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必要性及其方式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9d13c5a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0.png)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资源和调节经济活动。
然而,市场并非完美无缺,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失灵现象。
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成为必要手段来恢复经济秩序和保障公共利益。
本文将从市场失灵的角度,探讨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分配和经济调节中出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
市场失灵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完全竞争:市场竞争不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价格和数量无法达到最优水平。
2.外部性:市场交易所产生的成本或利益不完全内部化,使得市场价格无法反映真实的社会成本和效益。
3.公共物品:某些商品具有公共性质,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供给,如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
4.不对称信息:市场主体在信息获取和传递上存在的不对称,导致市场交易的不完全。
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面对市场失灵现象,政府干预成为必要手段,旨在修复市场失灵并恢复经济秩序。
政府干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
1.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可以通过限制垄断、提供公共物品、纠正外部性等手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保障市场公平和有效。
2.维护公共利益:政府干预能够协调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保障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如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
3.调整收入分配:市场自身存在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政府干预可以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实现收入再分配,缓解社会不平等。
4.提供公正法治环境:政府干预能够通过制定和实施合理法律法规,保障市场交易的公正和规范,维护市场秩序和正常运行。
三、政府干预的方式和措施政府干预市场方式和措施多种多样,根据具体情况和目标进行选择和实施。
1.价格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设定价格上限或价格下限,限制市场价格波动,维护市场稳定。
2.市场准入:政府可以通过准入门槛、行业监管等手段,限制市场进入者,维护市场公平和竞争秩序。
3.财政支出: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进行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经济——辩论辩题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经济——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9294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c.png)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经济——辩论辩题正方观点,政府应该干预市场经济。
首先,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为了保障公平竞争和消除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垄断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不完全有效,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现象。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监管市场行为,来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同时通过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来消除市场失灵,引导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为了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存在着周期性波动和不稳定性,如果政府不加以干预,可能会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来调控经济,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最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为了保障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
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一些行业和领域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这些领域完全由市场决定,可能会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来保障这些领域的稳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反方观点,政府不应该干预市场经济。
首先,市场经济应该由市场自身来调节和决定,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导致政府过度干预和政治干预,破坏市场自由竞争的环境,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
其次,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可能会导致政府行为的滥用和腐败现象,政府的干预可能会成为一些政府官员谋取私利和滥用权力的手段,对市场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依靠市场主体自身的创新和竞争,政府的干预可能会扼杀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限制市场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辩题中,亚当·斯密的名言“看不见的手”可以被引用。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中的自由竞争和自由交易会自发地形成一种“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市场资源的配置和分配,政府的干预可能会破坏这种“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另外,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是一个经典案例。
在金融危机中,政府的干预和调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暴露出政府干预可能会导致政府行为的滥用和腐败现象,对市场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
![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ffd425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2.png)
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起着互补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经济环境。
本文将重点论述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作用及其适当的平衡。
一、市场调节的作用市场调节是指通过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价格机制,自由决定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易。
市场调节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促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高效运行。
首先,市场调节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引导资源向需求旺盛的领域流动,使得资源得以有效配置,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价格的变动能够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调整资源的配置。
其次,市场调节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
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促使企业不断追求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和优化产品质量。
当市场对新技术或新产品有需求时,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会主动进行研发和创新。
再次,市场调节能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经济下,生产者为了获取利润,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消费者通过市场选择能够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购买到最符合自己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尽管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市场机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局限性。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在于弥补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保障公平、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首先,政府干预能够修正市场失灵。
市场在自由竞争中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垄断、外部性等问题,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效率低下。
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纠正市场失灵,例如实施反垄断政策、提供信息公开和监管等。
其次,政府干预有助于建立公平竞争环境。
市场经济中,个别企业或者行业可能通过垄断和不正当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扭曲市场竞争。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来保障公平竞争,防止市场失衡和不正当竞争现象的发生。
再次,政府干预能够提供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a245d40a90c69ec3d4bb7502.png)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措施:
1.为了限制和消除垄断,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此外,还可以对垄断行业进
行公共管制,主要是对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
2.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以及明晰产权。
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可以引伸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不同的产
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3.为了提供适当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
4.为了解决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
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
【例题1·多选题】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目的主要是()。
A.为了克服市场失灵
B.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
C.优化资源配置
D.控制生产产品的总量
E.控制市场价格
[答疑编号91105011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
【例题2·多选题】为了消除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税收和补贴
B.规定限价
C.合并相关企业
D.公共管制
E.明晰产权
[答疑编号91105011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CE。
辩论: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经济?
![辩论: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fec52f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2.png)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经济?近年来,关于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经济的讨论越来越激烈。
有一些人认为市场经济应该自由运作,不受政府干预;而另一些人则主张政府应该积极干预以解决市场失灵和不公平现象。
在这个问题上,我持观望态度,认为政府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干预市场经济。
首先,干预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供求关系自由调节价格,但当企业形成垄断地位时,它们可能会操纵价格,剥夺消费者的选择权,甚至利用其强大地位剥削消费者。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通过监管和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行为,维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
其次,政府的干预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市场经济的运行本质上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了一些社会公共利益。
例如,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问题,市场经济往往难以有效解决。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保法规、推动社会公益项目等方式,引导市场发展朝着可持续和公共利益方向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长期可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
此外,政府的干预还可以纠正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不是完美的,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衡和市场的失灵。
政府可以通过调节税收、补贴、监管等手段来纠正这些失灵现象,确保市场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行。
然而,政府过度干预市场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政府的行动可能会扭曲市场机制,破坏市场竞争。
政府过多地干预市场,限制了企业的自主权和创新能力,可能导致市场僵化和资源的浪费。
其次,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
如果政府没有透明和监督机制,官员可能会利用干预市场的权力谋取私利,损害公共利益。
综上所述,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我看来,政府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干预市场经济,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纠正市场失灵。
然而,政府的干预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制度保障,避免过度干预和权力滥用的问题。
只有权衡利弊,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市场经济与公共利益的统一。
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与方式
![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与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9bdc476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f.png)
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与方式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干预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旨在调控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稳定。
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包括经济增长、就业保障、收入分配公平、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市场失灵的修复等方面。
而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大类。
下面将具体探讨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以及相关的方式。
一、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1. 经济增长:政府干预经济的首要目标是推动经济增长。
通过实施适当的政策,政府可以刺激需求、增加投资、提高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活动,促进全面、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2. 就业保障:政府干预经济还致力于保障就业。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制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方式,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确保社会稳定。
3. 收入分配公平:政府干预经济还旨在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通过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政府可以调节财富的分配,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4. 资源合理配置:政府干预经济也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经济中存在资源分配的不完全性,政府可以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调整市场的不足,使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5. 市场失灵的修复:政府干预经济还是为了修复市场失灵。
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问题,导致市场无法有效运行。
政府可以通过监管机制、制定法律法规等方式,维护市场秩序,防止经济失控。
二、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政策等手段,来影响货币市场和经济运行的一种政策工具。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利率、货币发行量等方式,来控制通货膨胀、稳定汇率、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2.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节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政策工具。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和税收,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收入分配、维护社会稳定。
3.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对特定产业进行干预和引导的一种政策工具。
政府可以采取鼓励政策、支持政策、规范政策等方式,来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政府干预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政府干预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31dba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7.png)
政府干预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主要的经济体制,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市场经济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完善之处,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
本文将探讨政府干预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并分析其利弊。
首先,政府干预对市场经济具有宏观调节的作用。
市场经济存在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不稳定性,政府通过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调节经济增长速度、稳定价格水平和就业状况。
例如,在经济低迷时,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支出和降低利率,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复苏;而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压力,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政府干预对市场经济有助于保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的情况,这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市场失灵。
政府可以制定反垄断法律和法规,限制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监管机构,监督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确保市场交易的诚信和公正。
通过政府的干预,市场经济可以更加稳定和可持续地发展。
然而,政府干预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政府过度干预可能导致市场自主性受到侵蚀。
如果政府干预过程中过多地介入市场,市场主体的自主决策能力和竞争意识可能会受到抑制,影响市场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其次,政府干预可能引发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腐败问题。
政府干预涉及到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如果政府不公正或不透明地行使权力,可能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进一步扰乱市场秩序和经济发展。
对于政府的干预调节市场经济,需要在遵循一些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首先,政府的干预应该以规范和提升市场秩序为目标,避免过度和不当干预。
其次,政府应该依法行事,加强监督和问责制度,防止腐败现象的出现。
政府的干预应该尊重市场主体的权益,创造公平和公正的竞争环境。
最后,政府的干预应该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调节功能。
总结起来,政府干预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干预经济的边界
![政府干预经济的边界](https://img.taocdn.com/s3/m/a71496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4.png)
政府干预经济的边界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实施经济政策等手段来调节市场,保护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然而,政府的干预也存在一定的边界。
本文将探讨政府干预经济的边界,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公共利益: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些市场无法有效调节的问题,如自然垄断、外部性等。
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保护公共利益,确保市场的正常运行。
2. 纠正市场失灵:市场经济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市场垄断等问题,导致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
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 维护社会稳定:市场经济中,存在经济周期波动、社会不公等问题,容易引发社会动荡。
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政府干预经济的边界政府干预经济的边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干预目标的确定:政府干预经济的目标应该是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而不是过度干预或滥用权力。
政府应该根据市场情况和社会需求来确定干预的范围和力度。
2. 干预手段的选择: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应该是合法、合理、有效的。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实施经济政策等手段来干预经济,而不是滥用行政权力或干预市场自由。
3. 干预效果的评估:政府干预经济的效果应该得到评估和监督。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干预政策,确保干预的效果符合预期。
三、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和影响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市场失灵:市场经济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市场垄断等问题,导致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
政府干预经济可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 公共利益保护: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些市场无法有效调节的问题,如自然垄断、外部性等。
政府干预经济可以保护公共利益,确保市场的正常运行。
3. 社会稳定维护:市场经济中存在经济周期波动、社会不公等问题,容易引发社会动荡。
政府干预经济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共经济学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
![公共经济学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https://img.taocdn.com/s3/m/4ce8d5f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0.png)
公共经济学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在公共经济学领域中,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
一、政府干预的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市场并非总能实现理想的结果。
在某些情况下,政府需要介入以保障公共利益和经济稳定发展。
1. 修正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不完全竞争等问题,导致资源不能有效配置。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监管等手段来修正这些问题,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2. 供给公共产品:某些产品对整个社会都有利益,但市场机制无法提供足够的供给。
政府可以提供公共产品,如道路、桥梁、环境保护等,以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
3. 纠正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经济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造成社会不稳定。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计划来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与稳定。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与类型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市场失灵类型。
1. 外部性:市场无法内部化外部性,即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未参与市场的人或环境造成了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例如,工厂的污染排放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伤害,这是负面外部性,需要政府介入调控。
2.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市场难以提供。
这是因为公共产品无法对使用者收取费用,且使用者不能被排除。
政府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如国防和法律制度等。
3. 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寡头垄断或垄断现象,导致市场资源分配不均。
政府可以通过反垄断法和管制来维护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三、政府干预的工具与方法政府在干预市场时可以采取多种工具和方法,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
1. 财政政策:通过税收和支出的调节,政府可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在经济下行时,政府可以增加支出来刺激需求;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或削减支出来抑制需求。
2.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求关系和利率水平,政府可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和资金成本。
论政府干预市场的时机选择
![论政府干预市场的时机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421ba72e0912a21614792995.png)
论政府干预市场的时机选择[提要] 现代化市场经济,离不开市场自由调节和政府干预,自由竞争和政府宏观调控有着密切的联系。
研究分析市场自我调控失灵情况下政府干预时机的选择,尽可能使政府的干预能够在相对合理的时机介入,能够有效促进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克服政府干预的失灵。
探讨政府干预市场的时机选择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时机选择从西方发达国家和后现代化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经验来看,市场调节本身存在一系列不可克服的矛盾。
而这些矛盾的存在,就需要政府在合适的时机,以恰当的方式介入,对市场中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干预。
一、政府干预市场的理论基础(一)单靠市场的力量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发展。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市场调节达到的经济均衡是一种事后调节,并通过分散决策而完成的均衡,这种经济均衡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这就容易导致国民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所以经济平稳发展的持续性较差。
举例来说,近几年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就是经济学中典型的“蛛网波动”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导致养殖业的发展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正是造成猪肉价格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
还有,在市场经济中个人的理性选择的综合效果,经常会导致集体性非理性行为的出现。
比如,国民经济发生通货膨胀时期,个人的理性选择通常会增加支出购买商品,整体社会中每个人的理性选择叠加在一起,就会导致实际效果的非理性选择,其结果必然会维持甚至加剧通货膨胀。
此外,市场参与者往往为追求最高利润,而把资金集中投向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产业,众多的市场参与者选择相同的投资方向,就会导致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比如,当前我国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众多的开发商依然在继续加大拿地囤地的速度,房地产投资规模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物质基础。
(二)市场竞争的放任自由会导致垄断的产生。
生产的边际成本决定了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同的生产成本使得市场参与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同地位,这就会导致那些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在某些领域形成垄断。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辩论辩题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884c0e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f.png)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辩论辩题
正方观点,政府应该干预。
政府应该干预的理由有很多,首先,政府干预可以保护公众利益。
在市场经济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垄断等问题,如果政府不干预,就会导致市场失灵,损害消费者利益。
比如,政府可以通过监管措施来防止企业滥用垄断地位,保护消费者权益。
此外,政府干预还可以促进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等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保障社会稳定。
另外,政府干预还可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市场经济中存在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问题,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促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因此,政府应该干预,以保护公众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反方观点,政府不应该干预。
然而,反方认为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市场经济。
首先,市场经济是有效配置资
源的最佳方式,政府过多干预会扭曲市场价格信号,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亚当·斯密曾经说过,“市场自由放任,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此外,政府过多干预还会增加行政成本和腐败风险。
政府的干预需要大量的行政资源和财政资源,容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
另外,政府过多干预还会削弱企业的创新动力,导致经济增长的下降。
因此,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市场经济,应该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自由发挥作用。
总结,从正方和反方的观点来看,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政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干预,既要保护公众利益,又要尊重市场规律,做到适度干预,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理解市场失灵为什么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理解市场失灵为什么政府干预是必要的](https://img.taocdn.com/s3/m/9f20108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6.png)
理解市场失灵为什么政府干预是必要的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广泛采用的经济体制,它以市场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为基础,通过价格机制和资源配置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然而,市场经济不是完美无缺的,有时候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导致资源配置出现偏差和效率低下的情况。
面对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是必要的,旨在修正市场失灵,保障公共利益,并提供公正和可持续的发展。
一、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失灵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下是几个常见因素:1.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活动对除市场参与者以外的其他人或利益的影响。
外部性可能是正面的,如环境保护措施带来的全民受益,也可能是负面的,如工厂废气排放影响周边居民健康。
由于市场无法充分内部化外部性成本或效益,导致资源配置无效。
2.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特指非竞争性、无法排除非付费者、一人消费不影响他人消费的商品或服务。
市场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因为私人企业难以通过销售获利。
例如,国家安全、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需要政府的干预和提供。
3. 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垄断、寡头或垄断竞争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企业能够通过限制供给和操纵价格来获得超额利润,从而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
4.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卖方或买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或更准确的信息。
这导致交易的不公平和资源的低效配置。
例如,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可能拥有更多的信息,而消费者则无法全面了解产品细节,导致信息不对称产生不公平的交易。
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基于市场失灵的原因,政府干预成为必要的手段,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效益最大化。
1. 修正外部性政府能通过税收、补贴、监管等手段来纠正外部性,使市场参与者承担起外部性成本或获得外部性收益。
例如,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实施排放限制措施或提供环境补贴,以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保护公共利益。
2. 提供公共产品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主要机构,它可以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提供国防、法律、教育和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
论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必要性及其方式
![论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必要性及其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027252fa5ef7ba0d4a733bf3.png)
论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必要性及其方式【摘要】: 政府与市场是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活动的机制,为了在实践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特别是结合我国国情,有必要揭示政府应否干预市场的基本问题。
文章从政府干预市场的必要性、政府干预市场的利弊和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约束政府的干预行为来进行讨论。
【关键词】:政府;市场;适度干预;经济法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
一、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政府之所以要对市场进行干预,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自我调节存在缺陷。
市场自我调节有自身明显的弱点和局限性。
主要表现为:首先,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它反映的是社会的短期需求,而不能反映社会的长期需求,因而容易出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其次,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市场只能向企业表明社会需求的方向,而不能指明每个企业在满足社会需求总量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份额,因而容易造成需求的不真实性和生产的盲目性。
正因为市场调节具有上述种种局限性,因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基础方式的市场经济具有局限性,所以政府有必要干预市场,防止市场失灵,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二、政府干预市场的优点在政府干预市场的环节中正式因为存在一些优点,才使得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被认可被接受,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政府干预市场可以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
再者,市场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往往把资金投向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
其次,可以有效防止垄断的产生。
生产成本的水平使市场主体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同地位,进而导致某些处于有利形势的企业逐渐占据垄断地位。
再次,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
所谓外在效应,按照经济学家贝格、费舍尔等人的看法,是指“单个的生产决策或消费决策直接地影响了他人的生产和消费,其过程不是通过市场”。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辩论辩题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5a57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cc.png)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政府应该干预。
政府应该干预,因为市场经济并不完美,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况。
政府的干预可以帮助调整市场,保护消费者和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监管和法律手段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防止企业垄断市场,操纵价格,以及提供有害产品。
例如,美国历史上的《肉品检验法》就是政府干预的典型案例,该法案保护了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补贴措施来引导企业行为,促进环保和社会责任。
比如,欧盟对污染企业征收碳排放税,鼓励企业减少排放,保护环境。
最后,政府可以通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正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说,“政府的责任是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
反方观点,政府不应该干预。
政府不应该干预,因为市场经济应该是自由竞争的,政府的干预会扭曲市场,影响企业的创新和效率。
首先,政府的干预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例如,苏联的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干预导致了资源的滥用和生产成本的提高。
其次,政府的干预可能导致企业对政治而非市场的依赖,破坏市场竞争秩序。
例如,中国的国有企业在过去长期依赖政府支持,导致了效率低下和产能过剩。
最后,政府的干预可能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损害社会公平和正义。
正如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所说,“政府的干预会导致计划经济和专制政治,破坏市场自由和个人权利。
”。
综上所述,政府是否应该干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权衡利弊。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可以带来积极效果,但也需要警惕政府的权力滥用和市场扭曲。
因此,政府应该在必要时进行适度的干预,同时保持市场的自由和公平。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辩论辩题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fceed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7.png)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辩论辩题正方,政府应该干预。
政府应该干预,因为在一些情况下,市场无法自我调节,需要政府的干预来保护公共利益。
首先,政府干预可以帮助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例如,环境污染和垄断行为等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政府来进行监管和干预,以保护公众利益。
此外,政府的干预也可以帮助调节经济周期,防止经济过热或过冷,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正如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说,“政府应该在经济不景气时增加支出,在经济景气时减少支出,以平衡经济发展。
”。
另外,政府的干预也可以帮助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财富和资源往往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社会不平等现象。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来进行调节,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正如美国总统罗斯福所说,“我们不能允许少数人拥有绝对的财富,而大多数人却生活在贫困之中。
”。
因此,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可以帮助解决市场失灵、经济周期波动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保护公共利益,实现社会稳定和公平。
反方,政府不应该干预。
政府不应该干预,因为过度的政府干预会扼杀市场活力,导致资源配置失灵。
市场经济是基于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的自由交易,政府过度干预会破坏市场的自由竞争,导致资源配置失衡。
正如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所说,“政府的干预会扼杀市场的创新和竞争,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
”。
此外,政府的干预也容易导致腐败和权力滥用。
一旦政府过度干预经济活动,就会产生大量的官僚机构和监管部门,容易滋生腐败和权力寻租现象。
例如,中国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就是一次政府过度干预的失败案例,导致了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
最后,政府的干预也容易导致经济失衡和通货膨胀。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活动,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泡沫。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说,“政府的干预会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失衡,破坏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
因此,政府不应该过度干预经济活动,应该尊重市场的自由竞争和价格机制,让市场自我调节,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辩论辩题?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f8de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2.png)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政府应该干预。
政府应该干预辩论,因为政府的干预可以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因为市场经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垄断等问题,如果政府不干预,就会导致市场失灵,损害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
首先,政府干预可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往往会利用垄断地位或者信息不对称来剥削消费者,政府可以通过监管和法律手段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公平的交易和服务。
其次,政府干预可以调节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并不是完美的,存在着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问题,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保障社会的整体利益。
另外,政府干预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保护和资源配置方面,市场经济往往会忽视长期利益,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保政策和资源税收等手段来引导企业和个人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可以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调节市场失灵,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说,“政府不应该是市场的奴隶,而是市场的主人。
”政府的干预是为了确保市场能够为社会的利益服务。
反方观点,政府不应该干预。
政府不应该干预辩论,因为政府的干预会导致市场扭曲和资源错配。
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市场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的干预会破坏市场的自由竞争,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浪费。
首先,政府的干预会导致市场扭曲。
政府的监管和法律干预会使企业面临更多的成本和限制,导致市场竞争的不公平,影响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政府的干预会导致资源错配。
政府往往无法准确判断市场需求和供给,政府的干预往往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或者不足配置,影响经济的效率和效益。
另外,政府的干预会导致经济的不稳定。
政府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干预市场,往往会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泡沫等问题,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政府的干预会导致市场扭曲和资源错配,影响经济的效率和效益。
正如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所说,“政府的干预是对市场自由的侵犯,是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政府干预对市场运行的影响
![政府干预对市场运行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d8645a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1.png)
政府干预对市场运行的影响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供求关系基础上的经济体制,市场的自由运行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的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的干预可以有利于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公平,但也有可能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政府干预对市场运行的影响,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的关系。
首先,政府的干预对市场运行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可以确保市场的有序运行。
例如,政府可以设立监管机构,监督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避免虚假广告、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市场的公平与透明。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等手段来调节市场的运行。
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而良好的金融政策可以稳定货币供应,防止通货膨胀和通缩的发生,维护市场的稳定。
然而,政府的干预也可能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当政府过度干预市场时,可能导致市场活动受到限制,削弱市场的竞争效应。
政府的指令型管理和限制性政策可能使市场主体失去自主权,影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政府的干预也容易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政府对某些行业的扶持和保护可能导致资源过度集中于这些行业,而忽视其他行业的发展。
这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不稳定。
另一方面,政府干预还可能对市场价格和供需关系产生影响。
政府通过价格管制、控制进出口等手段调节市场价格,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然而,政府干预价格也可能造成市场的扭曲。
政府通过限制价格上涨来保护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供给不足,进而引发市场供需失衡。
与此同时,政府对进出口的控制也可能使市场受到国际贸易的影响,限制了市场的扩展和发展。
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自由运行之间,要实现一个良好的平衡。
政府的干预不能过度,应该尊重市场的自主权和市场主体的自由。
政府应该提供公正的法律环境和有效的监管,维护市场的秩序和竞争。
同时,政府的干预也应该有针对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对特定产业和市场参与者的过度倾斜,确保资源的平衡配置。
政府监管辩论辩题
![政府监管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3a9c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e.png)
政府监管辩论辩题
正方辩手:
政府监管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确保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在市场经济中,企
业为了谋取利润往往会采取不正当手段,比如垄断、欺诈等,这将损害消费者利益。
政府监管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监督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
例如,美国历史上的《谢尔曼反垄断法》就是政府监管的典范,它有效地打击了垄断行为,维护了市场秩序。
此外,政府监管还可以保护环境、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利益,比如中国政府对环境污染的监管,有效地减少了空气和水污染,保护了公众健康。
反方辩手:
政府监管虽然有其必要性,但过度的监管也会对市场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过度
的监管会增加企业的成本,限制市场竞争,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比如,中国过去对互联网行业的过度监管,导致了行业发展的滞后。
另外,政府监管也容易受到官员腐败、权力寻租等问题的影响,导致监管失效。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市场经济最大的敌人是政府的干预。
”因此,政府应该在监管中保持适度,避免过度干预市场。
总结:
从正反方的观点来看,政府监管在市场经济中既有必要性,又需适度。
政府应
该通过监管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干预市场,保持市场的活力和创新性。
只有在适度的监管下,市场经济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率和公平性。
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d404dd2fe2bd960590c677ee.png)
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内容摘要】:身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从小就体会着政府在一个国家中强大的干预作用,细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大到经济政策,外交政策,这些几乎都是由政府一手包办的。
而作为公民的我们,除了在两会期间由代表提出一点意见,或者其偶尔投票参与决策以外,很少有其他参政议政的机会。
如此一来便不禁有人会羡慕西方的名主,感叹他们的公民拥有多么大的权力,这些人一边享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共产党惨淡经营而来的幸福生活,一边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强烈的政府干预进行反对与批判。
基于这种情况,本论文将论述政府干预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比较优势,即其先天优点;再者,将论述我国政府在经济市场化中的作用,从而从主客观透射出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干预的的必要性。
另也会适当提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府干预及其必要性。
【关键词】:政府干预,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会对社会、民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政府干预在我国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我国的体制是社会主义,这就注定了政府在国家决策中起决定作用。
那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政府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在经营国家过程中产生的失误,抑或说政府干预是否有其必要性,答案是肯定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诸多方面,如经济,军事,国际地位中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这离不开政府正确的宏观调控,这也客观的证明了政府干预在社会主义中的必要性。
那么政府何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呢?除了共产党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外,政府干预本生的特征和其比较优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政府干预的特征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政府干预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拥有强迫权,政府官员产生的政治程度和社会福利极大化政策目标。
本人认为最为重要,最能为人民所用的便是强迫权。
所谓强迫权,即政府可以命令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必须做什么或禁止他们做什么,而组织和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
政府的这种强迫权通常是法律赋予的,因此具有合法的基础。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辩论辩题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辩论辩题](https://img.taocdn.com/s3/m/85ee11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9.png)
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辩论辩题正方:政府应该干预市场政府应该干预市场,因为市场本身存在着许多不完美的情况,需要政府的干预来进行调节。
首先,市场存在垄断和不完全竞争的情况,这会导致价格的不合理波动和资源的浪费。
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这些问题将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其次,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消费者往往无法获得充分的信息来做出理性的选择,政府需要通过监管和规范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再者,市场存在外部性问题,私人行为会给社会带来额外的成本或收益,政府需要通过税收和补贴来纠正这些外部性问题。
名人名句方面,亚当·斯密曾说过:“政府应该干预市场以保护公共利益。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政府干预市场的必要性。
此外,经典案例中,美国在20世纪初期就曾经历过大萧条,这一经济危机就是因为市场自由放任导致的,最终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预才得以渡过难关。
反方:政府不应该干预市场政府不应该干预市场,因为市场本身具有自我调节的机制。
首先,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干预市场会破坏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其次,政府干预市场往往会导致政府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甚至会出现政治干预经济的情况,这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有害的。
再者,政府干预市场会导致市场失去竞争力,最终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在名人名句方面,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曾说过:“政府干预市场是对个人自由的侵犯。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政府干预市场的负面影响。
此外,经典案例中,苏联曾经实行计划经济,结果导致了经济崩溃,这就是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典型案例。
综上所述,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的不完美情况和市场自我调节机制。
在实际操作中,政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度的干预,以保证市场的公平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必要性及其方式
【摘要】: 政府与市场是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活动的机制,为了在实践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特别是结合我国国情,有必要揭示政府应否干预市场的基本问题。
文章从政府干预市场的必要性、政府干预市场的利弊和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约束政府的干预行为来进行讨论。
【关键词】:政府;市场;适度干预;经济法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
一、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
政府之所以要对市场进行干预,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自我调节存在缺陷。
市场自我调节有自身明显的弱点和局限性。
主要表现为:首先,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它反映的是社会的短期需求,而不能反映社会的长期需求,因而容易出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其次,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市场只能向企业表明社会需求的方向,而不能指明每个企业在满足社会需求总量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份额,因而容易造成需求的不真实性和生产的盲目性。
正因为市场调节具有上述种种局限性,因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基础方式的市场经济具有局限性,所以政府有必要干预市场,防止市场失灵,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二、政府干预市场的优点
在政府干预市场的环节中正式因为存在一些优点,才使得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被认可被接受,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首先,政府干预市场可以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
再者,市场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了谋求最大的利润,往往把资金投向周期短、收效快、风险小的产业,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
其次,可以有效防止垄断的产生。
生产成本的水平使市场主体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同地位,进而导致某些处于有利形势的企业逐渐占据垄断地位。
再次,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
所谓外在效应,按照经济学家贝格、费舍尔等人的看法,是指“单个的生产决策或消费决策直接地影响了他人的生产和消费,其过程不是通过市场”。
显然,经济外在效应意味着有些市场主体可以无偿地取得外部经济性,而有些当事人蒙受外部不经济造成的损失却得不到补偿。
前者常见于经济生活中的“搭便车”现象,后者如工厂排放污染物会对附近居民或者企业造成损失等。
这类外在效应无法通过市场交换的途径加以纠正。
通过道德教育固然能够使之弱化,但作用毕竟有限。
只有通过国家税收或补贴政策或行政管制如特定的排污标准及征收污染费等规定,使外部效应内在化,最大限度地减轻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过程的外在效应,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政府干预市场还可以组织与实
现公共产品的供给。
因为公共产品具有消费的非排它性和非对抗性,大家都可以消费。
这就需要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组织和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并对其使用进行监管。
最后,避免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
市场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自动带来社会分配结构的均衡和公正,导致收入在贫富之间、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此外,市场调节本身不能保证充分就业,而失业现象更加剧了贫富悬殊,这对经济持续增长是个极大的不和谐。
三、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方式
根本上矫正政府失灵和调节市场方式缺陷的问题必须用制度法规规范政府的行为,建立法治化政府,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中运行的主体就需要用法制予以约束,政府决策方式也应当有法可依。
这里所说的“法”是指经济法,政府可以依据经济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让法制贯穿与政府调节市场的整个行为中,用法律来规范政府,在立法中,必须贯彻以下两方面的原则:
1.正当干预是对国家干预的最基本要求
它要求国家或经济自治团体对社会经体及经济活动之干预必须仰赖于法律之规定,不得与之相抵触,也不得在法律并无授权的情形下擅自干预。
哈耶克说, “政府的全部活动应该先确定并有公开规则的制约———这些规则能使人们明确地预见到定情况下当局如何行使强制力,以便根据这些认知规划自己的行为”,因此,国家只能在经济法事先确认的市场失灵的范围内干预经济,不得随意扩张。
其次,国家干预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现代经济法十分关注程序的法制化建设,强调国家干预之程序化运作。
因此,其正当干预理念要求“公共部门从事的任何经济活动以及对私营活动的管理方法只有在下列条件下才能实行,即在政策内容及其手段清晰的前提下,存在一套论证政策可行性的详细程序与准则”。
再次,国家干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
正当干预要求国家采取经济法所规定的法律手段,主要通过间接的宏观调控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以使市场机制顺利运行。
2.用法律手段来干预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呼唤政府干预,而政府失灵决定了政府干预不能替代市场调节成为主导。
为确保政府干预限于在发挥市场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前提下高效、适度干预,学者提出不少理论见解,如“政府该出手时就出手”、“有限政府”及“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等。
实践和理论证明,无论政府是否干预、何时干预、何地干预、怎样干预以及干预的结果,都离不开健全的法律制度予以约束。
运用法律对社会经济生活干预的最基本属性的经济法,对国家如何进行市场干预具有重要作用。
因为,经济法的任务是通过确认和规范国家对经济的适度干预,建立社会主义的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构造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经济环境,我认为,堪称“干预政府之法”的经济法应对我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活动做出明确的规制:遵循政府干预法定原则,政府干预法定原则是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本质要求。
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法定的干预权力。
政府干预市
场经济的一切权力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任何法规、规章和行政文件不得为政府机关或其他组织设定法律没有授予的干预权力;其次,必须依法干预。
依法享有干预权的政府机关或其他组织必须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按照法定的程序行使干预权,不得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进行;最后,违法干预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政府违法行使干预权力包括超越或滥用干预权力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我认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不断发生改变的,结合我国的情况来看,政府干预市场是必要的,有很多优点。
但是,其干预市场的范围和手段必须依赖法律,以法律作为政府的行为准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单纯地发挥作用。
制度经济学家G.霍奇逊认为,一个纯粹的市场体系是行不通的,“一个市场系统必定渗透着国家的规章条例和干预”,“干预”本质上一定是制度性的,市场通过一张“制度网”发挥作用,这些制度不可避免地与国家和政府纠缠在一起。
可见,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政府在法律范围内一定可以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调节市场,最大程度的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Harolk. The Road to Seifdom [M]. London,1994.
[2] [美]克鲁格. 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过失”[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1,(3):39.
[3] 孙晓红. 适当干预论及其基础——经济法的本质论[J]. 经济师,2002,(10).
[4] G.霍奇逊. 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