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有限元分析及参数优化
电容层析成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离
分离对工业过程的质量和产量影响甚大。大多数对两种化合物进行分离的测量与抽样技术仅 能在量少的情况下进行。这会导致不确定性的产生和效率不高。过程层析成像技术是批量处 理数据,并能提供多个数据点,使用户能够更准确地管理分离过程。 水力旋流器——电子层析成像可以调查水力旋流器的性能。装在水力旋流器栓塞上的层析成 像传感器可以测量空气芯的直径。这有助于调查故障和提高过程性能。这个例子展示了粘土 矿里装上传感器的水力旋流器和两个栓塞的相对性能,利用此性能可以确定最佳的操作压力。 主要的好处:通过在线测量空气芯的直径优化性能;诊断故障;在水利旋流器内可视化状态。
水平检测——两种不混液体之间,液体和泡沫或液体和浆液中的固体成分之间,凝胶或软固 和液体上清液之间都存在着界面。如果肉眼看不到或视线指 标线无法显示,界面这时会很难确定,尤其是固定位置的单点测量,因此无法应付变化的水 平。过程层析成像探测器可以实时测量容器内不同组成的深度。层析成像探测器的好处是, 它可以留在过程流中,不影响过程条件,并且扫描所有的深度。探测器非常坚固耐用,能够 接受温度、压力、化学品和
流体
流动过程可能包括多种状态(气体,液体或者固体),它们的性质是复杂的。电容层析成像 技术能实时显示流体的性质,无论材料是否透明,帮助大家来理解复杂的流动过程。主要的 好处:增强对过程的理解,优化计算模型;设计流系统更有信心且节省成本;减低能源消耗。 固-液流 CSIRO(澳大利亚墨尔本)需要一种测量技术来测量研究和工业用途的固-液流粒子和流液的 特性。由于设备强劲、性质简单且无任何放射性或危险成分,电阻层析成像 (ERT) 系统符 合此标准。这意味着设备可以容易地在地上和地下采矿点进行操作。对直径为 100 毫米的 流循环进行测量,等级接近 2 毫米的石英砂悬浮在清澈剪切致稀的聚合悬浮物内。这些“模 式”的悬浮物模仿双模悬浮物的行为,其粒子包含了精细流变活跃粒子的大部分,形成一个 非牛顿载流子,并将粗粒级悬浮起来,如同矿场共同处理线的状况一样。
基于L曲线法的电容层析成像正则化参数优化
o k o o e ulrz to n h o t r rsr tg n Tih n v rg a iain a dt e p se i t e y,t eL c r emeh d i r p s d i emso eg n rlz d o a h u v t o sp o o e nt r f h e eaie t iv re o e s n i vt t x h h oeia a i ft e meh d i e p u d d a d t efle u cin i s n e s ft e st i mar .T e te rtc b sso h t o s x o n e n h itrf n t se — h i y i l o
维普资讯
第3 9卷 第 3期 20 0 6年 3月
天 津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 ini U i ri o r a o a j nv s y T n e t
V0 . 9 No 3 13 . Ma .2 o r o6
基 于 L 曲线 法 的 电容 层 析成 像 正 则 化 参 数 优 化
王化祥 何永勃 , 学明 , 朱
(1 天津大学 电气 与 自动化工程学 院 , . 天津 30 7 ; . 0 0 2 2 中国 民用航空学 院机 电工程学 院 , 天) E T 系统的不适定性问题严重影响重建图像质量, 为此必须减小灵敏度矩阵的簪件数.
电容层析成像的技术应用研究
电子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电容层析成像的技术应用研究胡叶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深圳市518055 )摘要:衣文中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便是电容层析成像技术,该技术是以医学CT 技术为基础,结合计算机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发展 起来的一种过程层析成像技术。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因而对其实际的应用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便 针对不同结构的电容传感器进行比较,并结合传感器参数的优化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技术;电容传感器1引言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简称ECT ,该技术是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的一 种,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最初是于20世纪末形成的,过程层 析成像技术正式形成后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 过程中有了极大的改善。
当前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为 两相流或是多相流,其过程参数主要包含:维或:•:维分布状况的实 时检测技术。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依据Radon 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任何N 维物体都可以通过无限多个N -1维投影进 行重建,此外,P T 技术本质上还能够实现系统对被测对象的某种 物理特性分布进行Radon 的变化以逆变化过程。
当前对于P T 技术 的研究往往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ECT 技术、电阻层成像技 术以及电磁层成像技术,这三部分技术的应用原理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使用过程中最终所测得的信号分别是电容信号、电阻信号以及感 应磁场信号,根据其信号的不同也可以进行场内介质介电常数、电 阻率分布等进行分析。
2 E C T 技术传感器系统及测量和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分析2. 1 ECT 系统与其他PT 技术简要介绍分析如表1所示,P T 技术包含三个部分,分别为ECT 、ERT 以及 EMT ,ECT 技术作为PT 技术的一部分,其基本的应用原理主要是 利用多项介质所具备的不同介电常数,由此通过电容传感器来得到 相应的介质分布图像。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传感器参数优化——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法
E- i: g o mu e u C mal y a @x .d .B
GAO n, o -z Ya LI M u un, ZHOU a g l . r me e p i z i n b s d o r h g n l t s e i n f r ta s u e n El c Ch n - ePa a t r o tmi o a e n o t o o a e t d sg o r n d r i e ・ at c
t e n u n e t a l a a t r f t n d c r mp s n t e p r r n c f EC s t d e .h p mu sr cu a p r mee l if e c l t t e p r me e o r s u e i o e o l e f ma e o T i u idT e o t m t t r l a a t r l l l l s a s l o s i u s o a s u e r c i v d t mp o e t e p ro ma c f ta s u e a e n t e sr n o t i u c o h o s rh g n e t ft r n d c r a e a h e e o i r v e r n e o r n d c r b s d o i e p i n f n t n t r u h o to o a ts h f h ma i l d s n, h c f r ee e c o e d sg f c p ct n e t n d c r . e i w ih o e r fr n e fr t e i n o a a i c r s u e g s h a a s
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改进方法评述
一
劳纯杰
陈坤
一
、
引 言
电容层 析成像技术 E TE etc l p c ac o gah ) 2 C (l r aCaai n e mo rp y是 0世纪 8 ci t T 0年代末 9 0年代初 由英 国曼彻斯特 大 学提出 的一种新 的计 算机层析成像技 术 ,它是通过测量物 体表面周 围电极之 间 的电容值来计 算物体 内部介
电容 传感器也可 以达到增加极板数 目的效果 ,提 高图像重建
维普资讯
电容层析成像 的图像 重建 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不 同介质
变化在 电容极板激励下 的 内电场的变化 问题 。通常采用有 限 元方法进行 电位分析和计 算。有限元法分析 问题必须将解域 分割 为有限个子域( 单元) ,由这 些单元 的集合来 代表整个解 域 。这一步骤在 图像 重建 过程 中 占有重 要地位 ,也 占到 了图 像重建过程 的 3 %的工作量 。好 的剖分能有效 的减轻敏感场 0 的软场效应为 图像重建算 法提 供更好的敏感场矩阵 ( 使矩 阵
精度 。
多层 电容传感
设 计 避 免 了单 层 电
列多 间隙造成 的分
容 过 大 的 误 差 从 而 较 好 的检 测 效 果 。
这 种改进 方法 的缺 电容阵列 的层 数受 向极板 宽度 的限制
常不 应 超 过 3 ) 层 ,
的敏感场矩 阵就越精 确,重建图像也越精确 。
电常数的空 间分布 。具有适用范 围广 、非侵入式 、安全性 能好、成本低等优 点,成为过程层 析成像领域 的一
个 重要研 究方 向。
一
个典型的 8电极 E T系统原理 图如 图 t 示。E T系统一般 由 3 C 所 C 个基 本部分组成: 电容传感器 、数据采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中影响图像重建质量的因素分析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中影响图像重建质量的因素分析高彦丽【摘要】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作为一种多相流参数检测技术,具有快速、非侵入、结构简单、无辐射、成本低等特点,而图像重建质量和速度是阻碍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工业应用的关键性问题,本文讨论了影响图像重建的因素,在采用线性反投影算法、正则化求逆算法以及迭代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单元划分数目、有限元形状、极板数以及介电常数四种因素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获得最佳成像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华东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26)001【总页数】5页(P62-66)【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像素;有限元分析【作者】高彦丽【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2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相流参数检测技术.其工作原理是依靠检测非导电物场内介质分布变化引起的电容值变化,通过某种图像重建算法来反演物场内的介质分布,从而实现对多相流参数的测量.该方法具有快速、不干扰流场、结构简单、无辐射、成本低的特点,可以用来测量多相流尤其是气固两相流的流动分布[1~4].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电容传感器阵列、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电路以及控制和成像计算机系统.电容传感器阵列把物场介质变化转化为对应的电容变化;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系统负责电容的测量及其信号的传输处理;控制和成像计算机系统依据反映物场特性参数的投影数据,采用定性或定量的图像重建算法,完成由投影数据到图像这一逆问题的求解,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常用的图像重建算法有线性反投影算法(LBP)[5]、正则化求逆算法[6](MLRR)以及迭代法[7]等.影响图像重建质量的因素很多,除图像重建算法、投影数据的精确性等会直接从根本上影响图像质量外[8],单元划分数目、有限元形状、极板数以及介电常数等其它因素也会影响图像质量,而这方面的研究却少有报道.本文在采用线性反投影算法、正则化求逆算法以及迭代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单元划分数目、有限元形状、极板数以及介电常数四种因素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获得最佳成像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单元划分数目即图像的像素个数,通常来讲,在传感器极板数一定的条件下,成像区域内像素个数划分得越多,会使得重建图像轮廓越平滑,从而越接近原始图像.如图2所示单元划分数为800的成像效果无论从图像轮廓还是占空比上都优于单元数为500的重建图像可见单元划分数目(像素)多,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成像质量. 然而像素个数和成像时间呈近似线性的关系[9],因此通过增大单元划分数目提高成像质量是以牺牲图像重建速率为代价的.而且,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像素个数并非与成像质量成正比关系,如图3所示,图中ZE表示成像质量,N表示像数个数.a~n1段曲线呈上升趋势,说明像数越多,图像轮廓越平滑,越接近原始图像;n1~n2段是平稳段,说明成像质量不再随像数个数的增加而提高;N>n2段曲线呈下降趋势,说明像素过多,逆问题的求解变得更加困难,病态性加强,成像质量变差了.因此,像素个数并非越多越好,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像质量.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成像速率以及成像的空间分辨率的要求,在n1~n2段确定像素个数.目前ECT技术中有限元划分主要有两种形状,一种是五面体,一种是六面体[3].为研究不同的有限元划分形状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在LBP、迭代法以及MLRR三种成像算法下,有限元划分形状分别为五面体和六面体时的成像效果,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幅不同占空比的原始图像分别在有限元划分为五面体、六面体下的成像效果与单元划分形状没有明显关系.现有文献报道中两种划分方式均有采用,各有优缺点.有限元划分为五面体形状可以利用对称性旋转快速获取物场灵敏度[9],而有限元为六面体形状时,不具备对称性,因此灵敏度的获取速度慢,但六面体更具美观性.传感器极板数增加,独立电容测量值的数目增加,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有望使成像质量得到改善,如图4所示.但是,在保持有限元剖分数不变的条件下,12电极ECT系统的敏感场矩阵的条件数远远大于8电极ECT传感器的敏感场矩阵的条件数,这意味着12电极系统虽然比8电极系统能提供更多的测量值,但其病态性也比8电极系统较为严重[10],测量电容值C的微小扰动会对图像灰度G的解产生很大影响;再者以增加极板数量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还要良好性能的硬件测量电路作为基础,因为极板数增多,极板的面积就要减小,无论是静态电容还是动态电容值都将会减小的;并且极板数的增加也意味着成像速率的降低.因此,常用的以8和12极板的ECT系统居多.ECT系统使用前需要经过以下两个过程:(1)系统标定[4、11],即确定高/低介电常数相分别充满管道时相应各极板对的电容值,测量数据归一化时用;(2)确定出给定高/低介电常数时所对应的重建图像矩阵(MLRR法)或灵敏度分布矩阵(LBP法).但ECT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些应用对象无法直接测得高/低介电常数相分别充满管道时相应各极板对的电容值;成像对象的介电常数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发生波动;成像对象的介电常数不易确定.文献[12]探讨了ECT系统对未知介电常数对象的图像重建方法;文献[9]总结了高介电常数相介电常数变化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介电常数的成像效果,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总结图中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的成像算法下,成像质量受介电常数变化的影响不同.图5中,模型1对象介电常数分别由6波动为1.8、3、10,模型2对象介电常数由1.8变为5,当采用MLRR时,模型1和2在不同的对象介电常数下的成像效果差别很大,而当采用LBP和迭代算法时成像效果相差不大.结果表明LBP法受到的介电常数变化影响最小;迭代法受到的影响较LBP法大些,因其需要利用已知的灵敏度分布对图像进行修正;MLRR法的成像质量受到介电常数变化的影响较大,因为回归矩阵取决于介电常数.(2)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灵敏度矩阵而是归一化的电容值.因为一定的介电常数范围内相同的极板对形成的灵敏度分布图总体上具有相似的形状,并且灵敏度变化的方向和介电常数的变化方向一致[7],这也是利用已知介电常数的灵敏度分布代替未知介电常数对象的灵敏度分布的依据.但是当有些应用对象无法直接侧得高/低介电常数相分别充满管道时相应各极板对的电容值,而利用已知介电常数的仿真值代替对测量值进行归一化,这是成像误差的一个来源.(3)仿真实验还表明介电常数在正负小范围内变化对成像质量几乎没有影响.(4)介电常数负波动对成像效果的影响比较大,而介电常数的正波动对成像效果影响不大,甚至会改善成像效果.见图5模型1.文献[13]的报道也表明应用低介电参数的物质标定可以提高成像的效果和质量.综上,ECT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应尽可能准确的估计出高低介电常数相的介电常数,估计出它们的变化范围,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进行图像重建.高低介电常数均变化的情况下,不同模型利用不同算法受到的影响程度的定量化以及如何把影响减小到最小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去做.除了图像重建算法、电容投影数据直接决定重建图像的质量外,上述仿真研究表明,有限元像素的划分数、极板数以及介电常数的波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成像质量有关.将ECT技术应用于工业现场时,为了设计最优传感器结构,需要开展进一步的建模工作,包括研究最优电极数、最优剖分策略以及最优测量方案,可参考上述结果,设计好每个环节的参数,选择适当的图像重建算法以达到最好的测量结果.【相关文献】[1]徐苓安,等.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C].西安: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过程检测控制分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过程控制仪表及系统),1995:63-72.[2]傅文利,赵进创.管路堵塞的电容层析成像可视化监测[J].微计算机信息,2006,12(1):113-114.[3]赵进创.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及在两相流可视化监测种的应用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1. [4]Yang W Q.Calibration of capacitance tomography systems:a new method for setting system measurement range[J].Meas.Sci.Technol,1996,25(7):863-867.[5]Bolton G T,Korchinsky W J,Waterfall R C.Calibration of capacitance tomography systems for liquid-liquid dispersions[J].Meas.Sci.Technol,1998,27(9):1 797-1 800. [6]Xie C G.Review of image re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process tomography[C].Proceedings of ECAPT’93,Karlsruhe,Gemany,1993:115-119.[7]Yan H,Liu L J,Xu H,et al.Image reconstruction in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regularization[J].Meas.Sci.Technol,2001,30(12):579-581.[8]曹琳琳.电容层析成像系统图像重建算法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6(3):272-274. [9]颜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及在高炉块状区物料可视化检测中应用的基础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1999.[10]五强.电容成像图像重建算法原理及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4):478-484.[11]Yang W Q,D M Spink,T A York,et al.An image-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landweber’s iteration method for electrical-capacitance tomography[J].Meas.Sci.Technol.1999,28(10):1 065-1 069.[12]赵进创,王师,等.ECT对未知介电常数对象的图像重建方法探讨[J].东北大学学报,2000,21(s1):153-156.[13]阎润生,刘石,王海刚,等.ECT技术对成像的影响——用低介电参数物质标定[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4,17(1):52-54.。
油气润滑电容层析成像介电常数的计算与优化
油气润滑电容层析成像介电常数的计算与优化孙启国;黄博凯;闫晓丹【摘要】建立了电容传感器的二维物理模型,采用COMSOL软件进行有限元模型的仿真分析;根据电容值的计算表达式,推导出相对介电常数的计算式;通过改变影响相对介电常数的因素进行仿真验证,以空间图像重建误差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传感器的有限元模型与物理模型真实有效,推导处的介电常数表达式在计算与仿真方面均验证了表达式的准确性,为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的优化计算提供了参考.【期刊名称】《机械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18(031)001【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油气润滑;传感器;相对介电常数;电容层析成像【作者】孙启国;黄博凯;闫晓丹【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北京 100144;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北京 100144;北方工业大学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北京 1001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12.10 引言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是基于电容传感机理的一种过程层析成像技术,主要由电容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图像重建单元组成。
电容传感器作为ECT系统的数据信息来源,其电容值测量与计算的准确性对图像重建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1]。
在电容值的数学计算中,多相物质混合的相对介电常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其值的精确测量与计算,直接影响电容值的准确性,进而在灰度值的计算中产生明显的误差。
以油气润滑为工程背景,采用ECT成像技术对其管道内的油气两相流进行检测。
以电容值计算为依据,计算相对介电常数的数学式,理论分析介电常数的影响关系,再以COMSOL为平台,设计仿真实验。
当油气以高速混合状态进入管道内部,物质层会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叠加,导致相对介电常数发生变化。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及其团队对电容传感器的结构参数[3-5]:极板的圆角、极板长度、绝缘层、管壁厚度、径向极板、屏蔽层等进行了充分的优化。
基于ANSYS电容层析成像结构参数分析与优化
go a n o l c lo t m ,a d t e i r v d P O s a c t t g n r v me t fc a t x o e lo i m. l b l t o a p i i mu n h mp o e S e r h sr e y a d i o e n h oi mi f w a g r h a mp o c n t
基化 NS
李 岩 , 朱 艳 丹 , 袁 小 花 李 杰 '
( 哈尔 滨理 工大学 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龙江 哈尔滨 5 0 0) 黑 10 8
摘
要: 电容层 析成像 技 术 ( C ) 一种 基 于 电容 传 感 器机 理 的过 程 成像 技 术 , 1 E T是 以 2电极 电
A s a tEetcl a ai n eT m gah E T s e hns ae ntepoes f a aiv e sr b t c : lc a C pct c o o r y( C )iam c ai b sdo rcs o p c i sno r i r a p m h c te
为 目标 , 化 了电容 传 感 器结构 , 优 寻找 到 的传感 器 最优 结构 参 数. 电容 层 析 成像 系统 图像 重建 提 为
供 了新 思路 .
关键 词 : 电容层 析成 像 ; 感场 ; 感 器 ; 子群 算 法 敏 传 粒
中 图分 类 号 : P 9 . T 3 14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10 — 6 3 2 1 ) 1 0 5 — 4 07 2 8 (02 0 — 04 0
i g n e h oo y,e e to e c p ct n e s n o ra f1 ma i g tc n l g lc r d a a ia c e s r a ry o 2 ECT s se b c g o n y t m a k r u d.W e d s rb h ac lto e c i e t e c l u ain o e st i e d,u i g ANS f t ee n a a y i o lf r l r e s a e e tb ih n o a ct n e s n o fs n i vt f l i yi sn YS i e l me t n lss to o a g -c l sa ls me t f c pa i c e s r ni a sr c u a d l n e h srb i n o e st iy f l ewe n t e e e to e ,t e c p ct n e s n o a a i tu t r lmo e ,a d g tt e ditiut fs n ii t e d b t e h lc r d s h a a i c e s rc p c— o v i a tne h n ei h i a in o fe e tp r me e si r e o a o d o clai n n a h a tce a d p ril n t e a e c a g n t e st to fdi r n a a tr n o d rt v i s ilto e rt e p ri l n atc e i h u f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传感器场域剖分及参数优化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26卷第2期2021年4月Vol. 26 No. 2Apr. 2021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传感器场域剖分及参数优化张晋荣,王莉莉,杨博韬,刘笑(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80)摘要:分析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电容传感器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传感器的敏感场进行仿真,并根据敏感场的分布特点,提出一种将三角形剖分与四边形剖分相结合的方 法,完成了敏感场的剖分以及数值计算。
在综合考虑敏感场分布的均匀性、传感器的灵敏程度以及测量电路的量程范围要求等性能指标的条件下,确定了传感器的优化设计函数。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传感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试验,应用RBF 神经网络对正交设计的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并 基于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进行寻优,采用优化后的结构参数完成了对电容传感器的优化设计。
由 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正交试验设计的传感器重建图像的精度高于基准传感器的重建精度,而采用RBF 神经网络与混沌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优化的传感器成像效果优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结果, 为获得灵敏度高且可靠性强的电容传感器提供了一种新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有限元分析;RBF 神经网络;混沌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DOI :10.15938/j. jhust. 2021.02.008中图分类号:TP2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683(2021 )02-0059-09Sensor Field Segmentation and Parameter Optimizationfor Electrical Capacitanee Tomography SystemZHANG Jin-rong, WANG Li-li, YANG Bo-Tao , LIU Xiao(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Harbin 150080,China)Abstract :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apacitance tomography system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capacitivesensor are analyzed ・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sensitive field of the sensor. According to the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nsitive field , a combination of triangular and quadrilateral splitting is proposed ・The method completes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sensitive field and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The optimal design function of the sensor is determine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uniformity of the sensitive field distribution , thesensitivity of the sensor and the range requirement of the measuring circuit ar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 ・ The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stm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sensor , and the RBF neural network isused to perform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orthogonal design test results. After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used for optimization , the optimized design of the capacitive sensor is completed by using the optimizedstructural parameters ・ From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 the accuracy of the reconstructed image of the sensor design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sensor , while the imaging收稿日期:2019 -06 -0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572153,60972127);黑龙江省教育厅计划项目(11541040,12511097 );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QC2012C059);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项目(LBH-Z11109).作者简介:张晋荣(1993-),女,硕士研究生;杨博韬(1993-),男,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王莉莉(1980—),女,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 : wanglili@ hrbust. edu. cn.60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第26卷effect of the sensor optimized by RBF neural network and chaotic simulated anneal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better than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provide a new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obtaining capacitive sensors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reliability.Keywords: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sensor;finite element analysis;RBF neural network;chaotic simulated annealing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0引言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技术是自20世纪80年代借鉴医学CT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成本低廉且安全性能高的新型流动层析成像技术⑴,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管道中两相流或多相流的测量过程中。
电容式传感器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电容式传感器的性能分析与优化第一章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量测量装置,通常用于检测液位、重量、位移等与电容相关的参数。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被测物体与电容板之间的电容变化进行检测,并输出与之相关的电信号。
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通常由电容板、介质材料和电容板之间的距离等组成。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在加上一定的电压后,电容板之间的电势差与两板间的电容量成反比例关系。
当传感器被放置在被测物体附近时,物体导致板之间的电容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电势差的变化。
这个变化可以被放大并通过适当的电路传递到电容式传感器的输出端。
第二章电容式传感器的性能参数电容式传感器的性能指标通常包括测量范围、精度、线性度、灵敏度、输出量程等。
测量范围是指传感器可测量的物理量的范围,通常表示为最大量程和最小量程。
精度是指传感器输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一般使用百分比或绝对误差来表示。
线性度是指输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即传感器输出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匹配程度。
灵敏度是指传感器输出值相对于输入量变化的响应程度,通常使用单位输入量变化所引起的输出变化来表示。
输出量程是指传感器输出信号的范围,可用于确定输出的电路和灵敏度。
第三章电容式传感器的性能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电容式传感器的性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加工工艺、材料选择、环境因素等。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电容式传感器时必须要进行系统性的性能分析和评估,以确保其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在电容式传感器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加工误差。
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线性度与加工工艺紧密相关。
如果加工误差过大,则输出信号的精度和线性度会受到不良影响。
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加工控制和质量检测,以确保加工误差最小。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对电容板和介质材料的选择。
电容板的设计应该考虑其自身的电容和电场分布,以及对被测物体的敏感度。
介质材料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其介电常数、机械性能和耐久性等因素。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地研究和应用论文
第一章绪论1.1.2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电容层析成像技术是PT技术中研究较早的一种,它是利用多相介质往往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通过阵列电极电容变化,反映管道中多相介质分布,从而构造出管道中二维或三维的各相介质的分布图像。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主要包括3个基本部分:(1)由阵列式电极电容敏感系统构成的传感器系统;(2)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系统;(3)用于图像重建与分析显示的成像计算机,如图卜l所示。
传感器系统通常由均匀安装在绝缘管道外壁的阵列电极构成,数据采集系统测量任意一对电极间的电容值,获得不同观察角度下的“投影数据”并馈入成像计算机。
对于Ⅳ个极板的传感器,可以得到Ⅳ(Ⅳ一1)/2个独立测量值。
计算机对数据采集过程进行控制,并且根据图像重建算法即可获得敏感场介质分布的二维或三维图像。
图卜1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构成原理图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ECT技术在理论和应用领域取均得了很大的进展:1988年,UMIST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8电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2】【31。
1991年,UMIST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12电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4】。
该系统的电容数据采集单元采用电荷转移原理,用Transputer阵列式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并行处理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计算机采用PC486,并在流体实验装置上对油/气两相流进行了成像实验,将ECT技术应用于监视管路中的油/气两相流。
1991年,美国能源部摩根城研究中心设计了16电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f5】【61,用于研究流化床中的空隙率分布。
第二章电容层析成像正问题分析第二章电容层析成像正问题分析2.1ECT的正问题和逆问题电磁场分析中存在正问题和逆问题的求解。
正问题是已知物场的分布和敏感场的初始及边界条件,求取电磁场的分布:逆问题则是根据电磁场的分布及边界条件等求取物场分布。
在ECT系统中,电容传感器将敏感空间内两相/多相流体的分布转换为各电极对之间的电容值,即正问题求解。
ECT技术发展至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传感器结构,以UMIST研制的12电极ECT系统【24]为例,该系统的传感器结构如图2一l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Z关
Cj (k)(j=1 , 2 ,... , 的,然后根据下式分别计算这 6
个电容在该单元处的相对敏感场数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IS>
S.;(., = C/~)
nω 一
(k
h 的面积。
一
CJ-CJ
-9 x ~ ^互;
j
=
1 , 2 ,. . . , Ein
= 1, 2 ,… 6)
(5)
其中, Ein是管道内部 &PA 区的单元数目 ;Ak 是单元
最大边与最小边之比不超过 3 : 1; ④单元形态的对
S市 =tESEj(e〉
写?=(i 只 (Si, j(e)-s~~nZ)I/Z
edu. cn;
李谋遵(1 980-)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多相流检测技术 E 郑贵滨(1 972寸,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多相流检测技术、多媒体技术
428
电子器件
第 29 卷
一定的算法进行图像重建,从而获得管道截面上的 相分布图。直观地获取多相流体的相分布信息。
介电常数句 , e:4 对传感器的性能也有影响[1.飞
一般地,对于一个 N 电极系统,可得到的独立电极 对〈构成一电容〉总数 π 为:
n= α{=
2
传感器的有限元模型及敏感场计算
(1)传感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所谓有限元是一种以变分原理为基础的数值计
N. (N- 1) /2
(1)
12 个极板的某一个极板为起点,顺次为 12 个
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有限元分析及参数优化
陈德运,李谋遵,郑贵滨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00)
摘
要:以 12 电极油水两相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电容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利用有限元模型分析传感
器各个参数如电极的长度、管壁的厚度、管道与屏蔽罩间的填充材料、径向电极等对其性能的影响,对传感器的结构参数进行 选取,并提出评价函数,结合正交方法进行优化,使系统的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析成像技术,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由英国曼 彻斯特理工大学提出,通过测量物体表面周围电极 之间的电容值来计算物体内部介电常数的空间分布 即各相分布。与其他技术相比,电容层析成像技术 有适用范围广、非侵入式、安全性能好、成本低等优
1
ECT 系统的组成结构
一个典型的 12 电极 ECT 系统原理图,如图 1
关系插值求得 [7-9] 。有限元模型是要解得 ECT 传
定电压值 U , 分别以电极板 2 , 3 ,... , 12 为检测电极
板,测量电极板对 1-2 , 1-3 ,... , 1-12 之间的电容
值,每次测量闲置电极皆接地。下一步,选择电极 2
为公共电极,测量电极对 2-3 , 2-4 ,... , 2-12 的电容
收宿日期:
2005-08-01
资助。 054 Go 14;10551043); 哈尔滨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2005AAI CG0 3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60572153); 国家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资助 (204043沁黑龙江省骨干教师创新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陈德运(1 962寸,男,教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多相流检测技术、计算机视觉, ch"endeyun@hrbust.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有限元法 s 电容敏感场参数优化计算机仿真
中图分类号 :TN9 1l .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490(2006)02-0427-04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 (Electrical Capaci tance
Tomography ,简称 ECT) 是借鉴医学 CT( Comput erized Tomography) 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计算机层
ß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System
CHEN D~yun , LI Mou-zun , ZHENG Gui-bin
(Harb切 University
01 Sc由lCe and Technology ,
据对不同相分布的敏感度降低,厚度太薄,会导致电
屏蔽罩
容测量数据主要由极板附近的多相流分布决定,降
(a) 传感器侧面因 图 2
(b) 传感器横截面图
低了对管道中心部位多相流分布的灵敏度。径向屏
蔽极板插人管道壁的深度 h 1 、管道壁及绝缘材料的
传感器结构图
本文以典型的 12 电极传感器系统为研究对象。
①根据物理量的变化快慢,采用不等间臣剖 分,变化快的区域细分,反之则相反;②正确处理不
个敏感场中的 6 个,即 Si,j (i
= 1 , j = 2 , 3 ,…, 7) ,则
(6)
n 个网格单元敏感度的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 z
同介质分布的分界线,将其作为剖分单元的边线,而
不是穿过单元;③剖分单元的各边尽量相等,一般
向的分布是不变的 z ③管截面上元自由电荷。
由于电容传感器中检测极板电容的激励但源频
第 2 期
陈桂、远,李谋连等: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有限元分析及参数优化
429
率高于 1 kHz ,快于传感器内电磁场的稳定时间,可 将电容传感器内的电磁场看作稳定静电场。基于以
上假设,传感器内的电磁场满足拉普拉斯 (Laplace)
第 29 卷第 2 期
2006 年 6 月
电子器件
Chinese
Jo町nal
of Electron
De叫出S
Vo l. 29 No.2 Jun.2006
Analysis and Parameter Optimizing of Multi-Electrode Capacitance Transducers
为防止外界电磁场的干扰,电极板的外部普遍设置
的介质对不同极板对的电容值的影响也不同。
影响电容传感器性能的主要参数有:电极数、电 极长度、电极张角、管道壁的厚度及其介电常数等。 电极数越多,能够为图像重建提供更多的投影数据,
但同时带来信噪比降低和边缘效应增大等问题;减
接地的屏蔽罩。为降低相邻极板间的高固有电容以
扩大系统的动态范围,在极板间设置接地的径向保
护极板。
少极板尺寸能减少极板对被测物体的轴向.平均效 应,有利于图像质量的提高,但同时也降低了信号电
径向电极 h.
电极
填充材料句
径向极扳
平,对检测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极板长度增加, 极板间电容数值增大,易于测量但将引起三维弱化
效应,即不能很好地反映多相流管道流动方向上相 分布的变化;绝缘管道壁的厚度增加将电容测量数
于所要求解的未知量(即管横截面图像象素) ,所以 通常只能获得介质分布 e: (x , y) 的近似估计,由此估
图像重建计算
计值即可得到管道横截面多相流的相分布 [2] 。 管道内不同位置的介质对同一极板对的电容值 影响程度不同,即软场特性,另一方面管道内同一点
图 l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组成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ECT) 的传感器结构如图 2 所示,在绝缘管道壁外侧均匀地安装有多对铜板板,
极板编号。在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中,电极板 1 首
先被选择为源极板,即公共电极,给电极板 1 加一固
算方法,它是通过将偏微分方程问题转化为泛函极
值问题,然后以数值方法解此极值问题而求得偏微 分方程的数值解。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问题的 求解域划分为一系列单元,单元间仅靠节点相连,单
元内部点的待求量可由单元节点量通过选定的函数
{r. + 几}
图 4 六种典型的敏感场分布
式中 :CP(X , ρ y 〉和 E(X , ρ y 〉分别是两维的电势和介电常 空{间司{位立置 ;r. 是外屏蔽罩所在的位置 ;r,目是 12 个径
向屏蔽极板所处的位置。 本系统采用三角剖分,构造一个分片解析的有
限元子空间,从而方便进行计算有限元子空间内的
函数。电容层析成像就是根据 S(x , y ,e: (x , y)) 及多 个投影数据 Cij 来求解 e: (x , y) 的一个逆问题求解过
程。其中敏感场分布数据 S(x , y ,e: (x , y) )一般由试 验方法或或数值分析仿真方法(常见数值分析方法 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来得到。由于电容层析成 像系统只能获得有限个投影数据,一般情况下远少
D
ω
文采用二维形式。该模型基于如下假设:①电极沿
轴向的边缘效应可以忽略,即计算电场时可认为电 极和屏蔽罩为无限长;②多相介质在短时间内,沿轴
式中 :C;j 为电极 i 和 j 之间的电容值(亦称投影 ), D
为管道截面, ε (x , y) 为管道截面上介电常数分布函
数 , S(x , y ,e: (x , y)) 为电f1l i 和电极 j 的敏感场分布
3
因 3 ECT 系统传感器的场域剖分过程
传感器性能优化函数的确定
传感器各项结构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也可
本文采用的三角形插值函数为:
以从敏感场分布的变化来进行分析。敏感场分布越
均匀对改善性能越有利。根据对称性,只须考虑 66
cp(X , y) =al 十 aZx+a3Y , 剖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值。依次类推,直至测量完电极对 11-12 的电容值。
这样,在 12 电极系统中总共可获得 66 个独立的测
感器在特定管截面介电常数分布下的各电极对间的
电容值。 ECT 传感器为三维立体结构,为简化模型,本
量值。任意两电极 i 和 j 间的电容测量值可表示为:
Cij
= ffe: (ω. Sυ 〈川巾 y)) 缸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