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学案
2022年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精品学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情景:要设计一座高2m的人体雕像,使它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则雕像的下部应设计多少米高?问题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导出审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问题2:你能画出示意图表示这个问题吗?(用线段AB表示雕像的高度,雕像上部的高度表示为AC,下部的高度表示为BC,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把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问题3:能反映问题的等量关系的是哪一句话?(根据题意导出关系式BC2=2AC)问题4:设雕像下部高BC=x m,请说出你所列的方程,并化简.这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它有什么特点?这个方程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板书课题)2.学习目标:(1)会设未知数,列一元二次方程.(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根的概念.(3)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准确地指出各项系数.3.学习重、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相关概念.难点:寻找等量关系.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1页到第2页的问题1、问题2.(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先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自学参考提纲:①问题1中,要制作一个无盖的方盒,四角都要剪去一个相同的正方形,我们设正方形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宽为(50-2x) cm,盒底的长为(100-2x) cm,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及方盒的底面积3600 cm2可列方程为(100-2x)(50-2x)=3600,你能把它整理为课本上的方程②吗?试说明具体经过哪几步变形得到.先去括号5000-100x-200x+4x2=3600移项合并同类项4x2-300x+1400=0系数化为1(两边同除以4) x2-75x+350=0②问题2中,本次排球比赛的总比赛场数为28场.设邀请x支队参赛,则每支队与其余(x-1) 支队都要赛一场.整个比赛中总比赛场数是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本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你列出的方程是x(x-1)=28.你能把它整理为课本上的方程③吗?试说明具体经过哪几步变形得到.去括号x2-12x=28系数化为1(两边同乘以2) x2-x=56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观察了解学生是否会寻找等量关系,是否会化简方程.②差异指导:简要说明问题2中单循环比赛与双循环比赛的区别,对不会寻找等量关系的学生给予辅导,说明化简方程的基本要求.(2)生助生:同桌之间、小组内交流、研讨.4.强化:(1)总结寻找等量关系的策略,简要指出哪些公式经常被我们作为寻找等量关系的依据.(2)练习:根据下列问题列方程①一个圆的面积是2πm2,求半径.πr2=2π②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差3cm,面积为9cm2,求较长的直角边的长.1x(x-3)=92③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 4x2=25④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长方形的长x. x(x-2)=100⑤把长为1的木条分成两段,使较短一段的长与全长的积等于较长一段的长的平方,求较短一段的长x.x=(1-x)2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3页的内容.(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观察方程①②③,从方程所含的未知数的个数及其次数等方面找出它们共同的特点.(4)自学参考提纲:①结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请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 x2+b x+c=0(a≠0),为什么要规定a≠0?因为a=0时,未知数的最高次数小于2.③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方程①②③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各是什么.方程①x2+2x-4=0 二次项:x2二次项系数:1 一次项:2x 一次项系数:2常数项:-4方程②x2-75x+350=0 二次项:x2二次项系数:1 一次项:-75x 一次项系数:-75 常数项:350方程③x2-x=56 二次项:x2二次项系数:1 一次项:-x 一次项系数:-1常数项:-56④举例说明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⑤自学例题,说说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要经过哪些变形?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观察学生在回答一元二次方程各项及各项系数时,是否注意了符号.②差异指导:提醒学生一元二次方程的每一项(系数)都应包括它前面的符号.(2)生助生:生生互动交流、订正错误.4.强化:(1)交流总结:确定一元二次方程各项的系数时,若方程不是一般形式,要先经过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把它化成一般形式,通常习惯把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且各项系数均为整数且互质,在指出各项系数时,一定要带上各项前面的符号.(2)练习:①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5x2-1=4x;4x2=81;解:原式化为5x2-4x-1=0解:原式化为4x2-81=0二次项系数:5一次项系数:-4常数项:-1二次项系数:4一次项系数:0常数项:-81 4x(x+2)=25;(3x-2)(x+1)=8x-3.解:原式化为4x2+8x-25=0解:原式化为3x2-7x+1=0二次项系数:4一次项系数:8常数项:-25二次项系数:3一次项系数:-7常数项:1②若方程(m-1)x2+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m≥0且m≠1.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困惑?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点评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回答问题,小组互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孕育新知,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2)教师创设情境,给出实例,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教师引导与启发、点拨与设疑相结合,师生互动,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地位.(3)增设例题难度,让学生产生困惑,避免今后犯类似错误,增加课堂练习,巩固知识.(4)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形成过程,要让学生大胆猜测,经过思考、讨论、分析的过程,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成功.(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70分)1.(10分)一元二次方程3x2=5x的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是(C)A. 3,5B. 3,0C. 3,-5D. 5,02.(10分)下列哪些数是方程x2+x-12=0的根?-4,-3,-2,-1,0,1,2,3, 4.解:-4,33.(20分)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3x2+1=6x;(2)4x2=81-5x;解:原式化为3x2-6x+1=0 解:原式化为4x2+5x-81=0二次项系数:3 二次项系数:4一次项系数:-6 一次项系数:5常数项:1 常数项:-81(3)x(x+5)=5x-10; (4)(3x-2)(x+1)=x(2x-1).解:原式化为x2+10=0 解:原式化为x2+2x-2=0二次项系数:1 二次项系数:1一次项系数:0 一次项系数:2常数项:10 常数项:-24.(30分)根据下列问题列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1)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cm,面积是132cm2,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 cm,则宽为(x-1)cm,根据题意,得x(x-1)=132,整理,得x2-x-132=0.2的平方的长方形?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x)m.根据题意,得xx)=0.06,整理,得50x2-25x+3=0.(3)参加一次聚会的每两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有多少人参加这次聚会?解:设有x人参加了这次聚会,根据题意,得x(x-1)=10整理,得x2-x-20=0二、综合应用(20分)5.(20分)在一幅长80cm,宽50cm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 cm,则x满足的方程是(B)A. x2+130x-1400=0B. x2+65x-350=0C. x2-130x-1400=0D. x2-65x-350=0三、拓展延伸(10分)6.(10分)如果2是方程x2-c=0的一个根,求常数c及方程的另一个根.解:将2代入原方程中,得22-c=0,得c=4.将c=4代入原方程,得x2x=±2.即方程的另一个根为-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角平分线的画法、角平分线的性质1.(二)能力训练要求1.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1 2.会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在利用尺规作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探索精神.教学重点利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1.教学难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讲练结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问题:图中哪条线段的长可以表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如果老师手里只有直尺和圆规,你能帮忙设计一个作角的平分线的操作方案吗?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探究1想一想:下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 ,BC=DC .将点A 放在角的顶点,AB 和AD 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 画一条射线AE ,AE 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教师活动: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角平分仪器的操作过程,使学生直观了解得到射线AC 的方法.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课件,讨论操作原理.[生1]要说明AC 是∠DAC 的平分线,其实就是证明∠CAD=∠CAB .[生2]∠CAD 和∠CAB 分别在△CAD 和△CAB 中,那么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就可以了.[生3]我们看看条件够不够.AB AD BC DC AC AC =⎧⎪=⎨⎪=⎩所以△ABC ≌△ADC (SSS ).所以∠CAD=∠CAB .即射线AC 就是∠DAB 的平分线.[生4]原来用三角形全等,就可以解决角相等.线段相等的一些问题.看来温故是可以知新的.试一试:老师再提出问题:通过上述探究,能否总结出尺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一般方法.自己动手做做看.然后与同伴交流操作心得.(分小组完成这项活动,教师可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启发和指导,使讲评更具有针对性)讨论结果展示: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已知:∠AOB .求作:∠AOB 的平分线.作法:(1)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 、OB 于M 、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3)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作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画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点拨:1.在上面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12MN的长”这个条件行吗?2.第二步中所作的两弧交点一定在∠AOB的内部吗?(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加深对角的平分线的作法的理解,培养数学严密性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讨论结果总结:1.去掉“大于12MN的长”这个条件,所作的两弧可能没有交点,所以就找不到角的平分线.2.若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两弧,两弧的交点可能在∠AOB•的内部,也可能在∠AOB的外部,而我们要找的是∠AOB内部的交点,•否则两弧交点与顶点连线得到的射线就不是∠AOB的平分线了.3.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所以第二步中的两个限制缺一不可.4.这种作法的可行性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探究2:做一做1[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折纸与剪刀,自己动手,剪一个角,把剪好的角对折,使角的两边叠合在一起,再把纸片展开,你看到了什么?把对折的纸片再任意折一次,然后把纸片展开,又看到了什么?[生]我发现第一次对折后的折痕是这个角的平分线;再折一次,又会出现两条折痕,而且这两条折痕是等长的.这种方法可以做无数次,所以这种等长的折痕可以折出无数对. [师]你的叙述太精彩了.这说明角的平分线除了有平分角的性质,还有其他性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做一做2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已知角的平分线,能推出什么样的结论.操作:1.折出如图所示的折痕PD、PE.2.你与同伴用三角板检测你们所折的折痕是否符合图示要求.画一画:按照折纸的顺序画出一个角的三条折痕,并度量所画PD、PE是否等长?拿出两名同学的画图,请大家评一评,以达明确概念的目的.[生]同学乙的画法是正确的.同学甲画的是过角平分线上一点画角平分线的垂线,而不是过角平分线上一点画两边的垂线段,所以同学甲的画法不符合要求.[生甲]噢,对,我知道了.[师]同学甲,你再做一遍加深一下印象.教师提出问题:你能叙述所画图形的性质吗?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观察操作得到的结论有时并不可靠,你能否用推理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呢?证一证:引导学生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1,分清题设、结论,将文字变成符号并加以证明(一生板演)说一说: 引导学生结合图形从文字和符号的角度分别叙述问题1:你能用文字语言叙述所画图形的性质吗?[生]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问题2:(出示)能否用符号语言来翻译“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句话.学生通过讨论作出下列概括:∵ OC平分∠AOB,PD⊥OA,PE⊥OB,∴PD=PE.于是我们得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三、用一用:1、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此例放到第二课时讲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师生共析]点P到AB、BC、CA的垂线段PD、PE、PF的长就是P点到三边的距离,•也就是说要证:PD=PE=PF.而BM、CN分别是∠B、∠C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和等式的传递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证明:过点P作PD⊥AB,PE⊥BC,PF⊥AC,垂足为D、E、F.因为BM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所以PD=PE.同理PE=PF.所以PD=PE=PF.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巩固所学及时点拨四.丰收乐园学生充分交流、各抒己见教后反思:本节知识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距离把握不到位,点到直线的垂线段长才叫距离2、不会直接使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而是使用全等将性质再证一3、采用角平分线性质解题强调三个条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导学案(全章)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教材内容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基础之上学习的,它也是一种数学建模的方法.学好一元二次方程是学好二次函数不可或缺的,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奠基工程.应该说,一元二次方程是本书的重点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应用熟练掌握以上知识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合作探讨,老师点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恰如其分地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结合八册上整式中的有关概念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派生概念,如二次项等.(3)通过掌握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方法,•导入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又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通过用已学的配方法解ax2+bx+c=0(a≠0)导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接着讨论求根公式的条件:b2-4ac>0,b2-4ac=0,b2-4ac<0.(5)通过复习八年级上册《整式》的第5节因式分解进行知识迁移,解决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用练习巩固它.(6)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由事实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等有关概念的过程,使同学们体会到通过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使同学们体会到转化等数学思想;经历设置丰富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体会到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它有关的概念.2.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3.利用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解决这个问题.教学难点1.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题.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的讨论.3.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方程解与实际问题解的区别.教学关键1.分析实际问题如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3.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的推导.课时划分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5课时,具体分配如下:22.1 一元二次方程2课时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8课时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课时《一元二次方程》小结与复习2课时第1课时一元二次方程(1)第2课时一元二次方程(2)第3课时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1)第4课时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2)第5课时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3)第6课时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1)第7课时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2)第8课时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第9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第10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2)原式=第11课时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第12课时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第13课时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第14-15课时《一元二次方程》小结与复习。
新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21.1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提高归纳、分析的能力。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难点:在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后,如何确定一次项和常数项。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准备:(1) 多项式3x 2y-2x-1是 次 项式,其中最高次项是 ,二次项系数为 ,一次项系数为 ,常数项为 。
(2) 叫方程,我们学过的方程类型有 。
(3)解下列方程或方程组: ① ② ③1)1(2-=+x x ⎩⎨⎧=+=-42y x y x 211=-x (二)新课学习:1.自学教材P25——27,回答以下问题。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 ,只含有 个求知数(一元),并且求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a ≠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 是二次项, 是二次项系数, 是一次项, 是一次项系数, 是常数项。
【注意】①方程ax 2+bx +c =0只有当a ≠0时才叫一元二次方程,如果a =0,b ≠0时就是 方程了。
所以在一般形式中,必须包含a ≠0这个条件。
②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
2.新课应用: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有:(1),(2)(x+1)(x-1)=0,(3),(4),(5), (6)01122=-+xx 05322=-+y x 2、参照教材P 26例题,解答:① 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是:;其二次项是:;15242+-=x x x 一次项是:;常数项是:.②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 ;其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11212=+-y y ;常数项是 .3、若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033)3(2=++--nx x m n A m≠0,n=3B m≠3,n=4C m≠0,n=4D m≠3,n≠04、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1122=-++-x k x k (1)当k 取何值时,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2)当k 取何值时,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四、达标过关测试1.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B .C .D .()()12132+=+x x 02112=-+x x02=++c bx ax 1222-=+x x x 2.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二次项系数12)3)(31(2+=-+x x x 为: 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常数项为:_____.3.关于x 的方程,当________时为一元一次方程;当023)1()1(2=++++-m x m x m m m___________时为一元二次方程.4.由于甲型H1N1流感(起初叫猪流感)的影响,在一个月内猪肉价格两次大幅下降.由原来每斤16元下调到每斤9元,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多少?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则根据题意可列方x 程为 .5.如图所示,在一幅长为80cm ,宽为50cm 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相同宽度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 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cm ,那么满足的方程是()x xA .B .213014000x x +-=2653500x x +-=C .D .213014000x x --=0350652=+-x x21.1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学习目标1、会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试解;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导学案
x21.1 一元二次方程(1)学习目标: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ax 2+bx+c=0(a ≠0)及其派生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目.1.通过设置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模仿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给一元二次方程下定义.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有关概念.3.解决一些概念性的题目.4.通过生活学习数学,并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难点:通过提出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活动1 :阅读教材第2至3页,并完成以下内容。
问题1 要设计一座2m 高的人体雕像,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雕像的下部应设计为多高?分析:设雕像下部高x m ,则上部高________,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问题2 如图,有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00cm ,宽50cm ,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
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 ㎡,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盒底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宽为_____________.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3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
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___________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_________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共_________________场。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共21课教案)人教版
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一元二次方程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并能够掌握整式方程的定义.2.使学生理解并能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3.使学生理解并能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表达式以及各种特殊形式.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识别.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叫做方程?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指出下面哪些方程是已学过的方程?分别叫做什么方程?(l)3x+4=l; (2)6x-5y=7;3.结合上述有关方程讲解什么叫做“元”,什么叫做“次”.引入新课1.方程的分类:通过上面的复习,引导学生答出:学过的几类方程是没学过的方程是x2-70x+825=0,x(x+5)=150.这类“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而在整式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据此得出复习中学生未学过的方程是(4)一元二次方程:x2-70x+825=0,x(x+5)=150.同时指导学生把学过的方程分为两大类: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方程x2-70x+825=0和方程x(x+5)=150,即x2+5x=150,可化为:x2+5x-150=0.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以化为ax2+bx+c=0(a≠0)的形式.并称之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强调,其中ax2,bx,c分别称为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a,b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要特别注意:二次项系数a是不等于0的实数(a=0时,方程化为bx+c=0,不再是二次方程了);b,c可为任意实数.例把方程5x(x+3)=3(x-1)+8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讲解例题课堂练习 P5-6 1、2课堂小结1.方程分为两大类:判别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的关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判别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看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一次还是二次.2.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个整式方程,经化简形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则这样的整式方程称一元二次方程.其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其中b,c均可为任意实数,而a不能等于零.作业:教材中相关习题.第2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引导学生通过特殊情况下的解方程,小结、归纳出解一元二次方程ax2+c=0(a>0,c <0)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准确地求出方程的根.难点:正确地表示方程的两个根.三、教学过程复习过程回忆数的开方一章中的知识,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解决问题的依据.求下列各式中的x:1.x2=225; 2.x2-169=0;3.36x2=49; 4.4x2-25=0.回答解题过程中的依据.解题的依据是: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即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a≥0),那么这样的数有两个,它们是互为相反数.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方程知识,那么上述方程属于什么方程呢?新课例1 解方程 x2-4=0.解:先移项,得x2=4.即x1=2,x2=-2.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例2 解方程 (x+3)2=2.讲解例2练习:P7 1、2小结1.本节主要学习了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法.2.直接法适用于ax2+c=0(a>0,c<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作业:习题12.1A组 1、2第3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2.使学生能够运用适当变形的方法,转化方程为易于用配方法求解的形式,来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并由此体会转化的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配方的法则.难点:凑配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过程复习过程用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1)x2=441; (2)196x2-49=0;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形如x2-A=0的方程,可变形为x2=A(A≥0),再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那么,我们能否将形如ax2+bx+c=0(a>0)的一类方程,化为上述形式求解呢?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新课我们研究方程x2+6x+7=0的解法:将方程视为:x2+2·x·3=-7,即 x2+2·x·3+32=32-7,∴ (x+3)2=2,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先把方程的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来求出它的解.例1 解方程x2-4x-3=0.配方法解之.在解的过程中,介绍配方的法则.例2 解方程2x2+3=7x.练习:P10 1、2小结:应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要点是:(1)化二次项系数为1;(2)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3)方程两边各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作业:习题12.1 3第4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三)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般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并由此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计算能力.2.使学生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要求学生正确运用公式解方程.难点: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提问:当x2=c时,c≥0时方程才有解,为什么?练习: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x2-8x=20; (2)2x2-6x-1=0.引入新课我们思考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应如何配方来进行求解?新课(引导学生讨论)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步骤.解:∵a≠0,两边同除以a,得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并两边各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得(a≠0)的求根公式.用此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在于:(1)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a≠0);(2)将各项的系数a,b,c代入求根公式.例1 解方程x2-3x+2=0.讲解例1例2 解方程2x2+7x=4.讲解例2练习P14 1小结1.本节课我们推导出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即要重点让学生注意到应用公式的大前提,即b2-4ac≥0.2.应注意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再用公式法求解.作业:习题12.1A组 4第5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四)一、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求根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难点:含有字母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解法.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是什么?2.求根公式成立的前提是什么?引入新课在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是否会遇到一些特殊现象?可看下述几例.新课讲解例3例4 解方程x2+x-1=0.(精确到0.001)讲解例4例5 解关于x的方程 x2-m(3x-2m+n)-n2=0.讲解例5练习:P14 2小结:2.在解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时,应注意化方程为一般形式,确定b2-4ac≥0后,再用求根公式解之.作业习题12.1 A组 5 6第6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五)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应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系数较为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对左侧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在初一时,我们学过将多项式分解因式的哪些方法?2.方程x2=4的解是多少?引入新课方程x2=4还有其他解法吗?新课众所周知,方程x2=4还可用公式法解.此法要比开平方法繁冗.本课,我们将介绍一种较为简捷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因式分解法.我们仍以方程x2=4为例.移项,得 x2-4=0,对x2-4分解因式,得(x+2)(x-2)=0.我们知道:∴ x+2=0,x-2=0.即 x1=-2,x2=2.由上述过程我们知道:当方程的一边能够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而另一边等于0时,即可解之.这种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例1 解下列方程:(1)x2-3x-10=0;(2)(x+3)(x-1)=5.在讲例1(1)时,要注意讲应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讲例1(2)时,应突出讲将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然后再分解因式解之.例2 解下列方程:(1)3x(x+2)=5(x+2);(2)(3x+1)2-5=0.在讲本例(1)时,要突出讲移项后提取公因式,形成(x+2)(3x-5)=0后求解;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后求解.注意:在讲完例1、例2后,可通过比较来讲述因式分解的方法应“因题而宜”.例3 解下列方程:(1)3x2-16x+5=0;(2)3(2x2-1)=7x.依照教材中的解法介绍,此类题需用十字相乘法解之.练习:P20 1、2小结对上述三例的解法可做如下总结: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1.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把方程左边的二次三项式分解成两个一次式的积;(用初一学过的分解方法)3.使每个一次因式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4.解所得的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原方程的两个根.作业:习题12.2 A组 1第7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六)一、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常见解法的复习.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三、教学过程例1 解下列方程:讲解例1例2 解下列方程:(1)5x(5x-2)=-1;(2)(x-2)2+10(x-2)+16=0.讲解例2例3 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讲解例3小结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要注意根据方程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法灵活的解决问题.作业习题12.2 A组 2第8课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2.使学生掌握不解方程,运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难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推导.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其根的判别式是什么?2.用公式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1)3x2+x-10=0;(2)x2-8x+16=0;(3)2x2-6x+5=0.引入新课通过上述一组题,让学生回答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有三种,即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没有实数根.接下来向学生提出问题:是什么条件决定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这条件与方程的根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能否不解方程就可以明确方程的根的情况?这正是我们本课要探讨的课题.(板书本课标题)新课先讨论上述三个小题中b2-4ac的情况与其根的联系.再做如下推导:对任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可将其变形为∵a≠0,∴4a2>0.由此可知b2-4ac的值的“三岐性”,即正、零、负直接影响着方程的根的情况.(1)当b2-4ac>0时,方程右边是一个正数.(2)当b2-4ac=0时,方程右边是0.通过以上讨论,总结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情况可由b2-4ac来判定.故称b2-4ac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综上所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没有实数根.反过来也成立.注:“△”读作“delta”.例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2x2+3x-4=0;(2)16y2+9=24y;(3)5(x2+1)-7x=0.分析:要想确定上述方程的根的情况,只需算出“△”,确定它的符号情况即可.练习:P26 1 2 3小结应用判别式解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先把已知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应用判别式创造条件.2.不必解方程,只须先求出△,确定其符号即可,具体数值不一定要计算出来.3.其逆命题也是成立的.作业:习题12.3 A组 1--4第9课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二)一、教学目的通过对含有字母系数方程的根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和严密性.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巩固掌握根的判别式的应用能力.难点:利用根的判别式进行有关证明.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写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别式.2.方程ax2+bx+c=0(a≠0)的根有哪几种情况?如何判断?引入新课教材中“想一想”提出了如下问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2x2-(4k+1)x+2k2-1=0,其中△=[-(4k+1)]2-4×2×(2k2-1)=16k2+8k+1-16k2+8=8k+9.想一想,当k取什么值时,(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方程没有实数根.新课上述问题,实际上是这样一道题目.例1 当k取什么值时,关于x的方程2x2-(4k+1)x+2k2-1=0(1)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有两个相等实数根;(3)方程没有实数根.讲解例1例2 求证关于x的方程(k2+1)x2-2kx+(k2+4)=0没有实数根.分析:要证明上述方程没有实数根,只须证明其根的判别式△<0即可.例3 证明关于x的方程(x-1)(x-2)=m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讲解例3例4 已知a,b,c是△ABC的三边的长,求证方程a2x2-(a2+b2-c2)x+b2=0没有实数根.讲解例4练习:1.若m≠n,求证关于x的方程2x2+2(m+n)x+m2+n2=0无实数根.2.求证:关于x的方程x2+(2m+1)x-m2+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小结解决判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方程根的情况应依照下列步骤进行:1.计算△;2.用配方法将△恒等变形(或变成易于观察其符号的情况);3.判断△的符号,得出结论.作业:习题12.3 B组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即韦达定理),并学会初步运用.2.培养学生分析、观察以及利用求根公式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韦达定理的推导和初步运用.难点:定理的应用.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求根公式应如何表述?2.上述方程两根之和等于什么?两根之积呢?新课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由此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又称“韦达定理”)如果ax2+bx+c=0(a≠0)的两个根是x1,x2,那么我们再来看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如果方程x2+px+q=0的两根是x1,x2,那么x1+x2=-p,x1x2=q.由 x1+x2=-p,x1x2=q 可知p=-(x1+x2),q=x1·x2,∴方程x2+px+q=0,即 x2-(x1+x2)x+x1·x2=0.这就是说,以两个数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x2-(x1+x2)x+x1·x2=0.例1 已知方程5x2+k x-6=0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一根及k的值.讲解例1练习 P32 1 2小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定理,应在应用过程中熟记定理.2.要掌握定理的两个应用:一是不解方程直接求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二是已知方程一根求另一根及系数中字母的值.作业:习题12.4 A组 1一、教学目的1.复习巩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定理.2.学习定理的又一应用,即“已知方程,求方程两根的代数式的值”.3.通过应用定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已知方程求关于根的代数式的值.难点:用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表示含有两根的各种代数式.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定理是什么?2.下列各方程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各是什么?(1)x2-3x-18=0;(2)x2+5x+4=5;(3)3x2+7x+2=0;(4)2x2+3x=0.引入新课考虑下列两个问题;1.方程5x2+kx-6=0两根互为相反数,k为何值?2.方程2x2+7x+k=0的两根中有一个根为0,k为何值?我们可以从这两题中看出,根与系数之间的运算是十分巧妙的.本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新课例2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一元二次方程2x2+3x-1=0两根的(1)平方和;(2)倒数和.在讲本题时,要突出讲使用韦达定理,寻求x2+px+q=0中的p,q的值.例4 已知两个数的和等于8,积等于9,求这两个数.这是一道“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的应用题,要注意讲此类题的解题步骤:(1)运用定理构造方程; (2)解方程求两根; (3)得出所欲求的两个数.练习:P32 3、4、5小结本课学习了利用根与系数关系解决三类问题的方法:(1)已知方程求两根的各种代数式的值;(2)已知两根的代数式的值,构造新方程;(3)已知两根的和与积,构造方程,解方程,求出与根对应的数.作业:习题12.4 A组 2、3、4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二次三项式的意义及解方程和因式分解的关系.2.使学生掌握用求根法在实数范围内将二次三项式分解国式.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求根法分解二次三项式.难点:方程的同解变形与多项式的恒等变形的区别.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解方程:1.x2-x-6=0; 2.3x2-11x+10=0; 3.4x2+8x-1=0.引入新课在解上述方程时,第1,2题均可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迅速求解.而第3题则只有采用其他方法.此题给我们启示,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二次三项式,有时是无法做到的.是否存在新的方法能分解二次三项式呢?第3个方程的求解给我们以启发.新课二次三项式ax2+bx+c(a≠0),我们已经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一些简单形式.下面我们介绍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将之分解的方法.易知,解一元二次方程2x2-6x+4=0时,可将左边分解因式,即2(x-1)(x-2)=0,求得其两根x1=1,x2=2.反之,我们也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来分解二次三项式.即,令二次三项式为0,解此一元二次方程,求出其根,从而分解二次三项式.具体方法如下: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是=a[x2-(x1+x2)x+x1x2] =a(x-x1)(x-x2).从而得出如下结论.在分解二次三项式ax2+bx+c的因式时,可先用公式求出方程ax2+bx+c=0的两根x1,x2,然后写成ax2+bx+c=a(x-x1)(x-x2).例如,方程2x2-6x+4=0的两根是x1=1,x2=2.则可将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得2x2-6x+4=2(x-1)(x-2).例1 把4x2-5分解因式.讲解例1练习:P37 1小结:用公式法解决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问题时,其步骤为:1.令二次三项式ax2+bx+c=0;2.解方程(用求根公式等方法),得方程两根x1,x2;3.代入a(x-x1)(x-x2).作业:习题12.5 A组 1一、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掌握公式法将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求根公式法分解二次三项式.难点:二元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求根法分解二次三项式的因式的步骤有哪些?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证明了:ax2+bx+c=a(x-x1)(x-x2),其中x1,x2分别等于什么?应用这一结论,今天我们深入的探讨一些问题.新课例2 把4x2+8x-1分解因式.此题注意将二次项系数4分解乘入两因式的必要性,即化简结论.例3 把2x2-8xy+5y2分解因式.注意视之为关于x的方程,视y为常数的重要性.练习 P37 2小结二次三项式ax2+bx+c(a≠0)分解因式的方法有三种,即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2.十字相乘法:即x2+(a+b)x+ab=(x+a)(x+b);acx2+(ad+bc)x+bd=(ax+b)(cx+d).3.求根法:ax2+bx+c=a(x-x1)(x-x2),(1)当b2-4ac≥0时,可在实数范围内分解;(2)当b2-4ac<0时,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作业:习题12.5 A组 2第14课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2.使学生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由应用问题的条件列方程的方法.难点:设“元”的灵活性和解的讨论.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一元二次方程有哪些解法?(要求学生答出:开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2.回忆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要求学生按△>0,△=0,△<0三种情况回答问题.) 3.我们已经学过的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哪些基本步骤?(要求学生回答:①审题;②设未知数;③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组);④解方程(组);⑤检验并写出答案.)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涉及了一个与一元二次方程有联系的应用.此类问题还有吗?回答是肯定的:还有很多!本课我们将深入研究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新课本章开始时,教材P3中我们提出了如下问题:用一块长80cm,宽60cm的薄钢片,在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长方形盒子.试问:应如何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解:设小正方形边长为xcm,则盒子底面的长、宽分别为(80-2x)cm及(60-2x)cm,依题意,可得(80-2x)(60-2x)=1500,即 x2-70x+825=0.当时,我们不会解此方程.现在,可用求根公式解此方程了.∴x1=55,x2=15.当x=55时,80-2x=-30,60-2x=-50;当x=15时,80-2x=50,60-2X=30.由于长、宽不能取负值,故只能取x=15,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5cm.我们再回忆本章第1节中的一个应用题:剪一块面积是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怎样剪?分析:要解决此问题,需求出铁片的长和宽,由于长比宽多5cm,可设宽为未知数来列方程.解:设这块铁片宽xcm,则长是(x+5)cm.依题意,得x(x+5)=150,即x2+5x-150=0.∴x1=10,x2=-15(舍去).∴x=10,x+5=15.答:应将之剪成长15cm,宽10cm的形状.练习 P41 1 2小结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主要步骤仍是:①审题;②设未知数;③列方程;④解方程;⑤依题意检验所得的根;⑥得出结论并作答.作业:习题12.6 A组 1、2、3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有关面积和体积方面以及“药液问题”的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的解法.提高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图示法分析题意列方程.难点:方程的布列.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本小节第一课我们介绍了什么问题?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有关面积和体积方面以及“药液问题”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及其解法.新课例1 如图1,有一块长25cm,宽15cm的长方形铁皮.如果在铁皮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做成一个底面积为231cm2的无盖长方体盒子,求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应是多少?分析:如图1,考虑设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xcm,则底面的长为(25-2x)cm,宽为(15-2x)cm,由此,知由长×宽=矩形面积,可列出方程.解: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cm,依题意,得(25-2x)(15-2x)=231,即x2-20x+36=0,解得x1=2,x2=18(舍去).答: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cm.例2 一个容器盛满药液20升,第一次倒出若干升,用水加满;第二次倒出同样的升数,这时容器里剩下药液5升,问每次倒出药液多少升?∴x=10.答:第一、二次倒出药液分别为10升,5升.练习 P41 3、4小结1.注意充分利用图示列方程解有关面积和体积的应用题.2.要注意关于“药液问题”应用题,列方程要以“剩下药液”为依据列式.作业:习题12.6 4、5、6、7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关于增长率的应用题的方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弄清有关增长率的数量关系.难点:利用数量关系列方程的方法.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问题:(1)某厂生产某种产品,产品总数为1600个,合格品数为1563个,合格率是多少?(2)某种田农户用800千克稻谷碾出600千克大米,问出米率是多少?(3)某商店二月份的营业额为3.5万元,三月份的营业额为5万元,三月份与二月份相比,营业额的增长率是多少?新课例1 某钢铁厂去年一月份某种钢的产量为5000吨,三月份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产的百分率是多少?分析:用译式法讨论列式一月份产量为5000吨,若月增长率为x,则二月份比一月份增产5000x吨.二月份产量为(5000+5000x)=5000(1+x)吨;三月份比二月份增产5000(1+x)x吨,三月份产量为5000(1+x)+5000(1+x)x=5000(1+x)2吨.再根据题意,即可列出方程.解:设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得5000(1+x)2=7200,即(1+x)2=1.44,∴1+x=±1.2,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答:平均每月增长率为20%.例2 某印刷厂一月份印刷了科技书籍50万册,第一季度共印182万册,问二、三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多少?解:设每月增长率为x,依题意得50+50(1+x)+50(1+x)2=182,答:二、三月份平均月增长率为20%.练习:P41 5小结依题意,依增长情况列方程是此类题目解题的关键.作业:习题12.6 A组 8第17课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会用去分母或换元法求方程的解.2.使学生了解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掌握验根的方法.3.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化归转化思想的培养.教学重点将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复习1.我们学过分式方程,同学们还记得怎样解分式方程吗?2.请同学们解下列方程:3.请同学们结合上面两个题,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是什么?(2)在解分式方程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应当怎样避免?(3)解分式方程为什么必须验根,应当怎样验根?指出: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思路是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把方程中各分式的分母因式分解,确定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2)用最简公分母去乘方程两边,约去分母,使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3)解这个整式方程,得到此整式方程的根.(4)检验.解分式方程容易犯的错误有:(1)去分母时,原方程的整式部分漏乘.(2)约去分母后,分子是多项式时,要注意添括号.根据方程同解原理:方程两边都乘以不等于零的同一个数,所得方程与原方程同解.而我们在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它是一个整式,当此整式为零时,就破坏了方程的同解原理,因此最后整式方程的根就不一定是原方程的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验根的一般方法是:把最后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否为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为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否则是原方程的根.二、新课讲解例1讲解例2。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章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学案新人教
21.2.1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一、温故知新 1.解方程:(1)(x -2)2-9=0;(2) x 2-6x+9=52.我们把形如222b ab a ++或222b ab a +-的二次三项式称为完全平方....式..已知下列各式均为完全平方式,请填空:(1)x 2+ 6x+ =(x+3)2(2)x 2-12x+ =(x- )2二、设问导读问题1: 怎样解方程x 2+6x+4=0?自学课本6页7页内容,可尝试独立完成框图问题2:典例解下列方程: (1)0182=+-x x(2)x x 3122=+(3)04632=+-x x归纳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归纳2:一般地,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通过配方转化成(x+n )²=p 的形式,那么就有: (1)当p>0时,方程有________实数根; (2)当p=0时,方程有________实数根; (3)当p>0时,方程________ ___.三、巩固训练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 09102=++x x(2)0472=--x x(3) 04632=-+x x(4)112942-=-+x x x(5) 128)4(+=+x x x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时,配方正确的是( )A.方程x2-6x-5=0,可化为(x-3)2=4B.方程y2-2y-5=0,可化为(y-1)2=5C.方程a2+8a+9=0,可化为(a+4)2=25D.方程2x2-6x-7=0,可化为(x-32)2=2343.把一元二次方程x2-6x +4=0化成(x+n)2=m的形式时,m+n的值为( )A.8 B.6 C.3 D.24.若方程4x2-(m-2)x+1=0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等于(B)A.-2 B.-或6C.-2或-6 D.2或-6四、拓展延伸当a为何值时,多项式a2+2a+18有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若二元一次方程组3,354x y x y +=⎧⎨-=⎩的解为,,x a y b =⎧⎨=⎩则-a b 的值为( ) A .1 B .3C .14-D .74【答案】D【解析】先解方程组求出74x y -=,再将,,x a y b =⎧⎨=⎩代入式中,可得解. 【详解】解:3,354,x y x y +=⎧⎨-=⎩①②+①②,得447x y -=,所以74x y -=,因为,,x a y b =⎧⎨=⎩所以74x y a b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观察两方程的系数,从而求出a-b 的值,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答案】B【解析】解:第一个图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第二个图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第三个图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第四个图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2个.故选B .3.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4cm ,8cm B .8cm ,7cm ,15cmC .13cm ,12cm ,20cmD .5cm ,5cm ,11cm 【答案】C【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详解】A 、3+4<8,不能组成三角形; B 、8+7=15,不能组成三角形; C 、13+12>20,能够组成三角形; D 、5+5<11,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灵活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4.已知抛物线y=ax 2+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顶点为(4,6),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2>4acB .ax 2+bx+c≤6C .若点(2,m )(5,n )在抛物线上,则m >nD .8a+b=0【答案】C【解析】观察可得,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可得240b ac- ,即24b ac > ,选项A 正确;抛物线开口向下且顶点为(4,6)可得抛物线的最大值为6,即26ax bx c ++≤,选项B 正确;由题意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4,因为4-2=2,5-4=1,且1<2,所以可得m<n ,选项C 错误; 因对称轴42bx a=-= ,即可得8a+b=0,选项D 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y=ax 2+bx+c 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本题难度适中. 5.如图,已知11(,)3A y ,2(3,)B y 为反比例函数1y x=图象上的两点,动点(,0)P x 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当线段AP 与线段BP之差达到最大时,点P 的坐标是( )A .1(,0)3B .4(,0)3C .8(,0)3【答案】D【解析】求出AB 的坐标,设直线AB 的解析式是y=kx+b ,把A 、B 的坐标代入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出在△ABP 中,|AP-BP|<AB ,延长AB 交x 轴于P′,当P 在P′点时,PA-PB=AB ,此时线段AP 与线段BP 之差达到最大,求出直线AB 于x 轴的交点坐标即可. 【详解】把11(,)3A y ,2(3,)B y 代入反比例函数1y x =,得:13y =,213y =, 11(,3),(3,)33A B ∴,在ABP ∆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AP BP AB -<,∴延长AB 交x 轴于P',当P 在P'点时,PA PB AB -=,即此时线段AP 与线段BP 之差达到最大,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是y kx b =+,把A ,B 的坐标代入得:133133k b k b ⎧=+⎪⎪⎨⎪=+⎪⎩,解得:101,3k b =-=, 1215x ->∴直线AB 的解析式是103y x =-+,当0y =时,103x =,即10(,0)3P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和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P 点的位置,题目比较好,但有一定的难度.6.如图,某小区计划在一块长为31m ,宽为10m 的矩形空地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道路,剩余的空地上种植草坪,使草坪的面积为570m 1.若设道路的宽为xm ,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31﹣1x )(10﹣x )=570B .31x+1C .(31﹣x )(10﹣x )=31×10﹣570D .31x+1【答案】A【解析】六块矩形空地正好能拼成一个矩形,设道路的宽为xm ,根据草坪的面积是570m 1,即可列出方程:(31−1x)(10−x)=570, 故选A.7.﹣3的绝对值是( ) A .﹣3 B .3C .-13【答案】B【解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得:|-1|=1.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的性质,需要掌握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8.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 ) A .6折 B .7折C .8折D .9折【答案】B【解析】设可打x 折,则有1200×10x-800≥800×5%,解得x≥1. 即最多打1折.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此类题目时注意利润和折数,计算折数时注意要除以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求出打折之后的利润,根据利润率不低于5%,列不等式求解.9.如图1是2019年4月份的日历,现用一长方形在日历表中任意框出4个数(如图2),下列表示a ,b ,c ,d 之间关系的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A .a ﹣d =b ﹣cB .a+c+2=b+dC .a+b+1【答案】A 【解析】观察日历中的数据,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出b ,c ,d 的值,再将其逐一代入四个选项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依题意,得:b =a+1,c =a+7,d =a+1.A 、∵a ﹣d =a ﹣(a+1)=﹣1,b ﹣c =a+1﹣(a+7)=﹣6,∴a ﹣d≠b ﹣c ,选项A 符合题意; B 、∵a+c+2=a+(a+7)+2=2a+9,b+d =a+1+(a+1)=2a+9,∴a+c+2=b+d ,选项B 不符合题意; C 、∵a+b+14=a+(a+1)+14=2a+15,c+d =a+7+(a+1)=2a+15,∴a+b+14=c+d ,选项C 不符合题意; D 、∵a+d =a+(a+1)=2a+1,b+c =a+1+(a+7)=2a+1,∴a+d =b+c ,选项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点睛】考查了列代数式,利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出b,c,d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DB∽△ABC的是()A.∠ABD=∠ACB B.∠ADB=∠ABCC.AB2=AD•AC D.AD AB AB BC=【答案】D【解析】根据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以及根据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分别判断得出即可.【详解】解:A、∵∠ABD=∠ACB,∠A=∠A,∴△ABC∽△AD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ADB=∠ABC,∠A=∠A,∴△ABC∽△AD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AB2=AD•AC,∴AC ABAB AD=,∠A=∠A,△ABC∽△AD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ADAB=ABBC不能判定△ADB∽△ABC,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利用了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农科院新培育出A、B两种新麦种,为了了解它们的发芽情况,在推广前做了五次发芽实验,每次随机各自取相同种子数,在相同的培育环境中分别实验,实验情况记录如下:种子数量100 200501000200A出芽种子数96 1654919841965 发芽率0.960.830.980.980.98B出芽种子数96 1924869771946 发芽率0.960.960.970.980.97下面有三个推断:①当实验种子数量为100时,两种种子的发芽率均为0.96,所以他们发芽的概率一样;②随着实验种子数量的增加,A种子出芽率在0.98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A种子出芽的概率是0.98;③在同样的地质环境下播种,A种子的出芽率可能会高于B种子.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答案】②③【解析】分析:根据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当实验种子数量为100时,两种种子的发芽率虽然都是96%,但结合后续实验数据可知,此时的发芽率并不稳定,故不能确定两种种子发芽的概率就是96%,所以①中的说法不合理;(2)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A种种子发芽的频率逐渐稳定在98%左右,故可以估计A种种子发芽的概率是98%,所以②中的说法是合理的;(3)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A种种子发芽的频率逐渐稳定在98%左右,而B种种子发芽的频率稳定在97%左右,故可以估计在相同条件下,A种种子发芽率大于B种种子发芽率,所以③中的说法是合理的.故答案为:②③.点睛: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321x y kx y+=⎧⎨+=-⎩的解互为相反数,则k的值是_________.【答案】-1【解析】∵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3{+2=1①②+=-x y kx y的解互为相反数,∴x=-y③,把③代入②得:-y+2y=-1,解得y=-1,所以x=1,把x=1,y=-1代入①得2-3=k,即k=-1.故答案为-113.⊙O的半径为10cm,AB,CD是⊙O 的两条弦,且AB∥CD,AB=16cm,CD=12cm.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是cm.【答案】2或14【解析】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弦AB 和CD在圆心同侧;②弦AB和CD在圆心异侧;作出半径和弦心距,利用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求解即可.【详解】①当弦AB和CD在圆心同侧时,如图,∵AB=16cm,CD=12cm,∴AE=8cm,CF=6cm,∵OA=OC=10cm,∴EO=6cm,OF=8cm,∴EF=OF−OE=2cm;②当弦AB和CD在圆心异侧时,如图,∵AB=16cm,CD=12cm,∴AF=8cm,CE=6cm,∵OA=OC=10cm,∴OF=6cm,OE=8cm,∴EF=OF+OE=14cm.∴AB与CD之间的距离为14cm或2cm. 故答案为:2或14.14.不等式组2012xxx-≤⎧⎪⎨-<⎪⎩的最大整数解是__________. 【答案】2【解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其公共解,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求其整数解.【详解】解:2012xxx-≤⎧⎪⎨-<⎪⎩①②,由不等式①得x≤1,由不等式②得x>-1,其解集是-1<x≤1,所以整数解为0,1,1,则该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是x=1.故答案为:1.【点睛】考查不等式组的解法及整数解的确定.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5.如图,直线y=x+2与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P.若OP=10,则k的值为________.【答案】1【解析】设点P(m,m+2),∵OP=10,∴()222m m ++ =10,解得m 1=1,m 2=﹣1(不合题意舍去), ∴点P (1,1), ∴1=1k,解得k=1.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仔细审题,能够求得点P 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6.分解因式:a 3-a= 【答案】(1)(1)a a a -+【解析】a 3-a=a(a 2-1)=(1)(1)a a a -+ 17.如图,平行于x 轴的直线AC 分别交抛物线y 1=x 2(x≥0)与y 2=23x (x≥0)于B 、C 两点,过点C 作y 轴的平行线交y 1于点D ,直线DE ∥AC ,交y 2于点E ,则DEAB=______.【答案】3﹣3【解析】首先设点B 的横坐标,由点B 在抛物线y 1=x 2(x≥0)上,得出点B 的坐标,再由平行,得出A 和C 的坐标,然后由CD 平行于y 轴,得出D 的坐标,再由DE ∥AC ,得出E 的坐标,即可得出DE 和AB ,进而得解.【详解】设点B 的横坐标为a ,则()2,B a a∵平行于x 轴的直线AC ∴()()220,,3,A aC a a又∵CD 平行于y 轴 ∴()23,3Da a又∵DE ∥AC∴()23,3E a a∴()33,DE a AB a =-= ∴DEAB=3﹣3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抛物线中的坐标求解,关键是利用平行的性质.18.已知A (0,3),B (2,3)是抛物线上两点,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_.【答案】(1,4).【解析】试题分析:把A (0,3),B (2,3)代入抛物线可得b=2,c=3,所以=,即可得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4).考点:抛物线的顶点.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9.如图,某地方政府决定在相距50km的A、B两站之间的公路旁E点,修建一个土特产加工基地,且使C、D两村到E点的距离相等,已知DA⊥AB于A,CB⊥AB 于B,DA=30km,CB=20km,那么基地E 应建在离A站多少千米的地方?【答案】20千米【解析】由勾股定理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可求,即在直角三角形DAE和直角三角形CBE中利用斜边相等两次利用勾股定理得到AD2+AE2=BE2+BC2,设AE为x,则BE=10﹣x,将DA=8,CB=2代入关系式即可求得.【详解】解:设基地E应建在离A站x千米的地方.则BE=(50﹣x)千米在Rt△AD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D2+AE2=DE2∴302+x2=DE2在Rt△CB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CB2+BE2=CE2∴202+(50﹣x)2=CE2又∵C、D两村到E点的距离相等.∴DE=CE∴DE2=CE2∴302+x2=202+(50﹣x)2解得x=20∴基地E应建在离A站20千米的地方.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20.我市某中学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答题竞赛”,初、高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平均分(分)中位数(分)众数(分)方差(分2)初中部a 85b s初中2高中部85 c 100 160(1)根据图示计算出a、b、c的值;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进行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计算初中代表队决赛成绩的方差s初中2,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答案】(1)85,85,80; (2)初中部决赛成绩较好;(3)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比较稳定.【解析】分析:(1)根据成绩表,结合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2)比较初中部、高中部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结合比较结果得出结论;(3)利用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初中部的方差,结合方差的意义判断哪个代表队选手的成绩较为稳定.【详解】详解: (1)初中5名选手的平均分75808585100a855++++==,众数b=85,高中5名选手的成绩是:70,75,80,100,100,故中位数c=80;(2)由表格可知初中部与高中部的平均分相同,初中部的中位数高,故初中部决赛成绩较好;(3)222 2+++=5S初中(75-85)(80-85)(85-85)(85-85 =70,∵22S S初中高中<,∴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比较稳定.【点睛】本题是一道有关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统计类题目,掌握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1.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到操场上测量旗杆的高度,然后回来交流各自的测量方法.小芳的测量方法是:拿一根高3.5米的竹竿直立在离旗杆27米的C处(如图),然后沿BC方向走到D处,这时目测旗杆顶部A与竹竿顶部E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又测得C、D两点的距离为3米,小芳的目高为1.5米,这样便可知道旗杆的高.你认为这种测量方法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答案】这种测量方法可行,旗杆的高为21.1米.【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得出过F作FG⊥AB于G,交CE于H,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GF∽△EHF,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即可.详解:这种测量方法可行.理由如下:设旗杆高AB=x.过F作FG⊥AB于G,交CE于H(如图).所以△AGF∽△EHF.因为FD=1.1,GF=27+3=30,HF=3,所以EH=3.1﹣1.1=2,AG=x﹣1.1.由△AGF∽△EHF,得AG GF EH HF=,即1.530 23x-=,所以x﹣1.1=20,解得x=21.1(米)答:旗杆的高为21.1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已知得出△AGF∽△EHF是解题关键.22.现有一次函数y=mx+n和二次函数y =mx2+nx+1,其中m≠0,若二次函数y=mx2+nx+1经过点(2,0),(3,1),试分别求出两个函数的解析式.若一次函数y =mx+n经过点(2,0),且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二次函数y=mx2+nx+1经过点(a,y1)和(a+1,y2),且y1>y2,请求出a 的取值范围.若二次函数y=mx2+nx+1的顶点坐标为A(h,k)(h≠0),同时二次函数y=x2+x+1也经过A点,已知﹣1<h <1,请求出m的取值范围.【答案】(1)y=x﹣2,y=12-x2+32+1;(2)a<12;(3)m<﹣2或m>1.【解析】(1)直接将点代入函数解析式,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函数解析式;(2)点(2,1)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到n=−2m,利用m与n的关系能求出二次函数对称轴x=1,由一次函数经过一、三象限可得m>1,确定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此时当y1>y2,只需让a到对称轴的距离比a+1到对称轴的距离大即可求a的范围.(3)将A (h ,k )分别代入两个二次函数解析式,再结合对称抽得h =n2m-,将得到的三个关系联立即可得到11h m =-+,再由题中已知−1<h <1,利用h 的范围求出m 的范围.【详解】(1)将点(2,1),(3,1),代入一次函数y =mx+n 中,0213m nm n =+⎧⎨=+⎩, 解得12m n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 =x ﹣2, 再将点(2,1),(3,1),代入二次函数y =mx 2+nx+1,04211931m n m n =++⎧⎨=++⎩, 解得1232m n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213122y x =-++.(2)∵一次函数y =mx+n 经过点(2,1), ∴n =﹣2m ,∵二次函数y =mx 2+nx+1的对称轴是x =n 2m-, ∴对称轴为x =1,又∵一次函数y =mx+n 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m >1, ∵y 1>y 2, ∴1﹣a >1+a ﹣1, ∴a <12. (3)∵y =mx 2+nx+1的顶点坐标为A (h ,k ),∴k =mh 2+nh+1,且h =n 2m-, 又∵二次函数y =x 2+x+1也经过A 点, ∴k =h 2+h+1, ∴mh 2+nh+1=h 2+h+1, ∴11h m =-+, 又∵﹣1<h <1, ∴m <﹣2或m >1. 【点睛】本题考点:点与函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函数值关系;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不等式的解法;数形结合思想是解决二次函数问题的有效方法.23.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a 1=, 第2个等式:a 2=, 第3个等式:a 3第4个等式:a 4=-2,…按上述规律,回答以下问题:请写出第n 个等式:a n =__________.a 1+a 2+a 3+…+a n =_________.【答案】(1)n a =(2)1.【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1 1a ==,2a ==32a ==-42a ==,…由此得出第n个等式:a n=(2)将每一个等式化简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1)∵第1个等式:11a ==,第2个等式:2a ==第3个等式:32a == 第4个等式:42a ==,∴第n 个等式:a n=(2)a 1+a 2+a 3+…+a n =()()(+++++n+11.=11n+-.【点睛】此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以及分母有理化,要求学生首先分析题意,找到规律,并进行推导得出答案.2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E,点F 在边AB上,连接CF交线段BE于点G,CG2=GE•GD.求证:∠ACF=∠ABD;连接EF,求证:EF•CG=EG•CB.【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先根据CG2=GE•GD得出CG GDGE CG=,再由∠CGD=∠EGC可知△GCD∽△GEC,∠GDC=∠GCE.根据AB∥CD得出∠ABD=∠BDC,故可得出结论;(2)先根据∠ABD=∠ACF,∠BGF=∠CGE得出△BGF∽△CGE,故FG EGBG CG=.再由∠FGE=∠BGC得出△FGE∽△BGC,进而可得出结论.试题解析:(1)∵CG2=GE•GD,∴CG GDGE CG=.又∵∠CGD=∠EGC,∴△GCD∽△GEC,∴∠GDC=∠GCE.∵AB∥CD,∴∠ABD=∠BDC,∴∠ACF=∠ABD.(2)∵∠ABD=∠ACF,∠BGF=∠CGE,∴△BGF∽△CGE,∴FG EGBG CG=.又∵∠FGE=∠BGC,∴△FGE∽△BGC,∴FE EGBC CG=,∴FE•CG=EG•CB.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5.解不等式组22(4)113x xxx-≤+⎧⎪-⎨+⎪⎩<,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答案】﹣2,﹣1,0【解析】分析:先解不等式①,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1,再解不等式②,取分母,移项,然后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本题解析:()224113x xxx⎧-≤+⎪⎨-<+⎪⎩①②,解不等式①得,x≥−2,解不等式②得,x<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不等式组的最大整数解为x=0, 26.如图,在Rt △ABC 中,∠C=90°,O 为BC 边上一点,以OC 为半径的圆O ,交AB 于D 点,且AD=AC ,延长DO 交圆O 于E 点,连接AE.求证:DE ⊥AB ;若DB=4,BC=8,求AE 的长.【答案】(1)详见解析;(2)62 【解析】(1)连接CD ,证明90ODC ADC ∠+∠=︒即可得到结论;(2)设圆O 的半径为r ,在Rt △BDO 中,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1)证明:连接CD,∵O D O C =∴O D C O CD ∠=∠ ∵AD AC =∴ADC ACD ∠=∠90,90,OCD ACD ODC ADC DE AB∠+∠=︒∴∠+∠=∴⊥.(2)设圆O 的半径为r ,()2224+8,3r r r ∴=-∴=,设()22222,84,6,6+662AD AC x x x x AE ==∴+=+∴=∴.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及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综合性比较强,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2=2a4B.(-a2)3=-a6C.3a2-6a2=3a2D.(a-2)2=a2-4 【答案】B【解析】根据同底数幂乘法、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法则、完全平方公式逐项进行计算即可得.【详解】A. a2·a2=a4,故A选项错误;B. (-a2)3=-a6,正确;C. 3a2-6a2=-3a2,故C选项错误;D. (a-2)2=a2-4a+4,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各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已知△ABC,D是AC上一点,尺规在AB上确定一点E,使△ADE∽△ABC,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A .B .C .D .【答案】A【解析】以DA为边、点D为顶点在△ABC内部作一个角等于∠B,角的另一边与AB的交点即为所求作的点.【详解】如图,点E即为所求作的点.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相似变换,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明确过点D作一角等于∠B或∠C,并熟练掌握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法式解题的关键.3.△ABC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B的值为( )A .55B .255C .12D .2【答案】A【解析】解:在直角△ABD 中,BD=2,AD=4,则AB=22222425BD AD +=+=,则cosB=25525BD AB ==. 故选A .4.把多项式x 2+ax+b 分解因式,得(x+1)(x-3),则a 、b 的值分别是( ) A .a=2,b=3 B .a=-2,b=-3 C .a=-2,b=3 D .a=2,b=-3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乘法,先还原多项式,然后对应求出a 、b 即可. 详解:(x+1)(x-3) =x 2-3x+x-3 =x 2-2x-3所以a=2,b=-3,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关系,利用它们之间的互逆运算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5.如图,AB ∥CD ,点E 在线段BC 上,若∠1=40°,∠2=30°,则∠3的度数是( )A .70°B .60°C .5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B ∥CD ,∠1=40°,∠1=30°,∴∠C=40°.∵∠3是△CDE 的外角,∴∠3=∠C+∠2=40°+30°=70°.故选A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6.下列交通标志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 ) A .B .C .【答案】C【解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解:A 、属于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的图形,不合题意;B 、是中心对称的图形,但不是交通标志,不符合题意;C、属于轴对称图形,属于中心对称的图形,符合题意;D、不是中心对称的图形,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绕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完全重合.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天降雨的概率是60%”表示明天有60%的时间都在降雨B.“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50%”表示每抛2次就有一次正面朝上C.“彩票中奖的概率为1%”表示买100张彩票肯定会中奖D.“抛一枚正方体骰子,朝上的点数为2的概率为16”表示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抛出朝上的点数为2”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稳定在16附近【答案】D【解析】根据概率是指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为多少,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稳定在某一个固定数附近,可得答案.【详解】解:A. “明天降雨的概率是60%”表示明天下雨的可能性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B. “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表示每次抛正面朝上的概率都是12,故B不符合题意;C. “彩票中奖的概率为1%”表示买100张彩票有可能中奖.故C不符合题意;D. “抛一枚正方体骰子,朝上的点数为2的概率为16”表示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抛出朝上的点数为2”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稳定在16附近,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正确理解概率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如图,已知D是ABC中的边BC上的一点,BAD C∠=∠,ABC∠的平分线交边AC于E,交AD于F,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BAC∽△BDA B.△BFA C.△BDF∽△BEC D.△BD 【答案】C【解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采用排除法,逐项分析判断. 【详解】∵∠BAD=∠C , ∠B=∠B ,∴△BAC ∽△BDA .故A 正确. ∵BE 平分∠ABC , ∴∠ABE=∠CBE ,∴△BFA ∽△BEC .故B 正确. ∴∠BFA=∠BEC , ∴∠BFD=∠BEA ,∴△BDF ∽△BAE .故D 正确.而不能证明△BDF ∽△BEC ,故C 错误.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识别两三角形相似,除了要掌握定义外,还要注意正确找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9.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 B .m <1C .m >﹣1D .m >1【答案】B【解析】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结合根的判别式即可得出△=4-4m >0,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2-4m=4-4m >0, 解得:m <1.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10.把一副三角板如图(1)放置,其中∠ACB =∠DEC =90°,∠A =41°,∠D =30°,斜边AB =4,CD =1.把三角板DCE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11°得到△D 1CE 1(如图2),此时AB 与CD 1交于点O ,则线段AD 1的长度为( )A 13B 5C .22【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易知:∠CAB=41°,∠ACD=30°. 若旋转角度为11°,则∠ACO=30°+11°=41°.∴∠AOC=180°-∠ACO-∠CAO=90°. 在等腰Rt △ABC 中,AB=4,则AO=OC=2.在Rt △AOD 1中,OD 1=CD 1-OC=3, 由勾股定理得:AD 1=13.故选A.考点: 1.旋转;2.勾股定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 11.分解因式:3ax 2﹣3ay 2=_____. 【答案】3a (x +y )(x -y )【解析】解:3ax 2-3ay 2=3a (x 2-y 2)=3a (x+y )(x-y ). 【点睛】本题考查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12.分解因式:a 3-a= 【答案】(1)(1)a a a -+【解析】a 3-a=a(a 2-1)=(1)(1)a a a -+13.如图,将两张长为8,宽为2的矩形纸条交叉,使重叠部分是一个菱形,容易知道当两张纸条垂直时,菱形的周长有最小值8,那么菱形周长的最大值是_________.【答案】1【解析】画出图形,设菱形的边长为x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周长即可.【详解】当两张纸条如图所示放置时,菱形周长最大,设这时菱形的边长为xcm , 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x 2=(8-x )2+22, 解得:x=174, ∴4x=1,即菱形的最大周长为1cm . 故答案是:1. 【点睛】解答关键是怎样放置纸条使得到的菱形的周长最大,然后根据图形列方程.14.如图,是用火柴棒拼成的图形,则第n 个图形需_____根火柴棒.【答案】2n+1.【解析】解:根据图形可得出: 当三角形的个数为1时,火柴棒的根数为3;当三角形的个数为2时,火柴棒的根数为5;当三角形的个数为3时,火柴棒的根数为7;当三角形的个数为4时,火柴棒的根数为9;……由此可以看出:当三角形的个数为n时,火柴棒的根数为3+2(n﹣1)=2n+1.故答案为:2n+1.15.同一个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三角形的边心距的比为_____.【答案】2:1【解析】先画出同一个圆的内接正方形和内接正三角形,设⊙O的半径为R,求出正方形的边心距和正三角形的边心距,再求出比值即可.【详解】设⊙O的半径为r,⊙O的内接正方形ABCD,如图,过O作OQ⊥BC于Q,连接OB、OC,即OQ为正方形ABCD的边心距,∵四边形BACD是正方形,⊙O是正方形ABCD的外接圆,∴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BOC=90°,∵OQ⊥BC,OB=CO,∴QC=BQ,∠COQ=∠BOQ=45°,∴OQ=OC×cos45°=22R;设⊙O的内接正△EFG,如图,过O作OH⊥FG于H,连接OG,即OH 为正△EFG的边心距,∵正△EFG是⊙O的外接圆,∴∠OGF=12∠EGF=30°,∴OH=OG×sin30°=12R,∴OQ:OH=2R):(12R)2 1,21.【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解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16.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卷七有下列问题:“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几何?”意思是:现在有几个人共同出钱去买件物品,如果每人出8钱,则剩余3钱;如果每人出7钱,则差4钱.问有多少人,物品的价格是多少?设有x 人,则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8374x x -=+【解析】根据每人出8钱,则剩余3钱;如果每人出7钱,则差4钱,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解:由题意可设有x 人, 列出方程:8374xx +﹣=, 故答案为8374x x +﹣=. 【点睛】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17.如图,已知AB ∥CD ,若14AB CD =,则OAOC=_____.【答案】14【解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AB ∥CD ,∴△AOB ∽△COD ,∴14OA AB OC CD ==, 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已知点P (2,3)在一次函数y =2x -m 的图象上,则m =_______. 【答案】1【解析】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答即可.【详解】解:∵一次函数y=2x-m 的图象经过点P (2,3), ∴3=4-m , 解得m=1, 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关键是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复习学案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
2、能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解方程,进一步体会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的思想。
3、能熟练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应用题。
二、中考热点:本章的应用性较强,本章内容一直是命题的热点,填空题、选择题有,解答题也有,单独出现或和其它内容结合出现.三、本章知识框架图:四、知识点与方法:(一)定义:方程两边都是,只含有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是,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形式:。
温馨提示:对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题目,要充分考虑定义的四个条件,千万不要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
【练习】1、若方程(a-1)x12 a+5x-3=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 。
2、已知方程2(m+1)x2 +4mx+3m-2 = 0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3、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12132+=+x xB.02112=-+x xC.02=++c bx axD. 1222-=+x x x4、把方程21+x =33-x 2化为一般形式 。
5、把方程(1-3x )(x +3)= 2x 2 + 1化成一般形式是 ,它的二次项是 ,一次项是 , 常数项是 。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1)当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温馨提示:一元二次方程0c bx ax 2=++(a ≠0)的根的判别式正反都成立.其作用有:(1)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2)根据参系数的性质确定根的范围;(3)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练习】 6、方程022=-+-k kx x 的根的情况是( )(A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方程没有实数根 (D )无法确定7、若一元二次方程 2x (kx -4)-x 2+6=0 无实数根,则k 的最小整数值是( ) A 、-1 B 、2 C 、3 D 、48、下列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的是 ( )A.240x += B.24410x x -+= C.230x x ++= D.2210x x +-=9、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mx m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无法确定10、a 、b 、c 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则方程()022=++++b a cx x b a 的根的情况是A .没有实数根B .可能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1、(2012·德州)若关于x 的方程()0222=+++a a ax 有实数解,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导学案21.1 一元二次方程(1)学习目标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及有关概念.学习重、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及常数项.学习过程:一、激趣定标1、课本引言问题,导入。
2、引入课题,并板书,展示目标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互动1 问题1: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长为____,宽为____.列方程____,化简整理,得____.①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4×7=28.设应邀请x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____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共__场.列方程__=28,化简整理,得____.②1.探究:(1)方程①②中未知数的个数各是多少?(2)它们最高次数分别是几次?归纳:方程①②的共同特点是:这些方程的两边都是____,只含有____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的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互动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__是二次项,___是二次项系数,____是一次项,___是一次项系数,____是常数项.点拨精讲: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要包含它前面的符号.二次项系数a≠0是一个重要条件,不能漏掉.三、测评训练: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1.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x3-2x2+5=0;(2)x2=1;(3)5x2-2x-14=x2-2x+35;(4)2(x+1)2=3(x+1);(5)x2-2x=x2+1; (6)ax2+bx+c=0.解:师点拨:有些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尽管分母中含有字母,但只要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这样的方程仍然是整式方程.2.将方程3x(x-1)=5(x+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解:去括号,得3x2-3x=5x+1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2-8x-10=0.其中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10.点拨精讲: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时,通常要将首项化负为正,化分为整.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怎样利用概念判断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特别强调a≠0.本课课时安排数:总课时数:21.1 一元二次方程(2)学习目标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及有关概念.2.会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试解,理解方程解的概念.学习重、难点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探索.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方程解的概念.学习过程:一、激趣定标1、说出一元二次方程3x2-8x-10=0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它有什么要求?3、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新人教版九(上)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导学案(精编)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不…☉…要…☉…在…☉…密…☉…封…☉…线…☉…内…☉…作…☉…答…………… 1.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学案 )一,情景导入: 问题(1)要设计一座高2m 的人体雕像,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的高度比,求雕像的下部应设计为高多少米?分析:设下部高度BC 为xm 则上部AC 为__________m.根据上部与下部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
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化简得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cm,宽50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m ²,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思考: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长为__________cm,宽为__________cm.根据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m 2.由此,可以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化简得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3: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思考:(1)全场共比赛___________场;(2) 若设应邀请x 个队参赛,则每个队要与其他____________个队各赛一场,全场共比赛_______场.由此,我们可以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3) 化简得___________________.二、观察发现二.揭示概念观察并思考:x 2+2x -4=0; x 2-75x +350=0; x 2-x =56.(1).这三个方程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整理后含有几个未知数?它的最高次数是几?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2).对照一元一次方程,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3)揭示: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能化为02=++c bx ax (其中a 、b 、c 为常数,且0≠a )的整式方程,02=++c bx ax (其中a 、b 、c 为常数,且0≠a )被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___________。
新人教版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导学案
x21.1 一元二次方程一、一元二次方程问题1 如图,有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00cm ,宽50cm ,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
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c ㎡,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问题 2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
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思考:方程①②的共同特点是:这些方程的两边都是_________,方程中含有_______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 归纳:1.一元二次方程定义: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二、应用举例:例:1.将方程(82)(52)18x x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2.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有 : (1),(2)(x+1)(x-1)=0, (3),(4)01122=-+xx ,(5), (6)05322=-+y x3. 若21(3)50m m 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m 的值.4.若033)3(2=++--nx x m n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A m≠0,n=3B m≠3,n=4C m≠0,n=4D m≠3,n≠0 5.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1122=-++-x k x k .(1)当k 取何值时,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2)当k 取何值时,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6.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 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⑴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 ⑵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长方形的长x ;⑶把长为1的木条分成两段,使较短一段的长与全长的积,等于较长一段的长的平方,求较短一段的长x 。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_____,即使一元二次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_______________的值。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3篇】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仍是进一步争论如何建立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是在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简单程度上又有了新的进展。
2、教学目标要求:(1)能依据详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能依据详细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3)经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究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展描述;(4)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学问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进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与面积有关问题的应用题。
难点:发觉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二.教法、学法分析:1、本节课的设计中除了探究3教师参加多一些外,其余时间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意点、引、激、评,注意学生探究力量的培育。
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学问的产生过程,拓展学生的制造性思维。
同时,留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鼓舞培育学生们大胆猜测,当心求证的科学讨论的思想。
2、本节内容学习的关键所在,是如何寻求、抓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精确列出方程来解答。
因此课堂上从审题,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等一系列活动都由生生沟通,兵教兵从而到达进展学生思维力量和自学力量的目的,开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流程分析:本节课是新授课,依据学生的学问构造,整个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可分为:活动1复习回忆解决课前参加活动2封面设计问题的探究活动3草坪规划问题的延长活动4课堂回眸这一流程表达了学问发生、形成和进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观看、猜测、归纳、验证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活动1复习回忆解决课前参加由学生展现课前参加题目,集体订正。
目的在于回忆常用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并且引出本节学习内容——面积问题。
1.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学案)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目标:1、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02=++c bx ax (a ≠0) 2、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
3、会用试验的方法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重点难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会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2. 理解用试验的方法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问题1 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问题2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思考、讨论这样,问题1和问题2分别归结为解方程(1)和(2).显然,这两个方程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这两个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上述两个整式方程中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通常可写成如下的一般形式:ax 2+bx +c =0(a 、b 、c 是已知数,a ≠0)。
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 三、 例题讲解与练习巩固例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试说明理由。
(1)3523-=+x x (2)42=x (3)2112x x x =-+- (4)22)2(4+=-x x例2、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y y =26 (2)(x-2)(x+3)=8 (3)2)2()43)(3(+=-+x x x说明: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2=++c bx ax (a ≠0)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方程的右边为0; 二是左边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
例3、方程(2a —4)x 2—2bx+a=0, 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例4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1)x 2+3x-5m+4=0有一根为2,求m 。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人教版(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授课设计第一课时1设计思路经过研究实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极其变化规律,经历由详尽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
从而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并能鉴识各项的系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想能力。
3授课目的.经过研究实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极其变化规律,.经历由详尽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看法;正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授课重点:正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看法和一般形式。
授课难点:正确理解和掌握一般形式中的≠,“项”和“系数”。
三、授课过程1Ax4A'5C3B B'1)会依照实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方形桌面的面积是,求它的边长?.矩形花园一面靠墙,别的三面所围的栅栏的总长度是米。
若是花园的面积是,求花园的长和宽?.我校图书馆的藏书在两年内从万册增加到万册,平均每年增加的百分率是多少?.长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与墙的距离是米。
若是梯子底端向右滑动的距离与梯子顶端向下滑动的距离相等,求梯子滑动的距离。
依照题意列出方程x22(4x)2(3 x)2525(1x) 2x(19 2x) 24( 二 ) 观察以上四个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整式方程; ②只含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三 ) 一元二次方程的看法:像这样的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 一元 ) ,而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 二次 ) 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四 )例:判断以下方程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1).x2x1(2).x21(3).x 1 x(4).x23x2y0(5).x23( x1)( x 2)(6).ax2bx c0(7).mx20(m为不等于的常数)( 五 )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常数且≠)注意 :为什么要限制≠,能够为零吗?并指出一元二次方程中一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六 )例: 一元(2)5x210x0(1)x210x900 0(4)x2 3x 0(3)2x2 15 0() ( x 2) 2 3 ()( x3)( x 3) 0四、概括小结(一)小组谈论学习成就, 并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提出疑点 , 由同学解答或老师解答 .(二)教师讲解、板演例题、小结(突出重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看法 .. 例、例解题过程.五、练习应用. 课本练习第、、题.. 《研究与训练》第题.六、作业 :组:课本习题组:《研究与训练》第题.第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上学期平方根的基础上,经过引导学生回顾平方根,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初步感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特点和解法,在研究活动中,激发学生英勇试一试、研究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学习,并浸透转变的数学思想,以提升学生解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授课目的.让学生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使学生在试一试、研究、比较等活动中,发现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 h2k k的方程.授课重点: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 h 2k k 0的方程.授课难点:掌握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与一个数的平方根的关系三、授课过程(一)回顾平方根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若是一个数的平方等于 a ,那么这个数叫做 a 的平方根。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1章 第1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一元二次方程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3.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4.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二、知识回顾1.多项式3x2y-2x-1是三次二项式,其中最高次项是3x2y ,二次项系数为0 ,一次项系数为-2 ,常数项是-1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我们学过的方程类型有: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三、新知讲解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读:(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ax2+bx+c=0(a≠0)的形式,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是二次项, 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 b 是一次项系数; c 是常数项.概念解读:(1)“a≠0”是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明确了ax2+bx+c=0是一元二次方程,就隐含了a≠0这个条件;(2)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都是在一般形式下定义的,各项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使一元二次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概念解读:(1)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无解,但是有解就一定有两个解;(2)可用代入法检验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四、典例探究1.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例1】(2015•浠水县校级模拟)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x2+2x﹣y=3 B. C.(3x2﹣1)2﹣3=0 D.x2﹣8=x总结: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是整式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系数不为0.练1(2015•科左中旗校级一模)关于x的方程:(a﹣1)+x+a2﹣1=0,求当a= 时,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当a= 时,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写出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例2】(2014秋•忠县校级期末)一元二次方程(1﹣3x)(x+3)=2x2+1的一般形式是;它的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2)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练2将方程x(x-1)=5(x-2)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练3(2014•东西湖区校级模拟)将一元二次方程4x2+5x=81化成一般式后,如果二次项系数是4,则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是()A.5,81 B.5,﹣81 C.﹣5,81 D.5x,﹣813.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求参数【例3】(2015•临淄区校级模拟)若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3m+2=0的一根,则m的值为()A.1 B.0 C.1或2 D.2总结:使一元二次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无解,但是有解就一定有两个解.可用代入法检验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将这个解直接代入原方程,原方程仍然成立,由此可求解原方程中的字母参数.若二次项系数含有字母参数,求出的字母参数值要保证二次项系数不为0.这一步容易被忽略,谨记.练4(2014•绵阳模拟)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4x+a2﹣1=0的一根是0,则a= .练5(2015•绵阳)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nm2﹣n2m﹣2=0的一个根为2,则n2+n﹣2= .五、课后小测一、选择题1.(2015春•莒县期中)下列关于x的方程中,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为()A.ax2+bx+c=0 B.x+y=2 C.x2+3y﹣5=0 D.x2﹣1=02.(2014•泗县校级模拟)方程x2﹣2x﹣5=0,x3=x,y2﹣3x=2,x2=0,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3.(2014秋•沈丘县校级期末)要使方程(a﹣3)x2+(b+1)x+c=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a≠0 B.a≠3C.a≠1且b≠﹣1 D.a≠3且b≠﹣1且c≠04.(2015•石河子校级模拟)把方程x(x+2)=5(x﹣2)化成一般式,则a、b、c的值分别是()A.1,﹣3,10 B.1,7,﹣10 C.1,﹣5,12 D.1,3,25.(2015•石河子校级模拟)关于x的方程(3m2+1)x2+2mx﹣1=0的一个根是1,则m的值是()A.0 B.﹣ C. D.0或,6.(2014•祁阳县校级模拟)已知x=3是关于方程3x2+2ax﹣3a=0的一个根,则关于y的方程y2﹣12=a的解是()A. B.﹣C.± D.以上答案都不对7.(2014秋•南昌期末)关于x的方程(k+2)x2﹣kx﹣2=0必有一个根为()A.x=1 B.x=﹣1 C.x=2 D.x=﹣2二、填空题8.(2015•东西湖区校级模拟)已知(m﹣2)x2﹣3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9.(2014秋•西昌市校级期中)方程2x2﹣1=的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10.(2015•厦门校级质检)若m是方程x2﹣2x=2的一个根,则2m2﹣4m+2010的值是.三、解答题11.把方程先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5x2=3x;(2)(﹣1)x+x2﹣3=0;(3)(7x﹣1)2﹣3=0;(4)(﹣1)(+1)=0;(5)(6m﹣5)(2m+1)=m2.12.(2015春•亳州校级期中)已知关于x的方程(m﹣1)x2+5x+m2﹣3m+2=0的常数项为0,(1)求m的值;(2)求方程的解.13.(2015春•嵊州市校级月考)已知,下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x2﹣1=0 (2)x2+x﹣2=0 (3)x2+2x﹣3=0 …(n)x2+(n﹣1)x﹣n=0(1)求出方程(1)、方程(2)、方程(3)的根,并猜测方程(n)的根.(2)请指出上述几个方程的根有什么共同特点,写出一条即可.14.关于y的方程my2﹣ny﹣p=0(m≠0)中的二次项的系数,一次项的系数与常数项的和为多少.典例探究答案:【例1】【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答.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0;(3)是整式方程;(4)含有一个未知数.由这四个条件对四个选项进行验证,满足这四个条件者为正确答案.解:A、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故选项错误;B、不是整式方程,故选项错误;C、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4,故选项错误;D、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看是否是整式方程,然后看化简后是否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练1.【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进行解答.解:依题意得,a2+1=2且a﹣1≠0,解得 a=﹣1.即当a=﹣1时,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当a2+1=0或a﹣1=0即a=1时,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故答案是:﹣1;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2+bx+c=0(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例2】【解析】将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找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以及常数项即可.解:一元二次方程(1﹣3x)(x+3)=2x2+1的一般形式是5x2+8x﹣2=0;它的二次项系数是5,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2.故答案为:5x2+8x﹣2=0,5,8,﹣2点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 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练2.【解析】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主要包括几个步骤: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得x2-x=5x-1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2-6x+10=0.其中二次项系数是1,一次项系数为-6,常数项为10.练3.【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可得答案.解:一元二次方程4x2+5x=81化成一般式为4x2+5x﹣81=0,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4,5,﹣8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例3】【解析】把方程的一个根0直接代入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解:∵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3m+2=0的一根,∴(m﹣1)×0+5×0+m2﹣3m+2=0,即m2﹣3m+2=0,解方程得:m1=1(舍去),m2=2,∴m=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直接把方程的一根代入方程,此题比较简单,易于掌握.练4.【解析】将一根0代入方程,再依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零,问题可求.解:∵一根是0,∴(a+1)×(0)2+4×0+a2﹣1=0∴a2﹣1=0,即a=±1;∵a+1≠0,∴a≠﹣1;∴a=1.练5.【解析】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到4n﹣2n2﹣2=0,两边除以2n得n+=2,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原式=(n+)2﹣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解:把m=2代入nm2﹣n2m﹣2=0得4n﹣2n2﹣2=0,所以n+=2,所以原式=(n+)2﹣2=(2)2﹣2=26.故答案为:26.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的意义: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也考查了代数式的变形能力.课后小测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进行判断.解:A、当a=0时,该方程不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B、该方程中含有2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它属于二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C、该方程中含有2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它属于二元二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D、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利用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2+bx+c=0(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2.【解析】直接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到在所给的方程中x2﹣2x﹣5=0,x2=0是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x2﹣2x﹣5=0,x3=x,y2﹣3x=2,x2=0,其中一元二次方程是x2﹣2x﹣5=0,x2=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3.【解析】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0.解: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中二次项系数不为0得,a﹣3≠0,a≠3.故选:B.点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当a=0时,上面的方程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了,当b=0或c=0时,上面的方程在a≠0的条件下,仍是一元二次方程,只不过是不完全的一元二次方程.4.【解析】a、b、c分别指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解:由方程x(x+2)=5(x﹣2),得x2﹣3x+10=0,∴a、b、c的值分别是1、﹣3、1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5.【解析】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能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即用这个数代替未知数所得式子仍然成立.解:把1代入方程得3m2+1+2m﹣1=0,解得m=0或,故选:D.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得到一个关于待定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求解.6.【解析】由于x=3是关于x的方程3x2+2ax﹣3a=0的一个根,根据方程解的含义,把x=3代入原方程,即可解出a的值,然后再解出关于y的方程的解.解:∵x=3是关于x的方程3x2+2ax﹣3a=0的一个根,∴3×32+2a×3﹣3a=0,解得:a=﹣9,则关于y的方程是y2﹣12=﹣9,解得y=.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含义,解题的关键是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值.7.【解析】分别把x=1、﹣2、﹣2代入(k+2)x2﹣kx﹣2=0中,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当k为任意值时,则对应的x的值一定为方程的解.解:A、当x=1时,k+2﹣k﹣2=0,所以方程(k+2)x2﹣kx﹣2=0必有一个根为1,所以A选项正确;B、当x=﹣1时,k+2+k﹣2=0,所以当k=0时,方程(k+2)x2﹣kx﹣2=0有一个根为﹣1,所以B选项错误;C、当x=2时,4k+8﹣2k﹣2=0,所以当k=﹣3时,方程(k+2)x2﹣kx﹣2=0有一个根为2,所以C选项错误;D、当x=﹣2时,4k+8+2k﹣2=0,所以当k=﹣1时,方程(k+2)x2﹣kx﹣2=0有一个根为﹣2,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二、填空题8.【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到m﹣2≠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解:根据题意得m﹣2≠0,所以m≠2.故答案为:m≠2.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9.【解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解:方程2x2﹣1=化成一般形式是2x2﹣﹣1=0,二次项系数是2,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1.点评:要确定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首先要把法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注意在说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时,一定要带上前面的符号10.【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到m2﹣2m=2,再变形2m2﹣4m+2010得到2(m2﹣m)+2010,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解:根据题意得m2﹣2m=2,所以2m2﹣4m+2010=2(m2﹣m)+2010=2×2+2010=2014.故答案为2014.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三、解答题11.【解析】各项方程整理后,找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以及常数项即可.解:(1)方程整理得:5x2﹣3x=0,二次项系数为5,一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为0;(2)x2+(﹣1)x﹣3=0,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为﹣3;(3)方程整理得:49x2﹣14x﹣2=0,二次项系数为49,一次项为﹣14,常数项为﹣2;(4)方程整理得:x2﹣1=0,二次项系数为,一次项系数为0,常数项为﹣1;(5)方程整理得:11m2﹣4m﹣5=0,二次项系数为11,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为﹣5.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12.【解析】(1)首先利用关于x的方程(m﹣1)x2+5x+m2﹣3m+2=0的常数项为0得出m2﹣3m+2=0,进而得出即可;(2)分别将m的值代入原式求出即可.解:(1)∵关于x的方程(m﹣1)x2+5x+m2﹣3m+2=0的常数项为0,∴m2﹣3m+2=0,解得:m1=1,m2=2,∴m的值为1或2;(2)当m=2时,代入(m﹣1)x2+5x+m2﹣3m+2=0得出:x2+5x=0x(x+5)=0,解得:x1=0,x2=﹣5.当m=1时,5x=0,解得x=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正确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关键.13.【解析】(1)利用因式分解法分别求出方程(1)、方程(2)、方程(3)的根,根据以上3个方程的根,可猜测方程(n)的根;(2)观察即可得出上述几个方程都有一个公共根是1.解:(1)(1)x2﹣1=0,(x+1)(x﹣1)=0,x+1=0,或x﹣1=0,解得x1=﹣1,x2=1;(2)x2+x﹣2=0,(x+2)(x﹣1)=0,x+2=0,或x﹣1=0,解得x1=﹣2,x2=1;(3)x2+2x﹣3=0,(x+3)(x﹣1)=0,x+3=0,或x﹣1=0,解得x1=﹣3,x2=1;…猜测方程(n)x2+(n﹣1)x﹣n=0的根为x1=﹣n,x2=1;(2)上述几个方程都有一个公共根是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的意义: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又因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这个方程的根,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4.【解析】令y=1,即可确定出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一次项的系数与常数项的和.解:令y=1,得到m﹣n﹣p=0,则方程my2﹣ny﹣p=0(m≠0)中的二次项的系数,一次项的系数与常数项的和为0.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学案教案-推荐下载
⑷ (2x-2)(x-1)=0 ⑸ x(x+5)=5x-10 活动 5:拓展延伸
⑹ (3x-2)(x+1)=x(2x-1)
1.当 a______时,关于 x 的方程 a(x2+x)= 3 x2-(x+1)是一元二次方程.
2.若关于 x 的方程(m+3) xm2 7 +(m-5)x+5=0 是一元二次方程,试求 m 的值,
.1 一元二次方程(1) 活动 1 :阅读教材第 30 至 32 页,并完成以下内容。
问题 1 要设计一座 2m 高的人体雕像,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 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雕像的下部应设计为多高?
分析:设雕像下部高 x m,则上部高________,得方程
整理得
并计算这个方程的各项系数之和.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0艺料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2下卷,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2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可地护1以缩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保技电要护术气设装交设备置底备4高动。调、中作管试电资,线高气料并敷中课3试且设资件、卷拒技料中管试绝术试调路验动中卷试敷方作包技设案,含术技以来线术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1 一元二次方程预习检测1.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①方程的两边都是;②方程中只含有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都能化成,这种形式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是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问题思考1.下面的这些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⑴0422=-+x x ; ⑵942=x ; ⑶3x =0; ⑷7532=-x y ; ⑸132=+xx ; ⑹22)1()2(-=+x x ; ⑺x x 32-=. 2.关于x 的方程0232=+-x mx 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 3.若关于x 的方程 012)2(=-++x xm m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当堂检测1.已知关于x 的方程:①0322=-x ;②1112=-x ;③0131212=+-x x ;④022=++c y ay ;⑤5)3)(1(2+=+-x x x ;⑥02=-x x ;2x -=其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只填序号).2.方程0112=++mx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是( ) A.任何实数 B.0≠m C .1≠m D.1-≠m3.若x x m -m+-222)(-3=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是______.4.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它的二次项系数为 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常数项为______.5.(湛江)湛江市2009年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4000元.连续两年增长后,2011年平均房价达到每平方米5500元,设这两年平均房价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5500(1+x )2=4000B .5500(1-x )2=4000C .4000(1-x )2=5500D .4000(1+x )2=5500★6.把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n )x 2-n (3-x )+1=0化为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二次项系数为_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常数项为______.★7.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3)1()122=-+++-m x m x m (,求当m 为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当m 为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8.一元二次方程0)1()1(2=+-+-c x b x a 化为一般形式后为01322=-x x -,则cba +的值为. ★★9.已知a 是方程0120142=+-x x 的一个根,求12014201322++-a a a 的值.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配方法(第一课时)预习检测1.解方程:092=-x解:移项得,92=x ,因此,=x .(这里实际上就是求9的平方根.)2(21)(3)(21)6x x x -+--=∴ =1x ______,=2x ______.像这种根据平方根的意义通过开平方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2.解方程:5)32=+x (3.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实质上是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思考1.说说你解下列方程的方法:⑴(2x -1)2=5; ⑵x 2+6x +9=2.2.解关于x 的方程m n x =+2)(当堂检测1.方程2)1(2=-x 的根是( )A.-1、3B.1、-3C.2-1、21+D.1-2、12+ 2.方程3x 2+9=0的根为( )A.3B.-3C.±3D.无实数根 3.如果x =1是方程ax 2+bx +3=0的一个根,则(a -b )2+4ab 的值为.4.使关于x 的方程m x =2有解的m 的取值范围为.5.解方程:⑴05)32(2=-+x ; ⑵08)2(22=--x ; ⑶4962=+-x x .21.2.1配方法(第二课时)预习检测1.填上适当的数,使下列等式成立:⑴ ⑵ ⑶ ⑷2.若226m x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3.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配成一个,右边是的形式,然后用法进行求解,这种解法叫做配方法.配方是为了,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4.试着自己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⑴0232=--x x ; ⑵01522=-+x x ; ⑶04632=+-x x问题思考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 (1) (2) (3) (4)2.什么样的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比较简便?当堂检测25____(____x x x ++=+2)21____(____2x x x ++=+2)2____(____x x +=-2)2____(____b x x x a++=+2)1.用配方法解方程542=-x x 时,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使方程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2.若方程01)2(42=+--x m x 的左边可以写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为. 3.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⑴0822=-+x x ;⑵5322=+x x⑶01422=+-x x .(4)x x 7622=+.★4.不论x 、y 为什么实数,代数式x 2+y 2+2x -4y +7的值( ) A.总不小于2 B.总不小于7 C.可为任何实数 D.可能为负数★5.如果01326422=+++++-z y y x x ,求z xy )(的值.21.2.2公式法预习检测1.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 、b 、c 而定.⑴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02=++c bx ax ,当ac b 42-≥0 时,将a 、b 、c 代入式子x=就得到方程的根,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⑵式子叫做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 ⑶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 ⑷由求根公式可知:当042>ac b -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个的实数根;当042=ac b -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个的实数根; 当042<ac b -时,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 2.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1) ; (2) ; (3) ; (4) .问题思考1.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时,为什么必须要求ac b 42-≥0 ?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542=-+-k kx k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值 .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收获?当堂检测1.用公式法解方程4x 2-12x =3,得到( )A.32x ±=- B.32x ±= C.32x ±=- D.32x ±= 2.方程0263422=++x x 的根是( ) A.x 1=2,x 2=3 B.x 1=6,x 2=2C.x 1=x 2=2D.x 1=x 2=-63.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2mx +m +3=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m 的取值范 围是( ).A.23<mB.23<m 且m ≠1 C.23≤m 且m ≠1 D.23>m4.已知c b a ,,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方程0)(2)(2=++++b a cx x b a 的根的情况为.5.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⑴16x 2+8x =-3; ⑵9x 2+6x +1=0;⑶x 2-7x -18=0; ⑷x 2-3x -41=0; 6.用公式法解关于x 的方程:⑴3x 2+5x -2=0 ⑵ 8(2-x )=x 2.7.证明:无论p 取何值,方程0-2-3)(x -x 2=p )(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1.2.3因式分解法编写教师 王春荣预习检测1.如果0)32)(4=-+x x (,那么x 的值是.2.用最简便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 0)2)(1(=+-x x (2)032=-x x (3))2(5)2(3-=-x x x问题思考1.什么样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因式分解法解更简便?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 (2)(3) (4)当堂检测1.方程x (x -2)=2(2-x )的根为( ) A.-2B.2C.±2D.2,22.经计算整式1x +与4-x 的积为234x x --,则一元二次方程0432=--x x 的所有 根是()A.4,121-=-=x x B.4,121=-=x x C.4,121==x x D.4,121-==x x3.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都是方程x 2-6x +8=0的根,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4.若04)3)((2222=--++b a b a ,则=+22b a . 5.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⑴3y 2-6y =0; ⑵25y 2-16=0;⑶x 2-12x -28=0; ⑷2x (x -2)=2-x.21.2.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预习检测1.完成下列表格2.若一元二次方程x 2+px +q =0的两根分别为x 1、x 2,则有x 1+x 2=,x 1•x 2=;, 3.4.1212 x 1•x 2=.问题思考1.已知1=x 是方程052=-+mx x 的一个根,求m 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2.设x 1,x 2是方程5x 2-7x +2=0的两个根,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x 12+x 22; (2)(x 1+1)(x 2+1)当堂检测1.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方程两根为x 1,x 2、k 是常数) (1)2x 2-3x +1=0 x 1+x 2= ________ x 1x 2=_________(2)3x 2+5x =0 x 1+x 2=________ x 1x 2=__________(3)5x 2+x=2 x 1+x 2= _______ x 1x 2=__________ (4)5x 2+kx -6=0 x 1+x 2=_________ x 1x 2=_________ 2.已知方程2520x x -+=的两个解分别为1x 、2x ,则1212x x x x +-⋅的值为( ) A .7-B .3-C .7D .33.已知0=x 是方程022=++a x x 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为.4.如果关于x 的方程2x 2-5x +m =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那么m 的值为( ) A .12B .-12C .2D .-2★5.已知关于x 的方程k 2x 2+(2k -1)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x 2. (1)求k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如果存在,求出k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预习检测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可传染人数患流感总人数第0轮 1(传染源) 1第1轮 x ____________第2轮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列方程答: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________个人.问题思考某种电脑病毒传播非常快,如果一台电脑被感染,经过两轮感染后就会有81台电脑被感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几台电脑?若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不会超过700台?当堂检测1.中新网4月26日电,据法新社26日最新消息,墨西哥卫生部长称,可能已有81人死于猪流感.若有一人患某种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81人患流感,则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人传染了人,若不加以控制,以这样的速度传播下去,经三轮传播,将有人被感染.2.某种树木的主干长出若干支杆,每个支杆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杆和小分支的总数为91,每个支杆长出多少小分支?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预习检测两年前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解得1=;2=.解得1=;2=.问题思考1.经过上面的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成本下降额大的药品,它的成本下降率也一定大吗?你对下降额与下降率有了新的认识吗?2.某化工厂今年一月份生产化工原料15万吨,通过优化管理,产量逐年上升,第一季度共生产化工原料60万吨,设二、三月份平均增长的百分率相同,均为x,可列出方程为.3.平均增长率(或平均减少率)问题:设平均增长率为x,n为增长或下降次数,原数(1+)n=新数;原数(1-)n=新数当堂检测1.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已知第一季度的总营业额共1000万元, 如果平均 每月增长率为x ,则由题意列方程应为( )A.200(1+x )2=1000 B.200+200·2x =1000 C.200+200·3x =1000 D.200[1+(1+x )+(1+x )2]=10002.某糖厂2012年食糖产量为a 吨,如果在以后两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x ,•那么预计2014年的产量将是吨.3.广安市某楼盘准备以每平方米6000元的均价对外销售,由于国务院有关房地产的新政 策出台后,购房者持币观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对价格经过两次下调 后,决定以每平方米4860元的均价开盘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