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修订稿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复习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复习题(附答案)□ 简述《左传》辞令的特点。
答:春秋时期,贵族文化高度发达,社会盛行重礼尚文的风气。
在外交场合要公平应对,需要表现出温文尔雅的风度以及贵国的文化修养,要讲究辞令之美。
因此,在《左传》中便记载了很多文才斐然的辞令。
①辞令委婉巧妙,典雅从容。
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即使是敌国交战,在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
如襄公二十五年,郑伐陈,郑国的子产向晋献捷,晋人三次责难郑国,都被子产巧妙地顶了回去。
子产多次凭借辞令之妙,使大国不敢对郑非礼。
优美巧妙而又体现了礼的精神与深厚的文化修养,是《左传》辞令的普遍特点。
②论辩方式上,其辞令往往援引典章,依礼而论,用道义的力量使对方折服。
春秋时期,礼保持着一定的约束力,如果行为违礼,将会受到谴责,因此相互之交谈要以礼为依据。
如名义与齐考公的对话,就是以道义为出发点,指责对方的不道义行为。
前人称《左传》“婉而多切”,就在于他不仅有彬彬有礼的外表,更有以礼服人的力量。
③有些辞令真率有力,以鞭辟入理的分析见长。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向秦穆公分析利害时,就是采用直率而深入的方式,利用矛盾抓住秦不信晋的心理,讲晋国如何失信于秦,火上浇油,威言耸听,紧紧地抓住了秦伯的心理,有力地打动了秦伯。
④《左传》虽以细密婉曲著称,但又不尚铺陈,不事夸张,无论记事记言,都能言简意赅,意味悠深。
□ 简述《战国策》辞令的特点。
答:《战国策》的散文艺术成就很高,前人称它为“辩丽横肆,亦为文辞之最”,《战国策》中的辞令引人注目。
①《战国策》说辞纵横驰骋,辩丽姿肆而又浅显生动,形象生动,引喻谐调,气势充沛,说理充分。
《战国策》的辞令与《左传》谦恭文雅、道德礼义的辞令有很大不同,为了打动人心,往往无所顾忌地分析形势,直陈利害,甚至不惜张大其辞,危言耸听。
说者在分析利害时或抓住一点,尽力发挥,诱使对方上钩;或虚张声势,极力渲染对方的不利地位,使其听从安排;或故作惊人之语,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再详加辩析。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带答案(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第一编先秦文学一、填空题1.《弹歌》见于东汉人赵晔《》卷九。
2.我国上古神话十分丰富,但是未能完整保存下来。
现有文献中,的神话学价值最大。
其余的零星片段则散见于各种载籍。
3.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
4.神话流为寓言,就是神话化的主要表现。
5. 解释“黄帝四面”神话为:“黄帝取合已者四人,使治四方”。
6.《诗经》原名或,《诗经》的名称始自代。
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
关于其成书,历史上有说、说和说。
7.《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国风,共有篇。
其中以诗最为精彩。
8.《诗经》章法最明显的特色是:。
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是《诗经·小雅·采薇》一首中的诗句。
10.在汉代,《诗经》的传本有今文的齐、鲁、韩诗,合称三家诗,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鲁人、齐人和燕人;此外有古文的毛诗,由鲁人、赵人毛苌所传。
后来三家诗相次亡逸,毛诗独传。
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便是毛诗。
11.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第一部收集乐府诗最为完备的诗歌总集是宋朝人郭茂倩编纂的《》。
第一部文学选集是《》。
12. 我国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是和,它们是我国散文的源头。
13. 《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言为《______》。
”它们被称为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14.《左传》是____________的简称。
15.《__________》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16.《国语》和《战国策》都是体的史书。
17.《战国策》的说辞最显著的特点是18.《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以为主的游士说客的活动,包括他们的谋议与说辞。
19.《战国策》善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抽象道理,其主要手法是巧于比喻,善用和博引史事。
20. 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和;道家的代表人物有;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和。
2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下一句是:。
古典文学简答题及答案
关于问答题目的说明:◇除了一些知识性问题外,某些问答题本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答案。
有些问题是属于见仁见智的,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
所以这里提供的答案一般只作为参考。
◇画★号的是需要重点掌握的。
重点程度依据★号多少而定。
最重要的三个★★★号。
第一编先秦文学1.简谈什么是神话及神话的起源。
参考本课件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
2.简谈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特点:A.丰富、短小,故事性不强。
B.神话样态比较零乱,往往是对同一个神的事迹有几种相抵牾矛盾的不同说法。
C.神之间跨越区域的联系比较少,没有形成一个以具有独尊地位的主神为核心的神际关系网。
D.神的形象比较原始,多呈人兽同体的半人半兽状。
神在伦理道德上比较“严谨”,思想感情亦超凡脱俗,世俗色彩比较淡薄。
神话特点成因:一是与文字繁难有关。
中国古代文字繁难,因此神话未能被及时地记录下来并进行系统地整理,这是中国古代神话零散矛盾体系化程度不强的一个原因。
二是与神话的历史化、政治化有关。
3.谈谈中国古代神话对后代的影响。
A.中国没有产生古希腊那样的体系神话,因而就没有能够形成古希腊那样的规模宏大情节丰富曲折的民族史诗;没有这样的民族史诗,就使完全意义上的叙事文学先天养料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时代的晚来与此有一定关系。
B.中国神话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政治意识,预示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将呈现史传文学极度发达和文学强烈关注现实伦理政治的民族特征──中国古代出现了《左传》、《史记》之类的极富文学色彩的历史巨著,并且在文学独立后历史题材仍一直在各体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直至今天,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仍上演不衰;“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也是贯穿于孔子的兴观群怨事父事君、《礼记·乐记》、《毛诗序》、白居易诗歌理论之中,关注社会人生的诗也始终高踞中国古代文学的正统位置。
C.神话是后世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中国许多作家作品都曾从古代神话中汲取素材,借以表述自己某方面情感。
《古代文学史专题》简答题、名词解释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专题》简答题、名词解释和答案简述司马迁《报任安书》的特点《报任安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借题发挥,反客为主。
表面看来是向任安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能推贤进士的原因,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反客为主,藉此诉说自己横遭惨祸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的无限悲愤,控诉汉武帝宠庇亲信,任意加祸于人的残忍行径,并剖白自己无视“刑不上大夫”的封建礼教束缚,隐忍苟活,发愤著书,为实现完成《史记》的宏愿而不懈奋斗简述《荀子》说理文的特色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简述《九歌》的内容《九歌》是《楚辞》篇名。
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诗经》《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另外还有7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
墨翟墨翟---即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7),名翟(dí),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
上官体“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
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
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长吉体长吉体,即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提到的“李长吉体”,指唐元和年间诗人李贺的诗作所独有的风格意境。
1、简述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1、贯穿着总是为人生的主题2、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3、情感浓烈、形象鲜明、想象丰富4、集体创作的产物2、简述《诗经》婚恋诗的基本内容1、表达恋爱中爱慕相思之情2、描写婚姻生活的幸福甜蜜3、反映相关的社会问题4、描写妻子被丈夫的无情抛弃3、简述楚辞产生的原因1、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2、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紧密3、与楚地方言有影响4、受北方文化的影响4、简述《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1、富于雄辩色彩。
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古代文学史你了解多少,下面的文学题你又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欢迎参考阅读!一、名词解释1、志怪小说: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
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
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
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
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
著名的有《笑林》、《世说新语》等。
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
3、《搜神记》:一部用笔记体裁编写的志怪小说集。
二十卷。
东晋干宝作。
所记多神灵怪异之事,作者意在阐明“神道之不诬”。
但亦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
其中一些作品揭露统治阶级之罪恶,表达人民之愿望,另有一些故事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等优秀品质,还有一些爱情故事表现了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的痛苦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这对唐人的传奇和俗体文学有重大影响。
4、《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梁刘孝标注的一部笔记体轶事小说名。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多所反映。
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扬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
语言精炼,韵味隽永。
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二、论述题1、简述南北朝时期小说发展的原因并举出魏晋南北朝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及其作者?参考答案:一、佛道思想的流行;二、士大夫清谈和品评人物之风的盛行;三、写史传文风气渐浓。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汇总(含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1、宋代诗人王禹偁有诗曰“可怜诗道日已替,风骚委地何人收”,这里的“风骚”指的是什么?试举例说明它们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之《离骚》,代表《楚辞》。
后世诗人,一般说来,或主要接受了《诗经》的影响,或主要接受了《楚辞》的影响,使诗歌创作沿着《诗经》、《楚辞》所开辟的两条道路不断前进。
历史上直接继承、发展《诗经》优良传统的是两汉乐府民歌。
它在《诗经》创作的基础上,更发展了叙事为主的创作特色,将叙事诗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趋于成熟的阶段。
如用无言写作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被后人誉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唐代诗人陈子昂等继承“风雅比兴”,产生了杜甫、白居易等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由屈原点燃的积极浪漫主义的火炬也一代一代往下传,形成了和“风”是传统面貌不同的另一大文学潮流。
如汉代辞赋家贾谊的<<吊屈原赋〉〉;建安时代的曹植;唐代诗人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屈“骚”传统;元明清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尤为小说家发扬光大。
(分数:10分;难度:易)2、《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内容和表现艺术上各有什么特征?答:《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内容上的主要特征是: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
例如《豳风·七月》,它详尽描述了农奴们一年四季的繁重劳动和“无衣无褐”、“采荼薪樗”的苦难遭遇。
《魏风·伐檀》表达了作者反对剥削、反抗压迫的态度和心声。
《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表现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情怀,反映现实。
例如《小雅·采薇》就是一首抒情写实的佳作。
其最后一章抒情、状景、叙事融为一体,把一个征战将归的士兵哀伤时光流驰、路途艰难的思绪表现得深长真切,使人味之无极,闻之动心,强烈地感受到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二、简答题1、简述《庄子》“三言”的创作方法。
《寓言》篇自称其创作方法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天下》篇说“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这就是“庄子三言”。
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重(读音chóng或zhòng)言,有两种解释:一是解释为是重复、增益之言;另一解释为借重之言,即引用长者、尊者和名人的言语,来证明己言,以便被他人接受。
这些名人言语,基本都是虚构的。
卮(zhī)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的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来。
庄子阐述他的哲学思想、政治观念、人生理想等,不是用抽象的概念表述和理性的分析,而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把他的思想融入到一个个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中,把枯燥的哲学思想讲得趣味盎然,让读者去领悟体会其真谛。
2、《史记》的抒情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史记》的抒情性主要表现在:(1)在写人叙事中寄托着爱憎好恶的感情。
即“寓论断于序事中”(顾炎武《日知录》),在冷静客观的叙述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作者见解和抒发感情。
这一写法以《伯夷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为代表。
(3)创造性地运用了“太史公曰”的论赞体,直接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予以评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3、简述苏轼记叙文的特点。
苏轼的记叙文包括传记文、碑传、山水游记、亭台堂阁记等,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最富有独创性。
其传记文善于用所写对象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和细节刻画其个性,以突现奇人异才的高风亮节。
他的游记文,往往将叙事、抒情、议论结合得水乳交融,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表现手法灵活多变,吸收其他体裁的表现方式(如赋体、问答、赞颂之类),从而使体式为之一变。
写景记游,融入诗情雅趣,无不脍炙人口。
苏轼是继柳宗元之后大量创作山水游记的作家,他的游记不仅记叙、描写、议论并重,而且议论成分占的比重较大,往往凭借议论给文章辟出新的境界。
(完整版)古代文学简答题
1.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
我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二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
三是句式简单、语言简朴、节奏流畅。
四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2.简述我国神话的基本特征我国神话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在思想内容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1)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从中随处可见当时先民为生存而从事劳动创造的情况、先民同大自然斗争的具体情形,也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斗争的真实面貌。
(2)将人神化,重视人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表现了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理想的热烈的憧憬,体现了中华民族立足现实人生、自强不息、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奋发昂扬的乐观品格。
在艺术方面,(3)我国上古神话首先表现出了为人生、以人的生存为中心的原始艺术精神,展示了我们民族未来的艺术思维特征。
(4)我国上古神话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表现,并不直接、具体,而是通过其幼稚幻想加工过的变态现实。
在反映中华民族追求真理、富于理想、意志坚强、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民族性格基础上,形成了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5)我国上古神话成功运用了后世所说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拟人等浪漫主义手法。
3.我国神话有哪些主要内容?现存我国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探索天地创始、万物生成和人类起源奥秘的开辟神话,最有代表性的是盘古、女娲神话(2分)。
二是以风、雷、鸟、兽、草、木等为描述对象的自然神话,反映了先民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心态,如“雷神”、“海神”、“水伯”等,最有名的是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2分)。
三是英雄神话,表现了先民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它们朦胧意识到了人是世界的中心、宇宙的主人,其主角是半人半神或受神力支持的“英雄”,较有名的如《鲧禹治水》和《后羿射日》(2分)。
前者歌颂了治水英雄鲧禹父子,后者歌颂的是征服旱灾的英雄后羿(2分)。
四是关于异域奇国、怪人神物的传奇神话,反映了初民企图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改造自身生活环境的愿望和理想,形象奇特,富于奇趣,具有超现实性、超自然性,如驩头、吐丝女、羽民国、长臂国、厌火国等(2分)。
古代文学史 简答题
中国文学史简答题陈子昂改革思想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他的诗歌创作表现有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
一、他论诗主张“兴寄”、“风骨”。
所谓“风骨”是指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美的本质特征。
“兴寄”要求言志充实深沉。
“风骨”与“兴寄”的提出,既扫荡了初唐形式主义诗风,也为唐代诗歌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
二、提出诗美理想。
即创造了一种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的采美相结合的健康文学。
三、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唐代,他提倡的风骨兴寄和诗美理想对于躺市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这被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盛唐诗歌的繁荣所证实《长恨歌》中的“长恨”在古文中“恨”是遗憾的意思永久的遗憾《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
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
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
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
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
古代文学史大三(元明清)简答题复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简答题:【元朝】1、关汉卿的艺术成就:A、杂居作品中洋溢着干预现实的强烈愿望和鲜明的爱憎。
B、善于塑造各类典型的戏剧人物形象,尤为擅长刻画女性的悲喜剧角色。
C、完善杂剧体制,创立戏曲艺术范式,重视舞台效果。
D、本色当行的语言。
2、《西厢记》的艺术创新:(一)独辟蹊径的杂剧体制:在杂剧艺术形式上的革新:根据内容的需要,突破了一剧四折的结构体制,创造了长篇巨制的结构。
在演唱方面也突破了一人独唱的体制,打破了“旦本”“末本”的界限。
(二)独具匠心的戏剧冲突:体制宏大而结构严谨,剧情进展曲折,并且自然而富于变化。
相互制约的矛盾冲突环环相扣。
“中国古典戏剧情节艺术的孤独高峰”。
“曲”与“剧”的高度统一(三)独树一帜的心理描写:《西厢记》在塑造戏剧人物形象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高超的心理描写。
是塑造崔、张性格的重要手段。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成功的心理描写不仅表现在“充分调动擅长抒情的曲词来表现人物的感情活动”,而且“说白也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内容。
”(四)独具特色的戏剧语言:辞采华美,清丽婉约,具有“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是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
作品擅长情景的描绘,善于吸收和融铸前人的诗词名句。
语言既有诗词意趣,又不失元曲本色。
总之,文采与本色相生,藻艳和白描兼备,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3、“长亭送别”赏析: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
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之一,在全剧占有重要地位。
这折戏以别宴前后为时间线索,主要通过精心安排的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曲词华美,充满诗情画意,集中刻写了莺莺送行时的复杂心绪。
这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由三个紧密衔接的画面组成:赴长亭途中;长亭别宴;长亭分别。
通过莺莺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控诉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严重摧残。
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
(一)赴长亭途中【端正好】情景交融,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莺莺因离别而烦恼的痛苦心情。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_
16.太康诗人潘岳最著名的诗作是( )
A.《七哀诗》
B.《秋胡行》
C.《悼亡诗》
D.《扶风歌》
答案:C
17.左思诗风的特点是( )
A.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B.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C.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D.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答案:D
18.中国诗歌史上首次以“游仙”为诗题的诗人是( )
A.曹操
B.阮籍
A.从情思浓郁、质实纯朴向缺少真情、辞藻华丽方向发展
B.从关注社会、政治、人生向远离社会、政治、人生方向发展
C.从为统治集团歌功颂德向愤世嫉俗方向发展
D.从表达入世进取情志向抒发避世高蹈意愿方向发展
答案:A
15.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 )
A.《娇女诗》
B.《艳歌行》
C.《悲愤诗》
D.《美女篇》
E.具有空静之美
答案: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诗经》中的弃妇诗
答案:《诗经》中的弃妇诗:
(1)是被丈夫抛弃的妇女的咏唱。(1分)
(2)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卑下及命运不幸。(1分)
(3)代表作为《氓》或《谷风》。(1分)
2.西曲
答案:(1)西曲是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及汉水两岸的民歌。(1分)
A.西周以前
B.西周初至春秋中叶
C.西周初至春秋末
D.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B
4.《诗经·\u22823X雅·\u29983X民》是( )
A.史诗
B.情爱诗
C.农事诗
D.社会政治诗
答案:A
5.《天问》的诗歌句式主要是( )
A.七言
古代文学史四简答题和论述题
古代文学史四简答题和论述题一、简答题1、《楚辞》是楚国兴盛时期所诞生的文艺作品,其歌诗写尽了当时楚国及伴随政治发展的思想文化,请说明“楚辞”是如何体现时代特征的。
《楚辞》是一部体现楚文化特色的古典文学作品,通过它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当时楚国的政治发展和思想文化的变化。
其中涵盖了政治诉说和宗族史册、审判礼仪、军事表演和田家礼仪和习俗、时代动荡及地理实情等内容,从而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斗争、宗族游牧史诗、王权统治以及中央集权政治建制等时代特征。
此外,《楚辞》中还有许多游子回归的故乡情怀,以及人们对正义正道的向往及追求,从而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特征。
2、《史记》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古代文学的发展,请说明《史记》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史记》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文学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
其对古代文学的重大影响有:一是运用比较完备的史学原理,以古人和尚以新的思想方式论述历史,从而大大促进古代文学的发展;二是激发出古代史学家们对于历史叙事的新的探索,宣扬古代历史,并创造出新的技术,促进了古代文学的繁荣;三是它的史学体系开创了历史叙事的新风格,从而推动古代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史记》的出现,为古代文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使古代文学进入了另一个新高潮。
二、论述题《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作品之一。
它把中国古典文学演进带入了新的阶段。
本文将简要分析《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重要文化特色。
首先,《诗经》中所表达的思想文化体现了当时民族单一社会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整体特征。
此外,它还表达了殷商时代发生的历史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现象。
其次,它运用了简洁精辟的文字,从而使古代文学表达更加生动,更容易被人领会。
同时,它也把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完美地表达了出来,充分展示了中国中古文化的魅力。
综上所述,《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汉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文学史重要习题带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要习题(注意:凡是追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题目对于复试有用,复试面试的时候老师都这样问)一、名词解释题:四、简答题:6.《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1)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2)“风”是乐调的意思。
所谓“十五国风”,就是用十五个地区的地方乐调演奏的乐歌。
(3)“雅”训“正”,又与“夏”古字相通,人们常以“雅”字代替“夏”字。
“小雅”、“大雅”就是“小夏”、“大夏”。
周人自称夏人,因此,“雅”是雅正之声,是代表王朝正统的西周京畿地区的乐歌。
(4)“颂”古音读“容”,即舞容。
“颂”就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舞。
7.《诗经》中《风》、《雅》、《颂》的内容各有什么特点?《颂》用于庙堂祭祀,主要是颂赞之作。
《雅》出自各级贵族之手,内容主要是颂赞和怨刺。
《大雅》的作者地位较高,诗的内容多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有些作品属于周朝的史诗。
《小雅》的作者多为下层贵族,他们通过咏叹自己的生活,表达对王朝政治的看法。
《国风》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它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作者的生活和感情。
9.简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
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密切关注现实、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
其次,它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
形成了我国文学韵味悠长、含蓄蕴藉的民族特色。
再次,它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歌,朴素清新,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给后世文人学习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从文学史发展看,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常常是先从民间孕育,然后由文人予以加工发展。
历代一些有成就的作家,也多是通过向民间文学学习,丰富自己的创作。
向民间文学学习,这是我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优良传统。
12.联系具体作品说明《左传》在战争描写方面的特点。
古代文学史二简答题
简答题1 简述北宋初期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的特点及异同?答:相同点:二者都是北宋初期诗坛的重要人物,合称“苏梅”,二人文学主张﹑诗歌内容﹑艺术手法及地位都很相似,就文学主张而言,与欧阳修一样,激烈批判晚唐诗风,提倡文学为现实服务,就诗歌内容而言,都写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反映重大现实社会题材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作品,就艺术表现手法而言,都追求混警新奇的意境,立意上求新,修辞求新,有议论文﹑散文化倾向。
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艺术风格上,梅诗构思精致,追求深韵阅读﹑韵致,苏诗举力豪迈以粗旷横放见长,在反映现实,揭示统治者罪恶方面,梅诗含蓄委婉,苏直接痛快,猛烈直露,在意境创造上,梅诗清新,富于情趣,苏诗感情奔放,直率自然。
特点:梅诗构思精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
苏诗充满激情,感激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
2、简析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特点柳永的词作中除了描写闺怨思妇的生活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反映了他的“狭邪”生活。
这些词主要以歌妓生活为描写对象。
由于柳永与与她们接触较多,理解并同情她们的遭遇和内心痛苦,因而除了一般的描摹她们的玉肌琼艳、表现她们欢聚别离之外,柳词还更细致地写道她们的身世经历和心理活动,如写她们“刚被风流沾惹”的羞怯,因悔悟“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而产生的“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的愿望。
一般而言,这些歌妓的形象是泛化的,并非特指,是为投合一般读者的欣赏要求而制作的。
3 柳永词的突出特点及贡献?答:柳永词艺术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赋为词,善于融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二是他的羁旅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出。
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的特殊贡献,他将赋体的铺叙手法运用到体式开拓的长调慢词上来,音律谐婉﹑叙事详尽﹑绘景必工,而又有一﹑二警策语,为全词生色。
4苏轼词的突出特征及开拓贡献?答:特征:苏词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但苏词不仅“豪放杰出”也多清空幽秀作品,风格是多样化,苏词中,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并不排斥,多刚柔相济,“刚健含婀娜”,表现自我,“以诗为词”,“引议论入词,打破法度成规,豪迈狂放者有之,婉约温蕴者有之,清秀淡逸者有之,古雅峭峻者有之,清丽圆转者有之,奇艳艳丽者有之,开拓了词的历史新阶段,举例如:《江城子》﹑《蝶恋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
题及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二、简答题
1、简述《庄子》“三言”的创作方法。
《寓言》篇自称其创作方法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天下》篇说“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这就是“庄子三言”。
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重(读音chóng或zhòng)言,有两种解释:一是解释为是重复、增益之言;另一解释为借重之言,即引用长者、尊者和名人的言语,来证明己言,以便被他人接受。
这些名人言语,基本都是虚构的。
卮(zhī)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的语言,这种言语层出无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下来。
庄子阐述他的哲学思想、政治观念、人生理想等,不是用抽象的概念表述和理性的分析,而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把他的思想融入到一个个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中,把枯燥的哲学思想讲得趣味盎然,让读者去领悟体会其真谛。
2、《史记》的抒情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史记》的抒情性主要表现在:
(1)在写人叙事中寄托着爱憎好恶的感情。
即“寓论断于序事中”(顾炎武《日知录》),在冷静客观的叙述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作者见解和抒发感情。
这一写法以《伯夷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为代表。
(3)创造性地运用了“太史公曰”的论赞体,直接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予以评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3、简述苏轼记叙文的特点。
苏轼的记叙文包括传记文、碑传、山水游记、亭台堂阁记等,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最富有独创性。
其传记文善于用所写对象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和细节刻画其个性,以突现奇人异才的高风亮节。
他的游记文,往往将叙事、抒情、议论结合得水乳交融,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表现手法灵活多变,吸收其他体裁的表现方式(如赋体、问答、赞颂之类),从而使体式为之一变。
写景记游,融入诗情雅趣,无不脍炙人口。
苏轼是继柳宗元之后大量创作山水游记的作家,他的游记不仅记叙、描写、议论并重,而且议论成分占的比重较大,往往凭借议论给文章辟出新的境界。
4、简述“讲史”话本的体式特征。
(一)篇幅较长,分卷分目。
一般均有四、五万言,最长的《五代史平话》有十多万字,有的话本因为篇幅较大,所以要分卷分目。
(二)都有“开场诗”和“散场诗”。
(三)采用断代编年的方法叙述历史。
讲史话本大多按朝代断限,依据正史中的朝代兴衰的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为主要内容,采取按年目顺序的讲叙方法。
(四)语言多为半文半白,以讲说为主。
语言比较质朴粗糙。
5、简述《三国演义》“七实三虚”的艺术构思。
章学诚批评《三国演义》。
所谓“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
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则是指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三国演义》的虚构,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于史无征,纯属虚构。
第二,正史简略,小说铺叙渲染。
第三,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即改变史实,把正史记载中某人所为之事移作他人所为。
6、简述《聊斋志异》描写人物的手法。
《聊斋志异》描写人物的手法多种多样。
一是常把人的性格同花妖狐魅等原型的特征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
二是善于通过心理描写和细节点染来刻画人物性格。
《青凤》写青凤热烈追求爱情而又羞涩胆怯的心理,惟妙惟肖。
三是运用环境气氛的渲染,以烘托人物性格,传达人物情感。
7、简述《荀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答:荀子散文的特点是:
第一,论题鲜明,结构严密,说理透彻,逻辑严谨。
荀子的文章有了明确的标题,有统率全篇的中心论点,论据充足,论证充分,层层深入,说理深透。
第二,通篇用排偶句法。
荀子的文章词汇丰富,富于变化,长短句并用,对偶句排比句兼行,既匀称而又错落有致
第三,长于比喻,但少用寓言。
《荀子》大量运用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生动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
8、韩愈的杂文有何特点?
答:对许多社会现象进行了辛辣讽刺和大胆揭露,内容深刻,文笔犀利,形式活泼,自由随便,可长可短,寓庄于谐,文随事异,各当其用,别有一种新颖奇妙之感。
如《师说》《进学解》《杂说四·马说》等。
9、简述王安石各类散文的特点。
答:王安石的议论文成就最大,多为政论。
代表作有《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读孟尝君传》等。
其特点是思想深刻,识见高超,议论果断,结构严谨,语言朴素简洁而说理透彻,概括性强。
王安石的小品文脍炙人口,短小精悍,文短意长,文风峭刻,凌厉超迈,可见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敏锐洞察力。
王安石的散文以议论说理见长,即使是山水游记散文,也爱发议论。
如《游褒禅山记》:其议论文字,无论长篇短制,都立意深刻,结构谨严,逻辑严密,析理透辟;其叙事抒情之作,能随笔挥洒,曲尽其妙。
王安石驾驭语言的能力非常强,简练明快,笔力雄健,深刻犀利。
10、简述宋元话本小说的一般艺术特征。
答:第一,话本小说的体制形式由题目、篇首(诗词)、入话(议论)、头回(小故事)、正话和篇尾六个部分组成。
第二,叙述方式符合一般大众的欣赏习惯,即连贯叙述,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带有悬念和巧合,所谓“无巧不成书”。
揣摩听众心理,力求以新奇有趣、曲折动人的故事扣住人心,有意制造悬念和巧合,善于卖关子,尽一切可能来吸引听众,从而获得收入。
第三,使用大众能够理解的白话进行演说,以生活化的语言代替书面语言,语言通俗浅显,叙事流畅生动,这是小说文体上的重大变革。
11、简述《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答:小说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有:
第一,把人物置于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中,人物和情节高度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符合生活的真实感,避免了人物形象的平板化。
第二,传奇性与现实性结合,超人与凡人的结合。
《水浒》既写出了英雄好汉具有传奇性的超人之处,又写了他们的性格弱点和成长过程。
他们具有凡人的品格,这就避免了因过分夸张而失真的缺陷。
第三,善于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做到英雄人物的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小说写许多性情、气质相近的人物,都能表现出他们的差别,做到同中有异。
第四,英雄性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结合。
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单一中求丰富。
12、简述《儒林外史》的结构特色。
答:散中有骨的结构方式。
《儒林外史》结构独特,鲁迅说“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吴组缃称之为“连环短篇”。
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它一些人物作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
全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将那些松散的情节和人物全部统摄于八股制艺摧残文人心灵和人格的这个主旋律上,因而达到了结构方式与内容表达的完美统一。
为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对《儒林外史》的结构作了精心设计和安排。
第1回“楔子”和第56回“幽榜”首尾呼应,对全书要旨和是非提出设想和总结,是全书的题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