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轴对称图(七)
人教版高数必修二第10讲:点、直线的距离和对称(教师版)
点、直线的距离和对称一、距离问题1. 设平面上两点()()111222,,,P x y P x y ,则12PP=为两点间距离2.点P (x 0,y 0)到直线Ax +By +C =0(A 2+B 2≠0)的距离d =.3.两条平行直线l 1:Ax +By +C 1=0与l 2:Ax +By +C 2=0的距离d =.二、对称问题1. 关于点对称问题 (1)点关于点对称点()00,M x y 关于点(),P a b 的对称点是()002,2a x b y --.特别地,点()00,M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00,x y --.(2)线关于点对称已知l 的方程为:0Ax By C ++=()220A B +≠和点()00,P x y ,则l 关于P 点的对称直线方程.设'P ()'',x y 是对称直线'l 上任意一点,它关于()00,P x y 的对称点()''002,2x x y y --在直线l上,代入得()()''00220A x x B y y C -+-+=.此直线即为所求对称直线.2. 关于线对称问题 (1)点关于线对称已知点()00,M x y ,直线:l 0Ax By C ++=()0A B ≠,设点M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00,N x y ,则由1MN l k k =-得到一个关于,m n 的方程,又线段MN 的中点在直线l 得到另一个关于,m n 的方程,解方程组00001022n y A B m x x m y n A B C -⎧-⨯=-⎪-⎪⎨++⎪++=⎪⎩ 即可求出点()00,N x y .特别说明:①点()00,M x y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00,x y -,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00,x y - ②点()00,M x y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坐标是()00,y x ,关于y x =-对称点为()00,y x -- (2)线关于线对称已知1111:0,:0l A x B y C l Ax By C ++=++=,求直线1l 关于直线l 对称直线2l如右图所示,在直线上任取不同于l 与1l 交点P 的任一点M ,先求出点M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N 的坐标,再由,N P 在2l 上,用两点式求出直线2l 的方程.常见的对称结论有:设直线:0l Ax By C ++=.① l 关于x 轴的对称的直线是:()0Ax B y C +-+=; ②l 关于y 轴的对称的直线是:()0A x By C -++=; ③l 关于原点的对称的直线是:()()0A x B y C -+-+=; ④l 关于y x =的对称的直线是:0Ay Bx C ++=;⑤l 关于y x =-的对称的直线是:()()0A y B x C -+-+=;类型一 点到直线的距离例1:求点P (3,-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1)3x -4y -1=0;(2)y =6;(3)y 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直接代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 答案:(1)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d =|3×3---1|32+-2=165. (2)由直线y =6与x 轴平行,得d =|6-(-2)|=8.或将y =6变形为0·x +y -6=0,∴d =|0×3+--6|02+12=8. (3)d =|3|=3.练习1:求点P (-1,2)到直线2x +y -5=0的距离;答案: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d = 5.练习2:点A (a,6)到直线3x -4y =2距离等于4,求a 的值;答案: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3a -4×6-2|32+42=4, ∴a =2或463.练习3:求过点A (-1,2)且与原点距离等于22的直线方程. 答案:设所求直线l :y -2=k (x +1),原点O (0,0)到此直线距离为22,可求得k =-1或-7, ∴所求直线方程为x +y -1=0或7x +y +5=0.例2:已知在△ABC 中,A (3,2)、B (-1,5),C 点在直线3x -y +3=0上.若△ABC 的面积为10,求C 点坐标.解析:本题易求|AB |=5,C 点到AB 的距离即为△ABC 中AB 边上的高.设C (x 0,y 0),则y 0=3x 0+3,从而可建立x 0的方程求解.答案:设点C (x 0,y 0),∵点C 在直线3x -y +3=0上,∴y 0=3x 0+3.∵A (3,2)、B (-1,5), ∴|AB |=-2+-1-2=5.设C 到AB 的距离为d ,则12d ·|AB |=10,∴d =4.又直线AB 的方程为y -25-2=x -3-1-3,即3x +4y -17=0,∴d =|3x 0+x 0+-17|32+42=|15x 0-5|5=|3x 0-1|=4.∴3x 0-1=±4,解得x 0=-1或53.当x 0=-1时,y 0=0;当x 0=53时,y 0=8.∴C 点坐标为(-1,0)或(53,8).练习1:求经过点P (1,2)的直线,且使A (2,3),B (0,-5)到它的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答案:解法一: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即x =1,显然符合题意,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所求直线的斜率为k ,即直线方程为y -2=k (x -1),由条件得|2k -3-k +2|k 2+1=|5-k +2|k 2+1,解得k =4,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 =1或4x -y -2=0.解法二:由平面几何知识知l ∥AB 或l 过AB 中点. ∵k AB =4,若l ∥AB ,则l 的方程为4x -y -2=0.若l 过AB 中点(1,-1),则直线方程为x =1, ∴所求直线方程为:x =1或4x -y -2=0.练习2:若动点()111,P x y ,()222,P x y 分别在直线12:50,:150l x y l x y --=--=上移动,则12PP 的中点P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A . D .答案:B类型二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例3:求两平行线l 1:3x +4y =10和l 2:3x +4y =15的距离. 解析: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①直线l 1与l 2的方程已知; ②l 1与l 2平行.解答本题可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或直接利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或利用原点到两平行线距离的差,从而求解.答案:解法一:若在直线l 1上任取一点A (2,1),则点A 到直线l 2的距离,即是所求的平行线间的距离.如图①所示,∴d =|3×2+4×1-15|32+42=1. 解法二:设原点到直线l 1、l 2的距离分别为|OF |、|OE |,则由图②可知,|OE |-|OF |即为所求.∴|OE |-|OF |=|-15|32+42-|-10|32+42=1,即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1. 解法三:直线l 1、l 2的方程可化为3x +4y -10=0,3x +4y -15=0, 则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 d =|-10--32+42=55=1. 练习1:两平行直线x +3y -4=0与2x +6y -9=0的距离是________. 答案:1020练习2:已知平行线2330x y +-=与2390x y +-=,则与它们等距离的直线方程是( ) A .23120x y +-= B .2360x y +-= C .230x y += D .2330x y ++= 答案:B类型三 对称问题例4:点P (-1,1)关于直线ax -y +b =0的对称点是Q (3,-1),则a 、b 的值依次是( )A .-2,2B .2,-2 C.12, -12 D.12,12 解析:设PQ 的中点为M ,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M (1,0). ∵点M 在直线ax -y +b =0上,∴a +b =0. 又PQ 所在直线与直线ax -y +b =0垂直,∴-1-13--·a =-1,∴a =2.故b =-2. 答案:B练习1已知直线l :y =3x +3,求点P (4,5)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坐标. 答案:设点A (x ,y )是点P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P 的中点在直线l 上, ∴y +52=3×x +42+3,即3x -y +13=0又∵AP 与直线l 垂直, ∴y -5x -4×3=-1,即x +3y -19=0 ②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可得x =-2,y =7, 即所求点的坐标为(-2,7).练习2:已知(),P a b 和()1,1Q b a -+是关于直线l 对称的两点,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A .0x y += B .0x y -= C .10x y ++= D .10x y -+=答案:D例5:在直线l :3x -y -1=0上求一点P ,使得:(1)P 到A (4,1)和B (0,4)的距离之差最大; (2)P 到A (4,1)和C (3,4)的距离之和最小. 解析:设点B 关于l 的对称点为B ′,AB ′与l 的交点P 满足(1);点C 关于l 的对称点为C ′,AC ′与l 的交点P 满足(2).事实上,对于(1),若P ′是l 上异于P 的点,则||P ′A |-|P ′B ||=||P ′A |-|P ′B ′||<|AB ′|=||PA |-|PB ′||=||PA |-|PB ||;对于(2),若P ′是l 上异于P 的点,则|P ′A |+|P ′C |=|P ′A |+|P ′C ′|>|AC ′|=|PA |+|PC |. 答案:(1)如图所示,设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B ′的坐标为(a ,b ),则k BB ′·k l =-1,即3·b -4a=-1.∴a +3b -12=0.又由于线段BB ′的中点坐标为A (a 2,b +42),且在直线l 上,∴3×a 2-b +42-1=0,即3a -b -6=0.②解①②得a =3,b =3,∴B ′(3,3).于是AB ′的方程为y -13-1=x -43-4,即2x +y -9=0.∴由⎩⎪⎨⎪⎧3x -y -1=02x +y -9=0,解得⎩⎪⎨⎪⎧x =2y =5.即直线l 与AB ′的交点坐标为(2,5). ∴点P (2,5)为所求.(2)如图所示,设点C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C ′,求出点C ′的坐标为(35,245).∴A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19x +17y -93=0,AC ′和l 的交点坐标为(117,267).故P 点坐标为(117,267),为所求.练习1:已知()()3,5,2,15A B -,直线:3440l x y -+= (1)在l 上求一点P ,使PA PB +的值最小; (2)在l 上求一点Q ,使QA QB -的值最小. 答案:(1)设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00,A x y ,则0000543335344022y x x y -⎧=-⎪+⎪⎨-+⎛⎫⎛⎫⎪-+= ⎪ ⎪⎪⎝⎭⎝⎭⎩ 解得0033x y =⎧⎨=-⎩ ∴()'3,3A -由两点式可得'A B 的方程为18510x y +-= 又∵点P 应是'A B 和l 的交点∴解方程组18503440x y x y +-=⎧⎨-+=⎩ 得833x y ⎧=⎪⎨⎪=⎩ ∴所求点P8,33⎛⎫⎪⎝⎭(2)∵2AB k = ∴AB 的方程为211y x =+ 由于直线AB 与l 的交点Q 即为所求∴解方程组3440211x y y x -+=⎧⎨=+⎩ 得85x y =-⎧⎨=-⎩∴所求点()8,5Q --练习2:若动点()111,P x y ,()222,P x y 分别在直线12:50,:150l x y l x y --=--=上移动,则12PP 的中点P 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A.2..2D.答案:B1.已知点()()1,3,2,6A B -,则AB 的长及中点坐标分别是( )A .()1,9--B .19,22⎫-⎪⎭C .19,22⎫--⎪⎭D .19,22⎫⎪⎭答案:B2.若点(),6A a 到直线342x y -=的距离等于4,则a 的值是( ) A .2 B .463 C .0或2 D .2或463答案:D3.过点()1,2A -的直线方程是( ) A .10x y +-= B .750x y ++=C .10x y +-=或750x y ++=D .10x y --=或750x y ++= 答案:C4.若点P 到点()()120,1,7,2P P 及x 轴的距离相等,则P 的坐标是( ) A .()3,5 B .()17,145- C .()3,5或()17,145- D .以上全不对 答案:C5.两平行线4x +3y -1=0与8x +6y +3=0之间的距离是( )A.25B.110C.15D.12 答案:D6.若点P (x ,y )在直线x +y -4=0上,O 为原点,则|OP |的最小值是( )A.10B .2 2C. 6 D .2 答案: B7. 已知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l 1:x -2y +1=0和l 2:3x -y -2=0,此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2,3),则平行四边形另外两边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A .2x -y +7=0和x -3y -4=0B .x -2y +7=0和3x -y -4=0C .x -2y +7=0和x -3y -4=0D .2x -y +7=0和3x -y -4=0 答案:B8. 两平行直线x +3y -5=0与x +3y -10=0的距离是________.答案:1029.已知正方形中心G (-1,0),一边所在直线方程为x +3y -5=0,求其他三边所在直线方程.答案:正方形中心G (-1,0)到四边距离相等,均为|-1-5|12+32=610.设与已知直线平行的一边所在直线方程为x +3y +c 1=0, 由|-1+c 1|10=610,∴c 1=-5(舍去)或c 1=7.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一边所在直线方程为x +3y +7=0.设另两边所在直线方程为3x -y +c 2=0.由-+c 2|10=610,得c 2=9或c 2=-3.∴另两边所在直线方程为3x -y +9=0或3x -y -3=0.综上可知另三边所在直线方程分别为:x +3y +7=0,3x -y +9=0或3x -y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巩固1.已知点A (a,2)(a >0)到直线l :x -y +3=0的距离为1,则a =( )A.2B .2- 2C.2-1D.2+1 答案:C2.过点(1,2)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是( )A .x +2y -5=0B .2x +y -4=0C .x +3y -7=0D .3x +y -5=0 答案:A3.P 、Q 分别为3x +4y -12=0与6x +8y +5=0上任一点,则|PQ |的最小值为( )A.95B.185C.2910D.295 答案:C4.过点A (-3,1)的直线中,与原点距离最远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3x -y +10=0能力提升5.直线7x +3y -21=0上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个数为( )A .3B .2C .1D .0 答案:B6.两平行直线l 1,l 2分别过点P (-1,3)、Q (2,-1),它们分别绕P 、Q 旋转,但始终保持平行,则l 1,l 2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A .(0,+∞)B .[0,5]C .(0,5]D .[0,17] 答案:C7. 已知a 、b 、c 为某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c 为斜边,若点P (m ,n )在直线ax +by +2c =0上,则m 2+n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48. 与三条直线l 1:x -y +2=0,l 2:x -y -3=0,l 3:x +y -5=0,可围成正方形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x +y -10=0或x +y =09. △ABC 的三个顶点是A (-1,4)、B (-2,-1)、C (2,3).(1)求BC 边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ABC 的面积S .答案:(1)设BC 边的高所在直线为l ,由题意知k BC =3--2--=1,则k l =-1k BC=-1,又点A (-1,4)在直线l 上,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4=-1×(x +1),即x +y -3=0. (2)BC 所在直线方程为y +1=1×(x +2),即x -y +1=0,点A (-1,4)到BC 的距离d =|-1-4+1|12+-2=22, 又|BC |=-2-2+-1-2=42,则S △ABC =12·|BC |·d=12×42×22=8. 10. 已知直线l 经过点A (2,4),且被平行直线l 1:x -y +1=0与l 2:x -y -1=0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M 在直线x +y -3=0上.求直线l 的方程.答案:解法一:∵点M 在直线x +y -3=0上,∴设点M 坐标为(t,3-t ),则点M 到l 1、l 2的距离相等, 即|t --t +1|2=|t --t -1|2,解得t =32,∴M ⎝ ⎛⎭⎪⎫32,32. 又l 过点A (2,4),由两点式得y -324-32=x -322-32,即5x -y -6=0,故直线l 的方程为5x -y -6=0.解法二:设与l 1、l 2平行且距离相等的直线l 3:x -y +c =0,由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得|c -1|2=|c +1|2,解得c =0,即l 3:x -y =0.由题意得中点M 在l 3上,又点M 在x +y -3=0上.解方程组⎩⎪⎨⎪⎧y -y =0x +y -3=0,得⎩⎪⎨⎪⎧x =32y =32.∴M ⎝ ⎛⎭⎪⎫32,32.又l 过点A (2,4), 故由两点式得直线l 的方程为5x -y -6=0. 解法三: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必存在, 设l :y -4=k (x -2),由⎩⎪⎨⎪⎧y -4=k x -x -y -1=0,得⎩⎪⎨⎪⎧x =2k -5k -1y =k -4k -1.∴直线l 与l 1、l 2的交点分别为⎝⎛⎭⎪⎫2k -3k -1,3k -4k -1,⎝ ⎛⎭⎪⎫2k -5k -1,k -4k -1. ∵M 为中点,∴M ⎝ ⎛⎭⎪⎫2k -4k -1,2k -4k -1.又点M 在直线x +y -3=0上, ∴2k -4k -1+2k -4k -1-3=0,解得k =5.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y -4=5(x -2), 即5x -y -6=0.。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知识归纳华东师大版
第十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一、基本概念(一)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1.轴对称图形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这样的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常见的基本轴对称图形:线段、直线、角、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菱形、圆等。
注意: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所具有的特性,不是“两个”图形的位置。
2.轴对称(即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注意:轴对称是两个图形的空间位置,不是“一个”图形的特性。
3.轴对称(或关于某条直线成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1)轴对称图形(或关于某条直线成对称的两个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所以它的对应线段(对折后重合的线段)相等,对应角(对折后重合的角)相等。
(2)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3)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的连线.4.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如图(1),如果沿着虚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会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如图(2),如果沿着虚线折叠,右边的图形会与左边的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虚线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5.如何画图形的对称轴?(1)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任意找一对对称点,连接这对对称点,画出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条垂直平分线就是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画成轴对称两个图形的对称轴:任意找一对对称点,连接这对对称点,画出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这条垂直平分线就是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6.画轴对称图形有一个图形、一条直线,那么如何画出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图形呢?(1)基本思想:如果图形是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时,那么画出图形的各点的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对称点.然后连结对称点,就可以画出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图形.(2)基本画法规律:“作垂线”,“顺延长",“取相等”,最后连接对称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含答案(附答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下列汽车标志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下列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3、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B与点C关于点A对称,A,B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和﹣1,则点C所对应的实数是( )A.1+B.2+C.2 ﹣1D.2 +14、如图,△ODC是由△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后得到的图形,若点D恰好落在AB上,且∠AOC的度数为100°,则∠B的度数是()A.40°B.35°C.30°D.15°5、如图是奥迪汽车的标志,则标志图中所包含的图形变换没有的是()A.平移变换B.轴对称变换C.旋转变换D.相似变换6、如图,将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折2019次,依次得到点,则点的坐标是()A.(2019,2)B.(2019, )C.(4038, )D.(4037, )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CD′与AB交于点F,则AF:BF的值为()A.2B.C.D.8、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如右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则折痕BE的长是()A. B. C. D.9、下列说法中正确命题有()①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个角的两边,则这两个角相等.②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方差分别为:S2甲=0.12,S2乙=0.09 ,则甲的波动大.③等腰梯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④Rt△ABC中,∠C=90°,两直角边a,b分别是方程x2-7x+7=0的两个根,则AB边上的中线长为.A.0个B.1个C.2个D.3个10、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11、下列图形是全等图形的是()A. B. C. D.12、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B.两个圆形纸片随意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构成轴对称图形C.若两图形关于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对应点所连线的垂直平分线D.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中线及这边对角平分线重合13、如图,将Rt△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得到Rt△ADE,点B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BC边上,若DE=2,∠B=60°,则CD的长为()A.0.5B.1.5C.D.114、下面这几个车标中,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共有()A.1B.2C.3D.415、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直角三角形B.正三角形C.平行四边形D.正六边形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将半径为2,圆心角为90°的扇形BAC绕A点逆时针旋转,使点B 的对应点D恰好落在上,点C的对应点为E,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17、如图,已知l1∥l2,把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边BC在直线l2上,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50°,则∠1的度数为________.18、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AB上,且BE=2AE.将△ADE沿ED 对折至△FD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结DG,BF.下列结论:①△DCG≌△DFG;②BG=GC;③DG∥BF;④S△BFG=3.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填写序号)19、如图,将△ABC向左平移3cm得到△DEF,AB、DF交于点G,如果△ABC的周长是12cm,那么△ADG与△BGF的周长之和是________.20、如图,正三角形网络中,已有两个小正三角形被涂黑,再将图中其余小正三角形涂黑一个,使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________ 种.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轴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22、如图1,将半径为2的圆形纸片沿圆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AC,BD两次折叠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扇形OAB,然后再沿OB的中垂线EF将扇形OAB剪成左右两部分,则∠OEF=________°;右边部分经过两次展开并压平后所得的图形的周长为________23、如图,长方形ABCD中,AB=8,BC=12,点E是边BC上一点,BE=5,点F是射线BA上一动点,连接EF,将△BEF沿着EF折叠,使B点的对应点P落在长方形一边的垂直平分线上,连接BP,则BP的长是________.24、如图的2×4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在网格中与△ABC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一共有________个.25、如图,在中,已知,,现将沿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4cm得到,与相交于点,若,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DEC,若BC∥DE,求∠B的度数.27、如图,在四边形中,、是对角线,已知是等边三角形,,,,求边的长.28、如图,将矩形ABCD(纸片)折叠,使点B与AD边上的点K重合,EG为折痕;点C与AD边上的点K重合,FH为折痕.已知∠1=67.5°,∠2=75°,EF= +1,求BC的长.29、在台阶侧面示意图中,台阶高1米,水平宽度2.5米,为迎接贵宾,要在台阶上铺宽度2米的地毯,项目负责人经过考虑准备在市场上购买每平方米200元地毯,他要准备多少现金?30、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B的坐标为(1,0)①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②画出将△ABC绕原点O按逆时针旋转90°所得的△A2B2C2;③△A1B1C1与△A2B2C2成轴对称图形吗?若成轴对称图形,画出所有的对称轴;④△A1B1C1与△A2B2C2成中心对称图形吗?若成中心对称图形,写出所有的对称中心的坐标.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D3、D4、B5、C6、D7、B8、A9、C10、A11、C12、D13、D14、B15、B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29、。
华师大版七下数学10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旋转对称图形说课稿
华师大版七下数学10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旋转对称图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七下数学第10章主要介绍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这是几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杂几何图形的基础。
本章内容包括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平移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几何变换中的应用,旋转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几何变换中的应用,旋转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下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变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仍需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学生能自主发现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性质,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2.教学难点: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性质的证明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模型等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自主探究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性质,教师给予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巩固新知: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 轴对称
10.1 轴对称10.1.1 生活中的轴对称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形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2.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和区别.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1.寻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轴对称图形与成对称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98~P100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2.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3.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对折后重合的线段)相等,对应角(对折后重合的角)相等.4.下列体育运动标志中,从图案看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B)A.4个B.3个C.2个D.1个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下列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只有D是轴对称图形.【答案】D【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例2】如图,△ABC和△AED关于直线l对称,若AB=2 cm,∠C=95°,则AE=________,∠D=________.【互动总结】(引发学生思考)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有AE=AB=2 cm,∠D=∠C=95°.【答案】2 cm95°【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根据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活动2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C)2.下面的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D)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 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B)A.4 cm2B.8 cm2C.12 cm2D.16 cm24.观察下图中各组图形,其中成轴对称的为①②④.(填序号)5.如图所示,哪一组的右边图形与左边图形成轴对称?解:④⑤⑥中右边图形与左边图形成轴对称.活动3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如图所示是4×5的方格纸,请在其中选取一个白色的方格并涂黑,使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的涂法有()A.4种B.3种C.2种D.1种【互动探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一共有3种涂法,如下图所示:【答案】B【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生活中的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图形成轴对称特征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0.1.2 轴对称的再认识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1.掌握用“连结对称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验证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2.能熟练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运用轴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概念的理解及作法,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归纳总结画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02~P104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垂直平分线.2.角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它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3.如果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连结对称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是该图形的对称轴.4.以下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C)A.1个B.2个C.3个D.4个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下列轴对称图形中,恰好有两条对称轴的是()A.正方形B.等腰三角形C.长方形D.圆【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A.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B.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C.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D.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故选C.【答案】C【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判断轴对称的条数,仍然是根据定义进行判断,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注意不要遗漏.【例2】找出下列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并画出来.【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找到并连结对称点,作出对称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解答】所画对称轴如下所示:【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如果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活动2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D)A.等边三角形B.正方形C.角D.圆2.图中由“○”和“□”组成轴对称图形,该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C)A .l 1B .l 2C .l 3D .l 43.试画出下列正多边形的所有对称轴,并完成表格.正多边形的边数 3 4 5 6 7 … 对称轴的条数34567…根据上表,猜想正n 边形有n 条对称轴. 4.如图,作出它们的对称轴.解:如图所示.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轴对称的再认识⎩⎪⎨⎪⎧轴对称的判定画对称轴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0.1.3 画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 一、基本目标1.掌握作已知图形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2.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关系,并从实践中体会轴对称变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让学生识别轴对称图形与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作平面图形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过程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105~P106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略2.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成轴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新图形上一个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结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3.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再连结这些对应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画出△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画已知图形关于直线对称的图形的关键是什么?【解答】如图所示:【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画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的方法:先确定一些特殊的点,然后作这些特殊点的对称点,最后顺次连结即可.【例2】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DE折叠,使A点落在BC上的F处,若∠EFB=60°,则∠CFD=()A.20°B.30°C.40°D.50°【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根据图形翻折变换可知,∠EAD=∠EFD=90°.∵∠EFB=60°,∴∠CFD=30°,故选B.【答案】B【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活动2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下面是四位同学作△ABC关于直线MN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B)2.如图所示,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解:如图所示:3.在3×3的正方形格点图中,有格点△ABC和△DEF,且△ABC和△DEF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请在下面给出的图中画出4个这样的△DEF.解:如图所示:环节3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作与图形成轴对称的图形,关键在于将图形抽象成各点,然后作点的对称点,再连线即可.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0.1.4 设计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使学生能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案.2.使学生能够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利用称轴对进行图案设计.【教学难点】寻找对称轴以及如何利用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教学过程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107~P108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下列各图,均是圆与等边三角形的组合,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B)2.观察下列轴对称图形的构成,然后在答题纸横线上画出恰当的图形.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某居民小区搞绿化,要在一块长方形空地(如下图)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图案由圆和正方形组成(圆与正方形的个数不限),并且使整个长方形场地成轴对称图形.请在下边长方形中画出你的设计方案.【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正方形和圆呢?怎样设计图案才能保证其成轴对称图形?【解答】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轴对称可以设计出精美的图案,一个图形经过不同位置的几次变换,若再结合平移、旋转等,便可以得到非常美丽的图案.【例2】将一个四边形纸片依次按图1、2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3中的虚线裁剪成图4样式.将纸片展开铺平,所得到的图形是图中的()【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严格按照图中的顺序,向右对折,向上对折,从斜边处剪去一个直角三角形,从直角顶点处剪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展开后实际是从原菱形的四边处各剪去一个直角三角形,从菱形的中心剪去一个和菱形位置基本一致的正方形.故选A.【答案】A【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对于此类问题,只要亲自动手操作,答案就会很直观地呈现.【例3】如图,A是锐角MON内部任意一点,在∠MON的两边OM、ON上各求作一点B、C,组成△ABC,使△ABC的周长最小.【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分别作点A关于OM的对称点A′、关于ON的对称点A″,连结A′A″,则A′A″与OM交点为点B的位置,与ON交点为点C的位置.【解答】如图所示,点B、C即为所求作的点.【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时,凡是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线段的性质定理,结合所学轴对称变换来解决,多数情况要作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活动2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在下列某品牌T恤的四个洗涤说明图案的设计中,没有运用轴对称知识的是(C)2.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1,图2所示的方向对折,然后沿图3中的虚线剪裁得到图4,将图4的纸片展开铺平,再得到的图案是(B)3.小明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在4×4方格内有3个小圆,其余方格都是空白,请你分别在下面四个图中的某个方格内补画一个小圆,使补画后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解: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参见下图.环节3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轴对称图形给人以美感,所以人们常利用轴对称来设计图案.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澧县五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轴对称4设计轴对称图案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5
情景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不等式以 及不等式的性质.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 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 并用它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 学习目标 : 〔1〕知道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 会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
〔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来归纳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式和步骤 , 加深対 化归思想的体会.
如下图 , 图中哪条线段可以由线段 b 经过平 移得到 ?如何进行平移 ?
解 : 线段 c . 可由线段 b 向右 平移 3 格 , 向上平移 2 格得到.
a c
b
d
知识点2 平移作图
例1 如下图 , 平移△ABC , 使点 A 移动到点 A' , 画出平移后的△A'B'C'.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 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系数化为1得 : x≥8.
08
(2) 2 x≥2x 1
2
3
解 : 去分母得 : 3〔2+x〕≥2〔2x-1〕 ;
去括号得 : 6+3x≥4x-2 ;
移项得 : 3x-4x ≥ -2-6 ; 合并同类项得 : -x ≥ -8 ;
将解集用数轴表 示 , 那么如以下 图:
系数化为1得 : x≤8.
0
8
随堂练习
1.用四块如下图的瓷砖拼成一个正方形 , 形成轴对称的图案 , 和自己的同伴比一比 , 看 谁的拼法多.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 转10.1轴对称4设计轴对称图案课件新 版华东师大版5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
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 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华师大版七下数学10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设计轴对称图案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七下数学10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设计轴对称图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七下数学10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设计轴对称图案》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定义,及其在设计轴对称图案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性质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将几何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尚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定义及其性质。
2.学会运用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设计轴对称图案。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定义及其性质。
2.如何运用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设计轴对称图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轴对称图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定义及应用的PPT。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了解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应用。
3.练习题:设计一些有关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剪刀、彩笔等工具:用于学生设计轴对称图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现象,如蝴蝶、飞机、摩天轮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的数学原理。
2.呈现(10分钟)介绍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定义及其性质。
通过PPT示例,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判定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轴对称图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含答案(精练)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C′处,折痕为EF,若AB=1,BC=2,则△ABE和△BC′F的周长之和为()A.3B.4C.6D.83、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EC,ED为折痕,折叠后点A′,B′,E在同一直线上,则∠CED的度数为()A.90°B.75°C.60°D.95°4、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则CD等于()A.2cmB.3cmC.4cmD.5cm5、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组数:1,1,2,3,5,8,13,……,其中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现以这组数中的各个数作为正方形的长度构造一组正方形(如下图),再分别依次从左到右取2个,3个,4个,5个正方形拼成如下长方形并记为①,②,③,④,相应长方形的周长如下表所示:若按此规律继续作长方形,则序号为⑧的长方形周长是()A.288B.110C.128D.178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位于第二象限,点A的坐标是(﹣2,3),先把△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再把△A1B1C1绕点C1顺时针旋转90°得到△A2B2C1,则点A的对应点A2的坐标是()A.(5,2)B.(1,0)C.(3,﹣1)D.(5,﹣2)7、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如图所示那样折叠,、两点分别落在,点处,若,则的度数为()A. B. C. D.8、线段MN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线段M1N1与MN关于y轴对称,则点M的对应的点M1的坐标为( )A.(4,2)B.(-4,2)C.(-4,-2)D.(4,-2)9、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若∠EFG=50°,则∠DEG的度数是()A.80°B.100°C.110°D.130°10、已知:如图,在等边△ABC中取点P,使得PA,PB,PC的长分别为3,4,5,将线段AP以点A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D,连接BD,下列结论:①△ABD可以由△AP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②点P与点D的距离为3;③∠APB=150°;④S△APC +S△APB=6+,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1、如图是一块长方形ABCD的场地,长AB=102m,宽AD=51m,从A、B两处入口的中路宽都为1m,两小路汇合处路宽为2m,其余部分种植草坪,则草坪面积为()A.5050m²B.5000m²C.4900m²D.4998m²12、三角板ABC中,∠ACB=90°,∠B=30°,AC=2 ,三角板绕直角顶点C 逆时针旋转,当点A的对应点A′落在AB边的起始位置上时即停止转动,则B 点转过的路径长为()A. πB. πC.2πD.3π13、如图,在方格纸上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OA绕原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OA′,则点A′的坐标为 ( )A.( -3, 1)B.(1, -3)C.(1, 3)D.(3, -1)14、如图,在△ABC中,∠CAB=70°,将△ABC在平面内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CC′∥AB,则旋转角的度数为()A.35°B.40°C.50°D.70°15、以下四个手机品牌图标,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ABC中,∠B=90°,AB=6,将△ABC平移至△DEF的位置,若四边形DGCF的面积为15,且DG=4,则CF=________.17、如图,Rt△ABC中,∠B=90°,AB=6,BC=8,将Rt△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Rt△A′B′C,则边AB扫过的面积(图中阴影部分)是________.18、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点为对角线的交点,点为边的中点,绕着点旋转至,如果点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的长为________.19、如图,在Rt△ABC中,∠C=90°,∠B=30°,BD=6,将∠C沿AD对折,使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E处,则CD的长度是________。
2020春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轴对称生活中的轴对称2轴对称的再认识3画轴对称图形4设计轴对称图案教学课件华
出点A关于l的对称点A′?
A
O
A′
作法: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在垂线
上截取OA′=OA,垂足为点O,点A′就
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试一试
如何画线段AB关于
直线l 的对称线段A′B′?
作法:
1.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垂
足为点O,在垂线上截OA′
=OA,点A′就是点A关于直
线l的对称点;
B
2.类似地,作出点B关于直
直线BD翻折,使点C落在斜边AB上的点E处,DC=5cm,则
点D到斜边AB的距离是_________cm.
A
【解析】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点
D到斜边AB的距离为DE的长度,即
DC的长.
B
答案:5
E D C
4.如图所示,点A,B表示两个城市,CD,ED是交叉的两 条公路,为了方便向两城市供应物资,某开发公司打算 在∠CDE内建一个中间物资供应站P,要求P到两公路的 距离相等,而且PA=PB,有人设计了下面方案:先作AB 的垂直平分线MN,再作∠CDE的平分线DQ,交MN于P点, 则P就是供应站的位置,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练一练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角平分线上存在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不相等的点(× ) (2)到一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
二、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 ∠BAC,BC=30,BD:CD=3:2,则点D到AB 的
C D
距离是( B )
A.18
1.(无锡·中考)一名同学想用正方形和圆设计一个图 案,要求整个图案关于正方形的某条对角线对称,那么 下列图案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 )
A
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10.1 轴对称 设计轴对称图案》教案_2
教学内
容
设计轴对称图案
总课时
课型新课
第几课时
学习目
标
1.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
2.能够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教法、学法与调整
学习过程
情
景
导
入
1、利用下列网格各设计一个轴对称图案(包括颜色).
2、如
图,
分别
以AB
为对称轴,画出各图形的对称图形,并观察第(3)个图形和它的轴对称图形构成什
么三角形,说说你的想法.
问题及
解决
自
学
导
航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55页问题3,并回答下列问题:(并把发现问题记录下来)
1.下图曾被哈佛大学选为入学考试的试题. 请在下列一组图形符号中找出它们所
蕴含的内在规律,然后把图形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图形.
自
学
检
测
要求:先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并记录,后小组内讨论解决,并将结构记录问题与
调整:
1、利用一个点、一条线段、一个正三角形、一个正方形设计一个轴对称图
案,并说明你要表达的含义.
以给定的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为构件,请你再构思出两个独特且有意义的轴对称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灰谐的解说词。
图中就是符合要求的两个图形。
在下面的网格内,给出了一个图形和一条直线,试画出已知图形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注意应用网格)。
前沿设计:课后作业。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这一章节是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轴对称、平移与旋转三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这三种变换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变换的规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变换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难以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变换规律。
3.能够运用轴对称、平移与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2.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变换规律。
3.轴对称、平移与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概念。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实例和变换过程。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巩固知识。
3.教学设备:准备好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剪纸、建筑设计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存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02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
答案
4.D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对称中心是线段BE的中点或线段FC的中点.
知识点1 中心对称图
形的概念
5. [2021河南洛阳期末]如图,图中的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将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这个位置是
.
答案
5.③
1. [2020湖南衡阳中考]下面的图形是用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 心对称图形的是 ( )
答案
1.B 选项A中的赵爽弦图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选项B中的科克曲线既是轴 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C中的笛卡尔心形线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 形;选项D中的斐波那契螺旋线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2. 如图是由三个半圆组成的图形,点O是最大半圆的圆心,且AC=CD=DB,此图形关于点 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是下列选项中的 ( )
答案
2.C
3. 如图,若甲、乙两图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则乙图中不符合题意的一块是 ( )
答案
3.C 观察题中甲、乙两图,乙图中选项C的图案在绕点O旋转180°后,不能与甲图中的 相应图案重合,因此乙图中不符合题意的一块是选项C的图案.
10.4 中心对称
知识点1 中心对称图 形的概念
1. 原创题运用图腾解释神话、民俗民风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下列图腾 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答案
1.D
知识点1 中心对称图 形的概念
2. [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答案
2.B
(2)根据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特征,得A'B=AC. (3)AB+AC>2AD.理由如下: ∵△ADC与△A'DB关于点D成中心对称, ∴AD=A'D,AC=A'B. 在△ABA'中,AB+BA'>AA', ∴AB+AC>AD+A'D, ∴AB+AC>2AD.
七年级数学下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轴对称3画轴对称图形4设计轴对称图案华东师大
【总结】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成轴对 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_形__状__、_大__小__完全相同. 2.对称轴是连结任意一对对称点的线段的__垂_直__平__分__线__.
二、设计轴对称图案 设计轴对称图案首先要确定_对__称__轴__,然后依据_对__称__性__设计 图案.
3.顺次连结_G_H_,_H__I和_I_G_,便可得到△DEF关于直线AB的轴 对称图形_△_G__H_I_. 如图所示:
【总结提升】画轴对称图形的三步法 1.找:找出已知图形的特殊点. 2.画:画出特殊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 3.连:顺次连结对称点.
知识点 2 设计轴对称图案 【例2】把图(实线部分)补成以虚线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你会得到一只美丽的蝴蝶图案.
D.5个
【解析】选C.如图,分别以大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AB,EF及 MN,CH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 则△BAM,△ABN,△EFH,△FEC都是符合题意的三角形.
3.画出△ABC关于直线a对称的轴对称图形. 【解析】
4.请画出已知图形(如图所示)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保留作 图痕迹,不写画法)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根据轴对 称图形的性质先确定一条对称轴,再找出涂黑部分的图形的特 殊点的对称点,画出图形即可,因为对称轴有很多种,所以图 形就有很多种,如图所示:
4.用三个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不同的轴对称图案,请你先欣赏 下面的图案吧.
如果给你四个这样的等边三角形,你能拼出轴对称图案吗? 试一试,至少拼出4种,并指出它们各有多少条对称轴.
(打“√”或“×”)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沿任意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完全重合.( × ) (2)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时,对称轴位置不同,画出的对称 图形的形状就不同. ( × ) (3)作出一个点的对称点,这两个点必须在对称轴的两侧.( × ) (4)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点的连线段必定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 ) (5)对称轴的位置不同,设计的轴对称图案就不同.( √ )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 轴对称 1生活中的轴对称课件 华东师大版
三、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 1.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的两 部分_完__全__重__合__. 2.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_对__应__线__段__相等, _对__应__角__相等.
(打“√”或“×”) (1)大写英文字母T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 √ ) (2)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 × ) (3)两个能完全重合的图形任意放置都能成轴对称. ( × ) (4)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相等的角叫对应角. ( × ) (5)等边三角形是有三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 √ )
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有关概念
【思考】1.以上四幅图片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 提示:存在一条直线,如果沿这条直线对折,两个图形会重合. 2.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提示:不是.轴对称图形对折能重合是一个图形所具有的性质, 而它们对折能重合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总结】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 _另__一__个__图__形__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 叫做_对__称__轴__,折叠后互相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_对__称__点__.
1 2
×4
×4=8(cm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案:8
5.判断下面每组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解析】图(1)中左边的小狗没画后腿,两图不关于某条直线 成轴对称;图(2)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6.如图,P在∠AOB内,点M,N分别是点P关于 AO,BO的对称点,且MN与AO,BO相交于点E, F,若△EFP的周长为15,求MN的长. 【解析】∵点M,N分别是点P关于AO,BO的对 称点, ∴ME=PE,NF=PF, ∴PE+PF+EF=ME+NF+EF=MN. ∵PE+PF+EF=15,∴MN=15.
吉林省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轴对称10.1.3画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
吉林省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轴对称10.1.3画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华东师大版吉林省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10.1轴对称10.1.3画轴对称图形。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画出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设计、建筑、艺术等领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性质,掌握了图形的对称性,对对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判断方法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2.难点:如何画出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理解和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判断和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如剪纸、图片等。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方法和画图方法的讲解。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纸、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利用课件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方法和画图方法,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图形,判断它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尝试画出它的轴对称图形。
七下数学培优第10讲轴对称
(4)∠1与∠2有什么关系?∠3与∠4呢?
轴对称的性质 m
m
A
o
F
P C
D
B
E
Q
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知识点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一)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探索发现
如图:将一张长方形形的纸对折,然后 用笔尖扎出“14”这个数字,将纸打开 后铺平:
A
D B
C
1
3
F
E
C'
2
4
F'
E'
A'
D' B'
打开
A
C
1
C'
A'
2
3
4
D
F F'
D'
B
E
E'
B'
(1)两个“14”有什么关系? (2)设折痕所在直线为l,连结点E和E′
的线段和l有什么关系?点F和F′呢?
4.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对称轴 两旁的部分( A )
A.完全重合 C.两者都有
B.不完全重合 D. 不确定
A
5、如图,
D
∵ OC是∠AOB的平分线,
C
P
又 _P_D__⊥__O__A_,___P_E__⊥_ OB
O
E
∴PD=PE
B
(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
6、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点P在 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是D、
第10讲 轴对称图(七)
第十讲轴对称图形【知识要点】一、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端距离相等;定理2、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
二、角的平分线定理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定理2、到线段的两端距离相等点,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
三、等腰三角形:1、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角对等边)3、性质:⑴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角对等边)【典型例题】例1、求证:三角形中较大的边所对的角较大。
变式训练:求证:三角形中较大的角所对的边较大。
C BAC BA例2、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在AC 、AB 上,AB=AC ,BC=BD ,AD=DE=BE 。
求∠A 的度数。
例3、如图,AB=AC ,∠A=40°,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点D , 求 ∠BDC 的度数。
例4、如图,△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2∠C ,求证:CD=AB+BD 。
AA BCD例5、如图,已知∠AOB 及线段PQ ,能否找到一个点M , 使MP=MQ ,且M 到OA 、OB 的距离相等?【名书·名校·竞赛·中考在线】1、在∠AOB 的两边OA 和OB 上分别找出两点P 、Q ,使△MPQ 的周长最短。
2、在△ABC 中,AB=AC ,P 是三角形内一点,∠AP B ﹥∠APC , 求证:P B ﹤PC 。
AOBQPOBM ·AC望子成龙学校家庭作业校区: 姓名:科目: 第 次课 作业等级:第一部分:1、已知MN 是一条河,A 、B 是两个村庄,要在河边建立一个小型抽水站P ,使P 到A 、B 两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短,请画出P 点的位置。
第二部分:2、AC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M 是AB 边的中点,请在AC 上确定一点P , 使PB+PM 最小。
M B · A ·NMC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轴对称图形【知识要点】
一、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端距离相等;
定理2、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
二、角的平分线
定理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定理2、到线段的两端距离相等点,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
三、等腰三角形:
1、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角对等边)
3、性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合一。
【典型例题】
例1、求证:三角形中较大的边所对的角较大。
变式训练:求证:三角形中较大的角所对的边较大。
C B
A
C B
A
例2、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在AC 、AB 上,AB=AC ,BC=BD ,
AD=DE=BE 。
求∠A 的度数。
变式训练; 在△ABC 中,AB=AC ,AD=AE ,∠BAD=20°,
求∠CDE 的度数。
例3、如图,AB=AC ,∠A=40°,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点D , 求 ∠BDC 的度数。
变式练习:如图,E 是△ABC 的BC 边上的点,DE 垂直平分AB ,△ACE 的周长是8.5,AB=3, 求△ABC 的周长。
A
A B C D E
例4、如图,△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2∠C ,求证:CD=AB+BD 。
变式练习:在△ABC 中,AB=AC ,D 在AB 上,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且BD=CE ,连结DE 交BC 于F ,试探究DF 与EF 的数量关系。
例5、如图,已知∠AOB 及线段PQ ,能否找到一个点M , 使MP=MQ ,且M 到OA 、OB 的距离相等?
变式训练: 如图E 、F 是台球桌上的两个球,要使F 球先撞击AB 边,再撞击BC 边击中
E 球,该怎样设计撞击路线?请画出示意图。
A O
B
Q
P A B C
D
A B
D C ·F
·E
【名书·名校·竞赛·中考在线】
1、已知,△ABC 中,AB=AC ,F 在AC 上,在BA 的延长线上取AE=AF , 求证:E F ⊥BC 。
2、在∠AOB 的两边OA 和OB 上分别找出两点P 、Q ,
使△MPQ 的周长最短。
4、工厂A 和工厂B 之间有一条两岸平行的河,要在河上架一座桥,使A 和B 两工厂之间的距离最短,你作为工程师,应将桥架在什么为置?请画出你的设计方案。
5、在△ABC 中,AB=AC ,P 是三角形内一点,∠AP B ﹥∠APC , 求证:P B ﹤PC 。
A B C
F E A ·
B · M K H
N O
B M ·
A C
家庭作业
第一部分:
1、已知MN是一条河,A、B是两个村庄,要在河边建立一个小型抽水站P,使P到A、B 两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短,请画出P点的位置。
第二部分:
2、AC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M是AB边的中点,请在AC上确定一点P,
使PB+PM最小。
第三部分:
3、如图,A、B两村相隔两条河,每条河的宽度相同,为了使两村之间的行程最短,应分别在河的什么位置架桥?
河
河
A·
B·
M
B·
A·
N
M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