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乡土文化
寻地域文化品乡土之味——浅析小学美术乡土资源与校本课程的融合与创新
寻地域文化品乡土之味——浅析小学美术乡土资源与校本课程的融合与创新摘要:2022年版美术课标中指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双减”政策要求,调整优化课程设置。
近年来,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一部分,笔者尝试从当地特有的人文、古迹、自然环境等资源为切入点,从利用乡村教育资源出发,系统论述了怎样运用乡村教学资源,进一步开展农村小学的美术校本课程教学。
关键词:乡土资源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国家教育部课改已经明确提出增强美术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因此,开发和利用乡土美术资源势在必行,不仅可以使美术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还可以极大地弥补美术课程设计的缺憾。
通过开发乡土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效引领学生触闻乡土浓浓的人文气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还可以让学生学会用感恩的心重新认识自己的本土文化,对于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乡土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利用地方资源进行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由于省编教材数量较少,不能保证一周两个课时的美术教学,乡村小学教师要适应本地学生的美术学习需要,打破现有的美术教材的局限性,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和运用本地的美术资源,进行具有特色的艺术教育。
因此,要适应这种需要,必须积极开展校本课程。
(一)让学生更加了解乡土文化从本土文化的视角去开发小学校本课程,有助于让学生更加了解乡土文化。
一个地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过程中,必定会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及心理定势、思维习惯与观念情结。
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与新型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乡土文化的表现状态与内涵已经处于边缘地位,作为未来家乡的建设者,只有对家乡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有着丰富的了解才能建设家乡。
乡土文化所具备的效应,在小学美术课程开发中应用作用显著。
(二)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资源乡土文化代表着本地域的文化内涵,学生只有对本土文化有所了解与掌握,才能够怀有热情,才能够真正去热爱自己的家乡。
家乡的味道:追溯乡土文化与美食的记忆
标题:《乡土的味道:记忆中的文化与美食》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片承载着浓浓乡愁的土地,那是一种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无法割舍的情愫。
我的家乡,就是这样一处深深烙印在我灵魂深处的地方,那里不仅有淳朴的乡土文化和厚重的历史积淀,更有那些令人回味无穷的地道美食,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心中无法替代的家乡味道。
家乡的文化如同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醇厚。
每逢传统节日,那热闹非凡的庙会、激昂热烈的舞龙舞狮、婉转悠扬的民间小调,无一不是对乡土文化的生动诠释。
而那古老的石板路、斑驳的土墙、静默的老槐树,则像是岁月的长者,静静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和沧桑的变迁。
家乡的美食,更是让我魂牵梦绕的记忆。
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洁白如玉,嫩滑爽口,配上香醇的酱油、翠绿的葱花和鲜红的辣子,瞬间唤醒了沉睡的味蕾,那是儿时清晨的温暖;那一碟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色泽诱人,口感酥烂,每一口都满载着家人的关爱和亲情的甜蜜;还有那朴实无华的红薯干,经过阳光和风霜的洗礼,咀嚼起来满是大地的芬芳和勤劳的滋味,那是乡土最本真的馈赠。
家乡的味道,就是这种独特的文化气息与美食记忆交织而成的情感纽带,它像一条无形的线,将我与故乡紧紧相连,无论我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温暖与慰藉。
它是我人生的底色,是我前行的力量源泉,也是我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热爱。
每一次回忆,都是对乡土的一次深情回望,每一次品味,都是对家乡味道的一次深深致敬。
筛选出大家心中最有年味的家乡好物
一、家乡美食1. 家乡特色小吃:描述一些家乡特色的小吃,比如麻辣烫、锅盔、豆腐脑等。
2. 地方美食:介绍一些地方特色美食,比如八大碗、刀削面、老北京炸酱面等。
3. 家乡糕点:讲述家乡的特色糕点,比如月饼、饽饽、山楂酥等。
二、家乡特产1. 地方果蔬:介绍家乡特产的水果和蔬菜,比如石榴、荔枝、油菜等。
2. 地方工艺品:描述一些家乡特色的手工艺品,比如剪纸、刺绣、手工蜡烛等。
3. 农副产品:介绍家乡的特色农副产品,比如土特产茶叶、土特产粮食、土特产猪肉等。
三、家乡文化1. 方言特色:讲述家乡的方言特色,比如词汇、发音、语调等。
2. 风土人情:描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比如节日习俗、民俗风情等。
3. 传统节日: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四、家乡手工艺品1. 陶瓷艺术:介绍家乡的陶瓷艺术,比如青花瓷、彩陶等。
2. 织锦刺绣:讲述家乡的织锦刺绣艺术,比如苏绣、湘绣等。
3. 传统工艺:描述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比如剪纸、泥塑、蜡染等。
五、家乡建筑风格1. 园林建筑:介绍家乡的园林建筑,比如古典园林、民居庭院等。
2. 传统建筑:描述家乡的传统建筑风格,比如四合院、土楼等。
3. 宗教建筑:讲述家乡的宗教建筑,比如庙宇、古寺等。
六、家乡民俗风情1. 土特产民俗:介绍家乡的土特产民俗,比如年画、灯谜、年味美食等。
2. 乡土风情:描述家乡的乡土风情,比如农民画、民间音乐等。
3. 赛事活动:讲述家乡的传统赛事活动,比如龙舟赛、挑花灯等。
七、家乡历史遗迹1. 古迹名胜:介绍家乡的古迹名胜,比如古城墙、古庙、古村落等。
2. 历史遗址:描述家乡的历史遗址,比如古战场、古墓葬等。
3. 文化遗产:讲述家乡的文化遗产,比如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
八、家乡自然景观1. 山水风光:介绍家乡的山水景色,比如山峦叠翠、泉水叮咚等。
2. 自然奇观:描述家乡的自然奇观,比如峡谷、溶洞等。
3. 农田景观:讲述家乡的农田景观,比如梯田、水乡等。
发展农村乡土特产增加村集体收入
发展农村乡土特产增加村集体收入农村乡土特产是指产自农村地区的具有独特文化属性、资源禀赋、地域风味的农产品或手工艺品。
发展农村乡土特产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提升村集体的收入水平。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发展农村乡土特产,以增加村集体的收入。
一、市场需求发展农村乡土特产首先要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规模。
对于不同的乡土特产,需求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偏好、需求量以及竞争情况等。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农村可以选择一到两个优势特产进行重点发展,避免过分分散资源。
二、产品开发乡土特产的产品开发需要综合考虑农民技能、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
首先,要发挥当地农民的技能和传统工艺,加强技术培训和传承,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要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发掘特色原料,确保产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性。
最后,要结合市场需求,创新产品的包装和设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
三、品牌建设乡土特产的品牌建设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农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品牌建设。
首先,要明确产品的定位和差异化特点,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从而塑造品牌的价值和知名度。
其次,要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提高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最后,要注重品牌的信誉和口碑,加强售后服务和质量管理,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四、销售渠道农村乡土特产的销售渠道多样化,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线下销售渠道可以包括农产品展销会、农村集市、特产专卖店等,通过与旅游、景区等合作,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
同时,线上销售渠道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进行推广和销售,提升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销售额。
总结:发展农村乡土特产是提高村集体收入的有效途径。
通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优化产品开发、加强品牌建设和拓宽销售渠道,农村乡土特产可以发挥独特的优势,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乡村味道的文案
1.乡村的气息,是一种淡淡的自然清香,是泥土的芬芳,是绿树的浓荫,是牛
羊的叫声,是沟渠的潺潺。
它如同一杯淳朴的酒,香甜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2.来自乡村的纯粹美味,让您品尝到自然的力量与滋味。
3.地道农村风味,唤醒味蕾的乡愁。
4.纯粹的美食体验:在这里,品尝最地道的乡村美食,感受最纯粹的味觉盛宴。
从田野到餐桌,每一个细节都诠释着乡村的热情与真诚。
5.一口乡村美食,万千滋味在心头,回味无穷
6.乡村美食,那是大自然的馈赠,是舌尖上的诱惑。
这里的食材新鲜自然,无
添加,无污染。
一道道美味佳肴,让人回味无穷,仿佛在品尝着大自然的馈赠。
7.丰富的乡村美食是农村的一大特色。
自家种植的蔬菜、养殖的禽畜,无一不
是大自然馈赠的美味佳肴。
在炊烟袅袅的乡村厨房,大娘大妈们忙碌着,不时传来阵阵香气,让人回味无穷。
8.品味乡村原生态,品尝大地馈赠的美味。
9.乡间小路,泥土芬芳,家的味道,源于农村。
10.回味无穷的农家味道,让你感受最真实的乡村风情。
11.走进乡间厨房,让味蕾享受最纯正的乡野风味。
12.感受乡村风土人情的魅力,从一道道美食中品味生活的美好。
13.在田野间寻找美食的记忆,品味乡土的味道。
14.在田野间寻找味觉的记忆,品尝绿色健康的乡村美食。
15.乡村美食,源自土地,传承文化,品味生活的诗意。
幼儿园中班我爱家乡主题活动:传承乡土文化
幼儿园中班我爱家乡主题活动:传承乡土文化一、活动介绍在今天的幼儿园中班班级中,我与孩子们一起参与了一次精彩的主题活动:我爱家乡,传承乡土文化。
这个活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魅力,促进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二、活动内容1. 家乡风土人情展示在活动开始之际,我们邀请孩子们带来家乡的特色食物、服饰、工艺品等物品,进行展示和共享。
孩子们激动地向大家展示自己家乡的美食、传统服饰以及特色手工艺品,他们的家乡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2. 家乡故事讲解在活动中,我们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解了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民俗习惯等内容。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自己家乡的特色与魅力。
3. 传统手工制作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我们让孩子们动手制作家乡特色的手工艺品,如剪纸、面人、泥塑等。
在制作过程中,他们不仅学会了一门手工技艺,更加了解了家乡的文化传统。
4. 家乡美食品尝活动我们安排了家乡美食的品尝环节。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品尝了来自不同家乡的特色小吃、糖果等。
每一种食物都是家乡的记忆,孩子们无不表现出对家乡美食的热爱和向往。
三、活动体会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亲身体验了家乡的文化魅力,更加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通过活动,他们对家乡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认识到了自己的文化根脉。
对我而言,这次活动也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在与孩子们共同探索家乡文化的过程中,我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乡的魅力,也更加感受到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
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来传承和发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传统,让家乡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让孩子们能够自豪地承担起传承家乡文化的责任。
四、总结“我爱家乡,传承乡土文化”这个主题活动不仅是一次教育活动,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体验之旅。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我相信,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家乡的传统文化,让家乡的文化更加灿烂,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家乡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造乡土文化特色品牌促进乡村振兴
打造乡土文化特色品牌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当代中国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业农村的发展,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打造乡土文化特色品牌,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回答,探讨如何打造乡土文化特色品牌。
一、提升乡村文化内涵乡村文化是乡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打造乡土文化特色品牌,首要任务就是提升乡村文化的内涵。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文化节庆等方式,挖掘乡村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技艺和乡土文化符号,让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二、保护传统乡村建筑乡土文化特色品牌的打造离不开传统乡村建筑的保护。
保护传统乡村建筑不仅能够保存历史文化,还能为乡村文化特色品牌提供重要的场景和载体。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传统乡村建筑的保护力度,确保它们得到合理利用和修复。
三、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农产品是乡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土文化特色品牌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打造乡村文化特色品牌,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开发出一批符合乡村特色的优质农产品。
通过打造品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四、丰富农业休闲旅游资源农业休闲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也是打造乡土文化特色品牌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丰富农业休闲旅游资源,提供各类亲身参与的活动内容,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文化特色品牌的建设。
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是乡土文化特色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要打造乡土文化特色品牌,需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注重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利用,让它们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六、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乡土文化特色品牌的重要支撑,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转化,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乡土文化特色品牌的含金量和市场影响力。
乡土文化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乡土文化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乡土文化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1. 引言乡土文化是指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传承的文化形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加快,乡土文化逐渐受到冲击和侵蚀,对乡土文化进行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乡土文化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并分享我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2. 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需求乡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独特之处,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
通过乡土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乡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这些都是我们的文化宝藏,对于我们理解历史、认识自己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挖掘历史记忆乡土文化课题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和整理历史记忆。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通过对乡土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和回顾这些历史事件,感受和体会曾经的辉煌和风貌。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加完整和准确的历史脉络。
4. 推动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乡土文化作为一个地方的独特卖点,对于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乡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可以为地方带来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通过恢复和保护传统手工艺的技术和工艺,可以推动当地的手工业发展,并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和购买。
乡土文化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对于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提升地方形象和认同感乡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魅力所在,通过对乡土文化的课题研究和宣传,可以提升地方的形象和认同感。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元素,通过挖掘和传承这些元素,可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认同这个地方。
通过让人们在文化中找到归属感,可以增强人们对地方的认同,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6. 结论乡土文化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不容忽视。
通过对乡土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保护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挖掘和整理历史记忆,推动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提升地方形象和认同感。
传承乡土文化主题班会PPT课件
技艺智慧
乡土手工艺品体现了乡民们对材料、工艺的精湛掌握和独特创意。
乡土文化传承的实践者
1
乡土文化专家
致力于研究和记录乡土文化传统的学者和专家,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2
乡土传承人
掌握传统手艺和民间技艺的老一辈艺人,是乡土文化的活化石和传承者。
3
乡土文化志愿者
热心投身于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播事业的公众人士,为乡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
精神寄托
乡土文化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给人以精神归属感和认同感。
生活智慧
乡土文化蕴含着当地人对自然、社会的智慧认知和实践经验,是生活智慧的体现。
产业发展
传统手工业、特色农产品等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乡土文化传承的意义
文化传承
乡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源,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是维护民族文化identity的重要途径。
走进传统村落
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展现了客家人独特的建筑智慧和文化内涵。这些集防御、居住、生产于一体的圆形建筑群,依山傍水,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苗寨风情
贵州苗族的传统村落,依山而建,以木质梯田构建而成。村落中保留有丰富的祭祀文化、工艺技艺和民俗活动,呈现出苗族独有的文化魅力。
江南水乡
乡土文化展示平台
专门的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园区等,为乡土文化提供专门的展示与传播渠道。
乡土文化产品
传统手工艺品、乡村建筑、特色餐饮等,是乡土文化的具体载体和传播方式。
网络新媒体
视频、直播、社交平台等新兴媒体,为乡土文化传播提供了广泛的触达渠道。
全民参与乡土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认知
提高公众对于乡土文化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增强全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清明乡土文化
清明乡土文化
《清明乡土文化》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乡土文化传承时刻。
清明节的乡土文化体现在民俗、习俗和传统文化中,充分展现了中国人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乡的依恋。
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到祖先的坟墓前祭奠,这也是对祖先的一种尊重和追思。
清明祭祖的习俗在我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比如山东的“打树花”、江苏的“扫墓公祭”、湖南的“踏青”等,这些习俗都是乡土文化的精华所在。
人们还会将鲜花、食物等供品放在祖坟前,这种行为也体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尊敬之情。
此外,清明节还有一些饮食方面的传统文化。
比如清明节吃青团、踏青,这些都是乡土文化中的传统习俗。
青团代表着新鲜和绿色,踏青则是适应了春天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更是人们怀旧之情的一种方式。
乡土文化在清明节这天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仅有这些具体的民俗和习俗,更有人们对故土的情感表达。
清明乡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更是对祖先和家乡的一种怀念和回忆,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让清明节成为一个融合传统和现代的节日,成为我们对过往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坚毅。
非遗文化传承,沿着祖辈的脚步作文
非遗文化传承,沿着祖辈的脚步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非遗文化传承,沿着祖辈的脚步】大家好,我叫小明。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些想法。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些传统文化,比如民间故事、手工艺品、节日习俗等等。
这些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我们这一代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我的外婆是我家乡一位非常厉害的剪纸艺人。
从小,我就经常看着外婆撷些纸片,在桌前翩翩起舞,一会儿工夫就剪出了美丽的花朵、可爱的小动物。
每当这时,我总是看得入了迷,耐心等待外婆完成她的"神奇魔法"。
剪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手巧,一不小心就会把纸张剪坏。
但外婆总是从容不迫,熟练地操作着剪刀,让平凡的纸片变成了绚丽多彩的艺术品。
外婆常说,剪纸是我们家乡祖先流传下来的非遗技艺,她希望我能把这门手艺好好地学下去,将来也成为一位出色的剪纸艺人。
于是在外婆的指导下,我开始了剪纸的初级入门。
刚开始的时候,手里拿着剪刀总是生疏笨拙,剪出来的图案歪歪扭扭,外婆常笑我是"小笨手"。
但我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卖力练习,逐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剪纸技巧。
渐渐地,我剪出的作品也越来越好看了,赢得了周围人的赞叹。
除了剪纸,外婆还教会了我编织蓝印花布、做花丝粽子等许多传统手艺。
通过亲身实践,我不但学会了这些技艺,更重要的是理解并传承了里面蕴含的文化内涵。
比如在编织蓝印花布时,外婆就教导我们一家人要勤俭持家、珍惜劳动成果;包花丝粽时,外婆则反复叮嘱,要用爱心呵护好五谷杂粮,感恩祖先的智慧。
我们家乡地处山区,这里有许多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逢重阳节,全村人都要到山上采摘艾草,然后糅成人形,挂在家中,以驱赶厉鬼、祈求平安。
除夕之夜,村里也有"舞起铜锣"的传统习俗,全体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载歌载舞、庆祝新年的到来。
参与这些节日活动,不仅增添了乐趣,更让我从小就懂得了珍视乡土文化的重要意义。
关于幼儿园乡土特色的教案
关于幼儿园乡土特色的教案一、引言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其中乡土特色教育在培养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种关于乡土特色的教育方法,以及与幼儿共同探索和体验乡土文化。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乡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了解乡土生活的特点和乡村历史文化。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内容1.乡土生活体验–室外活动:参观农田、果园或动物养殖场。
–室内活动:搭建乡村模型,体验农田劳动等。
2.乡土生活故事–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讲述乡土生活故事。
–鼓励幼儿分享家乡的美食、特产等。
3.乡村手工艺制作–制作乡村特色手工艺品,如剪纸、蜡染等。
–引导幼儿欣赏和了解乡村手工艺的制作过程。
4.乡村音乐及舞蹈–学习乡村音乐,如乐器演奏或歌曲欣赏。
–学习乡村舞蹈,如汉族传统舞蹈等。
5.乡土创作活动–进行绘画活动,画出自己对乡土生活的想象。
–进行手工制作,制作与乡土相关的工艺品。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实地参观和体验乡土生活,让幼儿亲自感受和了解乡土特色。
2.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乡土生活故事,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4.艺术教学法:通过音乐、舞蹈、手工艺制作等艺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步骤1.导入:与幼儿一起回忆和分享关于乡土生活的经历和感受。
2.操作步骤:–步骤一:组织幼儿参观农田、果园或动物养殖场,观察和体验乡土生活的特点。
–步骤二:通过讲述乡土生活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不同乡村的历史文化。
–步骤三:组织手工艺制作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乡村特色工艺品。
–步骤四:学习乡村音乐和舞蹈,让幼儿感受乡村的音乐和舞蹈文化。
–步骤五:引导幼儿进行创作活动,画出自己对乡土生活的想象。
3.总结: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展示幼儿们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六、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参观活动中的表现和态度,评估对乡土生活的理解与兴趣程度。
乡贤馆村史馆:留住乡愁传承根脉
乡贤馆村史馆:留住乡愁传承根脉乡贤馆村史馆是我家乡的一座重要文化场所,它的建立不仅是为了展示村庄的历史文化,更是为了留住乡愁、传承根脉。
乡贤馆村史馆以其丰富的展品和精致的展示方式吸引了许多游客,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乡贤馆村史馆的建筑宏伟、气派非凡,从外观上就能感受到它凝聚着人们对家乡的深深情怀。
村史馆的外墙上刻有乡村的故事,极具艺术感。
进入村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这是村庄的乡贤、英才,他们为村庄做出了杰出贡献,是村庄的骄傲与荣耀。
雕塑的细节栩栩如生,仿佛乡贤们就站在我们的面前。
乡贤馆村史馆分为几个主要展示区域,每个区域都展示了村庄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及相关的文化传承。
首先是村庄的发展历程展示区,这里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展品,向游客展示了村庄从古代的小村庄到现代化的城市的变迁过程。
这里展示的古代农具、家具以及传统手工艺品都是通过村民们的捐赠而来,它们见证了村庄的发展历程,也展示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接着是乡贤文化展示区,这里展示了村庄的历代乡贤,他们是为村庄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
这里展示了他们的事迹、著作和画作等,通过这些展品,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奋斗历程和智慧。
乡贤文化展示区也设有互动区,游客可以亲手体验一些传统手工艺品,感受乡村的魅力。
除了展示历史和文化,乡贤馆村史馆还举办一些特色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
定期举办的农民画展、乡村文化节等活动,让村庄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些活动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欣赏和学习的机会,也为村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乡贤馆村史馆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村民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很多村民都把自己的家传物品捐献给了村史馆,希望能够为村庄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村史馆也通过举办一些培训班和讲座,提高村民们的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乡土文化的能力。
乡贤馆村史馆是我家乡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它不仅将村庄的历史和文化展示给人们,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平台,让村民们体验到了属于自己的乡愁,让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更加深厚,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典的农家乐饭店对联
经典的农家乐饭店对联导语:经典的农家乐饭店对联
上联:财源广进农家乐
下联:味道喜招宾客欢
横批:货真价实
上联:怡情小酌尝农家风味
下联:休闲雅集品乡土文化
横批:田园之乐
上联:笑迎海内踏青客
下联:诚待天涯赏花人
横批:辣子炒肉
上联:山光水色旖旎春
下联:人寿年丰农家乐
上联:怀一身土气,品农家乐
下联:有两袖清风,会二桥村
上联:惠风沐浴农家乐
下联:盛世和谐画景新
上联:来盘辣子炒肉哈,品下子乡土风味
下联:搞盆蘑菇炖鸡啦,尝一回地道食材
横批:味道弄好点
上联:纯天然绿色蔬菜无害
下联:无公害里肌炒肉上桌
上联:时令菜蔬巧制搭配葱姜蒜
下联:四时佳肴烹饪家养鸡鸭鹅
横批:家乡风味
上联:溪水长流财源广
下联:源泉不断客流多
上联:溪水淌清、烹调春夏秋冬菜谱,
下联:源泉喧哗、笑迎东西南北来客。
上联:车水马龙农家乐
下联:花香鸟语大地春
上联:晨雾蒙蒙,鸡鸣犬吠柴扉早
下联:波光闪闪,鸭戏鱼翔塘坝欢
上联:农家秋色不同,檐下辣椒彤似火
下联:田野收成甚好,垄中玉米灿如金
上联:湖中鱼鲜,席中客贵,农家乐迎春夏秋冬客下联:山里草绿,林中花红,野菜香熏东西南北人。
品喷香野火米饭 承传统乡土文化
品喷香野火米饭承传统乡土文化野火米饭是中国传统的乡土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野火米饭是一道农家菜品,是农家晚餐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野火米饭是一种以野山上采摘的野生野米为原材料,加入米酒、茶叶和糯米粉调和而成的饭菜。
制作野火米饭需要的材料都是自然生长的,没有加入任何的化学成分和人工添加剂。
野火米饭制作的过程繁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巧,但是制作出来的野火米饭口感鲜美,香味扑鼻,营养丰富。
野火米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乡土文化。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野火米饭的味道和文化意义,甚至有些人从来没有尝过这种美味。
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关注这种传统的美食和文化。
野火米饭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石磨细磨,手搓成圆形,再放入焖炉中焖煮。
制作过程细腻繁琐,需要十分耐心和技巧。
但是,只有这样制作出来的野火米饭才能保持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野火米饭的质地柔软,口感香甜,且呈现出金黄色的颜色,十分诱人。
野火米饭通常搭配着各种传统的农家菜肴一起食用,例如炒豆腐、烤鸭等。
一些地方还会以野火米饭作为主料,加入干货、肉片、蔬菜等烹调成各种美食佳肴。
野火米饭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作为传统的乡土美食,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的食物,更是一种文化和传统的延续。
野火米饭的传承,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承载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和回忆。
在当今的食品市场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美食的保护和传承,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尝试这些美食。
野火米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是值得传承和推广的,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在传统美食和现代饮食文化共存的今天,我们不妨多一些时间和耐心去了解和品尝传统的乡土美食,让这些美食和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传承乡土记忆策划书3篇
文化传承乡土记忆策划书3篇篇一文化传承乡土记忆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乡村,进入城市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乡土文化逐渐被淡忘,乡土记忆也逐渐消逝。
为了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我们计划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乡土文化,增强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活动主题“留住乡土记忆,传承文化根脉”三、活动目的1. 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增强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保护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促进乡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3. 提高公众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和关注,推动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具体地点]六、活动内容1. 乡土文化展览:展示乡土文化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包括乡土建筑、乡土艺术、乡土风俗等。
2. 乡土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乡土文化传承人等,介绍乡土文化的内涵、价值和保护传承方法。
3. 乡土文化体验:组织游客参与乡土文化体验活动,如制作乡土手工艺品、品尝乡土美食、体验乡土风俗等。
4. 乡土文化演出:举办乡土文化演出活动,展示乡土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
5. 乡土文化旅游:推出乡土文化旅游线路,组织游客参观乡土文化景点,了解乡土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七、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单页等宣传品,在活动现场、社区、学校等场所进行发放。
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发布活动信息、照片、视频等,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3. 邀请媒体记者对活动进行报道,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八、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
2. 招募志愿者,负责活动的现场组织、服务和宣传工作。
3. 与相关部门、机构、企业等合作,争取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4.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2. 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公众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
十、活动预算活动预算主要包括场地租赁、宣传费用、活动物资采购、人员费用等,预计总预算为[X]元。
乡土文化采访报告
乡土文化采访报告一、引言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的瑰宝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情况,我对某个乡村进行了一次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该乡村的历史、风俗、传统手艺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
本文将对此次采访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呈现。
二、背景介绍该乡村位于中国的江南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乡土文化。
此次采访的重点是了解该乡村的传统习俗和手艺,以及农民的生活方式。
三、历史沿革根据采访的内容了解到,该乡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在清朝时期,该乡村曾是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吸引了许多商人和手工艺人前来定居。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该乡村的经济发展放缓,不再是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
尽管如此,该乡村依然保留着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传统。
四、传统习俗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该乡村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每年农历春节期间的庙会活动。
庙会上,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美食,观赏到精彩的民间表演,并参加传统的民俗游戏。
这种传统习俗不仅丰富了该乡村的文化内涵,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除了春节庙会,该乡村还有一些其他的传统习俗,如清明节祭祖、端午节赛龙舟等。
这些习俗使得该乡村的居民保持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五、传统手艺在采访中了解到,该乡村还保留着一些传统手艺,这些手艺代代相传,至今仍然有人从事。
其中最有名的是染织工艺。
该乡村的居民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如染料植物和桑叶,手工染制出各种颜色的布料,然后再用传统的纺织机织布。
这种传统的染织手艺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也是该乡村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染织工艺,该乡村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手艺,如木雕、陶艺等。
这些手艺多年来一直得到居民的传承和发展,成为该乡村的特色之一。
六、农民的生活状况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该乡村的居民以农耕为生。
虽然现代化的进程对农村地区的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该乡村的居民仍然保持着种植传统农作物的习惯,如水稻、小麦等。
乡土本色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乡土本色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乡土本色是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它强调了对乡村的本质和特点的关注。
乡土本色是指乡村地区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独特品质和特征。
乡土本色的核心观点是认识到乡村地区的大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
乡村地区往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农田、森林和水体,这些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活必需品,还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做出贡献。
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必要措施。
乡土本色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强调社会和文化的特点。
乡村地区往往有着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和价值观念对于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和内部和谐很重要。
乡村地区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也是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对象。
保护和发展乡村社会和文化特点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
乡土本色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强调人民参与和社区发展的重要性。
乡村发展不应仅仅由政府主导,而是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人民参与决策和实施。
人民对于他们生活环境的参与和决策,将能够更好地反映他们的需求和利益,同时也能够增加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合理性。
乡土本色是强调乡村地区自然、社会和文化特点的核心概念。
它强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发展社会和文化特点,以及促进人民参与和社区发展。
这些观点和概念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乡土文化的书籍
乡土文化的书籍乡土文化的书籍是了解和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乡土文化是指在乡村地区形成并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包括乡村的风俗、传统、习惯、信仰、价值观念等内容。
乡土文化的书籍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乡村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乡土之美》是一本描绘乡村风景的书籍。
书中介绍了乡村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农田、村庄等,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示了乡村的美丽和宁静。
读者可以在书中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丽,领略到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独特魅力。
《乡土民俗》是一本介绍乡村民俗文化的书籍。
书中详细介绍了乡村的各种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传说等内容。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到乡村人民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念,感受到乡村的淳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乡土美食》是一本介绍乡村美食的书籍。
书中收录了乡村的各种特色美食,包括农家菜、村庄小吃、乡村野味等。
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乡村美食的制作方法、食材选择和独特口味,感受到乡村的饮食文化和独特美味。
《乡村手工艺》是一本介绍乡村手工艺品的书籍。
书中详细介绍了乡村的传统手工艺品,包括陶瓷、编织、木雕、剪纸等。
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乡村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材料选择和文化内涵,感受到乡村的手工艺传统和独特工艺魅力。
《乡土传统音乐》是一本介绍乡村传统音乐的书籍。
书中收录了乡村的传统音乐曲目和演奏方式,包括农民歌谣、民间舞蹈、乡村乐器等。
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乡村传统音乐的形式和特点,感受到乡村音乐的悠扬和独特韵味。
《乡村建筑之美》是一本介绍乡村建筑的书籍。
书中详细介绍了乡村的传统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建筑特点。
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乡村建筑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感受到乡村建筑的美丽和独特魅力。
《乡土艺术之美》是一本介绍乡村艺术的书籍。
书中收录了乡村的各种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剪纸、民间戏曲等。
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乡村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感受到乡村艺术的魅力和独特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乡土文化,铸风雅校园
苍溪县元坝镇中心小学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效,我校充分吮吸乡土文化营养,积极探究乡土教育资源引入学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针对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孩子们爱祖国首先从爱家乡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化无形为有形,走出了一条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高效之路。
一、构思与策划
苍溪元坝,千年古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资源丰富,自然景观,文化遗址,民间艺术,革命历史,民俗民风等,汇集成丰盈的东河乡土文化资源,是一本内涵浑厚的教科书。
元坝镇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于明成化年间的"紫云宫”,是至今川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戏楼。
"望江楼"已有500多年历史,集古建筑艺术精华。
元坝也是一块英雄的土地,1933年300多名有志青年参加红军,涌现出一批共和国开国功臣。
这些都是东河文明的瑰宝,是教育价值极高的资源。
元坝小学办学百余年,历代老师都善于把当地教育价值高的乡土文化引入到学校,引入到课堂,使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真实、快乐和价值,使学校教育始终保持高质量。
新课程改革之初,我们确立了“品乡土文化铸风雅校园”为育人策略,把乡土文化有机地融入学校教育,融入到教师的教研工
作中,融入到课堂,以传承和创新民间艺术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益智养德,真切地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
同时,通过感悟乡土文化,创新民间艺术活动,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使学校文化特色、教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提高相得益彰。
二、途径与策略
(一)挖掘地域资源,建设校本课程
我们组织全体老师考察、研读元坝历史、元坝小学校史、苍溪县志,欣赏元坝自然风光,考证文化古迹,调研地方民间文艺活动。
在收集大量素材后,进行整理、挖掘和创作。
编写了《元坝小学校志》,创编出校本教材《元韵》、《文明礼仪操》、《新编钱棍舞》、《梨乡山歌》、《好习惯》。
这些本校老师的作品,吸取东河乡土文化中最有教育价值,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元素,呈现的是原汁原味地方文化,内容丰富,浅显易懂,寓意深刻,朗朗上口,孩子们喜欢,教师教学方便,具有较高的教育性和一定的收藏价值。
(二)传承民间艺术,丰富课间活动
广泛开展益于身心健康的民间艺术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知、感悟、怡情、养惠。
每个孩子选择、学会一项自己喜爱的民间艺术活动,所有的学生都会狮舞,每天上午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是全校老师和学生展示、表演"新编钱棍舞"、"文明礼仪操"和狮舞的时间。
(三)学科渗透策略
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优秀乡土教育文化进入课堂,是保证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
抽取出文化遗产、自然景观、文化活动、民间文艺、历史人物、传统风俗、自然风光、物产资源8类30项适宜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元素,渗透到科学课程教学中。
其中,狮舞、钱棍等民间文体活动,紫云宫、望江楼等文化遗产,是本地特有乡土教育元素,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把这些乡土教育元素融入到学科课程,落实到课堂,作为学科教材的补充和拓展。
我们将家乡名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功臣李开湘将军的故事,现代花木兰薛廷华的传奇故事,为保卫国家财产英勇献身的青年英雄李君的故事等,汇编到校本教材《元韵》、《东河墨韵》中,作为语文课堂群文阅读读本。
各年级语文老师根据教材每单元的主题,选择校本教材中的作品,作为课堂的延伸和阅读能力训练的内容。
例如,仲晓燕老师在教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上册“家乡的山和水”时,师生互动,以元坝镇的“东河十景”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紫云宫”等乡土资源为载体,将乡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深深铭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获广元市课堂教学比武一等奖。
(四)学校教育与地方文化互动策略
学校文化是社区文化的一部分,社区文化影响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我校地处元坝场镇中心,服务两个社区、十三个村,多年来,人民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很高,家长、
社区、企事业单位都积极支持学校教育。
我们与社区携手构建起以学校为主阵地,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文化建设网络,达成学校文化的深度构建与社区文化的的互补共建。
一是师生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让老师和学生都明白,我们都是社区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推动社区文化发展。
赶集日,支持老师和学生参加社区的文化宣传活动。
学校的文艺骨干加入社区的文化宣传队。
开展“美丽苍溪,幸福元坝”专题活动。
开展“优秀家训家风”展示活动。
每年定期进行“慈孝文化敬老活动”,为敬老院老人送温暖。
二是考察、维护社区文化资源活动。
调查社区的文化资源;展示搜集的图片、照片、数据、学生制作的作品等;畅谈村(社区)繁荣变化新景象和收获与感受。
开展“红领巾为社区文化做贡献”活动,定期打扫社区文化广场卫生,“小手拉大手”携手维护文化遗址。
三是学校、社区文化资源大融合活动。
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资料室节假日向社区群众开放。
学校每周二上午为教学开放日时间,家长、群众能够了解学校文化活动全过程。
聘请社区干部、民间文化传承人为校外辅导员,定期到学校为师生上课,参与学生的社区实践活动。
实现学校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互助,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收获与展望
用乡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实践活动,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生根,学生良好品行基本养成,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一)文明习惯基本养成。
通过乡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活动的持久浸润,我校学生的文明习惯初步养成。
例如,农村独生子女一代,大多数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家庭隔代教育,过去孩子们在学校表现出“以我为中心”、“乱丢乱扔”、“疯跑狂奔”,现在这些现象基本绝迹。
每到放学的时候,全校1000余学生同时下课,校大门处无需老师指挥,孩子们不分班级,自觉排队礼让。
校园暴力和欺凌现象、恶意损害集体公共财产、严重违纪违法多年零发生。
学生的文明习惯有明显的改变。
(二)艺体素质得到提高。
我校经久不衰的校园艺术活动,使当地民间艺术得到普及,学生艺术潜能得到激活,艺术素质显著提高。
师生科幻绘画作品、剪纸作品远赴香港、日本展出。
2017年9月学校获“全国少儿美术教育示范单位”荣誉,在2017年11月我校14名学生参加县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得14个不同项目的奖项,其中三个第一名,两项打破县记录。
(三)用乡土文化滋养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在省内宣传推广。
我校“乡土教育元素融入农村小学文化建设的路径和策略”2017年11月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六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学校文化建设要有乡土味》发表于四川教育杂志。
“乡土教育元素融入学校德育的研究”获四川省教育科研所二等奖。
纪实片《远方的孩子》获四川省文明委、共青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社科院二等奖。
创编的《小学生文明礼仪操》2016年9月获四川省教科所“2016年度四川省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教育导报》记者分别撰文《深山里的教师这么牛》《书香溢
满雪梨山》,《广元日报》撰文《淳风正拂满园花开》,先后报道了教育成果。
广元市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连续七天播放反映我校文化建设的专题片《榜样学校》。
在广元市首届校长论坛会上,我校的经验《品乡土文化铸风雅校园》作了专题交流。
我校利用乡土文化改进德育工作的做法,得到上级党政和主管部门的认可,我校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形成学校的传统和文化,研究建设乡土文化融入德育的校本课程和活动体系,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和学校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