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成语故事内容
经典儿童四字成语故事【7篇】
经典儿童四字成语故事【7篇】【篇1】经典儿童四字成语故事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
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
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
”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要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不过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
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篇2】经典儿童四字成语故事惊弓之鸟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与魏王在京台之下,看见有一只鸟从头顶上飞过。
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能够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
”“射箭能达到这样的功夫?”魏王问。
更羸说道:“能够。
”说话间,有雁从东方飞来。
当雁飞近时,只见更羸举起弓,不用箭,拉了一下弦,随着“咚”的一声响,正飞着的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于是,好奇地问更羸不用箭是如何将空中飞着的雁射下来的。
更羸对魏王解释说:“其实也没什么,我猜测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
”“你怎么知道这只大雁受过箭伤呢?”魏王更加奇怪了。
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16篇)
小学生成语故事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16篇)小学生成语故事篇11.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的北边。
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堵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就聚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铲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跳跳蹦蹦前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知道这件事后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年岁和剩下的力量,甚至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木,又能把山上的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孤儿。
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何必担忧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手里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
从此,冀州的南部,到汉水南岸,没有高山阻隔了。
2.凿壁偷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诵读一遍你家的书的机会。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匡衡最终成了大学问家。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0篇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 画蛇添足。
从前,有个人画了一条蛇,觉得还不够,就在蛇的腹部再加上了一双脚,结果画得太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度,不要画蛇添足。
2. 掩耳盗铃。
有个人偷了一口铃,藏在自己的耳朵里,却偏偏听不到铃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欺骗别人最终会害了自己。
3. 杯弓蛇影。
一个人在山林中行走,看见了杯子和弓箭的倒影,却以为是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自己的想象所迷惑。
4. 狐假虎威。
有只狐狸假扮成老虎,吓唬其他动物。
但最后被真正的老虎发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用虚假的力量去威胁别人。
5. 守株待兔。
有个农夫坐在树下,等着兔子撞树而死。
结果一只兔子真的撞死在了树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指望别人的幸运,要靠自己的努力。
6. 井底之蛙。
有只蛙住在井里,以为整个井就是世界。
后来看到了其他地方的蛙,才知道原来世界很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开阔的眼界,不要被狭隘的环境所束缚。
7. 画龙点睛。
一个画家画了一条龙,但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最后在龙的眼睛上点上了一点,龙就栩栩如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一个恰到好处的点睛之笔。
8. 鹤立鸡群。
一只鹤和一群鸡在一起,鹤觉得自己和鸡不一样,但鸡却觉得鹤和它们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不同的人注定要孤独一些。
9. 对牛弹琴。
有个人对着一头牛弹琴,牛当然听不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事要有一个合适的对象。
10. 杞人忧天。
有个人害怕天会塌下来,结果活得很辛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了虚无的事情而烦恼。
11. 隔岸观火。
有个人看见对岸的房子着火了,却只是站在那里看热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困难不要袖手旁观。
12. 胸有成竹。
有个人在心中已经有了成竹,所以最后做事很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
13. 一箭双雕。
有个人一箭射中了两只鸟,非常厉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一举多得。
14. 顺手牵羊。
有个人趁着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了一只羊。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篇)
儿童成语故事大全(10篇)1.儿童成语故事:孟母三迁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人称“亚圣”。
他三岁那年,父亲去世了。
开始,母子俩住在墓地附近,常看到出殡的场面,孟母怕影响他学习,把家搬迁到集市附近。
在集市常看到杀猪卖肉也不行,又搬到一所学堂附近。
孟子每天看到的是读书郎,就喜欢读书了。
于是,他们才住了下来,不再搬家了。
[注释]迁:迁移。
[提示]比喻注重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
2.儿童成语故事:目不识丁唐朝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
每当喝多了酒,他们就责骂士兵:“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
”后来被误传为“识一丁字”。
[注释]丁:指简单的字。
[提示]形容没有文化,一个字也不认识。
3.儿童成语故事:鹏程万里传说远古的时候,北海里有一只叫鹏的大鸟。
它的背就像泰山那么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层。
它在海面上击水而行,一去就是三千里。
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能飞出九万里。
[注释]鹏:传说中的大鸟。
[提示]比喻前程远大。
4.儿童成语故事:杞人忧天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常常看着天空发愣,吃饭不香,睡觉不着,站着不是,坐着也不是,不知不觉就消瘦了许多。
朋友问他怎么啦,他说:“要是天掉下来怎么办?”朋友开导他,天是空的,掉不下来。
他又担心太阳、月亮和星星岂不是要掉下来了吗?[注释]杞:地名。
[提示]比喻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5.儿童成语故事:人杰地灵唐朝诗人王勃应邀参加滕王阁落成的宴会,有人倡议为滕王阁做序,宾客纷纷推却。
王勃沉思之后,挥毫即书。
起初众人都一笑置之,但写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时,众人皆拍手叫好,夸赞他为当今的才子。
[注释]杰:才能超过一般人,杰出。
灵:特别美好。
[提示]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6.儿童成语故事:同甘共苦战国时,燕昭王继位之后,想恢复国力,为父报仇。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通用34篇)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经典儿童成语故事(通用34篇)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儿童成语故事(通用34篇),欢迎阅读!经典儿童成语故事篇1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
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篇2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
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
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
”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
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经典儿童成语故事篇3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
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
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幼儿的成语故事(通用23篇)
幼儿的成语故事(通用23篇)幼儿的成语故事1杞人忧天杞国有一个人,老是怕天塌下来,怕地垮下去。
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觉也不敢睡,饭也不想吃。
他的朋友看他老是担忧,倒替他担忧起来,跑去跟他说:“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大气。
你整天呼吸行动,都在大气里,干吗要担心它会塌下来呢?”那个人听了可更加担忧了,说:“照你这么说,天是很厚的大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全都要落下来吗?”朋友说:“这怕什么呢,太阳月亮和星星不过是大气中一些发光的东西,即使落下来也打不着人。
”那个人想了一会儿,觉得朋友说得有点儿道理,看来天真的不会塌。
可是他仍旧不放心,又问:“那么地垮了怎么办呢?”朋友说:“地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泥土。
你看东西南北,哪儿没有泥土。
你整天在泥土上走来走去,干吗要担心它会垮下去呢?”那个人听说地也不会垮,总算放下了心。
“杞人忧天”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有人为用不着担忧的事情担忧,可以说他是“杞人忧天”。
多余的担忧也可以说是“杞忧”。
幼儿的成语故事2闭门思过西汉昭帝时,燕人韩延寿在左冯翊担任太守。
有一次,他到高陵县巡视,碰到兄弟俩向他告状。
其中一个说:“我弟弟占了我的耕地。
”另一个说:“这地本来就是爹妈在世时分给我的,哥哥不讲理,硬说是分给他的。
”这件事,对韩延寿触动很大。
他十分惭愧地说:“我作为太守,是一郡之长,不能教化百姓,以致今天民众间发生骨肉争讼。
这既伤风化,又使贤人孝子受耻。
其责任在我身上,我应退职让贤。
”这天,韩延寿推脱有病,不再处理公务,独自一人呆在馆舍的一间房间里,闭上门,思考自己的过错(闭门思过)。
那告状的两兄弟知道韩延寿的上述举动后,深为之感化。
他们俩痛心疾首地流着泪,赤身前往馆舍向韩延寿请罪。
韩延寿见他兄弟俩已觉醒,并决心痛改前非,这才稍有喜悦之色;但他从这件事看到了自己身为太守而未能尽到责任的过失,也不禁仰天垂泪。
闭门思过,比喻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
幼儿的成语故事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关于他的名字有很多有趣的传说。
幼儿成语故事7篇_经典的幼儿成语故事
幼⼉成语故事7篇_经典的幼⼉成语故事经典的幼⼉成语故事,可以帮助⼩朋友更加有效地阅读。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幼⼉成语故事7篇,供⼤家参考。
幼⼉成语故事1南辕北辙从前有⼀个⼈,从魏国到楚国去。
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
楚国在魏国的南⾯,可这个⼈不问青红皂⽩让驾车⼈赶着马车⼀直向北⾛去。
路上有⼈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去,他⼤声回答说:“去楚国!”路⼈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你这是在往北⾛,⽅向不对。
”那⼈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他说:“⽅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要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极⼒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的不是那个⽅向,你路费多也只能⽩花呀!”那个⼀⼼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着呢!”路⼈⽆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的⼿,眼睁睁看着那个盲⽬上路的魏⼈⾛了。
那个魏国⼈,不听别⼈的指点劝告,仗着⾃⼰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向⼀意孤⾏。
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越远,因为他的⼤⽅向错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向,才能充分发挥⾃⼰的有利条件;如果⽅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
幼⼉成语故事2逼上梁⼭豹⼦头林冲,是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万禁军枪棒教头。
他为⼈忠厚正直、安分守⼰。
⼀天,林冲带着妻⼦去岳庙进⾹。
途中遇见花和尚鲁智深在耍六⼗多⽄重的浑铁禅杖。
众⼈齐声叫好,林冲也被吸引过去观看。
鲁智深与林冲两个好汉⼀见如故,结义为兄弟。
正在这时,侍⼥锦⼉慌忙报信说,林妻在路上被⽍徒拦截。
林冲急忙向鲁智深告辞,去岳庙追赶⽍徒。
林冲抓住⽍徒举拳要打时,发现此⼈原来是他的顶头上司、奸⾂⾼俅的义⼦⾼衙内。
⾼衙内⼀伙⼀看那⼥⼦是林教头的妻⼦,害怕打起来不是对⼿,便假惺惺地劝解:“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
小学成语故事15篇
小学成语故事15篇小学成语故事1(一)【买椟还珠】传说楚国有个珠宝商到郑国去卖珍珠,为了吸引顾客,他做一个很漂亮的用名贵木料做成的盒子,匣子还镶嵌着宝石和翡翠,看起来十分华贵。
一个郑国的买主抱着珍珠匣子便以高价买下,打开匣子取出珍珠还给楚国商人。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二)【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三)【拔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
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
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四)【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五)【黔驴技穷】从前贵州一带没有毛驴,有一个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怪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最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儿童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0篇
宁嬴回答说:“我看他长得相貌堂堂,举止有度,以为这人必是品德高尚的贵人。没想到他不说话还好,一张口就夸夸其 谈,让人讨厌。亏他还能出使外邦!他这个人虽然外表好看,但总是不务实,只怕会招来别人的怨恨。
“我跟着他,不但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反而可能遇到祸害。我越想越觉得跟着他走不靠谱,就离开了他。”
华而不实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阳处父到卫国去出使。在回国的途中,他经过鲁国的宁城,住在一家客店里。店主宁嬴看到阳处父长 得仪表堂堂,很有气势,心想他肯定品德出众,就对妻子说:“多年来,我一直梦想着能够侍奉一位品德高尚之人,但总是没 有找到这样的君子。现在,我觉得阳处父这个人挺好的,所以想投奔他,为他办事。”
磨杵成针
李白是唐朝有名的诗人。据说他年轻的时候,读书进步得很慢,他心里就不耐烦起来。有一天,他出门去玩儿,看见一个 老婆婆蹲在小溪旁边,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李白觉得很奇怪,就问:“老婆婆,你这是干什么?”老婆婆头也不回,一边 磨她的铁棒,一边回答说:“我在磨绣花针!”李白更奇怪了,又问:“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绣花针吗?”老婆婆说:“我今天 磨,明天磨,铁棒只会越磨越细,哪怕它磨不成绣花针!”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心里像开了窍。他从此刻苦用功,果然成了 一个很有文才的人。
想到这里,他马上召来开封府尹,对府尹说:“现在天寒地冻,我们这些有吃有穿有火烤的人就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 火烤的老百姓,肯定更加受不了。你现在马上替我去慰问他们,帮助他们迅速解决这个燃眉之急。”这位皇帝的意旨内容是 ——给京城所有高寿人瑞发奖金,超过100岁者赏赐金腰带。再赏京城鳏寡孤独以及贫穷者一千钱、米炭若干。
7.儿童经典成语故事精选
适合儿童经典的成语故事(10篇)
适合儿童经典的成语故事10篇适合儿童经典的成语故事(10篇)相信小伙伴们都学过很多成语,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适合儿童经典的成语故事,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适合儿童经典的成语故事【篇1】画饼充饥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卢毓[yù]的人,他是前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卢毓为人忠厚,学识渊博,魏文帝把他提拔为侍中。
在职三年卢毓对魏文帝曹丕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魏文帝最初不太高兴,但是后来见他忠心耿耿,踏踏实实,就提拔他做了吏部尚书。
接着魏文帝要卢毓推荐一个与他自己差不多的人接替侍中的职位,卢毓推荐了郑冲。
魏文帝说,郑冲这个人你不推荐我也知道,你重新推荐一个我不知道的人吧,卢玉推举了阮武和孙幽二人,后来魏文帝选择孙幽担任了侍中。
有一次,魏文帝对卢玉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在于选拔人才,选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不可能真正得到有才能的人,只能发现一般的人。
我认为好的办法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的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辨,虚实混淆。
后来,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现在人们就用画饼充饥来比喻只凭虚名空谈或者空想,借以自我安慰,而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适合儿童经典的成语故事【篇2】刻舟求剑从前,有个人带着一把宝剑坐船。
船才开出来,突然听见“扑通”一声,他的剑落到水里去了。
怎么办呢?他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个印记,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人很着急,对他说:“让我把船停下来,你快跳下去把剑捞起来吧!”可那个人却指着船说:“到了对岸再说吧,反正我在船上划了一条线,剑是从这儿落下去的,到时候从这里下去找就行啦!”划船的人说:“你的剑掉进了水里,剑又不会跟着船走,怎么还能在对岸找到呢?”那个人不听船夫的话,于是,船夫把船划到了对岸。
睡前成语故事哄小朋友【10篇】
睡前成语故事哄小朋友【10篇】成语是从人们日常使用的大量成语中精选出来的,这些故事的语言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孩子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睡前成语故事哄小朋友,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睡前成语故事哄小朋友(一)一鼓作气春秋时,鲁国与齐国发生战争。
齐军连续两次擂响战鼓发起冲锋,鲁军都按兵不动。
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进攻,将军曹刿才下令:“击鼓,进攻!”结果鲁军大胜。
曹刿告诉鲁庄公,敌军擂鼓三遍时士兵已乏力,而我军一鼓作气,所以能取胜。
[注释]鼓:指高的戏鼓。
作:振作。
气:指勇气。
[提示]比喻要鼓足干劲,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睡前成语故事哄小朋友(二)悬梁刺股战国时,苏秦发愤读书,深夜感到瞌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
后来终于成为那个时代的政治家。
汉朝的孙敬,为了不让打盹影响学习,用绳子系着头发,悬在屋梁上,一打盹,头皮就会被绳子扯疼。
他后来成为一位儒学大师。
[注释]股:大腿。
[提示]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睡前成语故事哄小朋友(三)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睡前成语故事哄小朋友(四)迎刃而解公元280年,西晋大将军杜预进攻吴国,十天内就攻占了许多城池。
他想乘胜进击,有人却主张明年再去攻打。
他说:“我军进攻士气低落的吴军,如同用刀破竹子,破了前面几节,下面的都会顺着刀口自动分开。
”于是他率军继续前进,终于灭掉了吴国。
[注释]迎:当着,碰上。
刃:刀口。
解:分开。
[提示]形容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毫无阻挡。
睡前成语故事哄小朋友(五)螳螂捕蝉春秋时,一个侍卫想劝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决定,就拿着一把弹弓在花园里走来走去。
适合儿童的经典成语故事10篇
适合儿童的经典成语故事适合儿童的经典成语故事10篇古代留下来的成语故事,对于孩子们来讲,不仅可以掌握一些简单的成语,同时,孩子们通过故事,还可以把握很多成语的意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适合儿童的经典成语故事,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适合儿童的经典成语故事【篇1】江郎才尽南北朝的时候,河南考城这个地方出了一个文学家,名叫江淹。
江淹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江淹读书十分用功,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写得一手好诗文,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文学家,人们称他为江郎。
不久他就受到了朝廷的重用,当上了大官,然而生活条件的优越,使江淹不愿再去刻苦读书,他也越来越脱离下层人民的生活。
因此到晚年的时候,文章不但没有写得更好,而且越来越退步,对此人们有很多传说。
有的说,有一次江淹外出乘船,在禅林寺旁边的河里,夜里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个自称是张景阳的人,向他讨回过去借的一匹绸缎,江淹便从怀里拿出自己身上剩下的几尺绸缎还给了他,从此江淹的文章水平就大不如前了。
也有人说,有一天江淹在凉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五色笔放在你那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
江淹摸了摸怀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就把笔还给了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
因此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
人们于是就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江郎才尽。
后来人们就用江郎才尽这个成语来比喻某人的才思减退或者本领用完的意思江是指的江淹,郎是古代人对男子的美称,才是才思、才情,尽是指的空、完的意思。
适合儿童的经典成语故事【篇2】励精图治公元前74年,西汉大将军霍光立刘询为汉宣帝,由于当时宣帝年纪小,因此一切朝政大事都有霍光独揽,汉宣帝只是个摆设。
霍光虽然掌握着大权,霍氏一门也被封为三侯,但是霍光的老婆仍然感到不满足,他为了使自己的小女儿成为皇后,竟然勾结御医杀害了许皇后。
公元前68年,霍光死后,当时的御史大夫魏相建议汉宣帝逐渐削弱霍氏的权利。
精选幼儿成语故事_经典成语故事5篇
精选幼⼉成语故事_经典成语故事5篇成语故事是中国所特有的⼀种⽂化,也是⽂化的⼀种精简诠释。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精选幼⼉成语故事,供⼤家参考。
幼⼉成语故事1【成语】:滥竽充数【拼⾳】: làn yú chōng shù【解释】:滥:失实的,假的。
不会吹竽的⼈混在吹竽的队伍⾥充数。
⽐喻⽆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成语故事】:滥竽充数这则成语的滥是失实,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的意思;竽是⼀种簧管乐器;充数是凑数。
指没有真才实学的⼈混在⾏家⾥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作⾃谦之辞。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内储说上》,齐宣王使⼈吹竿,必三百⼈。
南郭处⼠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以数百⼈。
宣王死,潜王⽴,好⼀⼀听之,处⼠逃。
战国时期,齐宣王⾮常喜欢听⼈吹竽,⽽且喜欢许多⼈⼀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到处搜罗能吹善奏的乐⼯,组成了⼀⽀三百⼈的吹竽乐队。
⽽那些被挑选⼊宫的乐师,受到了特别优厚的待遇。
当时,有⼀个游⼿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弟,名叫南郭。
他听说齐宣王有这种嗜好,就⼀⼼想混进那个乐队,便设法求见宣王,向他吹嘘⾃⼰是⼀名了不起的乐师,博得了宣王的欢⼼,把他编⼊了吹竽的乐师班⾥。
可笑的是,这位南郭先⽣根本不会吹竽。
每当乐队给齐宣王吹奏的时候,他就混在队伍⾥,学着别的乐⼯的样⼦,摇头晃脑,东摇西摆,装模做样地在那⼉吹奏。
因为他学得维妙维肖,⼜由于是⼏百⼈在⼀起吹奏,齐宣王也听不出谁会谁不会。
就这样,南郭混了好⼏年,不但没有露出⼀丝破绽,⽽且还和别的乐⼯⼀样领到⼀份优厚的赏赐,过着舒适的⽣活。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齐潜王继位,潜王同样爱听吹竽。
只有⼀点不同,他不喜欢合奏,⽽喜欢乐师门⼀个个单独吹给他听。
南郭先⽣听到这个消息后,吓得浑⾝冒汗,整天提⼼吊胆的。
⼼想,这回要露出马脚来了,丢饭碗是⼩事,要是落个欺君犯上的罪名,连脑袋也保不住了。
所以,趁潜王还没叫他演奏,就赶紧溜⾛了。
适合给孩子看的成语故事7篇
适合给孩子看的成语故事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导游词、学科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s, subject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适合给孩子看的成语故事7篇适合给孩子看的成语故事(7篇)对不熟悉的成语容易望文生义,就是看到某一成语时想当然地认为成语意思就是字面意思。
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5篇】
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生成语故事【精选5篇】篇一、小学生成语故事篇一李广是汉朝的名将,擅长骑射。
适合儿童的讲成语故事(15篇)
适合儿童的讲成语故事(15篇)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胸无点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
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适合儿童的讲成语故事1拒谏饰非【成语故事】:荀子(邯郸籍学都)经常探讨国家政体与管理的问题,他在《荀子.成相》这篇著作中写道:人世间的灾祸,往往就是愚昧无知而陷害忠良;而对于君主来说,没有贤臣辅佐,就像瞎子无人领路,不知走向何方。
荀子接着写道:君主愚昧无知,却又要独断专行,苟子接着写道:君主愚昧无知,却又要独断专行,苟且胜过他人,如果群臣又不予以谏诤,这就必然要遭到不幸。
如果说臣下的过失,那就是“拒谏饰非,愚而上同。
”即是说,拒绝谏诤,掩饰过失,这就是作为臣下的愚昧和过失,而这样的臣下和主上苟同,国家必然会引起灾祸。
荀子说,什么是无能?那就是国家多弊,君主疏远贤能,接近邪僻,忠臣没有出路,君主的地位也就要转移了。
荀子又写道,什么是贤能?那就是通达于君臣之礼,对上能尊敬君主,对下能顺从民意,君主真正能听贤臣之言,这样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荀子又说,君主的罪孽往往是由于谗臣当道,贤臣隐居,愚昧加愚昧,昏庸加昏庸。
这样,国家就必然要覆灭,君主必然要成为夏桀一类的贼子。
荀子这里所说的“拒谏饰非,愚而上同”,为后世许多政治家引为借鉴,汉唐时期还将此作为法律规范而列入法典之中。
适合儿童的讲成语故事2举案齐眉【成语故事】:东汉学者梁鸿回老家时,有许多女子想嫁给他,他都谢绝了。
哄小孩睡前成语故事【10篇】
哄小孩睡前成语故事【10篇】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哄小孩睡前成语故事,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哄小孩睡前成语故事(一)纸醉金迷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
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成语故事:唐朝时有一个高明的医生叫孟斧。
当时他住在国都长安,经常被请到宫中帮皇帝和妃子们治病。
因为经常出入皇宫,所以他对皇宫的一切很熟悉,尤其孟斧看到皇宫里的人们总是过着奢侈的华丽生活,更是印象深刻。
后来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叛变攻打长安,他吓得急忙逃出长安,躲到四川。
在四川,孟斧因为想念皇宫中的生活,就根据记忆,模仿皇宫的装饰布置自己的家。
他把家中布置的跟皇宫一样华丽,其中有一间光线很好的房间,孟斧把房间里所有东西的表面,全部都糊上一层黄金作成的薄纸。
在阳光的照射下,满屋子金光闪闪,让人觉得像是住在金子做成的屋子里。
所有到过这屋子的人都说:在这个屋子里休息一会儿,就会沉迷陶醉在满屋的金纸里。
哄小孩睡前成语故事(二)养虎为患解释: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
成语故事:远古的时候,地广人稀。
那时的人们除了种地之外,靠山近水的大都以渔、猎为生。
每当北风吹来,大雪飘飘之际,人们便进山打猎。
这次进山他们收获不小,竟用陷阱连着捕获了一雄一雌两只猛虎。
大家将两只猛虎绑住,一个猎人便循着猛虎的踪迹,在深山的洞穴里找到了一只小虎崽。
这只小虎崽还刚刚睁开双眼,连奶还没有断,他睁着双眼看着猎人,一点也不害怕。
猎人看到小虎崽毛绒绒、胖乎乎。
憨态可掬,分外喜爱。
猎人一时高兴便将小虎意抱回了家中。
猎人的妻子和小孩看到猎人带回一只小虎崽,觉非觉好玩,小孩子去抚摸小虎崽,小虎崽更不怕他,就与他玩耍开了。
小虎崽在猎人家人的饲养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长大,变成了一只大老虎。
但它并不伤人,吃饱了便在村里村外闲逛,逛累了就找个树阴趴下睡一觉,这样,人虎处得十分融洽,虎见人不避,人见虎也不躲,都习以为常。
简单的儿童四字成语故事(五篇)
简单的儿童四字成语故事(五篇)1.简单的儿童四字成语故事道听途说从前, 有一个叫毛空的人, 有一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艾子于是两个人便闲聊了起来。
毛空对艾子说:“有一户人家养的鸭子, 一只鸭子一次就下了一百多个蛋。
”“这不可能!”艾子不相信地说道。
于是毛空又说道:“我说错了, 不是一只鸭子, 实际上是两只鸭子一次下了一百多个蛋。
”“那也不可能!”艾子还是不信。
毛空又说道: “大概是三只鸭子一次下了那么多蛋, 我记不太清了。
”艾子还是不信, 结果毛空便一次次的增加鸭子的数量, 艾子实在听不下去了, 便对他说道: “你就不能把鸭蛋的数目减少些说吗?”可毛孔却坚持地说: “那不行, 宁可多说也绝不少说。
”接着, 毛空又对艾子说道:“上个月, 从天上掉下来一块肉, 这块肉有十丈宽十丈长。
”艾子依旧不相信地说道: “哪里可能有这样的事情?”毛空于是又说道: “是我记错了, 那大概是二十丈长宽吧!”艾子实在是受不了毛空的吹嘘, 便说道: “这世上哪里会有那么大的肉, 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掉到了哪里?你见到了吗?还有, 刚才说的那个鸭子是那户人家养的?”这时, 毛空尴尬地说道:“我也没有亲眼见到过, 都是从街上听来的。
”2.简单的儿童四字成语故事刻舟求剑从前, 有个人带着一把宝剑坐船。
船才开出来, 突然听见“扑通”一声, 他的剑落到水里去了。
怎么办呢?他想了半天, 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个印记, 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人很着急, 对他说: “让我把船停下来, 你快跳下去把剑捞起来吧!”可那个人却指着船说: “到了对岸再说吧, 反正我在船上划了一条线, 剑是从这儿落下去的, 到时候从这里下去找就行啦!”划船的人说: “你的剑掉进了水里, 剑又不会跟着船走, 怎么还能在对岸找到呢?”那个人不听船夫的话, 于是, 船夫把船划到了对岸。
这时, 那个人脱掉衣服, 从他划的那条线那里跳了下去, 可他捞了很久什么也没捞到。
小学简短成语故事11篇
小学简短成语故事11篇小学简短成语故事11篇小学简短成语故事1妙玉来大观园探望惜春,贾宝玉自作多情要去送妙玉,两人来到弯弯曲曲的园内小路上,听到潇湘馆内传来叮咚的琴声,两人坐在石头上听这凄惨悠扬的琴声,突然琴弦断了。
妙玉要回寺庙,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地回到怡红院中。
小学简短成语故事21、大公无私【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担任南阳县令合适,祁黄羊推荐解狐,晋平公问他怎么推荐仇人,他说任人唯贤,解狐不负众望。
朝廷缺一个军中尉,祁黄羊推荐儿子祁午,祁午也干得相当出色。
孔子说祁黄羊推荐人才真是大公无私。
2、神武挂冠【成语故事】南朝时期,梁国的陶弘景,自幼家贫,经过苦读而入仕,他没有当上大官,在一次求一个县官失败后,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十分厌倦,就于永明十年,他就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表辞官。
辞官后,他就隐居山林。
3、草木皆兵【成语故事】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企图消灭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击秦军。
苻坚登上寿阳城,看见晋君阵容整齐有些畏惧。
晋军用计围攻苻坚的秦军,秦军大败,在溃逃的过程中看到后边山上草木的阴影,都以为是追兵。
4、声色犬马【成语故事】隋炀帝的长子杨昭死后,次子杨湅就成为理所当然的太子,他远不及兄长那样有修养,他平时骄纵恣肆,行为不端,经常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同时好女色,同达奚通的小妾王氏勾搭成奸,又霸占妻子的姐姐元氏,真是无恶不作。
5、李郭同舟【成语故事】南朝时期,太原界休人郭太字林宗,出身贫寒,但他积极好学,到处游学。
游学到洛阳见到河南尹李膺。
李膺十分喜欢与他交往,一时传为佳话。
后来郭太要回家,京师很多学者来送行,郭太只与李膺两人乘船而行,送行的人说他们像一对神仙。
6、舍我其谁【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经常与学生们谈论一些治理国家的问题,他把儒家学说加以发挥,认为君主要仁爱,以仁治天下就像运转一个小泥丸一样容易。
学生问他为什么有些不愉快,孟子回答:“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7、水陆毕陈【成语故事】西晋时期,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外地商人而积累了万贯家财,他在京城做卫尉,大肆挥霍。
幼儿成语故事(通用20篇)
幼儿成语故事幼儿成语故事(通用2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过成语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成语?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成语故事篇1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马氏,由于父母早亡,年纪很小时就操办家中的事情,把家务料理得井然有序,亲朋们都称赞她是个能干的人。
十三岁那年,马氏被选进宫内。
她先是侍候汉光武帝的皇后,很受宠爱。
光武帝去世后,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马氏被封为贵人。
由于她一直没有生育,便收养了贾氏的一个儿子,取名为刘炟(dá)。
公元60年,由于皇太后对她非常宠爱,她被立为明帝的皇后。
马氏当了皇后,生活还是非常俭朴。
她常穿粗布衣服,裙子也不镶边。
一些嫔妃朝见她时,还以为她穿了特别好的料子制成的衣服。
走到近前,才知道是极普通的衣料,从此对她更尊敬了。
马皇后知书识理,时常认真地阅读《春秋》、《楚辞》等著作。
有一次,明帝故意把大臣的奏章给她看,并问她应如何处理,她看后当场提出中肯的意见。
但她并不因此而干预朝政,此后再也不主动去谈论朝廷的事。
明帝死后,刘炟即位,这就是汉章帝。
马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不久,章帝根据一些大臣的建议,打算对皇太后的弟兄封爵。
马太后遵照已去世的光武帝有关后妃家族不得封侯的规定,明确地反对这样做,因此这件事没有办。
第二年夏天,发生了大旱灾。
一些大臣又上奏说,今年所以大旱,是因为去年不封外戚的缘故。
他们再次要求分封马氏舅父。
马太后还是不同意,并且为此专门发了诏书,诏书上说:“凡是提出要对外戚封爵的人,都是想献媚于我,都是要从中取得好处。
天大旱跟封爵有什么关系?要记住前朝的教训,宠贵外戚会招来倾覆的大祸。
先帝不让外戚担任重要的职务,防备的就是这个。
今后,怎能再让马氏走老路呢?”诏书接着说:“马家的舅父,个个都很富贵。
我身为太后,还是食不求甘,穿着简朴,左右宫妃也尽量俭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
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
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
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
2.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
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
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
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
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
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3.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
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
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
”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4.夜郎自大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
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
”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
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
”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
”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
这个故事用来形容那些没有自知自明的人。
5.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古时候,有个烧木炭的老汉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青山,小的叫红山,老汉快去世时,把东岗分给了青山,把西岗分给了红山。
西岗树木稠茂,能烧很好的木炭,红山很勤快,整天辛辛苦苦地烧木炭,日子过得很富裕,但三五年后,树都被他伐光了,于是红山就在岗上种了庄稼。
不料一场暴雨冲走了红山辛辛苦苦种下的全部庄稼。
他没有吃的,只好去东岗投奔哥哥。
东岗原来树木稀少,但青山很会规划,他先把不成材的树木伐了烧炭,然后又种上新苗;他在岗下开荒种田,养牛喂马。
前几年生活很贫困,但三五年后,岗上树苗长大,岗下庄稼连片,牛羊成群。
下那场暴雨时东岗上因为为树木防护,所以庄稼一点也没受损害。
红山见哥哥这边山清水秀,一片兴旺,非常奇怪,就问哥哥其中的缘故,哥哥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说:“你吃山不养山,终究会山穷水尽;先养成山后吃山,才会山清水秀啊!”
后来,人们都称赞青山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6.开天辟地
远古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他们很想知道天地是怎样形成的。
渐渐地,他们创造出一个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形成,到处是一片混沌。
它无边无沿,没有上下左右,也不分东南西北,样子好像一个浑圆的鸡蛋。
这浑圆的东西当中,孕育一个人类的祖先——盘古。
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在这浑圆的东西中孕育成熟了。
他发现眼前漆黑一团,非常生气,就用自己制造的斧子劈开了这混混沌沌的圆东西。
随着一声巨响,圆东西里的混沌,轻而清的阳气上升,变成了高高的蓝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变成了广阔的大地。
从此,宇宙间就有了天地之分。
“开天辟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开始有人类历史,也用来表示前所未有,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7.此地无银三百两
古时候,有个叫张三的人,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积攒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
但他总是怕别人偷去,就找了一只箱子,把三百两银子钉在箱中,然后埋在屋后地下。
可是他还是不放心,怕别人到这儿来挖,于是就想了一个"巧妙"的半法,在纸张上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字,贴在墙角边,这才放心地走了。
谁知道他的举动,都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
半夜,王二把三百两银子全偷走了。
为了不让张三知道,他在一张纸上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贴在墙上。
张三第
二天早上起来,到屋后去看银子,银子不见了,一见纸条,才恍然大悟。
8.雕虫小技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韩朝宗的人,为人非常热心,常常帮助一些年轻人找到好工作,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一个叫做李白的年轻人写了一封信给韩朝宗,请韩朝宗帮忙介绍工作,信的最后写道:「。
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意思是说,恐怕我写的文章,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伎俩,不夠让大人欣赏。
这个谦虚的年轻人李白,后来可变成了一位鼎鼎大名的大诗人呢!
从此以后,大家就用“雕虫小技”来形容写文章或是做事情的时候,用的都是一些小技术而已。
9.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
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这个词语用了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10.画饼充饥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
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
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
由于修养高,行为好,而有名的,是不应该厌恶他们。
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
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
"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