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电影赏析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和任务《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

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课程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

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2、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影概述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一、电影的诞生二、电影艺术的起源三、电影的发展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一、起始阶段二、发展时期(1922—1926)三、危机时期(1927—1931)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一、发明之初的分歧二、电影语言的确立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四、苏联蒙太奇学派五、好莱坞类型电影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十一、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十二、新德国电影十三、新好莱坞电影第二章电影分析基础第一节电影分析简述一、电影分析的几种类型二、电影分析的定义第二节电影分析的工具一、描述性工具二、引述性工具三、资料性工具第三节电影分析的历史一、文法书二、辩护分析三、影片解说单四、作者论五、停格第四节电影分析的目标一、总结欣赏和引导欣赏二、创新理论和印证理论三、学习电影和实践电影第五节电影艺术特征一、电影的外部特征二、电影的本体特性第三章电影直觉分析第一节故事分析一、电影的故事二、主题分析三、内容分析四、结构分析五、人物分析第二节视觉分析一、电影的画面二、电影的画面思维三、场景分析四、景别分析五、光线分析六、影调分析第三节听觉分析一、电影中的声音二、语言分析三、音乐分析四、音响分析五、无声分析第四章电影元素分析第一节作为故事元素的剧作一、电影剧作的涵义二、电影剧作的故事三、电影剧作的叙事方式四、电影剧作的地位五、电影剧作的特性第二节作为视觉元素的摄影一、电影摄影概述二、电影摄影艺术的特性三、电影摄影的功能四、当代电影摄影艺术的发展第三节作为听觉元素的声音一、电影声音美学的历史回顾二、电影音乐的特性三、电影声音与画面的关系第四节作为连续元素的剪辑一、电影剪辑的历史回顾二、电影剪辑艺术的基本元素三、蒙太奇的基本类型第五节作为性格元素的表演一、电影表演的本质二、明星制与观众三、电影表演与电影风格第五章电影结构分析第一节电影结构理论概述一、电影的结构系统简介二、电影结构的区别系统三、电影的结构分析第二节时间结构分析一、“本事”时间二、“本文”时间三、“放映”时间第三节空间结构分析一、画格空间二、镜头(画面)构图空间三、镜头运动空间四、形象(影片)空间第四节叙事结构分析一、因果式线性结构二、回环式套层结构三、缀合式团块结构四、交织式对比结构五、梦幻式复调结构第六章电影文化分析第一节文化与电影文化一、文化的阐释二、文化的构成三、电影文化第二节电影文化的特性一、电影视听享受的娱乐性二、具有独立盈利模式的商业性三、易受扭曲的脆弱性四、优势独具的高密度性五、交相融合的高技术与高情感性第三节电影文化分析的基本理论一、象征主义理论二、超现实主义理论三、袁现主义理论四、后现代主义理论五、未来主义理论第四节中国电影文化一、中国电影文化的两大传统二、改革时期中国电影文化三、21世纪中国电影的“全球化”战略第七章经典影视作品分析实例三、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四、考查和考试方式本课程采用笔试考查,通过观赏一部电影作品,按照课堂讲述的分析方法,写出一片专业影评,要求能够按照各元素进行分解,并有自己的独特观点。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正式文本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正式文本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影赏析/ Film Appreciation课程代码:19933270课程类型:全校公选课总学时数:51(理论学时:20 赏析学时:31)学分:3先修课程: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科基础部设计基础模块中心适用专业:所有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电影赏析》是研究性以及人文素质培训课程方面的系列课程之一,是基础理论基本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面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所属专业的学生,同时也并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

本课程是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美学素质,也为本科学生的远程教育继续学习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电影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和性质:(课内9学时+课外8学时)了解电影的分类概念、电影性质、功能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关于电影的知识和概念。

2.电影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课内6学时+课外2学时)了解影像的镜头、声音、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解电影中如何运用电影的技法进行电影创作;掌握几种电影手法的实际运用。

3.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课内3学时+课外8学时)了解中国包括香港台湾、西方东方的电影历史发展简况;理解各国电影发展的过程和原因;掌握电影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内容。

4.电影的类型和体裁:(课内3学时+课外2学时)了解中国和西方的电影体裁;理解电影体裁的实际运用;掌握电影体裁的分类与类别。

5. 中外电影名家名作赏析和期末影评考试:(课内30学时+课外30学时)了解中国和西方的电影代表作品;理解电影作品的内涵;掌握电影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表现的主题思想三、课内实验或实践环节教学安排及要求四、学时分配表五、课程考核要求及方法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2.成绩评定: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100)%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作业()%;实践环节()%;其他()%六、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建议教材:郦苏元主编,《电影常用词语诠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年级下册艺术素养课《电影赏析》教学设计

6年级下册艺术素养课《电影赏析》教学设计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电影赏析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电影赏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经典电影清单:为学生提供一份经典电影清单,包括国内外知名导演的作品,如《罗马假日》、《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等,以便学生课后自主欣赏和分析。
(2)电影术语词典:推荐学生查阅电影术语词典,如《电影艺术词典》等,以便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3)影评文章: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影评文章,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人对电影的解读和评价。
1.审美与人文素养:通过欣赏和分析电影作品,使学生感受电影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人文素养。
2.创新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电影欣赏方法,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电影作品的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表达,训练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艺术,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为今后的艺术修养和人生成长奠定基础。
作业5:阅读一篇电影评论文章,拓宽视野,了解不同人对电影的解读和评价。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作者的观点和论据,学会独立思考。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影赏析计划学时:32计划学分:2课程类别: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授课对象:大学本科在校生开设学期:第二至第八学期制订人:郑皓星一、课程的性质、任务《电影赏析》课程是研究性以及人文素质培训课程方面的系列课程之一,是基础理论、基本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学素养,使学生建立起电影赏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影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此分析电影的艺术形式和价值内涵,掌握影视论文的写作技能。

(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掌握电影美学的基本理论,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同时使学生清晰认识到当代中国电影的文化语境和产业生态,并对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思考。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社会观。

能够理性、准确地解读一部电影中的人物、叙事、风格、内涵等方面的文本特征,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写出条理清晰、语言通顺、言之有物的影视批评,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系统的认识电影;了解电影美学的发展脉络,电影研究的主要学派,电影批评的形式要点等。

2.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理论:电影发展概述、电影美学概论、艺术片与商业片的界定。

第二章电影艺术思潮(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并掌握当代电影史上的几次著名艺术思潮。

2.通过欣赏相关电影代表作片段,解析几次电影艺术思潮的创作观念。

教学内容:理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实践:欣赏影视代表作片段,结合理论进行解读。

第三章动作电影的形式与风格(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电影艺术的相关概念界定,掌握电影文本形式与风格的内涵。

2.通过欣赏一部经典动作电影,分析电影的人物、叙事、结构、视听语言、价值内涵等。

教学内容:理论:形式与风格。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和任务《电影赏析》是电子声像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提高电子声像专业学生的电影鉴赏能力,并对电影艺术理论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

本课程将对各种电影基础理论加以讲解,并在分析影片时综合运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影分析方法和技巧,对于电影作品有较专业的剖析和阐述。

本课程将从电影艺术的各个维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构,让学生熟悉视觉和听觉元素构成,了解蒙太奇和长镜头理论,熟悉电影发展历史和风格流派,了解电影作者的视听语言构思和处理方法,熟悉电影艺术大师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对于当今的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有自己的分析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课程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的艺术风格。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讲授电影作品分析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

对国内外经典电影作品进行搜集和分析,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观赏,并阅读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与课下资料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熟悉作品创作的文化背景。

(4)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电影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从影院经营者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

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2、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影概述第一节世界电影发展梗概一、电影的诞生二、电影艺术的起源三、电影的发展第二节中国电影发展梗概一、起始阶段二、发展时期(1922—1926)三、危机时期(1927—1931)四、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1932—1937)五、中国抗战电影(1937—1945)六、战后中国电影(1946一1949)七、“十七年”起落期(1949—1966)八、“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九、新时期的繁荣(1978至80年代末)十、“后新时期”(1989年至今)第三节电影艺术思潮简介一、发明之初的分歧二、电影语言的确立三、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四、苏联蒙太奇学派五、好莱坞类型电影六、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历史转折点七、再现美学的实践和理论八、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九、苏联社会主义现实电影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十一、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十二、新德国电影十三、新好莱坞电影第二章电影分析基础第一节电影分析简述一、电影分析的几种类型二、电影分析的定义第二节电影分析的工具一、描述性工具二、引述性工具三、资料性工具第三节电影分析的历史一、文法书二、辩护分析三、影片解说单四、作者论五、停格第四节电影分析的目标一、总结欣赏和引导欣赏二、创新理论和印证理论三、学习电影和实践电影第五节电影艺术特征一、电影的外部特征二、电影的本体特性第三章电影直觉分析第一节故事分析一、电影的故事二、主题分析三、内容分析四、结构分析五、人物分析第二节视觉分析一、电影的画面二、电影的画面思维三、场景分析四、景别分析五、光线分析六、影调分析第三节听觉分析一、电影中的声音二、语言分析三、音乐分析四、音响分析五、无声分析第四章电影元素分析第一节作为故事元素的剧作一、电影剧作的涵义二、电影剧作的故事三、电影剧作的叙事方式四、电影剧作的地位五、电影剧作的特性第二节作为视觉元素的摄影一、电影摄影概述二、电影摄影艺术的特性三、电影摄影的功能四、当代电影摄影艺术的发展第三节作为听觉元素的声音一、电影声音美学的历史回顾二、电影音乐的特性三、电影声音与画面的关系第四节作为连续元素的剪辑一、电影剪辑的历史回顾二、电影剪辑艺术的基本元素三、蒙太奇的基本类型第五节作为性格元素的表演一、电影表演的本质二、明星制与观众三、电影表演与电影风格第五章电影结构分析第一节电影结构理论概述一、电影的结构系统简介二、电影结构的区别系统三、电影的结构分析第二节时间结构分析一、“本事”时间二、“本文”时间三、“放映”时间第三节空间结构分析一、画格空间二、镜头(画面)构图空间三、镜头运动空间四、形象(影片)空间第四节叙事结构分析一、因果式线性结构二、回环式套层结构三、缀合式团块结构四、交织式对比结构五、梦幻式复调结构第六章电影文化分析第一节文化与电影文化一、文化的阐释二、文化的构成三、电影文化第二节电影文化的特性一、电影视听享受的娱乐性二、具有独立盈利模式的商业性三、易受扭曲的脆弱性四、优势独具的高密度性五、交相融合的高技术与高情感性第三节电影文化分析的基本理论一、象征主义理论二、超现实主义理论三、袁现主义理论四、后现代主义理论五、未来主义理论第四节中国电影文化一、中国电影文化的两大传统二、改革时期中国电影文化三、21世纪中国电影的“全球化”战略第七章经典影视作品分析实例三、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四、考查和考试方式本课程采用笔试考查,通过观赏一部电影作品,按照课堂讲述的分析方法,写出一片专业影评,要求能够按照各元素进行分解,并有自己的独特观点。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00002397课程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for Psychology Movie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为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以播放电影的形式宣传心理学,已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种流行趋势。

电影是浓缩的艺术表现形式,包含着心理和文化的意义。

现代生活中很多电影都以现代心理的理论为依据,涉及到很多心理学知识。

本课程通过心理电影的播放和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介绍,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生活中蕴涵的哲理,让学生从电影欣赏中学到心理学知识,让心理学知识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生活。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及相关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

在比较深刻、广泛的层面上了解人性和生活本质。

2.基本能力:热爱生活,尊重知识,实事求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人本主义教育法为主,以指导教学法为辅,适时结合发现法、讨论法、教学模拟和情境性教学等其他有效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

通过对相关主题电影在心理学专业维度上的探讨,对电影中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欣赏和分析,揭示其内涵和启示,从而推动学生对人类自身的再认识,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深层次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重新规划自我。

3.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高尚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互动中要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体谅、合作、双方尊重和诚实的价值。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围绕相关主题讨论,适当穿插课堂学生互动环节。

这一环节应依据实际教学需要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

《电影赏析》教学大纲1

《电影赏析》教学大纲1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电影赏析/Movie Art二、课程代码:163Y040三、课程类别:专业课四、课程性质专业选修五、学时/学分:32 / 2六、先修课程:动画赏析七、适应专业:动画专业八、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目的:《电影赏析》诣在通过对优秀的电影进行集中欣赏,对学生的影视欣赏和把握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为之后进行的摄影与摄像,影视后期编辑等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从优秀的电影大师身上学习到影视艺术的精髓。

基本任务与要求:通过对优秀的电影的赏析,了解影视的镜头语言和镜头运动技法,以及电影的故事结构设计和动作表演。

第一章在电影中实现对时空的支配——谈《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剪辑和镜头(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理解:导演的意图掌握:对《一个国家的诞生》赏析重点内容:导演的意图教学难点:对《一个国家的诞生》赏析第二章经典好莱坞的巅峰之作——《卡萨布兰卡》解读(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卡萨布兰卡》解读重点内容:导演的创作意图教学难点:《卡萨布兰卡》解读第三章探寻好莱坞美学观念变迁的轨迹——《正午》与《美国丽人》比较读解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3课时)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正午》与《美国丽人》比较读解重点内容:导演的创作意图教学难点:《正午》与《美国丽人》比较读解第四章《四百击》: 成长的痛楚(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四百击》赏析教学难点:《四百击》赏析第五章《广岛之恋》:心灵现象学与回忆的诗学(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广岛之恋》赏析重点内容: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学难点:《广岛之恋》赏析第六章意识流电影杰作——《野草莓》(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野草莓》赏析重点内容: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学难点:《野草莓》赏析第七章《邦尼与克莱德》:“新好莱坞”的发轫之作(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邦尼与克莱德》赏析重点内容: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学难点:《邦尼与克莱德》赏析第八章生命二重奏——《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读解(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赏析教学难点:《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赏析第九章电影与伦理——从艺术与道德的关系看《英国病人》(3课时)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英国病人》赏析重点内容: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学难点:《英国病人》赏析第十章个人在世界性文化冲突中的困境与迷惑——电影《慕尼黑惨案》的读解了解: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5课时)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掌握:《慕尼黑惨案》赏析重点内容:影片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教学难点:《慕尼黑惨案》赏析九、学时分配:章次主要内容讲学课时实践课时上机课时一《一个国家的诞生》中的剪辑和镜头 3二《卡萨布兰卡》解读 3三《正午》与《美国丽人》比较读解 3四《四百击》: 成长的痛楚 3五《广岛之恋》:心灵现象学与回忆的诗 3六意识流电影杰作——《野草莓》 3七《邦尼与克莱德》:“新好莱坞”的发3轫之作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读解 3九从艺术与道德的关系看《英国病人》 3十电影《慕尼黑惨案》的读解 5合计32十、考核方式:考查题型构成:平时成绩30%,综合考察70%。

电影分析教学大纲

电影分析教学大纲

电影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电影分析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影艺术,学习如何分析和解读影片,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情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升对电影的理解能力,培养对影视作品的独到见解和评论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电影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培养学生对电影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意识;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4. 激发学生对电影创作的兴趣,培养其未来从事相关职业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电影基本概念- 电影的定义和特点- 电影的发展历史- 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2. 电影分析方法- 影片结构分析- 影像语言分析- 音响效果分析- 主题和意义分析3. 电影类型与流派- 剧情片、喜剧片、动作片、科幻片等- 欧洲新浪潮、美国好莱坞等4. 影视技术分析- 摄影、剪辑、导演等技术要点- 特效和现代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5. 影片评论撰写- 电影评论的写作要点- 分析电影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四、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观看并分析具体影片;2. 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课堂演讲、作业展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幻灯片、视频片段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电影分析的内容;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影视工作室、电影院等实地参观,深入了解电影制作的实际情况。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占比:40%- 课堂参与- 作业完成情况- 小组讨论表现2. 期中考试占比:30%- 理论知识考核- 分析实践能力测试3. 期末论文占比:30%- 选题撰写- 结构合理- 观点独特六、教材参考1. 李杰《电影文化与电影分析》2. 杨磊《探讨电影美学》3. 《电影鉴赏教程》4. 《电影学导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将能够深入了解电影艺术,掌握相关的分析方法与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影艺术鉴赏课程(教案)

电影艺术鉴赏课程(教案)

电影艺术鉴赏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电影制作、导演技巧、剧本创作、摄影技术等多个方面。

通过研究电影艺术,学生可以提高自己对电影的欣赏能力,了解电影的创作过程,培养对电影艺术的独特见解。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电影艺术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对电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内容1. 电影基础知识:介绍电影的历史发展、电影类型、电影制作流程等基本知识。

2. 电影制作要素:讲解电影的剧本创作、导演技巧、演员表演等制作要素的重要性和影响。

3. 电影语言与技巧:分析电影的摄影技术、剪辑手法、音乐运用等语言和技巧对电影表达的影响。

4. 电影艺术流派:介绍不同的电影艺术流派,如新浪潮、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分析其特点和代表作品。

5. 电影的社会意义:探讨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讲授基础知识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2. 观影与分析相结合: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电影,并引导学生分析电影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手法。

3. 个人研究与报告相结合: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电影艺术方面的话题进行个人研究,并进行报告和分享。

五、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讨论贡献、作业完成情况等。

2. 个人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选定话题的研究深度和表达能力。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电影艺术鉴赏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电影作品:选择一些经典的电影作品供学生观看和分析。

2. 电影艺术书籍:提供一些电影艺术相关的书籍供学生参考和深入研究。

七、参考文献1. 张XX. 电影艺术导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年。

2. 李XX. 电影艺术欣赏与分析[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XX年。

以上为《电影艺术鉴赏课程(教案)》的大致内容安排,具体教学细节和时间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电影作品赏析之大纲

电影作品赏析之大纲

课程编号:08124课程名称:电影作品赏析(1)英文名称:Movie Appreciating学分:3总学时:54实验(上机)学时:无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二年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一、课程说明1.编写本大纲的指导思想1985年4月25日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的文件。

文件明确地指出,为了“迅速改变我国电影教育的严重落后状况”,“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中文系,应当把电影课程正式列入教学计划”。

这一文件的发布意味着,电影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进入我国大学课堂,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了法定性的意义,也是本大纲的指导思想。

2.课程目的和要求目的:加强学生对电影这门艺术的认识,提高对影片的鉴赏能力,以及对写作影评的能力。

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要求:掌握电影的基本知识以及不同类型电影的风格、特性以及历史。

对影片有一定的鉴赏水平以及能够完成质量较高的观后影评。

3.教学的重点、难点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电影语言、蒙太奇不同类型电影的特征、风格电影评论的写作4.知识范围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知识范围涉及政治、历史、文学、文艺学以及音乐学、美学、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相关课程包括中外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基础写作、中外电影史(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影视艺术教育》,姜敏,人民出版社,2003;2、《经典名片读解教程》,黄会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电影的特性第二章:电影语言第三章:电影理论第四章:电影声音第五章:蒙太奇手法第六章:电影类型的划分第七章:喜剧1. 喜剧的纷杂定义2. 喜剧的基本精神3. 喜剧影片的历史4. 喜剧片经典作品分析第八章:社会伦理片1. 伦理片的社会基础2. 伦理片的模式以及情感的要求3. 伦理片典范作品分析第九章:爱情片1. 爱情片模式构成与文学源流2. 爱情片简史3. 爱情片引出的哲理沉思4. 爱情片典范作品分析第十章:动作片1. 动作片的类型特征及基础2. 动作片类型的划分3. 中国的动作片和武侠片4. 动作片典范作品分析参考片目:《虎口脱险》、《克莱默夫妇》、《饮食男女》、《恋恋风尘》、《甜蜜蜜》、《八月照相馆》、《新龙门客栈》、《唐山大兄》、《小城之春》主要内容:本课程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讲述电影历史,电影语言,电影特性,蒙太奇等几个方面。

电影电视鉴赏教学大纲

电影电视鉴赏教学大纲

电影电视鉴赏教学大纲1. 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电影电视鉴赏课程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框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电影电视艺术的基本概念、流派、技法以及鉴赏方法,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2. 课程目标1. 了解电影电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与流派特点。

2. 掌握电影电视的视听语言与基本技法。

3. 培养学生的电影电视作品鉴赏能力。

4. 提升学生对电影电视艺术的理解与创新思维。

3. 课程内容3.1 电影电视艺术概述1. 电影电视艺术的概念与特性2. 电影电视艺术的历史发展3. 电影电视艺术的流派与代表作品3.2 电影电视的视听语言1. 摄影与画面构图2. 剪辑与节奏3. 色彩与光影4. 声音与音乐3.3 电影电视的基本技法1. 表演与导演2. 剧本与叙事3. 化妆与服装设计4. 特效与后期制作3.4 电影电视鉴赏方法1. 主题与思想内涵2. 艺术表现与技术创新3. 叙事结构与剪辑节奏4. 导演与演员的表现3.5 经典电影电视作品分析1. 国内外经典电影电视作品鉴赏2. 不同流派与风格的电影电视作品鉴赏3. 获奖电影电视作品的鉴赏与分析4. 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方式:讲授、screen-sharing、小组讨论、作业与反馈。

3. 教学材料:教材、PPT、电影电视作品、相关文章与论文。

5. 课程评估1. 平时作业:30%2. 课堂参与与讨论:30%3. 期末考试:40%6. 参考教材与资源1. 《电影艺术》(作者:罗杰·伊伯特)2. 《电影美学》(作者:李达)3. 《电影电视导演艺术》(作者:斯奈德)4. 《电影电视剪辑艺术》(作者:沃尔特·默奇)5. 《电影电视作品鉴赏》(作者:张献民)以上是电影电视鉴赏教学大纲的初步设想,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这份教学大纲能为电影电视鉴赏课程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完整版)《电影欣赏 课程纲要》

(完整版)《电影欣赏 课程纲要》
基本完成任务、错误较多
态度不端正、不按时完成任务
30%
作品
小报设计有特色、其它出色
设计和谐;其它较出色
作品基本完成、稍有缺陷
有重大缺陷或没完成作品
40%
2
2
走进动漫类影视,观看《狮子王》片段并说一说最喜欢的人物是什么,为什么
3
2
观看《狮子王》片段,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场景,你有什么话想对xx说
4
2
欣赏《绿野仙踪》片段,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人,为什么
5
2
欣赏《绿野仙踪》片段,说一说你最喜欢的片段,为什么
6
2
走进《忠犬八公》哪里的片段你最感动
7
2
走进《忠犬八公》你有什么想对八公说的话




1。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初步了解影视欣赏的相关常识,了解影视作品的魅力,并能够感受影视内容的主题。
2。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养成“问题意识”和交流的习惯,大胆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情感交流与共鸣,提高学生的影视审美水平.









序号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1
2
走进电影(关于电影文化的背景及发展前景)了解不同类型的电影
8
2
走进《功夫熊猫》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场景
9
2
走进《功夫熊猫》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场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
2
从前几节课里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电影,制作电影小海报
11
2
分享电影小报并展览
12
2
走进《机器人总动员》说一说每一个人物的特点
13

电影艺术赏析课程教学方案

电影艺术赏析课程教学方案

《电影艺术赏析》课程教学方案(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代码:590.027.1课程名称(中文):电影艺术赏析课程性质:□必修■选修□辅修修读对象:本校一年级各专业学生任课教师:桂莹洁办公地点:松江校区学院楼A楼317室答疑时间:课后联系电话:67703802教材:自编授课讲义主要内容:电影是继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摄影之后诞生于人类的第九类艺术。

它出生最晚,但成长最快,为人类社会增添了璀璨的光彩。

电影艺术对大多数青年学生来说还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般来说,它的直观性不难使人了解它的表层的思想内容和获得直觉而肤浅的审美感觉,但要把握每部影片的深层意蕴和艺术真谛,使自己的鉴赏进入比较自觉的深层状态并非易事。

当前,我国电影和世界电影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影坛上不仅新人辈出,而且探索性的作品不断涌现,当前的电影创作正在呼唤时代对电影做更高层次的审美关照的群体的出现,面对这样的形式,作为青年人中精英的大学生,自然应当成为这一热潮中的弄潮儿。

对影视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正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艺术日益成为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有关电影艺术的理论、知识以及电影艺术鉴赏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外优秀影片的观摩,让学生亲身感受电影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鉴赏能力,提高艺术品位。

2、讲授相关电影理论知识,为提高学生的电影鉴赏水平打下基础。

3、弘扬民族电影文化,大力推广优秀国产作品,使学生自觉关心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状况,培养真正的电影爱好者。

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考核与评分:教学进度:2010年9月。

电影画面赏析教学大纲

电影画面赏析教学大纲

电影画面赏析教学大纲电影画面赏析教学大纲导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通过画面、音效和剧情等元素,能够给观众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

电影画面的构图、色彩运用和镜头语言等方面都是影片表达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电影画面赏析的教学大纲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影艺术。

一、电影画面的构图要素1. 画面比例的选择电影画面的比例决定了观众对画面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常见的画面比例有标准比例(1:1.33)、宽银幕比例(1:1.85)和超宽银幕比例(1:2.35)。

通过选择不同的画面比例,导演能够传达不同的情绪和视觉效果。

2. 前景与背景的运用前景与背景的巧妙运用能够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通过将人物或物体放置在前景和背景之间,导演能够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3. 对称与不对称的构图对称构图在电影中常常用来表达稳定、平衡和和谐的情感。

而不对称构图则能够创造出紧张、不稳定和冲突的感觉。

导演可以根据剧情需要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二、电影画面的色彩运用1. 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的颜色在电影中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

比如,红色往往代表激情和危险,蓝色则常常代表冷静和孤独。

导演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色彩来传递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2. 色彩的对比与协调色彩的对比与协调是电影画面中常用的手法。

通过对比不同的颜色,导演能够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而色彩的协调则能够创造出和谐和舒适的感觉。

导演需要根据电影的主题和氛围选择合适的色彩运用方式。

三、电影画面的镜头语言1. 镜头的选择与运动不同的镜头能够传达不同的信息和情感。

广角镜头常用于表达开阔和宏大的场景,长焦镜头则常用于表达紧张和聚焦的感觉。

镜头的运动也是电影画面中常用的手法,通过镜头的移动和变焦,导演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情感。

2. 剪辑的节奏与效果剪辑是电影中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

剪辑的节奏和效果能够影响观众对电影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快速剪辑常用于表达紧张和激烈的场景,而缓慢剪辑则常用于表达宁静和思考的感觉。

《电影赏析》教学大纲1

《电影赏析》教学大纲1

《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电影赏析/ Movie Art二课程代码:05091314三课程类别:专业课四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动画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诣在通过对优秀的电影进行集中欣赏,对学生的影视欣赏和把握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为之后进行的摄影与摄像,影视后期编辑等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从优秀的电影大师身上学习到影视艺术的精髓。

通过对优秀的电影的赏析,了解影视的镜头语言和镜头运动技法,以及电影的故事结构设计和动作表演。

五学时/学分:32/2六先修课程:动画赏析七适用专业:动画专业八教学内容及要求:电影篇第一章亚洲电影一、亚洲电影概要二、个案赏析中国:《霸王别姬》《那山那人那狗》《英雄》《张思德》《红河谷》《阮玲玉》《大话西游》《无间道》《悲情城市》《饮食男女》韩国:《八月圣诞节》《生死谍变》日本:《秋刀鱼之味》《花火》印度:《季风婚宴》伊朗:《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越南:《三轮车夫》重点:个案赏析《霸王别姬》难点:个案赏析《无间道》第二章欧洲电影一、欧洲电影概要二、个案赏析法国:《碧海情天》《天使艾米莉》德国:《铁皮鼓》《罗拉快跑》意大利:《天堂影院》《美丽人生》英国:《法国中尉的女人》西班牙:《卡门》波兰:《蓝色》丹麦:《黑暗中的舞者》马其顿:《暴雨将至》苏联/俄罗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毒太阳》瑞典:《野草莓》重点:个案赏析丹麦:《黑暗中的舞者》难点:个案赏析瑞典:《野草莓》第三章美洲电影一、美洲电影概要二、个案赏析美国:《淘金记》《辛德勒名单》《面具》《狮子王》《魔戒Ⅲ:王者归来》巴西:《中央车站》重点:个案赏析美国:《魔戒Ⅲ:王者归来》难点:个案赏析巴西:《中央车站》第四章大洋洲、非洲电影一、大洋洲、非洲电影概要二、个案赏析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重点:个案赏析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难点:个案赏析澳大利亚:《闪亮的风采》电视篇第五章电视栏目一、电视栏目概要二、个案赏析新闻类:美国CBS《分钟》中国CCTV《东方时空》谈话类:美国ABC《奥普拉·温弗莉访谈》中国CCTV《实话实说》综艺娱乐类:香港凤凰中文台《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国CCTV《综艺大观》益智类:美国ABC《谁能成为百万富翁》中国CCTV《幸运52》重点:个案赏析新闻类:美国CBS《分钟》难点:个案赏析益智类:美国ABC《谁能成为百万富翁》第六章电视剧一、电视剧概要二、个案赏析美国:《兄弟连》韩国:《看了又看》日本:《东京爱情故事》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射雕英雄传》《空镜子》重点:个案赏析美国:《兄弟连》难点:个案赏析日本:《东京爱情故事》第七章电视广告一、广告概要二、个案赏析麦当劳“婴儿篇”广告苹果电脑“1984”篇广告万宝路之“中国锣鼓篇”广告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公益广告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篇全球通奥运之“我能”篇广告重点:个案赏析麦当劳“婴儿篇”广告难点:个案赏析苹果电脑“1984”篇广告第八章电视纪录片一、电视纪录片概要二、个案赏析《八廓南街16号》《远古太空人》重点:个案赏析《八廓南街16号》难点:个案赏析《远古太空人》九十考核方式:考查(成绩比例:考查30%+平时60%+考勤10%)考查评分标准为:优秀、通过、不通过三档制计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艺术电影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5040011
名称:中国当代艺术电影赏析
授课专业:全校学生
学时:2学分:
预修课程:美学原理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电影作品鉴赏为主,讲授中国当代艺术的审美基础,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电影艺术的鉴赏方法及评论等知识和理论,同时结合理论和知识的教学,选取部分国产电影经典影片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论,课程融知识性、理论性、启发性和鉴赏性于一体,帮助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作品鉴赏能力、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本科生的校内选修课。

精选电影史上能清晰地标示摄影机能不断深入人的内心世界且清晰地显示出电影本体特性,电影语言丰富的经典影片和优秀影片,以及近年来的优秀电影进行有重点的鉴赏和评论。

通过大量观摩,使学生增加电影阅读量,增强对电影语言的感受,学会从专业的角度欣赏和分析电影,学会写作影视评论文章,认识到电影的多元化,在今后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中,树立勇于探索、善于借鉴的艺术精神。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讲电影的鉴赏(4学时)
了解艺术鉴赏活动的一般规律,电影鉴赏活动的基本特点,培育影视观念。

掌握影视构成,影视语言。

理解影视的功能类型,创作方法,体裁样式,审美型范。

第二讲影视的评论(4学时)
理解不同的风格样式构成互文本关系的语言现象,叙事动机。

掌握景深镜头的长镜头。

课外观摩影片《盲井》。

第三讲电影《启示录》赏析(4学时)
理解影片对野蛮的战争进行的深层次审视,采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掌握黑白分明的用光象征手法,主题的强化。

第四讲《城南旧事》赏析(2学时)
了解本片是一部散文结构的诗电影,理解“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悉”的情感渲染。

掌握场景的重复手法,音乐重复的作用,小英子的主观镜头,影片色彩。

第五讲电影《红高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赏析(4学时)
掌握热烈奔放、阳刚壮美、浪漫传奇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掌握几个“仪式性”场面,色彩造型和表意上的独特之处,歌曲和音乐的作用。

理解这是第五代作品的集大成式作品。

课外观摩影片《红高梁》。

第六讲电影《私人定制》赏析(4学时)
理解表层主题和深层主题,不同时态的段落。

掌握摄影机拍摄方式的区别,闪回也构成整片的关系。

不同视点的交叉结合。

第七讲电影《活着》赏析(2学时)
理解影片感人肺腑的情节,表演。

掌握拍摄角度和构图,情节和节奏处理,剪辑,光线与影调,配乐。

第八讲电影《性• 谎言• 录象带》赏析(2学时)
掌握以对话场面构成全片,人物及其相互关系。

理解反主流意识形态倾向,“呈示部”引发全片叙事动机。

掌握细腻的描写,异常疏离和冷静的手法。

理解导演运用冷场、语言暗示和空灵的音乐突出影片意图;演员表演自然,注重形体评议特别是眼睛的表情达意。

观摩影片《性• 谎言• 录象带》。

第九讲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赏析(2学时)
理解影片的纪实风格,非职业的质朴表演及其魅力,结构上的特点。

观摩影片《偷自行车的人》。

第十讲电影《黄土地》赏析(2学时)
理解影片的主基调;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掌握淡化情节、追求抒情品格的特点,以及模糊表演。

两个重点段落分析:“腰鼓”和“祈雨”。

观摩影片《黄土地》。

第十一讲电影《一个和八个》赏析(2学时)
掌握从不完整到完整的构图。

黑红白三色,主色调。

光线。

环境主题。

静态画面,大写实与大写意效应。

观摩影片《一个和八个》。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教师授课和欣赏为主,配以课内外放映多媒体等形象化教学手段。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既要注重经典影片,也要考虑新作品。

要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影视作品,并观摩评论。

适当组织课堂讨论。

为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必须在上课前阅读指定的参考书目。

课外阅读和观摩非常重要,看片时要全神贯注,并做一些观影笔记。

学习过程中至少写评论文章1篇。

学生所写的评论文章要求立论新颖,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能抓住所评影视作品的特点
来写,逻辑严密,文字流畅。

考试总成绩:平时考查占30%,期末考试占70%。

四、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王迪.通向电影圣殿——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2月
[2]陈宇锴、王志敏.电影鉴赏指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
[3]刘书亮等.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9月
[4][法]马塞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1月
[5][美]斯坦利•梭罗门著,齐宇译.电影的观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