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实验和理论研究_评刘宗昌等的马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
钢生产过程简述及术语
转 炉真空 吹氧脱 碳 法 ( A O D — V C R或称 V O D C法 ) 4 . 采 用真 空和加 热 的钢包精 炼方法
钢包 真空 吹氩埋 弧精 炼法 ( L F V法 ) 真 空 电磁 搅拌 、 非 真空 电弧 加热 法 ( A S E A— S K F法 )
1 . 在 常压下 处理精 炼钢 液 的方 法 带 保护 罩加合 成渣 吹氩法 ( S A B法和 C A B法 )
封 闭式 吹氩成 分微调 法 ( C A S法 和 C A S — O B法 )
喂丝法 ( WF法 )
喷粉法 ( T N法 和 S L法 )
钢包 吹氩埋 弧精炼 法 ( L F法 ) 氩氧脱 碳精 炼法 ( A O D法 )
真 空 电弧 加热 精炼 法 ( V A D法或 称 V H D法 )
・薄鑫涛 ・ 来自《 热处理 》 2 0 1 3年第 2 8卷
第 6期
】 9 7 9 .
[ 知识 园地 ]
钢 生产 过 程简 述 及 术 语
炼钢过 程是 指脱碳 、 脱氧 、 脱硫 和脱磷 ( 四脱 ) 、 去 气 和去 夹杂 ( 二去) 、 调整 成分 和 温度 ( 二 调整 ) 。采用 转炉 法及 电弧炉法 , 此 外 还有 感 应 熔 炼 炉 ( I MF利 用 电磁 感 应 ) 、 真 空 电弧 炉 、 电子 束 炉 ( E B F利 用 电 子碰 撞) 、 等离子 炉 ( P A F利用 等离 子弧 ) 等熔 炼 法 。具 体流 程 可分 为 长 流程 及 短 流程 : ① 长流 程 高炉 炼 铁一铁 水预 处理一 转炉一 钢水 二次精 炼一 连铸 、 铸锭 ; ② 短 流程 电炉一 钢水 二次 精炼一 连铸 、 铸锭 。 转炉炼 钢有 氧气顶 吹 ( L D) ( B O F 、 B O D) , 底吹 Q B O F, 顶底 复 吹氧 L D — O B L D - H C等 , 顶吹氧 、 底 吹惰 性 气体 复吹 L D — K G、 L D . O T B、L D — A B等 ,底吹氧 喷熔 剂工 艺 K — B O D等 。 电( 弧) 炉炼 钢 ( E A F ) 按 电流特 性分交 流 ( A C) 、 直流( D C ) ; 按功率 水平 分普 通功率 ( R P ) 、 高功率 ( HP ) 、 超高 功率 ( U H P ) 电炉 ; 按 出钢 方式分 槽式 出钢 、 偏 心底 出钢 ( E B T ) 、 中心底 出钢 ( C B T ) 及水 平 出钢 ( H O T ) 电 炉等 。 精炼指 炼钢 过程后 期 , 通 过钢 液搅拌 、 喷粉 、 造渣、 加入 铁合 金 、 真 空处理 和其 他方 法 , 使钢 液 的成分 和温 度达 到预定 要求 的工 艺过程 。 当今 , 炉外 精炼 已成 为现代 钢铁 生产 流程优 化水平 和钢 铁产 品高质 量 的标 志 。 采用 的设备 、 工艺 、 技术 名 目繁多 , 有些 实现专 一化 , 有些 实 现 多功能 化 。总 之 , 采 用 炉外 精 炼 技术 可 以 提高 钢 的质量 , 扩大 品种 , 缩 短 冶炼时 间 , 提 高生产 率 , 调整炼 钢炉 与连铸 的生产 节奏 , 并可 降低炼 钢成 本 , 提 高经 济效 益 。 常用 的炉外 精炼 分类举 例如 下 :
马氏体相变的晶体学特征-不变平面应变
定马氏体相变的“ 切 变机制” 就是否定“ 不变平面应 变” , 因此刘宗昌等于 2 0 1 3年发表的文章彰显 出他们的轻率。本文作者 已在 3 篇文章 中列举用原子 力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的结果驳斥 了他们 的错 误观 点 , 至 少 可以说 , 他 们 没 有 理 解 我 们 文章 中 的 实验 和 理 论 。为 此 , 本 文再 次 引用 Y a n g和 Wa y m a n的透射 电镜 实验 结 果 , 即单 变体 马 氏体 使预 存在 的 层错 迹 线 ( 直线) 变成 折 线 , 而 自协调 的
:舍 !全 :舍 !仝 !舍 :仝 : / !
一
综
述~
马 氏体相 变的晶体学特征一不 变平面应 变
戎 咏 华
( 上海 交通 大学材料科 学与工程学院 , 上海 2 0 0 2 4 0 )
摘
要 :自2 0世 纪 2 0年代 以来 , 基 于马 氏体 相 变产 生 的浮 凸和在 母 相 中预 先 刻 制 的直 线 变成 在 相界 面上
Th e Cr y s t a U0 g r a ph y 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Ma r t e n s i t i c Tr a ns f o r ma t i o n. I n v a r i a b l e Pl a ne S t r a i n
马氏体相变理论研究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传 承文 明 , 时俱进 , 拓创新 , 永恒 的 主题 . 与 开 是
固态 相变 理论 是金 属热 处理 、 铸造 、 接 、 焊 锻压 、
件 的限制 , 研究 不 够 深 入 , 论 上存 在 缺 陷. 学 是 理 科
以范 畴 、 定理 、 定律 形式 反 映现实 世界 多种 现象 的本
L U Z n —h n ,J u — ig I o gc a g IY npn ,RE Hu —ig N ipn ’
( t i n tlrySho, n r no aU vri c neadTc nlg ,at 1 1 , hn ) Mae a adMea ug colI e gl n e t o Si c eh o y B oo 0 4 0 C ia rl l n Mo i i s f e n y o u 0
轧钢 、 金等金 属 材料 工程 的技 术理 论基础 , 材料 冶 是
科学 的重 要支 柱 , 为重要 . 极 马氏体 相变是 材 料 中重 要 的 固态相 变之 一 . 研 究 具 有 重要 的理 论 意 义 和 其
质 和运 动规 律 的知 识 体 系. 学 是 沿 着 “ 验 事 实 科 经 - 假说 一理 论 ” + 的途 径 而 发 展 的 , 念 是 科 学 理 论 概 的细胞 … . 随着 科 研 仪 器 设 备 的发 明 、 验 条 件 的 试
Matn i h s rn fr t n i i efc o akn h x e me tle ie c sa dtetemo y a cfaii t. S ,i i ee - r st p a et soma o s mp r t rlc igtee p r na vd n e n r d n mi s bl e e a i e f i h h e i y o t sn c s
复徐祖耀《评刘宗昌等“贝氏体.....”》一文(8)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引导计划项目(20071911) 作者简介:刘宗昌,(1940~),男,汉族,河北玉田人,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
从事相变理论和热处理技术研究。
发表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著和高等院校教材14部。
E -mail :lzchang75@复徐祖耀《评刘宗昌等“贝氏体……”一文》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袁长军,段宝玉(内蒙古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摘要:对徐祖耀院士在《评刘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回复。
指出:贝氏体铁素体在晶界形核的新观察验证了形核的一般规律。
依据试验观察,理论计算得贝氏体临界晶核尺寸和形核功为:*a =16.7nm ;*b =25nm ,*G ∆=270J ·mol-1,此值合理。
奥氏体中贫碳区的存在是普遍事实,试验也测得贝氏体相变孕育期内形成了贫碳区;不能将Spinodal Decomposition 与奥氏体中形成贫碳区和富碳区混为一谈。
涨落是相变的契机,在孕育期内奥氏体中必由于涨落而形成贫碳区。
阐述了非协同热激活跃迁形核机制。
大量TTT 图分析和实测均表明贝氏体铁素体形核-长大不可能以扩散方式进行。
在这些问题上徐祖耀院士的观点,我们不能苟同。
关键词:贝氏体铁素体;晶界形核;扩散;切变;热激活跃迁Reply to the paper 《Comment on the paper …... authored by LIUZong-chang 》authored by XU Zu-yaoLIU Zong-chang, JI Yun-ping, REN Hui-ping, YUAN Chang-jun, DUAN Bao-yu(Material and Metallurgy Schoo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Inner Mongolia ,China )Abstract: The questions posed by academician XU Zu-yao in the paper “ Comment on the paper 《Study on the nucleation of bainite ferrite 》authored by LIU Zong-chang et. al ” were expounded and repli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new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bainite ferrite nucleation at the grain boundary validates the general rule of nucleation.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the critical crystal nucleus dimension and the critical nucleus nucleation energy o f the bainite ferrite, which are as follows, a* =16.7 nm, b=25 nm and 270 J•mol -1, are reasonable. The existence of carbon depleted region in austenite is a common fact. Furthermore, the formation of the carbon depleted region in 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bainite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measured. Spinodal decomposi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rich and poor carbon areas in austenite cannot be confused with each other. The incoordinate heat activation transition mechanism of bainite transformation is set forth. The analysis of lots of TTT diagrams and the actual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bainite ferrite cannot be by means of diffusion. We cannot agree with academician XU Zu-yao’s viewpoints about above issues.Key words: bainite ferrite; grain boundary nucleation; diffusion; shear; heat activation transition关于贝氏体相变的形核-长大机制一直是切变学派和扩散学派论争的核心问题。
马氏体切变机制的误区和新机制
3.4马氏体的形核 马氏体的形核
马氏体形核一般在晶粒内部形成,也可以在 晶界和孪晶界形核 。
Fe-1.2C马氏体 OM
1Cr13 马氏体,TEM
3.5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
按照切变机制,需要进行1~2次切变+晶格参数调 整。新机制认为无需切变,直接实现fcc→bcc晶格 重构。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共析分解,贝氏体铁 素体的形成等都不是切变过程。省掉切变过程,马 氏体相变更省能。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和体心立方中分别选取菱形,按 照表2进行晶格参数的调整即可形成马氏体晶核。 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原子的位移矢量不等,但均远 小于一个原子间距。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此图是 根据切变理论 想象绘制的, 并无试验证明
我们的试验证明: 我们的试验证明:划痕不 连续,有直线,也有曲 连续,有直线, 非折线,并且断裂。 线,非折线,并且断裂。
1.3马氏体相变驱动力不足以完成切变过程 1.3马氏体相变驱动力不足以完成切变过程
从文献[7]得知Fe-C合金马氏体的相变驱动力,得纯铁马氏 体相变的临界驱动力约为1.18×103J·mol-1,0.4~1.2%C的 Fe-C合金的相变驱动力为1.337~1.714 ×103J/mol。 上述从多方面综合了相变的热力学问题,包括相变阻力 W=2.335×103J·mol-1;K-S切变使γ-Fe→α马氏体(0%C) 时,共需切变能量为Nk=320×103J/mol-1;西山切变模型, Nk=320 103J/mol-1 需切变能量Nx= N1q=208×103J/mol-1;G-T切变模型,共 需切变能量NG=248×103J/mol-1。 板条状马氏体切变应变能Wε=1468J·mol-1,高碳凸透镜状 马氏体的应变能Wε=7340J·mol-1等。 将这些与相变驱动力比较,惊奇地发现马氏体相变驱动力远 远不能支持切变过程的进行。切变过程不符合省能原则,不 可能发生,这是一大误区。
马氏体相变的名词解释
马氏体相变的名词解释马氏体相变是固态材料在经历加热后,发生固态相变形成马氏体的一种自发性相变过程。
这个过程是由于固态材料中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其宏观性质发生显著改变。
马氏体相变是一种重要的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材料加工、制造以及机械、电子等领域。
马氏体是一种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的金属或合金相。
通过马氏体相变,材料的原子排列发生变化,从立方晶系转变为正交晶系,这种转变导致了材料在微观尺度上的形变。
马氏体相变在材料中的应用包括增加材料的硬度、降低材料的延展性、改变材料的导电性等。
马氏体相变过程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的组成、冷却速率以及外加应变等手段来实现。
根据不同的材料组成和处理方式,马氏体相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亚稳的马氏体相变、稳定的马氏体相变等。
亚稳的马氏体相变具有可逆性,即可以通过加热使马氏体再次转变为原有的相,而稳定的马氏体相变则是不可逆的,材料无法通过加热来回复到原有的相。
马氏体相变的研究在金属、合金和陶瓷等材料中广泛进行。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等方法,探索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其相变机制。
他们研究材料的组成、热处理条件以及外部应力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并尝试开发新的材料设计和加工方法来改变马氏体相变的性质。
在材料科学领域,马氏体相变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高强度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和超弹性材料等。
高强度材料通过马氏体相变提高了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在制造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形状记忆合金则是一种具有记忆效应的特殊合金材料,可以通过马氏体相变来实现形状的记忆和恢复。
超弹性材料具有很高的弹性形变能力,可以通过马氏体相变来实现材料的超大形变。
总结来说,马氏体相变是固态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一种自发性相变,其通过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原子排列来实现材料性能的改变。
马氏体相变对于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在材料制造、加工以及电子等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研究者们将继续在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马氏体相变唯象“理论”的评述—五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
Material Sciences 材料科学, 2014, 4, 119-126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4 in Hans. /journal/ms/10.12677/ms.2014.44018The Commentary on PhenomenologicalTheor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The Fifth Commentary on Shear TheoryZongchang Liu, Yunping Ji, Huiping RenMaterial and Metallurgy Schoo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Email: lzchang75@Received: May 26th, 2014; revised: Jun. 20th, 2014; accepted: Jun. 27th, 2014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It is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crystallograph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The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was briefly described and evaluated. The proposed viewpoints are as follows. 1)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ustenite to martensite through the Bain strain lacks of the thermodynamics possibility. Moreover, it is unreliable to use the Bain strain (B) as the calculating data; 2) The surface relief of martensite, which is generally in tent (∧) type, results from the bulk expansion during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hear. The shape strain (F) in the matrix calculation formula is not directly relevant to the crystallograph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3) The lattice invariance shear is short of the thermodynamic feasibility. No simple shear (S) exists in the actual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similarly, the rigid rotation is imaginary; 4) The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doesn’t conform to the realit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should be abandoned.KeywordsPhenomenological Theory,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Shear, Bain Strain, Surface Relief, Matrix马氏体相变唯象“理论”的评述—五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包头Email: lzchang75@收稿日期:2014年5月26日;修回日期:2014年6月20日;录用日期:2014年6月27日摘要研究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五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
五评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说——唯象“理论”的误区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摘要:研究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本文简述并评价了唯象学说,指出:(1)以贝茵应变使母相转变为马氏体,缺乏热力学可能性,贝茵应变B作为计算数据,不可靠;(2)马氏体浮凸是相变体积变化所致,与切变无关,浮凸普遍为帐篷型(∧),矩阵计算式中的形状应变F与马氏体相变晶体学没有直接的联系;(3)点阵不变切变缺乏热力学可能性,在实际的马氏体相变中不存在简单切变(S)。
同样,刚性转动也是虚构的;(4)唯象学说基本上与马氏体相变实际不符,应予摈弃。
关键词:唯象学说;马氏体相变;切变;贝茵应变;浮凸;矩阵式中图号:The Fifth Commentary on Shear Theory of Martensite PhaseTransformation——Mistaken Ideas of Phenomenological TheoryLIU Zong-chang, JI Yun-ping,REN Hui-ping(Material and Metallurgy Schoo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Inner Mongolia,China)Abstract: It i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ly to study the crystallograph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The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was briefly described and evaluated. The proposed viewpoints are as follows. (1)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ustenite to martensite through the Bain strain lacks of the thermodynamics possibility, moreover, it is unreliable to use the Bain strain (B) as the calculating data. (2) The surface relief of martensite, which is generally in tent (∧) type, results from the bulk expansion during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hear. The shape strain (F) in the matrix calculation formula is not directly relevant to the crystallograph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3) The lattice invariance shear is short of the thermodynamic feasibility. No simple shear (S) exists in the actual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similarly, the rigid rotation is imaginary. (4) The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doesn't conform to the reality of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should be abandoned.Key words: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martensite phase transformation; shear; Bain strain; surface relief; matrix20世纪50年代前期由M. S. Wechsler等(w-L-R)[1]和J.S.Bowles等(B-N)[2]分别独立地提出了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的唯象“理论”:W-L-R学说和B-M学说。
马氏体切变学说的评价
第2卷4 7 期
文 章 编 号 :0 4— 7 2 20 )4— 23—0 10 9 6 (0 8 0 0 9 8
马 氏体 切 变 学说 的 评 价
刘 宗昌
( 内蒙古科技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 院, 内蒙古 包头 0 4 1 ) 10 0 关键词 : 切变 ; 马氏体 ; 表面浮凸 ; 比体积 ; 体积膨胀 ; 珠光体
Heen al h h a c a imspo oe ic 9 0 eeaaye .tp it u h t l tes erme h ns r o o frl i e ri 。l tese rmeh ns rp sd s e1 3 sw r n lzd I onso t a l h h a c a imsaen tcnon t r. n t a w h
Ke r s s e r ma tn i s r c eif s e i c b l b l x a so p a l e y wo d : h a ; r st u f e rl ; p cf u k; uk e p n in; e ri e e; a e i t
Ab t a t I i e e a y h l h t r n i c t n f r t n i a s e r p o e s w i h s e d t e mau e t e r t a l . u t o u . sr c :t sg n rl ed t a ma t st r somai s h a rc s h c e me b tr h oei ly b t §n t r e l e i a o o c i t
关于马氏体相变机制的研究
一
综
述 ~
关 于 马 氏体 相 变 机 制 的 研 究
刘 宗昌
( 内蒙古科技 大学材料与 冶金 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41 ) 10 0
摘 要 : 马 氏体相 变理 论 的研 究情 况进行 了概 括 而 粗 浅 的评 价 , 出 , 氏体 相 变的切 变机 制 并 不成 熟 , 对 指 马
由以上 所述 可见 , 于 马 氏体相 变切 变 机制 , 关 进
行 了 大 量 的连 续 约 5 0年 的研 究 工 作 。到 2 O世 纪
0 8 % 合金 中的 马 氏体位 向 , .C 发现 了 GT关 系。 — 15 9 1年 , W hiin首 先 提 出 了 马 氏体 相 变 J C rt sa
S u n t e M e ha im f M a t n ii a s o m a i n t dy o h c n s o r e stc Tr n f r to
L U n . h n I Zo g c a g
( tr l a dMe l ryS ho , n e noi U i r t o ce c n eh ooy Ma i s n t l g c ol In r ea au Mo gl nv s y f i eadT c n l , a e i S n g
2 0世 纪 3 O~5 0年代 , 现 高 碳 钢 、eN 合 金 发 F. i 中形 成 马 氏体 的速 率 极 大 , 片 马 氏体 的生 成 时 间 一
约为 ( . 3 0 1 ~S相 当 于速 率 10 / 。 0 5~ . )× 0 , 1 0m s 14 9 9年 , rngr T o n G e i 和 ri o测 定 了 F 一2 N - e a e2 % i
近几年马氏体相变研究的进展
( )2 C2 i t l b e1N -.C ao ;( )se hm p a 0 rN4 s e;( )F 一 i 6 l y C kt a e 5 0 l c
为示意图 , 说明该马氏体片在晶界形核 , 沿着奥 氏体 晶界向奥 氏体 A 长大。由于 A 、 2 A 三个晶粒 1 1A 、 3 位 向不 同 , 氏体 片 只 向 A1晶 内 长 大 。马 氏体 片 马
Re e r h o r s fM a tnst a e Tr n f r a i n i Re e tYe r s a c Pr g e so re ie Ph s a so m to n c n a s
L U Z n —h n ,J n pn ,RE ipn I o gc a g IYu — ig N Hu — ig
r le ;e p o r saln a tn ie e if r tc tli e m re st y y
马 氏体 相变 机制 的研 究具 有重 要 的理论 意 义和 应用 价值 。本 文 综述 了近 年来 马 氏体相 变研 究 的新 观察 , 分析 , 观 点 , 理 论 , 相 变 热 力 学 、 面 新 新 新 从 表 浮 凸 、 氏体 形貌 、 结构 、 核长 大 、 变模 型 等多 马 亚 形 切 方面 、 多角度 论证 和揭 示 了切 变机 制 的误 区 , 以大量 试验 事 实和 理论 检 验切 变 学 说 , 力 地 说 明马 氏体 有
4.11马氏体相变新机制
3.3 过冷奥氏体转变的演化
3.4马氏体的形核
• 马氏体相变优先在晶界、相界面、孪晶界 等处形核 ,也可在晶粒内部形成。
Fe-1.2C马氏体 OM
1Cr13 马氏体,TEM
3.5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
• 新机制认为无需切变,直接实现fcc→bcc 晶格重构。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共析分 解,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成等都不是切变过 程。省掉切变过程,马氏体相变更省能。 •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和体心立方中分别选取 菱形,进行晶格参数的调整即可形成马氏 体晶核。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原子的位移 矢量不等,但均远小于一个原子间距。
表 γfcc→αbccM时主要晶格参数变化
注:晶格常数的变化:γ -Fe的af=0.364nm,α -Fe的 aM=0.2861nm;每个晶胞中的平均原子数变化:fcc→bcc 时由4变为2。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机制
•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是无扩散的,集体协 同的位移机制。所谓集体是指包括碳原 子在内的所有原子,即碳原子、铁原子、 替换原子;所谓协同是指所有原子协作 性地移动。 • 这一机制不同于切变位移,切变机制存 在1~2次切变角为θ的宏观切变。
层错与位错伴生
层错与位错 存在密切的关系。 高分辩电镜 的实际观察发现 位错和层错往往 是伴生的,如图。
HREM Cu-Al合金马氏体 片中的层错和位错
4.结论
(1)钢中马氏体相变在奥氏体晶内缺陷处或晶界 通过结构涨落和能量涨落形核,符合相变பைடு நூலகம்一般规 律。 (2)马氏体晶核依靠碳原子、铁原子无扩散地集 体协同地热激活跃迁长大,原子每次移动距离远远 小于一个原子间距,奥氏体与马氏体保持半共格界 面,实现晶格重构。长大过程中为了调节应变能而 形成极高密度的相变位错和孪晶, (3)新机制满足热力学条件,能够解释位向关系、 惯习面、马氏体组织形貌、高密度位错和孪晶亚结 构等试验现象。
马氏体相变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马氏体相变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摘要】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存在误区,研究马氏体相变的形核、长大、组织形貌及亚结构等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综合整理了近年来马氏体相变试验研究的新成果,指出马氏体在晶界、相界面、位错等缺陷处形核,并非切变形核;发现板条状马氏体中存在层错亚结构.位错、孪晶亚结构的形成也非切变所致;马氏体组织形貌的演化与应变能有密切关系;马氏体表面浮凸是相变比体积增大所致,N型切变缺乏试验依据.【期刊名称】《热处理技术与装备》【年(卷),期】2013(034)006【总页数】7页(P58-64)【关键词】马氏体相变;层错;界面;形核;切变;表面浮凸【作者】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11.5本文综合叙述了近年来马氏体相变研究的新观察、新分析、新观点、新理论,并且从试验事实和理论两个方面指出了切变学说的误区。
采用1Cr13、20Cr2Ni4等多种材料,切取试样,加热奥氏体化后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应用金相显微镜、JEM-2100透射电镜和QUANTA-400环扫电镜等仪器观察马氏体组织形貌及形核地点。
试验表明,马氏体形核在晶粒内部和晶界上均可发生,如图1(a)、1(b)、1(c)所示。
也可在石墨-奥氏体界面上形核,然后向四周的奥氏体中长大,如图1(d)所示。
还可以在试样表面上形核,在孪晶界面上形核等。
总之是在晶体缺陷处形核,符合固态相变形核的一般规律。
以往过分强调在奥氏体晶内位错处形核是不全面的。
奥氏体过冷到Ms点时,在奥氏体的晶体缺陷处出现结构涨落、能量涨落。
涨落的非线性正反馈相互作用把微小的随机性涨落迅速放大,使原结构失稳,于是建构一种新结构,即马氏体晶体结构。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实验和理论研究_评刘宗昌等的马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
图 2 ( a ) 的 TEM 照片显示出宽的 ε 马氏体带 [8] 与非基面层错 迹 线 的 交 截 。 图 中 的 ( 111 ) 层 错 迹线被随后 形 成 的 ε 马 氏 体 带 切 过 后 , 从 ε 马氏 保持了原 体带的一边 到 另 一 边 并 没 有 发 生 位 移 , 有方向 , 由此提出宽的 ε 马氏体带通过在 ( 111 ) 基 ( 面 惯 习 面 ) 上 的 三 个 ( a /6 ) < 112 > 切 变 以 几 乎
论刘宗昌等的论断和切变能的计算方法 。 关键词: 马氏体相变; 切变机制; 透射电镜; 原子力显微镜; 马氏体晶体学表象理论 1690 ( 2012 ) 05-0001-09 中图分类号: TG11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Shear Mechanism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comment on nonshear mechanism of LIU Zongchang et al
图 2 层错迹线与三变体组成的 ε 马氏体带相截的 TEM 照片( a) 和三变体组成的 ε 马氏体带的形成机制图( b) Fig. 2 ( a) TEM micrograph of intersection of stacking fault traces with three variants of ε martensite bands and ( b)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ε martensite band with three variants
马氏体相变研究的最新进展_一_刘宗昌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镜等设备观察分析的 。 70 , 结果 年代后 逐渐揭示了马氏体组织结构的实 质或真实面貌。马氏体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 系也得到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促进了马氏体钢的研 究和热处理工艺的更新, 促进了新材料的开发和应 用。 [2 - 4 ] , 马氏体相变的切变学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说存在重重误区, 不仅缺乏试验证据, 而且不能解释 马氏体的组织形貌、 马氏体亚结构和马氏体形核长 “理论” 大机理, 总之, 马氏体相变的切变 并不成熟。
(Ms-Tq)/℃
图2 Fig. 2 碳素钢变温马氏体动力学指数方程曲线 Exponentequation kinetic curve of athermal martensite in carbon steel
多数钢的过冷奥氏体经变温转变形成马氏体, 因此钢经淬火至室温时的残留奥氏体量由马氏体点 Ms 、 M f 在室温以下时, M f 来决定。当马氏体点低时, 将有较多的残留奥氏体。如图 3 所示。 ( 2 ) 等温马氏体 一般的碳素钢、 合金钢都是降温形成马氏体, 但 W18Cr4V, 是某些高碳合金钢, 如 GCr15 、 虽然它们 主要是降温形成马氏体, 但在一定条件下, 也能等温 形成马氏体。对轴承钢油淬到室温, 再经 100 ℃ 等
100 ~ 450 J / mol。 ( 3 ) 相变驱动力小的马氏体相变。 这种相变的 驱动力很小, 只有数 J / mol。如面心立方的母相转变 为六方相马氏体以及 热 弹 性 马 氏 体。 钴、 钴 合 金、 FeNiCr 不锈钢等, 其相变驱动力很小, 如 Co 合金 为 - 4 ~ - 16 J / mol; 钛合金、 锆合金为 - 25 J / mol; Ag 和 Au 合金为 - 8 ~ - 20 J / mol; In 合金约为 - 1. 5 J / mol[5]。 1. 1. 2 按相变动力学特征分类 马氏体相变动力学特征可分为四类: 变温式、 等 温式、 爆发式和热弹性马氏体相变。 ( 1 ) 变温马氏体 大多数合金系具有变温马氏体相变特征。如图 1 所示, 成分为 C 的马氏体点为 M s , 温 在冷却过程中, 度降低到 M s 以下发生相变, 不断降温, 不断转变, 转 变量取决于冷却到达的温度 T q 。 如图所示, 奥氏体 冷却到马氏体点 M s 时, 其转变量 f 开始形成马氏体, , 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不断增加 到达马氏体转变终了 点( M f ) 温度时, 并没有得到 100% 的马氏体, 而是尚 有残余。
马氏体相变研究的最新进展(十二)
马氏体相变研究的最新进展(十二)刘宗昌;计云萍【期刊名称】《热处理技术与装备》【年(卷),期】2016(037)001【总页数】4页(P1-4)【作者】刘宗昌;计云萍【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11.58.4 隐晶马氏体组织及形成高碳钢或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是在Ac1~Accm之间加热,得到奥氏体+未溶碳化物两相状态,淬火后得到隐晶马氏体组织。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除了卵石状未溶碳化物外,看不到马氏体的真实面貌。
即未溶碳化物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
其淬火硬度较高,性能较好,是工具钢、轴承钢等通常采用的淬火方法。
隐晶马氏体在电镜下观察,其形貌有板条状和片状马氏体之分[73-74]。
8.4.1 工业用高碳钢隐晶马氏体形貌将GCr15轴承钢试样加热到850℃,保温后淬火入150℃热油中,等温5 min,然后取出冷却到室温。
抛光后经4%硝酸酒精浸蚀,观察淬火组织,得隐晶马氏体组织,如图113(a)所示。
可见,灰白色基体为隐晶马氏体,其上分布着大小不等的未溶渗碳体颗粒。
GCr15钢在Ac1~Accm之间两相区加热时,未溶渗碳体量不等,温度越接近Accm,渗碳体溶解越多,奥氏体中的碳含量越高,则其马氏体点越低。
采用850℃加热,马氏体点约为240℃。
冷却到150℃时,得到少量变温马氏体,等温一段时间,则马氏体发生回火转变,其余尚未转变的奥氏体在冷却到室温时,转变为淬火马氏体。
试样经硝酸酒精浸蚀,被回火的马氏体片易受腐蚀,淬火马氏体片腐蚀较少,而剩余碳化物则不被腐蚀。
这样,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时,回火的马氏体呈现黑色。
在150℃等温时未转变的奥氏体在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转变为马氏体组织,呈灰白色。
如图113(b)是Cr15钢850℃加热,在150℃热油中淬火冷却得到的隐晶马氏体组织,是背散射电子像。
马氏体相变研究的最新进展(九)
马氏体相变研究的最新进展(九)刘宗昌;计云萍【期刊名称】《热处理技术与装备》【年(卷),期】2015(036)003【总页数】5页(P1-5)【作者】刘宗昌;计云萍【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11.56.4 马氏体临界晶核尺寸及形核功6.4.1 以往有关马氏体晶核的计算[1]1972年田村今男等计算了凸透镜片状马氏体的临界晶核尺寸和形核功[48]。
设马氏体的晶核为凸透镜形状,中心厚度为2c,直径为2r,如图88所示。
晶核的体积近似于,表面积为 2πr2。
晶核形成时引起系统自由焓的变化△G,式中:△g为单位体积新旧相自由焓之差;σ为表面能为单位体积切变畸变能,其中A 是正比于切变模量的常数。
对式(20)求导并求极值,即得临界晶核尺寸和形核功对Fe-30%Ni(at%)合金,算得孪晶晶核的形核功△G*=5.4×108J·mol-1。
它比相变驱动力大近6个数量级,太大了。
在田村今男的计算式中以切变能进行计算,因而算得形核功过大,不符合实际。
这说明马氏体相变不是切变形核。
图88 马氏体晶核模型示意图Fig.88 Schematic diagram of martensite nucleation model该计算将马氏体片描绘为凸透镜状也不符合实际,至今观察表明马氏体有板条状、条片状、薄片状、薄板状、蝶状、透镜片状等形貌。
像图88那样的凸透镜状,若垂直于C轴切取,则得圆形马氏体,但多年来在千万张片状马氏体照片上从未观察到圆形的马氏体或椭圆形的马氏体。
图89(a)为Fe-32Ni合金马氏体+残留奥氏体的整合组织,从图中可见,任何一片马氏体都是长度大于宽度,其中较小的马氏体片呈现凸透镜的截面,即二维形状呈凸透镜状。
这种马氏体的立体形状应当是长度较大的扁针状,见图89(b)。
4.10马氏体切变机制的误区和新机制(讲座)
3.1表面浮凸呈帐篷形
试验发现马氏体表面浮凸跟珠光体、魏氏组
织、贝氏体等转变产物的浮凸比较,没有特 殊之处,所有板条状马氏体表面浮凸均为帐 篷型(∧),帐篷形浮凸不具备切变特征。 研究发现Fe-Ni-C合金{259}f型片状马 氏体的表面浮凸也为帐篷型(∧)。
1.切变机制缺乏试验依据
20世纪前叶,认为马氏体的表面浮凸是切变造成的, 将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浮凸形貌描绘为N型,并作为马氏体相变切 变机制的试验依据。 试验发现马氏体表面浮凸跟珠光体、魏氏组织、贝 氏体各转变产物的浮凸比较,没有发现特殊之处, 所有板条状马氏体表面浮凸均为帐篷型(∧),Fe -Ni-C合金{259}f型片状马氏体的表面浮凸也 为帐篷型(∧)。不具备切变特征。
STM T8钢(a、b)和60Si2Mn钢(c、d)表面浮凸像
珠光体浮凸
图1 贝氏体浮凸
STM 2Cr13钢的板条状马氏体浮凸
图2
STM Fe-15Ni-0.6C合金的片状马氏体浮凸
(a)浮凸形貌;(b)图(a)中箭头所示位 置的浮凸高度剖面线
产生马氏体片的部位,浮凸呈现帐篷形(∧),只有 鼓出,没有下陷,说明是体积膨胀的结果。
此图是 根据切变理论 想象绘制的, 并无试验证明
我们的试验证明:划痕不 连续,有直线,也有曲 线,非折线,并且断裂。
划痕不连续,有中断,呈曲线, 非折线。
表明:20世纪国内外专家对马氏体浮 凸的数据处理是错误的,N 型浮凸 是误导。
4.马氏体相变需要研究建立新机制
自然事物演化的原则,旧相到新相的转变原则是省 能原则 。 在高温区,珠光体的形成是原子进行界面扩散为主 的相变; 中温区,碳原子长程扩散,铁原子和替换原子子非 协同的热激活跃迁,从母相转入新相中,实现晶格 改组; 低温区,所有原子有组织的集体协同位移,完成晶 格改组,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不是简单的机械式 的切变过程。
4.0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1930年,Γ .Β .库尔久莫夫和G.萨克斯 提出了马氏 体相变的K-S切变模型; 1933年,R.E.迈尔(Mehl)测得在中、高碳钢中 马氏体在奥氏体的{225}γ 晶面上形成,被称为惯习 面. 1934年,西山设计了马氏体相变的西山切变模型。 1937年,开始研究处理Fe-C合金马氏体相变热力学, 试图计算马氏体点(Ms)。 1938年,发现在Cu-Zn、Cu-Sn合金中存在马氏体。 1949年,Greniger和Troiano提出G-T模型。 1953年,Frank首先提出Fe-C{225}γ 马氏体与母 相间的位错界面模型。促成了K-D位错胞核胚模型的 提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先后提出马氏体相变的协 作形变“理论”和范性协作模型,以及多次切变模型。 70年代,N.D.H.Ross等提出复切变模型,但该模型也 与实际不符[2]。 20世纪70 年代开发了形状记忆合金,开展了热弹性 马氏体相变的研究。测得Au-Cu-Zn合金马氏体的长 大速率较小,仅为0.32cm/s;Cu-Al-Ni合金的仅 10-3~10-6m/s。 70年代末,Cahn等应用群伦阐述相变中母相与马氏体 之间的对称关系。1988年徐祖耀在《相变原理》中叙 述了群伦在相变中应用的一般原理。 1999年徐祖耀在总结马氏体相变机制时指出:原始表 象学说、现代表象学说、复切变模型、范性协作模型 等均远不够成熟。
20世纪30~50年代,发现高碳钢、Fe-Ni合金中形成马氏 体的速率极大,一片马氏体的生成时间约为(0.5~ 3)×10-7s,相当于速率1100 m/s。 1951年,J.W.Christian 首先提出了马氏体相变的层 错形核模型。 1952年,张经录首先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到Au-Cd合金马氏 体的孪晶。 1953~1954年,提出两个马氏体相变的表象学假说,其 一称为“W-L-R理论”;另一个称为“B-M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宗昌等近几年相继在国内杂志发表了有关马 [15 ] , 并将这些论文 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的 5 篇论文 作为他们 2012 年出版的“马氏体相变 ” 一书中的主 [6 ] 要创新内容给予强调 。 他们否定已被国际公认
[5 ] 的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主要依据有两条 : 1 ) 马 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缺乏实验基础, 即缺乏现代实验
櫡櫡櫡櫡櫡櫡櫡櫡 ~综 述~ 櫡櫡櫡櫡櫡櫡櫡櫡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 — —评刘宗昌等的马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
戎咏华
(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0240 )
摘
要: 刘宗昌等学者近几年相继在国内杂志发表了有关马氏体相变非切变机制的论文 , 并将这些论文作 《马氏体相变》 为他们 2012 年出版的 一书中的主要创新内容予以强调。 他们否定已被国际公认的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的主要依据有两条 : 1 ) 马氏体相变切变机制缺乏实验基础 , 即缺乏现代实验技 术, 如透射电镜( TEM) , 原子力显微镜( AFM) 的实验证明; 2 ) 根据他们的计算, 马氏体切变能太大, 相变驱动力无法克服切变能。本文作者首先结合马氏体晶体学表象理论 ( PTMC ) 给出论证马氏体 相变切变机制的 TEM 和 AFM 实验; 随后介绍徐祖耀提出的计算马氏体相变切变能的方法 ; 最后评
论刘宗昌等的论断和切变能的计算方法 。 关键词: 马氏体相变; 切变机制; 透射电镜; 原子力显微镜; 马氏体晶体学表象理论 1690 ( 2012 ) 05-0001-09 中图分类号: TG11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Shear Mechanism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comment on nonshear mechanism of LIU Zongchang et al
hcp ) 马氏体相变的自 金中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 fcc[8 ] 在 协调和形状记忆效应的机制 。 正如我们所知, 热诱发的自发相变过程中, 可形成 4 个 马氏体带 ( band) , 它们对应母相中的四个 { 111 } 密排面 ( 惯习 面) , 每个马氏体带可由三个薄片状的变体 ( variant ) 组成, 因为每个密排面存在三个可能的 < 112 > 滑移 方向。通过一个( a /6 ) < 112 > Shockley 不全位错在 每隔一层密排面上的滑移就形成一个 ε 马氏体变体。 图 1 ( a) 显示出一个 ε 马氏体带与一个非基面( 111 ) 层错相截的情况 。 图中的层错显然形成于 ε 马 ε 马氏体切过( 111 ) 层错迹线后使 氏体之前。因此, 原本直的层错迹线变成折线 ( 如图中箭头所指 ) , 在 图 1 ( a) 中更清楚地用画出的 ABCD 折线表示。 根 据 AB 与 CD 之间的横向位移量除以 BC 线段的长 其和理论切变角 度就可得到切变角 0. 33 ( 弧度 ) , 19. 47° ( 图 1 ( b) [9]) 很好符合, 说明图 1 中的 ε 马氏 体是通过具有单一 < 112 > 切变方向的均匀切变所 形成的单变体。图 1 以微观的层错迹线替代宏观的 刻痕, 更精致地证明了经典实验所论证马氏体相变 单变体的浮凸呈 的切变机制的正确性。 可以想象, N 。 现 型
· 2·
这个 ε 马氏体带是由三个交替的马氏体变体所构 成, 通过这种自协调方式可以使总形状应变最小 。 仔细观察非基面 ( 111 ) 层错迹线在 ε 马氏体带内 的形态 , 揭示 了 三 个 交 替 的 马 氏 体 变 体 使 层 错 迹 线产生精致的曲折 。 第5 期
《热处理》
2012 年第 27 卷
《热处理》
2012 年第 27 卷
第5 期
· 1·
Key words: martensitic tansformation; shear mechanis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 TEM ) ;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 AFM) ;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of martensitic crystallography ( PTMC )
RONG Yonghua
(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 , China) Abstract: Liu Zongchang and other scholars have successively published papers on nonshear mechanism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in domestic journals in recent years,and these papers was taken as main creative content and emphasized in 《Maternitic Transformation 》book written by them published in 2012. They have negated the shear mechanism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universally accepted by international researcher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two arguments: a ) the shear mechanism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is devoid of experimentat verifications conducted by modern techniques such a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 TEM )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 AFM) ; b) shear energy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is too great to be overcome by the driving force of transformation,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ir calcul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phenomenological theory of martensitic crystallography( PTMC ) ,the present author has given firstly TEM and AFM experiments to demonstrate the shear mechanism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then has introduce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shear energy proposed by Xu Zuyao; finally has criticized the arguments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shear energy putted forward by Liu Zongchang,et al .
[8 ]
技术如透射电镜( TEM) 、 原子力显微镜 ( AFM ) 的实 验证明; 2 ) 根据他们的计算, 马氏体切变能太大, 相 变驱动力无法克服切变能。自 1924 年 Bain 提出马 氏体相变机制的第一个模型后, 大量的实验和理论 已证明了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 Wayman 在他 1975 年发表的评论文章中说“切变相变是马氏体相 , 并根据列举的具有不变平面应变的 变的同义词 ” 马氏体相变实验, 用图说明了马氏体相变将引起表 倾动量可根据刻痕 ( 或滑移 面倾动( surface tilting) , 线) 的位移量求出。本文仅遴选出几篇有关 TEM 和 AFM 研究的论文来论证刘宗昌等上述第一条依据 的错误; 通过介绍徐祖耀有关切变能的计算思路和 方法, 由此分析刘宗昌等计算方法错误的原因所在 。
三个变体的自协调在某个电子束方向上可清楚 地显 示 出 來。 图 3 中 TEM 照 片 的 电 子 束 方 向 是 [ 011] 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 两个交截的 ( 111 ) 和 ( 1 1 1 ) 面同时与电子束方向平行 ( edgeon ) , 因此它 们的夹角可通过对应的晶面迹线直接测量出來 , 为 70. 5° 。可以清楚地看到非基面层错迹线的曲折特 征, 如图 中 所 示 的 ABCDE 曲 折 线, 它与图 1 中的 ABCD 折线不同。 AE 线是原 ( 111 ) 面的迹线, 其中 的 BCD 是 曲 折 线 段。 BC 线 段 和 CD 线 段 在 原 ( 111 ) 面迹线上的投影距离之比约为 1 ∶ 2 , 如图所 [9 ] BC 区域是由单变体 V1 构 示。由图 2 ( b ) 可知, 而 CD 区域是由两个变体 V1 + V2 构成。 成, 上述实验表明 , 当笔直晶面的迹线 ( 或划痕直 线 ) 被随后形成的马氏体所切过 , 如果是被单变体 笔直晶面的迹线将成为折线 , 发生位 马氏体切过 , , 移 这种位移 量 和 马 氏 体 相 变 产 生 的 切 变 角 严 格 对应 。 如果被等同几率的三个马氏体变体同时切 过, 笔直晶面的迹线通过马氏体后方向不改变 , 但 在马氏体带内部发生曲折 。 如果被两个马氏体变 体 ( 很少出现 ) 相截 , 笔直晶面的迹线将成为曲折 线, 并将发 生 位 移 , 但 位 移 量 小 于 单 变 体。 因 此, 确定马氏体 的 切 变 角 必 须 是 单 变 体 , 划痕直线被 随后马氏体 切 过 后 , 其位移量随马氏体变体的多 。 少而变化 如果刻痕直线与切变方向的相对方向 改变 , 刻痕线的走向和位移均会改变 。 也就是说 , 在不确定马氏体变体的数目和切变方向与刻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