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学校成员的态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第4章-态度
四、态度的改变
2.个体人格因素 (1)智慧能力:对于较复杂的问题,智慧高者较易了解 各种赞成的或反对的论点,进而根据此论点,形成或改 变自己的态度,其改变是主动的。智慧低者由于缺乏判 断力,容易被说服,也容易接受团体的态度,其改变是 被动的。
(2)自我防卫:自我防卫强大的人,会尽力维护自己已有的态度以保持自尊。因此,这种人的 态度很难改变。心理学家Rosenberg指出,在政治上极端保守者,都有不安与自卫的倾向。
海德的平衡理论,原则上与认知失调 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P)对 某一对象(X)的态度常受他人(O)对该 对象之态度的影响。即海德重视人际关系 对态度的影响力。
四、态度的改变
3.参与改变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 赖于他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个体在群体中的活 动方式,既能决定他的态度,也会改变他的态度。
勒温在他的群体动力研究中,发现参与群体活动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型 的人,这种人主动参与群体活动,自觉地遵守群体的规范;另一种是被动型的人,他们只是 被动地参与群体活动,服从权威和已制定的政策,遵守群体的规范。
勒温提出了他的“参与改变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在群体中参与活动的方 式。后来,这个理论在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技术一:利用传播或沟通灌输新知识 态度的形成有赖于知识,而往往接触的新知识又可能改变已形成的态度。提供新
知识时,有下列几种技术性的问题。 (1)知识的来源。 (2)媒体。 (3)单面说明或双面说明。 (4)诉诸情感。 (5)明示结论与否。 (6)传播者(宣传者)的企图。 (7)反复提示。
四、态度的改变
二、态度的功能
(三)价值表现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
管理心理学课件(PPT 43页)
心理学研究什么
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言语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
心理
心理状态 心理特征
意志过程
克服障碍\达成目标
个性心理倾向
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性格\能力
行为
个体行为 群体特征
服从\从众\打架\考试\结婚\就业····· 社会助长\社会惰化\责任扩散······
管理心理学
课程目标
一、管理自己 认识你自己: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帮助你自己:解决心态、目标、时间、人际
关系、沟通、合作等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领导你自己: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大学生
活
课程要求
• 课堂要求:(1)分享、讨论
•
(2)自省、倾听
• 课后要求:(1)大量阅读
•
(2)多多实践
参考用书
• 朱永新《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 王静《新东方教父俞敏洪》,青岛出版社 • 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国青年出版社 •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中信出版社 • 傅佩荣《哲学与人生》,三联书店 • 傅佩荣《傅佩荣细说论语》,三联书店 • 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先看第七卷) • 《三国演义》《马云传奇》《论语别裁》
评价方式
• 1.平时成绩——基本分60+考勤、发言、作业、 论文
• 考勤:旷课1节减3分,事假1节减1分,公假不 扣分
• 发言:主动发言1次加2-3分,回答问题1次加2 分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的 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
本讲概要
• 什么是心理?什么是管理? • 什么是管理心理学? •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心理学? • 怎么研究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课件(PPT 59页)
二、管理心理学研究什么
★了解、分析管理的概念,对本门课程而言,只是 为了确定一个我们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方向。根本的 目标我们还是要了解管理心理学的概念,认识管理 心理学的对象。
★在对管理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管理心理学的定 位是这样的: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 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 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的一门科学。由此可 以概括得出,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管理活动 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管理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关系?
从心理的层面上说,管理是要控制人的行为,让人们按照 一定的要求做出行为,而不做出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符合这些 要求的行为。要对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能预见人 的行为,要预见人的行为就必须了解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非 常多样的和多变的,个体之间有差异,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 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尽管人的行为表现得非常纷繁,但 像其他事物一样,它的发生和变化也是有规律的。只要掌握了 人的行为的规律,我们就能了解人的行为,就能预见人在什么 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心理变化,出现什么样的行为,从而主 动地去诱发什么样的行为,阻止什么样行为,达到有效控制人 的行为的目的。因此,我们说,管理心理学的任务是为有效的 管理措施提供心理依据,是管理学一部分、补充和发展。
优点:简便、费用少 缺点: (1)调查者是消极被动地等待观察一切。 (2)只能了解外部动作,难了解内心活动。 (3)观察数量大,投入的人力和时间极多。
观察法是科学 研究中最一般、 最方便使用的研 究方法,也是心 理学的一种最基 本的研究方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地对应 试者给予一定的刺激,从而引发应试者的某种反应, 进而加以研究,找出指群体成员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 活动及行为特点的总和。(冲突、沟通)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员工关系管理
运用心理学原理,处 理员工间的冲突和矛 盾,构建和谐的工作
氛围。
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消费者行为分析
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行 为特点,了解消费者 需求和购买决策过程 ,为产品设计和营销 策略提供依据。
品牌建设
通过心理学原理,塑 造品牌形象,增强消 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 和忠诚度。
营销策略制定
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 的心理特点,制定个 性化的营销策略,提 高营销效果。
指群体中各种力量对个体行为 的作用和影响,包括群体压力 、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等。
指个体在群体中感受到的一种 心理压力,促使个体采取与大 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或态度。这 种压力可能来自于群体的规范 、价值观或成员间的相互影响 。
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相 互关联的程度,它反映了群体 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凝聚力强的群体通常具有更 高的士气和更好的合作效果。
动机理论
解释了人们为何会采取某种行动的原因,涉及内在动机和外在动 机的探讨。
激励理论
探讨了如何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动机的方法和策略,如目标设置 、奖励惩罚、参与管理等。
03
群体心理与行为
群体概述
01
群体的定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组成
的集合体。
02 03
群体的分类
02
个体心理与行为
个体心理过程
01 认知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是个 体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02 情感过程
涉及个体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对行为动机和 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03 意志过程
体现了个体的目标设定、计划制定和实施等意志 行为,是心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PPT59页)(1)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PPT59页)(1)
2020/11/29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PPT59页)(1)
¡为什么选这门课? ¡你认为管理心理学是学什么的?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PPT59页)(1)
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⑴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 ⑵其目的是探讨、揭示人在管理活动中的心理活动 规律,找出激励人的行为动机的各种途径与方法,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 富。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PPT59页)(1)
团队的成长阶段
¡ 第三阶段:认同期
¡ 逐渐建立和谐且相互信任支持和尊敬带头人 的环境,成员彼此之间更开放,且经过环境 锻炼,技能逐步提高,在获得个人收获的同 时也给予团队更多的回报。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PPT59页)(1)
团队的成长阶段
¡ 第四阶段:成熟收获期
四大徒弟
沙僧:
白龙:
脚夫:能解决主管业务 忠厚诚实,团队调和力 及业务之外的锁事,忠
缺少创造力,平凡但实 在
心耿耿。不能多,也不 能少。
业绩平常,做事平常, 绝不会给团队带来麻烦,
也不会带来危害。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PPT59页)(1)
唐僧在取经路上有没有得到帮助? 来自哪里的帮助?(玉帝——外界的帮助)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PPT59页)(1)
3.团队的定位(Place)
¡ 团队的定位包含两层意思: ¡ △ 团队的定位,团队在企业中处于什么位置,
由谁选择和决定团队的成员,团队最终应对 谁负责,团队采取什么方式激励下属? ¡ △ 个体的定位,作为成员在团队中扮演什么 角色?是订计划还是具体实施或评估?
2020/11/29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PPT59页)(1)
¡为什么选这门课? ¡你认为管理心理学是学什么的?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PPT59页)(1)
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⑴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 ⑵其目的是探讨、揭示人在管理活动中的心理活动 规律,找出激励人的行为动机的各种途径与方法,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 富。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PPT59页)(1)
团队的成长阶段
¡ 第三阶段:认同期
¡ 逐渐建立和谐且相互信任支持和尊敬带头人 的环境,成员彼此之间更开放,且经过环境 锻炼,技能逐步提高,在获得个人收获的同 时也给予团队更多的回报。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PPT59页)(1)
团队的成长阶段
¡ 第四阶段:成熟收获期
四大徒弟
沙僧:
白龙:
脚夫:能解决主管业务 忠厚诚实,团队调和力 及业务之外的锁事,忠
缺少创造力,平凡但实 在
心耿耿。不能多,也不 能少。
业绩平常,做事平常, 绝不会给团队带来麻烦,
也不会带来危害。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PPT59页)(1)
唐僧在取经路上有没有得到帮助? 来自哪里的帮助?(玉帝——外界的帮助)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PPT59页)(1)
3.团队的定位(Place)
¡ 团队的定位包含两层意思: ¡ △ 团队的定位,团队在企业中处于什么位置,
由谁选择和决定团队的成员,团队最终应对 谁负责,团队采取什么方式激励下属? ¡ △ 个体的定位,作为成员在团队中扮演什么 角色?是订计划还是具体实施或评估?
管理心理学培训课件(PPT 40张)
预防心理疾病
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活动规律 群体动力学
群体行为规律
社会助长/社会干扰作用
群体行为规律
从众
A
B
C
X
群体行为规律
竞争 责任分摊效应 其他
群体动力学
士气和凝聚力 规范
组织心理
概念 效能观念 改革
组织的基本概念
定义: 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群体结合过程
组织效能观
通过第六感洞察世界、注 重应该如何,比较笼统、 喜学新技能 不重准确、喜抽象和理论 重可能性,讨厌细节 好高骛远,喜欢新问题 凭爱好做事,对事情的态 度易变 提新见解、匆促结论
思考(T)或情感(F)
分析,用逻辑客观方式决 策;坚信自己正确,不考 虑他人意见 清晰、正义、不喜调和 批判和鉴别力 规则 工作中少表现出情感,也 不喜欢他人感情用事
Ä ê Á ä 1
½ Ì ² Ä 1
½ ¡ ¿ µ 1
µ Á Ï Ð 1 23 15 13 11 11 11 10
9 8 6 Ñ Á ¹ ¦ µ Ä À ´ ´ Ô
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慧能力 对他人的积极态度
心理健康的标准
创造性
完全成熟
情感与动机控制
心理健康
调整心理健康
10种保健因素(续)
工作安全
个人生活
双因素理论(续)
6种激发因素
认可 发展 工作本身 成长的可能 责任
公平理论
个人投入/报酬
=他人投入/报酬
Ì Ê ½ ¦ Ñ ¹ Á ¦ µ Ä À ´ Ô ´ 25
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活动规律 群体动力学
群体行为规律
社会助长/社会干扰作用
群体行为规律
从众
A
B
C
X
群体行为规律
竞争 责任分摊效应 其他
群体动力学
士气和凝聚力 规范
组织心理
概念 效能观念 改革
组织的基本概念
定义: 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群体结合过程
组织效能观
通过第六感洞察世界、注 重应该如何,比较笼统、 喜学新技能 不重准确、喜抽象和理论 重可能性,讨厌细节 好高骛远,喜欢新问题 凭爱好做事,对事情的态 度易变 提新见解、匆促结论
思考(T)或情感(F)
分析,用逻辑客观方式决 策;坚信自己正确,不考 虑他人意见 清晰、正义、不喜调和 批判和鉴别力 规则 工作中少表现出情感,也 不喜欢他人感情用事
Ä ê Á ä 1
½ Ì ² Ä 1
½ ¡ ¿ µ 1
µ Á Ï Ð 1 23 15 13 11 11 11 10
9 8 6 Ñ Á ¹ ¦ µ Ä À ´ ´ Ô
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慧能力 对他人的积极态度
心理健康的标准
创造性
完全成熟
情感与动机控制
心理健康
调整心理健康
10种保健因素(续)
工作安全
个人生活
双因素理论(续)
6种激发因素
认可 发展 工作本身 成长的可能 责任
公平理论
个人投入/报酬
=他人投入/报酬
Ì Ê ½ ¦ Ñ ¹ Á ¦ µ Ä À ´ Ô ´ 25
管理心理学培训课件(PPT 61页)
什么样的人; 穷视其所不为:看其恶运时是能否守信用,不拿
原则做交易; 贫视其所不取:看其贫困时能否洁身自好,不取
不义之财。
举例:
如果你知道一名员工有如下特点,你 预测他的行为会是怎样的?
1.外控型控制点2. 低马基雅维里主义 分数3. 低自尊4. A型人格
对于工作不容易满意,对工作环境更为疏远, 对工作的参与程度更低,缺勤率也更高。他比 较适合做结构明确、规范清楚、需要严格遵守 指示的工作。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1。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
研究管理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掌握人的心理活 动和行为规律,了解人的需求,注意满足人的合 理需求,不断激发人的行为动机。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2。提高组织的劳动生产率
(1)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改善员工的行为,激发其工作 积极性;
(2)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改变群体和组织的行为,以提 高组织效率.
诸葛亮知人之道七观: 一曰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曰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曰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李悝之“识人五视”: 居视其所亲:看其平时生活起居亲近哪些人; 富视其所与:看其富裕时怎么花钱; 达视其所举:看其身居高位、有权势时推举重用
心理学关心的是研究和理解个体的行为。 心理学中对管理心理学有贡献并将继续贡献知识的是
学习理论、人格理论、咨询心理学,最重要的是工业 和组织心理学。
(2)社会学 sociology
社会学主要研究人在社会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及人际关 系,研究人在相互联系,构成群体和组织时所表现出来的 复杂现象.
具体地讲,社会学对管理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关于组 织中群体行为的研究,特别是正式和复杂的组织。
原则做交易; 贫视其所不取:看其贫困时能否洁身自好,不取
不义之财。
举例:
如果你知道一名员工有如下特点,你 预测他的行为会是怎样的?
1.外控型控制点2. 低马基雅维里主义 分数3. 低自尊4. A型人格
对于工作不容易满意,对工作环境更为疏远, 对工作的参与程度更低,缺勤率也更高。他比 较适合做结构明确、规范清楚、需要严格遵守 指示的工作。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1。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
研究管理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掌握人的心理活 动和行为规律,了解人的需求,注意满足人的合 理需求,不断激发人的行为动机。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2。提高组织的劳动生产率
(1)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改善员工的行为,激发其工作 积极性;
(2)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改变群体和组织的行为,以提 高组织效率.
诸葛亮知人之道七观: 一曰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曰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曰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李悝之“识人五视”: 居视其所亲:看其平时生活起居亲近哪些人; 富视其所与:看其富裕时怎么花钱; 达视其所举:看其身居高位、有权势时推举重用
心理学关心的是研究和理解个体的行为。 心理学中对管理心理学有贡献并将继续贡献知识的是
学习理论、人格理论、咨询心理学,最重要的是工业 和组织心理学。
(2)社会学 sociology
社会学主要研究人在社会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及人际关 系,研究人在相互联系,构成群体和组织时所表现出来的 复杂现象.
具体地讲,社会学对管理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关于组 织中群体行为的研究,特别是正式和复杂的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物无非六种价值,理论的价值、实用的价值、美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权力的价值、宗教的价值。通常情况下,主体 对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价值大的事物持肯定态度,反之则可 能持否定态度。
精品课件
四、不正确的态度-偏见
❖ 偏见是主体在缺乏充分根据的情况下对态度 对象持有的不公正态度。对自我的否定性偏 见,是妄自菲薄,对他人的否定性偏见叫歧 视。
精品课件
❖ (三)认知理论 ❖ 1、平衡理论 海德创立。该理论着重分析由一个认知与两
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关系。三者具有态度上的联系。反映 在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中的这个三角关系可以是平衡的,也 可以的不平衡的。 ❖ 2、和谐理论 奥斯古德创立。该理论认为,态度的改变朝 着与主体的参考框架保持和谐的方向,它主要涉及三个变量: 一是主体对信息源的态度。二是主体对信息源所评价的概念 或问题的态度。三是信息源关于概念的主张和实质。 ❖ 3、失调理论 费斯定克。费氏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由认 知因素构成的,这些认知因素就是思想、信念、观点等认知 因素之间或者是相关的或者是不相关的,相关的因素可以是 协调的,也可以是失调的。
精品课件
第四节引导学校成员态度的策略
精品课件
一、中介策略
❖ 又称台阶策略,即在原有态度与要形成的新的态度 之间设置中介环节,以便原有态度有过渡的桥梁。 态度的改变关系到自我涉入。自我涉入即主体对原 有态度的信奉程度。其深浅取决于:第一,是否为 主体自由选择的态度,高自由选择的比低自由选择 的自我涉入深。第二,是否公开表示了态度,公开 表示了的比没有公开表示的自我涉入深。第三,是 否采取了行动,采取了行动的比没有采取行动的自 我涉入深。
❖ 总之,态度是主体对特定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 对特定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就是认识特定对象,并产生相应 的感情体验。而反应倾向就是行为意向
精品课件
二、态度的成份
❖ 态度是由认知、感情、意向三种成份构成的。 ❖ 态度的认知成份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主要包
括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 ❖ 态度的感情成份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感情体验。它主要表现
❖ 偏见的特点:一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 为根据。二是受刻板印象的制约。三是含有 先入为主的判断。
精品课件
五、态度的表现
❖ (一)语言表现 当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时,人们就可能表现出自己的态度。这里所 说可能,还要区分:首先,语言表达的意见 不一定都表现态度。其次,语言内容与语调 不一致的情况。
精品课件
二、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
❖ (一)学习理论 ❖ 学习理论认为态度形成和改变的过程也是一
个学习过程。因此,它既适用于其它方面的 学习,也适用于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 1、经典条件反射的观点 ❖ 2、操作条件反射的观点 ❖ 3、示范和观察学习的观点
精品课件
❖ (二)功能理论 ❖ 功能理论认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有深层的心理根源,
第一节态度概述
精品课件
一、态度的定义
❖ 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数个相关联的信念的组织。这个 定义强调的是内在信念的组织,偏重于态度的认知因素
❖ 态度是对抽象或具体的对象或主张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反应。 这个强调赞成与否,喜欢与否,偏重于态度的感情因素。
❖ 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 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个定义强 调的是行为反应的准备,偏重于态度的意向因素。
而态度的功能与心理根源是一致的,也就是态度能 满足个体特殊的心理需求。卡兹认为人们的态度主 要发挥着调节、自我防御、价值表达、认识四种功 能。史密斯等认为态度的四种功能:社会适应、外 化、对象评估、表达的品质。结合起来分析:1、 调节或社会适应的功能。2、自我防御或外化的功 能。3、认知或对象评估的功能。4、价值表达的 功能
❖ (二)感情表现 ❖ (三)行为表现Fra bibliotek精品课件
第二节态度的测量
精品课件
一、量表测量
❖ (一)李克特量表 ❖ (二)语义差异量表
精品课件
二、其它测量
❖ 自由反应法 即测量者给出开放式的问题或 刺激物,不提供任何可能的答案,要求被测 者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答案
❖ 行为观察法 ❖ 生理反应法。其做法是通过检查被测者的生
精品课件
❖ (二)微观过程 ❖ 该过程是指特定态度的形成或改变过程。这也是主
体在与态度对象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认识态度对象, 产生感情体验,形成反应意向,并做出行为反应的 过程。其中认知、感情、意向、行为的关系不是简 单的前后相继关系,而是交互影响的关系。凯尔曼 提出了态度形成与改变过程的“服从”、“同化”、 “内化”三阶段说。 ❖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宏观过程与微观过程是相互依存、 辩证统一的。宏观过程指导、调节微观过程,微观 过程表现、充实宏观过程。
精品课件
三、态度的性质
❖ 态度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心理现象,是因为它有独特的性质。 ❖ 态度的对象性。态度反映了主体与客体特定的对象性关系。 ❖ 态度的内在性。态度是内隐的心理现象,有时人们不能从外
部直接观察它,只能通过人的行为间接地推知。 ❖ 态度的持久性。任何态度的形成都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孕育,
因此,态度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持久性。 ❖ 态度的工具性。价值是态度对象对主体的意义。一般来说,
为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排斥、喜欢与厌恶等。 ❖ 态度的意向成份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
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 ❖ 不过,态度的三种成份也有不一致的时候。即认识是一回事,
感情与意向却是另一回事。研究证明,态度的三种成份之间 关联程度不尽一致。一般来说,感情与意向的相关高于意向 与认知、感情与认知的相关,因此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感情成 份是态度的核心。
理变化测定其态度,因为态度可以引起机体 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精品课件
第三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精品课件
一、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
❖ (一)宏观过程 ❖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宏观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个方面。
个体对事物的反应就具有了一定的倾向性。在这种情况下, 个体就必须改变态度或形成新的态度,以求与社会的一致。 态度与社会的适应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一方面, 态度是适应环境的产物,而且是适应环境所不可缺少的。另 一方面,已经形成的态度使人具有了倾向性和反应的相对稳 定性,这客观上制约这人们对社会影响的接受已经改造。 ❖ 态度的形成过程正是一种形成和改变不断交替的辩证发展过 程。
精品课件
四、不正确的态度-偏见
❖ 偏见是主体在缺乏充分根据的情况下对态度 对象持有的不公正态度。对自我的否定性偏 见,是妄自菲薄,对他人的否定性偏见叫歧 视。
精品课件
❖ (三)认知理论 ❖ 1、平衡理论 海德创立。该理论着重分析由一个认知与两
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关系。三者具有态度上的联系。反映 在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中的这个三角关系可以是平衡的,也 可以的不平衡的。 ❖ 2、和谐理论 奥斯古德创立。该理论认为,态度的改变朝 着与主体的参考框架保持和谐的方向,它主要涉及三个变量: 一是主体对信息源的态度。二是主体对信息源所评价的概念 或问题的态度。三是信息源关于概念的主张和实质。 ❖ 3、失调理论 费斯定克。费氏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由认 知因素构成的,这些认知因素就是思想、信念、观点等认知 因素之间或者是相关的或者是不相关的,相关的因素可以是 协调的,也可以是失调的。
精品课件
第四节引导学校成员态度的策略
精品课件
一、中介策略
❖ 又称台阶策略,即在原有态度与要形成的新的态度 之间设置中介环节,以便原有态度有过渡的桥梁。 态度的改变关系到自我涉入。自我涉入即主体对原 有态度的信奉程度。其深浅取决于:第一,是否为 主体自由选择的态度,高自由选择的比低自由选择 的自我涉入深。第二,是否公开表示了态度,公开 表示了的比没有公开表示的自我涉入深。第三,是 否采取了行动,采取了行动的比没有采取行动的自 我涉入深。
❖ 总之,态度是主体对特定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后的反应倾向。 对特定对象作出价值判断,就是认识特定对象,并产生相应 的感情体验。而反应倾向就是行为意向
精品课件
二、态度的成份
❖ 态度是由认知、感情、意向三种成份构成的。 ❖ 态度的认知成份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主要包
括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 ❖ 态度的感情成份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感情体验。它主要表现
❖ 偏见的特点:一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 为根据。二是受刻板印象的制约。三是含有 先入为主的判断。
精品课件
五、态度的表现
❖ (一)语言表现 当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时,人们就可能表现出自己的态度。这里所 说可能,还要区分:首先,语言表达的意见 不一定都表现态度。其次,语言内容与语调 不一致的情况。
精品课件
二、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
❖ (一)学习理论 ❖ 学习理论认为态度形成和改变的过程也是一
个学习过程。因此,它既适用于其它方面的 学习,也适用于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 1、经典条件反射的观点 ❖ 2、操作条件反射的观点 ❖ 3、示范和观察学习的观点
精品课件
❖ (二)功能理论 ❖ 功能理论认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有深层的心理根源,
第一节态度概述
精品课件
一、态度的定义
❖ 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数个相关联的信念的组织。这个 定义强调的是内在信念的组织,偏重于态度的认知因素
❖ 态度是对抽象或具体的对象或主张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反应。 这个强调赞成与否,喜欢与否,偏重于态度的感情因素。
❖ 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 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个定义强 调的是行为反应的准备,偏重于态度的意向因素。
而态度的功能与心理根源是一致的,也就是态度能 满足个体特殊的心理需求。卡兹认为人们的态度主 要发挥着调节、自我防御、价值表达、认识四种功 能。史密斯等认为态度的四种功能:社会适应、外 化、对象评估、表达的品质。结合起来分析:1、 调节或社会适应的功能。2、自我防御或外化的功 能。3、认知或对象评估的功能。4、价值表达的 功能
❖ (二)感情表现 ❖ (三)行为表现Fra bibliotek精品课件
第二节态度的测量
精品课件
一、量表测量
❖ (一)李克特量表 ❖ (二)语义差异量表
精品课件
二、其它测量
❖ 自由反应法 即测量者给出开放式的问题或 刺激物,不提供任何可能的答案,要求被测 者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答案
❖ 行为观察法 ❖ 生理反应法。其做法是通过检查被测者的生
精品课件
❖ (二)微观过程 ❖ 该过程是指特定态度的形成或改变过程。这也是主
体在与态度对象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认识态度对象, 产生感情体验,形成反应意向,并做出行为反应的 过程。其中认知、感情、意向、行为的关系不是简 单的前后相继关系,而是交互影响的关系。凯尔曼 提出了态度形成与改变过程的“服从”、“同化”、 “内化”三阶段说。 ❖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宏观过程与微观过程是相互依存、 辩证统一的。宏观过程指导、调节微观过程,微观 过程表现、充实宏观过程。
精品课件
三、态度的性质
❖ 态度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心理现象,是因为它有独特的性质。 ❖ 态度的对象性。态度反映了主体与客体特定的对象性关系。 ❖ 态度的内在性。态度是内隐的心理现象,有时人们不能从外
部直接观察它,只能通过人的行为间接地推知。 ❖ 态度的持久性。任何态度的形成都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孕育,
因此,态度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持久性。 ❖ 态度的工具性。价值是态度对象对主体的意义。一般来说,
为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排斥、喜欢与厌恶等。 ❖ 态度的意向成份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
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 ❖ 不过,态度的三种成份也有不一致的时候。即认识是一回事,
感情与意向却是另一回事。研究证明,态度的三种成份之间 关联程度不尽一致。一般来说,感情与意向的相关高于意向 与认知、感情与认知的相关,因此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感情成 份是态度的核心。
理变化测定其态度,因为态度可以引起机体 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精品课件
第三节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精品课件
一、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
❖ (一)宏观过程 ❖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宏观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个方面。
个体对事物的反应就具有了一定的倾向性。在这种情况下, 个体就必须改变态度或形成新的态度,以求与社会的一致。 态度与社会的适应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一方面, 态度是适应环境的产物,而且是适应环境所不可缺少的。另 一方面,已经形成的态度使人具有了倾向性和反应的相对稳 定性,这客观上制约这人们对社会影响的接受已经改造。 ❖ 态度的形成过程正是一种形成和改变不断交替的辩证发展过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