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新品种“苏茶120”在杭州的适应性研究

合集下载

茶树新品种春雨1号、春雨2号区域适应性研究

茶树新品种春雨1号、春雨2号区域适应性研究

茶树新品种春雨1号、春雨2号区域适应性研究郑旭霞【摘要】在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福建福安布点区试,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春雨1号、春雨2号2个新品种进行了区域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春雨1号在物候期早于对照2 - 14天、发芽密度、产量均高于对照,制绿茶品质与对照持平,适于该三省及条件相似区域推广;春雨2号物候期总体迟于对照,武汉、成都发芽密度、产量高于对照,制绿茶花香浓郁,品质优于对照,适合在湖北、四川及条件相似区域推广.【期刊名称】《茶叶》【年(卷),期】2011(037)002【总页数】6页(P88-93)【关键词】茶树品种;区域试验;适应性【作者】郑旭霞【作者单位】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1.1春雨1号(武阳早)和春雨2号(武阳香)是浙江省武义县农业局1996年从引进的福鼎大白茶实生后代中采用系统育种法育成的无性系新品种。

前者发芽特早,优质高产,后者品质特优,具特殊花香。

均于2010年8月通过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为了解该两品种的地区适应性、茶类适制性及适宜引种的地区,今将在武汉、成都、福安、安溪四个区域点的表现总结如下,以供引种时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区点基本情况武汉点在武汉市江夏区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内,位于30°18'N,114°07'E,海拔 24.7 m。

常年平均温度16.9℃,绝对低温-18.1℃,无霜期250~280天,相对湿度80%,年降雨量1100~1400 mm。

土壤为红黄壤,pH 值4.8。

是绿茶主产区。

成都点在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郫县实验场,位于30°52'N,104°02'E。

试验期间年平均温度16.5℃,年降雨量801 mm。

土壤为黄壤,pH值5.4。

是绿茶主产区。

福安点在福安市社口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内,位于27°5'N,118°0'E。

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苏茶120选育研究

早生、优质茶树新品种苏茶120选育研究

行了详细 的观察和试验 , 发现该 株系具有 叶绿素含量高、 制绿
茶品质优等特点 。20 00年将该 品种送 交 中国农业科 学 院茶 叶研究所进行 D A图谱分析 , N 确定它 与福鼎大 白茶 的 区别 ,
收稿 日期 :0 1一 1— 1 2 1 O 2
1 2 试验 方 法 与观 测 项 目 .
质调 查、 保护和创新 工作 , 中苏茶 10为笔者 19 其 2 9 6年 在无
锡市滨湖 区向阳林场发现的有性福 鼎大 白茶变 异后代 , 它发 芽特早、 叶色深绿 。通 过多年品 比试验 , 对该单 株树势 、 生长 势、 发芽期 、 采摘期 、 抗寒 性、 抗病 虫性 、 芽叶性状 、 发芽密度 、 单株 产量 、 适制性 、 制茶 品质等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试验 , 发
白茶茶园 中, 发现一株发 芽特别早 、 叶色深绿 的单 株。 当年 , 项 目组对该单株树 势、 生长势 、 发芽期 、 采摘期 、 抗寒性 、 抗病
虫性 、 芽叶性状 、 芽密度、 发 单株产 量、 适制性 、 制茶 品质等 进
程》 执行 。 12 1 营养芽物候期 .. 定植移栽后第 4年春季起 , 观察 2个
( 江苏省茶 叶研究所 , 江苏无锡 24 6 ) 10 3

摘要: 苏茶 10是江苏省茶 叶研究所在对无锡市茶树种质资源进行普查时 , 2 在无锡市滨湖 区向 阳林场 17 9 4年 种
植 的有性福鼎大 白茶茶 园中发现 、 经系统选 育途 径选 育出的早 生优质茶树新 品种 。品比试验结果表 明, 茶 10春 季 苏 2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选 育过 程 .
苏茶 10是从有性福鼎 中经单株 选择 、 2 无性繁殖 方法选 育而成。19 96年江苏 省茶 叶研 究所对 江苏省有 性种 茶树进 行普查 , 在无锡市滨湖区向阳林场 17 9 4年种植的有性福鼎 大

13个茶树新品种在杭州的适应性

13个茶树新品种在杭州的适应性

13个茶树新品种在杭州的适应性作者:章志芳曾建明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第21期摘要:对参加第三轮全国茶树区域试验杭州点的13个茶树新品种进行了连续6年的观测试验。

结果表明,鄂茶5号、南江1号、名山特早芽213、农抗早、石佛翠综合表现超过或者接近对照福鼎大白茶,适宜在杭州茶区种植;其他8个茶树品种五峰310、石佛香、玫零壹、大叶龙、早玫瑰、鄂茶6号、五峰212、茗科3号不适宜在杭州茶区种植。

关键词:茶树;新品种;区域试验;适应性;杭州市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1-5224-04The Adaptability of 13 New Tea Plant Cultivars in HangzhouZHANG Zhi-fang,ZENG Jian-ming(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tional Center for Tea Improvement, Hangzhou 310008, China)Abstract: Using the popular tea plant cultivar Fuding Dabaicha as control, experiments of investigating the regional adaptability of 13 new tea plant cultivars joined in the third national regional test of tea plant, were carried out in Hangzhou during 2003-2009.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ral performance of E’cha 5, Nanjiang NO.1, Mingshan Tezaoya 213, Nongkangzao and Shifocui were exceeded or closed to the control, which were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tea-producing areas of Hangzhou. The following eight tea plant cultivars, Wufeng 310, Shifoxiang, 901, Zaomeigui,Dayelong, Zaomeigui,E’cha 6, Wufeng 212 and Mingke 3 were un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tea-producing areas of Hangzhou.Key words: tea plant; new cultivar; regional test; adaptability; Hangzhou city茶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无碳酸饮料,我国已有5 000多年的饮茶历史。

《茶树生长指标光谱监测技术与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鉴定评价》

《茶树生长指标光谱监测技术与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鉴定评价》

《茶树生长指标光谱监测技术与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鉴定评价》茶树是我国传统的经济树种之一,对于茶叶的生产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茶树的生长指标与农艺性状的鉴定评价是茶叶生产管理和新品种选育的基础工作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茶树生长指标光谱监测技术的应用日渐广泛,为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提供了一种便捷、快速和非破坏性的手段。

茶树生长指标光谱监测技术是指利用近红外光谱、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技术手段对茶树的生长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

通过对茶树不同部位的光谱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可以获得大量与茶树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茶树的生产管理和新品种选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茶树生长指标光谱监测技术可以应用于茶树的生产管理。

茶树光谱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手持式或移动式光谱仪实现,非常方便快捷。

茶农可以利用此技术对茶树的健康状况、叶片养分含量和叶色等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及时调整茶园的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灌溉等管理措施。

茶树生长指标光谱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和精细化。

茶树生长指标光谱监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茶树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

茶树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之间的生长指标和农艺性状差异较大。

传统的鉴定评价方法通常需要对茶树进行多年的观察和实验,耗时且繁琐。

而利用光谱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样品的光谱数据,通过分析和比对,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茶树的品种和性状特点。

这对于茶树新品种的选育、茶叶品质的提高和市场推广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茶树生长指标光谱监测技术为茶树的生产管理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种便捷、快速和非破坏性的手段。

茶农和茶叶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光谱技术对茶树的生长指标和农艺性状进行监测和分析,来指导茶园管理和新品种选育工作。

这不仅提高了茶叶生产的效益和品质,也推动了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不同茶树品种名优茶机采适期研究_江新凤

不同茶树品种名优茶机采适期研究_江新凤

片、碎末等进行分级并称重,每个处理 6 次重复。 采摘机械为双人采茶机,川崎 SV100。
2 结果与分析
2. 1 茶树品种对名优茶机采适应性影响 试验于 2015 年春季 4 月份及夏季 7 月份进行
各个茶树品种在相同适采期内的采摘效果比较,具 体见表 1。从春季芽叶生长情况来看,在树冠上一 芽二叶比例一致的情况下,迎霜、乌牛早、槠叶齐、龙 井 43、福鼎大白均有良好的机采适应性,其机采鲜 叶一芽二叶以下的名优茶原料占 80% 左右。一芽 二叶及以下的比例情况分别是: 乌牛早 95. 50% > 福鼎大白 87. 49% > 迎霜 82. 60% > 槠叶齐 80. 35% > 龙井 43 75. 86% > 白毫早 55. 25% 。春季茶树新 梢鲜叶组成情况说明: 除白毫早外,其余 5 个品种均 适合名优茶机械化采摘。参试的白毫早茶树品种虽 然在茶园管理上与其他几个无性系品种一样按机采 茶园的方式进行管理,但其芽叶整齐程度明显低于 其他茶树品种,机采叶中单片及老梗叶的比例也是 最高的,这可能与白毫早茶树生长习性有关。 2. 2 名优茶机械采摘适期分析
处理一: 树冠上芽叶新梢中一芽二叶新梢数量 占整个新梢数量的 90% ; 处理二: 树冠上芽叶新梢 中一芽二叶新梢数量占整个新梢数量的 80% ; 处理 三: 树冠上芽叶新梢中一芽二叶新梢数量占整个新 梢数量的 70% ; 处理四: 树冠上芽叶新梢中一芽二 叶新梢数量占整个新梢数量的 60% ; 处理五: 树冠 上芽叶新梢中一芽二叶新梢数量占整个新梢数量的 50 % [5]。 1. 2. 3 调查方法
4. 99 ± 1. 11 10. 89 ± 2. 42 39. 37 ± 2. 68 28. 66 ± 2. 82 12. 08 ± 1. 84

江苏省茶树品种现状及发展思考

江苏省茶树品种现状及发展思考

江苏省茶树品种现状及发展思考邢 瑶1 梅菊芬2 储睿文3 艾仄宜3 徐德良2 唐锁海1 杨亦扬3(1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南京210036;2无锡市茶叶品种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63;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4)摘要: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的基础。

对江苏茶树品种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制约江苏茶产业发展在品种方面上存在的名优茶风格特征多样、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盲目跟风引种等主(客)观问题。

提出了加快适宜江苏茶树品种选育和成果落地转化的建议,以期为解决制约江苏茶产业发展品种因素提供借鉴。

关键词:江苏;茶树品种;现状;思考江苏省是我国茶叶产区之一,产茶区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宁镇扬和连云港丘陵地区,以名优茶生产为主,采茶期约2个月。

2021年江苏省茶园面积3.43万hm 2,干毛茶产量1.07万t ,产值33.09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0.52万t 。

茶树品种是茶叶产量、质量、抗性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高香型、叶色特异等优良茶树品种的推广利用,各茶区优化结构、培育品牌、产业融合,不断探索开发新产品,有力推动全省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1 江苏省茶树品种发展现状1.1 茶树品种发展历程 江苏最早均种植有性系茶树品种,以洞庭种、宜兴种和茅麓种为主的地方有性系茶树品种[1]。

20世纪50-90年代,引进的有性系茶树良种安徽槠叶种、浙江鸠坑种和福建福鼎种逐渐成为江苏主产区的主栽品种。

江苏无性系茶树良种引种适应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引进无性系品种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和政和大白茶。

20世纪80-90年代江苏逐步引进浙农113、龙井43、嘉茗1号(乌牛早)、白叶1号(安吉白茶)等品种。

21世纪以来,除引进栽植中茶108等中茶系、浙农系早生无性系良种外,黄金芽、中黄1号等叶色特异的无性系茶树品种引进推广面积大幅增加。

江苏茶树良种繁育较其他产茶省发展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才正式规划茶树良种发展工作,历经10余年,20世纪90年代以高产为目标,成功选育出国家级良种锡茶5号、锡茶11号和省级良种锡茶10号。

茶树品种ppt课件

茶树品种ppt课件

05
茶树品种的培育与改良
茶树品种的选育
茶树品种的选育是茶树育种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茶树个体进行繁 殖,以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后代。
选育过程中,需要考虑茶叶品质、产量、适应性、抗逆性等多个因素,以确保所选 育的茶树品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和生产要求。
选育方法包括单株选择、混合选择和群体改良等,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茶树品 种和育种目标。
欧洲地区的茶叶种植规模较小,主要在葡 萄牙、意大利、希腊等国家有少量种植。
04
茶树品种与茶叶品质
茶树品种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茶树品种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茶树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 和适应性,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茶树品种的遗传特性、生长环境、栽培管理等因素都会对茶叶品质产生影响,因 此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茶树品种是提高茶叶品质的关键。
茶树品种ppt课件
• 茶树品种概述 • 中国茶树品种 • 世界茶树品种 • 茶树品种与茶叶品质 • 茶树品种的培育与改良
01
茶树品种概述
茶树品种的分类
按照形态特征
根据茶树的树形、叶片形态、芽 头等特征,可以将茶树品种分为 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等。
按照生化成分
根据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 咖啡碱等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和 比例,可以将茶树品种分为高酚 类、高氨类和酚氨类等。
不同茶树品种的茶叶品质特点
红茶
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具有 香甜、醇厚、回甘的特点。
白茶
白毫银针、白牡丹等,具有清 香、滋味鲜爽、回甘强的特点 。
绿茶
龙井、碧螺春、毛峰等,具有 清香、鲜爽、滋味醇和的特点 。
乌龙茶
铁观音、大红袍等,具有香气 浓郁、滋味醇厚、回甘强等特 点。

几种树种在杭州下沙盐碱地的适应性试验

几种树种在杭州下沙盐碱地的适应性试验

几种树种在杭州下沙盐碱地的适应性试验
龚仲幸
【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杭州下沙属盐碱性土壤,该环境条件对树种要求很高.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10个树种进行适应性研究,通过分析树种的种植死亡率、树木的年生长量、落叶树种的落叶期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出,椤木石楠、蜡杨梅、弗吉尼亚栎、小叶朴和香花槐5个树种在下沙值得推广应用,日本黄栌、花榈木、巨紫荆需经土壤改良后方可应用,而七叶树、含笑属植物不推荐使用.
【总页数】2页(P154-155)
【作者】龚仲幸
【作者单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
【相关文献】
1.彩色树种在天津滨海盐碱地引种试验及适应性 [J], 杨永利;张连城;程耀民
2.杭州下沙园林植物适应性调查 [J], 龚仲幸;荣先林
3.福建滨海风沙地带几种桉树种源适应性选择试验初报 [J], 洪顺山;徐文辉
4.柴达木盆地盐碱地农田防护林树种适应性研究 [J], 樊光辉
5.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区主要树种适应性评价 [J], 高帆;彭祚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杭州市农科院选育的茶树品种在浙江省的应用现状

杭州市农科院选育的茶树品种在浙江省的应用现状

杭州市农科院选育的茶树品种在浙江省的应用现状余继忠黄海涛郭敏明师大亮周铁锋张伟杭州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曾选育出迎霜、翠峰等4只国家级茶树良种及1只省级良种霜峰,还有较多的优良品系,其中茂绿已经在2003年参加全国茶树良种区试,目前表现良好。

迎霜、翠峰、茂绿等良种在我省各县与江苏、安徽等地有较大的栽培面积,据浙江省农业厅统计,至2005年止,这几只茶树良种在浙江省栽培的面积达19万亩,年产茶叶10000吨,年产值5.5亿余元,在浙江省茶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为了对我们单位选育的良种情况进行较全面的了解,我们拟对优良品系茂绿与迎霜、翠峰、劲峰、青峰等4只国家级茶树良种在浙江省的栽培面积、利用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各品种在推广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我们选育的茶树良种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各品种在浙江省现有栽培面积及利用情况1、各品种现有栽培面积情况据浙江省各地区茶叶主管部门统计,至2008年10月份,各品种栽培面积如下(见下表1):迎霜261491.2亩,翠峰13342亩,劲峰320亩,青峰0亩,茂绿4439亩。

各品种合计面积27.96万亩,约占全省无性系良种总面积的24.1%,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10.4%(浙江省2008年数据正在统计过程中,无性系良种面积约为116万亩,茶园总面积为270万亩)。

表1各品种在浙江省各地区栽培面积单位:亩温州1439014390绍兴6507035065420湖州42001004300丽水63440806063580衢州5520820013720金华35399.223535634.2台州2200022000舟山24060300合计261491.21334232004439279592.2几个茶树品种中,迎霜推广应用面积最大,2008年达到了261491.2亩,除舟山外全省各个地市均有栽培,是浙江省现有栽培面积20万亩以上的三只品种之一(另两只为嘉茗一号和龙井43,三只品种面积相近),在浙江省主要推广茶树品种占有重要的地位。

自然越冬过程中3个茶树品种的生理特性变化及抗寒性评价

自然越冬过程中3个茶树品种的生理特性变化及抗寒性评价

自然越冬过程中3个茶树品种的生理特性变化及抗寒性评价李叶云;舒锡婷;周月琴;江昌俊【摘要】以茶树也Camellia sinensis (Linn.) Kuntze页品种‘舒茶早’(‘Shuchazao’)、‘乌牛早’(‘Wuniuzao’)和‘平阳特早’(‘Pingyangtezao’)为实验材料,分析了自然越冬过程中(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茶树叶片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热稳定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SOD、CAT 和 POD)活性、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 / Fm )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并应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法对3个茶树品种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自然越冬期3个茶树品种叶片生理指标随时间推移呈规律性变化,越冬期(12月和1月)与越冬前期(10月)、越冬后期(2月和3月)各指标总体上差异显著,且品种间各指标也有一定差异。

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热稳定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以及 SOD 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峰值多出现在12月或2月;CAT 和POD 活性、Fv / Fm值和总叶绿素含量则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且均在1月降至最低。

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1主成分(X1)包括可溶性糖含量、SOD 活性、CAT 活性、POD 活性、Fv / Fm和总叶绿素含量,贡献率达到57.97%;第2主成分(X2)包括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热稳定蛋白质含量和脯氨酸含量,贡献率达到26.89%。

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自然越冬期3个茶树品种抗寒性的综合评价值均随时间推移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均在12月达到最高,据此判断3个茶树品种中‘舒茶早’的抗寒性最强、‘乌牛早’的抗寒性最弱,‘平阳特早’的抗寒性介于二者之间。

研究结果显示:在自然越冬过程中供试3个茶树品种的抗寒性与其生理指标变化及生长表现一致,表明综合评价法可用于茶树抗寒性评价。

%Taking cultivars ‘Shuchazao’,‘Wuniuzao’and ‘Pingyangtezao’of Camellia sinensis (Linn.) Kuntze asexperimental materials, changes in main osmoregulation substance( soluble sugar, soluble protein, heat-stable protein and proline) content, antioxidant enzyme (SOD, CAT and POD) activity, the maximum quantum efficiency of PSII(Fv / Fm ) and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in leaf of C. sinensis during natural overwintering period (from Oct. 2011 to Mar. 2012) were researched, and cold resistance of three cultivars of C. sinensis wa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ombined with subordinate func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natural overwintering period, there is a regular change in physiological indexes in leaf of three cultivars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difference in each index among overwintering stage (Dec. and Jan.), pre-winter stage (Oct.) and post-winter stage (Feb. and Mar.) is generally significant and there is a certain difference in each index among different cultivars.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 soluble protein, heat-stable protein and proline and SOD activity increase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 and the peak value mostly appears at Dec. or Feb. While CAT and POD activities, Fv / Fm value and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decrease firstly and then increase, and all appear the minimum at Jan. The result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X1) includes soluble sugar content, activities of SOD, CAT and POD, Fv / Fm and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with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57. 97% , and the second principal component ( X2) includes contents of soluble protein, heat-stable protein and proline with contribution rate of 26. 89% . The result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hows that during natural overwintering period, the comprehensiveevaluation value of cold resistance of three cultivars all increases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all reach the maximum at Dec. Acco rding to this evaluation, cold resistance of cultivar ‘Shuchazao’ is the strongest in three cultivars, that of cultivar ‘Wuniuzao’ is the weakest, and that of cultivar ‘ Pingyangtezao’ is between them. It is suggested that during natural overwintering period, cold resistance of three cultivars tested is consistent with physiological index change and growth appearance, as a resul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cold resistance of C.sinensis.【期刊名称】《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7页(P52-58)【关键词】茶树;自然越冬;生理指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值;抗寒性【作者】李叶云;舒锡婷;周月琴;江昌俊【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茶叶加工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茶叶加工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茶叶加工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茶叶加工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78;S571.1茶树〔Camellia sinensis(Linn.)Kuntze〕是一种喜暖畏寒的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在中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江南茶区茶树栽培综合适宜性评价

江南茶区茶树栽培综合适宜性评价

江南茶区茶树栽培综合适宜性评价胡波;金志凤;李颖;丁烨毅;李仁忠【摘要】为了评价江南茶区茶树栽培适宜性,本文综合考虑气候、地形和土壤因子,筛选出年平均气温、年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极端最低气温小于等于-13℃出现的频率、4-10月的平均相对湿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土壤酸碱度和土壤质地等9个评价指标,应用AHP熵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图和茶树栽培现状,经细网格推算,构建茶树栽培适宜性评价模型,将江南茶区茶树栽培区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3个等级,并进行分区评述.结果表明,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茶树栽培的面积分别为317518.3 km2,410343.3 km2,148064.5 km2,分别占江南茶区评价面积的36.25%、46.85%和16.9%.利用浙江省松阳县茶树种植现状分布图对松阳县茶树栽培综合适宜性区划结果进行检验评价,表明松阳县茶树栽培适宜性区划结果与茶树种植的分布现状比较吻合.评价结果可为茶树栽培的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uitability of tea (Camellia sinensis) cultivation in the region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with the climate,topography,and soil factor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the article selects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the annual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bove 10 ℃,the frequency of extremely low temperature below-13 ℃,the average humidity from A pril to October,slope,aspect,altitude,soil pH,and soil texture to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suitability in the region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The weights of suitability evaluation indexes are calculated by the AHP entropy bined with the land-use map and the status of tea cultivation,the evaluation model of suitability of tea cultivation isestablished by the fine grid calculation.The suitability of tea cultivation is divided into 3 classes:suitable,sub-suitable and non-suitable reg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eas of suitable,subsuitable and non-suitable regions for tea cultivation are 317518.3 km2,410343.3 km2,and 148064.5 km2,which accounted for 36.25%,46.85% and 16.9%o of the total evaluation area,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ea cultivation of Songyang to validate and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suitability regionalization of tea cultivation,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are identical wit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tatus of tea cultivation.The evaluation result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optimized layout of tea tree cultivation.【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8(046)002【总页数】6页(P390-395)【关键词】土壤酸碱度;AHP熵权法;适宜性评价;检验;江南茶区【作者】胡波;金志凤;李颖;丁烨毅;李仁忠【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气象局,宁波315012;浙江省气候中心,杭州310017;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08;浙江省宁波市气象局,宁波315012;浙江省气候中心,杭州310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2;S571引言中国是世界茶业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之一。

13个茶树新品种在杭州的适应性

13个茶树新品种在杭州的适应性

13个茶树新品种在杭州的适应性
章志芳;曾建明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3(52)21
【摘要】对参加第三轮全国茶树区域试验杭州点的13个茶树新品种进行了连续6年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鄂茶5号、南江1号、名山特早芽213、农抗旱、石佛翠综合表现超过或者接近对照福鼎大白茶,适宜在杭州茶区种植;其他8个茶树品种五峰310、石佛香、玫零壹、大叶龙、早玫瑰、鄂茶6号、五峰212、茗科3号不适宜在杭州茶区种植.
【总页数】4页(P5224-5227)
【作者】章志芳;曾建明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杭州310008;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杭州3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1.1
【相关文献】
1.巴渝特早、特香早茶树在杭州的适应性 [J], 章志芳;贾丙娟;曾建明
2.茶树新品种'湘妃翠'在杭州的适应性研究 [J], 章志芳;贾丙娟;曾建明
3.茶树新品种“苏茶120”在杭州的适应性研究 [J], 章志芳;贾丙娟;曾建明
4.茶树新品种‘湘妃翠’在杭州的适应性研究 [J], 章志芳;贾丙娟;曾建明;
5.茶树新品种陕茶1号在陕西汉中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J], 张颜青;李云;李秀峰;吴建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助推茶产业绿色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助推茶产业绿色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助推茶产业绿色发展倪康;蔡晓明;阮建云【期刊名称】《中国茶叶》【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1页(P31)【作者】倪康;蔡晓明;阮建云【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本刊讯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阮建云研究员主持的“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获得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支持,计划在5年内通过技术集成创新,构建出一系列的茶园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为广大茶农提供明白易懂的操作规程,以大幅削减我国茶园化肥农药的用量,从而实现茶叶的绿色、安全生产,进一步推进我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叶质量安全引人关注在环境资源紧张、农业基础薄弱、茶叶有害生物多发重发频发的严峻形势下,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化肥农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我国茶叶生产中还普遍存在着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的问题,严重威胁着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质量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重大战略决策;农业部提出“一控、二减、三基本”的目标,在《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将生态茶园建设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技术瓶颈亟需克服“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863项目等科技项目的资助下,围绕茶树高效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明显进展,但是与国外先进技术或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比较,在技术深度和系统性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有些技术“水土不服”,不能满足不同区域或茶类生产的技术要求;有些技术太“高大上”,操作性不够强,茶农不易掌握,不能完全实施到位;许多技术是“单打独斗”,缺乏配套,难以形成集成优势,这些都制约了相关成果应用效果的发挥。

优势团队联合攻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全国22家在茶学、植保、土壤肥料等领域具有学科优势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近60名专业科研人员,由阮建云研究员主持,组成科研团队,申报的“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已经获得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的支持,并将于近期启动。

浙江省茶叶生长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浙江省茶叶生长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浙江省茶叶生长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蒋立加;施凯;朱延爱;李凯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年(卷),期】2017(037)024
【摘要】茶叶的产量与茶树的生长气候密切相关,本文结合浙江省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茶园产量的信息资料,针对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适宜度的量化评估以及研究变化地气候条件对茶叶生长的影响,研究了浙江省茶叶生长的气候资源、生产潜力空间变化、时间变化的特征,深度分析茶叶生产中的气候资源利用率,极大地提高了浙江省茶叶生产行业实际生产中对气候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总页数】1页(P241)
【作者】蒋立加;施凯;朱延爱;李凯
【作者单位】杭州市富阳区气象局,浙江杭州 311400;杭州市富阳区气象局,浙江杭州 311400;杭州市富阳区气象局,浙江杭州 311400;杭州市富阳区气象局,浙江杭州31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1
【相关文献】
1.贵州省丹寨县茶叶气候适宜性研究
2.浙江省乌桕气候适宜性研究
3.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浙江省茶叶学会在杭隆重举行陈宗懋研究员当选中
国工程院院士庆祝大会4.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浙江省茶叶学会在杭隆重举行陈宗懋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庆祝大会5.亚热带山区气候资源利用研究Ⅱ.浙江省高海拔地区蔬菜气候适宜性区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茶树品种抗寒性试验

茶树品种抗寒性试验

茶 叶 JournalofTea 2022,48(1):34~38 茶树品种抗寒性试验邢 瑶1 李 松2 唐锁海1 杨亦扬3 虞 斌4 魏爱华4(1.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南京210036;2.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南京210036;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4;4.南京雅润茶业有限公司,南京211300) 摘 要 江苏位于茶树种植的北缘地区,茶树易受冻害。

随着无性系茶树良种的不断推广,筛选抗寒性强、适宜江苏种植的茶树新品种,对茶树新品种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本演技利用极端低温气象条件,对引进和江苏自选的31个品种的幼龄茶树进行冻害调查试验,结合冻害指数的系统聚类分析,评估不同品种幼龄茶树的抗寒能力。

试验结果表明,正常叶色的幼龄茶树除‘川茶2号’外基本为轻中度冻害,其中‘多抗香’、‘锡茶5号’、‘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舒茶早’等品种幼龄茶树抗寒性强。

叶色变异茶树品种间抗寒性存在差异,白色叶幼龄茶树为轻度冻害,黄化叶和紫化叶茶树多为中重度冻害,其中‘中白1号’、‘白叶1号’、‘中白4号’、‘中黄2号’抗寒性强,‘中黄1号’、‘御金香’、‘郁金香’抗寒性较强。

关键词 幼龄茶树;冻害;极端低温 中图分类号:S571.1;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77 8921(2022)01 034 05InvestigationonextremelowtemperaturefreezinginjuryofdifferentteavarietiesduringoverwinteringXINGYao1,LISong2 ,TANGSuohai1,YANGYiyang3,YUbin4,WEIAihua4(1.Jiangsu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Najing,210036;2.Najing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Najing,210036;3.InstituteofLeisureAgriculture,Jiangsu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JiangsuKeyLaboratoryforHorticulturalCropGeneticImprovement,Nanjing,210014;4.NajingYarunTeaCo.,Ltd.,Najing,211300)Abstract TeainJiangsuprovincearesusceptibletofrostinjurybecauseJiangsuProvinceislocatedonthenorthernedgeoftheteaplantatingsuitablearea.Asclonalteacultivarsarecontinuouslyinnovatedandpopularized,screeningsuitableteacultivarswithcoldresistanceinathisregionwillbeofsignificanceforteaindustryinJiangsuProvince.Thefrostinjurydegreeof31introducedandlocallyselectedteacultivarswasinvestigatedunderextremelowtemperatureconditions.ThecoldresistanceofyoungteaplantsfromvariousteacultivarswereevaluatedbyHierarchicalclusteranalysisondataoffrostinjuryindex.Theressultsshowedthattheyoungteaplantswithnormalgreenleafcolor,except‘ChuanchaNo.2’,hadlightandmoderatefrostinjury,amongwhich‘DuoKangxiang’,‘XichaNo.5’,‘Longjing43’,‘LongjingChangye’,‘Yingshuang’and‘ShuchaZao’hadstrongcoldresistance.Thereweredifferencesincoldresistancebetweenteacultivarswithleafcolorvariation.Theyoungteaplantswithwhite leafbasicallysufferedfrommildcoldinjury,whilethosewithyellow leafandpurple leafteaplantssufferedfrommoderateorseverecoldinjury,amongwhich‘ZhongbaiNo.1’,‘BaiyeNo.1’,‘ZhongbaiNo.4’and‘ZhonghuangNo.2’hadstrongcoldresistance,whilethoseof‘ZhonghuangNo.1’,‘YuJinXiang’and‘YuJinXiang’hadmediumstrongcoldresistance.Keywords Yongteaplants;frostinjury;extremelowtemperature收稿日期:2021-11-15基金项目:江苏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JATS[2021]005);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特色茶叶(2020 SJ 047 02 1)。

浙农21(茶树)

浙农21(茶树)

浙农21(茶树)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茶2002012
作物种类:茶树
品种名称:浙农21
选育单位: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平阳云南大叶种中单株选育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1992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小乔木型,中叶类,中生偏早。

树姿开展,枝干粗壮。

叶色深绿,叶肉厚,叶型椭圆,叶面光泽性特强,芽叶壮,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04.0克。

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2.8%、茶多酚25.0%、咖啡碱4.1%。

制红茶品质与黔眉419相近,制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近。

抗寒性中等。

产量表现:1973年开始品比试验,1975~1976年投产头两年,产量比福鼎大白茶高37.9%。

1997~2001年全国区试期间,比绿茶对照种福鼎大白茶高1.37~13.18%,但比红茶对照种黔湄419低17.52-21.12%。

栽培技术要点:在行距1.5米规格下,采用单行或双行密植;幼龄期做好防冻保苗工作;及时、分批采摘。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广东、广西、福建、赣南、湘南、浙南等茶区种植。

- 1 -。

永嘉茶树新品种引进试验及经济效益分析

永嘉茶树新品种引进试验及经济效益分析

永嘉茶树新品种引进试验及经济效益分析摘要为了有效调整茶叶生产的“洪峰期”、避免茶叶采制劳动力过度紧缺,充分利用茶厂设施及机械设备,减少茶园病虫害暴发和“倒春寒”对茶叶造成的损失,永嘉县引进铁观音、白叶一号、龙井43等茶树良种,开展多茶类生产,通过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模式的对比试验和经济效益分析,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旨在促进永嘉茶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茶树品种;引进;试验;效益分析永嘉县地处括苍山南麓,瓯江下游北岸,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全县总面积2 698.2km2,总人口90万人,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的多山丘陵县。

至2008年,全县良种茶园面积达到0.34万公顷,产量500t,产值1亿元,良种覆盖率达98.1%,2次被浙江省评为良种推广先进县。

在茶业飞速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永嘉只种植嘉茗一号1个特早生茶树良种、只生产乌牛早茶1个扁形名茶的茶产业结构对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如生产季节短、产茶高峰期集中、采制力量不足、设备利用率不高、“倒春寒”冻害和病虫害发生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为此,我们引进了铁观音、白叶一号、龙井43等茶树良种,开展多茶类生产,通过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模式的对比试验和经济效益分析,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永嘉茶产业继续健康有序地发展,提高茶农收入。

1试验地试验品种概况嘉茗一号茶园在瓯北镇行禅村,铁观音茶园在鹤盛乡炉山村,白叶一号茶园在岭头乡九龙山,龙井43茶园在茗岙乡中村。

供试茶园树龄5年,海拔300m 以上,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2℃,≥10℃的活动积温5 707.9℃,无霜期282.7d,年均降水量1 694.6mm,年均空气相对湿度77%,年均光照时数1 939.2h±120.8h,茶园土壤多属红黄壤及其变种,pH值5.35~5.69。

2对比试验的方法2.1同一品种不同采制方式嘉茗一号茶园,只采春茶1季,早期鲜叶加工成中高档的乌牛早茶,后期分3种不同的加工模式,一是利用1芽1~2叶鲜叶加工成低档乌牛早茶;二是利用粗老鲜叶加工成乌龙茶;三是利用单芽加工成针形芽茶。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茶树品种创新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茶树品种创新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茶树品种创新
佚名
【期刊名称】《云南科技管理》
【年(卷),期】2012(025)004
【摘要】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勐海)”2hm2(合30亩),收集、保存1500多份茶树种质资源;利用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通过系统选种、茶树人工杂交育种、茶树回交技术研究,已筛选出云抗系列、76系列、73系列、佛香系列、云茶系列等400余份育种材料,并已从中育成获国家林业局授予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2个(云茶1号、紫娟),国家审定品种2个,省级品种审定(登记)或同行专家鉴评的品种22个,
【总页数】1页(P83-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4.6
【相关文献】
1.福建茶树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品种创新 [J], 叶乃兴;杨如兴;郭吉春;杨江帆
2.加强品种权保护,促进品种创新与应用 [J], 白和盛;苏建坤;何榕;严巧玲;詹存钰
3.加强品种创新利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J], 严巧玲;叶浩;焦隽
4.茶树种质资源薮北种利用与玉绿、玉笋品种创新 [J], 王旭;董丽娟;杨阳;张曙光;刘振;宁静
5.抓“龙头”项目是促进偏远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关于雅布赖盐场依靠科技进步的调查 [J], 梁万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主要 参 试 品种 为 重庆 、 湖 南 等省 选 送 的 4 个 茶 树新 品 种, 鉴 定各参 试 品种在 长江 以南 地 区的适应 性 、 制茶 品质 、 鲜叶产量 、 成 活 率 等 主 要 经 济 性状 的 表 现 。 其 中 “ 苏 茶
1 2 0 ” 是 江苏 无 锡市 茶 叶 品种研 究 所从 福 鼎大 白茶实 生后 代 中通过单 株育 种法 选育 的新 品种 , 2 0 1 0 年 通过江 苏省农 作物 品种 审定委 员会 鉴定为 省级 品种 , 2 0 1 4年通过 全 国茶 树 新 品种 鉴定 委员会 鉴定 , 成为 国家级 新 品种 。本 文报告
种 区域试 验于 2 0 0 8~2 0 1 3 年进行 , 中 国农业 科学 院茶 叶研 究 所作 为全 国 6 个 区试点 之一 , 承担 了江南 茶 区 的试 验 工
二、 结果与分析
1 . 茶 树 移 栽 成 活 率
分 别于 2 0 0 8 、 2 0 0 9年底进 行成 活率 调查 , 结果见 表 2 。

苏茶 1 2 0
9 8 . 6
1 0 0
2 . 茶树生长势
2 0 0 8 年 定植至 2 0 1 0 年属 茶树定型修 剪后 留养 阶段 , 茶

材 料 和 方 法
树高、 幅度 逐 年增 加 。连 续 3 年测 定参 试 品种 生 长势 ( 表
3 ) 。可 以看 出, 苏茶 1 2 0 生长势较 对照种强 , 树高 、 树幅 3 年
1 . 5 8 3 . 6 8
全 氮 ( %)
O . O 8
全钾 ( mg , k g )
6 7 4 8
全磷 ( mg / k g )
4 o 9
第 一腋芽 , 固定 1 0 个枝条 , 每隔 2 天观察茶 树春梢一 、 二、 三 叶初展期 。综合 3 年结 果 ( 表4 ) , 可 以看 出 , 苏茶 1 2 0 一芽 一
1 . 茶树 品种 中都超过对照 。 表 3 参试 茶树 品种树高、 树幅测定结果
品种 树 高 树 幅
供试 品种 “ 苏茶 1 2 0 ” 为江 苏无锡 市茶 叶品种研 究所 提
供的 1 足 龄扦插 苗 。对 照品种福 鼎大 白茶为福 建省农科 院 茶叶研究所提供 的 1 足龄扦插苗 。
品 种
C K
表 4 参试茶树 品种物候期的观 察结果
一 芽 一 叶 一芽- n t - 一 芽 三 叶
3 月1 8 日~ 4 月1 4日 3 月2 4日~ 4 月1 8 日 3 月2 8日~ 4 月2 2 E t
苏茶 1 2 0 3 月1 4日~ 4 月 6曰 3 月2 0日~ 4 月1 4 日 3 Y ] 2 6 E t ~ 4 月1 6 日
茶树新 品种“ 苏茶 1 2 0 " 在杭州的适应性研究
章 志芳 贾丙娟 曾建明
( 中国农业科 学院茶叶研 究所 , 3 1 0 0 0 8 ) 茶 树 品种 区域 试验 是育 种过 程 的一 项重 要程 序, 其目
的是研 究品种 的适 应性, 明确 品种适 宜 的推广 范围, 为茶树 品种 审定 和 良种 推广 提 供科 学依 据 。第 四轮全 国茶 树 品
基金项 目: 现代农业( 茶叶 ) 产业技术体 系项 目( CA RS 一 2 3 ) 、 浙 江省重 点科技创新 团R( 2 0 1 1 RS 0 0 2 4 ) 资助 ; 为通讯作者。
1 7 ・

4 . 发 芽 密 度
当, 品质优异 , 说 明该 品种适制绿茶 , 适 宜在绿茶产 区栽培 。
7 . 抗逆性
在通过一芽二叶期时 , 测定 了参试 品种 的 3 年发芽密度 ( 表5 ) , 结果表明苏茶 1 2 0 发芽密度大于对照种 。
苏茶 1 2 0 在杭 州的适应性较好 , 移栽成活率与对照种无显著
差异 。
表2 参试茶树品种成活率

品种
2 1 3 0 8正 CK 9 6 . 1
成 活 率
2 0 0 9正 9 9 . 3
了“ 苏茶 1 2 0 ” 在 杭州 地 区的 区域适 应 性研 究结 果 , 为生产 引种 提供依 据 。
2 . 试 验 点 基 本 情 况 试验点 位于杭州 市的 中国农 业科学 院茶叶研究所 实验
2 0 0 8 正 2 0 0 9 正 2 0 1 0 芷 2 1 3 0 8 焦 2 0 H D 9 年 2 0 1 0 钲
CK 6 6. 2 1 0 7 . 5 1 4 2 . 3 6 5. 7 9 8 . 5 l 3 2 . 1
叶期 、 一芽 二叶期和一芽三 叶期都 比对照早 2 ~4 天, 属 于早
生种。
3 . 试 验 设 计 与 方 法
试 验 设 3次 重 复 , 随机排列 , 以 福 鼎 大 白 茶 为 对 照 ( C K) , 每小 区面积 1 3 . 5 m 2 ( 9 m ̄ 1 . 5 m ) 。2 0 0 8 年3 月参 试茶苗 全部定植 到位 , 采用 双行条栽方 式布置 , 大行距 1 . 5 I T I , 小行 距0 . 4 m, 穴距 0 . 3 3 m, 每穴 定植 2 株, 每小 区定植 1 1 0 株 。试 验 鉴定 内容按照《 全国茶树品种 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 实施 。
茶园 ( 1 2 0 。 0 7 E , 3 0 。 1 N) 。年均气 温 l 7 , 极端最 高气 温 4 O o C , 极端 最低气温 一 7 c C, 年降水量 1 1 0 0 — 1 3 0 0 m m。试 验地
土壤属于红色棕壤 , 土壤肥力 和p H见表 1 。
苏茶 1 2 0
6 3 . 5 1 1 l _ 3 1 4 4 . 3
7 1 . 3
1 0 3 . 9
1 3 2 . 8
3 . 物候 期
表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项目
结果
从2 0 1 1机质 p H 值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