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形象鉴赏
古诗词鉴赏(一)人物形象
❖2.本曲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流畅, 生活气息浓厚,用词精练妥帖。 “俏冤家”“想念他”“瘦岩岩” 等语通俗自然,口语化。 “偏”“羞”等字精炼传神,很好 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
问: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 如何刻画的?
❖ 刻画了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 哀思的词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 有景物描写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 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伤感的基调,继而 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 将坠落的“残阳”与之相呼应,渲染了 怀念之苦。
考点集训
❖关汉卿《大德歌 夏》
分,1条2分。)
❖ 8、第二联将视觉与听觉结合(1分),生 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 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 “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 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 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 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 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参考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 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 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 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 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 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 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 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
(2)心忧天下、忧ຫໍສະໝຸດ 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 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基本鉴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分析、解读古诗词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特点2. 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3. 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情感分析4. 鉴赏实例分析5. 练习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基本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析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表现手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培养解读古诗词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古诗词文本:准备相关古诗词文本,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2. 参考资料:提供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的相关资料,如论文、书籍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六、教学进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经典古诗词朗诵,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
2. 讲解知识点:a. 讲解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如性格、外貌、动作、语言等。
b. 讲解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如直接描写、侧面烘托、对比映衬等。
c. 讲解如何分析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水浒传》中的宋江等。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人物形象,讨论其特点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解读能力。
5. 练习与拓展: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七、作业布置1. 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特点、表现手法等。
2.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古诗词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讨论的积极性。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
【导语】中国诗起源于先秦,⿍盛于唐代。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于宋代。
在中华⽂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
诗词是阐述⼼灵的⽂学艺术,⽽且诗词在语⽂教材中也是很重要的⼀门课程。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欢迎阅读!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静夜思》 《静夜思》 唐代:李⽩ 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诗词鉴赏: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刹那间所产⽣的错觉。
⼀个独处他乡的⼈,⽩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到夜深⼈静的时候,⼼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明之夜,更何况是⽉⾊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动地表达了诗⼈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光误作铺在地⾯的浓霜。
⽽“霜”字⽤得更妙,既形容了⽉光的皎洁,⼜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凝望着⽉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的照耀下。
于是⾃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动作描画出诗⼈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草⼀⽊,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不在思念之中。
⼀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华美的辞藻;它只是⽤叙述的语⽓,写远客思乡之情,然⽽它却意味深长,耐⼈寻味,千百年来,如此⼴泛地吸引着读者。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钱塘湖春⾏》 《钱塘湖春⾏》 唐代:⽩居易 孤⼭寺北贾亭西,⽔⾯初平云脚低。
⼏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不⾜,绿杨阴⾥⽩沙堤。
诗词鉴赏: 这是⼀⾸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
古诗词的形象表现
古诗词的形象表现在古代文学中,诗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
古人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还通过丰富的形象描写来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所见所闻。
这些诗词所表达的形象,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表现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古诗词的形象表现。
一、情感的形象表现在古代诗歌中,情感是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作为文学形式的诗歌,其表现方式温婉典雅,尤其是在情感上更加细腻。
而古人喜欢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阔景象,传达了作者醉心景物,追求卓越的高雅意境。
诗人用形象表现来表达情感,有时还会借用物象来折射出人物内心独特的情感,例如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这句诗中的“东风无力百花残”所表达的是一种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对于生命的短暂和匆匆,令人深感慨叹。
二、人物的形象表现诗词中人物形象是另一常见表现方式,大多描写古代名士、仙人、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等。
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才人形象“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从她的身世背景、内心情感,到使人怀念她的因素都透过这个形象表现出来。
同时,白居易将长恨华裳、凤冄娟舞等景物巧妙融汇在诗中,使这个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鲜明、感人。
在古代的诗词中,女性形象被描述得非常柔美和温婉,这与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习俗等有着密切关系。
例如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的女性形象非常活泼,用一种少女般的语气描述出了这位美妙的女子,使得人们在阅读时不仅仅关注于诗句本身,而是形象的结合。
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通过对雨水形象的丰富描述,表现了一种欣喜、惊喜、感慨和无限的爱意。
三、自然的形象表现古人对自然的感性表达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这种感性的表达,多是通过诗人的形象表现完成的。
古诗词鉴赏之形象鉴赏
古诗词鉴赏之形象鉴赏【考点讲解】高考对古诗词形象鉴赏的考察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物形象的鉴赏,要求鉴赏诗人、抒怀主人公的形象特色以及剖析诗歌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和表现的诗人情感等,比方2011 年四川卷,要求归纳诗中诗人的形象特色;二是剖析光景形象,要求鉴赏诗歌中使用的意象以及意象表现的感情、作用和创造的境界等,比方2011 年重庆卷要求分析诗歌中使用的意象的作用等。
【真题扫描】阅读下边的宋诗,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岁月诗卷里,杏花信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请简要归纳诗中诗人的形象特色。
【答题指津】剖析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1.剖析诗歌描绘内容。
诗歌描绘的光景,人物的动作、行为等都蕴涵着人物的形象特征,因此要着重剖析、理解诗歌的详细内容。
比方本诗中,理解“客子岁月诗卷里” 一句时,能够这样思虑:“客子”指谁?“客”能够表现如何的感情?诗句中的“诗卷”表现人物怎样的形象?2.理解诗歌表达的感情。
不论是描绘人物仍是描绘光景的诗歌,诗人总要表达必定的感情,而这类感情常常会蕴涵在诗歌描绘的光景、事物、人物中。
因此,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要着重掌握诗人的感情。
3.详细剖析描绘人物内容。
诗歌刻画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语言、行为、心理等的描绘。
阅读诗歌时,就要详细剖析诗人描绘的有关人物的内容。
比方这首诗:先描绘环境特色,而后写诗人的行为。
4.挑选整合有关描绘。
经过详细剖析后,挑选出与描绘人物有关的诗句。
比方这首诗,能够思虑这样几个问题:诗人在春光中为什么要读诗、写诗,表现了诗人如何的形象特色?看到杏花春雨,为什么就想到了老朋友,为什么还想起老朋友的病情和固穷的品行?这两句能否只是写老朋友,有没有写诗人自己?为什么诗人想到老朋友后,就要去看老朋友?为什么要衣着有雅士风格的纶巾鹤氅?经过以上的思虑,能够看出,诗歌刻画的诗人形象特色起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旅居异乡的诗人能够在春季读诗、写诗,二是在杏花春雨中想念患病和固穷的老朋友,三是在看朋友时衣着时髦等。
古诗词鉴赏--形象--事物形象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王安石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
3、鉴赏一般物象一定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 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三、答题步骤 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的 神韵; 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巩固练习】
古诗词鉴赏 角度三:事物形象
【考向探究】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 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 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 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的表达出来,这种象 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大自然中的万物,大至 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 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所以所谓物象,即 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 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二、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关注点
1、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2、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一个民族,由于历 史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不但有共同的语言, 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这种共同的心理状态, 也表现了某一民族对自然或社会的某些事物的一 定的感受方式。因此,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 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 物象,我们要注意沉淀于其中的特定的含义和文 化内涵。
[例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 而发的形象。
古诗词中的经典形象
古诗词中的经典形象1.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6. 友人送别、珍惜友谊的形象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8. 爱恨情长的形象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9. 思乡怀人的形象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0. 天真顽皮的形象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1. 忠贞不渝、坚贞不屈的形象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 思乡念归、游子情怀的形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 才情出众、才华横溢的形象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4. 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形象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诗词鉴赏之形象
题点1 人物形象 诗歌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情感的文学艺术。对诗歌 中人物形象的鉴赏,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 一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二是诗中刻画的除诗人自我外的其他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 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形象往往就是诗人自己的 形象。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 和想象到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
题目要比较苦笋和魏征的相似点,是用人物形象比较事物形象,体察诗
人的“志”与“物”的结合点。
第二步,读文本,找依据
抓住事 诗歌首联写见到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直
物特点 接描写苦笋:“骈头脱襁白玉婴”“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挖掘事 物内涵
诗人将“苦笋”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 俱来的,进而联想到魏征。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 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相似。
析作用 意象
分析意象的方法
意象的“象”大多是名词。 找意象 如果是主谓式或动宾式,则转换成名词结构,如“柳细花红”可转换
为“细柳”“红花”。 动词 要从动态感、形象感、包蕴性上去体味。
抓内涵 形容词
把握其外在特征,如声、色、形、味等,注意意象的时令 色彩。
抓住“意”“象”契合点,由外在特征入手,挖掘其内在品质 及独有情味。
析作用 意象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 创设情境,提供背景。 衬托人物,铺垫蓄势。 表情达意,感发兴寄。 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在“抓内涵”时,要特别注意意象内涵的共性与个性。 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 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即意象的共性。如“折柳”寓“惜别怀远”之 意。 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既要了解意象的特定含义,即共性,又要唤醒个人的 生活底蕴、人生阅历,深入分析诗歌意境,以便了解意象在诗中的寓意,即 个性。如贺知章《咏柳》中的“柳”就是一种个性,它代表的不是“惜别怀 远”,而是表现烂漫的春光。
初中古诗词鉴赏意象人物形象表达技巧归纳
古诗词鉴赏(一)人物形象归纳(二)意象归纳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象或独特的艺术形象),比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花秋月、寂水寒山、清霜白露、冷雪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等等。
由于这些形象已经浸染了作者的感情,所以称作意象。
意象情感/思想例句及出处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②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苏轼)③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羌笛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经常提到。
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岑参)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形象实例1.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信、洒脱飘逸的性格。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人并不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3.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形象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此人虽赋闲在家,却想征战沙场统一、南北报效祖国。
4.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教案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教案第一章: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概述1.1 了解古诗词人物形象的概念与重要性1.2 掌握古诗词人物形象的特点与表现手法1.3 分析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意义与价值第二章:古诗词人物形象的基本构成2.1 外貌描写:观察诗词中对人物外貌的描绘,分析其形象特征2.2 神态描写:关注诗词中对人物神态的刻画,揭示其内心世界2.3 语言描写:品味诗词中人物的语言,体现其性格与身份2.4 行为描写:梳理诗词中人物的行为举止,理解其性格特点第三章:古诗词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3.1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了解两种描写手法,分析其对人物形象的影响3.2 对比分析: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深入理解各自特点3.3 联系背景:结合历史背景与作者生平,全面把握人物形象3.4 感悟情感:感受诗词中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丰富对人物形象的认知第四章: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实例分析4.1 王之涣《登鹳雀楼》:分析诗中人物形象,理解其胸怀壮志4.2 杜甫《春望》:剖析诗中人物形象,感受其忧国忧民之情4.3 李白《将进酒》:探究诗中人物形象,领略其豪放不羁第五章: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实践5.1 选取一首古诗词,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5.3 进行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的交流与讨论,提高鉴赏能力第六章:古诗词人物形象的情感与心理分析6.1 认识古诗词人物形象中的情感表达6.2 掌握古诗词人物心理活动的描绘技巧6.3 通过情感与心理分析,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第七章:不期古诗词人物形象的变迁7.1 先秦时期:了解先秦诗词中人物形象的特点7.2 唐代:剖析唐代诗词中人物形象的风格与变化7.3 宋代:探究宋代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新发展7.4 明清时期:分析明清诗词中人物形象的特色第八章:古诗词人物形象与传统文化的关联8.1 诗词中人物形象与儒家文化的关联8.2 诗词中人物形象与道家文化的融合8.3 诗词中人物形象与佛家思想的影响第九章:当代古诗词人物形象的创新与演绎9.1 认识当代古诗词创作中人物形象的新特点9.2 分析当代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创新手法9.3 探讨当代古诗词人物形象的意义与价值第十章: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10.1 设计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的教学活动10.2 实施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评价10.3 反思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古诗词人物形象的概念与重要性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理解古诗词人物形象不仅仅是诗词中的角色,更是一种艺术塑造,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寄托和社会背景。
专题01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 (解析版)
专题01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解析版)【考点穿透】【考向】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类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如杜甫《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用法。
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
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解题思路】1.首先区分诗中的人物形象是诗人塑造的形象还是抒情主人公。
2.其次掌握诗歌中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1)细节刻画。
人物形象多着重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
如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少年这一动作,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的形象。
(2)烘托。
如柳宗元《江雪》中为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性而进行的环境气氛的烘托。
(3)背景氛围的交代。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描写人物形象之前,先写了赤壁的奇伟壮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最后概括于“江山如画”四字中,正是在这样雄奇壮美的氛围色调中,英雄人物出场了。
这里的背景描写,显然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4)铺陈手法。
多见于叙事诗中。
如杜甫的《兵车行》:“车摊鳞,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里用铺陈手法,直叙其事,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3.学会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处境、风格、写作背景等,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题步骤】1.明确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
古诗词的人物形象
古诗词的人物形象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相互渗透。
在众多的古诗词作品中,人物形象是其中一大特色,他们或英俊潇洒,或温婉可人,或刚强正直,或阴险狡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人物形象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密不可分,让读者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一、李白——飞天之士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的诗中常常描写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和自然景物,彰显出浪漫主义的情感和豪放不羁的个性。
李白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他诗中所描绘的自己,他是一位不羁的、狂野的、飞天的诗人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将进酒》这首诗,诗中描述了李白喝酒的场景,他的形象就类似于飞天之士,“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种自由、奔放、不受拘束的状态,是李白形象的一个重要侧面。
二、杜甫——大气磅礴杜甫是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素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多切实反映社会的丑陋和人民的苦难,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倾向。
杜甫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他的豁达、大气、慷慨、爱民的性格上。
比如,《登高》这首诗,整篇诗中有一种崇高的情怀,表现出杜甫的博大胸怀和高尚人格,“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特别是这首诗的题目“登高”,意味着杜甫要超越人生的局限,登高望远,探求人生的真谛,这种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也会激励读者。
这些都显示了他的人物性格在诗中的表现。
三、苏轼——情感细腻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被誉为“东坡先生”。
他的诗文以文辞华丽、情感细腻、擅长用典为主要特点。
苏轼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诗中他对人性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上。
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基础知识(一)常见人物形象英雄的形象: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如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就描写了一位将军的形象。
诗中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当中去了。
首句着一“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
“夜引弓”的“引”字,让人想象和体味将军临险时是何等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结尾写箭入石中,表现出将军之神勇、射术之超群。
美人的形象:除了指代相思恋人外,美人的形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如屈原的《离骚》中“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美人就是自喻之词。
羁人的形象: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旅居长安时所作。
在古代,重阳佳节是亲人团聚、登高饮酒的节日。
但诗人旅居在外,孤身独处,思念亲人之情不能自已,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名作。
宫女的形象:主要是写宫女百无聊赖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突出宫人之“怨”。
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用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前三句写景,后一句写人。
写景起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
全诗没有一个“怨”字,但诗中处处有怨情。
思妇的形象: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象。
这类诗歌中思妇思念的对象一是为博取功名而远游的游子。
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描写了主人公从“不知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
古诗词鉴赏——人物形象
[分析特征]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3.明作用: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 “剑客”的形象里,借以抒写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通过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表达的思想情感
通过对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时光易逝而壮志难酬的感叹
“身 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游子形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将士形象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简析上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①[陆游]——抗金英雄
②[胡未灭,鬓先秋]——心系国家,壮志未酬
③[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不受重用
方法四:理解典故识人物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人物
古
形诗 词 鉴 象赏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类型 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3.掌握解答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方法
什么人?
人 物之分类
1、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形象: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傲岸不羁、 蔑视权贵的李白
2、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
古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
• (4)宫女:主要是写宫女百无聊赖的
生活和精神状态。突出宫人之 “怨”。
• • • • 如朱庆馀的《宫词》: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首诗含蓄地描绘了宫女生活的痛苦。 百花盛开的季节,宫廷的院门却紧紧地关闭, 两个宫女百无聊赖地并立在华美的长廓之下。 她们彼此含情正要说宫廷的情事,却看见前 面站着那只学舌的鹦鹉,吓得不敢作声了。
一、 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
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1)英雄: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 如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 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 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 天阙。 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 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塑造了一位爱国主义的英 雄将领的形象。
• (7)征人:这类形象多在边塞诗中出现,有 写得慷慨激昂,也有写的怨恨不平,反战思 归的。 • 如卢纶的《塞下曲(其三)》: •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 本诗描写了威武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 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 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 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 (8)悲士: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
无门的感慨。
• • • • • • 如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这首诗写了自己因为谪居僻远之地,孤 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的凄清寂寞之情。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1)两首诗都写了采莲 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 要说明(4分)
(2)两首诗在写人的手 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 分析。(6分)
采莲词 (唐)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 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
并著莲舟不畏风。
闲适自得;“倦卧”“闲吟” 证。融入表达技巧.
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 度;“竹”“雪”“梅”等 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 志趣。(4分:答全得4分, 2条3分,1条2分。)
③明作用:形象的典
型性或代表意义,对表 现主题和作者感情的作 用。(作者的理想、情 感、追求、品性等)
方法总结(一):
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1)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1)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1 分)、腼腆羞涩(或“羞涩”,或“腼腆”,1分) 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或“团结”, 或“友爱”,1分)、勇敢(1分)的采莲姑娘。
(2)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
(2)①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2分,“烘托”也可写成“衬托”;或者写“景物 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②白诗后两句采用神 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2分)。 ③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2分,如写“动作描写” 给1分)。
的描写(忽见一位陌生的男子,由于衣饰不整
,只穿着袜子就害羞跑了,金钗也掉了。急忙
跑走走以后,靠着进形门象折的断特一征枝青梅作掩饰,
边假装从容地在嗅,边偷偷地回头看这个陌生
的男子是谁)写出了少女害羞又好奇的微妙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构成】 (1)概括物象特点(2)结合诗句 分析手法揭示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 (3)所托之志、所言之情
鉴赏物象步骤
提炼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分析 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明确物象特征
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分析物象所寄托的情感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淮南, 指今江苏、安徽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之地。南宋与金 议和,划淮为界。故由长江南岸的江阴北望中原,要从 淮南看过去。
本诗塑造了一位面对国土沦陷却收复 无望而痛苦愤慨的诗人形象。
实战演练
简要分析诗中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参考答案】①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 高人逸士形象。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 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 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③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自己对隐逸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
• 《江阴浮远堂》是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 的作品。这首诗写作者在浮远堂眺望时所 产生的山河破碎之感。戴复古登上了江阴 浮远堂,向北望去,望过长江不远就是淮 河。南宋小朝廷偏于江南一隅,以淮水为 界,中原沦陷于敌手。北望时,心情能好 得起来吗?向北望,望之则不忍,不望, 又是不能不望,他很后悔登上这江阴的浮 远堂,情感在矛盾中碰撞,激发起诗的火 花,不由自主地吟唱了。
• 四看 一看题目——题目定诗由; 二看作者——作者定诗风、明时代; 三看诗后注解——想象诗歌背景,联系当 时现实; 四看关键句(关键词、关键意象—— 推 测诗人的思想感情;关键语言——明主 旨。)
这也是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人物形象考查答题指要
1、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提问方式:分析诗或词中诗人所塑造的形象 答题思路: 第一步:人物特点+身份地位 (特点如:不慕权贵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 身份如:英雄、游子、思妇、隐者、征人等) 第二步:结合诗句翻译、分析其特征(表达技巧) 第三步:情感、作用(形象的意义)。 答题范示:本诗刻画了 形象。诗中 词句怎样体 现了 这一特点,表现了诗人 的情感。
景物形象
• • • •
景物类型: 1.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3.色彩描写
• 提问方式 • 意象 意境 如何描写(景物特色,写景顺序、角 度,手法)好处 作用
意境特点常用术语 (四字型)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高远深邃 苍凉悲壮 瑰丽雄壮 壮丽秀美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和谐静谧 安谧美好 恬静优美 淡雅幽远 闲适恬淡 萧疏凄寂 孤寂冷清 清冷幽静 幽僻冷寂 萧瑟凄凉 肃杀荒寒 凄寒萧条 生机勃勃 繁华热闹 虚幻飘渺
①《木芙蓉》: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他 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人格形象);②《窗前 木芙蓉》:一种历经辛苦孤独后能够坦然面对生活 的坚忍、淡定、安闲的形象(人格形象)。
事物形象
咏物诗—概念
描写客观的“物”,细致刻划其外在形态或表 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怀兴感,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
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初步感知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山之难、不怕焚烧、 石灰特点: 不怕破碎、一身清白。 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 表现主题: 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 操的决心,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 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作者的感情类别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 哀伤、惆怅、寂寞、孤独、烦闷、 积极向上、消极颓废、坚守节操、 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 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 之情、思乡之情、思念友人、忧 国忧民之情、关心人民疾苦、壮 志未酬的愤激等。
• 鉴赏术语: • 1.看写景的顺序:高低、远近、内外、整体局部; 俯视、仰望、远眺、近观等词语。 • 2.看描景的角度:或形、声、色兼俱,或视觉、听 觉、嗅觉综合运用,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和 谐感,体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 3.看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表现 手法(衬托、对比、动静结合、情景结合、虚实相 生、点面结合、侧面描写……) 好处作用:1.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2.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环境 3.衬托人物的气节、品质、性格 4.奠定感情基调 5.为下文做铺垫 6.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 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 湖边的三山。
这首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 象。 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之 二)说:“辜负胸中十万兵, 百无聊赖以诗名。谁怜爱国千 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赏析 的这些事儿 王红
高平一中
古诗词鉴赏考查考纲呈现: ①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 注意:形象赏析是第一道堡垒。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会规范地做形象鉴赏的试题。
鉴赏诗歌的形象
形象――诗歌作品创 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 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 感情的的艺术形象。
• 答题步骤 ①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时间+地点+特征)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 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 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原诗词语加自己 优美的诗性语言) ③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 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 伤”。
月”“疏桐”“漏断”“寒枝”“洲冷”等词语为孤鸿
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 “孤”“惊”“回”
“恨”“寂寞”等词语极形象地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
(步骤二)③作者借此表达了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 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步骤三)
(08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 吕本中 范成大 • 小池南畔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 • 雨后霜前着意红。 花心应似客心酸。 • 犹胜无言旧桃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 • 一生开落任东风。 未作愁红怨绿看。 •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注]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 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
诗人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孤鸿形象?营造了一个什么样 的氛围?孤鸿和诗人两个形象之间有何关联? 答案 :①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 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步骤一)②本词用“缺
适愉悦的心情。
人 物 பைடு நூலகம் 象
人物形象常用术语(诗歌类型及代表 人物):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 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 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 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 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长干曲
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一个热情大方、聪明
伶俐、略显唐突与羞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涩的少女形象。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 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一个天真纯洁活泼,感情丰富却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简析下面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参考答案】诗歌塑造了一个思念远在边关的 闺中少妇形象。时值春日,黄莺鸣叫,女子被叫 声吵醒而不得与丈夫在梦中相会。写出封建社会 兵役制度和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
• 总结形象赏析答题步骤 •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形象 的基本特征; •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 现手法); •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 、理想、追求、品性等)。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
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注:糁shēn【名】 谷类磨成的碎粒。 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参考答案】
①描写了一幅初夏(暮春)郊野安详、静谧的图景。②
运用白描写杨花飞舞铺满小径,溪中荷叶密密相依,笋根悄
悄探头,沙上野鸭母子相依而眠。③表现了作者 定居之后闲
艺术手法: 拟人 象征 托物言志
• 问:诗人是如何借石灰展示自我形象的?(鉴赏 石灰的形象) • 作者抓住石灰出山之难、不怕焚烧、不怕破碎、 一身清白的特点,以石灰作比喻,形象地表达自 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 决心。 • 思路: • 分析“石灰”的特点→人若具有这些特点将是怎 样?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正面:
语言、肖像、
动作、心理 侧面:
烘托渲染法、
对比衬托法。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