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 成比例线段导学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成比例线段》教案、教学设计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比例线段的重要性。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成比例线段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四)课堂练习,500字
为了巩固学生对成比例线段知识的掌握,我将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给出一些成比例线段的判定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提高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知识解决;
3.拓展练习:给出一些复杂几何问题,如相似三角形中的成比例线段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在练习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4.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几何规律;
(3)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2.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成比例线段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3.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 【教案】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22.1.4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并会灵活应用.2.使学生掌握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定理再次锻炼类比的数学思想,能把一个稍复杂的图形分成几个基本图形,通过应用锻炼识图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定理的学习知道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并能欣赏数学表达式的对称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推论及其应用.【难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正确性的说明及推论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1.求下列各式中x∶y的值.(1)3x=7y; (2)y=x;(3)y∶x=4∶7.2.已知x∶2=y∶3=z∶6,求(x+y-z)∶(4x+6y+z).教师找两位学生分别板演1、2题,其余同学在下面做,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师: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在另外两边上截得的线段是怎样的呢?生:……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已知:如图,过△ABC的AB边上任意一点D作直线DE平行于BC,交AC 于点E,求证:=.师:你能证明这个问题吗?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边操作边讲解:我们可以作辅助线,连接BE、CD,再过点E作AB 上的垂线段h.师:现在你能猜出可以转化为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吗?学生思考后回答:能,可以转化为△ADE和△BDE的面积之比.师:你是怎样得到的呢?生:△ADE的面积等于AD与h乘积的一半,△BDE的面积等于BD与h 乘积一半,所以==.师:你回答得太好了!我们要证的是=,我们把AD与DB的比转化为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再证出什么就能得到结论了?学生思考后回答:再证出=.师:对,你们太聪明了!你怎么证明这个相等关系呢?生:过点D向AC边作垂线,与前面同理可证出这个相等关系.师:很好!这样我们就证出=.由这个比例式,你能推出哪些线段也是成比例的?还有哪些比例式也是成立的呢?学生思考,教师提示.生甲:=.生乙:=.师:对!上面的图形,也可看作是直线BC平行于△ADE的一边与另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而得到的.于是我们能得到一个定理.教师提示大家读出书上的推论,并板书: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师:这个定理可推广成一般的形式.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已知:如图,直线l1∥l2∥l3,直线AC、DF被这三条直线分别截于点A、B、C和D、E、F,求证:=.师:直线AC、DF被这三条直线所截,不止一种结果.因为不同情况下的证明方法不同,所以我们要对截得的结果分类,被截的情形有哪几种呢?学生思考、讨论.生甲:AC与DF平行.生乙:AC与DF不平行,但它们在l1与l2间不相交.生丙:AC与DF相交在l1或l3上.生丁:AC与DF相交在两条平行线间.师:下面我们分别就这几种情况进行讨论.先看平行时,怎么证明这个结论呢?生:根据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得到AB=DE,BC=EF,所以AB∶BC=DE∶EF.师:很好!如果AC与DF不平行且在l1与l2间不相交时,又该如何证明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找一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下面做,然后集体订正.证明:过点A作DF的平行线,分别交l2、l3于点E'、F'.这时有=,而四边形AE'ED和四边形E'F'FE都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E'=DE,E'F'=EF,因而可得=.其余两种情况类似可证.师:于是我们得到如下定理:(教师板书)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三、继续探究,层层推进师:在这个定理中,当=1时,有=1,即当AB=BC时,有DE=EF,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如果在其中一条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另一条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四、例题讲解【例】如图,在△ABC中,E、F分别是AB和AC上的点,且EF∥BC.(1)如果AE=7,EB=5,FC=4,那么AF的长是多少?(2)如果AB=10,AE=6,AF=5,那么FC的长是多少?解:(1)∵EF∥BC,∴=,∵AE=7,EB=5,FC=4,∴AF===.(2)∵EF∥BC,∴=.∵AB=10,AE=6,AF=5,∴AC===,∴FC=AC-AF=-5=.五、巩固练习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不少知识,你们都掌握了吗?现在我来出几道题目帮助大家消化一下.1.如图,已知AB∥CD∥EF,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C.=D.=【答案】A2.如图,DE∥BC,AB∶DB=3∶1,则AE∶AC= .【答案】2∶3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DE∥BC,若AB=8,AE∶EC=2∶3,则AD= .【答案】4.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F是DE的中点,BF的延长线交AC于点H,则AH∶HE= .【答案】2∶1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在△ABC中,DE∥BC,AD=4,DB=8,AE=3.(1)求的值;(2)求AC的长.【答案】(1)===;(2)∵DE∥BC,∴==.又∵AE=3,∴AC=9.六、课堂小结师:今天你学习了哪些定理?学生口述定理.。
2019秋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23章 23.1 1.成比例线段
能利用比例的性质求值. 【例 2】已知2xx--yy=37,求xy. 【思路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出 x、y 之间的关系,再转化为比例式 即可. 【规范解答】由2xx--yy=37,得 7(2x-y)=3(x-y),即 11x=4y.∴xy=141. 【方法归纳】利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将比例式化成等积式, 再化简整理,最后把等积式变成比例式,从而求出xy的值.
8 5
.
能力点:会利用比例性质求线段长 利用比例性质对已知条件变形,化简求出值. 7.已知 a、b、c 是△ABC 的三边的长,且△ABC 的周长是 60cm,a3=b4=5c, 求 a、b、c 的长. 解:∵3a=b4=5c,∴a=35c,b=54c,∵a+b+c=60,∴35c+45c+c=60,解 得 c=25,∴a=15,b=20.答:略.
8.下列 a、b、c、d 四条线段,不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D ) A.a=2cm,b=5cm,c=5cm,d=12.5cm B.a=5cm,b=3cm,c=5cm,d=3cm C.a=30mm,b=2cm,c=12mm,d=0.8cm D.a=5cm,b=0.02cm,c=0.7cm,d=0.3cm
13.根据图中给出的线段的长度:
(1)求ABBC、CADB、DBCE、CADC; (2)试列举出图中两组成比例的线段(只举出两组即可). 解:(1)13,21,21,2; (2)CADB=DBCE,CADB=CAEC等.
14.如图所示,已知DADB=EACE,AD=15,AB=40,AC=28.求 AE. 解:∵DADB=EACE,∴DBA+DAD=ECA+EAE,即AADB=AACE,∴AE=28× 4015=10.5.
15.阅读下面的例题. 已知 a∶b∶c=4∶3∶2,且 a+2b-3c=12.求: (1)a、b、c 的值; (2)3a-2b+c 的值. 解:(1)∵a∶b∶c=4∶3∶2,∴a4=b3=2c,设4a=b3=2c=k,则 a=4k,b=3k, c=2k,∴a+2b-3c=4k+6k-6k=4k=12,∴k=3,∴a=12,b=9,c =6; (2)3a-2b+c=24. 根据例题做下面的题目:已知△ABC 的三边长为 a、b、c,且(a-c)∶(a+ b)∶(c-b)=-2∶7∶1,试判断△ABC 的形状.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图形的相似23.1成比例线段23.1.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同步练习华东师大版
23.1.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知识点 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如图23-1-3,AD ∥BE ∥CF ,直线m ,n 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 ,B ,C 和点D ,E ,F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AB BC =()() ,若AB =5,BC =10,DE =4,可得()()=()(),解得EF =________.图23-1-32.如图23-1-4,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AD 和BC 上,AB ∥EF ∥DC ,且DE =3,DA =5,CF =4,则FB 的长为( )A.32B.83C .5D .6图23-1-43.如图23-1-5,若AD ∥BE ∥CF ,直线l 1,l 2与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 ,B ,C 和点D ,E ,F .若AB =BC ,则DE 与EF 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图23-1-54.如图23-1-6,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是AB 上一点,EF ∥BC 交CD 于点F .若AE =2,BE =6,CD =7,则FC =________.图23-1-65.如图23-1-7,已知AD ∥BE ∥CF ,它们依次交直线l 1,l 2于点A ,B ,C 和点D ,E ,F .如果AB =6,BC =10,那么DEDF的值是________.图23-1-76.[教材练习第1题变式]如图23-1-8,直线a ∥b ∥c .(1)若AC =6 cm ,EC =4 cm ,BD =8 cm ,则线段DF 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2)若AE ∶EC =5∶2,DB =5 cm ,则线段DF 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图23-1-8知识点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推论7.[2016·兰州改编]如图23-1-9,在△ABC 中,因为DE ∥BC ,所以AD BD =( )( ).若AD BD =23,则AD BD =( )( )=________.图23-1-98.如图23-1-10,直线l 1∥l 2∥l 3,直线AC 与l 1,l 2,l 3分别交于点A ,B ,C ,直线DF 与l 1,l 2,l 3分别交于点D ,E ,F ,AC 与DF 相交于点G ,且AG =2,GB =1,BC =5,则DEEF的值为( )A. 12 B .2 C. 25 D. 35图23-1-109.如图23-1-11,在△ABC中,DE∥BC,且分别交AB,AC于点D,E,则下列比例式不正确的是( )A.ABAD=ACAEB.ABAC=ADAEC.ADBD=AEECD.ABDE=ACEC图23-1-1110.如图23-1-12,若AB∥DC,AC,BD相交于点E,且AE=2,EC=3,BD=10,则ED =________.图23-1-1211.如图23-1-13,在△ABC中,DE∥BC,且DB=AE.若AB=5,AC=10,求AE的长.图23-1-1312.如图23-1-14,已知AB∥CD∥EF,AD∶AF=3∶5,BE=10,那么BC的长为________.图23-1-1413.如图23-1-15,练习本中的横格线都平行,且相邻两条横格线间的距离都相等,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A,B,C都在横格线上.若线段AB=4 cm,则线段BC=________cm.图23-1-1514. 如图23-1-16,AD为△ABC的中线,E为AD的中点,连结BE并延长交AC于点F,则CFAF=__________.15.如图23-1-17,在△ABC中,DF∥AC,DE∥BC,AE=4,EC=2,BC=8,求CF的长.图23-1-1716.如图23-1-18,BE平分∠ABC,DE∥BC交AB于点D,AC=8,AB=9,CE=4,求DE的长.图23-1-1817.对于平行线,我们有这样的结论:如图23-1-19①,AB∥CD,AD,BC交于点O,则AODO=BOCO.请你利用该结论解答下列问题:如图②,在△ABC中,点D在线段BC上,∠BAD=75°,∠CAD=30°,AD=2,BD=2DC,求AC的长.图23-1-19教师详答1.DE EF 5 10 4 EF 8 2.B [解析] ∵AB ∥EF ∥DC ,∴DE DA =CF CB .∵DE =3,DA =5,CF =4,∴35=4CB ,∴CB =203,∴FB =CB -CF =203-4=83.故选B.3.相等 [解析] 因为AD ∥BE ∥CF ,所以AB BC =DEEF.因为AB =BC ,所以DE =EF . 4. 214 [解析] 因为AD ∥EF ∥BC ,所以AE EB =DF FC .因为AE =2,BE =6,CD =7,所以26=7-FC FC ,所以FC =214. 5 . 38 [解析] ∵AD ∥BE ∥FC ,∴AB BC =DE EF.又∵AB =6,BC =10,∴DE EF =35,∴DE DF =38.6.解:(1)∵a ∥b ∥c ,∴BD DF =ACEC,即8DF =64,解得DF =163(cm). 故线段DF 的长度是163 cm.(2)∵a ∥b ∥c ,∴BF DF =AE EC =52,即5+DF DF =52,解得DF =103(cm). 故线段DF 的长度是103 cm.7.AE EC AE EC 238.D [解析] ∵AG =2,GB =1,∴AB =AG +GB =3.∵直线l 1∥l 2∥l 3,∴DE EF =AB BC =35.故选D.9.D 10.611.解:∵DE ∥BC ,∴AB DB =ACEC,∴5AE =1010-AE ,∴AE =103. 12. [解析] ∵AB ∥CD ∥EF ,∴BC BE =AD AF ,即BC 10=35,解得BC =6.13. 12 [解析] 如图,过点A 作AE BD 于点D .∵练习本中的横格线都平行,且相邻两条横格线间的距离都相等,∴AB BC =AD DE ,即4BC =26,∴BC =12(cm).14. 2 [解析] 如图,过点D 作∥,交于点G , 则AF FG =AE ED ,FG GC =BDDC.又∵E 为AD 的中点,AD 为△ABC 的中线, ∴AE =ED ,BD =DC , ∴AF FG =AE ED =1,FG GC =BD DC=1, ∴AF =FG ,FG =GC , ∴CF =2AF ,∴CF AF=2. 15.解:∵DE ∥BC ,∴AD AB =AE AC =46=23. ∵DF ∥AC ,∴AD AB =CF BC =23,∴CF 8=23,∴CF =163. 16.解:∵DE ∥BC , ∴AB DB =AC CE, ∴9DB =84,∴DB =92. ∵BE 平分∠ABC ,∴∠ABE =∠CBE . ∵DE ∥BC ,∴∠CBE =∠DEB , ∴∠ABE =∠DEB ,∴DE =DB =92.17.解:过点C 作CE ∥AB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则 BD DC =ADDE.又∵BD =2DC ,AD =2, ∴DE =1. ∵CE ∥AB ,∴∠AEC =∠BAD =75°.又∵∠CAD=30°,∴∠ACE=75°,∴AC=AE=AD+DE=3.。
华师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 相似三角形 第4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二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
两个相似多边形呢?
A
如果△ABC∽△A'B'C',
A'
相似比为 k,那么
B
AB BC CA k A'B' B'C' C' A'
C B'
C'
因此,AB=k·A'B',BC=k·B'C',CA=k·C'A'
从而 AB BC CA k A' B ' k B 'C ' k C ' A' k
九年级数学上(HS) 教学课件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
23.3 相似三角形
第 4 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重点) 2.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过程.(难点)
导入新课
回顾与思考
问题1 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有哪些?
问题2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对应边的性质是什么?
2
k2
1 B 'C ' A' D '
2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延伸探究
如图,四边形 ABCD 相似于四边形 A′B′C′D′,相似
比为 k,它们面积的比是多少? A′
A
D′
D
B
B′
C
C′
相似多边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当堂练习
1.如图,在△ABC 和△DEF 中,AB=2DE,AC=2DF,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相似》导学案:成比例线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相似》导学案1. 成比例线段(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线段的比概念;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应用线段的比解决实际问题.【知识梳理】1.如果选用 量得两条线段AB,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 ,即 或写成 .2.四条线段a,b,c,d 中如果 ,即 ,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 叫做 ,简称 .3.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dc b a ,那么 ;如果ad=bc (a,b,c,d 都不等于0),那么 .【典型例题】知识点一:两条线段的比1.一张桌面的长a=1.25m ,宽b=0.75m ,那么长与宽的比是 .2.已知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60km,画在地图上其距离A ’B ’是6cm ,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知识点二:成比例线段3.已知线段a=1cm ,b=2.4cm ,c=2cm ,d=4.8cm ,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吗?知识点三:比例基本性质4.若x 是3、4、9的第四比例项,则x = .5.已知线段a =4cm ,b =9cm ,线段c 是a 、b 的比例中项,则线段c 的长为 .6.已知a=3,b=6,c=9(1)若a,b,c,x 是成比例线段,求x (2)若a,x,b,c 是成比例线段,求x【巩固训练】1.已知:线段a=7cm ,b=2cm ,则= .2.如果线段a=2cm ,b=8cm ,c=4cm ,那么a 、b 、c 的第四比例项d 为 .3.已知线段b 是a,c 的比例中项,a=9cm,c=25cm,则b 等于 cm.4.把mn=pq (m,n,p,q 都不等于0)写成比例式,写错的是( )a bA. B. C. D. 5.若(m+n):n=3:2,则m:n 的值是( )A.3:2B.2:3C.1:2D.5:26.已知点C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且AB ∶BC=1∶2,那么AC ∶BC 等于 .7.若a ∶b=2∶3,且a+b=10,则 a-2b 的值是( )A.-10 B-8 C.4 D.68.如图,△ABC 中, ,且DE=10,BC=15,AG=4,求AH .9.如图,在△ABC 中,AB=12cm ,AE=6cm ,EC=4cm ,且. ①求AD 的长;②求证:m q p n =p n m q =q n m p =m p n q=8题图 AG DE AH BC =9题图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相似》导学案1.成比例线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成比例线段的两个基本性质及其简单应用;2.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知识梳理】阅读课本87页——90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已知d c b a ==3,则b b a +=d d c +吗?2.如果d c b a ==k (k 为常数),那么d d c b b a +=+成立吗?为什么?3.如果d c b a =,那么d d c b b a -=-成立吗?为什么?4.性质一:如果dc b a =,那么 . 5.性质二:如果d c b a ==…=n m =k (b+d+…+n ≠0),那么 = = .你能写出推理过程吗?【典型例题】知识点一:合比性质1.已知a:b=3:2,且a-b=10,则a+b = .2.若3,则=xy ; =y x 2 ;=-y y x 2 . 知识点二:等比性质 3.已知:d c b a ==fe =5(b+d+f ≠0) (1)fd be c a +-+- (2)f b e a 55--【巩固训练】1.填空(1)若x y = 25 则=xy ;=-y y x ; =+y y x 2 .(2)已知23=a b 则=+b a b ;=-b a b 2 . 2.已知345c b a ==,则=+--+cb ac b a 32 . 3.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a+b+c=60cm ,a:b:c=3:4:5,求△ABC 的面积。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 复习和小结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课件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例如用相似测物体的高度 测山高 A
K
C
E
B DG F H
测楼高
D
E 1.2m
A 1.6m B 8.4m C
测内孔直径
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A
E
F
B GD H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平移、轴对称、旋转、位似等 变换,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吗?举出一些它们的实际应用的 例子,并结合以上内容,体会从运动的角度研究图形的方法。
课后作业
完成复习题
谢谢观看
1. 任取一个点 O 2. 以点 O 为端点作射线 OA、OB、OC、···
3. 分别在射线 OA、OB、OC、···
上取点 A'、B'、C'、···,使OA' : OA
= OB' : OB= OC' : OC = ···= 1.8
O
4. 连接A'B'、B'C'、···,得多边形A'B'C'D'E'
D
B
O
A
C
4. 如图,小芳同学跳起来把一个排球打在离地 2 m 远的地上,然 后反弹碰到墙上,如果她跳起击球时的高度是1.8 m,排球落地点 离墙的距离是 6 m,假设球反弹后沿直线运动,球能碰到墙面离 地多高的地方?
解:∵∠ABO =∠CDO = 90°,∠AOB =∠COD,
C
∴△AOB∽△COD .
解:∵∠1 =∠2, ∠HGF = ∠JIH = 90°
∴△FGH∽△JIH.
F 3
∠1 = ∠2
5
y
J 6
则有
,
12
23.1 成比例线段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23.1 成比例线段23.1.1 成比例线段1.__形状__相同,__大小__不一定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2.对于给定的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如a b =c d(或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__成比例线段__,简称比例线段.此时也称这四条线段__成比例__.3.判断四条线段是否为比例线段要注意两点:(1)单位要__统一__;(2)线段长度的大小要__排序__.4.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a b =c d,那么__ad =bc __;如果ad =bc (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__a b =c d__.知识点1:线段的比1.延长线段AB 到C ,使得BC =12AB ,则AC ∶AB =( C ) A .2∶1 B .3∶1 C .3∶2 D .4∶32.美是一种感觉,当人体下半身长与身高的比值越接近0.618时,越给人一种美感.如图,某女士身高165 cm ,下半身长x 与身高l 的比值是0.60,为尽可能达到好的效果,她应穿的高跟鞋的高度大约为( C )A .4 cmB .6 cmC .8 cmD .10 cm3.已知一个矩形的一边长a =15 cm ,另一边长b =6 dm ,则a b =__14__. 知识点2:成比例线段4.下列各组线段(单位:cm)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C )A .3,5,7,9B .2,5,6,8C .3,6,9,18D .1,3,4,75.已知线段a ,b ,c ,d 成比例,a ∶b =c ∶d ,且a =3 cm ,b =12 cm ,d =18 cm ,则c =__92__cm. 知识点3:比例的基本性质6.已知ad =bc ,那么下列比例式不成立的是( C )A.a b =c dB.a c =b dC.a d =c bD.b a =d c7.已知5x =4y ,则下列比例式成立的是( C )A.x 5=4yB.x 5=y 4C.x 4=y 5D.x y =548.(1)已知x y =83,则x -y y =__53__,x +y y =__113__,x -y x +y=__511__; (2)已知a b =b c,且a =4 cm ,c =3 cm ,则b =3_cm __. 9.如图,已知AD DB =AE EC,AD =3 cm ,DB =5 cm ,EC =7.5 cm ,求AC 的长.解:∵AD DB =AE EC ,AD =3 cm ,DB =5 cm ,EC =7.5 cm ,∴35=AE 7.5,∴AE =3×7.55=4.5(cm ),∴AC =AE +EC =4.5+7.5=12(cm )。
华师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 成比例线段 第2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CD∥AB. ∴ CD DF . AE AF
B
D
设菱形的边长为 x cm,则 CD
= AD = x cm,DF = (4-x) cm,E
CF
∴ x 4 x ,解得 x = 20 . ∴菱形的边长为 20 cm.
54
9
9
课堂小结
1.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A3
B3
m
n
直线 n 向左平移到 B2 与 A2 重合的位置,说说
图中有哪些成比例线段?把图中的部分线擦去,得
到新的图形,刚刚所说的线段是否仍然成比例?
A1(B1)
A2
B2
A1 B1 A2(B2)
A3
B3
A3
B3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
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练一练 如图,在△ABC 中, EF∥BC.
b
A3
B3 c
m
n
成立,直线 b 平移到其他位置依然成立.
(3) 在平面上任意作三条平行线,用它们截两条直线, 截得的线段成比例吗? 成比例
归纳: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
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符号语言: 若 a ∥b∥ c ,则
A1 A2 B1B2 A2 A3 B2B3
B1
A2
B2
A3 m
(1) 计算 A1A2 ,B1B2 ,你有什么发现? A2 A3 B2 B3
a b
B3 c n
(2) 将 b 向下平移到如图2的位置,直线 m,n 与直线
华师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3章 图形的相似 相似图形
感悟新知
2.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
比例,对应角相等.
知2-导
作用:常用来求相似多边形中未知的边的长度和
角的度数.
活学巧记:
两个相似多边形, 形状相同大小异. 各边对应成比例, 各角对应都相等.
感悟新知
例2 在图所示的两个相似四边形中,求边x的长 度和角α的大小.
知2-练
分析:利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 式就可以得到所需结果,在利用相似多边形 的性质时,必须分清对应边和对应角.
课后作业
作业1 必做:请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补充:
作业2
感悟新知
知2-讲
思考
两个三角形一定是相似图形吗?两个等腰三角形 呢?两个等边三角形呢?
感悟新知
知2-练
1.若多边形ABCDEF与多边形A′B′C′D′E′F′相似, 且∠A与∠A′为对应角,∠A=68°,则∠A′ 等于( )
A.22°B.C 112°C.68°D定义可作为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相 似的判定,即在多边形中,只有“边数相同” “角分别相等”“边成比例”这三个条件同时成立 时,才能说明这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 2.相似比的值与两个多边形的前后顺序有关. 3.相似比为1的两个相似多边形是全等多边形.
仅形状相同,大小也相同.
感悟新知
图中的相似图形有哪些? 例1
知1-练
感悟新知
导引:本题依据相似图形的定义求解.观察这些图形,虽
然图(6)与图(12)、图(8)与图(11)极为相似,
知1-练
但是它们的形状不相同.图(6)“拉长”而不是整体放大
变成了图(12),图(8)“压缩”而不是整体缩小变成了图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23章图形的相似
徐闻县六中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23.3 相似三角形23.3.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
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能依据条件,灵活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正确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3的推导过程,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3并能灵活应用.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推导及应用.一、情境引入 复习1.现在要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有哪几种方法?有两种方法:(1)根据定义;(2)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如图,在△ABC 中,点D ,E 是AB ,AC 上的三等分点(即AD =13AB ,AE =13AC),那么△ADE 与△ABC 相似吗?你用的是哪一种方法?由于没有两个角对应相等,同学们可以动手量一量,量得什么后可以判断它们是否相似?【教学说明】可能有一部分同学用量角器量角,有一部分同学量线段,看看能否成比例,无论哪一种,都应肯定他们是正确的,要求同学们说出是应用哪一种方法判断出的.二、探究新知同学们通过量角或量线段计算之后,得出:△ADE∽△ABC.从已知条件看,△ADE 与△ABC 有一对对应角相等,即∠A=∠A(是公共角),而一个条件是AD =13AB ,AE =13AC ,即是AD AB =13,AE AC =13,因此AD AB =AEAC .△ADE 的两条边AD ,AE 与△ABC 的两条边AB ,AC 对应成比例,它们的夹角又相等,符合这样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也会相似吗?我们再做一次实验,观察教材图,如果有一点E 在边AC 上,那么点E 应该在什么位置才能使△ADE 与△ABC 相似呢?图中的两个三角形的一组对应边AD 与AB 的长度的比值为13,将点E 由点A 开始在AC上移动,可以发现当AE =13AC 时,△ADE 与△ABC 相似,此时AD AB =AE AC. 猜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有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你能否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想?教师在此引导学生证明上述猜想,并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判定定定理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强调对应相等的角必须是成比例的边的夹角,如果不是夹角,它们不一定会相似,你能画出有两边对应成比例,有一个角相等,但它们不相似的两个三角形吗?(画顶角与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B′,AB A′B′=ACA′C′.教师再展示课件,由学生自主完成.例1 如图,在△ABC 中,点D ,E 是AB ,AC 上的点,AB =7.8,AD =3,AC =6,CE =2.1,试判断△ADE 与△ABC 是否会相似,小张同学的判断理由是这样的:解:∵AC=AE +CE , 而AC =6,CE =2.1, ∴AE =6-2.1=3.9,∵AD AB ≠AEAC ,∴△ADE 与△ABC 不相似. 你同意小张同学的判断吗?请你说说理由. 解:小张同学的判断是错误的. ∵AD AC =36,AE AB =3.97.8=12,∴AD AC =AE AB, 而∠A 是公共角,∠A =∠A,∴△ADE ∽△ACB.请同学们再做一次实验,看看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都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看课本69页“做一做”.通过实验得出: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单地说就是,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教师可根据上述结论,再展示例2,可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点评.例 2 在△ABC 和△A′B′C′中,AB =6 cm ,BC =8 cm ,AC =10 cm ,A ′B ′=18 cm ,B ′C ′=24 cm ,A ′C ′=30 cm ,试判定它们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解:∵AB A′B′=AC A′C′=BC B′C′=13, ∴△ABC ∽△A ′B ′C ′. 三、练习巩固教师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展示,教师点评. 1.如图,△ADE 与△ABC 相似吗?请说明理由.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已知AB AD =BC DE =ACAE ,∠BAD =20°,求∠CAE 的大小.【答案】1.解:△ADE 与△ABC 相似. 理由:∵AD AB =22+4=13,AE AC = 2.52.5+5=13, ∴AD AB =AE AC . 又∵∠A=∠A, ∴△ADE ∽△ABC. 2.解:∵AB AD =BC DE =ACAE,∴△ABC ∽△ADE , ∴∠BAC =∠DAE, 又∠DAC 是公共角, ∴∠CAE =∠BAD=20°. 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相似. 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3.3”中选取.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入手,提出新问题引入新课,再通过学生动手测量、猜想结论并证明等活动中的体验,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3的认识,加深对判定定理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思维过程,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抛物线形问题1.图(1)是一个横断面为抛物线形状的拱桥,当水面在l时,拱顶(拱桥洞的最高点)离水面2m,水面宽4m.如图(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抛物线的关系式是()A.y=-2x2 B.y=2x2 C.212y x=-D 、212y x=第1题第2题2、如图,铅球的出手点C距地面1米,出手后的运动路线是抛物线,出手后4秒钟达到最大高度3米,则铅球运行路线的解析式为()A.2316h t=-B.2316h t t=-+C.2118h t t=-++D.21213h t t=-++3.如图所示是一个抛物线形桥拱的示意图,在所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水位在AB位置时,水面宽度为10m,此时水面到桥拱的距离是4m,则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A.2254y x=B.2254y x=-C.2425y x=-D.2425y x=第3题第4题4、某广场有一喷水池,水从地面喷出,如图,以水平地面为x轴,出水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在空中划出的曲线是抛物线y=-x2+4x(单位:米)的一部分,则水喷出的最大高度是()A.4米B.3米C.2米D.1米5.有一个抛物线形拱桥,其最大高度为16米,跨度为40米,现把它的示意图放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则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6、如图,一小孩将一只皮球从A处抛出去,它经过的路线是某个二次函数图像的一部分,如果他的出手处A距地面OA为1m,球路的最高点为B(8,9),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_ ,小孩将球抛出约 ___________米。
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归纳 图形的相似
作品编号:578912354698310.2567 学 校: 星宿市龟卜镇殷商小学* 教 师: 大鹏金翅鸟* 班 级: 螭吻玖班*图形的相似1. 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在比例式::中,、叫外项,、叫内项,、叫前项,a c(a b c d )a d b c a c b db 、d 叫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 =c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2. 比例性质①基本性质:a b cdad bc =⇔= ②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同时交换内外项同时交换比的前项和后项a bc d d c a cb a d b b dc a b da c②合比性质:±±a b c d a b b c d d =⇒= ③等比性质:……≠……a b c d m n b d n a c m b d n ab===+++⇒++++++=()03. 黄金分割在线段AB 上,点C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AC >BC ),如果ACBCAB AC =,即AC 2=AB ×BC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与AB 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AB AC 215-=≈0.618AB . 4.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①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l 1∥l 2∥l 3.则,,,…AB BC DE EF AB AC DE DF BC AC EFDF===②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③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③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6.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③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7. 六种相似基本模型:C ABDCABDE E D BACDE ∥BC∠B =∠AED∠B =∠ACDADBCDO B ACO DCBAX 型 母子型AC ∥BD∠B =∠C AD 是Rt △ABC 斜边上的高8. 射影定理由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 由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 由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9. 中位线1) 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三角形三条边上的中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重心与一边中点的线段的长是对应中线长的31.2) 梯形的中位线: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边,并且等于两底边和的一半. 10. 位似①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ADBC②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 23.1 成比例线段 23.1.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导学案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23.1.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学习目标】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
2.会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写比例式、计算。
3.经历探究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过程,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学习重难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1、什么叫比例线段?比例有哪些性质? 二、学习新知 自主学习:1、做一做:右图是单行本的一部分,“8 m m ×21 lines ”是什么含义?再在其上画一条直线,量一量夹在相邻 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大小有什么关系?“8 mm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那么在另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____________。
2、如果一组平行线间的距离不相等,如图3l ∥4l ∥5l ,它们在直线1l 上截得线段AB 、BC ,在直线2l 上截得线段DE 、EF 。
量一量,算一算:(度量精确到0.1mm ,计算保留一位小数) ①、_____AB =,______BC =,ABBC =_____DE =,______EF =,DEEF=②、_____AB AC =,_____DEDF=;③、_____AC BC =,_____DFEF=; 根据①、②、③的计算结果,你得到的结论:3、仔细观察几何画板的演示,留心数据的变化情况,在演示过程中你发现什么规律没有?回答问题:结论:当3l ∥4l ∥5l 时,都可以得到AB DE BC EF =, 还可以得到BC EF AB DE =,AB DEAC DF=,BC EFAC DF=,等等。
由此得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截两条直线,所得的 的比 。
如图:3l ∥4l ∥5l ,请写出成比例的线段(写在图形旁):实例分析:例3、已知,l 1//l 2//l 3,AB=4,DE=3,EF=6.求BC 的长.例4、如图,E 为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CD 延长线上的一点,连结BE,交AC 于点O ,交AD 于点F 。
华师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23章 图形的相似 成比例线段
感悟新知
归纳
知2-讲
利用比例的性质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 当一个题中出现多个未知数时,常巧用的方法为“消 元法”求代数式的值;当条件中出现多个比值相等时, 用“中间量法”巧设出比值是首选的方法.
感悟新知
知2-练
1.已知a2=b3(a≠0,b≠0),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B )
A.ab=23
B.2a=3b
ab
b4
ab
导引:根据已知得,a然 后3 b代入求值;也 可以通过设参数的方法,4 即设a=3k,b=
4k,然后代入求值.
知2-练
感悟新知
解法一:由已知得.a故:3 b 4
知2-练
a a
b b
3
4 3
bb bb
7b 4 1b
7
4 1
7
4
44
解法二:因为,a所以3设a=3k,b=4k,
b4
则
a b 3k 4k 7k 7
∴.
ab cd bd
知2-练
a 1 c 1 bd
感悟新知
(2)∵, a c ∴ad=bbc,d
等式两边同减去ac,得 ad-ac=bc-ac, ∴ac-ad=ac-bc, ∴a(c-d)=c(a-b).
知2-练
想一想:根据比例的
基本性质,a c 你还可以得b到其d他哪
些类似的结论?
感悟新知
由a≠b,且,知c≠da,从c而a-b≠0, bd
且c-d≠0,上式两边同除以(a-b)(c-d),
得.
ac
ab cd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2-练
(1)合比性质:⇔a ;c (2)等比性质: b d
ab cd bd
a c e m kbd f n 0
初中数学华东师大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23章 图形的相似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导学案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导学案一、回顾旧知1、什么是成比例线段?2、判断下列各组线段是否成比例(1)12cm, 5cm, 15cm,4cm(2) 3cm,5cm,7cm,4cm如何快速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二、探究新知探究(一)直线被间距相等的三条平行线截得的线段间数量关系 利用作业本,任意作两条直线,使直线被间距相等的三条平行线l 1、l 2、l 3所截,探究线段AB 与BC ,A 1B 1与B 1C 1的数量关系探究(二)直线被间距不相等的三条平行线截得的线段间数量关系 利用作业本,任意作两条直线,使直线被间距不相等的三条平行线l 1、l 2、l 3所截,探究线段AB 、 BC 、AC 、 A 1B 1、B 1C 1、A 1C 1之间的数量关系三、归纳总结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 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AB= BC= AB BCA 1B 1= B 1C 1= A 1B 1 B 1C 1AB A 1B 1 BC B 1C 1AB= BC= AC=A 1B 1 = B 1C 1 = A 1C 1=AB A 1B 1 AB A 1B 1 BC B 1C 1 BC B 1C 1 AC A 1C 1 AC A 1C 1简称“”几何语言:∵:直线l1∥l2∥l3∴:AB AB BCBC AC AC四、练习提升1. 如图,l1∥l2∥l3,AB=4,DE=3,EF=6,求BC的长.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六、拓展提升探究: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做一做:在探究(二)所做的图中,直线m不动,将直线n向左移动,探究线段AB、BC 、AC、A1B1、B1C1、A1C1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23章图形的相似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23.1 成比例线段1.成比例线段【知识与技能】1.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意义,会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2.会利用比例的性质,求出未知线段的长.【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解题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感受数学逻辑推理的魅力.【教学重点】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及直接运用.【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探索比例的其他性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挂上两张照片,问:1.这两个图形有什么联系?它们都是平面图形,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相同,是相似图形.2.这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为什么有些图形是相似的,而有的图形看起来相像又不会相似呢?相似的两个图形有什么主要特征呢?为了探究相似图形的特征,本节课先学习线段的成比例.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两条线段的比(1)回忆什么叫两个数的比,怎样度量线段的长度,怎样比较两线段的大小.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 ∶CD=m ∶n ,或写成ABCD=nm ,其中,线段AB 、CD 分别叫做这两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 如果把n m 表示成比值k ,则CDAB =k 或AB=k ·CD.注意:在量线段时要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2)做一做量出数学书的长和宽(精确到0.1cm ),并求出长和宽的比.改用m 作单位,则长为0.211m,宽为0.148m,长与宽的比为0.211∶0.148=211∶148.只要是选用同一单位测量线段,不管采用什么单位,它们的比值不变.(3)求两条线段的比时要注意的问题①两条线段的长度必须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如果单位长度不同,应先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 ②两条线段的比没有长度单位,它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③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问: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学生讨论)(答:线段的长度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2.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如d c b a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3.比例的基本性质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如果a 、b 、c 、d 四个数满足d c b a =,那么ad=bc 吗?反过来,如果说ad=bc ,那么d c b a =吗?与同伴交流. 如果dc b a =,那么ad=bc. 若ad=bc(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d c b a =. 例1 在某市城区地图(比例尺1∶9000)上,新安大街的图上长度与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分别是16cm 、10cm.(1)新安大街与光华大街的实际长度各是多少米?(2)新安大街与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之比是多少?它们的实际长度之比呢?解:(1)1440米,900米. (2)8∶5,8∶5.例2如图,已知d c b a ==3,求b b a +和dd c +; 解:b b a +=4, d d c +=4.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教学说明】分组讨论完成并展示.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注意点:(1)两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2)讨论线段的比时,不指明长度单位;(3)对两条线段的长度一定要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2.比例尺: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3.熟记成比例线段的定义.4.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3.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23.1.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知识与技能】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证明,掌握定理的内容.能应用定理证明线段成比例等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定理的推导证明与应用,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以及现有知识向新知识迁移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定理的学习知道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并能欣赏数学表达式的对称美.【教学重点】定理的应用.【教学难点】定理的推导证明.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翻开我们的作业本,每一页都是由一些间距相等的平行线组成的,如图在作业本上任意画一条直线m 与相邻的三条平行线交于A 、B 、C 三点,得到两条线段AB 、BC ,量一量,你发现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相等即AB=BC (由学生回答).思考:再任意画一条直线n 与这组平行线相交,得到两条线段DE 和EF ,你发现DE 与EF 的长度存在什么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EF DF BC AB 问题2 选择作业本上不相邻的三条平行线,任意画m 、n 与它们相交,如果m 、n 这两条直线平行,观察并思考这时所得的AD 、DB 、FE 、EC 这四条线段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如果m 、n 这两条直线不平行,你再观察一下,量一量,算一算,看看它们是否存在类似关系.归纳:EC FE DB AD . 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简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1)如图,当图(3)中的点A 与点F 重合时就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特殊情况,此时,AD 、DB 、AE 、EC 这四条线段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2)如图,当图(3)中的直线m 、n 相交于第二条平行上某点时,是否也有类似的成比例线段呢?归纳: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例1如图,l 1∥l 2∥l 3.(1)已知AB=3,DE=2,EF=4,求BC ;(2)已知AC=8,DE=2,EF=3,求AB.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如图,已知l 1∥l 2∥l 3,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是()2.如图,已知l 1∥l 2∥l 3,下列比例式中成立的是()【答案】1.D 2.D【教学说明】可由学生独立完成抢答,教师最后点拨.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注意“对应”的含义.2.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类比联想.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3.1”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23.2 相似图形【知识与技能】知道相似图形的两个特征: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在推出相似多边形性质时,让学生用量角器、刻度尺来测量,锻炼动手能力.【情感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学重点】相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教学难点】相似图形的性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复习:1.若线段a=6cm,b=4cm,c=3.6cm,d=2.4cm,那么线段a,b,c,d会成比例吗?2.两张相似的地图中的对应线段有什么关系?(都成比例)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相似的两张地图中的对应线段都会成比例,对于一般的相似多边形,这个结论是否成立呢?同学们动手量一量,算一算,用刻度尺和量角器量一量课本第58页两个相似四边形的边长,量一量它们的内角,由一位同学把量得的结果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把量得的结果与同伴交流.同学们会发现有什么关系呢?经过观察、计算得出这两个相似四边形的对应边会成比例,对应角会相等,再观察课本中两个相似的五边形,是否也具有一样的结果?反映它们的边之间、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同学们用格点图画相似的两个三角形,也观察、度量,它们是否也具有这种关系(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由此可以得到两个相似多边形的特征:(由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实际上这两个特征,也是我们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方法.即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标准有:(边数相同),对应边要(成比例),对应角要(都相等).(括号内要求同学填)填一填:(1)两个三角形一定是相似形吗?两个等腰三角形呢?两个等边三角形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呢?(2)所有的菱形都相似吗?所有矩形呢?正方形呢?例1 矩形ABCD与矩形A′B′C′D′中,AB=1.5cm,BC=4.5cm,A′B′=0.8cm,B′C′=2.4cm,这两个矩形相似吗?为什么?例2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相似,求∠A的度数与x的值: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矩形ABCD与矩形A′B′C′D′中,已知AB=16cm,AD=10cm,A′D′=6cm,矩形A′B′C′D′的面积为54cm2,这两个矩形相似吗?为什么?2.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是相似的,且C′D′⊥B′C′,根据图中的条件,求出未知的边x、y及角α.【答案】1.这两个矩形不相似,由矩形A′B′C′D′的面积为54知A′B′=54÷6=9(cm),2.x=14,y=18,α=85°【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演示并讲解,师生共同点评.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2.相似多边形的判定.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3.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23.3 相似三角形1.相似三角形【知识与技能】1.知道相似三角形的概念;2.能够熟练地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3.会根据概念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能说出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由相似比求出未知的边长;4.掌握利用“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来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活动中,发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教学难点】熟练找出对应元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定义求线段长或角的度数.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复习:什么是相似形?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标准是什么?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由复习中引入,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都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由此可以说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成比例,三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如在△ABC 与△A ′B ′C ′中,∠A=A ′,∠B=∠B ′,∠C=∠C ′,C A AC C B BC B A AB ''=''='',那么△ABC 与△A ′B ′C ′相似,记作△ABC ∽△A ′B ′C ′.“∽”是表示相似的符号,读作“相似于”,这样两个三角形相似就读作“△ABC 相似于△A ′B ′C ′”.由于∠A=∠A ′,∠B=∠B ′,∠C=∠C ′,所以A 与A ′是对应顶点,B 与B ′是对应顶点,C 与C ′是对应顶点,书写相似时,通常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以便比较容易找到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角、对应边.如果记C A AC C B BC B A AB ''=''=''=k ,那么这个比值k 就表示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相似比就是它们的对应边的比,它有顺序关系.如△ABC ∽△A ′B ′C ′,它的相似比为k ,即指B A AB ''=k ,那么△A ′B ′C ′与△ABC 的相似比应是B A AB '',就不是k 了,应为多少呢?同学们想一想. 如果△ABC ∽△A ′B ′C ′,相似比k=1,你会发现什么呢?C A AC C B BC B A AB ''=''=''=1,所以可得AB=A ′B ′,BC=B ′C ′,AC=A ′C ′,因此这两个三角形不仅形状相同,而且大小也相同,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试问:①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②相似的两个三角形会全等吗?2.△ABC 中,D 是AB 上任意一点,过D 作DE ∥BC,交AC 边于E ,那么△ADE 与△ABC 是否相似?【分析】判断它们是否相似,由①对应角是否相等,②对应边是否成比例去考虑.能否得对应角相等?根据平行线性质与一个公共角可以推出①,而对应边是否成比例呢?可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推得BCDE AC AE =,通过度量发现ABAD BC DE =,所以可以判断出△ADE 与△ABC 相似. 思考 (1)你能否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你的猜想?(2)若是DE ∥BC,DE 与BA 、CA 延长线交于E 、D ,那么△ADE 与△ABC 还会相似吗?试试看,如果相似写出它们对应边的比例式.【归纳结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例1 如图,在△ABC 中,点D 是边AB 的三等分点,DE ∥BC ,DE=5,求BC 的长.解:∵DE ∥BC,∴△ADE ∽△ABC ,∴DEBC=ADAB=13,∴BC=3DE=15.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如图所示,DE ∥BC.(1)如果AD=2,DB=3,求DE ∶BC 的值;(2)如果AD=8,DB=12,AC=15,DE=7,求AE 和BC 的长.2.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点E 是边AD 的中点,连接BE 交AC 于点F ,BE 的延长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BC AE GB GE =;(2)若GE=2,BF=3,求线段EF 的长. 【答案】1.(1)DE ∶BC=2∶5(2)AE=6,BC=235.2.(1)证明:∵AD ∥BC ,∴△GED ∽△GBC ,∴BC EDGB GE =.又∵ED=AE,∴BC AEGB GE =.(2)设EF 的长为x,则由(1)知BC AEGB GE =,又∵GB GEBC AE=,∴BF EFGB GE=,即3322xx =++,解得x 1=-6(舍去),x 2=1,∴EF=1.【教学说明】第2题教师适当点拨,小组讨论后独立完成.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你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3.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23.3.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1课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知识与技能】会说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两个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会用这种方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在动手推演中感受几何的趣味性.【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以及推导过程,并会用判定定理1来证明和计算.【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的运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两个矩形一定会相似吗?为什么?2.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根据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3.如图△ABC与△A′B′C′会相似吗?为什么?是否存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简便方法?本节就是探索识别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同学们观察你与你的同伴用的三角尺,及老师用的三角板,如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尺,它们的大小不一样.这些三角形是相似的,我们就从平常所用的三角尺入手探索.(1)45°角的三角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它们是相似的.(2)30°的三角尺,那么另一个锐角为60°,有一个直角,因此它们的三个角都相等,同学们量一量它们的对应边,是否成比例呢?这样,从直观上看,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对应相等,它们好像就会“相似”.是这样吗?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1.画两个三角形,使它们的三个角分别相等.画△ABC与△DEF,使∠A=∠D,∠B=∠E,∠C=∠F,在实际画图过程中,同学们画几个角相等?为什么?实际画图中,只画∠A=∠D,∠B=∠E,则第三个角∠C与∠F一定会相等,这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确定的.2.用刻度尺量一量各边长,它们的对应边是否会成比例?与同伴交流,是否有相同结果.3.发现什么现象:发现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4.两个矩形的四个角也都分别相等,它们为什么不会相似呢?这是由于三角形具有它特殊的性质.三角形有稳定性,而四边形有不稳定性.于是我们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一个较为简便的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单地说,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同学们思考,能否再简便一些,仅有一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会相似呢?例1 如图,在两个直角三角形△ABC和△A′B′C′中,∠C=∠C′=90°,∠A=∠A′,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解:相似,因为∠C=∠C′,∠A=∠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可知△A′B′C′∽△ABC.例2 在△ABC与△A′B′C′中,∠A=∠A′=50°,∠B=70°,∠B′=60°,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解: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知∠C′=180°-∠A′-∠B′=180°-50°-60°=70°,∴∠C′=∠B,又∵∠A=∠A′,∴△ABC∽△A′C′B′.【教学说明】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B不一定与∠B′对应.例3 如图,△ABC中,DE∥BC,EF∥AB,试说明△ADE∽△EFC.证明:∵DE∥BC,∴∠AED=∠C.又∵EF∥AB,∴∠CEF=∠A.∴△ADE∽△EFC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ABC中,∠ACB=90°,CD⊥AB于D,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2.△ABC中,D是AB的边上一点,过点D作一直线与AC相交于E,要使△ADE与△ABC会相似,你怎样画这条直线?说明理由.和你的同伴交流作法是否一样.【答案】1.△ACD∽△CBD∽△ABC2.有两种不同的画法①过D点作DE∥BC,DE交AC于点E②以AD为一边在△ABC内部作∠ADE=∠C,另一边DE交AC于点E.【教学说明】第2题注意分类讨论.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哪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还有什么疑惑?说说看.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3.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23.3.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能依据条件,灵活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正确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过程与方法】在推理过程中学会灵活使用数学方法.【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证明习惯和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3的推导过程,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3并能灵活应用.【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推导及应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复习:1.现在要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有哪几种方法?有两种方法:(1)根据定义;(2)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如图△ABC 中,D 、E 是AB 、AC 上三等分点(即AD=31AB,AE=31AC),那么△ADE 与△ABC 相似吗?你用的是哪一种方法?由于没有两个角对应相等,同学们可以动手量一量,量什么后可以判断它们是否相似?【教学说明】可能有一部分同学用量角器量角,有一部分同学量线段,看看能否成比例,无论哪一种,都应肯定他们是正确的,要求同学说出是应用哪一种方法判断出的.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同学们通过量角或量线段计算之后,得出:△ADE ∽△ABC.从已知条件看,△ADE 与△ABC 有一对对应角相等,即∠A=∠A(是公共角),而一个条件是AD=31AB,AE=31AC,即是31=AB AD ,31=AC AE ,因此AC AE AB AD =.△ADE 的两条边AD 、AE 与△ABC 的两条边AB 、AC 会对应成比例,它们的夹角又相等,符合这样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也会相似吗?我们再做一次实验.观察教材图23.3.10,如果有一点E 在边AC 上,那么点E 应该在什么位置才能使△ADE 与△ABC 相似呢?图中两个三角形的一组对应边AD 与AB 的长度的比值为31,将点E 由点A 开始在AC 上移动,可以发现当AE=31AC 时,△ADE 与△ABC 相似,此时ACAE AB AD =. 猜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你能否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想?【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证明上述猜想.【归纳结论】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强调对应相等的角必须是成比例的边的夹角,如果不是夹角,它们不一定会相似.你能画出有两边对应成比例,有一个角相等,但它们不相似的两个三角形吗?(画顶角与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B ′,C A AC B A AB ''=''. 例1(课本中例4)判断图中△AEB 与△FEC 是否相似.例2 如图△ABC 中,D 、E 是AB 、AC 上的点,AB=7.8,AD=3,AC=6,CE=2.1,试判断△ADE 与△ABC 是否会相似,小张同学的判断理由是这样的:解:因为AC=AE+CE ,而AC=6,CE=2.1,故AE=6-2.1=3.9.由于AC AE AB AD ≠,所以△ADE 与△ABC 不相似.你同意小张同学的判断吗?请你说说理由.解:小张同学的判断是错误的.因为63=AC AD ,218.79.3==AB AE ,所以ABAE AC AD ≠,而∠A 是公共角,∠A=∠A,所以△ADE ∽△ACB. 请同学再做一次实验,看看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都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看课本69页“做一做”.通过实验得出: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单地说就是,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例3 △ABC 和△A ′B ′C ′中,AB=6cm,BC=8cm,AC=10cm,A ′B ′=18cm,B ′C ′=24cm,A ′C ′=30cm ,试判定它们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如图,△ADE 与△ABC 相似吗?请说明理由.2.如图,已知AE AC DE BCAD AB==,∠BAD=20°,求∠CAE 的大小.【教学说明】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展示,教师点评.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相似.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3.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23.3.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知识与技能】会说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教学重点】1.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线段比值的推导;2.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关系的推导;3.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关系的推导及运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复习:1.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简便方法有哪些?2.在△ABC 与△A ′B ′C ′中,AB=10cm,AC=6cm,BC=8cm,A ′B ′=5cm,A ′C ′=3cm,B ′C ′=4cm ,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说明理由.如果相似,它们的相似比是多少?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上述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它们对应边的比就是相似比,△ABC ∽△A ′B ′C ′,相似比为C A AC ''=2. 相似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会成比例,除此之外,还会得出什么结果呢?一个三角形内有三条主要线段——高线、中线、角平分线,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这些对应的线段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探索一下它们的对应高之间的关系.同学画出上述的两个三角形,作对应边BC 和B ′C ′边上的高,用刻度尺量一量AD 与A ′D ′的长,D A AD ''等于多少呢?与它们的相似比相等吗?得出结论: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我们能否用说理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结论呢?△ABD 和△A ′B ′D ′都是直角三角形,且∠B=∠B ′.∴△ABD ∽△A ′B ′D ′,∴B A AB D A AD ''=''=k 思考: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与相似比有什么关系?【教学说明】引导学生通过演绎推理来证明.归纳: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同学们用上面类似的方法得出: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例1 如梯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32=AB DC ,已知S △DOC =4,求S △AOB 、S △AOD . 【分析】∵DC ∥AB,∴△DOC ∽△BOA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S △AOB 、S △AOD.解:∵DC ∥AB ,∴△DOC ∽△BOA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如图,这是圆桌正上方的灯泡(看作一个点)发出的光线照射桌面后,在地面上形成阴影(图形)的示意图.已知桌面的直径为1.2m ,桌面距离地面为1m ,若灯泡距离地面3m ,则地面上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教学说明】运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如图,△ABC 中,BC=24cm ,高AD=12cm ,矩形EFGH 的两个顶点E 、F 在BC 上,另两个顶点G 、H 分别在AC 、AB 上,且EF ∶EH=4∶3,求EF 、EH 的长.【答案】1.0.81πm 22.HG=9.6cm;EH=7.2cm【教学说明】充分运用矩形边长的比来建立方程,可使问题得到解决.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相似三角形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3.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23.3.4.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知识与技能】会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性质,测量简单的物体的高度或宽度.自己设计方案测量高度,体会相似三角形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相似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习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体验数学的功用.【教学重点】构建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相似三角形来解决.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复习1.相似三角形有哪些性质?2.如图,B、C、E、F是在同一直线上,AB⊥BF,DE⊥BF,AC∥DF.(1)△DEF与△ABC相似吗?为什么?(2)若DE=1,EF=2,BC=10,那么AB等于多少?((1)△DEF∽△ABC.(2)AB=5)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第二题我们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比例式计算出AB的长.人们从很早开始,就懂得应用这种方法来计算那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或宽度.例 1 古代的数学家想出了一种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方法:为了测量金字塔的高度OB,先竖一根已知长度的木棒O′B′,比较木棒的影长A′B′与金字塔的影长AB,即可近似算出金字塔的高度OB,如果O′B′=1米,A′B′=2米,AB=274米,求金字塔的高度OB.。
华师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第23章 图形的相似-23.1 成比例线段(2课时)
23.1 成比例线段 1 成比例线段(第1课时)一、基本目标1.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2.了解成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及直接运用. 【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探索比例的其他性质.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48~P50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教材P48[试一试]的答案依次是__2__,__2__,__AB A ′B ′=BCB ′C ′__.2.对于给定的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如a b =cd (或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__成比例线段__,简称__比例线段__.3.如果a b =c d ,那么__ad =bc __.如果ad =bc ,那么__a b =cd __.这个结论称为__比例的基本性质__.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下列线段中,能成比例的是( ) A .3 cm 、6 cm 、8 cm 、9 cm B .3 cm 、5 cm 、6 cm 、9 cm C .3 cm 、6 cm 、7 cm 、9 cm D .3 cm 、6 cm 、9 cm 、18 cm【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根据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分析】根据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乘积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乘积,则四条线段叫成比例线段.所给选项中,只有D 符合,3×18=6×9. 【答案】D【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乘积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乘积,那么这四条线段就是成比例线段.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已知线段a =0.3 m ,b =60 cm ,c =12 dm. (1)求线段a 与线段b 的比;(2)如果线段a 、b 、c 、d 成比例,求线段d 的长.解:(1)∵a =0.3 m =30 cm ,b =60 cm ,∴a ∶b =30∶60=1∶2. (2)∵线段a 、b 、c 、d 是成比例线段,∴a b =c d .∵c =12 dm =120 cm ,∴12=120d,∴d =240 cm.2.如图,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BFE 都是矩形,AB =3,AD =6.5,BF =2. (1)求下列各线段的比:CD BC 、EF CF 、BFAB;(2)指出AB 、BC 、CF 、CD 、EF 、FB 这六条线段中的成比例线段(写一组即可).解:(1)∵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BFE 都是矩形,AB =3,AD =6.5,BF =2,∴CD =EF =AB =3,BC =AD =6.5,CF =BC -BF =4.5,∴CD BC =36.5=613,EF CF =34.5=23,BF AB =23.(2)成比例线段有AB 、BF 、CF 和EF . 3.已知 a b =32,求下列算式的值.(1)a +b b ;(2)2a +b 3a -2b . 解:(1)52. (2)85.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满足a +43=b +32=c +84,且a +b +c =12,请你探索△ABC 的形状.【互动探索】分析法:要判断△ABC 的形状→需要知道△ABC 的边长或者角度→利用两个已知等式确定 a 、b 、c 的数量关系→得△ABC 的形状.【解答】设a+43=b +32=c +84=k ,可得a =3k -4,b =2k -3,c =4k -8,代入a +b +c =12,得9k -15=12,解得k =3.则a =5,b =3,c =4,∴b 2+c 2=a 2,即△ABC 为直角三角形.【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当出现等比的条件时,可以设等比为一个常数k ,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成比例线段⎩⎪⎨⎪⎧概念—判断成比例线段基本性质⎩⎪⎨⎪⎧求线段长或段线比证明等式应用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第2课时)一、基本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及其推论,并会灵活应用.2.通过定理的学习知道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并能欣赏数学表达式的对称美,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导证明.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51~P54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教材P52[思考]的答案是__AD AB =AE AC ,DB AB =ECAC__.2.教材P53[思考]的答案是__有类似的成比例线段,如AD AB =AE AC ,DE BC =EAAC 等__.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1)定理: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__比例__;(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__比例__.4.如图,直线AB ∥CD ∥EF , 则AC BD =(AE )(BF ),AC AE =(BD )(BF ),AE CE =(BF )(DF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如图,直线a 、b 被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l 1、l 2、l 3所截,AB =3,BC =2,求DE :DF 的值.【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已知线段平行及AB 、BC ,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解. 【解答】∵l 1∥l 2∥l 3,∴AB ∶BC =DE ∶EF =3∶2,∴DE ∶DF =3∶5.【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例2】如图,DE ∥FG ∥BC ,AD ∶DF ∶FB =2∶3∶4,如果EG =4,求AC 的长.【互动探索】求AC 的长,需要转化为求AE 、GC 的长.【解答】∵DE ∥FG ∥BC ,∴AE ∶EG ∶GC =AD ∶DF ∶FB =2∶3∶4.∵EG =4,∴AE =83,GC =163,∴AC =AE +EG +GC =12.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如图,l 1∥l 2∥l 3,AB =3,AD =2,DE =4,EF =7.5.求BC 、BE 的长.解:∵l 1∥l 2∥l 3,∴FB BE =AB BC =AD DE ,即FB BE =3BC =24,∴BC =6,BF =12BE ,∴12BE +BE =7.5,∴BE =5.2.如图所示,在△ABC 中,E 、F 分别是AB 和AC 上的点,且EF ∥BC . (1)如果AE =7 cm ,EB =5 cm ,FC =4 cm ,那么AF 的长是多少? (2)如果AB =10 cm ,AE =6 cm ,AF =5 cm ,那么FC 的长是多少?解:(1)∵EF ∥BC ,∴AE BE =AF FC .∵AE =7 cm ,EB =5 cm ,FC =4 cm ,∴75=AF4,∴AF=5.6 cm.(2)∵EF ∥BC ,∴AE AB =AF AC .∵AB =10 cm ,AE =6 cm ,AF =5 cm ,∴610=5AC ,∴AC =253cm ,∴FC =AC -AF =253-5=103(cm).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如图,点D 是等边△ABC 中BC 边上一点,过点D 分别作DE ∥AB ,DF ∥AC ,交AC 、AB 于E 、F ,连结BE 、CF ,分别交DF 、DE 于点N 、M ,连结MN .试判断△DMN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互动探索】观察法:观察图形,猜测△DMN 为等边三角形→已知线段平行→得CMMF =NEBN→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推论得MN ∥BC →得结论. 【解答】△DMN 为等边三角形.理由:∵DE ∥AB ,且△ABC 为等边三角形,∴∠EDC =∠ABC =60°,CM MF =CD BD ,BN NE =BD CD ,∴CM MF =NEBN ,∴MN ∥BC ,∴∠MND =∠BDN =60°,∠MND =∠MDC =60°,∴△DMN 为等边三角形.【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有两个角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环节3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比例线段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线段的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掌握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
3.通过图形来推导成比例线段,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例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能力;
4.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操作、欣赏,感受图形的相似,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生活中的相似,从而理解相似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特征,学会在实践中发现规律.
【学习重点】
比例线段及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学习难点】
比例性质的推导与应用.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你瞧,那些大大小小的图形是多么地相像!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相似的图形,那么它们有什么主要特征与关系呢?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图形的相似
阅读教材P48~P50的内容.
探讨1: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例如右面两张照片,右边的照片是由左边的照片
放大得来的,尽管它们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结论:把这种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
探讨2:由如图的格点图可知,AB
A′B′=__2__,
BC
B′C′
=__2__.这样
AB
A′B′
与
BC
B′C′
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论:对于给定的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如a b =c d (或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proportional segments).此时也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
归纳:1.相似图形的特征:形状相同,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是两个相似多边形,那么它们的对应角也相同,对应边成比例. 2.四条线段成比例,它们是有顺序的,比如a ,b ,c ,d 成比例,必须写成式子:a ∶b =c∶d. 范例:判断下列线段a 、b 、c 、d 是否是成比例线段:
(1)a =4,b =8,c =5,d =10;(2)a =2,b =215,c =5,d =5 3.
解:(1)∵a b =48=12,c d =510=12,∴a b =c d
,∴线段a 、b 、c 、d 是成比例线段. (2)∵a c =25
=255,b d =21553=255,∴a c =b d ,∴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 知识模块二 比例的性质
求证:已知a ,b ,c ,d 是四条线段.
(1)如果a b =c d (或a∶b=c∶d),那么ad =bc ;(2)如果ad =bc ,那么a b =c d
. 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1)如果a b =c d ,那么ad =bc.(2)如果ad =bc ,那么a b =c d
. 范例:证明(1)如果a b =c d ,那么a +b b =c +d d ;(2)如果a b =c d ,那么a a -b =c c -d
(a≠b). 证明:(1)∵a b =c d ,在等式两边同加上1,得a b +1=c d +1,∴a +b b =c +d d
. (2)∵a b =c d
,∴ad =bc ,在等式两边同减去ac ,得ad -ac =bc -ac.∴ac-ad =ac -bc ,∴a(c -d)=(a -b)c.由a≠b,且a b =c d ,知c≠d,从而a -b≠0,且c -d≠0,在上式两边同除以(a -b)(c -d),得a a -b =c c -d
.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图形的相似
知识模块二 比例的性质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1.判断下列各组线段是否成比例.
(1)4cm 、6cm 、8cm 、2cm .
(2)1.5cm 、4.5cm 、2.5cm 、7.5cm .
解:(1)不是
(2)是
2.已知线段x 、y 、z ,x +y +z =54,且x 2=y 3=z 4,求x 、y 、z 的值.
解:x =12;y =18;z =24.
3.已知a b =c d ,求证:a a -b =c
c -
d .
解:∵a b =c d ,∴b a =d c ,∴a -b
a =c -d c ,∴a a -
b =c
c -d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