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PPT精选文档
传播模型测试和校正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
内部公开▲
中兴通讯 UMTS 网规网优初级教材 无线传播模型测试和校正
中兴通讯 UMTS 网规网优部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目
录
1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 ......................................................................................................................3 1.1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3 1.2 无线电波的衰落................................................................................................................4 2 无线传播模型 ..............................................................................................................................5 2.1 通用传播模型(Aircom 自带传播模型) .......................................................................5 2.1.1 适用范围............................................................
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
错综复杂的楼群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典型的街道不是平行的,而是交错 的,建筑物平均高度低于40m,平 均密度大于35%。
建筑可较明显地区分为建筑群区 (块),建筑物平均高度低于40m, 平均密度为8-35% 。
无线传播环境的划分
郊区
传播模型测试概述
远郊或乡村
有明显大街道的大片区域,建筑物 一般为30m*30m,经常看到零散的 房屋,且有植被覆盖,建筑物平均 高度低于20m,平均密度为3-8% 。
传播模型校正
看Analysis输出报告中的各种地物的Mean Error是否为零,不为零的通过 不断调整各自的Clutter Offset使各种地物的Mean Error=0。 Clutter offset调整后,此时Error. Vs log (distance)图中的Gradient和 Intercept可能都不为零。此时就还需要通过调整K6,使Gradient=0; K6校正后(即Gradient=0)看模型Mean Error是否为零,如果不为零则 不断调整K1,使模型Mean Error为零。 看是不是有部分的地物的Mean Error又不为零了,所以又需要调整这些地 物的Clutter Offset,因此Clutter Offset、K6和K1的校正不断地交替进行 ; 达到(Gradient=0dB/dec Intercept=0dB)的同时各种地物的Mean Error 也为0,模型的Mean Error也为0
过滤远端数据 过滤近端数据 滤除“波导效应”
传播模型校正
滤除掉其它明显异常的数据点,如特别离散的点或者采样点太少的点。
粗校
K1,K2
传播模型校正
通过调整K1和K2值,使其输出的Error. vs log (distance)图中的 Gradient=0dB/dec,Intercept=0dB。
无线传播模型及其校正原理
【摘要】在无线网络规划工作中,对信号传播损耗的预测是依据无线传播模型来进行的,因此确定准确的传播模型是无线网络规划的重要基础。
本文首先对了无线传播模型的原理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校正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无线传播模型;校正;CW测试一、概述在移动通信领域中,我们对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预测一般是采用传播模型来进行的。
准确的无线传播模型对于保证无线网络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无线网络规划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
宏蜂窝无线环境的传播模型校正的输入条件是大量路测数据,校正的过程就是利用这些数据来拟合出符合某种误差要求的曲线,从而完成对模型参数的校正。
二、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损耗在宏蜂窝无线环境中,由于存在非常多的楼宇以及其他遮挡物,使得无线电波的传播变得非常复杂,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通常是以下几种波的叠加:1•直射波:是指无线电波直接沿自由空间传播,不受任何阻档;2.反射波:是指无线电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物理尺寸远大于其波长的物体,电波在物体表面发生了反射,反射波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信号的强度;3.衍射(绕射)波:是指无线电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物理尺寸与其波长可比的或小于其波长的障碍物或缝隙时,电波仍然可以继续传播,只是它的能量和传播方向将发生改变。
移动通信系统所在的无线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无线电波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通常包含了所有的传播方式,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综合了所有传播方式的复杂环境,因此对于这种综合无线环境的传播特性的研究也就变得十分地困难和复杂。
随着接收机与发射机之间距离的不断增大,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也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通常包含三种:1.中值损耗:与无线电波传播距离相关,损耗值与传播距离的某次幕成正比。
2.慢衰落:由障碍物的阻挡所造成阴影效应,使得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出现衰落,该衰落的变化比较缓慢,故称慢衰落,又称为阴影衰落或对数正态衰落。
慢衰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无线传播模型及其校正原理
一
、
概述
在 移动通信领域中 ,我们对无线 电波 的传 播损 耗预测一般是采 用传 播模型来进行 的。准 确 的无线传播模型对 于保 证无线网络规划方案 的合理性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它是无线 网络 规划 工作的重 要基础和主要依据 。 宏蜂窝无线环境 的传播模 型校 正的输入 条 件是大量路测 数据 ,校正 的过程就是利 用这些 数据来拟合 出符合某种误差要求 的曲线,从而 完成对模型参数的校正。 二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损耗 在宏蜂 窝无 线环境中 ,由于存在非常多 的 楼宇 以及其他遮挡物 ,使得无 线 电波的传播变 得非 常复杂,接收机接 收到的信 号通常是 以下 几种波 的叠加 : 1 . 直射波:是指无线 电波直接沿 自由空 间 传播 ,不受任 何阻挡 ; 2 . 反射波:是指无线 电波在传播 的过程 中 遇到 了物理尺寸远 大于其波长 的物体 ,电波在 物体表面发生 了反射,反射波可 能增 强也可能 减弱信号的强度; 3 . 衍射 ( 绕射) 波 :是指无 线电波 在传播的 过程 中遇到 了物 理尺寸与其波长 可比的或小于 其波长 的障碍物 或缝隙时 ,电波 仍然 可以继续 传播 ,只是它的能量和传播方向将发生改变 。 移动通 信系统所在 的无线环境是非常复杂 的,无线 电波从发射机到接 收机 之间通常包含 了所有 的传播方式 ,也就 是说它是一种综合 了 所有传 播方式的复杂环境 ,因此对于这种综合 无 线环境的传播特性 的研 究也就变得十分地 困 难 和 复杂 。 随着 接 收机 与发 射机 之 间距离 的 不断增 大,无线 电波 的传 播损 耗也将发生变化 ,这 种 变 化通常包 含三种 : 1 . 中值损耗 :与无线 电波传播距 离相 关, 损耗值与传播距离的某 次幂成正 比。 2 . 慢衰落 :由障碍物 的阻挡所造 成阴影效 应,使得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 出现衰落,该衰落 的变化 比较缓慢 ,故称慢衰落 ,又称为阴影衰落 或对数正态衰落。慢衰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 3 . 快衰落 :由于无线电波的多径传播使得 接 受电波呈现快速的衰落 ,这种衰落称为快衰 落 。快衰落服从瑞利分布 ,又称为瑞利衰落。 通 常我们使用中值损耗 、慢衰落 、快衰落 三 个部分来描述 一个 无线信 号所经历 的路径损
ATOLL无线传播模型校正
a(h)=3.2(lg11.75h)2-4.97 (大城市,密集城区) a(h)=(1.11 lgF-0.7)h-(1.56 lgF-0.8) (中小城市)
射机之间的距离(m) K3 multiplying factor for log(Heff)的相乘因子 Heff effective height of the transmitter antenna天线挂高 (m)
无线传播模型介绍
K4 multiplying factor for diffraction calculation衍射计算相乘因子,K4 必 须是正数
平均值 K(hill,los) corrective factor for hilly regions (=0 in case of NLOS)山区区
域的校正因子(当NLOS时为0)
K1,K2,K3,K4,K5,K6 等因子都是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无线传播模型介绍
Okumura-Hata 模型 Okumura-Hata 模型常用于CDMA 网络及其它800MHz 蜂 窝系统,它可以体现各种 无线条件对信号传播的影响,如:
C 1
C 2
C 3 C 4
C 5
C1,C2 用于描述距发信机1km 内路径损耗 C1-1km 以内,发信机发射频率相关项 C2-1km 以内,发信机天线高度相关项 C3-1km 以外,路径损耗校正参数 C4-1km 以外,与发信机有效天线高度相关项 C5-基于不同无线环境的路径损耗校正项 C1,C2,C3,C4,C5 为用户自定义项,用户可以根据当地无线
ATOLL无线传播模型校正精品PPT课件
K4 multiplying factor for diffraction calculation衍射计算相乘因子,K4 必 须是正数
Diffraction losses due to diffraction over an obstructed path 超过阻碍路 径的衍射损耗 (dB)
K5 multiplying factor for log(Heff)log(d)的相乘因子 K6 multiplying factor for Hmeff的相乘因子 Hmeff mobile antenna height 手机天线高度(m) Kclutter multiplying factor for f(clutter) 的相乘因子 f(clutter) average of weighted losses due to clutter基于地形的加权损耗
DeltaTel Ltd. Copyrights reserved
3
无线传播模型介绍
PL(dB) = K1 + K2 lgd(m) + K3 lgHeff + K4×Diffraction + K5lg(d)×lg(Heff) + K6×Hmeff + Kclutter×fclutter + Khill,loss
平均值 K(hill,los) corrective factor for hilly regions (=0 in case of NLOS)山区区
域的校正因子(当NLOS时为0)
K1,K2,K3,K4,K5,K6 等因子都是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DeltaTel Ltd. Copyrights reserved
DeltaTel Ltd. Copyrights reserved
WiFi测试方法和测试规范幻灯片PPT
IEEE 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播在5GHz〕。
微IEEE软80雅2.1黑1b2,41p9t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播在2.4GHz〕。
IEEE 802.11c,符合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桥接〔MAC Layer Bridging〕。 IEEE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 IEEE 802.11e,对效劳等级〔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支持。 IEEE 802.11f,基站的互连性〔IAPP,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2006年2月被IEEE批 准撤销。 IEEE 802.11g,2003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播在2.4GHz〕。 IEEE 802.11h,2004年,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室内〔indoor〕和室外〔outdoor〕信道〔 5GHzபைடு நூலகம்段〕。 IEEE 802.11i,2004年,无线网络的平安方面的补充。 IEEE 802.11j,2004年,根据日本规定做的升级。 内容 微软雅黑24pt
2222容
微软雅黑24pt
02
2.10 临道抑制比 2.11 发射加电和掉电坡度2 222.12 吞吐量 3 Wi-Fi的测试方法 3.1、测试条件 3.2、测试流程 3.3、测试方法
03
1 Wi-Fi概述微软雅黑24pt主题
1.1 Wi-Fi的由来
Wi-Fi〔英语发音:[waifai]〕是Wi-Fi联盟制造商的商标做为产品的品牌认 证,是一个创立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络设备。基于两套系统的密 切相关,也常有人把Wi-Fi当做IEEE 802.11标准的同义术语。然而不是每样 符合IEEE 802.11的产品都申请Wi-Fi联盟的认证,相对的缺少Wi-Fi认证的 产品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兼容Wi-Fi设备。 Wi-Fi联盟成立于1999年,当时的名称叫做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WECA〕。在2002年10月,正式改名为Wi-Fi Alliance。
TD-SCDMA无线传播模型与校正
TD-SCDMA传播模型与校正课程目标:•对传播模型矫正的原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掌握传播模型测试工具的使用•了解传播模型测试的流程•会处理采集的数据•大概了解传播模型校正的过程目录第1章概述 (1)第2章无线传播模型选取与校正输入 (3)2.1宏蜂窝传播模型 (3)2.2标准的宏小区传播模型 (3)2.3校正输入 (4)第3章传播模型测试 (7)3.1传播模型测试的原理与方法 (7)3.1.1发射设备 (9)3.1.2接收设备 (10)3.2区域划分 (11)3.3站点选择 (11)3.4路线规划 (12)3.5结果处理 (15)第4章传播模型校正 (17)4.1传播模型校正对无线网络规划的重要性 (17)4.2传播模型校正的流程 (17)4.3 Planet软件模型校正的一般过程 (18)4.3.1测试数据的导入 (18)4.3.2测试数据的预处理 (19)4.3.3初始值(缺省值)的设定 (20)4.3.4因子的校正(粗校) (20)4.3.5模型精细校准(现在只做到粗校) (22)i第1章概述知识点●概述营运商正在进行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试验网建设准备。
首要的工作就是网络规划。
对于无线网络规划来说,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无线传播模型的校正以期得到较准确的场强预测。
传播模型的准确性是决定无线网络规划是否可信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直接关系到运营商的投资是否比较经济合理。
由于与模型校正直接相关的是电波传播特性,所以必须留意两个方面: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和无线电波的衰落。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反射、直射、绕射和衍射,而无线电波的衰落主要是瑞利衰落和阴影衰落。
根据对三种传播机制的区分,模型校正主要考虑的是在大尺度传播机制和中尺度传播机制下根据信号在不同环境下路径损耗以及障碍物阴影效应所带来的慢衰落影响。
大量的工程实际证明,在准平坦地形的条件下,只要实测数据对于预测数据的标准偏差不大于8dB(丘陵地形不大于11dB),实测数据的均值相对于预测数据偏差不大于3dB,即可认为该模型是可用的。
贵州省TD-LTE无线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报告
贵州省TD-LTE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报告2014年5月目录1概述 (3)2无线传播模型测试 (3)2.1传播模型测试流程 (3)2.2区域类型划分 (4)2.3测试频点 (5)2.4测试站点 (5)2.5测试工具 (6)2.6设备安装 (7)2.7设备参数 (9)2.8测试站点选择要求 (10)2.9测试路线选择要求 (11)3无线传播环境和模型校正 (12)3.1模型校正原理和方法 (12)3.1.1传播模型校正的流程 (12)3.1.2校正前数据后处理 (13)3.1.3模型校正中数据的过滤 (13)3.1.4无线传播模型选择 (14)3.1.5各站点测试路线 (16)3.1.6测试站点环境典型照片 (20)3.1.7校正结果 (26)4校正结果 (28)4.1 1.9GHZ校正结果 (28)4.2 2.6GHZ校正结果 (28)1 概述为更好的把握TD-LTE网络建成后的质量,在本期工程中增加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工作。
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的目的是得到规划区域的无线传播特性。
它在整个网络规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准确度直接影响无线网络规划的规模、覆盖预测的准确度,以及基站的布局情况。
为详细了解的TD-LTE无线信号传播特性,针对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1.9G和2.6G两个频段对不同区域类型进行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获取不同区域的两个频段校正结果,作为网络规划的输入,奠定建设高质量LTE网络的基础。
本报告是从传播模型校正的测试流程、设备、方法、数据的采集、校正流程和具体操作等方面,对的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工作进行说明和总结。
2 无线传播模型测试传播模型测试使用CW发射机模拟信号源在未使用的频点上发射信号,车载扫频仪作为接收机测试某一固定频率信号在不同环境衰减情况。
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获取特定频率在不同建筑物密度、不同地形条件下的信号传播特性。
一般可分为区域划分、测试站点选择、测试设备选择等几个部分。
3G无线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研究
u b , 逆变 器 ,车 载 电源 一拖 通过 分析 与 计 算等 手 段对 传 播模 型 的参 数 用计 算 机规 划 软件 进 行辅 助 计算 ,修正 模 车载 电源 ,h 进 行 校 正 , 以提高 预 测 的准确 性 ,从而 获 型 的各 个参 数 ,得 到 不 同地 形下 的模型 参 得 符合 本地 市 实 际环 境 的无 线传 播模 型 。
数 ,其 中 , 这 里 的试 验 测 试 ,主 要 是 指 在1 O 年我 公 司进 行3 G网络规 划 时 ,为 c w ( 连 续波 ) 测 试 。而 传播 模 型最 常 用 的是
了得 到 准确 的 传播 模 型 , 陇们在 某 地 市挑 标准 宏小 区 ( S t a n d a r d M a c r o C e l 1 M o d e 1 ) 选 了几 个 典型 的地 点 进行 了传播 模 型 的测 试与 校 正工 作 ,得 到 了包 舌城 区商 业 区 、 住宅 区 ,城 郊 等 3 种 地 形 下 的传 播 模 型 参 传播 模型 。
部分 和接 收 部分 ,信 号 发射 部 分 一般 放置
域 的 中心 地 点 , 其 中本 次 测 试 的 发 射 单
息 的三 维数 字 地 图 ,对 于 算 法要 求 非常 严 在 位 置 相 对 较 高 的 地 方 及 放 置 在 测 试 区
元 选 取 了上 海诺 恩 科 技 公 司 的W H T 2 0 0 5  ̄ 0
1 . 引பைடு நூலகம்言
根 据 各种 的 无线 传 播理 论 公式 进 行计 算 ,
测 试 工 具 主 要 是 用 来 发 射 和 采 集 模
型校 正所 需 要 的原始 数 据 ,包括 信 号 发射
在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运 行 过 程 中 , 由 于 得 到 每个 测 试 点的 接收 场 强 , 由于 该模 型 终端 位置 不 断 发生 变 化 , 传播 环 境 复杂 多 要 求 的 数字 地 图很 高 , 需要 带详 细 建筑 信 样 ,造成 电波传 播 具 有多 咩性 和 复杂 性 , 很 难 实现 。 目前传 播模 型 一 般 通 过 电磁 理 论 推 算和 实 测数 据 相 结合 _ 拘 方 式 获得 ,即 针对 各个 地 市 不 同的 地理 _ 不境进 行 测试 , 因而 建立 在 严格 理 论 计算 上的确 定 性模 型 格 ,一般 甚少使 用 。 2 . 2实测 统计 方法
TD-SCDMA无线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Gator的介绍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 用途:可用于GSM、PCS等频段的测量 ➢ 支持多个频带:包括TD频段2010-2015MHz在内 ➢ 功率调整步长:0.1dbm
烽火发射机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烽火发射机的介绍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 烽火发射机是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个新产品, 主要是满足室外覆盖的测试需求,同时满足网规和网优的部分 要求。
天线
➢ 在进行传播模型测试时应采用全向天线,因 定向天线存在方向性、各方向增益不同,从而 影响路径损耗计算的准确性,影响传播模型校 正的精度。
➢ 若采用定向天线进行传播模型测试,需对测 试区域进行严格要求(最好选择天线主瓣覆盖 的区域进行测试),尽量减小天线因素的影响, 得到更加贴近于实际的测试效果。
烽火发射机产品规格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 频率范围:CW(连续波)模式2010~2025MHz,TD-SCDMA 模式 为2010.8~2024.2MHz
➢ 支持8 种模式:CW(连续波)模式、TD-SCDMA 上行模式、TDSCDMA 下行模式、TD-SCDMA上下行模式及4 种测试模式
➢ 输出功率范围:0~33dBm ➢ 支持设置上下行导频功率、上行同步码、基本中导码 ➢ 支持设置主公共控制信道功率 ➢ 支持最多设置3 个随机接入信道,每个随机接入信道可以设置其功
传播模型测试原理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
➢ 接收信号为快衰落与慢衰落的叠加
➢ 接收信号的中值场强进行校正
➢ 李氏定理——36~50samples/40λ(该定律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快衰落的影响)
✓ 例如,当发射频点为2010.8MHz时,λ=0.149m,若接收机基于每秒采样64个数据点,合理的移 动速度v=27~38km/h
第6章-传播模型及其校正
6.2.6 无线信道分类
图6-3 无线信道衰落类型分类
图6-4 小尺度衰落信道分类
6.3 电波传播预测模型
传播模型就是对无线传输信道的一种 模拟和仿真,在网络规划软件中,用来预 测接收信号的场强,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传 播路径上障碍物阴影效应带来的慢衰落影 响。
目前,在传播模型研究方面主要有以 下两种方法。
图6-6 多重断点室内路径损耗模型
3.衰减因子模型
衰减因子模型中包含了建筑物类型影 响以及阻挡物引起的变化。衰减因子模型 的公式为
d L(d ) L(d0 ) 10nSF log10 FAF (dB) d0
6.4 传播模型校正
传播模型是对无线信道的一种仿真, 在CDMA网络规划中,人们用它来预测接 收信号的场强,因此传播预测的准确性将 直接影响网络规划的准确性和可信程度。
本章将简要地介绍移动通信的无线信 道环境、电波传播特性及方式,描述传播 模型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网络规划中的重要 作用,并详细介绍了传播模型校正的必要 性、校正原理、过程和误差分析。
6.2 无线传播特性和传播方式
6.2.1 无线传播特性
移动信道是一种时变信道,无线电信 号通过移动信道时会受到来自不同途径的 衰减损害。
2.车载测试
车载测试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CW测 试,即在典型区域架设发射天线,发射单 载波信号,然后在预先设定的路线上进行 车载测试,使用车载接收机接收并记录各 处的信号场强。
另一种是现网测试,即在已经运营的 CDMA网络中,在预先设定的路线上进行 车载测试,通过车载测试手机收集接收并 记录各个基站导频信号功率数据。
(dB)
2.COST 231-Hata模型
COST 231-Hata模型是EURO-COST 组成的COST工作委员会开发的Hata模型 的扩展版本,应用频率扩展到1 500MHz~ 2 000MHz,而其他适用条件与OkumuraHata模型相同。通常视其为Hata模型在2G 频段上的有效扩展。
无线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研究 梁伟坚
无线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研究梁伟坚发表时间:2018-05-15T10:47:12.6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作者:梁伟坚[导读] 摘要:文章主要是针对本地的地理环境来进行清远无线传播模型的校正,系统阐述了传播模型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对模型校正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本地相关的的模型校正案例。
身份证号码:44180219781226XXXX 清远市 511518 摘要:文章主要是针对本地的地理环境来进行清远无线传播模型的校正,系统阐述了传播模型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对模型校正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本地相关的的模型校正案例。
关键词:清远3G 传播模型测试传播模型校正 1 引言传播模型是移动通信网小区规划的基础,在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中,预测无线信号的覆盖水平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准确预测信号覆盖的关键便是在于选用经过精确校正的传播模型。
传播模型的准确与否密切关系到小区规划是否合理,是运营商能否以比较经济合理的投资满足用户的需求的关键所在。
因此为了获得符合本地区实际环境的无线传播模型,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为网络规划打好基础,必须进行相关的传播模型校正工作。
为了做好无线规划工作,得到准确的传播模型,在清远地区挑选了几个典型的地点进行了传播模型的测试与校正工作,得到了包括城区商业区、住宅区、城郊等6种地形下的传播模型参数,利用所得到的相关传播模型进行了3G网络的仿真,对进行3G无线网络规划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该次的传播模型校正的情况进行论述。
2 传播模型介绍传播模型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无线电传播理论的理论分析方法;一类是建立在大量测试数据和经验公式基础上的实测统计方法,本文是基于研究后者。
2.1 理论分析方法的研究理论分析法是基于3D数字地图,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特征和分布对信号传播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分别得到每一点上的接收信号的强度,其基本的思想是:首先确定一个发射源的位置,根据3D地图上建筑物特征和分布,找出发射源到每个接收位置光线的所有传播的路径,并根据各种的无线传播理论公式进行计算,得到每个测试点的接收场强,由于该模型要求的数字地图很高,需要带详细建筑信息的三维数字地图,并且对于算法要求非常严格,目前基于理论分析方法的传播模型并没有获得大规模的应用。
无线信道传输模型——室内传播模型PPT课件
Pr
(d)
PtGtGr2 (4 )2 d 2L
P t 为发射功率;P r ( d )是接收功率;G t 是发射天线增益;G r
是接收天线增益;d是T-R之间距离,单位是m;L是与
传播无关的系统损耗因子; 是波长,单位m。
天线的增益与它的有效截面
A
e
有关,即:G
4 Ae 2
。
则与载频相关: c f 。
无线信道传输模型室内传播模型201147建筑物通讯质量丌良酒店地铁信号源直放站无线同频无线频移或光线直放站基站宏蜂窝或微蜂窝信号分布系统无源电分布有源电分布光电分布泄漏电缆分布信号源信号源优点缺点无线同频直放站丌需铺设传输线路设备造价低配置简单丌能提高容量对无线环境要求高对施主基站需要严格选择室内信号要严格控制无线频移直放站丌需铺设传输线路对空间隔离度要求丌高信号相对纯净和稳定丌能提高容量配置复杂造价较高光纤直放站对无线环境要求低信号纯净和稳定丌能提高容量设备造价较高对施主基站仍有反向干扰而且需要提供传输电路宏蜂窝基站结构简单投入小对原基站的噪声和容量有一定的影响微蜂窝基站增加了系统容量丌需要从其他基站引用信号使用方便灵活设备和机房投资较大需要增加传输电路信号分布系统信号分布系统优点缺点无源电分布成本低故障率低安装方便无噪声积累工作频率宽由于信号源功率有限和传输损耗有效覆盖范围丌大有源电分布设计简单布线灵活信号调整方便覆盖范围较大成本高故障率高有噪声积累工作频光电分布结合了电分布和光纤分布的优点覆盖范围大需要进行光电转换泄漏电缆分布安装方便信号均匀引入噪微蜂窝不直放站的比较微蜂窝直放站容量根据需要增加容量丌能增加容量对网络的影响相对较小可能影响较大传输电路需要丌需要设备安装安装复杂时间较长安装简单时间较短成本投入较多较少10室内覆盖系统的理论分析室内通用传播模型该模型是一个站点的通用模型可用于典型的室内环境它需要很少的环境路径损耗信息用平均的路径损耗和有关的阴影衰减统计来表征室内路径的损耗
无线传播理论与模型 PPT
Designation
ELF
VF VLF LF MF HF VHF UHF SHF EHF
不同频段内的频率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
无线传播理论概述
▪ 无线电波分布在3Hz到3000GHz之间,在这个频谱内划分为12个带,如 上表。在不同的频段内的频率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
▪ 频率越低,传播损耗越小,覆盖距离越远;而且频率越低,绕射能力越强, 建筑物内覆盖效果越好。然而,低频段频率资源紧张,系统容量有限,因 此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寻呼等系统。
▪ 实际上用有效发射功率(ERP)代替EIRP,来表示同半波偶极子天线相比 的最大发射功率。由于偶极子天线具有1、64的增益(比全向天线高2 、15dB),因此关于同一传输系统,ERP比EIRP低2、15dB。实际上,天线 增益是以dBi为单位与全向天线相比的dB增益或以dBd为单位与半波 偶极子天线相比的dB增益。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用于预测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是完全无阻挡的视距路径
时的接收信号场强。卫星通信和微波视距无线链路是典型的自由空间传播
。与大多数大尺度无线电波传播模型类似,自由空间模型预测接收功率的
衰减为T-R距离的函数(幂函数)。自由空间中距发射机d处天线的接收功
率由Friis公式给出:
▪
PL(dB) 10log Pt Pr
2
10log
(4
)2
d
2
公式 (6)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 Friis自由空间模型仅当d为发射天线远场值时使用。天线的远场定义为
d d 超过远场距离 的地区, 与发射天线截面的最大线性尺寸和载波
波长有关:
f
f
▪
d f 2D2
WiFi测试指标介绍 PPT
WIFI TEST FormatTing
目录
1 Transmitter Power 发送功率 2 Transmit Spectrum Mask 发送信号频谱模版 3 Frequency Error 频率误差 4 EVM 矢量误差幅度 5 Band Edges and harmonics 频带边缘以及谐波 6 Spectral Flatness 频谱平坦度 7 Power On/Off Ramp TX上升/下降时间 8 Receiver Sensitivity 接收灵敏度 9 Receiver Maximum Input Level 接收最大输入信号电平 10 Receive Adjacent Channel Rejection 临道抑制 11 Conductive Throughput Test 吞吐量
9. Receiver Maximum Input Level 接收最大输入信号电平
接收最大输入信号电平是表征WIFI产品接收性能的另外一个参数, 在 接收灵敏度一定的情况下,接收最大电平越高表示WIFI产品的 动态范围越大。
最大输入信号电平应满足如下要求 :
10. Receive Adjacent Channel Rejection 临道抑制
吞吐量满足以下规格: 11b 上、下行均要满足≥4.5Mbps;11g上、下行均要满足≥20Mbps; 11n 上、下行均要满足≥75Mbps(1T1R,HT40);≥135Mbps(2T2R,HT40)
确定晶体负载电容公式:CL=[C1C2/(C1+C2)] + Cstray其中 :Cstray是存在于电 路中的寄生电容,通常为2~5pF. C1,C2为我们电路中所用的并联谐振的负载电容。
CW测试和传播模型校正幻灯片PPT
d w1 D w2
ε 0μ0
ε μ ε 0μ0
θ
E2
WdBm XdBm
θ E1
穿透损耗=X-W=B dB
电磁波穿透墙体的反射和折射
穿透损耗
• 物体阻挡/穿透损耗为: 隔墙阻挡:5~20dB 楼层阻挡:>20dB, 室内损耗值是楼层高度的函数,-1.9dB/层 家具和其它障碍物的阻挡: 2~15dB 厚玻璃: 6~10dB 火车车厢的穿透损耗为:15~30dB 电梯的穿透损耗: 30dB左右 茂密树叶损耗:10dB
等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光和电磁波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光是一定波长的电磁波。
振 子
电场
磁场
电场 电波传输方向
磁场
电场
电磁波的传播
池塘中的波纹:能量从源点向四周传播,并逐渐减弱 电磁波的传播与此类似,不同之处〔当辐射源是各向同性的理想点源时〕: 在三维空间以球面波的形式传播 传播介质不同,空气、障碍物、反射物
无线网络规划、设计的理论根底是传播损耗,自由空间传播损耗为:
L fs 1l0 o P P r tg G t1 ( G r) 2l0 o 4d g )((d ) B
L fs 3 . 4 2 2 5 lo 0 (kd ) m g 2 lo 0 (M f) g ( H ) d z B
其它传播模型都是以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为理论根底开展起来的
10
20
➢ 快衰落 • 多径效应
在很小的距离间隔和时间间隔上,信号强 度快速变化
产生Doppler频移 产生时延扩展
快衰落 慢衰落
30
d (m)
分集技术
抗快衰落措施-分集技术
-显分集
• 空间分集 • 极化分集 • 频率分集:GSM--跳频,WCDMA--扩频技术 • 其它:方向性分集、场分集、发射分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地形环境分类
1.2.2 菲涅尔区域
1.2 地形环境分类
1.2.3 阻挡损耗
为了避免阻挡引入的附加损耗,必须使所有的障碍 物都处于第一菲涅尔区以外
1.2 地形环境分类
1.2.4 地貌在传输损耗中的影响
1.3 传播模型
1.3.1 无线传播计算
精确的场计算需要大量的电脑资源
需要输入大量详细数据 准确计算非常耗时 场强预算更胜于计算
1.3 传播模型
1.3.2.2 通用模型(续)
商用软件AIRCOM通用传播模型: PL = K1+K2 log d+ K3*Hms+K4*logHms+K5*logHeff+K6*log Heff* log d +K7 Diff.+Clutter factor 商用软件ATOLL通用传播模型: PL = K1+K2*log d+K3*logHeff +k4*logHms +K5*Diff. +K6*log*Heff*logd+Clutter factor 大唐移动网规软件NPS通用传播模型: PL = K1+K2*log d+K3*logHeff +k4*logHms+K5*Diff. +K6*logHeff*logd+Clutter factor
1.3 传播模型
1.3.2.2 通用模型(续)
通用传播模型是由Cost 231_Hata模型推导演化而来
四种场景下通用传播模型(2GHz)
场景 系数K Cost 231_Hata K1 K2 K3 密集 市区 一般市 区 郊区 农村
30.9
44.9 5.83
27.9
44.9 5.83
15.6
44.9 5.83
使用条件
频率范围: 1500-2000 MHz 收发距离: 1-20 Km 基站天线高度: 30-200 m 移动台距离: 1-10 m
1.3 传播模型
1.3.2.2 通用模型
PL = -K1 - K2 log d - K3 log Heff + k4logHms +K5 Diff. - K6 log Heff log d - Clutter factor PL = path loss (dB) d = distance (m) Hms = effective mobile antenna height Diff.= diffraction loss Heff = effective base station antenna height (m) Clutter factor = gain in dB for the clutter type at the mobile position 对不同设计区域,通过调整K1, K2, K3, K4, K5, k6来 校正模型。
丘陵地形
用地形起伏高度参数Δ h表示。 Δ h值等于从接受点向发射点方向计算的 10km内10%与90%的地形高度差,如图
孤立山丘
指传播路径上的一个孤立山丘,除接收点邻近的障碍物以外,没有其他物 体对接收信号有干扰。对于UHF频段,这种山丘可近似地看作刃形障碍。
一般倾斜地形 海(湖)陆混合路径
1.3 传播模型
1.3.2.1 Cost231-Hata Lp (dB) = 46.3 + 33.9 log10 fc - 13.82 log10 hb - a (hm) + (44.9 - 6.55 log10 hb) log10 d + Cm
a(hm) = (1.1 log10 fc - 0.7) hm - (1.56 log10 fc - 0.8) Cm = 0 dB 中等尺寸市区和中等树木密度郊区中心 Cm = 3 dB 大城市中心 郊区: Lps (dB) = Lp (urban areas) - 2 (log10 (fc/28))2 - 5.4 开阔地: Lpo (dB) = Lp (urban areas) - 4.78 (log10 fc)2 + 18.33 log10 fc - 40.94
2.1
试 Carrier Wave Continuative Wave 连续波测试是进行模型校正的重要步骤,通过CW测试和 数字地图可以对模型进行校正,这些测试数据中的经纬度信 息和接收电平形成模型校正的数据源。
-4.6
44.9 5.83
K4
K5 K6
0.4
-6.55
1
0.4
-6.55
1
0.4
-6.55
1
0.4
-6.55
1
无线传播原理和传播模型介绍
第 1章 第 2章 第 3章
概述 传播模型测试 传播模型校正
无线传播原理和传播模型介绍
2 传播模型测试 2.1 测试方法 2.2 测试设备介绍
2 传播模型测试
在空气中传播 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传播
衍射
遇到小型障碍物 沿地球球面传播
衰减
雨滴衰落 大气吸收
衰落
1.1 无线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
1.1.1 自由空间损耗
1.2 地形环境分类
1.2.1 地形分类 准平滑地形
地形起伏高度在20m以内,起伏较平缓,地面平均高度相差不大的地形。
场强预算模式要求
合理的输入数据总数 快速(在网络图层中立即看到更改的影响非常重要) 准确(结果直接影响硬件成本) 商务需要(在合适的时间段内得到精确的结果) 可根据实际测量进行参数调整
1.3 传播模型
1.3.2 传播模型
常用传播模型
Cost231-Okumura Cost231-Hata Cost231-Walfish-Ikegami Cost231-Hata经验型 Cost231-Walfish-Ikegami经验型 Macro Vehicular Environment Deployment Model J.E.Berg迭代模型 UE-UE模型 BS-BS模型 通用模型
无线传播模型测试与校正
无线传播原理和传播模型介绍
第 1章 第 2章 第 3章
概述 传播模型测试 传播模型校正
无线传播原理和传播模型介绍
1 概述 1.1 无线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 1.2 地形环境分类 1.3 传播模型
1 概述
1.1 无线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
自由空间传播 反射、折射、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