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解读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观察
心肌 病 2倒 , 囊 切 除 术 后 1例 . 中 1例 出 现 呼 吸骤 停 、 胆 其
经 抢 救 恢 复 自主 呼 吸 功 能 障碍 器官 的 表现 : 吸 衰 竭 时病 人 出 现 呼 吸 困难 , 呼 紫 绀. 脉 血氧 丹压 (a: 动 P O )< 8 P , 脉 血 二 氧 化 碳 分 压 ka 动 ( a O ) .k a 心 衰 时 出现 呼 吸 困 难 咳 大 量 泡 沫样 痰 + P C z >6 7 P 双 肺 底 湿 罗 音 或 双 肺 哮 鸣 音 , 绀 , 肢 水 肿 神 经 功 能 障 碍 紫 下 ( 脑病 ) 有 头 痛 , 神 异 常 , 识 障 碍 , 至 昏 迷 。 肾衰 表 现 可 精 意 甚 少尿 、 晟 、 素 彝 , 肌苷 明显增 高 。胃肠遭功 能障 碍 出 无 尿 血 现 腹 胀 、 化 遭 出 血 等 肝 功 能 障 碍 则 出现 黄 疽 , 水 , 清 消 腹 血
病和放射性损伤。治疗上在 全身和局部 保守治 疗不愈 的情况
下 , 择 适 当的 手 术 治 疗 。 其 中 正 确 而 有 效 地 换 药 是 一 十 重 选
所选 2 8例 患者 为本 院住 院及 门诊 病 人 , 疡 均 丹 布 于 下 溃
肢及足背 , 其中糖尿病 性溃疡 1 2铡 , 下肢静 脉 曲张性溃疡 1 0
维普资讯
2 6
三联液 +素 高捷 疗治疗难治性皮肤溃疡的体 会
袁 吉 祥
皮肤 难 沿 性 溃 疡 多 发 于 四 肢 , 别 是 下 肢 胫 前 和 足 背 。 特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调控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防治
家 庭 医 药
・ 医 药 论 坛
2 1 年第4 00 期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调控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 合征 防治
陈敏英
( 中山大学附属 第一 医b SC % I U,天津 5 08 ) 10 0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 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R 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 7 — 9 4( 0 0) 4 2 6 0 6 6 14 5 2 1 0 — 6 — 3
一
积极治疗原发病
严 重 创 伤 、休 克 、感 染 、复 苏 延 迟 、大 量 三 特 异 性 免 疫 学 调 理 坏死 组 织 存 留均 为SR 诱 发 因素 ,与MODS IS 的发 依 据体 内不 同 的免疫 状 态特 异 性进 行 调节 , 生 、发 展 密 不 可 分 ,因此 原 发 病 的 处 理 是 决 定 分为 免疫 增 强 和抗 炎 治疗 两 方面 。免疫 加 强治 疗
二 改善和维持组织 充分氧合
维持 正 常 循环 功 能 ,尽 早纠 正低 血 容量 、组
四 阻断 内毒素作用杀菌通透性
增强 蛋 白 ( P )与L S 合 蛋 白 ( B )结 BI P结 LP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概念与诊断
8
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概念和诊断
9
概述
★ARF: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 损害,在短时间(几小时至几日)内,出现血 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及水电解质、酸碱平
衡失调等一组临床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概念和诊断
10
★三大临床表现
尿量明显减少 血肌酐,尿素氮急剧升高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肾后因素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概念和诊断
(一)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有效循环血量↓
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灌注急剧↓
GFR↓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功能性肾衰)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概念和诊断
(二)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小管坏死 肾小球损伤 肾间质疾患
肾实质损害
PMN
TNF
溶酶体酶
PAF LTS PGS
氧自由基
IL-1
单核吞噬细胞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概念和诊断
内皮细胞 靶细胞
㈡肠屏障功能损伤及肠道细菌移位
创伤 失血 休克
肠粘膜屏障功能↓
细菌、内毒素吸收↑
肝血供↓ Kupffer功能受抑 清除细菌,内毒素↓
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肠道菌群失调 G-及ET产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概念和诊断
14
肾缺血
• 肾灌注压降低: BP 80~180 mmHg,肾血管舒
张,GFR不变, BP<80 mmHg, GFR降低
• 肾血管收缩: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激活,前列腺素↓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名词解释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名词解释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定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烧伤、手术、急性胰腺炎等情况下,机体对致病因子引起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一种综合征。
其特征是全身炎症反应,包括发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白细胞计数升高等,临床上常见于危重症患者。
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特点1. 发热:患者体温超过38℃,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之一。
由于全身炎症反应导致了体温调节中枢的异常激活,使体温升高。
2. 心率加快:患者心率超过90次/分,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常见的表现之一。
机体在应对感染或创伤时会释放一系列调节因子,导致心率加快。
3. 呼吸急促:患者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常见症状之一。
机体受到刺激后,呼吸中枢受到影响,导致呼吸急促。
4. 白细胞计数升高:患者白细胞计数超过12×10^9/L或低于4×10^9/L,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之一。
白细胞在全身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其计数异常常见于SIRS患者。
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诊断标准根据国际危重症医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和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的提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四项:1. 体温异常:患者体温>38℃或<36℃。
2. 心率异常:患者心率>90次/分。
3. 呼吸异常:患者呼吸频率>20次/分,或呼气二氧化碳分压<32mmHg。
4. 白细胞计数异常:患者白细胞计数>12×10^9/L或<4×10^9/L,或未成熟白细胞比例>10。
符合以上标准中的两项及以上即可诊断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四、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病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通常是由于严重感染、创伤、烧伤等引起,也可能与急性胰腺炎、大手术等情况有关。
SIRSMODS—参考
Sepsis(脓毒症、败血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 症。
病原微生物从局部病灶入血后,不仅没有被清除,反而大 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的中毒症状。
感染、败血症、SIRS之间的关系
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烧伤等急性危重病时
破坏线粒体膜
2.二十烷类炎症介质泛滥
细胞损伤
脂加氧酶
Cell Membrane Phospholipids
花生四烯酸
环加氧酶
白三烯类(LTs)
活化PMN 平滑肌收缩
血管扩张、血管 壁通透性增加
前列腺素(PGE2/PGI2)
血栓烷类(如TXA2)
促进血小板聚集 血管收缩
3.血小板活化因子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 多器官功能障碍
SIRS and MOD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 功能障碍
概述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 防治原则
Injury
慢性炎症 急性炎症
蔓延扩散
痊愈
临床病例
女,36岁,因烧伤入院,烧伤面积达85% (III度占60%),并有严重呼吸道烧伤。入院时表情淡漠, 呼吸困难,血压75/55mmHg。入院后,经气管切开、给 氧、补液及其他处理,病情好转。入院第28天发生创面感 染(绿脓杆菌),血压降至70/50mmHg,出现少尿甚至 无尿,虽经积极救治,病情仍无好转,直至死亡。
感染、创伤、休克 内毒素、肠道移位 PMN、单核-吞噬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激活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讲义培训课件
转化生长因子-β 家族、趋化因子等。目前研究最多和最清楚的是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讲义
16
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一)炎症细胞过度活化及炎症介质泛滥入血
a.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
TNF-α的发现:
① P.Bruns 发现细菌感染后肿瘤坏死(1900); ② W.Coley 用细菌提取物进行肿瘤治疗; ③ Shear从细菌提取物分离到与肿瘤坏死有关的LPS(1944); ④ G.Algire 发现LPS通过诱发低血压、肿瘤细胞缺氧而导致肿瘤出血性坏死; ⑤ O´Malley 发现LPS的作用是由一种血清因子(tumor-negrotizing factor) 介导; ⑥ 1985 被命名为肿瘤坏死因子 (TNF)。
概要
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二、多器官功能障碍 三、防治原则
四、小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讲义
1
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1、定义
2、诊断标准
3、主要临床特征
4、病因
5、始动环节
6、发病机制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讲义
2
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1、定义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组织细胞损伤时,膜磷脂降解,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增多,其中PGE2和
PGI2可以扩张血管,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但又能抑制巨噬细胞的功能,
因此是重要的抗炎介质;TX全A身2能炎症促反进应综血合小征讲板义聚集及血管收缩;
20
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一)炎症细胞过度活化及炎症介质泛滥入血
急救护理学,知识点讲义,第十四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护
第十四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护第一节概述学习目标:掌握: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理解:机体遭受严重损伤后的典型的表现过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急性损伤24小时后同时或序惯性的出现两个以上系统或器官的功能障碍和衰竭,即急性病人因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而无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
MODS是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脓毒症继续发展,所形成的严重并发症。
其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
机体遭受严重损伤后经典的过程:表现为损伤→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
第二节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学习目标:掌握: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概念理解:SIRS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展过程综合应用:SIRS的急救与护理的关键措施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是指任何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五期1.局部炎症反应期2.有限的全身炎症反应期,炎症和抗炎症反应形成全身反应,但仍能保持平衡3.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期炎症和抗炎症反应不能保持平衡,形成过度炎症反应即SIRS。
4.过度免疫抑制期,形成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
免疫功能广泛抑制引发持续和严重的全身感染5.免疫失衡期,即混合性结抗反应综合征二、病情评估(一)原发病和诱发因素:感染、外伤、中毒、窒息、低氧血症、低灌注、再灌注损伤(二)临床表现a、呼吸和心率加快b、体温与外周白细胞总数分类异常c、高氧耗、高血糖、蛋白质分解加快和负氮平衡的高代谢状态;高心排量和第外周阻力的高动力循环状态;低氧血症、急性神志改变如:兴奋、烦躁或嗜睡、少尿、高乳酸血症等脏器低灌注状态d、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L-1、1L-6和1L-8升高,内源性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三)器官功能监测指标了解呼吸、循环、肾功能以及血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的功能监测指标三、急救与护理(一)急救1.原发病救治:是治疗SIRS病人的关键。
MODS+SIRS
发病机制
MODS的本质-机体炎症反应失控
炎症细胞激活和炎症介质异常释放 组织缺氧和自由基作用 肠道屏障功能破坏,细菌易位、毒素吸收 四个薄弱环节 休克、急性肾衰、ARDS和胃肠功能障碍
9
MODS二次打击学说
第一次打击 休克/创伤/感染/烧伤
严重的SIRS
SIRS
康 复
MODS
第二次打击 休克、感染、缺氧
患者如果原有某些疾病,在其基础上机体
受到上述创伤、损害后更易发生MODS
1. 慢性器官病变:如冠心病、肝硬化、慢
性肾病等
2. 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用免疫抑制剂 (皮质激素、抗癌药物等)、营养不良等
MODS预后
0个脏器死亡率为3%
1个脏器死亡率为30%
2个脏器死亡率为50-60%
3个脏器死亡率为72-100%
全身炎症反应始动期
局 部 反 应 s 二.内毒素学说 Endotoxin macrophyage
hypothesis
三.组织缺血再灌注微循环假说 Tissue
hypoxia microvascular hypothesis
SIRS的发生假说
MODS的发展
1973年 Tilney: Sequential system failure 序贯系统衰竭 1975年 Baue: Multiple, progressive, or sequential system or organ failure多发进行性或序贯性系统或器官衰竭 1976年 Border: Multiple systen organ failure(MSOF) 多系统器官衰竭。 1977年 Eiseman: 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多器官衰竭 Polk: Remote organ failure 远隔器官衰竭 1985年 Knaus: Acute organ system failure 急性器官系统功能衰竭 1986年 Cerra: Post-traumatic multisystem organ failure 创伤后多系统器官衰竭 1992年 ACCP/SCCM: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1995年 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会议: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器官不全综合征(MODS)-2023年学习资料
·血液高凝及微血栓形成,在过度炎症状态下,-抗凝机制受到损害,使病人的血液系统普遍处-于高凝状态,加之血管 皮炎症和损伤使内膜-下胶原裸露,极易导致微血栓形成-·持续高代谢和营养不良,全身性感染和MODS-的代谢具 “自噬”性和强制性特点,机体可-由于短期内大量蛋白被消耗而陷入重度营养不-良,组织器官以及各种酶的结构和功 全面受-损。
2、SRS是机体对各种刺激失控反应-机体在启动炎症反应的同时,抗炎症反应也-同时发生。正常炎症反应可防止组 损伤扩-大,促进组织修复,对人体有益,但过度炎-症反应对人体有害。-从炎症反应、SIRS到多器官功能衰竭M F-体内发生的5种炎症免疫反应
SIRS发展阶段-t-过度免疫抑制-失控的全身反应-有限的全身反应-局部炎症反应
提出SRS概念的重大意义在于-提示临床早期注意MODS的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 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目前认为是-机体受到严重侵袭因素(创伤,休克,感染等成失控的炎症反应和组织代谢障碍所引起的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它最后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直至 亡的一组症-候群。由于其病因多,机制复杂,发展迅速,预-防与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达80%以上。MODS是临常见的危重病。
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后MODS的病理改变-·低血压与氧利用障碍在过度炎症状态下,内源性扩血-管物质PGI2、腺 、组胺、缓激肽、N0(内皮松驰因子-EDRF明显增加,造成血管对缩血管物质失去反应性而-陷于麻痹和瘫痪,心肌抑制:TNFa、PAF、白三烯C4、D4、E4均有抑制心-肌收缩的负性作用,降低冠状动脉血流量,致心脏 血-分数和做功指数均明显降低,出现急性心衰,-·内皮细胞炎症及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和器官水肿,-氧弥散距离 加,加重细胞缺氧。
多器官功能障碍详解
应
和
失
控
性
全
身
炎
症
反
应
。
(一)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首先引起局部性炎症。
(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激活,进一步发展成有限的全身炎症反应。
(三)播散性炎细胞激活和炎症介质超常释放相互作用,最后导致失控性全身炎 Nhomakorabea反应 。
发生的大致过程 感染、创伤、休克
远隔器官功能不全 。
2.单相速发型与双相迟发型 一类病人由创伤、失血和休克所引起,患者多在休克复苏以后12~36h内发生呼吸衰竭,继之发生肝、肾功能衰 竭和凝血功能障碍,即器官衰竭只有一个高峰,称之为单相速发型。另一类病人的MOF起初也是由创伤、失血和休 克等因素引起,1~2d内经处理可缓解,但3~4d后发生全身性感染,病情急剧恶化,发生第2个器官衰竭高峰,称 为双相迟发型MOF。
三、 器官衰竭诊断标准: 肺衰竭
发生ARDS。有明显进行性呼吸困难与紫绀,肺顺应性显著降低,PaO2<6.65 KPa(50mmHg)或需要吸入 50%以上O2才能维持PaO2在6.65 KPa(50mmHg)以上,为纠正低氧血症,必须借助人工呼吸器维持通气5天以上。
肝衰竭
出现黄疸,或和肝功能不全。血清总胆红素> 34.2 μmol/L (2mg/dl), 血清谷丙转氨(GPT)、谷草转氨酶 (GOT)、乳酸脱氢酶(LDH)或硷性磷酸酶(AKP)在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有或无肝性脑病。
凝血系统衰竭
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可小于50×109/L,凝血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达对照的2倍以上。纤维蛋白原 小于200mg/dl,有纤维蛋白降介产物存在,可用3P试验检出。临床上有或无出血。部分患者有DIC的证据。
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 障碍综合 征 ( MODS) 危 重 病 人 死 亡 的 重 是
共 同途径 。
要 原 因 。M(D ) S病 理 生 理 过 程 中 . 大 的 威 胁 来 自失 控 的 最 炎症 反应 。 目前 M(D ) S的 治 疗 , 面 强 调 衰 竭 器 官 的 功 能 片 支 持 和 清 创 、 流 、 生 素 应 用 . 视 了 对 炎 症 反 应 的 早 期 引 抗 忽 认识和干 预 . 痛 失有 利 的 治 疗 时机 , 以改 善 预后 。因 常 难 此 . 机 体 炎 症 反 应 的 深 刻 认 识 有 利 于 早 期 认 识 M(D 对 ) S病 理生理 紊乱 . 使早期 积极干 预成为可能 。 并
的或 未 控 制 的 感 染 灶 , 到 控 制 感 染 、 治 MOD 达 防 S的 目的 。 遗憾 的是 . 极 的治疗并 未获得 预期疗效 。 积 创 伤 感 染 是 导 致 MO DS直 接 原 因 的 理 论 受 到 质 疑 。
1 8 年 N ro 95 o tn观 察 2 l例 腹 腔 脓 肿 患 者 , 多 次 腹 腔 引 流 经
逐 级 放 大 , 致 S RS. 终 引 起 M (DS。 导 I 最 )
常 见原 因 。受 该 理 论 影 响 . MOD 在 S治 疗 中 , 极 使 用 抗 积
生 素 的 同 时 , 力 于 寻 找 隐 匿 感 染 灶 . 至 在 缺 乏 充 分 证 据 致 甚 的情 况 下 . 张 经 验 性 治 疗 或 早 期 剖 腹 探 查 , 期 发 现 隐 匿 主 以
1 3代 偿 性 抗 炎 反 应 综 合 征 1 9 . 9 6年 B n 针 对 感 染 或 创 oe
伤 时 . 致 机 体 免疫 功 能 降 低 的 内 源 性 抗 炎 反 应 . 出 了 代 导 提 偿 性 抗 炎 反 应 综 合 征 ( RS 。 C RS作 为 S R CA ) A 1 S的 对 立 面 . 保 持 平 衡 . 内 环 境 稳 定 得 以 维 持 , 会 引 起 器 官 功 如 则 不 能 损 伤 。 一 旦 S R / AR I S C S失 衡 将 导 致 内环 境 失 去 稳定 性 , 导 致 机 体 损 伤 . 见 . ) S实 质 上 是 “ 疫 失 衡 ” C S 可 M(D 免 。 AR 以免疫功能 低下为特征 . 当外 周 血 单 核 细 胞 HL DR 的 表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第一节、概述首先让同学们明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不同于病理学中所讲的“炎症”。
图 11-1 炎症的局部表现特点图 11-2 炎症的转归采用上述图示回顾“炎症”的局部表现特点和转归,并引出问题:急性炎症蔓延扩散可能出现什么后果?列举一个“急性炎症蔓延扩散”的典型病例:女,36岁,因烧伤入院,烧伤面积达85%(III度占60%),并有严重呼吸道烧伤。
入院时表情淡漠,呼吸困难,血压75/55mmHg。
入院后,经气管切开、给氧、补液及其他处理,病情好转。
入院第28天发生创面感染(绿脓杆菌),血压降至70/50mmHg,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虽经积极救治,病情仍无好转,直至死亡。
该患者为什么死亡?根据患者的病史,因创面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出现血压下降、少尿甚至死亡,说明创面的感染通过血道蔓延形成败血症,继而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最终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
1. 败血症(sepsis)指病原微生物从局部病灶入血后,不仅没有被清除,反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的中毒症状。
2.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烧伤等急性危重病时或在其复苏后,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原无功能障碍的器官损害,以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必须靠临床干预才能维持的综合征,称为MODS。
3.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指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难以控制的全身性瀑布式炎症反应综合征。
败血症也可以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结合前面的病例讲述由感染引起败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展过程。
那么感染、败血症和SIRS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图 11-3 感染、败血症和SIRS的关系用以上图示阐明感染、败血症和SIRS三者之间的关系。
感染因素可引起SIRS,非感染因素也引起SIRS,败血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SIRS。
4. 1991年ACCP/SCCM(美国胸科医师学会与危重病医学会)公布的SIRS临床诊断标准凡是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准的可诊断为SIRS。
那么,临床有许多疾病都符合该标准,即使是普通的感冒发热也可能诊断为SIRS,这就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大意,许多疾病都可能出现SIRS,并且向MODS恶性发展。
主要临床特征:(1)持续高代谢:耗氧量、通气量增加、高血糖症、蛋白消耗增多、负氮平衡以及高乳酸血症等。
(2)高动力循环状态:高心输出量、低外周血管阻力。
(3)过度的炎症反应:除全身炎症的典型症状外,还包括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失控性释放。
5. SIRS的分期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到SIRS出现,再发展到MODS,是一个有规律的发病过程。
典型的SIRS的发病通常经过以下三期:(1) 局限性炎症反应阶段严重创伤、感染能使血液和组织中的炎症细胞活化,趋化并聚集在受损组织部位,释放炎症介质。
上述适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在损伤局部杀死细菌,中和毒素,清除坏死细胞,促进组织恢复,发挥有益的作用。
(2) 有限性全身炎症反应阶段如果创伤、休克、感染等致伤因素作用强烈或持久,在局限性炎症反应阶段启动的局部炎症反应不足以将致炎因素清除,导致炎症反应失控。
为了防止炎症失控对机体造成损害,在促炎介质增多的同时,体内还有许多抗炎介质和天然抑制物参与了炎症过程。
此阶段,促炎和抗炎两种力量基本持平,促炎稍占上风,故为“有限性”的全身炎症阶段。
(3) SIRS/CARS失衡阶段创伤、休克和感染等因素作用于机体时,抗炎介质释放过量,则引起免疫功能的抑制及对感染的易感性增高,导致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即compensatory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CARS)。
SIRS与CARS 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保持平衡则内环境保持稳定。
SIRS过强则导致炎症反应失控,使细胞因子由保护作用转为损伤性作用,局部组织及远隔器官均遭到损伤而导致MODS;或是由于CARS过强导致全身免疫功能严重低下,引发全身性感染而导致MODS。
二者均为SIRS/CARS失衡的严重后果。
用下图小结SIRS三期的特点。
图11-4 SIRS的分期第二节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一、病因图11-5 SIRS的病因(一)感染性因素70%左右的SIRS由感染引起,临床多见继发于急性腹膜炎、大面积烧伤等的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
肺部感染也是常见的原因,主要发生在老年人。
2003年春夏之交流行的SARS病毒也可以导致SIRS的发生。
有些患者在SIRS发生后,有全身感染表现,但找不到感染灶,血培养阴性,这称为“非菌血症性临床败血症(non-bacteremic clinical sepsis),可能是由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或炎症介质所引起。
(二)非感染性因素严重的组织创伤,如多发性骨折、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或低血容量性休克等情况下,患者有全身性感染的典型症状,但血中检测不到细菌或内毒素,主要是由创伤的直接损害作用和坏死组织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导致的。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也是引起SIRS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始动环节1. 内毒素的全面启动作用图 11-6 内毒素启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上发现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使用抗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疗效不佳。
有些MODS病人虽有败血症的症状,但细菌培养为阴性,而且尸体解剖也常常没有发现感染灶,这使人们开始注意到细菌产物的作用,近年研究得较多的是内毒素,即脂多糖(LPS)。
LPS进入血液循环后,与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 LBP)结合形成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通过与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表面高亲和力的受体CD14结合再作用于TLR4受体,引起靶细胞激活并释放一系列的炎症介质。
2. 器官血流量减少和再灌注损伤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烧伤时重要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注减少,引起缺血缺氧,造成器官组织损伤。
在复苏治疗后的患者,体内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导致大量氧自由基和炎症介质产生、细胞内钙超载、微血管内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增加,发生广泛的炎症级联反应,造成组织损伤。
3. 肠屏障功能受损及肠细菌移位图 11-7 肠屏障功能受损及肠细菌移位有些SIRS患者没有明显的感染灶,但其血培养中可见到肠道细菌,为什么呢?可能原因是多种病因造成肠黏膜的机械屏障结构或功能受损,使大量细菌和内毒素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而且危重病人常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明显降低,即肝枯否细胞对内毒素的滤过灭活能力下降,造成细菌和内毒素进入体循环,继而激活各处的效应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导致 SIRS 的发生和发展。
三、发病机制(一)炎症细胞过度活化及炎症介质泛滥入血1.炎症细胞活化炎症细胞包括:中性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小板和内皮细胞。
它们一旦受到刺激,会发生细胞变形,分泌炎症介质、溶酶体酶或凝血因子,形态上伴有脱颗粒的变化以及细胞表面表达黏附分子,这个过程称为炎症细胞激活(activ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2.炎症介质泛滥炎症细胞激活后会释放炎症介质。
什么是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由体液中产生的、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称为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s)。
炎症介质的特点:①来源于细胞和血浆;②通过受体介导发挥作用;③可使靶细胞产生第二级炎症介质;④ 一种介质可作用于一种或多种靶细胞;⑤ 有潜在的致损伤能力。
炎症介质按其来源分为细胞源性和血浆源性,细胞源性又分为细胞因子、脂类炎症介质、黏附分子和自由基。
首先介绍细胞因子这一大类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的分类(1)细胞因子泛滥什么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cytokine)是多种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参与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等小分子多肽的统称。
其特点是:①细胞因子都是蛋白质;②主要由免疫细胞分泌;③通过靶细胞上的高亲合性受体作用。
细胞因子按其功能分为: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 家族、趋化因子等。
目前研究最多和最清楚的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
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简单介绍TNF-α的发现:① P.Bruns 发现细菌感染后肿瘤坏死( 1900);② W.Coley 用细菌提取物进行肿瘤治疗;③Shear 从细菌提取物分离到与肿瘤坏死有关的LPS( 1944 );④G.Algire 发现LPS通过诱发低血压、肿瘤细胞缺氧而导致肿瘤出血性坏死;⑤O´Malley 发现LPS的作用是由一种血清因子(tumor-negrotizing factor)介导;⑥1985 被命名为肿瘤坏死因子 (TNF)。
TNF-α是参与SIRS和MODS最重要的炎症介质,其细胞来源极为广泛,包括各种免疫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成骨细胞等。
TNF-α通过诱发低血压、肿瘤细胞缺氧而导致肿瘤出血性坏死,那么它在SIRS中发挥怎样的功能?TNF-α的功能:① 启动瀑布式炎症级联反应;② 参与组织细胞损伤;③ 参与创伤后的高代谢;④ 激活凝血系统和补体系统。
图 11-8 TNF-α启动瀑布式炎症级联反应通过以上信号通路,TNF-α促进IL-1、IL-6、IL-8、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白三烯(leukotrienes)等多种促炎介质的生成;促进NO释放引起低血压;增加黏附分子的表达而促进细胞间黏附。
图 11-9 TNF-α参与组织细胞损伤通过以上信号通路,TNF-α激活磷脂酶A2,从而导致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和活性氧增多,损伤组织细胞。
2)白介素1(interleukin 1,IL-1)IL-1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此外还有广泛的细胞来源。
根据IL-1等电点(PI)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类,PI 5.0左右的称为IL-1α,PI 7.0左右的称为IL-1β。
IL-1前体(ProIL-1)为31 kDa,通过蛋白水解酶裂解形成成熟的IL-1分子(如下图所示)。
它亦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是引起发热的主要内生致热原,可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参与炎症反应。
图11-10 IL-1β的产生3)干扰素(interferon, IFN):①1957年发现某一种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物质可干扰另一种病毒的感染和复制;②单核细胞分泌 IFN a,成纤维细胞分泌 IFN b,它们可以抑制病毒复制,抑制细胞增生,参与免疫调节和抗肿瘤;③活化T细胞/NK细胞分泌IFN g ( II 型),IFN g在激活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