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调速系统的可逆调速

合集下载

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讲解

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讲解

摘要本文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基础,采用工程设计方法对最常用的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进行设计,并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

首先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常规PID控制进行设计,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都采用了PID控制器,并分别对电流环和转速环的动态性能和抗扰动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其次,由于转速调节器起主要作用,所以对转速环采用模糊控制,并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常规PID 控制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直流调速PID控制模糊控制系统仿真目录摘要 (I)1 绪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 (1)1.2直流调速系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1.4研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目的和意义 (2)2 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 (3)2.1直流电动机的起动与调速 (3)2.2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 (8)2.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12)2.4 直流他励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13)2.5可控硅整流装置的数学模型 (15)2.6本章小结 (16)3 常规PID控制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17)3.1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 (17)3.2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20)3.3设计实例 (25)3.4Matlab仿真 (30)3.5仿真结果分析 (33)3.6本章小结 (33)4结论 (34)1 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直流调速是现代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发展较早的技术。

就目前而言,直流调速系统仍然是自动调速系统的主要形式,在许多工业部门,如轧钢、矿山采掘、纺织、造纸等需要高性能调速的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传统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多数采用结构比较简单、性能相对稳定的常规PID控制技术,在实际的拖动控制系统中,由于电机本身及拖动负载的参数(如转动惯量)并不像模型那样保持不变,而是在某些具体场合会随工况发生改变;与此同时,电机作为被控对象是非线性的,很多拖动负载含有间隙或弹性等非线性的因素。

V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V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瞬时电压差和瞬时脉动环流的大小因控制角的不 同而异,以下分析三相零式反并联可逆线路的情 况 , f r 60
图4-13 配合控制的三相零式反并联可逆线路
的瞬时脉动环流( f r 60) (a)三相零式可逆线路和瞬时脉动环流回路
(b) f 60 时整流电压
电动 反组整流

反向制动

+

回馈发电 正组逆变

2.逻辑控制的无环流可逆V-M系统
有环流系统反向快、过渡平滑,但环流电抗器累赘。 逻辑控制的无环流可逆系统:当可逆系统中一组晶闸管
工作时(不论是整流工作还是逆变工作),用逻辑关系 控制使另一组处于完全封锁状态,彻底断开环流的通路, 确保两组晶闸管不同时工作。 被封锁那组整流装置的移相触发环节应有配合控制所对 应的输入控制信号,但其输出触发脉冲通过逻辑控制作 用予以封锁,可以认为是移相触发环节处于“待工作” 状态,可根据需要随时送出必要的脉冲信号。
当环流为零时,应有
U d 0 f U d 0 max cos f
U d 0r U d 0 max cos r
如果反组的控制角用逆变 角表示,则
这称作α=β配合控制。
为了更可靠地消除直流平 均环流,可采用
U d 0r U d 0 f
cos r cos f (4-5)
r f 180
f r αf≥βr
(4-6) (4-7)
α=β配合控制实现
为了实现α=β配合控制,
可将两组晶闸管装置的触 发脉冲零位都定在90°。
当控制电压 Uc= 0 时,使 f = r = 90° , 此 时 Ud0f = Ud0r = 0 , 电 机 处

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速可逆变频调速PLC控制

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速可逆变频调速PLC控制

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速可逆变频调速PLC控制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所要求的变频电源几乎都采用静止式变频器。

利用变频器进行调速控制时,只需改变变频器内部逆变电路换流器件的开关顺序,即可以达到对输出进行换相的目的,很容易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切换。

本文介绍了PLC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方面的设计,说明了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工作原理,探讨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速可逆变频调速PLC控制。

1、PLC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作为核心控制部件,通过速度传感器将电动机的转速信号传给PLC, PLC经过控制规律的运算后,给出控制信号,改变电动机输入电压的频率,来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从而构成了一个闭环的速度控制系统。

如图1 所示。

2、三相异步电动变频器电路连接的要点2.1变频器前面一定要加接触器输入侧接触器的作用。

一般说来,在断路器和变频器之间,应该有接触器。

a. 可通过按钮开关方便地控制变频器的通电与断电。

b. 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断变频器电源,如:变频器自身发生故障,报警输出端子动作时,可使接触器KM迅速断电,从而使变频器立即脱离电源。

另外,当控制系统中有其他故障信号时,也可迅速切断变频器电源。

2.2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是否接输出接触器并不要求和工频进行切换时,变频器与电动机接触器,则有可能在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较高的致变频器跳闸。

a. 当一台变频器只控制一台电动机,且并不要求和工频进行切换时,变频器与电动机之间不要接输出接触器。

因为如果接入了输出接触器,则有可能在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较高的情况下启动电动机,产生较大的启动电流,导致变频器跳闸。

b. 必须接输出接触器的情况有两种:当一台变频器接多台电动机时,每台电动机必须要有单独控制的接触器。

另外,在变频和工频需要切换的情况下,当电动机接至工频电源时,必须切断和变频器之间的联系。

通用变频器,一般都是采用交、直、交的方式组成,利用普通的电网电源运行的交流拖动系统,为了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切换,必须利用触器等装置对电源进行换相切换。

3章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及其应用

3章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及其应用
• 它桥逆变(t4~t5段)
• 反接制动(t5~t6段)
t6 t4 t5 t 7 t8 t' 8 t9 t
O
• 反向起动(t6~t8段)
-Uct m
图3-6 α=β配合控制系统由正转向反转过渡过程
1)正向电动运行(0~t1段) • 通过ASR和ACR输出移相控制信号为正,正组VF处于整 流状态,称它为本桥;而反组VR处于待逆变状态,称它 为它桥,电动机正向运行。 • 由于ASR、ACR调节器的倒相作用,所以图中参数的极性 为:Un*(+)→ Ui*(-) → Uc (+) • 这一阶段,Un =Un*;Ui =Ui* ;电枢电压Udαf>E,其差值为Id R∑;由于电流基本维持Id= IdL恒定,所以电感中磁能基本 不变化。 • 这一阶段能量大部分由电网通过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一 小部分消耗在电阻上。其能量公式如下:
• 1.电枢可逆线路 • 在要求频繁正反转的生产机械上经常采用的是两组晶闸管 变流装置反极性连接构成的可逆线路。
正向
VF
+ Id -I d
VR MA ~
+
O + Id
反向 (a)
-n (b)
• 一组供给正向电流,称 为VF组;另一组供给 反电向电流,称为VR 组 • 正、反向运行时调速系 统工作在第一、三两个 象限中
运动控制系统
第 3章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及其应用
内容提要:
▶ 晶闸管变流装置-直流电动机(V-M)可逆
调速系统
▶ 脉宽调制变换器——直流电动机
3.1 晶闸管变流装置-直流电动机(V-M)可逆 调速系统
3.1.1 晶闸管变流装置-直流电动机可逆调速系统主 电路及特点

第四章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第四章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使U df 增加;2ALR的输入信号也正向增加,但由于
2ALR是反相器,故其输出u c t 2由正值减小,甚至变
成负值。反组VR的触发脉冲由零位后移,甚至进入
逆变位置,但反组的逆变电压U d r 小于正组的整流
电由压正组U流df 向。反因组此的,直在流两环组流变I流c 装。置此之时间正仍组然变存流在装着置
由晶闸管供电的直流调速系统,直流电动机 的励磁功率约为电机额定功率的3%~5%。反接 励磁所需的两组晶闸管变流装置的容量,比在电 枢可逆系统中所用晶闸管变流装置要小得多,从 而可节省设备投资。但由于励磁回路电感大,时 间常数较大,系统的快速性很差。而且反转过程 中,当磁通减小时,应切断电枢电压,以免产生 原来方向的转矩阻碍反向,此外要避免发生飞车 现象。这样就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依据实现无环流原理的不同,无环流可逆系
1.可逆运行的实现方法 可逆运行的实现方法多
种多样,不同的生产机械可
根据各自的要求去选择,在
要求频繁快速正反转的生产 图4-1两组晶闸管供电的可逆电路 机械,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两
组晶闸管整流装置构成的可逆线路,如图4-1所示。 一组供给正向电流,称之为VF组,另一组供给反 向电流,称之为VR组。
当电动机正转时,由正组VF供电;反转时 则由反组VR供电。两组晶闸管分别由两套触发 脉冲控制,灵活地控制直流电动机正、反转和 调速。但不允许两组晶闸管同时处于整流状态, 否则将造成电源短路。为此对控制电路提出了 严格的要求。对于由两组变流装置构成的可逆 线路,按接线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反并联连接和 交叉连接两种线路。
4.1 晶闸管-电动机可逆调速系统(V-M可 逆系统)
4.1.1晶闸管-电动机可逆调速系统的基本结构 根据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公式 Te CmΦd I d 可

3-5 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3-5 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3-5 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节提要□ 逻辑控制的无环流可逆系统当工艺过程对系统正反转的平滑过渡特性要求不很高时,特别是对于大容量的系统,常采用无环流控制可逆系统。

无环流控制可逆系统:既没有直流平均环流又没有瞬时脉动环流。

1. 无环流可逆系统分类按照实现无环流控制原理的不同,无环流可逆系统又有大类:逻辑控制无环流系统;错位控制无环流系统。

一、逻辑控制的无环流可逆系统逻辑控制的无环流可逆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可逆系统。

本节将着重讨论逻辑控制的无环流可逆系统的系统结构、控制原理和电路设计。

(一)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1. 系统的组成逻辑控制的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以下简称“逻辑无环流系统”)的原理框图示于下图:◎ 系统结构的特点·主电路① 采用VF、VR反并联线路;② 由于没有环流,不用设置环流电抗器;③ 仍保留平波电抗器 L d ,以保证稳定运行时电流波形连续;·控制系统① 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方案;② 电流环分设两个电流调节器,1ACR用来控制正组触发装置GTF,2ACR控制反组触发装置GTR;③ 1ACR 的给定信号经反号器 AR 作为2ACR的给定信号,因此电流反馈信号的极性不需要变化,可以采用不反映极性的电流检测方法。

④ 为了保证不出现环流,设置了无环逻辑控制环节DLC,这是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它按照系统的工作状态,指挥系统进行正、反组的自动切换,其输出信号 Ublf 用来控制正组触发脉冲的封锁或开放,Ublr 用来控制反组触发脉冲的封锁或开放。

(二)可逆系统对无环流逻辑控制器的要求◎逻辑装置的任务是:在正组可控硅 VF工作时封锁反组脉冲,在反组可控硅 VF工作时封锁正组脉冲。

二者必居其一,决不允许两组同时开放,从而保证主电路没有产生环流的可能。

1. DLC的输入要求分析V-M系统四象限运行的特性,有如下共同特征:正向运行和反向制动时,电动机转矩方向为正,即电流为正;反向运行和正向制动时,电动机转矩方向为负,即电流为负。

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一、实现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
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是一种复杂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机转速
调整和调节,可以实现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功能。

它的工作原理是:当电
机的转速发生变化时,运用程序控制器调整反馈信号。

在反馈信号中,检
测电机转速,并将其作为参考,经过放大器检测调节,将放大器调节的参
数输入给程序控制器,然后根据给定的转速和调节参数,程序控制器根据
相关的算法,调节步进电机的每一步的转速,实现当电机转速发生变化时,程序控制器控制电机转速。

二、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的组成
1.输入信号源:输入信号源主要有可逆调节信号和程序控制参数信号,两者同时作用,确定电机控制的转速范围和精度要求,从而保证可逆调速
系统的精度。

2.程序控制器:程序控制器是可逆调速系统的核心,它根据输入的控
制信号,控制反馈电路,实时获取电机的转速参数,根据算法,按照程序
控制的调节参数调节步进电机,实现调节目标速度。

3-直流电动机V-M可逆调速系统

3-直流电动机V-M可逆调速系统
VF
Ia Ud 0F M
Ic Ud 0R
VR


哪一组真正工作由电流来决定,不工作的那一组处于待逆变或待整流状况。 哪一组真正工作由电流来决定,不工作的那一组处于待逆变或待整流状况。 电动机工作状态 工作象限 转速n、反电势 电压U 转速 、反电势Ea、电压 d 转矩T,电枢电流 转矩 ,电枢电流Ia 正组VF状态 正组 状态 无坏流系统 反组VR状态 反组 状态 正组VF状态 正组 状态 有环流系统 反组VR状态 反组 状态 待逆变 逆变 整流 待整流 封锁 整流 逆变 待整流 整流 待逆变 封锁 逆变 正向电动 Ⅰ + + 整流 正向制动 Ⅱ + - 封锁 反向电动 Ⅲ - - 封锁 反向制动 Ⅳ - + 逆变
1.产生的原因 .
VF
Ia Ud 0F M
Ic U d 0R
VR
U doF = U dom cos α F
两端的电势差即两个电 源的直流平均电压差为: 源的直流平均电压差为:
正组VF输出为 正组 输出为
U doR = U dom cos α R
∆U do = U doF − ( −U doR ) = 2U dom cos
静态环流:系统稳定工作时所出现的环流。 静态环流:系统稳定工作时所出现的环流。 动态环流:系统处于过渡过程中出现的环流。 动态环流:系统处于过渡过程中出现的环流。
VF
VR

U doF
Ia
M
U doR

反并联可逆线路中的环流 Ia—负载电流 Ic—环流 负载电流 环流
3.2.2 直流平均环流产生的原因及消除办法
图3-7 三相半波反并联可逆电路及其 α F = β R = 30 时的环流电压和电流

第4章 第1讲直流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第4章 第1讲直流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ρ=
Uc ∈ [0,1] U t max
是双极型PWM调制原理, 调制原理, 图 (c)是双极型 是双极型 调制原理 占空比和控制电压的关系为
1+
ρ=
Uc U t max ∈ [0,1] 2
PWM变换电源
PWM-M系统的机械特性 系统的机械特性
变换电源供电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为PWM-M系统。 系统。 由PWM变换电源供电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为 变换电源供电的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为 系统 其机械特性,一般不考虑电流断续的情况。 其机械特性,一般不考虑电流断续的情况。 PWM-M系统的四象限机械特性如图所示。 系统的四象限机械特性如图所示。 系统的四象限机械特性如图所示
双极式控制方式的不足之处是: 双极式控制方式的不足之处是: 在工作过程中, 个开关器件可能都处于开关状态 个开关器件可能都处于开关状态, 在工作过程中,4个开关器件可能都处于开关状态, 开关损耗大,而且在切换时可能发生上、 开关损耗大,而且在切换时可能发生上、下桥臂直通的 事故,为了防止直通,在上、下桥臂的驱动脉冲之间, 事故,为了防止直通,在上、下桥臂的驱动脉冲之间, 应设置逻辑延时。 应设置逻辑延时。
图4-4 在坐标系上表示的电动机反向轨迹
4.1.2 直流 直流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转速反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转速反 向的过渡过程
右图是正向起动、 右图是正向起动、正向制动和反向 起动过程中的时域波形示意图。 起动过程中的时域波形示意图。这 个过程分阶段分析如下: 个过程分阶段分析如下:
时刻, 在t=0时刻,正向起动 时刻 转速给定指令阶跃上升到U 即 转速给定指令阶跃上升到 n*,即 Un*=UnN, 与正向额定转速相对应 与正向额定转速相对应. 由于电枢的惯性使得误差电压∆ 由于电枢的惯性使得误差电压∆Un 阶跃上升. 阶跃上升 很大的∆ 很快使转速调节器ASR 很大的∆Un很快使转速调节器 输出饱和, 输出饱和,即Ui*=Uim . 此后电流调节器ACR快速调节使 此后电流调节器 快速调节使 电枢电流I 跟随U 维持在最大电 电枢电流 d 跟随 i*维持在最大电 枢电流I 这个电枢电流产生一个 枢电流 dm.这个电枢电流产生一个 恒定的加速转矩,使转速 恒速上升. 使转速n恒速上升 恒定的加速转矩 使转速 恒速上升

第四章__可逆控制和弱磁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第四章__可逆控制和弱磁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r 180 r
正组晶闸管装置VF整流状态
• VF处于整流状态 • f 90°, Ud0f E, n0
• VR逆变处于状态 • r 90°, E > |Ud0r|, n0

电动机从电路输入能量作电动 运行,运行在第Ⅰ象限。
• 电机输出电能实现回馈制动, V-M系统工作在第二象限。
U d 0r U d 0 f U d 0 f U d 0 max cos f
U d 0r U d 0 max cos r
• 当环流为零时,应有
U d 0 f U d 0r
cos r cos f

• • 如果反组的控制角用逆变角表示,则
r f 180
4.1.1 桥式可逆PWM变换器
U g1 U g 4 U g 2 U g 3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
当0≤t<ton时,UAB=US,电枢电 流id沿回路1流通;
当ton≤t<T时,驱动电压反号, id沿回路2经二极管续流, UAB=US 。 , UAB的平均值为正, 电动机正转;反之则反转。 t on 电动机停止。
逻辑控制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原理框图 DLC—无环流逻辑控制环节,ZC—零电流检测环节
2.逻辑控制的无环流可逆V-M系统
逻辑切换的必要条件 • ASR的输出信号Ui*代表了转矩方向, • 反转运行和正转制动都需要电机产生负的转矩,正转运行和反转制动 都需要电机产生正的转矩, • Ui*的极性恰好反映了电机电磁转矩方向的变化。 • 采用Ui*作为逻辑控制环节的一个输入信号,称作“转矩极性鉴别信 号”。 逻辑切换的充分条件 • Ui*的极性已发生变化,表示了系统期望的转矩极性, • 在实际电流方向还未改变之前,仍须保持原先的开放和封锁组别。 • 逻辑切换转折点的特征是电流降低到零。因此要把电流到零信号作为逻 辑控制环节的第二个输入信号,称作“零电流检测信号”,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由电源、整流装置、逆变装置、调速装置和逆变器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电源:提供供电电源,常用的是交流电源。

2. 整流装置: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

常用的整流装置是可控整流桥,通过控制整流桥的导通时间,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不同幅值的直流电。

3. 逆变装置:将直流电源转换为可调的交流电源。

通常采用可控开关类电路,如MOSFET、IGBT等。

逆变装置的输入端与
整流装置的输出端相连。

4. 调速装置:根据系统的负载要求,通过调整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电压来实现调速。

调速装置通常包括控制电路和调节装置。

控制电路接收反馈信号,根据其与给定值的偏差来控制逆变器的输出。

调节装置根据调速要求,改变反馈信号的大小,以调整输出频率和电压。

5. 逆变器:将可调的直流电源转换为可逆的交流电源,并将其供给负载。

逆变器接收调速装置的控制信号,按照要求输出相应频率和电压的交流电。

通过以上五个部分的协调工作,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可以根据负载的要求,实现电机的调速控制。

可控环流可逆调速系统111

可控环流可逆调速系统111

可控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在可逆系统中,环流的存在会显著加重晶闸管和变压器的负担,消耗无用的功率,环流太大时甚至会损坏晶闸管。

此外,还需增设均衡电抗器,投资费用加大,因此,必须抑制环流。

然而,环流也有它有利的一面。

少量的环流可以作为晶闸管的基本负载,这样电动机在空载或轻载时可使晶闸管装置仍工作在电流的连续区,避免电流断续引起的非线性现象对系统静、动态性能的影响。

一个理想的环流变化规律应该是:在轻载时有些直流环流(一般为5%IN~10%IN),采用α<β控制方式,以保证电流连续;而当负载大时使环流减小到零,形成α>β控制方式。

这种根据负载实际来控制环流的大小和有无的系统就是“可控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具有两个电流调节器的可控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图3. 13是该系统的原理图。

主电路常采用两组晶闸管交叉连接的线路。

控制线路仍为典型的转速、电流双闭环。

但电流互感器和电流调节器都用了两套,分别组成正、反向各自独立的电流闭环,并在正、反组电流调节器1ACR、2ACR输入端分别加上了控制环流的环节。

控制环流的环节包括环流给定电压-Uc*和二极管VD、电容C、电阻R组成的环流抑制电路。

为了使1ACR和2ACR的给定信号极性相反,Ui*经过放大系数为1的反号器A R输出Ui*,作为2ACR的电流给定。

当速度给定电压Un*=0时,ASR输出电压Ui*=0,则1ACR和2ACR仅靠环流给定电压-Uc*(其值可根据实际情况整定),使两组晶闸管同时处于微微导通的整流状态,输出电流If=Ir=Ic*(给定环流),在原有的瞬时脉动环流之外,又加上恒定的直流平均环流,其大小可控制在额定电流的5%~10%,而电动机的电枢电流为Id=If-Ir=0。

正向运行时,Ui*为负,二极管VD1导通,负的Ui*加在正组调节器1ACR上,使正组控制角αf更小,输出电压Udor升高,电流If增大;与此同时,反组电流给定Ui ̄*为正电压,二极管VD2截止,正电压Ui ̄*通过与VD2并联的电阻R加到反组的电流调节器2ACR上,U1*抵消了环流给定电压-Uc*的作用,抵消的程度取决于电流给定信号的大小。

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1. 引言PWM(脉冲宽度调制)可逆直流调速系统是一种常用的电机调速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家电领域。

本文将介绍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工作原理。

2. 设计原理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和电机控制原理。

通过调整PWM信号的脉冲宽度,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运行方向。

主要原理包括: - 电源供应:系统通过电源为电机提供电能。

- PWM信号生成:通过数字控制器或单片机产生PWM 信号。

- H桥驱动电路:将PWM信号转换为适合电机的驱动信号。

- 电机控制:根据PWM信号调整电机的转速和运行方向。

3. 主要组成部分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3.1 电源供应电源供应是系统的功率来源,可以选择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直流电源常用的电压范围为12V或24V,交流电源则需要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3.2 PWM信号生成PWM信号生成是通过数字控制器或单片机来产生PWM信号的过程。

通过控制PWM信号的占空比,可以改变电机的转速。

3.3 H桥驱动电路H桥驱动电路是将PWM信号转换为适用于电机驱动的信号的关键部分。

H桥由4个开关管组成,根据PWM信号的输入情况控制开关管的导通与关闭,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和运行方向。

3.4 电机控制电机控制是根据PWM信号调整电机的转速和运行方向的过程。

通过增大或减小PWM信号的占空比,可以控制电机的速度;通过改变PWM信号的极性,可以改变电机的运行方向。

4. 工作原理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首先,电源供应向系统提供电能,为后续的电机驱动做准备。

2.数字控制器或单片机根据预设的参数生成PWM信号,并将其输入到H桥驱动电路。

3.H桥驱动电路根据PWM信号的输入情况控制开关管的导通与关闭,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和运行方向。

4.电机控制模块根据PWM信号的占空比调整电机的转速,根据PWM信号的极性改变电机的运行方向。

第四章VM可逆调速系统ppt课件

第四章VM可逆调速系统ppt课件

n 两组晶闸管装置反并联可逆供电方式
a) 电路结构
VF +
Id
-M-
-
- VR
-Id
+
b) 运行范围 n
正向
O
-Id
Id
反向
-n
图4-2 两组晶闸管可控整流装置反并联可逆线路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 单组晶闸管装置的有源逆变
单组晶闸管装置供电的V-M系统在拖动起重机 类型的负载时也可能出现整流和有源逆变状态。
a)整流状态:提升重物, 90°,Ud0 E,n 0
二. 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回馈制动
1. 晶闸管装置的整流和逆变状态
在两组晶闸管反并联线路的V-M系统中, 晶闸管装置可以工作在整流或有源逆变 状态。
在电流连续的条件下,晶闸管装置的平 均理想空载输出电压为
U d0 m πU m s
iπ nc m
os U d0m c
a ox(s4-1)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系统组成(续)
UPW—PWM波生成环节,其算法包含在单 片微机软件中;
TG—为测速发电机,当调速精度要求较高 时可采用数字测速码盘;
TA—霍尔电流传感器; 给定量 n*,I*d 和反馈量 n,Id 都已经是数
字量。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1)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1)

n
第II象限
第I象限
(正向制动) (正向电动)Te
第III象限
0第IVΒιβλιοθήκη 限(反向电动) (反向制动)
电机调速系统四象限运行图
3.1 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可逆线路
T的方向如何改变? 根据公式 Te KmId 可知两种方式
改变电磁转矩:电枢电流、励磁磁通。
因此,V-M系统的可逆线路有两种方式: 电枢反接可逆线路 励磁反接可逆线路
电动机正转时,由正组晶闸管装置VF供电; 电动机反转时,由反组晶闸管装置VR供电。
但是,不允许让两组晶闸管同时处于整流 状态,否则将造成电源短路,因此对控制电路 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二、励磁反接可逆线路
改变励磁电流的方向也能使电动机 改变转向。
与电枢反接可逆线路一样,励磁反 接可以采用: 1)接触器开关或晶闸管开关切换方式改 变励磁电流。 2)两组晶闸管反并联供电方式来改变励 磁电流方向。
零。于是
Ud0r = -Ud0f
由式(3-1), Ud0f = Ud0 max cosf
Ud0r = Ud0 max cosr
得出 Ud0 max cosf = - Ud0 max cosr
其中 f 和r 分别为VF和VR的控制角。
由于两组晶闸管装置相同,两组的最大输出
电压 Ud0max 是一样的,因此,当直流平均环流为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第 3 章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内容提要
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可逆线路 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回馈制动 两组晶闸管可逆线路中的环流 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问题的提出
有许多生产机械要求电动机既能正 转,又能反转,而且常常还需要快速地 起动和制动,这就需要电力拖动系统具 有四象限运行的特性,也就是说,需要 可逆的调速系统。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2.1VS~4VS为四只可控硅,其中,处于对角线上的一对三 极管的基极,因接受同一控制信号而同时导通或截止; 3.若1VS和4VS导通,则电动机电枢上加正向电压;2VS和 3VS导通,电动机电枢上加反向电压。 4.当它们以较高的频率(一般为2000Hz)交替导通时,电
枢两端的电压波形如图所示。
由于机械惯性的作用,决定电动机转向
11.3 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不可逆直流系统 可逆直流系统 — 向直流电动机提供单向 — 向直流电动机提供双向 电流,使电动机单向运 电流,使电动机能正、 转 反向运转
一、利用接触器进行切换的可逆线路
二、利用晶闸管切换的可逆线路
三、采用两套晶闸管整流电路的可逆线路
四、脉宽调速 1.三相交流电源经整流滤波 变成电压恒定的直流电压;
和转速的仅为此电压的平均值。
设矩形波的周期为T ,正向脉冲宽度 为t1,并设

t1 T
为占空比。
则电枢电压的平均值

U
av

U T U T
s
t 1
T t 1

U T
s
2 t1
T

当 1时 : 当 0 .5 时 : 当 0 .5 时 : 当 0 .5 时 :
U av U s U av 0 U av 0 U av 0
av
正向转速最高;
电动机正向;
电动机停止; 电动机反向;

s
2TT 2Fra bibliotek1 US
人为地改变占空比,可以达到调
当 0时 : U
U s
反向转速最高;
速的目的。连续地改变脉冲 宽度,即可实现直流电动机 的无级调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可逆调速系统理论1.1可逆运行及可逆电路电动机可逆运行的本质是电磁转矩可逆,所以实现可逆运行的关键是使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改变方向。

由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知,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 e=K mΦI a转矩方向有磁场方向和电枢电压的极性共同决定。

磁场方向不变,通过改变电枢电压极性实现可逆运行的系统,叫电枢可逆调速系统;电枢电压极性不变,通过改变励磁电流方向,实现可逆运行的系统,叫磁场可逆调速系统。

与此相对应,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可逆调速就有两种方式,即电枢反接可逆电路和励磁反接可逆电路。

1.1.1电枢反接可逆线路采用两组晶闸管装置供电的可逆线路如图1-1所示。

图1-1两组晶闸管分别有两套触发器控制,当正组晶闸管装置VF向电动机供电时,提供正电枢电流I d,电动机正转;当反组晶闸管装置VR向电动机供电时提供反向电枢电流—I d,电动机反转。

两组晶闸管装置供电的可逆线路在连接上又有两种形式:反并联和交叉连接,如图1-2所示。

两者的差别在于反并联线路中的两组晶闸管由同一个交流电源供电,且要有四个限制环流的电抗器,而交叉连接线路由两个独立的交流电源供电。

只要两个限制环流的电抗器。

这里所说的两个独立的交流电源可以是两台整流变压器,也可以是一台整流变压器的两个二次绕组。

由两组晶闸管组成的电枢可逆线路,具有切换速度快、控制灵活等优点,在要求频繁、快速正反转的可逆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可逆系统的主要型式。

(a)(b)图1-21.1.2励磁反接可逆线路要使直流电动机反转,除了改变电枢电压极性外,改变励磁电流方向也能使直流电动机反转。

因此又有励磁反接可逆线路,如图1-3所示。

这时电动机电枢只要用一组晶闸管装置供电并调速,如图1-3(a)所示,而励磁绕组则由另外的两组晶闸管装置反并联供电,想电枢反接可逆线路一样,可采用反并联或交叉连接中的任意一种方案来改变其励磁电流的方向。

(a)(b)由于励磁功率只占电动机额定功率的1%~5%,显然励磁反接所需的晶闸管容量装置容量要比电枢反接可逆装置小的多,只要在电枢回路中用一组大容量的装置就够了,这对于大容量的调速系统,励磁反接的方案投资较少。

但由于励磁绕组的电感较大,励磁电流的反向过程要比电枢电流的反向过程慢的多,此外,在反向过程中,当励磁电流由额定值下降到零这段时间里,如果电枢电流依然存在,电动机将会出现弱磁升速的现象,这在生产工艺上是不允许的。

因此励磁反接的方案只适用于对快速性要求不高,正反转不太频繁的大容量可逆系统,例如卷扬机、电力机车等。

1.2回馈制动1.2.1电动机的两种工作状态我们知道,直流他励电动机无论是正传还是反转,都可以有两种工作状态,一种是电动状态,一种是制动状态。

电动运行状态,是指电动机电磁转矩方向与电动机转速方向相同,此时,电网给电动机输入能量,并转换为负载的动能。

制动运行状态,是指电动机电磁转矩方向与电动机转速方向相反,此时,电动机将动能转换为电能输出,如果将此电能回送给电网,则这种制动就叫做回馈制动。

励磁磁通方向恒定时,电动机电磁转矩的方向就是电枢电流的方向,转速的方向也就是反电动势的方向。

所以常用电枢电流I d和反电动势E方向的相对关系来表示电动机的电动运行状态和制动运行状态。

1.2.2晶闸管装置的两种工作状态晶闸管也有两种工作状态,一种是整流状态,另一种是逆变状态。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例说明如下:在一组晶闸管组成的全控整流电路中,电动机带位能负载,当控制角α<90°时,晶闸管装置直流侧输出的理想空载电压U d0为正,且U d0>E,所以能输出整流电流I d,使电动机产生电动转矩而将重物提升,这时电能从交流电网经晶闸管装置输送给电动机,晶闸管装置处于整流状态。

当重物放下时,必须将控制角α移到大于90°,这时晶闸管装置直流侧输出的理想空载电压变为负值。

电动机在重物作用下被拉向反转,并产生反向的电动势—E,当E>U d0时,将产生电流和转矩,它们的方向仍和提升重物时一样,但此时由于转速已反向,故电磁转矩变为制动转矩,以阻止重物下降太快,电动机处于反转制动状态,同时电动机将重物的位能转换为电能,经晶闸管装置回馈到电网,晶闸管装置处于逆变状态。

由上面分析可知,同一套晶闸管装置可以工作在整流状态,也可以工作在逆变状态。

两种状态中电流方向不变,而输出电压的极性相反。

整流状态时输出电能,而逆变状态时回馈电能。

这样的逆变成为“有源逆变”。

1.2.3电动机的回馈制动及系统实现要使电动机快速减速或停车,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回馈制动,将制动期间释放的能量通过晶闸管装置回送到电网。

上面的分析已表明,电动机回馈制动时,晶闸管装置必须工作在逆变状态。

实现回馈制动,从电动机方面看,要么改变转速的方向,要么改变电磁转矩(即电枢电流)的方向。

而任何负载在减速制动过程中,转速方向都不变,所以要实现回馈制动,必须设法改变电动机电磁转矩的方向,即改变电枢电流的方向。

对于单组V-M系统,要想改变电枢电流方向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利用一组晶闸管不能实现带非位能负载系统的回馈制动。

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两组晶闸管装置组成的可逆线路实现直流电动机的快速回馈制动,即电机制动时,原工作于整流状态的一组晶闸管装置待整流,利用另外一组反并联的晶闸管装置逆变,实现电动机的回馈制动,如图1-3所示。

图1-3(a)表示正组VF给电动机供电,晶闸管装置处于整流状态,输出整流电压U d0f(极性如图),电动机吸收能量作电动运行。

当需要回馈制动时,通过控制电路切换到反组晶闸管装置VR如图1-3(b)并使其工作于逆变状态,输出逆变电压U d0f(极性如图),由于这时电动机的反电动势极性未改变,当E略大于U d0f时,产生反向电流—I d而实现回馈制动,这时电动机释放的等量经晶闸管装置VR回馈到电网。

R(a)R(b)图1-3由此可见即使是不可逆系统,只要是要求快速回馈制动,也应有两组反并联(或叉联)的晶闸管装置,正组作为整流供电,反组提供逆变制动。

这时反组晶闸管只在短时间内给电动机提供反向制动电流,并不提供稳定运行电流,因而其容量可以小一些。

对于两组晶闸管供电的可逆系统,在正转和制动的装置合二为一,两组晶闸管的容量自然就没有区别了。

把可逆线路正反转及回馈制动的晶闸管和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归纳起来,可列成表1-1。

表1-1 V-M系统可逆线路的工作状态V-M系统的工作状态正向运行正向制动反向运行反向制动电枢端电压极性+ + - -电枢电流极性+ - - +电动机旋转方向+ + - -电动机运行状态电动回馈制动电动回馈制动晶闸管工作组别和状态正组整流反组逆变反组整流正组逆变机械特性所在象限ⅠⅡⅢⅣ1.3可逆调速系统中的环流分析1.3.1环流的利弊及其种类所谓环流是指不流过电动机或负载,而直接在两组晶闸管之间流通的短路电流如图1-4所示的是反并联线路中的环流电流I c。

Ra Ra图1-4环流的优点:在保证晶闸管安全工作的前提下,适度的环流能使晶闸管——电动机系统在空载或轻载时保持电流连续,避免电流断续对系统静、动态性能的影响;可逆系统中的少量的环流,可以保证电流无换向死区,加快过渡过程。

环流的缺点:环流的存在会显著地加重晶闸管和变压器的负担,消耗无功功率,环流太大时甚至会损坏晶闸管,为此必须予以抑制。

在实际系统中,要充分利用环流的有利面而避免其不利面。

环流可分为两大类:一、静态环流。

当晶闸管装置在一定的控制角下稳定工作时,可逆线路中出现的环流叫静态环流。

静态环流又可分为直流平均环流和瞬时脉动环流。

由于两组晶闸管装置之间存在正向直流电压差而产生的环流称为直流平均环流;由于整流电压和逆变电压瞬时值不相等而产生的环流称为瞬时脉动环流。

二、动态环流。

系统稳态运行时并不存在,只在系统处于过度过程中出现的环流,叫动态环流。

这里仅对系统影响较大的静态环流作定性分析。

下面以反并联线路为例来分析静态环流。

1.3.2直流平均环流与配合控制直流平均环流产生的原因。

在图1-4的反并联可逆线路中,如果正组晶闸管VF和反组晶闸管VR都处于整流状态,且正组整流电压U d0f和反组整流电压U d0r正负相连,将造成直流电流源短路,此时短路电流即为直流平均环流。

消除直流平均环流的措施。

为防止产生直流平均环流,最好的结局办法是:当正组晶闸管VF处于整流状态输出电压U d0f时,让反组晶闸管处于逆变状态,输出一个逆变电压U d0r把U d0r顶住。

设VF组处于整流状态,即αf<90°,则U d0f=U d0max cosαf;对应的VR组处于逆变状态,即βr<90°,则U d0r=U d0max cosβr。

此时U d0f与U d0r极性相反,但其数值又有如下三种情况:若两组触发脉冲相位之间满足αf<βr,则U d0f>U d0r。

由于两组晶闸管装置的内阻很小,即使不大的直流电压差也会导致很大的直流环流。

若两组触发脉冲相位之间满足αf=βr,则U d0f=U d0r。

由于主回路无直流电压差,所以无直流环流。

若两组触发脉冲相位之间满足αf>βr,则U d0f>U d0r。

两组晶闸管之间存在反向直流电压差,由于正组晶闸管的单向导电性,不产生直流环流。

同理,若VF处于逆变状态,VR处于整流状态。

同样可以分析出αf<βr时有直流环流αf≥βr时无直流环流。

所以,在两组晶闸管组成的可逆线路中,消除直流环流的方法是使αf≥βr,即整流组的触发角大于或等于逆变组的逆变角。

α=β工作制的配合控制实现消除直流环流的原理实现方法。

实现α=β工作制的配合控制比较容易,只要将两组触发脉冲的零位都整定在90°,并且使两组触发装置的移相控制电压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即可。

所谓触发脉冲的零位,就是指控制电压U c t=0时,调节偏置电压使触发脉冲的初始相位确定在αf0=αr0=90°,此时两组晶闸管的整流和逆变电压均为0。

这样的触发控制电路示于图1-44,它用同一个控制电压U c t去控制两组触发装置,即正组触发装置GTF由U c t直接控制,而反组触发装置GTR由U c t控制,U c t=−U c t,是经过反号器AR后的到的。

移相控制特性。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两组触发装置的移相控制特性示于图1-45。

当U c t=0时,αf=βr=90°,触发脉冲在90°的零位;当U c t>0时,正组控制角αf<90°,正组晶闸管处于整流状态,而反组控制角βr<90°,反组晶闸管处于逆变状态。

因为U c t=−U c t,所以U c t移相过程中,始终保持了αf=βr,U d0f=−U d0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