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例四篇_小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例四篇_小学教案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例四篇_小学教案这篇课文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范文,课文通过边防战士将拣到的一块中国石奉为至宝,并将它精心保管,抒发了边防战士身在边疆,以苦为乐,无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下面就是编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例,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例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酷似盛誉快慰姗姗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读课文,弄清楚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生动形象,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我在发现中国石的过程中的表现及大家看到后的做法,抓住我的表现注视、不禁喊,连长拿出装军功章的盒子,文书在上面写上金字,嘱咐我要精心保管等,体会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战士们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并从中受到感染。
三、学校及学生情况分析1、这篇课文距离学生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老师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充分使用所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采用不同的读文方式,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
再采用自读,同桌、小组合作读的方式读准读通课文。
重点指导:姗、视、酷、偎在书写时要多加指导;戈、繁、存、览指导学生找准部首。
2、课文重难点突破: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我是怎样发现中国石的句子画下来,说说哪些词语是重点,由于文中多处使用引号,可以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老师注意恰当的引导,把战士们对祖国的爱表达出来。
四、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生字词卡片、中国地图。
2、学生准备:查找戈壁滩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设计(一)导入。
揭示课题,提出问题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等等)(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本三篇
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本三篇这篇课文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范文,课文通过边防战士将拣到的一块中国石奉为至宝 ,并将它精心保管 ,抒发了边防战士身在边疆,以苦为乐,无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本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酷似盛誉快慰姗姗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3、读课文,弄清楚课文内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生动形象,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我在发现中国石的过程中的表现及大家看到后的做法,抓住我的表现注视、不禁喊 ,连长拿出装军功章的盒子,文书在上面写上金字,嘱咐我要精心保管等,体会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战士们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并从中受到感染.三、学校及学生情况分析1、这篇课文距离学生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老师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充分使用所有的识字方法识字.采用不同的读文方式,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再采用自读,同桌、小组合作读的方式读准读通课文.重点指导: 姗、视、酷、偎在书写时要多加指导; 戈、繁、存、览指导学生找准部首.2、课文重难点突破: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我是怎样发现中国石的句子画下来,说说哪些词语是重点,由于文中多处使用引号,可以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老师注意恰当的引导,把战士们对祖国的爱表达出来.四、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生字词卡片、中国地图.2、学生准备:查找戈壁滩的相关知识.五、教学设计(一)导入.揭示课题,提出问题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中国石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么叫它中国石 ?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等等)(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 , 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三) 初读课文.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你不认识的字.生:学生大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2、按预习要求,了解戈壁滩上的一块石头,边防军战士称它为中国石 ,这是为什么?看看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拣到中国石的经过的,哪些句子是描写中国石的样子的,画上记号.(驻守在戈壁滩的解放军战士,拣到一块形状和祖国版图相似的石头,十分珍爱它,所以称它为中国石 .)3、自由读课文.在老师的辅导下结合句子的意思,通过查阅工具书,自学(可同桌议论)生字新词,并正音正字.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学生能否读正确.[评析: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小组合作学习,逐步解决了不认识的字.](四)精读课文1、默读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2、具体写拣石和发现中国石经过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分为几段? 讨论归纳.3、通观全文,在了解本课主要事件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练习概括自然段段意.提示:一种方法,确定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一种方法,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步骤:先了解自然段共几句话;再了解每一句话说了什么;再看哪一句是主要的,并画上记号.概括自然段段意时,可以摘录原句,可以把重点词语、短句拼凑成一两句话,或根据主要内容,编写段意.[评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的培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是学生如果在教师的有序的指导下那么这种能力的形成就变得容易的多了.](1)概括自然段段意:第1自然段:战士们常常拣石头,还举行赛石会 .第2自然段: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奔出营房拣石头.第3自然段:我把可心的石头一颗颗拣起来.第4自然段:赶车的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头.第5自然段:我们舀泉水洗石头,发现一块像祖国版图形状的中国石 .第6自然段: 中国石正像祖国版图傲然挺立的雄鸡.第7自然段: 中国石表面皱痕与祖国大陆地貌相似.第8自然段:大伙精心保管中国石 .第9自然段: 赛石会上, 中国石赢得了宝石的盛誉.战士们感到祖国就在我们身边.(2)引导讨论划分结构段:提示:①内容一致或紧密相关的应归并为一大段.(一般表现为相关的地点、相同的时间或较集中的情节.)②个别自然段跟其他自然段既不好保持一致,也不紧密相关,有独到的意思,就单独提升为一大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战士们常常拣石头,还举行赛石会 .第二段(第2~8自然段):我拣到一块中国石 .第三段(第9自然段):战士们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 .(3)议论一下为什么这样分段:①第1自然段为什么需要独立成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开头,它交代了两点:战士们驻守的戈壁滩上,沙海和碎石是环境特点.因此,战士们拣石、赛石就成了他们的重要活动内容.这一段既交代了事情发生的环境特点,又总括说明课文的主要内容,给中国石的故事做了铺垫.)②为什么第2~8自然段可以归并为第二段?第9自然段为第三段?(第二段从第2~8自然段,写了拣中国石的经过及大家对它的珍视.第三段,也就是第9自然段,写了中国石成为大家的至宝.从时间和地点的转换上,也不难看出两个段落的不同:前者是一个初夏的早晨,地点在营房以外的大漠之上;后者是在我拣到中国石之后,已经回到了哨所,以及在以后的赛石会上, 中国石屡屡取胜和对大家的鼓舞等,是哨所里的活动.)[评析:不单单让学生了解怎样分段,而是在多种形式的配合下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这样分段,即方法比结果更重要.](4)小结.根据表达的需要,文章一般都要分段.学习分段,归纳段意,是读懂全文,领会内容的必要手段.练习好分段、归纳段意,重要的是要先通观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再认真读懂每一个自然段,通过归并自然段,划分段落;再从自然段的归纳、提炼中,抓住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大段段意.(5)质疑问难后,指名读课文评析:注意自然段、特别是大段之间,停顿时间要长些.](五)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交待了什么?(交待了我是什么人,我们生活的环境, 我成为石头迷的原因.)2、我们驻守在什么地方?(戈壁滩)戈壁滩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词句来回答?联系上下文想想举目是什么意思?(抬起眼睛看) 漫滩换个词语来说就是什么?(遍滩、全滩)[评析:把生活中的感知带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介绍自己掌握的有关戈壁滩的知识,使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我怎么会成为石头迷的?4、齐读第一段.(六)识记生字字形,书写生字[评析:让学生选自己认为难写的字练习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写的很有兴致.](七)作业: 朗读课文.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本二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二、三段内容,体会我和小姑娘发现雄鸡形的石头中国石及观赏中国石特点的激动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国石的形状,理解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热爱,体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三、教学设计(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还记得《中国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评析:通过复习和回忆将两个课时很好的进行了衔接.](二)理解课文讲读二、三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时候去拣石头的?为什么说这正是拣石头的好机会?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配合音乐和画面]3、结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释下列词语. 瑰丽、倾泻、裸露、珠光玉彩[评析:目的是启发学生想象,在语言中感受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在创造性的朗读活动中升华情感并适时配合音乐与画面让学生更好的体会]4、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 (挺拨、繁茂的白杨,保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的爱)[评析:因为有了前面对戈壁滩的介绍的铺垫学生便可以在此时更好的将内心的理解外化,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5、小精灵是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小精灵?(小精灵一般指孩子们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领的可爱的小神灵.把石头称为小精灵,说明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 6.齐读二、三自然段.讲读4、5、6自然段.1、指名读4、5、6自然段.思考: 我怎么会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发现中国石的?2、小姑娘为什么邀我去珍珠泉?(因为经泉水洗过的石头特别清亮)关于珍珠泉有什么传说?谁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出现两个珍珠 ,为什么前面一个不加引号,前面一个却加上引号?(前一个是指真的珍珠,后一个指白花花的水)4、我们是如何发现中国石的?(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 我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评析:目的是让学生在关注文本的同时,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飞跃.]讲读第7、8自然段.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版图,表面起伏像大陆地貌.)2、发现中国石时, 我和小姑娘表现得怎样?小姑娘惊叫, 我不禁喊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为这发现而惊喜,兴奋,说明心中时时装着祖国.)3、我和小姑娘分别从中国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为什么我们找的地方不一样?(两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评析:内心体会情感目的是让学生以语言为基点发挥想象的空间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方式大胆的表达个性化的阅读体会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4、自由轻声读第8自然段,思考:战士们是怎样精心保管中国石的?5、哪些地方体现了战士们对中国石的珍爱?请同学们画出有关词句.6、结合学生汇报解释下列词语.稀罕指希奇的事物. 嘱咐指告诉对方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谁怎么做,不该怎么做.7、战士们为什么那么精心地保管中国石 ,那么珍爱中国石?(因为它酷似祖国版图,在战士们眼里,它代表祖国.)朗读第二段.讲读第三段.1、齐读第九自然段2、在以后的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夺魁并赢得宝石的盛誉. 屡屡夺魁和盛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中国石能屡屡夺魁并获得宝石的盛誉?3、哪个词语突出了中国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奉为至宝)4、课文中说在我寂寞和孤独时, 中国石给了我温暖和快慰. 快慰是什么意思?(高兴而心里感到安慰)当我寂寞时,看着中国石会想些什么?当我夜里站岗感到孤独时,摸着中国石又会怎么想呢?5、驻守戈壁滩生活根艰苦,但战士们为什么会觉得苦中有乐? 因为祖国,在我们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里的两个祖国分别指什么?(前一个指中国石 ,后一个指祖国,)为什么说祖国在我们心中?(看到中国石战士们便想到祖国,心中便激荡起爱国热情,便想到保卫祖国边疆的神圣职责,)6、齐读第三段.[评析:在充分理解文本人物情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感受体验,将理解融入到有感情的朗读中.](三)感悟全文1、练习复述课文,[评析:复述时,提醒学生注意,可以不用书中的原词,但是情节不能丢,重点词要用上.]2、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四)总结全文这篇课文通过写我在拣的石头中发现了一块酷似祖国版图形状的中国石及战士们精心保管它的事,反映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五)作业1、背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书写生字词.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本三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做然酷似盛誉快慰栅栅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4.能回答课后的问题.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重点课文描写中国石和表现战士喜爱中国石的部分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中国石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么叫它中国石 ?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等等)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 , 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三、读通课丈,指导分段.1.这一课生字较少,请同学们先各自将课文中的生字读几遍,然后将课文读一遍.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学生能否读正确.3.默读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4.具体写拣石和发现中国石经过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分为几段?讨论归纳.四、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交待了什么?(交待了我是什么人,我们生活的环境, 我成为石头迷的原因.)2.我们驻守在什么地方?(戈壁滩)戈壁滩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词句来回答?联系上下文想想举目是什么意思?(抬起眼睛看) 漫摊换个词语来说就是什么?(遍滩、全滩)3.用因为所以...... 的句式说说我怎么会成为石头迷的?4.齐读第一段.五、识记生字字形,书写生字.六、作业.抄写词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齐读第一段.二、给第一段分层.1.指名读2至7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是分几层意思来写的?2.讨论分层.可分三层.第一层(2、3自然段〕:讲一个初夏的早晨, 我到哨所前的戈壁滩上拣石头.第二层(4、5、6自然段):讲一位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我们发现了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即洗石并发现中国石 ,第三层(第七自然段),讲仔细端详中国石 .3.指名分层朗读第二段.三、讲读第二段.(一)讲读二、三自然段(第一层).1.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时候去拣石头的?为什么说这正是拣石头的好机会?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3.结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释下列词语.瑰丽、倾泻、裸露、珠光玉彩4.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挺拨、繁茂的白杨,保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的爱)5. 小精灵是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小精灵?(小精灵一般指孩子们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领的可爱的小神灵.把石头称为小精灵,说明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6.齐读二、三自然段.(二)讲读4至6自然段(第二层).1.指名读4、5、6自然段.思考: 我怎么会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发现中国石的?2.小姑娘为什么邀我去珍珠泉?(因为经泉水洗过的石头特别清亮〕关于珍珠泉有什么传说?谁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出现两个珍珠 ,为什么前面一个不加引号,前面一个却加上引号?(前一个是指真的珍珠,后一个指白花花的水〕4.我们是如何发现中国石的?(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 我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三)讲读第七自然段(第三层〕.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版图,表面起伏像大陆地貌.)2.发现中国石时, 我和小姑娘表现得怎样y小姑娘惊叫, 我不禁喊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为这发现而惊喜,兴奋,说明心中时时装着祖国.)3. 我和小姑娘分别从中国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为什么我们找的地方不一样?(两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四)朗读第二段.四、作业.熟读课文.第三课时一、讲读第三段.1.自由轻声读第八、九自然段,思考:战士们是怎样精心保管中国石的?2.哪些地方体现了战士们对中国石的珍爱?请同学们画出有关词句.3.结合学生汇报解释下列词语.稀罕指希奇的事物. 嘱咐指告诉对方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谁怎么做,不该怎么做.4.战士们为什么那么槽心地保管中国石 ,那么珍爱中国石?(因为它酷似祖国版图,在战士们眼里,它代表祖国.〕5.在以后的奏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夺魁井赢得宝石的盛誉. 屡屡夺魁和盛誉是什么意思?什屡屡夺魁就是一次又一次夺得第一, 盛誉就是很大的荣誉)为什么中国石能屡屡夺魁并获得宝石的盛誉?(因为中国石袱表祖国,特别珍贵〕6.哪个词语突出了中国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奉为至宝) 奉为至宝是什么意思?(当作最珍贵的宝物)7.课文中说在我寂寞和孤独时, 中国石给了我温暖和快慰. 快慰是什么意思?(高兴而心里感到安慰)当我寂寞时,傣着中国石会想些什么?当我夜里站岗感到孤独时,摸着中国石又会怎么想呢?8.驻守戈壁滩生活根艰苦,但战士们为什么会觉得吉中有乐? 因为祖国,在我们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里的两个祖国分别指什么?(前一个指中国石 ,后一个指祖国,)为什么说祖国在我们心中?(看到中国石战士们便想到祖国,心中便激荡起爱国热情,便想到保卫祖国边疆的神圣职责,)9.齐读第三段.二、练习朗读课文.三、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四、总结全文.这篇课文通过写我在拣的石头中发现了一块酷似祖国版图形状的中国石及战士们精心保管它的事,反映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五、作业.1.背熟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书写生字词.。
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裸、躺、躺、晶、硬”等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中国石的喜爱之情。
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细致观察、用心体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朗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感知课文语言美。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观察、体验、交流,发展思维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中国石的喜爱之情。
2.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细致观察、用心体验的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观察、体验、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块石头,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石头特点。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课文中的石头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喜欢这些石头?三、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石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为什么?五、观察体验1.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里的石头。
2.学生用课文中的方法,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
3.学生回到教室,分享自己的观察体验。
六、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七、课后作业1.学生选择一块石头,用课文中的方法进行观察,写一篇观察日记。
2.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作业,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石头,让学生感受作者对中国石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体验、交流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教案
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课文《中国石》的内容,理解文章的含义。
(2)学会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快速获取文章的信息。
(3)掌握、运用词汇:“华丽的”、“光芒四溢”、“升腾”、“矗立”等。
2.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中国的石头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了解。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学科能力:(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并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
(2)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获取信息,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2.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难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了解。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讨论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
3.教学游戏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石》。
2.新课学习(15分钟)(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师生共同读课文,并解读生词、难句。
(3)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a.中国有什么著名的石头?b.中国古代人为什么喜欢用石头?c.《中国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3.理解与拓展(15分钟)(1)讨论题目:“中国石”的含义是什么?(2)师生共同探讨中国的石头文化,介绍一些与石头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
4.拓展阅读(15分钟)让学生阅读与石头相关的故事、寓言或诗歌,比如《愚公移山》、《白云飘飘》等,进一步了解中国石头文化。
5.归纳总结(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对中国的石头文化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了解?”6.课堂练习(5分钟)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说出图片中的石头有什么特点和含义。
三年级语文《中国石》的教案
三年级语文《中国石》的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欣赏和描述中国石的特点和美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教学重点:1. 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2. 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和中国石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1. 生字的书写和理解。
2. 对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中国石》的文本。
2. 中国石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3.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石头,引发学生对石头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石头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石头的知识和经验。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中国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教师朗读课文《中国石》,学生听后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文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和掌握生字,解释生字的意思。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解释中国石的象征意义。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2. 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家长监督学生正确地书写生字。
2. 学生回家后,家长引导孩子分享课文的内容和对中国石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中国石的特点,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对课文中情感的理解。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中国石在他们的生活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七、拓展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收集其他关于石头的诗歌、故事等,增强学生对石头文化的了解。
北师大版语文《中国石》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中国石》教案及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2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1.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教学难点2.1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2.2生字词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块石头,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1.2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石头的知识或故事。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理解课文内容3.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2学生分享自己从课文中获得的启示和感悟。
4.分析课文主题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主题,探讨作者对石头的热爱之情。
4.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体现的主题。
5.学习生字词5.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
5.2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6.观察图片,拓展思维6.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挥想象力。
6.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石头特点和想象到的场景。
7.2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
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3.写一篇关于石头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五、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分析、拓展等环节,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互动氛围良好,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3.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不够扎实,需要加强课后复习。
三年级语文《中国石》的教案
三年级语文《中国石》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生词的意思。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常用的语文表达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中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中国石》是一首描写中国大自然的诗歌,通过描写中国石的特点,表达了对中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可以了解到中国石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中国的热爱之情。
2.2 生词和学习重点学生需要掌握的生词有:中国石、碧绿、坚硬、闪耀、碧波荡漾等。
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重点有:课文的朗读和理解、生词的认识和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2 课文阅读与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3.3 生词学习教师可以挑选一些生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组词的方式,认识和理解生词的意思。
3.4 课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朗读和书写的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课文的理解、生词的掌握、课堂参与度等。
4.2 教师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教师需要准备教材《中国石》,以便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
5.2 课件教师可以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5.3 图片或实物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中国石的图片或者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6.1 观看相关视频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关于中国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增加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中国石》语文教案设计
《中国石》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中国石的相关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文化内涵讲解:介绍中国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中国石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等。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文化内涵讲解:讲解中国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5. 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中国石的保护和珍惜意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课文朗读评价:评估学生的朗读流利程度、语音语调的把握,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书写、造句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文化内涵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写作等方式检验学生对中国石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中国石》语文教案设计
《中国石》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石》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石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1.2.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国石》的基本内容和语言表达。
1.2.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1.3 教学方法与手段1.3.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和写作法等。
1.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和教材等辅助教学。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2.1 教学内容2.1.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中国石》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
2.1.2 课文解析: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1.3 课文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寓意和主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2.2 教学步骤2.2.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石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中国石的兴趣。
2.2.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2.2.3 课文解析: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2.4 课文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寓意和主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3.1 教学评价3.1.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1.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3.1.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3.2 教学反馈3.2.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3.2.2 教师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和方法。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4.1 教学资源4.1.1 教材:《中国石》课文教材。
4.1.2 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三年级语文《中国石》的教案
三年级语文《中国石》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中国的石文化,认识中国的各种名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石头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描述,发挥想象,理解中国石的特点和魅力。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育学生要像中国石一样,坚韧不拔,自强不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了解中国的石文化,认识中国的各种名石。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中国石文化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中国各种名石的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收集有关石头的图片或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中国各种名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石头的认识和感受。
(2)板书课题《中国石》,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美。
3. 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课文内容,理解中国石的特点和魅力。
(2)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中国石的精神内涵。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他们对中国的石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石头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收集更多关于中国石的资料,进行分享交流。
(2)观察身边的石头,了解石头的特点和作用。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例四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例四篇这篇写作文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范文,课文通过边防战士将拣到的一块“中国石”“奉为至宝”,并将它“精心保管”,抒发了边防战士身在边疆,以苦为乐,无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下面就是网编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例,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例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 “酷似”“盛誉”“快慰”“姗姗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读课文,弄清楚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所嘛的故事生动形象,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我”在发现中国石的过程中的表现及大家看到后的做法,抓住“我”的表现——“注视”、“不禁喊”,连长拿出装军功章的盒子,文书在上面写上能金字,嘱咐我要精心保管等,体会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战士们的强烈的之情,并从中受到感染。
三、学校及学生个别情况分析1、这篇课文距离学生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老师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恰当使用所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引入不同的读文方式,让学生尽快熟悉短文。
再采用自读,同桌、工作组合作读的方式读准读通课文。
重点指导:“姗、视、酷、偎”在书写时要多加指导;“戈、繁、存、览”指导学生找准偏旁。
四、课前准备五、教学设计(一)导入。
揭示课题,提出问题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等等)(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1、下面请同学们大伙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
2、课本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
)(三) 初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像你不认识的字。
生:学生大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按“预习”要求,了解戈壁滩上的一块石头,边防军冒险者称它为“中国石”,这是为什么?看看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拣到“中国石”的经过的,哪些句子是描写“中国石”的样子的,画上记号。
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本三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本一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二、三段内容,体会“我”和小姑娘发现雄鸡形的石头——“中国石”及观赏“中国石”特点的激动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国石”的形状,理解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热爱,体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还记得《中国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评析:通过复习和回忆将两个课时很好的进行了衔接。
](二)理解课文讲读二、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时候去拣石头的?为什么说这正是拣石头的好机会?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配合音乐和画面]3、结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释下列词语。
瑰丽、倾泻、裸露、珠光玉彩[评析:目的是启发学生想象,在语言中感受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在创造性的朗读活动中升华情感并适时配合音乐与画面让学生更好的体会]4、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 (挺拨、繁茂的白杨,保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的爱)[评析:因为有了前面对戈壁滩的介绍的铺垫学生便可以在此时更好的将内心的理解外化,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5、“小精灵”是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小精灵?(小精灵一般指孩子们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领的可爱的小神灵。
把石头称为小精灵,说明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6.齐读二、三自然段。
讲读4、5、6自然段。
1、指名读4、5、6自然段。
思考:“我”怎么会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发现“中国石”的?2、小姑娘为什么邀“我”去珍珠泉?(因为经泉水洗过的石头特别清亮)关于珍珠泉有什么传说?谁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出现两个“珍珠”,为什么前面一个不加引号,前面一个却加上引号?(前一个是指真的珍珠,后一个指白花花的水)4、我们是如何发现“中国石”的?(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我”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评析:目的是让学生在关注文本的同时,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飞跃。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国石》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 xx 石》教课方案设计 xx教课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做然”“酷似”“盛誉”“欣慰”“栅栅来迟”“每每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粗心。
4、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5、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课要点:课文描绘中国石和表现战士喜欢中国石的部分课时区分::两课时教课方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认本课的词语。
2、初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并理解课文内容。
3、领会战士们对祖国的爱。
教课过程:一、揭露课题,提出问题今日我们学习《中国石》这一课,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等等)二、自读课文,认识粗心1、同学们的问题真多,那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高声地来读课文,看看可否解决这些问题。
(碰到不认识的生字,用学习过的方法解决)2、学生自读课文。
1、检测字词。
2、让我们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读一读,看一看可否读准它们。
3、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沙漠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似祖国疆域的中国石”,“我”和战友们都很爱惜它。
)三、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觉?1、把你的感觉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为何感觉战友们很爱惜中国石?依据学生回答来学习课文,并指导朗诵。
(这是一块如何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疆域,表面起伏像大陆地貌。
)2、3、领会战士们对祖国的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抄录词语、朗诵课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会战士们对祖国深深的爱,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弄清“我”发现中国石的经过,有条理地进行复述。
3、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粗心。
导学过程:一、今日我们来持续学习课文《中国石》。
中国石教学设计.doc
《中国石》教学设计-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疆战士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激发热爱祖国、热爱边疆战士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课文条理,训练有条理的表达内容的能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石的样子,通过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热爱,体会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石的样子,通过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热爱,体会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学具自制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检查预习。
1、开火车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1、幻灯片显示要求。
2、学生自学。
3、集体讨论分段和段意。
四、了解中国石的样子。
1、提出自学要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学生提出不懂的语句,集体讨论解决。
五、体会我为什么把中国石奉为至宝。
六、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学生各自练习。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概括的,并集体讨论。
七、自由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14 中国石捡石头找石捡中国石的经过洗石发现仔细端详喜爱及原因《中国石》教学设计-这篇课文讲述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战士们经常举行赛石会。
一天我雨后又去拣石头,遇到赶车的小姑娘要我去珍珠泉洗石头。
我们突然发现了一块儿相极了雄鸡的石头,我给他起名中国石,中国石在今后的赛事会上屡屡得魁,成了战士们的至宝。
教学要求:1.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复述我发现中国石的经过。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战士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掌握本课要求认识和会写的生字生词。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认识了陨石和和氏璧之后,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石头朋友中国石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都想到了什么?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注意字音。
2.小组交流学习生字,提出难点全班解决。
3.生字书写指导。
三、学习课文。
1.指读课文一至七自然段(1)读了这部分,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或句?全班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注意提示学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教材教案(精选14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教材教案(精选14篇)学校三班级语文《中国石》精品教材教案篇1[内容]〔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防战士对祖国无限的爱,激发同学喜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词句,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连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学会生字新词。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最终一个自然段。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扣题设问,激发爱好1.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3.提问:你发现课题“中国石”后会想些什么?(“中国石”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为什么把它叫“中国石”?……)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由读课文,画诞生字词。
2.默读课文,思索:(1)“中国石”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把它叫“中国石”?(“中国石”有拳头大小,黄白色,不仅整体酷似祖国版图,连表面皱痕的起伏也与大陆地貌相像,所以把这块石头叫“中国石”。
)(2)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写驻守在戈壁滩上的边防战士拣到一块外形和祖国版图相像的石头,取名为“中国石”,并细心保管它的事。
)三、自同学字词1.读准课后生字的字音。
2.借助字典、插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戈壁滩积聚版图不禁最佳盛誉孤独快慰姗姗来迟奉为至宝四、细读课文,理清层次1.默读课文,思索:(1)每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2)全文可分几段?怎样归纳段意?2.师生共同争论后,老师小结:这篇课文可以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战士们常常拣石头,并进行“赛石会”;其次段(第2——6自然段)写拣到“中国石”的经过;第三段(第7、8自然段)写战士们宠爱并细心保管“中国石”以及这样做的缘由。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1.自记字形。
2.检查识记字形状况。
3.指导写字,强调:“聚”,下半部是“”,“拳”、“誉”的上半部不同,下半部分别是“手”和“言”;“版”的左半边是“片”;“佳”的左半边是“亻”,不要写成“彳”,右半边是两个“土”,不要写成“主”。
其次课时一、复习生字、生词二、精读训练1.精讲第一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翡翠、大理石、花岗岩等常见的中国石材2.理解中国石文化的内涵,学习石文化知识3.通过听、读、说、写、做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翡翠、大理石、花岗岩等常见的中国石材的特点和文化内涵•难点:学生对石文化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常见石材的认知和记忆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石文化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先了解一下中国石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石头,并问学生对石头的印象是什么。
2. 学习和探究1.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文化中的常用石材——翡翠、大理石、花岗岩等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小组合作,分组探究每种石材的特点、产地、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并做一份PPT展示。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了解石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3. 拓展1.让学生在自己的社区或学校中寻找和收集一些特殊的石头,并将它们带到课堂上分享。
2.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以所学到的知识为基础,设计自己的“中国石材展”,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评选。
4. 总结归纳1.通过小组展示和学生的分享,让学生再次总结和归纳所学到的知识。
2.教师让学生体验一下“举石头”的习惯,并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岩石资源。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更多关于中国石文化的知识,还学会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展示赛事等多种技能。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探究,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互动过程中,学生成了老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同时也是学习的引导者。
为了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命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热爱和伟大感,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发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让每个学生都充分感受到优秀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深刻内涵,让他们爱上学习。
同时,我也在教学中体会到了多种教学技巧的融合,这些教学技巧让我在知识讲解和教学过程中更加自由和愉快。
课文《中国石》教学设计.doc
课文《中国石》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疆战士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激发热爱祖国、热爱边疆战士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课文条理,训练有条理的表达内容的能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中国石的样子,通过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热爱,体会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了解中国石的样子,通过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热爱,体会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自制幻灯片
1、开火车朗读课文。
2、指名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幻灯片显示要求。
2、学生自学。
3、集体讨论分段和段意。
1、提出自学要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学生提出不懂的语句,集体讨论解决。
1、学生各自练习。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概括的,并集体讨论。
14中国石
捡石头
找石
捡中国石的经过
洗石
发现
仔细打量喜爱及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xxxx》优秀教案范例四篇这篇课文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范文,课文通过边防战士将拣到的一块“中国石”“奉为至宝”,并将它“精心保管”,抒发了边防战士身在边疆,以苦为乐,无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中国石》优秀教案范例,欢迎大家阅读!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瑰丽” “酷似”“盛誉”“快慰”“姗姗来迟”“屡屡夺魁”“奉为至宝”等词语的意思。
3、读课文,弄清楚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生动形象,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我”在发现中国石的过程中的表现及大家看到后的做法,抓住“我”的表现——“注视”、“不禁喊”,连长拿出装军功章的盒子,文书在上面写上金字,嘱咐我要精心保管等,体会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战士们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并从中受到感染。
三、学校及学生情况分析1、这篇课文距离学生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老师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充分使用所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采用不同的读文方式,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
再采用自读,同桌、小组合作读的方式读准读通课文。
重点指导:“姗、视、酷、偎”在书写时要多加指导;“戈、繁、存、览”指导学生找准部首。
2、课文重难点突破: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我”是怎样发现中国石的句子画下来,说说哪些词语是重点,由于文中多处使用引号,可以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老师注意恰当的引导,把战士们对祖国的爱表达出来。
四、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生字词卡片、中国地图。
2、学生准备:查找戈壁滩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设计(一)导入。
揭示课题,提出问题看了《中国石》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中国石”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为么叫它“中国石”?它是谁发现的?怎么被发现的等等)(二)xx课文,了解大意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将课文朗读一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驻守在戈壁滩上的“我”拣到一块酷似祖国版图的中国石”,“我”和战友们都很珍爱它。
)(三)初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你不认识的字。
生:学生大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按“预习”要求,了解戈壁滩上的一块石头,边防军战士称它为“中国石”,这是为什么?看看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拣到“中国石”的经过的,哪些句子是描写“中国石”的样子的,画上记号。
(驻守在戈壁滩的解放军战士,拣到一块形状和祖国版图相似的石头,十分珍爱它,所以称它为“中国石”。
)3、自由读课文。
在老师的辅导下结合句子的意思,通过查阅工具书,自学(可同桌议论)生字新词,并正音正字。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检查学生能否读正确。
[评析: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小组合作学习,逐步解决了不认识的字。
](四)精读课文1、默读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2、具体写拣石和发现“中国石”经过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分为几段?讨论归纳。
3、通观全文,在了解本课主要事件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练习概括自然段段意。
提示:一种方法,确定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一种方法,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
步骤:先了解自然段共几句话;再了解每一句话说了什么;再看哪一句是主要的,并画上记号。
概括自然段段意时,可以摘录原句,可以把重点词语、短句拼凑成一两句话,或根据主要内容,编写段意。
[评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的培养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是学生如果在教师的有序的指导下那么这种能力的形成就变得容易的多了。
](1)概括自然段段意:第1自然段:战士们常常拣石头,还举行“赛石会”。
第2自然段: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奔出营房拣石头。
第3自然段:我把可心的石头一颗颗拣起来。
第4自然段:赶车的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头。
第5自然段:我们舀泉水洗石头,发现一块像祖国版图形状的“中国石”。
第6自然段:“中国石”正像祖国版图——傲然挺立的雄鸡。
第7自然段:“中国石”表面皱痕与祖国大陆地貌相似。
第8自然段:大伙精心保管“xxxx”。
第9自然段:“赛石会”上,“中国石”赢得了“宝石”的盛誉。
战士们感到祖国就在我们身边。
(2)引导讨论划分结构段:提示:①内容一致或紧密相关的应归并为一大段。
(一般表现为相关的地点、相同的时间或较集中的情节。
)②个别自然段跟其他自然段既不好保持一致,也不紧密相关,有独到的意思,就单独“提升”为一大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战士们常常拣石头,还举行“赛石会”。
第二段(第2~8自然段):我拣到一块“中国石”。
第三段(第9自然段):战士们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
(3)议论一下为什么这样分段:①第1自然段为什么需要独立成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开头,它交代了两点:战士们驻守的戈壁滩上,沙海和碎石是环境特点。
因此,战士们拣石、赛石就成了他们的重要活动内容。
这一段既交代了事情发生的环境特点,又总括说明课文的主要内容,给“中国石”的故事做了铺垫。
)②为什么第2~8自然段可以归并为第二段?第9自然段为第三段?(第二段从第2~8自然段,写了拣“中国石”的经过及大家对它的珍视。
第三段,也就是第9自然段,写了“中国石”成为大家的至宝。
从时间和地点的转换上,也不难看出两个段落的不同:前者是一个初夏的早晨,地点在营房以外的大漠之上;后者是在“我”拣到“中国石”之后,已经回到了哨所,以及“在以后”的“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取胜和对大家的鼓舞等,是哨所里的活动。
)[评析:不单单让学生了解怎样分段,而是在多种形式的配合下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这样分段,即方法比结果更重要。
](4)小结。
根据表达的需要,文章一般都要分段。
学习分段,归纳段意,是读懂全文,领会内容的必要手段。
练习好分段、归纳段意,重要的是要先通观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再认真读懂每一个自然段,通过归并自然段,划分段落;再从自然段的归纳、提炼中,抓住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大段段意。
(5)质疑问难后,指名读课文评析:注意自然段、特别是大段之间,停顿时间要长些。
](五)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交待了什么?(交待了我是什么人,我们生活的环境,“我”成为石头迷的原因。
)2、我们驻守在什么地方?(戈壁滩)戈壁滩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词句来回答?联系上下文想想“举目”是什么意思?(抬起眼睛看)“漫滩”换个词语来说就是什么?(遍滩、全滩)[评析:把生活中的感知带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介绍自己掌握的有关戈壁滩的知识,使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我”怎么会成为石头迷的?4、齐读第一段。
(六)识记生字字形,书写生字[评析:让学生选自己认为难写的字练习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写的很有兴致。
](七)作业:朗读课文。
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二、三段内容,体会“我”和小姑娘发现雄鸡形的石头——“中国石”及观赏“中国石”特点的激动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中国石”的形状,理解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热爱,体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还记得《中国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评析:通过复习和回忆将两个课时很好的进行了衔接。
](二)理解课文讲读二、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时候去拣石头的?为什么说这正是拣石头的好机会?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配合音乐和画面]3、结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释下列词语。
瑰丽、倾泻、裸露、珠光玉彩[评析:目的是启发学生想象,在语言中感受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在创造性的朗读活动中升华情感并适时配合音乐与画面让学生更好的体会]4、在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点的景物来写的? (挺拨、繁茂的白杨,保露在黄沙上的石头)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戈壁的爱)[评析:因为有了前面对戈壁滩的介绍的铺垫学生便可以在此时更好的将内心的理解外化,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5、“小精灵”是指什么,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小精灵?(小精灵一般指孩子们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领的可爱的小神灵。
把石头称为小精灵,说明在作者眼里这些石头仿佛有生命,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石头的喜爱之情)6.齐读二、三自然段。
讲读4、5、6自然段。
1、指名读4、5、6自然段。
思考:“我”怎么会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发现“中国石”的?2、小姑娘为什么邀“我”去珍珠泉?(因为经泉水洗过的石头特别清亮)关于珍珠泉有什么传说?谁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出现两个“珍珠”,为什么前面一个不加引号,前面一个却加上引号?(前一个是指真的珍珠,后一个指白花花的水)4、我们是如何发现“xxxx”的?(小姑娘发现一块石头像雄鸡,“我”联想到祖国版图的形状)[评析:目的是让学生在关注文本的同时,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飞跃。
]讲读第7、8自然段。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小如拳头,色彩为黄白色,形状酷似祖国版图,表面起伏像大陆地貌。
)2、发现“中国石”时,“我”和小姑娘表现得怎样?小姑娘惊叫,“我”不禁喊出声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为这发现而惊喜,兴奋,说明心中时时装着祖国。
)3、“我”和小姑娘分别从中国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为什么我们找的地方不一样?(两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评析:内心体会情感目的是让学生以语言为基点发挥想象的空间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方式大胆的表达个性化的阅读体会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4、自由轻声读第8自然段,思考:战士们是怎样精心保管“中国石”的?5、哪些地方体现了战士们对“中国石”的珍爱?请同学们画出有关词句。
6、结合学生汇报解释下列词语。
“稀罕”指希奇的事物。
“嘱咐”指告诉对方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谁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7、战士们为什么那么精心地保管“中国石”,那么珍爱“中国石?(因为它酷似祖国版图,在战士们眼里,它代表祖国。
)朗读第二段。
讲读第三段。
1、齐读第九自然段2、在以后的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夺魁并赢得“宝石”的盛誉。
“屡屡夺魁”和“盛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中国石”能屡屡夺魁并获得“宝石”的盛誉?3、哪个词语突出了“中国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奉为至宝)4、课文中说在“我”寂寞和孤独时,“中国石”给了“我”温暖和快慰。
“快慰”是什么意思?(高兴而心里感到安慰)当“我”寂寞时,看着”中国石”会想些什么?当“我”夜里站岗感到孤独时,摸着“中国石”又会怎么想呢?5、驻守戈壁滩生活根艰苦,但战士们为什么会觉得苦中有乐?“因为‘祖国,在我们身边,祖国在我们心中”里的两个“祖国”分别指什么?(前一个指“中国石”,后一个指祖国,)为什么说祖国在我们心中?(看到“中国石”战士们便想到祖国,心中便激荡起爱国热情,便想到保卫祖国边疆的神圣职责,)6、齐读第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