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四大区域板块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2000—2010年)
四大区域板块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2000—2010年)作者:许欣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32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第十届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论文选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即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已进入新的十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也即将迎来十周年。
本文利用2000—2010年的数据,对十年间我国四大区域板块之间和四大区域板块内部各省区经济的增长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重新检验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一、四大区域板块经济增长的数量检验及结论(一)描述性分析1、四大区域板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年度地区生产总值除以GDP平减指数,换算成按1978年不变价表示的GDP;然后除以四大区域板块每年末人口数,得到各地区以1978年不变价计算的人均GDP数值。
结果显示,2000—2010年,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四大区域板块人均GDP 年均增长率采用水平法计算各区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
结果显示,2005年以前,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2005年以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GDP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
(二)收敛性检验1、σ收敛检验本文采用人均GDP变异系数来直观地度量σ收敛。
图1中,分别计算了2000—2010年四大区域板块之间和四大区域板块内部各省区间的人均GDP的变异系数。
结果显示,2000—2010年,四大区域板块之间存在明显的σ收敛,东部地区内部也存在明显的σ收敛;中部地区六省变异系数从2000年的0.1692到2010年的0.1686,东北地区从2000年的0.2708到2010年的0.2772,σ收敛均不明显;西部地区各省存在明显的σ趋异。
2、β收敛检验为了验证四大区域板块之间和四大区域板块内部是否存在绝对β收敛,建立如下计量方程:Gi,t=α+βlog(gdpi,t-1)+μi,t其中Gi,t为各地区2000—2010年期间每年人均GDP增长率,log(gdpi,t-1)为各地区初始人均GDP,μi,t为误差项。
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分析
Vo . No 3 1 8, .
Jn 2 0 u.06
转 型 时期 中 国经 济 增 长 的地 区差 异 与 收敛 性 分 析
彭支 伟 陈柳 钦
( . 开大学 经济学 院, 1南 天津 3 0 7 ;. 00 12 天津 社 会 科 学 院 , 津 3 09 ) 天 0 1 1
摘 要 : 过 对 17 20 通 9 8~ 04年 中 国地 区 经 济发 展 的 分 析认 为 ,O世 纪 9 2 O年 代 以 来 , 国省 际 经 济 发 展 差 距 有 扩 我 大 的趋 势 , 且 , 成 了以 东、 、 部 为 界 的 显 著 “ 敛 俱 乐部 ” 象 。 本 文 以 新 古 典 收 敛 模 型 为 框 架 , 转 并 形 中 西 收 现 对 型 时期 各 省 区 的 经济 发 展 进 行 计 量 分 析 , 出 了 条件 收敛 的 结 论 。 得 关 键 词 : 区 差 异 ; 敛 俱 乐部 ; 件 收 敛 地 收 条 中 图 分 类 号 :2 F9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39 ( 06 0 0 1 0 10 6 9 2 0 ) 3— 0 4—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免 , 这种 差距 长期 存 在并持 续拉 大 , 但 可能 影 响到 整体经 济 的效率 , 不 利 于社 会 稳 定 和 社 会 整 体 也
福 利水 平 的持 续 提 高 。 因此 , 省 区间 发 展差 距 各 能 否缩 小 , 就是 在各 省 区间 是否存 在 收敛 , 也 以及 如何 才 能实 现收敛 , 为近 年研 究 的一个 热点 。 成 有关 经济 收敛 的理 论 , 早 可 以追 溯 到 12 最 98
K e o ds:e in ld s rt yw r r g o a ipa y;c n e g n e cub ; c n iin lc n e g n e i o v r e c l s o d t a o v r e c o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一直是焦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各地区经济差异状况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
相比之下,中西部内陆地区则受到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区域经济差异导致资源分配不均、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为更直观地了解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我们选取了全国31个省会城市作为样本,根据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进行综合排名。
结果显示,排名靠前的城市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排名靠后的城市则集中在中西部内陆地区。
这表明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势地位,而内陆地区则处于相对劣势。
然而,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敛趋势。
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挥自身产业优势,逐步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
例如,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依托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结论与对策建议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现象仍然存在,但各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敛趋势。
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下对策建议可供参考:继续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中西部内陆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链水平。
推动各地区协同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与联动。
促进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建立跨地区合作园区和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互补。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分析——基于扩展Solow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分析——基于扩展Solow 模型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利用扩展Solow 模型对其增长条件收敛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对2000-2017 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各区域之间的收敛速度较慢,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西部地区最慢。
同时,本文也探讨了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别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角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扩展Solow 模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一、绪论近年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
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将“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列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这也为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然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了解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增长条件收敛是经济学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不同地区或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外部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变化,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趋同的情况。
Solow 模型作为增长理论中的经典模型之一,可以用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的情况。
本文将利用扩展Solow 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进行实证研究。
二、相关理论(一)Solow 模型Solow 模型是以罗伯特·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派增长理论模型。
Solow 模型基于勒昂孟德假设,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三个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Solow 模型认为,如果各地区的资本产出比率相同,那么各地区的增长率也应该相同。
这一理论被称为“条件收敛”。
(二)扩展Solow 模型在Solow 模型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扩展Solow 模型,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也纳入到模型中。
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分析_宋长青
文章编号 ㊀1002-2031(2013)06-0046-06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分析宋长青㊀李子伦㊀马㊀方㊀㊀ 摘㊀要 ㊀经济增长效率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之一㊂运用SFA 技术对1981-201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性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属于要素驱动型增长,资本对GDP 的贡献远高于劳动力;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效率的提高;考察期内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空间仍很大;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区域差异明显,呈现 东高西低 特征,但这种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全国及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收敛特征㊂关键词 ㊀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地区差异;收敛性 中图分类号 ㊀F061.5;F124.1㊀㊀㊀㊀ 文献标识码 ㊀A㊀㊀ 作者简介 ㊀宋长青(1984 ),女,汉族,山东沂水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货币政策㊁宏观经济分析;李子伦(1988 ),男,汉族,陕西西安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马㊀方(1979 ),男,汉族,山东昌邑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㊂基金项目 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AZD001)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对策研究㊂ 收稿日期 ㊀2013-02-23 修回日期 ㊀2013-04-10㊀㊀一㊀引言㊀㊀一国经济发展的好坏,除了要关注其经济增长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其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在学界已经基本上达成了共识㊂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关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甚少,目前学术界尚处于探索阶段㊂本文试图从效率视角考察 六五 至 十一五 时期(1981-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状况,以期在现阶段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为有关部门提供接近现实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加工库以及政策依据㊂现有关于经济增长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㊂第一个方面是关于技术效率概念的界定㊂法雷尔(Farrell)从投入角度认为技术效率是指在相同产出下生产单元理想的最小可能性投入与实际投入的比率[1],而利本斯坦(Leibenstein)从产出角度认为技术效率是指在相同投入下生产单元实际产出与理想的最大可能性产出的比率[2]㊂从目前的实证研究来看,基于产出角度来测度技术效率得到了普遍运用㊂第二个方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实证研究㊂许长新在1994年横截面数据基础之上,利用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的经济增长效率进行了测算,得出我国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在0.90以上的结论[3]㊂而何枫等发现我国整体平均技术效率水平相对偏低,但总体上呈现出一种㊀总第215期城市问题2013年第6期㊀稳步上升的趋势[4]㊂于君博通过对1979-2004年间的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发现此期间我国技术效率改善不明显,且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甚至还出现了下滑的趋势[5]㊂朱承亮等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且存在区域差异[6]㊂综上,已有的关于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研究,其结论还存在不少分歧,且现有文献大多侧重于经济增长效率的测度,而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机制研究较少㊂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差距拉大不可避免,但是过大的地区差距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升,而且也会对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㊂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技术对1981-201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效率进行测度,着重分析在此期间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性㊂㊀㊀二㊀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㊀㊀1.研究方法根据缪森和布鲁克㊁贝蒂斯和卡洛(Meeusen& Broeck㊁Battese&Corra)以及坎贝尔和洛弗尔(Kum-bhakar&Lovell)等的研究成果[7-9],SFA模型基本上可以表达为:y=f(x;β)㊃exp(v-u)㊂其中,y 表示产出,x表示投入,β表示待估计的参数;误差项ε为复合结构,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v服从N (0,σ2v)分布,第二部分uȡ0,表示那些仅仅对某个个体所具有的冲击㊂本文根据贝蒂斯和克罗利(Battese&Coelli)模型的基本原理[10],运用对数型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进行测算㊂具体的研究模型如下:ln(y it)=β0+β1㊃ln(L it)+β2㊃ln(K it)+v it-u it(1) TE it=exp(-u it)(2) u it=exp[-η㊃(t-T)]㊃u i(3)γ=σ2u/(σ2v+σ2u)(4)在式(1)中,i为各省市区的排列序号,i=1,2 ,N;t为时期序号,t=1,2, ,T;y it表示i省市区第t年度的产出,L it表示i省市区第t年度的劳动力投入量,K it表示i省市区第t年度的资本投入量㊂β0为截距项,β1,β2为待估计的参数,β1表示劳动力产出弹性,β2表示资本产出弹性㊂其中误差项εit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v it (0,σ2v)分布,表示经济系统的外部影响因素和一些数据上的统计误差;第二部分u itɪiid(独立同分布)并服从正态截断分布N(u,σ2u),即u it非负,它反映那些在第t时期仅仅作用于第i个省市区的随机冲击变量㊂在式(2)中,TE it=exp(-u it)表示样本中第i 个省市区在第t时期的技术效率水平㊂当u it=0时,TE it=1,即此时该省处于技术有效状态,表明该省的生产点位于生产前沿上;当u it>0,TE it值就处于0-1之间,我们称这种状态为技术非效率,此时该省的生产点位于生产前沿之下㊂式(3)描述了时间因素对技术非效率u it的影响,其中,η是待估计的参数,当η>0时,exp[-η㊃(t-T)]将以递增的速率下降,即技术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以递增的速率降低;当η<0时,exp[-η㊃(t-T)]将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即技术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以递增的速率增大;当η=0时, exp-η㊃(t-T)[]将维持不变,即各省市区的技术效率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㊂在式(4)中,γ也为待估参数,表示随机扰动项中技术无效率所占的比率㊂当γ接近于1时,这说明模型中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技术非效率u it,也即此时该省的实际产出与前沿产出之间的差距主要来源于技术非效率所引起的损失;当γ接近于0时,则说明实际产出与前沿产出之间的差距主要来自于统计误差等外部影响因素㊂如果γ=0,则表示σ2uң0,进一步地可以推理得误差项εit=v it㊂在统计检验中,若γ=0这一原假设被接受,即说明所有测算的省市区的生产点均位于生产前沿曲线上,此时则无须使用SFA技术来分析,直接运用OLS方法即可㊂若γ=0这一原假设被拒绝,则一般的采用最大似然法㊂2.数据处理本文对1981-2010年30个省份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研究㊂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统一,从1996年起四川省的数据包括重庆市㊂原始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㊂具体数据处理如下:y it表示i省市区第t年度的GDP(单位:亿元人民币),并将历年GDP全部按照1978年价格基准进行折算;L it表示i省市区第t年度的从业人员数量(单位:万人);it表示i省市区第t年度的年均固定资本存量(单位:亿元人民币)㊂由于我国现行的统计资料中只有历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数据,而没有固定资本存量的数据,因此,本文运用 永续盘存法 对此进行处理㊂使用 永续盘存法 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问题: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㊁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减指数以及折旧率的选择㊂首先,假设第一期的资本存量是过去投资的加总,则投资时间序列可以近似地表示为:I(t)=I(0)eλt(5)对式(5)两边取自然对数得:ln I(t)=ln I(0)+λt,t=1,2, ,T(6)对式(6)进行回归分析,同时对序列相关进行处理,即可以得到I(0)和λ㊂于是第一期的资本存量为:K(1)=ʏ1-ɕI(t)dt=I(0)eλλ(7)以后各年的资本存量为:K(t)=K(t-1)(1-δ)+I(t),t=1,2, ,T(8)其中,δ为折旧率,且所有投资序列都按照1978年的价格进行平减㊂其次,关于固定投资序列的平减指数,1978-1992年,由于我国官方没有公布投资序列的平减指数,因此采用各省市区GDP的价格指数平减;1992年以后,则可以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中得到各省的固定资本投资平减指数㊂最后,在折旧率的选取问题上,本文接受大量同类研究中的假设,将折旧率定为5%㊂㊀㊀三㊀中国经济增长效率测度及地区差异分析㊀㊀根据上述模型和面板数据,本文对1981-201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效率进行测度㊂结果见表1㊁表2㊁表3所示㊂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得到以下结论㊂第一,γ=0.3089,且LR统计检验在1%水平下显著,这说明式(1)中的误差项有着较为明显的复合结构,其表明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分析可以使用SFA;u=0.2191>0,此时TE值处于0-1之间,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处于技术非效率状态,其表明在现有技术进步条件下,我国的经济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㊂第二,β1=0.2967,即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为0.2967,这说明我国从业人员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促进我国GDP上升0.2967个百分点;同理,β2=0.7640,即资本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为0.7640,这说明我国年均资本存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促进我国GDP上升0.7640个百分点㊂可见,在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中,资本要素的投入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主要地位,资本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几乎是劳动力要素贡献率的3倍㊂这一结论与当前学界的主流观点一致㊂郭庆旺,贾俊雪认为1979-2004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增长,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投入性增长方式[11]㊂此外在我国,劳动产出弹性β1与资本产出弹性β2之和大于1,为1.0607,为轻微的规模报酬递增,但是,这种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并不明显㊂㊀㊀表1㊀我国经济增长效率SFA的估计结果变量估计的参数系数标准差t统计值常数项β00.64500.14421 4.4726∗∗∗㏑(L)β10.29670.023212.7944∗∗∗㏑(K)β20.76400.010870.8116∗∗∗γ 0.30890.0762 4.0559∗∗∗u 0.21910.0653 3.3526∗∗∗η 0.02170.0047 4.6475∗∗∗log likelihood function261.0196∗∗∗LR test of the one-sided error225.6743∗∗∗㊀㊀注:∗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LR为似然比检验统计量,此处它符合混合卡方分布(Mixed Chi-square Distribution)㊂㊀㊀第三,从各省份情况看,各省经济增长效率均处于上升趋势,其中黑龙江和上海的技术效率历年均较高,均值在0.8以上㊂根据表2中各省份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均值,本文对我国各省份经济的增长效率进行了分类处理,将其依据技术效率大小分为三个层次:高效率(TEȡ0.8)㊁中等效率(0.6ɤTE<0.8)和低效率(TE<0.6)㊂研究发现,处于高效率的省份为天津㊁辽宁㊁黑龙江㊁上海㊁福建㊁江西,所占比例为20%,而处于中等效率的省份占到了绝大多数,所占比例为76.67%㊂㊀㊀表2㊀不同省份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效率值时间段省市区㊀六五时期七五时期八五时期九五时期十五时期十一五时期均值北㊀京0.7020.7280.7520.7740.7950.8140.761天㊀津0.7620.7840.8040.8220.8390.8540.811河㊀北0.6190.6500.6790.7070.7330.7560.691山㊀西0.5980.6310.6610.6900.7170.7420.673内蒙古0.5630.5970.6300.6610.6890.7160.643辽㊀宁0.7790.7990.8180.8350.8500.8650.824吉㊀林0.7340.7570.7790.7990.8180.8350.787黑龙江0.8510.8650.8780.8900.9000.9100.882上㊀海0.9290.9360.9420.9480.9530.9580.944江㊀苏0.7380.7610.7830.8030.8210.8380.791浙㊀江0.6900.7170.7420.7650.7860.8060.751安㊀徽0.6840.7110.7360.7600.7820.8020.746福㊀建0.7510.7730.7940.8130.8300.8460.801江㊀西0.7560.7780.7990.8170.8340.8500.806山㊀东0.6430.6730.7010.7270.7510.7740.712河㊀南0.6050.6370.6670.6950.7220.7460.679湖㊀北0.7290.7530.7750.7960.8150.8320.783湖㊀南0.7030.7290.7530.7750.7960.8140.762广㊀东0.6980.7240.7490.7710.7920.8110.758广㊀西0.7100.7360.7590.7810.8010.8200.768海㊀南0.6510.6810.7080.7340.7570.7790.718四㊀川0.6240.6550.6840.7110.7370.7600.695贵㊀州0.5380.5730.6070.6390.6690.6970.621云㊀南0.5860.6190.6500.6800.7070.7330.663西㊀藏0.5800.6130.6450.6740.7020.7280.657陕㊀西0.5410.5760.6100.6420.6720.7000.624甘㊀肃0.5950.6280.6580.6870.7140.7390.670青㊀海0.4730.5110.5470.5820.6160.6470.563宁㊀夏0.5190.5550.5890.6220.6530.6830.604新㊀疆0.5500.5840.6180.6490.6780.7060.631全国均值0.6630.6910.7170.7420.7640.7850.727东部均值0.7240.7480.7700.7910.8100.8270.778中部均值0.7080.7330.7560.7780.7980.8160.765西部均值0.5710.6040.6360.6660.6940.7210.649标准差0.0840.0790.0740.0690.0640.058 变异系数0.1270.1140.1030.0930.0840.074㊀㊀第四,我国平均经济增长效率呈现出一种稳步上升的趋势:从1981年的0.652上升到2010年的0.793,但总体水平偏低,平均技术效率低于0.8㊂1981-2010年期间全国经济增长效率均值为0.727,这表明在不增加投入要素的前提下,如果各地区同时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则在现有技术进步水平条件下,全国GDP总量可以在现有基础之上提高27.3%㊂这进一步说明了在现有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我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优选措施之一㊂第五,从经济增长效率区域差异来看,全国区域差异明显,但差异正在缩小㊂考察期内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是稳步上升的,但存在 东高西低 的区域差异,其中,东中部经济增长效率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西部地区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㊂从各省市技术效率变异系数来看,变异系数逐渐减小,从六五时期的0.127下降到十一五时期的0.074,可见,区域间的差异呈缩小态势㊂㊀㊀表3㊀1981-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平均值年份均值年份均值年份均值年份均值年份均值1981年0.6521987年0.6861993年0.7171999年0.7462005年0.773 1982年0.6581988年0.6911994年0.7222000年0.7512006年0.777 1983年0.6631989年0.6971995年0.7272001年0.7562007年0.781 1984年0.6691990年0.7021996年0.7322002年0.7602008年0.785 1985年0.6751991年0.7071997年0.7372003年0.7642009年0.789 1986年0.6801992年0.7121998年0.7422004年0.7692010年0.793㊀㊀四㊀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地区差异的收敛性分析㊀㊀收敛性分析有助于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趋同或者发散状况㊂本文分别从σ收敛㊁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三个方面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地区差异的收敛性进行研究㊂1.σ收敛分析σ收敛研究的是不同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离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若离差逐渐变小,则表示技术效率的离散程度在缩小,趋于收敛㊂本文研究的区域技术效率σ收敛分析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σt=1I-1ðI i=1(TE i,t-TE t)2(9)其中TE i,t表示第i个地区在t时期的技术效率,而TE t是在t时期所有i个地区技术效率的均值㊂当σt+1>σt时,则说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离散系数在缩小,存在σ收敛㊂经计算发现,全国及三大地区均出现经济增长效率标准差下降现象,表现出收敛特征㊂2.绝对β收敛分析绝对β收敛用来分析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率能否达到相同稳定的增长速度及落后地区赶上发达地区的趋势,本文根据萨拉马丁的观点构造出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绝对β收敛回归方程如下: [ln(TE i,T)-ln(TE i,0)]/T=α+βln(TE i,0)+ε(10)其中[ln(TE i,T)-ln(TE i,0)]/T表示第i个地区从t=0期开始到t=T期年均经济增长效率的增长率㊂α是常数项,ln(TE i,0)是第i个地区t=0期的经济增长效率初始对数值,β是其回归系数㊂若β为负值表明存在绝对β收敛,即落后地区存在追赶发达地区的趋势,结果见表4所示㊂㊀㊀表4㊀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绝对β收敛检验变量全国东部中部西部β-0.105(0.084)-0.211∗∗(0.078)-0.178∗(0.218)-0.067(0.245) R0.0960.4120.0870.267F 3.866 5.074 1.670 3.216㊀㊀注:∗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小括号内表示参数的标准差㊂㊀㊀从表4可知,绝对β收敛性检验的结论与σ收敛性分析大体一致,东部地区β收敛性显著较强,这意味着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明显㊂中部地区β收敛性较为显著,西部地区虽然呈现收敛性趋势,但不够显著㊂这说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促进先进技术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㊂3.条件β收敛分析条件β收敛考虑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征,分析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率能否收敛于各自的稳定水平㊂这与绝对β收敛的稳定状态有所不同,条件β收敛中不同地区具有自己不同的稳态水平,它承认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可能持续存在㊂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来检验条件β收敛,回归方程公式如下:ln(TE i,T)-ln(TE i,t-1)=α+βln(TE i,t-1)+ε(11)其中,α为固定效应项,表示不同地区各自稳定的条件㊂β表示回归系数,若β为负则表明存在条件β收敛,即在第i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率会收敛于自身的稳态水平,回归结果见表5所示㊂㊀㊀表5㊀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条件β收敛检验变量全国东部中部西部β-1.172∗∗(0.074)-1.310∗∗(0.010)-0.864∗∗(0.169)-1.021∗(0.198) R0.7020.7370.4930.540F12.97612.690 4.681 5.215㊀㊀注:∗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小括号内表示参数的标准差㊂㊀㊀由表5可知,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估计系数均为负值,并且全国㊁东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在1%的水平下显著,西部地区也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㊂综上可知,各自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率都存在着各自的稳态水平,并且均收敛于各自的稳态水平㊂㊀㊀五㊀研究结论㊀㊀本文运用SFA基于效率视角对我国 六五 至 十一五 时期(1981-2010年)的经济增长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性㊂本研究得到了以下三个结论㊂第一,资本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远远高于劳动力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㊂我国经济增长属于要素驱动型,特别是受资本要素驱动㊂要素的高投入在一定时期内会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且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资本积累过程,基于资本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避免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12]㊂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由于要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这种经济增长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㊂因此,对此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加以改变㊂第二,考察期内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㊂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空间较大,即在现有技术进步不变的条件下,我国经济还有较大的增长潜力㊂第三,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区域差异明显㊂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区域差异呈现 东高西低 的特征,但这种差异正在逐步缩小㊂通过收敛性分析可发现,全国及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收敛特征㊂ʌAbstractɔ㊀This essay studies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convergence of China s economic growth technical efficiency by SFA during1981-2010.It finds that:Firstly,China's eco-nomic growth is a factor-driven growth,especially driven by the capital factor,and the contribution of capital to GDP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contribution of labor,this means that the key of ciency;Secondly,the efficiency of China s economic growth during the review period shows a steady upward trend,but the o-verall level is low,indicating room for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China s economic growth;Thirdly,the efficiency of China s economic growth has distinct regional differences,pres-enting east high west low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but this difference is gradually narrowing,to some extent,national and thre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efficiency show the convergence characteristics.ʌKey wordsɔ㊀economic growth;technical efficiency;re-gional difference;convergence参考文献[1]㊀Farrell,M.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J].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7(2):253-281 [2]㊀Leibenstein H. A-Efficiency vs X-efficiency [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66(56):392-415 [3]㊀许长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分析[J].财经研究,1996(3):17-21[4]㊀何枫,陈荣,郑江绥.对我国技术效率的测算: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应用[J].科研管理,2004(5):26-32 [5]㊀于君博.前沿生产函数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测算中的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6(6):18-22[6]㊀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85-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9):33-36[7]㊀Meeusen.W&J.vanden Broeck.Efficiency Estimation from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s with Composed Error[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7(2):435-444 [8]㊀Battese,G.E.&G.S.Corra.Estimation of a Production Fron-tier Model:With Application to the Pastoral Zone of Eastern Aus-tralia[J].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77(3):169-179[9]㊀Subal C.Kumbhakar&C.A.Knox Lovell.Stochastic FrontierAnalys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0]㊀Battese,G.E.&Coelli,T.J.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anel Data:with Application to PaddyFarmers in India[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992(3):153-169[11]㊀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5):39-43[12]㊀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34-39(编辑:张㊀寅;责任编辑:刘嫒君)。
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
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不同地区在相同时间段内的经济变化。
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模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产要素的投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等。
因此,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呈现出“越来越接近”的特点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收敛性研究的核心观点是较为贫穷的地区具有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较为富裕的地区则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这种观点是基于一些经验证据的分析得出的。
首先,相对较贫穷的地区有更多的增长潜力,在较低的起点上难度较小,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技术和资本来实现快速增长。
其次,富裕地区往往面临着资源约束和市场饱和的问题,难以维持高速增长。
然而,收敛性研究也存在一些争议和假设。
首先,一些研究认为影响收敛性的因素更加复杂,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贫富差距。
其他因素,如政府政策、产业结构、文化传统等都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收敛性研究的结论并不是普适的。
有些地区可能会出现持续的收敛或发散趋势,这取决于各种因素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历史背景等。
为了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测度指标。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衡量GDP或人均GDP的增长率来反映地区间的差异。
另外,一些学者还使用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等方法。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现象,并提供政策建议。
总之,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
未来的研究应该是多学科的、整体的,并结合实证和理论模型,以深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和收敛性的理解,为地方政府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
中国区域经济质量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质量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宁朝山,任海平(聊城大学商学院,山东聊城252059)摘要:全要素生产率是评价区域经济质量的重要指标。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全要素生产率,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衡量σ收敛,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1)全国及各区域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
(2)区域间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呈现下降趋势,σ收敛指数的下降主要来源于区域内的趋同。
(3)考虑空间相关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β收敛效应显著存在,政府调控、人力资本、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等控制变量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收敛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经济质量;全要素生产率;泰尔指数;收敛性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20)06?0024?05doi:10.3969/j.issn.10032363.2020.06.005收稿日期:2019-11-04;修回日期:2020-10-1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JL007)作者简介:宁朝山(1984-),男,山东冠县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E mail)ningchaoshan@163.com。
0 引言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从速度、规模迈向质量、效益的过渡与转型,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指标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新常态下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关键是实现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稳定增长与提升,这是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缩小区域间差异,实现地区间经济增长质量的协同提升。
因此,基于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中国及其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具体测算,进一步检验区域间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演变趋势,探寻这种趋势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对于加快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以及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即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是否趋于一致,以及影响这种收敛性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期望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区域发展策略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趋势及差异性。
在此基础上,运用收敛性检验方法,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各地区经济增长是否趋于收敛,以及收敛的速度和程度。
接着,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程度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期望揭示它们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具体影响机制和路径。
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将为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优化区域发展策略,推动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整体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认识,也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理论基础经济增长收敛性理论是研究不同经济体之间或同一经济体内部经济增速差异随时间推移而趋于减少的现象。
这一理论起源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特别是在Solow(1956)和Swan(1956)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体的长期增长率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长。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暂时的。
新古典增长理论预测了经济增长的趋同现象。
趋同是指,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不同经济体的人均收入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一致。
这种趋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
绝对趋同是指,不论经济体的初始条件如何,其人均收入水平最终都会收敛到一个共同的稳态水平。
中国经济增长差异收敛性综述
中国经济增长差异收敛性综述摘要:自从上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收敛假说提出以来,争议不断。
不同的学者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经济增长的收敛进行分析,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有许多学者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问题进行研究,但是最终的研究结论还是存在一定的争议性。
本文简要梳理和评析关于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结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经济增长;差异;收敛性;综述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是新古典增长理论衍生出来的一个有趣的结论。
经济增长趋同假说提出以来,一直都是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石凤光、杨文举,2008)。
不断地有学者应用趋同假说理论来检验现实的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并不断完善趋同假说理论。
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收敛还是发散,即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的结果怎样?导致经济增长的收敛的原因是什么?大量的学者对这些问题做了相关研究。
一、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差异的现状分析对国内经济增长收敛性的主要是在基于当前国内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他们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趋势如何以及导致这种收敛趋势变化的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一直存在差异(蔡昉、都阳,2000;Ravi Kanbur,Xiaobo Zhang,2004)。
这种差异不但体现在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之间(林毅夫、蔡昉、李周,1998;张可云,1998;蔡昉、都阳,2000),而且南北两大经济带的经济增长也存在差距(洪华喜、崔焕金,2003)。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受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沿海和内地两大经济集团的经济增长的差异现象也存在的(杨开忠,1994;陈光辉,2001)。
不只是各大经济区域之间经济增长差异存在,各省际的经济增长差异现象也是存在的(覃成林,1998;郝寿义、金相郁,2006;李善同、许召元,2005、)。
二、中国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差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这种差异变化趋势将是如何,即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敛散性将是怎样变化的呢?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有以下几种。
浅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
浅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李㊀超摘㊀要:国内各区域经济在结构上往往差异明显,整体经济并未呈现出趋同的发展趋势,但通过控制外部因素,经济增长就会趋同㊂而增长收敛性分析往往会结合经济发展和区域差距,促进经济增长和区域缩小收入差距㊂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现状,并且研究了区域经济有关的发展收敛性情况,仅供参考㊂关键词:区域经济;收敛性;协调发展㊀㊀为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国内政府有适当调整区域经济战略目标,以及时转变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步一步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情况㊂但据不完全统计资料却显示,尽管这些发展战略大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但是却并未缩小不同区域的经济绝对差异,所以,引导经济如何收敛性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㊂一㊁我国区域经济现状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一直都在探索经济发展及区域差距方面的问题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加快经济增长㊁避免区域差距㊁经济收敛性等研究问题确实存在着㊂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市场化也在加快发展进程㊂尽管全国经济发展有显著提升质量及效益,但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较高生产效率的东部区域却集聚资本㊁生产劳动力等,以至于不断扩大了东中西部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最终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社会的安定和谐㊂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㊁践行收敛性发展方面的工作㊂二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收敛性分析(一)s收敛在现实世界上,s收敛最接近直观理解分析经济趋同领域,就是指某国或者区域人均产出或收入差异,常常会在时间向后推移中不断减少㊂目前,一般通过横截面数据,分析测量s收敛㊂据分析三大经济区域人均GDP不同的结果显示,自改革开放迄今为止,国内各省区先有所缩减整体上人均GDP方面的差异,再不断扩大,且省份间的经济发展也愈发分化㊂尽管在东㊁中部,人均GDP在不断缩小差异,但东㊁中部和西部的差距却在深入扩大㊂在东㊁中㊁西部,安全带呈现出显著的差异㊂这说明收入不一样的 俱乐部 在逐步形成,且以东㊁西部最为显著㊂据分析对比可知,我国各省区及三大区域范围内,人均GDP呈现出双重趋同形势㊂(二)β收敛在β收敛中,是指基本经济特点一样的国家或者区域,和人均资本高的先进国家或者富裕区域的对比分析㊂一般人均资本低的国家及落后国家具有较大的经济增长率㊂也即基本经济特点一样的国家在增长经济率和发展水平上有负相关关系㊂自进行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省区发展经济并未出现绝对β收敛,但是东㊁中㊁西部却有显著的β收敛㊂在控制明显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后发现,国内各省内部的行政单位,在自身经济发展间,存在明显的β收敛㊂从国内各省区上看,人力投入㊁外来资金率㊁省人口增长率㊁各省经济所占比例及其经济开放性㊁市政公路等均属于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同样也属于影响各省区经济趋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㊂三㊁中国区域融合经济发展俱乐部一般情况下,说的融合俱乐部就指的是某国家或者区域在增长人均GDP上结构特点相似,且经济发展较好的不一样经济体间呈现出整体趋同的一种趋势㊂也就是说,在某个经济不够发达的经济体与另一个具有发达经济的经济体一起组合而成的一个大规模经济集团当中,存在彼此融合经济的基础条件㊂然而,在两个具有显著经济发展差异的大规模经济集团间,却并不存在这种显著的趋同发展经济的趋势㊂目前,在我国各个区域间,有机融合经济俱乐部方面,存在着相当深刻的历史发展根源㊂①自我国改革开放初,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综合作用下,在国内东西部间出现的需求水平及其结构上的不同,最终需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但东部的整体工业化水平却远远快于中西部㊂②在投入因素方面,东部除了具备东西部无可企及的资金总额外,还储备大量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化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所以中西部的人力资本不及东部㊂③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空间布局上看,以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在整个空间上,呈现出从沿海东北至中西部,逐步进行发展的特征㊂所以,在经济体制方面,东部往往存在更为灵活多变的于经济整体发展相当有利的经济结构体系㊂此外,由于东部往往拥有更优异的发展条件,因此为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于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有益的优惠政策方针,以帮助东部地区广泛吸纳港澳台人才和国外资本,并进一步从资金筹集上扶持东部的深入发展㊂四㊁经济发展收敛性模型一般而言,在一个完善的发展经济的收敛模型中,往往含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累积资本㊁劳动力流动㊁扩散专业技术㊂一旦以上三个变量发生变化,就会从各种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整体收敛性㊂其中的累积资本因素,往往通过改变数额,来进一步影响发展经济方面的收敛性㊂在持续减少资本收益的情况下,往往会减少累积的资本,并且从整体上收敛资本额,进而引起经济发展出现收敛迹象㊂劳动力流动除了是指会大量流动人力资源外,从广义上看,劳动力流动还涉及人力㊁资本等方面的总体流动㊂通过在不一样的地区,不断加快流动以上生产要素的速度和数量,便会引起各地区间呈现出发展经济速度上的差异,甚至迫使经济发展呈现出收敛趋势㊂扩散技术就是指贸易㊁投资等需要扩散的技术,例如,伴随我国建设的持续发展,发达区域往往会不断输46财经论坛Һ㊀送一些技术到不发达的区域㊂所以,在高新科技的剧烈刺激下,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就会提升既有经济发展速度,甚至超过那些发达区域㊂由于高新科技往往会降低研发风险㊁增大生产率,所以会令欠发达区域赢得高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速率,而引起经济发展出现收敛趋势㊂五㊁发展经济的收敛机制据上述分析研究可知,现阶段,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在自身收敛机制上,可以说成是资本收敛方面的机制㊂具体的收敛机制表现是:先递减资本收益,再收敛资本,最后收敛经济发展或者呈现出扩散技术方面的收敛机制:先扩散专业技术,再收敛专业技术,最后收敛经济发展㊂又或收敛流动生产要素方面的机制:先流动要素,再收敛生产率,最后收敛经济发展㊂一般而言,在各个区域,由于地区特点上的不一样,以上三种收敛机制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作用效果,但在收敛区域发展经济当中,却会一起进行相互作用㊂不仅因为区域特别会引起大小各异的收敛机制影响作用,而且在不同时间段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相应的收敛经济发展方面的机制也会不一样㊂据有关研究显示,在改革开放等的综合影响下,收敛资本㊁收敛专业技术扩散㊁收敛生产要素这三种机制,均会大幅作用经济发展方面的收敛,并且分别发挥出相应的收敛作用㊂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均GDP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收敛性㊂而到了20世纪末㊁21世纪初,收敛资本机制㊁扩散专业技术收敛机制,却在发展经济当中起到了很明显的发散作用㊂但收敛流动生产要素的机制,却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以至于在该阶段,国内人均GDP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发散性趋势㊂六㊁结语综上所述,经过分析我国区域发展经济过程中的收敛性可知,为了合理发展区域经济,国家就要深入考察协调地区发展方面的问题,并且凸显出跨区域方面的空间特点㊂目前,我国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外溢效应十分明显,所以应注意推动跨区域之间的团结互助,推行 富邻 方针,以围合而成共赢局面㊂基于开放经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各区域要积极冲出行政区划,自由流动各种生产要素,以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开放发展,从而强化收敛性㊂参考文献:[1]宋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知识溢出效应检验[D].吉林大学,2016.[2]陈园园.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3]杨春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D].合肥:安徽大学,2014.[4]梁宗德.甘肃省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与溢出性分析[D].兰州:兰州商学院,2014.[5]李树,鲁钊阳.中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收敛性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3):27-35+47.作者简介:李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青岛农商银行㊂(上接第63页)时更新观念,提高思想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财会管理理念,进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要掌握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与管理,对新的知识点要牢记并完全掌握,制定系统的财会管理制度,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为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发展中奠定基础,让企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迈进㊂(二)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建立系统的人才库企业财会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财会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在不断更新和提高财会人员的管理理念时,也要提高整体财会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严格建立人才选拔制度,将业务能力㊁实操能力㊁学习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纳入考核标准中来,通过培训和选拔挖掘人才,并建立企业内部的人才系统,时刻为财会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增强人才竞争力,主动能动激发出财会人员的无限潜能,为企业的发展招兵买马,为有能力的年青一代提供发展平台,为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注入新的血液,与时俱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竞争能力㊂(三)完善财会管理体系,提供优质的创新环境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要从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结合市场运行情况,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从而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规范性财会管理体系,真正把权责真正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规范财会人员的管理方式方法,有效提高整体效率,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保自身的价值和捍卫自身的地位,保障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利益㊂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促使企业财会管理也不断创新,企业必须从人力㊁物力㊁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创造舒适的办公环境,提供先进的办公设备,为企业的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添砖加瓦,同时实行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营造公平公正良好的竞争氛围,为优秀人才提供发展平台,让企业在竞争市场中保持旺盛的活力㊂六㊁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良性发展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财会管理作为企业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必须要实施科学有效的财会管理模式,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不断调整和创新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办法,完善财会管理机制,找到适合自身企业的财会管理途径,让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既能抓住机遇又能迎接不断创新的挑战,保持旺盛的竞争活力㊂参考文献:[1]吴麒铭.简析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会管理创新[J].信息周刊,2018(8):131-131.[2]刘浩.新经济背景下现代企业财会管理创新的探讨[J].经贸实践,2018(3):303+305.[3]李宗营.新经济背景下现代企业财会管理创新的探索[J].经贸实践,2018(13):256.作者简介:高嘉悦,青岛大学商学院㊂56。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及收敛性
2023-11-07contents •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目录01研究背景与意义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经济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各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政策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
空间分异研究的重要性研究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现象,有助于深入了解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针对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010203丰富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及收敛性,有助于丰富区域经济学理论,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研究体系。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现象,有助于引导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研究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及收敛性,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上其他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状况,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供参考。
指导区域政策制定通过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进行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各地区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
02文献综述数字经济发展相关理论数字经济的定义数字经济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推动的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的分类数字经济包括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数字广告、软件开发等领域。
数字经济的特征数字经济具有高效、便捷、低成本等特征,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研究现状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差异各地区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企业规模等方面存在差异。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政策环境、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
区域数字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各地区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
010302空间分异与收敛性研究现状空间分异的定义空间分异是指不同地区在某一指标上的差异现象,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的地区经济增长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关于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也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展开探讨。
一、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现状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差异化和不均衡的特点。
一方面,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较高的速度,吸引了大量资金和人才进行投资和创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虽在加快,但整体水平和速度仍与沿海地区有一定差距。
这种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全国经济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也催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人口流失、资源匮乏等。
1. 区位优势: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得天独厚地成为对外开放的门户,吸引大量外资和技术引进,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2. 产业结构: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多样化,涵盖了制造业、金融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增长动力体系。
3. 政策支持:政府对沿海地区的资金、人才和企业发展给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保障。
4. 技术创新:沿海地区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科研机构,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地区经济收敛理论认为,处于较低水平的地区经济增速会高于处于高水平的地区经济增速,最终会出现地区经济增速的趋同现象。
收敛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视角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研究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趋势的变化。
在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相关观点和结论。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地区经济正在呈现出一定的收敛性趋势,即处于低水平的地区正通过一定方式和渠道向高水平地区靠近,减缓了地区经济增长差距。
但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严重不均衡,收敛性极其有限,呈现出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1. 引言1.1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背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背景可以追溯至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外商投资的引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由于中国的地域差异性较大,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东部沿海地区以制造业和外贸为主导,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而西部、中部地区则相对滞后。
这种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均衡性,不仅会影响经济整体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还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加剧。
研究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性,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需要关注并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
1.2 收敛理论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应用收敛理论是指经济增长速度快的地区或国家与增长速度慢的地区或国家之间在人均收入、生产率、技术水平等方面逐渐趋于一致的现象。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敛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异和收敛趋势。
收敛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速度快的地区或国家在一段时间内会逐渐减缓增长速度,而增长速度慢的地区或国家则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迎头赶上,最终实现一种均衡状态。
这种均衡状态可能是由于技术的扩散、资本的流动、人力资本的积累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经济增长中,收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为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收敛趋势,政府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
在探讨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时,收敛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有助于深入解析不同地区间的收敛趋势和因素。
2. 正文2.1 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性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问题。
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发达,拥有先进的产业和科技,经济增长较快;而西部和中部地区相对落后,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增长相对缓慢。
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原因研究
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原因研究中国是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原因,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明显的区域经济差异。
在我看来,想要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必须深入研究其原因。
一、历史和地理因素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个地区部分因为其地理位置差异、气候差异、天然资源差异、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其经济发展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例如,长江流域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且拥有丰富的水力、水资源等自然优势,使其在古代即成为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对其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而西南山区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气候恶劣,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的自然条件,使其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二、政策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政策的差异也导致了区域经济差异。
例如,到1980年代早期,中国经济改革刚刚开始,国家对各地区的政策差异是最大的。
在西部和东北地区,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的计划外经济活动,通过招商引资、合作经营等形式吸引外资进入。
与此同时,国家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推出了农村改革。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促进了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加剧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差异。
三、资源禀赋的影响资源禀赋是一个地区经济是否能够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
例如,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部分原因是其地区拥有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例如天然港、人口密度大、政府对外资企业允许高度市场作用等。
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的资源条件相对较差,限制了其经济发展。
四、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文化十分多元化,各个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
这些文化标志不仅塑造了各个地区的人们的想法和行为方式,也影响了他们的经济活动。
例如,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农作物种植时间短,生产与生活节奏也不同,造就了北方节俭、稳重、务实的人文特点,这些特质又进一步加强了北方国家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综上所述,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原因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
尽管各种因素复杂多样,其中的某些因素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但归根结底,我认为政策环境、资源禀赋、文化品质和地理位置将是决定中国各地经济发展愈发经常的核心因素。
中国经济双循环耦合协调度分布动态、空间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中国经济双循环耦合协调度分布动态、空间差异及收敛性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双循环战略逐渐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双循环战略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然而,在实施双循环战略的过程中,如何评估双循环耦合协调度的发展状况,理解其空间差异和收敛性特征,对于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优化经济发展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研究中国经济双循环耦合协调度的分布动态、空间差异及收敛性。
通过对双循环耦合协调度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度量方法的构建,揭示双循环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运用统计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深入剖析双循环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不同区域双循环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协调性。
通过收敛性检验,探讨双循环耦合协调度是否存在收敛趋势,以及收敛速度的空间异质性,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经济双循环战略的理解,而且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通过揭示双循环耦合协调度的分布动态、空间差异及收敛性,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推动中国经济在双循环战略下实现更加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二、中国经济双循环耦合协调度的理论基础中国经济双循环耦合协调度的研究,根植于国内外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变化的科学把握,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双循环耦合协调度的理论基础,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也能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双循环耦合协调度的概念建立在经济学中的系统论和协同学之上。
系统论强调经济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协同学则关注不同系统之间如何通过协同作用实现共同演化。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收敛的非线性分形分析
收稿日期:2004-06-2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3BJL027)作者简介:吴玉鸣(1968-),男,甘肃省定西县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从事区域经济模拟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收敛的非线性分形分析吴玉鸣(广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541001)摘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收敛分析可利用非线性分形理论及其主要方法R P S 法的原理及模型,对中国1978~1998年衡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收敛的时间序列变量指标进行了多维R P S 实证分析,得到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的赫斯特指数H 值和分维D 值。
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化满足赫斯特(Hurst)律,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其演变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持续性规律,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没有呈现出收敛(趋同)而呈现发散(趋异)态势,该结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态势基本一致。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收敛;非线性分形理论;R P S 分析中图分类号:F12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4)05-0103-06一、引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构成与分解及区域经济增长(发展)收敛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是当前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前沿[1](P 14-28)。
其中,区域发展收敛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各国学者都普遍重视和广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区域发展差异的演变态势是扩大还是缩小?换句话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是收敛(趋同)还是发散(趋异)?这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否平衡、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等重大问题。
在1960、1970年代,各国学者主要运用各种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区域差异大小、变动趋势和演变的规律性研究。
然而近一二十年来,学术界主要采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对引起区域差异的构成和来源进行分解,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但分歧较大的研究成果。
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
Y — — 稳态 时 的劳 动力有 效人 均产 出 ;
— —
“. f 1 —— 残差 。
二、 条件 收敛
条 件 收敛 在绝 对 卢收敛 的基础上 作 了一大 改进 , 进一 步放 宽 了假设 条 件 。条 件 卢收 敛 检验 考 虑初 始经 济增 长率 不 仅 与 初始 人 均 产 出有 关 ,
况符合新古典增长理论 的描述 , 但这与 中国的所
有制 结构 有一 定 的关 系 。
来检验现实经济增长 的收敛性 , 并不断完善趋 同 假说理论 。从 已有 的研究成果来看 , 中国区域经
济增 长差 异 的 收敛性 有 以下几 种 。
一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 , 最开始贫穷 区域的经
济增 长率大于 富裕地 区 , 如果 以 G P 人 均 G P D ( D )
、
绝 对 收敛
增长作为衡量地区经济增长的指标 , 假设经济体 之 间具有 相似 的技 术水 平 和偏 好 , 么最 初 G P 那 D
( 或人 均 G ) 的地 区经济增 长率 会 高 , 也恰 DP 低 这 好符 合 绝对 /收 敛 的定 义 , 3 因此 , 改革开 放 以来 中
绝对 收敛 只是 检验 初始 人 均 国民收 人与其 增 长率 之 间的线 性 关 系 , 析 方 法 也 只 是 对 回归 分
f — 某个 区域 或经 济体 ; — Y —— f 区在 t “ 地 时期 的人 均产 出 ;
— —
绝对 收敛检验的假设前提是各个经济体是 封闭的, 而且 具有 相 似 的技 术水 平 和偏 好 等 经 济
特 征 , 而它 们也 具 有 相 同 的增 长 路径 和相 同的 从 稳 态水 平 , 一 假 设显 然 与事 实 不 相符 , 这 因此 , 近 年来 对 中国区域 经济增 长绝 对 J B收敛 的研究 文献 不多 , 学者们 主要 关注 的是 条件 口收敛 。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分析
2 0 1 3年 1 O月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 o u na r l o f HUB EI 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Un i v e r s i t y
V o l - 2 6 . NO. 1 0
Oc t . 2 01 3
从 上图可以看 出, 在1 9 8 5 -1 9 9 0期间 , 变异 系数 由 0 . 0 7 2 2
( 2 O l 1 ) 对浙江省各市 经济增 长的研 究得 出浙江 总体不存 在 盯 收敛 和绝 对 B一收敛 , 但存 在 比较明显的条件 B一收敛。
一
减少至 0 . 0 5 9 7, 呈 明显 的 一收敛 趋势 ; 在1 9 9 1 -1 9 9 3期 间 , 变异系数 由0 . 0 6 0 8增长至 0 . 0 6 3 4, 呈发散趋势 ; 在1 9 9 4—1 9 9 9 期间 , 变异 系数 呈 先下 降 , 后 基本 稳定 的趋 势 ; 在2 0 0 0—2 0 1 1 阶段变异系数 由 0 . 0 6 0 2 9减少 至 0 . 0 4 1 5 1 , 存 在 明显的 仃一收
变小 , 说 明这 n个 地 区间存在 盯一 收敛 , 相反, 则不 存 在 一
收敛 。
坤
由于各 时期 的地 区经济平均值不同 , 比较其变异程 度就不 能采用标准差 , 而需采用标准差 与平均数的 比值来 比较 。因此 本文采用 3 1个地区人均 G D P值 的变异 系数 , 即各时期标 准差
势较明显 , 而在 1 9 9 1—1 9 9 3期 间存在 1 3发散 趋势 , 1 9 9 4— 1 9 9 9期 间无明显趋势。 [ 关键词 】 增 长收敛 ; 地 区差异 ; 盯一收敛 ; 绝对 1 3 一收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4万字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陈飞*(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116025)内容提要:本文首先考察了省份经济周期效应对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的影响,用H-P滤波方法把我国各省份劳均GDP序列的长期变动趋势和短期波动分离开来,并利用劳均GDP的长期变动趋势研究了我国省份间的差异程度和收敛性问题。
区域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三种指标的计算结果均显示,1978~2004年期间,我国各省份间差距程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U”形曲线变化;2005~2006年地区差距开始现逐年减小。
进一步,本文基于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研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1978~2006年,全国及中、西部地区不存在β条件收敛,但东部地区存在β条件收敛,半衰期为15年。
而在2005~2006年期间,除中部地区外,全国及东、西部地区均存在β条件收敛。
关键词:新古典增长理论、β-条件收敛、H-P滤波、Panel Data模型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1978~2006年,我国实际GDP由3645.2亿元增加到35710亿元(以1978年为基年),实际人均GDP由379元增加到2717元,在此期间,各省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也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
但与这种快速增长相伴随的是,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居民生活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在近30年始终高于中、西部地区。
如果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长期存在或程度较大,则会影响到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要素市场的自发扩展,不利于提高整体经济的效率和保持经济增长的连续性;同时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协调还会对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各地区居民相对均匀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影响效率与公平的改革目标。
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我国现阶段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各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变化规律和运行特征,就需要对我国各省份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并研究我国的地区经济增长模式是否具有收敛性特征。
近年来,许多学者利用各种统计指标对我国地区间经济差异程度进行了较为精确的测算。
林毅夫、刘培林(2003)①利用我国省份人均GDP和劳均GDP数据计算了1978年~1999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基尼系数,得出的结论为各地区间经济差距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U”型趋势,基尼系数曲线的拐点出现在1990年。
罗守贵、高汝熹(2005)②运用中国各省份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计算了1978年~2003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基尼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程度目前处于很高的水平而且呈上升的趋势,但利用三种不同经济指标计算得到的Gini系数变动并不一致。
石磊、高帆(2006)③利用1978年~2004年数据分别计算了中国省份人均GDP基尼系数、省份劳均GDP基尼系数和省份人均GDP变异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人均GDP基尼系数、劳均GDP基尼系数和人均GDP变异系数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均显示出我国地区经* 作者简介:陈飞,男,1973年1月,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讲师,Email:cf ei2000@。
①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②罗守贵、高汝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及居民收入区域差距变动研究”,《管理世界》,2005年第11期。
③石磊、高帆:“地区经济差距:一个基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5期。
济差距呈现出先减后增的“U”变化轨迹,拐点出现在1990年;但利用变异系数度量的地区差距要显著大于利用基尼系数度量的地区差异。
段平忠、刘传江(2005)①利用我国省份人均GDP数据计算了1978年~2003年各省份的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计算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在1990年以前呈现收敛变动趋势,在1990年之后呈现发散的变动趋势;而利用基尼系数度量的地区间经济差距要大于利用泰尔系数度量的地区经济差异,在1998年之后情况尤为明显。
谭成林、李二玲(2002)②利用1978年~2000年人均GDP数据计算了我国各省份间的加权变异系数,发现中国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存在缩小的趋势,但在1993年~1995年有略微的扩大。
贺灿飞、梁进社(2004)③对泰尔系数指数进行了多层次分解,并测度了1952年~2002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地区内部各省份间的经济差距,实证结果显示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呈现上升趋势,东、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间的经济差距较大,而中部地区内部各省份间的经济差距较小,全国各省份间的经济差距从1978年以来呈先减小后扩大的“U”型变化趋势。
上述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水平和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也存在着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主要表现在忽略了经济周期效应对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一般来说,若所分析地区的经济周期不完全同步,那么我们利用统计指标计算得到的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与实际的差异程度具有显著不Array同,图1证明了这种观点。
给定两个具有不同的经济周期发展水平的地区,并且假设地区A比地区B富裕以及人口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时间段选择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区经济差异程度的计算结果。
如果时间间隔被选为[T1,T2]或[T3, T4],则利用统计指标计算得到的地区A与B之间的产出差异要明显大于两地区间的实际产出差异(Y A-Y B);如果所选时间段为[T2, T3],则计算得到的两地区间产出差异要明显小于两地区间的实际产出差异。
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并考虑到周期效应的影响,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和收敛性问题进行的实证研究。
本文的第二部分利用区域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三种统计指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差异程度进行了测算;第三部分以N. Gregory Mankiw, Divid Romer和David N. Weil(简称MRW)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MRW模型的设定进行了部分修改,并考虑到经济周期波动对收敛问题的影响,建立我国省际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的实证研究模型;第四部分利用1978~2006年各省份面板数据构建Panel Data模型,分析我国的地区经济增长模式是否具有条件收敛特征;本文的最后给出结论。
二、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程度的测度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测度较为复杂,它受到研究者所选择的测度方法、所使用的经济变量以及①段平忠、刘传江:“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2期。
②谭成林、李二玲:“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第4期。
③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和城市化”,《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
所分析的时期区间等因素的影响。
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可能导致分析结果的差异,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为了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差异程度,就必须对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差距计算结果的各类因素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在考虑到经济周期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影响的同时,还必须选择合适的测度方法和经济变量,才能够较为有效地度量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差距。
根据丁卫(2003)①在其文章中给出的选择测度地区差距统计指标的指导原则,并结合其他学者选择统计指标和经济变量的经验,本文利用区域基尼系数(Regional Gini Coefficient)②、加权变异系数(Weighted Coefficient of V ariation)③和泰尔系数(Theil Coefficient)④三种统计指标来度量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并选择劳均GDP作为计算各统计指标的经济变量。
本文利用1978年~2006年中国各省份GDP数据和从业人员数据计算我国29个省份的区域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等地区差异指标。
其中,1978年~1998年数据来源于《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1999年~2006年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
首先,利用各省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⑤,构造各省份实际GDP序列;然后,利用HP滤波方法对各省份实际GDP序列进行趋势循环分解,剔除循环要素和不规则要素,得到实际GDP序列的长期趋势序列,从而消除经济周期效应的影响;最后,使用滤波后的实际GDP序列以及相应的从业人员数,;计算得到描述各省份经济增长差异的区域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
图2描述了1978年~2006年我国29省份基尼系数与加权变异系数的变化趋势;图3描述了对我国29省份利用泰尔系数测度的经济总差距,以及对其分解得到的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的变化趋势。
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区经济差异不存在始终递减或增加的单调①丁卫:“测度地区差距最适宜的统计指标”,《统计与预测》,2003年第2期。
②区域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参见:Y ao, Shujie, “On the Decomposition of Gini Coeff icients by Population on Class and Income Source: aSpreadsheet Approach and Application”, Applied Economics, 31, P1249-P1264, 1999.③加权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参见:石磊、高帆,“地区经济差距:一个基于经济结构转变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5期。
④泰尔系数的计算方法参见:Theil H., 1967, “Economics and Inf ormation Theory”, [M], Amsterdam: North Holland.⑤广东、辽宁以及四川等部分省份缺少1984年以前的CPI数据,本文用各省相应年份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近似替代。
为消除价格因素变动的影响,以各省份1978年的CPI为100,将环比CPI序列转换为基期比CPI序列,对GD P序列进行平减,从而得到各省份按1978年价格计算的实际GDP序列。
演变趋势,而是呈现出递减和增加相互更替的变动过程。
1978年~2004年期间,三种地区差异曲线都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U”型变化轨迹,拐点出现在1990年。
无论是区域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或是泰尔系数,在1978~1990年间都有非常显著的下降,说明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程度在不断减小,但在1990~2004年,三个指标都开始上升,显示出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在逐渐扩大,区域经济增长的发散性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