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书(2)

合集下载

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自由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淀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绘制自由沉淀曲线。

去除率~沉速曲线(η~u 曲线)。

二、实验原理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

自由沉淀的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 公式。

悬浮物去除率的累积曲线计算:⎰+-=0000)1(P sdP u u P η 其中: η —— 总去除率P 0 、P —— 未被去除颗粒的百分比 u s 、u 0 —— 沉淀速度 实验用沉淀柱进行,如右图。

初始时,沉淀时间为0,悬浮物浓度为C 0,去除率η=0。

设水深为H (实验时为水面到取样口的垂直距离),在t i 时间能沉到H 深度的最小颗粒d i 的沉速可表示为:ii t Hu =。

实际上,沉淀时间ti 内,由水中沉至柱底的颗粒是由两部分颗粒组成,即沉速i s u u ≥的那一部分颗粒能全部沉至柱底,同时,颗粒沉速i s u u <的颗粒也有一部分能沉到柱底,这部分颗粒虽然粒径很小,沉速i s u u <,但这部分颗粒并不全在水面,而是均匀分布在整个柱内,因此,只要在水面以下,它们下沉至池底所用的时间小于或等于具有沉速ui 的颗粒由水面降至池底所用的时间ti ,则这部分颗粒也能从水中被除去。

在 t i 时间,取样点处实验水样的悬浮物浓度为C i ,沉速i s u u ≥(i d d ≥)的颗粒的去除率:000011i i i C C C P C C η-==-=-,其中,0C CP i i =表示未被去除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比。

绘制 P ~u i 关系曲线,可知121212000C C C C P P P C C C -∆=-=-=,P ∆是当选择的颗粒沉速由u 1降至u 2,即颗粒粒径有d 1减到d 2时,此时水中所能多去除的,粒径在d 1~d 2间的那部分颗粒的百分比。

当P ∆无限小时,dP 代表了小于d 1的某一粒径d 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比。

2012互换性-实验指导书(二)新

2012互换性-实验指导书(二)新

实验二几何误差测量(1)(圆度、圆柱度、平面度误差测量)一、实验目的明确圆度、圆柱度、平面度公差带形状及含义;掌握圆度、圆柱度、平面度误差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圆度、圆柱度、平面度误差测量。

三、实验设备百分表架、百分表、平台、小千斤顶、平板等。

四、实验方法(一)圆度与圆柱度误差测量1.圆度误差及测量、评定方法图2-1 圆度误差的定义圆度误差为包容同一横截面实际轮廓,且半径差为最小的两同心圆间的距离f,如图2-1所示。

圆度误差最小包容区域的判别方法是:由两同心圆包容被测实际轮廓时,至少有4个实测点内、外相间地在两个圆周上(即同心圆的内、外接点至少两次交替发生),如图2-1所示。

圆度误差最小区域的同心圆圆心,通常是和零件的测量回转中心不一致。

图中,O点是测量时的回转中心,O′测量点是圆度误差的评定中心。

在测量旋转面的若干个横截面中,取其中最大的圆度误差值作为被测旋转面的圆度误差。

目前通常采用四种圆度误差的评定方法:最小外接圆法、最大内切圆法、最小二乘圆法、最小区域法。

其中以最小区域法评定的圆度误差值为最小,能最大限度地通过合格品,是我国标准的定义法。

测量圆度误差的方法,主要有:圆度仪测量,两点法测量圆度误差,三点法测量圆度误差。

这里只介绍两点法测量圆度误差。

两点法测量圆度误差用千分尺在垂直于轴线的固定截面的直径方向进行测量,测量截面一周中直径最大差一半即为单个截面的圆度误差。

如此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其最大的误差值作为该零件的圆度误差。

此种测量方法,由于在测量截面内是两点接触,所以称为两点法。

如图2-2所示。

两点法测得的圆度误差f和各直径的测量最大读数差F有如下关系:f=F/K=F/2,K是反映系数。

2.圆柱度误差的检测与评定方法圆柱度误差是指包容实际表面且半径差为最小的两同轴圆柱面间的半径差f。

圆柱度误差综合地反映了圆柱面轴线的直线度误差、圆度误差和圆柱面相对素线间的平行度误差。

用它来综合评定圆柱面的形状误差是比较全面的,常用在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圆柱面。

实验二 信号放大电路实验(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 信号放大电路实验(测控电路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 信号放大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研究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的功能;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原理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具有电压放大倍数高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性或非线性元器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灵活地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

在线性应用方面,可以组成反相比例放大器,同相比例放大器,电压跟随器,同相交流放大器,自举组合电路,双运放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三运放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等。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将运放视为理想运放,就是将运放的各项技术指标理想化,满足下列条件(如表2-1所示)的运算放大器称为理想运放。

表2-1失调与漂移均为零等。

理想运放在线性应用时的两个重要特性:(1)输出电压O U 与输入电压之间满足关系式:)U U (U ud O -+-A = ,而O U 为有限值,因此,0U U ≈--+,即-+≈U U ,称为“虚短”。

(2)由于∞=i r ,故流进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可视为零,即称为“虚断”。

这说明运放对其前级吸取电流极小。

以上两个特性是分析理想运放应用电路的基本原则,可简化运放电路的计算。

1、基本放大电路: 1)反向比例放大器电路如图2-1所示。

对理想运放,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i 1FO U R R U -=,为了减少输入级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入平衡电阻F 12R //R R =图2-1 反向比例放大器 图2-2 同相比例放大器 2)同相比例放大器电路如图2-2所示。

对理想运放,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i 1FO )U R R 1(U += ,其中F 12R //R R =。

当∞→1R 时,i O U U =,即得到如图2-3所示的电压跟随器。

3)电压跟随器电路如图2-3所示。

对理想运放,该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i O U U =,图中F 1R R =,用以减少漂移和起保护作用。

有机化学实验2指导书

有机化学实验2指导书

有机化学实验2指导书实验一溴乙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从醇制备溴代烷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蒸馏装置和分液漏斗的使用法。

二、实验试剂溴化钠、95%乙醇、浓硫酸、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三、反应原理四、实验仪器和装置五、实验步骤与操作1、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6.5g研细的溴化钠,然后放入4.5mL水,振荡使之溶解,再加入5mL 95%乙醇,在冷却和不断摇荡下慢慢地加入9.5mL浓硫酸,同时用冰水浴冷却烧瓶。

2、投入2~3粒沸石,将烧瓶用75度弯管与直形冷凝管相连,冷凝管下端连接引管。

为了避免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10mL冷水及5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引管的末端刚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

3、在石棉网上用很小的火焰加热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发泡。

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

约30min后慢慢加大火焰,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馏出物为乳白色油状物,沉于瓶底。

4、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

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

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2mL浓硫酸)。

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 mL蒸馏瓶中。

5、装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

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物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

注意事项:[1]溴化钠要先研细,在搅拌下加入,以防止结块而影响反应进行;[2]反应结束后趁热将残液倒出,防止NaHSO4结块而不易倒出;[3]避免将水带入溴乙烷中,以免加浓硫酸放热损失产物。

六、思考题1、制备溴乙烷时,反应混合物中如果不加水,会有什么结果?2、粗产物中可能有什么杂质?是如何除去的?3、如果你的实验结果产率不高,试分析其原因。

实验二、肉桂酸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通过肉桂酸的制备学习并掌握Perkin反应及其基本操作。

电路、信号与系统(2)实验指导书

电路、信号与系统(2)实验指导书
[问题]
描述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编写求解上述方程的通用程序。
[建模]
将方程变形可得(用MATLAB语言表示)
a(1)*y(n)= b(1)*u(n)+…+ b(nb)*u(n-nb+1)- a(2)*y(n-1)-…- a(na)*y(n-na+1)
令us== [u(n),…, u(n-nb+1)]; ys=[y(n-1),…, y(n-na+1)]
x(n)={2,1,-1,3,1,4,3,7}(其中加下划线的元素为第0个采样点)在MATLAB中表示为:
n=[-3,-2,-1,0,1,2,3,4]; x=[2,1,-1,3,1,4,3,7];
当不需要采样位置信息或这个信息是多余的时候,可以只用x向量来表示。
(一)离散信号的MATLAB表述
[问题]
实验一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连续时间信号的特点;
2、掌握连续时间信号的MATLAB描述;
3、掌握连续LTI系统单位冲激响应的求解方法;
4、掌握连续LTI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严格说来,只有用符号推理的方法才能分析连续系统,用数值方法是不能表示连续信号的,因为它给出的是各个样点的数据。只有当样本点取得很密时才可看成连续信号。所谓很密,是相对于信号变化的快慢而言的。以下均假定相对于采样点密度而言,信号变化足够慢。
elseif lu<lh nh=0; nu=lh-lu;
else nu=0; nh=0;
end
dt=0.1;
lt=lmax;
u=[zeros(1, lt), uls, zeros(1, nu), zeros(1, lt)];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答案) 2讲解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答案) 2讲解

实验二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悉二阶模拟系统的组成。

2、研究二阶系统分别工作在ξ=1,0<ξ<1,和ξ> 1三种状态下的单位阶跃响应。

3、分析增益K对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P、峰值时间tp和调整时间ts。

4、研究系统在不同K值时对斜坡输入的稳态跟踪误差。

5、学会使用Matlab软件来仿真二阶系统,并观察结果。

二、实验仪器1、控制理论电子模拟实验箱一台;2、超低频慢扫描数字存储示波器一台;3、数字万用表一只;4、各种长度联接导线。

三、实验原理图2-1为二阶系统的原理方框图,图2-2为其模拟电路图,它是由惯性环节、积分环节和反号器组成,图中K=R2/R1,T1=R2C1,T2=R3C2。

图2-1 二阶系统原理框图图2-1 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由图2-2求得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1222122112/() (1)()/O i K TT U S K U S TT S T S K S T S K TT ==++++ :而二阶系统标准传递函数为(1)(2), 对比式和式得n ωξ==12 T 0.2 , T 0.5 , n S S ωξ====若令则。

调节开环增益K 值,不仅能改变系统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和ξ的值,可以得到过阻尼(ξ>1)、临界阻尼(ξ=1)和欠阻尼(ξ<1)三种情况下的阶跃响应曲线。

(1)当K >0.625, 0 < ξ < 1,系统处在欠阻尼状态,它的单位阶跃响应表达式为:图2-3 0 < ξ < 1时的阶跃响应曲线(2)当K =0.625时,ξ=1,系统处在临界阻尼状态,它的单位阶跃响应表达式为:如图2-4为二阶系统工作临界阻尼时的单位响应曲线。

(2) +2+=222nn nS S )S (G ωξωω1()1sin( 2-3n to d d u t t tgξωωωω--=+=式中图为二阶系统在欠阻尼状态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etn o n t t u ωω-+-=)1(1)(图2-4 ξ=1时的阶跃响应曲线(3)当K < 0.625时,ξ> 1,系统工作在过阻尼状态,它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临界阻尼时的单位阶跃响应一样为单调的指数上升曲线,但后者的上升速度比前者缓慢。

2022互换性-实验指导书(二)-图文

2022互换性-实验指导书(二)-图文

2022互换性-实验指导书(二)-图文实验二用内径百分表或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径一、实验目的1.熟悉测量内经常用的计量器具和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

2.加深对内径尺寸测量特点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1.用内径百分比测量内径。

2.用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径。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内径可用内径千分尺直接测量。

但对深孔或公差的等级较高的孔,则常用内径百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作比较测量(一)内径百分表1.百分表的结构和传动原理百分表是应用杠杆、齿轮、齿条等机械传动,将测量杆的微小直线位移经放大后转变为指针的偏转,从而指示出相应测量值的量具。

图2-1所示是百分表的外形和传动原理。

如图2-1(b)所示,有齿条的测量杆上、下移动,带动齿轮22传动,与齿轮22同轴的齿轮23也随之转动,而齿轮23又带动中心齿轮Z,及其同轴上的指针偏转。

游丝的作用力保证齿轮在正反转时在同一齿面啮合,从而消除齿轮啮合间隙所引起的误差。

弹簧是用来控制测量力的。

百分表的刻度盘上刻成100等份,当测量杆移动1mm时指针转一圈,因此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

百分表的测量范围有0~3mm、0~5mm、0~10mm三种,可在百分表表盘中的小刻度盘上来体现。

22.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是测量内孔的一种常用量仪,其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一般为6~10mm、10~18mm、18~35mm、35~50mm、50~160mm、160~250mm、250~400mm等。

图2-2所示为内径百分表的结构图。

内径百分表是用它的可换测头3(测量中固定不动)和活动测头2与被测孔壁接触进行测量的。

仪器盒内有几个长短不同的可换测头,使用时可按被测尺寸的大小来选择。

测量时,活动测头2受到一定的压力,向内推动镶在等臂直角杠杆1上的钢球4,使杠杆1绕支轴6回转,并通过长接杆5推动百分表的测杆而进行读数。

在活动测头的两侧,有对称的定位板8,装上测头2后,即与定位板连成一个整体。

定位板在弹簧9的作用下,对称地压靠在被测孔壁上,以保证测头的轴线处于被测孔的直径截面内。

实验2 网线制作及搭建简单局域网

实验2 网线制作及搭建简单局域网

实验二网线制作及搭建简单局域网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常用网线的种类•掌握在各种应用环境下非屏蔽双绞线制作网线的方法及连接方法•掌握网线连通性测试方法•掌握小型局域网的搭建方法二、实验设备压线钳一把、测线仪一个、双绞线若干段、RJ-45水晶头若干、交换机一台三、实验内容网线制作,截取适当长度的两段非屏蔽双绞线,分别与两只RJ45头连接成直通线或反转线,然后用网络测试仪测试其连通性。

利用交换机和所制作的网线,搭建简单的局域网。

四、背景知识网线常用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我们平时说的用于局域网的网线就是双绞线,是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

双绞线是由相互按一定扭矩绞合在一起的类似于电话线的传输媒体,每根线外边包裹绝缘层并使用色标进行标记。

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

进行缠绕的原理是如果将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则可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序,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

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如下图)。

目前,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非屏蔽双绞线,它由四对不同颜色的铜导线,即8芯线组成,每两条按一定规则绞在一起。

RJ45水晶头是安装在双绞线的两端,然后插在网卡、集线器或交换机的RJ45接口上。

图2-1双绞线在EIA/TIA-568标准中,将双绞线按电气特性区分为:三类、四类、五类线。

网络中最常用的是三类线和五类线,目前已有六类以上的。

UTP网线由一定长度的双绞线和RJ45水晶头组成。

做好的网线要将RJ45水晶头接入网卡或HUB等网络设备的RJ45插座内。

相应地RJ45插头座也区分为三类或五类电气特性。

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制作网线所需要的RJ45水晶接头前端有8个凹槽,简称“SE”(Position,位置)。

凹槽内的金属触点共有8个,简称“8C”(Contact,触点),因此业界对此有“8P8C”的别称。

实验2指导书 戴维宁定理的研究与应用

实验2指导书 戴维宁定理的研究与应用

实验2指导书 戴维宁定理的研究与应用预习内容阅读课本中戴维宁定理章节,预习实验的内容,手写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路实验箱。

2、验证戴维宁定理,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3、掌握常用测量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介绍1、戴维宁定理一个含独立电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电路(如图2-1(a )),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U S 和电阻R S 的串联组合等效置换(如图2-1(b )),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一端口电路的开路电压U OC ,电阻等于一端口电路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后的等效电阻。

图2-12、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 OC ,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测其短路电流I SC ,则内阻为:SCOCS I U R =。

若有源二端网络的内阻值很低时,则不宜测其短路电流。

(2)伏安法一种方法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曲线,如图2-2所示。

图2-2开路电压为U OC ,根据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 φ,则内阻为:IUR ∆∆==φtg S另一种方法是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以及额定电流I N和对应的输出端额定电压U N,如图2-1所示,则内阻为:N NOC S I UU R -=。

(3)半电压法如图2-3所示,当负载电压为被测网络开路电压U OC一半时,负载电阻R L的大小(由电阻箱的读数确定)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R S数值。

图2-3(4)零示法在测量具有高内阻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时,用电压表进行直接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为了消除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往往采用零示测量法,如图2-4所示。

零示法测量原理是用一低内阻的恒压源与被测有源二端网络进行比较,当恒压源的输出电压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相等时,电压表的读数将为“0”,然后将电路断开,测量此时恒压源的输出电压U,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

小学科学实验指导书一、引言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为小学科学实验提供一份指导书,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

二、实验目的通过开展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观察和体验自然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

三、实验设计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设计与学科内容和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实验。

确保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简便易得,操作步骤清晰易懂。

四、实验前准备在开展实验前,教师应对实验过程进行准备。

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根据需要准备好实验材料。

同时,教师还要对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行理解和备课,以便能够对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五、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和操作步骤。

然后,学生们可以依照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指导和纠正错误。

六、结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他们可以通过绘图、记录数据等方式,将实验结果呈现出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结果比较和分析,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

七、结果分析基于实验结果,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同时,他们也可以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是什么等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八、实验拓展在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拓展。

这样的实验可以是对基础实验的改进、扩展,也可以是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

通过实验拓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和现象。

九、实验总结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过程。

可以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学生的感受和体会。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能力。

十、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教师应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并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演示。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 雷 诺 数 实 验一、 实验目的1、 观察液体在不同流动状态时流体质点的运动规律2、 观察流体由层流变紊流及由紊流变层流的过度过程3、 测定液体在圆管中流动时的下临界雷诺数2c e R二、 实验原理及实验设备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由两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其阻力性质也不同。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可表征为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水箱中的水位恒定,即水头H 不变。

如果管路中出口阀门开启较小,在管路中就有稳定的平均速度v ,微启红色水阀门,这是红色水与自来水同步在管路中沿轴线向前流动,红颜色水呈一条红色直线,其流体质点没有垂直于主流方向的横向运动,红色直线没有与周围的液体混杂,层次分明地在管路中流动。

此时,在流速较小而粘性较大和惯性力较小的情况下运动,为层流运动。

如果将出口阀门逐渐开大,管路中的红色直线出现脉动,流体质点还没有出现相互交换的现象,流体的流动呈临界状态。

如果将出口阀门继续开大,出现流体质点的横向脉动,使红色线完全扩散与自来水混合,此时流体的流动状态微紊流运动。

图1雷诺数实验台示意图1.水箱及潜水泵2.接水盒3. 上水管4. 接水管5.溢流管6. 溢流区7.溢流板8.水位隔板9. 整流栅实验管 10. 墨盒 11. 稳水箱 12. 输墨管 13. 墨针 14.实验管15.流量调节阀雷诺数表达式e v dR ν⋅=,根据连续方程:A=v Q ,Qv A=流量Q 用体积法测出,即在Δt 时间内流入计量水箱中流体的体积ΔV 。

tVQ ∆=42d A π=式中:A —管路的横截面积;d —实验管内径;V —流速;ν—水的粘度。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水箱充满,将墨盒装上墨水。

启动水泵,水至经隔板溢流流出,将进水阀门关小,继续向水箱供水,并保持溢流,以保持水位高度H 不变。

2、缓慢开启阀门7,使玻璃管中水稳定流动,并开启红色阀门9,使红色水以微小流速在玻璃管内流动,呈层流状态。

3、开大出口阀门15,使红色水在玻璃管内的流动呈紊流状态,在逐渐关小出口阀门15,观察玻璃管中出口处的红色水刚刚出现脉动状态但还没有变为层流时,测定此时的流量。

《材料化学综合实验II》实验指导书-2012-2013年第二学期-20130315

《材料化学综合实验II》实验指导书-2012-2013年第二学期-20130315

《材料化学综合实验II》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一、实验目的1. 掌握二氧化钛的溶胶-凝胶的制备方法。

2. 了解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原理。

3. 熟悉测定光催化性能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1、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溶胶-凝胶法是20世纪 80年代兴起的一种制备纳米粉体的湿化学方法,具有分散性好、煅烧温度低、反应易控制等优点。

制备溶胶所用的原料为钛酸丁酯(Ti(O-C 4H 9)4)、水、无水乙醇(C 2H 5OH)以及盐酸(或者醋酸、硝酸等)。

反应物为钛酸丁酯和水,分散介质为乙醇,盐酸用来调节体系的酸度防止钛离子水解过速,使钛酸丁酯在乙醇中水解生成钛酸(Ti(OH)4),钛酸脱水后即可获得TiO 2。

水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Ti(O-C 4H 9)4+4H 2O Ti(OH)44C 4H 9OH +Ti(OH)4Ti(OH)42TiO 24H 2O+ 在后续的热处理过程中,只要控制适当的温度条件和反应时间,就可以获得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钛。

2、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污染物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的代表,在太阳能光解水, 污水处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TiO 2有三种晶型,四方晶系的锐钛矿型、金红石型和斜方晶系的板钛型。

此外,还存在着非晶型TiO 2。

其中板钛型不稳定;金红石型禁带宽度为3ev ,表现出最高的光敏性,但因为表面电子-空穴对重新结合的较快,几乎没有光催化活性;锐钛矿禁带宽度稍大一些,为3.2ev ,在一定波长范围的紫外光辐照下能被激发,产生电子和空穴,且二者能发生分离,另外它的表面对O 2的吸附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当它受到波长小于或等于387.5nm 的光(紫外光)照射时,价带的电子就会获得光子的能量而越前至导带,形成光生电子(e -);而价带中则相应地形成光生空穴(h +),如图1所示。

如果把分散在溶液中的每一颗TiO 2粒子近似看成是小型短路的光电化学电池,则光电效应应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别迁移到TiO2表面不同的位置。

2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指导书

2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指导书

气体定压比热测定实验指导书气体定压比热容的测定实验是工程热力学基本实验之一,实验中涉及温度、压力、热量(电功率)、流量等基本量的测量,计算中用到比热及混合气体(湿空气)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实验的目的是增加热物性实验研究方面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验要求1. 了解气体比热测定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构思。

2. 熟悉本实验中测温、测压、测热、测流量的方法。

3. 掌握由基本数据计算出比热值和比热公式的方法。

4. 分析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可能途径。

二、实验装置介绍1、实验所用的设备和仪器仪表由风机、流量计,比热仪本体、电功率调节测量系统共四部分组成,实验装置系统如图1所示。

2、装置中采用湿式流量计测定气流流量,流量计出口的恒温槽用以控制测定仪器出口气流的温度。

装置可以采用小型单级压缩机或其它设备作为气源设备,并用钟罩型气罐维持供气压力稳定。

气流流量用调节阀1调整。

3、比热容测定仪本体(图2)由内壁镀银的多层杜瓦瓶2,进口温度计1和出口温度计8(铂电阻温度计或精度较高的水银温度计)电加热器3和均流网4,绝缘垫5,旋流片6和混流网7组成。

4、气体自进口管引入,进口温度计4测量其初始温度,离开电加热器的气体经均流网4均流均温,出口温度计8测量加热终了温度,后被引出。

5、该比热仪可测300℃以下气体的定压比热。

三、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实验中需要测定干空气的质量流量g m 、水蒸气的质量流量w m 、电加热器的加热量(即气流吸热量)'p Q 和气流温度等数据,测定方法如下:1.干空气的质量流量g m 和水蒸气的质量流量w m电加热器不投入,摘下流量计出口与恒温槽连接的橡皮管,把气流流量调节到实验流量值附近,测定流量计出口的气流干球温度0t 和湿球温度w t 温度(或由流量计上的温度计测量和相对湿度ϕ),根据0t 与w t (或0t 与ϕ值)由湿空气的焓-湿图确定含湿量d (g /k g ),并计算出水蒸气的容积成分水蒸气的容积成分计算式:622/1622/d d y w += (1)d --- 克水蒸汽/千克干空气. 图1测定空气定压比热容的实验装置系统1-节流阀;2-流量计;3-比热仪本体;4-温控仪;5功率表;6开关;7-风机。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第二版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第二版
式中:K——仪表常数。 由式(3)可知,当仪表常数 K 确定后,感应电动势 E 与流量 Q 成正比。 E 通常为流量信号,将流量信号输入转换计,经过处理,输出与流量成正比的 4~20mADC 信号, 可与单元组合仪表配套,对流量进行显示、记录、计算、调节等。 注意事项: 1、电磁流量计为贵重仪器,接线正式投入运行之前,应严格检查安装、接线是否正确。 2、将传感器前后阀门打开,让传感器测量管内冲满被测介质。 (二)对象特性测试 工业过程动态数学模型的表达方式很多,其复杂程度相差悬殊。对于数学模型,应根据实际应 用情况提出适当的要求。一般说来,用于控制的数学模型并不要求十分准确。闭环控制本身具有一 定的鲁棒性,模型本身的误差可视为干扰,而闭环控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自动消除干扰的能力。 实际生产过程的动态特性非常复杂,往往需要作很多近似处理。有些近似处理需要作线性化处 理、降阶处理等,但却能满足控制的要求。建立数学模型有两个基本方法,即机理法和实验法。实 验法一般只用于建立输入输出模型。它的特点是把被研究的工业过程视为一个黑匣子,完全从外部 特性上测试和描述它的动态性质,因此不需要深入掌握其内部机理。 通过简单的测试获得被被控对象的阶跃响应,进一步把它拟合成近似的传递函数,是建立被控 对象数学模型简单有效的方法。用实验法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首先要选定模型的结构。典型 的工业过程的传递函数可以取为各种形式,例如: 1、 一阶惯性环节加纯延迟 一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
引言
浙江求是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 PCT 系列过程控制实验系统装置,可以非常好地满足过程控制 课程实验的要求。在这套设备由被控对象和控制台组成,通过手动或计算机控制,可以将被控对象 转变成不同特性的过控对象,因此,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简单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的单回路 控制,而且也可以进行一系例复杂控制系统实验如:变比值控制、Simth 预估控制、解耦控制、三容 液位控制、换热器温度控制等。 一、PCT 系列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特点:

2 实验指导书(2010.4)

2  实验指导书(2010.4)

页眉内容《数学实验》实验指导书龚劬重庆大学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录预备实验——桥梁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 MATLAB软件入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2 方程模型及其求解算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3 收敛与混沌——迭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4 微分方程模型、求解及稳定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5 插值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6 数据拟合及参数辨识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7 回归分析模型、求解及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8 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计算机模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9 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及灵敏度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0 非线性规划与多目标规划模型及其求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1 如何表示二元关系—图的模型及矩阵表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2指导书 基尔霍夫定律与电位的研究(电工)

实验2指导书 基尔霍夫定律与电位的研究(电工)

基尔霍夫定律与电位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研究电路中各点电位与参考点的关系。

3.掌握电工仪表的使用和直流电路的实验方法,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

二、实验预习1.打印实验指导书,预习实验的内容,了解本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

2.计算各表中要求的电压、电流理论值,写出计算过程。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NEEL-II 型电工电子实验装置。

四、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

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 =0,一般定义流入结点的电流相加,流出结点的电流相减。

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 =0,一般定义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相加,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相减。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参考方向应与电流参考方向一致。

2.电位:在直流电路中,任一点的电位是以参考点的电位为零来确定的,不同的参考点对应不同的电位值,而电位差值与参考点无关。

五、实验内容本实验在直流电路实验单元中进行,按图1接好线路。

其中1S U (12V )和2S U (18V )由直流稳压电源调出,数值以直流数字电压表测量读数为准。

开关1S 投向1S U 侧,开关2S 投向2S U 侧,开关3S 投向3R 侧。

以A 节点验证KCL ,以ADEF 构成回路I 和ABCD 构成回路Ⅱ验证KVL ,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1I 、2I 、3I 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图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电路1.验证KCL定理:使用直流电流表按表1的要求测量,以验证KCL定理。

(1)熟悉电流测量电缆的结构,将电缆插头的红接线端接到电流表的红(正)接线端,电缆插头的黑接线端接到电流表的黑(负)接线端。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2)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2)

课程教案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所属院部:建筑工程与艺术学院教学班级:教学时间:2015—2016 学年第 1 学期湖南工学院实验一 拉伸实验一、本实验主要内容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实验.二、实验目的与要求1.测定低碳钢的流动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截面收缩率ψ和铸铁的强度极限b σ.2。

根据碳钢和铸铁在拉伸过程中表现的现象,绘出外力和变形间的关系曲线(F L -∆曲线)。

3.比较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口情况。

三、实验重点难点1、拉伸时难以建立均匀的应力状态.2、采集数据时,对数据的读取.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提问、讨论、启发、演示、辩论等;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实验的理论指导和提醒学生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1、低碳钢拉伸图分为几阶段?每一阶段,力与变形有何关系?有什么现象?2、低碳钢和铸铁在拉伸时可测得哪些力学性能指标?用什么方法测得?实验一 拉伸实验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实验之一。

由本实验所测得的结果,可以说明材料在静拉伸下的一些性能,诸如材料对载荷的抵抗能力的变化规律、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等重要机械性能,这些性能是工程上合理地选用材料和进行强度计算的重要依据。

一、实验目的要求1。

测定低碳钢的流动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延伸率δ、截面收缩率ψ和铸铁的强度极限b σ.2.根据碳钢和铸铁在拉伸过程中表现的现象,绘出外力和变形间的关系曲线(F L -∆曲线).3。

比较低碳钢和铸铁两种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口情况。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万能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分规等。

三、拉伸试件金属材料拉伸实验常用的试件形状如图所示。

图中工作段长度l 称为标距,试件的拉伸变形量一般由这一段的变形来测定,两端较粗部分是为了便于装入试验机的夹头内。

为了使实验测得的结果可以互相比较,试件必须按国家标准做成标准试件,即5l d =或10l d =。

对于一般板的材料拉伸实验,也应按国家标准做成矩形截面试件.其截面面积和试件标距关系为l =l =,A 为标距段内的截面积.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低碳钢的拉伸实验(1)试件的准备:在试件中段取标距10l d =或5l d =在标距两端用分规打上冲眼作为标志,用游标卡尺在试件标距范围内测量中间和两端三处直径d (在每处的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各测一次取其平均值)取最小值作为计算试件横截面面积用。

机械设计基础螺栓连接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螺栓连接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

机械设计基础螺栓连接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螺栓连接性能测试实验指导书——(2)螺栓组连接受力与相对刚度实验一、实验目的1、验证螺栓组连接受力分析理论;2、了解用电阻应变仪测定机器机构中应力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工作原理螺栓组连接实验台由螺栓连接、加载装置及测试仪器三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螺栓组连接是由十个均布排列为二行的螺栓将支架11和机座12连接起来而构成。

加载装置是由具有1:100放大比的两极杠杆13和14组成,砝码力G经过杠杆放大而作用在支架上的载荷为P,因此,连接接触面将受有横向载荷P和翻转力矩M。

(N·㎜)(N)式中l—力臂(㎜)由于P和M的作用,在螺栓中引起的受力是通过贴在每个螺栓上的电阻应变片15的变形并借助电阻应变仪而测得。

电阻应变仪是通过载波电桥将机械量转换成电量实现测量的。

如图2所示,将贴在螺栓上的电阻应变片1作为电桥一个桥臂,温度补偿应变片2为另一个桥臂。

螺栓不受力时,使电桥呈现平衡状态。

当螺栓受力发生变形后,应变片电阻值发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输出一个电压讯号,经放大、检波等环节,便可在应变仪上直接读出应变值来。

经过适当的计算就可以得到各螺栓的受力大小。

图1螺栓连接实验台结构简图1,2,……10—实验螺栓;11—支架;12—机座;13—第一杠杆;14—第二杠杆;15—电阻应变片;16—砝码(相关尺寸:l=200㎜;a=160㎜;b=105㎜;c=55㎜;G=22N)图2电桥工作原理图本实验是针对不允许连接接合面分开的情况。

螺栓预紧时,连接在预紧力作用下,接合面间产生挤压应力。

当受载后,支架在翻转力矩M作用下,有绕其对称轴线0-0翻转趋势,使连接右部挤压应力减小,左部挤压应力增加。

为保证连接最右端处不出现间隙,应满足以下条件:(1)式中Qp—单个螺栓预紧力(N);Z—螺栓个数Z=10;A—接合面面积A=a(b-c)(㎜2)M—翻转力矩M=PlW—接合面抗弯剖面模量(㎜3)化简(1)式得为保证一定安全性,取螺栓预紧力为(2)螺栓工作拉力可根据支架静力平衡条件求得,由平衡条件有:M=Pl=F1r1+F2r2+…+Fzrz(3)式中F1、F2…Fz—各螺栓所受工作力r1、r2…rz—各螺栓中心到翻转轴线的距离根据螺栓变形协调条件有:(4)由式(3)和式(4)可得任一位置螺栓工作拉力(5)在翻转轴线0-0右边,Fi使螺栓被拉紧,轴向拉力增大,而在0-0线左边的螺栓被放松,预紧力减小。

实验指导书_ 2_

实验指导书_  2_

实验指导书王恒升 编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06年9月自动控制原理-1-实验一 一阶RC 电路的阶跃响应一、基本理论一阶RC 电路是典型的一阶系统例子,本实验的电路原理如图1-1。

根据电路理论很容易写出以下方程u i u 0−R i11−()i C tu 0d d ⋅ oru 01C 0tτi ⌠⎮⌡d ⋅12−()由式(1-1)可以得到图1-2(a),再由式(1-2)可以得到图1-2(b),此即为一阶RC 电路的一种方框图表达形式。

图(1-1)与图1-2(b)的区别是明显的,前者的线条代表连接导线,符号代表实际的电阻与电容器件,当有输入电压时线路中有电流i 流过。

后者只是代表电路中各物理量(信号)之间的运算关系,其中并没有实际的物理量存在。

如果在电路图中有一个分支,其中的支路电流会比总电流小分支越多,后面分支中(a)(b)图1-2 RC 串联电路的一种方框图R图1-1 RC 串联电路-2-的电流越小;而方框图中的信号并不会因为分支而有所变化(如1-2(b)中的输出点),信号的分支不影响信号的强弱。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方框图是数学关系式的图形表达,直观地描述了信号之间的运算关系。

如果用复频域表达,在零初始条件对式(1-1)、式(1-2)取拉普拉斯变换,可得到式(1-3),该式的运算关系可用图1-3表出。

U i s ()U 0s ()−RI s ()U 0s ()1C s⋅I s ()⋅13−()由式(1-3)可以容易地写出传递函数式,G s ()U 0s ()U i s ()1R C ⋅s ⋅1+14−()综上所述,一个RC 串联电路可以表示为: 1.用图形符号连接起来的电路图; 2.用数学式表达出的运算关系; 3.用方框图表达出的运算关系这几种方法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同一物理系统,都是这一物理系统的模型,其中电路图是一种“物理模型”,运用物理定律(欧姆定律、克希霍夫定律等)对实际物理系统进行简化,以“路”的方式研究串联RC 电路中的电磁现象;后两种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其中的物理量(信号)的运算关系,更强调其中的“运算”,甚至于可以暂时撇开RC 串联电路的物理系统本身,只研究变量之间的运算关系,因此是这一系统的“数学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 实验报告要求2.1 实验报告书写目录及规范1)实验目的2)实验内容3)程序设计思路及流程图4)预习编写源程序代码5)调试好的实验源程序代码6)实验结果7)实验结果分析8)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总结9)思考题 2.2 实验报告书写注意事项1、每次实验必须有预习报告,没有预习报告不允许进入实验室。

2、实验报告原则上必须手写。

3、预习报告中,要有自己试编的程序流程图和代码。

4、实验结果与结果分析不同,实验结果是对实验过程和效果的客观描述,结果分析是根据理论知识或者实验要求对实验结果的评判分析,这两个缺一不可。

5、实验结果需要对设计程序的所有功能进行全面验证,必须要全面,否则不能说明所设计程序的正确性。

6、所设计程序代码,必须层次结构分明,括号要上下严格对其,严禁所有代码都顶头写。

7、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处理最终实验报告,按时提交。

最终报告要求第3章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共有10个,其中9个验证性实验,每个实验2学时;1个设计性实验:二叉排序树的建立与遍历,4个学时,总共22学时。

实验一顺序表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顺序表的逻辑特征。

2、掌握顺序表的描述方法、特点及有关的概念。

3、掌握顺序表上的插入和删除等基本操作算法。

二、实验内容在顺序表List[]中,实现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包括:初始化顺序表,在表中插入元素、删除元素。

基本要求:1)顺序表的元素个数可随意设定;2)可连续测试任意多个元素的插入、删除,(插入、删除位置及要插入元素数值均从键盘输入);3)任一操作结束后将顺序表中的内容输出;4)可由用户选择退出程序;5)自己设计、编写插入子函数程序,并调试。

三、程序设计说明顺序表又称为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它是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放线性表的各个元素。

可按如下格式定义顺序表:#define MAXLEN 50 /* 定义顺序表最大元素个数50 */typedef struct{datatype List[MAXLEN]; /* 定义顺序表List */ int Num; /* 定义顺序表表长*/}Seqlist;各功能函数模块:1)initiq(Seqlist *la)函数:初始化顺序表;2)insertq(Seqlist *la,int n)函数:实现插入功能;3)deleteq(Seqlist *la,int n)函数:实现删除功能;4)print(Seqlist *la)函数:实现输出功能;四、部分参考源程序段#include <stdio.h>#define MAXLEN 50typedef int datatype;typedef struct{datatype List[MAXLEN];int Num;}Seqlist;void initiq(Seqlist *la );int insertq(Seqlist *la,int n);int deleteq(Seqlist *la,int n);int print(Seqlist *la);void main(){Seqlist la;int s,n; /* s 选择输入,n 插入或删除数据的个数*/printf("请输入你的选择: 1---initiate 2---insert 3---delete 4---print 5---exit\nyour choice =");scanf("%d",&s);while(s!=5){if(s==1){initiq( &la );printf("完成初始化!\n");}else if(s==2){printf("请输入待插入的数据个数:");scanf("%d",&n);insertq(&la,n);print(&la);}else if(s==3){printf("请输入待删除的数据个数:");scanf("%d",&n);deleteq(&la,n);print(&la);}else if(s==4){print(&la);}elseprintf("你的选择是错误的!\n ");printf("请输入你的选择: 1---initiate 2---insert 3---delete 4---print 5---exit\nyour choice =");scanf("%d",&s);}}void initiq(Seqlist *la ) /*初始化*/{la-> Num=0;}int insertq(Seqlist *la,int n) /*插入*/ {请同学们自己设计编写。

}int deleteq(Seqlist *la,int n) /*删除*/ {int i,j; /* i 删除位置,j 顺序表下标*/ while(n){if (la->Num<=0){printf ("\n 表空,不能删除!\n");return 0;}printf("请输入删除的位置:");scanf("%d",&i);if (i<0||i>=la->Num){printf ("\n 删除位置错误!\n");}else{for ( j=i+1; j<la->Num; j++)la->List[j-1]=la->List[j];la->Num--;n--;}}printf("删除完成!\n");return 1;}int print (Seqlist *la) /*显示输出*/ {int m;if (la->Num<=0){printf("顺序表为空!\n");return 0;}else{printf("当前的顺序表为:\n");for(m=0;m<la->Num;m++)printf("List[%d]=%d ",m,la->List[m]);printf("\n表长为%d\n",la->Num);return 1;}}五、注意事项1、如果在编译过程中出现:ext1.obj : error LNK2005: _main already defined in shi1-1.objDebug/shi1-1.exe : fatal error LNK1169: one or more multiply defined symbols foundError executing link.exe.这样的错误,是因为没有关上次的工作区。

2、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先要初始化,然后才能进行插入、删除操作。

3、插入时,插入位置必须小于等于现有元素个数。

4、删除时,删除位置为顺序表位置,即0~元素个数减1。

5、程序设计只是识别数字,而不识别字母。

所以在输入数据时而输入了字母程序不会提示错误,而是直接进入死循环。

六、思考题设顺序表L中的数据元素按递增排列,编写一个算法,将数据元素x插入到顺序表L的适当位置上,以保持顺序表的有序性。

实验二单链表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链表的逻辑结构特征。

2、掌握链表的描述方法、特点及有关概念。

3、掌握链表的建立、插入、删除以及查找的基本操作算法。

二、实验内容实现单链表的基本操作,包括:建立单链表,插入结点,删除结点,查找结点,打印输出单链表中的所有结点。

基本要求:1)单链表的结点个数可随意设定;2)可连续测试任意多个结点的插入、删除,(插入位置、插入结点的数据及被删除结点的数据要从键盘输入);3)根据键盘输入的数据在单链表中查找结点;4)任一操作结束后将单链表中的内容输出;5)可由用户选择退出程序。

6)自己设计、编写查找及显示输出子函数程序,并调试。

三、实验程序设计说明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一种物理存储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存储结构,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是通过链表中的指针链接的次序实现的。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只有一个指针域的链表称为单链表。

可按如下格式定义单链表的结点结构:typedef struct node{datatype data; /*结点数据域*/struct node *next; /*结点指针域*/}各功能函数模块:1)initiate(slnode **h)函数:初始化单链表h;2)append(slnode *h)函数:建立单链表h;3)insert(slnode *h, int n)函数: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插入结点n;4)delete(slnode *h, int n)函数:删除结点n;5)search(slnode *h, datatype x)函数:查找结点;6)print(slnode *h)函数:显示输出。

四、部分参考源程序段#include <stdio.h>#include <malloc.h>#include <stdlib.h>typedef int datatype;typedef struct node{datatype data;struct node *next;}slnode;int l; /*保存查找到的结点位置*/int initiate(slnode **h);int append(slnode *h);int insert(slnode *h, int n);int deletet(slnode *h, int n);slnode * search(slnode *h, datatype x);void print(slnode *h);void main(){slnode *h,*s;int sel,n,x; /* sel 选择输入,n 插入或删除结点的个数,x 要查找的结点数据*/initiate(&h);printf("请输入你的选择: 1---initiate 2---append 3---insert 4---delete 5--- search 6---print 7---exit\nyour choice =");scanf("%d",&sel);while(sel!=7){if(sel==1){initiate(&h);}else if(sel==2){append(h);print(h);}else if(sel==3){printf("请输入待插入的结点个数:");scanf("%d",&n);insert(h,n);print(h);}else if(sel==4){printf("请输入待删除的结点个数:");scanf("%d",&n);deletet(h,n);print(h);}else if(sel==5){printf("请输入要查找的结点数据:");scanf("%d",&x);s=search(h,x);if(s!=NULL)printf("查找成功,结点位置为:%d\n",l);}else if(sel==6){print(h);}elseprintf("你的选择是错误的!\n ");printf("请输入你的选择: 1---initiate 2---append 3---insert 4---delete 5--- search 6---print 7---exit \nyour choice =");scanf("%d",&sel);}}/*初始化*/int initiate (slnode **h){*h=( slnode * )malloc(sizeof(slnode));if (*h==NULL){printf("初始化失败!\n");return 0;}(*h)->next=NULL;printf("完成初始化!\n");return 1;}/*建立单链表*/int append (slnode *h){slnode *p,*q;int n,i; /* n 单链表中最初的结点数*/datatype a[10]; /* a 单链表中最初的数据*/if(h==NULL){printf("单链表未初始化!\n");return 0;}printf("请输入单链表最初的结点数n=");scanf("%d",&n);printf("请输入各个结点数据域的值:");for(i=0;i<n;i++){scanf("%d",&a[i]);}p=h;for(i=0;i<=n-1;i++){if ((q=( slnode * )malloc(sizeof(slnode)))==NULL){printf("新结点空间申请失败!\n");return 0;}q->data=a[i];q->next=NULL;p->next=q;p=q;}return 1;}/*插入*/int insert (slnode *h, int n){slnode *p, *q;int i, j; /* i 插入结点的位置*/datatype x; /* x 插入结点的数据*/p=h;j=0;while(n){printf("请输入插入结点的位置及结点数据:");scanf("%d%d",&i,&x);while((p->next!=NULL)&&(j<i-1)){p=p->next;j++;}if(j!=i-1){printf("\n插入位置不合理!\n");}else{if ((q=( slnode * )malloc(sizeof(slnode)))==NULL){printf("新结点空间申请失败!\n");return 0;}q->data=x;q->next=p->next;p->next=q;n--;}}printf("插入完成!\n");return 1;}/*删除*/int deletet (slnode *h, int n){slnode *p,*s;int m; /*m 保存被删除结点的个数*/datatype x; /* x 被删除结点的数据*/p=h;m=n;while(n){printf("请输入第%d个被删除结点的数据:",m-n+1);scanf("%d",&x);s=search(h,x);if(s==NULL)continue;p=s->next;s->next=p->next;free(p);n--;}return 1;}/*查找*/slnode * search(slnode *h, datatype x){请同学们自己设计编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