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差异性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开题报告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贷款青岛农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发展对策一.论文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小微企业发展的速度十分迅猛,在我国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的战略角色,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若干就业岗位、增加了国民收入,在改善民生、促进国家税收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近期来看,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金融财政和税收政策帮扶小型企业生存和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以及目标市场将会向小型企业倾斜,只有迎合趋势发展,加强对小型企业贷款的管理和发展才能保持商业银行旺盛的竞争力。
然而,小型企业融资难依旧是困扰其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意识到了小型企业的重要性,却不曾结合银行特色和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客观意识尚处于“抓大放小”的经营思路,忽略了对有潜力的小型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制约了小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此背景下作为青岛市农村信用社改制的青岛农村商业银行,一直立足于服务中小型企业,努力把小型企业金融服务从产品、机制层面跃升到体制的层面。
然而,青岛农商银行在小型企业贷款业务发展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引发青岛农商银行的小型企业贷款业务发展受阻。
二.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针对研究对象青岛农商银行,在发展此类业务过程中,提供借鉴的目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利于创建全新客户群,提升优化银行结构、资本占用相对较低的小微金融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对于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其他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此类问题提供借鉴和依据。
国内关于小型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的相关研究有很多,多数研究以小型企业自身为雏形,通过横向比较显现小型企业在申请贷款方面的优势,鲜有以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分析。
本文的研究是希望通过对于源头—商业银行来解决我国小型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弥补银行小型企业贷款业务发展方面的研究不足。
同时本文的研究能很好的从根源上解决我国目前小型企业所面临的贷款难的问题,同时提供了我国商业银行新效益增长点、拓展了新的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的政策调节和资源配置的角色。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贷款利率的定价是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客户获得资金成本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改革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商业银行贷款的定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愈加复杂和严峻。
因此,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指导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决策,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的研究,探索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因素和影响,以及政策和监管对定价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深入研究以下内容:1.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基本理论框架及模型。
2.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因素和影响机制。
3.政策和监管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影响和调控。
4.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的实证分析和模型构建。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和模型构建的方法,构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探究不同因素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影响。
研究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收集相关文献,了解不同经济环境下、不同城市、不同客户类型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情况。
2.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主要因素。
3.分析政策和监管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影响和调控。
4.构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和测试。
5.根据实践的经验和实证结果,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指导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决策。
四、研究的预期成果1. 建立适合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指标体系,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提供决策支撑。
2. 探索并验证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机制。
3. 揭示政策和监管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影响和调控,为相关监管机构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在当今金融全球化、监管放松、产品创新层出不穷的形势下,银行贷款管理的中心任务是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贷款定价,商业银行贷款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是保证商业银行实现稳健和持续经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贷款定价方法,对优化信贷资源配置、防范信贷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预期目标:本文在结合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展开实证研究,将具体调查分析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方式,并与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泰隆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特色,希望能对其它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研究综述:从信用风险评估的角度来看,章彰、陈四清、巴曙松、詹向阳等专家学者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理论从不同侧面与层次进行了卓有成绩的研究。
其中巴曙松、詹向阳等侧重于《巴塞新资本协议》及在我国的应用研究,章彰、陈四清等更侧重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研究。
陈佳洁、李建波(2008)在基于DEA/AHP的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评估研究后认为,DEA 模型只能给出相对有效和相对无效两种结果,但有时我们需要知道相对有效公司之间的绩效差异,利用DEA/AHP方法可以实现对这些公司的全排序,从而帮助银行做出更精确的评价,有效避免潜在的信贷风险。
邵科(2009)利用Credit Metrics模型建立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把企业贷款的信用等级评定,贷款组合风险价值的计量、管理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
它不仅仅给出了违约的概率,还给出在一定的置信度水平下的信用风险V AR值,这个值一方面可以简单明了的表示信用风险的大小,能够帮助决策者方便地根据自身的经营目标、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在不同的投资决策之中做出选择。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贷款定价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问题主要包括利率浮动、贷款期限、担保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定价合理性会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还款能力,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当前,在经济转型、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进行合理的定价已经成为银行经营和风险管理的重要问题,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定价水平和保障金融市场稳定。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定价策略以实现定价优化。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现状分析:对当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浮动机制、利率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现状问题和存在的难点。
2.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分析:探究定价策略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如市场利率、信用评级等,同时分析有效利用客户信息以改善贷款定价的潜在机会。
3. 基于风险管理的定价策略:通过研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定价策略及其应用,以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4. 定价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基于现有商业银行定价模型,建立一种合理、可行的贷款定价模型,并运用实证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影响因素、定价策略和模型。
具体技术路线如下:1. 文献综述: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探讨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定价案例研究,探究现实中的定价策略和结果,并从中发现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3.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大量的经济、金融和行业数据以及商业银行的贷款和用户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如经济数据分析、回归分析、支持向量机等方法,研究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影响因素和定价策略,构建合理的定价模型。
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贷款,而商业银行对于贷款的定价模式一直是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模式主要以参考利率加点的方式进行,但这种传统的贷款定价模式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定价策略不规范、利率浮动幅度过大等,难以满足客户和银行的需求。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问题,探讨新的贷款定价模式,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市场竞争力。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比较和分析不同贷款定价模式的优缺点,结合商业银行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贷款定价模式。
三、研究内容
(一)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的现状分析
1.1 参考利率加点的贷款定价模式
1.2 贷款利率浮动方式
1.3 风险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法
(二)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定价策略不规范
2.2 利率浮动幅度过大
2.3 收益可控性不强
(三)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的改进方案
3.1 建立差异化贷款定价体系
3.2 引入贴息利率
3.3 建立风险控制机制
(四)案例分析
4.1 招商银行的差异化贷款定价模式
4.2 农业银行的贴息利率贷款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将总结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现商业银行定价模式的改进方案,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些年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产品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大多数企业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资金,银行就成为其外部筹资的主要选择。
但是因中小企业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 银行不愿对中小企业放贷。
同时, 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 缺乏抵押资产, 融资成本高等原因, 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这一融资渠道对我国中小企业也变得越来越严峻。
本文主要以浙江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状况为基础,指出了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原因分析,结合中国银行义乌支行贷款现状,提出更加有效的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从银行的角度把与企业相关的信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易于量化、传递和处理的“硬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企业公开的财务报表,比较客观;另一类是无所谓不易于量化和传递“软信息”,这些信息多数是关于特定对象的专有信息,难以用书面报表形式进行统计归纳。
基于“硬信息”形成所谓的交易型贷款技术(transaction lending technology);基于“软信息”形成所谓的关系型贷款(relationship lending)。
由于大银行在组织机构、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因此比较偏重“硬信息”的获取,依赖交易型贷款技术;而中小银行由于地域性和社区性特征,可以通过长期与中小企业保持密切联系获得各种“软信息”,因而注重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发放关系贷款。
于是传统的信贷市场的格局:大银行的贷款对象是大企业,而中小银行的贷款对象是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和提供信息服务的专门机构的出现,银行开发出于基于不同信息的多种交易型贷款技术,如抵押担保贷款、信用评分技术等,大银行开始介入中小企业信贷市场。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源自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动荡给世界各国金融机构一次深刻的教训,它提示了我们要准确地揭示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以及探索化解不良贷款之路的重要性。
而近年来,我国的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双降”只能说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确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并不能说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因此,促成不良贷款的因素及对策值得探讨。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而以中小企业贷款为主的宁波银行正经受着资产质量的考验,2010年第三季度,宁波银行不良贷款又有所反弹,其次级类所占比重较高。
本文主要是将阐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并以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为例进行分析,从而阐明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应对措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国外研究中,最早的银行倒闭事件可以追溯到14世纪巴蒂家族的弗罗伦萨银行,当时,由于英吉利政府没能偿还该银行的巨额贷款,而导致其倒闭。
19世纪,英格兰两家大银行的倒闭,日本北海道拓殖银行的破产等,这些银行经营的失败案例在国际金融史上时有发生。
而导致银行破产的原因中,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一直是银行失败的主要原因。
Sanjeev,Gunjan米(2007)认为,不良贷款已成为世界各地银行界的威胁,而形成不良贷款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相比有较高的影响力。
富兰克林艾伦(2009)认为,不良贷款问题是中国持续繁荣的最重要的问题,在努力改善银行体系中,特别是减少不良贷款的主要银行数量和提高其效率的延续,是中国改革在短期内金融体系最重要的方面。
对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的国内研究中,赵洪丹、丁志国(2010)通过研究发现,2003年以来的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双降”主要归因于贷款存量增大和不良贷款的剥离。
经调整后的2008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远高于银监会公布的相应值,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水平并没有明显改善。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立论依据1. 研究意义、预期目标个人贷款作为商业银行颇具前景的优质资产,各家商业银行都将其视为战略重点,但是由于个人贷款用途难以监管,容易造成贷款用途的变异,使银行潜在信贷风险增大,这严重制约了我国个人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
随着2010年2月份《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个人贷款业务势必要面临新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银行如何立足经济环境和信用环境,提高个人贷款管理和风险掌控能力,达到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效率与成本的有机统一,实现个人贷款业务持续、健康的发展,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预期目标:本次研究将通过建设银行成都市温江支行的数据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揭示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探讨国内商业银行存在的相似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在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
具体方法是为了采用对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数据的整理,以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市温江支行为研究对象,调查该支行的个人贷款种类、数量以及不良贷款率,根据实际数据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制度,在人员内部分配上进行调整,抽调出更多的人力对贷款人进行服务与监管等解决方案。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西方早在19世纪前就已经出现了个人贷款的雏形,最早的个人贷款是以分期付款形式或赊购形式出现的。
20世纪初,福特公司在汽车销售时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之后个人贷款在西方盛行起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因此在西方对于个人贷款有大量的研究。
综合看,国外对于个人贷款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研究。
微观层面上,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了与个人贷款密切相关的消费函数和需求因素。
首先看需求函数。
消费函数的代表主要有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他认为人们现期的消费取决于现期的收入,收入的增加会引致消费的增加,但消费增长的速度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放缓;杜森贝相对收入假说,他认为个人消费不但与现期有关,还与相对收入有关,这里理论考虑了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的影响;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他把消费者的收入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认为消费主要不是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取决于持久收入;安尼、布伦贝、安多的生命周期理论对个人贷款的影响很大,这一理论认为消费者总想把一生的全部收入合理的安排到一生的消费中,从而使得消费总效用最大,这样便解释了消费者在现时收入低于现期消费水平时出现借贷行为的原因,为个人贷款提供了理论支持。
基于差异性金融结构的区域金融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差异性金融结构的区域金融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金融市场是现代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
然而,在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不同金融结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因此,探究基于差异性金融结构的区域金融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意义通过对不同地区的金融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参考信息,帮助其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选取我国几个不同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宏观经济分析: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2. 金融市场结构比较分析:比较不同地区的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不同金融机构的类型、规模和分布情况。
3. 金融机构运营效率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地区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业务量和效益等指标,评估各区域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
4. 研究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探索其客观原因和对策措施。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多个地区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差异性金融结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 理论分析法:对区域金融发展现状和基本规律进行分析,阐明差异性金融结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2. 比较分析法:分别对多个地区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地区的金融市场结构和运营效率,反映出不同金融结构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3. 问卷调查法:对地方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支持作用,并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以提供研究的依据。
五、研究预期结果通过对不同地区的金融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预计得出如下结果:1. 金融结构差异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不同地区之间需要采取不同的金融政策和机制。
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传导研究的开题报告
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传导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金融体系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传导的关系,对深入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金融结构的差异,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方面的差异分析。
2、探讨金融结构差异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分析不同组成部分对货币政策的反应速度、幅度等方面的影响。
3、通过实证研究,验证金融结构的差异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不同的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对比分析。
对于上述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文献综述法。
其中,统计分析方法主要用于研究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的关系,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文献综述法则主要用于收集和整理各国和地区的金融结构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三、预期结果和成果通过研究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传导的关系,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深入理解金融结构的差异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机制,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
2、通过实证研究,探究不同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反应的差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精确性和效果。
3、丰富和拓展已有的货币政策传导研究成果,为金融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关键问题1、如何对不同的金融结构进行科学准确地界定和分类?2、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的相关性?3、如何消除实证研究中存在的多重共线性、异方差等常见问题?对于这些难点和关键问题,本研究将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商业银行小额贷款若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商业银行小额贷款若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小额贷款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创业资金、流动资金等资金需求的解决方案,促进了经济发展。
但是在实践中,很多中小企业因为缺乏信用、资产稀缺等困难,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小额贷款支持。
因此,需要开展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问题研究,探索如何有效的扶持中小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商业银行小额贷款若干问题,探索如何加强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风险控制和提升贷款效率,以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研究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 探索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目标客户、贷款风险控制、贷款利率的制定等问题;3. 提出加强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风险控制和提升贷款效率的具体措施;4. 探究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拟围绕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展开以下内容的探讨:1. 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定义及现状;2. 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 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目标客户及创业环境;4. 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风险控制和贷款利率的制定;5. 加强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风险控制和提升贷款效率的具体措施;6. 分析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搜集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的相关理论和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 实证研究:通过对几家商业银行小额贷款营销策略、利率、风险控制等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如何加强风险控制和提升贷款效率。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将具有以下意义:1. 为商业银行小额贷款理论研究提供参考;2. 为商业银行制定小额贷款政策提供参考;3. 对商业银行如何加强风险控制和提升贷款效率提供了实用性建议;4. 探究了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如何优化银行资本结构成为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经营状况,探讨优化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相关策略和措施,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具体内容包括:1. 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概述和特点,分析当前银行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探讨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内涵,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和监管要求,评价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
3. 研究商业银行优化资本结构的策略和途径,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等。
4. 分析不同策略和途径在商业银行优化资本结构中的适用性和限制性,综合考虑商业银行自身情况和金融市场环境,提出针对性强的优化建议。
二、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案例,掌握相关监管政策和市场环境。
2. 实证分析方法:采用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对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分析不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和效应,评估不同优化策略的实际效果。
3. 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发展需求,了解银行在优化资本结构方面的实践和应用情况,为研究提供依据。
三、预期成果1. 发表学术论文:根据研究成果,撰写学术论文,向国内外学术期刊投稿,为学术界探讨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优化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2. 提出优化策略和建议:根据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提出商业银行优化资本结构的策略和建议,为银行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3. 为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为银行资本结构优化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的对策的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的对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龙头,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利润压力增大、经营风险加大等多重挑战。
银行业是一个以利润为衡量标准的行业,收入是银行业发展的生命线。
然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收益增速放缓、利润率下滑、营运成本增加等挑战,优化收入结构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一个迫切问题。
因此,研究如何优化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提高银行的收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的对策,为商业银行制定战略,提高收益水平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特点和现状分析,梳理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发展历程,探讨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和变化趋势。
2. 影响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主要因素分析,包括市场环境、技术变革、政策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3. 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的对策研究,包括拓展传统业务、开拓新的收入渠道、提高绩效管理水平等方法。
4. 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法,以某商业银行为例,分析不同收入结构对银行业绩的影响,验证优化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升的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的对策进行研究。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学术期刊、报刊、书籍等,对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等展开研究。
2. 实证分析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通过收集某商业银行相关数据,分析不同收入结构对银行业绩的影响,验证优化收入结构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提升的有效性。
四、预期研究结果1. 全面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特点和现状,掌握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
2. 提出有效的优化收入结构对策,包括加强营销,提高金融产品服务质量,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优化管理模式等方法。
3. 通过实证分析法,验证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对提升盈利能力的有效性,为商业银行制定战略和决策提供参考。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成因分析及改善的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成因分析及改善的对策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随着全球金融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转型期的市场经济国家,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金融不良资产问题,这不仅会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经营效率,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分析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银行不良资产过多,会给我国带来许多已知或未知的金融风险。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有所下降,但与国际上优秀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境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还很高,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
因此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以及对相应改善对策的研究尤为重要。
本文就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对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成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不良贷款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对银行不良贷款的研究一般都是从金融脆弱性的角度来分析的,Minsky Hyman P.(1995)认为倒是金融脆弱性的原因主要是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来解释的,即使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也存在金融脆弱性。
Luizfernando R.De Paula,Antonio Jose Alves Jr.(2000)等人认为外部金融脆弱性是指由于国际收支失衡、汇率高估等原因可能导致汇率贬值,从而可能引发货币、银行危机的一种金融状态。
Bernardo Maggi · Marco Guida(2009)从商业银行体系的成本结构模型对不良贷款的影响中认为不良贷款的增加可以通过研究成本函数的变化后果来计算出维持一个不良贷款的失效概率,并评估银行的不良贷款是否具有相应的风险倾向,还强调了传统的成本效益指标不适合,而根据相关的密度函数,提出了有效计算方法和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商业银行作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机构,其资本结构在保证银行运营稳健性、抵御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利率变化、经济周期、法规政策等,因此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为银行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究不同因素对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程度,为商业银行在优化资本结构、提升经营效益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1.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影响机制2. 利率变化、经济周期、法规政策等因素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3. 以某商业银行为案例,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二)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前沿综述和分析2. 时间序列分析法:对银行资本结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周期性分析3. 实证分析法:对某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考察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四、论文结构(一)绪论1. 研究背景及意义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3. 研究目标和内容4. 研究方法(二)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影响机制1.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2.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机制(三)利率变化、经济周期、法规政策等因素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1. 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产生的影响2. 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产生的影响3. 法规政策对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四)实证分析1. 某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变化情况分析2. 利率变化、经济周期、法规政策等因素对某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分析(五)结论与建议1. 归纳分析研究发现和重要结论2. 提出优化资本结构和提高经营效益的建议和措施五、可行性分析本研究可通过文献综述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且主要数据来源于公开数据,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有一定可行性。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和治理对策的开题报告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和治理对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在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和风险抵御中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也愈发凸显。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一季度中国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2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392亿元。
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最高,已经成为了制约其稳健运行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目的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日益突出,本研究拟从成因和治理对策两方面展开探讨,旨在:1. 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探讨其背后的本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2. 探讨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治理对策,阐述预防为主的理念、合理处置坏账的策略、提高银行风险防控能力的手段。
三、研究内容(1)成因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影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因素,并基于其作用机制分析不良贷款的成因。
研究预计包括以下方面:1.宏观经济因素:探讨宏观经济因素如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等对不良贷款的影响;2.行业特性因素:分析不同行业的风险特性及其对不良贷款的影响;3.内部因素:研究从银行自身的角度探讨客户类型、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等内部因素对不良贷款的影响。
(2)治理对策提出预防为主、合理处置坏账、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三个方面的治理对策:1.预防为主:从落实有效的内部控制、加强社会责任与行为规范、提高信贷风险识别能力等方面探讨不良贷款预防策略。
2.合理处置坏账:从贷后管理、资产转型、不良贷款处置等方面探讨合理坏账处置的策略。
3.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从风险评估、风险定价、风险监测等方面提出提高银行风险防控能力的对策。
四、研究意义1.对制定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治理政策具有一定借鉴作用,也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2.提高业界对于不良贷款问题的认识,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不良贷款的形成机制,预测走势并合理地应对。
我国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的对策的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的对策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我国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优化已经成为了银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当前,随着利息净收入的下降,非利息净收入在银行收入结构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但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单一性、可持续性差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如何优化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已成为当前银行经营中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围绕我国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的对策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相关概念和现状分析。
2. 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3. 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的对策。
4. 实证研究:以上对策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评估。
5.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研究意义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指标,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长期生存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的对策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为商业银行构建更为稳健的收入结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四、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并通过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理论研究进行支撑和验证。
五、论文结构本论文将分为六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绪论。
介绍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概念及现状分析。
主要对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定义、分类、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
第三章: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主要探讨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利息收入下降和非利息收入单一等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的对策。
主要介绍商业银行优化收入结构的相关对策,包括拓宽业务渠道、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科技水平等方面。
第五章:实证研究。
针对本文所提出的对策,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结构及其市场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结构及其市场行为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也受到了影响和改变。
因此,对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结构及其市场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结构及其市场行为,分析其竞争情况,为其合理制定经营策略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状况;其次,采用实证研究法,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竞争情况;最后,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为其合理制定经营策略提供参考。
四、拟定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部分:
1. 城市商业银行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 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分析
3. 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情况分析
4. 城市商业银行的SWOT分析
5. 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建议
五、研究意义
1. 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合理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
2. 为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3. 促进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行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差异性问题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而金融自由化大大推动了国际金融行业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影响逐渐加深。
因此一国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而银行业在金融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贷款结构也显得特别重要。
而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随着金融创新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也变得更加复杂。
信用风险通常是指借款人或债务人因缺乏还款能力或还款意愿使银行面临的损失,强调是否违约,又可称违约风险。
而贷款结构安排是贷款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贷款管理成败的关键,影响着银行的信用风险,也影响着银行的安全以及稳定。
合理安排贷款结构,是要求每笔贷款都应该根据借款人的贷款目的、还款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类型、额度、还款期限和还款类型,以及贷款利率等。
研究表明:中国银行贷款结构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
贷款行业相对集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一些基础设施行业所占贷款比重较大;大中型企业所占比例上升,而小企业则下降。
本文旨在对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差异性问题及优化研究--基于十五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分析。
主要从地区,行业和大中小企业等几个方面对十五家上市商业银行贷款结构进行分析。
通过给出的数据看出各个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的差异,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并提出优化方案,从而得出比较合理的贷款结构。
通过比较分析,得到比较合理的贷款结构安排,减少不良贷款或者呆账的问题,有利于管理银行的信用风险,实现银行效益最大化,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信贷风险,从而保护银行的资产安全,促进银行业甚至是金融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2.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1)银行贷款变化对银行资产的影响第一,银行信贷膨胀,降低了资产质量迈克·加文(Michel Gavin)与里卡多·豪斯曼(Ricardo Hausmann)(1996)认为,金融自由化之后,由于借款人筹资渠道拓宽,贷款者不能充分掌握借款人的信息以区分稳健的借款人和高风险的借款人。
在此基础上,一旦宏观经济出现不稳定,贷款就非常容易变成坏账。
杰拉尔德·卡普里奥(Gerard Caprio)、贝里·威尔逊(Berry wilson)和安东尼·桑德斯(Anthony Saunders)提出,消费信贷需求的增加,部分原因在于金融压制时期长期积累能量的释放,同时,监管不力、激励缺乏也会使银行不能很好地识别风险。
第二,银行追逐高收益使风险增加卡洛斯·迪亚兹·亚历豪德罗(Carlos Diaz-Alejandro)认为,解除对贷款规模和贷款利率的行政约束后,各类客户均可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上得到所需的金融服务,其客观效果是推动了经济发展。
但是,贷款约束的解除、竞争的加剧迫使银行为获取高回报而对高风险客户融资。
这对随后的风险管理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贷款银行往往采取“粉饰性”的措施掩盖贷款质量的下滑,结果只能使银行问题更加严重。
银行的贷款将更加集中于资信差的借款人,银行冒险在高风险领域贷款和投机,为获取流动性不惜从外部拆入资金!虽然风险的增加可以通过资产多样化得到分散,但当整体经济发生波动(如经济萧条)时,可能会导致金融风险的产生。
2国内研究现状(1)贷款结构的安排及优化高桂珍、蔡泽祥、王树田(2003)认为,贷款结构是贷款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其成败的关键。
合理安排贷款结构,是要求每笔贷款都应该根据借款人的贷款目的、还款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类型、额度、还款期限和还款类型,以及贷款利率等。
然后对其进行切实地分析调查,保证其银行的贷款安全,降低信用风险。
张少华(2002)认为,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金融行业发展迅速,金融开放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国有银行受到外资银行极大的冲击。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快调整和优化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的步伐,把信贷资源向重点区域行业、客户和产品倾斜,实现资产的多元化,效益最大化。
韩贵荣(2006)认为,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结构也应该进行调整和优化。
他应该随着国家调整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而做出及时的变动调整;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对城市基础设施等六大竞争性行业的贷款业务可以转移给商业银行或者与他们合作;明确国家开发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在执行新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保本盈利。
(2)贷款结构的差异性分析吴翔江(2005)认为,中国银行贷款结构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与居民的经济收入明显挂钩。
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从贷款结构来看,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加大。
张月兰、王国明(2004)认为,我国银行信贷投放过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
就贷款结构分析,来判断其投向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
而银行的贷款结构有明显的变化:贷款行业相对集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和一些基础设施行业所占贷款比重较大;大中型企业所占比例上升,而小企业则下降;贷款的方式有所优化,银行会尽量寻求贷款质量的保证,降低风险。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课题组(2008)研究发现,贷款在商业银行总资产中占比继续下降,而且贷款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公司贷款增长总体趋缓,小企业的业务为商业银行所追逐,个人贷款呈跳跃式增长,贷款中长期化趋势继续加强。
汪宇瀚(2009)认为,商业银行竞争激烈,个人贷款业务是他们竞争的一个关键点。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中,住房类贷款所占比例最高,消费类贷款种类差异小。
针对这一情况,汪宇瀚认为应完善个人房产抵押分批贷款产品,和提高经营类贷款所占比重。
综上所述,对银行贷款结构的研究以前多是从贷款的类型、额度、偿还期限和偿还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上市商业银行之间的比较去看待银行贷款结构的问题的文献比较少。
本文在借鉴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主要针对十五家上市商业银行这个主体,来对其贷款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对他们的差异性及优化问题进行相关内容的研究。
3.参考文献[1]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课题组.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2] 汪宇瀚.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调整[J].商业时代,2009 (3)[3] 杨学友,孟霞.现代商业银行信贷[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4] 江其务,周好文.银行信贷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韩贵荣.国家开发银行的定位与贷款结构的优化[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8[6] 熊霞.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7 (2)[7]张少华.国有商业银行调整贷款结构势在必行[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 (6)[8] 王志军.当代美国商业银行贷款的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2006 (10)[9] 李睿.中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0] 李志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1] 张月兰,王国明.新疆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新疆金融,2004 (11)[12] 高桂珍,蔡泽祥,王树田.论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安排与管理[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5)[13] Brecher,Richard and Carlos Diaz Alejandro.Tariffs,Foregn Capital,and Immiserizing growt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7(7)[14] Simon Kwan,RobertA .Eisenbeis.Bank Risk,Capticalization and Operating Efficiency[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rarch,1997 (12)[15] Hausmann,Ricardo and Michael Gavin .Securing stability and growth in a shock prone Regin:The policy challenge for Latin America[J].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working paper,1996 (1)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1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的概述1.1商业银行贷款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1.2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相关的政策、方向2十五家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分析2.1 地区结构的分析2.2 行业结构的分析2.3 企业结构的分析3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存在的问题3.1从区域看贷款结构存在的问题3.2从行业看贷款结构存在的问题3.3从企业看贷款结构存在的问题4商业银行贷款结构的优化策略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调研:我通过图书馆找到关于银行贷款方面的相关期刊和书籍;然后在学校图使馆数据网站上找到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还在银行官方网站上查找到相关的数据进度安排:第六学期第19-20周:联系指导老师,查找资料,初定选题;第七学期第1-5周:与指导老师讨论并完成选题;第七学期第6-8周:根据任务书准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以及开题报告;第七学期第9-13周:文献综述、外文翻译以及开题报告定稿;第七学期第13-19周:学生在教师知道下进行初稿写作;第七学期第20周:完成初稿并上传初稿;第八学期第3-6周:学生毕业实习和论文进一步修改;第八学期第7周:上交毕业论文定稿;第八学期第9-11周:学生毕业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