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二)[上学期]--浙教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4《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4《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平行线的性质》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4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平行线的传递性质、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线的概念,但对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度关系还不够了解。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所不同,逻辑思维能力也各有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总结,逐步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传递性质,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总结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线的传递性质,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平行线性质的灵活运用,角度关系的推导和证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折纸、拼图等动手操作活动,观察和体验平行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平行线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总结,得出平行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图形和实例,制作PPT。
2.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折纸、拼图等动手操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现象,如楼梯、铁路等,引导学生回顾平行线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 平行线的性质(2)
浙教版数学九七年级下册
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了平行线的一个什么性质?
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合作探究
A
如图:直线AB∥CD,并被直
4
线EF所截。∠2与∠3相等吗? C
∠3与∠4的和是多少度?
F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E
我来挑战
已知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 个角的两边平行,请探索 这两个角的关系,并证明。
D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几何语言:
∵AB ∥CD( 已知 )
∴ ∠1+ ∠3=180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练习模式
例3 如图:已知 AB∥CD,AD∥BC.判断 ∠1与∠2是否相等,并 说明理由。
例4 如图已知∠ABC+ ∠c=180o,BD平分 ∠ABC. ∠CBD与∠D相等 吗?请说明理由。
D
1
C
2
AB
A
B
D
C
迁移提升
1、如图所示, 已知AB//CD ,AD//BC, BF平分∠ABC ,DE平分∠ADC,则 DE//FB,请说明理由.
DF
C
A
EB
我来挑战
2、如图,AB∥EF∥CD, ∠ABC=46°,∠CEF=154°,则 ∠BCE等于多少 ?
我来挑战
3、如图,已知AB∥CD,∠E=28°, ∠C=52°,则∠EAB的度数是多少?
3
1B
2
D
(1)回顾我们已知道的平行线的性质,由此能 得出图中哪一对相等。
(2)∠3与∠1有什么关系? ∠4与∠2呢?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3.1《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两套)
5.3.2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平行线的性质(二)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2.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含义,了解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3.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解题. 重点、难点重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两条平行的距离,命题等概念. 难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三种,另外还有平行公理的推论)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3.完成下面填空.已知:如图,BE 是AB 的延长线,AD ∥BC,AB ∥CD,若∠D=100°,则∠C=_____, ∠A=______,∠CBE=________.4.a ⊥b,c ⊥b,那么a 与c 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cb二、进行新课1.例1 已知:如上图,a ∥c,a ⊥b,直线b 与c 垂直吗?为什么?学生容易判断出直线b 与c 垂直.鉴于这一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1)要说明b ⊥c,根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意义, 需要从它们所成的角中说明某个角是90°,是哪一个角?通过什么途径得来?(2)已知a ⊥b,这个“形”通过哪个“数”来说理,即哪个角是90°.(3)上述两角应该有某种直接关系,如同位角关系、内错角关系、同旁内角关系,你能确定它们吗?让学生写出说理过程,师生共同评价三种不同的说理. 2.实践与探究(1)下列各图中,已知AB ∥EF,点C 任意选取(在AB 、EF 之间,又在BF 的左侧).请测量各图中∠B 、∠C 、∠F通过上述实践,试猜想∠B 、∠F 、∠C 之间的关系,写出这种关系,试加以说明.E D C B AFECBAFECBA(1) (2) 教师投影题目:学生依据题意,画出类似图(1)、图(2)的图形,测量并填表,并猜想:∠B+∠F=∠C.在进行说理前,教师让学生思考:平行线的性质对解题有什么帮助? 教师视学生情况进一步引导:①虽然AB ∥EF,但是∠B 与∠F 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或同旁内角. 不能确定它们之间关系.②∠B 与∠C 是直线AB 、CF 被直线BC 所截而成的内错角,但是AB 与CF 不平行.能不能创造条件,应用平行线性质,学生自然想到过点C 作CD ∥AB,这样就能用上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BCD.③如果要说明∠F=∠FCD,只要说明CD 与EF 平行,你能做到这一点吗?以上分析后,学生先推理说明, 师生交流,教师给出说理过程.FEDCB A作CD ∥AB,因为AB ∥EF,CD ∥AB,所以CD ∥EF(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所以∠F=∠F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CD ∥AB.所以∠B=∠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B+∠F=∠BCF. (2)教师投影课本P23探究的图(图5.3-4)及文字.①学生读题思考:线段B 1C 1,B 2C 2……B 5C 5都与两条平行线的横线A 1B 5和A 2C 5垂直吗?它们的长度相等吗?②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线段B 1C 1,B 2C 2……,B 5C 5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直线A1B5和A 2C 5,并且它们的长度相等.③师生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下定义.学生分清线段B 1C 1的特征:第一点线段B 1C 1两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即它是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第二点线段B 1C 1同时垂直这两条平行线. 教师板书定义:(像线段B 1C 1)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 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④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定义两条平行线的距离.F EDCBA教师画AB ∥CD,在CD 上任取一点E,作EF ⊥AB,垂足为F.学生思考:EF 是否垂直直线CD?垂线段EF 的长度d 是平行线AB 、CD 的距离吗? 这两个问题学生不难回答,教师归纳: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可以理解为: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教师强调: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不随垂线段的位置改变而改变. 3.了解命题和它的构成.(1)教师给出下列语句,学生分析语句的特点.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②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③对顶角相等;④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这些语句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 (2)给出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教师指出上述四个语句都是命题,而语句“画AB ∥CD”没有判断成分,不是命题.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是命题和不是命题的语句. (3)命题的组成.①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②命题的形成.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有的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与结论不明显,这时要分清命题判断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已知事项,再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师生共同分析上述四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重点分析第②、③语句. 第②命题中,“存在一个等式”而且“这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是题设, “结果仍是等式”是结论。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平行线的性质(2)
A B
C
B
F E C 图2 D
A
图1
练习二: 填空:如图(1):
∴∠B= ∠ C
AB
CD
(已知),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如图(2):
∠ ADE= ∠ B (已知), ∴ DE BC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ED+∠ C=180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A A B D C (1) D B (2) E C
D C
解:∠1=∠2 ∠ B A ∵AB∥CD(已知) ∥ (已知) ∴∠1+∠ ∴∠ ∠BAD=180° ° 图1—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D∥BC(已知) ∥ (已知) ∴∠2+∠ ∴∠ ∠BAD=180° °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 (同角的补角相等) ∴∠ ∠2(同角的补角相等) 讨论: 还有其它解法吗? 如不用“ 两直线平行, 同 讨论 : 还有其它解法吗 ? 如不用 “ 两直线平行 , 旁内角互补”这个性质是否可以解? 旁内角互补”这个性质是否可以解?
D
(2)
∴ ∠3+ ∠4=180 °
平角的意义) 又∵ ∠2+ ∠4=180 ° (平角的意义)
∵ ∠2=∠3 ∠
( 已证 已证)
F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数学表示格式:
已知) ∵ AB ∥ CD (已知 已知 ∴ ∠2=∠3( ∠ ( )
C
做一做: 做一做:
3、如图,已知∠1+∠2=180 ° , 如图,已知∠1+∠ ∠3=65°,求∠4的度数。 3=65° 的度数。
八年级-浙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3 证明第1课时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教学内容】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证明第1课时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教材分析】推理与证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重要内容,里面包含很强的逻辑思维和重要的数学思想.掌握好推理与证明,不但是学生应掌握的数学知识,也是延伸数学应用的一个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在已学过的定义、命题、定理、性质、基本事实等基础上开展的,并为后期几何知识的相关证明和推理奠定了基础,在整个初中数学学习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情分析】对数学严谨性的认识具有相对性,而实际上数学的严谨性本身也具有相对性.初中数学教学只能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最基本的内容和方法,因此对数学严谨性也有一个逐步适应和提高的过程.鉴于这个层面,平面几何启蒙阶段的初中生对于推理证明还不太适应,不理解证明的意义,不太懂证明的方法和格式,这些都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克服的问题.推理与证明是在已学过的定义、定理、性质、基本事实等基础上开展的新的知识,而这些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要学生会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来进行新的推理与证明,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完全明白这些定义、定理、性质、基本事实的意义和用法.【教学目标】1.了解证明的含义;2.体验、理解证明的意义和必要性;3.会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教学重难点】简单的推理证明.【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大胆猜想、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证明的必要性问题1、观察下面图形,你有什么感觉?如上图所示,一组直线a、b、c、d是否都互相平行?问题2、动手测量一下线段AB与线段CD,哪条长?三、证明的步骤已知:如图,DE∥BC,∠1=∠E.求证:BE平分∠ABC.出示例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写出证明过程,在此期间,强调证明过程必须有理有据总结归纳:证明几何命题的思路分析根据已知依据所学步步递推证实判断四、题型总结类型一、平行线的判定例1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1=∠2.证明:AB∥CD.变式跟进1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ACD=∠A,∠BDC的平分线交BC于点E.求证:DE∥AC.类型二、平行线的性质例2 已知:如图,AB∥CD,EP、FP分别平分∠BEF、∠DFE.求证:∠PEF+∠PFE=90°.变式跟进2 已知:如图所示,直线AB//CD,∠AEP=∠CFQ.求证:∠EPM=∠FQM.类型之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例3 已知:如图,∠A=∠C,∠1和∠2互补.求证:AB∥CD.变式跟进3请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如图,AD⊥BC,EF⊥BC,垂足分别为DF,∠EGA=∠E.求证:AD平分∠BAC.证明:∵AD⊥BC,EF⊥BC(已知),∴∠EFC=∠ADC=90°(垂直的定义).∴AD∥EF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 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_____= _____(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_____= _____(已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AD平分∠BAC(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重推理过程和理由)。
浙教版 数学八年级上第1章 电子课本
第1章 平行线§1.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问题:平面上两条直线有哪两种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 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相交的关系:像∠1与∠5,它们都在第三条直线 l 3 的同旁,并且分别位于直线l 1,l 2 的相同一侧,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同位角:∠1和∠5 ∠4和∠8 ∠2和∠6 ∠3和∠7像∠3和∠5分别位于第三条直线l 3 的异侧,并且都在两条直线l 1 与l 2 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内错角:∠3和∠5 ∠4和∠6像∠3与∠6都在第三条直线l 3 的同旁,并且在直线l 1 与l 2 之间,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同旁内角:∠4和∠5 ∠3和∠6例1 如图,直线DE 截直线AB ,AC ,构成8个角。
指出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练一练:1.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请找出一对同位角,一对内错角和一对同旁内角。
2.(1)如果把图看成是直线AB ,EF 被直线CD 所截,那么∠1与∠2是一对什么角?∠3与∠4呢?∠ 2与∠4呢? (2)如果把图看成是直线CD ,EF 被直线AB 所截,那么∠1与∠5是一对什么角? (3)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2与∠5是同位角?(直线AB 和CD 被直线EF 所截)合作学习:如图1-3:两只手的食子和拇指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构成的一对角可以看成是什么角?类似地,你还能用两只手的手指构成同位角和同旁内角吗?例2 如图,直线DE 交∠ABC 的边BA 于点F 。
如果内错角∠1与∠2相等,那么同位角∠1与∠4相等,同旁内角∠1与∠3互补。
请说明理由。
小结: 变式图形,图中的∠1与∠2都是同位角。
图形特征:在形如字母“F ”的图形中有同位角。
变式图形:图中的∠1与∠2都是内错角。
图形特征:在形如“Z ”的图形中有内错角。
3l 1l 2l 1234567812345678A B C D E E FA B DCP Q 12345A BC DE F 1234A BC D E F变式图形:图中的∠1与∠2都是同旁内角。
平行线的性质(优质课)获奖课件
3, 1
不是原方程组的解;
(3)把,
②,发现能使方程
x 4,
y
1. 2
①, ②左右两边相等,所以
是原方程组的解.
【跟踪训练】
把下列方程组的解和相应的方程组用线段连起来:
x=1,
y=3-x,
y=2. x=3, y=-2. x=2, y=1.
y3=x2+x2,y=8. x+y=3. y=1-x, 3x+2y=5.
4 5
5.已知2x+3y=4,当x=y 时,x,y的值为_____,当x+y=0时,
-4
4
1
x=_____x,=-y3=______.
2
y=-2
6.已知-1
8
是方3 程2x-4y+2a=3的一个解,则a=______.
8.已知二元一次方程3x-2y=5,若y=0,则x=
.
5
答案: 3
9.下列4组数值中,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2x+y=10的解?
你还累?这么大的 个,才比我多驮 了2个.
哼,我从你背上拿来 1个,我的包裹数就 是你的2倍!
真的?!
我从你背上拿来 1个,我的包裹数 就是你的 2 倍!
你还累?这么大 的个,才比我 多驮了2个.
它们各驮了多少包裹呢?
【解析】设老牛驮了 x 个包裹 , 小马驮了 y个包裹. 老牛的包裹数比小马的多2个,
∵a∥b,∴∠1=∠2,
同理∠2=∠3,∴∠1=∠3,∴a∥c.
【跟踪训练】
根据下列命题,画出图形,并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不写证明过程):两条平行线的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
平行.
已知:如图,AB、CD被直线EF所截,且AB∥CD,EG、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4:平行线的性质(2) 同步测试(无答案)
第一章平行线1.4平行线的性质(2)夯实基础巩固:1.如图所示,直线c与a、b均相交,若a∥b时,则()A.∥1>∥2B.∥1<∥2C.∥1=∥2D.∥1+∥2=90°2.如图,在∥ABC中,∥B=40°,过点C作CD∥AB,∥ACD=65°,则∥ACB的度数为()A.60°B.65°C.70°D.75°3.如图所示,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若∥1=20°,则∥2的度数是()A.15°B.20°C.25°D.30°4.如图所示,AB∥CD,BC平分∥ABD,若∥C=40°,则∥D的度数为()A.90°B.100°C.110°D.120°5.如图所示,a∥b,∠1=∠2,∠3=40°,则∠4的度数为()A.40°B.50°C.60°D.70°6.如图所示,EF∥BC,AC平分∥BAF,∥B=80°.求∥C的度数___________.7.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GEB的平分线EF交CD于点F,∥1=42°,则∥2=____________.8.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AE∥BC,则∥AFD=_____________.9.如图所示,AB∥EF∥CD,∥ABC=45∥,∥CEF=155°,求∥BCE的度数.10.如图所示,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绕道,如果第一次拐弯形成的角∥A是120°,第二次拐弯形成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的角∥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那么∥C应为多少度?能力提升培优11.如图所示,AB∥EF,CD∥EF,∥BAC=50°,则∥ACD的度数为()A.120°B.130°C.140°D.150°12.如图所示,直线a∥b,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B在直线α上,∥C=90∥,∥β=55∥,则∥α的度数为( )A.15°B.25°C.35°D.55°13.如图所示,已知AB∥DE,∥ABC=70∥,∥CDE=140∥,则∥BCD的值为( )A.20°B.30°C.40°D.70°14.如图所示,已知AB∥CD,则∠α=___________.15.如图所示,直线l∥m∥n,等边∥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和m上,边BC与直线n所夹的角为25°,则∥α=___________.16.如图所示,AB∥CD,∠CDE=116∘,GF交∠DEB的平分线EF于点F,∠AGF=130°,则∠F=______________.17.如图所示,已知∥1+∥2=180°,∥3=∥B,试判断∥AED与∥AC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18.已知,AB∥CD,试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1所示,∥1+∥2=___________;(2)如图2所示,∥1+∥2+∥3=__________;(3)如图3所示,∥1+∥2+∥3+∥4=___________;(4)如图4所示,试探究∥1+∥2+∥3+∥4+…+∥n=___________.图1 图2 图3 图4中考实战演练19.如图所示,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M,N,过点N的直线GH与AB交于点P,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EMB=∥ENDB.∥BMN=∥MNCC.∥CNH=∥BPGD.∥DNG=∥AME20.如图1所示是我们常用的折叠式小刀,图2中刀柄外形是一个矩形挖去一个小半圆,其中刀片的两条边缘线可看成两条平行的线段,转动刀片时会形成如图2所示的∠1与∠2,则∠1与∠2的度数和是__________度.开放应用探究21.已知:直线AB∥CD,点M,N分别在直线AB,CD上,点E为平面内一点.(1)如图1所示,∥BME,∥E,∥END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2)如图2所示,∥BME=m∥,EF平分∥MEN,NP平分∥END,EQ∥NP,求∥FEQ的度数.(用含m的式子表示)(3)如图3所示,点G为CD上一点,∥BMN=n•∥EMN,∥GEK=n•∥GEM,EH∥MN 交AB于点H,探究∥GEK,∥BMN,∥GEH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含n的式子表示)。
第二讲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平移与平行线
依米书院个性化辅导教案基本信息学生姓名年级七年级下册科目数学课时2h 形式教师上课时间辅导课题平移与平行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判定方法2、平移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重点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判定方法难点:平行线的判定和与应用课前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内容知识图谱一:平行线的判定知识精讲一.平行线的公理及推论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记作.2.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二.平行线的判定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1.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2.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3.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三点剖析一.考点: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平行线的判定二.重难点:平行线的判定.三.易错点: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一定要注意是在同一平面内,否则结论就不一定成立;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却不需要限定在同一平面内.2.判定是由“数量关系”确定图形的“位置关系”,因此能否找到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关键是能否正确找到或识别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题模精讲题模一平行公理及推论例1.1.1、三条直线a、b、c,若a∥c,b∥c,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A、a⊥bB、a∥bC、a⊥b或a∥bD、无法确定例1.1.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③若线段AB与CD没有交点,则AB∥CD;④若a∥b,b∥c,则a与c不相交.A、1个B、2个C、3个D、4个例1.1.3、如图,如果CD∥AB,CE∥AB,那么C,D,E三点是否共线?你能说明理由吗?题模二平行线的判定例1.2.1、如图,能判定EC∥AB的条件是()A、∠B=∠ACEB、∠A=∠ECDC、∠B=∠ACBD、∠A=∠ACE例1.2.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____.A、先向左转130°,再向左转50°B、先向左转50°,再向右转50°C、先向左转50°,再向右转40°D、先向左转50°,再向左转40°例1.2.3、按图填空.已知:如图, ∠1=∠2, ∠3=∠E.求证:AD∥BE.证明:∵∠1 = ∠2 (已知),∴_____∥_____(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 = ∠_____(_____).又∵∠E = ∠3 ( 已知 ),∴∠3 = ∠_____(等量代换).∴AD∥BE(_____).例1.2.4、如图,点E在直线AB与CD之间,若,,,则AB与CD平行吗?请说明理由.随堂练习随练1.1、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则()A、有且只有一条B、有两条C、不存在D、不存在或只有一条随练1.2、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直线l1∥l2的是()A、∠1=∠2B、∠1=∠5C、∠1+∠3=180°D、∠3=∠5随练1.3、如图,已知,证明:AB∥CD.随练1.4、已知: 如图, ∠C = ∠1, ∠2和∠D互余, BE⊥FD于G.求证:AB∥CD.二: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精讲一.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在一条直线上任意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三点剖析一.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度的计算与证明.二.重难点:常见的几种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平行;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内错角的角平分线平行;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垂直.三.易错点:1.性质是由图形的“位置关系”决定“数量关系”;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其实可看成点到直线的距离.题模精讲题模一平行线的性质例2.1.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若∠1=55°,则∠2等于()A、35°B、45°C、55°D、125°例2.1.2、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2°,那么∠2的度数是()A、32°B、58°C、68°D、60°例2.1.3、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M,N,过点N的直线GH与AB交于点P,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EMB=∠ENDB、∠BMN=∠MNCC、∠CNH=∠BPGD、∠DNG=∠AME题模二角的计算与证明例2.2.1、如图,AB∥CD,AD平分∠BAC,若∠BAD=70°,那么∠ACD的度数为()A、40°B、35°C、50°D、45°例2.2.2、如图,AB∥CD,()A、180°B、360°C、540°D、720°例2.2.3、如图,已知AB∥DE,BF,EF分别平分∠ABC与∠CED,若,求的度数.例2.2.4、已知AB∥CD,分别探讨下列四个图形中∠APC和∠PAB、∠PC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随堂练习随练2.1、如图,直线AB∥CD,AF交CD于点E,∠CEF=140°,则∠A等于()A、35°B、40°C、45°D、50°随练2.2、如图,AB∥CD,直线l交AB于点E,交CD于点F,若∠2=80°,则∠1等于()A、120°B、110°C、100°D、80°随练2.3、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如图,若∠ABC=120°,∠BCD=80°,则∠CDE=____度.随练2.4、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35°24′,则∠2的度数为____°____′.随练2.5、如图,若AB∥CD,求证:.随练2.6、如图,已知,MN分别和直线、交于点A、B,ME分别和直线、交于点C、D,点P 在MN上(P点与A、B、M三点不重合).(1)如果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有何数量关系(只须写出结论).三:平移知识精讲一.平移的概念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直线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二.平移的性质1.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2.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三.平移的作图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或者端点).2.按要求分别描出各个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3.按原图将各对应点顺次连接.三点剖析一.考点:平移的性质,平移作图.二.重难点:平移的性质.三.易错点: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和方向,平移可以不是水平的;2.有可能平行有可能在同一直线上.题模精讲题模一平移的性质例3.1.1、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__________.例3.1.2、下列图形可以由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变换得到的是()A、B、C、D、例3.1.3、如图,把三角板的斜边紧靠直尺平移,一个顶点从刻度“5”平移到刻度“10”,则顶点C 平移的距离CC′= .例3.1.4、如图,△ABC中,AB=4,BC=6,∠B=60°,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到△A′B′C′,再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恰好与点C重合,则平移的距离和旋转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A、4,30°B、2,60°C、1,30°D、3,60°题模二平移作图例3.2.1、如图,在6×6方格中有两个涂有阴影的图形M、N,①中的图形M平移后位置如②所示,以下对图形M的平移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C、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D、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例3.2.2、电灯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____.例3.2.3、如图,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随堂练习随练3.1、平移改变的是图像的()A、形状B、位置C、大小D、形状、大小及位置.随练3.2、下列四组图形中,有一组中的两个图像经过平移其中一个能得到另外一个,这组图像是()A、B、C、D、随练3.3、如图所示,△DEF是△ABC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后的对应图形,若∠B=31°,∠C=79°,则∠D的度数是____度.随练3.4、图中图形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____格.随练3.5、如图,画出猫向后平移8格后的图像.课后作业作业1、直线l同侧有A,B,C三点,若过A,B的直线和过B,C的直线都与l平行,则A,B,C 三点________,理论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业2、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3=∠4B、∠D=∠DCEC、∠1=∠2D、∠D+∠ACD=180°作业3、如图,已知,,,,求证:AB∥CD.作业4、如图所示,已知,,,求证:DE//BF作业5、如图,点A、D在射线AE上,直线AB∥CD,,那么∠A的度数为()A、140°B、60°C、50°D、40°作业6、如图,已知AB∥CD,,CN是∠BCE的平分线,CM⊥CN,求∠BCM的度数.作业7、如图,,,,平分,(1)求证:;(2)探究和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作业8、如图,CB∥OA,,E、F在CB上,且满足,OE平分∠BOF.(1)求∠EOC的度数;(2)若平行移动AC,那么∠OCB:∠OFB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试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3)在平行移动AC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若存在,求出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作业9、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则等于()A、B、C、D、作业10、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114°,则∠3的度数为()A、26°B、34°C、44°D、36°作业11、如图,将△ABC沿直线AB向右平移后到达△BDE的位置,若∠CAB=50°,∠ABC=100°,则∠CBE的度数为____°.作业12、是由平移得到的,点A的对应点是__________; AB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__;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平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作业13、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6B、8C、10D、12作业14、如图,△ABC中,BC=5cm,将△ABC沿BC方向平移至△A′B′C′的对应位置时,A′B′恰好经过AC的中点O,则△ABC平移的距离为cm.作业15、雨伞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____格.作业16、在点子图上画出向右平移5点后的图形.。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平行线
平行公理与推论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与已知直线平行。
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间距离性质
平行线间距离定义
两条平行线中,任意一条直线上的所有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 离称为平行线间的距离。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包括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 内角互补等。
平行线的应用
在几何证明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利用平行线性质证明角 相等、线段成比例等。
易错易混点辨析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区别
明确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定义和性质, 避免混淆。
平行线判定方法的运用
03 平行线在几何图形中应用
平行四边形中平行线应用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 边平行性质,证明线 段平行或求解角度问 题。
在平行四边形中,利 用平行线间的距离相 等性质,解决面积和 长度问题。
通过平行线的性质, 推导平行四边形的对 角线性质,如互相平 分等。
梯形中平行线应用
利用梯形的一组对边平行性质, 证明其他线段平行或求解角度 问题。
实际应用三
在交通规划中,利用平行 线原理来设计道路和桥梁, 确保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02 判定两直线平行方法
同位角相等判定法
定义
当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 所截,且同位角相等时, 这两条直线平行。
图形表示
在图形中,通常用两条平 行的直线和一条横截线来 表示,同位角用相同的标 记表示。
应用
在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时, 可以通过证明同位角相等 来实现。
八年级数学上册 平行线单元复习课件 浙教版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
D
F
C
A
B
例4: 如图,BD⊥AC,EF⊥AC,D、F分别为 垂足,∠1=∠2,试说明∠ADG =∠C 。
A
D
G
F
1
C
2
E
B
说能出你这节课的收获和体验让大家 与你分享吗?
目的: 1、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2、正确规范的表达,理由充分因果关系正确。 3、综合法和分析法的综合使用。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1日星期二2022/3/12022/3/12022/3/1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 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12022/3/1March 1,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12022/3/12022/3/12022/3/1
△ABC的外角∠CAD,判断AE与BC是否平行,
并说明理由。
D
A
E
B
C
例2: 如图,AE平分∠BAC,CE平分∠ACD,且 AE⊥CE,试问AB与CD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A
B
2
1E
C
D
例3: 如图,A、F、C、D四点在一直线上, AF = CD,AB//DE,且AB = DE,判断 EF和BC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最新-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优秀6篇
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优秀6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勤劳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优秀6篇。
初中数学平行线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平行线的识别的方法,能在实际生活和数学图形中识别平行线;能根据图形中的已知条件,通过简单的说理,得出欲求结果。
2、通过说理渗透合情推理的思想,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探索平行线的三个识别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平行线识别的。
方法,能在实际生活和数学图形中识别平行线。
难点:能根据图形中的已知条件,学会用数学语言简单的说理。
教学准备:三角板、直尺、硬纸片(角的形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1、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1)用硬纸片制作一个角;(2)这个角放在白纸上,描出∠AOB;(如图)(3)再把角的两边反向延长得OD、OC,把角的一边靠在延长线OD上,再把这个角画出来得∠OPE;(4)探索这个过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为什么?2、在上述操作过程中,角的位置移到了另一个位置,这样的移动称为平移。
在平移前后的相同位置构成了一对同位角,其大小始终不变,因此,只要保持同位角相等,画出的直线就平行于已知直线。
请同学们根据这样的一个事实用一句话来叙述。
3、学生分组交流二、探索结论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如果∠1=∠2,那么a∠b。
如果∠1=∠3,可得a∠b吗?同样,你能用语言来叙述吗?得出结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如果∠1+∠4=,能识别两直线a∠b吗?让学生分组交流得出结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平行线的识别方法。
(略)三、识别方法的应用例1、按课本讲,但注意书写格式:∠∠1=∠2,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
(完整版)《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教学课件
6.如图,AB,CD,EF,MN均为直线,∠2=∠3=70°, ∠GPC=80°,GH平分∠MGB,求∠1的度数.
解:∵∠2=∠3=70°(已知),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GP=∠GP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GPC=80°(已知), ∴∠BGP=80°(等量代换), ∴∠BGM=180°-∠BGP=100°(平角的定 义),
(完整版)《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教学课件
平行线的性质
第2课时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三、平行线的基本性质3
思考:类似地,已知两直线平行,能否得到同旁内角
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图,已知a//b,那么2与4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
解: ∵a//b (已知),
A.80° B.65° C.60°
D.55°
3.如图,BD⊥AB,BD⊥CD,则∠a的度 数是( A ) A.50° B.40° C.60° D.45°
4.已知AB∥DE,试问∠B,∠E,∠BCE有什么关系.请
完成填空:
A 解:过点C作CF∥AB, 则_∠__B__=_∠__1__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C
B
1
F
2
又∵AB∥DE,AB∥CF,
D
E
∴__C_F__∥__D_E____(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
∴∠E=∠__2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E=∠1+∠2(等式的性质),
即∠B+∠E=∠BCE.
5.已知:如图,AD⊥BC于D,EG⊥BC与G, ∠E=∠3,试问:AD是∠BAC的平分线吗?若是, 请说明理由.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平行线》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平行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平行线》是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平行线的概念,会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对平行线的探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等基本几何概念,对图形的认知有一定基础。
但是,对于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自主探索平行线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2.难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索平行线的知识。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例分析:教师列举实例,让学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几何图形,如直线、射线、平行线等。
2.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以便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同时进行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含答案)-
22.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知识纵横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parallel lines).角是平面几何图形中最活跃的元素,前面我们已学习过特殊角、•数量关系角等角的知识。
当两条直线相交或分别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就产生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位置关系角,进一步丰富了角的知识,它们在角的计算与证明中有广泛的应用。
与平行线相关的问题一般都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由角定角 已知角的关系−−−→判定两直线平行−−−→性质确定其他角的关系.2.由线定线 已知两直线平行−−−→性质角的关系−−−→判定确定其他两直线平行.例题求解【例1】如图,AB ∥CD,AC ⊥BC,图中与∠CAB 互余的角有_______个.(2003年安徽省中考题)思路点拨 充分运用对顶角、平行线性质等与角相关的知识,借助互余的概念判断。
解:3个 提示:分别为∠BCD,∠ABC,∠EBF. 【例2】如图,平行直线AB 、CD 与相交直线EF 、GH 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 ).A.4对B.8对C.12对D.16对 (第11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思路点拨 每一个“三线八角”基本图形都有两对同旁内角,从对原图形进行分解入手。
解:选D 提示:原图形可分解出如下8个基本图形.BFDG E C AB FHD GECA【例3】如图,已知∠B=25°,∠BCD=45°,∠CDE=30°,∠E=10°,求证:AB∥EF思路点拨解本例的困难在于图形中没有“三线八角”,考虑创造条件,在图中添置“三线八角”或作出与AB或CD平行的直线。
解:过C点作CG∥AB,过点D作DH∥AB,可证得∠HDE=10°=∠DEF,故HD∥EF,•又HD∥AB,所以AB∥EF.【例4】如图,在△ABC中,CE⊥AB于E,DF⊥AB于F,AC∥ED,CE是∠ACB的平分线.•求证:∠EDF=∠BDF.思路点拨综合运用角平分线、垂直(vertical)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因图形复杂,故需恰当分解图形.解:提示:由DF∥CE得,∠BDF=∠BCE,∠FDE=∠DEC,由AC∥DE得,∠DEC=∠ECA【例5】探究:(1)如图a,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为什么吗?(2)反之,若∠B+∠D=∠E,直线AB与CD有什么位置关系?请证明;(3)若将点E移至图b所示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证明;(4)若将E点移至图c所示位置,情况又如何?(5)在图d中,AB∥CD,∠E+∠G与∠B+∠F+∠D又有何关系?(6)在图e中,若AB∥CD,又得到什么结论?B F DE CAB FDECAB (a)DE CA B (b)DEC A(c)B D EC A B (d)F DG E C A F 2E nE 2F n-1F 1B(e)DE 1CA思路点拨:已知AB ∥CD,连结AB 、CD 的折线内折或外折;或改变E 点位置、•或增加折线的条数,通过适当地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就能得出新的结论,给我们创造性的思考留下了极大的空间。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平行线》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和双向细目表-七下1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平行线》测试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请在试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选择题答案写在题中的括号内,填空题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解答题写在题后的空白处。
●保持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过直线l1外一点P作直线l2,使l2∥l1,其依据是()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第1题图)(第2题图)2. 下列各对角中,为内错角的是()A. ∠1和∠2B. ∠2和∠4C. ∠1和∠3D. ∠3和∠43. 下列说法: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③若a∥b,b∥c,则a与c不相交;④若线段AB与线段CD没有交点,则AB∥CD;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 0B. 1C. 2D. 34. 如图,以下条件中,不能判断AB∥CD的是()A. ∠2+∠3=180°B. ∠2=∠4C. ∠1=∠AD. ∠1=∠2(第4题图)(第5题图)5. 下列图形中,哪个是由上图平移得到的()A. B. C. D.6. 如图,直线L1是由直线L2平移得到的,如果∠2=130°,则∠1的度数为()A. 30°B. 40°C. 50°D. 70°(第6题图)(第7题图)7. 如图,小船从P处向正北航行到A处时,向左转50°航行到B处,再向右转80°继续航行,此时航行的方向为()A. 北偏东80°B. 北偏东30°C. 北偏西50°D. 北偏西80°8. 如图,∠1+∠2=180°,∠4=85°,则∠3的度数是()A. 80°B. 85°C. 95°D. 105°9. 如图是一汽车探照灯纵剖面,从位于O点的灯泡发出的两束光线OB,OC经过灯碗反射以后平行射出,如果∠ABO=α,∠DCO=β,则∠BOC的度数是()A. α+βB. 12(α+β)C. 180°-αD. 90°+(α+β)10.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然在原来的方向同向行驶,那么这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 先向左转30°,后向右转60°B. 先向左转30°,后向右转150°C. 先向左转150°,后向左转30°D. 先向左转150°,后向右转150°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2 由平行线截得的比例线段》教案2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2 由平行线截得的比例线段》教案2一. 教材分析《由平行线截得的比例线段》这一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两条平行线之间截得的线段成比例的性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运用这个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相似三角形和相似多边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对平行线之间的夹角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将已知的性质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节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两条平行线之间截得的线段成比例的性质,能运用这个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在两条平行线之间截得的线段成比例的性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证明这个性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3.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性质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在两条平行线之间截得的线段是否成比例?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2.呈现(10分钟)展示几个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实例中线段的比例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如果两条截线段长度相等,那么它们与平行线的夹角也相等,且这两条截线段之间的距离也相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实例,用尺子测量并记录相关线段的长度,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比例。
最后,各组汇报并交流结果。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线段成比例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 如图1-14,已知AB∥CD, AD∥BC。判断∠1与∠2是否相等, 并说明理由。
D 1 A 2 B C
图1—14
例4如图1-15,已知 ∠ABC+∠C=180°,BD平分 ∠ABC。∠CBD与∠D相等吗?请说 明理由。
A B
D 图1-15
C
1.如图1,已知AD∥BC, ∠BAD=∠BCD。判断AB与CD是 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A
平行线的性质:
E 1
C 2 3 F
B D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 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AB∥CD 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 ∴∠1=∠2 内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 直线所截,同旁内角 互补。简单地说,两 直线平行,同旁内角 互补。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 ∴∠1+∠2=180°
门闩。《北齐书·窦泰传》:“其人入数屋,俄顷而去。旦视关键不异,方知非人。”指装在物体上作关闭用的器件。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二:“ 元丰 间,亦有守边者,一夕失城门锁,亦不究治,但亟令易而大之。继有得元 锁来归者,乃曰:‘初不失也。’ 使持往合关键,蹉跌不相入。” 机关,机械装置。清袁枚《新齐谐·铜人演<;西厢>;》:“西洋贡铜伶十八人,能演《西厢》一部。人长尺许,身躯耳目手足悉铜铸成。其心 腹肾肠皆用关键凑接,如自鸣钟法。” ; /s/blog_13002ab1a0102xg8o.html jeh50mcg 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秦牧《艺海拾贝·鹦鹉与蝴蝶鸟》:“而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作品应该有荡 气回肠的感人力量。” 比喻禁约。《魏书·萧宝夤传》:“如不限以关键,肆其傍通,则蔓草难除,涓流遂积。”比喻诗文的结构。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东坡寒碧 轩诗》:“苏文忠公 诗,初若豪迈天成,其实关键甚密。”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古今文章之关键,亦间有相通者。”比喻咽喉要地。《清史稿·兵志九》:“李宗羲以苏松之门户, 吴淞为要,长江之关键,江阴为先。” 凝总会主动在爹娘面前自揽责任;而二公子无论是得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玩,都会带回府里先交给冰凝。因此,兄妹情 深四个字,根本表达不了他们兄妹两人的全部情谊。要不是到京城任职,二公子才不会舍了妹妹壹个人在湖广。二公子真是少年得志!五年前, 才二十来岁就任翰林院检讨。这翰林院号称“玉堂清望之地”,能够跻身其中,绝对是非同凡响的人物,更何况是壹个才二十出头的青年才俊。 当年二公子赴京任职的时候,年老夫人担心他的妻子身体不好,侍妾张氏刚刚进门,不想被那个侍妾借机夺了年二少奶奶的管家权,思前想后, 决定派养女玉盈随他壹同进京。第壹卷 第六章 玉盈玉盈6岁的年纪来到年总督府上。她的父亲是年总督大人的多年故交,在她6岁那年,父母双 双因染时疫病故,年总督就派人将她从苏州接到湖广的总督府,虽然比冰凝大两岁,但正好两个女娃娃可以做个伴。于是两个半路丫鬟妹开始了 壹起读书,壹起学女红,壹起玩耍的年府生活,慢慢地,两个人就好得像两个双生子似的。年老夫人也乐得两个姑娘形影不离的样子,无论是衣 裳、首饰,还是规格、用品,也从来都是两人壹模壹样的,从不因玉盈是养女而有什么不同。然后,就是壹眨眼的功夫,两个女娃娃就长成了大 姑娘。大姑娘了,两姐妹的脾气、禀性、样貌、才学也越发地各不相同起来。冰凝是外表柔弱,内心刚强,任谁也想不出,这么壹个貌美如仙女、 柔弱如杨柳的小姑娘,却是个倔强、不服输、侠肝义胆、嫉恶如仇的硬脾气。那玉盈却是正正好相反,表面上风风火火、办事干净麻利,内心却 是极为敏感,脆弱得不行。也难怪,她是养女,虽然年老夫妇壹直将她当亲生女儿看待,但她总是没来由地有壹种自卑感。玉盈比冰凝大三岁, 但生得没有冰凝漂亮,冰凝是万里挑壹的没钕,玉盈是清秀可人的小家碧玉:也是鹅蛋小脸,弯弯细眉,与冰凝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不相同的是, 玉盈长着壹双凤眼,此外,她还操有壹口吴侬软语,煞是动听。这玉盈样貌没有冰凝好、学业没有冰凝好,但是,她的管家本领却是与生俱来, 好得很。她办事既利落又公道,年夫人偶尔不在府的时候,才十来岁的娃娃,竟是将诺大个年总督府维持得井井有条。这也是年夫人决定派她随 二公子壹同进京的原因,有玉盈这么壹个精通府务的人照料二公子,她就放心踏实多了。在京城期间,年二公子衙门当差,二嫂踏实养病,玉盈 管家,过得还算顺利。可是好景不长,也是二嫂没有福份,养了多年的病,终究也是没有好起来,突然就故去了。这二嫂是大学士明珠的孙女, 纳兰性德的侄女。年家和明珠府都是豪门望族,因此,丧事的规格极高,礼仪非常隆重。而承担这个重任的,就是
D C
A
B
2.如图2,已知AB∥CD,AE∥DF。 请说明∠BAE=∠CDF
A B
F E
C
图2
D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地说,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不能直接证明其成立,则需证明它们都与 第三个量相等
1.平行线的判定 2、平行线的性质
如图,直线AB∥CD,并 被直线EF所截,∠2与∠3 相等吗?∠3与∠4的和 是多少度? 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C
E 1 A 4 3 2 D F B
(1)回顾我们已学过的平行线的性质,由此得 出图中哪几对角相等? (2)∠3与∠1有什么关系?∠4与∠2有什 么关系? 你发现平行线还有哪些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