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探析

周静2012102649 摘要: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发现我国临终关怀现状、问题和策略。并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分析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介入的理论依据、方法,并对现有临终关怀政策、社工技巧进行反思,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临终关怀癌症患者社会工作

一.引言

据统计,我国现在每年因肿瘤死亡的人数超过140万。就目前的医疗技术,只有约1 /3的肿瘤患者可以得到治愈;2 /3的肿瘤患者在疾病诊断时已经为晚期肿瘤而无法得到根治性治愈。由于癌症的特殊性和我国医疗体制的不完善,很多癌症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要忍受多次放化疗的痛苦,有的甚至放弃治疗,在痛苦中等待自己的死亡。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相适应,维护临终病人的“活”与“死”的尊严,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同时给予病人家属精神上的支持。晚期肿瘤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内,生理、心理和精神上承受着巨大压力,遭受病痛折磨, 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巨大创伤。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提高其最后的生存质量,使其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是迫切和紧要的。

二.概念界定

临终关怀:临终阶段是指各种疾病的终末期,即治疗无效, 日益衰竭。1我国的临终期一般有3个月。临终关怀主要针对临终病人死亡过程的痛苦和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医护环境、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坚强的精神支持,帮助病人完成人生的最后旅途,并给予家属安慰和关怀的一种综合性卫生医疗服务。2简单而言,它是帮助病人“优死”和其家属“好生”,使病人死得无憾、家属活得无虑的一种医疗服务。

三.文献回顾

(一)我国临终关怀现状

我国自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临终关怀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渐被人们所知晓。在临床实践方面,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都纷纷因地制宜地创办了临终关怀服务机构。目前在我国临终关怀模式主要有三种,跨专业合作运作模式、社区家庭病床模式、社区医院模式。

我国临终关怀还没有法律政策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先后出台的一系列法规1岳志丽.. 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措施[ J].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2009, 3 ( 4) : 234- 235..

2Shaw S, Meek F, Buck all R. A framework for providing evidence - based palliative care. [ J ]Nurs Stand. 2007 Jun13 - 19; 21 (40) : 35 - 8.

和养老服务计划,勉强可对临终关怀服务提供一定的法律政策的支持。如2002年印发的《癌症病人申办麻醉药品专用卡的规定》、2006年3月国家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2007年1月1日在深圳启动的“临终关怀”计划等,使我国临终关怀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我国临终关怀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的临终关怀服务还处于一个初始阶段。有统计称,我国目前开设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有100多家,几千张床位,但是每年需要临终关怀的人却多达几十万,供需极不平衡。

同时,我国临终关怀还没有成为国家医疗体系的一部分,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来扶植。政府对临终关怀的管理和法规政策的缺失或不配套,使不少开设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三)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策略

1.疼痛控制。癌症患者要经历长期的放疗、化疗及手术抗肿瘤治疗,患者要经历长期的病痛折磨,控制疼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压力。

2.心理疏导。癌症患者的心理是极其复杂多变的, 大部分末期癌症患者呈负性心理。通过心理干预、宣泄性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宣泄压抑的情绪, 减轻紧张和痛苦情绪。

3.营养免疫支持。癌症是消耗性疾病, 以往的治疗又多为损伤性, 应用生物反应调节剂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必要的。

4.死亡教育的实施。根据临终患者的不同心理阶段进行死亡教育, 尊重患者对临终或濒死阶段的治疗和抢救措施的意见。

从研究结果可看出,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分析其现状与问题,具体微观介入也是从医学角度来探讨,国内理论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对临终关怀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四.临终关怀服务的反思

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从社会工作视角提出以下见解:

(一)政策改革

1.改革现有医疗服务体制。临终关怀的宗旨是使临终者可以有尊严的的走完人生旅程,但是,现有医疗服务,仅仅是治疗疾病,已将病人物化,剥夺了其信念和愿望,当医生使用的机器已无治愈的疗效时,它们不是在延长生命,而是在延长死亡的过程,因此,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我们应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标准,不仅仅是治疗患者的生理疾病,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加强对患者自主性的关注。在这方面,我们可参照国外的五个愿望做法,提供一份可以表达个人、情感、精神

需求和医疗医院的生前遗嘱。

2.合法化安乐死,促进安乐死与临终关怀的有机结合。由于癌症患者在晚期长期承受病痛折磨,笔者认为有必要把临终关怀和安乐死相结合。虽然临终关怀与安乐死有着诸多不同,但是二者都是为了减轻和解除在当前医学条件下无望治愈患者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临终痛苦,维护患者尊严。当然安乐死的合法化,只针对那些极度备受身心痛苦折磨的患者,并完全按照患者志愿的原则进行。另外,我国内地可参考我国海外有关临终关怀的法律,专门就临终关怀立法,使临终关怀有序进行,并且使二者得到和谐的统一,促使晚期癌症患者可以有尊严的离开。

3.建立与改善临终关怀服务的筹资与保障体系。结合我国经济与社会保障的实际情况,我国已建立起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全可以将临终关怀医疗护理项目纳入费用报销,使临终关怀被医保覆盖。当然,这实施起来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可根据政府将临终关怀纳入示范项目,进行专项投资的方式来逐步过渡。

(二)社工介入方法

1.满足患者基本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求,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人才会有高层次的需要。根据此理论,我们可通过个案管理模式,结合医生、护士、营养师等,组成综合团队,减缓患者身体疼痛。其次,通过问题解决、行为修正模式和危机调适理论为指导,运用个案工作方法,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因疾病或住院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协助患者解决困难和问题,提供心理慰藉。最后,通过生命回顾, 协助患者重新体会自己生命的价值;通过谈论死亡, 降低对死亡的恐惧,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服务。

2.患者支持网络的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社会支持可以帮助案主融入社会网络中,强化个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也就是说来自于外界的支持可以在案主的主观体验与心理问题的获得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降低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减轻心理压力1。基于此,可通过小组工作模式,组建同辈群体,通过彼此的交流互动,增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抵抗能力,追忆生命价值。当然,这种支持网络,更重要的还是来自家属的支持,家人的理解、接纳、鼓励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动力所在,因此家属和患者桥梁的建立是重中之重。

3.家属的哀伤辅导。死亡非一己之事,晚期癌症患者常会给家属带来生理、心理、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压力,家属所要面临的不只是与临终病人相互依赖关系的失落,同时需面临家庭中因临终病人的疾病、濒死过程和死亡而带来角色结构、情感功能、经济功能与互动模式的改变。因此,社工要通过哀伤辅导方式,

1/view/8ed2d60879563c1ec5da716e.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