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光辐射在空间的传输
三度学习题与思考题(理论部分)
《辐射度、光度与色度及其测量》习题及思考题第一章辐射度量、光辐射度量基础1.通常光辐射的波长范围可分为哪几个波段?2.简述发光强度、亮度、光出射度、照度等定义及其单位。
3.试述辐射度量与光度量的联系和区别。
4.人眼视觉的分为哪三种响应?明暗和色彩适应各指什么?5.何为人眼的绝对视觉阈、阈值对比度和光谱灵敏度?6.试述人眼的分辨力的定义及其特点。
7.简述人眼对间断光的响应特性,举例利用此特性的应用。
8.人眼及人眼-脑的调制传递函数具有什么特点?9.描述彩色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是怎样定义的,如何用空间纺锤体进行表示?10.什么是颜色的恒常性、色对比、明度加法定理和色觉缺陷。
11.简述扬-赫姆霍尔兹的三色学说和赫林的对立颜色学说。
12.朗伯辐射体是怎样定义的?其有哪些主要特性?13.太阳的亮度L=1.9⨯109 cd/m2,光视效能K=100,试求太阳表面的温度。
14.已知太阳常数(大气层外的辐射照度)E=1.95 cal/min/cm2,求太阳的表面温度(已知太阳半径R s=6.955⨯105 km,日地平均距离L=1.495⨯109 km)。
15.某一具有良好散射透射特性的球形灯,它的直径是20cm,光通量为2000lm,该球形灯在其中心下方l=2m处A点的水平面上产生的照度E等于40lx,试用下述两种方法确定这球形灯的亮度。
(1)用球形灯的发光强度;(2) 用该灯在A点产生的照度和对A点所张的立体角。
16.假定一个功率(辐射通量)为60W的钨丝充气灯泡在各方向均匀发光,求其发光强度。
17.有一直径d=50mm的标准白板,在与板面法线成45︒角处测得发光强度为0.5cd,试分别计算该板的光出射度M v、亮度L和光通量Φv。
18.一束光通量为620lm,波长为460nm的蓝光射在一个白色屏幕上,问屏幕上在1分钟内接受多少能量?19.一个25W的小灯泡离另一个100W的小灯泡1m,今以陆米-布洛洪光度计置于两者之间,为使光度计内漫射“白板”T的两表明有相等的光照度,问该漫射板T应放在何处?20.氦氖激光器发射出波长632nm的激光束3mW,此光束的光通量为多少?若激光束的发散半角1mrad,放电毛细管的直径为1mm,并且人眼只能观看1cd/cm的亮度,问所戴保护眼镜的透射比应为多少?21.在离发光强度为55cd的某光源2.2m处有一屏幕,假定屏幕的法线通过该光源,试求屏幕上的光照度。
《光电子技术》第四章课后练习题
《光电子技术》第四章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20分,2分/题)1、2017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颁给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三名主要成员:雷纳·韦斯(Rainer Weiss), 巴里·巴瑞希(Barry Barish), 基普·索恩(Kip Thorne),以表彰他们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
LIGO的全称是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它的基本原理就是迈克尔逊干涉仪。
当引力波经过时,干涉仪的双臂长度会有微小的改变,导致产生光程差,科学家们再通过精密测量技术,在各种()中将微弱的信号捕捉出来。
A. 噪声B. 周期C. 振动D. 振幅2、利用外界因素对于光纤中光波相位的变化来探测各种物理量的探测器,称为()。
A. 相位调制型探测器B. 相位结合型探测器C. 相位振动型探测器D. 相位干涉型探测器3、半导体激光发光是由()之间的电子-空穴对复合产生的,激励过程是使半导体中的载流子从平衡状态激发到非平衡状态的激发态。
A.原子B.分子C.离子D.能带4、固体激光器是以固体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也就是以掺杂的离子型()和玻璃作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
A. 石英晶体.B. 高纯硅C. 绝缘晶体D. 压电晶体5、光探测器是光纤传感器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性能指标将直接影响传感器的性能。
光纤传感器对光探测器的要求包括以下那几个?()A. 线行好,按比例地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B. 灵敏度高,能敏度微小的输入光信号C. 产品结构简单,易维护D. 性能稳定,噪声小6、光纤传感器中常用的光探测器有以下哪几种?()A. 光电二极管B. 光电倍增管C. 光敏电阻D. 固体激光器7、红外探测器的性能参数是衡量其性能好坏的依据。
其中响应波长范围(或称光谱响应),是表示探测器的()相应率与入射的红外辐射波长之间的关系。
A. 电流B. 电压C. 功率D. 电阻8、光子探测是利用某些半导体材料在入射光的照下,产生()。
使材料的电学性质发生变化。
大气辐射与遥感-第四章-第二节
由此推导方程4.2.5和4.2.6可以表示为强度形式:
其中Ir和Ir是偏振强度分量,它们分别垂直于和平行于包含入射波和散射波的平面(即散 射平面)。于是,入射在θ方向分子上的非偏振太阳光的总散射强度为: 但是,对非偏振太阳辐射有I0r= I0l=I0/2,并注意到k=2π/λ,于是有: 这就是由瑞利导出的最初公式,称为分子对太阳光的瑞利散射。
第四章 大气粒子的散射
第四章 大气粒子的散射
§ 4.1 电磁辐射的偏振特性及数学表征(刘长盛,大气辐射学)
§ 4.1.1 电磁波波动方程及其解 (Page 3) § 4.1.2 电磁辐射的偏振状态(Page 11) § 4.1.3 偏振态的数学表征(Page 15) § 4.1.4 Stokes参量(Page 15)
6. 散射相函数P(θ) 根据以上的公式,我们知道散射辐射能量与散射角θ值有关,即散射辐射是有方向性的, 定义一个相函数P(θ)来表达散射辐射按角度的分布。
该公式称为相函数的归一化条件。在非偏振入射辐射情况下,单个分子的瑞利散射相函 数P(θ)为:
将相函数分别带入到公式:4.2.16,4.2.20和4.2.27中,则分别有:
特征三:如果入射辐射是非偏振光,即自然光,此时,电矢量E可在垂直于入射辐射传播 方向z的xy平面内任意取向,并可将非偏振辐射看作由任意两个互相垂直的线偏振辐射构 成,上述两种情况中,电矢量为Ex和Ey的两个线偏振辐射量是互相垂直的,故得非偏振辐 射的散射辐射通量密度为:
因此有: •当 θ=00和θ=π时,Fθ值最大,此时偏振度P=0,即前向和后向散射辐射最强,且二者数值 相等,即散射辐射为非偏振的。 •当 θ=900和θ=2700时,Fθ值最小,此时偏振度P=1,即在垂直于入射辐射方向上的xy平面 内的散射最弱,只有前后向散射的一半,且为线偏振的。 •当 θ等于其他角度时,Fθ 值随θ角大小而改变,此时偏振度介于0与1之间,0<P<1,散射 辐射为部分偏振的。 •散射辐射通量密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因此大气辐射传输过程中,由于分子散射导 致短波辐射衰减特别强。 •分子散射辐射方向性图,请参考上图(c).
空间激光通信的原理
空间激光通信的原理空间激光通信,也被称为激光空间通信,是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它利用激光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大气作为传输媒介,实现空间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本文将详细介绍空间激光通信的原理、系统组成、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
一、原理概述激光是一种高亮度、方向性强、单色性好、相干性强、能量高的光辐射。
空间激光通信正是利用激光的这些特性,通过大气作为传输媒介,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在空间激光通信中,发送端将信息调制在激光上,通过光学发射天线发射出去。
激光在传输过程中,经过大气层中的分子散射、吸收、再发射等过程,最终到达接收端。
接收端通过光学接收天线接收激光,再经过光电转换,最终还原成原始信息。
二、系统组成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主要由激光发射器、光学发射天线、信息调制器、通信卫星或地面站、光学接收天线、光电转换器以及信息解调器等部分组成。
1. 激光发射器:用于产生高亮度的激光,并对其进行调制。
2. 光学发射天线:用于将激光发送到空间中,并收集回波信号。
3. 通信卫星或地面站:用于接收激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同时将电信号调制为中频信号或射频信号,发送给地面网络。
4. 光学接收天线:用于接收激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光信号或电信号。
5. 光电转换器: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便进行信息处理。
6. 信息解调器:用于将已调制的电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
三、技术特点空间激光通信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 高速率:由于激光具有极高的频率,因此空间激光通信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2. 远距离:由于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距离远大于微波,因此空间激光通信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
3. 低误码率: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受大气扰动的影响较小,因此空间激光通信具有较低的误码率。
4. 高安全性:空间激光通信由于使用非电磁辐射,因此不会对电磁环境造成干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5. 可视化程度高:空间激光通信可以实现可视化通信,即实时监测通信链路的状态和性能。
四、应用前景空间激光通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速数据传输:空间激光通信可以应用于卫星通信、宽带接入等领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物理第4章 光辐射在空间的传输
4.3.2 辐射在大气中传输的消 光
4.1光辐射能在空间的传输
辐射能的传输一般是指辐射能由光源(光源的自发射或者 物体表面反射、透射、散射辐射能)经过传输介质而投射到接 收系统或探测器上。在辐射能的传输路径上,会遇到传输介质 和接收系统的折射、反射、散射、吸收、干涉等,使辐射能在 到达接收系统前,在空间分布、波谱分布、偏振程度、相干性 等方面将会发生变化。
4.1.1 辐亮度和基本辐亮度守恒
d1
dA2
cos2
r2
d2
dA1 cos1
r2
积分响应度和光谱响应度的关系为
L1 L2
d 2 1 2 L 1 c o s1 d A 1 d 1 L 1 c o s1 d A 1d A 2 r c o 2 s2 当辐射能在传输介质中没有损失时,表面
L 2 2d 和A 2d 表d 2 面 2c 1 12 o 的s辐2 亮d 度A 2 相co 等s—d 22 d — A 1 1 辐2 co 亮s度1守r2恒。
● 例2
求图4-8所示圆环2到圆环4的角系数F24
解: 通过可加性和互易性来求解,即
F24 F25 F23 A 2 F 2 5 A 5 F 5 2 (A 3 A 4 ) (F 5 0 F 5 1 ) A 2 F 2 3 A 3 F 3 2 A 3(F 3 0 F 3 1 )
F 24A 3A 2A 4(F 50F 51)A A 3 2(F 30F 31)
图4-5 角系数的等值性
4.1.2 辐射换热角系数
● 可加性 来自光的独立作用原理,即两个光源传输到同一接收表 面的辐射通量等于各光源传输到该表面辐射通量之和。
● 互易性
若已知表面2对光源表面1的角系 数F12, 那么把表面1看成接收表面, 而表面2看作光源表面时,表面1 对 光 源 表 面 2 的 角 系 数 F21 可 由 F12 及表面1,2的面积比来求得。
第4章-介质波导
Ae
be
e r
A
g
b
ar
x y z
a
n1 n2 plane l of f incidence i id
a e a cos e a r a cos r a g a cos g b e br bg b Poyntingvector S E H
2 n1 cos g 1 2 sin 2 e n2 Eg 2n1 cos e Ee n1 cos e n 2 cos g
rTE
2 2 2 Er n1 cos e n 2 n1 sin e 2 2 Ee n1 cos e n 2 2 n 1 sin e
r cs e e
e
e
cc r
导波模
两个界面处全内反射 nf > ns > nc
2ΦS
17
nc nf ns
h
z
nc
z=h
cc
s
c e
radiation mode
x
y n=0
nf
ns
e
h
cc
r
substrate mode
h
s
2ΦC
e
h
e
cc r
rcs e
1
4.1 光的反射和折射
TE-Wave
He Ee ke e r Hr Er kr
n1 < n2
He
ke
TM-Wave
kr Er
Hr
n1 n2
x y z
Ee
e r
n1 n2
g
Eg
Hg kg
g
电磁波的传播与辐射
电磁波的传播与辐射电磁波的传播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递过程,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特点。
电磁波的辐射是指电磁波通过空间传输能量的过程。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以科普的方式来探讨电磁波的传播与辐射。
一、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振荡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振荡频率和波长。
根据波长的不同,电磁波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二、电磁波的传播方式电磁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自由空间传播、导体传播和波导传播三种。
1.自由空间传播自由空间传播是指电磁波在真空或大气中传播的方式。
在自由空间传播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每秒约30万公里。
自由空间传播适用于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
2.导体传播导体传播是指电磁波在金属导体中传播的方式。
在导体传播中,电磁波会被金属导体吸收,并在导体内产生电流。
导体传播适用于电力传输和电磁屏蔽等领域。
3.波导传播波导传播是指电磁波在介质内的导向结构中传播的方式。
波导通常由金属壳体和介质构成,可以限制电磁波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波导传播适用于微波通信、雷达系统等领域。
三、电磁波的辐射效应电磁波的辐射效应是指电磁波对物质和生物体的影响。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对物质和生物体具有不同的辐射效应。
1.热效应高频电磁波,如微波和红外线,可以引起物质和生物体的加热,产生热效应。
这是因为高频电磁波的能量较高,能够被物质吸收并转化为热能。
2.光效应可见光是一种特殊频率的电磁波,其辐射效应主要是光效应。
可见光对于人眼来说是可见的,能够产生色彩和亮度的感觉。
3.生物效应一些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具有生物效应,即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紫外线可以引起皮肤灼伤和DNA损伤,X射线和γ射线可以导致细胞的突变和死亡。
四、电磁波的应用与安全问题电磁波的传播与辐射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
1.无线通信与辐射安全近年来,无线通信迅速发展,如手机、Wi-Fi等。
遥感原理与应用_第4章_3 遥感影像处理-遥感影像辐射处理
1 2 3 4 5 6 7
传 感 器 校 正
L d s2 E0 cos
L为地物在给定波ain
和bias分别为传感器的增益和偏移量,从图像头文件中可以读取; ρ为 反射率(即表观反射率);ds是日地天文单位距离;E0大气顶层的太
C o p y r i g h t © 2 0 1 5, G u o l i n C a i & L i S h e n
SWJTU
绝对定标要建立传感器测量的数字信号与对应的辐射能量之间
1 2 3 4 5 6 7
传 感 器 校 正
的数量关系,该关系通常呈线性关系,建立该关系就是确定线性 关系中的系数及常数项,即定标系数。
K:传感器的增益;
Lmax:传感器达到饱和时所记录的辐射能量,即传感器记录 的最大能量;
Lmin:传感器探测并记录的最小能量;
Cmax:遥感图像中的最大值(如:对无符号8位类型数据,最 大值是255)。
C o p y r i g h t © 2 0 1 5, G u o l i n C a i & L i S h e n
C o p y r i g h t © 2 0 1 5, G u o l i n C a i & L i S h e n
SWJTU
1 2 3 4 5 6 7
传 感 器 校 正
探测元件响应度差异造成的影像色调不一致性
C o p y r i g h t © 2 0 1 5, G u o l i n C a i & L i S h e n
SWJTU
DN值(从遥感器 得到的数字测 量值) 遥感器校正
• 光学系统特征(如边缘减光) • 光电变换系统的灵敏度特 征的偏差 • 遥感器系统的增减及偏差 相关系数(如Landsat TM和 MSS)
第四章-电磁辐射2讲
30~300K 300~3000K 3~30M 30~300M 300~3000M
无线电广播
电视
微波技术
电磁辐射五大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电 磁辐射对人体有五大影响: 1.电磁辐射是心血 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 2.电磁辐 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 直接伤害 3.电磁辐射是造成流产、不育、畸胎 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4.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 大脑组织发育、骨髓发育、视力下降、肝病、 造血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 5.电 磁辐射可使男性性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 ,月经失调。
低频电磁辐射作用于人体后,体温并不会 明显提高,但会干扰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 场,使血液、淋巴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 ,造成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受损和遗传 基因发生突变,进而诱发白血病和肿瘤, 还会引起胚胎染色体改变,并导致婴儿的 畸形或孕妇的自然流产。电磁辐射作用于 神经系统, 影响新陈代谢及脑电流,使人 的行为及相关器官发生变化,继而影响人 体的循环系统、免疫及生殖和代谢功能, 严重的甚至会诱发癌症。
1.0
1~10
1.5
35
3.0
66~110
4.0
220
5.0
330
6.0
500
8.5
② 当交流电频率在每秒十万次以上,形成高频的电磁场。 无线电广播、电视、微波的迅速普及,射频设备功率成倍 提高,已达到直接威胁人体健康的程度。
低频 长波 中频 中波 高频 短波 甚高频 超短波 特高频 微波 超高频 极高频
电磁辐射(电磁波):变化的电场与磁场交替地产生,由近及远,互相 垂直(亦与自己的运动方向垂直),并以一定速度在空间传播的过程中 不断地向周围空间辐射能量,这种辐射的能量称为电磁辐射,亦称为电 磁波。 频率、波长与波速: C=3×108m/s,λ=c/f
15第四章 辐射传热
小结:1、辐射传热强化与削弱的概念;
2、控制表面热阻与空间热阻的途径;
3、遮热板削弱辐射传热的原理及应用。
作业:9-30
第页
保持良好的绿地景观。
(2)遮热板应用于储存液态气体的低温容器
储存液氮、液氧的容器需要良好的保温效果,采用多层遮热板并抽真空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遮热板身用塑料薄膜制成,上面涂以反射比很大的金属箔层。箔层间以质轻且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作为分隔层,绝热层中抽成高真空,可制成超级绝热材料。
(3)遮热板用于超级隔热油管
同时由
可得
结合电学中的欧姆定律可见:换热量Φ相应于电流强度;Eb-J或J1-J2相当于电动势差;
分别称为辐射传热的表面热阻及空间辐射热阻。
第页
4.7.1控制物体表面间辐射传热的方法
1、控制表面热阻
由表面热阻的定义,通过改变表面积A或改变发射率来实现。表面积一般不好改变,最有效的方法是改变表面发射率。对于两个不同表面,具有两个不同的发射率,首先应当改变对换热量影响最大的那个表面发射率。
再举一例:如附图所示的人工黑体空腔,温度为T2,内表面积为A2,发射率为ε2。小孔的表面积等于A1。试推导小孔表观发射率的计算式。表观发射率的定义为:小孔在空腔表面温度下的辐射能与相同面积、相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能之比。
解:空腔为漫灰表面且温度均匀,但小孔不是漫灰表面,无法应用公式,怎么办?
可作小孔外的假想包壳面3的漫灰表面,并设定它的温度为T3,内表面积为A2,发射率为ε2。这样就可以应用公式了。
梁瑞生《现代光纤通信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1章概述1-1、什么是光纤通信?参考答案:光纤通信(Fiber-optic communication)是以光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其先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再透过光纤将光信号进行传递,属于有线通信的一种。
光经过调变后便能携带资讯。
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原理,即当光的注入角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光便能在光纤内形成全反射,从而达到长距离传输的目的。
1-2、光纤通信技术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
(2)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
(3)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4)损耗低,中继距离长。
(5)光纤径细、重量轻、柔软、易于铺设。
除以上特点之外,还有光纤的原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温度稳定性好、寿命长等特点。
1-3、光纤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作用。
参考答案:光纤通信系统最基本由光发送机、光接收机、光纤线路、中继器以及无源器件组成。
其中光发送机负责将信号转变成适合于在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光纤线路负责传输信号,而光接收机负责接收光信号,并从中提取信息,然后转变成电信号,最后得到对应的话音、图象、数据等信息。
(1)光发送机:由光源、驱动器和调制器组成,实现电/光转换的光端机。
其功能是将来自于电端机的电信号对光源发出的光波进行调制,成为已调光波,然后再将已调的光信号耦合到光纤或光缆去传输。
(2)光接收机:由光检测器和光放大器组成,实现光/电转换的光端机。
其功能是将光纤或光缆传输来的光信号,经光检测器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再将这微弱的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到足够的电平,送到接收端的电端机去。
(3)光纤线路:其功能是将发信端发出的已调光信号,经过光纤或光缆的远距离传输后,耦合到收信端的光检测器上去,完成传送信息任务。
(4)中继器:由光检测器、光源和判决再生电路组成。
它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补偿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受到的衰减;另一个是对波形失真的脉冲进行整形。
(5)无源器件:包括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完成光纤间的连接、光纤与光端机的连接及耦合。
光辐射原理
光辐射原理
光辐射是指光源向四周发射出的光线,是一种波动现象。
光辐射原理是指光源
通过发射光子,产生光波,从而形成光线的过程。
光辐射原理是光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之一,对于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光辐射的基本特性包括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在波动性方面,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长和频率,能够在空间中传播。
在粒子性方面,光被看作是由光子组成的微粒,具有能量和动量,能够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光辐射原理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光的产生、传播和相互作用等方面。
光的产生
是指光源产生光子的过程,可以是自然界中的光源,也可以是人工制造的光源,如激光器、LED等。
光的传播是指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包括直线传播、反射
和折射等现象。
光的相互作用是指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光的吸收、散射、衍射等现象。
光辐射原理的研究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在光通信领域,光辐射原
理被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实现了信息的高速传输。
在光电子器件领域,光辐射原理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二极管等器件中,实现了光能的转换和控制。
在光谱分析领域,光辐射原理被应用于光谱仪中,实现了物质成分的分析和检测。
总之,光辐射原理是光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理解光的本质和应用具有
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辐射原理的研究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切伦科夫辐射光学成像研究
切伦科夫辐射光学成像研究近年来,随着分子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它在疾病的检测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比较常见的分子影像学技术有核医学成像技术、MR成像、光学成像以及红外线光学体层等。
其中切伦科夫辐射光学成像是一种新颖的分子影像学技术。
利用切伦科夫发光断层成像(CLT)能准确的知道生物体内靶分子三维空间位置信息,并且拥有空间分辨率高、成像时间短、价格便宜、与核素成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等优点。
实验室中采用多模态成像系统可以实现切伦科夫发光断层成像。
用高灵敏度的CCD相机采集小动物的多角度切伦科夫光,并结合CT 系统提供的结构图像,采用合适的光源重建算法,从而实现小动物体内核素探针的三维重建。
本文主要介绍切伦科夫成像原理和实验室中切伦科夫辐射成像系统的搭建与硬件选型。
关键词:切伦科夫发光断层成像;分子影像技术;成像系统第一章绪论1.1切伦科夫辐射1934年P.切伦科夫发现,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介质中穿行时会发出一种淡蓝色的微弱可见光。
带电粒子即可来自外源,也可以由γ射线的康普顿散射或光电效应产生。
切伦科夫在试验中发现这种微光与通常的荧光或磷光不同,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强偏振以及随介质变化不大的谱分布等一系列特点。
1937年L.法兰克和L.塔姆对此现象做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说明这种辐射是由于带电粒子的速度超过媒介中的光速产生的。
以上三人因此项工作获得195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切伦科夫辐射产生机理:当一个高速带电粒子在介质中匀速运动时,粒子存在的空间电磁场会使粒子沿其运动轨迹在介质中发生极化,附加在原子上的电子以脉冲的形式随着电子的运动而消逝。
在此过程中,原子没有被电子激发,仍然处于束缚状态。
众多的电子发生置换效应时产生电离。
当粒子运动速度低时,电子置换后它们会立刻回到原来位置,就观察不到电子置换产生的辐射,即相消干涉。
当介质中粒子速度大于光在该介质中的速度时,会产生波阵面,继而发生相干辐射,从而产生了切伦科夫辐射效应。
遥感物理-辐射传输模型课件
7
植被辐射传输过程的特殊性
• 大气中散射和吸收粒子的分布可以看成是平面平行 分布,即粒子特性仅随高度发生变化,同一高度上的 分布可以看成均一分布;而植被则在三维空间上均有 变化,植被个体间往往存在一不定期的间隙,造成其 在水平面上的不连续性,因而使问题复杂化。
8
植被辐射传输过程的特殊性
• 大气中散射体为粒状分布,而植被中散射体—叶片 则有一定的取向和大小。前者造成植被中的辐射不仅 与传输路径长度和路径上叶片密度有关,而且与路径 上叶片的取向有关;后者则造成明显的“热点”现象, 即当观测方向与辐射方向正好相反时,出现较强的反 射亮度。
当然,由于相互融合,两类模型现在已经区分不明显了, 即以几何光学为基础的模型加入了对多次散射的考虑,而 以辐射传输为基础的模型加入了对热点现象的考虑。
2
热点(hot spot)现象
所谓热点(hot spot)现象,即当传感器与太阳位于同 一方向时,传感器所接收的地面辐射最强 (地面反 射率最大、地面光强最强、最热) 。 几何光学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热点现象。 光照背景的比例
16
散射相 函数 -- 函数
同其它辐射传输理论一样,植被中也定义了散射相 函数,记为 函数。 函数同样与散射点处的叶片取 向有关,并且不是归一化的。
首先引入叶片散射相函数γL(ΩL, Ω’ Ω),表示当 方向为Ω’的辐射入射到法向取向为ΩL的叶片时, 被散射到Ω方向的比例。
若叶片的散射特征可以看成是两个半径不同的反射 和透射半球,即:
为:
式中 Ω 为辐射传输方向,Ω ·ΩL为两个方向矢量的点积, 即方向夹角a的余弦:
博士物理知识点总结
博士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和偏振等现象的科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光学的研究对于理解自然界的光现象和应用于各种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光的性质、光的传播、光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光的性质光的性质包括光的波动性和光的粒子性。
光的波动性表现在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上,而光的粒子性表现在光的光子理论和光的量子性上。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指光在空间中的传播过程,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的传播过程可以通过光的传播方向、速度、波长和频率等参数来描述。
光的传播过程在空间传播、介质中传播和光的衍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介质时,遇到界面发生反射的现象。
光的反射可以通过反射定律来描述。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介质时,遇到界面发生折射的现象。
光的折射可以通过折射定律来描述。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是指两束相干光叠加时,产生明暗条纹的现象。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小孔或者近物体边缘时,产生波的弯曲现象。
光的干涉和衍射分别可以通过干涉理论和衍射理论来描述。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的振动方向固定的现象。
光的偏振可以通过偏振光的产生、传播和检测等方面来描述。
第二章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热和能的转化过程的科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热力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物质的热现象和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热力学平衡、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定律等方面。
热力学平衡热力学平衡是指系统的宏观性质和微观性质保持稳定的状态。
热力学过程是指系统在外部作用下发生的热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包括零th定律、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零th定律是指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平衡状态,那么这两个系统之间必然也达到平衡状态;第一定律是指能量守恒定律;第二定律是指热量不会自发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第三定律是指热力学的一个定律,它断言在温度接近于绝对零度时,熵趋于一个固定值,相当于熵为零。
第四节辐射度学与光度学
注意单位(W/m),光谱辐射通量不是辐射 通量的单位W/m2,而是辐射通量与波长的比 值,描述的是某一波长或波段的辐射特性。 于是有: ∆Ie dIe 光谱辐射强度 Iλ = lim = ∆λ→0 ∆ λ dλ 光谱辐射出射度 M = lim ∆Me = dMe λ ∆λ→0 ∆ λ dλ 光谱辐射亮度 光谱辐射照度
Φe Ie == 4π
辐射亮度( ) 辐射亮度(L):辐射体在某一给定方向上的 辐射亮度,是辐射体在该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上、 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辐射通量。
在θ方向看到的源面积是△A的投影面积 △ △Aθ=△Acosθ , △
因此,在θ,φ方向上观测到的辐射体表面 上该位置的辐射亮度为
∆2Φe ∂2Φe ∂2Φe dIe = Le (θ,ϕ) = lim = = ∆A→0 ∆A ∆Ω ∂A ∂Ω ∂A∂Ωcosθ dAcosθ θ θ ∆Ω→0
一、立体角
在光辐射测量中,常用的几何量就是立 体角。立体角涉及到的是空间问题。任一 光源发射的光能量都是辐射在它周围的一 定空间内。因此,在进行有关光辐射的讨 论和计算时,也将是一个立体空间问题。 与平面角度相似,我们可把整个空间以某 一点为中心划分成若干立体角。 定义:一个任意形状椎面所包含的空间称为立 体角。 符号:Ω 单位:Sr (球面度) Ω Sr
dΩ = R
2
其中θ为dS 与投影面积 dA的夹角,R为O 到 dS中心的距离。
根据定义知球面所对应的立体角:
S Ω= 2 R
全球所对应的立体角
4πR2 Ω= = 4π 2 R
(全球所对应的立体角是整个空间,又称为4π空 间.) 同理,半球所对应的立体角为2π空间。
用球坐标表示立体角 微小面积
dS = r2 sin θ ⋅ dθ ⋅ dφ
辐射成像原理-第4章-X射线散射成像
2.8 1013 cm
ε0—真空介电常数
康普顿散射的总截面
当h >>m0c2
时
c
Z r02
m0c2
h
ln
2h
m0c2
1
2
康普顿散射截面的影响因素
医学诊断用X射线能量约在几百keV~几MeV之 间,此时康普顿效应占优势
反冲电子的能谱
θ >150 时,h ~ 200keV,形成反散射峰。
及测定橡胶压延机轧辊上胶层厚度等。
探测器无准直的康普顿背散射成像
Towe&Jacobs,1981
探测器无准直的康普顿背散射成像
c K1nf (E) K1- 常数,ρ-密度,n-电子密度
背散射光的强度反映 了散射光子出射路径 上物质散射特性的积 分情况,与材料的厚 度直接相关
探测器无准直的康普顿背散射成像
两个探测器的符合 测量能够确定散射 光子路径和散射角, 进而得到入射光线 的方向。
能谱康普顿背散射成像
轮胎是复合材料产品的代表,由胶料、钢丝帘线和有机纤维帘 布组成。普通X射线吸收成像中容易测到钢丝帘线,但几乎测 不到有机纤维帘线,且很难区分不同种类的橡胶。图中a和b 清楚示出了有机纤维帘布和胶层结构,c示出了溴化丁基橡胶 (BIIR)胶层(气密层)状况。
能谱康普顿背散射成像
E ',min
1
h 2h
m0c2
Ee,max
1
h
m0c
2
2h
散射角θ与反冲角φ的一一对应关系
ctg
1
h m0c2
•
tg
2
θ:0~π
φ:π/2~0
康普顿散射的微分截面
微分截面
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
B
二氧化碳
C
4.3 大气吸收和散射计算
4.3 大气吸收和散射计算
二氧化碳的吸收带主要位于2.7um、4.3um、10um和14.7um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比例比较稳定,可以认为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气象条件没有关系。
③ 高度修正和斜程处理
由于分子密度、气压和温度等参数对大气的吸收均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路径为一定海拔或某一斜程时必须进行修正。
01
如果是某一波段内的大气透射性质,定义平均透射比:
02
大气不同成分与不同物理过程造成的消光效应具有线性叠加性,总消光特征量是各分量之和:
03
4.2 大气消光和大气窗口
01
此时,总透射比是各单项透射比之积:
并且各单项透射比可进一步分解为各大气成分的透射比。
波盖耳定律使用Hale Waihona Puke 注意事项:0203
04
假定消光系数与辐射强度、吸收介质浓度无关;不考虑的功率密度阈值:107W/cm2。
高度修正:
等效路径长度:
2
水蒸气等效海平面可降水分量:
3
二氧化碳等效路径长度:
1
斜程修正:
4
LOWTRAN法
4.3 大气吸收和散射计算
1
LOWTRAN模式是美国空军地球物理实验室提出来的一种地分辨力大气模式,算法较简单,精度约为10%~15%。大多数光电成像系统分析都采用LOWTRAN分析大气传输特性。
04
4.3 大气吸收和散射计算
01
光电成像器件或观察者对距离R处的目标物与景物成像,其表观对比度CR:
式中,Lt(R)和Lb(R)分别为光电成像器件或观察者实际接收到的目标和背景的表观亮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相干性等方面将会发生变化。
4.1.1 辐亮度和基本辐亮度守恒积分响应度和光谱响应度的关系为2212cos dA d r θΩ=1122cos dA d rθΩ=2221211111112cos cos cos dA d L dA d L dA rθθθΦ=Ω=221212222222211cos cos cos d d L dA d dA dA rθθθΦΦ==Ω当辐射能在传输介质中没有损失时,表面2和表面1的辐亮度相等——辐亮度守恒。
12L L =1112222cos sin cos sin dA d d L dA d d θθθϕθθθϕ=2211sin sin n n θθ=再由折射定律由立体角定义得12L L =111222cos cos n d n d θθθθ=111111*********sin sin A B C D ds A B A D rd r d d d r r rθθϕθθϕ×⋅===基本辐亮度守恒既可用在光辐射能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输问题,也可用在不同介质中光辐射能传输的分析描述,如果不考虑光束在传播过程中的光能损失,则位在同一条光线上的所有各点,在该光线传播方向上的折合光亮度不变。
光辐射能在空间传输的计算,对分析辐射能空间分布、辐射测量系统的工作性能、辐射热交换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计算中常常需要作与实际情况近似的假定,简化分析的问题。
4.1.2 辐射换热角系数12121111112212cos cos cos d L dA d L dA dA r θθθΦ=Ω=121212112212cos cos A A L dA dA r θθΦ=∫∫由表面1上面元dA 1传输到表面2上面元dA 2的辐射通量可写成于是,表面1传输到表面2的总辐射通量为4.1.2 辐射换热角系数由表面1发出的总辐射通量Φ1=M 1A 1,表面2接收的辐射通量占光源表面1发出辐射通量的比值为F 12是只与表面1,2的形状、位置、大小、方向有关的无量纲量,称为辐射换热角系数或角系数。
121212121221112cos cos 1A A F dA dA A r θθπΦ==Φ∫∫需要指出,角系数计算的前提是光源为朗伯表面。
许多表面的漫射性虽然和朗伯特性不尽相同,但这种假设在进行分析中常常是可借鉴的。
然而,对准直光、会聚光、镜面反射表面等就不能用这种假设。
4.1.2 辐射换热角系数图4-5 角系数的等值性来自立体角的基本性质,即接收表面dA 2不论离辐射源表面dA 1有多远,形状如何以及传输方向的夹角是多少,只要它对dA 1的立体角不变,那么角系数F 12不变。
利用角系数的一些基本性质,常常可以使计算大为简化,把复杂表面的计算变成简单角系数的计算,这些性质包括等值性、可加性、互易性和完整性。
● 等值性图4-7 积分球内任一面元的直射辐照度图4-7 积分球内任一面元的直射辐照度E2与面元2在球内的位置无关,即球内任一面元发出的辐通量在球内各内表面形成的辐照度值正好等于该辐射通量除以球的内表面面积。
图4-8 例2角系数计算用图在光学系统中,由于光学系统将发散或会聚光束,因此,不能直接用上面的方法。
这里,仍假定光学系统对光辐射能没有表面反射、吸收、散射等损失,且光源是朗伯体。
则按照立体角投影定律,表面2接收辐照度为L 1的光源表面1投射的辐射通量为表明:当光源辐亮度一定时,光学系统接收辐射通量取决于其几何度。
因此,几何度成为光学系统接收和传输辐射能能力的度量,几何度大的光学系统,其传输或接收的辐射通量也多。
在没有光能损失的光学系统中,光学系统只改变辐射能的会聚和发散程度,而辐射通量不变。
图4-10 投影光学系统中光辐射能的传输4.1.3 光辐射在光学系统内的传输S S e e x x I IA A A A Ω=Ω=Ω=ΩS S e e x x I IA A A A ′′′′Ω=Ω=Ω=Ω例4 用入瞳和出瞳表示的光学系统如图4-11(a)所示,由几何度不变的概念可写出注意到A S 和A I 之间存在的物像关系。
如果I 处放置探测器,其面积为A ′I (<A I ),那么实际上A S 的一部分像将成在探测器外,对应的部分光辐射能不能被探测器所接收,所以这时光学系统的几何度计算应当用A ′I (探测器的工作面积)在物方的像A ′S (<A S ) (图4-11(b)),对应有图4-11 几何度不变关系中的物像关系4.1.3 光辐射在光学系统内的传输补充:轴上点的光照度已知:成像物体光亮度L, 像方孔径角为u ’求:像面光照度E ’'sin '''max 2u ds L d π=Φ222max max''''sin '()sin 'd n E L u L u ds nττπτπΦ′===max2sin ','u L E n n ′==τπ4.1.3 光辐射在光学系统内的传输二、轴外像点的光照度公式像平面上轴外点的光照度一定小于轴上点的光照度。
2cos 'lI E α=1、由于轴外光束倾斜后,出瞳在光束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减小。
轴外点的发光强度比轴上点的发光强度I 0小。
'cos cos 00ωαI I I ==2、照明距离比轴上点的照明距离增加'cos /0ωl l =图4-12 像平面的辐照度关系图4-12 像平面的辐照度关系 241()cos D L τθ⋅所张的立体角,故可写出轴外4.2.1在光滑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 222222//sin ()tg ()() , ()sin ()tg ()r r i i E E E E θθθθρρθθθθ⊥⊥⊥⊥′′−−====′′++//根据电磁场理论的菲涅尔公式,可以精确地计算光辐射能在光滑无吸收的透明介质界面的反射和透射。
图4-13 辐射在界面的反射和透射将入射辐射能的电场矢量E 分解成垂直入射平面的分量E ⊥和平行入射平面的分量E //(对于自然光,E ⊥=E //)。
在界面上,入射辐射能一部分按反射定律反射,一部分按折射定律由折射率n 的介质进入折射率n ′的介质。
反射和透射电场矢量类似地分解成E ⊥r 、E //r 、E ⊥t 、E //t 。
下标r 和t 分别表示反射和透射分量(图4-13),则反射比的垂直分量ρ⊥与平行分量ρ//分别为4.2.1在光滑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 图4-13 辐射在界面的反射和透射22222//sin 2sin 2()1 sin ()sin 2sin 2()1sin ()cos ()t i t i E E E E θθτρθθθθτρθθθθ⊥⊥⊥⊥⊥′==−=′+′==−=′′+−//////// , 22ρρττρτ⊥⊥++==2////24() , ()n n n n n n n n ρρρτττ⊥⊥′′−======′′++在介质没有吸收时对于无偏振的入射光,则当垂直入射时,θ =0,有4.2.1 在光滑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 图4-14 反射比随入射角变化由于介质对不同振动方向电矢量的各向异性,反射比的两个分量不相等,它们是辐射能入射角及两种介质折射率n 和n ′的函数,而折射率通常是波长的函数,故反射比随波长和折射率而变化。
当入射角为0时,反射和透射均不引起偏振。
当折射率增加时,反射比也随之增加。
4.2.1在光滑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 /2θθπ′+=arctg(/)p n n θ′=由反射比公式反射比公式,当,当ρ//=0=0,反射辐射通量中只有振动与入射平面相垂直的分,反射辐射通量中只有振动与入射平面相垂直的分量,即反射辐射能是完全线偏振光。
利用折射定律,可求得对应的入射角称为布儒斯特角。
当入射光本身具有不同偏振特性时,它在同一种介质表面的反射比和透射比都会有所变化。
在光辐射测量中,介质的这种各向异性对测量结果会有影响。
时,4.2.1在光滑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4.2.1在光滑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图4-15 4-15 几种金属的光谱反射比曲线几种金属的光谱反射比曲线图4-16 4-16 银的反射比随入射角的变化银的反射比随入射角的变化4.2.1在光滑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与介质比较,金属的反射特性具有一系列特点:(1) 金属的反射比ρ//和ρ⊥随入射角变化的规律和介电质的大致相似,即ρ⊥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增加。
ρ//在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时达到最小,之后又增加。
但由于金属的χ值较大,故整个曲线向上移。
对于χ大的金属,反射比高,反射比随入射角变化不明显,尤其在红外谱段。
图4-16是银的反射比随入射角变化的曲线。
银的χ值大,而n值小,这和ρ⊥的差别相当小。
总之,金属的反射没有介质表面的反射对偏样ρ//振程度的贡献大,高反射比金属对偏振的贡献常常可忽略不计。
(2) 在可见谱段,反射比随波长变化较明显,这是金属呈现各种颜 (2)色的原因;而在红外谱段,反射比的变化很小。
金属在中、远红外谱段具有高而恒定的反射特性,这是红外系统中广泛使用反射系统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4-17 镜面反射、漫反射及其混合反射图4-18 九种基本的入射和观测方式(,)cos (,)cos (,;,)(,)(,)d L d ds L d d E ds E θϕθθϕθρθϕθϕθϕθϕ′′′′′′′′′′′ΦΩΩ′′===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