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第一讲 绪论、弹簧单元
有限元介绍第一部分优秀课件
更精确,因而应用的范围更广泛。
但是,弹性力学也有其固有的弱点。由于研究对 象的变形状态较复杂,处理的方法又较严谨,因而解 算问题时,往往需要冗长的数学运算。但为了简化计 算,便于数学处理,它仍然保留了材料力学中关于材 料性质的假定:
2 有限元的应用范围 2-1 固体力学,包括强度、稳定性、震 动和瞬态问题的分析,线性和非线性 分析
2-2 传热学 2-3 电磁场 2-4 流体力学 2-5 金属成形过程的分析 2-6 焊接残余应力分析 2-7 热处理过程的分析
3 有限元的基本求解原理
3-1 材料力学与弹性力学 3-2 应力的概念 3-3 位移及应变,几何方程,刚体位移 3-4 应力应变关系,物理方程 3-5 虚功原理及虚功方程 3-6 单元刚度矩阵 3-7 整体分析 3-8 整体刚度矩阵的形式 3-9 支承条件的处理 3-10 求解方程
有限元介绍第一部 分
1 有限元的概念
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是将求解域看成是由许多称为 有限元的小的互连子域组成,对每一单元 假定一个合适的近似解,然后推导求解这 个域总的满足条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 这个解不是准确解,而是近似解,因为实 际问题被较简单的问题所代替。由于大多 数实际问题难以得到准确解,而有限元不 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适应各种复杂形状, 因而成为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
体所有各点的位移都远小于物体的原有尺寸,因而应变和转角 都远小于1,这样,在考虑物体变形以后的平衡状态时,可以 用变形前的尺寸来代替变形后的尺寸,而不致有显著的误差; 并且,在考虑物体的变形时,应变和转角的平方项或乘积项都 可以略去不计,这就使得弹性力学中的微分方程都成为线性方 程。
有限元入门ppt课件
有限体积法 (Finite Volume Method)
其基本思路是:将计算区域划分为一系列不重复的控制体积,并使每个网格点周围有一个控制体积;将待解的微分方程对每一个控制体积积分,便得出一组离散方程。其中的未知数是网格点上的因变量的数值。为了求出控制体积的积分,必须假定值在网格点之间的变化规律,即假设值的分段的分布的分布剖面。
1-2 应力的概念
作用于弹性体的外力(或称荷载)可能有两种: 表面力,是分布于物体表面的力,如静水压力,一物体与另一物体之间的接触压力等。单位面积上的表面力通常分解为平行于座标轴的三个成分,用记号 来表示。 体力,是分布于物体体积内的外力,如重力、磁力、惯性力等。单位体积内的体力亦可分解为三个成分,用记号X、Y、Z表示。 弹性体受外力以后,其内部将产生应力。
边界元法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边界元法是一种继有限元法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数值方法,与有限元法不同,边界元法仅在定义域的边界划分单元,用满足控制方程的函数去逼近边界条件。所以边界元与有限元相比具有单元和未知数少、数据准备简单等优点,但边界元法解非线性问题时,遇到同非线性项相对应的区域积分,这种积分奇异点处的强烈的奇异性,使求解遇到困难。边界元法在塑性问题中应用还比较少。
弹性力学 — 区别与联系 — 材料力学 弹性力学与材料力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同属于固体力学领域,但弹性力学研究的对象更普遍,分析的方法更严密,研究的结果更精确,因而应用的范围更广泛。 弹性力学 固有弱点: 由于研究对象的变形状态较复杂,处理的方法又较严谨,因而解算问题时,往往需要冗长的数学运算。但为了简化计算,便于数学处理,它仍然保留了材料力学中关于材料性质的假定:
塑性有限元常用软件
有限元分析课程 第一章 绪论PPT
其中: b.t.( y, g ) 与边界条件有关。)
14
若假设试探函数只选取一项,即
ϕ ( x ) = α1 ( x − x 2 )
5 易得 α1 = 9 ,则问题的近似解为 5 ϕ ( x) = ( x − x 2 ) 9 变分法的试探函数定义于整个求解域,且必须满足
23
转向机构支架的强度分析
24
动力分析
模态分析—计算线性结构的自振频率及振形. 谱分析—是模态分析的扩展,用于计算由于随机振动引起 的结构应力和应变 (也叫作响应谱).
整机的模态分析
25
谐响应分析—确定线性结构对随时间按正弦曲线变化的载 荷的响应. 旋转设备(如压缩机、发动机、泵、涡轮机械等)的支 座、固定装置和部件; 受涡流(流体的漩涡运动)影响的结构,例如涡轮叶片、 飞机机翼、桥和塔等。 瞬态动力学分析—确定结构对随时间任意变化的载荷的响 应. 可以考虑与静力分析相同的结构非线性行为. 显式动力分析—计算高度非线性动力学和复杂的接触问题。 用于模拟非常大的变形,惯性力占支配地位,并考虑所 有的非线性行为.
L=∫
b a
{ y( x)}
dy 1 + dx dx
2
L依赖于函数y(x)的形式,L随着曲线的形状而变化。L就是函 数y(x)的泛函。 12
假设试探函数为多项式: ϕ ( x) = α1 ( x − x 2 )+α 2 ( x − x 3 )+L +α n ( x − x n +1 )
P
meshing
P
第一讲有限元绪论
考虑微段dx,内力 N=q (L-x)
dx的伸长为
Δ(dx) N(x)dx q(L x)dx
EA
x截面上的位移:
x N(x)dx x q(L x)dx q
x2
u 0 EA 0
EA
(Lx )
EA
2
根据几何方程求应变,物理方程求应力。这里
应变
du q ε x dX EA(L X)
实验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结果真实可靠,通
常被当作产品最终定型的权威性依据。
实验方法也存在不足:
1)实验一定要在样品或样机试制之后才 能进行,成本高、周期长,并且只适合 批量生产的产品。
2)可以获得的数据量有限,无法对设计 提供更多的指导,更无法进行结构优化。
3)受实验手段的限制,有些参数无法测 准。
应力
σx
Eε x
q A
(L X)
有限单元法求解直杆拉伸:
1、离散化
2、外载荷集中到结点上,即把投 影部分的重量作用在结点i上
L1
1
L2
2
Li Li+1
i-1 i i+1
n-1 n
图 2-2
i-1
Li
i q (Li + Li+1)
Li+1
2
i+1
图 2-3
有限单元法求解直杆拉伸:
3、假设线单元上的位移为线性函数
五、数值分析与实验分析的比较
分析方法可分为理论计算和实验两大类。
1、基于实验的分析方法
指通过的实验测试获取需要的性能参数的 方法。这种方法获取不同的性能参数需要采用 不同的测试方法、仪器设备和辅助实验装置。 如:强度实验,可以采用电阻应变片及应变仪、 光弹涂膜或云纹栅、应变涂料等;扭转与弯曲 刚度实验则需要专门的实验台等等。
弹簧单元与梁单元实例计算
弹簧单元与梁单元实例计算1.绪论有限元法也叫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弹性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
五十年代初,它首先应用于连续体力学领域—飞机结构静、动态特性分析中,用以求得结构的变形、应力、固有频率以及振型。
由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有限单元法的应用已从线性问题扩展到非线性问题,分析的对象从弹性材料扩展到塑性、粘弹性、粘塑性和复合材料,从连续体扩展到非连续体。
关键词:有限元方法,数值求解,动态分析2.有限元方法2.1有限元法概述有限元法是把要分析的连续体假想地分割成有限个单元所组成的组合体,简称离散化。
这些单元仅在顶角处相互联接,称这些联接点为结点。
离散化的组合体与真实弹性体的区别在于:组合体中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接除了结点之外再无任何关联。
但是这种联接要满足变形协调条件,即不能出现裂缝,也不允许发生重叠。
显然,单元之间只能通过结点来传递内力。
通过结点来传递的内力称为结点力,作用在结点上的荷载称为结点荷载。
当连续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组成它的各个单元也将发生变形,因而各个结点要产生不同程度的位移,这种位移称为结点位移。
在有限元中,常以结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
并对每个单元根据分块近似的思想,假设一个简单的函数近似地表示单元内位移的分布规律,再利用力学理论中的变分原理或其他方法,建立结点力与位移之间的力学特性关系,得到一组以结点位移为未知量的代数方程,从而求解结点的位移分量。
然后利用插值函数确定单元集合体上的场函数。
显然,如果单元满足问题的收敛性要求,那么随着缩小单元的尺寸,增加求解区域内单元的数目,解的近似程度将不断改进,近似解最终将收敛于精确解。
2.2有限元法的优点1、物理概念浅显清晰,易于掌握。
有限元法不仅可以通过非常直观的物理解释来被掌握,而且可以通过数学理论严谨的分析掌握方法的本质。
2、描述简单,利于推广。
“有限元法基础及应用”补充义
“有限元法基础及应用”补充讲义一、弹簧单元与弹簧系统1、 弹簧单元分析 1)单元描述弹性系统受力平衡时,从中隔离出一个典型弹簧单元进行分析。
单元节点编号:j i ,节点位移(基本未知量):j i u u ,单元节点力(单元在节点处受到的作用力):j i f f ,已知弹簧的物理特性:∆⋅=k F其中:为弹簧力(拉伸为正)为弹簧伸长量,为弹簧刚度F u u k i j -=∆, 2)建立弹簧单元的有限元特性方程考虑弹簧元在系统中变形平衡时的条件:力平衡条件和弹簧物理特性,得到下列方程:ji i j j j i i j i ku ku u u k F f ku ku u u k F f +-=-==-=--=-=)()(写成矩阵形式:⎭⎬⎫⎩⎨⎧⎥⎦⎤⎢⎣⎡--=⎭⎬⎫⎩⎨⎧j i j i u u k k k k f f 上式的矩阵符号形式为:kd f =方程(1-2)或(1-3)称为弹簧单元的刚度方程,反映了单元特性,即节点力~节点位移之间的关系。
式(1-3)中:称为单元节点力列阵称为单元节点位移列阵称为单元刚度矩阵,,,⎭⎬⎫⎩⎨⎧=⎭⎬⎫⎩⎨⎧=⎥⎦⎤⎢⎣⎡--=j i j i f f u u k k k k f d k(1-1)(1-2)(1-3)3)弹簧单元刚度方程的讨论a. 有何特点?k对称、奇异、主对角元素恒正。
b . 么?中元素的物理意义是什k刚度矩阵元素的大小等于弹簧刚度。
从对方程(1-2)分析的分析可以看出,矩阵中某列的各元素代表列序号对应节点有单位位移,其它节点位移为零时,单元各节点上的节点力;某行的各元素分别是单元各节点的位移对行序号对应节点的节点力贡献系数。
因此,矩阵中任意一个元素ij k 的物理意义是:j 节点的位移对i 节点的节点力贡献系数,或者j 节点有单位位移,其他节点位移为零时,i 节点上的节点力。
c. 单元刚度方程可以求解吗?为什么?不可以。
单元刚度方程仅仅表征一个单元的力学特性,单元水平上无法确定单元节点位移。
有限元第一讲 绪论、弹簧单元
1 绪论
一、有限元是什么?
一般意义上,有限元法是一种求解连续介质、连续 场力学和物理问题的数值方法。是工程分析和科学
研究的重要工具。
该方法诞生于结构应力分析,目前广泛应用于固体 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磁场等连续域问题的 领域以及计算数学。
该方法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与计算机密切相关。
2个节点:
i, j
ui知弹簧力——位移关系:
节点位移:
节点力: 弹簧刚度:
F k
F 弹簧力,拉伸为正
u j ui — 弹簧伸长
k
考虑弹簧的特性和平衡关系有:
f i F k (u j ui ) kui ku j
f j F k (u j ui ) kui ku j
由于单元可以有不同的大小,形状和类型,因此可以求解复杂的工
程和科学问题。
2、数学上的理解
通过把求解区域剖分成数目有限的子区域(单元),设置节点上
的待求函数值(位移)为问题的基本未知量。在每个单元内用插值
的方法,根据待定节点位移假设出单元上简单位移分布,从而把一 个求解连续位移场的无限自由度问题转变成求解离散节点上位移值
(d):弹簧2内力
200 3 2 200( N )
F k2 k2 (u3 u2 )
2 2
(拉力)
4、练习题
对图示弹簧系统,求其总刚度矩阵
解
七、第一章要点回顾
1、弹簧单元刚度方程的建立 弹簧变形平衡
f i F k (u j ui ) kui ku j f j F k (u j ui ) kui ku j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完整版ppt课件
. 1
平面应变
• 4 变形协调方程
平面应力
平面应变
调和方程
由6个简化为1个
平面问题
方程数量: 平衡方程——2个 物理方程——3个 几何方程——3个
合计 8
未知量:
应力分量——3个 x、 y、 xy
应变分量——3个
x、 y z、 xy
位移分量——2个
u、v
合计 8
第三章 弹性力学问题求解方法简述
• 研究的内容:
– 外力作用下
应力、应变、位移
• 物体变形——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 弹性变形:
– 当外力撤去以后恢复到原始状态,没有变形残留,材 料的应力和应变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与时间无 关,也与变形历史无关。
• 塑性变形:
– 当外力撤去以后尚残留部分变形量,不能恢复到原始 状态,——即存在永久变形。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 不再一一对应,与时间、与加载历程有关。
1.3 几个基本概念
1. 外力 2. 一点的应力状态 3. 一点的形变 4. 位移分量
1 外力
• 作用于物体的外力可以分为3种类型: 体力、面力、集中力。
• 体力——就是分布在物体整个体积内部各个质点上的
力,又称为质量力。例如物体的重力,惯性力,电磁力等 等。
• 面力——是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例如风力,静水
大小和方向不同。
• 体力分量:将体力沿三个坐标轴xyz 分解,用X、
Y、Z表示,称为体力分量。
• 符号规定:与坐标轴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
负。 应该注意的是:在弹性力学中,体力是指单位
体积的力 。
• 体力的因次:[力]/[长度]^3
• 表示:F={X Y Z}
“有限元法基础及应用”补充义
“有限元法基础及应用”补充讲义一、弹簧单元与弹簧系统1、 弹簧单元分析 1)单元描述弹性系统受力平衡时,从中隔离出一个典型弹簧单元进行分析。
单元节点编号:j i ,节点位移(基本未知量):j i u u ,单元节点力(单元在节点处受到的作用力):j i f f ,已知弹簧的物理特性:∆⋅=k F其中:为弹簧力(拉伸为正)为弹簧伸长量,为弹簧刚度F u u k i j -=∆, 2)建立弹簧单元的有限元特性方程考虑弹簧元在系统中变形平衡时的条件:力平衡条件和弹簧物理特性,得到下列方程:ji i j j j i i j i ku ku u u k F f ku ku u u k F f +-=-==-=--=-=)()(写成矩阵形式:⎭⎬⎫⎩⎨⎧⎥⎦⎤⎢⎣⎡--=⎭⎬⎫⎩⎨⎧j i j i u u k k k k f f 上式的矩阵符号形式为:kd f =方程(1-2)或(1-3)称为弹簧单元的刚度方程,反映了单元特性,即节点力~节点位移之间的关系。
式(1-3)中:称为单元节点力列阵称为单元节点位移列阵称为单元刚度矩阵,,,⎭⎬⎫⎩⎨⎧=⎭⎬⎫⎩⎨⎧=⎥⎦⎤⎢⎣⎡--=j i j i f f u u k k k k f d k(1-1)(1-2)(1-3)3)弹簧单元刚度方程的讨论a. 有何特点?k对称、奇异、主对角元素恒正。
b . 么?中元素的物理意义是什k刚度矩阵元素的大小等于弹簧刚度。
从对方程(1-2)分析的分析可以看出,矩阵中某列的各元素代表列序号对应节点有单位位移,其它节点位移为零时,单元各节点上的节点力;某行的各元素分别是单元各节点的位移对行序号对应节点的节点力贡献系数。
因此,矩阵中任意一个元素ij k 的物理意义是:j 节点的位移对i 节点的节点力贡献系数,或者j 节点有单位位移,其他节点位移为零时,i 节点上的节点力。
c. 单元刚度方程可以求解吗?为什么?不可以。
单元刚度方程仅仅表征一个单元的力学特性,单元水平上无法确定单元节点位移。
有限元求解过程
Keae Fe [形式上与前面的一维弹簧相同]
e
e
与 1.2 节同样的思路可组集得到二维有限元的总体求解方
程 K a F ,其中 a 为 n 个结点的待求位移 ui ,vi
求解上述方程即可得到 n 个结点的位移 ui ,vi
(2)有限元求解的建模过程
绘制几何模型 施加位移边界条件 施加外力边界条件 建立材料库 选择本构模型 划分单元网格 计算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后处理及结果分析 ……
有限单元法求解基本过程
1 一维弹簧 1.1 弹簧单元方程
其中结点 1 和结点 2 的位移 u1, u2 为待求的基本未知量。
上述方程可进一步改写为:
求解此方程即可得到结点 1 和结点 2 的位移 u1, u2
1.2 多弹簧实例
该计算模型划分有结点 1、结点 2、结点 3、结点 4 共四个结点,相应的待求未知量为各结点的位
2 二维有限元分析示例
y x p
L
D
(1)有限元求解的基本思路(在有限元法课程中将详细讲述)
将该分析物体离散成单元网格
在每个单元上利用该单元各结点的位移 ui ,vi 得到单元
的插值函数 u Niui
根据最小势能与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的等价性,可推导得出
以 单元的 结点 位移 ui ,vi 为 未知 量的单 元刚 度方程
移 u1、u2、u3、u4 。
(1)各单元方程
将上述各单元按刚度贡献组集成一个整体刚度矩阵 K
(2)各结点自由度上的外力荷载贡献
组集即可得到整体荷载列阵 F
(3)各结点待求解的自由度向量
(4)总体求解方程
设四个弹簧的刚度均为 k (e) ,则本问题的总体求解方程为:
机械零件的有限元分析_02
k4 − k 4 K = 0 0 0
− k4 k1 + k 2 + k 4 − k2 − k1 0
0 − k2 k 2 + k3 0 − k3
0 − k1 0 k1 0
0 0 − k3 0 k3
总体刚度矩阵为:
[ K ]( G ) = [ K ](1G ) + [ K ]( 2 G ) + [ K ]( 3G ) + ... + [ K ]( nG )
k2 = − k 2
k [ K ]( 4 G ) = 4 − k 4
则总体刚度矩阵为:
[ K ]( G )
− k1 k1 − k k + k 1 1 2 = 0 − k2 0 0 0 0
0 − k2 k 2 + k3 − k3 0
0 0 − k3 k3 + k 4 − k4
例2 如图所示一弹簧系统,写出其整体刚度矩阵。 解:
k K1 = 1 − k1
k2 K2 = − k 2 k K3 = 3 − k3 k4 K4 = − k 4
− k1 k1
− k2 k2 − k3 k3 − k4 k4
第一章 弹簧单元
主要内容:
1. 刚度矩阵的基本概念 2. 单元刚度矩阵的推导 3. 整体刚度矩阵的集成方法 4. 如何采用矩阵方程求解
任取一弹簧单元 ,如图所示:
两个节点: 节点位移: 节 点 力: 弹簧刚度:
i j
ui u j fi fj
k
则定义单元刚度矩阵为:
根据节点处力的平衡可知:
f i = k (u i − u j ) f j = k (u j − u i )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弹簧、质量、阻尼振动系统的瞬态动力分析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弹簧、质量、阻尼振动系统的瞬态动力分析本文对振动系统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进行了阐述。
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0.0作为平台,对弹簧、质量、阻尼系统进行瞬态动力学求导与分析,详细论述了分析的过程,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得很好。
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制造业的信息化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0 振动力学简介振动是一种运动形态,是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
从广义上讲,如果表征一种运动的物理量作时而增大时而减小的反复变化,就可以称这种运动为振动。
如果变化的物理量是一些机械量或力学量,例如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应力及应变等等,这种振动便称为机械振动。
振动力学是指借助数学、物理、实验和计算技术,探讨各种振动现象,阐明振动的基本规律,以便克服振动的消极因素,利用其积极因素,为合理解决各种振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的一门科学。
振动是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是受外界激励而使系统包含的质量、弹性、阻尼等元件对外界激励的响应。
在所有科学领域和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振动,基于振动对工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在机械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建立振动模型;(2) 确定结构系统的动态特性;(3) 采用非比例阻尼方法准确估计系统的阻尼矩阵;(4) 基于实验数据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等方面。
1 振动系统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图1 振动模型关系图一般振动问题是由振动系统、激励和响应三部分组成,三者间的关系可表示为如图1所示。
振动问题的研究对象即为振动系统,外界激振力等因素叫做激励(输入),作用于系统使之产生振动响应(输出)。
振动问题就是从以上三者中,已知两个量来求解另一个参数。
瞬态动力学分析(也称时间历程分析)是用于确定承受任意的随时间变化载荷的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的一种方法。
可以用瞬态动力学分析确定结构在静载荷,瞬态载荷和简谐载荷的任意组合下的随时间变化的位移、应变、应力及力。
有限元第一讲 弹性力学基础理论
k
2 23
k323
kk111111
k112 k112
0 0
0
0 0
0 0 0
0
k
2 22
k
2 23
0
k
2 32
k
2 33
第一单元矩阵
第二单元矩阵
1.2.3.方程求解(约束条件的引入)
由前面可知,刚度矩阵是奇异阵,它的行列式值为0.矩阵的 逆不存在。故对应的线性方程组无定解,为什么?
FF43
1500 1500
11550000uu43
对弹簧1-2
对弹簧2-3
对弹簧3-4
1.2.5.实例
叠加这些方程为总的结构矩阵方程:
F1 ? 1200
FF32 F4
10 20 ?
答案是肯定的。
下面加以推导,每个弹簧单元的受力方程和单元 刚度矩阵如下:
FF12
ka ka
单元1
ka ka
uu12
FF32
kb kb
kb kb
uu32
单元2
1.2.2.组合弹簧的刚度矩阵
10 3000 20 1800
1800
3300
uu32
解得:u2=0.0103603m;u3=0.0117117m。将u1、u2、u3和u4代 入原方程可解得节点1和节点4处的作用力:
F1=-12.432KN;F4=-17.567KN
校核:F1+F4=-29.999KN=30KN。
有限元课件第1讲有限元方法概述-PPT精品文档
ui 1 ui u ( x ) ui ( x xi ) Li ui 第i结点的位移 xi 第i结点的坐标
第i个单元的应变 应力 内力
du ui 1 ui i dx Li
E (ui 1 ui ) i E i Li
EA(ui 1 ui ) N i A i Li
基本思路:分割-组合
将连续系统分割成有限个分区或单元(离散化) 用标准方法对每个单元提出一个近似解(单元分 析) 将所有单元按标准方法组合成一个与原有系统近 似的系统(整体分析)
这种分割-组合思想古而有之,如求圆面积。
圆面积
自重作用下等截面直杆的解
受自重作用的等截面直杆 如图所示,杆的长度为L, 截面积为A,弹性模量为E, 单位长度的重量为q,杆的 内力为N。
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是比较超前的。
我国力学工作者的贡献
陈伯屏(结构矩阵方法) 钱伟长、胡海昌(广义变分原理) 冯康(有限单元法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期,冯康等人在大型水坝 应力计算的基础上,独立于西方创造了有 限元方法并最早奠定其理论基础。--《数 学辞海》第四卷
1.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思路
试求:杆的位移分布,杆 的应变和应力。
材料力学解答
N ( x) q ( L x)
N ( x) q x ( L x) A A
q x ( L x) E EA du ( x) q x ( L x) dx EA
q x2 u ( x) ( Lx ) EA 2
2等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4进度安排?第1讲有限元方法概述?第2讲矩阵分析及弹性力学基础?第3讲弹性问题有限元方法?第4讲等参元和高斯积分?第4讲等参元和高斯积分?第5讲结构单元?第6讲材料非线性?第7讲几何非线性?第8讲有限元应用专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评估?出勤率10?课堂作业40?期末考试5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要参考书籍1
有限元ppt课件
y(xi )2 y(xi1) h
a x b x
y(xi1) 2 y(xi ) y(xi1)
h hi 2 i1
yi1 2 yi yi1 h2
(1 5)
x
13
将(1-4)(1-5)代入(1-3),得
yi1 2 yi h2
yi1
yi1 yi h
39
厚度为1的微分体,在水平方向拉
力F的作用下发生了位移 xdx
拉力表达式:
F xdy 1
x
x dy
拉力做的功:
dx
xdx
dW
1 2
F xdx
将F代入:
dW
1 2
x
x
dxdy
40
储存在微分体内的应变能:
x
x dy
dU
dW
1 2
x
x
dxdy
单位体积内的应变能:
17
因此有 y(x) (x)
试探函数中所取的项数越多,逼近的精度越高。
将试探函数代入式(1-9),可以得到关于n个待定系数
的泛函表达式,简记为 I y(x) I(1,2,3, ,n)
根据多元函数有极值的必要条件,有
1
I (1,2 ,3,
2
I (1,2 ,3,
机械工程有限元法基础
1
有限元法是根据变分原理求解数学物理问题的一 种数值方法.
它从最初的固体力学领域 拓展到了
发展到了
从简单的静力分析
电磁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声学等领域
动态分析,非线性分析,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等复 杂问题的计算
有限元法概论
u2 2P k1 = u3 2P k1 +P k2
弹簧系统( 弹簧系统(二)
弹簧(Spring)单元小结 弹簧(Spring)
每个节点1 每个节点1个节点自由度 u 2个节点 i, j 1个输入参数 k 每个节点1 每个节点1个节点力 f 单元刚度矩阵 K e = k −k −k k
例1
单元刚阵 总刚的组装
−k1 k k K = 1 , K 2 = 2 −k −k 1 k1 2
有限单元的类型
一维单元
弹簧、桁架杆、 弹簧、桁架杆、梁、管道等 单元
二维单元
平面问题、薄膜、 平面问题、薄膜、板壳等单 元
三维单元
实体单元
著名有限元法商业软件
ANSYS、MSC-NASTRAN、 ANSYS、MSC-NASTRAN、COSMOS
通用(结构、 通用(结构、热、电磁;线性、非线性) 电磁;线性、非线性)
弹簧2 弹簧2 的受力
f 2 = − f 2i = f 2 j = 200 (N)
杆件系统的有限元法( 杆件系统的有限元法(一)
y
杆(Bar)单元——二维 Bar)单元——二维
f ′ 1 −1 ui′ i =k f j′ −1 1 u ′j
总体节点力列阵
总体节点自由度列阵
0
− k2
0 u1 F1 −k2 u2 = F2 k2 u3 F3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有限元弹性力学基础知识[1] (2)
这种方法叫做 直接刚度法
0 k2
− k1 − k2
⎤ ⎥ ⎥
⎪⎨⎧uu12
⎫ ⎪ ⎬
− k2 k1 + k2 ⎥⎦4⎪⎩9u3 ⎪⎭
直接刚度法的简洁计算
1
3
[ ]k1
=
⎡ k1 ⎢⎣− k1
− k1⎤ 1
k1
⎥ ⎦
3
1
k1
[K]= 0
3k2 ⎢⎣− k2
− k2 ⎤ 3
k2
⎥ ⎦
Design (CAD)
Virtual Test (CAE)
Build
Redesign
Redesign
Test
有限元法是CAE的核心部分。
3
美国科学院技术委员会资料
CAE技术可提高产品质量5-15倍、增加材料利用率25%、降 低工程技术成本13%-30%、降低人工成本5%-20%、缩短产 品设计试制周期30%-60%、增加分析问题广度和深度的能力 3-3.5倍等。
总体节点位移向量
45
总体刚度矩阵集成的原则 1、节点位移要协调 2、节点处受力平衡
46
3、 直接刚度法组装总体刚度矩阵
单元1
⎪⎧ ⎪⎩⎨
f1(1) f3(1)
⎪⎫ ⎪⎭⎬
=
⎡ k1 ⎢⎣− k1
− k1 k1
⎥⎦⎤⎪⎩⎪⎨⎧uu13((11))
⎪⎫ ⎪⎭⎬
在第2行和第2列加零行零列
⎧ ⎪ ⎨ ⎪ ⎩
⎪⎫ ⎪⎭⎬
单元2
⎪⎧ ⎪⎩⎨
f3(2 f 2(2
) )
⎪⎫ ⎪⎭⎬
=
⎡ k2 ⎢⎣− k2
− k2 k2
⎥⎦⎤⎪⎩⎪⎨⎧uu32((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个节点:
i, j
ui , u j
fi , f j
已知弹簧力——位移关系:
节点位移:
节点力: 弹簧刚度:
F k
F 弹簧力,拉伸为正
u j ui — 弹簧伸长
k
考虑弹簧的特性和平衡关系有:
f i F k (u j ui ) kui ku j
f j F k (u j ui ) kui ku j
fi k f j k
k ui k u j
f kd
2、弹簧系统的集成 1)列节点平衡方程法
F1 f11 F2 f 21 f12 F3 f 22
系统节点 平衡条件
f i F k (u j ui ) kui ku j f j F k (u j ui ) kui ku j
从涉及的领域来看,包括:机械、电子、通信、航空航天、汽车、 土木等几乎所有常规工程部门,以及地质力学、医学、家电、农 业、食品工业……
源于有限元技术的CAE行业,已经成为富有生命力的高新技术产 业,涉及到工程软件、工程咨询、培训等领域。
二、弹性力学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1、物理上的理解
将连续体分割(离散)为有限个、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联结在一起的
小单元的组合体(单元之间在节点处铰接)。用该离散结构(单元组 合体)近似代替原来的连续体。如果合理地求出各小单元的力学特性, 就可以求出单元组合体(离散结构)的力学特性,从而在给定的载荷 和约束条件下求出各节点的位移,进而求出各单元的应力。
上面方程写成矩阵形式:
或
KD F
(弹簧系统的平衡方程)
K
—— 弹簧系统的结构总刚度矩阵 —— 系统节点位移列阵 —— 系统节点载荷列阵
D
F
讨论:(1) K 有那些特点和性质? (2)上述方程能求解吗?
方法2:
将单元刚度方程扩大到整体规模:
将上面的矩阵方程叠加,得到:
代入前面节点平衡条件,得系统节点平衡方程:
由于单元可以有不同的大小,形状和类型,因此可以求解复杂的工
程和科学问题。
2、数学上的理解
通过把求解区域剖分成数目有限的子区域(单元),设置节点上
的待求函数值(位移)为问题的基本未知量。在每个单元内用插值
的方法,根据待定节点位移假设出单元上简单位移分布,从而把一 个求解连续位移场的无限自由度问题转变成求解离散节点上位移值
合才能形成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手段,有效地解决问题。
五、本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涉及弹性力学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解决工 程中的力学问题和产品设计问题提供一个初步基础, 以及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入门。
六、引例——弹簧单元
弹簧是宏观上最简单的弹性元件。
1、一个弹簧单元的分析
系统平衡方程
3)给定载荷和约束条件下的求解
设边界条件为:
u1 0 F2 F3 P
则节点平衡方程为:
该方程展开后分为2个部分:
未知量为2个节点位移: u2 , u3
一个支反力: F1 解上面方程得:
3、举例:弹簧系统
已知条件:
求:(a) 系统总刚度矩阵
(b) 节点2,3的位移 (c) 节点1、4的反力 (d) 弹簧2中的力
解:
(a) 各单元的刚度矩阵为:
应用前面的叠加方法,直接得到弹簧系统的总刚度矩阵:
或
总刚度矩阵特征:对称,奇异、带状、稀疏
由前面的做法,可得到弹簧系统的节点平衡方程:
(b):先施加位移边界条件 将
u1 u4 0 带入平衡方程后,第2,3方程为:
求解得:
(c):由第1,4个方程求得支反力
可以预计,随着现代力学、计算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不 断发展,有限单元法作为一个具有巩固理论基础和广泛应用效 力的数值分析工具,必将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发 挥更大的作用,其自身亦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用有限元法解决问题涉及到力学、数学和数值分析方法、计算
机软件、计算机硬件、关于应用对象的知识。上述方面相互结
F1 k1u1 k1u2 F2 k1u1 (k1 k 2 )u2 k 2u3 F3 k 2u2 k 2u3
单元特性
KD F
系统平衡方程
2)单元方程扩大相加法 单元特性
F1 f11
相加
F2 f f
1 2
2 1
系统节点 平衡条件
F3 f 22
KD F
1960年Clough进一步处理了平面弹性问题,并第一次提出了“有 限单元法”的名称,使人们开始认识了有限单元法的功效。
70年代开始有限元软件在大型计算机上应用。 80年代以后在工作站、微型计算机上应用,开始有前、后处理系 统。
90年代以后能够分析大型结构系统、解决复杂问题,在各行业普
及。
3)上面方程可以求解吗?为什么?
2、弹簧系统
各单元的特性分别为:
单元1:
单元2:
按两种方法装配系统特性: 方法1: 分别考虑节点1,2,3的力平衡条件(节点力与节点外 载荷的平衡):
F1 f11 F2 f f
1 2 2 1
F3 f 22
把单元特性代入,得到:
F1 k1u1 k1u2 F2 k1u1 (k1 k 2 )u2 k 2u3 F3 k 2u2 k 2u3
部分著名商业有限元软件
有限元法是一项极具生命力和应用前景的技术,除了计算机技 术的发展外,其根本原因是该方法的固有优点:
1) 有限元法的离散化思想和高度的灵活性提供了对于复杂连续介 质问题求解的可能性;
2)有限元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对于边界条件处理的简单化和程 式化、不同单元类型的配合使用给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的发展 提供了可能性。
R
X
Z
Fig. 3.2 The femoral head local coordinate system,1 (longitude) and 2 (latitude) R Locate the resultant force,
的有限自由度问题。通过变分原理和定解条件(载荷、约束)求出
这些未知节点位移,进而近似地求出每个单元区域上的位移、应力、 应变。
显然随着单元数目的增加,也即单元尺寸的缩小,或者随着单元
自由度的增加及插值函数精度的提高,解的近似程度将不断改进。 如果单元是满足收敛要求的,近似解最后将收敛于精确解。
(d):弹簧2内力
200 3 2 200( N )
F k2 k2 (u3 u2 )
2 2
(拉力)
4、练习题
对图示弹簧系统,求其总刚度矩阵
解
七、第一章要点回顾
1、弹簧单元刚度方程的建立 弹簧变形平衡
f i F k (u j ui ) kui ku j f j F k (u j ui ) kui ku j
总之,有限元法最根本的思想是用简单的元件构筑
复杂的对象,或者把复杂的对象分解为细小简单的
元件——离散化或分片。
三、有限元法的发展历史
从应用数学角度来看,有限单元法基本思想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柯 朗(Courant)在1943年的工作,他第一次尝试应用定义在三角形 区域上的分片连续函数和最小位能原理相结合,来求解St.Venant 扭转问题。他把这种方法称为变分问题的瑞利 -里兹(RayleighRitz)法。后来,Courant的工作被遗忘了,直到工程师们独立发 展了这一方法。 一些应用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由于各种原因都涉足过有限 单元的概念。但只是到1960年以后,随着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广泛 应用和发展,有限单元法的发展速度才显著加快。
3、有限元法求解的步骤
1)将结构划分成单元结合体——离散化; 2)建立单元上各种量之间的关系——单元特性分析; 3)将单元特性进行集成,获得结构的整体特性和平衡方
程——整体分析;
4)解代数方程组求节点位移,求解单元应力应变;
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第1)步之前需要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第4)
步之后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估。
有限元法基础及应用1 绪论一、有限元是什 Nhomakorabea?
一般意义上,有限元法是一种求解连续介质、连续 场力学和物理问题的数值方法。是工程分析和科学
研究的重要工具。
该方法诞生于结构应力分析,目前广泛应用于固体 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磁场等连续域问题的 领域以及计算数学。
该方法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与计算机密切相关。
写成矩阵形式:
fi k f j k
矩阵符号形式:
k ui k u j
f kd
——弹簧单元刚度方程
上式中:
k 弹簧单元的刚度矩阵 d 单元节点位移向量 f 单元节点力向量
刚度方程讨论: 1)
k 2) k
有什么特点? 中元素代表什么含义?
现代有限单元法第一个成功的尝试,是将刚架位移法推广应用于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这是Turner,clough等人在分析飞机结构时 于1956年得到的成果。他们第一次给出了用三角形单元求得平面 应力问题的正确解答。三角形单元的单元特性是由弹性理论方程 来确定的,采用的是直接刚度法。他们的研究工作打开了利用电 子计算机求解复杂平面弹性问题的新局面。
四、有限元法当前应用概况
从学科领域看,当前,有限元法的应用已由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扩 展到空间问题、板壳问题;由静力平衡问题扩展到稳定问题、动 力学和波动问题;分析的对象从弹性材料扩展到塑性、粘弹性、 粘塑性和复合材料等;从固体力学扩展到流体力学、传热学、电 磁场等连续介质力学和物理领域;从线性分析发展到非线性、强 非线性、多重非线性;从单一场分析发展到多物理场偶合分析, 如流-固偶合分析、热-机偶合、电磁-机偶合等。 从起的作用看,已从问题求解、分析和校核扩展到产品优化设计、 系统识别等综合性应用;从用于产品的设计到模拟工艺过程;有 限元软件(CAE)与CAD/CAM软件紧密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