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合集下载

〖实验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1C5S3 P91)(9月18日16:10—17:00)一、实验目的:通过探究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情况,研究。

二.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所以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见学案)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水准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能够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浓硫酸)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三.方法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4.实施实验→5.分析与结论→6.表达与交流。

六、实验结果:用方法1检验CO2时,溶液由变绿色再;用方法2清的变。

证明有CO2产生酒精的检验中,橙色的溶液变成,证明有酒精产生。

七、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9答案:一、有氧或无氧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四、实验流程:溴麝香草酚蓝石灰水重铬酸钾六、实验结果:蓝色黄色石灰水浑浊重铬酸钾灰绿色七、实验结论: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实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预先祝大家中秋快乐!澤穎实验 〖探究性3〗〖实验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第 30 页2022-10-41.☆(09全国理综II 1)以下关于细胞呼吸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实行 C.酵母菌能够实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实行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实行光合作用,不实行呼吸作用2. 用酵母菌酿酒,理想的方法是( )A .先通气后密封B .通人足量空气C .先密封后通气D .尽量密封,避免空气进入3. 将酵母菌培养物由供氧条件转变为厌氧条件,以下过程中加快的一种是( )A .葡萄糖的利用B .CO 2的放出C .A TP 的形成D .丙酮酸彻底氧化4. 在a 、b 、c 三个锥形瓶内分别盛有等量、成分相同的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P91
1 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 6O2 + 6H2O 6CO2 + 12H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2、装置:(见课本)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
甲:有氧呼吸装置乙:无氧呼吸装置
3 A瓶加入的试剂是NaOH,其目的是: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 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其作用是:检测CO2的产生
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
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3、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考点一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考点一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A.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B.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C.若30 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D.需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返回本节
解析: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但是释放二氧化碳, 因此会导致气球的体积增大,烧杯中的液面应该上升;可设置多个该实验装 置,自变量为不同梯度的温度,因变量为烧杯液面上升的高度,用来“探究酵 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有氧呼吸过程中吸收的氧气量等于释放 的二氧化碳量,而无氧呼吸只释放二氧化碳,因此若30 min后液面没有变化 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需设置一个气球中加入等量煮沸过的酵 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以校对物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返回本节
考点一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返回本节
实验基础 透析实验 技能训练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实验基础
1.实验原理
返回本节
吃透原理·掌握步骤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返回本节
2.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酵母菌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是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酵 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2)作出假设: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酵母菌可用于 酿酒、发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设。 (3)实验过程
C。O2
︱高中总复习︱一轮·生物
透析实验
返回本节
积累技能·理解方法
1.为什么选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 透析: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可通过测定其细胞呼吸产物来 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2.实验所用的葡萄糖溶液为什么需煮沸? 透析:煮沸的主要目的是灭菌,排除其他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对实验结果造成 干扰。 3.为什么先将空气通过10%的NaOH溶液后,再通入酵母菌培养液中? 透析:10%的NaOH溶液用于吸收空气中的CO2,以保证用于检测产物的锥 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导致的。

5.3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案

5.3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案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设计、现象描述、结果分析等环节,能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仪器,学会检测酒精、二氧化碳等细胞呼吸产物的方法。

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

2、概述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其产物,并概括细胞呼吸的概念,认识细胞呼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课前学习任务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的___________并释放________,因此也叫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的________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____________菌。

3、有一位同学知道酵母菌能使葡萄糖发酵产生_____________,但是不清楚这一过程是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另一位同学知道酵母菌细胞呼吸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不知道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是否一样多。

4、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控制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给有氧组提供氧气时,如何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课本91页装置B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测CO2的产生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比较产生的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得方式素养要求尝试探究酵母菌细胞得呼吸方式(c级)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得呼吸方式”得实验,掌握实验得原理、方法与步骤等。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得方式【自主先学】先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说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得方式"得实验原理、方法步骤。

概念梳理1.实验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可以将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并释放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2)检验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得CO2得量得多少①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得气体分别通入澄清得,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判断两种方式产生得CO2量得多少,辨别酵母菌得呼吸类型。

②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得气体分别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得时间长短,判断两种方式产生得CO2得量得多少。

(3)检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得酒精,在(酸/碱)性条件下很容易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色得硫酸铬。

2。

实验装置3.方法步骤:(1)酵母菌培养液得配制取20g新鲜得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与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得葡萄糖溶液、(2)检测CO2得产生①装置甲(如上图),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②装置乙(如上图),封口静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得锥形瓶、(3)检测洒精得产生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得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得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

1g重铬酸钾得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得颜色变化、4、实验现象5①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②酵母菌有氧比无氧时释放出得CO2;③酵母菌无氧时分解葡萄糖还产生、6、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大量得;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

实验4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解析版)

实验4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解析版)

实验4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核心知识回顾1、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的原因: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生物。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CO2和水,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和CO2。

2、产物的检测试剂现象(颜色变化)CO2澄清的变水溶液色→色→色酒精在条件下,使用色的溶液橙色→色3、实验步骤(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酵母菌+溶液)。

(2)检测CO2产生的多少的装置如图所示。

A B C D EA瓶加入的试剂是,其目的是。

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澄清(或水溶液),其作用是。

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

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上图左右两组实验为实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实验都为组。

(3)检测酒精的产生:从A、B中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溶有0.1 g 的溶液→振荡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4、实验现象条件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出现变化的快慢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甲组(有氧) 变混浊程度/快无变化乙组(无氧) 变混浊程度/慢出现色5、实验注意事项由于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

【答案】1、兼性厌氧型2、石灰水浑浊溴麝香草酚蓝蓝绿黄酸性橙重铬酸钾灰绿色3、(1)葡萄糖(2)NaOH 吸收空气中的CO2 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检测是否有CO2生成耗尽D瓶中的氧气对比实验(3)重铬酸钾浓硫酸4、高低灰绿5、葡萄糖葡萄糖➢核心知识辨析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可用酵母菌培养液的浑浊程度为观察指标(2021辽宁)(×)辨析: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所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观察指标是培养液的滤液能否使重铬酸钾转变成灰绿色,2、在厌氧发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由蓝色变成灰绿色(2020江苏)(×)辨析:高中生物学中的颜色反应总结1、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改进分析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改进分析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改进分析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通过改进实验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为进一步研究酵母菌的生命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一、实验操作流程改进
1. 在实验前要充分消毒实验器具,特别是试管和移液器等操作工具。

防止外界杂质和细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操作时间和温度,避免因为温度过高或操作时间过长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 在测定细胞呼吸时,可以适当增加测定时间和样品量,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数据处理方法改进
1. 在细胞呼吸实验中,要注意对实验数据进行可靠性检验,如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可以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优选结果。

同时也应该对实验数据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提高测试数据的可靠性。

2. 实验数据处理时,在选取数据点的同时,还要结合样品历史数据和实验经验的积累来确定,以避免因为数据异常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三、结论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能够更加准确地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同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如研究不同因素对酵母菌呼吸的影响、酵母菌的代谢途径等,以进一步探索酵母菌的生命活动规律。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素养要求尝试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c级)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等。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自主先学】先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说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

概念梳理1.实验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可以将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并释放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2)检验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的多少①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判断两种方式产生的CO2量的多少,辨别酵母菌的呼吸类型。

②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判断两种方式产生的CO2的量的多少。

(3)检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碱)性条件下很容易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色的硫酸铬。

2.实验装置3.方法步骤:(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①装置甲(如上图),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

②装置乙(如上图),封口静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3)检测洒精的产生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

向试管中分别滴加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4.实验现象组别甲组乙组项目澄清石灰水混浊度出现变化的时间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5.结果分析: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②酵母菌有氧比无氧时释放出的CO2;③酵母菌无氧时分解葡萄糖还产生。

6.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大量的;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探究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活动目标1.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2.说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背景资料1.相关知识(1)活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

细胞通过细胞呼吸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中间产物。

细胞呼吸分成两种类型,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酵母菌取材方便,培养简单,是做细胞呼吸研究的好材料。

(3)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的方法简单易行。

(4)制酒业普遍使用不同的酿酒酵母生产葡萄酒、啤酒等。

例如,啤酒生产过程就分为麦芽制造、麦芽汁制造、前发酵、后发酵、过滤灭菌、包装等几道工序。

麦芽的制造大麦(也正在试验用小麦)浸渍吸水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发芽,发芽时产生各种水解酶,如蛋白酶、糖化酶、葡聚糖酶等,这些酶可将麦芽本身的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将淀粉分解成糊精和麦芽糖等。

发芽到一定程度,就要中止发芽,经过干燥,制成水分含量较低的麦芽。

麦芽汁的制造麦芽经过适当的粉碎,加入温水,在一定的温度下,利用麦芽本身的酶,进行糖化,主要是将麦芽中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大米粉作辅料,大米粉先加水煮沸。

制成的麦芽醪,用过滤槽进行过滤,得到麦芽汁,将麦芽汁输送到麦芽汁煮沸锅中,将多余的水分蒸发掉,并加入酒花。

酒花是一种植物的花,加到啤酒中,可使啤酒带有特殊的酒花香味和苦味,同时,酒花中的一些成分还具有防腐作用,可延长啤酒的保存期。

发酵麦芽汁经过冷却后,加入酵母菌,输送到发酵罐中。

一般先通入少量空气,酵母菌可进行短时间的有氧呼吸,使自身增殖,而后开始发酵。

传统工艺分为前发酵和后发酵,分别在不同的发酵罐中进行。

现在流行的作法是在一个罐内进行前发酵和后发酵。

前发酵主要是利用酵母菌将麦芽汁中的麦芽糖转变成酒精,后发酵主要是产生一些具有特殊风味的物质,除掉啤酒中的异味,并促进啤酒的陈熟。

这一期间,需要控制一定的罐内压力,使后发酵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保留在啤酒中。

高一生物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01911整理)

高一生物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01911整理)

三、实验用具(略)
1、NaOH的作用是什么? 2、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作用? 3、如何说明CO2产生的多少?
三、实验用具(略)
四、实验结果预测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均产生了CO2,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2、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没有酒精生成,不能使重铬酸钾溶 液发生显色反应;在无氧情况下,生成了酒精,使重铬酸钾溶 液发生灰绿色显色反应。 3、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要多
五、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等量原则)置于A、B锥形瓶
2、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图,放置在25-35 ℃、 环境下培养8-9小时。
3、检测CO2的产生
4、检测酒精的产生 (1)取2支试管编号 (2)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毫升注入试管 (3)分别滴加0.5毫升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轻轻震荡、 混匀.
讨论
1、我们吃的面包和馒头为什么比较 松软?这与酵母菌有什么关系?酵母 菌发挥这种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呢?
2、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它是酵母菌 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呢?
实验课题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2、 CO2的检测方法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 色。
二、实验假设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在无
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如何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呢?

通气
; SMT贴片 SMT https:// SMT贴片加工 SMT加工 贴片加工厂

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第三阶段 场所:线粒体
24[H]+6O2
酶 →12
H2O
+大量能量
3、总反响式
C6H12O6+6H2O+6O2* 酶 6CO2+ 12H2O* +能量
4、能量利用效率 1161/2870= 0.405
5、图解
C6H12O6

少量能量
〔H〕 C3H4O3
酶 H2O
〔H〕

①C6H12O6-→C3H4O3+[H]
O2 →H2O
O: C6H12O6 →C3H4O3 +
H2O
→ CO2
8、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有氧呼吸 场 所 反应物 产 物 释能
第一阶段
细胞质 基质
主要是 葡萄糖
丙酮酸 [H]
少量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线粒体 线粒体
丙酮酸 H2O
CO2、[H] 少量
[H]、O2 H2O 大量
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
二、有氧呼吸
1、有氧条件下葡萄糖在酵母菌细胞中的代谢过程分析
步骤 结
果结


线粒体 悬液
+含14C 的G
通氧
G不减少
线粒体不能直接 利用葡萄糖
2 细胞质 基质

+含14C 通
的G
18O 2
G消失,产生 含14C的丙酮 酸,产物中无 18O
第一阶段产物为丙 酮酸;氧气未参与 第一阶段的反响

线粒体 悬液
六、观测、记录
条件 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时间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
有氧 变混浊/快
无变化
无氧 变混浊/慢
出现灰绿色
七、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展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通过进展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的CO2。 在无氧条件下进展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十七 5.3.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十七 5.3.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后提升训练十七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是重要的放能反应B。

细胞呼吸是细胞中有机物的一系列氧化分解过程C。

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缓慢燃烧"的过程D。

细胞呼吸是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解析】选D。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相比体外燃烧来说放能速率较为缓慢。

而细胞呼吸不单单指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

【易错警示】呼吸≠细胞呼吸呼吸和细胞呼吸容易混淆,二者的本质不同。

呼吸是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而细胞呼吸是有机物氧化放能的过程。

2.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

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

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酸性重铬酸钾变灰绿色【解析】选C.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都能产生CO2,澄清的石灰水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都可用于CO2的检测.3.(2017·武汉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B.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C。

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是否进行有氧呼吸D。

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解析】选A。

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避免附着的微生物进行细胞呼吸影响实验,都需要设置死亡种子对照组,排除环境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错误。

如果萌发种子产生热量,会使温度上升,从温度计可直接读数,B正确。

18-19版:5.3.1 细胞的呼吸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创新设计)

18-19版:5.3.1 细胞的呼吸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创新设计)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细胞的呼吸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习目标1.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重点);2.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重点);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会控制和检测实验变量(重难点)。

|预知概念|一、剖析细胞呼吸的概念1.发生场所细胞内。

2.实质氧化分解。

3.物质变化有机物生成CO2或其他产物。

4.能量变化释放能量并生成ATP。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1.酵母菌的特点2.产物检测(连线)3.实验结论(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水。

(3)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三、有氧呼吸1.主要场所 线粒体,酶的分布:线粒体内膜上和基质中。

2.过程(1)第一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物:葡萄糖产物:丙酮酸+少量[H]+少量ATP(2)第二阶段⎩⎨⎧场所:线粒体基质反应物:丙酮酸+H 2O 产物:CO 2+[H]+少量ATP(3)第三阶段⎩⎨⎧场所:线粒体内膜反应物:[H]+O 2产物:H 2O +大量ATP3.反应式C 6H 12O 6+6O 2+6H 2O ――→酶6CO 2+12H 2O +能量。

4.能量释放细胞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 中,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5.意义: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

|过程评价|1.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所消耗的ATP 均由细胞呼吸提供。

( × )2.生物体内的细胞呼吸其能量是逐步释放的,这与有机燃料的燃烧有所不同。

( √ )3.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全部以热能形式散失。

( × )4.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中。

( √ )5.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 的阶段需要O 2参与。

( √ )6.在线粒体基质中[H]与O 2结合生成水。

( × )7.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生成发生在同一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材料 —酵母菌:单细胞真菌 属真核生物
酵母菌 + 葡萄糖溶液
配制成
酵母菌培养液
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生
Hale Waihona Puke 物,培养时必须提供有机物。
实验原理 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可产生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和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 于检测CO2。 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可产生酒精。 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可用于检测酒精。
探究实验步骤:
提出问题:
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
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CO2是否一样多?
实验假设: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CO2比无氧条件多
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方案设计:
自变量 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 ——通气或密封瓶口放置一段时间 是否有酒精产生的? 因 ——酸性条件下酒精与重铬酸钾溶液进行反应 变 是否有CO2产生? 量 ——通入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比较CO2多少的方法 ——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颜色变化时间 无关变量 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正常生活的方法
不同点:物质的体外燃烧——高温、反应剧烈、能量 迅速全部释放。物质的体内分解—— ? 2.呼吸作用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吗? 不能。否则,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会迅速而彻 底地氧化分解,能量会迅速地全部释放出来, 细胞的基本结构也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课本P91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CO2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CO2
用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检测酒精
+ A装置的酵母菌滤液
不变灰绿色
+ B装置的酵母菌滤液
溶有重铬酸 钾的浓硫酸
灰绿色
实验中的关键步骤 (1)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 ,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所 致。 (2)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葡萄糖溶液培养、适宜的温度、pH、空气
第一步:配制酵母菌培养液。
第二步:用A、B两个锥形瓶装入配制好的等量酵母 菌培养液。 第三步:按图装置连接。
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实验现象: 石灰水混浊程度高 有氧装置中,第三个锥形瓶: 溴麝香草酚蓝变色时间短 酵母菌滤液:加入重铬酸钾,颜色仍为橙色 石灰水混浊程度低 无氧装置中,第二个锥形瓶: 溴麝香草酚蓝变色时间长 酵母菌滤液:加入重铬酸钾,颜色变为灰绿色
该实验为对比实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实验 都为实验组。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
O2

血液循环
O2
细胞内 CO2
CO2

血液循环
肺通气 (呼吸的现象)
气体运输
细胞呼吸 (呼吸的本质)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生物体内糖类等有机物在细胞内 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 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 ATP的过程。
问题探讨
1.细胞呼吸与物质的燃烧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都能分解物质,释放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