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 热传递
内能+热传递-教案
![内能+热传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81a42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8.png)
●课堂错题收集
●学霸笔记本: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知识脑图总结重难点
课后巩固
●请将本次课错题组卷,进行二次练习,培养错题管理习惯
●学霸笔记复习,培养复习习惯
1.把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如图所示),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下列关于乒乓球机械能来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3)物体的内能还和状态有关。如:一定质量的固态晶体熔化为同温度的液体时,内能增大。
4.改变内能的方式
一根铁丝,我们将它来回弯折,它的温度会上升,如果我们将铁丝放到火上去烤,温度也会上升。可见,物体内能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改变的方法不止一种。归纳起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热传递
条件:温度差。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如果外界对物体做功,那么物体的内能将增大,如果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将减小。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其他形式的能量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常见的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压缩体积,物体内能增加。例如:打气筒打气。
② 摩擦生热,物体内能增加。例如:钻木取火。
C.内能是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D.0℃时物体具有的内能为零
答案:B
2.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
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答案:D
3.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D.升温多的物体不一定比升温少的物体内能增加的多
答案:BCD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https://img.taocdn.com/s3/m/889bdb7e866fb84ae55c8d5d.png)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创新微课
例2、下列关于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A.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本质不同的物理过程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C.物体向外界放热,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D.热量是在热传递中,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
部分向另一部分转移的内能的多少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小结
热传递
吸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放热
(物体从外界吸热) (物体对外界放热)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创新微课
同学,下节再见
创新微课 现在开始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了低温物体的过程叫做热传递。
创新微课
发生条件:物体之间或物体的 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方式: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热和内能 在外界对系统没有做功的情况下,内能和热量 △U=Q
创新微课
即在外界对系统不做功的情况下,外界传递 给系统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改变量
(不同形式能量间的转化)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同种形式能量的转移)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创新微课
例1、下列关于热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热量从含热量较多的物体传给含热量较少的物体 B.热量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给温度较低的物体 C.热量从内能较多的物体传给内能较少的物体 D.热量从比热容大的物体传给比热容小的物体
热传递和内能的改变
【误区警示】热传递的方向与物体内能的大小无关 发生热传递时,可能误认为热量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 的物体上。为此要明确以下两点:
(1)热传递与物体的内能的多少无关,只与两个物体(或一个物 体的两部分)的温度差有关,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自发地传递 到低温物体。
第九讲 内能与热传递
![第九讲 内能与热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890d596625c52cc58bd6be85.png)
内能与热传递1.掌握内能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2.学会运用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3.比热容的概念与公式运用【课堂导入】 思考: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热水和冷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热水能把人烫伤而冷水不能?思考:为什么抓着铁棍子的一端也会感觉到发热?热量是怎样“跑”到手上的?1、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举例)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2、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①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②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2)改变内能的方法①做功a.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b.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c.解释事例: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②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知识点梳理重难点 第九讲【例1】擦燃火柴时,火柴的温度_____,内能_____。
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火柴的内能。
火柴放在火上也可点燃,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火柴的内能。
【例2】如图所示,在空可乐瓶内滴一滴酒精,用装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
当塞子从瓶口冲出,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了白雾,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A .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减少B .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C .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减少D .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增加【例3】质量、初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彼此接触时:()A .热量从铁块传给水B .热量从水传给铁块C .温度从铁块传给水D .温度从水传给铁块【例4】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则( )A .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B .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 .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D .物体的比热容一定增大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相等的1 kg 和100 g 的水内能相同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 .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2.对于下列四种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 .冷天人们喜欢搓手取暖是由于热传递改变内能B .下滑时臀部有热的感觉是由于克服摩擦做功C .酒精蒸发吸热用来给高烧病人降温D .水的比热容大用来冷却发动机3.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B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4. 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针对训练典例归纳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1)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2)热传递的特点①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晶体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发生热传递,但温度不变,内能变化) ②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③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④热传递的最终结果是热传递双方温度相等(3)摩擦、撞击等有阻力存在的方式都是做功思考:撒哈拉沙漠白天的温度高达60摄氏度而晚上的温度低至0摄氏度,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信息快递”: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认为 内物质吸收的 相同.实验思考题:(1)小明的实验方法是在 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观察的是 ;(2)小华的实验方法是在 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观察的是 . 而课本中的实验是采取 (小明/小华)的实验方法.(3)实验中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4)在实验中用搅拌器给沙子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5)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观察 .2.分析与结论:怎样才能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差异?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它们吸收的热量是 (相同/不同)的,物理学中用 来比较各种物质的这种性质. 如果质量都取单位质量(1kg),温度都1℃,比较起来容易,进一步引出比热容的定义: _________的某种物质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 .3.比热容: 火星小贴士沙(1)符号:(2)单位:,读作 . (3)查表可知:水的比热容:,物理意义: . 4.思考讨论:①一滴水和一盆水的比热容谁大? .②把一根铁丝截为长短不同的两段,哪段铁丝的比热容大? .二、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1.从比热容表中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相同/不同).2.讨论: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白天在阳光照射下,相同质量的砂石和水,如果吸收相同的热量,的温度升高的快,晚上如果放出相同的热量,则的温度下降得快.3.海陆风的成因:在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大海/陆地)吹来,而晚上的风通常从(大海/陆地)吹去.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的夏季比沿海地区(温度高/温度低),冬季比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大/小).1、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一物质的比热容(1)单位: 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2)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吸热本领,比热越大,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
内能及改变内能的方式
![内能及改变内能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90d2661884868762cbaed539.png)
内能及改变内能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条件: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
(3)热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4)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持续到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
注意:(1)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而不是传递温度,更不是传递某种热的物质。
(2)热传递是把内能由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不是由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2)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注意:做功不一定都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
做功是否一定会引起物体内能的改变,这要看物体消耗的能量是否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如举高物体时,做功所消耗的能量变成了物体的势能,并未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所以物体的内能就没有改变。
如何区别对物体做功和物体对外做功: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即内能的变化是由于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引起的,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则物体内能减小。
如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空气,对筒内空气做了功(图甲)棉花燃烧表明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了,也就是说,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了。
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就会发热(图乙),表明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铁丝的内能增大,铁丝内能的增大是由于人对铁丝做了功。
1.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但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A.温度B.比热容C.热量D.质量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出的热量也越多B.物体具有的内能就是物体具有的热量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D.物体的速度越大,内能越大3.下列几个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A.冬天晒太阳,身体感到暖和B.冬季对着手“哈气”,手感到暖和C.冬天搓手,手感到暖和D.冬天围着火炉取暖,身体感到暖和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B.一物体吸收了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C.一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D.一物体内能增加,其温度一定升高5.关于热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温度降低,物体内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减小C.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水和冰,内能相同D.自然界中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6.关于热传递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传递是高温物体的温度传给低温物体B.并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C.比热相同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D.温度相同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7.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块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C.物体的温度降低,则物体的内能减少D.体积大的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体积小的物体内能多8.0℃的冰块全部熔化为0℃的水.体积将有所减小.比较这块冰和熔化成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具有相等的内能B.O℃的冰具有较大的内能C.O℃的水具有较大的内能D.无法确定9.物体内所有的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_______ ,以及分子之间的______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 热传递教案
![内能 热传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3f4b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2.png)
内能热传递教案教案标题:内能热传递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2. 掌握内能和热传递的基本原理;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内能和热传递相关的问题;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和特点;2. 热传递的方式和机制;3. 热传递的计算方法;4. 热传递与能量守恒的关系。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实例:通过展示一个热水袋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内能和热传递的思考。
知识讲解:2. 讲解内能的概念和特点: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内能的定义和内能与物体微观粒子运动的关系。
3. 讲解热传递的方式和机制:介绍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及其机制,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方式下的热传递过程。
示例分析:4. 分析示例: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热传递现象,引导学生分析热传递的方式和机制,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实验操作:5. 进行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测量不同物体的热传递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讨论和总结:6. 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不同物体的热传递能力,并总结热传递与能量守恒的关系。
巩固练习:7. 练习题:布置一些与内能和热传递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8.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讨论、实验报告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拓展延伸:9. 拓展延伸:鼓励对物体的热传递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设计。
教学资源:1. 热水袋实例展示;2. 实验材料和仪器;3. 课件和多媒体设备;4. 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内能和热传递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并能够通过实验和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也将得到培养和提高。
九年级物理二、内能热传递
![九年级物理二、内能热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dd08162af18583d04964597e.png)
二、内能 热传递
6.请将下列“热”字的含义填入空内: (1)今天天气很热的“热”指的是___温__度___. (2)物体吸热升温的“热”指的是___热_量___. (3)摩擦生热的“热”指的是___内_能____. (4)热传递的“热”指的是___热_量____.
二、内能 热传递
2.影响因素:物体内能大小与物体的___温_度____、质量、材料和 状态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___越__大___.
二、内能 热传递
[注意]①内能不是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而是整个物体所具有的 能量,所以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②机械能和 内能是两种互不相关的能量,机械能有时可以为零,但内能任 何时候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 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影响 因素
质量 温度 状态
材质
发生条件:存在温度差
方向:高温物体—低温物体
二、内能 热传递
课堂反馈
1.物体内___所__有__分_子__动_能____和___分__子__势_能____的总和叫作物体的 内能.
2.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__能__量___叫作热量,它的单位是 __焦__耳__.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__热__量____,它的内 能__减_小___;低温物体吸收__热__量____,它的内能__增__大__.
二、内能 热传递
四 热量
1.概念: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___能_量____叫作热量.符 号为___Q___.
2.单位:在国际单位中,热量的单位与能量、功的单位相同, 也是___焦__耳___.
二、内能 热传递
[注意]①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它传递的是能量而 不是温度;但常常伴随着温度的变化,所以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 量. ②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 热量”“物体的热量是多少”或“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等.
热和内能相关知识点讲解_
![热和内能相关知识点讲解_](https://img.taocdn.com/s3/m/a00e93e2c5da50e2534d7f50.png)
热和内能相关知识点讲解_1.热传递①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叫做热传递。
②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2.热传递的实质:热传递实质上传递的是能量,结果是改变了系统的内能。
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热量来量度。
3.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的关系①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增加多少。
即 U= Q吸②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即Q放= - U4.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不会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从物体的低温部分传递到高温部分。
5.改变系统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系统的内能,这两种方式是等效的,都能引起系统内能的改变,但是它们还是有重要区别的。
做功是系统内能与其它形式的能之间发生转化,而热传递只是不同物体(或物体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
典例探究例1 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A.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B.铁丝一定放出了热量C.外界可能对铁丝做功D.外界一定对铁丝做功解析: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做功,也可能是热传递。
故C正确。
答案:C友情提示:铁丝的温度升高从结果我们无法判断是哪种方式改变了内能,因为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例2 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D.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解析: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所以不能说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选C、D 答案:C、D友情提示:注意区分状态量与过程量的不同特点例3 有一个10m高的瀑布,水流在瀑布顶端时速度为2m/s,在瀑布底与岩石的撞击过程中,有10%的动能转化为水的内能,请问水的温度上升了多少摄氏度?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 103 J/(kg ℃) ,g取10m/s2 .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当水流到达瀑布底时的动能友情提示:搞清能量转化的物理情景及转化过程中的数量关系,从而由能量守恒定律来列方程求解。
第一讲--内能与热传递
![第一讲--内能与热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db3c779d1ed9ad51f11df203.png)
第十二讲内能与热传递知识点梳理一、分子动理论知识回顾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处于永无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二、内能与机械能相比:1.物体内部的分子始终处在无规则的运动中,分子具有动能。
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分子间还具有势能。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两点说明:1、内能是指微观世界中的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与宏观世界中物体的机械能(动能、势能)是有区别的。
2、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为什么?)思考:0度的冰具有内能吗?三、内能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内能的大小与质量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说明:1、温度反映的是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2、质量反映的是物体内部分子的数目或单个分子的平均质量四、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一杯热水,很烫人,放在桌子上凉会儿再喝。
在这个过程中,热水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杯子周围的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传递是在温度不相同的物体之间进行的,且能量从温度高的转移向温度低的。
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是:能量五、热量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用符号Q,表示热量的单位与能量的单位相同,也是焦(J)。
由热量的定义可知:热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有意义.我们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而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一定和0℃的水内能一样大B.0℃的水一定比5℃的水内能小C.0℃的水一定比5℃的水热量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例2.下列关于内能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D、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C的水没有内能例3.说明下列各题中内能改变的方法:(1)一盆热水放在室内,一会就凉了,______;(2)铁块在火炉上加热,一会儿热得发红,______;(3)冬天人们往手上呵气取暖,______;例4、把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一会儿之后,用手摸勺柄,会感到它的温度明显升高,这表明它的内能____了。
内能 热传递
![内能 热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5dc1e81f866fb84ae45c8db9.png)
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转移到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高温物体 内能发生转移 高温部分
低温物体
(不同物体之 间) (同一物体 之间)
低温部分
思考: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 热量是物体内能改变的一种量度.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通常用字母Q表示。 热量和内能的单位都是焦(J)。
苹果和地 球相互作 用具有势 能
运动着的分子 也具有动能
互相吸引的分 子也具有势能
结 论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 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炽热的灯丝温度 高达2500℃,它 具有的内能比常 温时多
同一物体,温度越 高,分子的无规则 运动越剧烈,内能 越多;反之,温度 越低,内能越少。 这就是说,同一物 体的内能是随着温 度的变化而改变的。液态空气的温度
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 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弹 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运动着的 篮球具有 动能
将已知事物跟 未知事物进行 比较根据它们 的相同或相似 推知未知事物 也可能有某种 属性这是科学 认识的一种重 要方法。
小结:
一、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
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特点:
1、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
2、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内能公式最简单三个公式
![内能公式最简单三个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335693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f.png)
内能公式最简单三个公式内能,这可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呀!要说内能公式中最简单的三个公式,那咱们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先来说说内能的定义,内能就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而与内能相关的最简单的三个公式,分别是物体内能的变化公式、理想气体内能公式以及热传递导致内能变化的公式。
咱们先瞅瞅物体内能的变化公式:ΔU = Q + W 。
这里的ΔU 表示内能的变化量,Q 表示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W 表示做功。
就比如说,冬天咱们搓手取暖,两只手相互摩擦,这就是在做功(W),同时手也会发热,内能增加(ΔU),这个过程中可没有热量的传递(Q = 0)。
再看看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E = i/2 nRT 。
这里的 i 是气体的自由度,n 是物质的量,R 是摩尔气体常量,T 是热力学温度。
就像咱们吹气球,气球里的气体就可以近似看作理想气体。
当我们给气球里吹气,让气球里的气体变多,也就是 n 增加,同时温度也升高,T 变大,那气球里气体的内能 E 也就跟着增加啦。
还有热传递导致内能变化的公式:ΔU = Q 。
这就好比咱们把刚烧开的热水倒进一个冷水杯里,热水的内能就会通过热传递(Q)的方式转移到冷水里,使得冷水的内能增加,而热水的内能减少。
我记得之前给学生们讲这些公式的时候,有个小家伙总是迷糊,怎么都弄不明白。
我就给他举了个特别形象的例子,把内能比作是一个大钱包,Q 就像是别人给你的钱,W 呢,就像是你自己努力挣的钱,而ΔU 就是钱包里钱的变化量。
这么一说,那孩子一下子就开窍了,眼睛都亮了起来。
其实呀,学习内能公式就像是搭积木,一块一块地积累,慢慢就能搭出一个牢固的知识大厦。
可别被这些公式吓到,只要多琢磨琢磨,多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起来并不难。
咱们回到这三个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得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来解决问题。
比如说,如果是研究一个绝热的过程,那就主要考虑做功对内能的影响;要是研究一个热传递的过程,那重点就放在热传递导致的内能变化上。
物理选修3-3教材梳理第十章2.热和内能含解析
![物理选修3-3教材梳理第十章2.热和内能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9e50fff18583d048645992.png)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热传递1.定义:热量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或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的物理过程。
2。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辨析比较热传导过程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固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间,如用酒精灯灼烧铁棒的一端,另一端会发烫,这主要是通过热传导来传递热量,而热对流发生在气体、液体的传热过程中,如加热水壶的底部,表层的水温也上升;冬天暖气片能使整间房屋里的气温上升,这都是靠对流来完成的,晒衣服时,衣服温度升高,主要是太阳依靠热辐射来传递热量的.3.热传递的条件:两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误区警示只要存在温度差,热传递过程就会进行,与原来物体内能的多少无关。
热传递过程能量可以由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物体上,也可以由内能小的物体传到内能大的物体上.4.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二、热和内能1。
热量:在单纯的传热递过程中系统内能改变的量度.或者这样表述:系统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内能的增量ΔU等于外界向系统传递的热量Q,即ΔU=Q.误区警示热量是用来衡量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过程量.因此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谈热量。
热量和内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内能是状态量,我们说物体在一定状态下有内能,而不能说有热量.2。
热传递和内能变化的关系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时,内能改变的多少可用热量来量度。
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关系(1)两种方式的区别做功: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时,必须通过物体的宏观运动才能实现。
热传递:物体间内能的转移,即内能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它是在分子相互作用下,通过分子的微观运动来达到内能的改变的,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必要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初中内能 热传递教案
![初中内能 热传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7f488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e.png)
初中内能热传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热传递的原理,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3. 让学生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等效性。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热传递的原理及三种方式3.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等效性4.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 previous knowledge关于动能、势能的概念,进而引出内能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2. 讲解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讲解内能的概念,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的关系。
3. 讲解热传递的原理及三种方式讲解热传递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介绍传导、对流、辐射三种热传递方式,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讲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等效性通过演示实验和理论分析,让学生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等效性。
5.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热传递的效果,进一步理解热传递的原理。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内能、热量、温度三者的关系以及热传递的实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 运用实验演示和数据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热传递的原理。
3.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10个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10个](https://img.taocdn.com/s3/m/8f42ba6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4.png)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10个摘要:1.热传递的基本概念2.10个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a.铁块投入水中b.石头晒太阳c.冰块熔解d.铁锅烹饪e.冬天烤火f.热水降温g.磨刀升温h.钻孔升温i.热水袋取暖j.冰袋降温3.热传递的实质和特点4.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正文:热传递是物理学中的一种基本现象,它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热传递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10个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将100摄氏度的铁块投入到20摄氏度的水中。
这时,高温的铁块会把热量传递给低温的水,使水的内能增加,铁块的内能减小。
第二个例子,把室内的石头放到室外让烈日晒。
太阳辐射的热量转移到石头上,使石头的内能增加,实现了热传递。
第三个例子,把冰块放到常温下的容器中自行熔解。
冰块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直至完全熔解。
第四个例子,把铁锅放到火上烧。
火的热量传递到铁锅中,使铁锅的内能增加,火的内能减小。
第五个例子,冬天烤火。
火焰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和物体,使空气和物体的内能增加,火焰的内能减小。
第六个例子,热水袋取暖。
热水袋中的热量传递给人体,使人体的内能增加,热水袋的内能减小。
第七个例子,冰袋降温。
冰袋中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使环境的内能增加,冰袋的内能减小。
第八个例子,磨刀升温。
在磨刀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使刀具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第九个例子,用钻打孔。
在钻孔过程中,钻头与木材之间的摩擦产生热量,使钻头的内能增加。
第十个例子,热水沸腾。
热水在沸腾过程中,热量从热水传递到周围环境中,使环境的内能增加。
总之,热传递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现象,它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通过了解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热传递的原理,并在生活中应用热传递的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热传递来加热食物、取暖、降温等。
跟胖哥学物理热传递的微观解释
![跟胖哥学物理热传递的微观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7acf50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c.png)
跟胖哥学物理热传递的微观解释本质上讲,热传递是内能⼀种转移。
内能是组成物体分⼦的⽆规则热运动动能和分⼦间相互作⽤势能的总和。
物体的内能应该包括其中所有微观粒⼦的动能、势能、化学能、电离能和原⼦核内部的核能等能量的总和,但在⼀般热⼒学状态的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分⼦结构、原⼦结构和核结构不发⽣变化,所以可不考虑这些能量的改变。
但当在热⼒学研究中涉及化学反应时,需要把化学能包括到内能中。
要发⽣热传递,必须存在温度差。
因为很多物体之间存在渗透现象,说明有的物体之间的分⼦会发⽣交换。
交换,就必然互相之间存在能量的交换。
只是交换有时是对等的,即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也会发⽣热传递,⽽不是不会发⽣热传递。
当交换对等时,即交换双⽅(热传递)速度相等时,两个物体的温度各⾃保持原有状态;当交换速度不对等时,则产⽣⾼变低、低变⾼的变化。
当两个物体温度不同,这个时候能⼒交换就不会对等。
温度不相同的两个物体它们各⾃的分⼦运动激烈的程度是不同,于是交流时运动激烈的⼀⽅就会到运动不激烈的⼀⽅。
热传递有三种⽅式:传导、对流和热辐射。
从微观⾓度来看,他分⼦在交换热量是⽅式存在天壤区别。
导热说穿了就是分⼦运动发⽣碰撞过程。
这种⽅式是指依靠物质的分⼦、原⼦和电⼦的振动、位移和相互碰撞⽽产⽣热量传递的⽅式。
不同物质,由于分⼦排列⽅式和相互吸引⼒不同,在平衡位置振动情况不⼀样,所以能够发⽣碰撞情况也差异很多,从宏观上表现为他们导热能⼒也截然不同。
由于⽓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中分⼦运动所受到相互作⽤⼒不同,因为在导热过程中分⼦碰撞⽅式存在很⼤差别,同时导热的机理存在不同。
⽓体的热量传递是⽓体分⼦作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
⽓体分⼦的动能与其温度有关,⾼温区的分⼦具有较⼤的动能,即速度较⼤,当它们运动到低温区时,便与低温区的分⼦发⽣碰撞,其结果是热量从⾼温区转移到低温区。
固体分⼦移动有两个⽅式晶格振动和⾃由电⼦的迁移。
在⾮导电的固体中,主要通过分⼦、原⼦在晶体结构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传递能量;对于良好的导电体如⾦属,类似⽓体分⼦的运动,⾃由电⼦在晶格之间运动,将热量由⾼温区传向低温区。
中考物理热传递与内能的改变
![中考物理热传递与内能的改变](https://img.taocdn.com/s3/m/a1c90c22866fb84ae45c8df7.png)
2019年中考物理热传递与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只有存在温度差时,热量才能从温度高处传到温度低处。
2.热量传递的方向:热量将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且一定是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3.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也叫热量)的转移。
4.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理解: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离开了热传递的过程,热量是不存在的。
热量必须在热传递这个过程中才能提得出来。
5.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部分),内能减少,放出了热量;而低温物体(部分)内能增加,吸收了热量。
但高温物体(部分)的温度不一定降低了,低温物体的温度也不一定上升了。
因为此时要考虑到内能改变时,温度不变的情况,即:在熔化、在凝固、在沸腾过程中的物体的内能虽然在改变,但温度却没有变化。
总之,1)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温度升高(降低)2)在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温度不变。
6.热量、温度、内能之间区别1)温度只能说成:是多少、达到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2)热量只能说成:吸收多少、放出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3)内能只能说成:有,而不能说成:无,内能可用:大、小来比较,而不能说成高低7.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可用功和热量来度量物体的内能的改变。
8.用Q来表示热量,用J来表示热量的单位。
9.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收热量,或者没有放出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的热量多。
B、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
教学设计1:内能 热传递
![教学设计1:内能 热传递](https://img.taocdn.com/s3/m/07f0470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e.png)
质量: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3、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1)条件:存在温度差;2)方向: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3)实质:内能的转移。4)热量是内能转移的量度。
高温热量低温
做功:1)实质:内能的转化;2)功是内能转化的量度。
内能 做功 机械能
4、巩固练习:
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将怎么变?温度一定升高吗?
2)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含有的热量变多。(这句话对吗?该怎么说?)
3)物体的温度越高热量越大。(这句话对吗?该怎么说)
4)摩擦生热;今天真热;
熔化吸热。(这些热的含义相同吗?)
1、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物体内能的概念,教师适当引导解释,板书内能的概念?
有内能概念引导学生思考,1)分子运动会停止吗?2)分子间作用力会消失吗?通过讨论得到结论:如何物体都有内能。
2、教师引发问题:物体内能有大小之分吗?物体内能大小受什么影响?学生先猜想物体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教师播放视频给予解释,并得到结论,板书。
3、教师提出问题:1)要想改变某个物体的内能大小,可以靠改变物体的哪个量来实现?2)有哪些方法改变物体的温度呢?
学生讨论提出各种看法,教师总结各种方法得出结论:做功和热传递,并板书。
内能 热传递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概念及其大小的影响因素;2、热量的概念;3、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教学重点
1、内能的概念;2、内能改变的实质。
教学难点
热能和内能的区别
教具准备
。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方法的实质和功、热量的作用并板书。
4、强调热量和内能的区别,以及一些注意点。如“物体含有热量的多少”、“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的是否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一杯开水放入大海中,会发生热传递吗? 能量如何转移?温度如何变化?
2、0℃时,物体的内能为零吗? 不能,一切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永不停息,因
此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 试一试:分别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 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
❖ 说一说:哪杯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
实验表明:温度越高,扩散得越__快__
1、阅读文字,完成填空:
温度高→扩散 越快 →分子运动得越剧烈→ 分子动能 越大 →物体的内能 _越__大__
这种与煤、天然气燃烧放热和物体摩擦发热 一样,都是一种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称为
为 内能
❖一、热运动: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模型(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 3、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
❖二、内能
问题1:处于热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 问题2:分子间是否也具有势能?
学会类比法:
❖实验: 改变分子模型间的距离,弹簧发生
弹性形变,具有_______________
❖类比: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可推
知分子之间也存______________
❖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问题讨论:
1、内能和机械能是一回事吗?有何区别? 微观 、宏观;分子热运动有关 、机械运动有关
12.2 内能 热传递
学习目标
❖ 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的做无规 则运动叫分子热运动
❖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 的关系
❖ 3、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4、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回力玩具车运动时,动能是从何转化而来? 发条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动能
而真正的汽车开动时,它的动能从何而来?汽 油 燃 烧 释 放 的 能 量
❖热量:
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符号:Q
单位:J(焦耳)
课堂总结
1、热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物体内能因素还有?
质量、状态、材料
问题: 给你一杯水,如何改变其内能?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阅读P39 (a)、(b)、(c) 回答问题 1、在过程中物体的内能(能量)是如何
转移的?物体温度如何变化? 2、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其实质是?
内能的转移
❖热传递: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