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文言文复习(虚词推断方法辑录)教师 安乡一中 龚德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文言文虚词推断方法辑录

一.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

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二. 解答虚词题的方法

1. 语境推断法

阅读文言文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1)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2002年的春季高考题)

根据下文的“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该表原因。

(2)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依据下文的“余威”可以推断“既”应该是表明动作已经完成,因此是“已经”的意思。

(3) 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2001年春季高考全国卷)

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再考察第二句,出自课文《崤之战》,晋襄公在遭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可见,此处“则”也为连词,但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已经、倒已经”,两个“则”用法各异,符合题干要求。

(4) 此则.京邑之人也无以,则.王乎。(2006年高考辽宁卷)

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令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洛阳即当时的京邑,意思是说“现在你的侄子把他父亲葬在洛阳,这说明他是属于京都人呀”。由此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副词,判断句子,起强调、确认作用,意为“是、就是”。再看第二句,出自人教课文《齐桓晋文之事》。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而齐桓公、晋文公是靠武力而非仁爱称霸天下的,与儒家所倡导的“王道”相对立。所以崇尚王道的孟子轻轻将话题岔开:“无以,则王乎”,“如果不得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的事吧”。此处,“则”为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那么”。综上,两个“则”字用法各异,不符合题干要求,可迅速排除。

(5) 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6) 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

句中的两个“之”,前一个“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一个“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

(7)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结合上下语境“游者众”,可以知道第一个“以”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第二个虽然也可以做连词,但是表示承接关系。

(8) 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根据上下文可以推知第一句的意思是:为什么不向东到妻子和儿女的那里去呢,以后再慢慢地选择地方吧。第二句的意思是:朝廷的官员和百姓都非常佩服他,把他称为“独立使君”。由文意可以推断第一个“焉”是语尾助词,第二个“焉”字是代词,指人。

(9)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开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10) A.今俞瑱得之.乃令吴玉守之. B.利为.彼有宜为.报仇(2010年高考广东卷)

A项两句都选自文本第一段,都在谈论居庸关的守战情势。依据上文,很容易就可以推断出其中的“之”均为“居庸关”,意义和用法相同。B项前一句在“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语境中,由此可以推断出“为”是介词,表被动或作判断动词“是”讲。B项后一句的上文为“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

满沟壑”,由此可以推断出“为”是介词,可译为“给,替”,后面省略了宾语。由此可见,B项中的“为”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应为本题答案。

(11) 遂扫石而.坐提刀而.立(2009年高考安徽卷)

第一个“而”所连接的“扫”与“坐”都是动词,且这个词的顺序不能颠倒,有先后之分,所以这个“而”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连接的是状语和中心语,“提刀”修饰“立”,描绘出的是“立”的情态,表修饰关系。

(12)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13) 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14)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15) 不拘于.时//学于.余

两个“于”字,所处的位置相同,都在动词后,名词前,不结合文意就无法判断出用法的不同。“不拘于时”是说不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很显然,这里的“于”字是表被动的;而“学于余”是说向我学习,因而此处的“于”字是介词“向”,和表被动无关。

(16)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以”后面“公子贤,多客”是说明原因的句子,所以是连词而非介词。

(17) 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因”后面虽是名词,但后面没有可修饰的谓语,所以应是动词,和“蒙”相对应。

(18) 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为连词表顺承

(19) 天将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记»)

“为”不可能是动词、介词,只能是语气助词,加强语气。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004年全国Ⅳ) ( )

A.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B.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C.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饮者怀无厌之.欲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解析“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从前文来看,该句是概述吴隐之清俭生活的,既然是概述,“乃”字就不能译为“于是”;从句式上看,“尝浣衣,乃披絮”前后结构相同,“尝”是副词,“曾经”的意思;那么从词性上去考虑,“乃”应解为“竟、竟然”。“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乃”据课文可知,是“才”之意。

答案 C

方法技巧:要有全句或全篇意识。虚词的意义实际上已被上下文语境明确限定,因此也可“瞻前顾后”,“因文释词”。另外,许多虚词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把握,才能准确理解。比如语气助词“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的句式和语气“息息相关”的。

2. 语法切入法

要判别虚词的意义,可以根据语法知识寻找突破口。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语法功能。一般说来,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和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语气。(1) 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

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

(2) 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

首先补出两句的主语,一为田单,一为怀王。田单是施动者,“降”的对象是燕军,故第一句中“于”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