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到1945历史回顾

合集下载

1919-1949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的大事记

1919-1949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的大事记

1919-1949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的大事记
1919年:五四运动
- 因巨大压力和不公平的对待,中国的学生和工人发动了五四运动。

- 这一运动呼吁民主、自由和社会正义,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契机。

1921年:中国的成立
- 中国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运动迈向新的阶段。

- 党的目标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927年-1937年:左右派之争
- 在这段时间里,内部出现了左右派之间的激烈斗争。

- 左派主张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发动革命,而右派则倾向于在城市中组织起义。

- 这场斗争导致了中国内部的分裂,但也为日后的红军抗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
-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积极组织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

- 党领导下的红军成为了战胜日本军队的重要力量。

- 抗日战争也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增强了在国内的影响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经过长达20年的艰苦斗争,中国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此年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运动进入全新的阶段。

- 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并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措施。

总结
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在1919-1949年期间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成立、左右派之争、抗日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等重要事件。

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运动为中国近代历史奠定了基础,并对今天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1919-1949大事年表

中国1919-1949大事年表
1936年5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
10月全国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2月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始
7月15日中共提出国共合作的抗日宣言
8月13日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
8月中共洛川会议,颁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1927年1月武汉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3月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
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在汉口)
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
12月11日广州起义
11月-
1949年1月淮海战役
12月-
1949年1月平津战役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而进军令,解放军渡江作战
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
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主革命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
1931年秋中央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三次反革命“围剿”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
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抗战

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年表

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年表

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年表辛亥革命 (1911年)- 辛亥革命爆发,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

-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 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五四运动 (1919年)- 因为巨大的国耻感和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中国爆发了一系列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运动。

-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和民主思潮。

北伐战争 (1926-1928年)- 国共两党合作,推翻了北洋政府。

- 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中央政权逐渐形成。

- 中山舰事件标志着国共矛盾的开始。

南京国民政府 (1928年)- 国民党在南京建立了中央政府。

- 蒋介石出任行宪总统。

日本侵华 (1937年)- 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 卢沟桥事变引爆了中日战争。

南京大屠杀 (1937-1938年)- 被称为二战亚洲血腥的"南京大屠杀"发生。

- 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了广泛的屠杀和强奸。

八年抗战 (1937-1945年)- 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抗战。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

- 抗战胜利,奠定了二战胜利的基础。

长征 (1934-1935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国民党的追剿下进行了长征。

- 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壮大并得到了更多人民的支持。

重庆谈判 (1945年)-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重庆进行了和平谈判。

- 双方达成停战协议,结束了国内冲突。

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 台湾回归中国。

结束语这篇文章对于中国近代史中的重大事件进行了年表式的梳理,包括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八年抗战、长征、重庆谈判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等。

通过这些事件的描述与整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在近代历史中所经历的艰难与抗争,也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1919-1949中国近代史总结

1919-1949中国近代史总结

1919-1949中国近代史总结
年,长城内外的抗战;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开始;193 5年,遵义会议,“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西安事变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1935年,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1937年,卢沟桥事
变,八一三事变,淞
沪会战,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正式建立,陕
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南京大屠杀;1938
年,台儿庄大捷,抗
日战争进入相持阶
段;1940年,百团大
战,枣宜会战;1942
年,中国远征军赴缅
日军对沦陷区疯
狂掠夺,官僚资
本膨胀,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萎缩
1940年,毛泽东撰写的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
党》《新民主主义论》
发表;1945年,毛泽东
在中共七大上做了《论
联合政府》的报告,毛
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国近代史事件过程简述

中国近代史事件过程简述

中国近代史事件过程简述一、鸦片战争(1839-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清政府在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二、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是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其领导人为洪秀全。

虽然曾占领南京,但最终被清政府镇压。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四、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80年代)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发起的自救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强国,但最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命运。

五、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加剧了中国民族危机。

六、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是光绪皇帝和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发起的改革运动,但最终因保守势力阻挠而失败。

七、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领导同盟会推翻满清政权,成立民主共和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八、民国初年(1912-1927年)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时期,国家政治动荡,分裂,民众疾苦。

此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

九、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基础。

十、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1924-1945年)国共两党合作抗敌,展开全民族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十一、国共内战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6-1949年)经过三年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战胜国民党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十二、改革开放至今(1978年至今)自1978年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强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本文简要梳理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展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大事年表

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大事年表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1919-1927-1937-1945-19491919-192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国民党一大)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国民党背叛革命,共产党进入农村;“九一八”事变;长征)1937-1945抗日战争(前期正面战场;相持阶段敌后战场)1945-1949解放战争(重庆谈判及旧政协;防御阶段;反攻及决战阶段)1919-192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五四运动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经过:前期:北京,学生(先锋),“外争主权(青岛),内惩国贼”后期:上海到全国,工人(主力),“三罢”(胜利)意义:初步胜利(拒绝签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政治舞台)。

1921,中共一大建党,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1922,中共二大,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建立人民民主的共和国)1923,中共三大,提出与国民党进行合作。

1924,国民党一大决定与共产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政治合作/党内合作)开始,国民大革命开始。

理论基础: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节制资本)”。

(对应民主革命纲领)1925,广州国民政府。

(孙中山去世)1926,北伐(高潮)(军阀: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

1927,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

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1927,国民党反动,共产党进村4月12日,“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国共合作开始破裂,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

7月15日,“七•一五”政变(汪精卫),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宁(南京)汉(武汉)合流。

8月1日,南昌起义,“第一枪”(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统治)8月7日,“八七会议”,反右倾(陈独秀机会主义)、总路线(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定秋收9月,秋收起义(毛泽东)10月,井冈山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军局部侵华,东北沦陷。

中国近代史下(1919~1949)

中国近代史下(1919~1949)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4年)
二、中共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24—1949)
(一)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 (二)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三)抗日战争(1937—1945年)
1. 社会主要矛盾 中日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
2. 抗日战争时期概况
阶段 日本 国民党 共产党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4年) 二、中共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24—1949) (一)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
(二)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1.社会主要矛盾 由阶级矛盾为主到 探索出新道路; (三句话) 进行了建设民主政治的探索; 政策的成功调整:从对国民党到对日,为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形成做贡献
(一)五四运动(1919年)——新阶级登台 ——新领导诞生、新指导思想 (二)中共成立(1921年) (三)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革命动力
二、中共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24—1949)
(一)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 (二)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三)抗日战争(1937—1945年) (四)解放战争(1945—1949年)
“国民经济建设 运动”鼓励发展 工农业交通民族 工业较快发展
1937-1945 年 抗日战争
1945-1949 年 解放战争
民族企业遭到 官僚及美帝国 主义打击,陷 入绝境
民族工业 萧条
抗战期间民族企 业遭到日军打击
1919年 1921年
1924年
1927年
1937年 1929-1933 年 席卷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的经 济危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4年) 二、中共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24—1949)

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事件回顾

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事件回顾

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事件回顾初中历史:中国近代史事件回顾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涵盖了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这段历史充满了各种重大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一些初中历史中关键的中国近代史事件。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起点。

当时,英国为了扩大鸦片贸易,以及推动中国市场的开放,发动了这场战争。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割让香港,开放五个港口,并支付巨额赔款。

这场战争的失败震惊了中国政府,也暴露了中国长期落后于西方列强的现实。

二、太平天国运动(1850-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这场运动由洪秀全领导,宣扬天父洪秀全理论和平等分田地的观念,迅速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虽然运动的目标是推翻清朝政府,建立太平天国,但其最终失败,清朝政府得以保持统治。

三、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变革尝试,旨在推进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发起了这场变法,试图通过改革来振兴中国。

然而,由于阻力和内外因素的干扰,变法最终失败。

这次失败显示了清朝政府无法解决中国社会各方面面临的问题。

四、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君主专制政体的终结。

革命爆发后,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推翻了清朝政权,宣布建立中华民国。

这场革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

尽管辛亥革命并未完全实现民主和稳定,但它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五、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青年学生运动,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典型代表。

这场运动起源于对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背叛感到愤怒,演变成了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运动。

历史中国革命史重要事件回顾

历史中国革命史重要事件回顾

历史中国革命史重要事件回顾中国革命史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本文将回顾中国革命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

1.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也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辛亥革命中,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近代化的历程。

2. 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也是中国现代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四运动源于对列强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和对中国出席凡尔赛和约的不满。

这一运动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现代化的追求。

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在上海法租界的一个秘密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形成了具体的纲领和组织机构。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南昌起义(1927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军事行动,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发端。

南昌起义的成功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武装斗争的新阶段,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5. 长征(1934年-1935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行军,最终到达陕北地区的一次历史性的远征。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内外敌人和实现军事转移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得以延续的关键。

6. 中国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全面战争。

这场战争对中国和世界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坚持抗战,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共同政治协商的历史性事件。

利用时间轴记忆法回顾历史事件

利用时间轴记忆法回顾历史事件

利用时间轴记忆法回顾历史事件历史是人类进步的镜子,通过回顾历史事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过去,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然而,众多的历史事件往往让人难以记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种有效的方法——时间轴记忆法,来帮助我们回顾历史事件,并准确地理解和理解这些事件。

时间轴记忆法是一种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将历史事件排列整齐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事件发生的顺序,以及不同事件之间的关联性。

下面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来说明如何利用时间轴记忆法回顾历史事件。

【时间轴一】1919年 - 凡尔赛和约的签署1929年 - 午夜横渡事件1931年 - 日本占领满洲1939年 - 阿道夫·希特勒入侵波兰1941年 - 日本轰炸珍珠港1942年 - 托布鲁克战役1944年 - 诺曼底登陆1945年 - 原子弹爆炸【时间轴二】1919年 - 凡尔赛和约的签署1929年 - 午夜横渡事件1931年 - 日本占领满洲1939年 - 阿道夫·希特勒入侵波兰1941年 - 日本轰炸珍珠港1942年 - 托布鲁克战役1944年 - 诺曼底登陆1945年 - 原子弹爆炸通过以上两个时间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时间、地点和事件的相关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1919年,凡尔赛和约的签署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给予了德国者的惩罚,还引起了德国民众的不满和恐慌。

这种不满最终导致了希特勒的崛起。

1929年,午夜横渡事件展示了日本海军的实力,也加剧了中日关系的紧张局势。

这一事件预示着日本对于东部亚洲地区的野心。

1931年,日本占领满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这个事件使得日本在东亚地区扩张势力,而国际社会对此毫无行动。

1939年,阿道夫·希特勒入侵波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次冲突让全世界陷入了战争的深渊。

1941年,日本轰炸珍珠港成为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这次袭击激怒了美国,使其正式参战。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

中国近代史发展脉络

约》
万平方公里土地。
甲午中日战争
通商口岸开设
(1894-1895) 日本 《马关条约》 工厂
影响 开始 进一步 大大
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
俄英
(1900-1901) 德意
美法
奥日
《辛丑条 约》
清政府保证禁止 中国成立反帝性 质的的组织
完全
四次战争中一些共性
• 都占领过中国当时首都的战争是:第二次 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放战争 (1945-1949年)
1919年五四运动
• 原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 时间:1919年5月4日 • 地点:北京(前期)上海(后期) •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主力:青年学生(前期)工人(后期) • 影响:无产阶级首次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
巨大作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共诞生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近代的屈辱历史
四次战争名称发动 源自订条约 国家易考点鸦片战争
英国
(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 争(18561860)
英法
《南京 条约》
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 场,和禁烟没关系
《天津条约》 火烧圆明园,俄
和《北京条 国强占中国150多
帝国主义侵华的特点
• 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 • 由取得经济权益转向取得政治权益 • 对于清政府,由敌视转向扶持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中国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 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 代表人物:中央:奕䜣 •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完整版)
1856年
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9月
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7-1858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
1858年
1、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1927年8月1日
2、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1897年
(1)德国强占胶州岛,掀起列强瓜分狂潮
(2)商务印书馆
1898年初
康有为呈递了《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4月,康有为创办保国会。
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开始
民用企业(官督商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
1869年
方举赞在上海开设发昌机器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70年代
清政府建成北洋水师
19世纪70至80年代
"边疆危机":英国从印度侵人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法国则从越南侵犯广西;俄国从中亚人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1915年12月25日
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形成护国运动。
1915年
袁世凯尊孔复古;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6年3月22日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大事件转折点记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大事件转折点记忆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大事件转折点记忆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标志着中国社会从封建王朝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转折点。

回顾这些事件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我们民族记忆的重视和珍视。

一、鸦片战争(1839-1842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第一次正面冲突。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不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赔款、开放五个沿海港口等不平等条约。

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败和日益衰落,以及中国在军事技术、政治制度等方面与西方列强的差距。

鸦片战争的失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促使中国开始认识到现代化的重要性,为后来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二、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变革,由慈禧太后下令实施。

这次变法试图以西方的法制和科学技术来改革中国封建社会,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如新设养路局、创办大学堂、颁布新文选等。

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和内外压力的围剿,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尽管如此,戊戌变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激发了中国人民追求进步的愿望,为后来的革命运动埋下了伏笔。

三、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彻底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爆发,随后各地响应,推翻了满清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的终结,揭开了中国近代史新的一页。

革命的胜利激发了中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愿望,为建设现代中国铺平了道路。

四、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运动。

这次运动是对中国战败后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对中国利益的无视以及对中国领土的割让表达的抗议。

运动中,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发起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五四运动激起了中国的爱国主义情感,并成为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次重要转折点,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新的动力。

湖南与韩国独立运动(1919~1945)

湖南与韩国独立运动(1919~1945)

湖南与韩国独立运动(1919-1945)高鹏【内容提要】1919年“三一运动”被镇压后,大批朝鲜半岛爱国志士流亡中国,在中国国民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继续从事反日复国的独立运动。

身处中国内陆的湖南,也在1919年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败亡投降前接纳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和一些党派团体从事独立运动;同时,湖南本土报纸也对韩国独立运动中的相关事项进行了系统报道。

上述既体现出韩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反映出湘人给予韩国独立事业的大力支持,是中韩两国在民族独立解放事业中并肩战斗的历史见证。

【关键词】韩国独立运动湖南报界韩国光复军【作者简介】高鹏,法学博士,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自1992年中国与韩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受此影响,与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并称远东三大革命的韩国独立运动也日益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在台湾学者已经对韩国独立运动进行先期研究之后,*本文系2016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湖南的韩国独立运动研究(1919-1945)+(项目编号:16YBA344)的结题成果$-137韩国研究论丛•总第#十% (2020&第二%"大陆学者也陆续推出了重量级研究成果,①关于韩国独立运动(史)的研究成果日渐丰硕$从结集出版纪念韩国独立运动相关议题的学术会议论文来看,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其他科研机构于1995年举办了“韩国独立运动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和“纪念韩国独立光复5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1999年举办了“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8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2002年举办了“申圭植与中韩关系国际学术会议”,并且于1996年、1999年和2003年在国内外分别结集出版为《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二十七年血与火的战斗一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80周年论文集》和《申圭植、闵弼镐与韩中关系》$ 2006年、2008年和2009年,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又分别召开了“金九与中韩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朝鲜义勇队创建7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与“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创建9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

党的发展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的发展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

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其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有:1919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中共诞生——民主革命从此焕然一新,有了新革命政党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的开始1931年九一八事件——中日民族矛盾开始1937年卢沟桥事件——全面抗战开始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中华民族崛起有了契机,国际地位提高1946年国共内战又开始——国共从合作走向对抗1949年新中国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1921~1927年:中共建立到国民革命失败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

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成为了历史必然。

1921年7月至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变”,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五四运动国共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二大”第一次会议会场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会址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底广州起义爆发中共一大会议后期,由上海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23考研毛概1919年到2050年时间轴

23考研毛概1919年到2050年时间轴

23考研毛概1919年到2050年时间轴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斗争。

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五口通商口岸》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1851年: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在南京建都,改称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1年:洋务运动开始。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1919年中国大事及其重大意义

1919年中国大事及其重大意义

第五阶段:解放战争 起讫时间:1945——49

1、1948.9—1949.1:经过辽沈、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部队被基本消灭, 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2、1949、4: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南京 解放,宣告国民党统治的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阶段的大事及 其重大意义
第一阶段: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三阶段:国共十年对峙 起讫时间:1927——1937





1、1927、4、12和7、15: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 导致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2、1927、4、18: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3、1928、6:南京国民政府对外发表宣言,发起 改订新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 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4、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结果:南京国 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 5、1931、9、18: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 洲国傀儡政权: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一五计划在苏联援助下提前完成建立起一批现代骨干企业能源基地和工业化原料基地为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使旧中国工业过分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初步得到改善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各阶段的 大事及其重大意义
第一阶段: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起讫时间:1919——1924
1、1919、5、4: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 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7、23:中共"一大"宣告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 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 新。
起讫时间:1949.10-1956.12

1919——1949的中国

1919——1949的中国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919——1949)一、五四运动:1919、5、41、原因:(1)根本原因——北洋政府的腐败统治。

(2)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2、过程:(1)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反帝反封)。

(2)第二阶段:6月初,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毫不妥协(含义?)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各阶层人民直接参与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①创办各类刊物。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除《新青年》外,还有《每周评论》等。

②翻译和撰写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文章。

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标志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010年:《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组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会和早期共产党组织。

④有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大力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导致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准备工作。

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1、条件:(1)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人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干部和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4)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共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上海、嘉兴2、内容:(1)党的最终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911——1919.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科学补习所等几个团体联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

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16字政治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这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集中概括。

1911年5月,清政府皇族内阁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民众的强烈反对,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保路运动就这样兴起了,四川省尤其强烈(造成成都血案),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

成为引发武昌起义的导火索。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攻占楚望台军械库),当夜占领武昌,三日之内,革命党控制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中华民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短短一个月,全国13个省和上海宣布起义,脱离了清政府的统治。

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独立各省代表在南京正式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但它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胜利的果实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政府多窃取。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袁世凯公然进行帝制复辟活动。

只当了83天的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6月,前清官僚张勋率“辫子军”北上,拥清废服役溥仪复辟,仅仅12天,就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破产了。

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

第一次护国运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第二次护法运动,4:1919——1927.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笼罩着大地。

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在思想上反思辛亥革命。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此外还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

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这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迫于压力,北洋政府释放了全部被捕的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胜利。

五四运动之后,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同时,中国工人运动持续发展。

迫切需要找到实现本阶级意志的精神武器。

1920年2月,陈独秀、李大钊交换了建党的意见,相约在北京和上海进行筹建活动,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来华。

他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召见李大钊、陈独秀等,介绍苏俄、俄共的情况,并认为中国可以组织共产党。

1921年7月23,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由于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最后一次会议决定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举行。

中国一大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取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规定了党员的条件的党的纪律等,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工人。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明确提出中国革命的具体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纲领,解决了分清敌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

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群众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1922年9,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的领导下,安源路矿1.7万工人举行大罢工,由于恰当的斗争策略取得了胜利。

但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举行同盟罢工。

2月7日,北京政府调动军警镇压罢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集中讨论了建立革命党统一战线的问题,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中共三大正确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有力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形成。

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一大。

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额三大政策。

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讨论了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

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的问题,制定了开展工农运动的计划,决定在全国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

国共合作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始于五卅运动。

1925年5月15日,日本资本家打死13人,打伤10人,捕捉53人,酿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

7月,广州革命政府改组,国民政府成立。

国民军叶挺独立团以及第七军一部,作为北伐战争的先遣队,拉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大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北洋政府军阀的崩溃,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慌,他们加紧寻找新的代理人。

当时人国民军总司令的蒋介石成为拉拢的对象。

于是在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蒋介石加快了分裂国共合作的步伐。

4月12日,蒋介石以清党的名义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

7月1日,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15日,正式与共产党决裂,在其辖区内开始对共产党员革命群众进行大范围的杀害。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告终。

5:1927——1937.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国内局势急转直下,中国革命形势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全所未有的困难。

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共产党内不少人在思想上、政治上陷入混乱状态。

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没有被吓到,一些追求进步、向往真理的人士,如:徐特立、郭沫若、贺龙、彭德怀在革命最危机的时刻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

大革命的失败,使共产党人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子啊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1927年七一五政变之后,国民党南京政府和武汉政府仍然互相对峙,经过几番周折,宁、汉合流。

1928年2月,南京政府改组,武汉政府不复存在。

随着奉系军阀张作霖被日本预埋的炸弹炸死之后,于12月29日,之子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北伐军3万多人,举行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立革命军队的开始。

它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

1927年9月毛泽东赶赴湖南,组织领导秋收起义,但起义军一开始在战略选择上有误,在进攻敌人力量强大的长沙时受挫,毛泽东于是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地区进军,10月抵达井冈山,并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之路,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王明“左”倾错误的指导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开始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

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我党依靠自己的力量及时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随后,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以异乎寻常的坚强毅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各种艰难险阻,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至此,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得长征胜利结束。

1928年6月召开的六大,在继续把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的同时,也明确肯定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是决定革命新高潮的更大的发展基础和重要力量。

6:1937——1945.8.15.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侵华的标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实行了14年的殖民统治。

1932年3月,日本关东军导演建立了伪“满洲国”建年号“大同”,溥仪就职。

2、华北事变:1935年,国民政府在河北、察哈尔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华北成为日军可以自由出入的“真空地带”,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为“华北事变”。

3、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挑起卢沟桥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

1938年12月,汪精卫叛国投敌。

1940年3月,汪精卫在日本操控下在南京成立了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国共两党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1937年8中共召开洛川会议。

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

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对于中国抗战的前途,国内有各种讨论。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亡国论”和“速胜论”。

对此,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

全国性抗战爆发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立即投入抗日斗争。

八路军开赴前线时,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军队作战。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等人的率领下,在平型关歼灭日军1000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歼灭战的第一个胜利。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百团大战。

此役严重打击了日军,增强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对于克服国民党顽固派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具有重要意义。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美、英等国对日宣战,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出席会议的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党员121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