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
一、先秦文论
概述
(1)文学尚未独立。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
(2)文论亦未独立。散见于经史子集,多着眼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一)孔子及儒家文论
1、“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
“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尧典》
(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
(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
●“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2、孔子
(1)兴观群怨: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①可以兴——指诗歌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艺术感染功能。
②可以观——指诗歌具有了解人心、了解社会风俗习尚、考察社会政治得失的认识作用。
③可以群——说明诗歌可以交流思想感情,喊起群体感情,起凝聚群体的作用。
④可以怨——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可以宣泄一切正常人性和追求受压抑而生的种种怨愤不满。
⑤事父、事君——社会关怀,伦理教化。
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生态关怀,知识价值。
●“兴、观、群、怨”说全面概括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如情感作用、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等,对后代文论有深远影响。
(2)文质彬彬: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形式——“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巧言佞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内容与形式——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3)思无邪:论文学批评的标准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孟子
(1)“与民同乐”的文艺思想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乐也。”《孟子·梁惠王》
(2)“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说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
“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是指文学释义时,不能因为文采修辞而妨害对辞句意义的理解,也不能因为辞句的表层意义而妨害对诗人创作意图的理解,要通过揣摩整首诗的诗意,推求作者的写作意图,达成读者心解与作者本意的会通,即“视界交融”。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
知人,即了解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成长过程和审美趣味;论世,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写作背景等。
●中国释义学的开山纲领
“以意逆志”从解文到观辞更进到释意,重在文本内部研究;“知人论世”从论世到知人再落实到释意,重在文本的外部批评。
(3)“知言养气”说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
所谓养气,指道德修养。孟子所养的“浩然之气”是一种精神上的气,是经过道德修养达到一种博大而崇高的精神境界所表现出来的由义与道凝聚而成的凛然正气。
气与言的关系是身心修养与文学的关系。对“文气”说有奠基作用。
4、荀子
(1)明道、征圣、宗经:儒家文论传统的形成
(2)“乐得其欲”与“以道制欲”
(二)老庄及道家文论
1、老子
(1)尚质弃文,道法自然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老子提出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自然等,对中国文论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巨大的影响。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①凭借有限、超越有限而达到无限。
②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通于道——自然无为。
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是一个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完美境界,有无穷妙趣,使人体会不尽,给人丰富的想象余地。这实际上就是艺术意境的特征。
(3)有无相生,致虚守静
“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恒也。”
“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鉴”
①“虚”,是指排除与至道无关的杂念与欲念;“静”,是指心境的平和宁静。
②“虚静”是主体排除主观成见和偏见,超越身心欲求,宁静专一的心理状态。这是老子所启示的创作心理规律,对后代文学理论产生很大的影响。(庄子“心斋”、“坐忘”;宗炳:“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刘勰:“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2、庄子
(1)“朴素为美”,“法天贵真”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顺物自然”(《应帝王》)
“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山木》)、“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庄子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故崇尚“天籁”之美,要求文艺创作剔除人为的雕琢和华伪,恪守自然本性,达到“功成之美,无一其迹”,出于人的自然流露而与客观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学效果。
《渔父篇》:“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者,所以受之天也,自然不可夺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崇尚自然,反对人为;崇尚真诚,反对虚假矫情。
(2)“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道》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
内涵:“言”不能尽“意”外之“道”,要从言外、意致之外才能体悟“道”。
因而,要真正理解文艺作品的意思,就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本身,而要充分发挥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透过有限的语言文字去领悟无限的“言外之意”。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论述了道与语言的关系,涉及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指出了语言文字的局限性以及突破这种局限性的途径,对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易传》儒道兼综的文论思想
(1)象与意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周易·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其利,鼓之舞之以尽其神。”《系辞上》
立象可以尽意,通过具体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可以让人领悟或感受到无限深隐丰富的“意”。作为美学命题,对“意象”范畴的提出具有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