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醇体系中温度对脂肪酶活性及二级结构影响的研究

合集下载

副本吉林大学药学院导师名单

副本吉林大学药学院导师名单

所在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 药物分析学
研究方向 缓控释制剂研究 生物分子库与新药筛选 基因治疗与基因表达调控 癌基因表达 生物技术制药;基因表达与调控 脂肪细胞分化及再生医学 代谢性疾病药物的设计与合成 多能干细胞研究 基因工程;分子细菌学 代谢性骨病学 糖尿病并发症及肾脏病分子病理 代谢性骨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糖尿病并发症分子病理学 多样化合成与创新药物研究 天然药物结构鉴定及构效关系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新药开发及新剂型的研究 天然药物分子结构优化及药物质量控制 药物设计与合成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研究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天然产物及药物剂型的研究 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心血管药物 靶向药物系统研究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及新剂型的研究 中草药成分化学与有机合成研究 药物剂型的研究 中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研究 新药开发 新药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生物催化和生物合成 药物化学研究 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 中药有效成分与应用开发研究 药物分子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关铭 赵春芳 胡秀丽 周秋丽 赵丽纯 睢大筼 任立群 洪铁 刘宏雁 曹霞 武毅 于晓风 颜炜群 孙非 孙德军 王毅 周余来 袁文锴 顾国贞 侯宜 张绍轩 周庆伟 陈月 耿学军 宿晓云 张馨木

丁醇体系中温度对脂肪酶活性及二级结构影响的研究

丁醇体系中温度对脂肪酶活性及二级结构影响的研究

第2卷第12期2007年12月934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SCIENCEPAPER ONLINE丁醇体系中温度对脂肪酶活性及二级结构影响的研究彭 煦,董亚琴,石贤爱,郭养浩,孟 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州 350002)摘 要:本文研究丁醇体系在-20~80°C范围内的温度对脂肪酶催化扁桃酸乙酯手性拆分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有机介质中,-20°C下酶仍可表现出一定的催化活性。

酶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0°C时酶对映体选择率E达到最高,当温度升到60°C时酶催化反应速度达到最大。

脂肪酶的红外光谱和紫外颗粒扫描光谱表明,有机相比水相更利于脂肪酶结构稳定性的维持和酶活性与耐热性的提高。

关键词:化学反应工程;扁桃酸乙酯手性拆分;红外光谱;紫外扫描;脂肪酶中图分类号:TQ426.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80(2007)12-0934-5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lipase activity and its secondarystructure in butanol mediaPENG Xu,DONG Yaqin,SHI Xian-ai,GUO Yanghao,MENG Chun(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solution of racemic ethyl mandelate is performed using lipase as a biocatalyst in butanol media in a temperature range from -20°C to 80°C. Lipase shows catalytic activity at -20°C. At 60°C the reaction reaches the highest conversion rate and at 0°C the reaction gives the best enantioselectivity.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solid lipase based on Infrared spectrometer (IR) spectroscopy and UV reflection spectra show that stable structure of lipase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lipase can keep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in very low and high temperature in non-aqueous media than in aqueous media.Key words: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resolution of racemic ethyl mandelate;Infrared spectrometer;UV reflection spectra;lipase0引言目前能对蛋白高级结构进行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二维核磁共振、X衍射、红外光谱(IR)等几种方法。

脂肪酶综述

脂肪酶综述

脂肪酶综述摘要:脂肪酶是一类能够催化酯的水解反应以及在非水相体系中催化脂肪酸和醇类发生酯化反应的酶类。

随着酶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生物脂肪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生物催化剂,脂肪酶一直以来都是生物技术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类酶。

关键字:脂肪酶,酶活测定,非水相,食品工业应用。

简介:脂肪酶(三酰甘油酯水解酶,EC 3.1.1.3),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多种微生物中的生物催化剂。

脂肪酶最早被发现可追溯至1901年,其天然作用底物为三脂酰甘油酯,能够将酯键水解,释放甘油二酯甘油一酯甘油以及游离脂肪酸随着非水酶学的发展,研究者发现,脂肪酶在非水相中能够催化酯化。

酯交换以及转酯化反应,并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专一性,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洗涤剂等行业。

特别是在食品行业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逐渐成为食品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酶类之一。

但是,由于目前脂肪酶相对于传统的化学催化剂的生产成本仍然偏高,这是制约脂肪酶工业化应用的主要问题,因此,在了解脂肪酶催化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筛选高产菌株,或者改变脂肪酶催化环境等方法提高脂肪酶的产率和利用率,降低利用脂肪酶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成本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脂肪酶的结构特点研究表明, 来源不同的脂肪酶,其氨基酸组成数目从270~ 641不等,其分子量为29 000~ 100 000。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对多种脂肪酶进行克隆和表达,并利用X -衍射等手段和定向修饰等技术测定了酶的氨基酸组成、晶体结构、等电点等参数, 确定了组成脂肪酶活性中心的三元组( triad)结构。

多数脂肪酶都是单链蛋白, 比如CCL( A) 含有534个氨基酸残基, 其组成3 个小的和11个大的β-折叠及10个α-螺旋。

其催化活性三元组由Ser-209、His-449和Glu341组成, Ser-209处于超二级结构折叠-螺旋[β-折叠( 202~208)-α -螺旋( 210~220) ]的转角处。

多数成熟的天然蛋白还含有糖类组分, 如CCL( A) 含有4. 2%葡萄糖、甘露糖和木糖等,所以实际测得的分子量比理论分子量偏大[157 223(理论) , 60 000(实测)]。

《林产化学与工业》杂志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

《林产化学与工业》杂志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

《 产 化 学 与 工 业》 志 被评 为 中文 核 心期 刊 林 杂
《中文核心期刊要 目总览) 0 8年版 ( )0 2 即第五版 ) 出版发行 , 林产化 学与工业》 已 《 杂志被评 定为化 学工业类的纤 维 素的化 学扣工工业类( Q 5 中文核心期刊 ( T 3) 详见《 中文核心期刊要 目总览) 08年版 16页) ) 0 2 : 9 。
n K O ) n 一 ( Mn : ( 蒎烯 ). :~ . : , 17 1 18 l先加 一 烯后 加高锰 酸钾 , 蒎 所得 2 羟基 一 一 一 3 蒎酮产 率 6 0% , 剂 溶
回收率 > 0% 。 9
32 采用 质量分 数 4 . O%~0% 叔丁 醇水溶 液作溶 剂与采 用质 量 分数 9 5 0% 丙 酮 水溶 液作 溶 剂对 产物 转化率 影响基 本相 同 , 而叔 丁醇 相对丙酮 容易 回收 , 反应 中可 以循环使 用 , 良好 的工业 应用前 景 。 在 有
3 结 论
3 1 以 一 . 蒎烯 为原料 , Mn 为氧 化 剂 , 成 2 羟基 一 一 酮 。 K O 合 一 3蒎

o t f nh Y o e M
2 h d o y 3・ i a o e -y r x -・ n n n p
试 验表 明 , 助溶剂 、H值 、 p 原料配 比、 反应温度 、 投料 次序 等 因素 , 对产物 转化率 有一 定影 响 。 3 2 通 过 单因素 试 验 , . 确定 较 优 的反 应 条件 为 : 以叔 丁 醇 为助 溶 剂 , 改变 p 不 H值 , - 0 5℃ , 原料 配 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显影:雯蒎2基一 的率 眚采 图 :对羟3酮‘ 的响加竺烯羟一 酮产茎。此取 =…一蒎 .入 一 3 O 先 L 一 蒎 更 因 一 比2基一“ 高 3 …一一…率 …产

酶催化反应动力学

酶催化反应动力学

酶催化反应动力学一、引言酶是生物体内自然存在的一类生物催化剂,其作用是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酶的催化效率比非酶催化的反应高出成千上万倍,甚至数十百万倍。

这种高效的催化作用使得酶在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酶催化反应动力学是研究酶催化反应速率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的科学。

它是生物化学反应工程、生物制药工程、生物农业工程、生物材料工程等学科的基础,也是生物医学、生物工程、生物安全等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

二、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基础概念1、酶催化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底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

2、米氏方程:Michaelis-Menten方程是描述酶催化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经典方程,它揭示了酶的催化效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

3、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与底物结合并发生催化反应的部位,通常由多种氨基酸残基组成。

4、底物结合与释放:酶与底物的结合和释放是酶催化反应的重要环节,其速率受底物浓度、竞争性抑制剂、温度、pH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1、底物浓度:底物浓度是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不会再增加。

2、温度:温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反应速率增大;但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后,高温会导致酶失活,反应速率反而下降。

3、pH:pH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也较大。

每种酶都有其最适pH 值,在此pH值下,酶的活性最强,反应速率最大。

当pH值偏离最适范围时,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下降。

4、抑制剂:抑制剂是能够降低酶催化反应速率的物质。

竞争性抑制剂通过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中心来降低反应速率;非竞争性抑制剂通过与酶活性中心外的位点结合来降低反应速率;反竞争性抑制剂通过与底物-酶复合物结合来降低反应速率。

SPME-GC-MS对低温酯酶酶解稀奶油香基成分分析及香气变化规律研究

SPME-GC-MS对低温酯酶酶解稀奶油香基成分分析及香气变化规律研究

SPME-GC-MS对低温酯酶酶解稀奶油香基成分分析及香气变化规律研究董娟;孙静涛;华宵;史学伟;郑晓吉;杨瑞金【摘要】利用SPME-GC-MS分析方法,比较了自制酯酶restT和Novozym Palatase 20000L脂肪酶酶解稀奶油产物挥发性化合物及香气变化规律.选择酶解温度、酶解pH、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进行逐级优化;再对两种酶在最适酶解温度和4℃条件下得到的酶解产物进行SPME-GC-MS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estT和Palatase 20000L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分别为25℃和50℃、酶解pH8.0、酶添加量150 U/g、酶解时间5h.SPME-GC-MS分析结果显示,restT可以在25℃,甚至4℃条件下酶解,产物均能产生较多的中短碳链的游离脂肪酸、甲基酮类、酯类及内酯等对奶香有突出贡献的特征性风味物质.【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6(041)007【总页数】6页(P33-38)【关键词】稀奶油;酯酶;脂肪酶;酶解工艺;SPME-GC-MS;奶味香基【作者】董娟;孙静涛;华宵;史学伟;郑晓吉;杨瑞金【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5.2;TQ64乳及乳制品已成为人们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风味较弱,未经加工的鲜乳几乎没有味道,在乳制品加工中为了增强其特征风味,往往要借助于奶味香精。

目前,在奶味香精制备方法中,无论从安全性还是香气口感上,微生物酶法水解奶油再经修饰调配制备的奶味香精更能明显改善和提高加香产品的内在质量[1]。

奶味香基的制备大多以奶油或干酪等为原料,其风味对于相关食品的风味有着重大的影响,利用相关微生物、酶水解等技术对乳脂肪进行适当的酶解,通过控制酶解程度得到不同奶香特征的风味化合物,以达到酶解增香的目的[2-3]。

脂肪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脂肪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21
21
3.2.1 ATPS系统的选择
连接带长度的影响 :
研究了不同的连接带长度在体积比维持在1左右时PEG/NA2HPO4系统的影响 。表3A代表在各自系统不同连接带长度下的脂肪酶分配情况。在MTCC5695脂 肪酶最大脂肪酶回收率为85.95%的情况下,高纯化因子为4.51,比活力为 4024.56U / mg,TLL为41.24%。超过41.24%,MTCC5695的脂肪酶产量下 降,从85.95%降至57.43%。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分离更倾向于底相。 随着两 相成分组分的浓度增加,两相的自由体积减小。
金属离子
组特异 性试剂
修饰剂 温度
15
15
3.1 MTCC5695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因素
PH
MTCC5695脂肪酶显示在pH值10.8的最佳活性表明它是碱性的。
PH值在7.0-12.0之间时酶呈现了稳定性。在强酸性环境下,活动完全丧失
了活性,pH值为6.0时,酶活性很弱。
温度
MTCC5695脂肪酶活性的最佳温度是40度。脂肪酶在30-70摄氏
最适宜的系统是磷酸氢二钠系统,其中恢复率为61.87%的脂肪酶具有特 异性活性417.43U/mg和净化因子2.62。对细胞内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和小 麦面粉的植物酯酶被ATPS提取和纯化效果不错,净化因子(PF)为18.46倍,产 量为83.16%。
20
20
3.2.1 ATPS系统的选择
相形成高聚物的影响
23
23
3.2.2 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分离与超滤
底相的超滤作用下使得磷酸钠与MTCC5695脂肪酶分 离,从而将纯化因子从4.12提高到5.99,酶的回收率为 82.09%。纯度的增加可以归因于通过膜和磷酸钠进行的 污染物蛋白的渗透。超滤装置的使用促进了MTCC5695脂 肪酶的分离;这反过来又增加了浓度,而纯度却未受影响。 先前的研究报告说,膜处理(超滤)与ATPE的整合不仅促进 了相形成成分与产品的分离,而且也增加了蛋白的纯度。

反应介质对脂肪酶活力及催化猪油水解和甲醇解的影响

反应介质对脂肪酶活力及催化猪油水解和甲醇解的影响

脂肪酶(E.C.3.1.1.3)是一种可催化中性油脂(如甘油三酯)水解成甘油、游离脂肪酸和甘油酯的酶系[1]。

通常在水溶液中进行酶催化反应,但脂肪酶在水溶液中进行催化反应时,会因水解占优势而不能获得所需产物,要有效提高缩合反应的转化率需减少反应体系中的水。

有些脂肪酶在没有水或有少量水时也有催化活性[2]。

因此,近10年在非水介质中(如有机溶剂和离子液体)进行脂肪酶催化缩合反应受到很多关注[3]。

有机溶剂非常有利于酶催化在水中不稳定或难溶的底物的转化[4]。

以正己烷和石油醚为有机溶剂能提高部分脂肪酶的转化率[5]。

JEONG G T等[6]以叔丁醇为介质,甲醇和菜籽油比为3∶1,水含量1%(w/w),添加5%(w/w)脂肪酶Novozym435,在40℃反应24h,转酯化反应转化率达76.1%。

有机溶剂溶解水的能力各不相同,在生物催化环境中的其用量差异很大。

ZAKS A等[7]发现在疏水溶剂比在亲水溶剂中需要更少的水才能使脂肪酶具有最大活性,故在低水活度时,溶剂极性越低酶活性越高,有机介质中的酶活性主要是由溶剂和酶分子上的水相互作用决定。

在正己烷系统中用固定化Candida sp.99-125脂肪酶催化甘油三油酸酯水解和甲醇解,发现初始水含量强烈影响反应速率和甘油三油酸酯的水解和甲醇解的平衡得率[8]。

缓冲液离子浓度也影响脂肪酶活力[9]。

HOQ M M等[10]实验证明了一定浓度的甘油(9%~23%)是脂肪酶的有效稳定剂,加入0%~18%甘油对脂肪酶水解作用无不良的影响,超过这个范围(29%)会降低转化率。

本实验研究脂肪酶催化猪油水解和甲醇解,探讨了有机溶剂种类和用量,缓冲液种类、浓度和用量以及甘油加入等介质条件对脂肪酶活力和猪油转化率的影响。

考反应介质对脂肪酶活力及催化猪油水解和甲醇解的影响张瑶瑶1,孙玉梅1*,曹方1,杜巧娟1,张晓锋1,陈敏2(1.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2.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辽宁大连116034)摘要:研究了反应介质对脂肪酶活力及其催化猪油水解和甲醇解的影响,反应介质包括有机溶剂、缓冲液和甘油。

超高压对脂肪酶活性及构象的影响

超高压对脂肪酶活性及构象的影响

超高压对脂肪酶活性及构象的影响张瑜;缪铭;江波;张涛;刘苗【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2(038)005【摘要】研究了压力、保压时间、pH值等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圆二色光谱和内源荧光光谱研究了脂肪酶的构象变化。

结果表明,经过70℃、pH7.5、压力200MPa、保压时间15min的处理后,脂肪酶的酶活力比常压对照提高了32%;200MPa下,随着保压时间延长,脂肪酶活性较稳定,相对酶活性均保持在120%以上;最适pH增加了0.5个单位。

光谱分析显示,高压处理后,脂肪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明显升高,β-折叠含量降低,内源荧光中的色氨酸特征峰的荧光强度增强10%~20%。

【总页数】5页(P7-11)【作者】张瑜;缪铭;江波;张涛;刘苗【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10.9【相关文献】1.超声波、超高压对白鲢鱼肌肉脂肪氧合酶构象及酶活力的影响 [J], 王帮国;余振宇;林琳;潘丽军;姜绍通2.超声辐射对脂肪氧合酶活性和构象的影响 [J], 蔡燕;周红波;吴锦明3.超高压对黑果枸杞汁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及构象的影响 [J], 蒲莹;王树林4.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对胰脂肪酶活性及构象的影响 [J], 刘志芳;田萌;马跃文;李政;李黎;刘克武5.脉冲电场对脂肪氧化酶活性及构象的影响 [J], 张若兵;罗炜;程伦;王黎明;关志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机相中脂肪酶的催化反应及其应用

有机相中脂肪酶的催化反应及其应用

有机相中脂肪酶的催化反应及其应用刘珊珊;刘鹏;周玲妹;柳志强;郑裕国【摘要】有机相中脂肪酶的催化反应是非水相酶催化反应中一个重要方面,介绍了有机相中脂肪酶的催化反应及主要影响因素,并综述了脂肪酶的固定化及其固定方法.对有机相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技术在脂肪酸酯的合成、食品、制药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作了概述,最后对有机相中脂肪酶的催化技术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发酵科技通讯》【年(卷),期】2015(044)002【总页数】5页(P52-56)【关键词】有机相;脂肪酶;固定化;应用【作者】刘珊珊;刘鹏;周玲妹;柳志强;郑裕国【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4脂肪酶是最早应用于非水相生物催化的酶之一。

近年来,绝大部分商品化脂肪酶如Novozym 435、Lipozym等都来源于微生物。

脂肪酶能够催化水解、酯化、转酯化、多肽合成等反应,它的催化活性高、底物谱广泛,无论在酶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业生产领域,都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非水酶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脂肪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有机溶剂是一种主要的非水介质,广泛应用于生物催化反应。

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的研究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Zaks和Klibanov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对有机相介质中脂肪酶的催化行为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目前,有机溶剂中脂肪酶的催化反应已广泛应用于油脂加工、食品、医药、新能源等领域。

但游离的脂肪酶在有机相中的应用仍受到限制,在有机相中脂肪酶的活力和稳定性一般会下降,游离酶容易发生聚集,单个酶分子不能与底物作用,从而影响反应速率,限制了其在工业化领域的应用。

为了提高脂肪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性能,固定化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可有效避免游离酶的自聚和分解。

叔丁醇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乙酸酯

叔丁醇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乙酸酯

叔丁醇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乙酸酯罗旭;钱俊青【期刊名称】《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年(卷),期】2010(024)003【摘要】以蔗糖和乙酸乙烯酯为底物,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乙酸酯并分离得到了三氯蔗糖生产的关键中间体蔗糖-6-乙酸酯.今对催化合成蔗糖乙酸酯的反应溶剂进行比较,确定叔丁醇为较好的反应介质,详细考察了各反应参数:酶种类、初始水活度、底物摩尔比、酶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酯化反应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该反应体系的最优工艺条件:蔗糖40 mmol·L-1,乙酸乙烯酯/蔗糖(mol/mol)=5,初始水活度aw= 0.75,温度60℃,20 %(w/w,酶/蔗糖)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IM催化,反应24 h后酯化率达84.70 %.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高纯度的其中一种产物,经二维核磁(2D-NMR)结构分析后,确定其为蔗糖-6-乙酸酯,占总酯化产物的质量达48.30 %.【总页数】5页(P451-455)【作者】罗旭;钱俊青【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56;TQ929;TQ225.243【相关文献】1.非水介质中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6-乙酸酯 [J], 王勍;郑璞;倪晔;孙志浩2.AOT反胶束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薄荷酯 [J], 曾家豫;梁琼;廖世奇;唐功;周思彤;袁红霞3.离子液体中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香叶酯的研究 [J], 王永泽;梅乐和;钟春龙;姚善泾;朱自强4.反胶束体系中脂肪酶催化乙酸甲酯与棉籽油合成生物柴油 [J], 左晓旭;李芳芳;龚春霞;高剑峰5.静置的固定化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PFL)生物反应器中催化合成乙酸香茅酯 [J], 张蒙;丛方地;任德忠;王晓红;王鑫鑫;张树林;罗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溶剂体系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功能性油脂研究的开题报告

无溶剂体系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功能性油脂研究的开题报告

无溶剂体系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功能性油脂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无溶剂体系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功能性油脂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健康和营养性能优异的食用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功能性油脂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油,在市场上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然而,传统的制备功能性油脂的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如反应条件苛刻、反应时间长、选择性差,且大量使用溶剂也导致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无溶剂体系制备功能性油脂的方法十分必要。

脂肪酶作为一种高效、绿色、天然、具有良好催化特性的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油脂加工领域。

将脂肪酶进行固定化可以使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而且可以循环使用,进一步提高催化效率和减少成本。

因此,本研究拟采用无溶剂体系将脂肪酶进行固定化,制备功能性油脂,旨在提高产品的品质、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利用共价键、离子键或物理吸附等方法将脂肪酶固定在载体上。

2. 催化合成功能性油脂:在无溶剂体系下,优化反应条件,研究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效能,寻找最优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

3. 统计分析和评价功能性油脂的性能:采用色谱、红外光谱等技术进行油脂的组成分析和功能性评价,比较固定化酶和自由酶的催化效果和产物特性,评价所制备油脂的品质和营养成分等指标。

三、预期研究成果:1. 成功制备无溶剂体系下的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剂,并寻找到最优的催化条件。

2. 生产高品质、高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功能性油脂。

3. 对比固定化酶和自由酶的催化效果和产物特性,为进一步优化改进生产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

四、研究进度计划:第一年:建立无溶剂体系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和合成功能性油脂的体系,探索合适的反应条件。

第二年:确定最佳的催化条件,优化反应参数,进行功能性油脂的性能分析和评价。

第三年:进行固定化酶和自由酶的比较实验,对功能性油脂进行综合性评价,撰写结论报告。

脂肪醇结构参数与其物理性质的相关性

脂肪醇结构参数与其物理性质的相关性

脂肪醇结构参数与其物理性质的相关性范红梅1, 2 , 李宝宗1 , 国永敏1( 11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江苏苏州215006; 21 南通体臣卫生学校, 江苏南通226007)摘要: 以脂肪醇为研究对象, 选取3 种结构参数, 并与脂肪醇热容、沸点、临界温度、临界体积关联, 拟合成4个回归方程,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9 5, 0. 984 9, 0. 971 6 和0. 990 0, 均达到优良级. 该方法计算简单, 结构选择性达到唯一性表征. 为预测脂肪醇热容、沸点、临界温度和临界体积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关键词: 脂肪醇; 结构参数; 物理性质; 定量构效关系中图分类号: O 24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26600 (2004) 022*******多年来,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脂肪醇一些物理性质数据的计算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其中应用较广的是基团贡献法 1 和拓扑指数法 2 . 基团贡献法是根据分子中基团的种类和数目预测化合物的性质, 这种方法是化工计算中应用较广的方法, 其特点是基团划分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 不足之处是对分子结构的区分能力相对较差, 预测精度不能令人满意. 近年来, 拓扑学的发展及其向化学领域的渗透, 为化学领域结构性能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2, 3 , 但计算过程较复杂. 本文直接根据脂, 用结构参数描述其分子结构, 研究结构参数与其物理性质的相关性, 方法直观简单, 预1 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同系列的化合物而言, 可用C 原子数来描述其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4, 但对于含有同分异构体的系列化合物而言, 其物理性质如热容和沸点等的高低不仅与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有关, 而且与分子中官能团和取代基的种类、位置及数目有关. 脂肪醇沸点的实验数据表明: 沸点随着C 原子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将沸点与C 原子数进行关联, 它们的相关系数达到0. 927, 选取结构参数Q 1 表示C 原子数. 仅通过C 原子数并不能将同分异构体区分开来, 如12戊醇、22戊醇、32戊醇, 它们的沸点随羟基的位置编号增大而降低, 因而取用醇羟基位置数的倒数(用Q 2 表示) 作为表征醇羟基位置的参量. 但取代基不同而醇羟基位置相同的同分异构体还是没区分开来, 如22甲基212丁醇、32甲基212丁醇和2, 22二甲基212丙醇, 前两者随取代基的位置编号增加而略有增加, 与后者相比, 由于2, 22二甲基212丙醇的支化度增加而沸点显著降2 结果与讨论将脂肪醇结构参数Q 1 , Q 2 , Q 3 与定压热容(C p)、沸点(T b )、临界温度(T c ) 及临界体积(V c ) 进行关联,即可得到其物理性质P 与结构参数的具体函数关系式. 方程模型为: P = k + aQ 1 + b Q 2 + c Q 3. 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获得4 个回归方程, 拟合的结果列于表1. 其中n 为样本数, k,a,b, c 为回归方程的拟合系数, R 为相关系数. 其中相关系数R > 0. 99 有2 个, 余下2 个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也大于0. 97.表2 列出脂肪醇各物理性质的实验值, 数据取自文献7, 8 .收稿日期: 2003211207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1034)作者简介: 范红梅(1972—) , 女, 江苏南通人, 苏州大学讲师, 硕士; 李宝宗(1963—) , 男, 黑龙江齐齐哈尔人, 苏州大学副教授, 博士.第 2 期 范红梅等: 脂肪醇结构参数与其物理性质的相关性53表 1 脂肪醇物理性质的拟合系数性质n k a b c R定压热容 (C p ) ƒ(J ·m o l - 1 ·K - 1 ) 沸点 (T b ) ƒK临界温度 (T c ) ƒK临界体积 (V c ) ƒ(c m 3 ·m o l - 1 )76 76 76 6336. 911 262. 370 407. 994 35. 89538. 792 18. 955 21. 281 53. 148- 2. 801 35. 674 - 47. 633 9. 917- 4. 676 15. 951 - 20. 136 17. 1390. 999 5 0. 984 9 0. 971 6 0. 990 0表 2 脂肪醇物理性质的实验值C p ƒ (J ·m o l - 1·K - 1)V c ƒ (c m 3·m o l - 1)C p ƒ (J ·m o l - 1·K - 1)V c ƒ (c m 3·m o l - 1 )T b ƒK T c ƒKT b ƒK T c ƒK化合物 化合物甲醇 乙醇 丙醇 异丙醇 正丁醇 仲丁醇 叔丁醇异丁醇12戊醇异戊醇22戊醇 32戊醇 22甲基212丁醇32甲基212丁醇22甲基222丁醇32甲基222丁醇2, 22二甲基212丙醇12己醇 22己醇 32己醇 22乙基212丁醇22甲基212戊醇32甲基212戊醇42甲基212戊醇22甲基222戊醇32甲基222戊醇42甲基222戊66. 82 107. 49 144. 39 148. 49 183. 38 186. 86 189. 62 185. 31 222. 46 224. 35 224. 17 224. 17 224. 48 224. 54 228. 85 224. 82 237. 59 261. 46 263. 24 263. 24 263. 24 263. 24 263. 24 263. 24 267. 39 263. 90 263. 90 263. 90 267. 39 267. 39 267. 39 267. 39 300. 41 302. 32 302. 32 302. 32 302. 32 337. 8 351. 5 370. 4 355. 4 390. 9 372. 7 355. 6 381. 0 411. 0 401. 9 392. 2 388. 5 401. 9 404. 4 375. 2 384. 7 386. 3 430. 2 413. 1 408. 6 419. 7 421. 2 425. 6 425. 0 394. 6 407. 4 404. 9 399. 7 395. 6 410. 0 391. 8 393. 0 449. 5 432. 4 430. 0 428. 2 437. 0 512. 63 516. 20 536. 70 508. 36 562. 98 536. 00 506. 20 547. 78 586. 20 571. 20 560. 40 559. 60 573. 16 579. 40 545. 00 552. 12 554. 80 610. 20 586. 00 582. 48 590. 76 600. 61 598. 99 603. 50 559. 50 576. 60 574. 40 565. 63 560. 16 580. 55 558. 10 560. 09 633. 20 610. 00 605. 40 602. 60 608. 6242甲基212己醇52甲基212己醇22甲基222己醇32甲基222己醇42甲基222己醇52甲基222己醇22甲基232己醇32甲基232己醇42甲基232己醇52甲基232己醇22乙基212戊醇32乙基212戊醇2, 22二甲基212戊醇2, 32二甲基212戊醇2, 42二甲基212戊醇3, 32二甲基212戊醇3, 42二甲基212戊醇4, 42二甲基212戊醇32乙基222戊醇302. 32 302. 32 306. 47 302. 98 302. 98 302. 98 302. 98 306. 47 302. 98 302. 98 302. 32 302. 32 306. 47 302. 98 302. 98 306. 47 302. 98 306. 47 302. 98 307. 07 307. 07 307. 07 303. 58 307. 07 306. 47 307. 07 307. 07 303. 58 306. 47 302. 98 311. 16 307. 07 307. 07 339. 24 341. 93 378. 99 417. 69446. 0 445. 0 415. 7 425. 0 424. 0 424. 0 420. 0 415. 6 422. 0 421. 0 439. 0 439. 0 426. 0 437. 0 432. 0 438. 0 438. 0 433. 0 425. 0 412. 9 406. 0 420. 0 426. 0 411. 0 415. 7 409. 0 412. 0 412. 0 429. 0 435. 0 404. 0 430. 0 433. 0 468. 6 457. 8 486. 3 503. 4 621. 15 619. 76 581. 69 594. 62 593. 22 593. 22 587. 63 581. 55 590. 42 589. 02 611. 41 611. 41 596. 31 611. 40 604. 41 613. 10 612. 80 606. 10 594. 62 580. 74 571. 17 590. 86 598. 98 578. 21 581. 69 575. 39 579. 61 579. 30 600. 51 608. 60 571. 78 604. 93 609. 14 658. 20 640. 50 670. 46 687. 00426. 0 426. 0 422. 7 419. 4 419. 4 419. 4 419. 4 422. 7 419. 4 419. 4 426. 0 426. 0 422. 7 419. 4 419. 4 422. 7 419. 4 422. 7 419. 4 416. 1 416. 1 416. 1 412. 8 416. 1 422. 7 416. 1 416. 1 412. 8 422. 7 419. 4 412. 8 416. 1 416. 1 329. 0 325. 0 320. 9 320. 9 317. 6 314. 3 317. 6384. 0 383. 0 373. 5 373. 5 373. 5 373. 5 370. 2 366. 9 366. 9 366. 9 370. 2 370. 2 363. 6 363. 6 442. 0 434. 0 432. 0 426. 0 478. 6 572. 0 649. 0302. 32 445. 0 619. 76 426. 0 正十二醇495. 66 533. 0 719. 40 695. 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54第 22 卷通常评价回归方程优劣的标准: R ≥0. 99 为优, 0. 95≤R < 0. 99 为良, 0. 90≤R < 0. 95 为中, 0. 85≤0. 85 为劣 5. 本文拟合 4 个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 5, 0. 984 9, 0. 971 6 和R < 0. 90 为差, R < 0. 990 0, 即 4 个回归方程均为优良级.对 76 种脂肪醇定压热容的计算结果表明, 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平均绝对计算误差为42 J ·m o l - 1 ·K - 1 , 平均相对计算误差为 0. 1. 474%. 对 76 种脂肪醇沸点和临界温度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接近实验值, 平均绝对计算误差分别为 3. 74 K 和 5. 95 K. 平均相对计算误差分别为 0. 842% 和 1. 000%. 对 63 种脂肪醇临界体积的计算结果表 明, 计 算 值 较 接 近 实 验 值, 平 均 绝 对 计 算 误 差 为 7. 89c m 3 ·m o l - 1, 平均相对计算误差为 1. 73%.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是化学中的一条基本规律 6 . 脂肪醇的物理性质不仅与 C 原子数有关, 还受到 官能团位置和取代基的位置影响, 而Q 1 , Q 2 和Q 3 包含了上述信息, 因此Q 1 , Q 2 和Q 3 与脂肪醇性质呈现优 良相关成为必然. 建构Q 1 , Q 2 和Q 3 不需要查找任何化学数据, 直接根据物质的化学结构, 便可获得相应的参 考 文 献:1 2 3 王福安, 蒋登高, 傅举孚. 化工数据导引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5. 156—184.王连生, 支正良. 分子连接性与分子结构2活性 [M .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2. 99—158.毛明现, 余训民. 应用拓扑理论预测部分卤代苯的理化性质 [J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1999, 17 ( 4) : 54—57.4 5 6 7 8李宝宗, 李艳荣, 国永敏. 直链饱和一元醇物理性质递变规律研究 [J . 化学研究, 2001, 12 (2) : 30—32. 刘亚军, 郑世均. 一个新的同系能级因子 [J . 化学研究和应用, 1999, 11 (1) : 108—110. 杨 频, 高孝恢. 性能2结构2化学键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133—225.卢焕章. 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2. 490—520. 马沛生. 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 (续编)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3. 660—780.T H E CO R R EL A T I V IT Y B E TW E EN T H E PH Y S I CA L P RO P E R T IE S O F A L IPHA T I C A L CO HO L S A N D ST RU C TU RA L PA RAM E T ER SFA N Hon g -m e i 1, 2 , L I Ba o - z on g 1 , GUO Y on g -m i n 1(11Schoo l o f C h e m ist r y an d C h e m ica l E n g i n ee r i n g , Suzho u U n ive r s ity , Suzho u 215006, C h in a ;21N an t o n g T ich e n H ea l th Schoo l , N an t o n g 226007, C h i n a )A bstra c t : T h ree s t r u c t u r a l p a ram e t e r s w e re cho sen to s tu d y a l i p h a t i c a l co h o ls . U t ili zi n g th e li n k b e t w eenth e p h y s i ca l p rop e r t i e s o f a li p h a t i c a l co h o ls an d st r u c tu r a l p a ram e t e r s , th e p a p e r su gge s t s 4 li n e a r reg r e s 2 s i ve equ a t i o n . T h e re la ted co eff i c i en t is 0. 999 5, 0. 984 9, 0. 971 6 an d 0. 990 0, re sp ec t i ve ly . T h e st r u c 2 tu ra l se lec t i v ity is u n i qu e an d th e ca lcu l a t i o n is s i m p le . T h e refo re , th is p a p e r p ro v i de s an effec t i v e m e t ho d to fo reca s t h e a t cap a c i ty , bo ili n g po i n t , c r it i ca l tem p e ra t u r e an d c r i t i ca l vo lum e o f a li p h a t i c a l co h o ls . Key word s : a li p h a t i c a l co h o ls ; s t r u c t u r a l p a ram e t e r ; p h y s i ca l p rop e r t i e s ; Q SPR(责任编辑 王龙杰)。

分子量及酰基供体对酶促魔芋葡甘聚糖酰化反应的影响

分子量及酰基供体对酶促魔芋葡甘聚糖酰化反应的影响

分子量及酰基供体对酶促魔芋葡甘聚糖酰化反应的影响摘要研究了在有机介质叔丁醇中魔芋葡甘聚糖(KGM)的分子量及酰基供体对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 催化KGM 乙酰化反应的影响. KGM 的分子量对酶促其酰化反应的活性及产物取代度有显著影响. 随着KGM 分子量的增大,酶催化反应的速率逐渐下降,产物的取代度逐渐减小. KGM 分子量对该反应的影响与不同分子量KGM 的溶解度、体系粘度、空间位阻及颗粒形态等因素有关. 以不同链长的脂肪酸乙烯酯为酰基供体时,随着酰基供体中脂肪酸碳链的增长,酶促KGM 酰化反应速率逐渐下降,产物的取代度逐渐减小,且该酰化反应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反应均发生在C6- OH 上.关键词:魔芋葡甘聚糖酰化反应区域选择性脂肪酶分子量酰基供体前言魔芋葡甘聚糖(KGM)是一种来源于植物魔芋的天然多糖,由D- 葡萄糖和D- 甘露糖(按摩尔比约1/1. 6 )通过!-1 , 4- 吡喃糖苷键结合而成,在其主链甘露糖的C3 位置上往往存在着通过!-1 ,3糖苷键结合的支链结构;天然KGM 分子除含葡萄糖和甘露糖外,可能还有微量的乙酰基存在[1 !3]. KGM 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和独特的理化性质. KGM 改性后因修饰基团的性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用途,可作为一种新型药物[4 ,5]、环境友好的表面活性剂[6 ]或药物载体[7 ]等.糖酯可用化学方法合成,但传统的化学合成常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反应条件苛刻,且反应的区域选择性较低[8 !10]. 此外,化学方法合成的糖酯颜色较深(深褐色),且常因含有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而难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和医药工业. 与化学方法相比,酶法合成不但简单易行,环境友好,而且区域选择性高[9]. 相对于小分子单糖而言,国内外对多糖高分子化合物生物转化的研究甚少. 我们曾对有机介质中酶促KGM 乙酰化反应进行过研究,并考察一些因素(如有机溶剂、反应初始水活度、摇床转速、温度和酶浓度)对酶促酰化反应的影响规律[11]. 随着分子量的增大,高分子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其单体小分子化合物的差异逐渐加大,故以其为底物的生物催化反应的特性也将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另据报道,不同分子量的KGM 经修饰后得到的产物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应用价值[4 -17]. 因此,探讨KGM分子量大小对酶促KGM 酰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迄今,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有文献报道.本文主要探讨有机介质叔丁醇中KGM 分子量及酰基供体对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 催化KGM酰化反应的影响. 其目的在于揭示底物分子量对酶促酰化反应的影响规律,丰富对酶反应、酶识别等酶学理论问题的认识;并合成具有不同分子量、不同理化性质和应用范围的KGM 酰化产物..1 实验部分1.1 酶及主要试剂NOVOZym 435(10 U/mg )购自丹麦NOVOZymes公司,固定化于大孔丙烯酸树脂;天然KGM 样品(MW=980 000 )由海南多环保健品有限公司北海分公司赠送. 不同分子量的KGM 样品由酶法降解制得[12]. KGM 样品使用前充分研磨,过120 目筛,备用. 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辛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和硬脂酸乙烯酯购自Aldrich 公司,纯度均为99 % 以上. 其他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试剂.1.2 酶促KGM酰化反应在25 ml 带塞的三角瓶中分别加入0. 4 g(含2. 5 mmOl 糖单元)的KGM,0. 24 g 的NOVOZym435 ,7. 5 mmOl 脂肪酸乙烯酯和10 ml 叔丁醇(初始水活度0. 75 ),置于水浴恒温振荡器中(50 C,150!200 r/mi n )反应一定时间. 反应体系初始水活度(aW)的控制及产物分离参见文献[11 ]. 反应体系粘度采用美国BrOOkfield 公司DV-I 型旋转式粘度计测定. KGM 酰化产物的取代度(DS)用皂化法测定[11]. 根据下式分别计算KGM 酰化产物的酯化率(C)和产物的取代度(DS)C=(Va -Vb)·N(HCI )·M(RCO- )/1000·msDS= 162·C/M(RCO- )-(M(RCO- )-1 )·C式中,Va为滴定空白样品所消耗的HCl 溶液的体积(ml ),Vb为滴定被测样品所消耗的HCl 溶液的体积(ml ),N(HCl )为HCl 标准溶液浓度(mOl/L),M(RCO- )为酰基供体中酰基RCO- 的摩尔质量(g/mOl ),ms为被测样品的质量(g).每个样品同时做3 个平行试样,取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用该法测定的平均误差小于1 % .产物的收率Y 和反应初始速率V0分别由下式计算:Y= 162·m(est )/m(KGM)·(162 + 42·DS)V0 = DS/t式中,m(est )为实际分离得到的KGM 脂肪酸酯的量(g ),m(KGM)为加入的底物量(g ),DS 为酶促反应初始阶段产物的取代度,t为反应时间(h).酶促KGM 酰化反应的区域选择性主要根据酰化前后KGM 主链上葡萄糖或甘露糖残基碳原子化学位移的变化来判断. 将5 !10 mg 底物或产物溶于0. 5 ml 的六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 d6)中,装入样品管,以四甲基硅烷为标准物,用德国Bruker 公司DRX-400 型核磁共振仪测定样品的13C NMR 谱.2 结果于讨论2.1 分子量对酶促KGM乙酰化反应的影响KGM 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不同分子量的KGM具有不同的颗粒结构和聚集状态. 这种差异影响其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能、运动行为及高分子溶液的流体力学性质(如扩散、粘度等).本文采用脂肪酸乙烯酯为酰基供体进行酶促不同分子量的KGM 的酰化反应.表1 为叔丁醇介质中的酶促KGM 乙酰化反应. 可以看出,KGM 分子量对酶促乙酰化反应影响显著. 随着KGM 分子量的减小,反应初始速率和产物的DS 逐渐增大. 但是,总体来看,KGM 分子量为980 000 -306 000 时,酶促其乙酰化反应的活性甚低,反应初始速率及产物的DS 均较小;KGM分子量为269 000 -176 000 时,酶促其乙酰化反应表现出一定的活性;KGM 分子量为127 000-77 000 时,酶促其乙酰化反应的活性较高,反应初始速率及产物DS 均明显增大;KGM 分子量为61 000-10 800 时,酶促其乙酰化反应呈现出颇高的活性,且底物分子量对反应初始速率及产物DS的影响较小.表一叔丁醇介质中的酶促KGM乙酰化反应对于酶促KGM 酰化反应,底物在介质中的溶解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随着KGM 分子量的增大,其在叔丁醇中的溶解度呈降低趋势.KGM分子量为980 000 -306 000 时,其在叔丁醇中的溶解度较小;KGM 分子量为127 000 -77 000时,其在叔丁醇中的溶解度明显增大.反应体系的粘度对于酶促KGM 酰化反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对体系的粘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由表1 可以看出,KGM分子量为980 000 -306 000 时,虽然其在介质叔丁醇中的溶解度较低,但体系的粘度较大;KGM 分子量为127 000 -77 000 时,底物的溶解度较高,但体系的粘度较小. 这主要是由不同分子量KGM 本身结构特性所决定的.由表1 还可以看出,随着振荡速率的提高,酶促KGM 乙酰化反应初始速率均逐渐加快. 底物KGM分子量较大时,酶促其乙酰化反应明显加快;底物KGM分子量较小(61 000 -10 800 )时,振荡速率对酶促反应的加速作用不甚明显. 这说明在KGM 分子量较大时传质阻力较大,需要较强烈的振荡才能基本消除扩散限制.对于酶促KGM 酰化反应,KGM 的颗粒形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图1 为不同分子量的KGM 的扫描电镜照片. 可以看出,3 种不同分子量的KGM 颗粒结构差别较大. 随着KGM 分子量的减小,KGM 颗粒的平均粒径逐渐减小.放大1 500 倍时,可以明显发现这3 种不同分子量的KGM 单颗粒的差别:图1(a/ )中的KGM 颗粒表面密实、平滑,只有少量的隆起和较浅的刻痕;图1(b/ )中的KGM 颗粒呈多孔不规则状,有大量突起,其结构明显比较疏松;图1(c/ )中的KGM 则呈絮状,其结构更为疏松. 放大10 000 倍时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随着KGM 分子量的减小,表面变得粗糙、多孔,结构更疏松. 表面粗糙、多孔,有利于底物与酶的充分接触,增大碰撞几率,提高反应速率;结构疏松,有利于底物在溶剂中的分散和溶解,并降低扩散阻力. 另一方面,小分子量的KGM 作为底物时,进入酶活性中心的空间位阻较小.2.2 酰基供体对酶促KGM酰化反应的影响酰基供体脂肪酸碳链的长度亦影响酶促KGM酰化反应. 一方面,随着脂肪酸乙烯酯碳链的加长,其疏水性增强,与酶活性中心的亲和力增大,有利于酶促酰化反应. 另一方面,脂肪酸乙烯酯碳链加长,空间位阻增大,不利于酶- 底物中间物的形成. 为了揭示酰基供体结构对酶促KGM 酰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合成具有不同理化性质和用途的KGM 酰化产物,对比研究了酶促KGM 与一系列脂肪酸乙烯酯的酰化反应. 表2 为酰基供体对酶促KGM 酰化反应的影响. 可以看出,随着酰基部分的脂肪酸碳链的增长,NoVoZym435 催化KGM 酰化反应速率逐渐减慢,产物的DS 逐渐减小. 可见,随着酰基供体分子的增大,其空间位阻对该反应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Pedersen 等[14 ]对NoVoZym 435 催化二糖(蔗糖和麦芽糖)合成糖酯的研究表明,随着酰基供体脂肪酸碳链的增长(C4 -C12 ),酶促反应速率急剧下降;他们认为酰基供体碳原子数增加,空间位阻逐渐增大,是造成酶促反应速率减慢的主要因素.表二酰基供体对酶促KGM酰化反应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acyl donors on li pase-catalyZed acylationof KGM(MW=77 000 )Reaction conditions :m(KGM)= 0. 4 g ,n(RCO2CHI CH2)= 7. 5 mmol ,m(NoVoZym435 )=0. 24 g ,V(t- BUOH)=l0ml ,aW=0. 75 ,f=l50 r/mi n ,!=50 C,t=48 h .2.3 酶促KGM酰化反应的区域选择性与化学方法相比,酶法的突出优点是其区域选择性高. 以特定位点修饰的多糖衍生物作为药物或进行分析,可确定有机介质叔丁醇中酶促酰化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表3 为KGM 和酰化的KGM 中碳原子的化学位移. 底物KGM 中葡萄糖残基或甘露糖残基各碳原子的归属根据文献[16 ]确定.表3 KGM和酰化的KGM中碳原子的化学位移由表3 可以看出,乙酰化的KGM 在化学位移21. 4 和172. 6 !170. 4 处出现两个新峰,分别被归属为乙酰基的H3C- 和C=O 中的碳原子. 这进一步证明了酰化反应的发生. 根据大量的碳谱数据建立的酰化反应前后碳原子化学位移的变化规律是:发生酰化反应的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受70. 9 . 综上所述,酶促KGM 乙酰化反应发生在C6-OH上. 当以其他脂肪酸乙烯酯为酰基供体时,酶促KGM 酰化反应的区域选择性与乙酰化反应相同.结论研究了在有机介质叔丁醇中分子量及酰基供体对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 催化KGM 乙酰化反应的影响. KGM 的分子量对酶促其酰化反应有显著的影响. 随着KGM 分子量的减小,酶促其酰化反应的活性逐渐升高. 以不同链长的脂肪酸乙烯酯为酰基供体时,随着酰基供体中脂肪酸碳链的增长,酶促KGM 酰化反应速率逐渐减慢,产物的取代度逐渐减小. 核磁共振分析表明,有机介质叔丁醇中酶促KGM 酰化反应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反应发生在C6- OH上.参考文献[1] Kato K,Matsuda K. Agric biol chem ,1969 ,33(10 ):1446[2] Maeda M,Shi mahara ~,Sugi yama N. Agric biol chem ,1980 ,44(7/8 ):245[3] Smit h F,Srivastava ~ C. J Am chem Soc ,1959 ,81(7/8 ):1715[4] Koroskenyi B,MCCart hy S P. biomacromolecules ,2001 ,2(3 ):824[5] 干信(Gan X).CN 1 275 623 . 2000[6] Tian B Sh ,Dong Ch M,Chen L. J A11l Polym Sci ,1998 ,67(6 ):1035[7] Du J ,Sun R,Zhang Sh ,Zhang L F,Xiong Ch D,Peng YX. bio1olymers ,2005 ,78(1 ):1[8] Sabeder S,~abuli n M,Knez Z . Ind Eng chem Res ,2005 ,44(25 ):9631[9] Therisod M,Kli banov A M. J Am chem Soc ,1986 ,108(18 ):5638[10] Kennedy J F,Kumar ~,Panesar P S,Mar waha S S,Goyal R,Par mar A,Kaur S. J chem technol biotechnol ,2006 ,81(6 ):866[11] Chen Zh G,Zong M~,Li GJ . Process biochem ,2006 ,41(7 ):1514[12] Li GJ ,@i L,Li A P,Di ng R,Zong M ~. MacromolSym1 ,2004 ,216 :165[13] Dubois M,Gilles K A,~amilton J K,Rebers P A,Smit hF. Anal chem ,1956 ,28(3 ):350[14] Pedersen N R,Wi mmer R,Emmersen J ,Degn P,PedersenL ~. carbohyd Res ,2002 ,337(13 ):1179[15] Chakraborty S,Sahoo B,Teraoka I ,Miller L M,Gross RA. Macromolecules ,2005 ,38(1 ):61[16] Katsuraya K,Okuyama K,~atanaka K,Oshi ma R,SatoT,Matsuzaki K. carbohyd Polym ,2003 ,53(2 ):183[17] Therisod M,Kli banov A M. J Am chemSoc ,1987 ,109(13 ):3977。

无机盐对小麦胚芽脂肪酶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无机盐对小麦胚芽脂肪酶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无机盐对小麦胚芽脂肪酶结构和活性的影响陈中伟;王可可;刘艳霞;徐斌【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年(卷),期】2017(032)006【摘要】为探索一种新型的小麦胚芽稳定化方法,采用圆二色谱和荧光光谱对无机盐处理后的商品化麦胚脂肪酶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不同无机盐对麦胚中脂肪酶活力及麦胚酸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浓度为4×10-9 mol/L时,对商品化麦胚脂肪酶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活力降低了21.8%,而KCl对脂肪酶的活力无显著影响,CaCl2和MgCl2均对脂肪酶有激活作用;所选无机盐对脂肪酶二级结构均无明显影响,但NaCl对脂肪酶的三级结构有一定影响;当添加无机盐后,麦胚中的脂肪酶活力和麦胚的酸价均低于未添加无机盐的麦胚,其中1.30% NaCl使脂肪酶活力降低了62.49%,0.75% KCl使脂肪酶活力降低了61.27%.由以上结果可知,添加无机盐可作为有效抑制脂肪酶的活力的手段,利于延长麦胚的贮藏期.【总页数】7页(P8-14)【作者】陈中伟;王可可;刘艳霞;徐斌【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院,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3【相关文献】1.电场对脂肪酶二级结构及其活性的影响 [J], 敖敦格日乐;杨体强;包斯琴高娃;石磊2.静磁场对猪胰脏脂肪酶催化活性和结构的影响研究 [J], 冉景榆;肖立华3.黑曲霉脂肪酶盖子结构域突变对其活性的影响 [J], 薛龙吟;林瑞凤;舒正玉;黄建忠4.丁醇体系中温度对脂肪酶活性及二级结构影响的研究 [J], 彭煦;董亚琴;石贤爱;郭养浩;孟春5.微波频率、含水率与无机盐对小麦胚芽介电特性的影响 [J], 吴其飞;王力坤;陈中伟;徐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煦,董亚琴,石贤爱,郭养浩,孟春*(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州,福建,350002)E-mail: mengchun@摘要:在-20—80°C的范围内,研究了丁醇体系中温度对脂肪酶催化扁桃酸乙酯手性拆分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有机介质中,-20°C下酶仍可表现出一定的催化活性。

酶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0°C时酶的对映体选择率E达到最高,当温度升到60°C时酶催化反应速度达到最大。

脂肪酶的红外光谱和紫外颗粒扫描光谱表明,有机相比水相更利于脂肪酶结构稳定性的维持和酶活性与耐热性的提高。

关键词:脂肪酶,扁桃酸乙酯手性拆分,红外光谱,紫外扫描中图分类号:TQ426.97 文献标识码:A引言目前能对蛋白高级结构进行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二维核磁共振、X衍射、红外光谱(IR)等几种方法。

其中二维核磁共振、X衍射虽然较为精确,但对检测的环境要求较高,无法应用在环境中蛋白结构变化特性的研究。

迄今为止能精确检测蛋白结构变化的方法还较少,IR技术在蛋白二级结构及结构变化分析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特别是在研究液相中蛋白结构变化动力学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4]。

IR,特别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已经成为目前最为常用的分析多肽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方法,它能灵敏地反映出肽链结构的变化。

蛋白质的IR光谱图谱有三组特征吸收谱带:酰胺I、酰胺II 和酰胺III,其波长分别对应于1700~1600 cm-1、1530~1550 cm-1和1260~1300 cm-1范围。

酰胺I区域显示一个宽带峰(最大峰吸收约为1648 cm-1),该峰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变化相当敏感,通过对该峰值变化的信息分析研究蛋白结构变化,已成为目前蛋白结构变化研究的主要手段。

该波段由至少5个主要波段信息组成,分别位于1615、1638、1655、1670以及1687cm-1位置。

1638和1687cm-1的二个峰带是β-折叠(β-sheet)中酰胺的主要特征,1655 cm-1来自于α-螺旋或无规卷曲结构,1670 cm-1组成归属于β-折角,而1615 cm-1的一个弱峰归属于由于蛋白质絮凝引起的分子间的β-折叠[5-7]。

有机相中脂肪酶表现出不同于水相的催化反应特性,特别是在酶的稳定性维持、催化脂溶性底物反应方面,有着水相体系无法比拟的优点。

但是在有机相中,温度对酶结构影响的报道还较少,本工作以纯化的脂肪酶为催化剂,研究了扁桃酸乙酯在正丁醇体系中的酯交换反应。

考察反应温度对脂肪酶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的影响。

并分别采用IR和紫外光谱,初步研究了有机相中酶二级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2 实验部分2.1 脂肪酶的来源、制备及反应体系脂肪酶(component B of the lipase from Candida antartica)购自丹麦诺维信公司,为了进一步的研究,采用制备HPLC(离子交换柱)对脂肪酶纯化,采用SDS凝胶电泳分析,蛋白只有一条带。

丁醇中酯交换反应体系在10mL带塞三角瓶中进行酯交换反应,装入预定量的反应底物和5mL正丁醇,加酶开始反应,在不同温度水浴摇床,200rpm转速震荡。

2.3 分析测定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GC-14C气相色谱仪,SE-30毛细管柱(25 m0.25 mm0.25m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升温程序(在140℃运行3.5min,再以45℃/min升温至260℃保温6 min)。

进样器温度270℃检测器为FID,温度290℃。

e.e值:Cycolsilb112-6632手性毛细管柱(30 m 0.25 mm0.25m ,Agilent公司),柱温150℃,进样器温度270℃,检测器为FID,温度270℃。

对映体选择率E:E=ln[(1-C)(1-e.e.s)]/ln[(1-C)(1+e.e.s)], 式中C为转换率,e.e.s为底物的对映过量值。

E 值越大,酶的对映体选择性越好,E值为1,表示酶无对映体选择性。

称取冻干的脂肪酶适量,放在丁醇中,在相应的温度下放置1小时,然后涂在相应温度放置的载物板上,用SPECTRUM2000 红外光谱仪和Varian CARY5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进行不同波段扫描。

3 结果与讨论3.1 不同温度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脂肪酶在丁醇体系中催化扁桃酸乙酯反应,发生了不对称酯交换反应,生成了R-扁桃酸丁酯和乙醇。

在-20、-10、0、20、30、45、60、80°C温度下,在丁醇体系中研究了温度对酶催化扁桃酸乙酯转酯化反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表1),在-20°C到80°C温度范围内,脂肪酶均表现出催化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酶催化的反应速度加快,当到达60°C达到最高。

与有机相中酶的稳定性相比,脂肪酶在水中易失活。

脂肪酶在水中45°C维持1h,冻干后加入丁醇体系,催化扁桃酸乙酯的拆分反应,效果较差。

这表明水相中45°C已经造成酶的严重失活。

表1 温度对转化效果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conversionTemperature(°C)Conversion rate ofethyl mandelate (12h)(%)e.e.p(%)E-20 2.120.3 1.5 -10 6.322.1 1.6 -5 10.260.2 4.0 0 16.492.224.7 20 22.686.113.4 30 30.682.310.3 45 41.576.17.4 60 53.566.2 4.9 80 46.250.1 6.2 45* 2.015.10.9*酶在H2O中45°C处理1h后再冻干3.2 不同温度下脂肪酶的红外光谱图1不同温度条件下脂肪酶的红外图谱Fig 1. IR spectrum of lipase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s为了进一步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稳性的原因,本研究采用IR技术,对不同温度下有机相中酶二级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图1)。

从红外图谱(400~4000 cm-1) 中可以看出,在-20,60°C条件下,脂肪酶蛋白的酰胺I区和酰胺II区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亲脂性环境中温度对蛋白二级结构的没有发生明显的影响。

蛋白质红外光谱的特征谱带主要为1660 cm-1(酰胺I)、1541 cm-1 (酰胺II)和1250~1300 cm-1 (酰胺III)。

由于丁醇在1250~1300 cm-1 有较强的谱带,因此酰胺III在此体系中无法用于蛋白结构的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样品的红外光谱特征谱主要位于1660 cm-1(酰胺I)、1540cm-1 ( 酰胺II) 。

这表明该脂肪酶主要由β-转角和α-螺旋或无规卷曲组成。

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机相中酶的各个特征峰未表现出明显的移动。

图2脂肪酶在酰胺I和II的谱带分析Fig 2. IR spectrum of amide I and II of lipase进一步对比蛋白质的酰胺I和酰胺II 谱带的相对强度变化可以看出,相对于在水中45°C处理过的酶,有机相中酰胺I的峰强度有很明显的增强(即透过率下降),峰型较尖。

这说明α-螺旋或无规卷曲及β-转角在二级结构中的总比例有较大的提高。

酰胺II谱带能灵敏地反应出分子间或分子内的氢键缔合作用[8 ]。

有机相中温度从-20上升至60°C,酰胺II峰高无明显的变化,但水45°C处理的酶,峰的相对强度增加,同时在1613cm-1附近出现了一弱峰,表明β-折叠的形成与酶的失活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一般固体结构中,当温度下降时,由于原子间的间距有所减小,从而导致相互作用力上升,振动频率应随温度下降而蓝移,而β折叠结构中的振动模强度在温度下降时减小。

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蛋白β聚合,其标志就是在1615与1683 cm-1附近出现较强的吸收带。

因为β聚合中发生的β折叠片结构出现很强的氢键相互作用,使蛋白出现不可逆聚合,某种程度上挤压了α螺旋结构,导致了酶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影响了酶的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有机相中酶的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3.3 不同温度下脂肪酶的紫外反射光谱本工作进一步用紫外光谱对丁醇中脂肪酶随温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图3)。

270~280 nm 主要为色氨酸(Trp) 和酪氨酸(Tyr) 的吸收峰,225nm 附近为肽键的吸收峰。

紫外分析结果表明,经过45°C水处理后的酶,脂肪酶的紫外吸收光谱有明显的改变,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在260~280nm范围,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即红移),其肽键吸收峰也发生红移。

多肽链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Tyr 和Trp 残基的Cα原子的构型(configuration)或构象(conformation) 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Tyr 和Trp残基的吸收峰红移说明其Cα原子的构型从非平面型转变为平面型。

主要是由于维持空间结构所必需的一些非共价键受到影响,减弱了空间障碍效应[10]。

而有机相中,两种温度下的酶的主要峰位置未发生明显的红移现象,这表明,酶在有机相中的温度稳定性高于水相。

图3不同温度条件下脂肪酶的紫外图谱Fig 3. UV reflection spectrum of lipase in different temperatures4 讨论丁醇体系中,温度对脂肪酶催化的扁桃酸乙酯拆分反应有明显的影响。

有机相中酶的稳定性较好。

红外扫描和紫外反射光谱分析表明,丁醇中酶在如此广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催化活性,其稳定性可能要归功于有机溶剂中酶的“刚性”结构,酶的几个不可逆失活过程(如:脱氨基、肽链水解、胱氨酸分解等)都需要水,而这些不可逆失活过程在低水介质中大大降低,因此酶的稳定性大大增加。

致谢:本文光谱测定工作得到了福州大学福建省光催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戴文新博士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1] Subirade M, Salesse C, Marion D, Pezolet M. Interaction of a nonspecific wheat lipid transfer protein with phospholipid monolayers imag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studi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J]. Biophys J, 1995, 69(3): 974-988.[2] Lefèvre T, Subirade M.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1;1549:37. Lefèvre, T., and M. Subirade. Conformational rearrangement of b-lactoglobulin upon interaction with anionic membrane [J]. Biochim. Biophys. Acta, 2001, 1549: 37-50.[3] Lefèvre T, Subirade M. Biopolymers 2000;54:578. Lefèvre, T. & Subirade, M. Molecular differences in the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f fine-stranded and particulate β-lactoglobulin gels [J]. Biopolymers, 2000, 54 , 578-586.[4] Fabian H, Schultz C, Nauman D, Landt O, Hahn U, Saengen W, et al. Secondary structure and temperature-induced unfolding and refolding of ribonuclease Tl in aqueous solution [J]. J Mol Biol 1993, 232: 967-981.[5] From N B, Bowler B E. Urea Denaturation of Staphylococcal Nuclease Monitor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J]. Biochemistry, 1998, 37: 1623-1631[6] Bandekar J. Amide modes and protein conformation [J]. Biochim Biophys Acta, 1992, 1120(2):123-143.[7] Kauppinen J K, Moffatt D J, Mantsch H H. Fourier self-deconvolution: a method for resolving intrinsically overlapped bands [J]. Appl Spectrosc, 1981, 35: 271-276.[8] Yadav, G D, Sivakumar, P. Enzyme-catalysed optical resolution of mandelic acid via RS(∓)-methyl mandelate in non-aqueous media [J]. Biochem. Eng. J, 2004, 19: 101–107[9] Xiao MT, Huang Y, Meng C, Shi XJ. Chiral separation of mandelic acid ester enantionmer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J]. Instrumental Analysis. 2003, 22, 47 – 49Xu Peng,Yaqin Dong,Xian’ai Shi,Xian’ai Shi,Chun Meng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Fuzhou University, Fujian, China. PC:350002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performed resolution of racemic ethyl mandelate using lipase as a biocatalyst in butanol media in a temperature range from -20°C to 80°C. Lipase showed catalytic activity at -20°C. At 60°C the reaction reached the highest conversion rate and at 0°C the reaction gave the best enantioselectivity.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solid lipase based on Infrared spectrometer (IR) spectroscopy and UV reflection spectra showed that stable structure of lipase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lipase could keep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in very low and high temperature in non-aqueous media than in aqueous media.Key words: lipase, resolution of racemic ethyl mandelate, Infrared spectrometer, UV reflection spectr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