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化理论源流考》
气化中医解释
气化中医解释
嘿,咱今儿就来聊聊气化中医解释。
你知道吗,气化就像是一场神奇的魔法秀!比如说,咱人体就像一个奇妙的大舞台,各个脏腑器官就是舞台上的主角。
气在咱身体里那可是至关重要的呀!它就像一股神奇的力量,推动着一切的运转。
好比一辆汽车,气就是让汽车跑起来的燃料和动力。
心主血脉,气能推动血液在血管里欢快地流淌,这不是很神奇吗?就像河水在河道里奔腾不息。
脾的运化也离不开气呀!气能帮助脾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营养物质,然后输送到全身各处。
这不就像一个勤劳的厨师,把食材加工成美味佳肴,再端给大家享用嘛!
气化的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表演,各个脏腑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身体的各项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把清气吸进来,浊气排出去,这多重要啊!就好像我们每天都要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肝的疏泄功能也和气化紧密相关呢!它能让气的运行更加顺畅。
这就好比交通警察,指挥着车辆有序通行,要是没有警察,那交通不就乱套了嘛!
那气化要是出了问题会咋样呢?哎呀,那可不得了!就像舞台上的表演出了乱子,身体就会不舒服,会生病呀!比如气不足了,人就会没精神,浑身无力;气郁滞了,就会觉得胸口闷得慌。
咱可得好好保护这神奇的气化呀!怎么保护呢?那当然是要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啦!要吃得健康,多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你想想,要
是天天愁眉苦脸的,气能顺畅吗?就像天气一直阴沉沉的,多压抑呀!
总之,气化在中医里可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关系到我们身体的健
康和正常运转。
我们一定要重视它,好好呵护它,让我们的身体这个
大舞台一直精彩地表演下去!别小看这气化,它真的超级重要,咱可
不能忽视它呀!。
中医名家论冉雪峰以“气化”论“六经”
中医名家论冉雪峰以“气化”论“六经”一、引言:冉雪峰与《冉注伤寒论》在《<伤寒论>六经气化理论渊源与发展的文献研究》中论到: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把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用作篇名,将外感疾病(实际以风寒二因为主)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证候及其理法方药分门别类统括其中。
三阳三阴(简称“六经”)辩证论治体系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千百年来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各自给出了不同答案,如经络说、脏腑说、疆界说、气化说、症候群说、应激反应说、病理层次说、系统概念说,等等。
其中争议最为激烈的要数六经气化学说。
在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西方医学的冲击与对中医的“不实”攻击,气化学说大行其道,如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例言中说:“一唐宋以后医学多讹,西法近出详形迹而略气化得粗遗精皆失也。
”其后又说:“一所采西人脏腑图,非但据西人之说,实则证以内经形迹丝毫不爽以其图按求经义则气化尤为着实······”,而张锡纯也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说:“中医尚理想不尚实验,故精于人身之气化,而略于人身之组织,西医尚实验不尚理想,故精于人身之组织,而略于人身之气化。
是以区区意见,以为当今之世,欲求医学登峰造极,诚非沟通中西不可也。
”以上中西汇通学派的医家在为中医谋求出路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气化学说的泛化。
可见自金元以后,随着社会文化变迁,气化学说才逐步发展成为中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正是由于受其影响故现在医家多从中医“气化”的角度解释,将人体各种生理病理变化皆附会于气化学说,最终使其成为了一种滥觞。
从明末清初迄今四百余年,倡言伤寒六经气化理论医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卢子颐、黄元御、张隐庵、张锡驹、陈修园、唐容川、冉雪峰、张锡纯、刘渡舟、万有生等诸位医家。
冉雪峰作为民国时期川派伤寒学医家的杰出代表,与张锡纯齐名,有“南冉北张”之誉。
其著作有《冉注伤寒论》《八法效方举隅》《国防中药学》《大同药物学》《大同方剂学》《中风临证效方选注》《大同生理学》等(汇总为《冉雪峰医著全集》)。
中医气化的名词解释
中医气化的名词解释中医气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它是万物之源,提供非常重要的概念来理解身体和世界的运行。
中医气化,称为“气”,是在内置的物质构成和物理性能方面,一种具有概念本质和活动本质的气体,是一种具有一定物性和能量特性的动态体系。
其实,中医气化是中医理论中关于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核心思想,被称为中医思想的基础。
中医气化的解释比较宽泛,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种健康的力量或精神,它可以治疗疾病,控制身体的健康状况。
实际上,它的物理构成是由阴阳五行的元素组成的,它非常宽泛,可以提供能量和营养给身体,促进身体的健康状况,抵抗各种疾病。
中医气化有三种形式,即太极气、六脉气和六气。
太极气指的是一种具有自生性的,由内部和外部影响和维持的气体体系。
它是以有限的能量包括:正气和阴阳两个基本物质组成的,可以自我维持和发展的体系。
六脉气,指的是以阴阳六脉和五行四季的概念为基础的,一种提升人体的生命力的体系。
它的特点是能量运动的规律性和生命力的变化,以及能量和物质的运动和影响。
最后,六气指的是一种以气为基础的体系,由六种气机组成,他们能够在环境中自由流动,它也是构成人体的能量体系。
中医气化的实践主要以针灸、草药、拔罐,以及其它的手法。
针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手法,它的原理是利用一种外力,对中医气运行的体系进行内部调整,影响体内环境,进而影响健康状况的改善。
草药的作用是通过特定的物质,改变体内的气机,促进身体的健康状态。
拔罐法则是一种治未病的手法,它是通过拔罐,利用抽吸口来改善全身气机,调整体内环境,以达到平衡身体气机的目的。
中医气化的意义在于其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延缓衰老的进程,促进全面发展,是维护和提高人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
中医气化的关键在于借助此体系来调整身体内外环境,达到体内平衡,改善健康状况,为了维护和调节生命力,保证健康,可以用中医气化方式来调节身体内外环境。
从以上介绍中,可以看出中医气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它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促进身体的健康状况,防止疾病,进而达到调节身体的目的。
《黄帝内经》中的气化理论(一)
| 一 辱。 巍 菇? ∥
; 譬 峨;
善 ^ ’ 一 j } 。
《 黄 帝 内经 》 中的气 化 理 论 ( 一)
张 登 本
( 陕西 中医药大学 , 陕西 成阳 7 1 2 0 4 6 ) 摘 要: 气化是 中医理论 中的重要 概念 , 气机理论 蕴涵 于其 中。气化 、 气机是 人体 生命 活动存在 的基本 方式
“ 气化” 是 中华 民族 传 统 文 化 的重 要 范 畴 , 也
是《 黄帝 内经》 ( 简称 为《 内经》 ) 所论生命科 学知 识体系中的重要“ 命题” , 先秦诸子们但 凡论“ 气” 之时 , 无 不涉 及 到 “ 气化 ” 的 内涵 。但 是 作 为 “ 气 化” 的词语 , 则是在《 内经》 之 中首次运用 。自此 以 降, “ 气化” 就成为 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而广受人
和状态. 脏蔚经络是其发生的场所, 脏腑经络的机能是其具体体现, 脏腑阳气为其动力源泉。气化、 气机失调是人
中医的“气化”、“气机”理论
中医的“⽓化”、“⽓机”理论⼀篇⽂章全⾯了解中医的“⽓化”、“⽓机”理论提要:⽓化,是指⽓的运动及其所产⽣的各种变化,⽓化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提要:概念,⽓机理论蕴涵于其中。
各脏腑以不同⽅式参与整体的⽓化、⽓机活动,整体的⽓化、⽓机活动是各脏腑综合作⽤的结,同时⼜是维持脏腑间平衡的重要因素。
“⽓化”是《内经》所论⽣命科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命题,作为词语,也是在《内经》之中⾸次运⽤。
⾃此以降,⽓化就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受⼈们的关注和研究。
⽓化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机理论蕴涵于其中。
⽓化、⽓机是⼈体⽣命活动存在的基本⽅式和状态,脏腑经络是其发⽣的场所,脏腑经络的机能是其具体体现,脏腑阳⽓为其动⼒源泉。
⽓化、⽓机失调是⼈体疾病发⽣的基本病机之⼀。
整体的⽓化、⽓机活动是各脏腑综合作⽤的结果,同时⼜是维持脏腑间平衡的重要因素,正是脏腑及精微物质的⽓化、⽓机之聚散、升降出⼊运动,才构成了整体⽓化、⽓机活动的总画⾯。
⽓化的内涵⽓化,是指⽓的运动及其所产⽣的各种变化。
要解读“⽓化”的涵义,务必在熟悉《内经》所论“⽓”的涵义之后,也要对其论述“化”的原⽂内涵有所认识。
如此才能够全⾯⽽深刻理解其中所论“⽓化”意义。
“化”出现的频率分别为《素问》524次,《灵枢》34次,“⽓化”仅仅出现了13次。
《内经》所论⽓化可以概之为:宏观维度的⽓化,是指天地间阴阳之⽓相互作⽤所导致的⼀切变化,包括天地阴阳之⽓对⼀切事物的新⽣、成长、消亡所带来的影响,运⽓理论所⾔的⽓化即是此意。
中观维度之⽓化, 是指天地阴阳之⽓变化与⼈的⽣命融为⼀体,主要体现在⾃然⽓化所表现的时间节律与⼈体⽣命现象以及⼈体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对⼈体的⽣理机能、病理变化,以及对治疗措施产⽣的影响。
就微观意义⽽⾔,⽓化是在⾃然之⽓的参与下,⼈体所发⽣的各种⽣化活动,可以从以下五个⽅⾯予以认知:①饮⾷化⽣为精、⽓、⾎、津、液等维持⽣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并在此过程中产⽣各种⽣理机能活动;②⼈体脏腑将精微物质经过代谢转化为汗、尿、粪渣等作⽤;③⼈体⽣命过程(⽣、长、壮、⽼、已)的演化作⽤;④在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下,⼈体⾃⾝的调整、防御、修复作⽤;⑤机体在病理状态下对药物的、针刺的、艾灸的治疗所发挥的相应效应等。
人体气化原理
人体气化原理1。
饮食入胃,由脾土化生水谷精微,受命门之火煎熬,将精微物质蒸发上输于肺。
(这就是命火生脾土的道理,这个过程也就是大家常常提到的“气化”过程的起源:水化为气)2。
肺气肃降,使津液下行至肾,肾将其中的糟粕部分,输送至膀胱,膀胱把那些不需要的水分最后排出体外,其中的精华部分则藏于肾,藏于肾的津液,由命门之火(即肾阳)蒸化为气,通过三焦的作用,上升至肺,以作为肺化水液下降的动力(即气化为水)。
3。
脾的上蒸气化功能,肺的降水至肾的功能,实际上都是肾的作用。
如果命火(肾阳)不足,火不生土,脾土失去命火的生助,脾阳也就不振,而中焦就会停饮不化,如果肾阳虚乏,不能蒸化为气,肺气也就不足,会导致水不下行。
4。
肾维持人体气化的作用,关键在肾阳(命火,真阳)方面,因为只有在肾阳充足的情况下,脾阳才能蒸水上输,肾水才能被蒸化为气,上注于肺。
(这就是“肾主水”的道理)5。
所谓气化,即气化为水(津),水化为气。
因为水饮入胃后,经过阳(肾阳脾阳)的蒸发,即分为清浊两个部分,清者上升(精气),浊者下降(包括精华和糟粕)。
上升到肺的,包括脾蒸化的水精和肾化的真气,其中清中之清者,由肺输至皮毛(《灵枢.经脉篇》“行气温于皮毛者也”)。
其中清中之浊者,复下降到肾,浊的部分,下达到肾后,浊中之浊的糟粕由膀胱排出体外,浊中之清者,由命火蒸化为气,通过三焦的作用,上升到肺,复由肺化水下降至肾。
6。
这个过程同三焦决渎功能是分不开的(即三焦气化,三焦气化是人体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决渎就是水道,渠道的意思,即津液通行的道路)。
三焦之所以能气化,是和命门分不开的,古人说“三焦系于命门”就是这个道理了。
如此循环,以维持人体代谢的平衡。
人体脏腑的气血运动图,可以做为很多疾病的分析图。
与太极一样,春夏秋冬为一个圆运动,生老病死也为一个圆运动,日出日落,花开花落等等也都是一个圆运动,同样在人体也存在这么一个与自然相应的圆运动图,周而复始的运行着,维持着我们的健康。
中医的核心思想“气化”
中医的核心思想“气化”“气”这一概念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但那时的气指的是云雾之气。
后来演变成为中国文化特有的一个哲学命题,是构成万物的物质基础。
《黄帝内经》中气字出现了三千多次,可见气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
《气交变大论》:“善言气者、必彰物。
”《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而生。
《难经》:“气者,人之根本也。
”充分说明了气是物质,气化就是物质转化为能量,最后以功能表达的变化。
天地有气化才能孕育万物,人体内有气化才能有生命,一切生命功能都是气化的具体表现;一切疾病都是气化功能紊乱的结果;气化功能停止则死亡。
一切治病方式,都是在纠正气化功能。
人体是由五脏功能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所以考虑气化就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元气,这是气化的物质基础;二是气化的场所,在于三焦;三是气化过程,在于五脏;四是气机,升降出入。
气化要正常进行,气机一定要通畅不滞,气机一滞气化就受影响,所以全身性疾病就由此而生。
气化的基础是气,气足才能化,无气则不化。
但气又分为有形和无形之气如《决气》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
两神相搏,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之溉,是谓气;理发泄,汗出,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人要维持生命,就要不断地消耗能量,能量来源于元气、呼吸之气和水谷气。
元气是先天父母所给,作用在于激发气化功能,但得有后天的呼吸之气和水谷之气源源不断地补充,一旦后天之气没有及时补充,先天元气也就随着消亡。
《难经》: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
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
《黄帝内经》只讲了宗气、营气、卫气的三气,元气是《难经》所补。
命门是元气之门户,元气藏于肾,由命门而出,在于激发气化功能,是人体气化动力之源。
《邪客》: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中医之气与气化论
中医之气与气化论中医之气与气化论可以说气和气化论是中医的精髓,是中医的理论之柱。
学中医不把中医里的气和气化理论搞明白,就算你把《伤寒论》《温病条辨》背熟,你还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
或者说你也只能是一个问而知之的下工,你还没有学到中医的精髓。
在临床上,你能只拿书上的条文与患者的证症相查对,很难会有创新,遇到新的病症你将无所适从了。
气的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共用共知的一个词。
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哲学范畴,不独医学专用。
《淮南子·原道训》中有:“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太平经》也有论述:“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
《庄子·至乐》中说:“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芝笏之间。
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等等。
所以说中医文化是根植于中华大地上的本土文化。
气的文化在诸子百家的学术言论中随处可见。
《内经》发展了这一学说,并使它更进一步的系统化。
气在中医的理论里很重要。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所以有人说《内经》的全部学说都是建立在气的理论之上的。
一点也不为过。
《内经》是中医之根,中医之祖。
在中医众多典籍里,《内经》里面讲气的内容最多也是最详细的。
它最早地综合了中医的养生,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阴阳、五行、经络、气血、五运六气、针灸等等内容。
《内经》之所以称为中医之祖,恐怕原因即在此。
《内经》之后,自张仲景之《伤寒杂病治》至今,历朝历代的中医界名流圣手的大作大论,无不是在《内经》的内容之上来发挥创造的。
可以说《内经》之后的作品都是《内经》内容的细化。
可以这样说《内经》是树干,后代诸书是树枝。
枝再粗大也还是在干上。
无论怎样发挥也都还是在《内经》的理论指导下的发挥。
超出《内经》内容范围的发挥还是很少的。
最深入的讲解,中医的气化论
最深入的讲解,中医的气化论中医理论就是气的理论,气化的理论。
上面我们把中医《内经》里面讲到的气谈了一下。
这些气怎么生成的,它是怎么运动的呢?下面我们就谈谈,气的运动过程、方式和气化。
气化是怎样进行的呢?《灵枢·营卫生会》写道:“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人受气于谷。
五谷是五谷的气,人是人的气。
五谷的气怎么变成人的气的呢?从五谷的气变成人的气,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过程就是气化过程。
由形化为气,由气聚成形的过程,都要通过气化来实现。
气是一种常人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它不单是人们理解的气体一样的东西,它的理论是中华古文化的一种哲学范畴。
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
人的气用现代仪器,是很难检测到的,因为现在还没有制造出检查、检测气的仪器,用CT,核磁以及电子显微镜之类的仪器检测气,犹如用老花镜查细菌、细胞,那是不现实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把气说得明白呢?实际上《内经》及中国很多道家的典籍已经把气、气的运动、气化讲得非常详细了;因为它是自己亲身感受的实践用他们自己的专业术语讲的。
它没有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描述它。
所以大家在没有亲身体会的时候,即是古人讲的再清楚,再明白你还是理解不了。
如果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怎么解释这个气呢?比如说一块磁铁,它的构造不仅仅是四氧化三铁的分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
铁粒子没有磁性,氧也没有磁性,两者一化合成了四氧化三铁就不是一个分子加另一个分子了,它还有了磁性,周围有了一层磁场。
用现在的仪器来检测气,就好像用显微镜查看Fe3O4一样。
你只能看到它的分子结构,而看不到它的磁场。
要检查磁铁的磁性、磁力、磁力线的规律,要用磁针、检磁器才行。
人不仅仅是一个一个细胞排列在一起而成→组织→器官→系统→人。
我们认为一个细胞它的周围应该有这个细胞的场,一个组织周围应该有这个组织的场,器官有器官的场,系统有系统的场,整个人有整个人的整体的场。
我们认为气就是在人的体内和体外存在的这个特殊的场。
《中医气化论》精选
《中医气化论》精选一、中医气的概念1、气的概念源于古代哲学,气是万物始生之源,世界万物皆由元气形成。
气是物质的同义词。
元气即元阴元阳之气,阴阳二气。
2、人身之气是多种活性物质的统称,不是最小的单一的物质粒子。
3、“有形”精血津液等阴气是物质,“无形”动气和少火之气等阳气也是物质。
4、功能或能量的本质都是物质,功能是人体活性物质存在的体现,能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状态和方式。
二、中医气的分类(一)按性质分1、正气----属广义之气,常简称为气。
1、1、阴气----精血津液之气。
它们具有濡养,凉润作用,主降、入、敛、合、纳、静、藏,潜等作用。
1、2、阳气----动气(狭义之气,也简称叫气)、少火之气。
它们具有推动,温煦作用,主升、出、散、开、宣、动、化等作用。
2、邪气----六淫,滞气,逆气,瘀血,痰饮等。
(二)按“部位”分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三焦之气,官窍之气等,它们各自由所在“部位”的阴阳之气组成。
三、中医气化中医气化的定义:气化是阴阳之气运行、化生、温煦凉润等功能及其对邪气发生反应等作用的高度概括。
此即广义的阴阳气化。
狭义的气化则单指阳气的气化。
气化作用的方式:1、调畅气机——升降、出入、敛散、开合、纳宣、动静、藏化等,气机和利为常。
2、温化与凉润。
3、阴阳互根,阴阳相济,生生不息。
4、阴平阳秘,抗御邪气。
四、气化论辨证程序步骤规范气化论辨证就是正气虚或/和邪气实辨证。
它可以统领中医全部辨证,使各种辨证方法得到统一。
气化论辨证程序步骤规范如下:1、病证是正气虚或/和邪气实?正气虚者属阴虚、阳虚、气虚(动气虚)、血虚(血气虚)、精少、营虚、津亏?邪气实者属风、寒、热(火、温、暑、燥、戾气)、水湿、痰饮、瘀血、滞气、逆气?邪气来自外感或内生,或内外合邪?2、虚实在何处?在表里、在六经、在营卫、在三焦、在经络、在脏腑或在某个局部。
3、正气和邪气的胜负和真假,正邪二者谁强谁弱,何多何少?哪方是主要的?虚实谁真谁假,哪个是本质的,是“至虚有盛候”,还是“大实有羸状”?任何病证,只要按照上述三个程序步骤,进行辨证分析,一一作出回答,定能得出全面完整准确的辨证证型。
胡臻中医气化疗法治疗下焦病证经验
胡臻中医气化疗法治疗下焦病证经验+倪小芬陈佳君袁拯忠1叶人1蔡慎初1胡臻“°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温州325000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温州3250003温州市中医院浙江温州325000关键词气化疗法下焦病证胡臻临床经验胡臻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国医名 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深人研究中医升阳学说,实 践并总结出一套中医气化疗法,主张临床辨证疾病的阳 化、阴化太过与不及,并结合气机的升降出人逆乱,治疗 多种内科疾病。
现将其运用气化疗法治疗下焦病证的经 验介绍如下。
1气化疗法理论来源气的变化,称为气化m。
气化理论学说始于《黄帝内 经》,形成发展于明清时期[2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诸 候》中提出“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人血 脉,以成骨髓也”[3]。
故气化的含义包括津液化为尿液,津液化为血、精的变化过程,故可以说气化是精、血、津 液转化的动力。
《素问•六节藏象论》:“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认为万事万物的变化及其规律皆来自于气 化。
胡臻总结提出中医气化疗法,是针对机体气化功能 失常、气机运行逆乱而设的一种治疗方法。
气化功能失 常包括了阴化和阳化的太过与不及;气机运行逆乱包括 升降出人的失常,引起脏腑、经络的功能紊乱和精血津 液代谢失常而出现的病理变化。
因此,胡臻提出了气化 病相应的治疗原则:调整阴阳,重在升阳降浊,燮理气 机,调和肝肺u]。
2中医对下焦病证的认识2.1下焦病证,多水瘀互结之证:元气的生成运行有赖 三焦的气化,尤其是下焦肾元。
《伤寒论•辨脉法》:“清 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
”浊邪侵袭人体以困阻下焦 为主3张仲景《伤寒论•平脉法》:“下焦不归者,则遗 溲。
”胡臻认为下焦发病,表现为津液疏布的异常,尤其 是二便异常。
津液失其流动,非其位则为邪,其浊者为阴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 工作室建设项目胡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函〔2019〕41号# 通讯作者:胡臻,E-mail:*****************邪,聚于下焦,导致下焦元气阻滞,水饮停聚,血行瘀阻,久则邪气胶着,临床多见水瘀互结之证。
中医基础理论气化
中医基础理论气化
气化:气的性质或形状变化、转移。
化:物极必化。
气化一词来源于《黄帝内经》。
首先理解认识,中医理论方法思维。
气,是指气本质属性与功能形式二者,才算是完整内容内涵。
气化是指气的形体人全身或脏腑组织结构及气功能运动形式新陈代谢。
气之形本为生命机体,气之运动变化为气机、气化新陈代谢循环。
哲理上,活体人的“气归形”,。
“气生形”,体内功能的合成代谢。
合成、分解代谢,是人体的生命体与机体功能表现。
因此,合成与分解不可偏失,气于形体之中,方为有生命之人。
气化,广其义,就是物质化学物理、生化与代谢。
……
“邪气“的新陈代谢规律呢?
是否一般样。
研究邪之环境与邪害科学。
…
中医学整体观念,天地人和一。
和为正气,失和为邪气。
… 整体观念,强调在分析、研究发展、生命现象的有关问题方式时,必须注重生命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联系性,以及生命体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联系性。
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
作者罗占光中医生。
五运六气理论的基石——气化学说
五运六气理论的基石——气化学说气化学说源自《内经》的运气理论,它贯穿整个运气理论,说它是五运六气理论学说的基石不为过,因此也是我们步入五运六气理论之门的钥匙。
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素问·天元纪大论》引《太始天元册》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摁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日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认为在广阔无垠的宇宙虚空中,充满着无穷无尽具有生化能力的元气。
中医学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的要素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也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
故《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难经·八难》曰:“气者,人之根本也”,《医权初编》曰:“人之生死,全赖乎气。
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气化,即气的生成变化,也就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总的来说,表现为“阳化”和“阴化”两个方面,所谓的“阳化”即是指“阳化气”;所谓“阴化”即“阴成形”。
人的生成,亦依赖于天地的气化,《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据《黄帝内经》所言,地设位,阴阳相推相荡,万物生化其中,天人一气而同构,是生命的客观实际。
人生于天地的“气化”,人体之内自然也存在合于天地的“气化”,同时人体内的气化也无时无刻不受天地气化的影响,我们称之为“天人相应”。
人生于天地气交之中,应天地气化而生成,因此天地的气化给了人两个系统,一个“阳化气”的系统,一个是“阴成形”的系统。
“阳化气”的系统集中表现在无形,但可以通过形质的变化来表达,可认知但不可量化与精确,其随生命存在而有,随生命消失而无。
气化中医学名词解释
气化中医学名词解释气化中医学,又称气动医学,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是中国古代多个系统医学思想的综合,它的扩展领域是以中国传统医学的观点来看待病因病机的一种医学理论。
它把脉诊和四诊作为调理身体状态的重要技术,把健康状态和身体机能紧耦合,把身体机能分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细胞激活系统、营养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排毒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精神系统等九个主要构成部分,把气调脏腑作为气化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因而又称气动医学。
气化中医学的基本理念是:身体机能由“气”来运转。
“气”和“血”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物质,它们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紧密联系着人体的健康和活力。
“气”是指身体内部所有细胞、器官、血液、淋巴和毛细血管内的气体,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有机体。
气调脏腑认为,人体的气运行在血、气、液三者的交替中,气的运行和血的运行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它们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气动医学的认识和理解源于中国古代的医学家的多样的观点,它的核心理念直接源自中国古代的《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把人体的机能、病症和症状归结为五脏六腑,并认为气是调节脏腑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这也是气动医学理论的基础。
气动医学认为,脏腑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物质交换系统是通过气体运动形成的“气动”作用形成的,它是指气体在脏腑之间的运动,由气体不断产生和转变构成的。
气涌动脏腑,催化其营养和功能的转变,从而为健康状态的保持提供动力。
气的涌动是以“发汗汗”、“冷热热”、“痛痛”、“腹痛痛”等方式出现的。
气的不足会导致病症,气的正常涌动则会有利于身体健康。
气动医学认为气体在脏腑之间传导的形式分为“气望”和“气入”两种形式。
气望指脏腑的气体的收集整理,其核心就是形成无穷无尽的气体流通道。
气入指的是气体流入脏腑,在器官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气体流动循环系统。
气动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身体有着良好的气体流动;气的运动不仅会影响血液和淋巴液的运行,而且会影响脏腑和器官的功能;气的堵塞会导致疾病。
气化中医名词解释
气化中医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就来聊聊气化这个中医名词!你知道啥是气化不?气化
就像是身体里的一场奇妙魔法!比如说,水变成水蒸气,这就是一种
气化的过程呀。
咱身体里也有这样神奇的气化呢!
就好比你吃进去的食物,经过消化系统的作用,变成了身体能利用
的营养物质,这难道不是一种气化吗?这就像把一块普通的石头慢慢
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一样!(就像厨师把各种食材变成美味佳肴一样。
)
中医里说的气化,还关系到我们的气血运行呢!气推动着血在身体
里顺畅流动,这就像是汽车有了充足的动力才能在路上飞驰一样。
(就如同河里的水有了足够的动力才能奔腾向前。
)要是气化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啦!身体就可能会出现各种毛病,就好像机器的零件
生锈了运转不顺畅一样。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看中医,那老中医就跟我讲气化的重要性。
他说:“气化正常,身体才能健康呀!”我当时还不太懂,后来慢慢了解才明白。
你想想,要是身体里的气化不正常了,那该多难受呀!
气化还和我们的情绪有关系呢!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气化好像也
更顺畅,就像阳光照耀下的花朵绽放得更加美丽。
(就像欢快的鸟儿
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可要是心情不好,气化也可能受到影响呢,就
像乌云遮住了太阳。
总之呢,气化在中医里可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呀!它关系到我们身体的方方面面。
咱可得重视起来,让自己的气化保持正常,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呀!我觉得气化就是中医的一个神奇之处,它让我们对身体的奥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医气化理论源流考》
中医气化理论源流考作者:沈红艺关键词:气化中医基础理论源流考证气化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古代元气论哲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从历代文献中整理研究有关气化的论述,探讨中医气化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为进一步研究中医气化、气机理论提供文献依据。
1中医气化说肇始于《内经》气化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后世医家都宗其旨来进行阐发,用以说明机体津液在生成、输布、排泄过程中,气与津液、津液化为尿液的生理机制。
在专论五运六气的《素问》七篇大论中还多处用了气化一词。
中所说的“气”,虽有“天气”、“地气”之分,但实质主要是指风、热、火、湿、寒、燥六气,亦即自然界的各种气候变化。
“化”,在《天元纪大论》中释为“物之生谓之化”、“在地为化,化生五味”等,故可以说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物性、物化现象。
故其“气化”含义,即指自然界各种气候的物化现象,自然界气候正常变化,其物化现象也正常,故《气交变大论》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
”此外,在《内经》中除了直接运用“气化”一词外,还有许多处虽未有气化一词,而实际内容是论述了“气化”的问题。
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夫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
”《素问·天元纪大论》也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这里的“生”、“化”、“极”、“变”,都是由于气的运动而发生的变化,说明没有气的运动,也就不可能发生变化。
故《素问·六微旨大论》强调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内经》在阐述人体生理时,虽未用“气化”一词,但也涉及到“气化”的内容,其中以“形与气”的转化问题更为突出。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
中医谈气化
中医谈气化当我们说到中国哲学关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时,我们说有二点,一是阴阳规律,一是普遍联系的规律。
其实凡是说问题,我们都要从两个方面去看待,这正是阴阳规律的普遍性。
现在我们要说的气血精津液也同样不可能脱离阴阳规律。
人体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注意这里我们是说的组成了,也就是结构,我们是说一个结构的整体,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人,完整的人应该是结构和属性两个方面。
属性我们将在藏象里说,我们现在只说结构里的一大部分。
人的结构同样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固定不动的,他们只会在一个地方长久下去而不会到另一个地方,比如手,就只能长在胳膊上,不能今天跑到头上,明天又跑到脚上,这成了怪物。
还有一部分是无处不到的,这就是气血精津液。
细心的人就会发现,这和人鬼学说里的话是如出一彻。
然而,以三才来看,人鬼学说说的是天,而此处将要说的却是地。
二者是截然不同的。
气血精津液有这样几个特点:一它们是无处不到的,也就是说它们广泛的参与了人体的所有生命活动,因此在人体的所有属性里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参与。
二它们运动的物质条件是管道,也就是说人体的固定结构说穿了就是各种各样组织构成的各种各样的管道,这些管道只要有结构的地方就有,所以气血精精津液才能无处不到。
三他们永远在运动之中,是不会停留的,他们停留的状态也就成了病态,他们的运动是人体能够运动的基础。
四他们虽然无处不到,也就是有气的地方,也有血、精、津、液。
但是他们的运行路径可以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循环,这是因为他们除了完成共同的功能外还要分别完成各自特殊功能的原因。
因为这样才有了他们单独瘀积而成病的现象,因为他们的无处不到,也才有了热邪这一病理邪气。
五他们只在固定结构内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是根源于固定结构的,没有固定的结构也就没有气血精津液,他们和固定结构的关系是阳与阴的关系。
六他们与五脏属性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每一个属性都是他们共同参与的结果。
明白了这些特性对我们深刻的理解他们是至关重要的。
对中医基础理论中气化理论教学的探讨
对中医基础理论中气化理论教学的探讨李星【摘要】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认为属于哲学范畴.气的概念被引入到医学领域后指的是自然万物构成的基础,是物质性的.气的理论是阴阳、五行理论的基础,气和气化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对气和气化理论的认识,是中医与现代医学最大的区别,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目前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气及气化的概念及理论,仅在"气血津液"章节中作为构成人体的精微物质来讲解,使学习者难以从应有的高度理解,并因此出现《中医基础理论》的教材中"脏腑"和"气血津液"两个部分在编排顺序上先后难以确定.如在教学中强调气的物质性,把气和气化理论与阴阳五行合篇,放在其之前论述,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并以此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则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中医理论,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8(033)013【总页数】4页(P1975-1978)【关键词】气;气化理论;教学【作者】李星【作者单位】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211008【正文语种】中文1 气和气化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础1.1 气的产生和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气一元论是重要的认识基础,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物质。
汉字最初的意义都是直观朴素的,往往是对自然状态的直接描述,其后则在其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深入和扩展,逐渐丰富,这是汉字发展的基本规律,“气”字也不例外,甲骨文中气字作,《说文解字》载:“气,云气也,象形”,段玉裁注:“象云起之貌”,其后“气”的含义沿着物质性和功能性两个方向发展和深化,后世在此基础上推演发展,将构成天地万物之基础名曰“气”,并随着“精”及“元气”概念的发展,气一元论渐成系统,用气、气化的观念解释世间万物的变化,揭示各种规律,气这个词演变成为中国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1],气化理论是在气的基础建立起来的对自然万物变化、转化状态的一种描述。
气化是古中医的灵魂
气化是古中医的灵魂汉唐之前的方子与汉唐之后的方子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不好懂。
明清时方的特点就是好懂,哪怕你是中医黑,只要看到方中有人参、鹿茸就是补益的方子。
只要看到方中有牛黄、犀牛角,就是清热解毒的方子。
医生与患者可以产生共鸣,你看,人参鹿茸、藏红花都给你用上了,坚持,再吃两个月,病就好了!患者也理解医生,这么好的药都用上了,病还好不了,不能怪医生,只怪自己的病太重了!郑钦安先生在《医法圆通·伤寒溯源解》中说:“气化二字乃《伤寒》书一部真机”。
经方组方的独特之处,就在气化上!“辛甘化阳,酸甘(苦甘)化阴”。
以甘草干姜汤这个小方为例,甘草味甘,干姜味辛,辛甘化阳,所以29条:“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他不是用性热的干姜复阳,而是用辛味的干姜与甘味的甘草,化生出第三方——阳气,用化生出的阳气“以复其阳”。
但是,甘草干姜汤又有个别名,“复阴汤”,在《金匮要略》中,“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
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
肺痿是肺中缺了津液,这里的甘草干姜汤与上面的甘草干姜汤不同,干姜改为炮姜,用火炮过的干姜色黑味苦,与味甘的甘草苦甘化阴,可以补肺中津液,所以称为“复阴汤”。
所以,汉唐之前的方子很少有用到后世时方那种补药的。
有人认为是后来才发现的什么什么药,其实是组方规则不同。
后世时方注重以形补形,汉唐经方注重气化,所有的阴阳气血不是用药物直接补,而是用方子的“化学反应”,用化生出来的阴阳来补。
一加一不等于二,等于三,辛甘化生出“阳”这个小宝宝,酸甘(苦甘)化生出“阴”这个小宝宝。
所以,桂枝汤作为群方之祖,并非浪得虚名,而是因为辛味的桂枝与甘味的甘草化生出阳,酸味(苦味)的芍药与甘味的甘草化生出阴,从本质上说,它是阴阳双补的方子。
而小建中汤也不是后世中医所说的温补脾胃的方子,因为它倍芍药,加饴糖,酸甘化阴的力量远甚于辛甘化阳的力量,它是侧重于补阴的方子。
气化论口诀
气化论口诀气化论口诀云生子整理气化论口诀:阴阳合一,水火既济,气化成。
气必借土(太阴脾己土、阳明胃戊土)木(厥阴肝木)之含蓄而能久存。
中医原本调平衡,阳化阴精成气形,阴阳合一是为气,气化百病不能生。
中医本质就是气,寒者热之气化成,热者寒之气化生,枯者温润气融融。
寒热错杂饮邪留,少阴少阳枢机求,不必他山药石求,祖宗明训记心头。
百病皆因气化停,气化之后去百病。
人身水火一团气,水多太阳是冰地,回阳化气冰解冻,春暖花开百病释。
阴阳合一气化成,阴阳分离生命终。
坎中一阳二阴抱,离中二阳抱一阴,坎离交媾既济成,八纯卦乾气融融,百病不生气化功。
阴阳合一气化成,阴阳分离生命终。
世人不知阴阳理,诊病辨证离其宗,不知元阳在阴中,附子干姜助其生。
不知阴盛虚阳升,却以湿热苦寒泄,虚虚实实难愈病。
口腥兼臭是阳虚,寒热驳杂中焦虚,真寒味腥真热臭。
口渴溲短大便干,此是阴亏需滋阴。
大便干结腹胀满,身热鼻干渴饮冷,急下存阴大承气。
口气腥臭寒热杂,寒多热少理中下,重加姜附来理中,寒去腥臭自然无。
妇人下焦味气腥,少腹喜暖腰痠痛,此是坎阳太虚弱,厥阳清气不上升,回阳化逆热气通,再加吴萸椒细辛,驱寒还能快几分。
有气神采必内含,精神矍铄难成病,小便淡黄便成形,若病也是真阳证,溲短便结饮喜冷,苦甘寒药可痊病;无气倦怠面色苍,小便清长大便溏,口渴也是喜热饮,畏寒蜷卧又懒言,理中四逆方可行。
阴盛便结要温润,麻黄附子细辛行。
阳虚津亏大便结,溲短便干面色青,麦味理中麻附辛,温润之后大便通。
阳气虚极是戴阳,上盛下虚溲清长,面赤足寒躁欲死。
汗出恶风头昏空,厥阴虚寒湿困中,当归四逆理中行。
虚阳外越四肢烦,溲清而频可决断,通脉四逆可回阳。
如要深知医中理,医《易》会通心中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气化理论源流考作者:沈红艺关键词:气化中医基础理论源流考证气化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古代元气论哲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从历代文献中整理研究有关气化的论述,探讨中医气化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为进一步研究中医气化、气机理论提供文献依据。
1中医气化说肇始于《内经》气化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后世医家都宗其旨来进行阐发,用以说明机体津液在生成、输布、排泄过程中,气与津液、津液化为尿液的生理机制。
在专论五运六气的《素问》七篇大论中还多处用了气化一词。
中所说的“气”,虽有“天气”、“地气”之分,但实质主要是指风、热、火、湿、寒、燥六气,亦即自然界的各种气候变化。
“化”,在《天元纪大论》中释为“物之生谓之化”、“在地为化,化生五味”等,故可以说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物性、物化现象。
故其“气化”含义,即指自然界各种气候的物化现象,自然界气候正常变化,其物化现象也正常,故《气交变大论》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
”此外,在《内经》中除了直接运用“气化”一词外,还有许多处虽未有气化一词,而实际内容是论述了“气化”的问题。
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夫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
”《素问·天元纪大论》也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这里的“生”、“化”、“极”、“变”,都是由于气的运动而发生的变化,说明没有气的运动,也就不可能发生变化。
故《素问·六微旨大论》强调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内经》在阐述人体生理时,虽未用“气化”一词,但也涉及到“气化”的内容,其中以“形与气”的转化问题更为突出。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
”这段原文比较概括地说明了饮食物“气”、“味”与人体的“形”、“气”、“精”之间的转化关系,这种物质之间气化为形、形化为气的过程,也就是气化的过程。
其他如《灵枢·营卫生会》关于“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气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的论述,这种水谷精微化生血液,实际上也是说明“形”、“气”之间的转化问题。
2隋唐时期,气化含义逐渐扩展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诸候》中指出:“膀胱象水,王于冬,足太阳其经也,肾之府也。
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气化分入血脉,以成骨髓也,而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
”巢氏在肯定膀胱为“津液之腑”的前提下,指明津液须经过气化,入脉为血,注骨成髓(精),入胞则为小便。
可见,这里的气化含义,远较《内经》广泛,不仅是指津液转化为尿液排出体外的机制,也包括了津液转为为血、精等过程。
唐·王冰在次注“气化则能出焉”时认为:“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泄;气海之气不及,则闭隐不通,故曰气化则能出矣。
”强调了“气海之气”施化的作用。
他还较全面地认为津液的代谢是肺、脾、肾、三脏的功能,补充了《素问·经脉别论》中仅提肺、脾而不及肾之论,他说:“水土合化,上滋肺气,金气通肾,故通调水道,转注下焦,膀胱禀化,乃为溲矣。
”其次,他在释《素问·水热穴论》时说:“肾主下焦,膀胱为府,主其分注,关窍二阴,故肾气化则二阴通,二阴闭则胃气满,故云肾者,胃之关也。
”强调肾的气化是关键。
3宋金元时代,气化论的进一步发展许叔微创“真火”蒸腾气化说,首次明确肾的气化为“真火”的作用。
“气化”属肾,王冰已论述于前,但明确以“肾气”——“真火”来“上蒸脾胃,变化饮食” (《普济本事方·消渴》)为许氏所首创。
许氏用“蒸化”喻“气化”,强调肾之真火在人体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转化中的作用。
他还形象地将肾气真火与脾胃的关系比喻为“鼎”与“釜”,如《普济本事方·二神园》中说:“譬如鼎釜之中,置诸水谷,下无火力,虽终日米不熟,其何能化。
”这里,许氏对肾的气化认识,从前人只重视其对水液的作用,发展到推动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显然较前进了一大步。
其次,许氏对“肾气真火”的论述,已寓有肾阳的含义,这对后世温补派的形成,“命门为气化之原”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刘完素发《内经》“六气气化”之论,创“六气兼化”之说,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寒类》中提出:“然六气不必一气独为病,气有相兼。
”可见刘完素的“六气兼化”说,是根据病邪性质的不同,而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性同而兼化,后人称为“同化”,如火热与风皆属邪,多兼化为病;其二是性异而兼化,如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常相兼而为病;其三是制甚而兼化,这是刘氏运用“亢害承制”的理论来说明六气的兼化关系,如“诸痉刚强,亢则害,承乃制,故湿过极,则反兼风化制之。
然兼化者,假象,而实非风也。
”这种兼化实是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故刘氏特别强调不可被假象所迷惑误治兼化。
李东垣创脾胃元气说,强调谷气上升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本,把他脾胃之气的盛衰常变与体内的各种气化过程联系起来,同时,认为水谷在体内的转化,是在脾胃之气的升清降浊中完成的,而东垣尤其重视其升发作用对气化的重要意义,认为人身的气化,合赖于“少阳春升之气”,而“少阳之气”得以升腾,又赖于“胃和”,少阳之气得到谷气之常,才能发挥其升腾作用,化生气血。
朱丹溪认为“相火”为人体气化之本为在《格致余论·相火论》中说:“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
”可见丹溪论为相火是万物生化之源,而对于人体来说,也基于相火之正常运动,才能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才能有正常的气化作用。
反之,相火之动失常,必然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丹溪虽未言明“气化”,但其实质内容是以“相火”为气化之本,亦为命门学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4明代,命门学说的形成促进了气化说的发展明代出现了命门学说、温病学说等新学派,特别是命门学说的形成,促进了气化学说的发展。
4.1气化之原在命门孙一奎的“肾间动气”说与张景岳的命门水火说,虽有所异,但均认为命门是气化之原。
如孙一奎根据《难经》之说,认为命门即是肾间动气,同时认为“肾间动气”来源于先天“有生之初”,通过气化而成形,他在《医旨绪余·命门图说》中论述:“盖人以气化而成形者,即阴阳言之。
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男女未判,……内含一真气,以为生生不息之机,命曰动气,又曰原气,禀于有生之初,以无到有。
”张景岳从总体上也认为“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在万物莫不由之。
”(《类经·摄生类》)在论及人体气化时则更明确指出:“然气化之原,居丹田之间,是名下气海,天一元气,化生于此。
”随着命门学说的发展,命门寓阴阳之说又渐趋统一。
与此同时,对于发生气化的关键在于“阳气之动”的认识也较一致。
如孙一奎认为:人之所以有生,全“赖此动气为生生不息之根,有是动则生,无是动则呼吸绝而物化矣”(《赤水玄珠·肾无痘辨》)。
赵献可以“走马灯”中之火作比喻,说明“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
火熄则寂然不动”(《医贯·内经十二官论》)。
张景岳虽阐述命门兼具水火,但更强调命门之火在气化中的作用,认为“阳旺则气化”(《景岳全书·命门余义》),他说:“凡属气化之物,非火不足以生。
”4.2“精气互化”之说更趋明确精气互化,在《内经》中虽已论及,但张景岳进一步明确了其互化过程就是气化过程。
他在《类经·阴阳类》中指出:“既云气归精,是气生精也,而此处又曰精化为气,是精生气也。
”在治疗上,用两仪膏以治精不化气,制参术膏以疗气不化精,佐证了“精气互化”之机理。
4.3“三焦气化”的提出在命门学说形成过程中,掀起了命门、三焦、相火之争,通过争议,对于“水气互化”的阐述更趋完善。
众多医家都主张“水道出自三焦,非气莫化”,非膀胱一腑之功能。
孙一奎在《赤水玄珠·痞闭遗溺不禁辨》中即提出“膀胱藏水,三焦出水”的观点。
赵献可认识到小便的生成和排泄过程,不仅仅与肾及膀胱的气化有关,而是一个涉及上、中、下三焦,肺、脾、肾多脏的复杂的过程,故率先明确提出“三焦气化”之说。
张景岳虽未明确提出“三焦气化”,但对于“水气互化”说的论述颇为清楚。
首先,他以为:“精即水也”(《求正录·大宝论》),所谓水气互化,与精气互化相雷同。
其次,景岳在论述水液代谢时非常重视肺、脾、肾之间相互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其制在脾”的作用机理。
如他在《景岳全书·肿胀》中说:“凡水肿之病,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
益水为至明,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4.4“膀胱气化”的新解明代医家肖京对膀胱“气化能出”和三焦“水道出焉”的差异作了探讨。
肖氏认为:“三焦既主相火,水道之出,无非禀气以为决也,不曰能出,而曰出矣!盖气本自化,不待化于气始能出也。
今津液主水,膀胱司水,水不自化,而化于气,此阴以阳为用,未免少费功夫,故不曰出焉,而曰能出焉。
”肖京,从“能出”和“出”的一字之差别来说明气和水的关系,并注重以气为主,如他又说:“今夫津液固全资气化,设使气一凝滞不运,则膀胱虽满积而不能出矣,气一虚陷无制,则膀胱不待积满淋沥频数,随泌而随出矣。
又气一浮越不守,则膀胱绝阳元气可化,津液随脱,便不知而自出矣。
”(《轩岐救正论·医论》)唐容川对于“膀胱气化”亦有新解,不仅认为为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而且在于膀胱之气载津液上达缘故。
如他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能》中说:“《经》所谓‘气化则能出’者,谓膀胱之气载津液上行外达,出而为汗,则有云行雨之象。
”在命门学说的形成过程中,有关气化的内容及其机理等均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广大医家所接受、理解和运用,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清代,气化说的新发展及泛化继明代医家全面讨论了“水气互化”、“三焦气化”说后,清代许多医家对此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在临床实践和理论探讨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
5.1对“水气互化”的发挥对“水气互化”的发挥,以唐容川最为突出,他以“气生于木,即能化水”来说明其的生理和病理。
生理方面,他在《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中指出:“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
脐下者,肾与膀胱,水所归宿地也。
”说明气在水中化生。
但他又认为肾和膀胱之水,不能自化为气,必须依赖心火的蒸腾才能化为气。
病理方面,他认为:“水化于气,亦能病气”,即一旦水的环流发生障碍,亦能影响气的运行而产生疾病。
反之,气的运动失常,也足以影响水液的代谢,故唐氏说:“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