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广西师大学科教学语文 复试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广西师大复试笔试真题

科目:中国文学基础

笔试真题:

1、莫言说:“文学与科学比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2、怎么理解“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3、论述鲁迅的散文《立论》的人物形象以及散文的特点。

4、谈谈你对古文运动的认识

5、赏析苏轼的定风波

1、莫言说:“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振奋了所有国人的心。他在诺贝尔领奖晚宴时,即兴发表的演说中一句话广为流传“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清华

教授解读所言,“之所以说文学无用,是因为它润物无声。事实上,文学看起

来是无用的,但又是滋育灵魂的。只有读了中国的书,接受了汉语之美的滋养,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那种滋养,才能够造就一个“中国式”的人。所以文学虽

然说是无用的,但却是百年树人的。”这大概是对“文学没有用处”背后内涵

最透彻的理解!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当中,我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发现莫言的话同样可以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首先,语文本身就是人文性学科,我们不能人

为地将语文课归纳成几种模式。除此,就是不好的课,这也太过功利!作为诗

歌教学,给学生带来一种美的感受就是一种收获。其次,语文课的用处,在于

一课一得。人文的熏陶、精神的侵染、人格的塑造,这同样是语文课的重要内涵,而这些依靠的是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积淀,远不是一节课上能显性看

得见的。所以有时候看起来似乎没有用的,可是内在价值,更需要深思。

2、怎么理解“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答:语文教学语言必须既符合科学性,又要具有艺术性。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以

对教授内容的深入挖掘为基础,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为框架,以充满艺

术性、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为表现形式。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可以理解为语文教学要求老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要遵循教育规律,上课之前要备好课,制定教学

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合理安排教学环节,预设研讨的问题,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解决问题。要做好这些,就需要理解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因为这里面需要语文老师既有科学知识、科

学理论,又有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设计。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要求老师具备高超精湛的教书育人的技艺、技能,又是没有成式可套、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方式。比如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上课,教学效果有很大差异。这除了知识基础之外,更重要的

是老师的教学艺术不同导致的。语文老师除了传授语文知识,更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所谓“身教胜于言传”,当老师的要为人师表,用人格魅力感

染学生。除了教知识,更要教做人。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有耐心无偏见

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些都是艺术。当然,包括老师的语言、举止、风度,对

于一个好老师而言,这些都是艺术。

3、论述鲁迅的散文《立论》的人物形象以及散文的特点。

答:文章很短。作者以一个“梦”的形式,用近乎寓言的笔法深刻揭露了在当时现实环境中,真理被歪曲,黑白不分的丑恶现象。坚持真理时时碰壁,鼓吹逢迎却成为“时代骄子”。

鲁迅刻画人物时很喜欢刻画他的“眼睛”,在《立论》中,当面对学生的提问时,作者仍然紧紧抓住了这位老师的眼睛,用一“斜射”形象逼真地描绘了一位圆滑世故的先生的神态。

全文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通过大量的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来刻画“类型”,进而传递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愤愤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语言,语言是人物精神的外壳。“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这是出自于阿谀谄媚者之口;而直言者,敢讲真话的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作者精心设计富有人物性格的语言,并且在人物与人物的对话中,全无啰嗦冗杂之感。

散文的格局往往令人深思。说假话者得欢心,而讲真话者倒挨了斗。为了讨好主子,各人都在为其满月的儿子大唱“赞”词,主人听得眉开眼笑;可不知从何处传来了一声非奴才式的怪腔,是人终不能逃脱一死,这是一句大实话,是众人心中都清楚明白的真理,可大家却偏偏不愿意听。故事发展到此处,我们可以想象此时此刻作者创作时的心态:悲?愤?可作者并没有满腹牢骚,让文章在一片“骂”声中煞尾。作者将一切的情感融汇在每一句文字中,他巧妙地借这个教师的口,借师长回答学生问题的方式,用一张“好好先生”加油教练的嘴脸附上一连串的象声词结束全文。文章的结尾是颇具艺术魅力的,既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又深刻地揭示了文章主旨,不愧是大师手笔。

整篇文章语言质朴、凝练,全无华丽之色,但在质朴的文字中蕴含着一种愤愤不平的正气。大师的作品,收获肯定也是丰厚的。试看今日的现实,像《立论》中的语言,无不直逼我们的生活。从大师的笔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作文如做人,发可发之真情,并且将此真情融注在字里行间,而非简单地情绪化。

4、谈谈你对古文运动的认识

答: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是以韩愈、柳宗元为主,提出“文以明道”、“文必宗经”、“文以贯道”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把文体文风改革与贞元、元和间的政治革新联系在一起,成为儒学复兴思潮的一部分。唐代古文运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较高成就,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和为宋代再次兴起的古文运动起到了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韩、柳改革一是要求文以致用,二是它虽言复古而实为创新。

5、赏析苏轼的定风波

答:《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略带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写作背景

元丰五年三月五日,作者在沙湖游玩。三月七日,忽逢大雨,因为作者和同行的人都没有带雨具,同行之人皆觉狼狈。雨过天晴,作者联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加上遇见的大雨,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定风波》。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豁达与乐观。

赏析

即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