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延钟-电法勘查若干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电法勘探原》课件

《电法勘探原》课件

三维成像技术
多学科综合解释
结合地质、地球化学等多学科数据进 行综合解释,提高勘探成果的可靠性 。
采用三维成像技术对地下结构进行可 视化展示,提高数据解释的直观性。
05
电法勘探的挑战与 对策
复杂地形与地质条件的挑战
挑战
电法勘探面临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的挑战,如山地、丘陵、沙漠、沼泽等,这些地形和地质条件可能影响电法勘 探的精度和可靠性。
技术创新与进步
新型探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法勘探将采用更先进的新型探测技术, 提高勘探精度和深度。
地球物理反演
利用高性能计算机进行地球物理反演,提高数据解释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将被应用于电法勘探中,实现自动化数据 处理和异常识别。
智能化与自动化
自动化数据采集
对策
采用高精度探测技术和设备,如高精 度磁力仪、高分辨率地震仪等,以提 高电法勘探的精度。同时,加强技术 研发和创新,推动电法勘探技术的不 断进步和发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对策
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如全站仪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多频电磁测深等,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 性。同时,加强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了解地形和地质特征,为电法勘探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
数据处理与解释的挑战
挑战
电法勘探数据处理与解释涉及到多个学科领 域,如数学、物理、地质等,数据处理和解 释的难度较大。此外,由于电法勘探数据量 大、种类繁多,如何有效地处理和解释这些 数据也是一大挑战。
01
通过智能化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提高工
作效率。
数据处理智能化
02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解释,减少人工干预

罗延钟-复电阻率法的原理和应用

罗延钟-复电阻率法的原理和应用
型的参数,称为“频谱的反演”。
实测振幅频谱曲线 实测相位频谱曲线
第二个Cole-Cole模型 第一个Cole-Cole模型
• 用两个Cole-Cole模型拟和实测视复电阻率频谱的实例
通过反演视复电阻率频谱, 可获得激电视谱参数:
零频视电阻率s0 激电视充电率ms,激电极化率s 视时间常数s 视频率相关系数cs
结论
CR 或SIP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和勘探深度有限
生产效率:每天完成2-5个排列, 1-2公里剖面;
生产成本:每公里剖面约1万元; 探测深度有限:一般<3000m。 CR 或SIP主要只作剖面性工作: 对于固体矿产勘探用于评价激电异常; 对于油气勘探用于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
1. Pelton,W.H, Ward.S.H, Hallof,P.G. et al, 1978, Mineral discrimination and remval of inductive coupling with multifrequency IP: Geophysics, 43, 588-609.
矿区外围34线 找矿效果
• 该测线位于辉长岩覆盖区,从 周围出露岩性看,本区含矿层位 (中火山变质岩段)应延伸至辉 长岩下,属成矿有利部位。
• 403地质队于1988年曾在该处设 计了三个钻孔,但因缺乏深部证 据,一直未下决心施工。
• 34线的SIP测量正是在这种情况 下,应403地质队要求布置的。
C1= 0.1-0.6 C2=0.9-1.0;
1>>2。
据此,可区分 和分离IP和EM。
频谱参数的数值变化规律(2)
1>100 s, 极化体为高含量石墨或石墨化岩石,
>10 s,极化体为高含量致密硫化物或石墨化岩石 >1 s,极化体为密集浸染状金属矿化或石墨化 >0.1 s,极化体为稀疏浸染状金属矿化或石墨化 <0.1 s,极化体为离子极化体;

频谱激电法介绍罗延钟

频谱激电法介绍罗延钟

频谱激电法法野外观测示意图
SIP观测数据的处理、反演和成图
SIP数据处理、反演和 成图和流程图
中国地质大学研制了全球唯一的 SIP数据处理和反演商业软件
软件的 多文档 用户界 面
软件 的5 组主 要功 能菜 单展 开图
BD-1
线 频 谱 激 电 法 拟 断 面 图
高极化 低阻 低阻 高极化 大时间常数
频谱激电法SIP也称为复电阻率法CR
视复电阻率频谱的性质
只存在激电效应(IP)时
复电阻率频谱(i),满足Cole-Cole模型:
(i )
0{1
m[1
1
1
(i
)c
]}
1
m
{1
m[1
1
1
(i
)
c
]}
0—零频电阻率(包含IP), —电阻率(不包含IP),m—充电率(极化率)
—时间常数(单位 s),c—频率相关系数。
C1= 0.1-0.6 C2=0.9-1.0;
1>>2。
据此,可区分 和分离IP和EM。
频谱参数的数值变化规律(2)
1>100 s, 极化体为高含量石墨或石墨化岩石,
>10 s,极化体为高含量致密硫化物或石墨化岩石 >1 s,极化体为密集浸染状金属矿化或石墨化 >0.1 s,极化体为稀疏浸染状金属矿化或石墨化 <0.1 s,极化体为离子极化体;
Cole-Cole模型的振幅和相位频谱曲线
频谱曲线随充电率m的变化
充电率m是决定频谱变化幅度的强度参数
频谱曲线随频率相关系数c的变化
频率相关系数c是决定频ຫໍສະໝຸດ 变化陡度的形状参数频谱曲线随时间常数的变化

罗延钟 时间域激电法和频谱激电法

罗延钟 时间域激电法和频谱激电法
热烈祝贺 “中浅层电磁探测技术应用研讨会” 胜利召开 !
时间域激电法TDIP和 频谱激电法SIP
中国地质大学电法科研组 罗延钟
时间域激电法TDIP(1)
• 时间域激电法是1950年代在 电阻率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电阻率法通过供电电极A,B向 地下供入稳定电流I,同时观 测测量电极M,N之间的电位 M 差ΔU;然后计算视电阻率
频谱激电法SIP(复电阻率法CR) 的基本原理 I M 什么是SIP(复电阻率法CR)? A U B 电极装置:与常规电阻率法相同 N 供电电流:超低频交流电(f = 10-2 - n 102 Hz ) 观测内容:交变供电电流强度 I U (i) MN极间交变电位差 A ( ) U s 计算参数: s ( i ) K
• 在445-470点范围内获得1 号异常,其特点是: • 中等偏高的s(n·102 m) • 中等偏弱的ms(约10%) • 中等s(0.5-1 s) • 中等偏小的cs(0.25)。 • 这与试验剖面上3、4、6、7 和8号异常的特征相近。 • 异常出现在较深部位 (a=60米,n=5-8),且向 下未封闭,估计极化体埋藏 较深(大于200米)。推断 在200米以下可能有铜矿化 体。 • 从反映深度能力较强的s异 常在深部向西扩展,故推断 此矿化体是向西倾斜的。 • ZK1502和ZK1503钻探结果, 在100-249米以下普遍黄铁 矿化,并见到三层铜矿体, 累计厚度8米 。
根据视极化率的变化来推断地下极化体--时间域激电法
我国激电法发展历史
• 时间域激电法试验研究结论“有矿就有异常” 因而成为金属矿勘查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 时间域激电法的主要问题是: 1. 装置笨重; 2. 存在大量非矿异常。 • 为解决装置笨重问题,发展了频率域激电法 但又产生新问题:3. 电磁耦合干扰。 • 为解决激电法两大问题 1. 电磁耦合; 2. 激电异常区分 发展了一种新的激电法--频谱激电法。

高密度电法勘探的装置选择和资料解释

高密度电法勘探的装置选择和资料解释

高密度电法勘探的装置选择和资料解释1 概况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出现使得电法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得到了质的提高和飞跃,同时使得资料的可利用信息大为丰富,使电法勘探智能化程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高密度电法其核心只是实现了野外测量数据的快速、自动和智能化采集,它的工作实质依然是常规电法勘探原理,所以说它只是一种基于老原理的采集手段的提高,它并未脱离直流电法的框架,并算不得是一门全新的勘探方法。

但是,由于其采集密度的增大、排列装置的甑多,为传统电法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技术处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高密度电法勘探的装置选择、资料解释是两个关键环节。

排列装置选择得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测试出探测目的所反映出的异常。

资料解释则是探测目的最终反映和探测效果最直接表达。

2 装置的选择选择哪种装置取决于场地大小、地形起伏、探测任务以及探测精度等因素。

2.1 场地因素如果场地开阔,一般都使用四极装置(α、α2),因为该方法会获得最大的测量电位。

这对于节省外接电源,减少供电电压,特别是压制干扰,增强有效信号,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场地不允许,那么最好使用三极装置(AMN、MNB),三极装置比四极装置将节省一半的场地。

2.2 地形因素高密度电法勘探应尽力避免地形的起伏,然而事实常难随人意,这时候就得考虑哪种装置受地形的影响最小。

在众多装置中,偶极装置受地形影响最为剧烈,它本身的电测曲线就已经复杂,如果加上地形的因素,其电测剖面形态会变得很难辨别。

其次是三极装置,该装置遇到山谷或山脊时电测曲线会出现多个峰值,并且AMN和MNB两个装置的反映程度不均衡,故而判别起来困难较大。

相对而言,四级装置受地形的影响较小,电测剖面形态比较好判断。

2.3 2.3 探测精度因素掌握探测精度(灵敏度)与装置的关系,是高密度电法中很重要的环节,也是众说纷纭,很难形成一个定论的问题。

根据《高密度电法探测岩溶试验》结果,β装置灵敏度最高,γ次之,α最次,而据中国地质大学罗延钟教授研究,不等距偶极最灵敏,β次之,α再次之,γ最次,许多生产单位只单纯使用α一种装置。

地电法勘探

地电法勘探

电法勘探是以研究对象和围岩之间的电性差异为基础,利用物理学原理,通过观测和分析天然及人工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矿产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2 电法勘探简史电法勘探的发展历史并不长,真正利用地电场进行电法勘探的时间,大致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其中,在天然场源方面:1835年英国学者福克斯(R.W.Fox)首先用自然电场法发现了一个硫化矿床;20世纪初开始将大地电流法用于矿产资源勘探;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学者吉洪诺夫和法国学者卡尼亚(L.Caniard)建立了探测地球深部电性结构的大地电磁测深法。

在人工场源方面:19世纪末提出的电阻率法到20世纪初已趋成熟;1920年由法国学者施伦贝尔热(c.Schlumberger)发现的激电效应,后经各国学者的深入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激发极化法;电磁剖面法始于1917年,于1925年首次获得找矿效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源频率测深法和瞬变测深法在前苏联学者考夫曼(A.A.Kofman)和美国学者凯乐(G.V.Keller)共同建立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较快,与此同时由加拿大学者D.W.Strangway和M.A.Goldstein提出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以及由德国最早提出的探地雷达法和由日本率先实现的高密度电阻率法等方法,在资源、工程、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与应用。

此外,由前苏联于20世纪70—80年代研究提出的压电法和震电法,近年来已取得一定进展,有望能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和地质灾害的预报中。

电法勘探在我国的发展:我国的电法勘探始于20世纪30年代。

1936年丁毅在安徽当涂铁矿进行了电法勘探工作。

1939到1942年顾功叙在云南东川汤丹、易门铜矿开展了自然电场测量等电法工作。

系统的电法勘探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并在深部构造、固体矿产、石油、水文和工程以及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勘测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法勘探-基础知识

电法勘探-基础知识
电法勘探-基础知识
目录
• 电法勘探概述 • 电法勘探的基本方法 • 电法勘探的步骤与流程 • 电法勘探的优缺点 • 电法勘探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电法勘探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电法勘探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通过研究地壳中岩石的电学性质差异, 来探测地下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
特点
电法勘探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 效率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地 下地质体的位置和形态,为矿产资源 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的依据。
02
电法勘探过测量地下岩层电阻率差异来推断地质构造的方法。
详细描述
电阻率法利用地下岩层电阻率的差异,通过布置电极,测量电位差,计算电阻率,从而推断地下的地质构造和岩 层分布。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岩性、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勘探。
激发极化法
总结词
利用岩石激电效应来探测地下电化学活动和地质构造的方法 。
电磁法
总结词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地质勘探的方法。
详细描述
电磁法通过向地下发送交变磁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磁场和电场的变化,推断地下的地质构造 和岩层分布。该方法适用于金属矿、油气田等领域的勘探。
03
电法勘探的步骤与流程
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
确定勘探目标
了解勘探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勘探目标和范 围。
应用领域
矿产资源勘探
电法勘探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寻找金属矿、非 金属矿和石油等资源。
地质构造研究
通过电法勘探可以研究地壳中的断裂、褶皱等地质构造,为地震预 测、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领域提供重要信息。
地下水勘察
电法勘探也可以用于地下水勘察,通过研究地下水层的电性特征, 可以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储量。

高密度电法勘探资料解释

高密度电法勘探资料解释

高密度电法勘探的装置选择和资料解释祁增云,任海翔,乔佃岳(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本文就高密度电法勘探做了一些综合性论述,重点就装置的选择、资料解释、限制因素以及高密度电法勘探后期展望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装置;解释1 概况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出现使得电法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得到了质的提高和飞跃,同时使得资料的可利用信息大为丰富,使电法勘探智能化程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高密度电法其核心只是实现了野外测量数据的快速、自动和智能化采集,它的工作实质依然是常规电法勘探原理,所以说它只是一种基于老原理的采集手段的提高,它并未脱离直流电法的框架,并算不得是一门全新的勘探方法。

但是,由于其采集密度的增大、排列装置的增多,为传统电法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技术处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高密度电法勘探的装置选择、资料解释是两个关键环节。

排列装置选择得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测试出探测目的所反映出的异常。

资料解释则是探测目的最终反映和探测效果最直接表达。

2 装置的选择选择哪种装置取决于场地大小、地形起伏、探测任务以及探测精度等因素。

2.1 场地因素如果场地开阔,一般都使用四极装置(α、α2),因为该方法会获得最大的测量电位。

这对于节省外接电源,减少供电电压,特别是压制干扰,增强有效信号,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场地不允许,那么最好使用三极装置(AMN、MNB),三极装置比四极装置将节省一半的场地。

2.2 地形因素高密度电法勘探应尽力避免地形的起伏,然而事实常难随人意,这时候就得考虑哪种装置受地形的影响最小。

在众多装置中,偶极装置受地形影响最为剧烈,它本身的电测曲线就已经复杂,如果加上地形的因素,其电测剖面形态会变得很难辨别。

其次是三极装置,该装置遇到山谷或山脊时电测曲线会出现多个峰值,并且AMN和MNB两个装置的反映程度不均衡,故而判别起来困难较大。

相对而言,四级装置受地形的影响较小,电测剖面形态比较好判断。

电法勘探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及发展简介资料

电法勘探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及发展简介资料
电阻率(ρ )单位是欧姆·米,记作Ω ·m。 用电导率σ 表示时,其单位为西门子每米,记作s/m。 电导率和电阻率互为倒数,成反比性。
a、矿物的电阻率
各种天然金属均属于金属导体 金属 导体 较重要的天然金属有自然金和 自然铜,其电阻率值均很低
固体矿 物按导 电机理 分为:
半 导 体 大多数金属矿物均属于半导体
二极装置AM
na
B、N极接无穷远
三极装置AMN
na
a
B极接无穷远
三极装置ABM
a
na
N极接无穷远
偶极装置ABMN
a
na
a
变 断 面 扫 描 测 量 装 置
固定断面扫描测量数据点分布示意图
A
电极 a
M
N
B
N=1 N=2 N=3 N=4
N=16
滚动断面扫描测量数据点分布示意图
电极 a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N=9 N=10 N=11 N=12 A M
电法勘探分类
直流电法
电测深 电剖面 剖面图 (多测道/复合剖面) 断面图
天然场
人工场
电阻率法
充电法
自然电场法
电测深
电剖面
Hale Waihona Puke 电法勘探分类交流电法 交变场
人工场
天然场
甚低频法
变频电磁测深法
无线电波透视法
大地电磁场法
高密度电法


高密度电法实际上是集中了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其 原理与普通电阻率法相同,所不同的是在观测中设置 了高密度的观测点,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关于阵列 电法勘探的思想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英国人设计 的电测深偏置系统就是高密度电法的最初模式,20世 纪80年代中期日本借助电极转换板实现了野外高密度 电法的数据采集。 我国是从20世纪末期开始研究高密度电法及其应用技 术,从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并完善, 现有中国地质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重庆的有关仪 器厂家研制成了几种类型的仪器。

电法勘探基本理论及在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电法勘探基本理论及在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多数体晶岩矿床 查出在花岗岩或 其围岩的构造裂 隙中。由于强烈 的交代作用常形 成白云母、钠长 石、锂云母等蚀 变带
主要探测目标 推荐的物探方法
深大断裂带, 基性,超基 性岩体,蛇 纹岩化岩体
磁法圈定岩体, 重力法圈定基 岩内矿体,电 磁法圈定蛇纹 岩体
基性岩,超 基性岩,蛇 纹岩化岩体
磁法圈定岩体, 电磁法圈定蛇 纹岩体
• 此外, 当将磁测资料与激电资料结合起来 时, 便不难区分磁 ( 黄) 铁矿或磁 ( 黄)铁 矿化岩层所引起的激电异常。
• 青海某铜钴硫锌综合矿, 可作为综合利用 自电、重力和磁法资料区分激电异常的 例子。
• 试验结果表明直流激电法在矿体上有明显 的 η 异常, 而交流激电法的视频散
• 率 Ps1 和 Ps2 均表现为负异常不能反映矿体 的存在。
• 此例说明了交流激电法受电磁耦合的影响 比较严重, 而直流激电法却可避开电磁耦合 的干扰。
• 这种情况下对交流激电法的 Ps 需作校正。
• 图中的 Ks 曲线即为校正后的结果。
花岗岩体边 界,花岗岩 或其围岩中 的蚀变带
磁法、圈定花 岗岩边界,电 磁法圈定低阻 蚀变带。
矽卡岩型矿 床,指产在 矽卡岩带内 部的矿床 钴等矿床
断裂拗陷带,在 灰岩发育区受断 裂控制的岩浆活 动带
中酸性侵入岩、 火山岩与碳酸岩 类的接触带
矽卡岩带, 矽卡岩带内 的矿体
电磁法和激电法探 测低阻角砾岩带、 蚀变带,金属硫化 物颗粒充填的矿物 带。
矿脉产生在岩浆内外 接触带中或无明显岩 浆活动的沉积岩中, 但均产在大断层,断 层破碎带或大断裂旁 侧的次级断裂带或剪 切构造带中
花岗岩或火上岩 及其周围地区内 有断裂构造发育 的区域

矿床勘探安全知识(二篇)

矿床勘探安全知识(二篇)

矿床勘探安全知识我国矿井应用的物探方法主要有直流电法(电阻率法)、电磁频率测深法、无线电波透视法、地质雷达法,以及浅层地震勘探、瑞利波勘探方法等。

这些方法分属于电法勘探与地震勘探两大领域。

1.电法勘探电法勘探是利用地壳中各种岩石、矿石电学性质间的差异来发现地质目标的。

它是基于观测和研究电场或电磁场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来勘查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类勘探方法。

按电磁场和时间特性,电法勘探可以划分为3类:直流电法、交流电法(电磁法),过渡过程法(脉冲瞬变场法)。

2.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弹性波(地震波)来探测大地,获取岩层地质信息以达到勘探的目的。

地震勘探按照其观测空间和工作场所可以划分为地面地震勘探和地下地震勘探。

孔中地震和矿井地震勘探都属地下地震勘探。

按照地震波的类型,地震勘探又可划分为:体波勘探,如地面(也包括浅层)地震勘探;面波勘探,如瑞利波勘探;槽波勘探等。

(二)高压空气枪、空压机、高压管路的安全使用及维护、气枪阵列、电缆、电缆尾标、扩展器的收放等操作中的安全要素高压空气枪、空压机、高压管路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性能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电缆的绝缘和电阻必须满足规定要求,不允许带电进行检修和收放作业。

执行任务前根据工作的性质和勘探工作地点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必须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执行操作任务,工作中按照相应的压力设备或带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执行。

爆炸性震源的操作人员禁止穿化纤服装;大雾、雷雨、黄昏条件下禁止进行爆炸操作;爆炸危险区应有专人警戒;使用电雷管时电雷管本身和起爆回路的电阻以及起爆电流必须满足规定要求,杂散电流大于30mA、离高压电网较近的区域、受射频电影响较大的区域等不得使用电雷管;使用的少量爆破材料,炸药不超过100kg,雷管不超过200个,要储存在专门的房间内,指定专人保管。

雷管要装箱加锁,与炸药分开存放,并隔开2m以上距离。

频谱激电法介绍罗延钟

频谱激电法介绍罗延钟
2、我们近年的成果探测油 气水生成、运移、聚集和逸散 所形成的复杂综合体
图1 云南景谷第三系陆相沉积盆地油气藏的地质-电性模式断面图 (引自地质矿产部第一综合物探大队,1993年)
1、 生油岩 2、圈闭下部运移通道 3、无油藏圈闭 4、有油藏圈闭 5、圈闭上部逸散通 6、 极化扩散层 7、断层 8、视充电充等值线 9、盆地基底 10、电磁电阻率等值线
实测复电阻率频谱的反演
在野外实测到一个复电阻率频谱后, 用两个两个Cole-Cole模型之和:
a(i)去拟a0合{1实m测1[1频1谱(i,1 1)获c1 ]得m最2[1佳1拟(i合12)模c2 ]}
型的参数,称为“频谱的反演”。
实测振幅频谱曲线 实测相位频谱曲线
第二个Cole-Cole模型 第一个Cole-Cole模型
式中,a0频率为零时(包含IP效应)的视电阻率; m1, 1和c1分别为IP效应的充电率,时间常数和频率相关
系数;
m2, 2和c2分别为EM效应的充电率,时间常数和频率相
关系数。
同时存在IP和EM效应时的频谱曲线
• 用两个Cole-Cole模型拟和实测视复电阻率频谱的实例
实测振幅频谱曲线 实测相位频谱曲线
SIP(CR)的发展历史1
1. Pelton,W.H, Ward.S.H, Hallof,P.G. et al, 1978, Mineral discrimination and remval of inductive coupling with multifrequency IP: Geophysics, 43, 588-609.
SIP的观测仪器
• 凤凰公司的V系列仪器 IPV-3,V4,V6和V8。
• ZONGE公司的GDP系列仪器 GDP12,GDP16和GDP32。

第三章 电法勘探:电剖面法(2)

第三章 电法勘探:电剖面法(2)

(2)工作效率高(一线供电,多线测量)
(三)对称剖面法 1、装置形式及 S 公式
A
A'
M O
N
B'
B
A、B、M、N四个电极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并且相对 于MN的中点O对称分布,AO=BO,NO=MO,AMNB 又称为“对称四极剖面法”。
U MN s k I
AM AN k MN
还可以对称于“O”点再增加两个供电电极A′和B′, 且AB>A′B′该装置称为“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
某古河道两侧以及下 部岩石由砂粘土组成, 电阻率较低。而古河 床中充填的砂卵石则 为高阻。
例2. 用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确定基岩的相对起伏
某地为查明基岩起伏以便为工程地质提供有用资料, 为此做了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见下图。
两个异性点电源:两个异性点源场的叠加 (电位为标量叠加;电场强度为 矢量叠加;电流密度为矢量叠加)
五、装置与装置系数
复 习 : 几 个 基 本 概 念
装置:供电电极(A、B)及测量电极(M、 N)的排列形式和移动方式 装置系数k:表征各电极空间位置的物理量, 单位m,k
V k I
k
2 1 1 1 1 AM AN BM BN
五、视电阻率(2):
复 习 : 几 个 基 本 概 念
V 测量公式: s k I jMN MN 微分形式: s j0
影响因素:
(1)电极装置类型及电极距
J0为地下介质均匀时 的电流密度; jMN为 MN电极间的实际电 流密度; ρMN为MN 电极间的真电阻率;
(2)测点位置(装置相对于地质体的位置) (3)电场作用范围内地质体的分布(形状、大小埋深、 厚度及相互关系) (4)地质体实际电阻率的大小 (5)地形起伏

电法勘探的某些进展

电法勘探的某些进展

电法勘探的某些进展
罗延钟
【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
【年(卷),期】1989(000)005
【摘要】本文回顾了建国10年来国内电法勘探的某些科技进展,简述了几个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总页数】1页(P363)
【作者】罗延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3
【相关文献】
1.金属矿电法勘探技术的应用进展 [J], 王建明
2.电法勘探在济南西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J], 王涛;胡彩萍;李志民;张新文;杨时骄;张军;彭文泉
3.不同感应类电法勘探的煤矿采空区积水探测对比研究 [J], 林井祥;李月超;李国鑫;李博文;李彬仕
4.石油电法勘探的进展 [J], 石应骏;林盛表
5.电法勘探地形影响问题研究进展 [J], 孙鸿雁;林天亮;李汝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发勘探文献综述

电发勘探文献综述

一、电法勘探历史电法勘探是根据岩石和矿石电学性质(如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导磁性和介电性,即所谓“电性差异”)来找矿和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它是通过仪器观测人工的、天然的电场或交变电磁场,分析、解释这些场的特点和规律,达到找矿勘探的目的。

电法勘探分为两大类研究直流电场的,统称为直流电法,就是研究与地质体有关的直流电场分布特点和规律来找矿和解决某些地质问题,包括电阻率法、充电法、自然电场法和直流激发极化法等研究交变电磁场的,统称为交流电法,就是研究与地体有关的交变电磁场的建立、分布、传播特点和规律来找矿和解决某些地质问题。

包括交流激发极化法、电磁法、大地电磁场法、无线电波透视法和微波法等。

按工作场所的差别,电法勘探又分为地面电法、坑道和井中电法、航空电法、海洋电法等。

电法勘探方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P.Fox在硫化金属矿上发现自然电场现象,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我国电法勘探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当时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顾功叙光生所开创。

经过7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电法勘探无论在基础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使电法成为应用地球物理学中方法种类最多、应用面最广、适应性最强的一门分支学科。

同时,经过广大地球物理工作者不懈努力,在深部构造、矿产资源、水文及工程地质、考古、环保、地质灾害、反恐等领域,电法已经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其中几种主要方法,如:高密度电法、激发极化法、CSAMT等作简要介绍,并就这些方法在水文和工程地质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供广大水文和工程地质、工程物探人员参考.二、电法勘探的现状电法勘探是根据岩石和矿石电学性质(如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导磁性和介电性,即所谓“电性差异”)来找矿和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它是通过仪器观测人工的、天然的电场或交变电磁场,分析、解释这些场的特点和规律,达到找矿勘探的目的。

电法勘探分为两大类研究直流电场的,统称为直流电法,就是研究与地质体有关的直流电场分布特点和规律来找矿和解决某些地质问题,包括电阻率法、充电法、自然电场法和直流激发极化法等研究交变电磁场的,统称为交流电法,就是研究与地体有关的交变电磁场的建立、分布、传播特点和规律来找矿和解决某些地质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陡 立 低 阻 薄 板 的 温 纳 装 置 视 电 阻 率 拟 断 面 图 X (m)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ρ s(Ω m) 1060 1000 960 900 840 800 760 740 720 700 680 660 640 620
二次场 电磁感应电流
• 发送回线中供入交变电流产生交变电磁场(一次场) • 一次场在导电体中产生电磁感应电流 ,形成二次场
地中涡旋电流(感应电流)的另一个例子
(b)均匀大地中的感应电流
感应 电流
在地面发送线圈中供入阶跃电流; 电流有一个形成过程; 同时,地中生成感应电流从浅向深扩散。
地中涡旋电流(感应电流)的例子
200
0
-200
-400 5000 3500 2000 -600 1500 1200 1000 -800 700 600 500 -1000 400 300 200 -1200 100 50 30 -14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0
瞬变电磁法视电阻率计算举例
• 地大电法科研组 建立了适用于多 种方波类型和有 较大断电后沿的 全时域视电阻率 算法。 • 算例说明全时域 视电阻率计算的 六层地电断面上中心回线装 置的早期(黑线)、晚期(蓝线) 必要性。
10 10
4 6
全区视电阻率 早期视电阻率 晚期视电阻率
10
2
10
0
10
-2
10
为避免在过渡区和近区ρs畸变,应该计 q 算全区视电阻率,记为 s
远区
过渡区
CSAMT
远区视电阻率
CSAMT
全区视电阻率
MT视电阻率
Q型三层大地的CSAMT视电阻率测深曲线
ρ1=100,ρ2=10,ρ3=2 Ωm;h1=100,h2=500 m
远区
过渡区
近区
CSAMT
远区视电阻率
CSAMT
全区视电阻率 MT视电阻率
电法勘查的基本观测方法
发送系统
电流源
接收系统
电位仪
I
I
ΔU
发送传感器
地面
接收传感器
电法勘查通常采用一定的“观测装置”测量地球电流场的 电位差(传统电法)或感应电动势(电磁法) “场
实测场参数通常不能直观和形象地 反映大地的电性分布
s K
U I
< >
瞬变电磁法也有类似情况
HK型四层地电断面算例 ρ1=100,ρ2=10,ρ3=100,ρ4=10 Ωm; h1=50, h2=150, h3=300 m。
电 法 勘 查
传导类电法
导电性σ ,导磁性 μ,电化学极化性
导电性(电导率σ或电阻率ρ)
自电法,激电法……
导电性σ ,电化学极化性
电磁法
辐射类电法
介电性ε,导电性 σ,导磁性μ
导电性σ,导磁性μ
电法勘查若干基本概念
• 电法勘查的定义和分类 • 作为电法勘查基础的电参数
• 视电阻率的定义、算法和意义 • 关于电法数据的反演
(km)
视电阻率s越大、频率f 越低, 越大 。
s=900Ωm, f =1 Hz时, =15 km
卡尼亚电阻率举例
• 频率域电磁法经常计算远区视电阻率 2 卡尼亚电阻率 1 Ex
s H y
• MT的场源通常很远(电离层70km), MT 可认为总满足远区条件,记为 s • CSAMT可能不满足远区条件 r>3 。
多种多样的视电阻率
• 电阻率法的视电阻率计算最 U s K 简(便)单(一): I • 时间域电磁法的视电阻率与 采样时间 t 有关: 5 V a 中心 早期视电阻率ρe──利用早期 e 3ST S R I 渐近公式计算的电阻率 晚期视电阻率ρl ── 利用晚期 5 2 1 0 3 ST SR I 3 渐近公式计算的电阻率 l ( ) ( ) 全时域视电阻率──从均匀大 t 20 V 地的严格表达式,计算适合 于全部时间段的视电阻率
(a)局部体中的感应电流 (b)均匀大地中的感应电流
电法勘查的分类
有源电流(感荷电流)
电 电 流 法 的勘 分查 类
传导电流
传导类电法:
传统电法: 电阻率法,充电法……
自电法,激电法……
位移电流
辐射类电法: 无线电波透视法 探地雷达……
涡旋电流(感应电流)
电磁法: 频率域MT,CSAMT…… 时间域瞬变电磁法
位移电流
2 E E 2 E 2 0 t t 2 H H 2 H 2 0 t t
电磁场满足波动方程
E E 0 t H 2 H 0 t
2
不同电法勘查方法依据的电性参数
传统电法
电阻率法,充电法……
什么是“电法勘查” ?
传统的地质勘查方法
江西枫林铜矿地质勘查剖面图
什么是“电法勘查” ?
A
M N
B
低电阻率 高极化
高电阻率、不极化
江西枫林铜矿地电断面图
由电流场观测数据整理出电法图件
ma (ms)
推断地下存 在铜矿体
低电阻率 高极化
高电阻率、不极化
电法勘查的定义
电法勘查是以地下介质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 测和研究地球电流场,推断地下电性分布,进而 达到地质或其它勘查目的的一类勘查方法。
等比测深能避免“视电阻率陷阱”?
斯 伦 贝 谢 装 置 视 电 阻 率 拟 断 面 图
x(m)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ρ
(Ω m) 1000 960 920 880 840 800 760 720
理 论 模 型 120 m 200 m 围 岩 ρ =1000 Ω m 异 常 体 ρ =100 Ω m
AM (m)
-500 -1000 -1500 理 论 模 型
120 120 m 200 200 m 围 ρ 岩 =1000 Ω m 异 ρ 常 体 =100 Ω Ω m m
等比测深也有“视电阻率陷
CSAMT的“视电阻率陷阱”1
红透山小西堡区42线可控源电阻率断面图
比例尺 1:10000
上部静态效应 的“挂面条” 异常,使中部 的低阻异常形 态畸变。
电法勘查若干基本概念
• 电法勘查的定义和分类 • 作为电法勘查基础的电参数
• 视电阻率的定义、算法和意义 • 关于电法数据的反演
电法勘查的分类
有源电流(感荷电流)
位场 电位满足泊松方程
电 流 的 分 类
传导电流
U I A (r rA ) /
2
(1 )

涡旋电流(感应电流)
“视电阻率陷阱” • 引入视电阻率是为了“比实 测电流场更形象地反映地下 电性分布”。 • 但“视电阻率”毕竟不是 “本征电阻率”,常常形成 地电分布的假象,导致推断 解释错误
“视电阻率陷阱”举例1
斯 伦 贝 谢 装 置 视 电 阻 率 拟 断 面 图
x(m)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100
缓 陡
80
60
40

0.1 1 10 Sampling time (ms)
20 rho2=rho4=10 Om.m 0
100
0
200
400 600 Apparent Depth / m
800
1000
视电阻率比实测场参数能更形象地反映地下电性分布
大多数传导类电法都可计算视电阻率
包括:电阻率法,时间域电磁法和频率域电磁法 原因:这些方法的主要“电性基础”是“导电 性”,实测场参数V主要与电导率σ或电阻率ρ有 关。 视电阻率的计算思路: • 均匀大地 都可以写出V和ρ的数学关系式:V=F(ρ); 都可由实测V算出均匀大地的电阻率ρ=F-1(V)。 • 非均匀大地时 ? 仍用均匀大地的算法,由实测V计算 =F-1(V) ρs ?具有电阻率量纲的参数,称为“视电阻率”
热烈欢迎中心的同行们 参加物化探技术讲座!
中国地质大学 电法科研组 罗延钟 yluo@
电法勘查若干基本概念
中国地质大学 电法科研组
罗延钟 yluo@
电法勘查若干基本概念
• 电法勘查的定义和分类 • 作为电法勘查基础的电参数
• 视电阻率的定义、算法和意义 • 关于电法数据的反演
1000
Normalized inductive EMF (uV/A)
100 10 1 0.1 0.01 0.001 0.0001 1E-005 1E-006 0.01

Apparent Resistivitu / Om.m
1பைடு நூலகம்0
h1=50 m h1+h2=200 m h1+h2+h3=500 m rho1=rho3=100 Om.m
某区AMN装置视电阻率拟断面图
X/m 200 0 600 1000 1400 1800
0.5AO / m
-200 -400 -600 -800 -1000
5600 5000 4400 3800 3200 2600 2000 1400 800 200
ρs(Ωm)
正确认识和使用 视电阻率和本征电阻率这两个词
-4
10
-6
10
-8
10
-7
10
-6
10
-5
10
-4
10
-3
10
-2
10
-1
和全时域视电阻率(红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