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电泳0521
电泳知识总结
1.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迁移(与其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利用电泳现象将多组分物质分离、分析的技术叫做电泳技术。
2.生物大分子在电场中移动的速度由什么决定?答:样品性质方面:粒子大小,形状,带电荷多少,带电性质;电泳条件方面:介质阻力,电场强度,溶液黏度。
3.粒子的移动速度(泳动速度V)与电场强度(E)、粒子所带电荷量(Q)成正比,而与粒子半径(r)及溶液粘度(η)成反比。
非球形分子(如线状DNA)在电泳过程中受到更大的阻力,即粒子的泳动速度与粒子形状有关。
4.迁移率与下列( D )因素无关?A.电荷数量B.粒子大小C.溶液黏度D.电场强度电泳迁移率(/泳动度/淌度)μμ= V/E = Q/6πrη【影响迁移率的因素:1. 待分离大分子的性质:所带的电荷、分子大小和形状,分子带的电荷量越大、直径越小、形状越接近球形,则其电泳迁移速度越快;2. 缓冲液pH和离子强度:pH值距pI愈远,Q越大,V越大;pH过高或过低☞蛋白变性☞缓冲液;缓冲液通常要保持一定的离子强度;离子强度过低或过高的不利影响;3. 电场强度:E高,带电颗粒泳动快。
过高,产生焦耳热,样品和Buffer扩散增加,条带增宽;蛋白变性。
过低,电泳时间增加,扩散。
当需要增大电场强度以缩短电泳时间时,需附有冷却装置;4. 电渗:在电场中液体对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当电渗方向与电泳方向一致时,会加快颗粒泳动速度,反之,当两者方向相反时,会减慢颗粒泳动速度;5. 支持介质:筛孔越小,则颗粒在移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大;介质的纯度影响聚焦效果;介质的非特异性吸附会增大电渗。
】5.等电点的定义?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有哪些特点?答:当溶液的pH为一定数值时,其中的蛋白质正负电荷相等,即净电荷为零,此时的pH 值就是该蛋白质等电点pI。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的溶解度最小。
6.下列不是区带电泳的是( C )A.纸电泳B.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C. 等电聚焦电泳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7.等电聚焦与等速电泳的差别?答:区带窄,分辨率高。
电泳基础说明(共50张PPT)
另外、pH和比电导度特性值虽然不能直接控制、但是也需考虑以下原因。 异常值出现时需再测定、同时与涂料厂家联络。
No. 管理項目 9. pH値
10. 比電導度
管理範囲 5.8 ~ 6.4
1200-1800
原因预测系统
↑ MEQ低下;UF 透过量、2次流挂低下 涂料稳定性低下
滤液废弃(漏)导致酸量下降 隔膜电导度低下导致酸量下降 杂质离子混入导致碱性上升 细菌繁殖导致酸量下降
↑
OH-
H2↑
R-NH3+ + OH- ---» R-NH2 + H2O
H+
R-NH2
阳极的化学反应 : 氧化反应 (R: 树脂)
–
(在电极表面)
2 H2O ---» 4H+ + O2 + 4e-
3. 一般的电泳涂装工序
温水洗、脱脂
空气 吹净
DIW
工水、RO 水洗工序
水洗
表面调整 皮膜化成处理
W0 : 皿重量
W1 : 样品重量 W2 : 烘烤后重量
R0 --- 皿重量
R1 --- 样品重量
R2 --- 烘烤后重量
C.) MEQ (酸含量)
MEQ = 100g 样品固体份 中的酸重量 (mg) ×100 酸的分子量
适用例 : 假定 ED槽的大小 = 約8 m3 (浴特性为NV=17% ; ASH=11 %的时候)
※ 洗浄
D.) 詳細説明
; 比电导度
涂膜性能FILM PROPERTIES MEQ每上升 1 个点
发生部位是局部、所以使容用易电判断传。导度测定装置测定。此时的涂料温度应为28℃。
②磷化处理后水洗不充分。
化学高一胶体知识点电泳
化学高一胶体知识点电泳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胶体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泳的原理、分类和应用等知识点。
一、电泳原理电泳是利用电场作用下溶液中带电粒子的迁移现象进行分离的方法。
当带电粒子遇到电场时,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从而发生迁移运动。
电泳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包括直流电泳、间歇电泳和定位电泳等。
在直流电泳中,样品在电泳缓冲液中进行分离。
电泳缓冲液通常是一种含有离子的溶液,可以提供离子载流子以增强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
间歇电泳通过在不同电场下进行电泳步骤,实现更复杂的分离。
例如,可以先在一个电场下进行垂直电泳,然后在另一个电场下进行水平电泳。
定位电泳是一种通过电场和化学反应共同作用实现的定位方法。
通过在特定的 pH 条件下进行电泳,可以将带有特定电荷的物质定位到特定的位置。
二、电泳分类按照分离方式的不同,电泳可以分为几种常见的类型,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等。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方法。
在该方法中,将样品加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然后通过电泳迁移来分离不同大小和电荷的蛋白质。
琼脂糖凝胶电泳主要用于分离和分析核酸。
琼脂糖凝胶是一种由琼脂糖制成的半固体材料,样品可以通过琼脂糖凝胶的孔隙进行迁移,从而实现分离。
毛细管电泳利用毛细管内的毛细现象进行分离。
毛细管电泳具有快速、高效和高分辨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药、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三、电泳应用电泳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蛋白质分离和鉴定:电泳可以通过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不同蛋白质,来研究其功能和结构等特性。
2. DNA分析:通过电泳可以对 DNA 进行分离和鉴定,常用于基因测序、DNA指纹鉴定和遗传病的诊断等。
3. 药物研发:电泳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等。
4. 环境监测:电泳可以用于分析和检测水、土壤和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帮助评估环境污染程度。
电泳分析法ppt课件
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电泳和电渗流速度的矢量和。 正离子:两种效应的运动方向一致,在负极最先流出; 中性粒子:无电泳现象,受电渗流影响,在阳离子后流 出; 阴离子:两种效应的运动方向相
反;ν
电渗流
>ν
电泳时,阴离子在负极
最后流出,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可以按 类分离,同种类离子由于差速迁移被 相互分离。 最基本、应用最广的分离模式;
六、毛细管电泳的进样方式
injection method of HPCE
进样量:毛细管长度的1%-2%;纳升级、非常小;
1. 流体力学进样方式
(1)进样端加压
(2)出口端抽真空
(3)虹吸进样
2. 电动进样方式
毛细管一端插入样品瓶,加电压;
2 ( ) V π r ct eo ef 进样量 t L
板数高达几十万块/米,特殊柱子可以达到数百万。
高效毛细管电泳(CE)
2018/11/13
分离过程
电场作用下,毛细
管柱中出现:电泳现 象和电渗流现象。
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电泳+电渗流;两种速度的矢量和。 正离子:两种效应的运动方向一致,在负极最先流出; 中性粒子无电泳现象,受电渗流影响,在阳离子后流出; 阴离子:两种效应的运动方向相反。ν 电渗流 >ν 电泳时,阴 离子在负极最后流出,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可以按类分离,除中 性粒子外,同种类离子由于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不一样也同时被 相互分离。
(3)电场强度程序控制系统;
(4)电压稳定性:0.1%; (5)电源极性易转换;
2. 毛细管柱
(1)材料:石英:各项 性能好;玻璃:光学、机 械性能差; (2)规格:内径20~ 75μ m,外径350~400μ m; 长度≦1m
电泳技术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电泳技术医学知识培训课件一、引言电泳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生物技术等领域。
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对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核酸等分子进行分离、纯化和分析。
在医学领域,电泳技术被用于疾病诊断、基因检测、药物研发等方面。
本课件旨在介绍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操作步骤及应用,帮助医学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掌握电泳技术。
二、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电泳技术是利用电场对带电粒子的迁移作用,实现样品中分子的分离和分析。
在电泳过程中,样品中的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移动,迁移速度与分子的电荷量、大小和形状有关。
根据分子的迁移速度和迁移距离,可以实现对样品中分子的分离和分析。
三、电泳技术的分类1. 凝胶电泳:以凝胶为电泳介质,根据分子的分子量、形状和电荷进行分离。
常见的凝胶电泳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琼脂糖凝胶电泳(AGE)等。
2. 毛细管电泳:以毛细管为电泳通道,利用高压电场对样品进行分离。
毛细管电泳具有高效、快速、样品用量少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分析。
3. 无胶电泳:以液体为电泳介质,利用电场对带电粒子进行分离。
无胶电泳具有操作简便、分离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快速检测。
四、电泳技术的操作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分析的生物样品进行处理,使其适应电泳条件。
常见的样品制备方法有蛋白质提取、核酸提取等。
2. 凝胶制备: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凝胶类型和浓度,制备凝胶板。
凝胶制备过程中需注意凝胶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 上样:将处理好的样品加入凝胶孔中,注意避免气泡产生。
4. 电泳:接通电源,使样品在电场作用下迁移。
根据实验需求,调整电压、电流等参数,以保证电泳过程的顺利进行。
5. 染色与观察:电泳结束后,对凝胶进行染色,使分离后的分子可视化。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蛋白质染色、核酸染色等。
染色后,可使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观察和分析。
五、电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 疾病诊断:电泳技术可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异常蛋白质、核酸等分子,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生物化学技术__电泳_PPT教案
固定和谱带检测
固定:7%乙酸或12.5%三氯乙酸 谱带检测
染色法 荧光探针法 特殊试剂染色法
根据支持介质形状不同,可分为: •薄层电泳 •板电泳 •柱电泳
• 据用途不同,可分为: •分析电泳 •制备电泳 •定量电泳 •免疫电泳
第一节 电泳的基本原理
▪ 电泳是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物质运动。
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带电颗粒(分子)在电 场中的迁移方式主要依据分子大小和形状、分 子所带电荷或分子的生物学与化学特性。
核黄素经光照后再被痕量氧氧产生自由基, 引发聚合反应。
丙烯酰胺聚合时常用的催化系统
引发剂
过硫酸铵 (AP)
加速剂 N,N,N′,N′-四甲基乙二胺 (TEMED)
3-二甲胺丙腈
3-二甲胺丙腈亚硫酸盐
应用范围 AP
酸性系统
核黄素
TEMED
碱性系统 (光聚合)
化学聚合与光聚合的比较
加样需注意
制备样品时,离子浓度不宜太高 蔗糖浓度小于20% 样品液中的沉淀和混浊需除去 阴离子系统用溴酚蓝作指示剂,负极在上;
阳离子系统用甲基绿或次甲基绿作指示剂, 正级在上。
一般操作
步骤:
摆好玻璃管 制备分离胶 预电泳:除去AP、未聚合丙烯酰胺、杂质 制备浓缩胶 加样 电泳:先低电流,样品进胶后,调至所需电流 取胶 固定和谱带检测 迁移率测定 谱带保存
微量TEMED的加入,可使过硫酸铵形成自由基,这些 自由基的产生可引发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聚合、 交联反应,形成有一定平均孔径的聚丙烯酰胺凝胶。
化学催化——酸性系统
引发剂:过硫酸铵(AP) 过氧化氢
加速剂:硫酸亚铁-抗坏血酸(Vc)
光聚合催化系统
引发剂:核黄素 加速剂:TEMED可以加速聚合
电泳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电泳技术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电泳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场力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技术。
在电泳过程中,通过在带电粒子周围施加电场,使其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进行运动。
1.1 电场力的作用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其大小与电场强度和带电粒子的电荷量成正比。
电场力使得带电粒子向电场方向运动,从而实现电泳过程。
1.2 电泳介质的选择电泳介质是指带电粒子运动所需的介质。
常用的电泳介质包括凝胶、液相和气相等。
凝胶电泳是最常见的电泳方法之一,其介质主要为凝胶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
1.3 电泳方向的确定电泳方向的确定与带电粒子的电荷性质有关。
带正电的粒子在电场中向负极运动,带负电的粒子则相反。
通过电泳方向的确定,可以实现带电粒子的分离和纯化。
2. 应用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环境分析、食品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
2.1 蛋白质电泳蛋白质电泳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离和分析方法。
通过将蛋白质样品加到凝胶中,施加电场使蛋白质带电并进行电泳分离。
蛋白质电泳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异构体分析等。
2.2 DNA电泳DNA电泳是一种常用的DNA分析方法,常用于DNA片段的分离和分析。
通过将DNA样品加到凝胶中,施加电场使DNA片段带电并进行电泳分离。
DNA电泳可以用于DNA测序、基因型分析等。
2.3 荧光电泳荧光电泳是一种利用荧光信号进行检测的电泳方法。
通过在电泳过程中给带电粒子添加荧光标记,可以实现对带电粒子的定量和定位检测。
荧光电泳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基因检测等领域。
2.4 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电泳是一种利用毛细管对带电粒子进行分离的电泳方法。
毛细管电泳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药物研究等领域。
3. 结语电泳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实现带电粒子的分离、纯化和定量检测,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泳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为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电泳
电泳一.实验原理:在胶体溶液中,分散在介质中的微粒由于自身的电离或表面吸附其他粒子而形成带一定电荷的胶粒,同时在胶粒附近的介质中必然分布有与胶粒表面电性相反而电荷数量相同的反离子,形成一个扩散双电层。
在外电场作用下,荷点的胶粒携带起周围一定厚度的吸附层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运动,在荷电胶粒吸附层的外界面与介质之间相对运动的边界处相对于均匀介质内部产生一电势,为ζ电势。
它随吸附层内离子浓度,电荷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它与胶体的稳定性有关,ζ绝对值越大,表明胶粒电荷越多,胶粒间斥力越大,胶体越稳定。
本实验用界面移动法测该胶体的电势。
在胶体管中,以KCl为介质,用Fe(OH)3溶胶通电后移动,借助测高仪测量胶粒运动的距离,用秒表记录时间,可算出运动速度。
当带电胶粒在外电场作用下迁移时,胶粒电荷为q,两极间的的电位梯度为E,则胶粒受到静电力为f1=Eq胶粒在介质中受到的阻力为f2=Kπηru若胶粒运动速率u恒定,则f1=f2 qE=Kπηru (1)根据静电学原理ζ=q/εr (2)将(2)代入(1)得u=ζεE/Kπη (3)利用界面移动法测量时,测出时间t 时胶体运动的距离S ,两铂极间的电位差Φ和电极间的距离L ,则有E=Φ/L , u=s/t (4)代入(3)得 S=(ζΦε/4πηL)·t作S —t 图,由斜率和已知得ε和η,可求ζ电势。
实验中也可用此公式:三.仪器与试剂:Fe(OH)3胶体,KCl 辅助溶液,电泳管,直尺,电泳仪(如右图)。
四. 实验步骤:1.洗净电泳管,然后在电泳管中加入50ml 的Fe(OH)3胶体溶液,用滴管将KCl 辅助溶液延电泳管壁缓慢加入,以保持胶体与辅助液分层明显,(注意电泳管两边必须加入等量的辅助液)。
2.辅助液加至高出胶体10厘米时即可,此时插入两个铂电极,将电泳管比较清晰的一极插入阴极中,另一端插阳极。
测量两电极之图2.14.1 电泳仪间的距离。
3.打开电泳仪,将电压设置60V。
电泳课件
影响因素
• 待分离大分子的性质 : 所带的电荷、分子大小和形状,分子带的电 荷量越大、直径越小、形状越接近球形,则其电 泳迁移速度越快。
2. 缓冲液pH和离子强度:pH值距离其等电点愈远,其所带 净电荷量就越大,电泳的速度也就越大 ;但是pH过高或过 低引起蛋白变性,缓冲液通常要保持一定的离子强度;强度 过低,则缓冲能力差,不易维持PH恒定,离子强度过高, 在待分离分子周围形成较强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扩散层,即 离子氛(ionic atmosphere ),降低了蛋白质的带电量,使 电泳速度减慢。一般所用离子强度为0.02-0.2之间。
解决办法
避免核酸酶污染
电泳缓冲液多次使用后,离子强度降低,pH值上升,缓冲能力减弱, 从而影响电泳效果。建议经常更换电泳缓冲液 电泳时电压不应超过20V/cm,温度<30℃;巨大DNA链电泳,温度 应<15℃;核查所用电泳缓冲液是否有足够的缓冲能力 减少凝胶中DNA上样量 电泳前通过乙醇沉淀去除过多的盐 电泳前酚抽提去除蛋白
7) DNA变性
电泳前勿加热,用20mM NaCl缓冲液稀释DNA
DNA电泳常见问题分析
问题
不规则DNA带迁移
原因
1) 对于λ/Hind III片段cos位点复性
2) 电泳条件不合适 3) DNA变性
解决办法
电泳前于65℃加热DNA 5分钟,然后 在冰上冷却5分钟 电泳电压不超过20V/cm;温度<30℃; 经常更换电泳缓冲液 以20mM NaCl Buffer稀释DNA,电泳 前勿加热 增加DNA的上样量;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比琼脂糖电泳灵敏度稍高,上样 量可适当降低 避免DNA的核酸酶污染 缩短电泳时间,降低电压,增强凝胶 浓度
注意: 凝胶不立即使用时,用保鲜膜将凝胶包好在4℃下保存,或者放在 制胶的缓冲液中,一般可保存2~5 天。
电泳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点
1 、准备与点样 1 ) 将已充分浸透的醋酸纤维膜取出,用滤纸吸去多余的 缓冲液。在膜的 无光泽面距一端 2cm 处点样(膜不 能折;在膜上标记记号)。 2 ) 用点样器蘸血清少许( 不能看见有液滴形成 ),按在 点样处(点样要与膜边缘垂直,且大小均匀)。 2 、电泳 将膜无光泽面向下,点样端置于阴极,膜与电极紧密 接触(不能留有气泡),平衡 5min。通电,电压 100V, 时间 1h 。 3 、染色 电泳结束,将膜放入氨基黑 10B 染色,3min 后取出, 漂洗,反复几次,至背景漂净为止。用滤纸吸干薄膜。
v=QX /6πrη
迁移率u:单位电场强度下的电泳速度, 粒子的迁移 :单位电场强度下的电泳速度, 率在一定条件下决定于粒子本身的性质即其所带电荷 及大小和形状。
u=v/E=q/6πrη =
在具体实验中,移动速度V为单位时间t(单位为s)内移 动的距离d(单位为cm),即V=d/t。电场强度X为单位 = 距离L(单位为cm)内电势差E(单位为伏特),即 X=E/L。将这两个公式代入上述公式,得到 = U=v/X=dL/Et d=u*Et/L 由此可以得到两种物质移动距离的差为 △ d=(dA-dB)=(uA-uB)Et/L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物质能否进行分离决定于二者的迁 移率。
分
类
按支持介质 支持介质的不同可分为: 支持介质 ⑴ 纸电泳(Paper electrophorisis) ⑵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Cellulose Acetate electrophoresis) ⑶ 琼脂凝胶电泳(Agar Gel electrophoresis) ⑷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 ⑸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按支持介质形状 支持介质形状不同可分为: 支持介质形状 ⑴ 薄层电泳 ; ⑵ 板电泳 ; ⑶ 柱电泳
电泳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掌握电泳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3.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泳技术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电泳是一种利用电场作用使带电粒子在介质中移动的技术。
根据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和方向,可以将它们分离。
电泳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试剂:- 丙烯酰胺:10 g;- 甲叉双丙烯酰胺:0.5 g;- 尿素:8 g;-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75 g;- 10%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 5×上样缓冲液;- 水合氯醛(HCl)溶液;- 0.5% 溴酚蓝溶液;- 1×电泳缓冲液。
2. 仪器:- 电泳仪;- 紫外分光光度计;- 移液器;- 恒温水浴锅;- 凝胶成像仪;- 0.8% 聚丙烯酰胺凝胶板;- 点样梳子;- 电泳槽;- 直流电源。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聚丙烯酰胺凝胶:将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尿素、Tris和1×电泳缓冲液按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溶液的浓度,确保溶液浓度为10 g/L。
2. 制备凝胶板:将制备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溶液倒入凝胶板模具中,插入点样梳子,在室温下静置2小时,使凝胶凝固。
3. 制备样品:取适量蛋白质样品,加入10% SDS溶液和5×上样缓冲液,混匀后煮沸5分钟,使蛋白质变性。
4. 加样:将样品加入凝胶板上的孔中,用移液器小心滴加,避免样品溢出。
5. 电泳:将凝胶板放入电泳槽中,加入1×电泳缓冲液,连接电源,设置电流为100 mA,电压为100 V,电泳时间为2小时。
6. 染色: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板,用0.5% 溴酚蓝溶液染色30分钟。
7. 成像:将染色后的凝胶板放入凝胶成像仪中,拍照记录电泳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电泳实验,成功分离了蛋白质样品。
根据电泳结果,可以分析蛋白质的分子量、纯度等信息。
高中生物电泳鉴定讲解教案
高中生物电泳鉴定讲解教案目标:通过本讲解,学生能够了解生物电泳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掌握生物电泳鉴定的基本步骤。
一、引入(5分钟)1. 介绍生物电泳的概念:生物电泳是一种用电场分离和鉴定生物分子的技术。
2. 引出问题:你知道生物电泳是如何实现分离和鉴定的吗?二、讲解生物电泳的原理(10分钟)1. 介绍生物电泳的原理:根据生物分子在电场中的电荷和大小,利用电泳技术实现分离和鉴定。
2. 解释生物电泳的基本原理:电泳槽中的生物分子受到电场作用力和摩擦力相互作用,从而向带电极方向迁移。
三、生物电泳的方法(15分钟)1. 生物电泳的基本步骤:准备电泳槽、样品处理、样品加载、电泳进行和鉴定结果分析。
2. 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电泳方法:如蛋白质电泳、DNA电泳等。
3. 示范电泳实验操作流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步骤。
四、生物电泳的应用(10分钟)1. 介绍生物电泳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如分析蛋白质结构、测定DNA序列等。
2. 讲解生物电泳在医学上的应用:如检测疾病基因、判定亲缘关系等。
3.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电泳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五、实验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生物电泳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电泳鉴定对生物学研究和现实生活的重要性。
六、课堂练习(5分钟)1. 设计一道与生物电泳鉴定相关的选择题或解答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深化对生物电泳鉴定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3分钟)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查阅有关生物电泳鉴定的资料,汇总相关知识。
2. 强调课后复习:鼓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做好课后总结。
结束语:通过本次讲解,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了解生物电泳鉴定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在实践中掌握生物电泳鉴定的基本步骤,提高对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感谢大家的参与,祝大家学习愉快!。
《电泳原理》PPT课件
2020/11/22
24
三、电泳车返泳问题
2020/11/22
25
原因分析
1、设备原因:停台包括链子、摆杆、升降机等 设备意外故障。
2、烘干炉出口的电泳车不能及时被吊走,造成 堵车停线。
2020/11/22
26
改进措施
1、加强对电泳线设备的监控,以便及时发现 设备问题。
2020/11/22
35
(二)、F13、F14、F55、F33、F53过 滤袋更换频次和对应的泵压差范围问题
原因分析:对于电泳槽液、循环UF液以及循环DIW槽存在的杂质,包括灰 尘、材料夹带杂质、前处理随车带的焊渣、磷化渣、胶、油等应该及 时转移走,否则会引起电泳弊病。
解决措施:F13:组/天, F14:组/周, F55:组/两周, F33和F53超压 差就换;建议F13和F14内部放置磁棒和除油过滤袋。
H2O 水
-
HCOO 剩余酸
H2O
2020/11/22
6
(4)阴极电泳工艺 漆沉积
扩散
OH-
LOHLH-+ H2O
OH-
LH LOHLH-H+2O OHL-
LOHLH-++HH22OO
OH- LOLHH-+ H2O
OH-
H2O
OH- OH-
COH-
静止扩散区 大约 100 µm
对流
迁移
LH+
H2O LH+
2020/11/22
36
2020/11/22
37
2020/11/22
38
(三)、前处理到电泳入口横向转移链油太多
《电泳基本理论》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3
20世纪50年代,以支持介质为主的电泳模式不断涌现,如滤纸、 醋酸纤维素薄膜、淀粉薄膜等。
60年代以后发展了以凝胶为主的支持物的电泳方法,如 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电泳等。
1967年Shapiro A L等在凝胶电泳的基础上建立了SDS-聚 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70年代以后根据不同需要推出了多种电泳模式,如圆盘 电泳、垂直板电泳、双向电泳、脉冲电泳、等电聚焦电泳、 印迹转移电泳等技术。
同而对物质进行分离的一类实验技术。
带电颗粒在电场中移动是物质的一种运动现象。移动的
速度与颗粒带电的强弱、分离介质的阻力、电极液的粘度
和电场强度等因素有关。生物大分子在电场中移动的速度
除上述因素外还与分子形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子的
带电性质及数目等因素有关精选。课件ppt
2
1.2电泳技术的发展过程 电泳现象早在1808年就已经被发现,但电泳作为一种分 离技术却是在1937年由瑞典科学家Tiselius A首先提出来的, 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台自由电泳仪,建立了“移界电泳” 分离模式。他用光学方法观察到在电泳迁移过程中血清蛋 白质界面的移动,首先证明了血清是由白蛋白、α1、α2、β 和γ球蛋白组成的,为表彰他对电泳技术所做出的突出贡 献,1948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4)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
(5)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
(6)聚丙烯酰胺凝胶转移印迹电泳;
(7)琼脂糖凝胶水平电泳;
与溶液的导电性K成反比。也就是说,电场强度越高电泳
速度越快;溶液的导电性越强,电泳速度越慢。因此电泳
速度随着电位梯度或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而改变。
精选课件ppt
16
3电泳的分类 3.1按分离原理分类 (1)区带电泳(zone electrophoresis,ZEP):是在半固相或 胶状介质上加一个点或一薄层样品溶液,然后在介质上加 电场,带电颗粒在支持介质上或支持介质内迁移,在电泳 过程中,不同的离子成分在均一的缓冲液系统中分离成独 立的区带(图3-2a),这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泳技术。
医学生物化学—电泳技术
16
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过程
材料:电泳缓冲液(常用TAE或TBE)、电泳级琼脂糖、溴化乙锭溶液
(核酸显示剂)、加样缓冲液(保证核酸不在加样孔中扩散和用于电泳时 间的指示系统)、水平凝胶电泳装置及制胶系统、直流电源系统。
基本过程:制胶 放入电泳槽中并加入电泳缓冲液 取出梳子 将适量的核酸样品和上样缓冲液混合并 上样于加样孔中 一定电压条件下电泳 合适的 时间后停止电泳 取出凝胶进行溴化乙锭染色 凝 胶成像系统紫外灯下观察并照相保存结果
4
2 电泳的分类
按电泳的原理(或是否有支持介质)来分,可分为二类:
自由界面电泳:又称移动界面电泳,是指在没有支持介质的溶液 中进行的电泳。
这是瑞典Uppsala大学的著名科学家Tiselius最早建立的电泳技 术,是在U形管中进行电泳,无支持介质,因而分离效果差。
区带电泳:是指有支持介质的电泳。支持介质的作用主要是防止 电泳过程中的对流和扩散,以使被分离的成分得到最大分辨率的 分离。目前电泳一般特指区带电泳。
区带电泳由于采用的介质不同以及技术上的差异,又可分为不同 的类型。
5
按支持介质种类的不同,区带电泳可分为:
①纸电泳:用滤纸作为支持介质,多用于核苷酸的定性定量分析。
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常用于分析血清蛋白、胎盘球蛋白,其优点是简便 迅速,便于保存照相,比纸电泳分辨率高。
以上二种类型的电泳,由于介质的孔径度大,没有分子筛效应,主要靠被 分离物的电荷多少进行分离。
13
生物化学基础及技术
第二节 琼脂糖凝胶电泳
对于分子量较大的样品(如大分子核酸、病毒等),一般 可采用孔径较大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分离。
琼脂糖凝胶约可区分相差100bp的DNA片段,其分辨率 虽比聚丙烯酰胺凝胶低,但它制备容易,分离范围广,尤 其适于分离大片段DNA。
电泳技术介绍及影响电泳的因素
电泳技术介绍及影响电泳的因素电泳技术介绍及影响电泳的因素一、基本知识和种类电泳是指带粒子在电场中向与自身带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例如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
当蛋白质溶液的pH在蛋白质等电点的碱侧时,该蛋白质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相反则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只有蛋白质溶液pH在蛋白质的等电点时静电荷是零,在电场中不向任何一极移动。
电泳现象早在1890年就被发现,1907年有人曾在琼脂中电泳,研究白喉毒素。
1937年由Tiselius制成界面电泳仪,并开始用于蛋白质的研究。
从此,人们才逐渐认识到电泳技术对于生物科学研究是一种重要工具。
然而,界面电泳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难于普及。
1940年左右,以纸为支持物的电泳问世后,电泳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电泳技术以支持物分,可分为:纸电泳,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淀粉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经凝胶形状分有水平平板电泳,园盘柱状电泳及垂直平板电泳。
各种类型的电泳技术概括如表。
各类电泳技术已经广泛地用于基础理论研究,临床诊断及工业制造等方面。
例如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析血清蛋白;用琼脂对流免疫电泳分析病人血清,为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提供资料;用高压电泳分离肽段,研究蛋白质一级结构;用高压电泳和层析结合研究核酸的一级结构。
凝胶龟泳技术在分离分析酶。
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方面具有较高的分辩力,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影响电泳的因素不同的带电颗粒在同一电场中泳动的速度不同。
常用泳动度(或迁移率)来表示。
泳动度是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泳的速度。
影响泳动度的主要因素有:1、首先决定于带颗粒的性质,即颗粒所带净电荷的数量,大小及形状一般说来,颗粒带净电荷多,直径小而接近于球形,则在电场中泳动速度快,反之则慢。
泳动度还与分子的形状,介质粘度,颗粒所带电荷有关,泳动度与颗表面电荷成正比,与介质粘度及颗粒半径反比。
带电荷的高分子在电解质溶液中把一些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吸引在其周围,形成一离子扩散层。
电泳 word
姓名:王伟艳班级:22班学号:20151111221.电泳技术: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带电颗粒,例如不处于等电状态的蛋白质分子,将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PH、带电荷量、分子大小、分子形状影响蛋白质在电场移动的方向与速度。
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可降解成片段,还可进一步降解成核苷酸;蛋白质(包括酶和同工酶)多肽和氨基酸等都具有可电离的基团,基团在溶液中能吸收或者给出氢离子,从而成为电荷粒子;又由于电荷粒子的多少不等以及具有相同电荷的分子又有大有小,于是在不同的介质中,在电场影响下,它们移动的速度也不相同了。
人们利用这种特性,用电泳的方法对上述物质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或者将一定的混合物分离成各个组份以及作少量电泳制备。
2.电泳原理:简单的说是在阴阳两极有电泳涂料,在电压作用下,带电荷的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的碱性物质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它包括四个过程:(1)电解(分解)在阴极反应最初为电解反应,生成氢气及氢氧根离子OH ,此反应造成阴极面形成一高碱性边界层,当阳离子与氢氧根作用成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涂膜沉积,方程式为:H2O→OH+H。
(2)电泳(迁移)阳离子树脂及H+ 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而阴离子向阳极移动过程。
(3)电沉积(析出)在被涂工件表面,阳离子树脂与阴极表面碱性作用,中和而析出不沉积物,沉积于被涂工件上。
(4)电渗(脱水)涂料固体与工件表面上的涂膜为半透明性的,具有多数毛细孔,水被从阴极涂膜中排渗出来,在电场作用下,引起涂膜脱水,而涂膜则吸附于工件表面,而完成整个电泳过程。
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大多都有阳离子和阴离子基团,称为两性离子。
常以颗粒分散在溶液中,它们的静电荷取决于介质的H+浓度或与其他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在电场中,带电颗粒向阴极或阳极迁移,迁移的方向取决于它们带电的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r(g)+Bis(g) V(ml)
×100%
C=
Bis(g)
×100%
Acr(g)+Bis(g)
凝胶孔径大小,主要受凝胶浓度的影响。凝胶浓度越大, 孔径越小(分离蛋白质时,一般T在5-15%左右)。 为得到富有弹性、完全透明的凝胶,Acr:Bis应在30左右
§10.2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
防止对流(扩散降到最小);具有分子筛效应(凝胶多孔)→分辨率↑
1、电泳的理论基础
电泳是在电场的作用下而产生的物质运动 不同的物质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由于所带电 荷不同 → 受到的引力不同
→ 向相反电极泳动速度不同
→ 达到分离目的
1)带电粒子的泳动速度v
若将带净电荷Q的粒子放入电场强度为E的电场,则该 粒子所受到的电荷引力为:
6、Close the lid of the tank and Apply the desired voltage (15 V/cm) to the gel to begin the electrophoresis. (合上电泳槽施 加电压开始电泳)
7、紫外灯下观察样品分离情况
§10.1.2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介
F引=E Q (1)
在溶液中,运动粒子与溶液之间存在阻力F阻
F阻=6πrηv (2)
当F引=F阻 时 EQ= 6πrηv
EQ v 6r
与电场强度(E)和粒子所带电荷 量(Q)成正比,而与粒子的半径 (r)及溶液的粘度(η)成反比。
2)带电粒子的电泳迁移率u
迁移率 u :带电粒子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代替 泳动速度v表示粒子的泳动情况。
§18.1 电泳分离技术概述
Tiselius电泳仪价格昂贵,分辨率低,且因为自由溶液 受热发生密度变化,产生对流,使区带扰乱
→区带电泳:电泳迁移中以一个缓冲溶液饱和了的固 相介质作为支持介质,减少外界干扰(导电性?) 按支持介质的不同,分为惰性载体类和凝胶类
惰性载体:滤纸、醋酸纤维素薄膜等 凝胶类: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电泳等
其他影响因素
②电内渗p225 若支持物质带有羧基、磺酸基、羟基等功能团
在一定的pH值溶液中,它们会电离,使支持物带 负电荷
与支持物相接触的溶液层(通常是水)带正电荷,在 电场的作用下,此溶液层会向负极移动。
若电渗方向与样品迁移方向一致→加快样品的表观迁 移速率
凝胶电泳
凝胶电泳的介质: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
2)If the gel concentration is fixed 3)If the gel/buffer system is continuous
§10.2.1 SDS-PAGE
Before run on SDS-PAGE
Samples are dissolved in sample buffer containing:
琼脂糖凝胶:孔径较大,对蛋白质筛分作用不大 →一般用于较大的核酸分子的电泳分离 聚丙烯酰胺凝胶:适宜分离鉴定分子量在5200kDa的蛋白质、较小的核酸分子,长度仅相差 0.2%的核苷酸分子即能分离
§10.1.1 琼脂凝胶简介
将琼脂糖悬浮于缓冲液中(浓度是0.7%-3%),加热煮 沸至溶液变为澄清,注入模板后室温下冷却 凝胶的孔径由浓度来控制,低浓度的琼脂糖形成较大的孔 径,而高浓度的琼脂糖形成较小的孔径。
§10.1 电泳分离技术概述
概念:带电物质在电场中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 电泳(electrophoresis)。 十九世纪初被发现 1937年Uppsala大学的Tiselius教授第一次建立“移动 界面电泳”→成功将血清蛋白分成白蛋白、α-、β-和γ球蛋白四个主要成分 近几十年以来,电泳技术发展很快,各种类型的电泳 技术相继诞生,在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等领域得 到了广泛应用。
Classification of 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类)
1)If proteins are denatured SDS-PAGE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Non-denaturing /Native PAGE非变 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Fixed-concentration Gel固定浓度胶 Gradient Gel 梯度胶 Continuous system 连续电泳 Discontinuous system不连续电泳
§10.3 Isoelectric Focusing 等电聚焦(IEF) §10.4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毛细管电泳 (CE)
§10.1 Introduction to Electrophoresis Review
The disadvantages of moving boundary electrophoresis(移动界面电泳) The character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atrix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obility of the charged molcules
SDS-PAGE
With the treatment of SDS,DTT and bioling The SDS-denatured and reduced proteins are flexible rods (eliminating differences in molecular form)
2、 Cool down the solution to 60 0C. You may add ethidium bromide (Et Br) in this step or you can submerge the gel in an Et Br solution once it solidifies 溶液冷至60℃后加入溴化乙锭(或等凝胶固化后再将其浸 入溴化乙锭溶液中)
With uniform negative charge per unit length
In sieving gels the proteins separate by molecular weight
5、Mix the samples and standards with appropriate amounts of loading buffer (10×). Slowly load the mixture into the wells with a micropipette(将 样品与适量上样缓冲液混合并缓 慢加入上样槽中)
4、Remove the comb when the gel has completely hardened and place the gel in the electrophoresis tank. Add enough electrophoresis buffer to the tank to cover the gel(胶凝好后取 出梳子和胶带并将胶放入电泳槽中, 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电泳缓冲液)
3、Pour the gel in the glass plate. Position the comb above the plate, thus permitting that a complete well is formed when the agarose solidifies(倒溶液入制胶槽中 并插入梳子,使胶凝固的同时形成上样孔)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为支持介质的电泳,除利用物质所带电荷 差别外,还具有分子筛的作用 优点:分辨率高、凝胶孔径大小可调、机械强度好、弹性大、 不产生电渗、化学惰性、需要的样品量少并不易扩散
缺点:单体具有神经毒性,使用高纯度试剂且需无氧下聚合
化学聚合
微量TEMED (N,N,N’,N’-四甲基乙二胺) 的加入→使过硫酸铵形成自由基
过硫酸铵APS (ammonium persulfate)引发自 由基聚合 →引发丙烯酰胺Acr与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的 聚合、交联反应,形成有一定网孔结构的聚丙 烯酰胺凝胶
凝胶的物理性质如机械强度、弹性、透明度和粘度都取决于 凝胶总浓度(T)和Bis 占总单体量的百分比(交联度C) 。 凝胶浓度过高时,凝胶硬而脆,容易破碎;凝胶浓度太低时, 凝胶稀软,不易操作。 交联度过高,胶不透明并缺乏弹性;过低,凝胶呈糊状
Sodium dodecylsulphate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and
reducing agent Dithiothreitol(二硫苏糖醇DTT) And then boiled for 5 min
The function of SDS and DTT
SDS is an anionic (阴离子)detergent denaturing the protein. One SDS molecule binds for every two amino acid residues. Each protein in the mixture is changed into a rodshaped structure. The original native charge on the molecule is therefore completely swamped (掩盖)by the SDS molecules, thus conferring (赋予)a net negative charge to the polypeptide in proportion to its length. DTT cleaves any disulphide bonds(S-S) between cysteine resid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