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平—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a 梅花鹿; b bangul鹿; c Buchara公鹿; d Izubr; e 马鹿; f 东欧马鹿
4、生物进化的原因
• 遗传变异 • 自然选择 • 隔离
5、生物多样性进化的主要历程
年代 太古代 元古代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时间 38.5亿年—20亿年前 20.0亿年——5.7亿年前
5.7亿年——2.48亿年前 2.48亿年——0.65亿年前 0.65亿年——至今
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的表现形式。
三、物种多样性的科学属性
1、物种多样性的科学含义
(1)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定群落或生态系统单元的物 种多样性,指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马克平 1994; Magurran Fiedler 和Jain 1992;Frankel等 1995) (2)区域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总和。 主要是从分类学、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角度对一个区 域内物种的状况进行研究,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
非洲 非洲 非洲 非洲 南美洲 南美洲 南美洲 南美洲 南美洲
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度常用的主要有以下方法
① 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指一个区域内所有 物种数目或某特定类群的物种数目 (Franket等 1995)。
② 单位面积物种数目或物种密度(species density): 有时从物种一面积关系考虑把物种数目和区域面积 取对数求比值。 (Cowling Hilton- Taylor 1994)
Myers(1988年)依据极高的特有性水平、严重 受 威 胁 的 程 度 这 两 个 标 准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划 分 出 了 18 个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
各热点地区所在洲系统计
热点地区 1、马达加斯加 2、坦桑尼亚 3、象牙海岸 4、南非开普敦地区 5、西亚马逊高地 6、哥伦比亚乔省 7、厄瓜多尔西部 8、智利中部 9、巴西大西洋沿岸

01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01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景观功能是指生态客体即物种 能量和物质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景观异质性可降 低稀有的内部种 Interior species 的丰富度 增加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景观要素的边缘种
Edge species 的丰富度 物种的繁衍和扩张可能消除 改变或创造整个景观要素 同时其 迁移又受到景观异质性的制约 Forman 等 1986 随着空间异质性的增加 会有更多的能 量流过景观要素的边界 矿质养分不仅可以流入和流出景观 而且还可以通过动物 水和风
2 2 物种多样性
此处的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 与生态多样性研究中的物种多样性不 同 前者是指一个地区内物种的多样化 主要是从分类学 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角度对一 定区域内物种的状况进行研究 而后者则是从生态学角度对群落的组织水平进行研究 物 种多样性的现状 包括受威胁现状 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演化及维持机制等是物种多样性 的主要研究内容 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编目即物种多样性编目是一项艰巨而又急待加强的 课题 是了解物种多样性现状包括受威胁现状及特有程度等的最有效的途径 然而 目前我 们甚至不能将地球上的物种估计到一个确定的数量级 世界资源研究所等 1992 Wilson 等 1988 其变化幅度为 500 万至 3000 万种 Wilson 等 1988 甚或 200 万至 亿种 世界 资源研究所等 1992 即使是目前已定名或描述的物种数目也不十分清楚 一种说法为 140 万种 世界资源研究所等 1992 Wilson 等 1988 一种说法为 170 万种 Wilson 1985 Tangley 1986 Shen 1987 要想搞清这些问题 困难是相当大的 此外 物种的濒危状 况 灭绝速率及原因 生物区系的特有性 如何对物种进行有效地保护与持续利用等都是物 种多样性研究的内容

第十章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马克平)

第十章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马克平)

第十章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马克平 1引言  生物群落是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其内部存在言极为复杂的相互联系即系统的加合性或突生性使得该集合体或生态单元具有与组成它的种群不同的静态和动态特征结构在一定的景观或区域内而景观的异质性格局是由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决定的不论从概念上还是测度方法上都相对比较成熟而对于功能和动态多样性的研究则甚为少见但实践上难度较大以往的群落多样性研究除旨在揭示群落客观存在的物种还试图通过结构与功能间相关关系来间接地揭示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当时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群落中物种ArrheniusGleason192519341932英国多样性指数的概念1958年用此函数来测度多样性此后又有大量的多样性测度指数提出它都是把物种数和均匀度结合起来的一个单一的统计量就形成了大量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已是一个无用的概念Hurlbert一些学者试图提出更具普遍意义的多样性指数表达式以包括已经提出的重要的多样性指数Hill此外1964等还提出了均匀度的测度公式自70年代中期以来1972197519751984等对生物群落多样性测度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  我国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万方浩等吴亚等尤民生等1992高宝嘉等李代芹等彭少麟等王伯荪等钱宏高宝嘉等郝占庆等物种相对多度模型物种丰富度与相对多度综合形成的指数是最简单直至目前特别是植物生态学家使用MagurranBeaman等则物种丰富度会提供很有用的信息物种丰富度几乎是没有意义的换言之但二行之间又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一般采用两种方式用单位面积的物种数目Hurlbert来测度物种的丰富程度一般用每平方米的物种数目表示即数量丰度这种方法多用于水域物种多样性研究Kempton等样方大小往往是不同的500个个体此时因为样方的大小对物种丰富度有很大的影响SandersRarefaction technique19681971  ∑−−−−−=]})!(/!/[])!(!/)![(1{)(i i iin N n N n NN n N N S E 式1 式中S N为拟稀疏标准化的样方中记录的个体总数 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不同大小的样方间物种丰富度的可比性Magurran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同样大小的样方物种丰富度除用一定大小的样方内物种的数目表示外dwhittaker其中比较重要的有dGL=S/lnA (Gleason,1922) 式2 dMa=(S-1)/lnN (Margalef,1958) 式3 dMe=S/N1/N (Menhinick,1964) 式4 dMo=S/N (Monk,1996) 式5 式中 N为所有物种的个体数目  A为样方面积 物种丰富度是物种多样性测度中较为简单且生物学意义明显的指数关键的环节是样方大小的控制WhittakerMagurranConnor等这种方法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不能全面地反映群落的多样性水平潜在定居者的数量距离定居者来源地的远近群落面积的人小和群落内物种问的相互作用等 2 物种的相对多度模型 物种的绝对多度可以以个体数量植物盖度基面积以及生产力等为测度指标为了讨论方便  物种丰富度是指一定大小的样方中的物种数目也可以用生物量的差异忽略富集种Rare Species至少对于信息的利用是不充分的大多数生物群落都由许多物种组成Pielou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其普适性如何种曲线如二的唯一的理论分布形式那么就可能揭示出参数值与其描述的群落类型之间的有意义的相互关系MagurranPielouFisher等May在对群落中物种多度分布格局不了解的情况下否则会导致错误的结论Fisher等当物种多度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时1973作为多样性指数的n*一02作为多样性的测度指标两个分量1971和1og李典漠即物种重要性顺序Ranked-abundance list只有少数几个种时列出所有的物种多度表样方中含有大量物种个体数少的稀疏种很多时最常用的方法是列出由r个个体组成的物种的数目fr(r=1显然这样做的结果即可形成物种Pielou物种多度的分布可以由若干理论分布拟合Pielou么枕生等Wilson有4个理论分布模型效果较好PiclouMayMcNaughtonMagurranWilson对数止态分布对数级数分布和分割线段模型2 1 几何级数分布元村勋首次用几何级数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提出了生态位优先占领假说群落中物种对资源的占有作如下分配位优势种优先占领有限资源的一定部分依此类推同时假设每个物种的个体数量与它所占领资源的多少成比例或生物量是第二位优势种的若干倍Whittaker1972  1)1([−−=r r p p E A 式6 式中  p为最重要物种占有资源的比例如果第一个物种利用总资源量的13939其余类推物种多度的几何级数分布多出现在物种贫乏的环境或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物种多度分布则可能转变为对数级数分布2Log series distribution在研究鳞翅目昆虫的物种多度分布时应用了对数级数分布Williams首次提出了多样性指数的概念使其在动物物种分布特别是在昆虫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这一理论分布的性质的研究更加深入MagurranSouthwood1975ThOmas等Lollium perenne的物种多度格局物种多度分布往往服从对数级数分布稀疏种很多的格局1981兰人工针叶林中的林下植被的物种多度分布服从对数级数分布 x2/2x3/3xn/n 式7 式中x为预期只有1个个体的物种数目x2/2为预期具有之个个体的物种数目xn/n为预期具有n个个体的物种数目物种总数(S)引是上述各项之和  S=x/(1-x) 式9 合并式8和式9得到物种总数与个体总数  )aNln(1+=αS 式10 式中的1943式8成正比大量的研究表明是一个很好的多样性指数也是如此2Log normal distributionSugihara1980当每一个物种在取样中的个体数量是随机决定而下依赖于其它物种时尚玉昌1948最多的物种属于那些个体数量中等状态的物种1943它提出了用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来拟合所得数据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PielouMagurranWilson ])(exp[)(2020R R a S R S −−= 式11 式中R的物种数 R为倍程序号 a为常数PrestonPreston即Ri的个体数是Ri-l倍程中个体数的2倍28因此组的中点是3/26落在组边界上的物种另一半个体属于右侧倍程当时他引用的 Birks分组并绘图这个直方图看起来好象很符合一个左边截断的对称正态曲线图1 在灯光诱虫器捕获的蛾子集合中种的多度Preston 拟合的曲线是n(R)=48exp[-0R0=3是众数倍程的数目 曲线左边的截断[Preston称为隐线因为以致于在现在太小的样本中期望个体数小于1因此如果样本大小增加一倍于是整个曲线就可能向右移动一个倍程隐点以前未发现的一些种就可能出现在集合中如果某一群落的种多度曲线服从对 数正态分布整个群落如果拟合数据的截断对数正态曲线以下的面积等于S则完整的未截断曲线以下的面积就给出了总体物种数的估计值1975的公式/a)1/2 式12 式中为圆周率等于3其它各项与式11相同2 Preston对数正态分布中的3个基本参数即S0与物种的相对多度有关则可根据这种相关关系给出总体的分布模型物种多样性可以通过计数群落中的物种数目予以测度也说明了物种丰富度在物种多样性测度中的重要意义甚至有人对其作用予以否定LambsheadMagurran2但是在某些范围较窄的比较均匀的群落中例如森林中一定地段作巢的鸟种的相对多度往往取决于物种间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分割线段模型有时称为随机生态位边界假说1957而且其中至少有一种资源是有限制的那么某个物种个体数多了亦即生态位不能重叠或一条线段从而该棒状物被分割成若干段其表达式为  ∑−+=)]1/(1[/j S S N N j 式13 式中按优势程度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S为调查到的物种总数结果大多不甚满意该模型倾向于低估富集种多度McNaughton, 1979May, 19751966分割线段模型也有应用的较为成功的实例其各个方面的特征都不可能用少数的几种模式予以描述或刻画因此很难断定哪些模式是叶的哪些是不好的上述四个物种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群落类型分割线段模型适用于比较均质的群落因个体数量上的优势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但并不显著如一个森林局部地段中筑巢的鸟类群落以及具有较为稳定的种群和较长生活周期的高等陆生动物群落物种少而生境又不相互重叠的群落个体数量很多往往该类群落中稀疏种的数目远远大于富集种的数目多适用于生境条件较好在这样的群落中而重要性处于中间状态的物种都很多KrebsMagurran尚玉昌等Pielou19911975通过X2检验相对多度曲线的比较相结合的方法是可以对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的Plelou北京林学院等1991New multiple range testWilson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但有一条是肯定的2当观察到的数据较好地服从某一理论分布时例如它有2个参数a和x而另一个参数a下受样本大小的影响因此Williams将其定义为多样性指标通过理论分布的参数去测度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某些理论分布的参数与样本大小有关第二Magurran因此Pie1ou下面仅对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类予以介绍 33 1 Simpson指数  Simpson指数又称为优势度指数Concentration1949其中属于第i种的有Ni个个体2S随机抽取2个个体并且不再放回则说明其集中性高其概率可表示为NiNi一1N一1为了克服由此带来的不便1956Magurran由式是集合多样性的无偏估计量而当两个个体从无限大的群落随机抽取时  ∑∑===)/(2)/(2N N P p N Ni i i iλ 式16 相应地 ∑−=21iPD 式17 显然Kva1seth21PIE评述了各种多样性指数及其特点概念上的和技术上的问题念Hurlbert,1917Probability of Interspecific Encounter的概念及其表达式i=1,2,1990)33 多样性的奇测法Statistical odds 1)()1/(1−=−∑αααi P N 式19 当+时1)(12−=−∑αi P N 式20 11max−=−∞P N 式21 11min−=−∞−P N 式22 式20到式22的意义如下∑2iPMagurran Ludwig µÈºÜÄѽâÊÍÆäÉú̬ѧº¬ÒåÆäͳ¼ÆѧÒâÒå¾ÍºÜÃ÷ÏÔÁ˸ù¾Ýͳ¼ÆÆæÊýµÄ¶¨ÒåÆäͳ¼ÆÆæÊýÈç¹ûÒ»¸öËæ»úʼþµÄ¸ÅÂÊΪ1-P 比较式23和式17OD即自样本中随机抽取的2个个体属于不同物种的统计奇数Kvalseth19701975文章的有关部分 22 多样性的信息度量 22即A1每个个体属于且仅属 于其中一类i=1类的概率为Pi我们希望找出Pi的一个函数P1作为总体并且它满足下述条件对于给定的S,当Pi=1/S时用L于是  L1/S,2/S,,1如果假定还有下含个体的S2类这将不影响总体的多样性指数的大小P10假设总体经受另一个分类过程当其分类是独立的情况下AB十H’ÔòÓÐH’APielouPi是一个个体属于第i类的概率一般置C式28假定个体是取自一个无限大的总体只的真值未知N作为有偏估计值Magurran:  3212112)(1211log 'N P P N P N S P P H i i ii i −−−−+−+−−−=∑∑ 式29 事实上式29中等式右端除第一项外实际工作中可忽略不计∑−=i i P P H log ' 式30 此式即由Shannon和Wiener分别提出来的信息不确定性测度公式[并非Shannon和Weaver提出来的]如果从群落中随机地抽取一个个体而且物种数目越多因此并且两者用同一度量  式28满足的3个条件在生态学上的意义可以理解为各种间数量分布均匀时第二条表明物种数目越多第三条表明多样性可以分离成几个不同的组成部分从而为生物群落等级特征引起的多样性的测度提供了可能e和10为底分别为bitPielou生态学上所用的单位及其名称都未标准化Magurran5至3很少超过4Magurran ∑∑−+−=22/)1(/])ln ()(ln ['22N S N p P p P VarH i i i 式31 据此1970间差异的方法 ]/)(/)/[(2)(22'212'1'2'1N VarH N VarH VarH VarH df ++= 式33 式中VarH2’分别为第1和第2个样方多样性指数的方差Magurran32 Brillouin指数当不能保证随机抽样如灯光诱捕或总体是有限的则应按照下式计算总体的多样性式中NiS19581985H为Brillouin指数式341975第一Ni有H即  'lim )min(H H i N =∞→ 式35  第二强调了它们之间不容忽视的差别不是估计的H'总是通过样本对总体的估计而且或标准差第三具相近的数值H’往往大于HH而Shannon-Wiener公式既要估计总体抽样的部分 第四H’的值下变换言之这也是大多数生态学家倾相于用Shannon-Wiener指数 2 2Hierarchical diversity因为群落是由处于不同分类等级上的相互作用的生物体构成的集合生物的等级属性是应该考虑的并且两者物种数目和各物种相对多度相同都不能比较出两个群落的差别如果一个群落中所有种都属于同一个属很显然若从遗传多样性角度考虑更是如此1967Lloyd 考虑一个全面普查的群落令个体分类成属为G分类第i属中个体数为Ni∑=NN i²¢¼Ù¶¨ÔÚµÚj ÊôÖÐÓÐSi ¸öÖÖj=1∑=iijN NGGSHi并且∑=)()/()(S H N N S Hg i i 式36 表示在所有g个属中显然GS十HG对于测量大群落多样性的Shannon-Wiener指数H’来说GS十HG1975属和种三个等级的多样性1968 然而理由是目前物种水平多样性的信息度量还没有取得满意的结果因此Magurran1988Growth form19773 多样性的几何度量 McIntosh其点的位置可由下式确定 2/12)(∑=i N U 式40 此式之值可作为某样方至没有任何个体的裸地的距离U依赖于样方中的个体总数及其在种间的分布种数越多因此U是群落一致性的量度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小所以McIntosh将N-U作为多样性的绝对度量最大绝对多样性为N-N1群落的最大多样性力为N-N/S1/2为了比较方便D且0 )/()(2/1N N U N D −−= 式43 当S和N一定时式43比较常用只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4 均匀度指数 无论怎样定义多样性指数多样性信息度量因此Evenness生物量分布的均匀程度1964提出均匀度的测度方法以来现择重要者介绍如下41969定义为群落的实测多样性H’max之比率Pielou 的均匀度指数  J=H’ S P P J iisw log /)log (∑−= 式47 因为∑−=)/1log()/1('max S S H SS log )log 1(log 1=−×−= 相应地)/11/()1(])/1(1/[)1(22S P S P J i i gi −−=−−=∑∑∑ 式48 以McIntosh指数计算的均匀度指数即式43 42 3 Heip均匀度指数  Heip得下式 式50  此即Heip均匀度指数 4F21S因此上述3个指数同样受到样本大小的强烈影响Alatalo19731)/exp对分子和分母分别减去l得到的Kva1seth认为式38是一个比较好的均匀度指数还克服了民Peet4G2 MolinariAlatalo均匀度指数和Pielou的J指数都存在下列两点不足对均匀度低的样本估计过高其变化是非线性的Molinari提出了标准化的均匀度指数其表达式为114Hurlbert完全均匀群落的多样性群落中一个种有个个体S-l Ehu/(min) 式52 式中为实测多样性 min分别为最大和最小多样性值Hill1991Bulla提出了生态意义比较明确的均匀度指数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均匀度测定的新思路 2Hill即有些指数倾向于强调富集种据此他把多样性指数定义为平均相对多度的倒数P2如果以生物量测度很明显Simpson指数为当1个种占绝对优势或近于单优群落时1 当群落中所有种的相对多度都相等时n之间可以定义 N2Pn Degree of po1ydominancea=[(W1P1a-1+W2P2-1++WNPNA-1)/(W1+W2++WN)]1/(1-a)  式55 此式即将n个物种的相对多度的尔后求其 由于Wi=Pi  N(P1++Pn) 式56 N到+其中=-02 N-即Nmin N1为Shannon-Wiener指数的指数值H’1973N2为Simpson指数的倒数或  1/( P12+P22+Pn2)即Berger-ParkerNNmax为最富集物种的个体数 Hill利用N5, N1, N1的值横坐标为样带位置值存在N+1十C的关系N据此N1可能更有意义还有待于更广泛的实例予以证实6 群落多样性测度的指数和模型提出但这种选择又必须做出体验用于检验的数据分为两类Contrived data虚拟数据的优点在于然而并非象大多数理论数据中那样各自独立地变化用现实数据比较或选择多样性测度方法就更有意义是比较它们对某些即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对于样方大小的敏感程度强调哪一个多样性组分被利用和理解的广泛性1978之所以如此而这两个方面都要求多样性指数具有很强的区别能力1978其结果是对数级数分布模型的参数a居首位物种丰富度SSimpson指数的倒数等1979N0至N0N1即expH越接近N四效果越差1981Dmg=InNMagurran强调物种丰富度的指数比强调优势度/均匀度的指数具有更大的区别差异的能力一般说来Kempton2的Hi11多样性系列和Berger-parker指数等按照受稀疏种和富集种的相对多度影响的程度不同Magurran结果如下Berger-pdrker指数以及Shannon-Wiener换言之而其它的指数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参数McInyosh U指数即对稀疏种敏感的指数应用最广泛的几种多样性指数依次是SH’D´ËÍâ197519751978´Óʵ¼ùÉÏ¿¼ÂÇÕâÑù²»Í¬ÀàÐÍ»ò²»Í¬Ñ§ÕßµÄÑо¿½á¹ûµÄ±È½ÏÌṩ¿ÉÄÜÎïÖַḻ¶ÈÖ¸ÊýShannon-WienerÖ¸ÊýSimps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当然此外物种多度分布模型比单一的多样性指数提供更多的有关群落多样性的信息 3 多样性可以定义为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据Pielou称其为物种周转速率物种替代速率和生物变化速率很多学者19771972Wilson等1984都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多样性还包括不同群落间物件组成的差异1988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p多样性的测定值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地段的生境多样性 Overall diversity3多样性测定  二元属性数据又称0无数据 而不管其个体数目1984多样性测定疗法进行了较好的评价 1是第一个 S为所研究系统中记录的物种总数为各样方或样本的平均物种数还有三种表达方式ws=expH’c/exp mH’-1 式58 wm=Mn/Ms-1 式60 式中 Ecc是所研究系统的物种总数n1重要值对数差的比率lgn1一lgnslgn1一lgns Ms是各个种出现的样方数的平均值式60将得到与式57相同的结果w指数等于lw指数等于2也就是说其分化值应为零Whittaker在ws指数计算简便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若以物种丰富度作为多样性的测度指标多样性多样性与总体多样性S即ws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11975多样性定为物种在生境梯度的每个点上被替代的速率Cody以及PielouWhittaker1984Amount of diffirentiation他们用Cody的速率测度对生境梯度的积分来定义 2/)]()([H l H g c +=β 式61 式中HH对于沿生境梯度变化排列的样本多样性的含义1RIE)  Routledge多样性和w多样性指数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之后多样性指数S为所研究系统中的物种总数Species pairs式中1)exp(−===∑∑I E i i e T ββα 式64 34 Wilson和Shmida指数1984多样性指数 αβ2/)]()([H l H g T += 式65 很显然式中变量的含义与式57和式61的相应变量相同1Whittaker1972PielouWilson等1984都从不同角度对p多样性指数进行不同程度的评价1984对上述6种p多样性指数的优劣予以评价与群落更替的直观概念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准确反映群落更替程度为了检验这个特性在第一种情况下无群落更替满足于这条标准的测得的个完全群落变化系统中获得的值多样性指数中g在更有限的条件下其余两种C和 第二如果沿环境梯度有三个抽样位置ac多样性等于从a到b和从b到C的  ),(),(),(c b b a c a βββ+= 这就是可加性则 在6种C在所有条件下都具有可加性w和而I和独立于就一个群落来说多样性是群落环境异质性的表征均匀度高的群落多样性就高多样性较低的群落未必和 在RIE和多样性独立的C却随着因而它与独立于样本的大小测定wRC和I和这是因为E是由Pielou研究离散寄主植物上昆虫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测度时得出来的样本因此在分析一个连续梯度物种分布数据时所以E的使用受到限制表1多样性测度的评价使用w并没有假设一个环境结构所以多样性测度方法多样性测度方法的评价 评价准则 C I T y n y n y y 群落更替的直观性可加性 y y n n n y 独立于ja1+an 6 相似性系数测度  多样性的另一方面即不同群落间的比较成熟的群落分类和排序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方法多样性应用最广WhitakerSouthwoodJanson等1981j为两个群落或样地共有种数此外197219571966此下赘述2 数量数据的多样性测度方法的优点在于计算简便然而不考虑每一物种的个体数量或相对多度而导致不合理 的结论生态学家试图利用数量数据测度1978 1 Bray-Curtis 指数 该指数是在Sorenson指数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指数aN为样地A的物种数目 jN为样地AjNb21981因此Wolda并应用于热带螳螂群落的p多样性测定Wolda改进公式为aN  ani和bni为A和B样地中第i种的个体数目1986她的结论是多样性测度方法不尽如人意式67式69198833 Whittaker的以半变1960其表达式为CC0为群落的即重复样方的相似性1960X轴Y轴当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这条直线时一般说来左右 相似性可以由Bray-Curtis指数亦可由下式求得 )/()min(2k j ik ij N N n n PS +•∑= 其中Nj和Nk分别为样方j和k的个体总数如乔木层结果往往不同WhittakerWhittaker等去发现控制群落组成和结构的一般规律Watkins等群落多样性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包括保护与监测两个方面人们常以多样性指数为依据评价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状况其理论根据是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越高从遗传资源或基因多样性的保护角度考虑是有一定道理的如地带性顶极群落往往比其前几个演替阶段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低与当地环境适应的群落好因此依据不同的目的去合理地利用多样性指数特别是水域监测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实例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我国这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笔者希望本文能力本领域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陈常铭 综防区和化防区稻田害虫天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研究6丁裕国气候统计气象出版社 尤民生 1989 福建农学院学报4 1992 福建农学院学报1彭少麟鼎湖山森林群落分析93-97 王宗英 图门江流域林区居民点鸟类群落的研究动物学研究1 1980北京 1991 应用生态学报3赵敬钊棉田蜘蛛群落及其多样性研究205-213 李荣冠 1989 生态学报3 1987 生态学杂志4金翠霞 稻田蜘蛛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的初步研究生态学杂志4许崇任等 洋河水库轮虫群落用于水质评价的研究13101-106 张洁北京地区鼠类群落结构的研究4265-271 张晓爱青海省海北地区高寒草甸鸟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32180-187 罗志义上海佘山地区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分析及杀虫剂对多样性的影响2 255-266 罗森源等轮藻群落对数正态分布在湘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511-15 赵志模1990重庆重庆分社 尚玉昌1992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庆强1982兽类学报1吴亚群落多样性的测定及其应用的探讨28-33 胡萃1992植物保护学报4赵士洞等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及其次生白桦林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比较516-23 钱宏长白山高山冻原植物群落的生态优势度924-27 高宝嘉1992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张执中等封山育林对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稳定性影响的研究121-15 高玮1988野生动物6相桂权等东北山地次生林鸟类多样性的研究101992中国环境科学3高中信等沽河林区夏季森林鸟类群落结构研究20周庆强等内蒙古白音锡勒典型草原区鼠类群落的空间配置及其结构研究112-21 黄玉瑶等应用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指数监测蓟运河污染133-146 彭少麟1983谭向红成都地区农田鼠类群落结构研究11121-125 蔡晓明1992应用生态学报4J等李育中等译统计生态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May19761980北京E1969 1978北京E19851991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SouthwoodR罗河清等译生态学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 Alatalo V Problems in the measurement of evenness in ecology37J et al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the flora of Mount Kinabalu P )NetherlandsJ et al Diversity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in deep seasediments168J&J Curtis An ordination of the upland forest communities of southern Wisconsin Monogr325-349Bulla1994Oikos167-171Cody L Towards a theory of continental species diversity bird distributions over Mediterranean babitat gradients L M) CambridgeE et al Species number and compositional similarity of the Galapagos flora and avifauna MongrR et al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species and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in a random sample of an animal population Anim12:42-58Harper L Population Biology of PlantsC1974J BiolM1973an unifying nota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54 S1971 The non-concept of species diversity EcologyR1979BiometricsA1978BiometricsC Ecology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Kvalseth O Note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homogeneity measures62(l) :123-127Lambshead et al Structural patterns of marine benthic assemblag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empirical statistical models P(ed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European Marine BiologySymposium CambridgeM1968Amer497-515MacArthur H Notes on Mrs Ecology1074MacArthur H Geographical Ecology New YorkA1988New JerseyR Patterns of species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in M Cody and J Diamond (eds 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Communit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 An index of diversity and relation of certain concepts to diversity48:392-404 McNaughton J1979New York Rinehart and WinstonMolinari1989OikosR1974Ann Ecol 5 :285-307Pielou C Ecological DiversityF1948EcologyRoutledge D On whittaker's components of diversity58H1968 a comparative study Nat102A1969Ecology466-467 Simpson H Measurement of diversity163Sugihara1980AmerL1978Williams a variety of diversities AWarloff (eds Diversity of Insect FaunasOxford :BlackwellA and J Wilson Plant structureOikos91-98Whittaker H V egetation of the Siskiyou Mountains Ecol279-338Whittaker H Dominance and diversity in Land plant communities147H Evolution and measurement of species diversity21 :213-251Whittaker H Evolution of species diversity in land communities K W Steere and B)V ol New York 1-67Wilson B Methods for fitting dominance/diversity curves2:35-46Wilson V L1983Vegetatio129-141。

我国植物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

我国植物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

我国植物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由于相关领域的院士大多是闻名遐尔、众所周知的了,而且也几乎不亲自带学生,所以这里的导师介绍中略去院士级人物。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可能会疏漏一些有影响力的研究单位和导师名字。

欢迎大家补充!植物分类与进化:中科院植物所的系统与进化生物学开放实验室:主要导师:葛颂(稻属植物的分类与进化、植物生态遗传学、植物进化生物学)、汪小全(分子生物地理学、松科植物系统分类与进化)、杨亲二(种子植物分类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子植物地理学研究组:李德铢(植物分类、植物区系地理与植物系统与演化)、张玲(植物繁殖生态学与进化)种子植物系统发育与演化研究组:彭华(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系统演化)高山植物区系起源与进化研究团组:孙航(植物分类和植物地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要导师:夏念和(植物分类学和植物资源学)、葛学军(种子植物分类学和保育生物学)、张奠湘(系统发育)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李建强(植物分类系统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生物进化适应开放实验室:刘建全(进化植物学、生殖与功能生态学、分子生物学、资源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复旦大学:钟杨(生物信息学, 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植物生态学:中科院植物所植物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马克平(生物多样性、植物生态学)、董鸣(克隆植物生态学、恢复生态学)、韩兴国(生物地球化学,保护生物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变化生物学)、蒋高明(生理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李庆军(植物繁殖生态学与繁育系统进化)、刘宏茂(民族植物学与森林生态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任海(生态系统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周国逸(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叶万辉(保护生态学、生物入侵)、彭少麟(恢复生态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态学研究中心(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实验站):刘建全(繁殖生态学、资源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大勇(植物繁殖生态学)、葛剑平(生态系统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杜国桢(草地生态学、植物繁殖生态学)、王刚(理论生态学、植物个体生态学)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陈家宽(生物多样性、植物生态学及进化)、卢宝荣(生物入侵生态学)、李博(生物入侵生态学)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党承林(植物生态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浙昆植物生物地理3\植物化学方面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搞得最好。

多样性研究

多样性研究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又称微生物群落结构,是指生命体在遗传、种类和生态系统层次的变化[1] 。

它代表着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也反映土壤生态机制和土壤胁迫对群落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定义为生命的丰富度( richness of life) ,通常以土壤生物区系的变化和生物化学过程间的相互贡献来反映。

由于它能较早地预测土壤养分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过程,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敏感性生物指标之一[2] 。

生物多样性作为指标在监测土壤变化和对胁迫的反映方面是重要的,同时对进一步了解土壤微生物群落状态也十分有用。

随着人们对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的逐步加强和因人类影响而造成的多样性损失的客观存在,目前学术界对多样性问题倍加关注。

在微生物群落研究中,微生物的均衡性、丰富性和多样性是常用的指标[3] 。

[ 1 ] Pankhurst CE et al . Defining and assessing soil healt h and sustainable productiving [ A ] . 1997. Biological Indicators of soil Health[ C] CAB international . [ 2 ] 孙波,等.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Ⅲ. 土壤质量评价的生物学指标[J ] . 土壤, 1997 , 29 : 225~234.[ 3 ] Kennedy AC et al .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t he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soils [J ] . Plant and Soil ,1995 (170) : 75~86.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应是自然或干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种群消长、生理代谢、遗传变异及其演替规律,尤其是环境变更或管理分异条件下土壤质量的微生物学监测、评价与调控,以及土壤微生物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生态 系统 多 样性 [ 1 8 , 1 咆 括生 物 圈 内生态 过 程 和栖 息 地生 物 群落 的多 样 化 , 它既 存 在 于各 生 态 系统 之 间 , 也 存在 于某
个生态系统之 内,其主要研究生态系统 的维持与变化机
制, 生态系统的调查 、 编 目和动态监测等。 生态系统主要 由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罔 ; 谢喜平等为了从 D N A分子水平揭示福建黄兔群体遗传多态性,选项择 1 6 个微 卫星标记检测了 4 0只福建黄兔 的遗传变异及多态性翻 ; 邓洪平
等 研究 了九 叶青 花椒 遗传 多样 性 的形态 与分子 鉴定旧; 曹 口 等 利 用 垂 直 聚 丙烯 酰 胺 凝 胶 电泳 技 术 ( S D S — P A G E ) , 研 究 了扁 蓿 豆 遗传 多样 性 的等位 酶 _ l l 】 。 另外 , 胡 志 昂对 中 国动植 物遗 传 多样性 进行 了专 门论述 。
2 0 1 3 年第 9 期
现代 园艺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韩 宙 钟 锋
( 深圳市公 园管 理 中心 , 广东 深 圳 5 1 8 0 4 0 )

的应 用 。
要: 生 物 多样 性 是 自然 资 源 中的 一 个 重要 组 成部 分 。本 文从 遗 传 多样 性 、 物 种 多样 性 、 生 态 系统 多样 性 和 景 观
物群 落 的组 成( 种类 、 数量 、 生物 量 、 生 活史 及 空 间分 布) 、 非生 物物 质 的质 量及 分 布 、 生存 环 境等 组成 。王韧 在简 述 太姥 山
风景名胜 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对策时 , 提出保护与抚

中国的生物各领域牛人

中国的生物各领域牛人

中国的生物各领域牛人(导师简介~)中国生物学优秀研究生导师金颖教授研究单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方向:胚胎干细胞推荐理由:学术水平高,可能是国内在胚胎干细胞领域最有才华的导师之一,已发表JBC,Humangenetics 等多篇文章。

对人诚恳,开朗大方,对学生非常好!有口皆碑!陈国强教授研究单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系研究方向:白血病的分化与治疗推荐理由:年轻有为,学术水平高,是将来院士的必然人选!近两年发表Blood 等多篇文章,学生非常多,但是从不缺Idea ,因此学生毕业时都非常优秀,而且一直奉行:只有导师不行,没有学生不行的原则。

无论人品,还是学术水平,均有口皆碑!曹雪涛院士研究单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研究方向:免疫推荐理由:原本应该是中国最年轻的院士!是一个学术奇才!虽然一直在国内,但其一系列成果和发现都是国际级的,学术水平非常高!去年刚刚获评院士。

其人品,学术均佳。

程和平(peace)职称:NIH 研究员,北大长江特聘教授单位: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方向:calciumspark ,mitochondria推荐理由:北京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万人景仰的peace 老师是calciumspark( 钙火花)领域的奠基者之一,1993 年Science 的一作文章已经成为calciumspark 领域的经典之作,目前已关闭了NIH 的实验室,全职回国;对专业领域的进展有深层的理解,对学生教导有方。

曾益新院士研究单位: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研究方向: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基因治疗研究推荐理由:年轻有为,学术水平高,平易近人,谦虚勤奋!2002 年他的团队成功地把鼻咽癌易感基因定位在4 号染色体4p15.14q12区域,这是该领域研究上的突破。

曹晓风研究员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方向:DNA 甲基化建立及维持的分子机制;小分子RNA 在基因沉默和发育调控的作用研究推荐理由:198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应用生化专业。

生物多样性原理与研究方法

生物多样性原理与研究方法

生物多样性原理与研究方法●Conservation Biology ●——作为保护生物学的基础第一章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范畴一、生命(生物)的基本特征1 细胞(cell)是除了病毒(virus)以外所有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2 新陈代谢(metabolism)、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新陈代谢——物质的合成与分解及能量转换。

3 具有繁衍再生特性,通过繁殖(reproduction)而延续,以DNA作为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4 具有个体发育(individual devlopment)和进化(evolution)的历史;无数个体生活史串联起来,物种的一些基本特征代代相传又有所改变,即遗传与变异的组合统一,构成生物进化的历史。

5 对环境具有适应性(adapability)。

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biological diversity)是指自然界有生命的部分及其所具有的多种多样的变化。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它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包括物种内、物种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在所有形态、水平和组合中的生命的变异性。

而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表示特定的有形的实体,如生物资源、特定的生态系统。

三、生物多样性的两层含意多样性的两层含意:其一,描述一个生命系统复杂、变化的特性或属性——特定系统中含有多少个(品)种、多少个群落生态系统类型、多少种基因型;范例1:甘肃省陆生生态系统(植被类型)有184个群系;哺乳动物163种、鸟类479种、爬行类58种、两栖类24种;高等植物4000余种、木本植物约1400种。

范例2: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陆生生态系统(植被类型)有8个植被型组、21个植被型、34个植被亚型、87个群系;脊椎动物278种,哺乳动物70种、鸟类209种、两栖类2种、昆虫1471种、高等植物1311种、木本植物236种。

《生物多样性》论文

《生物多样性》论文

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其进展摘要:由于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致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各国政府和有关的国际组织积极投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全球行动中. 为了促进保护工作,国内外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综观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主要总结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内涵,以及其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生物入侵; 研究; 进展Biodiversity research and its progress Abstract Rapid growth of human population and increase of human activitieshave exerted great impacts on biodiversity which refers to the totality of living organisms , the ecological complexity in which they occur and the related ecological processes. Biodiersity benefits human welfare directly , as various organisms are used to satisfybasic human needs, and indirectly , as diversity supports many processes essential to human survival and progress. Throughout this area of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thispaper summarizes the biological diversity of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and the ecosystem function relati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 and value evaluation, biodiversity and climate change,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biological invasionand biological safety,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Key words biodiversity ; biological invasion ; research ; progress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不仅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资源,且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自然平衡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李延梅等,2009)。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保护生物多样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

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景观。

每一个层次都具有丰富的变化,即都存在着多样性。

但在理论与实践上重要且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基因多样性(或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现在,人们往往把生物多样性视为生命实体本身,而不仅仅看作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正如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一样,人类文化(如游牧生活和移动耕作)的一些特征表现出人们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策略。

同时,与生物多样性的其它方面一样,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

文化多样性表现在语言、宗教信仰、土地管理实践、艺术、音乐、社会结构、作物选择、膳食以及无数其它的人类社会特征的多样性上。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价值可以从下列两个方面得以了解。

第一,直接价值。

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间接价值。

间接价值主要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通常它并不表现在国家核算体制上,但如果计算出来,它的价值大大超过其消费和生产性的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学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机会。

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展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近年来,物种灭绝的加剧,遗传多样性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规模破坏,引起了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极大关注。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保护对策初探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保护对策初探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及保护对策初探 武正军 长沙 410125ÈËÀàÓ°ÏìÎÞÒÉÊÇÐÐÕþ¹ÜÀí¶àÑùÐÔɥʧµÄ×îÖ÷ÒªÔ-Òòͨ¹ý¸Ä±äÆÜÏ¢µØºÍÓ°Ïì¹Ø¼üÖÖ¶øÆÆ»µÉú̬ƽºâʹÖÖȺÊýÁ¿¼õÉÙ´Ó¶øµ¼ÖÂÎïÖÖÒÅ´«¶àÑùÐÔµÄɥʧֱ½Óµ¼ÖÂÎïÖÖÃð¾øͬʱÓÉÓÚ¶àÑùÐÔ¼«Æä·á¸»µÄ×ÔÈ»Éú̬ϵͳ¾Í²»¿É±ÜÃâµØÒýÆðÖÖȺÊýÁ¿µÄ¼õÉÙ¶øµ±ÖÖȺÊýÁ¿¼õÉÙµ½Ð¡ÓÚ×îС´æ»îÖÖȺÊý时物种的灭绝反过来又会加速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加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关键词 人类影响 自然淘汰 生物多样性 保护对策 自1992年6月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签署以来生物多样性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首先林业野生物种不仅经过驯化可以成为家养品种如我国袁隆平等培育的高产杂交水稻即是一例生物多样性还是医药的源泉有不少药物是以野生生物为原料或从野生物种体内提取有效成分制造的以上的药方中都有一种天然生物药品余文涛等第三如木材橡胶第四许多野生动植物是仿生学上的起点一些珍稀动植物银杉文昌鱼等被称为活化石第五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水土以及清除污染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动物综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内容广泛的概念物种以及某五特定群体的基因的数量和频率遗传多样性McNeely等既有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 1在地质历史变迁过程中但这种灭绝与新突变的产生一起推动了物种的进化图1即为一个很好的例证万物相争劣者淘汰一些物种被自然淘汰也是人类无能为力的一个物种的灭绝也为新物种的产生提供了空间二迭纪曾出现了江水海洋无脊推动物科的灭绝波即大量新物种产生使原本因无脊椎动物大量灭绝显空洞的浅水海洋Francisco等使物种得以进化自然淘汰尽管曾使大量的物种灭绝这些都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完成的其贡献是主要的2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约从5000年前的农业文明开始毁开荒草地等遭到了严重破坏沙漠化特别是自18世纪以来伴随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环境污染等并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已有上千种野生动物灭绝有250种是十六世纪以来灭绝的以哺乳动物为例全世界共灭绝12种余文涛等据估计McNeely等人类影响不仅可以作用于生态系统水平上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使种群的数量或品系减少进而导致物种灭绝如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过度采集一些珍稀的植物此外如酸雨沉降使森林迅速枯萎 11人类影响导致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从原始的刀耕人种和移动式耕作到现在的机械化耕作在开发较早的温带地区保留下来的仅仅是生态系统的片断致使每年有01McNeely等使其丧失了原有的功能例如人工林的洪水流量比原始森林增加了几倍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种类就很单纯处于临近灭绝的境地陈灵芝正在逐步退化环境污染也使其丧失原有的带来的灾难洞庭湖区的东方田鼠在历史上危害并不突出加之区内大兴围湖造田栖息于该地的蛇类等鼠的天敌儿近灭绝当汛期来临时水位抬高给垸内的庄稼造成严重的损失耕地2730ha64万当年物价另外引起生态系统发生变化1989 12人类影响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往往被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损失所掩盖除了孤雌生殖和一卵双生子外物种每消失一个个体也就意味着一个基因组的消失自20世纪50年代始绿色革命小麦尽管优良品种带来了粮食生产的大丰收1991年1970年导致了美国农民10亿美元的损失1986年爱尔兰的土豆饥荒1984佛罗里达柑桔溃烂的大暴发世界资源研究所等保护生物学的理论表明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s见Gilpin等1986种群的遗传变异将快速损失离灭绝也就越近滇金丝猴濒危原因即为丧失了遗传多样性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人类的过度捕杀而使其数量大减1994我国现存的二址几种濒危动物如朱亚洲象不足50头白鳍豚150余条1992即使保护它们免遭偷猎由于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极易招致灭绝 13人类活动影响直接导致物种灭绝 人类对生物资源的非持续性利用致物种灭绝外污染如全球面临的3大环境问题之一的酸雨由于酸雨影响5时水草死亡酸雨还使森林的叶丛受损使森林枯萎据报导酸雨导致约4000个湖泊中的植物傅立勋等东南值得注意1840年以来由于外来种引入在菲律宾山羊和兔子有13种土著植物灭绝陈灵芝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丧失三者之间的关系 每个物种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当其遗传多样性丧失到一定程度而每一个物种又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占据相应的生态位一个物种的数量减少或灭绝甚至导致该生态系统的彻底毁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与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密切相关的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受到损失时例如许多物种就无栖息之地只有极少数的物种能生存下来此外从而引起一系列生态灾难环 综上近述生境丧失和片断化环境污染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及工业化的农业和林业使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处于一个恶性循环中可见导致当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打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恶性循环1加强全民的生物保护意识这一点不管是对于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栖息地保护特别是森林的保护更应得到重视森林面积大小与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灭绝速度是密切相关的即同时地保护了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3控制污染可能是最普遍控制环境污染大到可以保护生物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普遍的保护方法另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注意避免盲目引种要保护好野生物种的生存环境防止乱捕滥猎贩运者如建立动物园 为保护遗传多样性有价值的迁地保护措施作用不大今后他们可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以上保护对策不是孤立的此外若等到种群数量减少到最小存活种群数以下时则已为时过晚即使从遗传学角度来看代价也将是昂贵的我们应及早采取措施来保护现存的生物多样性 1987科学出版社,2941989北京229 张知彬sos生物多样性, 34 , 52 郑功成论野生动物灾害及其保护生态经济刘文惠滇金丝猴濒危原因中国科学报, 8月8日第一版 陈灵芝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主编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研讨会会议录, 971994见钱迎倩, 马克平北京A 等著1990北京A 等1992见生物多样性译丛, 北京Atkinson, I Introduced Animals and Extinctions Pearl Conservation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54E1986The Processes of Species Extinction In Soule', M Conservation Biology Sunderland Mass, 13 A199O The World Bank, WRI, IUCN, WWF, 1A1991An Ecological Research Agenda 2371O The diversity of life, In J ed Changing Geographic Perspectives Nation Geographic Society, Washington, D68Changsha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nstitut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sha 410125The effect of human, activities causes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 by three wayssecond, it can affect population and cause decrease of thepopulation number, then the genetic diversity will be lostOn the other hand,the extinction of specice will accelerate destroy ofecostyte ms In order to conservate the biodivate the biodiversity, we should cut off the three ways by which human effect causes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 and break the malignent cycleNatural elmination, The effect of human’s activitie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strategies 武正军, 男24岁, 硕士研究生, 动物生态学专业 。

保护生物学第二版参考文献

保护生物学第二版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1.安树青, 林金安主编. 1994. 生态学词典.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艾山江·阿布都拉, 文玉香, 唐顺学等. 1997.一个多抗小麦一中间惬麦草新种质的选育和细胞分子生物学鉴定. 遗传学报, 24(5):441~4463.蔡淇松. 1999.关于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问题与建议二、管理与对策. 生物多样性, 7(1):68~724.蔡清秀,林柳,潘文婧等. 2008. 勐养保护区亚洲象微卫星位点筛选及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兽类学报,28(2):126~1345.曹邓.2005.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变与诠释. 当代财经, (11):19~216.曹丽敏, 司马永康, 曹利民等. 2001. 保护生物学概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 (植物学专辑):65~707.车晋滇, 郭喜红. 1999. 北美一枝黄花. 杂草科学, (1):178.陈领. 1999. 中国的濒危物种及其保护. 动物学报, 45(3): 350~3549.陈辉,范源洪. 2003. 甘蔗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Z1: 713~72010.陈灵芝主编. 1993.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北京:科学出版社11.陈灵芝, 陈清朗, 刘文华. 1997. 中国森林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北京:科学出版社12.陈道海, 钟炳辉. 1999. 保护生物学.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3.陈大鹏, 沈怀舜, 丁亚平等. 2004. 文蛤(Mertrix meretrix)地理种群ISSR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 27(3):74~7714.陈清郎, 刘文华. 1997. 中国森林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北京:科学出版社15.陈婴芳, 徐宏发. 2003.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1):60~6416.陈伟烈.1988. (西藏)植被的植物区系特征. 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西藏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41~8417.迟德富, 孙凡, 严善春. 2005.保护生物学.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8.丁建清, 王韧, 付卫东. 1998. 化学除草剂对恶性杂草水葫芦的控制效果. 植物保护学报, (4):373~37419.丁炜,张正旺,常江等.2005. 基于RAPD的藏马鸡亲缘关系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5):507~50920.段小燕,廉振民,王文.2008. 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7(1): 64~6821.杜恒俭,陈华慧,曹伯勋. 1979.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22.傅德志, 左家晡. 1995.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定量化研究——III 区系指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3(4):23~2923.傅之屏. 2001. 保护生物学. 成都:四川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4.冯祚建,蔡桂全,郑昌琳. 1986. 西藏哺乳类. 北京:科学出版社25.高秀梅, 贺善安, 顾姻等.1996. 南京中山植物园活植物信息管理子系统. 植物资源与环境,5(1):43~4726.高增祥, 季荣, 徐汝梅等. 2003. 外来种入侵的过程、机理和预测. 生态学报, 23(3):559~57027.戈峰. 2002. 现代生态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8.葛颂, 洪德元. 1994. 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见钱迎倩, 马克平主编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9.葛颂, 王海群, 张灿明, 洪德元. 1997.八面山银杉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 植物学报,39(3):266~27130.葛永奇, 邱英雄, 丁炳扬, 傅承新. 2003. 孑遗植物银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生物多样性,11(4):276~28731.顾万春. 2004. 白皮松交配系统及其种内遗传多样性分量比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7(1):19~2532.关广清, 韩亚光等. 1993. 豚草替代控制研究.豚草及豚草综合治理.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33.郭传友, 王中生, 方炎明. 2003. 外来种入侵与生态安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2):73~7834.郝守刚, 马学平, 董熙平等. 2000.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地球历史中的生命.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5.杭炎, 金燕, 卢宝容. 2004. 濒危植物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43(2):260~26636.何浩,潘耀忠,朱文泉等. 2005.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量.应用生态学报,16(6):122~12737.贺善安, 夏冰, 钱俊秋. 1999. 植物园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植物资源与环境, 8(4):47~5138.贺善安, 顾姻. 2002. 植物园发展战略研究. 植物资源与环境, 11(1):44~4639.黄百渠, 曾庆华, 尹东.1996. 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3):90~9240.黄磊,王义权. 2004. 扬子鳄种群的微卫星DNA多态及其遗传多样性保护对策分析.遗传学报,31(2):143~15041.黄良民. 2004. 紫红笛鲷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热带海洋学报, 23(5):50~5542.纪力强. 2000. 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及CBIS简介. 生物多样性, 8(1): 41~5543.计宏祥,徐钦奇,黄万波.1980. 西藏吉隆沃马公社三趾马动物群. 西藏古生物第一分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18~3144.Richard Primack,季维智等.2000.保护生物学基础.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45.蒋志刚. 2000. 物种濒危等级划分与物种保护. 生物学通报,35(9):1~546.蒋志刚, 马克平, 韩兴国. 1997. 保护生物学. .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47.蒋志刚, 马克平. 2009. 保护生物学的现状、挑战和对策. 生物多样性,17(2):107~11648.金燕, 卢宝荣. 2003. 遗传多样性的取样策略. 生物多样性,11(2):155~16149.金燕, 张文驹, 傅大煦等.2003. 利用ISSR标记研究野大豆居群内遗传变异及其取样策略.植物学报,45(8):995~100250.廖信军,常洪,张桂香等. 2008. 中国5个地方牦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生物多样性,16 (2):156~16551.李难. 1983. 生物进化论.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52.李博. 1993. 普通生态学.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53.李斌, 顾万春. 2004. 白皮松交配系统及其种内遗传多样性分量比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 17(1):19~2554.李渤生. 1988. 西藏植被发展历史概述. 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西藏植被. 北京:科学出版社,23~4055.李海生. 2004. I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生物学通报, 39(2):19~2156.李力,王仁卿,王中仁等.1996.青岛耐冬山茶的多样性(Ⅱ) —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生物多样性,4(1) :1~657.李俊清, 李景文. 2002.保护生物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58.李珊, 赵桂仿. 2003. AFLP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西北植物学报,23(5):830~83659.李珊,蔡宇良,钱增强等. 2004. 云南金钱槭形态变异与遗传变异的相关性研究.生态学报,24(5):925~93160.李中明. 1994. 论生物多样性发展史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生物多样性,2(3):169~17261.李海生. 2004. I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生物学通报,39(2):19~2162.李华章,刘清泗.1988. 北京平原第四纪环境演变初议. 见: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地质学会主编. 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 5 : 41~5163.李景文. 1992. 森林生态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64.李义明.1995. 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和趋势. 见: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65.李义明, 李典谟. 1994. 种群生存力分析的主要原理与方法. 见:钱克倩、马克平主编.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66.李振宇, 解炎. 2002. 中国外来入侵种.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67.李星学, 周志炎, 郭双兴. 1981. 植物界的发展和演化. 北京:科学出版社68.李太武, 李成华, 宋林生, 苏秀榕.2003. 5个泥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生物多样性,11(2):118~12469.栗琪, 李作洲, 黄宏文. 2004. 猕猴桃野生居群的ISSR分析初报.武汉植物学研究, 22(2):175~17870.林万华,黄路生,任军等. 2002. 中外十个猪种H-FABP基因遗传变异的研究.遗传学报, 29(1):12~1571.刘伦辉, 谢寿昌等.1985. 茎泽兰在我国的分布,危害与防除途径的探讨. 生态学报, 5(1):1~672.刘兰锁. 1988.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以来自然环境的演变. 见: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地质学会主编.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 5 : 68~7573.刘苏, 王祥荣.2002.生态入侵及其对植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41(4):459~46574.刘志毅, 相建海.2001.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在海洋动物遗传分析中的应用.Marine Sciences,25(6):11~1375.刘小莉, 刘飞虎, 李宗菊, 曾淑华. 2004 . 10种报春花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5):454~45876.刘登义, 储玲, 杨月红. 2004. 珍稀濒危植物天目木兰(Magnolia amoena)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15(7):1139~114277.刘晓楠.2003.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教育发展的新取向. 全球教育展望, (6): 14~1678.刘亚令,李作洲,姜正旺等.2008. 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自然居群遗传结构及其种间杂交渐渗. 植物生态学报, 32(3):704~71879.刘志敏.2007.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7(2):17~1980.柳建华.1994. 中国移地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见:张友居、何光昕主编. 成都国际大熊猫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81.马渐新,周荣华,董玉琛,等.1999.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1):1~682.卢晓娜.2009. 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教师问题的思考. 教育探索,(5):82~8383.马桂新. 2007. 环境教育学(第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84.马克平.1993. 试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1(1):22~2485.马敬能, 孟沙,张佩珊等. 1998.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综述,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86.马乃喜. 1995.中国西北的自然保护区.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87.牛继宗, 张德全, 盖文杰等.2002.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防护林科技. (1):51~5288.欧阳志云, 李振新, 刘建国等.2002.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恢复过程研究. 生态学报,22(11):1840~184989.彭少麟. 2001.恢复生态学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90.彭云滔,唐绍清,李伯林等. 2005. 野生罗汉果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生物多样性, 13(1): 36~4291.浦庆余,陈霞,陈明等. 1988. 中国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基本特性和研究现状. 见: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地质学会主编.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 5 : 1~1392.Pielou ,E. C. 卢泽愚译. 1985.数学生态学(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93.祁承经译. 1996. 保护生物学概论.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94.钱丽霞. 2006. 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全球教育展望, 35(8): 31~3795.钱迎倩, 马克平. 1994.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和方法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96.强胜, 曹学章. 2000. 中国异域杂草的考察与分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9(4):34~3897.权洁霞, 戴继勋, 尚迅. 1999. 海洋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29(2):283~28898.邱芳, 伏健民, 金德敏, 王斌. 1998. 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生物多样性, 6(2):143~15099.邱英雄, 傅承新. 2001. 明党参的濒危机制及其保护对策的研究.生物多样性, 9(2):151~156100.任军, 黄路生, 艾华水等.2002. 24个中外猪种(群)的AFLP多态性及其群体遗传关系. 遗传学报, 29(9):774~781101.Richard Primack, 季维智. 2000. 保护生物学基础.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02.沙伟, 周福军, 祖元刚.1999. 东北地区豚草种群的遗传变异与遗传分化. 植物研究, 19(4):452~456 103.沈浩, 刘登义. 2001. 遗传多样性概述. 生物学杂志, 18(3):5~7104.邵丹,裴赢,张恒庆. 2007. 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然红松种群遗传多样性在时间尺度上变化的cpSSR 分析.植物研究, 27(4):473~477105.史根东. 2003.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教育研究,(12):44~50106.史根东,王巧玲.2007.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1~4 107.史根东. 2008. 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创新特色——纪念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10周年. 教育研究,(12): 81~83108.施立明. 1990. 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科学信息,(3): 158~164109.施立明, 贾旭, 胡志昂. 1993. 遗传多样性. 见:陈灵芝主编.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其保护对策. 北京:科学出版社110.宋乃庆, 唐智松. 2009. 试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5(2):123~127 111.宋延龄,杨亲二,黄永青. 1998. 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12.宋卫华李晓东李新伟等.2004. 三狭库区稀有植物裸芸香的遗传多样性和保育策略. 生物多样性,12(2):227~236113.宿兵,施立明,何光晰等. 1994. 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蛋白电泳研究.科学通报, 39(8):742~745114.万方浩,关广清等. 1993.豚草及豚草综合治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15.谭荣, 曲福田. 2005. 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学报, 20(6):797~805116.田青. 2003. 我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初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3(3):125~127117.田青.2004. 从环境教育到可持续发展教育. 学科教育, (8):7~11118.田道勇, 赵承福. 2009.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解析. 教育研究, (3):86-91119.王大力. 1995.豚草属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综述. 生态学杂志,14(4):48~53120.王秉洛,郑淑玲.1998. 迁地保护在动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见:宋延龄,杨亲二,黄水青. 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21.王庆礼, 邓红兵.2002. 自然资源生态伦理观及其可持续发展. 应用生态学报,13(7):892~894122.王中仁. 1996. 植物等位酶分析. 北京:科学出版社123.王洪新,胡志昂.1996. 植物的繁育系统、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 4(2):92~96 124.王洪新,胡志昂,钟敏等. 1994. 毛乌素沙地锦鸡儿(Caragana)种群形态变异.生态学报,14(4):366~371 125.王崇云.2002.植物的交配系统与濒危植物的保护繁育策略.生物多样性,8(4):298~303126.王静波, 胡长龙, 徐宏发. 2001. 线粒体DNA(mtDNA)多态性在动物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生物多样性, 9(2):181~187127.王民. 1999.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原则与教学方式. 学科教育, (7): 10~13128.王民.2006.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主题. 环境教育,(1): 27~30129.王祖良,丁丽霞,赵明水等. 2008. 濒危植物天目铁木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浙江林学院学报,25(3):304 ~308130.汪小全,邹喻苹,张大明等. 1996. 银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中国科学(C辑), 26(5):436~441131.吴谡琦,张进兴,洪旭光,孙修勤.2001.分子标记技术的进展及其应用. 高技术通讯, (4):102~106 132.魏臻武.2004.利用SSR、ISSR和RAPD技术构建苜蓿基因组DNA指纹图谱. 草业学报,13(3):62~67 133.吴克强.1993.初谈滇池流域的生态平衡.国内湖泊(水库)协作网通讯, 1:47~49134.吴征镒主编. 1989. 中国植被, 北京:科学出版社135.吴征镒. 1991.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云南植物研究,(增刊IV ):1~139136.吴征镒,王荷生. 1983. 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 北京:科学出版社137.肖宜安, 时明芝, 李晓红, 曹雪松. 2003. 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4):46~49138.谢国文,颜亨梅,张文辉.2001.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62~84.139.谢佳燕, 张知彬.2004. ISSR标记技术及其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兽类学报,24(1):71~77 140.谢孝福. 1994. 植物引种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41.徐成,王可玲,尤锋等. 2001. 妒鱼群体生化遗传学研究.海洋与湖沼,32(1):42~49142.徐海根. 1998.我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农村生态环境,14(4):11~15133.徐立安,李新军,潘惠新,邹惠渝, 尹佟明,黄敏仁 .2001. 用SSR研究栲树群体遗传结构. 植物学报,43(4):409~412143.徐汝梅,叶万辉主编. 2003 生物入侵理论与实践. 北京:科学出版社144.许再富.1998. 迁地保护在植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见:宋延龄,杨亲二,黄水青. 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45.许再富.1998.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原理与方法.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46.胥晓刚,张新全等. 1999. 我国草坪引种选育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草地, (1):57~61147.杨怀仁,陈西庆. 1988. 中国末次冰期的古气候. 见: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地质学会主编.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 5:22~40148.杨君兴. 2001,云南的外来鱼类和土著鱼类:影响方式和程度及相关问题.《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二)》.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29~138149.杨清,韩蕾,许再富.2005.中国植物园保护稀有濒危植物的现状和若干对策.农村生态环境. 21(1):62~66150.杨世杰. 1987. 植物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430~438.151.应俊生. 2001. 中国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 生物多样性, 9 (4) :393~398152.应俊生,张志松.1984. 中国植物区系中的特有现象——特有属的研究. 植物分类学报,22(4): 259~298 153.姚大伟. 2004. 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3(3):116~118 154.于洪贤, 覃雪波, 何卓等.2005.保护生物学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中的应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3(4): 67~69155.曾杰,王中仁,周世良,郑海水,白嘉雨.2003. 广西区西南桦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27 (1)66~72156.曾建平. 2004. 绿色学校世纪教育的必然走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3(2):59~63157.赵平,彭少麟,张经纬. 2000.恢复生态学—退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恢复的有效途径. 生态学杂志.19(1):53~58.158.赵凯,李军祥,张亚平等.2001.青海湖裸鲤mtDNA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遗传,23(5):445~448 159.曾杰, 王中仁, 周世良等.2003. 广西区西南桦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27(1):66~72160.张荣祖.1979中国自然地理。

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和方法_贺金生

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和方法_贺金生

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和方法*贺金生刘灿然马克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摘要生物多样性的监测是生物多样性科学项目 D IVERSITA的核心内容,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管理的基础。

我国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正处于起步阶段,但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监测的规范和标准不统一,这不仅不利于建立全国范围的监测网络,也对监测数据的共享形成很大障碍。

因此,根据国外的作法,结合我们自己工作的体会,写成“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和方法”。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1 背景生物多样性监测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管理者服务,为他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评价环境影响等问题上提供必要的信息。

同时,生物多样性监测也能为相关学科提供大量的资料,如保护生物学、林学、农学、土壤学、渔业学和环境科学等。

Hellawell(1991)将生物多样性监测定义为:为确定与预期标准相一致或相背离的程度而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的定期监视。

换句话说,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在时间尺度上对生物多样性的反复编目,从而确定其变化。

生物多样性监测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ommittee of Sustainable D evelopment,CSD)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式,生物多样性监测必须回答如下问题(Stork et al.,1995)。

所监测的目标面临何种压力?这些压力处于何种程度?哪些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正在改变或已经改变?为管理某一监测目标(物种、种群、生态系统)的政策是否起作用?联合国环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ams,UNEP)在1995年出版的《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价》一书中,详细罗列了生物多样性监测所应包括的内容(Samways et al.,199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39893360)及林业部GEF小型科学基金“森林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动态监测资助项目”。

中国国内35784种植物40种涉及绝灭等级

中国国内35784种植物40种涉及绝灭等级

中国国内植物的“户口本”信息,最近发生了更新。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等机构主办的《生物多样性》杂志发布的最新评估结果显示,中国35784种植物,有40种涉及绝灭等级,其中属于绝灭等级的21种植物为中国特有种。

记者了解到,为保护植物,国内在就地保护方面建成自然保护区超2700个。

在迁地保护方面,植物园近30年建设发展迅猛,但植物园存在分布不均且同质化现象。

此外,国家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整体保护在三五年内或见成效。

中国高等植物数量全球第三气候带齐全致生物多样性丰富数据显示,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全球30多万种植物,中国占了1/10,高等植物35784种,其中1.5万多种植物是中国特有的。

仅云南一省就有超过1.9万种高等植物种类,相当于整个欧洲的数量,广东省内有7717种。

为何中国植物如此丰富?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马克平研究员介绍,“中国是唯一一个气候带谱齐全的国家,先天环境多样化。

”植物学大中国国内35784种植物40种涉及绝灭等级其中21种属于绝灭等级植物为中国特有种生境退化和丧失是植物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专家表示国家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整体保护在三五年内或见成效会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展数据显示,中国地域辽阔、横跨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因此几乎可以见到北半球所有的自然植被类型,且有非常多的生态系统和类型。

这也因此造就了中国高等植物数量居北半球第一、世界第三的地位。

此外,地质历史原因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对中国生物多样性来说,有两个地质历史事件是最重要的,一个是青藏高原的隆升,另一个是第四纪冰期。

第四纪冰期时中国亚热带大部分未被冰川覆盖,这使中国成为重要的物种保存中心以及物种形成和进化中心。

还没被人类了解很多植物就已经消失了但现实生活中,人类的活动正在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IUC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4年物种红色名录中,有1.5万多个物种正在受到灭绝威胁。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核心目标与我国的保护行动建议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核心目标与我国的保护行动建议

㊀Guihaia㊀Aug.2023ꎬ43(8):1350-1355http://www.guihaia-journal.com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05059罗茂芳ꎬ杨明ꎬ马克平ꎬ2023.«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核心目标与我国的保护行动建议[J].广西植物ꎬ43(8):1350-1355.LUOMFꎬYANGMꎬMAKPꎬ2023.CoretargetsofKunming ̄MontrealGlobalFrameworkandrecommendationsforconservationactioninChina[J].Guihaiaꎬ43(8):1350-1355.«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核心目标与我国的保护行动建议罗茂芳1ꎬ2ꎬ3ꎬ杨㊀明4ꎬ马克平1ꎬ2ꎬ5∗(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ꎬ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ꎬ北京100093ꎻ2.国家植物园ꎬ北京100093ꎻ3.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ꎬ北京100093ꎻ4.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ꎬ北京100864ꎻ5.中国科学院大学ꎬ北京101408)摘㊀要:在中国作为主席国的引领下ꎬ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了62项决定ꎬ特别是达成了以变革理论为基础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ꎬ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新的蓝图ꎮ该文就«昆蒙框架»的三个核心目标 保护地 3030目标 ㊁资源调动㊁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进行解读ꎬ对保障«昆蒙框架»落地的相关决议进行简要介绍ꎬ并就我国未来的保护行动提出了相关建议:(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ꎻ(2)进一步制定详细的保护计划ꎬ明确保护区域的范围㊁目的和管理措施ꎬ并落实实施计划的责任部门和具体措施ꎻ(3)根据框架目标的监测要求ꎬ制定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和监测计划ꎻ(4)继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教育ꎬ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ꎬ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ꎻ(5)大力推进国际合作ꎬ在更大尺度上探索和促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ꎬ寻找对自然产生正面㊁积极效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ꎮ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公约»ꎬ«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ꎬ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ꎬ保护地目标ꎬ保护行动建议中图分类号:Q948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0 ̄3142(2023)08 ̄1350 ̄06CoretargetsofKunming ̄MontrealGlobalFrameworkandrecommendationsforconservationactioninChinaLUOMaofang1ꎬ2ꎬ3ꎬYANGMing4ꎬMAKeping1ꎬ2ꎬ5∗(1.StateKeyLaboratoryofVegetationandEnvironmentalChangeꎬInstituteofBotanyꎬ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Beijing100093ꎬChinaꎻ2.ChinaNationalBotanicalGardenꎬBeijing100093ꎬChinaꎻ3.BiodiversityCommitteeꎬ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Beijing100093ꎬChinaꎻ4.BureauofScience&TechnologyforDevelopmentꎬ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Beijing100864ꎬChinaꎻ5.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Beijing101408ꎬChina)Abstract:UndertheleadershipoftheChinesepresidencyꎬthesecondpartofthe15thConferenceofthePartiestothe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CBD)adopted62decisionsꎬinparticularKunming ̄MontrealGlobal收稿日期:2023-07-06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专项(KFJ ̄COP ̄001)ꎻ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专项(80016F2005)ꎮ第一作者:罗茂芳(1985-)ꎬ博士ꎬ研究方向为生物多样性信息学ꎬ(E ̄mail)maofang@ibcas.ac.cnꎮ∗通信作者:马克平ꎬ博士ꎬ研究员ꎬ研究方向为生物多样性与植物生态学ꎬ(E ̄mail)kpma@ibcas.ac.cnꎮBiodiversityFramework(KM ̄GBF)ꎬwhichisbasedonthetheoryoftransformativechanges.KM ̄GBFꎬitsachievementsꎬgapsꎬandlessonslearnedꎬandtheexperienceandachievementsofotherrelevantmultilateralenvironmentalagreementsꎬsetsoutanambitiousplantoimplementbroad ̄basedactiontobringaboutatransformationinoursocieties relationshipwithbiodiversityby2030ꎬanddrawsanewblueprintforglobalbiodiversitygovernance.Thispaperprovidesaninterpretationofthethreecoretargetsoftheframework the 3030target forprotectedareasꎬresourcemobilisationꎬanddigitalsequenceinformationofgeneticresourcesꎬabriefintroductiontotherelevantdecisionstoensuretheimplementationoftheframeworkꎬandrecommendationsforfutureconservationactionsinChina:(1)Tostrengthenthemainstreamingofbiodiversityconservation.RevisionofChina sBiodiversityConservationStrategyandActionPlan(2011-2030)isanopportunitytoinvolvethewholegovernmentandsocietyintheprocessandtotakeactiontopromotethegoalsandtargetsoftheKM ̄GBFꎻ(2)Tofurtherdevelopdetailedconservationplansꎬclarifythescopesꎬpurposesandmanagementmeasuresofconservationareasꎬandimplementresponsibleauthoritiesandspecificmeasuresforimplementingtheplans.ResearchesontheOtherEffectivearea ̄basedConservationMeasures(OECMs)areneededtoincorporateintothemanagementsystemforbiodiversityconservationꎻ(3)Todevelopanoperationalindicatorsystemandmonitoringplaninaccordancewiththemonitoringrequirementsoftheframeworktargetsꎻ(4)Tocontinuetostrengthenawarenessandeducationonbiodiversityconservationꎬraisepublicawarenessandattentiontobiodiversityconservationꎬandpromotesustainableproductionandsustainableconsumptioninsocietyasawholeꎻ(5)TopromoteinternationalcooperationvigorouslytoexploreandpromoteNature ̄basedSolutionsonalargerscaleꎬandfindpathwaysfor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thathavepositiveandbeneficialeffectsonnature.Keywords: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CBD)ꎬKunming ̄MontrealGlobalBiodiversityFrameworkꎬglobalbiodiversityconservationꎬprotectedareatargetsꎬrecommendationsforconservationaction㊀㊀2020年ꎬ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发布了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ꎮ根据这一报告ꎬ尽管在过去的十年间世界各国不断做出了努力ꎬ但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仍然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恶化(CBDꎬ2020)ꎮ这表明ꎬ不仅在2010年未能实现第一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ꎬ而且第二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 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未能在全球实现ꎮ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经过四年的正式磋商和谈判ꎬ于2022年12月19日凌晨在«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的全会上通过ꎮ«昆蒙框架»以行动和结果为导向ꎬ以«2011 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的经验教训以及其他相关多边环境协定的经验和成果为基础ꎬ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ꎬ旨在到2030年转变社会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ꎬ既为实现到2050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愿景设定了一条崭新的路线图ꎬ也为今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了方向(CBDꎬ2022a)ꎮ«昆蒙框架»是一个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框架ꎬ全文包括背景㊁宗旨㊁执行框架的考虑因素㊁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系㊁变革理论㊁2050年愿景和2030年使命㊁2050年全球长期目标㊁2030年全球行动目标等11个部分ꎮ近年来ꎬ已有文献从谈判进展㊁框架内容㊁海洋多样性保护㊁资金问题等方面就框架进行了介绍(罗茂芳等ꎬ2022ꎻ徐靖和王金洲ꎬ2023ꎻ李亦欣等ꎬ2023ꎻ耿宜佳等ꎬ2023ꎻ马克平ꎬ2023)ꎮ本文将着重介绍保护地 3030目标 等核心目标ꎬ并对我国的保护行动建议进行了讨论ꎮ1㊀核心目标1.1保护地 3030目标2010年通过了2011 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年目标ꎬ简称 爱知目标 ꎮ 爱知目标 11提出的17%陆地和10%海洋保护地目标ꎬ未能有效缓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下降趋势ꎮ以高雄心联盟(HighAmbitionCoalition)国家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倡导2030年保护全球至少30%的陆地和海洋(www.hacfornatureandpeople.org)ꎮ这一目标在COP15大会得到一致认可ꎬ确立了行动目标3的所谓 3030目标 ꎬ目标提出 确保和促使到2030年至少30%的陆地㊁内陆水域㊁沿海和海洋区域ꎬ特别是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特别重要的区域ꎬ通过具有生态代表性㊁保护区系统和其他有效的基于区域的保护措施至少恢复30% ꎮ这一目15318期罗茂芳等:«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核心目标与我国的保护行动建议标的设定ꎬ尤其是30%海洋面积保护目标的设定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ꎮ在全球海洋保护区中ꎬ多数因渔业捕捞㊁石油开发等经济活动而不能达到有效保护ꎬ协调海洋保护与开发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Edgaretal.ꎬ2014)ꎮ早在1995年ꎬ«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二次会议(COP2)首次将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设为正式议题ꎬ并于1998年ꎬCOP4通过了«关于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的工作方案»ꎬ确定了«公约»关于海洋和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领域的主要目标和优先行动ꎮ2010年ꎬCOP10对这一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估ꎬ认为海洋保护区覆盖全球海洋面积约1%ꎬ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缓慢(SCBDꎬ2010)ꎮCOP10发布了2011 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及对应的 爱知目标 ꎬ并提出了保护17%陆地和10%海洋的保护目标ꎮ然而ꎬ 爱知目标 未能在全球实现ꎬ其中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ꎬ尤其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的海洋生物多样性(marinebiologicaldiversitybeyondareasofnationaljurisdictionꎬBBNJ)ꎮ2023年3月4日ꎬ为确保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对海洋生物多样性进行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ꎬ各缔约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就公海生物多样性保护达成协定案文ꎮ该案文要求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公海和区域)设立大范围的海洋保护区ꎬ对捕鱼量㊁航运线路以及包括深海采矿在内的勘探活动等做出限制ꎻ同时ꎬ要求评估经济活动对这些区域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ꎮ此外ꎬ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和执行协定案文的过程中将获得能力建设与海洋技术转让等方面的支持ꎬ并通过一个公平的机制分享海洋遗传资源产生的惠益ꎮ这对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昆蒙框架»中与海洋相关的目标和具体指标十分关键ꎮ1.2资源调动«公约»缔约方认识到发展中国家虽然拥有全球大部分的生物多样性ꎬ但缺乏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这些生物资源所需的资金和技术资源ꎮ同时ꎬ也认识到发达国家在历史上虽然从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大量与生物多样性和相关基因资源有关的利益ꎬ但未能公平分享这些利益ꎮ这引发了对于确保发展中国家在使用生物多样性和相关基因资源时能够得到公平补偿ꎬ并获得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所需的资金和技术资源的需求ꎮ早在1994年的第一次缔约方大会上ꎬ发展中国家就提出ꎬ发达国家应为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ꎬ以帮助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ꎮ这个提议基于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ꎬ认识到发达国家由于历史上开发生物多样性和相关资源获益颇多ꎬ因此有更大的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ꎮ这个提议也是基于发展中国家资源有限ꎬ而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全球价值的生物多样性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和技术资源的认知ꎮ资源调动不仅是框架中的目标之一ꎬ还关系到框架整体目标的设计高度与缔约方实施框架的信心ꎬ更是框架达成且落实的关键(王也等ꎬ2022)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21年 同一个星球 峰会上发言指出ꎬ到2030年ꎬ每年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资金缺口高达7110亿美元ꎮ根据«公约»资源调动专家小组的估算ꎬ在保持目前碳排放㊁生产力和土地利用不变的情况下ꎬ全球每年需要投入1500亿~3000亿美元的资金用以实施框架所确定的目标ꎬ而目前全世界每年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支出为780亿~910亿美元(CBDꎬ2022aꎬb)ꎮ在框架谈判过程中ꎬ资源调动作为最为核心的目标之一ꎬ分歧很大ꎮ在资金机制方面ꎬ发展中国家希望建立一个在全体缔约方授权下运作的全新机制ꎬ并简化获得资金和快速落实的流程ꎮ对将全球环境基金(GEF)等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融资机制继续作为资金机制提出反对意见ꎬ认为新的资金机制必将刺激更多的资金投入ꎻ而发达国家却认为新机制的建立需要更多的时间ꎬ并且更多的基金机构并不意味着更多的资金ꎬ从而支持通过全球环境基金等现有机制提供援助ꎮ在中国作为主席国的协调下ꎬ经过多次谈判磋商ꎬ最终大家一致同意在全球环境基金下设立一个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ꎬ通过一个特别信托基金来支持框架的实施ꎮ在资金数额方面ꎬ到2030年每年筹措所有来源的财政资源2000亿美元ꎬ并减少至少5000亿美元有害补贴ꎻ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资金总量到2025年达到每年至少200亿美元ꎬ到2030年达到每年300亿美元ꎮ1.3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公约»的三大目标之一是公平分享利用遗传资源产生的惠益ꎮ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ꎬ给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带来了机遇ꎬ同时也给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共享带来了新的挑战ꎮ许多发展中国家拥有大量的遗传资源ꎬ这些资源有可能被用于开发新药㊁培育作物新品种和其他产品ꎮ发达国家在DSI基础设施㊁数字化信息㊁研2531广㊀西㊀植㊀物43卷发水平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ꎬ而发展中国家相对较弱ꎮ在框架磋商中ꎬ遗传资源的使用者如生物技术公司与原产国如何分享DSI惠益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这一议题上意见分歧很大㊁矛盾十分突出ꎮ以非洲联盟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ꎬDSI作为遗传资源的基因序列信息本质上仍属于遗传资源ꎬ应纳入框架的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机制以及其他相关规定ꎮ但是ꎬ发达国家极力反对将DSI视为遗传资源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ꎬ认为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数据应保持开放访问的状态ꎬ反对影响开放获取的解决方案ꎮ主张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ꎬ在COP15后继续开展广泛的多利益相关方对话ꎮ2016年ꎬ在墨西哥召开的COP13上ꎬ各方首次触及DSI问题ꎮ2018年ꎬ在埃及召开的COP14上ꎬ大会通过决议ꎬ表示注意到对此事的意见分歧ꎬ并决定建立一个以科学和政策为基础的进程工作组进行研究ꎬ其中包括建立一个特设技术专家组ꎮ在本次的COP15中ꎬ各方就DSI的定义㊁范围㊁保护措施和利益分享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ꎬ并就相关条款进行了谈判ꎮ最终ꎬ各缔约方达成了共识ꎬ决定设立一个公平㊁透明㊁包容㊁参与性和有时限的进程ꎬ将在COP16上最终确立ꎻ同时ꎬ设立一个分享利用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所产生惠益的不限成员名额特设工作组ꎬ进一步拟定多边机制ꎬ并向COP16提出建议ꎮ这一成果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ꎬ将DSI纳入框架的推进进程ꎬ并提供了下一步的路线图ꎬ具有历史性意义ꎮ除了以上3个重要议题外ꎬ框架还有其他一系列重要行动目标ꎬ包括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区域30%㊁外来入侵物种引入减半㊁高危化学品使用减半㊁全球食物浪费减半等(马克平ꎬ2023)ꎮ与上一个十年目标不同ꎬ«昆蒙框架»除了要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外ꎬ还提出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ꎬ是一个更具雄心的目标ꎮ«昆蒙框架»涵盖了包括加大力度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和间接驱动因素ꎬ提出需要在全球㊁区域㊁次区域㊁国家以及地方各级采取行动ꎬ加强了性别平等㊁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等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参与ꎬ重视可持续生产㊁可持续消费等变革性的改变ꎬ对框架相关目标和指标设计更加具体㊁可计量㊁可实现㊁成果导向㊁有时限(specificꎬmeasurableꎬachievableꎬresults ̄basedandtime ̄boundꎬ即SMART标准)㊁提高国家承诺的程度㊁减少规划及其执行中的时间滞后等(CBDꎬ2020)ꎮ此外ꎬ新冠病毒在全球传播造成的危机再次提醒了生物多样性与健康的关联ꎮ在框架磋商中ꎬ 生物多样性和健康 曾作为一个新目标进行谈判ꎬ后经协商一致ꎬ作为执行框架的考虑因素之一写入框架C部分ꎮ强调将人类㊁动物和环境健康之间相互关联的 同一健康 (OneHealth)作为基于科学的整体方法之一ꎬ在框架中得以体现ꎮ此外ꎬ与«昆蒙框架»一并通过的一揽子成果还包括«‹昆蒙框架›的监测框架»«规划㊁监测㊁报告和审查机制»等其他五个决议ꎬ这些决议是推动和具体实施框架的重要条件ꎮ«‹昆蒙框架›的监测框架»是评估框架执行进展的科学和技术基础ꎬ旨在建立一套指标体系以监测框架目标的进展情况ꎬ供缔约方在其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和国家报告中使用(CBDꎬ2022b)ꎮ指标体系以标题指标(headlineindicators)为核心ꎬ组成指标(componentindicators)㊁补充指标(complimentaryindicators)和国家指标(nationalindicators)作为补充ꎮ在指标磋商过程中ꎬ发达国家多强调指标的雄心ꎬ而发展中国家却强调指标在国家层面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可行性ꎬ并强调标题指标的平衡ꎮ«规划㊁监测㊁报告和审查机制»中提出ꎬ以便利性㊁尊重主权㊁非惩罚性的方式实施强化的多层面规划㊁监测㊁报告和审查办法ꎬ来加强«公约»和«昆蒙框架»的执行(CBDꎬ2022c)ꎮ这些办法包括比照框架及其长期目标和行动目标修订或更新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NationalBiodiversityStrategyandActionsꎬNBSAP)ꎬ提出在2026年和2029年提交的国家报告中应包括«‹昆蒙框架›的监测框架»中的标题指标和其他指标ꎬ对各国NBSAP包括国家目标中的信息进行全球分析ꎬ以评估对«昆蒙框架»的贡献ꎬ供COP16和随后各届缔约方大会审议等ꎮ此外ꎬ在这一决议附件中还发布了修订或更新NBSAP的指导意见以及用于提交国家目标的模板ꎮ中国作为COP15主席国ꎬ在承办COP15大会和推动«昆蒙框架»磋商和达成的过程中ꎬ体现了最高级别的政治意愿和领导力ꎮ在COP16召开前ꎬ我国将继续履行主席国职责ꎬ推动«昆蒙框架»的全面实施ꎮ2㊀我国的保护行动建议为推动«昆蒙框架»在中国的落实ꎬ我国正在更新2010年9月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35318期罗茂芳等:«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核心目标与我国的保护行动建议略与行动计划»(2011 2030年)ꎮ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跨地域㊁跨部门㊁跨学科的复杂问题ꎬ一时一地㊁单一领域或是单一利益相关者的行动ꎬ无法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求ꎬ难以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预期效果和目标(刘文慧ꎬ2022)ꎮ我们应该以此次修订为契机ꎬ让全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到进程当中ꎬ采取行动共同推动«昆蒙框架»目标的达成ꎮ2.1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ꎬ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整合到国土空间规划中ꎮ我国在此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制度优势ꎬ如生态空间㊁生产空间㊁生活空间的三区划分㊁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工程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等都是良好的范例ꎮ应进一步统筹规划㊁完善整体布局ꎬ特别是加强项目间和项目内的互补与协同ꎬ聚焦重点ꎬ提高成效ꎬ以实现我国到2030年生物多样性丧失曲线得到扭转的目标ꎮ2.2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进一步制定详细的保护计划ꎬ明确保护区域的范围㊁目的和管理措施ꎬ并落实实施计划的责任部门和具体措施我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地以来ꎬ自然保护地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ꎬ积极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㊁自然保护区为基础㊁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ꎮ自2015年以来ꎬ我国陆续开展了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ꎮ2021年ꎬ正式设立三江源㊁大熊猫㊁东北虎豹㊁海南热带雨林㊁武夷山第一批五个国家公园ꎬ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ꎬ涵盖了我国陆域近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ꎬ2021)ꎮ随着国家公园的建立ꎬ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作为新专业ꎬ于2023年4月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育部ꎬ2023)ꎮ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规划财务司 2020年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一套数 ꎬ截至2020年底ꎬ我国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676处(面积为14898.54万公顷)ꎬ自然公园6514个(面积为5514.05万公顷)ꎬ仅这二者总面积就占国土陆地面积的21.26%ꎮ然而ꎬ我国的海洋保护相对滞后ꎬ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曾江宁等ꎬ2016)ꎬ未来既需要建立更多新的海洋保护区ꎬ也亟需评估现有海洋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曾江宁等ꎬ2016ꎻ宋瑞玲等ꎬ2018)ꎮ除了传统保护地体系外ꎬ近年来国际上对于 其他有效的基于区域的保护措施 (OtherEffectivearea ̄basedConservationMeasureꎬOECMs)也非常重视ꎬ世界保护监测中心(UNEP ̄WCMC)自2019年首次记录OECMs以来ꎬOECMs为全球保护地和OECMs网络增加了160万平方千米ꎻ尽管仅限于5个国家和地区ꎬ但OECMs的现有数据已经表明其对保护区覆盖率和相连性做出了重要贡献(UNEP ̄WCMC&IUCNꎬ2021)ꎮOECMs作为保护措施的一种形式ꎬ写入«昆蒙框架»保护地 3030目标 中ꎮ在我国ꎬOECMs尚未受到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ꎬ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ꎬ争取尽快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体系ꎮ2.3根据框架目标对监测要求具体化ꎬ制定出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和监测计划生物多样性观测和监测既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ꎬ也是了解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和问题的重要手段ꎮ应建立科学㊁系统㊁可持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ꎬ进一步优化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内容和空间布局ꎬ并整合国内和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技术力量ꎬ对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㊁种群数量㊁分布范围㊁生境质量等方面进行监测与评估ꎮ同时ꎬ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ꎬ强化对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支持和保障ꎬ并确立相应的监测机构ꎬ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和监测人员的培训ꎬ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ꎮ在国家层面进一步推动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ꎬ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收集㊁传输和共享ꎬ并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ꎬ评估生态系统的状况和保护成效ꎬ及时调整保护策略和措施ꎬ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ꎮ2.4继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教育ꎬ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ꎬ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是促进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ꎮ公众只有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ꎬ才会更加关注可持续生产和消费ꎬ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ꎬ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ꎮ目前ꎬ我国在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活动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ꎬ如开展生物多样性相关主题的宣传日㊁生物多样性保护讲座㊁观鸟等活动ꎮ媒体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ꎬ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报道ꎬ让更多的人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的紧迫性ꎬ下一步可加强媒体形式多样㊁深入浅出的宣传ꎮ此外ꎬ在各社区建立生态志愿者队伍ꎬ让更多4531广㊀西㊀植㊀物43卷的人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ꎬ通过志愿者的力量ꎬ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㊁监测㊁评估和管理工作ꎬ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参与度和保护意识ꎮ2.5大力推进国际合作ꎬ在更大尺度上探索和促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ꎬ寻找对自然产生正面㊁积极效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生物多样性是全球性的问题ꎬ只有各国共同合作才能有效监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ꎮ我国作为«公约»缔约方和COP15主席国ꎬ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ꎬ已经站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的中央ꎮ除了国内的保护行动外ꎬ还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ꎬ还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ꎬ共同走出生态文明的新发展路径ꎮ同时ꎬ这种新的发展路径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多样性领域ꎬ应积极争取各国政府㊁地方和区域金融银行以及其他投资者㊁私营企业和社区组织等的支持ꎬ调动全球全社会力量共同为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而努力ꎮ参考文献:CBD(ConventiononBidogicalDiversity)ꎬ2020.Fiftheditionoftheglobalbiodiversityoutlook[EB/OL].5thed.(2020-09-15)[2023-04-15].https://www.unep.org/resources/report/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 ̄5 ̄gbo ̄5.CBD(ConventiononBidogicalDiversity)ꎬ2022a.DecisionadoptedbytheConferenceofthePartiestothe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EB/OL].(2022-12-19)[2023-04-05].https://www.cbd.int/decisions/cop/?m=cop ̄15.CBD(ConventiononBidogicalDiversity)ꎬ2022b.DecisionadoptedbytheConferenceofthepartiestothe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15/5[EB/OL].(2022-12-19)[2023-04-05].https://www.cbd.int/decisions/cop/?m=cop ̄15.CBD(ConventiononBidogicalDiversity)ꎬ2022c.DecisionadoptedbytheconferenceofthePartiestoThe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15/6[EB/OL].(2022-12-19) [2023-04-05].https://www.cbd.int/decisions/cop/?m=cop ̄15.EDGARꎬGJꎬSTUART ̄SMITHꎬRDꎬWILLISꎬTJꎬetal.ꎬ2014.Globalconservationoutcomesdependonmarineprotectedareaswithfivekeyfeatures[J].Natureꎬ506(7487):216-220.GENGYJꎬLIZYꎬTIANYꎬ2023.Conservationofmarinebiodiversityinthe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Statusꎬchallengesꎬandprospects[J].BiodiversSciꎬ31(4):22645.[耿宜佳ꎬ李子圆ꎬ田瑜ꎬ2023.«生物多样性公约»下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展㊁挑战和展望[J].生物多样性ꎬ31(4):22645.]教育部ꎬ2023.教育部公布新一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EB/OL].(2023-04-19)[2023-04-25].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304/t20230419_1056327.html.LIYXꎬLIYYꎬZHANG ̄YANGXYꎬetal.ꎬ2023.Theprogressandprospectofthefinancialarrangementsunderthe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J].BiodiversSciꎬ31(4):23077.[李亦欣ꎬ李园园ꎬ张杨心怡ꎬ等ꎬ2023.«生物多样性公约»资金问题最新进展及展望[J].生物多样性ꎬ31(4):23077.]刘文慧.以整个政府和全社会方法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达成[EB/OL].(2022-12-21) [2023-04-26].中国环境.http://cenews.com.cn/news.html?aid=1025005.]LUOMFꎬGUOYFꎬMAKPꎬ2022.Abriefintroductionofthenegotiationsonthepost-2020globalbiodiversityframework[J].BiodiversSciꎬ30(11):22654.[罗茂芳ꎬ郭寅峰ꎬ马克平ꎬ2022.简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谈判进展[J].生物多样性ꎬ30(11):22654.]MAKPꎬ2023.Kunming ̄MontrealGlobalBiodiversityFramework:Animportantglobalagendaforbiodiversityconservation[J].BiodiversSciꎬ31(4):23133.[马克平ꎬ2023.«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重要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议程[J].生物多样性ꎬ31(4):23133.]SONGRLꎬYAOJXꎬWUKYꎬetal.ꎬ2018.Evaluationoftheeffectivenessofmarineprotectedareas:Methodologiesandprogress[J]BiodiversSciꎬ26(3):286-294.[宋瑞玲ꎬ姚锦仙ꎬ吴恺悦ꎬ等ꎬ2018.海洋保护区管理与保护成效评估的方法与进展[J].生物多样性ꎬ26(3):286-294.]UNEP ̄WCMCꎬUNEPꎬIUCNꎬ2021.Protectedplanetreport2020[EB/OL].(2021-05-01)[2023-04-20].https://livereport.protectedplanet.net/.WANGYꎬZHANGFCꎬNANXꎬetal.ꎬ2022.Financialissuesofthe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anditsreferenceforChina sCBDimplementation[J].BiodiversSciꎬ30(11):22401.[王也ꎬ张风春ꎬ南希ꎬ等ꎬ2022.«生物多样性公约»资金问题分析及对我国履约的启示[J].生物多样性ꎬ30(11):22401.]XUJꎬWANGJZꎬ2023.AnalysisofthemainelementsandimplicationsoftheKunming ̄MontrealGlobalBiodiversityFramework[J].BiodiversSciꎬ31(4):23020.[徐靖ꎬ王金洲ꎬ2023.«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主要内容及其影响[J].生物多样性ꎬ31(4):23020.]ZENGJNꎬCHENQZꎬHUANGWꎬetal.ꎬ2016.ReformofthemarineecologicalprotectionsysteminChina frommarineprotectedareastomarineecologicalredlineregions[J].ActaEcolSinꎬ36(1):1-10.[曾江宁ꎬ陈全震ꎬ黄伟ꎬ等ꎬ2016.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制度的转型发展[J].生态学报ꎬ36(1):1-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我国正式设立首批国家公园[EB/OL].(2021-10-12)[2023-04-25].http://www.gov.cn/fuwu/2021-10/12/content_5642183.htm.(责任编辑㊀蒋巧媛)55318期罗茂芳等:«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核心目标与我国的保护行动建议。

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㊀Guihaia㊀Aug.2023ꎬ43(8):1366-1374http://www.guihaia-journal.comDOI:10.11931/guihaia.gxzw202303051罗明ꎬ张丽荣ꎬ杨崇曜ꎬ等ꎬ2023.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J].广西植物ꎬ43(8):1366-1374.LUOMꎬZHANGLRꎬYANGCYꎬetal.ꎬ2023.UtilizingNature ̄basedSolutionstopromotebiodiversityconservation[J].Guihaiaꎬ43(8):1366-1374.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罗㊀明1ꎬ张丽荣2∗ꎬ杨崇曜1ꎬ朱振肖2ꎬ孙雨芹1ꎬ孟㊀锐2ꎬ张丽佳1ꎬ王㊀君2ꎬ刘艳书1(1.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自然资源部土地科技创新中心)ꎬ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ꎬ北京100035ꎻ2.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ꎬ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研究所ꎬ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地研究中心ꎬ北京100012)摘㊀要: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之一ꎬ在以 爱知目标 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均未实现的背景下ꎬ如何推进变革性转型以遏制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成为当务之急ꎮ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因其坚持整体性㊁系统性㊁多样性㊁稳定性㊁可持续性㊁权衡性和包容性等原则ꎬ成为应对全球危机的重要途径ꎮ该文通过分析机理和功能层面生物多样性和NbS的关系ꎬ阐明了NbS利用恢复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营养级来指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径ꎬ提出了利用NbS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重内涵ꎬ一是以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㊁稳定性㊁持续性为目标ꎬ二是利用自然生态过程ꎮ在建立NbS和生物多样性关联认知的基础上ꎬ该文进一步梳理了NbS的概念内涵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一致性ꎬ以及NbS在生态空间㊁农业空间㊁城镇空间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方法ꎬ归纳了NbS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国内外实践案例ꎬ讨论了NbS协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㊁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效益ꎬ展望了NbS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规划的愿景ꎬ以期为促进«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框架履约㊁推进NbS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提供参考ꎮ关键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ꎬ生物多样性保护ꎬ生态系统过程ꎬ复杂性ꎬ营养级中图分类号:Q9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0 ̄3142(2023)08 ̄1366 ̄09UtilizingNature ̄basedSolutionstopromotebiodiversityconservationLUOMing1ꎬZHANGLirong2∗ꎬYANGChongyao1ꎬZHUZhenxiao2ꎬSUNYuqin1ꎬMENGRui2ꎬZHANGLijia1ꎬWANGJun2ꎬLIUYanshu1(1.KeyLaboratoryofLandConsolidationandRehabilitationꎬLandConsolidationandRehabilitationCenter(Land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rCenter)ꎬMinistryofNaturalResourcesꎬBeijing100035ꎬChinaꎻ2.CenterofBiodiversityandProtectedAreasꎬInstituteofEcologicalProtectionandRestorationPlanningꎬChineseAcademyofEnvironmentalPlanningꎬBeijing100012ꎬChina)收稿日期:2023-04-3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E0209400)ꎮ第一作者:罗明(1962-)ꎬ博士ꎬ研究员ꎬ研究方向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ꎬ(E ̄mail)luoming@lcrc.org.cnꎮ∗通信作者:张丽荣ꎬ博士ꎬ副研究员ꎬ研究方向为生态保护与修复㊁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地综合管理ꎬ(E ̄mail)zhanglr@caep.org.cnꎮAbstract:BiodiversitylossisoneofthemajorcrisesfacinghumanitytodayꎬandwithnoneofthebiodiversitytargetsrepresentedbytheAichiBiodiversityTargetsbeingmetꎬthereisanurgentneedtopromotetransformativechangetohaltandreversethetrendofbiodiversityloss.Nature ̄basedsolutions(NbS)haveemergedasanimportantwaytoaddresstheglobalcrisisduetoitsinherentprinciplesinvolvingholisticandsystemicnessꎬdiversityꎬstabilityꎬsustainabilityꎬtrade ̄offsꎬandcompatibility.TherelationshipbetweenbiodiversityandNbSisanalyzedfromamechanisticandfunctionalperspectiveꎬandthepathwayofNbSasaproxyforbiodiversityconservationisrevealedbyrestoringofecosystemcomplexityandtrophiclevelstoputnatureonthepath.WehereproposethedualintensionsofpromotingNbSforbiodiversityconservationꎬas(1)thegoalaimedatenhancingdiversityꎬstabilityꎬandsustainabilityofecosystemꎬand(2)thetoolinvolvesusenaturalprocesses.BasedontheaboveunderstandingofthelinkbetweenNbSandbiodiversityꎬthispaperfurthercomparestheconceptualconnotationofNbSwiththeconsistencyofbiodiversityconservationꎬaswellastheNbSmethodsforbiodiversityconservationincludingnaturalꎬagriculturalandurbanarea.PracticalcasesofNbSforbiodiversityconservationorsynergyofNbSforbiodiversityaresummarizedinalignwithdifferentiatedtypicalecosystems.ThemultiplebenefitsofNbSforbiodiversityconservationꎬclimatechang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arediscussed.ThevisionofintegratingNbSintostrategicplanningforbiodiversityconservationispresentedtoprovideareferenceforpromotingtheimplementationofKunming ̄MontrealGlobalBiodiversityFrameworkandthemainstreamingofNbSinbiodiversityconservation.Keywords:Nature ̄basedSolutions(NbS)ꎬbiodiversityconservationꎬecosystemprocessꎬcomplexityꎬtrophiclevels㊀㊀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和恢复力的关键决定因素ꎬ生物多样性及其提供的惠益事关地球健康㊁人类福祉以及可持续发展(任海和郭兆晖ꎬ2021)ꎮ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库和栖息地的异质性能促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ꎬ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至关重要(LeProvostetal.ꎬ2022)ꎮ生物多样性服务于人类福祉的同时ꎬ也不断受到人类的改变ꎮ特别是进入 人类世 (Anthropocene)以来ꎬ人类活动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加ꎬ对生物多样性和全球生态系统的组成㊁结构和功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Steffenetal.ꎬ2007)ꎮ由于以自然生境转为农业和林业用地而导致的生境损失和退化为代表的人类压力ꎬ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减少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ntergovernmentalScience ̄PolicyPlatformonBiodiversityandEcosystemServicesꎬIPBES)报告指出ꎬ生物多样性正在以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的速度下降ꎬ全球有100万种动植物正在受到威胁或即将消失ꎮ就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而言ꎬ土地用途改变是1970年以来对自然的相对负面影响最大的直接驱动因素ꎬ其次是直接利用(IPBESꎬ2018)ꎮ为了遏制和扭转当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ꎬ全球开展了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ꎬCBD)为引领的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ꎬ但距离设想的有效保护目标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CBDꎬ2020)ꎮ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努力依然不足ꎬ亟须探索一条变革性转型之路(Stokstadꎬ2020)ꎮ近年来ꎬ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 ̄basedSolutionꎬNbS)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应对一系列环境和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ꎮNbS以自然做功ꎬ对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开展保护㊁养护㊁恢复和可持续管理ꎬ在应对多种社会挑战的同时ꎬ提升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ꎮNbS既可通过保护㊁养护㊁管理㊁恢复行动提高其物种及其栖息地的健康㊁范围和连通性直接维持生物多样性ꎬ又可通过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对物种和生境的影响间接维持生物多样性ꎮ本文从NbS和生物多样性的内涵㊁标准和方法出发ꎬ系统总结了NbS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联ꎬ分析了NbS应对多种挑战协同增效的多功能性ꎬ梳理了NbS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内外实践经验ꎬ并对下一步NbS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展望ꎮ1㊀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与NbS的内在关联1.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组成的多样性和变异76318期罗明等: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性ꎬ是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种类及其遗传变异㊁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差异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称(任海和郭兆晖ꎬ2021)ꎮ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是生态学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王少鹏等ꎬ2022)ꎮ不同组织水平的生物多样性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ꎮ种内基因的变化构成了遗传多样性ꎬ对于理解物种适应机制至关重要ꎮ生物多样性语境下的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研究中的物种多样性不同ꎬ是对一定区域内物种的总体状况的描述ꎬ而非对群落的组织水平进行研究ꎮ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则指生物圈内生境㊁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㊁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马克平ꎬ1993)ꎮ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功能多样性是影响生物与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ꎮ表型多样性㊁景观多样性等均具有重要意义ꎬ并且受到广泛关注(Lefchecketal.ꎬ2015ꎻLeProvostetal.ꎬ2022)ꎮ1.2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交互关系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是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一个核心原则ꎬ即形式(form)与功能(function)之间的关系ꎮ大量研究已经证明ꎬ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协同关系ꎬ但其机理仍然是重要的科学问题ꎮ局域群落的多样性是否以及如何受到区域群落的调控对于理解多尺度的生物多样性维持至关重要(张健等ꎬ2022)ꎮ群落内物种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网络结构ꎬ即群落结构(王少鹏等ꎬ2022)ꎬ群落与其所在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ꎮ高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具有典型的组成单元多㊁单元之间大量联系㊁具有自适应性和进化能力㊁具有动力学特性等特征以及高度的复杂性(张知彬等ꎬ1998)ꎮ生态系统作为生物与其生存环境通过一系列因果关系形成的复杂的生物物理系统ꎬ其结构㊁功能与动态最为关键(vanderMaarel&Franklinꎬ2017)ꎬ生物多样性则是其主要的决定因素ꎮ目前ꎬ虽然群落结构和物种共存的机理依然是生态学研究的难点(宋础良ꎬ2020)ꎬ但王国宏(2002)研究充分证明ꎬ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仅影响群落的结构ꎬ还促成群落具有比个体简单叠加更凸显的特征ꎮ物种间的相互作用ꎬ即生态系统过程ꎬ以及生态系统自发有序空间格局的生成等在组织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涌现属性ꎬ构成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ꎬ从而发挥着多元化的生态系统功能(葛振鹏和刘权兴ꎬ2020)ꎮ高生物多样性所带来的生态位重叠或物种冗余能有效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stability)ꎬ及其4方面内涵ꎬ即抵抗力(resistance)㊁恢复力(或译为复原力ꎬresilience)㊁持久性(persistence)㊁变异性(variability)ꎮ稳定性为面对干扰时的生态系统功能提供了一种保证安全的方法ꎬ从而能适应环境因子的自然波动并保持其自身生存与繁衍ꎮ1.3涵盖生态系统的NbS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机理在个体层次和生态系统层次的自组织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决定生态系统功能和恢复能力的关键因素ꎮ恢复目标物种的短期存在比较容易ꎬ但要使目标物种能够长期生存ꎬ则需要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对其进行支撑ꎬ特别是在发生干扰的时候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目标物种是否能够应对和度过具有重要的作用ꎮIPBES报告(2019)指出ꎬ如果不在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因方面取得进展ꎬ专注于保护的政策很难克服致使生物多样性下降的种种压力ꎮ因此ꎬ若要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ꎬ仍然存在几个关键问题ꎬ包括人类活动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内在机制与演化后果㊁关键生物类群衰退的关键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㊁生物群落对不断增加的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与适应等ꎮ生态恢复主要通过群落的种群构件组合对生态位的再分配来完成ꎮWalker(1995)在探讨物种保护的过程中发现ꎬ通过生态系统的方法ꎬ或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方法优于单纯对物种的保护ꎮHuang等(2019)的研究通过对我国生态恢复项目的生物多样性分析发现ꎬ恢复的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比退化生态系统有极大改善ꎬ说明恢复的生态系统ꎬ其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可能主要是反映在结构特征而不是生物多样性特征ꎮ因此ꎬ如何确定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目标并重建包括复杂营养级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持续性就是恢复生态系统稳定性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核心问题ꎮ鉴于目前对生态系统中物种种类㊁数量㊁种间关系及其对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机理性分析仍然是生态学研究的难点之一ꎬ以NbS为手段ꎬ充分应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相互作用和群落演替的自然过程ꎬ确保修复和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复杂性ꎬ从而继续发挥其整体结构和功能成为有效恢复生8631广㊀西㊀植㊀物43卷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途径(图1)ꎮ与此同时ꎬ在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关系的探讨中ꎬ生物多样性不能拘泥于一个特定的层次(如物种)或该层次中的一个层面(如物种的丰富度)ꎬ应全面考察生态系统各个生物组织层次及同一层次不同层面的多样性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ꎮNbS跨尺度的理念超越了狭义的生物多样性概念(特定区域内的物种数量)ꎬ而是通过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㊁多样性ꎬ从而为大尺度ꎬ乃至全球尺度的生物多样性提供有效支撑ꎮ图1㊀NbS恢复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路径(改绘自Bullock等ꎬ2022)Fig.1㊀PathwaysofNbSforecosystemrestorationandbiodiversityconservation(modifiedfromBullocketal.ꎬ2022)㊀㊀总体而言ꎬNbS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生态系统结构㊁功能㊁过程㊁健康㊁服务的复原和提升ꎮ在此过程中ꎬ生物多样性保护既是目标ꎬ又是手段ꎬ只有保护恢复了生物多样性这一重要生态基础ꎬ才能实现区域生态改善和区域生态安全ꎮNbS总体上是对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生物多样性效果的考量ꎬ是对生态效益和生物多样性的兼顾和协调ꎮ2㊀NbS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势2.1NbS概念内涵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在复杂多变的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生态环境问题多发的背景下ꎬ人类逐渐认识到ꎬ单纯的保护行动虽然行之有效ꎬ但不足以应对当前的挑战ꎬ维持人类生存和加强对自然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相96318期罗明等: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辅相成且相互密切依存的目标(IPBESꎬ2019)ꎮ在处理复杂系统时ꎬNbS超越了传统的用机械式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方式ꎬ以生态系统方法为基础ꎬ该方法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基础ꎮ自2008年世界银行首次在其报告中明确提出NbS概念以来ꎬ不同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对NbS的定义进行了充分探讨ꎬ虽然他们对NbS概念的理解上各有侧重ꎬ但都一致表明了NbS是有益于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效益的解决方案ꎬNbS的定义与内涵始终体现以生物多样性提升作为行动内容和基本目标ꎮ2022年联合国环境大会作为联合国官方机构首次定义并推荐NbSꎬ提出受各方认可的NbS定义ꎬ即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就是采取行动保护㊁养护㊁恢复㊁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自然或经改造的陆地㊁淡水㊁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ꎬ以有效应对社会㊁经济和环境挑战ꎬ同时对人类福祉㊁生态系统服务㊁复原力和生物多样性产生惠益 ꎬ并明确提出了NbS服务于生态系统恢复力和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目标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ꎬIUCN)制定的NbS的全球标准及其使用指南提出的8项基本准则和相应的28项指标致力于大尺度上发挥NbS的潜力和作用ꎬ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内容和目标ꎮ其中ꎬ准则3及其指标直接明确了NbS的应用出口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带来净增益(罗明等ꎬ2020)ꎮ2.2NbS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了全面的方法体系传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关注的是自然生态系统或自然保护地内的保护ꎮ对于自然生态系统ꎬNbS提出基于区域的保护方法ꎬ承认当地社区的重要作用ꎬ自然保护地本身是NbS的重要载体ꎬ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完整性和关键地区的生物多样性ꎮ但是ꎬ在有限的自然保护地内实现对全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较大的难度(IUCNꎬ2022)ꎮ通过建设生态廊道ꎬ将自然保护地节点连接形成自然保护地网络是统筹实施和协调管理全国或区域尺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手段之一(Sauraetal.ꎬ2017)ꎮNbS的生态系统恢复方法㊁绿色基础设施㊁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方法等均可充分应用于生态廊道的规划㊁建设和管理ꎮ与此同时ꎬ管理和恢复保护地以外的生物多样性ꎬ对保护有重要意义的其他地区纳入整体保护框架对于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ꎮ实现人工管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多功能性㊁设计和管理新的生态系统两类NbS路径是推进其他有效区域保护措施(othereffectivearea ̄basedconservationmeasureꎬOECM)的重要手段(IUCNꎬ2016)ꎮ对于城市生态系统ꎬNbS提供了包括蓝绿色基础设施在内的自然基础设施工具ꎬ增加蓝绿空间的面积㊁质量和连通性ꎬ确保生物多样性包容的城市规划ꎬ增强本地生物多样性㊁生态连通性和完整性ꎬ促进城镇空间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等ꎻ对于农业生态系统ꎬ农业NbS提供了以恢复自然的方式从事食物生产等可持续管理工具ꎬ恢复保护土壤健康和农田生物多样性ꎮNbS方法框架除了与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有一致性之外ꎬ还具有创新性ꎮNbS要求将管理活动与景观规模的规划和政策相结合ꎬ使NbS脱颖于其他物种保护或生态系统保护的方法ꎬ彰显了NbS作为基于健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工具的作用ꎬ这是成功改善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的核心(Cohen ̄Shachametal.ꎬ2019)ꎮ2.3NbS追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其他目标的协同生物多样性丧失㊁气候变化㊁生态系统退化㊁可持续发展受阻等一系列全球共同面临的环境危机相互交织ꎬ互为因果ꎬ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并引发严重的且已经感知的后果ꎬ与人类生存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环环相扣ꎮ例如ꎬ气候变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因素之一ꎬ反之ꎬ生态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加剧气候变化ꎻ人类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ꎬ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社会经济风险产生负向反馈效应ꎬ二者互相反馈之下将进一步引发气候灾难ꎮ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已经揭示了单纯的保护行动不足以应对当前的挑战ꎬ必须意识和重视采取系统和综合的方式ꎬ促进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㊁气候变化和人类福祉等社会挑战的协同增效ꎮNbS的项目行动不同于单纯的保护行动是因其定义中包含了以一种高效利用资源㊁适应性的方式应对多种社会挑战的内涵(Cohen ̄Shachametal.ꎬ2019)ꎮNbS原则和方法中定义的7项社会挑战包括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㊁防灾减灾㊁经济与社会发展㊁人类健康㊁粮食安全㊁水安全㊁生态环境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ꎮ0731广㊀西㊀植㊀物43卷应用NbS协同推进气候与生物多样性行动ꎬ能够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以减缓全球升温ꎬ减少其引起的物种分布㊁物候㊁种群动态㊁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ꎬ降低由于极端天气增多㊁气象及自然灾害频发所带来的生态系统退化和物种灭绝风险ꎮ同时ꎬ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ꎬ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ꎬ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ꎬ也有助于从整体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ꎬ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ꎬ有效应对气候变化ꎮ与此同时ꎬ传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ꎬ保护成果与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转化渠道相对不足ꎬ难以调动保护积极性ꎬ而应用NbS综合考虑干预措施的生态㊁经济和社会效益ꎬ对充分调动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ꎮ2.4NbS构建了全球生态治理的话语体系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逐步吸收和采用NbS的原则与方法ꎬ在«昆明宣言»(KunmingDeclaration)中提出加强应用基于生态系统的办法ꎬ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ꎬ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ꎬ增强复原力(CBDꎬ2021)ꎬ并提出其中的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等同于NbSꎬ标志着国际社会逐步认可应用NbS实现和拓展生物多样性保护ꎮ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ꎬ框架规定的行动目标11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的角度采纳了NbS(罗茂芳等ꎬ2022)ꎮNbS是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ꎬUNFCCC)和«巴黎协定»(ParisAgreement)目标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ꎬ是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热点议题ꎮIPBES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ꎬIPCC)共同报告指出ꎬ到2030年有保障措施的NbS可以为2ħ的温控目标贡献37%的减缓气候变化效应ꎬ同时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ꎮ国际社会支持采用NbS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等多项挑战ꎬ说明了NbS已成为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其他环境与社会挑战协同增效的重要纽带和桥梁ꎬ将为未来十年全球治理的关键窗口期贡献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ꎮNbS因此被视为目前为数不多的具有统筹推进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itedNationsConventiontoCombatDesertificationꎬUNCCD)ꎬ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ꎬSDG)的重要手段之一ꎮ3㊀NbS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国内外实践3.1国际实践欧盟地平线2020行动计划Horizon2020(Faivreetal.ꎬ2017)将NbS列为优先投资领域ꎬ旨在将NbS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推向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ꎬ并已投资2.4亿欧元用于NbS相关项目(Faivreetal.ꎬ2017)ꎮKey等(2022)对欧盟气候变化NbS项目的综合评估研究显示ꎬ88%的干预措施都对气候变化适应产生积极成果ꎬ67%的干预措施同时对物种丰富度增加有益ꎬ并且所有项目都报告了对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益处ꎬ也支持了生态系统健康ꎬ实现了 三赢 ꎮ英国实施了生物多样性净增益政策ꎬ要求开发商首先通过缓解措施实现10%的生物多样性净增益ꎬ然后在其他地方进行现场增强或抵消ꎮ通过监管政策激励社会资本投资NbS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ꎬ或用其他地方的收益来补偿一个地区的损失ꎮ欧洲城市将NbS纳入 健康的城市化 促进生物多样性主流ꎬ通过建立共同融资推进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再次促成共同资助和共同责任ꎬ并经常采用具体和可量化的目标来指导NbS行动ꎬ从而开发和维护有利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NbS(Xie&Bulkeleyꎬ2020)ꎮ这些城市NbS大多数城市项目将生物多样性作为当地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ꎬ通过自然生境保护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ꎬ兼具保护㊁恢复和发展的多重目标ꎬ形成了一系列的城市NbS与生物多样性的典型案例(表1)ꎮ发展中国家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合作ꎬ广泛地吸纳利益相关者参与ꎬ采取NbS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滨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挑战ꎬ例如IUCN亚洲针对越南虾塘养殖破坏红树林的问题发起了市场与红树林项目ꎬ保护恢复红树林自然生态系统ꎬ同时开展能力培训ꎬ建立有机虾养殖产业链ꎬ实现生态产品增值ꎮ17318期罗明等: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表1㊀NbS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实践案例Table1㊀InternationalpracticalcasesonNbSpromotingbiodiversityconservation类型Type地点Location措施Action成效Outcome城市生态系统Urbanecosystem意大利米兰MilanꎬItaly加强树篱和行道系统㊁恢复大片城市绿地保护本土物种㊁重建风车和恢复湿地ꎬ建立生态廊道扩大河流右岸面积Enhancementofhedgerowsandwalkwaysystemsꎬrestorationofurbangreenspacetoprotectnativespeciesꎬreconstructionofwindmillsandrestorationofwetlandsꎬcreationofecologicalcorridorstoexpandtherightbankoftheriver恢复城市河流的生物多样性ꎬ保护和改善城市栖息地ꎬ同时有助于防洪和水质调节Urbanbiodiversityrestoredandhabitatsprotectedandimprovedꎬregulationonfloodingandwaterqualitypromoted城市生态系统Urbanecosystem葡萄牙里斯本LisbonꎬPortugal增加城市绿色基础设施ꎬ制定了城市生物多样性增加20%的可量化㊁可核查的目标ꎬ生物多样性纳入城市规划Increaseofurbangreeninfrastructurewith20%measurementꎬreportingandverification(MRV)targetꎬintegrationofurbanbiodiversityintourbanplanning自然和半自然区域面积共增加15%ꎬ城市绿地连通性都显著提升Urbangreenareasincreasedby15%ꎬurbangreenspaceconnectivitysignificantlyimproved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Coastalmangrovesecosystem越南海岸带CoastalzoneofVietnam保护和修复红树林ꎬ吸引利益相关方参与ꎬ符合国际有机虾认证标准并实现生态产品增值Protectionandrestorationofmangroveshabitatꎬattractionforengagementofstakeholdersꎬmeetingtheinternationalorganicshrimpcertificationstandardsandrealizationofaddedvalueofeco ̄products红树林生态系统面积和功能恢复ꎻ可持续渔业能力提升ꎬ恢复滨海生物多样性Areaandfunctionofmangrovesecosystemrestoredꎬcapabilityofsustainablefishingimprovedꎬcoastalbiodiversityimproved3.2国内实践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直接受益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ꎬ形成了很多有益探索和实践ꎬ取得了显著成效ꎮ2020年颁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 2035年)»(以下简称«双重规划»)是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基本纲领ꎮ2021年«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了重视运用NbS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ꎬ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相关工作ꎮ在«双重规划»的引领下ꎬ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以下简称 山水工程 )在 三区四带 布设的44个山水工程ꎬ恢复了350万平方公顷土地ꎬ惠益千万人口ꎬ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同ꎬ成功获评联合国 世界生态恢复十年旗舰项目 ꎮ从规划引领到设计指南和工程落地ꎬ山水工程不断吸收和融入NbSꎬ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NbS本土化ꎬ推动了一系列NbS实践ꎮ山水工程根据NbS的原则与标准ꎬ采取将所有生态系统视为 生命共同体 的系统方法ꎬ融合了NbS的景观尺度设计(罗明等ꎬ2019ꎻ周妍等ꎬ2021)ꎮ山水工程通过整体保护和系统治理ꎬ运用了一系列NbS工具和方法恢复退化的森林㊁草地㊁湿地㊁河湖㊁农田等中的生物栖息地及生态廊道ꎬ突出对原生地带性植被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ꎬ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㊁稳定性㊁持续性ꎬ野生动植物的生境在持续改善(罗明等ꎬ2020)ꎮNbS在生态空间㊁农业空间㊁城镇空间的相关方法和工具已经用于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并产生了一系列典型做法ꎮ2021年ꎬ自然资源部与IUCN联合发布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ꎬ2021)ꎬ彰显了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不断融入了NbS的理念和原则ꎮ在生态空间ꎬ规划提倡保护优先㊁顺应自然ꎬ保护㊁恢复自然生境的核心区和关键物种ꎮNbS对生态系统保护和再野化等方法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ꎮ中国 生态保护红线ꎬ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倡议 入选了联合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15个精品案例ꎮ在农业空间ꎬ规划阐明了NbS基于生态农业方法能发挥多功能性ꎬ维护和增加农田中的自2731广㊀西㊀植㊀物43卷。

研究团队测了国内8款常用植物识别软件,测评结果出来了,看看哪款好用!

研究团队测了国内8款常用植物识别软件,测评结果出来了,看看哪款好用!

研究团队测了国内8款常用植物识别软件,测评结果出来了,看看哪款好用!花事未了,春光尚在,园林、郊野中的花次第开放,是户外踏青赏花的好时节。

人们在踏青赏玩的同时也不免会好奇,身边植物的名字是什么?有什么用途?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目前手机应用市场已经出现了不少植物识别app,可以实现拍照识别,相当方便。

但面对种类繁多的植物识别app,怎么挑选准确率更高、参考价值更大的一款呢?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很难判断。

《生物多样性》主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授《保护生态学》课程时,组织学生对国内应用市场上8款常用的植物识别app进行了准确率测试。

首先,将中国植被区划的八个区域中植物区系相对相似的区域归并, 选择温带区(包括寒温带针叶林区、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亚热带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热带区(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和干旱半干旱区(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四个区。

其次, 分别在中国自然标本馆(CFH)中每个区选择100张图片作为基本数据集, 用以比较不同软件的植物识别能力。

再次,控制测试环境(网络环境、手机内存足够)的统一, 记录识别结果的中文名、拉丁名、科名和属名。

最后,种、属、科准确识别正确分别计4分、2分、1分, 以此标准对软件识别能力按总得分进行排序。

正确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花帮主、百度识图、花伴侣、形色、花卉识别、植物识别、发现识花、微软识花。

国内8款常用植物识别软件总得分排序参与测试的照片共计有植物122科164属340种。

这些植物以野生种为主, 较少栽培植物。

在400张图片中, 分别包含乔木98张, 灌木99张, 草本180张, 木质藤本13张, 草质藤本10张;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这400张照片中包含23张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的图片。

测试还包括各app对不同气候区物种的识别能力、对不同生长型植物的识别能力、对国家保护植物的识别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5
• At its fifth meeting (May 2000, Nairobi, Kenya),
the COP adopted decisions on, inter alia, a
work programme on dry and sub- humid lands, the ecosystem approach, ABS, and the Convention‘s operations. Delegates also adopted a work plan, which included issues for consideration by the ICCP at its first two meetings. During a special ceremony, 67 countries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signed the Biosafety Protocol.
120
Europe
North America
100
Oceania
80
World
60
40
20
0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生 物 大 量 人 为 灭 绝
人口爆炸
珍贵毛皮市场--新疆
店铺中出售的羚羊角等—中甸
店铺中出售的珍贵毛皮等—中甸
餐馆出售的熊掌等—中甸
COP-4
At its fourth meeting (May 1998, Bratislava, Slovakia), the COP adopted a range of decisions, including on inland water ecosystems and on Article 8(j) on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related provisions. Delegates decided that the agenda of the extraordinary meeting, to be convened for the purpose of adopting a protocol on biosafety, would address matters relating to its adoption and preparations for COP/MOP-1.
At the sixth meeting of the COP (April 2002, The Hague, the Netherlands), Parties adopted the Convention’s Strategic Plan and an expanded work programme on forest biodiversity. They also adopted decisions on a wide range of issues, including on invasive alien species, the Global Strategy for Plant Conservation (GSPC), and the Bonn Guidelines on ABS. Decisions of relevance to the Biosafety Protocol included those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or CBD Secretariat observer status to the WTO Committees on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Standards and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6
COP-
COP-7, Kuala Lumpur
• 自然保护区 • 山地生物多样性 • 获取与惠益共享 • 技术转让与合作 • 植物保护战略/目标
Side event
部 长 级 会 议
会议闭幕
缔约国大会及相关的会议
• ExtraCOP-1 1999年2月 Cartagena, Colombia
环境污染
Vehicle numbers are rising dramatically
700
Cars Buses and Trucks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45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Motor vehicle use is highes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生物多样性公约
• 保护生物多样性;
• 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 • 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
惠益。
缔约国大会及相关的会议
• COP-1 1994年9月Nasau, The Bahamas • COP-2 1995年Jakarta, Indonesia • COP-3 1996年9月 Argentina • COP-4 1998年5月 Bratislava, Slovakia • COP-5 2000年5月 Nirobi, Kenya • COP-6 2002年4月 Den Hagg, the Netherlands • COP-7 2004 年2月 Kuala Lumpur, Malaysia
0
Cleared
Russia and Asia Europe
Non Frontier Forest Frontier Forest
North & South America
South America
Africa
Oceania
生境片段化(Warwickshire森林)
过度捕捞
过度狩猎
偷 猎 野 生 动 物
店铺中出售的虎豹皮等—中甸
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
马克平 kpma@
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
z 生物多样性 z 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异 z 主要研究进展
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
z 生物多样性 z 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异 z 主要研究进展
嗴 生 物 多 样 性 公 约 嗵
Kofi Annan (2003) reminds the world:
Surface temperatures have warmed over the past century
More fertilizer: More food, but more pollution too
(million metric tons)
Africa
160
Asia
140
South and Central America
经济价值(含生态价值): • Nature (1997) 估计:全球 33 万亿美元/年; • Bioscience (1997) 估计:美国 3万亿美元/年; •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1998) 估计:
中国4.6万亿美元/年; h Living Capital.
旅游业的重要基础之一
云南野象谷的大象表演
Many of Earth’s Forests Have Been Cleared or Degraded
(millions of square kilometers)
18,000,000 16,000,000 14,000,000 12,000,000 10,000,000
8,000,000 6,000,000 4,000,000 2,000,000
Biological diversity is essential for human existence and has a crucial role to play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Biodiversity provides millions of people with livelihood, helps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and is a rich source of both traditional medicines and modern pharmaceuticals.
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紧迫性
• 地质史上已发生过5次自然大灭绝 (Wilson,1989) 原因: 地质变化和大灾变;
• 地球又一次进入大灭绝时期 原因:人类活动;
• 当代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 快1000倍(Wilson,1989) !
• 1个物种灭绝可能影响到几十个物种 的生存。
物种绝灭预测
热带雨林消失速度预测
COP-1
At the first COP (November - December 1994, Nassau, the Bahamas), delegates set the general framework for the Convention‘s implementation. Parties also established an Open-ended Ad Hoc Group of Experts on Biosafety, which met in Madrid in July 1995. Most experts favored the development of a protocol on biosafety under the CBD.
COP-2
At the second meeting of the COP (November 1995, Jakarta, Indonesia), delegates adopted, among others, a decision on marine and coastal biodiversity, and established an Openended Ad Hoc Working Group on Biosafety (BSWG) to elaborate a protocol on biosafety, 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transboundary movement of any LMO that may have an adverse effect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based on the ombi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