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中风先兆证认识研究

合集下载

明清时期中风病文献研究探析

明清时期中风病文献研究探析
发 展 奠 定 理论 依 据 。
关 键 词 : 中风 病 ;明 清 ;文 献 研 究
d o i : 1 0 3 9 6 9 / j i s s n 1 6 7 2 2 7 7 9 . 2 0 1 3 1 2 . 0 0 1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一 1 4 — 0 0 0 1 — 0 2
大发展 ,为中医脑髓学说 和 中风病研究奠定 了理论基础 。
节 ,土湿木郁 ,风动血耗 ,筋脉结涩 ,故支节枯硬 。 ”《 针 灸逢源》日: “ 阳气遏郁无 权 。势必转蒸饮 食之物 为痰。 痰与风相结。 ”痰 湿偏盛 ,风挟 痰湿 ,上蒙清窍 ,内闭经 络 ,故突然 昏仆 ,不省人 事 ,口噤不开 ,等 症 ,痰 属阴 , 故静卧不烦 ,苔 白腻 ,脉沉滑缓皆为风痰之象。
第 1 1 卷第 1 4期 ・ 总第 1 6 6期 2 0 1 3年 7月 ・ 下 半 月 刊
◎ 呻 M E O I C I N E M O D E R 现 D I  ̄ 腿 E E D U C A 程 i f O r , I O 教 F C H 育 I N A
明清 时期 中风病文 献研 究探析
中风病是I 临 床常见病 、多发病 ,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
病的致病因素 。《 四圣心源》中:“ 诸筋者 ,司于肝 而会 于
年轻化 ,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医研 究中风病最早追溯到春秋 战国时期 ,此后历代 医家在 中风 病病名 、病 因病机 、症状证候 、治法方药等方面均有大量 的文献 阐述 。到了明清时期 ,中医学从理论 到实践均有较
虚 ,积之有素,驯至木失水养,而为暴动,推本穷源,肾阴 虚为病因 , 故滋阴以固护根基 , 滋填培植为治疗中风常用方 法。《 中风论 》日:“ 根本治法,有宜补火者 ,如灯之添草则 光焰益大;有宜补水者,如灯之加油则长明不熄。世俗专以 补火为事 , 则油竭者光亦熄矣。 ”《 临证指南医案》日:“ 肝肾 虚馁 。阴气不主上承。重培其下。冀得风熄 。 ” 行气活血是明清时期治疗中风的关键手段 。《 秘传证治 要诀及类方》日: “ 治风之法初得之 即当顺气 。及其久也。 即当活血 。此万古不易之理 。 ” 《 风劳臌膈 四大证 治》日: “ 凡脉所经所络筋所会所 ,血气津液所行之处 ,皆邪气郁滞 , 正气不得流通而致 。然治者当以养血除风顺气化痰为主,不 必强度某病属某经某脏而杂治之也。 ”半身不遂为 中风病五 大主症之一 ,肢体瘫废当知经络 隧道 中气机已滞 ,血脉不 通,而为肢节络脉之痼疾 ,行气活血之法必不可少 。 卒中之证 ,无不挟胸中痰浊,壅塞气道,故可见 窒塞 喉关 ,声如曳锯 ,治疗上无不以开痰降浊为唯一之要务也。 《 金匮翼 》日:“ 或因风而动痰 ,或因痰而致风 ,或邪风多附 顽痰 ,或痰病有如风病。是 以掉摇眩晕 、倒仆昏迷等症 ,风 固有之,痰亦能然 。要在有表无表 、脉浮脉滑为辨耳。风病 兼治痰则可 ,痰病兼治风则不可 。 ”《 医学入门》日:“ 风证 , 皆痰为患 ,故治以开关化痰为先 ,急则祛风 ,缓则顺气 ,久 则活血。 ”治痰之法 ,首在量其虚实 ,形壮气实者,荡 之涤

初探明清医案中“中风病”的中医诊治规律

初探明清医案中“中风病”的中医诊治规律

初探明清医案中“中风病”的中医诊治规律摘要:中风,亦称之为“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1-2]。

近年来很多医院设立了“卒中中心”、建立了脑卒中“快速通道”,对脑梗死病人采取溶栓、介入取栓,对脑出血病人采取手术血肿清除等一系列抢救措施,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但早期救治仍存在很多难点,如误吸、反流、胃肠动力差、咳痰能力差、反复肺部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二重感染等,导致病情反反复复,缠绵难愈,很多患者不得不接受气管切开、留置胃管、尿管、胃造瘘等治疗,一方面患者承受着很大的痛苦,另一方面耗费着大量医疗资源和人力物力。

关键词:中风;中医;诊治规律通过探索明清医案中“中风病”的中医诊治规律,我们发现明清医案中记载的中风医案,多为急性期、病情危重,医案中详细生动的记录了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目前临床上脑卒中急性期危重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吻合,存在意识不清、痰多、吞咽困难、肢体活动困难、二便障碍等,经中医药治疗后,病情好转,可见中医中药对中风急性期危重阶段的治疗,已有一定经验,而当今医疗现状是早期危重患者极少有中医中药参与,如果能进一步挖掘中医药在中风病急性期治疗的临床经验,中西结合,各取所长,来治疗中风病,或许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更加在利于患者的恢复。

现将我们对明清医案中中风病的诊治规律研究情况分述如下:1、研究方法1.1 文献来源:所有文献从《中华医典》中医案医论内中检索,并参照薛清主编的《中国中籍医古总目》选择符合条件的明清医案。

1.2 文献筛选(1)文献纳入标准:①所有文献来源于明清时期医案;②所有医案记录为真中风;③医案记录相对完整,有较为详细症状、治疗方案记录。

(2)文献排除标准:①排除面瘫、晕厥、伤寒等也命名为中风的医案。

② 非明清时期医案。

(3)文献筛选方法:从《中华医典中》医论医案论条目中输入检索词检索进行文献初筛。

检索词包括中风、偏枯、偏风、偏废不仁、偏废、风痱、喑痱、瘫、痪、身偏不用、手足不遂、半身不遂、偏肢不利、风腲腿、腲腿风等。

【科普】中医对中风病的认知历程

【科普】中医对中风病的认知历程

【科普】中医对中风病的认知历程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在人生经验最丰富的中年期后发病。

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脑梗死近年在全球死因顺位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

由于脑梗死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在存活的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

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古代文献从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等特征,而又有“卒中”、“厥证”、“偏枯”等称谓。

对于中风的发病机理,中医认为是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七情内伤、风寒侵袭、烦劳过度、饮食不节等诱因,以至于风、火、痰、瘀闭阻经络所致。

中医对中风病认识的历史沿革古代关于中风病有偏枯,风痒,大厥,仆击,薄厥等多种称谓,从医学典籍对于中风的认识来分析,关于中风,不同历史时期认识有所不同。

先秦时期的"中风"指外感重病,而非偏瘫失语等症状。

东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中风"包括太阳病和中风两项内容。

隋唐时期把"中风"用于指因风邪导致的外感重证。

五代宋元时期将偏瘫半身不遂等症状归为中风范畴,并将此作为中风病症在中医上的主要表现特征,明清时期对于中风病症的认识跟现代医学就较为接近了。

但纵观历史,古代典籍中对于"中风"概念所指的具体病症往往古今不同、一词多义,不同的医学著作看法也有差异。

●汉代以前——外感风病说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认为中风是风邪作用于人导致的病症,《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到五脏中风的病症,认为是人的脏腑器官因风邪导致的病患,《风论》中还详细描写了五脏风的症状特征和病理,而这在当时虽然也被称为风病,跟现代医学上的中风显然不是一个概念。

●两汉时期——外因说产生,症状描述与现代意义上的脑血管病状开始吻合两汉时期对于中风的概念认识和先秦有所不同,而对于中风的症状描述很多和现代意义上的脑血管病状开始吻合,但仍然把内脏器官疾病纳入中风范畴。

中医中风病危险因素及先兆病(证)研究系统评价

中医中风病危险因素及先兆病(证)研究系统评价
维普资讯
20 年 3 2 0 月第 9 卷第 3 期
中国中医药信 息杂志
7 1
中医中风病危险 因素及先兆症( 研究系统评价 证)
商洪才 张伯礼
天津 3 0 9 ) 0 1 3 ( 天津 I 跃学院I 医药研究 中心 f J } I 医学文 献 的系统计价 是医学科 研 的基础 性上作, 是建立 在临床 流行病 学和循 Ⅱ医 学基 础上 的研 究方法 7 0年代
病 』发病 前症状 出现 的时段 小问. 以我 们将研 究中 的症状 、 所 分为 中风 发病前 2 4小时 “ 中风发病前 1月 内”两个亚 组
进行 评价 ( 表 4 、表 5 由表 4口知, ) J 中风 发病 莳 2 4小时 内, 头晕 、 持续眩 晕 、 猝然 头痛 、 头痛痛处 移 、 视物 模糊 、 颜 面麻木 、 心烦 易怒 、 耳呜 、 身麻木两 组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偏 均 可能为此 阶段的 先兆症 状 :而 神疲乏 力 、 急躁 两组 差异 表 3 中医 中风 危险因素病例对 照研究 M t e a分析
本 数 N 为纵 标绘 出捕斗阁, 分析所收集 的研 究资料的分 布形态, 判断是 否存在 笈表件偏倚
2篇 上共有 的症状 分别 进行定量的分析 、评价。因为中风
维普资讯
7 2
中国中医药信 息杂志
20 年 3 2 0 月第 9 卷第 3 期
协作组织研制 的专 门进行 M t 分析 的 汁算机软件 本软件 ea 由中国 C c r n o h a e中心 ( 西医科 大学) 供 华 提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一般 情 况 .
总计 奄得 g 篇相关文 献, 8 已发表者 g 7篇, 未发表者 1 篇。文献所 采用的设计方 法见表 1 在病例对照研 究 的 9篇 文献 中, 3篇文献固所描述 的数据 碓 以统计而 被排除 在外 有

对明清时期针灸治疗中风的探讨

对明清时期针灸治疗中风的探讨
因为操作 简便 、 疗效 独特 , 成为 治疗 中风 的重要手
风 已炽 , 尚图乘 风纳凉 , 沐泉 饮水 , 以解 其热 , 致 阳 气愈 遏不舒 , 加 以浓酒 浓 味之热挟 郁 阳而为顽 痰 , 闭塞 经络 , 一 旦 卒 然 而 中 漫 不 知 病所 由来 ” , “ 阳 气遏 郁 无 权 , 势必 转 蒸 饮 食 之 物 为 痰 , 痰 与 风 相 结” [ 。
中风 为 临床 常见 病 、 多发病, 具 有 致 残率 高 、 病 死率 高 的特 点 , 严 重危 害人们 健康 和生命 安全 。 关 于 中风 的记 载 , 始见于《 内经 》 , 此 后 历 代 医家 对 中风 的病 因病机 、 治法方 药等 逐渐进 行完 善 , 至 明清时期 形成 了较 为系统 的证 治理论 。其 中针灸
有: “ 试效 方 云 : 陕 帅郭 巨济 病 偏 枯 , 二 指 着 足 底 不能 伸 。迎 先 师 于 京 师 治 之 。 至 则 以长 针 刺 委
作者简介 : 谢 昕悦 ( 1 9 8 7 一) , 女, 硕士研 究生 在读 , 学 士。研 究方
向: 针 灸 学 基 础 和 临床 应 用 。
2 中风先 兆及 其预 防
段 。通过 收集 整 理 明清 时 期 的针 灸 医 籍 文献 , 归
纳 了 明清时期 对 中风 病 因病机 、 针 灸 治 疗 等方 面 的认 识 , 简析 如下 。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 因病 机
手足微 麻木感 、 肩 臂冷 痛 、 下 肢疫重 等都 可能 是 中风先兆 的表 现 , 需 提前 引起 注 意 。一 旦 出现
这些 症 状 , 可在 早 期采 取 艾 灸 、 针刺 等 方 法治 疗 , 以预 防 中风 的发 生 。如《 类经 图翼 》 _ 3 和《 神 灸经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机的认识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机的认识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机的认识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它具有突然发作、多样化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在历代医家中,对中风病机的认识逐渐深入,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治疗方法。

在古代中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已经提到了中风,并称之为“中风者言语不能、舌蹇、昏黑、臂足僵硬”,其中还描述了中风的病机:气滞血络、痰浊内阻、气血不通等。

按照《内经》的理论,中风的产生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导致脑血流不足,从而引起脑功能障碍。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了中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他认为中风的发生与饮食、生活习惯、情绪等有关。

他主张饮食应节制,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并注重心理调节,保持愉悦的心情。

他还指出中风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当多摄入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如黄耆、人参等,以改善气血运行的状态。

宋代医家陆完臣在《伤寒杂病论》中进一步论述了中风的病机,他认为中风可以由外感寒邪、肝肾疾病、血瘀等多种因素引起。

他建议中风患者在治疗中应当根据病情,并结合实际操作,采用汤剂、针灸等方式调理气血,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明清时期的医家们也针对中风进行了深入研究。

明代的朱震亨在《疗病集》中强调中风的致病原因,认为积劳过度、实证、血瘀、内伤等因素均能引发中风。

他建议中风患者在治疗中应当注意贵阳、命门、踝关等穴位的刺激,以恢复脑血流,改善病情。

清代的吴鞠通在《医宗金鉴》中提出了中风的分类,并根据脉象的不同,辨别了不同类型的中风病机。

他认为阳气不足、气滞血瘀、痰浊内蒙等因素是导致中风的主要原因。

他在治疗中主张调理脾胃、养血活血、祛痰通络,并注重草药的运用。

总的来说,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逐渐深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风的病机主要与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内阻、气滞血瘀等有关。

针对中风的治疗,医家们主要从调理气血、活络通窍、祛痰开窍等方面入手,以恢复脑功能,改善病情。

尽管中风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但其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如注意调节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调节等。

中风病先兆证发病基础探讨

中风病先兆证发病基础探讨
时珍 国 医 国药 20 0 9年 第 2 第 2期 0卷
LS IH NM DCN N A E I E IAR SA C 0V L2 O2 IHZ E E IIEA D M T RAM DC E E R H2 9 O .0N . 0
中风 病 先 兆 证 发 病 基 础 探 讨
韩凤 芹 ,王 亚 利
( 河北 工程 大学 医学 院 , 河北 邯 郸 060 ) 5 0 2
摘 要 :中风病先兆证病因病机复杂, 归根于人体正气的减弱和损伤。多因素的重复累积使整体气血阴阳发生阶段性失
衡, 血脉的结构和功 能 出现异 常改 变而引起脑动脉硬 化。 中风病 先 兆证是 脑动脉硬 化和 阴阳维 系动 态失衡之 外现。文 章索引中医文献知识 , 系现代研 究成果 , 联 对中风病 先兆证病 因病机进行 深层 次探 讨 , 示 中医对该病认 识词 : 中风病先兆证; 病因病机; 血脉; 血管 中 图分 类号 : 2 5 2 R 5 .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80 0 ( 0 9 0 -3 6 1 B 10 -8 5 2 0 )2 9 - 0 0
中风 病 先 兆证 是 出血 性 中 风 和 缺 血 性 中风 发 生 前 期 人 体 出 食 少 火 , 火 散 气 , 火 生 气 ” 壮 少 。长 期 或 反 复 情 志 不 畅 , 滞 火 气 现 的 异 常 先 导 综合 证 候 , 证 求 因 、 转 调 治 是 防 止 出 血性 中风 郁 , 火传 导 , 审 逆 郁 损伤 血 脉 , 促进 动脉 硬化 形成 和先兆症 状 的 出 会 和 缺 血 性 中 风进 一 步发 生 的 必 要 手 段 。 中风 病 先 兆 证 是 由多 种 现 。郁 火 对 经 脉 血 管 的作 用 方 式 是 多 向性 的 。 其 一 , 气 伤 津 , 耗 因素作用于人 体影 响了脑络 血管功 能的正 常发挥所导 致的 中风 生 风 动 血 , 盛 为 毒 , 致 肿 疡 , 与血 脉损 伤 。毒 邪 与动 脉 粥 样 火 易 参 先期轻证 , 与脑动脉硬化及脑动脉血管壁的损 伤有关 。而脑动脉 硬 化 密 切 相 关 , 贯 穿 了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疾 病 的 全 部 过 程 , 本 病 并 是 硬 化 如 果 不 出 现 脑 组 织 的 缺 血 和 血 管 壁 薄 损 性 伤 害 可 不 出现 任 迁 延 不 愈 , 证 丛 生 的关 键 因 素 J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是 一 种 慢 性 多 。 何 临 床 症 状 。 中 风病 先 兆 症 状 是 在 动 脉 硬 化 基 础 上 未 能 避 免 致 炎症 性 疾 病 , 症 反 应 在 动 脉 硬 化 从 起 始 发 病 到 出 现 临床 事件 都 炎 病 因素的隐袭重复伤害 、 正气不足的状况下出现的临床事件。 发挥重要作 用 , 动脉粥样硬化 的病理 变化存在 变质 、 渗出和增 生 1 中 年 是血 脉 功 能衰 变 起 点 等炎症 的基本 特征 J 。其二 , 肝郁 之火 扰及 于心 , 心肝火 旺 , 血 中年是人体体质变化的一个转折 点 , 由强壮 自然进入衰落过 随气逆 , 血脉 壅胀 , 可引起 小动脉壁 变薄膨 出形成微 小动脉瘤 而 程 。《 问 ・ 年 》 述 “ 十 岁 , 脏 六 腑 十 二 经 脉 , 大 盛 以 外 现 征 兆 。其 三 , 火 灼 伤 气 阴 , 浊 黏 附 , 脉 血 管 壁 自身 营 养 素 天 中 四 五 皆 郁 痰 动 平定 , 理 始 疏 , 华 颓 落 ” 《 问 ・ 阳 应 象 大 论 》 有 “ 四 发生障碍逐渐变硬和缺乏弹性 , 腠 荣 ,素 阴 中 年 导致脑动脉硬化 。在脑动脉硬化 十而 阴气 自半 也 , 居 衰 矣 ; 五 十 , 重 , 目不 聪 明 矣 ” 说 明 基 础 上 若 难 以 避 免 情 志 不 畅 的 持续 内伤 作 用 , 血 阴 阳短 暂 失 调 起 年 体 耳 , 气 经脉强弱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经 脉是 全身气血运输之通道 , 构成 则 会 出现 中风 病 先 兆 证 。 脉络一血管系统 , 包括动脉 、 静脉 和毛细血 管 , 具有 自身的组织结 3 性 情 急躁 并 过 劳 致 血 脉 虚 损 构 、 理 功 能及 物 质 代 谢 特 点 , 脉 主 分 支 走 行 与 动 脉 分 布 规 生 经 性 情 急 躁 , 常 亢 盛 , 常 不 足 , 脉 血 管 呈 现 血 流 动 力 改 阳 阴 经 律具 有 相 似 性 , 脉 之 “ 血 气 而 营 阴 阳 ” 能 包 含 了 动 脉 所 发 变 , 经 行 功 管壁 因受 承应 力 变 化 而 逐 渐 引 起 损 伤 , 伤 局 部 免 疫 防 御 功 损 挥 的 功 能 。结 合 现 代 医学 知 识 , 脉 血 管 内膜 菲 薄 , 内 皮 细 胞 能 降低 , 动 其 导致 炎性 细胞 浸润 , 滑 肌 细 胞 增 生 , 小 板 黏 附等 病 理 平 血 是代谢活动旺盛的 内分泌组织和体 内激素效应的靶器官 , 能够分 变 化 ; 长期 过 度 疲 劳 , 血 亏 耗 于 内 , 而 精 阳气 驰 张 于外 , 气 亏 损 , 正 泌多 种 活 性 物 质 , 一 氧 化 氮 、 列 腺 素 、 管 紧 张 素 Ⅱ 、 附分 血 脉气 化 功 能 不 足 , 而影 响 动 脉 血 管 壁 内皮 细胞 的分 泌 和代 谢 如 前 血 黏 进 子等 ; 动脉血管 壁中层较厚 , 含有 丰富的平滑 肌和弹性纤维 。中 能力 , 致血管 内膜脂质沉积 , 复合糖类积 聚 , 动脉壁纤维 组织增 生 年以后趋 向老化 的动脉血管壁 内皮细胞 、 平滑肌细胞其分泌和代 和 钙 沉 着 , 脉 管 壁 弹 性 降 低 , 者 相 并 推 进 动 脉 硬 化 形 成 。 脑 动 二 谢 能 力 降低 , 管 内 皮 对 血 流 张 力 改 变 的 适 应 能 力 减 弱 而 容 易 受 为 奇 恒 之 府 , 精 神 明 有 赖 于 吸 收 血 脉 输 注 的 五 脏 六 腑 气血 之 营 血 府 到损 伤 , 中脂肪 、 血 复合糖类 等物质 也易 于沉 积于损 伤处而 形成 养 , 脉 气 血 的损 伤 直 接 影 响 脑 功 能 发 挥 。 《 问 ・生 气 通 天 经 素 纤 维 薄 帽 , 之 “ 处 留 邪 ” 动 脉 壁 细 胞 的 老 化 参 与 动 脉 硬 化 论》 谓 虚 。 中说 : 阳气 者 , 劳则 张 , 绝 ” 素 问 ・ “ 烦 精 。《 举痛 论 》 中说 : 形成过程 , 中年后脑动脉硬化 由单纯渐 向混合 转化 , 全脑血 管数 “ 则 气 耗 ” 说 明 性 情 急 躁 , 力 过 劳 , 伤 脏 腑 气 血 , 使 气 机 劳 , 心 损 会 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发现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 内外动脉粥样 升 降 功 能 紊 乱 , 致 血 脉 虚 损 。而 疏 于调 节 及 重 复 累伤 可 加 速 脑 导 硬 化 性 狭 窄 随 年 龄 变 化 呈 现 分 布 特 征 变 化 J 。气 衰 和 细 胞 老 化 动 脉 血 管 弹 力 纤 维 变 质 , 发 脑 动 脉 血 管 瘤 形 成 表 现 出 中风 病 先 诱 促使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 , 因而 有 些 中老 年 人 生 活 中虽 然 烟 酒 不 兆 证 , 或促 使 动 脉 粥样 硬 化 纤 维 帽 脱 落 微 栓 子 , 滞 脑 部 血 脉 畅 阻 入且三餐淡食仍会 出现 中风 病先 兆证 , 脉功能 衰变 是其 因 素 通 , 脑 部供 血 出 现一 过 性 失 利 即 有 中 风 病 先 兆 证 表 现 , 而 中 血 若 因 之一 。 风病 先兆 证 是 脑 动 脉 硬 化 因素 继 续 作 用 和 发 展 变 化 的结 果 。 2 情 志 不 畅 累 积伤 害 血 脉 4 内分 泌 失 常 引 起 血 脉 功 能 紊 乱 情 志是 脑 对 外 界 事 物 作 出 的不 同反 应 , 以 五 脏 气 血 为 物 质 是 人体 脏腑 附近存在着从属 的内分 泌腺体 , 参与其接续脏器功 基础 的意 识 活 动 , 体经 脉气 血 随情 志 活动 、 处 环 境 、 静 劳 逸 能 , 中胰岛和肾上腺与中风病先兆证的发生关系密切。内分泌 人 居 动 其 和体 质强 弱变化而变化 。《 问 ・ 脉别论 》 “ 素 经 述 凡人 之惊恐 恚 腺体 细胞分泌 的激 素信号分 子随血 液循环 作用于全 身不同 的组 劳动静 ,脉 ) ( 皆为变也 ” 。忧 思不解 , 伤正气 , 机郁结 , 道 织细胞调节人体功能 , 损 气 脉 中医学概之 “ 天癸”, 激素分 泌过多或不 足 不利 , 素问 ・ 《 汤液醪醴论》 出“ 指 嗜欲无穷 而忧患 不止 , 精气 驰 则影响脏腑器 官 的功能 行使 。《 匮要 略》“ 肝之 病 , 金 见 当先 实 坏 , 涩卫 除” 荣 。抑郁 忿闷 , 则脏腑 受损 , 气火失衡 , 郁火 内生 , 气 脾” 是抑制乘克关系 的指导性原则 , 体现 内脏之 间存在微观 信号 阴受灼 , 灵枢 ・ 故《 百病始生篇》 中有“ 忧思伤心 , 忿怒伤肝 ” 《 , 素 传导本质 。情志不畅伤肝 , 进而传导乘脾 , 降低人体抵抗力 , 影响 问阴阳应象 大论 》 提到 “ 壮火之气 衰 , 少火之 气壮 , 壮火 食气 , 气 血脉保护和约束气血畅行作 用 , 不仅 脾受克 伐 , 干扰胰 岛内分 也

中风先兆的中医研究进展

中风先兆的中医研究进展

内蒙古中医药第38卷2019年8月第8期I n 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No.82019163药科技出版社,2002:115-117.[19]朱周,张明,刘胜芬,等.208例痛风患者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6(2):1-3.[20]池顺智.痛风的发病因素与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性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21]蒋春梅,李娟.痛风危险因素、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5):590-592,595.[22]周彩云,马芳,唐今扬,等.原发性痛风相关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8):3577-3578.[23]郭泽莹,张剑勇,张燕英,等.岭南地区痛风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8,24(1):57-59+63. [24]赵恒立.痛风中医证候与并发症相关因素的研究[J]冲国中医急症,2011,20(11):1755+1763.[25]李丹.痛风中医证型与患者影响因素及发病特点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26]钟秋生,周光挥,钟婉洪,等.痛风中医证型与血脂紊乱的相关性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0,42(10):88-89.[27]邓丰承,谭挺生,何嘉健.痛风性膝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关节镜下组织结构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光明中医,2018,33(4):451-453.[28]宋娇然.高尿酸血症中医证型特点及其与ABCG2的相关性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8.[29]刘静,谢克琴,曹跃鹏,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TLRs/MyD88的表达及其与中医证型关系的初探[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3):23-27+53.[30]曹跃朋,谢克琴,马武开,等.痛风性关节炎致炎细胞因子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40(1):55-59.[31]杨焊啥,肖碧跃,谢梦洲,等.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IL-1B、IL-6、TNF-a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4):625-627.中风先兆的中医研究进展龚丽朱晓宏(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上海200445)摘要中风先兆与中风关系密切。

中风先兆证治研究

中风先兆证治研究

先提 出“ 中风先兆” 之名 , 日“ 其 中风者 , 俱有先兆之证 ” 至此 中 ,
风 先 兆 之 名 正式 创 立 。刘 氏进 一 步 指 出 “ 人 如觉 大 拇 指 及 次指 凡
晕、 头痛 、 闷、 胸 肢体麻木 、 肉瞒动或 出现一过性语言不利等 。 肌 从 出现中风先兆到发病 是一个 由轻到重 的过程 。中风先兆开始 并不十分严重 , 且持续 时间短 , 很容易被医者 、 病者忽视 , 因此若
滞 , 足急麻 , 手 体脚 缓 弱 , 是 中风 先 兆 ” 罗 天 益 在 《 生 宝鉴 ・ 乃 ; 卫
中风门》也指出 “ 凡人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 , 三年 内
有 中风 之疾 也 ” 。 尽 管这 一 时期 对 于 中风 病 的病 因病 机认 识 以 “ 内风 ” 论 为 立
中图分类号 : 2 5 2 文献标识码 : R 5. A 文章编号 :0 4— 4 X(07 0 10 7 5 2 0 )4—06 0 4 0— 2
【 摘要】 中风病患者在发病前往往有先兆症状 , 中风先兆亦称小中风, 临床表现为中度头晕、 其 头痛、 胸闷 、 肢
体麻木 、 肉动或平时出现一时性语言不利等 。中风先兆的论述形成于唐宋 以前 , 肌 在其他时期也有不同描述 , 但 中风先兆之名确立则 以刘完素为主 , 明清时期历代医家对其描述更加细致。随着历代医家对 中风先兆症研
主, 但对其先兆症的治疗仍从疏散外风而治 , 河间指 出 “ 刘 宜先
服八 风 散 、 风 汤 、 麻 丸 、 一料 为效 ” 《 药 院方 》中认 为 可 愈 天 各 ;御 以用 木 香 保命 丹治 疗 中风 先兆 , 认 为“ 并 急服 此 药无 不 立 愈 ” 。
3 进 一 步发 展 于 明 清 时期

中风先兆证治浅谈

中风先兆证治浅谈

发生与发展,避免和减轻疾病对人类的危害,进而促进人类的健康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整个医学体系和医疗工作由 治病医学 向 健康医学 转变。

中医 治未病 在我们体检中心开展的项目中主要有中医体质辨识和亚健康测评。

前者参加体检的一家四代人,姥姥、母亲、儿子均在我们体检中心体检过程中同时做有中医体质辨识及亚健康测评。

姥姥、母亲中医体质辨识属阴虚质,儿子中医体质辨识属正常质。

儿子亚健康测评为心理亚健康,证候分型为心脾两虚型。

我们为其均进行了中医药特色疗法干预(一般干预方法,保健药茶,针灸按摩,中药调理等),为客户开出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及措施,客户十分满意。

这里面包括儿子的未病先防(预防糖尿病和高血压)及姥姥、母亲的既病防变(防止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发症)具体方法。

3基因检测与中医 治未病 的关系疾病易感基因检测,是一种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通过人体是否携带某种疾病的易感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对受检测者患某种疾病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为受检测者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以便有针对地开展疾病预防。

基因检测是现代医学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可以从基因水平全面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亚健康状态下的健康检测与健康管理,以达到预测疾病,预防疾病和健康促进的作用。

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出 治未病,通过中医的调理和治疗,达到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

中医 治未病 ,是在未患病之前,尚无疾病的症状时就根据舌脉、体态、体质,运用中医理论,推测出将容易患某种病,提前制定防病方法,以预防或防止并发症。

中医体质辨识运用中医的四诊和八纲辨证将中国人的体质分为9种[1]。

各种体质偏颇是疾病发生失调的内在依据。

同时,正是由于体质的不同,导致机体疾病的发生与转归也不尽相同。

两千多年来,中医 治未病 的理论不断指导着中医养生保健和临床实践,而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充分证明了中医 治未病 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基因检测和中医 治未病 均为预防疾病及健康管理提供了依据,可提前预知将来是否会发生某种疾病,以便及早采取预防、治疗措施,从而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延年益寿、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古今对中风先兆的认识

古今对中风先兆的认识

古今对中风先兆的认识作者:周冠虹来源:《祝您健康》1982年第01期中风常以发病急骤而令人感到突然,所以有人称之为“脑血管意外”。

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中风虽然发病急骤,发病之前却也经过一个相当长的病理演变过程。

据统计,大约70%的中风病人事前都多多少少会感觉到一些前驱症状,这些前驱症状就是即将发生中风的先兆,它常在发病前数分钟、数小时或者数天前出现。

人们如果能在事前捕捉住这些先兆,一场灾难的中风往往可以制止,至少也可以大大减少它的危害;否则,严重的后果就会很快来临。

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医学中对于中风的先兆都有许多描述,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

古人的描述早在元代朱丹溪已经指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

同时期的罗天益说:“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风之患。

”而描述得更为详尽的,当椎清代的王清任。

他以“记未病前之形状”为题,记录了中风的34种先兆徵象,可大致归纳为:1中年人觉大拇指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者。

2有时无特别缘由而头晕或发沉者。

3平素聪慧而忽无记性,言语过少、有头无尾、语无伦次者。

4肌肉无故麻木、跳动或抽搐,行走犹如脚踏棉絮者。

5有时眼睛发直或眼皮跳动、视物不全者。

6有时上嘴唇突然跳动或上下嘴唇相凑发紧、日流涎沫者。

7耳内无故有一阵风响或蝉鸣者。

8感到胸口堵塞或有气接不上感觉者。

从上述描绘中可以知道,古人对中风先兆的描述已经十分具体而深刻了。

五个方面和十二种常见微象现代西医对中风预兆的描述,一般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这是最常见的。

是由于脑供血不足而使掌管运动功能的神经发生了障碍。

常见的表现如突然嘴歪,流日涎,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四肢一侧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交,有的则出现肢体抽痉跳动。

二、头痛头晕:头痛的形式与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较重;由平时的间断性变成持续性。

若头痛固定在某一部位,常表示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先兆。

中风先兆——陈老中医...

中风先兆——陈老中医...

中风先兆——陈老中医...一、中风证与中风先兆证的定义1、什么是中风中风又名“卒中”,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吸烟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的一种突发性急、危、重症。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謇塞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

并具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

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因本病起病急剧,变化迅速,与自然界善行数变之风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为中风。

但当与《伤寒论》中所称的“太阳中风”名同实异,不能混为一谈。

若临床还有的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昏不识物及亲人,或步履维艰,或偏身疼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者,而以半身不遂等症状为主者,仍属中风范畴。

2、什么是中风先兆中风先兆证与中风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加以了解。

本文讲的是中风先兆证,而不是中风证。

其目的是掌握此中风先兆证,可防止中风证。

一旦出现中风证,也可尽快地抓住时机,挽救患者于危难之时争取时间,意义相当重大。

中风先兆证也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以眩晕、肢麻、短暂性瘫软、语涩、晕厥发作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一些病人可以发展为中风病,但大部分病人经治疗、调养、可防止或延缓中风病的发生。

医者对临床接诊病人,要认真询问和观察,若见上述症状或体征出现,必须高度警惕,采取积极的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以阻止病情的发展,真正执行“治未病”的思想。

二、中风先兆证源流中医学对于中风先兆证的最早描述和记载,始见于《内经》,《内经》中称其为“微风”,并载有防治的方法。

而对于中风先兆证这一概念,历代文献有不同记载:从最早的名称和描述上追溯,始见于《内经·调经论》曰:“形有余则腹胀,经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把气血未并,五脏安定,但出现肌肉蠕动这一表现称为微风,含有轻微中风之义,这也就是我今天讲的中风先兆证。

至汉·张仲景则称为中络,表现为肌肤不仁。

明清中风先兆证认识

明清中风先兆证认识

2012年8月关键词:中风;先兆证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6-0115-02明清中风先兆证认识研究焦玉梅*杨金生***北京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100010)**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100700)2012年6月14日收稿安泰,役冒非理,白疴生焉。

”2.3在辨证论证方面:以三因论脉,提倡四脉为纲,以脉识病:《三因方·卷一·脉偶名状》中详细论述了二十四种常见脉象的性状及见于人迎、气口不同部位的所应病理,将浮沉迟数四脉置于篇首,正如《三因方·卷二·五科凡例》中指出的“又须知二十四脉,以四脉为宗,所谓浮沉迟数,分风寒暑湿,虚实冷热,交结诸脉,随部说证,不亦约乎。

”将浮沉、迟数这两组表示脉位及脉动频率的基本脉象作为依托,演变及组合出临床常见脉象,这样可以执简驭繁,以此四者为宗来统领诸脉[5]。

《三因方》中强调学医必识“脉、病、证、治,及其所因”,因脉以识病,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

陈氏认为“究明三因,内外不滥,参同脉证,尽美尽善。

”他继承了前人学说,取其要义,有所发挥。

首先,他指出:淫邪外入,自经络而入于脏;情意内郁自脏腑出而应于经。

医者必须先识和六经的本脉,然后方识五脏和六经的病脉。

凡病六经流注、五脏相传,各以部位推寻。

其论脉特点在于分人迎气口,以辨内外因;列表里九道,以叙感伤病,使六经之所感,五脏之所伤[5]。

陈氏认为,察脉必以人迎气口分内外所因是“学诊之要道”。

其诊法以人迎候六淫外感;气口候七情内伤;其不应于人迎、气口者,为不内外因。

同时,陈氏又认为二十四脉可以约为浮、沉、迟、数四脉,如说:博则二十四字,不滥丝毫;约则浮、沉、迟、数,总括纲纪。

”陈氏这种辨证重脉的思想,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并影响了永嘉医派其他的医家[10]。

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主要贡献《三因方》主张以因辨病,按因施治,以脉象、病源、证候入手,通过分析疾病临床证候,探知发病原因,归纳证候类型,推测病理机制,以此作为论治依据。

明清两代医家诊治中风先兆经验探析

明清两代医家诊治中风先兆经验探析

同脉 象表 现 应 给 予 辨 证论 治 , 从 而 达 到 药 到病 除 的 目的 。明代李 中梓 在 其代 表 作 《 病 机 沙篆》中记
载, 出现 中风先 兆应 服用 十全 大补汤 加羌 活 。 同时
1 . 3 脉诊 、 望 诊 所传 达 的信 息有 助 于 中风 先 兆 的 诊断 脉 象 是 一种 生 物 信 息 的 传 递现 象 , 它 可 以 反映疾 病 的 部位 , 邪 气 的进退 、 正 气 的盛 衰 。通 过 分 析 患者 的脉 象 , 能够 辨 析病 情 、 判 断预 后 及提 供 临床 治疗 依据 。冯 兆 张在 《 冯 氏锦囊 秘 录 ・ 杂症 大
还 阐述 了外 中 、 内中的 区别 , 认 为 上述 临床 表 现 为 营卫受邪 , 是外中的先 兆, 如 果 患 者 出现 上 盛 下 虚、 头眩 脚 软 、 神短、 忽 忽 言语 失 常等 症状 , 是 因痰 火将 发 , 为 内生 先兆 。此 外 , 李梃在 《 医 学入 门 ・ 杂 病 提纲》 中还 提 出眉 棱 骨痛 也 是 中风 先 兆 的观 点 。 王 肯 堂在 其 著 作 《 证 治准 绳 ・ 分 别 阴 阳》中详 细 指 出中风 先兆 之 阴 中、 阳 中 的不 同 临床 症状 : “ 阴中,
f r o m t h e d o c t o r s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o s e mi o l o g y o ft h r e a t e n e d a p o p l e x y , t h e r a p e u t i c me t h o d a n d p r e v e n t i v e me t h o d s .
“ 脉多 弦滑 , 虚 软无 力 ” , 根据 左 、 右脉 的 不足 , 分 别 服 用 四物 汤和 四君 子汤 。孙 氏针 对 中风 先兆 的不

中风病先兆证发病基础探讨(一)

中风病先兆证发病基础探讨(一)

中风病先兆证发病基础探讨(一)【摘要】中风病先兆证病因病机复杂,归根于人体正气的减弱和损伤。

多因素的重复累积使整体气血阴阳发生阶段性失衡,血脉的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改变而引起脑动脉硬化。

中风病先兆证是脑动脉硬化和阴阳维系动态失衡之外现。

文章索引中医文献知识,联系现代研究成果,对中风病先兆证病因病机进行深层次探讨,揭示中医对该病认识蕴含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中风病先兆证;病因病机;血脉;血管中风病先兆证是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发生前期人体出现的异常先导综合证候,审证求因、逆转调治是防止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进一步发生的必要手段。

中风病先兆证是由多种因素作用于人体影响了脑络血管功能的正常发挥所导致的中风先期轻证,与脑动脉硬化及脑动脉血管壁的损伤有关。

而脑动脉硬化如果不出现脑组织的缺血和血管壁薄损性伤害可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

中风病先兆症状是在动脉硬化基础上未能避免致病因素的隐袭重复伤害、正气不足的状况下出现的临床事件。

1中年是血脉功能衰变起点中年是人体体质变化的一个转折点,由强壮自然进入衰落过程。

《素问·天年》中述“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说明经脉强弱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经脉是全身气血运输之通道,构成脉络—血管系统,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具有自身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物质代谢特点〔1〕,经脉主分支走行与动脉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经脉之“行血气而营阴阳”功能包含了动脉所发挥的功能。

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动脉血管内膜菲薄,其内皮细胞是代谢活动旺盛的内分泌组织和体内激素效应的靶器官,能够分泌多种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前列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黏附分子等;动脉血管壁中层较厚,含有丰富的平滑肌和弹性纤维。

中年以后趋向老化的动脉血管壁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其分泌和代谢能力降低,血管内皮对血流张力改变的适应能力减弱而容易受到损伤,血中脂肪、复合糖类等物质也易于沉积于损伤处而形成纤维薄帽,谓之“虚处留邪”。

中风先兆的辨证论治与预防

中风先兆的辨证论治与预防

中风先兆的辨证论治与预防【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病,以突然昏迷,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中医古代文献概称为中风,而提示患者可能或将患中风的一系列症状称为中风先兆。

中风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危害性较大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呈上升趋势。

据估计,美国每年有73万人发生中风,其中约16万人因此而死亡,病死率高达20%。

近年来有资料表明,我国中风病例可达600万~700万,每年新发中风200万~250万例,每年约150万例死于该病,另外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为94.07/10万,患病率为诸病之首。

中风严重损害人脑功能,也是致病的重要原因,约有2/3的患者在中风后留下病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麻木、情感异常、吞咽困难、痴呆等症状。

而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活动量减少、吸烟、过度饮酒和快餐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在加重中风的日益流行和年轻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2020年发生中风的患者将增加一倍。

而积极有效地治疗中风先兆,可使大部分患者避免发生中风,另一部分人发病年龄延后,从而提高个人生活质量,也减轻了社会、政府和家庭的负担。

因此,防止中风的发生,治疗中风先兆尤为重要,在这方面,中医药有显著的疗效和优势。

中风先兆是提示人可能或将患中风的一系列症状,以眩晕、麻木、舌强、耳聋耳鸣、脉弦硬或细弦如循铁丝感为主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严重地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现把中风先兆的治疗及预防介绍如下。

1 中风先兆的临床表现中风先兆的临床表现较多,也因个体差异和所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同。

根据先贤经验及笔者临床总结如下。

头部及胸部表现眩晕,耳聋耳鸣,眼花,眼睑、人中或鼻梁颤动,语言不利,舌强,项强,意识一过性丧失,健忘,睡卧流涎,或头痛头胀,头皮麻木,也有自觉头皮如虫钻蚁爬之感者;以及胸闷,心悸,心烦等。

四肢表现手足麻木,多见大指、次指,也可见于其他指(趾)及整个肢体,四肢不定处痉挛,肌肉掣动,握物无力或困难,行走气短,步态不稳,自觉头重脚轻,忽有腿软如履棉花感,行动方向不能自控等。

负暄医话:明清“中风”粹要

负暄医话:明清“中风”粹要

负暄医话:明清“中风”粹要日期:2021年04月22日感悟:中医,是一场人生修行。

汉唐时期的医家对“中风”多认为致病因子为外风,金元时期对中风病因的认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此时的医家大力倡导中风的内因学说。

延至明清,很多医家开始完全否定外风致病一说,认为“中风”纯为内因做祟。

这一时期涌现出以张景岳、叶天士、王清任为代表的积极进步人士。

他们从个人的实践经验出发,对“中风”的认识别开生面,并直抒胸臆阐述己见。

在他们的倡导下,“中风”的病因病机及证治又再次向前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促进了中医对“中风”这一疾病的理论与治疗向纵深发展。

张景岳明确提出了“中风非风”,《景岳全书》:“余欲易去中风二字,而拟名类风,又欲拟名属风。

然类风、属风,仍与风字相近,恐后人不解,仍尔模糊,故单用河间、东垣之意,竟以非风名之。

”此外,景岳强调肝风内动的内因学说,他说:“中风一证,病在血分,多属肝经,肝主风木,故名中风,奈何自唐宋名家以来,竟以风字看重,遂多用表散之药。

不知凡病此者,悉由内伤,本无外感,既无外感而治以发散,是速其危耳”。

张景岳认为祛散外风并不能治疗中风,反而会贻误病情,“速其危耳”。

实际上是直接推翻了张仲景《金匮》、孙思邈《千金》的认识及治疗方案。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程响 - 清新的小女孩(中文版)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对中风论述详尽,其指出中风有“真中、类中,中经络、血脉、脏腑之分”,叶天士认为“真中虽风从外来,亦由内虚,而邪得以乘虚而入”并批评当时社会“医者不分真伪,每用羌防星半乌附细辛,以祛风豁痰,虚症实治,不啻如枘凿之殊矣。

”叶氏又提出自己的观点,“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

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

”很明显,叶天士也支持“内风”学说。

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还将“中风”与“肝风”分别开来。

肝风不包含中风的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的症状,仅仅是头痛、眩晕、耳鸣等肝阳上亢的症状。

明清时期中风病中医证候归纳探析

明清时期中风病中医证候归纳探析

明清时期中风病中医证候归纳探析
赵德喜;张影;王禹;王健
【期刊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29)002
【摘要】明清时期中风常见证型是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虚肝郁、风痰.气血亏虚为中风病的基本病机.肝肾阴虚也是中风病的重要病机,脾虚肝郁是中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风痰为中风病的致病因素.明清两代对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有较大成就.整理的范围较广,采用方法较多,具体体现在:1)大型丛书与类书的编纂.医学界也单独编过一些大型类书与丛书;2)版本源流的考证;3)各种经典医籍的校勘、注释、辑佚等;4)医学专业目录的编纂;5)医史人物传记的编辑.明清时期,始搜集整理,编纂专集,为中医专史之滥觞.
【总页数】2页(P334-335)
【作者】赵德喜;张影;王禹;王健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2
【相关文献】
1.海南地区中风病患者急性期中医证候的分布 [J], 张冠壮;黄宏敏;许玉皎;陈琪;赵光峰;王家艳;刘卫花;刘德浪
2.岭南地区近10年中风病中医证候规律分析 [J], 朱根福;谭玉群
3.基于广义估计方程的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纵向相关性分析 [J], 江丽杰;胡镜清;易丹辉;徐宁;陈倩
4.三级中医综合康复对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候变化影响观察 [J], 李晶晶;廖寅邦
5.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中风病中医证候分类 [J], 顾天宇;严壮志;蒋皆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王 东 方. 整 三 因意 在 创 新 【 . 宁 中 医 杂 志 ,99 2()9 9 ] 调 J辽 ] 19 ,63: — 9
1 o o.
【 ] 艳 , 春 艳 . 嘉 医 派 的 学 术思 想探 析【 . 用 中 医 内科 杂 l赵 0 王 永 J实 】 2 0 。64 : 9 10 1 《 三因方》的病 因理论特点在于把纷纭复杂的千千万万的疾 志 ,0 2 1 ( ) 7 — 8 .
2 0 ,6 3 : 5 19 04 1 ( ) 9— 9 . 1
【 孟 繁 洁 . 择 学 术 思 想 阐微 【. 津 中医 学 院 学报 ,97 1 5 】 陈无 J天 】 19 ,6
( 23  ̄: . - 『 刘 时觉 , 6 1 陈克 平 , 刘尚 平. 陈无择 是 永嘉 医派 的创 始人 [. J浙江 中 ] 医杂志 ,00 1 8 3. 2 0 。: — 9 3
『 陈言 . 因极一 病证 方论 【 1 1 】 三 M.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 8 . 人 1 3 9 [ 庄 奕周 . 2 ] 陈无 择 对 病 因 学的 贡献 [. 建 中 医 药 ,922 () J福 ] 19 ,33 :
2 -2 5 7.
【 范永 升. 江 中 医学术 流派 【】 3 】 浙 M . 中医 药出版社 . 0. 中国 2 9 0 [ 王雨秣.三因方》 中医临床辨证的贡献阴. 4 ] 《 对 中医药临床 杂志 ,
的 目的。
【 孙 晓 波. 无 择 医 学心 理 学 思 想初 探 【. 都 中 医 学院 学 报 , 7 】 陈 J成 ]
18 ( ) 6 4 . 9 4,3 : — 8 4
[ 洪涛.三因方》 8 降 《 外感病观 浅析【 . 中医学院学报 ,94 1 J安徽 】 19 ,3
()— . 4 : 4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展 , 并影响 了永嘉医派其他的医家 。
3 《 因极 一病证 方 论》 三 的主 要贡 献 《 因方 》 三 主张 以 因辨病 , 因施 治 , 象 、 源 、 候人 手 , 按 以脉 病 证 通 过分 析疾 病临床 证候 , 知发 病 原 因 , 纳证 候 类型 , 测病 理 探 归 推 机制, 以此作 为论 治依 据 。 在 当时是 一 种理 论上 的创 新 , 论 这 方法 上 的进 步 。但 应注 意 的是三 因分 类 只是 手段 , 主要 目的在 于另 辟 方 剂学 由博 返约 的蹊 径日 《 因方 》 。三 自序指 出 ,俗 书元 经 , 理乖 “ 性 误” “ ,不削繁芜 , 罔知枢要 ”】 【 因而削繁知要 、 1 , 由博返约是其著述
21 0 2年 8月
15 1
安 泰 , 冒非 理 , 生 焉 。” 役 白疴 23 -在辨 证论 证 方 面 : 以三 因论 脉 , 倡 四脉 为纲 , 提 以脉 识 病 :三 《 因方・ 卷一・ 脉偶名状》 中详细论述了二十四种常见脉象的性状及 见 于人 迎 、 口不 同部位 的所应 病 理 , 浮 沉迟 数 四脉 置 于篇 首 , 气 将 正 如《 因方 ・ 二 - 三 卷 五科 凡例 》 中指 出的 “ 又须 知 二 十 四脉 ,以 四 脉 为宗 , 谓 浮沉 迟 数 , 风寒 暑 湿 , 实冷 热 , 所 分 虚 交结 诸 脉 , 部 随 说证 , 亦约乎 。” 不 将浮 沉 、 数 这两 组表 示 脉位 及 脉 动频 率 的基 迟 本脉象作为依托 , 演变及组合出临床常见脉象 , 这样可 以执简驭 繁, 以此 四者 为宗来 统 领诸 脉 。 《 因方 》 三 中强 调学 医必 识 “ 、 、 、 , 脉 病 证 治 及其 所 因 ”因脉 以 , 识病 , 因病 以辨证 , 随证 以施 治 。陈 氏认 为 “ 明三 因 , 究 内外不 滥 , 参 同脉 证 , 美尽 善 。” 尽 他继 承 了前 人学 说 , 其要 义 , 所发 挥 。 取 有 首先 , 指 出: 邪外 人 , 他 淫 自经 络 而 人 于 脏 ; 意 内郁 自脏 腑 出而 情 应 于经 。医者 必须 先识 和六 经 的本 脉 , 然后 方识 五脏 和六 经 的病 脉 。 病六 经 流注 、 凡 五脏 相传 , 以部 位推 寻 。 论脉 特点 在 于分 各 其 人迎气 口, 以辨内外因; 列表里九道 , 以叙感伤病 , 使六经之所感 , 五脏之所伤月 。陈氏认为 , 察脉必以人迎气 口分 内外所 因是“ 学诊 之要道” 。其诊法以人迎候六淫外感; 口候七情 内伤 ; 气 其不应于 人迎、 口者 , 气 为不内外 因。同时 , 陈氏又认为二十四脉可 以约为 浮 、 、 、 四脉 , 说 : 则 二 十 四字 , 滥 丝 毫 ; 则 浮 、 、 沉 迟 数 如 博 不 约 沉 迟、 , 数 总括纲纪。 陈氏这种辨证重脉的思想 , ” 促进了临床 医学 的
宋代 之后 的 医学界 遵 从并 继承 了陈无择 的 三因论 , 为陈 氏 认 将复 杂 的疾病 按病 原 分为 外 因六淫 、 内因七 情 、 内外 因三 大类 , 不 具 体 而全 面并 且符 合 临床 实践 日 而且 该 书理法 齐全 , 。 既有理 论 的 阐述创新 , 又有方剂的加减灵活运用 , 具有临床的实用价值 , 直到 今天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一书 , 中医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 对 践 , 有很 大 的参 考价 值 。 氏的著 作《 仍 陈 三因方 》 于病 因、 、 、 对 脉 证 治法 、 方药 的论 述 的确 有独 到 之处 , 中医 的发展 做 出了一定 的 、 为 有实 用性 的贡 献 。 参 考文献
病 , 据 不 同 的发 病 原 因 加 以归 纳 分 类 ; 根 然后 辨 证 求 因 , 因论 审
治, 通过分析疾病临床症状 , 探知发病原 因, 归纳证候类型 , 推测 病理 机制 , 以此 作为 论 治 的依据 。这 就使其 三 因论 立足 于辨证 并
论 治 的现 实基 础上 成 为辨 证论 治 的主要 方法 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