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doc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291c0c011ca300a6c3907a.png)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新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中医称为胸痹。
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冠心病已成为当今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其一项“金标准”,但行此有创检查者还是少数,更多的冠心病的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这也给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1冠心病的一级管理一级管理对象对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存在,但尚未确诊冠心病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维持稳定,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与致残率[。
目前,已经确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达300种以上。
主要因素分为不可变因素(如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和可变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等)。
对可变因素的干预重点在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管内皮溃疡面形成,阻止脆弱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栓,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而干预方式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更多的危险因素需要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
冠心病的一级管理即危险因素的管理。
一级管理措施1.2.1戒烟临床研究显示,吸烟能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50%,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与吸烟量直接相关。
吸烟还与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及心律失常相关。
对于所有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均需详细询问吸烟史。
对于这个危险因素的控制多用于发病前的预防性措施,对高危人群及患者宣传吸烟的危害,协助其完全戒烟并且避免被动吸烟。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45cdb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5.png)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冠心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阶段,介绍一个全面的健康管理方案。
1. 个人资料和基础评估在制定健康管理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冠心病患者的个人资料和进行一次基础评估。
个人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而基础评估包括身体检查、心理评估和生活方式评估。
2. 个性化健康目标根据基础评估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和不规律的饮食,设定合理的体重目标,控制血脂、血压和血糖等。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和不良反应等,医生会开具适当的药物处方,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
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期将服药情况告知医生。
4. 心理支持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许多心理压力,而心理支持对他们的康复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等方式来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
5. 饮食调理合理饮食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建议患者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结构,多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健康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并维持适当的体重。
6. 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管弹性和预防并发症。
冠心病患者需要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7. 康复治疗冠心病患者在康复阶段需要接受一系列的康复治疗,如定期复诊、心电图监测、心功能评估等。
此外,康复治疗还包括心理康复和生活方式改变,以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8. 定期随访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定期随访。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管理效果,定期安排随访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调整。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实施方案.doc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实施方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324f7b558f5f61fb6366645.png)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实施方案1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规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文件要求,将中医药保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
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中医称为胸痹。
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冠心病已成为当今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其一项“金标准”,但行此有创检查者还是少数,更多的冠心病的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这也给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一、冠心病的一级管理(一)一级管理对象对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存在,但尚未确诊冠心病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维持稳定,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与致残率[。
目前,已经确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达300种以上。
主要因素分为不可变因素(如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和可变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等)。
对可变因素的干预重点在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管内皮溃疡面形成,阻止脆弱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栓,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而干预方式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更多的危险因素需要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
冠心病的一级管理即危险因素的管理。
(二)一级管理措施1.戒烟临床研究显示,吸烟能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50%,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与吸烟量直接相关。
吸烟还与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及心律失常相关。
对于所有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均需详细询问吸烟史。
对于这个危险因素的控制多用于发病前的预防性措施,对高危人群及患者宣传吸烟的危害,协助其完全戒烟并且避免被动吸烟。
已有一些行为及药物治疗措施,如尼古丁替代治疗等,可以协助其戒烟。
冠心病管理工作计划
![冠心病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a1dad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2.png)
一、背景分析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冠心病管理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二、目标设定1. 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知水平,增强预防意识。
2. 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控制现有患者的病情进展。
3. 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
4. 加强医务人员对冠心病诊疗技术的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三、具体措施(一)宣传教育与普及1. 定期开展冠心病知识讲座,通过社区、医院等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冠心病相关知识。
2.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资料,发放至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
3. 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发布冠心病预防与治疗的相关信息。
(二)健康管理1. 建立冠心病患者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
2. 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早期发现并干预。
3. 开展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三)诊疗规范1. 制定冠心病诊疗规范,规范诊疗流程。
2.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3. 定期组织专家会诊,对复杂病例进行讨论和决策。
(四)药物治疗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加强对患者药物治疗知识的普及,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
3. 定期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心理支持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3. 建立患者互助小组,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支持。
四、实施步骤1. 筹备阶段:成立冠心病管理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职责。
2. 实施阶段:按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定期评估工作成效。
3. 总结阶段:对工作计划进行总结,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冠心病管理工作计划,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知水平,增强预防意识。
2. 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控制现有患者的病情进展。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4392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2.png)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1.简介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而引发的。
中医药在冠心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中医药干预措施。
2.冠心病的中医药病因与病机分析2.1 冠心病的中医药病因分析2.2 冠心病的中医药病机分析3.冠心病的中医药诊断与辨证分型3.1 中医药病名与病因辨证3.2 中医药辨证分型与诊断4.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原则4.1 统一中西医治疗原则4.2 中医药治疗原则5.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5.1 中医药内治疗方案①中药方剂治疗②中药汤剂治疗5.2 中医药外治疗方案①中药外敷治疗②中医按摩治疗5.3 中医药养生调摄方案①中药调养方案②饮食调养方案③运动调养方案6.冠心病中医药康复指导6.1 生活方式指导①合理饮食指导②药膳食疗指导③体育锻炼指导6.2 心理调适指导6.3 康复药膳指导6.4 定期随访和复查7.附件详细记录了本文档所涉及的中药方剂、中药汤剂、中药外敷治疗方法、中医按摩手法等附件。
8.法律名词及注释●冠心病:指冠状动脉供应心脏的血管出现病理性变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
●中医药:中医药是中医理论和中药学的综合体系,包括中医临床、中药、针灸、推拿、中医养生等。
●预防: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患病率。
●治疗:指对疾病症状进行干预和修复,恢复机体功能和平衡。
●康复:指通过康复措施和干预,使患者逐渐恢复到疾病前的状态,并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
●辨证:指通过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来观察病情,察看病人面色、目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和病机。
●分型:指根据辨证结果,将疾病按照中医的分类方法进行归类和分析。
●合理饮食:指指导患者根据疾病特点及个体差异,选择适宜的食物和饮食方式,达到调节病情和身体健康的目标。
●心理调适:指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支持等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建立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态度。
2024年冠心病健康管理
![2024年冠心病健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cfd894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6.png)
冠心病健康管理一、引言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功能障碍性疾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加强冠心病健康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冠心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1.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最主要病因,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等因素共同参与。
2.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
三、冠心病的诊断与评估1.诊断: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2.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四、冠心病治疗与管理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2.介入治疗:对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3.健康管理:冠心病患者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等。
4.定期随访:冠心病患者需定期进行随访,评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五、冠心病预防与健康教育1.一级预防:针对无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等手段,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2.二级预防:针对已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通过规范化治疗、定期随访等手段,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3.健康教育:加强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患者及公众的健康素养,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六、结论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通过加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2ad6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7.png)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一、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
为了有效地控制冠心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将介绍一种全面的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
二、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的内容1、建立健康档案为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饮食结构、身体状况等信息。
以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定期体格检查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以及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对患者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戒烟限酒等,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控制病情的发展。
4、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降压药物等,以控制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心理干预冠心病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6、随访管理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生活习惯的改变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健康得到有效管理。
三、结论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是一种全面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旨在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格检查、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以及随访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管理患者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8年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一份为期18年的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旨在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一、健康饮食1、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每天摄入的热量适宜,以避免体重过重。
2、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少吃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物。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f14c3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d.png)
冠心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但不一定了解的话题——冠心病。
这个病名一听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仿佛它就在那儿张牙舞爪。
其实,冠心病就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别担心,咱们有中医的“金钟罩”,能够帮助大家管理健康,保持心脏的活力!2. 冠心病的成因2.1 不良生活习惯首先,咱们得知道冠心病的“老朋友”——不良生活习惯。
你是不是喜欢熬夜追剧,或者每天都要来一份油腻的大餐?这可是给心脏“下马威”呢!这些习惯就像是在心脏上贴上了“危险”标签,久而久之,心脏就可能开始发脾气了。
2.2 心理因素还有啊,心理因素也不能忽视。
现代生活压力大,工作、家庭、各种琐事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长期的紧张情绪就像给心脏加了个重磅包袱,日积月累,它就容易出现问题。
咱们得学会“抛掉包袱”,轻松面对生活!3. 中医的智慧3.1 辩证施治说到中医,那可真是一门大学问!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也就是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症状,咱们得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制定方案。
比如,有的人心气不足,容易疲惫;而有的人则是阴阳失衡,情绪波动大。
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轻松应对。
3.2 食疗法宝接下来,咱们来聊聊中医的食疗法宝。
其实,很多食材都是咱们的好朋友,像枸杞、山药、红枣这些,都是养心的好东西。
常吃点这些,就能给心脏“加加油”,让它工作得更顺利。
再来点适量的运动,心情愉快,生活质量自然蹭蹭上涨!4. 健康管理方案4.1 定期体检首先,定期体检是必不可少的,就像给心脏做个“年检”。
早发现早治疗,问题也不至于闹得太大。
体检时,医生会给你做一些相关检查,了解心脏的健康状态,心里也踏实。
4.2 养成良好习惯接着,咱们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天适量运动,选择一些心肺锻炼的项目,比如快走、游泳,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饮食上要尽量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盐的摄入,真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5. 心理健康5.1 学会放松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大家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
2024版年度冠心病健康管理
![2024版年度冠心病健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9e01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8.png)
20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01
02
03
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定期监测患者血常规、肝 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及 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2024/2/2
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根据不良反应的类型和严 重程度,采取停药、减量、 换药等措施进行处理。
预防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 生。
21
患者用药教育及依从性提高
02
高血脂
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LDL-C)升 高,易导致动脉粥样 硬化。
03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 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 增加。
04
吸烟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 直接损伤血管内皮, 促进血栓形成。
2024/2/2
9
新兴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
包括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 高血脂等多种代谢异常。
01
02
用药教育
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作 用、用法、用量、注意事 项等,提高患者对药物治 疗的认识。
2024/2/2
依从性提高
通过定期随访、督促患者 按时服药、解答患者疑问 等方式,提高患者的用药 依从性。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用药 管理,共同关注患者的病 情变化。
22
05
介入性治疗与外科手术适应证 及术后管理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新鲜 蔬菜和水果。
2024/2/2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如动物 内脏、肥肉等。
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如粗粮、 豆类等。
饮食清淡,少盐限酒,适当多吃 保护性食品,如洋葱、大蒜等。
14
运动处方制定与实施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f8816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c.png)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一、背景与概述冠心病是一种以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或坏死为特征的心脏疾病。
为了更好地管理冠心病患者的健康,制定本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全面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采取多种综合管理措施,控制冠心病的进展,减少相关风险因素,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原则:个体化管理、综合干预、注重预防、科学指导、精准用药。
三、健康评估与风险筛查1.健康评估: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症状、体征等进行评估,包括心脏功能、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检测,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2.风险筛查:通过血液检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手段,对患者的冠心病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左室功能等。
四、生活方式干预1.饮食调控: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包括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促进健康饮食习惯。
2.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控制体重。
3.戒烟戒酒:针对吸烟和饮酒对冠心病的不良影响,制定戒烟和戒酒方案,提供戒烟和戒酒的支持和指导。
4.心理调适: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五、药物治疗1.降压药物: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以控制血压稳定。
2.降脂药物:针对患者的血脂情况,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以降低血脂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3.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六、随访与复查1.随访内容:定期进行随访,包括询问症状、体征、用药情况等,评估疗效,指导生活方式改善,以及防治并发症等。
2.复查项目:定期进行复查,包括心电图检查、血液检验、心脏超声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冠心病中医药管理方案1
![冠心病中医药管理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9f9c4c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9.png)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胸痹”范畴,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
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后者又称“真心痛”,为“胸痹”重症。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纤维化、坏死和功能障碍,或者称缺血性心脏病,其可分为心绞痛、心肌梗死、隐形或者无症状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和冠心病猝死 5 种类型。
本病多发于 40 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常与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遗传因素、糖尿病、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等有关。
冠心病患者往往因天气寒冷、情志不遂、过度疲劳、进食油腻或者饱餐后等诱发。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
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
在本病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大多先实而后致虚,亦有先虚而后致实者。
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
寒邪内侵:素体阳衰,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痹阻胸阳,而成胸痹。
饮食不当: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生冷,或者嗜酒成癖,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成痰,痰组脉络,则气滞血瘀、胸阳失展,而成胸痹。
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得输步,遂聚而为痰;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
气滞或者痰阻,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而致气血瘀滞,或者痰淤互阻,胸阳不振,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为胸痹。
年迈体虚: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肾气渐衰,如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励五脏之阳,可致心气不足或者心阳不振;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引起心阴内耗。
心阴亏虚,心阳不振,又可使气血运行失畅。
凡此均可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导致气滞、血瘀,而使胸阳失运,心脉阻滞,发生胸痹。
以上病因病机可以二者或者三者并存,或者交互为患。
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淤血闭阻心脉,可心胸猝然大痛,而发为真心痛。
冠心病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冠心病健康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6203fb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8.png)
一、前言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为了提高冠心病的预防、治疗和管理水平,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制定本冠心病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识,普及冠心病防治知识;2. 加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3. 建立完善的冠心病防治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工作内容1. 组织开展冠心病健康教育(1)通过多种形式(如讲座、宣传册、网络等)普及冠心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2)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3)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其对冠心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建立冠心病患者档案(1)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登记、随访,建立完善的冠心病患者档案;(2)定期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检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疏导,提高生活质量。
3. 加强冠心病诊疗能力建设(1)提高冠心病诊疗水平,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和应用;(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疗能力;(3)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4. 开展冠心病康复治疗(1)针对冠心病患者,开展康复治疗,如运动康复、心理康复等;(2)加强康复治疗师队伍建设,提高康复治疗效果;(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5. 加强冠心病防治网络建设(1)建立健全冠心病防治网络,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3)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提高诊疗水平。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冠心病健康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冠心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3.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冠心病防治工作;4. 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预期效果1. 提高公众对冠心病的认知,降低发病率;2. 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3.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4. 建立完善的冠心病防治体系,为我国冠心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冠心病的健康管理
![冠心病的健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6e97c5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0.png)
冠心病的健康管理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人民的健康。
在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方面,我们需要关注食物选择、体育锻炼、心理调节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就这些方面进一步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冠心病,提高生活质量。
一、合理饮食饮食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应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黄油等。
其次,加强对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
此外,适量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
二、规律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此外,保持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从而减少冠心病的风险。
三、心理调节冠心病患者需要注意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
冠心病常常带来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患者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学习放松技巧以及寻找适合的休闲活动来缓解这些问题。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身体康复。
四、定期复查冠心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手段,了解病情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处理其他潜在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五、戒烟限酒戒烟限酒是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的重要方面。
烟草和酒精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危害作用,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因此,患者应坚决戒烟限酒,避免二手烟的接触,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六、避免过度劳累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导致心肌缺血,加重病情,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疲劳。
适当调整工作强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激动等措施可以帮助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涉及到饮食、运动、心理、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心理调节以及戒烟限酒等措施,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复发风险,并改善生活质量。
冠心病的健康管理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冠心病的健康管理如何提高生活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71462c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5.png)
冠心病的健康管理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的治疗和健康管理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饮食、运动、心理健康和药物治疗等方面,详细介绍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
一、饮食健康管理饮食在冠心病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冠心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中的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通过合理的膳食安排降低血脂水平。
建议采用低脂低盐饮食,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和低脂鱼肉等富含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酒精和高盐食品。
二、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运动能够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心脏的供血情况,减少冠脉痉挛的发生。
冠心病患者可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开始时运动强度要逐渐增加,避免剧烈运动引起不适。
同时,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频率。
三、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得到关注和管理。
心理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引发冠脉痉挛,加重冠心病症状。
患者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此外,建议患者与亲友交流,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积极面对生活和疾病,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四、按时用药药物治疗在冠心病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冠心病患者应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断剂、ACE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作风险,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同时,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和改变药物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对于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饮食的控制、适度的运动、良好的心理调适以及按时用药,患者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冠心病,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每位患者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在管理过程中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并与医生保持定期沟通,以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方案1
![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ab8e40416fc700abb68fc8c.png)
香山镇卫生院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方案一、总述:1、概念:冠心病是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2、致病原因:(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高血压症;(3)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4)糖尿病;(5)吸烟;(6)肥胖及精神因素;(7)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人);(8)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3、症状:(1)心绞痛型:①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一般疼痛持续1-5分钟,偶有长达15分钟,可自行缓解;②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③疼痛在心脏负担加重(例如体力活动增加、过度的精神刺激和受寒)时出现,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即可消失;④疼痛发作时,可伴有(也可不伴有)虚脱、出汗、呼吸短促、忧虑、心悸、恶心或头晕症状。
(2)心肌梗塞型:①突发时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②向左肩、左臂或他处放射,且疼痛持续半小时以上,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③呼吸短促、头晕、恶心、多汗、脉搏细微;④皮肤湿冷、灰白、重病病容;⑤大约十分之一的病人的唯一表现是晕厥或休克。
4、易感人群:(1)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2)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的人群;(4)高血压病人;(5)糖尿病患者;(6)吸烟人群;(7)其他:超重、肥胖、痛风、不运动等情况的人群。
5、疾病分类:(1)隐匿型: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但病变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支循环,或患者痛阈较高因而无疼痛症状。
心绞痛型: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d4c40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a.png)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1. 引言1. 背景介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2. 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详尽的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和预防该疾病。
2. 冠心病简介1. 定义与分类:解释什么是冠心病以及其不同类型(如稳定型、不稳定型等)。
2. 确诊方法:列出常用于确诊或排除其他可能性的检查手段(如电动图、超声波检查等)。
3. 高危因素评估与风险分层说明导致发展为冠脉粥样硬化并最终引起急性缺血事件所需考虑到高危因素。
这些包括吸毒史,家族中有无类似情形,年龄(男>45岁;女>55岁),抽菸乐趣程度(每天大约10支以上) ,肝功能异常 (AST/ALT >40 U/L),总胆固醇>6.2 mmol/L (24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1mmol/L(160mg/dl) ,高血压,糖尿病等。
4.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1. 药物治疗:介绍常用的药物类别(如抗凝剂、降压药等)及其作用机制。
2. 饮食调整:提供冠心病患者应遵循的健康饮食原则,包括限制盐分和动物性脂肪摄入,并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的摄入量。
3. 运动计划:建议适当运动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体力活力以及预防并发证是非常重要。
这里可以列出一些合适数目或类型例如散步,游泳或自行车之類有氧运動.4.戒除不良习惯: 引导患者停止吸毒与控制嚼叶子.5.定期随访与监测说明需要进行长时间跨越多个周期来评估在过去三年中是否存在任何新事件;并且在每个周期结束时进行评估。
这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例如,肝功能、胆固醇水平等)以及其他相关测试。
6.附件1. 表格:提供一个表格,用于记录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和定期随访结果。
2. 图片:插入一些示意性图片或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的内容。
7.法律名词及注释- 冠脉粥样硬化: 是指由于动脉内皮损害引起的斑块形成,并逐渐堵塞了冠状动脉.- 急性缺血事件: 指发生急剧而持续不断减少或完全中止某器官(如大脑)对氧合作用与营养素需求所造成之异常状态.。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535b2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a.png)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一、概述冠心病是一种以冠状动脉系统狭窄或堵塞引起的心肌缺血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
为了管理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心脏事件的发生,制定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二、评估与诊断在制定个性化的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与诊断。
包括以下内容:1:病史收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家族史、既往病史等。
2: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身体各系统的检查,包括心脏听诊、血压测量等。
3:心电图:通过心电图检查来评估心脏电活动及心律的异常情况。
4: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肾功能等指标的检测。
5: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来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及位置。
三、治疗目标根据患者的评估与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目标,以指导后续的管理措施。
治疗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控制症状: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
2:减少心肌缺血:通过药物治疗或介入治疗来改善心肌缺血情况。
3:降低心脏事件风险:采取措施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脏猝死、心肌梗死等。
四、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进行治疗。
2:心脏再血管化治疗: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或搭桥手术。
3:生活方式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康复管理康复管理是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包括以下内容:1:心理支持: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运动康复:设计个性化的运动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提高运动能力,改善心肺功能。
3:膳食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健康的膳食方案,合理控制摄入的热量、脂肪和盐分。
4:管理心脏风险因素:对患者的各项健康指标进行监测,以控制心脏风险因素,如血压、血脂、血糖等。
六、附件1:冠心病风险评估表2:冠心病药物治疗指南3:冠心病康复运动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一组病征、病理与临床综合征的总称。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29b3fe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e.png)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 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本文档制定了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的规范要求。
2. 健康管理机构2.1 健康管理机构的注册和认证要求2.2 健康管理机构的设备和设施要求2.3 健康管理机构的人员要求3.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流程3.1 冠心病患者健康评估3.2 冠心病患者健康干预计划制定3.3 冠心病患者健康干预实施3.4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估4. 冠心病患者健康评估4.1 冠心病患者基本信息采集4.2 冠心病患者健康风险评估4.3 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评估4.4 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评估4.5 冠心病患者家庭和社会支持评估5. 冠心病患者健康干预计划制定5.1 冠心病患者个体化健康干预目标制定5.2 冠心病患者行为干预方案制定5.3 冠心病患者药物干预方案制定5.4 冠心病患者营养干预方案制定5.5 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方案制定6. 冠心病患者健康干预实施6.1 冠心病患者定期复查和检测6.2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和指导6.3 冠心病患者药物管理和监测6.4 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改变辅导6.5 冠心病患者心理支持和心理干预7.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估7.1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指标7.2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方法7.3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分级标准附件:附件一:冠心病患者健康评估表格附件二:冠心病患者健康干预计划模板附件三: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估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健康管理机构:指提供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的医疗机构或相关机构。
2. 冠心病患者:指被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3. 健康评估:通过收集冠心病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信息,评估其健康状况和健康风险。
4. 健康干预计划:根据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健康干预目标和干预方案。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制度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b65751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6.png)
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制度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为了帮助冠心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制定一套完善的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管理目标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制度的管理目标是维持冠心病患者的稳定状态,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并且延长患者的寿命。
通过全面的健康管理,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干预,帮助患者尽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二、管理内容1.生活方式管理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制定一套科学的饮食计划,避免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增加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同时合理控制摄盐量和饮水量,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适量的有氧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例如散步、骑行、游泳等,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冠心病复发的风险。
2.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制定一套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抗心绞痛药物等。
对于每位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适当的药物种类和用药剂量,并且定期复查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3.心理支持冠心病患者常常伴随有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等。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更好地应对疾病的影响。
通过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改变消极情绪和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4.定期随访建立健全的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制度需要定期的随访机制。
医生或护士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生活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
定期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管理措施为了确保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
首先,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共同负责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1
冠心病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中医称为胸痹。
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冠心病已成为当今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其一项“金标准”,但行此有创检查者还是少数,更多的冠心病的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这也给冠心病的健康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1冠心病的一级管理
1.1一级管理对象对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存在,但尚未确诊冠心病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维持稳定,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与致残率[。
目前,已经确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达300种以上。
主要因素分为不可变因素(如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和可变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等)。
对可变因素的干预重点在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管内皮溃疡面形成,阻止脆弱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栓,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而干预方式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更多的危险因素需要生活方
式和行为干预。
冠心病的一级管理即危险因素的管理。
1.2一级管理措施
1.2.1戒烟临床研究显示,吸烟能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50%,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与吸烟量直接相关。
吸烟还与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及心律失常相关。
对于所有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均需详细询问吸烟史。
对于这个危险因素的控制多用于发病前的预防性措施,对高危人群及患者宣传吸烟的危害,协助其完全戒烟并且避免被动吸烟。
已有一些行为及药物治疗措施,如尼古丁替代治疗等,可以协助其戒烟。
1.2.2适量运动运动应尽可能与多种危险因素的干预结合起来,成为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目前有资料显示,运动锻炼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运动耐量,减轻同位素显像的缺血程度及动态心电图上的ST段压低[6]。
以症状限制性有氧运动为主,运动方式有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每次20~30 min,逐渐延长至40~60 min左右,每周4~5次,以能耐受、感觉舒适为宜,运动过程中自测心率以达到(170-年龄)次/min为宜。
1.2.3减轻体重按照中国肥胖防治指南定义,肥胖指体重指数(BMI)≥28 kg/m2;腹形肥胖指男性腰围≥90 cm,女性≥80 cm。
肥胖多伴随其他促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胰岛素抵抗、HDL-C降低和TG升高等。
与肥胖相关的冠心病危险的增加多由上述危险因素导致[8]。
减轻体重(控制饮食、活动和
锻炼、减少饮酒量)有利于控制其他多种危险因素,是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1.2.4控制饮食摄入高脂肪和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过量糖、过量盐和高热量的饮食易致冠心病,特别是长期食用饱和脂肪酸或动物脂肪者更易患冠心病。
饮食调节主要是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增加食用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防止体内胆固醇积聚,预防或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1.2.5心理干预情绪是心理因素的表现,情绪也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
不良的情绪如愤怒、焦虑、抑郁、惊恐等都会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甚至猝死[11]。
对于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及手术治疗固然重要,利用心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病后心理反应也十分重要。
干预方法有[12]:(1)集体心理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有关的知识及治疗措施,使他们正确理解疾病,积极配合饮食及药物治疗。
(2)个体心理治疗:采取精神支持疗法,耐心倾听,鼓励病人,暗示预防性谈话等。
(3)音乐疗法:感受式音乐为主,曲调轻松明快,有利于病人树立信心。
(4)放松疗法:松弛训练对有焦虑情绪的冠心病患者采取简单、易行、有效的放松训练。
1.2.6控制血压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及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于140/90 mm Hg以下,对于糖尿病及慢性肾病患者,应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
选择降压药物时,应优先考虑β受体
阻滞剂和(或)ACEI[7]。
1.2.7调脂治疗脂代谢紊乱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冠心病患者应积极纠正脂代谢紊乱。
TG水平在临界范围(1.7~2.3 mmol/L)或升高(>2.3 mmol/L)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预测因
素。
TG与冠心病危险的相关性多与其他因素(包括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有关。
药物治疗包括烟酸和贝特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作用。
1.2.8糖尿病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一旦确诊应立即开始纠正生活习惯及使用降糖药物治疗,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和血糖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同时应对合并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
1.2.9代谢综合征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的患者,治疗的目标是减少基础诱因(如肥胖、缺乏锻炼)和治疗相关的脂类和非脂类(如高血压、高血糖)危险因素。
2冠心病的二级管理
2.1冠心病二级管理对象冠心病二级管理的对象包括: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有心肌梗死的病史、血管重建病史和(或)心电图缺血的证据、有冠状动脉造影异常或负荷试验异常而无相应症状者。
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健康管理,防止疾病复发或加重。
2.2二级管理措施二级管理措施包括一级管理中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干预、合理药物治疗、长期追踪督促定期复查及病后咨
询指导。
二级管理对象需在专科门诊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主要根据适应证选择:(1)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2)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肌缺血及预防猝死;(3)他汀类等药物降脂治疗,利于斑块稳定,冠心病患者LDL-C的目标值应<2.60 mmol/L,对于极高危患者(确诊冠
心病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目标为LDL-C<2.07 mmol/L也是合理的。
选择这一治疗目标还可扩展到基线LDL-C <2.60 mmol/L的极高危患者;(4)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最好;(5)ACEI类药物预防心力衰竭后的心室重塑;(6)硝酸酯类药物或其他冠脉扩张剂以及手术防治心肌缺血;(7)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等。
3冠心病的三级管理
3.1冠心病三级管理对象冠心病的三级管理主要是对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人群,因为不稳定心绞痛是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它包括除稳定性心绞痛以外的劳累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其中恶化型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又称为“梗死前心绞痛”。
3.2三级管理措施三级管理措施主要是对急性冠脉事件的抢救,以及预防再次梗死与死亡危险,其中还包括康复治疗。
对于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期,需积极抢救并院内治疗。
即根据美国心肺康复学会1990年的建议,将冠心病康复分为4期[13]:(1)住院期: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或心脏手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