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系统导论1

合集下载

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讲义

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讲义
南宁 0°50‘ 湛江 0°44’ 海口 0°29‘ 拉萨 0°21’ 珠穆朗玛 0°19‘西沙群岛0°10‘曾母暗沙 0°24‘(东) 南沙群岛 0°35’(东) 乌鲁木齐 2°44'(东) 东沙群岛 1°05‘
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
三、测速原理
当目标相对于RD运动后,出现△fD(回 波相对于发射ft 的频率偏移),此时, 目标相对于RD的径向速度为:
角度采用度或密位表示, 其关系为:360度=6000密位 1度=16.7 密位 国外常用角度单位为弧度,度及毫弧度关系为:
1弧度=57度= 1000毫弧度 1毫弧度=0.057度
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
注意:关于真北的概念及三北方向*
我国通用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和坐标纵轴方向,简称 为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轴北方向, 即三北方向。
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
3.坐标纵轴方向:
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 其每一投影带中央子午线的 投影为坐标纵轴方向,即轴 北方向。若采用假定坐标系 则坐标纵轴方向为标准方向 。 在同一投影带内,各点的坐 标纵轴线方向是彼此平行的 。
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
三北之间的关系*
+δ –γ
α
β A
1
2
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A=β+δ A=α+λ α=β+δ+λ
+δ –γ
α
β A
1
2
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雷达原理与系统教学
真北是通过地面或图面上某点指向北地 极的方向,即经线(亦称子午线)所指 的北,磁北则是通过地面或地图上某点 指向北磁极的方向,由于磁极与地极并 不完全一致,所以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 常有一定的夹角。这个夹角叫做磁偏角。

雷达系统导论

雷达系统导论

雷达系统导论(第三版)目录作者介绍:Skolnik博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IEEE会士担任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雷达分部负责人已有30余年,第一个在雷达技术与应用方面获得IEEE Dennis J.Picard 章;同时是IEEE Harry钻石奖,JohnsHopkins大学著名男毕业生奖,以及美国海军著名文官服务奖的获得者。

Skolnik博士曾是IEEE会刊编辑,编著有《雷达手册》(由McGraw—Hill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第二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和《雷达应用》(由IEEE出版)等书。

国际雷达会议资料:/search/searchresult.jsp?history=yes&queryText=%28%28rad ar+conference%29%3Cin%3Emetadata%29第1章雷达简介1.1 基本雷达1.2 雷达方程的简单形式1.3 雷达框图1.4 雷达频率1.5 雷达的应用1.6 雷达的起源参考文献习题第2章雷达方程2.1 引言2.2 噪声中信号的检测2.3 接收机噪声和信-噪比2.4 概率密度函数2.5 检测和虚警概率2.6 雷达脉冲的积累2.7 目标雷达横截面积2.8 雷达横截面积的起伏2.9 发射机功率2.10 脉冲重复频率2.11 天线参数2.12 系统损耗2.13 其他有关雷达方程的考虑参考文献习题第3章MTI雷达和脉冲多普勒雷达3.1 引言3.2 延迟线对消器3.3 参差脉冲重复频率3.4 多普勒滤波器组3.5 数字MTI处理3.6 运动目标检测器3.7 MTI性能的限制3.8 运动平台的MTI(AMTI)3.9 脉冲多普勒雷达3.10 其他的多普勒雷达参考文献习题第4章跟踪雷达4.1 用雷达跟踪4.2 单脉冲跟踪4.3 圆锥扫描和顺序波束转换4.4 跟踪精度的限制4.5 低角跟踪4.6 距离跟踪4.7 其他有关跟踪雷达的专题4.8 跟踪雷达的比较4.9 监视雷达自动跟踪参考文献习题第5章噪声中的信号检测5.1 引言5.2 匹配滤波器接收机5.3 检测准则5.4 检波器5.5 自动检测5.6 积累器5.7 恒虚警率(CFAR)接收机5.8 雷达操作员5.9 信号管理参考文献习题第6章雷达信号的信息6.1 引言6.2 基本雷达测量6.3 雷达测量的理论精度6.4 模糊图6.5 脉冲压缩6.6 目标识别参考文献习题第7章雷达杂波7.1 雷达杂波介绍7.2 表面杂波雷达方程7.3 地杂波7.4 海杂波7.5 表面杂波的统计模型7.6 气象杂波7.7 大气回波的其他来源7.8 杂波中目标的检测参考文献习题第8章雷达波的传播8.1 引言8.2 平坦地面的前向散射8.3 球形地球表面的散射8.4 大气折射——标准传播8.5 非标准传播8.6 绕射8.7 大气衰减8.8 环境噪声或外部噪声8.9 其他的传播影响参考文献习题第9章雷达天线9.1 雷达天线的功能9.2 天线参数9.3 天线辐射方向图和孔径照射9.4 反射面天线9.5 电子扫描相控阵天线9.6 移相器9.7 频率扫描阵列9.8 相控阵的辐射器9.9 用于相控阵的结构9.10 机械扫描平面阵列天线9.11 方向图综合9.12 误差对方向图的影响9.13 低副瓣天线9.14 相控阵雷达的成本9.15 关于相控阵天线的其他论题9.16 相控阵雷达系统结论9.17 关于天线的其他论题参考文献习题第10章雷达发射机10.1 引言10.2 线性束功率管10.3 固态射频功率源10.4 磁控管10.5 正交场放大器10.6 其他射频功率源10.7 雷达发射机的其他方面参考文献习题第11章雷达接收机11.1 引言11.2 接收机噪声系数11.3 超外差接收机11.4 收发开关和接收机保护器11.5 雷达显示器参考文献习题。

雷达原理

雷达原理
离 散型 寄生输出
4
雷达原理
2.4 固态发射机
• 固态发射机发展概况和特点
– 逐步替代常规微波电子管发射机,优点如下 • 寿命长、可靠性高 • 体积小、重量轻 • 工作频带宽、效率高 • 系统设计和运用灵活、维护方便, 成本较低
– 平均功率大而峰值功率受限,适用于高工作比 雷达,如连续波雷达
– 在 UHF ~ L 波段发展较快
• 雷达的基本概念
– 利用电磁波的二次辐射、转发或目标固有辐射 来探测目标,获取目标空间坐标、速度、特征 等信息的一种无线电技术,相应的设备称为雷 达站或雷达机,简称雷达
– 二次辐射:反射(单基地)、散射(多基地)
– 转发:二次雷达(导航)
– 固有辐射:通信及雷达信号(被动/无源)、随 机热运动电磁辐射(导引头)
雷达原理
1.1 雷达的概念
• 雷达信号处理
– 目标信号总是被淹没于 杂波(+干扰)+ 噪声
的背景中 – 杂波及干扰强度往往超过目标信号的千万倍 – 信号处理作用
• 增强待测目标信噪比,提取目标参数 • 抑制杂波和干扰信号
雷达原理
1.2 雷达探测原理
• 雷达回波中的可用信息
– 斜距 R ( Rmax 可由雷达方程估算)
• 总效率
– 发射机输出功率与其输入总功率之比 – 对主振放大式发射机应改善输出级的效率
雷达原理
2.2 雷达发射机电性能指标
• 信号形式(调制形式)
– 不同信号形式对发射机的要求各异
波形 简单脉冲 脉冲压缩 高工作比多卜勒
调制类型 矩形调幅
线性调频、相位编码 矩形调幅
工作比(占空比)% 0.01 ~ 1 0.1 ~ 10 30 ~ 50

雷达考试资料

雷达考试资料

第一章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包含电流连续性定理的物理意义和推导过程;电磁场边界条件推导过程;波动方程的推导;坡印廷定理及物理意义;能够分析电磁波在不同媒质(损耗、色散、平面分层)的传播特性;理解电磁波的极化;理解电磁波散射的特点(理解电磁波与目标相互作用过程),掌握雷达截面(RCS)和雷达散射系数,理解雷达方程;掌握简单目标的极化散射矩阵的推导方法;理解单站散射和多站散射的基本概念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双站散射可等效于单站散射的基本原理;了解电磁波散射问题分析计算的常用方法的基本分类和基本步骤。

了解雷达的主要分类,掌握合成孔径雷达获得方位向高分辨率的原理及推导;理解SAR图像的斑点噪声的本质;合成孔径雷达与逆合成孔径雷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跟踪雷达(单脉冲测角)、超视距雷达、海洋观测雷达(雷达散射计和雷达高度计)的工作原理,能够解释雷达测量得到的后向散射功率与海面风速变化的关系。

第二章了解雷达系统的基本组成。

了解天线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分类。

掌握半波振子和全波振子天线电流分布,会分析无限大导电平面上的电流源的镜像电流的电流方向;理解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s)分析求解线天线电流分布的基本过程;掌握口径场方法分析天线的辐射特性;了解天线的基本分类及其特点;了解反射面天线的工作原理;能够推导天线的远场条件;能够推导天线阵的方向图,掌握阵列天线不出现栅瓣的条件;掌握天线阵加权的基本方法;掌握相控阵天线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了解常用的雷达信号模型及特点;了解相干雷达的本质;掌握复信号的四种表达方式;理解I/Q 调制和解调的作用。

掌握Chirp 信号的匹配滤波和Stretch 处理方法以及相位编码信号的压缩方法;掌握调频步进脉冲信号的优势和自相关函数;能够判断不同入射角地距分辨率的大小。

了解交轨干涉和顺轨干涉的用途、基本原理以及基本信号处理步骤。

理解并掌握Doppler 频率(移)的推导过程;理解广义合成孔径基本原理;理解阵列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 )的基本概念;了解时频分析方法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掌握通过对信号加窗来降低脉冲压缩旁瓣的常用方法。

雷达原理及系统课件:hotz-雷达系统-第一章

雷达原理及系统课件:hotz-雷达系统-第一章
目标的连续跟踪。
PART 06
Hotz-雷达系统的性能评 估
雷达系统性能指标
探测距离
指雷达能够探测到的 最远距离,通常以千 米为单位。
分辨率
指雷达区分两个相邻 目标的能力,通常以 角度、距离和速度来 表示。
精度
指雷达测量目标参数 的准确性,包括位置、 速度和姿态等。
抗干扰能力
指雷达在面对各种干 扰信号时的性能表现, 包括压制式干扰和欺 骗式干扰。
系统集成
将多个雷达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探测 ,提高整体性能。
ABCD
软件优化
通过改进雷达系统的信号处理算法,提高其抗干扰能力 和可靠性。
应用拓展
将Hotz-雷达系统应用于更多领域,如无人驾驶、无人机 侦察等,以满足不同需求。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2023-2026
目标跟踪与定位
目标跟踪算法
采用跟踪算法对检测到的目标进行连续跟踪,记录目标的运动轨迹。
数据关联与滤波
利用数据关联算法和滤波算法,对跟踪数据进行处理,减小测量误差 和干扰因素的影响。
目标定位
根据多个接收站接收到的信号,采用定位算法计算出目标的精确位置。
系统性能评估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对Hotz-雷达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探测距 离、定位精度、跟踪稳定性等指标。
天线
定向发送和接收电 磁波。
控制单元
控制雷达系统的运 行和操作。
Hotz-雷达系统的特点与优势
高精度测距和测速
利用电磁波的往返时间,计算 出目标物体的距离和速度。
抗干扰能力强
采用特定的编码和调制方式, 有效降低干扰的影响。
实时性强

《雷达导论概论》课件

《雷达导论概论》课件

02 雷达系统组成
发射机
发射机是雷达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负责产生高频率的电磁波信号。
发射机的性能指标包括发射信号的频 率、功率、波形和调制方式等,这些 指标直接影响雷达的探测距离、分辨 率和抗干扰能力。
发射机通常包括振荡器、功率放大器 和调制器等组件,用于产生特定频率 和功率的信号。
为了提高雷达的性能,需要不断优化 发射机的设计,如采用新型的振荡器 和放大器技术,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和功率。
雷达干扰的种类与产生机理
• 杂乱式干扰:通过发射杂乱信号使雷达接收机过载,导致 无法正常工作。
雷达干扰的种类与产生机理
01
干扰产生机理
02
电磁波传播过程中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导 致信号失真或被淹没。
03
干扰源通常包括敌方有意发射的干扰信号、自然界 的电磁噪声以及设备内部产生的噪声。
抗干扰技术的主要方法
的信息。
参数测量
参数测量阶段需要对目标的距离、速 度、角度等参数进行测量,以获取目
标的详细信息。
信号检测
在信号检测阶段,需要对接收到的信 号进行阈值检测或相关检测,以判断 目标是否存在。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阶段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 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等操 作,最终输出目标信息。
05 雷达数据处理
智能化抗干扰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自动识别和 排除干扰信号。
软硬结合抗干扰技术
结合硬件和软件手段,从多个层面降低干扰 信号的影响。
多频段、多模式抗干扰技术
开发利用多个频段和多种工作模式的雷达, 提高抗干扰能力。
网络化抗干扰技术
通过组网技术,实现雷达之间的信息共享和 协同工作,提高整体抗干扰能力。

《雷达导论概论》课件

《雷达导论概论》课件
工作原理
雷达通过发射机产生高频电磁波,经过天线辐射到空间中,遇到目标后反射回 来,被雷达天线接收并传输给接收机进行处理,最终形成目标图像或数据。
雷达的分类
脉冲雷达
连续波雷达
通过发射脉冲信号进行探测,根据回波信 号的延迟时间确定目标距离,具有较高的 距离分辨率。
发射连续的电磁波,通过测量电磁波在空 间中的传播时间来确定目标距离,具有较 高的速度分辨率。
气象观测
雷达能够探测气象目标,如降水、风速、风向 等,为气象预报提供数据支持。
资源探测
雷达可用于地质勘探和资源探测,发现地下矿藏和资源分布。
未来雷达技术的发展趋势
隐身技术
随着反雷达技术的发展,雷达隐身技术将更加重要,提高雷达的生 存能力。
高频、超宽带技术
高频和超宽带雷达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是未来 发展的重要方向。
交通运输
雷达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用于车辆自动驾驶、交通流量监测 、航道监测等方面,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航空航天
雷达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用于导航、气象观测、地形测绘、 卫星轨道测量等方面,对于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气象观测
雷达在气象观测领域中用于降水、风速、云层等方面的观 测和预报,对于气象研究和灾害预警具有重要作用。
合成孔径雷达
相控阵雷达
利用高速运动平台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将 较小尺寸的天线等效为大面积天线,提高 雷达的方位分辨率。
通过控制阵列天线中各个辐射单元的相位 和幅度,实现雷达波束的扫描和跟踪,具 有多功能和高机动性。
雷达的应用领域
军事应用
雷达在军事领域中广泛应用于目标探测、跟踪、火控、制 导等方面,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

雷达系统(第1章)雷达系统基础

雷达系统(第1章)雷达系统基础
从距离和径向速度二维进行分辨
fd
f d'
A B
目标A为基准,则: A的回波复包络为 B的回波复包络为
u(t )
f d' f d
fd
u (t )e j 2 fd t
为两个目标距离差对应的时间间隔 为两个目标相对径向速度差对应的 多普勒频移
发射信号为参考
tr
tr
19
t
2015-1-23
工作频率 连续波或脉冲 峰值功率 脉冲时宽 脉冲带宽 重复频率 调制类型 极化方式 应用类型、雷达硬件 硬件复杂程度 作用距离、系统灵敏度 待测目标尺寸 动目标检测 多目标检测 雷达成像
4
长度参数 距离像 目标识别
波形、环境匹配
2015-1-23
常见雷达波形介绍
连续波(Continuous Wave,CW)

-可有效测量目标距离和速度 单基地系统的发射机与接收机隔离不是问题 可以测量距离变化率
8
2015-1-23
常见雷达波形介绍
脉冲串是一种常见雷达波形
脉冲重复频率: 占空比:
9
平均功率:
2015-1-23
常见雷达波形介绍
发射脉冲串波形时可能产生距离模糊
脉冲雷达的最大无模糊距离:Rmax=cTr/2 发射脉冲串波形时可能产生速度模糊
根据帕斯瓦尔关系式、u(t )的频谱U ( f ) 、频移特性:
Af d



( f d ) df d 2 (0)
2
Afd



u (t ) df d u (t ) df d
逼近
2 2
4


有效相关时间定义

第 1 章 绪论

第 1 章  绪论

位为μs, 回波脉冲滞后于发射脉冲为一个微秒时, 所对应的目
标斜距离R为
R2ctr 15m 00.15km
能测量目标距离是雷达的一个突出优点, 测距的精度 和分辨力与发射信号带宽(或处理后的脉冲宽度)有关。脉冲越 窄, 性能越好。精品课件来自第一章 绪 论 发射脉冲
回波
t 噪声
tr
tr
t
图1.3 雷达测距
天线 收发转换开关
发射的电磁波
接收机 信号 处理机
显示器
接收的电磁波 R
目标
图1-2 雷达的原理及其基本组成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由雷达发射机产生的电磁能, 经收发开关后传输给天线,
再由天线将此电磁能定向辐射于大气中。电磁能在大气中以光 速(约3×108m/s)传播, 如果目标恰好位于定向天线的波束内, 则它将要截取一部分电磁能。目标将被截取的电磁能向各方向 散射, 其中部分散射的能量朝向雷达接收方向。雷达天线搜集 到这部分散射的电磁波后, 就经传输线和收发开关馈给接收机。 接收机将这微弱信号放大并经信号处理后即可获取所需信息, 并将结果送至终端显示。
一起始方向(正北、 正南或其它参考方向)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O 雷达
P
目标
R
H
D
a
B 正北
图1.1 用极(球)坐标系统表示目标位置
精品课件
第一章 绪 论
(3) 仰角β:斜距R与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OB在铅垂
面上的夹角, 有时也称为倾角或高低角。 如需要知道目标的高度和水平距离, 那么利用圆柱坐
其距离和角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得到,并由此建立对目标跟
踪; 雷达的测量如果能在一维或多维上有足够的分辨力, 则可

雷达系统导论1(精制研究)

雷达系统导论1(精制研究)

雷达系统导论1一、目标径向速度的测量连续波雷达:发射、接收连续波,其工作的基础是多普勒效应:当雷达与目标存在相对运动时,回波频率会发生变化。

1.运动目标的多普勒频率[1]p264~265设雷达发射信号)cos()(0t t s ω=,目标回波信号为)](cos[)()(0R R t t K t t Ks t r -=-=ω,设初始距离0R (0=t 时的距离)处有一个径向速度为r v 的目标接近雷达,则 (1) 常用多普勒频率表达式c t R t R )(2=,t v R t R R -=0)(,则收发差频信号的相位、频率为:dtt dR dt t d f t R t t d R )(2)(21)(4)(0λφπλπωφ-==-=-= 故目标运动所引起的多普勒频率为r d v f 2= (1)由于运动目标引起多普勒频移,我们可以从发射信号中区分出接收信号,并能测量其相对速度。

上面公式正是雷达测速的基本原理。

注意:上面所得运动目标多普勒频率公式λr d v f 2=的使用前提是利用接收信号相位减发射信号相位(差频时),这样一来相向运动的目标对应正多普勒频率,远离雷达的目标回波多普勒频率为负,这已成为公认常识,但必须记住其应用条件。

当差频采用发射减接收时,则r d v f 2-=,这样为取得与常识相一致,在频谱显示时必须将正负频进行对调(原岸基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系统就是这样)。

(2) 精确的多普勒频率公式在t 时刻接收到的回波是在R t t -时刻发射的,而照射到目标上的时间为2Rt t -,照射时的目标距离为:)2()2(0R r R t t v R t t R --=-而往返)2(R t t R -距离所需的时间正是目标的延迟时间R t ,故ct t R t R R )2(2-=可解得:rr R v c t v R t --=)(20,则目标回波为:⎥⎥⎦⎤⎢⎢⎣⎡⎪⎪⎭⎫⎝⎛+--+=⎥⎦⎤⎢⎣⎡---+=r r r r r r v c R t v c v c K v c R t v c v c K t r 000002cos 2cos )(ωωω 上式表明回波频率为)221()1)(1(1122022000ΛΛ+++=++++=-+=-+=cv c v f c v c v c v f c v c v f v c v c f f r r r r r r r r r一般c v r <<,忽略上式中的高次项,则可相当准确地近似为:λr v f f 20+≅即目标径向运动所引起的多普勒频率为:λr d v f 2=,这与常用的多普勒频率表达式相同。

《雷达导论概论》课件

《雷达导论概论》课件
《雷达导论概论》
雷达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的无线电系统,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来探 测目标物体并获取相关信息。
雷达基线电波并接收其反射波来感知目标物体。
2
时延测量
雷达利用测量无线电信号的往返时间来计算目标物体与雷达之间的距离。
3
频率变化
雷达通过观察无线电波的频率变化来检测目标物体的速度。
脉冲雷达系统
发射脉冲
脉冲雷达系统通过发射短脉冲来探测目标并测量其回波。
脉冲压缩
脉冲雷达系统使用脉冲压缩技术来提高距离分辨率和目标检测能力。
脉冲多普勒
脉冲雷达系统利用脉冲多普勒技术来测量运动目标的速度和方向。
连续波雷达系统
连续波发射
连续波雷达系统通过持续发射连续波来探测目 标并测量其回波。
频率调制
1 增加功率
增加发射功率可以提 高雷达的最大探测范 围。
2 提高灵敏度
提高接收灵敏度可以 增加雷达对小目标的 探测能力。
3 减小目标截面积
减小目标的雷达截面 积可以降低探测距离。
雷达降频与运动目标
多普勒效应
雷达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检测运动目标的速度和 方向。
运动目标
雷达可以追踪运动目标并提供其位置和运动信 息。
速度测量
雷达信号处理可用于测量目标的速度和方 向。
距离测量
雷达信号处理可用于测量目标与雷达之间 的精确距离。
目标辨别
雷达信号处理可以帮助识别不同的目标类 型。
雷达系统杂波
雷达系统杂波包括来自不同来源的无用无线电信号,可能干扰目标信号导致误测和错误分析。
类型 云杂波 地面杂波 回波杂波
杂散辐射
描述 来自云层和降水的散射无线电波干扰。 来自地面反射的散射无线电波干扰。 来自雷达周围环境中的多次反射导致的杂 波。 来自雷达系统本身的散射无线电波干扰。

雷达系统导论第三版教学设计

雷达系统导论第三版教学设计

雷达系统导论第三版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雷达系统的基础概念、原理及应用。

学生将学习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信号处理及目标检测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将为学生今后从事雷达技术相关研究及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雷达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雷达系统中常用的性能指标和信号处理方法•学会应用MATLAB等常用软件进行信号仿真和系统设计•理解雷达系统在目标检测与跟踪等领域的应用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雷达系统概述•雷达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雷达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模式•雷达系统的分类和应用范围2. 雷达系统中的信号处理•雷达信号的传播和接收•雷达系统中的噪声处理与抗干扰技术•雷达信号中常用的频谱分析技术3. 雷达系统性能指标•探测概率和虚警概率•SNR和方向性•脉宽、重复频率和距离测量精度4. 雷达目标检测•目标检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典型的雷达目标检测算法•目标检测中的常用算法实现5. 雷达目标跟踪•目标跟踪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常用的雷达目标跟踪算法•目标跟踪中的常用算法实现6. 课程实践•利用MATLAB等常用软件进行雷达信号仿真•设计并实现一种简单的雷达目标检测和跟踪系统四、教学评价•期中考试(占总成绩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40%)•课程设计报告(占总成绩20%)•课程作业和出勤情况(占总成绩10%)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讲授环节,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研讨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在实践环节中,利用MATLAB等常用软件进行实验和仿真,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并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六、参考资料•Skolnik M. I. 雷达系统导论[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祝加贵,戴涛. 雷达信号处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莫勇. MATLAB应用雷达信号处理[M]. 科学出版社,2007 以上为《雷达系统导论第三版教学设计》内容,本文档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

现代雷达系统理论

现代雷达系统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 第三章 目标分辨与模糊函数 第四章 脉冲压缩 第五章 合成孔径成像雷达
第一章 绪论
根据雷达分机和雷达测 量方法分别介绍雷达的组成 和测量原理。前者包括雷达 发射机、雷达接收机、终端 显示和数据录取设备的组成、 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指标; 后者包括雷达的测距、测角 和测速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实 现方法。
第四章 脉冲压缩
近年来,从改进雷达体制方面 来扩大作用距离和提高距离分辨力 方面已有很大进步。这种体制就是 脉冲压缩雷达体制,它采用宽脉冲 发射以提高发射的平均功率,保证 足够的最大作用距离,而接收时则 采用相应的脉冲压缩方法获得窄脉 冲,以提高距离分辨力,因而较好 地解决作用距离和分辨力之间的矛 盾。
接收机
数据采集
信号处理
通讯
雷达原理框图
显示 操作员
雷达发射机(1)
雷达发射机工作原理:
振荡源
脉冲调制器
功率放大
电源
雷达发射机(2)
雷达发射机主要指标:
1. 工作频率或波段 2. 输出功率 3. 效率 4. 信号形式 5. 信号频谱纯度
雷达发射机(3)
雷达发射机分类:
使用器件
工作方式Βιβλιοθήκη 真空电子管发射机 单级振荡式发射机
晶体管固态发射机 主振放大式发射机
雷达发射机(4)
磁控管发射机:
磁控管
调制器
雷达发射机(5)
行波管发射机:
雷达发射机(6)
固态发射机:
雷达天线(1)
雷达天线的工作原理:
B
k
D
雷达天线(2)
雷达天线的主要指标:
1. 方向图 2. 增益 3. 带宽 4. 极化 5. 副瓣电平

雷达系统导论

雷达系统导论
✓ 它能获得目标的三维位置坐标、速度、加速度和目标 运动轨迹。
特征测量雷达:
✓ 它能获得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角闪烁特性、极化 特性、散射中心分布特性等参量,进而推求出目标形 状、体积、姿态、表面材料、粗糙程度等,从而达到 对遥远目标进行分类、辨识与识别的目的。
雷达的应用领域
军事
✓ 防空警戒(超远程、远程、近程)、反导(不同阶段)、指 挥引导(地面、机载)、制导(地面、导引头)、侦查(机 载、星载)、火控(地面、机载)、炮瞄、空间飞行器跟踪。
✓ 微波、毫米波波段,穿透性强,全天候 ✓ 缺点:分辨率不如光学和红外 ✓ 雷达系统:解决全天候使用的问题,不是为了提高分
辨率
雷达工作频率
雷达工作频率
10km 1km 100m 10m 1m 0.1m 1cm 1mm 0.1mm
VLF LF
MF HF VHF UHF SHF EHF
30K 音频
300K 3M 广播
雷达的发明
1904年,德国人胡尔斯耶而发明Telemobiloscope,探测到海面 船只,并申请了专利,但由于无法测量距离而没有大量应用。
雷达的发明
1935年,英国人Robert Watson Watt在研究“死 亡射线”的基础上,开始研究无线电的探测和测 距功能,2月用6MHz通信设备做了差拍信号探测飞 机实验,6月成功的验证了脉冲技术探测和测量飞 机距离的方案。
雷达目标的两种分类
合作目标:
✓ 雷达发展的重要分支——微波遥感,合成孔径雷达, 微波散射计、高度表等微波遥感设备。
非合作目标:
✓ 多采用“多、假、小、低”措施,采用多目标、诱饵、 隐身、低空等措施与雷达对抗,迫使雷达产生了相控 阵、多基地、脉冲多普勒等先进体制。

雷达系统导论概述

雷达系统导论概述
2018/11/3 9
ICASSP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EEE SP Society主办,年会,3000页左右 ICSP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gnal Processing 中国电子学会主办,每两年一届(偶数年),2000页左右 NAECON – National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s Conference IEEE AES Society主办,每年一届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F Radio Systems & Techniques IET主办,每三年一届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IET主办,每两年一届 IEE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EEE AP Society主办,年会 IGARSS –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EEE GRS Society主办,年会 SPIE Conference, Symposium on ….. SPIE召开的系列研讨会,目前已累积出版数千册 OCEANS – / IEEE OE Society,每年在美国与MTS (the Marine Technology Society) 合办一次会议,在亚太地区(奇数年)、欧洲(偶数年)单独举办一次。
国内期刊
电子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中国电子学会 电子与信息学报、Journal of Electronics (China) 中科院电子所 通信学报 中国通信学会 宇航学报 中国宇航学会 航空学报 中国航空学会 微波学报 中国微波学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Journal of System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信号处理、电波科学学报、现代雷达、雷达与对抗、雷达科学与技术、 中国雷达、电子对抗、电子对抗技术、航天电子对抗、舰船电子对抗

(整理)经典雷达资料-第1章 雷 达 概 论

(整理)经典雷达资料-第1章  雷 达 概 论

第1章雷达概论Merrill I. Skolnik1.1 雷达描述雷达的基本概念相对简单,但在许多场合下它的实现并不容易。

它以辐射电磁能量并检测反射体(目标)反射的回波的方式工作。

回波信号的特性提供有关目标的信息。

通过测量辐射能量传播到目标并返回的时间可得到目标的距离。

目标的方位通过方向性天线(具有窄波束的天线)测量回波信号的到达角来确定。

如果是动目标,雷达能推导出目标的轨迹或航迹,并能预测它未来的位置。

动目标的多普勒效应使接收的回波信号产生频移,因而即使固定回波信号幅度比动目标回波信号幅度大多个数量级时,雷达也可根据频移将希望检测的动目标(如飞机)和不希望的固定目标(如地杂波和海杂波)区分开。

当雷达具有足够高的分辨力时,它能识别目标尺寸和形状的某些特性。

雷达可在距离上、角度上或这两方面都获得分辨力。

距离分辨力要求雷达具有大的带宽,角度分辨力要求大的电尺寸雷达天线。

在横向尺度上,雷达获得的分辨力通常不如其在距离上获得的分辨力高。

但是当目标的各个部分与雷达间存在相对运动时,可运用多普勒频率固有的分辨力来分辨目标的横向尺寸。

虽然人们通常认为SAR是通过在存储器中存储接收到的信号,从而产生大的“合成”天线,但是用于成像(如地形成像)的合成孔径雷达在横向尺度上获得的分辨力仍可解释为,是由于利用了多普勒频率分辨力的结果。

这两种观点(多普勒分辨力和合成天线)是等效的。

展望用于目标成像的ISAR所能得到的横向分辨力的途径,理所当然应该是多普勒频率分辨力。

雷达是一种有源装置,它有自己的发射机而不像大多数光学和红外传感器那样依赖于外界的辐射。

在任何气象条件下,雷达都能探测或远或近的小目标,并精确测量它们的距离,这是雷达和其他传感器相比具有的主要优势。

雷达原理已在几兆赫兹(高频或电磁频谱的高频端)到远在光谱区外(激光雷达)的频率范围内得到应用。

这范围内的频率比高达109:1。

在如此宽的频率范围内,为实现雷达功能而应用的具体技术差别巨大,但是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2011雷达原理及系统第1章绪论[1]

2011雷达原理及系统第1章绪论[1]
高频放大,混频,中频 放大,检波,视频放大
原始视频, 或经过处理的信息
控制天线转动
消除不需要的信号及干扰,通过 或加强由目标产生的回波信号
3
发射机: 产生辐射所需强度的脉冲功率。 脉宽τ,重复频率 fr
直接振荡式 主振放大式
直接振荡式发射机原理框图
天线 发射或接收电磁波
脉冲雷达天线具有强方向性。方向性越强,波瓣宽度越 窄,雷达测向的精度和分辨力越高。 天线常为抛物面反射体,馈源在焦点上,反射体将高频 能量聚成窄波束。
/SCR268.htm
/darts/scr584.html
Country, first use
System
Number built
WWII Radar Systems
Max Range Peak Power
Frequency
雷达天线、发射机、接收机等技术指标。如:天线波束形状、 天线增益及扫描方式、工作带宽、频率范围、工作方式、接 收机灵敏度、发射功率、发射信号形式等。
第二节 雷达的基本组成
FAR2117船用监视雷达组成
水平极化天线
显示器
雷达主机
用户接口
产生发射信号
单基地脉冲雷达基本组成
收发隔离
辐射能量、接收回波
雷达的频率 和时间标准
Japan 1945
Tachi-31
70
35 km
50 kW
187~214 MHz
Pulse Length,
μsec 5~45
10~20
5
0.8
3
2
PRF, Hz 12.5, 25, 50
625 4098 1707 500 3750
Us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达系统导论1一、目标径向速度的测量连续波雷达:发射、接收连续波,其工作的基础是多普勒效应:当雷达与目标存在相对运动时,回波频率会发生变化。

1.运动目标的多普勒频率[1]p264~265设雷达发射信号)cos()(0t t s ω=,目标回波信号为)](cos[)()(0R R t t K t t Ks t r -=-=ω,设初始距离0R (0=t 时的距离)处有一个径向速度为r v 的目标接近雷达,则 (1) 常用多普勒频率表达式t R t R )(2=,t v R t R R -=0)(dtt dR dt t d f t R t t d R )(2)(21)(4)(0λφπλπωφ-==-=-= 故目标运动所引起的多普勒频率为λr d v f 2= (1)由于运动目标引起多普勒频移,我们可以从发射信号中区分出接收信号,并能测量其相对速度。

上面公式正是雷达测速的基本原理。

注意:上面所得运动目标多普勒频率公式λr d v f 2=的使用前提是利用接收信号相位减发射信号相位(差频时),这样一来相向运动的目标对应正多普勒频率,远离雷达的目标回波多普勒频率为负,这已成为公认常识,但必须记住其应用条件。

当差频采用发射减接收时,则λr d v f 2-=,这样为取得与常识相一致,在频谱显示时必须将正负频进行对调(原岸基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系统就是这样)。

(2) 精确的多普勒频率公式在t 时刻接收到的回波是在R t t -时刻发射的,而照射到目标上的时间为2Rt t -,照射时的目标距离为:)2()2(0R r R t t v R t t R --=-而往返)2(R t t R -距离所需的时间正是目标的延迟时间R t ,故ct t R t R R )2(2-=可解得:rr R v c t v R t --=)(20,则目标回波为:⎥⎥⎦⎤⎢⎢⎣⎡⎪⎪⎭⎫⎝⎛+--+=⎥⎦⎤⎢⎣⎡---+=r r r r r r v c R t v c v c K v c R t v c v c K t r 000002cos 2cos )(ωωω 上式表明回波频率为)221()1)(1(1122022000 +++=++++=-+=-+=cv c v f c v c v c v f c v c v f v c v c f f r r r r r r r r r一般c v r <<,忽略上式中的高次项,则可相当准确地近似为:λr v f f 20+≅即目标径向运动所引起的多普勒频率为:λr d v f 2=,这与常用的多普勒频率表达式相同。

文[2]p409~411通过研究接收回波周期、发射信号周期的关系得到上述精确多普勒频率表达式。

2.运动目标径向速度方向的确定(正交双通道处理)如果在雷达探测区域中同时存在许多不同速度(有正有负)的运动目标,则回波信号将是一个带通信号,其中心频率为0f ,而带宽为目标多普勒频移的范围。

该信号中不同频率分量的幅度反映不同速度目标的回波强度,因此进行目标检测一般是进行数字频谱分析,利用傅立叶变换完成。

(1) 单路处理连续波雷达发射连续的正弦波,主要用来测量目标的速度,如同时需测量目标的距离,往往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如对连续的正弦信号进行周期性的频率调制。

简单的连续波雷达(零中频混频)方框图如图1:发射机产生频率为0f 的非调制连续振荡,由天线辐射出去。

频率为d f f ±0的接收回波信号经天线进入雷达,与频率为0f 的发射信号在检波器(混频器)中进行外差,产生频率为d f 的多普勒拍频,在此过程中将丢失d f 的符号。

设一般的实回波信号通常为高频窄带信号[1]p288~289:)](cos[)()(0t t t a t s r ϕω+=式中)(),(t t a ϕ分别为信号的振幅和相位调制函数,通常均为窄带信号。

因此)(),(t t a ϕ与载频0ω相比均是时间的慢变函数。

此信号可以用复数表示为(严格的理论分析见后文):})()(){21( })()(){21( ))]}((exp[))]((){exp[()21()(0000)()(00t j t j t j t j t j t j r e t u e t u e e t a e e t a t t j t t j t a t s ωωωϕωϕϕωϕω-*--+=+=+-++=式中复包络)()()(t j e t a t u ϕ=接收信号)(t s r 与发射信号t t s 0cos )(ω=混频得:[][]t j t j r e t u e t u t u t u t t s 00220)()(41)()(41cos )(ωωω-**+++=低通滤波后,取出前项缓变的低频分量为:)]()([41t u t u *+。

可见采用单路零中频检波器,原接收信号正、负频率轴上的频谱全部移到零频率的位置上,从而产生频谱折叠。

如t j d e t a t u ω)()(=时,t t a t u t u d ωcos )(21)]()([41=+*已不能区分频率的正负值,即无法判断目标径向速度的方向。

(2) 正交双通道处理正交双通道是由两路相同的支路组成,差别仅在其基准的相参电压相位差090,这两路分别称为同相支路(Inphase 支路)和正交支路(Quadrature 支路)。

要得到回波信号)(t s r 的全部信息,应能保证把复调制函数)(t u 单独取出来,这要求)(t s r 与复函数t j e 0ω-相乘,即t j t j r e t u t u e t s 002)()21()()21()(ωω-*-+=通过低通滤波后就可取出复调制函数)(t u 而滤除高次项t j e t u 02)(ω-*)(t s r 与复函数t j e 0ω-相乘可分解为:)]}(2sin[)()(sin )({21)]}(2cos[)()(cos )({21 sin )(cos )()(00000t t t a t t a j t t t a t t a tt js t t s e t s r r t j r ϕωϕϕωϕωωω++--++=-=-图1 简单连续波雷达方框图上式要求正交双通道处理,一支路和基准电压t 0cos ω进行相位检波(I 支路),另一路和基准电压t 0sin ω进行相位检波(Q 支路),低通滤波后的输出值分别为)(cos )(21t t a ϕ、)(sin )(21t t a ϕ,它们分别表示复包络)()()(t j e t a t u ϕ=的实部、虚部,因此对应的通道分别称为同相、正交支路。

如要取振幅函数)(t a ,则I 、Q 支路取平方和再开方,若要判断相位调制函数的正负值,则需比较I 、Q 两路的相对值来判断。

若t t d ωϕ=)(,则I 、Q 两路的输出分为[3]p66~67)2cos()(21),cos()(21πωω+==t t a Q t t a I d d当多普勒频率为正(目标趋近)时,两路输出为:)2cos()(21),cos()(21πωω+==++t t a Q t t a I d d当目标远离时,多普勒频率为负,则两路输出分为:)2cos()(21),cos()(21πωω-==--t t a Q t t a I d d这样一来根据Q 路输出超前或滞后于I 路输出2π即可确定多普勒频率的正负值。

确定两通道相对相位关系的一种方法是把它们的输出送到两相同步马达,马达的旋转方向就代表了目标径向运动的方向。

单路、正交双路处理频谱示意图如图2:3.非零中频接收机简单的连续波雷达接收机一般称为零拍接收机或零中频超外差接收机。

限制简单连续波雷达(零中频混频)灵敏度的主要原因是闪烁效应产生的噪声增加了。

闪烁噪声效应产生于二极管检波器那样的半导体器件以及电子管的阴极中。

闪烁效应产生的噪声功率随αf 1,这里1≈α。

这一点与散弹图2 单路、正交双路零中频处理的频谱图3 非零中频接收机连续波雷达方框图噪声和热噪声不同,它们与频率无关。

因此,在低频端即大多数多普勒频率所占据的音频段和视频段,其噪声功率较大。

当雷达采用零中频混频时,相位检波器(半导体二极管混频器)将引入明显的闪烁噪声,因而降低了接收机灵敏度[3]p63。

克服闪烁噪声的办法是采用超外差式接收机,将中频i f 选得足够高,使频率为i f 时的闪烁噪声降低到普通接收机噪声功率的数量级以下。

非零中频连续波雷达方框图如图3,其中虽然最后也采用了相位检波器,但由于经过中频放大器等处理相比于采用直接零中频混频处理可获得更高信噪比。

中频超外差式接收机灵敏度比简单接收机可提高dB 30。

4.实信号的复数表示法正交双通道处理可避免频谱折叠,保持区分正负多普勒频率的能力,其关键在于由正交双通道把实输入信号变为复信号,即正交解调接收机是把实信号变为复信号的典型例子。

实信号)(t x 具有共轭对称的双边频谱:)()()()(ωωωω-=⎥⎦⎤⎢⎣⎡==**+∞∞-+∞∞--⎰⎰X dt e t x dt e t x X t j tj ,因此具有单边频谱的信号只可能是复信号,当然复信号也可以具有双边频谱,但它们不可能共轭对称。

(1) 正弦型信号的复数表示方法—复指数函数法[4]p24正弦信号和余弦信号统称为正弦型信号,其复数表示形式统称为复正弦型信号。

不妨设实信号)(cos )cos()(0t a t a t x φθω=+=显然)]()([21)(00ωωδωωδω++-=a X 。

若定义复指数函数:t j t j j t j e ae ae ae t x 00~)(~)(ωωθφ=⋅== 其中a~称为复包络,则 ⎩⎨⎧-=+===00 0 )(2)(~)](~Re[)(ωωωωωωX X t x t x (2) 任意信号的复数表示方法—复解析表示法(希尔伯特表示法)[4]p20~23由于任意实信号)(t x 都具有双边带的频谱,下面我们寻找一种复信号)(~t x 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00 0 )(2)()(2)(~)](~Re[)(ωωωωωωX U X X t x t x 式中)(⋅U 为单位阶跃函数。

理论证明对任意实信号)(t x 必定能找到一个复信号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实际上若满足第二个条件必定同时也满足第一个条件),此信号称为解析信号(解析信号另一个重要用途表现在对带通信号的采样上[10]p566):)(ˆ)()(~t xj t x t x += 式中)(ˆ),(t xt x 都是实信号,且⎰+∞∞--=τττπd t x t x )(1)(ˆ称为)(t x 的希尔伯特(Hilbert)变换 解析信号实、虚部二分量相加的结果使原信号负频率轴上的频谱相抵消,而正频率轴上的频谱加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