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

合集下载

消化道出血:急诊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

消化道出血:急诊动脉造影与介入治疗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穿刺点应压迫止血,避免血肿形成;注射造 影剂时应控制速度和剂量,避免过敏反应和造影剂肾病等并发症;术后应密切观 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穿刺部位情况。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并发症预防
术前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造影方 案;术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避免损伤血管 和神经;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急诊动脉造影技术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课程详细阐述了急诊动脉造影技术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其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重要 作用。
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实践
课程介绍了介入治疗的各种方法,包括栓塞术、灌注术等,并分析了它们在消化道出血治 疗中的优势和不足。
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方法
并发症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处理方法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感染需使用抗 生素,出血需进行止血治疗等;同时加强护理,提高 患者舒适度。
康复期饮食调整建议
饮食原则
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 油腻、刺激性食物。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 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下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包括小肠和大肠的出血。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胃癌等。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和消化道邻近器官病变也可累及消化道导致出 血。
VS
设备介绍
主要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 高压注射器、造影剂等。DSA具有图像清 晰、分辨率高等优点,能够准确显示血管 病变;高压注射器可控制造影剂的注射速 度和剂量,确保造影效果;造影剂则分为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 选择使用。

消化道出血808原则

消化道出血808原则

消化道出血808原则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于消化道的出血病变所引起的出血,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两种。

消化道出血属于常见的急诊病症之一,其处理原则是基于808原则,即快速诊断、早期复苏和积极治疗,以下将详细介绍该原则。

首先,快速诊断是处理消化道出血的关键措施之一、对于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时,应及早寻找出血的原因,以便给予正确的治疗。

常见的诊断方法有内镜检查、超声检查以及CT扫描等。

内镜检查是最为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引导内镜探测器经食管或肛门插入,可直接观察到消化道黏膜的情况,从而判断出血病变所在。

超声检查和CT扫描则适用于一些难以通过内镜直接观察的病变,可提供进一步的诊断依据。

其次,早期复苏是处理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环节。

患者出血量多与失血所致的休克以及低血容量有关,因此应尽快进行恢复血容量的措施。

早期复苏包括静脉输液,以补充失血所致的低血容量,维持血压和循环稳定。

输液时应注重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防止出血的进一步扩大。

对于出血量大或伴有休克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输血。

最后,积极治疗是处理消化道出血的最终目标。

根据出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止血、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预防静脉血栓的药物及止血药物等。

内镜止血是处理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手段,通过内镜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进行止血。

介入治疗主要针对下消化道出血,包括动脉栓塞、血管内注射药物以及激光光凝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无法通过内镜或介入方式止血的状况,常见的手术包括钳夹止血、消化道切除术等。

总之,消化道出血的处理原则是基于快速诊断、早期复苏和积极治疗的808原则。

通过快速诊断,可以准确找到出血病变的原因;早期复苏则可以迅速恢复血容量,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而积极治疗则是最终目标,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只有严格执行这一原则,才能有效地处理消化道出血的病情,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急性消化道出血(AHDT)的介入诊疗

急性消化道出血(AHDT)的介入诊疗
介 入 放射 学 既可 以对 出血 部 位 作 出诊 断 , 同时 又 可 以做 定 位 治
1 材 料 和 方 法 11 临床 资 料 .
急性消化道 出血患者 9例 , 中男性 7例 ,女性 2例 , 其 年
龄 2 —6岁 , 47 平均年龄 4 8岁,部分病例为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
即出血量大于 10 ~ 50 l 4 ,临床 以呕血或黑便 、血压下 0 0 10 m / h 2 降为主要症状 ,经积极治疗后仍不能止血 或反复出血 。

I 床研 究 ・
21 0 0年 4月第 1 第 0 期 9卷 8
C ia at ae h He hC r n d
后用 莫匹罗星软膏涂擦患处,每 日 3次抗感染 。禁忌外用激
素类 软膏,以免感 染扩 散。疱疹较大者 ,可先用注射器抽 出疱 疹液 ,以减轻局部张力 ,然后用 O %安尔碘皮肤 消毒液消毒 . 2 局部皮肤 ,并用无菌纱布遮盖 ,保持局部清 洁、干燥 ,每 日换
病 。母 亲 在 妊 娠 第 8 0周 患水 痘 者 , 可 出现 Vz 造 成 的胚 ~2 v 胎 病 。此 综 合 征 主 要 影 响 皮 肤 、 肢 体 、 眼和 脑 。 如 果 孕 妇 接 触 水 痘 较 晚 就 无 畸 形发 生 。水 痘 的潜 伏 期 多为 2 3周 , 若 ~
[]徐润华,徐桂 荣.现代儿科护理 学 【] 北京 :人 民卫生 1 M.
出版社 , 2 0 : 5 3 9 03 -4.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 棠.实用儿科学 [ ]。 版. 2 M 7 北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2 0 : 7 8 0 2 4.
母亲临产前 2 d内感染水痘,新 生儿约 2 %可获先天性水痘 1 5

DSA介入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及体会

DSA介入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及体会
7 。个 别 更 高 达 9 以 。从 以上 资 料 可 以看 出 , 2 0 O 0 : 自 04
剖 宫 产 避 免 r 带 因素 、 盘 因 素 及 分 娩 过 程 中可 能 现 的 脐 胎
风险。
年 起 社 会 因素 剖 宫 产 所 占 比例 急 剧 增 加 。 20 0 5年 更 是 接 近 5 , 因 主要 来 自于非 医学 因素 的 影 响 :) 会 对 剖 宫 产 的 0 原 1社
位 未 能 明 确诊 断患 者 3 例 , 胃镜检 查 提 示 胃癌 1 及 胃溃 O 经 例
o rp y D A) 查 并 同时 行 介 入 治 疗 能 及 时挽 救 患 者 生 命 。 ga h , s 检 l …顷性 分 析 D A 检 查 及 介 入 治 疗 消 化 道 出 血 3 S 8例 患 者 , 旨 在探讨其护理及体会 。
【 要 】 目的 总结 分 析 2 0 摘 0 5年 以来 我 科 3 8例 行 D A 检 查 及 介 入 治 疗 消 化 道 出血 患 者 的 护 理 S 体会 。方 法 对进 行 D A 检 查 及 介 入 治 疗 消 化 道 出血 3 S 8例 病 人 的 临床 经验 和 手 术 前 后 并 发 症 的 观 察 护 理 以 及 穿 刺 部位 观 察 护理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结 果 D A 检 查 及 介 入 治 疗 消 化 道 出血 , 诊 断 及 治 疗 S 是
Hale Waihona Puke 高介 入 成 功 率 起 到 积 极 的作 用 。
【 键 词 】 消 化 道 大 出血 DS 关 A 介 入 治 疗
消 化 道 大 出 血 是 临 床 常 遇 到 的 急 症 , 疗 小 及 时 会 危 及 治 患 肯 的 生 命 。内 、 科 及 内窥 镜 、 规 x 线 检 查 往 往 很 难 发 外 常 现 出血 及 缺 血 部 位 。 内科 保 守 治 疗 止 血 困 难 , 科 手 术 探 查 外 茸 目性 和 危 险 性 大 。选 择性 动 脉造 影 可及 时发 现 出血 部 位 或

消化系统疾病介入治疗学[整理版]

消化系统疾病介入治疗学[整理版]

有创的体内介入检查和治疗,其对于提高临床的确诊率和开展微创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

正确引导医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体内微创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和治疗费用。

超声、X线和CT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可分为两类:血管内的介入治疗和非血管内的介入治疗。

一、血管内的介入治疗血管内介入技术又称之为介入血管造影(interventional angiography)可治疗性血管造影(therapeutic angiography),是应用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术,首先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等病理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然后利用插入的导管进行药物灌注、栓塞、血管腔内血管成形、经导管取血栓等治疗措施。

导管插入有关血管后行灌注或栓塞疗法,目前已广泛用于止血、治疗肿瘤和消除脾机能亢进症等。

1963年Nusbaum和Baum等首先将选择性动脉造影用于消化道出血的诊断;1968年又首先提出了选择性血管内灌注收缩剂来治疗出血。

Baum首先报道了肠系膜动脉内灌注血管加压素控制肠憩室并急性大量出血的病例。

1972年Josef Rosch首先报告了用自身血凝块成功地行胃右动脉栓塞成功的治疗胃出血的病例。

对于各种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大血管出血,单纯灌注血管收缩剂不能奏效时,可用栓塞术。

对肝、肾等脏器恶性肿瘤的栓塞治疗,虽然早已有动物实验报告,但是直到70年代中期才有临床应用的报道。

用脾栓塞疗法治疗脾机能亢进首先由Maddison所报道,而在Spigos提出应用部分性栓塞之后,才逐步使脾栓塞疗法治疗脾机能亢进达到较完美的境地。

文献中最早使用血管介入治疗的当推Lussenhop和Spence。

他们在X线导向下使用导管技术闭塞了一个脑动静脉血管畸形。

1964年Dotter和Judkin介绍了一种经皮穿刺的共轴扩张导管系统,使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所致的外周血管狭窄得到扩张,达到该阻塞血管再通的目的,从而奠定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基础。

在消化内科中由血管狭窄或闭塞等导致的典型疾病当属Buddi-Chiari综合征,1974年Eguchi报道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术;1990年Walker HS进行了肝静脉内的支架置入术。

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

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
(弹簧圈、PVA、明胶海绵等)
备:5FRLG造影管
5FMIK造影管
5ml注射器1支
10ml注射器2支
20ml注射器2支
3、常用药品及抢救器材
4、①常用药品:生理盐水、肝素、利多卡因、、止血药(罂粟碱、垂体后叶素
)、造影剂100~150ml。
②常规抢救药品:多巴胺、阿托品、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等。
③常规抢救器材:心电监护、除颤仪、吸氧装置、吸引器。
碘伏消毒剂消毒手术部位皮肤,并协助铺单。协助抽取造影剂
递送穿刺针、5F穿刺鞘、150cm导丝(0.035in)、5FRH造影管
递送微导管、微导丝、递送适宜的栓塞材料,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①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变化,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②使用止血药时应严格控制滴速,并根据血压及时调整滴速;
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
1、麻醉及手术体位
(1)麻醉方式:一般采用局麻
(2)手术体位:平卧位,双下肢分开略外展。
2、常用器材和物品
(1)介入造影手术包
(2)介入治疗手术耗材
器材数量器材数量
5Fபைடு நூலகம்刺鞘1副
150cm导丝(0.035in)1根
5FC2造影管1根
5FRH造影管1根
微导管1根
微导丝1根
各种栓塞材料数个
③行静脉输血病人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递送纱布置于穿刺处,按压迫穿刺点10~15min,然后用3M高强度外科胶带加压包扎
护送病人安返病房
4、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
手术步骤护理配合
(1)病人平卧于手术床上,双下肢分开并外展
(2)皮肤消毒:腹股沟区域,消毒范围上至脐部,下至大腿
(3)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造影检查

消化道出血毕业论文

消化道出血毕业论文

消化道出血毕业论文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

在临床上,消化道出血可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两种类型。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指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出血,而下消化道出血则包括结肠、直肠和肛门的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原因包括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结肠息肉等。

而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对于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医生通常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来确定出血的部位和原因。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胃镜、结肠镜、血常规、便常规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出血的程度和位置,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在治疗上,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方法包括内镜下止血、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内镜下止血是通过内镜引导下,使用止血器械进行止血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的优点,但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抗酸药和抗菌药等,以减少胃酸分泌和控制感染。

手术治疗通常用于无法通过内镜治疗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包括栓塞、切除病变等。

对于下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与上消化道出血有所不同。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止血、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内镜下止血是通过结肠镜引导下,使用止血器械进行止血的方法。

介入治疗是指通过血管内导管技术,将止血药物或栓塞剂直接送至出血部位,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手术治疗通常用于无法通过内镜治疗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包括切除病变、结肠造瘘等。

除了治疗方法外,对于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酒精等,以减少胃黏膜的损伤。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进食、避免过度劳累等,以维持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此外,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疾病也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

总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及早诊断、积极治疗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附25例报告)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附25例报告)
维普资讯
医学 影 像 学 杂 志 20 第 l 07年 7卷第 2期 JM dI ̄ . 0.7N . O7 e m sV 11 o220
急性 消化 道 大 出血 的介人 治 疗 ( 5 附2 例报告)
叶远 树 , 徐 伟 , 宏辉 , 彬 王 白
ci blm. lb eig t ol b ofm dw r ce fl e bl d Al e aetgt b c v m s — oso m os Al l d e cu ecnr e a ee ucs u y m oz . lo t ptn o oj t e h ot l te i e n s s i d i dn s s l i e h 2 i s ei o e a f 5 f
Y Y a -h E u n s u,XU W i W NG to g hu,B IB n e, A tn -i A i
Dpr etfR d l y TeScn lt o il H ri M d a U i rt, ab 50 6 n in  ̄ rv c, h a e t n o aio ,h eodA i e H s t ab ei l n e i H i 10 8 , e #ogPoi e Ci am og i f a d pa o f n c v sy r n o l n n
t c . t o s T e iw a d a ay e2 ae c t e r a e o at its n lt c h e_ a Ⅱ t d a d a o td a ue a go — r t Meh d : o rve l z 5 c so a u eh mor g g r n et a r t o w I d t d pe c t ig a n n s f h f s o i a w e e n n r p y a d e ooh rp . s l : i e n p t ns w r l .a d tn p t ns w r e l a h mb lte a y Reu t Ff e a e t ee mae n a e t ee fma n s t i e i e.A tra o t g t e S l n e e h iu d f d p i h e g rtc nq ea e n i d n

消化道出血诊治体会总结

消化道出血诊治体会总结

消化道出血诊治体会总结
1总体情况
消化道出血是指消化道各种病症引起的出血,如胃出血、十二指肠出血、肝症出血等。

消化道出血可由内科、外科、放射科以及临床血液学等多学科联合技术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2早期诊断
早期发现消化道出血可能需要病人或家属报告提示信号,如“腹痛、腹部不适中出现血液”;外科医生可以在发现早期消化道出血信号时帮助病人快速诊断,进行血常规检查和腹部探查。

3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血性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方法,通过上消化道内窥镜,可尽量苛刻提示出血病灶,从而确定出血原因和血行路径,有助于准确诊治,对止血也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专业术语指“通过穿刺方法置入消化道各部位,用介入球囊术吸引出血血管,再用其他方法,如压迫结扎术、共振胶囊阻断术、StostsOmentostoy术以及神经毒术等,以达到止血的结果”。

5血栓剂治疗
血栓剂治疗是指在导管内打血栓剂以止血,可以大大减少出血及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6总结
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是由内、外科、放射科和临床血液学等多学科联合技术进行的,早期发现及报告消化道出血信号很重要,通过内镜检查可以快速发现出血血源,而介入治疗和血栓剂治疗可以非常有效地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

消化道大出血的DSA检查及介入治疗

消化道大出血的DSA检查及介入治疗
f o u n d i n 1 6 o f t h e 2 1 p a t i e n t s , a n d t h e b l e e d i n g wa s s t o p p e d a f t e r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t h e r a p y . T h e r e w e r e 2 c a s e s r e b l ei a n g ,MA J i a n — h u a , L U ¨ u “
f D e p a r t me n t o f R a d i o l o g y , t h e 4 0 1 s t H o s p i t a l o f t h e P L A , Q i n g d a o 2 6 6 0 7 1 , S h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C h i n a )
DOI : 1 0 . 7 6 8 7 / J . I S S N1 0 0 3 — 8 8 6 8 . 2 0 1 4 . 01 . 0 8 3
DS A Ex a mi n a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Tr e a t me n t o f G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Ma s s i v e He mo r r h a g e
A b s t r a c t O b j , m l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D S A f o r d i g e s t i v e t r a c t m a s s i v e h e m o r r h a g e . M — I - T o t a l l y

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案

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案

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

1. 胃酸抑制剂,对于消化性溃疡等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常规使用质子泵抑制
剂或H2受体拮抗剂来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溃疡表面的侵蚀,促进溃疡愈合。

2. 凝血功能药物,对于出血量较大或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使用止血药物来
促进凝血,如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二、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段,可以直接观察出血部位,并进行止血措施。

1. 内镜止血,对于溃疡、静脉曲张等出血部位,可以通过内镜下注射止血剂、
电凝止血、激光止血等方式进行止血治疗。

2. 血管介入治疗,对于无法通过内镜治疗的大出血或难以定位的出血部位,可
进行血管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在出血血管内进行栓塞或注射止血药物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三、手术治疗。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部分患者,尤其是出血量较大或无法通过内镜治疗的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1. 溃疡切除术,对于溃疡引起的大出血,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可
进行溃疡切除术来彻底治愈出血病灶。

2. 血管结扎术,对于胃食管静脉曲张等出血病灶,可通过手术方式进行血管结
扎术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消化道出血 介入治疗

消化道出血 介入治疗

术中配合与护理
术前准备:确 保患者禁食禁 水备好手术所
需物品
术中监测:密 切观察患者生 命体征及时处
理异常情况
术后护理:定 期记录患者情 况评估患者恢
复情况
并发症预防: 采取措施预防 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
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
术后护理:观察病情定期记录患者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 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饮食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定期复查
病因:消化道炎症、 溃疡、肿瘤、血管 病变等
分类:上消化道出 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症状:呕血、黑便 、血便等
介入治疗定义
介入治疗是一种 非手术治疗方法 通过使用导管、 支架、栓塞剂等 器械对病变部位 进行诊断和治疗。
消化道出血介入 治疗是指通过介 入技术对消化道 出血部位进行止 血和栓塞治疗的
方法。
消化道出血介入 治疗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止血效 果好的优点是临 床常用的治疗方
介入治疗的优势
微创性: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介 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降低并发症:介入治疗可降低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精确治疗:介入治疗定位准确可精 确到达病变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疗效显著:介入治疗对于某些消化 道出血疾病如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等 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复查目的:监测病情变化及时 发现复发或转移
复查建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复查计划
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与 康复指导
术前准备与护理
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病史、病情状况和身体状况评估手术风险。
术前准备: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药物准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血管造影及动脉栓塞对确定消化道出血部位及止血的价值。

方法:1996年10月-2005年2月临床收治的26例消化道出血病人。

先行动脉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将导管超选至出血动脉,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共栓塞32根动脉,其中有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及膈动脉。

全部病人随访1~8年。

结果:成功率100%(32/32),立即止血100%,19.2%复发再出血。

26例患者治疗后部分出现轻微腹胀,腹痛等合并症。

无胃肠道坏死、穿孔等并发症。

结论:介入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定位准确,安全有效,为外科手术争取了时间。

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没有明确原发病或无外科手术指征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可首先考虑介入法治疗。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我院自1996年10月~2005年2月应用介入性动脉栓塞方法进行止血治疗26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资料取自于1996年10月~2005年3月收治的26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男15例,女11例,年龄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40.3岁。

全部病例均为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病程经过,临床上排除肝硬化静脉曲张大出血。

经内科保守治疗24~72小时无效,外科手术风险大或手术后再出血,在输血输液或抗休克的同时,在出血期或血压稳定在一定水平后,进行动脉造影及动脉栓塞止血。

术前每例出血量在1000ml/24小时以上,治疗前平均输血量为2000ml,最多达22000ml。

原发病变胃肠憩室2例、小肠平滑肌瘤5例、直肠癌3例、应激性溃疡3例、球部溃疡术后吻合口出血3、急性出血性肠炎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例、不明原因3例。

26例病人中9例在栓塞后7~21天行外科手术治疗,另17例未行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应用seldinger技术,导管分别选择cobra,Rh.simmmons等5F导管,分别插入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超选至胃左、胃十二指肠、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分支及膈动脉等进行造影,可见有造影剂外溢或异常血管,将导管继续超选至直接出血动脉或异常血管供血动脉,如果不能,更换3FSP导管,尽量接近出血动脉,然后注入自体凝血块或(0.3-1)3的明胶海绵颗粒。

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护理的研究进展

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护理的研究进展

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护理的研究进展概述上消化道出血是胃肠道疾病中一种常见的急症,也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好方法是介入治疗。

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时需要得到相应的护理措施。

本文主要探讨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护理的研究进展。

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探究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护理的研究进展。

结果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护理人员需要在治疗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完成治疗协议、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风险等。

介入治疗需要使用大型设备,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并注意安全问题。

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并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和用药问题,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人员在治疗前、治疗中以及治疗后都需要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介入治疗的操作流程,掌握相关技能,并注意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通过加强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降低治疗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护理,并发症,心理护理Introduction上消化道出血是指由胃、十二指肠、食管等消化道的疾病所引起的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症。

上消化道出血的危害性很大,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还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如何有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

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导管等工具将药物或其他治疗器械送入到病灶,进行局部治疗。

治疗过程需要经过医生和护士精心的护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质量。

本文主要讨论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护理的研究进展,包括介入治疗前、中、后的具体护理措施。

Methods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探究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护理的研究进展。

消化道出血介入诊疗PPT课件

消化道出血介入诊疗PPT课件

• 干扰出血征象显示的因素:
• ①患者处于休克状态 • ②插管刺激造成的血管痉挛 • ③肠道气体和肠蠕动产生的伪影 • ④超选择插管的水平
• 增加出血征象显示的因素:
• ①插管成功后经导管注入654-2 10mg、2%利多卡因5ml, 以抑制肠蠕动和血管痉挛
• ②采取有效措施升高血压 • ③尽可能超选择插管 • ④试用CO2-DSA造影,由于气体穿过小孔的能力明显强
• 血管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受栓塞水平、患者凝血机制等因 素的影响。只要患者凝血系统正常,栓塞水平及病理血管被有效 栓塞,术后多可立即止血
• 栓塞止血的严重并发症为过度栓塞造成的肠坏死,需行手术治疗
• 血管加压素灌注止血适用于弥漫性肠胃出血、门静脉高 压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和血管造影检查无明显异常征象的 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5、治疗方法
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为血管内栓塞和加压素灌注止血2种
血管内栓塞止血为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介入治疗方 法
• 机制在于栓塞出血动脉,使之远端血管压力降低,血流 减慢,从而促进血小板在破裂口局部聚集成堆,进而启 动内、外凝血机制形成血栓封闭裂口
• 栓塞的目的仅在于止血,并不期望栓塞后器官坏死,所 以忌行毛细血管水平栓塞和栓塞范围过大,并应选用可 吸收的颗粒性栓塞剂,以期靶血管术后可再通,恢复正 常血供。永久性栓塞仅用于侧支血供丰富的区域
• 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加压素对胃肠道和血管平滑肌的收 缩作用,使小动脉收缩、血流量减少与门静脉压降低, 从而使出血停止
• 选择性插管至肠系膜上、下动脉,以0.2U/min的速度灌 注血管加压素,20min后若出血未能控制,剂量增大到 0.4U/min。出血停止后逐步减量,并维持灌注24~48h
回肠动脉出血:见造影剂外溢征象 血

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案

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案

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案引言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诊病例,由于消化道出血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止血和手术治疗等。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消化道出血的常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药物的作用来控制出血并促进愈合。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1.1 酸抑制剂治疗酸抑制剂常用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常用的酸抑制剂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和H2受体阻滞剂(比如雷尼替丁),可通过减少胃酸分泌来降低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1.2 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血管活性药物包括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在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有一定的应用。

血管收缩剂(比如去甲肾上腺素)可通过收缩血管来减少出血点的血流,从而控制出血。

血管扩张剂(比如硝酸甘油)则可通过扩张血管来增加血流,促进出血点的愈合。

1.3 凝血因子治疗凝血因子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消化道出血的药物。

凝血因子包括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复合物可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和激活,从而恢复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可通过促进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形成,加速止血。

2. 内镜止血内镜止血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可以通过内镜操作直接对出血点进行止血。

常用的内镜止血方法包括:2.1 高能量凝结剂止血高能量凝结剂是一种通过高温或低温破坏出血点组织来达到止血的方法。

常用的高能量凝结剂包括热凝剂(比如电凝刀)和冷凝剂(比如液态氮),可通过烧灼或冷冻出血点来实现止血效果。

2.2 绑扎止血绑扎止血是一种通过缠绕材料(比如橡胶带)来夹闭出血点,从而达到止血目的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出血点较小且易见的病例,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2.3 夹闭止血夹闭止血是一种通过夹住出血点的血管来实现止血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血管较大的出血情况,需要内镜配合使用进行准确定位和操作。

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复杂或严重的消化道出血病例,药物治疗和内镜止血可能效果不佳,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LNYY对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健康宣教201904

LNYY对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健康宣教201904

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健康宣教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具有病因复杂、病情发展迅速、误诊率高的特点。

分为动脉性出血和静脉性出血。

以屈氏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大多是消化道本身疾病引起,主要病因:包括消化道溃疡、肿瘤、息肉、血管畸形等。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失血性休克等临床症状。

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优势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常因出血量大,出血原因复杂,出血部位难以判断,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因此准确估计出血部位并及时治疗,对抢救生命极为重要。

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是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风险大,创伤大,并且约3%-20%患者仍无法找到确切的出血灶,且术后患者恢复慢,往往作为微创手术失败后的选择。

内科抗休克和止血治疗虽能减少出血量、降低生命危险性,但绝大多数患者不能达到永久止血目的,病情反复。

急诊内镜对于肠道准备不充分的患者来说,因胃肠腔内的积血、食物及粪块等遮挡难以找到出血部位,且内镜检查有导致胃肠道穿孔的潜在危险,因此在胃镜下止血效率低,效果很不确切,对于急诊患者来说有一定的限制。

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具有诊断兼治疗的特点(动脉造影结合栓塞),绝大多数患者能在急诊造影检查同时,进行出血动脉栓塞和(或)缩血管药物灌注止血,既能起到及时诊断的目的,又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

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方法:动脉造影:经股动脉插管,行全消化道血管(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灌注栓塞:微导管超选至出血动脉,用微弹簧圈、明胶海绵、PVA颗粒、组织胶等栓塞材料栓塞出血动脉或灌注血管加压素等止血药物止血。

术前护理禁食水。

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

根据医嘱做药物过敏试验,留置静脉针,并备好术中用药根据病情备血,静脉输液,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

手术治疗/术后护理体位与休息:术后卧床24小时,穿刺部位沙袋压迫、该侧肢体平伸制动6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渗血、渗液,观察该侧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道出血得介入治疗第一节概况消化道出血就是消化系统病变常见得临床症状之一,而血管造影对消化道出血得诊断与治疗非常有效。

消化道以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

对消化道出血得诊断,通过临床病史分析、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与器械检查,大多能明确诊断。

但仍有一部分病人虽经各种检查,却不能发现出血得原因与出血部位,无法进行有效得治疗。

对这部分病人,作选择性腹部动脉血管造影则十分必要,选择性血管造影不但可显示造影剂外渗得直接征象,同时也显示出病灶,包括血管丰富得隐匿性病灶,经综合分析最终选择外科、内科或介入治疗得最佳方案,控制病情。

经导管内灌注血管收缩药物或栓塞治疗方法安全简便,疗效迅速可靠,往往达到立竿见影得作用。

第二节消化道出血得诊断一、病因消化道出血常见得病因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性胃炎或其它炎症性疾病,肿瘤性病变,憩室、息肉,胃肠道手术后,吻合口溃疡与肿瘤,门脉高压所致静脉曲张出血,凝血机制不良,血管发育异常如动静脉血管畸形、结肠血管扩张症等;医源性出血主要包括内窥镜行息肉切除活检术与内窥镜胆总管括约肌切开术、肝脏或胆道手术、活检与肝脏得介入操作后得胆道出血等。

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与单位时间内得出血量有关。

可以表现为隐匿性便血,慢性出血或急性大出血。

出血量大时,除了呕血与黑便,病人可有头晕、出冷汗、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脉搏细速等表现。

三、影像学诊断(一)消化道钡剂检查这就是常规得检查方法,主要显示消化道管腔形态及粘膜皱襞表面情况,但对于粘膜下病变与肠道壁内得血管性病变,钡剂造影检查常常就是阴性得。

通常在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宜作消化道钡剂检查。

上消化道内窥镜及结肠镜检查,可以发现一部分出血得原因与明确出血部位,并且常可行相应得治疗。

(二)同位素静脉扫描同位素静脉扫描可检出0、1ml/min得消化道出血,其敏感性为45%~90%,可大致了解出血得部位,准确定位仍较困难。

经导管在靶动脉内注入同位素可明显提高本方法得敏感性与准确性。

(三)选择性动脉造影当消化道出血速度为每分钟0、5ml以上时,选择性动脉造影可显示消化道得异常血管,并根据其供血动脉得来源判断出出血部位,就是诊断消化道出血得重要方法。

影响诊断阳性率得因素包括:①病变得性质;②出血量与出血速度;③血管造影检查得时机;④血管造影检查技术与设备等。

第三节血管造影检查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一、术前准备(一)病人准备1、术前家属谈话,手术知情同意书签字。

2、会阴部备皮。

3、作碘过敏试验。

4、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5、评估肝肾功能与凝血状态,如发现凝血机制异常,应首先予以纠正。

6、留置静脉通路。

7、失血过多得病人术前给予输血、补充血容量等措施。

8、引起大出血得原发病及其她病变得相应临床处理。

(二)器械准备1、血管造影所需得穿刺针、导丝、导管鞘、导管。

2、超选择性插管常选用4f cobra导管或长襻导管与超滑导丝。

(三)药物准备肝素、造影剂、局麻药、常规抢救药物等。

二、造影检查(一)seldinger穿刺技术股动脉穿刺点选择在腹股沟中点下方1~3cm 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对于皮下脂肪少者,穿刺点宜偏下;对已多次穿刺插管者穿刺点可偏上,但以动脉穿刺内口不高出腹股沟韧带为准。

注意点:①使用导管鞘时,对年龄较大或估计髂动脉明显扭曲者宜通过导丝交换导管,以防进导管时进入髂动脉夹层;②若导丝进入旋髂外动脉或股深动脉,可在透视下将导丝小心退至股动脉或穿刺针内,旋转导丝或改变穿刺针角度后再进导丝;③皮下脂肪较厚者,穿刺成功后,在导丝进入髂动脉之前,压在动脉上得手应维持原状,以免使针得深度发生改变。

(二)血管造影血管造影检查时机得选择,以往多强调选择在出血活动期进行以显示出血征象。

早在1963年baum与nusbaum等通过狗作动物实验,以不同直径得管子通过吻合口术放置在小得节段动脉,并用电影造影检测出每分钟0、5ml得出血。

根据文献资料,在临床上血管造影显示造影剂外溢得出血速度大约在每分钟1、0-1、5ml以上。

对于急性消化道出血,主张在出血活动期行血管造影检查或急诊血管造影检查;对于反复发作得出血,不需强调在出血活动期进行,以免延误病情,因为血管造影显示病灶比显示造影剂外溢征象重要。

对于间歇期造影阴性得病例,主张采用血管扩张剂行药物性血管造影或等候出血活动期重复血管造影检查。

因此,在适当得条件与时机下,应尽早作肠系膜动脉与(或)腹腔动脉造影,发现出血病灶或可疑出血病灶时,再作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血管造影。

(三)造影诊断血管造影检查诊断消化道出血得征象包括:①造影剂外溢征象;②病变异常血管。

肿瘤性病变可显示出肿瘤得异常血管及血管移位,并见肿瘤血管染色。

血管结构不良表现为粗细不均得血管丛、末梢血管不规则扩张及迂曲、引流静脉早显等异常表现。

血管瘤表现为丰富得血窦及供血动脉异常增粗。

三、介入治疗(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介入治疗得适应证为各种原因所致得难治性消化道出血、经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有明确得消化道出血直接征象者。

包括外伤性出血、医源性出血、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性出血、炎症性出血、门静脉高压、动脉瘤、血管性畸形等难治性出血。

2、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

但对于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得病例、出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严重感染者等应为相对禁忌证,介入治疗应慎重。

近期心肌梗死、严重冠心病、心肌储备力差等应视为血管加压素禁忌证。

(二)操作技术选择性血管造影发现出血得原因与部位后,根据病情选择药物灌注治疗或栓塞治疗控制消化道出血。

一般对于弥漫性毛细血管出血如出血性胃炎、mallory-weiss综合征、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炎症等,可采用血管收缩剂灌注止血;而肿瘤性病变、溃疡、血管发育不良等病变血管对血管收缩剂反应不良以及动脉性出血,在可能得情况下可选用血管栓塞治疗。

经导管治疗得方案有栓塞治疗与血管加压素灌注治疗。

栓塞治疗所需得栓塞材料分为可吸收性栓塞剂(如明胶海绵)以及非吸收性栓塞剂(不锈钢弹簧圈、丝线、球囊、聚乙烯酒精等)。

血管加压素灌注治疗得优点为不需要超选择性插管,如果治疗失败,还可再次选择栓塞治疗,其缺点就是需要严密得icu监护,心血管并发症易进一步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等;栓塞治疗得优点为止血迅速、不需留置导管、无心血管副作用等,其缺点就是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与操作者得技术水平密切相关,易引起消化道组织缺血、坏死。

1、灌注治疗明确出血部位后,一般不须超选择性插管(对可疑处需加做超选择性插管及造影),开始用微量注射泵以0、2u/min 得速度灌注血管加压素,加压素用等渗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20min~30min后行血管造影复查,如仍见造影剂外溢,将药量增加至0、4u/min。

如出血已停止,用原剂量维持灌注12h~16h,再将药物减至0、1u/min。

24h后如血管造影及临床显示出血已被控制,停止药物灌注,留管继续观察12h~16h,临床上出血确已停止即可拔管。

如再次出血,重复灌注治疗或栓塞治疗。

若出血不止则停用加压素,改用其它疗法如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将导管插入病变部位得血管内,然后放置一短得导丝以示出血部位,为外科手术提供方便,使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易于快速找到病变得肠段。

2、栓塞治疗一般认为对于侧枝循环较多得器官,如胃、十二指肠、肝等出血可行动脉栓塞治疗。

对于小肠或结肠出血,由于其侧支循环并不丰富,特别在弓状吻合以下为终末血管,因栓塞易致肠坏死。

后期得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超选择性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弓状吻合之前,有较好得止血效果,一般不致肠坏死。

但栓塞治疗仍需慎用,特别在先采用血管收缩剂灌注治疗后再行栓塞治疗则有极大得风险,应视为禁忌。

栓塞剂、病变部位与栓塞方式得选择可作以下考虑:(1)mallory-weiss综合征与胃弥漫性出血,可选用明胶粉,经胃左动脉或胃十二指肠上动脉栓塞。

(2)胃溃疡、胃癌、十二指肠出血,一般采用明胶海绵颗粒经胃十二指肠上动脉栓塞。

(3)消化道动脉瘤与手术或外伤性动脉出血包括胆道出血,可采用不锈钢弹簧圈与明胶海绵条栓塞。

(4)小肠或结肠动脉出血或肿瘤出血,在无手术得条件下可先行栓塞治疗。

要求超选择性插管至出血动脉得主干,如回结肠动脉、空肠动脉等。

栓塞剂可用2mm?2mm?2mm大小得明胶海绵颗粒。

每次注射5粒~10粒,然后造影复查。

造影剂外溢或病理血管不显影即可停止,切忌过度栓塞。

栓塞水平应在肠动脉弓吻合支以上为佳。

(5)脾与胃左动脉得颗粒性栓塞或不锈钢弹簧圈栓塞可用于门脉高压性静脉出血。

主要通过间接降低门静脉压达到止血目得。

(6)经皮胃冠状静脉曲张栓塞术主要用于门静脉高压所致急性食管与胃底静脉出血得止血,类似于外科断流术,由于栓塞剂随血流分布,断流较彻底。

采用ptcd经右侧腋中线入路穿刺门静脉右侧分支,成功地送入cobra导管,并超选择性插入由脾静脉或脾门静脉汇合处开口得胃冠状静脉造影,以显示静脉曲张程度与血流方向等。

当静脉曲张程度较轻时,可单用无水酒精或鱼肝油酸钠5ml~8ml在2秒至3秒内注入。

稍停数分钟再造影了解血流减慢程度。

必要时追加少量栓塞剂,直至血流停止。

对于血管粗大与流速较快者,可用明胶海绵条或颗粒与上述栓塞剂一并注入,最后加用不锈钢弹簧圈巩固栓塞效果。

3、术后处理常规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或血肿,限制下肢活动防止穿刺部位血肿形成。

观察下肢动脉搏动情况,防止血栓形成。

观察有无心律失常或冠脉缺血。

观察有无继续出血征象。

4、疗效评价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或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80%~90%患者可控制出血,但15%~30%有复发,仍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年龄较大或伴有其它严重疾病患者,手术死亡率高,可考虑重复灌注或栓塞治疗控制出血。

四、并发症及其处理一般血管造影检查可能发生得并发症包括:大血肿、动脉栓塞、血栓或栓塞与假性动脉瘤。

可进行相关得对症处理。

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可能引起得并发症通常为血管加压素所致得胃肠道组织得局部缺血、坏死、非靶器官动脉栓塞等引起得不同程度得腹痛。

如果腹痛呈持续性超过20min以上并进行性加重,应考虑已发生肠缺血得可能。

剂量过大、导管位置不当、进入血管小分支或血栓形成均可造成肠缺血。

需要立刻造影复查、采取小剂量或停止灌注、调整导管位置等相应处理。

血管加压素引起得全身副作用常见有抗利尿激素反应与心脏反应,表现为水潴留、电解质紊乱、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所以,留置导管行药物灌注得病人应在监护室行心电监护与计算尿量,如发现病人对血管加压素有全身反应时,应立即调整灌注剂量或停止灌注,并对症处理。

小肠与结肠除脾曲与直肠外,仅有一条供血动脉,侧支吻合不丰富,栓塞后常造成缺血引起疼痛甚至肠坏死。

所以,肠系膜得栓塞应谨慎,防止弓状吻合支以下血管过度栓塞,并尽可能地超选择性插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