子的结构
板块4:图表总结异同点
呈现评价任务: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呈现表格。
围绕评价任务进行学习:先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
3.结合P81玉米种子结构图,用放大镜观察,用牙签指认各结构。
4.完成玉米种子结构图的填图。
围绕评价任务进行学习
学生按照步骤解剖观察玉米种子,相互指认结构并填图,
教师巡视辅导,请学生黑板填图。
交流与反馈
1.点评黑板学生填图
2.哪一部分变蓝了?请位同学用蓝色粉笔把该部分涂成蓝色。
3.胚乳为什么会变蓝?
学情分析
具备了识图、实验、观察、对比等基本的学习能力。形象思维突出,探究欲望强烈,具备善于合作、主动学习、乐于助人的学习态度。
整体思路
遵循“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基于课程标准,以实验探究为基础,步步设疑,引导学生观察、画图、思考和总结,来来完成本课时的学习。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和解剖观察菜豆种子、玉米种子,能标出种子各结构名称,并说出种皮、胚、胚乳、子叶的作用。

《种子植物》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种子植物》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教学设计课后 延伸[提问]种子中的胚芽、胚轴和胚根将来会发育成新植株哪些部分呢?请同学自己在家实践一下, 老师好期待你们的实验成果啊!扩充知识, 培养兴趣和探究能力, 并为种子的萌发作准备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归纳总结。

回忆与归纳, 巩固知识。

小组评价监督各组完成自评和互评。

激发探索积极性板书设计第二节 种子植物一、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结构图 玉米种子结构图二、二者的异同相同点不同点 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2片; 无胚乳; 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子叶1片;有胚乳; 单子叶植物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 实验方法设计合理, 有创新;学生活动形式多样化, 课堂延伸和课后拓展突显了本节教学的特点。

由于时间有限, 未能进行更多更进一步的课堂延伸, 如何将实验教学更好(两片)(一片)地与实际生活结合是今后需要继续探究的问题。

附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的导学案【实验目标】1. 过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描述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在实验过程中, 提高实验能力, 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 以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

3.培养团结与互助的精神, 体验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的快乐。

【实验过程】任务一: 观察菜豆种子1.请同学们观察菜豆种子的外形, 你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解剖菜豆种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自动手进行解剖, 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并填好菜豆种子的结构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1.菜豆种子2.你发现了吗?菜豆种子的胚有几片子叶?因此,菜豆是( )植物。

任务二: 观察玉米种子1.请同学们观察玉米种子的外形, 你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 种子植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节 种子植物教案

第二节种子植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能力目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情感目标: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1.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知道春天柳絮漫天飞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是柳絮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带向远方。

苍耳这种植物你可能见过,每当秋天野外郊游归来,它的果实便会挂在你的裤子上,不知不觉中你已经为它的种子传播提供了帮助。

在植物界中,能形成种子的植物约占植物总数的2/3。

(PPT3) 我们一起来欣赏收集到这些种子植物的种子。

(PPT4~11)激趣:想知道这些美丽种子的结构吗?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教材P80~81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教材P82~86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学法指导:实验法。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三、合作探究点拨升华1.两人合作探究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动手完成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

问题(1)①种子外面的一层薄皮是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②新的植株是由种子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包括哪些结构?③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剖面,看到什么现象?(提示碘液有使淀粉变蓝的特性)哪一部分出现此现象?说明了什么?④比较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问题(2)①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②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认识到:(1)种子的结构。

人教版(2024新板)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

人教版(2024新板)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一章藻类与植物的类群第二节种子植物
教师总结: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教师引导学生预习课本P71 内容,思考:(1)种子植物的定义?
(2)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为什么更适应陆地环境?
教师总结:
能结种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

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另外,种子植物的受精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观察思考:种子的着生位置
教师指导学将将课下采集的或老师提供的果实(如苹果、桃、荔枝、葡萄、豌豆)切开或剥开,观察种子的着生位置。

并思考:
(1)哪些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
(2)哪些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这对料,进行作答,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思考与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学生观察图片。

学生阅读课本,查阅资料后作答。

第二节种子植物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讲起来学生不易理解,特别是种子植物的分类,他们并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最好是让他们通过实物来作对比,从而概括出两种植物的不同。

但是现在又不是植物结果的时间,很难找到。

我又想能否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清楚呢,比如用橙子来作例子,让他们说出它是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但这里又牵涉到果肉,这么多的内容怕学生一时消化不来,所以讲得比较吃力,学生也比较难理解。

所以,最后把这些内容作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很重要,让学生理顺这节课的思路,也可以通过练习题来作为巩固。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1.2《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1.2《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1.2《种子植物》教学设计课题:《种子植物》科目:初中生物学年级:七年级上册版本:人教版(2024)课时:2课时一、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倡导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种子植物”是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一章《植物的类群》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和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将对植物的生殖和发育有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植物的分类和进化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对植物的种子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种子可以萌发成新的植物,但对于种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种子植物的分类等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

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动手操作,但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阐明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种子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尝试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识别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种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比较。

初中生物种子植物教案

初中生物种子植物教案

初中生物种子植物教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种子植物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 掌握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
3. 能够描述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重点:
1. 种子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2. 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
3. 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
1. 理解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准备:
1. 教材《初中生物》;
2. 图片展示板。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展示种子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种子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种子植物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 讲解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成熟植物生长的过程。

3. 解释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三、展示(15分钟)
老师结合图片展示板,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植物的结构及其功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种子植物的特点。

四、讨论(10分钟)
老师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种子植物的认识和了解,解答学生关于种子植物的疑问。

五、总结(5分钟)
老师对今天的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种子植物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学生回家后自行观察家中种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写下自己对种子植物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反思:
通过今天的教学,学生对种子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繁殖方式。

在之后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二节种子植物(第一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种子植物(第一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课题名称种子植物(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分两课时讲授,种子的结构为1课时,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为另1课时。

其中第1课时是本节的重点。

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之一,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总是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再依次长出其他器官,所以教材把《观察种子的结构》安排在学习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之后学习,既为学习《种子的萌发》打下基础,又为学好后面其它各章节内容做好了铺垫。

2、教学分析本节立意于从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再进一步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学习种子的结构,从中理解种子作为繁殖器官所完成繁衍新一代的功能是与其结构相适应的。

教材注重了通过比较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以此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综合、归纳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解剖和观察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认识种子的结构。

难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喜欢自己动手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相关知识。

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较易地掌握本节的知识。

学习目标生命观念:认识种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识别当地常见的植物种子。

探究实践:观察种子的结构,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分析实验现象,从而认识种子的结构与功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责任态度:通过认识本地常见种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保护身边的植物。

学习评价自我评价表项目评价内容掌握情况很好一般不好科学知识1 认识并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探究能力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原子结构,学会观察法,并能应用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运用比较法记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区别。

科学态度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能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热驳大自然、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真情实感。

七年级生物上册3.1.2《种子植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3.1.2《种子植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繁殖特点:通过种子繁殖,种子在成熟后随风或动物传播。
- 生态适应性:裸子植物多生长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适应性强。
4. 种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碳循环:种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碳循环。
- 氧循环:种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氧气来源。
- 生物多样性维护:种子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3)裸子植物的繁殖特点:学生对裸子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不易理解,难以为其生态适应性提供合理解释。
(4)种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难以理解种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地位,以及它们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3.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法,主动获取生物知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种子植物的分类:了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点,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被子植物的特征:明确被子植物的种子结构、果实结构和传播方式等。
5. 种子植物的实例分析
- 粮食作物:如小麦、稻谷等,了解其种子结构和果实特点。
- 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等,了解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 绿化植物:如树木、草本植物等,了解其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板书设计
1. 知识点梳理板书设计
① 种子植物分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第二节种子植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种子植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1.2种子植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说出种子的结构,区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异同点。

2.描述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学会观察的基本实验技能。

教学重难点说出种子的结构,区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异同点。

描述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准备: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水果、干果等3、实验材料:浸软的玉米、菜豆、小麦种子,即将发芽的花生种子【导入新课】大家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进入轻松、有趣、好玩的生物课堂。

看题目就知道,咱们要聊的话题是“种子植物”,那你知道什么样的植物是种子植物?.....好,那咱们就从种子开始聊。

播放视频:带你认识植物的种子【设计意图:这方面的视频难找,我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稀奇古怪的种子,意识到原来种子世界也这么有意思,激发起对种子探究的欲望,所以我查找大量的“种子之最”,自己做成微视频,顺利带领学生进入种子的世界。

】【探究新知】任务一:种子植物的分类(一)活动一认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1.收集常见的蔬菜、水果等,找找它们的种子。

2.什么是被子植物?什么是裸子植物?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设计思路:承接着导入环节,带领学生进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种子:收集常见的果实或种子→让学生亲自动手,找找它们的种子→教师运用希沃技术将结果投放到屏幕→学生展示交流,各小组相互补充→教师点拨提升→学生总结回答上述问题2、3,顺利达成目标2中“描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目标。

】【过渡:现在咱们继续来动动手,去掉白果和松的种子,只研究被子植物的这几种种子,看哪种植物的种子能被掰成完整的两部分?】(二)活动二初步认识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学生进行活动二:将被子植物的种子掰成完整的两部分学生活动→希沃技术投屏→学生展示→教师点拨【过渡:既然有的能掰两半,有的不能,是不是说,同样是被子植物,不同种子的结构也是不同的,那这些种子的结构有没有共同点呢?下面咱们就继续动手探究,来研究种子的结构。

《种子植物》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种子植物》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教学设计小组评价监督各组完成自评和互评。

激发探索积极性板书设计第二节 种子植物一、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结构图 玉米种子结构图二、二者的异同相同点不同点 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2片; 无胚乳; 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子叶1片;有胚乳; 单子叶植物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实验方法设计合理,有创新;学生活动形式多样化,课堂延伸和课后拓展突显了本节教学的特点。

由于时间有限,未能进行更多更进一步的课堂延伸,如何将实验教学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结合是今后需要继续探究的问题。

(两片)(一片)附件: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的导学案【实验目标】1.过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描述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实验能力,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

3.培养团结与互助的精神,体验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的快乐。

【实验过程】任务一:观察菜豆种子1.请同学们观察菜豆种子的外形,你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解剖菜豆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自动手进行解剖,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并填好菜豆种子的结构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1.菜豆种子2.你发现了吗?菜豆种子的胚有几片子叶?因此,菜豆是( )植物。

任务二:观察玉米种子1.请同学们观察玉米种子的外形,你发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解剖玉米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吸干多余的碘液,有什么现象发生?并填好玉米种子的结构图。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1.第二节 种子植物(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3.1.第二节 种子植物(教案)

《种子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3)明确种子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识别种子的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并能应用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共同的实验合作中,形成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2)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明确种子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实验法相结合等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实验器材;收集、整理并熟悉本课教学目标知识体系。

学生准备:阅读教材,收集相关信息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用什么来繁殖后代呢?引导学生回忆孢子植物的特点来分析。

出示图片,进一步提问:毛白杨和银杏用什么来繁殖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分析。

通过呈现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进入本次学习过程。

二、新课讲解1.种子的结构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种子,提问:种子的基本结构怎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分析,形成概念。

出示实验提不,强调观察顺序。

出示菜豆种子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识记各结构,出示玉米纵切图,精讲方法,出示玉米结构图,引导学说出与菜豆种子的异同。

教师出示对比图,指导学阅读,结合图片说出各结构的功能是什么,强调玉米实际是一粒果实,明确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的原因,从而理解各结构的功能。

指导学生填表,明确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的异同点,说出胚乳的作用。

教师出示孢子植物及种子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孢子植物相关的知识,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说明种子与孢子的不同之处,说明种子中营养物质的重要,从而明确种子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如何区分苹果树和油松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所见到的种子的不同来分析,然后出示松的球果和西红柿的果实,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来分析得出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来将其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七年级生物第二节 种子植物1优秀教案

七年级生物第二节  种子植物1优秀教案

第二节《种子植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省旺苍王瑾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种子植物》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第一章第二节,是基于第一、二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细胞〞以及上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根底上递进式设定的,本节课通过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比照分析,探究种子植物比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进一步强化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动手实验的愿望非常强烈,愿意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但是独立完成操作的能力和方法还有待加强。

让学生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利用手边的工具解剖种子,然后按照教材中给出的观察方法再次实验,得出结论,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让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解剖和观察单、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认识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
玉米种子的解剖和观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种子的根本结构。

2.描述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能力目标
1.运用观察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运用比拟法区别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三〕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体会动手、观察、发现的乐趣,认识种子结构和功能的适应关系,感恩种子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探究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
易于萌发。

初中种子植物教案

初中种子植物教案

初中种子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掌握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3. 能够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教学重点:1. 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2.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识别。

教学难点:1. 种子的结构和成分的理解。

2.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识别。

教学准备:1. 实物标本或图片。

2. 显微镜或其他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孢子植物的特征,即后代由孢子生殖。

2. 提问:除了孢子植物,还有哪种植物能够产生种子?3. 引入种子植物的概念。

二、种子植物的特征(10分钟)1. 讲解种子植物的特征,即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植物。

2. 强调种子植物在植物界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三、种子的结构(15分钟)1. 介绍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

2. 使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种子的结构。

3.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并描述其特点。

四、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识别(10分钟)1. 讲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区别。

2. 使用实物或图片展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例子。

3. 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能够正确识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五、总结和复习(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种子植物的特征、种子的结构和成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识别。

2. 回答学生的疑问。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绘制种子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要求学生收集有关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图片,进行分类和描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种子植物的特征、种子的结构和成分以及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识别。

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实验环节,学生分组观察种子的结构,并通过讨论和提问,加深了对种子结构的理解。

在识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环节,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能够正确识别不同类型的植物。

整体上,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种子结构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七年级上册生物《1.2第二节 种子植物》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1.2第二节 种子植物》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节种子植物》导学案年级:七年级班级: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 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 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会交流和合作。

学习学习重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学习难点: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种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常见的植物中哪些是裸子植物?哪些是被子植物?怎么区分这两类植物?二、预习自测题1、阅读课本P80 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并填写出实验步骤(1)观察菜豆的种子①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

②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

③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和,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①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

②按照图3—10中的虚线,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纵向剖开。

③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染成蓝色的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和、、、和。

(3)是新植物的幼体,由、、和组成。

2.裸子植物种子是的,常见的裸子植物有、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包被着,常见的被子植物、、三、预习后你的困惑是:行课案一、预习情况检测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学习任务一:观察种子观察后讨论完成以下问题:1、填写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的结构2、完成教材P80的讨论题。

3、根据子叶可将植物分为植物和植物。

4、讨论分析: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为什么更能适应陆地环境?拓展创新1、我们吃的绿豆芽其白嫩部分主要是种子的什么结构发育成的?2、我们吃的花生油来自花生的什么部分?我们吃的玉米面又是从玉米的什么部位加工而成?学习任务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1、什么是裸子植物?什么是被子植物?它们的相同点和本质区别是什么?2、举例说明,被子植物的果实有哪些适于传播的特点?三、总结归纳检测案1、我们吃的面粉主要来自种子的()A 胚B 胚乳C 子叶D 胚芽2、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A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 B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C松树的球果包被这果皮 D松树种子裸露,没有果皮3、种子的主要部分,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的是()A 种皮B 胚C 胚芽D 胚乳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株参天大树也是有一粒种子发育而来的,这是因为种子中包含有发育成一株完整植物的()A 营养物质B 无机盐C 水分D 胚5、在种子的发育过程中,保护种子免受外界不良环境侵害的是()A 花被B 果皮C 种子 D子叶6、以下属于被子植物的一组的是()A菊花牡丹水稻 B 玉米松树白杨C云杉苏铁油松 D银杏玫瑰小麦7、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种子植物》是人教版(2024)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的重要章节,位于植物学部分的起始位置。

本课只要内容旨在学生提供了种子植物的基础知识,而且为后续学习植物的生长发育、分类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章节与前一章的植物概述相衔接,为学生理解植物界的多样性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生物学基础。

同时,种子植物的知识也是学生了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说出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种子的结构,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培养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通过识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提高对生物的分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种子植物多样性的兴趣和欣赏。

2.引导学生认识到种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增强学生保护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4.通过了解种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增强保护植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种子植物的定义及其与非种子植物的区别。

2.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结构特征和生活史。

3.种子的结构、功能以及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1.种子植物的分类及其特征的辨识。

2.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物学原理。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充满好奇,但缺乏系统的生物学背景知识。

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但可能在抽象概念的理解上存在困难。

因此,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实例和实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并逐步引导他们理解抽象概念。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1)利用实物展示,如各种种子(大豆、玉米、花生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标本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种子的结构和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

苏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上册-2.3.2种子植物教案

苏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上册-2.3.2种子植物教案

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种子植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种子植物》是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的重要章节,位于教材的中心位置,是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基础。

本课内容主要围绕种子植物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展开,为后续学习植物的生长发育、分类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内容与前一章的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紧密相连,同时为后续章节中植物的繁殖、生长发育等内容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描述种子植物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2. 学生能够理解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重要性。

3. 学生能够掌握种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种子植物多样性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种子植物的结构特征。

2. 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1.区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2.理解种子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细胞的基础知识,对植物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阶段,对于复杂的分类和生态功能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法】:1.讲授法:讲解种子植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种子结构的观察实验,培养实践能力。

3.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异同,加深理解。

4.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增强教学效果。

【学法】:1.自主学习:预习教材内容,初步了解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

2.合作学习: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归纳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体系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植物种子,如花生、大豆、玉米等,提问学生:“这些都是植物的种子,你们知道种子有什么作用吗?种子是如何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种子植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

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惠济六中石路平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识别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名称。

2.能说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难点: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三、教具准备:(1)课前一天左右将部分黄豆和玉米种子浸泡备用。

(2)准备刀片、放大镜、滴管,碘液供观察种子结构用。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特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后代都是由孢子生殖而来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孢子植物。

回顾旧知,回答问题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植物,能产生种子的植物介绍种子植物能结种子,并是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

种子各种各样,大小形状各异,那么它们的结构是不是也各不相同呢?接下来我们通过观察了解种子的结构特点。

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巡回指导预习课本P79~80内容,小组合作,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料,观察种子的结构,并完成课本P80讨论题。

(参考P81图)介绍黄豆种子和玉米种黄豆种子的结构:种皮,胚胚的结构: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玉米种子的结构:子的结构种皮、胚、胚乳两种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种子的分类:含两片子叶的:双子叶植物含一片子叶的:单子叶植物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又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子叶种子植物优势: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思考,回答问题花生种子玉米种子相同点不同点有种皮和有种皮和子叶两片,没有胚乳子叶一片,有胚乳。

苏教(2024)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 种子植物-教案

苏教(2024)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 种子植物-教案

第2节种子植物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与比较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繁殖方式等,认识到植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能通过调查与识别校园种子植物等活动,初步形成植物分类的能力。

(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3. 能参与识别环境中种子植物的活动,并根据植物的主要特征判断其所属类群。

(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种子植物教学目标:1.能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运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3.概述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4.观察球果和果实,说出种子的基本结构,描述种子在球果和果实中的位置。

教学重难点:重点:1.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异同点。

难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图片展示世界上最小的种子——斑叶兰种子,最小的仅长0.01毫米,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它的质量也是世界上最轻的,5万粒种子的总质量只有0.025克,是芝麻种子质量的万分之一;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复椰子种子,一颗复椰子种子的质量差不多在25公斤左右。

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结构是否相同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种子植物。

利用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节内容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种子的结构1.多媒体播放视频,演示观察菜豆种子的实验操作。

提问:通过这个视频哪位同学可以总结一下观察种子的顺序是怎样的?学生结合教材回答:观察的顺序按照从外到内,观察外形、剥开种使学生对观察法有初步的认识,清楚菜豆种子的结构皮、分离子叶;观察子叶、胚根、胚芽、胚轴。

2.现在大家结合实验视频,对照教材第79~80页相关内容,以组为单位动手观察菜豆种子;将菜豆种子的子叶分开后,在有胚芽、胚轴、胚根的那一部分滴一滴碘液,稍等片刻后,观察哪一结构变成蓝色?学生分组动手操作,观察回答:滴加碘液后变蓝的结构是子叶。

3.对照教材第80页实验,以组为单位动手观察玉米种子。

教师补充:玉米种子的果皮和种皮紧紧地贴合在一起,因此严格地说,一颗玉米粒其实就是一个果实。

观看玉米解剖视频,观察玉米有几片子叶?在纵切面上滴加碘液,观察玉米哪一结构变成蓝色?学生分组动手操作,观察回答:玉米有一片子叶,滴加碘液后变成蓝色的部位是胚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二节种子植物(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学目标①认知方面,认识并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②能力技能方面,通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并能应用于今的学习和研究之中;③情感方面,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与创新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三、课前准备
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藻类、苔藓、蕨类、种子四类植物的cai课件(扫描或下载);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其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扫描或下载);动态展示桃的果实和种子的cai课件[动画:桃的果实(完整)纵向剖开(展示种子)]
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言:
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粮食,绝大多数都结种子,故统称为种子植物。

这样温故而知新,自然而然导入新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以说,我们都是靠种子植物养活的。

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如:海椰子的种子,大到重达1 500 g左右,而斑叶兰的种子,小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 g。

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迥异呢?以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第一部分:观察种子
在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之前,老师要使学生了解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等),然后学生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实验,结合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自制的玉米种子结构剪贴挂图,通过观察和讨论、比较,能够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并且能够描述这两种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注: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可自制一张剪贴挂图来讲解它们的位置关系。

剪贴图的制法是:照着现成的玉米种子结构的挂图,绘制一个与挂图上的
胚同等大小的胚的结构图,剪下来,并把子叶与胚根、胚芽之间的连线剪开,仅让子叶与胚轴相连。

再将这张图贴在原挂图的胚部,使子叶、胚芽、胚根的边缘游离,教学时用手掀开即可。


第二部分: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结果作一概括性小结:种子的基本结构相同,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

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

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学生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其生殖细胞——孢子)的cai课件,再观察种子植物(突出放大其果实、种子的cai课件,就老师给的讨论提纲实验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提纲如下: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在各实验小组代表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予以肯定并加以完善:孢子于是个生殖细胞,而种子是种器官,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部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学生将课下收集的苹果、桃、梨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

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

在老师以“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相同点是“子”,不同点是“裸”、“被”为启发点的点拨下思考、讨论,顾名思义得出答案: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二者相同点是都能产生种子,不同点是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的种子不裸露,外有果皮包被。

学生观察常见的裸子植物、被于植物的cai课件,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学生观察“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的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就老师出示的讨论提纲展开讨论。

讨论提纲如下:
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果皮起什么作用?
2.在种子成熟后,果皮起什么作用?
3.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主要分借风力传播、借动物传播、借水力传播三种,请同学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在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概括完善: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果皮包在种子外面,起保护作用;在种子成熟后,果皮则有助于种子的广泛传播,从而扩大了后代生活的范围,促进了该物种的繁荣。

举例说明(略),所
以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种类更多。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通过层层设问与同学进行交流:
1.你知道种子植物与生物圈中其他三类植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2.你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吗?
3.你能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4.你能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吗?
5.你认同了“种子的传播是与其周围生存环境相适应的”这一观点了吗?在温馨的氛围中,让学生提纲挈领,理清思路,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

第五部分:达标检测
通过填空题、选择题,填表题等练习,让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既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又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第六部分:课后实践
课后认识校园里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体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