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立项一览
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立项工作正
式启动,旨在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以下是2024年度该领域的重大项目立项一览:
1.《中华文化发展与传承研究》
该项目旨在通过深入研究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机制,探索中华民族
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价值,为文化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2.《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
该项目旨在研究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探索社会治理的有效机
制和创新模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3.《人类发展与健康研究》
该项目旨在研究人类发展和健康的关系,探索人类健康的内在机制和
外在影响因素,为提升人类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4.《经贸发展与全球化研究》
该项目旨在研究经贸发展与全球化的相互关系,探讨全球化进程中的
挑战与机遇,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5.《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研究》
该项目旨在研究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模式,探索教育政策的创新与,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6.《法律与社会治理研究》
该项目旨在研究法律与社会治理的相互关系,探讨法律在社会中的作
用和价值,为构建法治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以上是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立项一览。
这些项目的开展将有助于深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问题,为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工作,提高项目研究质量,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根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简称教育部社科司)批准立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项目。
1.重大项目类。
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简称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简称基地重大项目)。
2.一般项目类。
包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专项任务项目。
3.后期资助项目类。
包括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
第三条成果鉴定和结项工作由教育部社科司统筹安排,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分别组织实施。
1.重大项目最终成果先鉴定后出版,鉴定和出版工作由教育部社科司统一组织;2.一般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工作,地方高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单位,中央部委所属高校以学校为单位,由各单位社科研究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3.后期资助项目最终成果可免予鉴定,由教育部社科司商有关出版社统一装帧编辑出版。
第四条成果鉴定和结项工作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重点验收项目最终成果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要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把成果质量和创新性放在首位,注重实际价值,严把项目验收的质量关。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第五条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3年,到期不能完成者要填写《变更申请表》,办理申请延期手续。
除确有特殊需要的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外,申请延期一次最多不得超过1年,一个项目申请延期最多不得超过2次。
完成研究任务后,项目责任人须及时向依托学校(基地重大项目向基地依托学校)社科研究管理部门提出鉴定和结项申请。
提出鉴定和结项申请的条件:1.已经完成立项时批准的项目《申请评审书》或《投标评审书》、《计划合同书》约定的研究任务,最终成果形式与原计划或批准变更形式相符;2.最终成果由项目责任人主持完成并作为第一署名人,不存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3.重大项目最终成果书稿(打印稿)已经完成且未正式出版;4.一般项目著作类成果已经完成(不限是否出版),论文类成果已正式发表,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有实际应用部门的采纳证明(注明采纳内容及价值);5.所有正式出版或发表的项目成果均在显著位置标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字样(含题名、批准号),未标注者不予承认。
教育部转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2006年修订)目录一、总则二、管理体制三、人员管理四、项目管理五、人才培养六、成果管理七、学术交流八、经费管理九、科研设施与图书资料、网络建设十、档案管理十一、报告制度十二、检查评估十三、附则一、总则为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科学管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特制定本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是科研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是聚集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研究的新型科研组织,在产出创新成果,形成学术交流开放平台,带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依托高校要在巩固前期成绩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提高、注重内涵发展,加大支持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力度,使重点研究基地成为“211”、“985”工程平台建设的核心和支撑,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出以下建设标准:(一)科学研究: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针对学科前沿和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产出创新性的成果,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建立知识创新机制,使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相同研究领域享有较高学术声誉,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
(二)人才培养:通过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的一流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建立一支团结协作、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通过课程开发和吸收研究生参加课题组,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向教学层面转化,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培养硕士、博士等高级专门人才;为社会各界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其成为全国相同研究领域的专门人才库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三)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通过参与制订全国性研究发展规划,举办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建立图书资料库、数据库和专业化的信息网络等措施,协调本研究领域的全国性学术活动,发挥对外学术交流窗口作用,成为本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全国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基地。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重大项目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是国家最具影响力的新一代研究基地,旨在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的实施将重塑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和外延,以促进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
首先,该项目将实施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构建科学和创新技术之间全方位的交互、协同创新和应用基础。
它将构建一个综合的基础结构体系,用以解决社会民生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此外,该项目将倡导开放、共享的社会创新理念,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和智能技术创新。
同时,也将构建一个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以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该项目将以知识普及和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解决当前社会突出问题为抓手,发挥社科领域的作用,弥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空白。
将不断丰富多元的社会科学研究理念,推进社会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总而言之,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有望带来深远的影响,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
通过全球化的竞争,积极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和智能技术的创新,实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1999.06.14•【文号】教社政[1999]10号•【施行日期】1999.06.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1999年6月14日教社政[1999]10号)为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要点》提出的关于加强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的任务,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体制的改革,特制定《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要点》提出的加强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的任务,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出发,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基础和应用研究的要求,从1999年开始到2001年分三年滚动评审确定100个左右具有国家级水平的重点研究基地进入建设计划,通过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组织重大课题研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动态监测评估等措施,围绕体制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项任务的落实,打下坚实的科研基础;到2001年,使列入建设计划的重点研究基地具有明显的科研优势和特色;到2005年,使每个重点研究基地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再经过几年的建设力争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二、建设标准通过3-5年以至更长时间的重点建设,力争使每个重点研究基地达到如下标准:1、通过承担重大研究项目、组织重大课题攻关、产出重大研究成果,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步发展并建立起知识创新机制,使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相同研究领域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以下简称“一般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一、项目类别及资助额度年度一般项目分为:()规划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万元;()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万元;()自筹经费项目,经费由申请者从校外有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自筹,自筹经费不低于万元;()专项任务项目,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教育廉政理论研究专项,具体申报条件和办法另发通知。
为深入实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年起专门设立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具体申报条件和办法另发通知。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为支持西部和边疆地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本次项目继续设立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及新疆、西藏项目,不单独组织申报,申报条件与评审具体事项与一般项目相同。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
本次项目不设申报指南(专项任务项目除外),申请者应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是结合“十三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学科发展的需要,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特长,自行拟定研究课题。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
申请者应认真查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有关管理办法及以往有关立项资料,切实提高申报质量,避免重复申报。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
二、项目申报的学科范围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年公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本次项目申报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哲学;()逻辑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统计学;()港澳台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交叉学科综合研究。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1. 引言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测评结果是对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次全面评估。
该测评旨在发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作用,推动研究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以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为主题,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重要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2.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的背景和意义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是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全面检验和评估。
它对于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广度扩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情况,为改进研究条件、提高研究质量提供指导和建议。
3.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的主要内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研究基地的学科建设情况测评结果中首先要评估的是研究基地的学科建设情况。
它包括学科的覆盖范围、学科团队的数量和质量、学科的研究成果等方面的评估。
在这方面,需要考虑到学科的专业性和创新性,以及研究基地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影响力。
3.2 研究基地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合作情况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合作情况是评估一个研究基地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研究基地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视野。
在这方面,需要考察研究基地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频率和深度等。
3.3 研究基地的资源支持和团队建设情况研究基地的资源支持和团队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基地的研究能力和发展潜力。
在这方面,需要评估研究基地的资金投入、设备和实验室建设等资源条件,以及团队的人员结构、学术能力和研究团队合作能力。
4.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的启示和建议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的分析可以为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改进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建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简称教育部重点基地,是教育部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建立的专门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机构。
教育部重点基地的设立旨在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学科交流合作,推动学术创新发展。
一、教育部重点基地的背景和意义教育部重点基地的设立是教育部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优化学科结构。
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重点基地的建设可以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良好的学术平台和资源支持,促进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做出贡献。
二、教育部重点基地的组织架构教育部重点基地的组织架构包括基地领导机构、学术委员会、科研团队和研究中心等。
基地领导机构负责制定基地的发展方向和政策,组织协调基地内外的相关工作;学术委员会由相关专家学者组成,负责评估基地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科研团队是基地的核心力量,由一批有实力的学术研究者组成,共同开展重点研究项目;研究中心则是基地的实践平台,通过设立不同的研究中心来推动具体领域的研究。
三、教育部重点基地的研究内容教育部重点基地的研究内容广泛涵盖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等。
基地的研究项目既注重理论研究,也注重实践研究,力求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和成果。
基地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可以为社会治理和公共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四、教育部重点基地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教育部重点基地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基地进行讲座和交流。
基地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五、教育部重点基地的示范作用教育部重点基地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其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力可以带动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促进学科的协同发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重点研究基地中期检查审核要点
附件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中期检查审核要点
根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管理办法》、《教育部社科司关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和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6年度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教社科司函[2016]106号)的有关要求,中检检查要点如下:
1、项目是否按计划开展,研究进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经费是否真正用于课题研究,开支是否合理。
2、至少有项目责任人作为第一署名人正式发表的论文1篇,或正式出版的专著1部,或提交并被采纳的研究咨询报告1篇(附实际应用单位的采纳证明);所有成果均须标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字样。
3、各类项目应按照《项目申请书》批准的项目责任人、项目研究内容、研究计划与周期开展研究工作,如无充分理由不得更改;确需更改者,需在线填写项目变更,经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线审核同意并签署意见后等待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在线批复。
下列情况视为未通过中期检查:
1、未上报《中期检查报告书》原件及中期成果;
2、无1篇/部(含)以上由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正式发表的相关论文或出版的专著,或被采纳的相关研究咨询报告(须附采纳证明);
3、研究成果未按规定标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
【精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工作季报(2010年第4期)中心办公室编2010年12月31日要目一、中心要闻“中外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高层论坛”在我校举办“中国外语教育传统特色及理论构建研讨会”成功举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参加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评选首次“语料库语言学沙龙”成功举行我中心召开2010年秋季基地建设研讨会陈国华和戴曼纯教授分别获得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陈国华教授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文秋芳教授被评为北京高校育人标兵二、交流与合作三、科研成果四、项目进展五、人才培养六、中心学术刊物近期目录图1 “中外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高层论坛”合影图2 “中国外语教育传统特色及理论构建研讨会”合影一、中心要闻“中外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高层论坛”在我校举办2010年11月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外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高层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图1),全国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和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出席本次高层论坛开幕式的领导与嘉宾有: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金莉教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胡壮麟先生、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顾问刘润清教授等。
开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科研处长张朝意教授主持。
金莉、李宇明、刘润清、胡壮麟教授分别致辞,从外语教育发展和国家利益的高度、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克非教授作为本次高层论坛的组织者,对与会代表表示了诚挚的欢迎,简要说明了论坛的缘起和意义。
“中外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高层论坛”旨在结合中外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语教育政策进行多方位考察分析,以有益于中国外语教育政策与规划的研究和制定。
开幕式后,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韩宝成教授代为宣读)、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周庆生研究员和中国外语教育中心王克非教授先后发表主题演讲,从中国的外语教育与国际话语权之争、制定外语教育政策的紧迫性、中美澳双语教育政策动向比较以及外语教育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等方面,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阐释。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结果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结果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结果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结果已经公布,通过对立项结果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项目的研究主题和方向,为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在这次的研究项目中,涵盖了大量的研究主题,如教育、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学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项目,我们可以看到学术界对于这些重要领域的关注和研究热点,也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在教育领域的研究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教育公平、教育改革、教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得到了重视。
这些研究不仅对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我们深入理解教育现状和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社会转型、城市化、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些研究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案例,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人类学、历史学和文学领域的研究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文化传承、文化认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
这些研究不仅为我们深入理解人类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证据,也为我们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在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结果中,涵盖了教育、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在广度上有所涵盖,也在深度上有所拓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思路。
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认为这些研究项目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和挑战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些项目也是我深入学术研究和思考的重要参考和启示,为我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总结回顾起来,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结果不仅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和参考。
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列表
敬爱的读者们,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列表。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旨在支持和鼓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和创新,推动我国人文社科事业的发展。
一、项目介绍我们先来看一下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种类。
根据项目的性质和内容,可以将其分为国家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等。
这些项目涵盖了哲学、历史、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文学、艺术、新闻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涉及了从古代文明到当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2023年项目列表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列表是每年发布的重要文件,它涵盖了近期的项目申报、评审和资助情况,对于关心人文社科研究的学者和机构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023年的项目列表中,包括了众多优秀的研究课题,涵盖了多个重点领域。
1. 国家重大项目国家重大项目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的重点资助对象,每年只有少数项目能够获得这一级别的资助。
2023年的国家重大项目主要集中在我国古代文化、文化产业发展、全球化与地方文化、社会变迁等热点领域。
这些项目将对我国文化传承和社会变迁等重大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2. 重点项目重点项目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的另一个重要资助对象,它们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介于国家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之间。
2023年的重点项目涉及了教育政策、文化传播、社会治理、地方政府改革等诸多领域,涵盖了多个学科和专业。
这些项目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前景,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的支持。
3. 一般项目一般项目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的主体,在每年的项目列表中数量最多,涉及的领域也最为广泛。
2023年的一般项目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文化遗产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文化与经济发展等诸多议题。
这些项目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将促进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4. 青年项目青年项目是为年轻学者而设立的资助项目,旨在鼓励他们在人文社科领域进行有深度、有影响力的研究。
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合格评估的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合格评估的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4.11.26•【文号】教社政函[2004]49号•【施行日期】2004.11.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合格评估的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通知(教社政函[2004]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其他有关重点研究基地依托学校:为进一步推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我部于今年5月至9月对2000年批准的第二、三批88个重点研究基地进行了评估,现将其中81个通过合格评估的重点研究基地予以公布:一、优秀的重点研究基地1.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2.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3.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4.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5.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6.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7.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8.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9.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10.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11.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12.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13.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4.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15.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二、合格的重点研究基地1.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2.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3.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4.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5.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6.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7.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8.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9.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10.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11.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2.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13.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14.辽宁大学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15.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16.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17.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18.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19.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20.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2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2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23.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4.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5.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26.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27.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28.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9.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30.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31.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32.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33.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34.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35.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36.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37.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38.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39.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40.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41.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42.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4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44.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45.四川大学、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46.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47.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48.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49.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50.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51.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52.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53.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54.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55.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56.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57.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58.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59.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60.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6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62.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63.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64.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65.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66.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上述通过合格评估的重点研究基地及依托学校,请根据专家评估组的决议,尽快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并以学校文件形式将整改措施报告于2004年12月30日前报教育部(社政司)备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申请评审书基地名称课题名称学科门类课题负责人所在学校(盖章)所在院、系、所年月日申请日期年月日计划完成日期教育部社科司制二○一五年九月填表说明1、填写《申请评审书》前,请仔细阅读《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2006修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
2、《申请评审书》必须按有关要求如实填写,数据要有原始凭据,文字应明确严谨。
3、课题论证要紧紧重点围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新部署,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扣学术前沿。
4、本表各栏除特别规定外,均可以自行加行、加页。
5、本表所列经费单位,一律为万元。
6、《申请评审书》用A4纸单面打印并签字并盖章,统一左侧装订。
7、其他注意事项,详见各表脚注。
8、封面“基地名称”须填写基地所在学校及基地名称,如:“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9、学科门类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公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填写。
学科门类填写到三级学科,无法填写三级学科的,填写二级学科。
学科门类登录人文社科网--常用速查中查询。
目录一、研究队伍情况……………………………………………………()表1、课题负责人情况………………………………………………()表2、课题组成员情况………………………………………………()表3、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之一)………………………………()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之二)………………………………()二、课题论证…………………………………………………………()表4、本课题研究的意义……………………………………………()表5、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表6、本课题的总体框架、结构、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表7、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调研计划、研究进度……()表8、本课题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主要创新之处…………()表9、研究资料准备情况及仪器实验设备等科研条件…………()三、课题研究时间和研究成果……………………………………()表10、中期研究成果的形式、完成时间及使用去向……………()表11、最终研究成果的形式及使用去向…………………………()四、申报课题的经费预算及用途…………………………………()五、主管部门意见…………………………………………………()表12、学校担保意见………………………………………………()表13、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意见……………………………………()注:已填写表1课题组负责人和表3的课题组主要成员亦填写本表。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解读》一、引言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测评结果一直备受关注。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最新一期的测评结果,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和关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一测评结果进行深度解读,并就相关主题展开探讨。
二、测评结果总览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测评结果显示,多所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一系列指标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其中,不仅有一些高校的基地稳居榜首,而且还有一些新晋的高校基地也跻身前列。
这表明我国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实力不断增强,相关高校的综合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三、测评指标分析1. 学科建设与学术声誉学科建设和学术声誉一直是衡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实力的重要指标。
在这次测评中,学科建设和学术声誉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一些高校的学科实力和学术声誉得到了认可和肯定。
这不仅得益于高校对学科建设的重视和投入,也反映了相关基地在学术研究上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
2. 研究成果与影响力研究成果和影响力是评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重要标志。
在这次的测评中,一些高校的研究成果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既得益于高校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和鼓励,也归功于相关基地在研究成果推广和转化上的努力和成果。
四、主题探讨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测评结果背后,不仅反映了我国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进步,也凸显出我国在学科建设、学术声誉、研究成果和影响力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对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结果的解读和探讨,我们不仅对相关高校基地的实力和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国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在未来,我们期待相关高校基地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研究成果和影响力,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英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英文Education Ministry's Key Research Base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ajor Projects.1.教育部(Education Ministry)2.人文社会科学(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3.重点研究(Key Research)4.基地(Base)5.重大项目(Major Projects)1. The Education Ministry's Key Research Base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s dedicated to advancing knowledge in various fields.这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致力于推进各个领域的知识。
2. The Key Research Base focuses on conducting research projects with significant impact.这个重点研究基地专注于开展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项目。
3. The Education Ministry provides substantial fundingfor the base's major projects.教育部为该基地的重大项目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4. The base collaborates with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to enhance research capabilities.该基地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提升研究能力。
5.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major projects cover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十二五”基地重大项目招标选题说明选题名称1:甲骨文语料库建设综合语料库基本功能要求和甲骨文的材料特点建成“甲骨文语料库”。
具体研究内容:完成迄今已公布甲骨文材料的汇集,立足于最新考释研究成绩形成释文文本;汇集迄今相关考释论著进行内容提要,并与作为其考释对象的甲骨卜辞的相关单位(主要是字)相关联;根据语料库的目标定位,分别就数据采集与储存(如字段类型、数据格式、字符编码、数据关联等)、语料的加工(包括标注项目、标记集、标注规范和加工方式)、语料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维护、语料自动加工、及用户的查询、检索、统计、打印等)等作出合理设计,并开发所需实现程序;根据数据库的框架结构设计,将所收集的甲骨卜辞本体材料和考释研究材料录入数据库,使之变为可作数字化处理的对象;对录入语料库的甲骨卜辞的释文进行语言、文字、内容类属等各方面的属性标注。
选题名称2:金文语料库建设与《金文引得新编》课题研究旨在建设一个汇集迄今已公布先秦青铜器铭文材料、反映最新考释研究水准的金文语料库,并基于该语料库完成《金文引得新编》。
研究内容:完成2011年以前已公布商周金文材料的汇集,立足于最新考释研究成绩形成释文文本;汇集迄今相关考释论著进行内容提要,并与作为其考释对象的铭文的相关单位(主要是字)相关联;根据语料库的目标定位,完成语料库设计,并开发所需实现程序;完成铭文本体材料和考释研究材料的数据库录入,使之变为可作数字化处理的对象;对录入语料库的青铜器铭文释文进行语言、文字、内容类属等各方面的属性标注;基于金文语料库编制成楷原对应形式的《金文引得新编》。
选题名称3:楚简文献语料库建设与《楚简引得》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完成对既有的“战国楚文字数字化处理系统”进行补充与再加工。
补充部分主要是对于尚未收入数据库的新公布楚简材料作全面的数字化处理,并录入数据库。
再加工的主要工作,一是全面完成语料库所收简文的逐字原形造字;二是全面汇集新出关于楚简文献研究乃至文字考释的论著,并对其考释意见进行提要,并与作为其考释对象的简文的相关单位(主要是字)相关联;三是在全面审读简文使之反映最新考释研究水平的基础上,对录入语料库的释文进行语言、文字、内容类属等各方面的属性标注;四是基于楚简文献语料库建设编纂楷原对应形式的《楚简引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 究
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日伪统治下的民族资本家
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国民政府与西方大国关系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现代戏曲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我国复杂技术产业追赶规律研究
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中国服务创新轨道理论研究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研究
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汉语复句历史演变研究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民国时期史学之研究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古代希腊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在中西古代史学 比较视野下的思考
文艺学研究中心
魏晋南北朝文艺思想通史
文艺学研究中心
20世纪俄罗斯诗学流派研究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政治理性批判:马克思与战后法国哲学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开埠以后上海城市空间扩展与近代城市文化景观的形 成
孙启林 谷贤林 桑标 寇彧 李祥俊 李景林 朱旭东 宋萑 王嘉毅 赵明仁 刘利 周文玖
易宁
李壮鹰 程正民 戴曼纯 陈国华 施春宏 郑艳群 肖兴志
洪俊 柳海民 邓峰 李晓东
屠新泉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民族政治学研究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中国民族学纲要
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
转型政治经济学导论
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
后金融危机时代俄罗斯经济政治转型战略调整研究
蒙古学研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经济发展史研究
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中心
以产业集群促进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发展
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金融创新、资本市场与区域经济增长----兼论后危机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 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 内蒙古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农民工的代际更替、城镇融入及公共服务研究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贫困农民的代际更替与脱贫机制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 -丝绸之路的孕育过程
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课题名称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研究 清代徽州族谱资料整理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问题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 东方连环串插式故事研究 印度密教与中国神怪小说研究 中国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方法研 究和平台建设 面向语义搜索的汉语词汇本体知识研究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研究 我国综合性大学环境适应、组织演变与运行机制的多 案例研究 熊秉明艺术思想研究 西方现代正义理论研究 中西宗教哲学比较的几组关键问题 “参与式行政”与中国行政法制模式变革研究 党政领导班子素质特征与政绩关系研究 6-10世纪中国的族群凝聚与国家政治体制演进研究 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活字印刷发展综合研究 珍稀本明代戏曲丛刊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战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张家川马家塬墓地 出土文物的综合研究 晚更新世现代人的年代学研究 转型期我国家庭变动及问题研究 国家体制与产权的社会界定 以公平性标准和差异性标准促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政策比较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新发现的徽州历史地理文献之整理与研究
美国研究中心
冲突与合作:中国海军战略转型与中美海上安全关系
美国研究中心
中美战略互动研究
世界经济研究所
中国贸易顺差的实体经济原因
世界经济研究所
主权信用风险评估和预警问题研究
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传统的消逝:影像传播与日常生活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清末民初报刊诗话整理与研究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可能世界理论的哲学基础研究
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
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国有企业企业家成长与激励约束机制创新研究
敦煌学研究所
地狱信仰与唐五代宋初社会生活――以敦煌文献为中 心
敦煌学研究所
法国敦煌学研究成果译介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中心
互动和语境与第二语言发展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中心
英汉量化现象的对比研究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 心
黄河中下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 心
河南历年出土甲骨文、金文研究大系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多语种基础科学教学术语数据库开发研究
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百年流变
道德教育研究所
中小学生公民身份认同与当代公民教育建构
道德教育研究所
时代精神与道德教育
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公司治理的优化效果研究
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经济治理、二元治理结构与转型期企业行为——基于 比较制度实验的研究
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FDI、金融发展与全球经济平衡增长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
课题负责人 章尚正 江小角 康沛竹 闫志民 陈岗龙 薛克翘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孔江平 北京大学
袁毓林 施晓光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阎凤桥 北京大学
杜小真 韩水法 张志刚 莫于川 肖鸣政 王小甫 辛德勇 廖可斌 唐方方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中心
时代的长三角地区发展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英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研究
徐增阳 陆汉文
杨建华
冯恩学
赵儒煜
刘雪莲 尹奎杰 陈金钊
孙巍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庞晓波 吉林大学
漆思 李大强 汤吉军 李政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辽金女真墓葬研究
东北亚研究中心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产业 发展战略研究
东北亚研究中心
东北亚地缘政治新动向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权利本位论研究
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法律方法理论研究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市场供给的动态缺口效应及其对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 研究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金融稳定的内生机制和外部条件与金融危机防范体系 研究
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当代形态研究
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中华审美文化传统与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审美文化建设 问题研究
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汉魏二谦平 吕效平 丁帆 冯建军 高德胜 马连福
李建标
李坤望 王萍 李卓
张彬
宫占奎
何建坤
毛基业
胡左浩 吴贵生 林泰 艾四林 季正聚 邢占军 凌晨光 李鲁宁 周来祥 周纪文 陈居渊
社会变迁下的青少年情绪发展 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促进:理论与方法 秦汉时期基本价值观的确立与演变 中国先秦主流价值的奠基与变迁
中国教师专业发展数据库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教师教育机构数据库建设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张汉林 吴晓明 莫伟民
张晓虹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中国古代文学评点的整理与研究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 心
中国的开放政策与产业升级:理论、经验与政策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