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学第8章b

合集下载

第8章光学双稳性及其不稳定性

第8章光学双稳性及其不稳定性

第8章光学双稳性及其不稳定性本章内容:光学双稳性是具有反馈的非线性光学系统的特性。

主要介绍:一、光学双稳性:主要介绍光学双稳态的定义;F-P型光学双稳器件原理:包括吸收型和折射型本征光学双稳性,以及电光型混合光学双稳性。

二、光学不稳定性:主要讨论光学双稳态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双反馈不稳定性和延时不稳定性,以及周期倍增和光学混沌现象。

8.1 光学双稳性8.1.1 光学双稳性的基本概念1. 光学双稳性(Optical Bistability)●光学双稳性定义:如果一个光学系统在给定的输入光强下,存在着两种可能的输出光强状态,而且可以实现这两个光强状态间的可恢复性开关转换,则称该光学系统具有光学双稳性。

●光学双稳特性曲线:透射光强是入射光强的二值和多值函数。

输出光强与输入光强的关系是一种类似于铁磁性或铁电性的滞后回线,有以下两个特征:(1) 延滞性:透射光总是滞后于入射光,延滞性决定其系统的稳定特性,来源于负反馈作用。

(2)突变性:两状态间的快速开关转换,这种两状态间的快速转换特性,起源于正反馈作用。

反馈在光学双稳性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光学双稳性一般是指光强的双稳性,有时也被推广用于其他物理量,如频率的双稳性等。

2.光学双稳器件(Optical Bistable Devices)光学双稳器件——具有光学双稳性的光学装置;具有反馈的非线性光学器件。

光双稳器件=光学非线性+反馈机制构成光双稳器件的三要素:非线性介质,反馈系统,入射光能。

最简单的光学双稳器件——在F-P光腔中放置一块非线性介质。

F-P型光学双稳器件像一个激光器。

光双稳器件与激光器比较3.光学双稳器件的分类●按反馈方式分类,光双稳器件主要可分为:(1)全光型——纯光学反馈器件。

例如,含有非线性介质的F-P标准具。

(2)混合型——混合反馈器件。

例如:具有反馈的电光调制器,及其他电光、磁光、声光器件。

●按非线性机制分类,光双稳器件可以分为:①吸收型——由非线性吸收引起。

光学和光子学 微透镜阵列 第3部分:光学特性测试方法-最新国标

光学和光子学 微透镜阵列 第3部分:光学特性测试方法-最新国标

光学和光子学微透镜阵列第 3 部分:光学特性测试方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微透镜的光学特性(波前像差以外的)的测试设备、测试程序、测量结果处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在表面浮雕结构微透镜和梯度折射率微透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1869.1 光学和光子学微透镜阵列第1部分:术语GB/T 2831 光学零件的面形偏差3 术语定义GB/T 41869.1 中给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板测试基底的光学质量对微透镜定义的焦点位置的质量有贡献,应按照ISO 10110 - 5进行量化。

5 测试方法5.1 测试原理通过光学手段对被测微透镜表面进行定位。

通过测量定位焦点位置所需的轴向位移来确定有效后(前)焦距。

微透镜的测试原理类似于大透镜的测试。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微小透镜的测量存在实际问题,难以使用标准设备。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两种光学技术。

一种是基于显微术,另一种是基于干涉术。

第一种技术是利用显微镜通过聚焦来定位微透镜的顶点。

有效后(前)焦距是通过测量显微镜在远场源图像上重新聚焦所需的位移来推导的,如图1所示。

显微镜中的聚焦辅助装置,如分视场聚焦光栅,使微透镜的无特征顶点在用反射光观察时更容易定位。

对于焦距测量,远场点光源可以是光纤的发射尖端或照明的测试光栅。

测试可采用白光或单色光照明。

第二种波前测量技术使用波前传感来定位测试表面或曲率中心。

定位测试可借助以下设备之一进行:a)斐索干涉仪b)泰曼-格林干涉仪c)横向剪切干涉仪;d)沙克-哈特曼设备。

GB/T 41869.2-2022和 ISO/TR 14999-1 中对此作了更全面的描述。

干涉法的一个优点是对于强像差透镜,通过干涉图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焦距随孔径半径的变化。

微纳光学 PPT

微纳光学 PPT

光学步进器是一种图像缩小系统, 相干成像系统。
光学步进器
微纳光学结构制备方法
电子束纳米光刻技术
纳米压印光刻术
利用高聚焦电子束对电子敏
利用模具并通过机械方法使
感抗腐蚀剂表面的确定性扫描, 得某种柔软或液态材料(即抗
使用各种正性和负性抗腐蚀剂 蚀剂)变为模具表面图形的固
作为刻蚀模板。
态形式和复制阴模。
微纳光学
报告内容
• 微纳光学概念与研究方向 • 微纳光学结构制备方法 • 微纳光学器件应用及前景
微纳光学概念与研究方 向
微纳光学
微纳光学主要指微纳米尺度的光学效应,以及利用微纳米尺度的光学效应开发出光学器 件、系统及装置。它所研究的是在微纳尺度下光电子的运动传输特性、光电子与物质的相 互作用规律、相关的操控及其应用技术等。通过它我们希望实现在微纳尺度上,光波的发 射、传播、变换和接收。
微纳发光材料主要采用微纳颗粒作为发 光基质,包括纯的及掺杂的微纳半导体发 光材料,稀土离子及过度金属离子掺杂的 纳米氧化物、硫化物、复合氧化物、及各 种微纳无机盐发光材料等。微纳发光材料 主要用于各种微纳发光器件如微纳发光二 极管或微纳激光器的设计及制备,它可以 实现宏观块体材料所不具备的发光性质。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微纳光学结构 器件
微纳光学结构技术是指通过在材料中引 入微纳光学结构,实现新型光学功能器件。 光子晶体就是规律性的三维微结构,其周 期远小于波长,形成光子禁带,通过引入 局部缺陷,控制光的传播与分束。
光栅可以看作是一维或者二维的光子晶 体,通过引入微纳结构可以实,光学超分辨技术、纳 米结构的光学制造、快速相变材料以及利用表面等离子体等纳米 光学技术等。在光通信、激光武器、大气污染检测等多种应用场 合,微纳米光学技术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借助纳米制造技术, 可以制造出一系列新型的光学元件,例如:偏振分光器件等。因 此,微纳光学器件在光存储、光显示、光通信等多个领域也具有 重要的应用前景。

《光学》课程教学电子教案 第0章 前言绪论(32P)

《光学》课程教学电子教案 第0章 前言绪论(32P)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绪论
目录
1. 光学的研究对象、地位和特点 2. 光的本性 3. 现代光学的主要标志 4. 光学的发展趋势——光子学的崛起 5. 光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绪论
1. 光学的研究对象、地位和特点
光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光学学科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
第8章激光基础第0章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绪论光波光线与光子光学成像的几何学原理光的干涉与相干性光的衍射与变换第5章第6章光学成像的波动学原理光的双折射与光调制第7章光的吸收色散及散射目录光学教案简介绪论光学教案赵建林编著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目录1
光学 教案
简介
致谢
本教案中给出的所有插图仅供用于课堂教学参考。其中绝大多数 插图中系作者自己制作,个别图片取自网络共享文献,在此向原作者表 示感谢。
在本电子教案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高等教育出版社胡凯飞、庞 永江、王文颖、郭亚嫘等编辑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西北工业大学教务处 为作者提供了精神和经费上的重要支持,西北工业大学教材建设委员会 的诸位专家对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设性修改意见。此外,作者的研究生 徐宏来曾协助作者编制教案的PPT版初稿,谢嘉宁、曲伟娟、陆红强、 王军等曾协助制作了部分仿真实验图片。作者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8) 量子论的提出
普朗克(M. Planck)的黑体辐射公式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光子(photon)”概念的提出
(9) 光的本性的再认识
激光与新效应 光是一种特殊的客体,具有波粒二象性
绪论
3. 现代光学的主要标志
传统光学的研究对象:
以望远镜、显微镜、光谱仪、干涉仪、照相机等为代表的各种光学仪 器及其在精密测量、光谱分析以及成像等方面的应用

病原微生物第8章细菌的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习题与答案

病原微生物第8章细菌的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习题与答案

病原微生物第8章细菌的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习题与答案第8章细菌的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一、选择题【A 型题】1.不属于血清学反应的试验是:A.协同凝集试验B.对流免疫电泳C.血凝抑制试验D.血凝试验E.Elek 平板毒力试验2.从有正常菌群存在的部位所采取的标本应接种在哪种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病原菌?A.增菌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选择鉴别培养基D.基础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3.分离培养细菌一般需多少时间?A.4~8 小时B.8~12 小时C.12~16 小时D.16~20 小时E.20-24小时4.下列哪种细菌需4~8 周培养才能长出可见菌落?A.大肠杆菌B.葡萄球菌C.破伤风梭菌D.白喉杆菌E.结核杆菌5.关于直接涂片镜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适用于所有细菌感染疾病的初步检查B.方法简便易行,但均不能快速鉴定细菌C.只适用于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D.其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有诊断价值E.以上都不是6、利用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细菌是根据:A.细菌酶活性差异B.细菌毒素活性差异C.细菌酶含量的差异D.细菌毒素种类的差异E.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差异7.白百破三联疫苗是指:A.白喉杆菌死疫苗、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B.白喉杆菌活疫苗、百日咳杆菌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C.白喉杆菌死疫苗、百日咳杆菌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D.白喉杆菌活疫苗、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E.白喉杆菌类毒素、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8.白百破三联疫苗与其三种单一疫苗比较,其优点是:A.可减少接种次数和剂量B.可减少接种次数,但增加剂量C.可减少接种次数,而增强免疫效果D.可减少接种次数,但降低免疫效果E.以上都不是9.用马血清制备的抗毒素的缺点是:A.制备较困难B.纯度不高C.产量低D.可产生超敏反应E.不易保存10.丙种球蛋白的优点是:A.来源广B.易制备C.易保存D.含多种微生物的抗体E.免疫效果好11.采集细菌培养标本正确的作法是:A.采集有正常菌群的标本时需用洁净容器B.采局部病变标本前应先用消毒剂消毒局部C.必须在使用杭生素之前采集D.不能即时送检时均应置冰箱保存E.以上都不是12.关于血清学反应,正确的叙述是:A.用已知抗原侧抗体称血清学鉴定B.用颗粒性抗原与抗体反应的试验称沉淀反应C.用抗体致敏栽体(乳胶或红细胞等)与相应抗原反应称反向间接凝集试验D.用于鉴定炭疽芽胞杆菌的絮状试验称Ascoli 试验E.抗O 试验是一种沉淀反应13.关于PCR技术,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是一种有细胞的分子克隆技术B.是一种DNA 扩增技术C.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等特点D.可用于病毒DNA 片段的枪侧E.也可用于细菌等微生物DNA 片段的检侧14.测定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方法,下列哪种是错误的?A.纸碟法B.小杯法C.凹孔D.试管法E.电泳法15.关于死疫苗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用理化方法灭活而成B.较活疫苗易保存C.副作用较大D.需多次小剂量注射E.常制成联合疫苗16.鉴定葡萄球菌属时一般不用下列哪种方法?A.直接涂片镜检B.分离培养C.测定细菌素D.生化试验E.药物敏感试验17.关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直接注射免疫反应产物,使之产生相应免疫力B.作用快C.维持时间短D.可用于紧急预防E.也作为平时预防的方法18.下列哪种不是活疫苗制剂?A.减毒疫苗B.基因缺陷型疫苗C.化学疫苗D.DNA 重组型疫苗E.以上都不是19.关于血清学诊断,错误的叙述是:A.是一种用已知抗原侧抗体的免疫学检查方法B.常用于抗原性较强的病原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C.是一种以效价为测量单位的半定量试验D.适用于病程短的传染病的诊断E.可用于人群免疫水平的调查20.下述哪项检查不能协助临床诊断?A.脓汁涂片找到革兰阳性葡萄串状球菌B.咽拭子涂片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C.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D.脑脊液涂片找到革兰阴性杆菌E.瘀斑血中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21.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直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A.霍乱死疫苗B.BCG C.青霉素D.白喉类毒素E.马抗破伤风痉孪毒素抗体22.下列哪项不能获得有效的特异性免疫?A.流脑流行期无症状感染者B.破伤风病愈后C.接种白百破D.注射丙种球蛋白E.新生儿吸吮初乳23.预防病毒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A.使用抗毒素B.使用抗毒素化疗药物C.使用中草药D.免疫预防E.使用干扰素24.制备人类病毒疫苗最好选用:A.原代细胞B.次代细胞C.人胚二倍体细胞D.传代细胞E.器官细胞25.用于检测病毒蛋白成分的方法是:A. 斑点分子杂交法B.Southern 印迹法C.Western 印迹法 D.Northern 印迹法B. E.PCR 技术26.直接检查病毒颗粒既特异又敏感的方法是:A.光学显微镜B.电镜直接检查法C.疫苗电镜检查法D.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法E.酶免疫组化法27.用于分析RNA 的分子杂交技术是:A.Southern 印迹法B.Western 印迹法C.斑点分子杂交法D.原位分子杂交法E.酶免疫组化法28.从理论上讲,减毒活疫苗的潜在危险是:A.回复突变为ts 突变株B.进入机体非寻常部位C.活化免疫细胞D.引起双重感染E.以上都不对29.那种方法分离培养病毒最简便、经济也最有前途?A.动物接种B.鸡胚接种C.组织块培养D.器官培养E.细胞培养30.最直接和最能说明病毒在组织细胞中生长的指标是:A.PH 值改变B.红细胞吸附C.干扰现象D.细胞病变E.蚀斑31.人工被动免疫最常抑制剂是:A.转移因子B.干扰素C.免疫核糖核酸D.免疫球蛋白E.白蛋白32.可用温度敏感突变株作疫苗的病毒是:A.甲型肝炎病毒B.狂犬病病毒C.乙脑病毒D.风疹病毒E.流感病毒33.迄今发现的结构最简单的病原因子是:A.病毒B.细菌C.真菌D.朊粒E.衣原体34.最有效的干扰素诱生剂是:A.聚肌胞B.泰洛龙C.脂多糖D.新霉素E.黄花35.感染性病毒数量的单位常用:A.CFUB.TCID50C.PFUD.CPEE.inclusion body36.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检测病毒颗粒或抗原?A.ELISAB.RIAC.IFAD.PCRE.IEM37.下列哪项不能代表病毒在细胞内增殖?A.细胞病变效应B.红细胞吸附C.细胞代谢的改变D.干扰现象E.细胞培养液浑浊38.下列哪种实验不是抗原抗体反应?A.中和实验B.病毒血凝实验C.补体结合实验D.血凝抑制实验E.凝胶免疫扩散实验39.关于包涵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是病毒感染的检测指标之一B.可能是病毒增殖场所C.HCMV 的包涵体称内基小体D.可位于胞质,也可位于胞核E.可以是嗜酸性,也可为嗜碱性40.关于病毒血凝抑制试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是测定血凝素的方法之一B.可用于病毒分型及亚型C.所用抗体为中和抗体D.是检测血凝抑制抗体的方法E.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41.目前用于测定病毒感染数量比较准确的方法是:A.电镜下直接计数B.红细胞凝集试验C.蚀斑试验D.ID50E.TCID5042.TCID50 可用于:A.鉴定病毒种类B.测定感染病毒的浓度C.测定病毒的细胞感染范围D.测定病毒DNA 和RNAE.病毒有无胞膜43 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关键取决于:A.病毒种类B.病毒毒力C.病毒抗原性D.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运送 E.机体免疫力44.下列哪种检测方法可检测抗原并能定位?A.ELISAB.RIAC.Western blotD.PCRE.IFA45.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既可检测病毒抗原又可检测其抗体?A.免疫荧光技术B.酶免疫技术C.放射免疫法D.中和试验E.免疫电镜检查法46.关于二倍体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传代50~100 代左右B.常用于制备疫苗C.有二倍染色体数目D.无接触抑制生长E.常用于分离人类病毒47.细胞培养不包括:A.原代细胞培养B.次代细胞培养C.二倍体细胞培养D.传代细胞培养E.移植培养48.关于抗病毒药物的目的不包括:A.均有较重的毒性B.可产生耐药性C.对某些病毒感染有极好疗效D.其作用机制是阻断病毒复制过程E.干扰素对所有病毒均有效49.用动物接种病毒的目的不包括:A.分离不能用组织培养的病毒B.制备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研究发病机制C.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D.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E.疫苗效果的观察50.鉴定真菌时,通常统一的标准培养基是:A.Sabouraud培养基B.含糖丰富的普通培养基C.加有放线菌酮的普通培养基D.玉米培养基 E.米汤培养基51.鉴定真菌时,必须用统一标准培养基的原因是:A.真菌难以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B.真菌易在标准培养基上生长C.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差异很大D.标准培养基成本低,易制备和保存E.在标准培养基上可观察自然状态下真菌的形态52.培养真菌的最适pH 值是:A.2.0~ 4.0B.3.0~ 5.0C.4.0~ 6.0D.5.0~7.0E.6.0~8.053.一般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A.20~25℃B.22~28℃C.24~30℃D.26~32℃E.28~34℃54.深部感染的真菌最适生长温度是:A.25℃B.28℃C.30℃D.33℃E.37℃55.下列哪种培养方法便于观察真菌自然状态下的形态和结构?A.普通平板B.半固体培养基C.米汤培养基D.玻片小培养E.Sabouraud 培养基56.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类型是:A.酵母型B.类酵母型C.丝状型D.类丝状型E.混合型57.常用于真菌检查的染色法是:A.革兰染色法B.墨汁染色法C.乳酚棉蓝染色法D.美蓝染色法 E.镀银染色法58.在沙保培养基中加人放线菌酮是为了:A.促进真菌生长B.抑制细菌生长C.抑制螺旋体生长D.抑制污染真菌生长 E.抑制噬菌体生长59.鉴定真菌时以哪种培养基上的形态为准?A.沙保培养基B.玉米培养基C.高糖培养基D.吕氏斜面培养基E.罗氏培养基60.皮肤癣菌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出菌落需:A.1~2 天B.1~4 天C.1~2 月D.1~2 周E.1~4 周61.对皮肤癣病一般不做血清学检查的原因是:A.皮肤癣菌无抗原性,不引起免疫反应B.皮肤癣病易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病因诊断C.皮肤癣菌与皮肤腐生性真菌之间有共同抗原D.血清学检查麻烦,患者难以接受 E.皮肤癣菌仅引起细胞免疫而不引起体液免疫62.鉴定真菌的主要微生物学检查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标本直接镜检B.玻片小培养镜检C.大培养观察菌落形态D.玻片小培养观察菌落E.培养观察菌落色素63.目前真菌感染的防治措施不包括:A.注意清洁卫生B.提高机体免疫力C.接种真菌疫苗D.合理使用抗生素E.使用酮康唑等抗真菌药【x 型题】1.细菌特异性免疫获得方式包括:A.显性感染B.隐性感染C.疫苗接种D.婴儿吸吮母乳E.注射抗毒素2.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包括:A.免疫物质为抗体B.免疫物质为细胞因子C.免疫出现慢D.主要用于治疗E.可用于预防3.人工主动免疫的特点包括:A.免疫物质为抗原B.免疫物质为抗体C.免疫物质为类毒素D.免疫物质为抗毒素E.主要用于紧急顶防4.活疫苗较死疫苗优越表现在:A.接种的是抗原,较方便B.免疫效果较好且持久C.接种次数及剂量较少D.疫苗保存期较长E.可产生局部免疫作用5.下列哪些生物制剂可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A.死疫苗B.活疫苗C.类毒素D.抗毒素E.内毒素6.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包括:A.屏障作用B.炎症反应C.干扰素作用D.抗毒素作用E.吞噬作用7.细菌学诊断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正确做法是:A.根据病原菌致病特点的不同而收集不同标本B.采局部病变标本时应先用消毒剂,避免杂菌污染C.尽量采取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D.用于分离的标本均需冷藏快送E.标本必须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8、目前细菌的动物试验用于:A.分离细菌B.鉴定细菌C.测定ID50 D.测定LD50 E.测定MIC 9、细菌的生化检测试验及方法包括:A.气液相色谱法B.多聚酶链反应C.细菌药敏试验D.VP 试验E.硫化氢试验10、目前细胞免疫制剂有:A.BCG B.TF C.LFN 细胞D.IFN E.IL-211、对有泥土污染的深窄伤口除应作相应外科处理外,还应注射:A.TAT B.抗毒素C.类毒素D.LFT E.TF12 .人工主动免疫的特点是:A.注射减毒活疫苗B.用于平时和紧急预防C.作用快而持久D.作用慢而维持时间长E.用于预防13、生物制品包括:A.类毒素B.抗毒素C.诊断血清D.诊断菌液E.菌苗14、病原菌鉴定的一般程序包括:A.直接涂片镜检B.分离培养C.生化鉴定D.血清学鉴定E.电镜观察15.下列哪些细菌的分型可用于传染源的追踪?A.血清学分型B.噬菌体分型C.细菌的耐药谱分型D.质粒指纹图谱法分型E.气液相色谱法分型16.与死疫苗比较,活疫苗的特点包括:A.接种次数少B.易保存C.剂量小而无副作用D.有潜在感染的危险性E.在体内能有限繁殖17.死疫苗的制剂包括:A.化学疫苗B.合成疫苗C.灭活疫苗D.减毒疫苗E.自身疫苗18.细菌动物试验主要用于:A.分离杂菌多的标本中某种病原菌B.豚鼠过敏现象的观察C.鉴定病原菌D.测定菌株毒性E.培养结核杆菌等难以培养的细菌19.自身菌苗的治疗机制可能是:A.增强非特异免疫力B.使机体脱敏C.增强特异性免疫D.增强体液免疫E.降低细菌的毒力20.减毒活疫苗细菌株可来自:A.自然界中分离B.健康带菌者体内分离C.自人工诱导突变株中筛选D.恢复期带菌者体内分离E.病人体内分离21.以自然感染途径接种疫苗的优点是:A.可产生细胞免疫B.可产生体液免疫C.便于接种D.可产生局部免疫E.疫苗易保存22. 既可检测病毒抗原又可检测抗体的方法有:A.免疫电镜检查法B.免疫荧光技术C.酶免疫技术D.斑点分子杂交法E.放射免疫法23.用人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紧急预防效果较为肯定的疾病有:A.麻疹B.乙型肝炎C.甲型肝炎D.狂犬病E.脊髓灰质炎病毒24.临床上常取粪便标本作病毒检测材料的疾病是:A.甲型肝炎病毒B.狂犬病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乙型肝炎病毒E.EB 病毒25.从可疑病例中分离病毒,采集标本时应注意:A.在发病早期采集B.采集适当部位的标本C.标本应保持在低温环境D.标本应尽快送实验室E.在疾病晚期再次采集标本分离培养26.病毒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有:A.光镜检查感染细胞内包涵体B.IEM 检测病毒颗粒C.检测病毒特异性IgMD.免疫标记技术检测病毒抗原E.核酸杂交技术检测病毒核酸27.检测病毒包涵体可以作为:A.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标志之一B.病毒毒力强弱的标志之一C.某些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依据之一D.鉴定病毒必需的依据之一E.计算病毒颗粒数量的方法之一28.病毒感染的早期病因学诊断可采用:A.IEM 检测病毒颗粒B.ELISA 检测病毒抗原C.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毒抗原D.特异性IgG 测定E.特异性IgM 测定29.病毒感染的传统诊断方法有:A.IEM 检测病毒颗粒B.病毒分离培养C.免疫标记法检测标本中病毒抗原D.血清特异性IgG 的检测E.PCR 检测病毒核酸30.送检标本分离病毒应做到:A.冷藏、速送B.加入石灰酸防止污染C.60℃加热灭菌D.置50℅甘油盐水保存运送E.加入青霉素、链霉素抗菌31.组织培养的类型有:A.器官培养B.移植培养C.原代细胞培养D.次代细胞培养E.传代细胞培养32.鸡胚的哪些部位可用于病毒的接种A.绒毛尿囊膜B.尿囊膜C.羊膜腔D.鸡胚E.卵黄囊33.病毒感染的检查主要包括:A.病毒分离B.病毒鉴定C.药敏试验D.血清学诊断E.光镜直接观察inclusion body34.用动物分离病毒时应该:A.选择敏感的动物B.选择适宜的接种部位C.选择合适的年龄D.每天观察动物发病情况E.如不发病则报告阴性35.细胞病变包括:A.变圆B.坏死C.溶解D.脱落E.融合36.人工被动疫苗制剂包括:A.免疫血清B.人血清白蛋白C.胎盘球蛋白D.丙种球蛋白E.转移因子37.病毒血凝试验的目的是:A.了解有无含血凝素的病毒存在B.了解含血凝素病毒量的多少C.为血凝抑制试验作准备D.用于活病毒的半定量E.用于含血凝素病毒的分型38.能抑制病毒核酸复制的药物是:A.金刚烷胺B.阿糖腺苷C.阿糖胞苷D.无环鸟苷E.3-氮唑核苷39.组织培养的用途包括:A.病毒分离B.检测中和抗体C.制备补体结合抗原核疫苗D.用蚀斑试验进行病毒分离E.研究病毒发病机制40.下列哪几种病毒可出现血凝现象?A 流感病毒 B.痘病毒 C.副流感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疱疹病毒41.下列哪些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加放线菌酮即不能生长?A.白假丝酵母菌B.新生隐球菌C.肺炎支原体D.沙眼衣原体E.结核杆菌42.适于真菌生长的条件是:A.pH 偏碱B.pH 偏酸C.湿度高D.温度低E.有氧43.抗真菌药物包括:A.两性霉素 BB.克霉唑C.制霉菌素D.氟康唑E.酮康唑二、填空题1.机体可通过、和等多种方式获得特异性免疫。

光学系统波前像差的测定 夏克-哈特曼光电测量法-最新国标

光学系统波前像差的测定 夏克-哈特曼光电测量法-最新国标

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原理 (2)夏克-哈特曼光电测量法 (2)光学系统波前像差测量 (3)光学零件的面形偏差的测量 (4)5 测量条件 (6)测量环境 (6)样品 (6)6 设备及装置 (6)夏克-哈特曼波前像差测量仪 (6)辅助镜头 (7)7 测量步骤 (7)测量前准备 (7)选择波前复原方法 (7)对准 (8)测量与数据的判定 (8)8 测量数据处理 (8)9 精密度 (8)10 测量报告 (9)附录A(资料性)波前复原方法 (10)附录B(资料性)Zernike多项式序列 (13)光学系统波前像差的测定夏克-哈特曼光电测量法1 范围本文件描述了采用夏克-哈特曼光电测量法测量光学系统波前像差的原理、测量条件、设备及装置、测量步骤、测量数据处理、精密度和测量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夏克-哈特曼光电测量法测量光学系统波前像差的测试,也适用于采用夏克-哈特曼光电测量法测量光学零件面形偏差的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波前wavefront又称波面。

光波传播时的等相位面。

[来源:GB/T 13962—2009,2.28,有修改]3.2波前像差wavefront aberration又称波像差。

通过光学系统后的实际波前相对于理想波前的偏差。

[来源:GB/T 13962—2009,5.2,有修改]3.3面形偏差surface form deviation被测光学表面相对于参考光学表面的偏差。

[来源:GB/T 2831—2009,3.1]3.4波前重构wavefront reconstruction通过子孔径的斜率计算得到入射波前的相位分布的过程。

3.5口径diameter仪器能够检测的光学零件或系统的通光孔径。

3.6自准直法autocollimation method使平行光管发出的平行光照射在试样上,再由试样反射回平行光管,根据焦点附近像的情况测定试样的倾斜等的方法。

光学教程(叶玉堂著)课后答案下载

光学教程(叶玉堂著)课后答案下载

光学教程(叶玉堂著)课后答案下载《光学教程》是清华大学出版社xx年出版图书,作者是叶玉堂,饶建珍,肖峻等。

以下是为大家的光学教程(叶玉堂著),仅供大家参考!点击此处下载???光学教程(叶玉堂著)课后答案???本教程以物理光学和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

第1章到第3章为应用光学部分,介绍了几何光学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系统中的传播和成像特性,注意介绍了激光系统和红外系统。

第4~8章为物理光学部分,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并结合介绍了DWDM、双光子吸收、Raman放大、光学孤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和进展;第9章则专门介绍航天光学遥感、自适应光学、红外与微光成像、瞬态光学、光学信息处理、微光学、单片光电集成等光学新技术。

第一篇应用光学第1章几何光学基础1.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1.2物像基本概念1.3球面和球面系统1.4平面与平面系统1.5光学材料例题习题第2章理想光学系统2.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基点和基面 2.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2.3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2.4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2.5单透镜2.6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2.7像差概述2.8波像差2.9矩阵运算在几何光学中的应用例题习题第3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3.1眼睛3.2放大镜3.3显微镜3.4望远镜3.5摄影系统3.6现代光学系统习题第二篇物理光学第4章光的电磁理论4.1电磁波谱电磁场基本方程4.2光波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 4.3光波的偏振特性4.4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4.5光波场的频率谱4.6球面光波和柱面光波例题习题第5章光的干涉5.1光干涉的条件5.2双光束干涉5.3多光束干涉5.4光学薄膜5.5典型的干涉仪及其应用5.6光的相干性例题习题第6章光的衍射6.1光的衍射现象6.2衍射的基本原理6.3夫琅禾费衍射6.4光学成像系统的衍射和分辨本领 6.5夫琅禾费多缝衍射6.6衍射光栅6.7菲涅耳衍射6.8全息术例题习题第7章晶体光学7.1介电张量7.2单色平面波在晶体中的传播7.3单轴晶体和双轴晶体的光学性质 7.4晶体光学性质的图形表示7.5平面波在晶体表面的反射和折射 7.6偏振器和补偿器7.7偏振光和偏振器件的琼斯矩阵 7.8偏振光的干涉7.9电光效应7.10声光效应7.11旋光现象7.12磁致旋光效应例题习题第8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8.1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8.2光的吸收8.3光的色散8.4光的散射例题习题第9章现代光学技术简介9.1航天光学遥感9.2自适应光学9.3红外与微光成像9.4瞬态光学9.5光学信息处理9.6微光学9.7单片光电集成习题答案参考文献主题索引1.阳光大学生网课后答案下载合集2.光学教程叶玉堂饶建珍课后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3.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钧著课后习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4.光学教程郭永康鲍培谛课后答案四川大学出版社。

第8章光学双稳性及其不稳定性

第8章光学双稳性及其不稳定性

第8章光学双稳性及其不稳定性本章内容:光学双稳性是具有反馈的非线性光学系统的特性。

主要介绍:一、光学双稳性:主要介绍光学双稳态的定义;F-P型光学双稳器件原理:包括吸收型和折射型本征光学双稳性,以及电光型混合光学双稳性。

二、光学不稳定性:主要讨论光学双稳态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双反馈不稳定性和延时不稳定性,以及周期倍增和光学混沌现象。

8.1 光学双稳性8.1.1 光学双稳性的基本概念1. 光学双稳性(Optical Bistability)●光学双稳性定义:如果一个光学系统在给定的输入光强下,存在着两种可能的输出光强状态,而且可以实现这两个光强状态间的可恢复性开关转换,则称该光学系统具有光学双稳性。

●光学双稳特性曲线:透射光强是入射光强的二值和多值函数。

输出光强与输入光强的关系是一种类似于铁磁性或铁电性的滞后回线,有以下两个特征:(1) 延滞性:透射光总是滞后于入射光,延滞性决定其系统的稳定特性,来源于负反馈作用。

(2)突变性:两状态间的快速开关转换,这种两状态间的快速转换特性,起源于正反馈作用。

反馈在光学双稳性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光学双稳性一般是指光强的双稳性,有时也被推广用于其他物理量,如频率的双稳性等。

2.光学双稳器件(Optical Bistable Devices)光学双稳器件——具有光学双稳性的光学装置;具有反馈的非线性光学器件。

光双稳器件=光学非线性+反馈机制构成光双稳器件的三要素:非线性介质,反馈系统,入射光能。

最简单的光学双稳器件——在F-P光腔中放置一块非线性介质。

F-P型光学双稳器件像一个激光器。

光双稳器件与激光器比较3.光学双稳器件的分类●按反馈方式分类,光双稳器件主要可分为:(1)全光型——纯光学反馈器件。

例如,含有非线性介质的F-P标准具。

(2)混合型——混合反馈器件。

例如:具有反馈的电光调制器,及其他电光、磁光、声光器件。

●按非线性机制分类,光双稳器件可以分为:①吸收型——由非线性吸收引起。

超快激光微纳加工:原理、技术与应用(程亚等)PPT模板全文

超快激光微纳加工:原理、技术与应用(程亚等)PPT模板全文

光刻
和焦面强度倾斜
第3章超快激光 脉冲时空整形
3.4光束整形加工应用 举例
3.4.1无 衍射光束
加工
3.4.2脉 冲偏振整
形加工
3.4.3飞 秒激光超 分辨加工
0
7
第4章超快激光对材料的表面处理

材第
料 的 表 面 处 理
章 超 快 激 光 对
4
01 4 .1 飞 秒激 光加工薄 02 4 .2 材 料表 面的钻孔
6.3光子器件的制备
6.4高品质光学微腔
参考文献
第6章透明介电 材料内部的三维 光子学集成
6.2透明材料内部中三维光波 导的制备
6.2.2波导的 制作方式
1
2
3
6.2.1制作波导 的影响因素
6.2.3不同材 料
第6章透明介电材料 内部的三维光子学集 成
6.3光子器件的制备
0 1
6.3.1分束器
0 2
超快激光微纳加工:原 理、技术与应用(程亚等)
演讲人 2 0 2 x - 11 - 11
0
1



丛书序
0
2


序言
0
3


前言
0
4
第1章超快激光加工概述
第1章超快激光加 工概述
1.1超快激光加工介绍 1.2超快激光加工的特点 1.3超快激光材料处理 参考文献
第1章超快激 光加工概述
0 3
8.3精密切割
0 6
参考文献
第8章超快激光加工 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8.1表面处理
8.1.1抗 摩擦损耗
结构
8.1.2浮 雕和成型

《大学物理B》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B》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B》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90901010学时:64学分:4适用专业:工业设计、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药学、药物制剂开课部门:基础教学部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大学物理课程是我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实验性强的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2.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教学具体要求见《大学物理实验大纲》。

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质点力学1. 教学内容(1)质点和参考系;(2)质点运动的描述;(3)牛顿运动定律;(4)功和能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5)冲量和动量以及动量守恒定律;(6)力矩和角动量以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2.重点与难点重点:质点运动的描述、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机械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冲量、力矩和角动量的概念。

难点:牛顿运动定律和三个守恒定律及其成立条件3.课程教学要求教学中要通过把质点力学的研究对象抽象为理想模型,逐步使学生学会建立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应注意1.质点力学中除角动量部分外绝大多数概念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接触,故教学中展开应适度,以避免重复;2.学习矢量运算、微积分运算等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3.可简要说明守恒定律与对称性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使学生掌握描述质点运动的基本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它们具有的矢量性、相对性和瞬时性,能用求导方法由已知的运动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及应用;掌握质点的动能和动能定理,理解保守力和势能的概念,理解系统的机械能定理及其应用,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与应用;理解冲量的概念,掌握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与应用;了解力矩和角动量的概念,理解角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微光学技术及其应用(最新版)

微光学技术及其应用(最新版)
12
13
CODE V中的GRIN Lens
ZEMAX中的GRIN Lens
14
二、折射型微光学元件的设计
1、规则面型微透镜的设计 几何光学成像公式计算、追迹
曲率半径
透镜玻璃牌号
非球面系数
15
2、特殊面型的微光学元件 折射定律、边界条件、能量守恒原则
x
z
微光学 元件
入射光强度分布
像面
像面强度分布
h(x) T1 . | x | p .w2 .[ x .erf (x / w) 1 ex2 /w2 1/ p ], 0 | x | L / 2
2
2A w
p
18
设计仿真结果:
微光学元件浮雕分布
19
高斯→环形的典型应用:
信号探测
副镜
主镜
卡赛格林望远系统示意图
20
利用公式(1)、(2)和(3)计算得到的微光学元件,可以 将任意输入光强分布变换为想要的分布,比如:
– 焦距:f = -1/[n0A1/2sin(A1/2L)] – 聚焦参数:A = 2/a2
– 数值孔径:NA = n0(2)1/2 – 节距:P = 2p/A1/2
• 成像特性:与透镜长度有关:
– 1/4 节距透镜
– 1/2 节距透镜
– 0.23节距透镜
– 0.29 节距透镜
– ……
11
典型应用: 光通信、微型光学系统、医用光学仪器、 光学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
ei(x) comb((x)) *{rect[(x)].L1 eik .rect[k 2p k / L]}
2p
2p k 0
2p / L
L——台阶数
将其代入衍射级的振幅公式中,得到:

对FundamentalsofMicro-Optics的介绍与评价

对FundamentalsofMicro-Optics的介绍与评价

对《Fundamentals of Micro-Optics》的介绍与评价张立彬(教育部南开大学外国教材中心副教授)李玉栋(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后)由德国弗赖堡大学微系统工程系微光学教授Hans Zappe主编的《Fundamentals of Micro-Optics》(微光学基础)是迄今为止涵盖面最广、系统性最强的一本关于微光学方面的教材,全书619页,其ISBN字段为978-0-521-89542-2,剑桥大学出版社2010年首版发行。

该书从光学基础到先进应用,包含了微光学所有关键领域中那些需要深入介绍的微光学器件、技术和应用问题[1]。

1 前言微光学是微米与纳米尺度上的光学,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产物,是知识密集、前沿与先进的光学新分支,被誉为光学新技术。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内外陆续出版了一些关于微光学方面的书籍。

国内相关书籍主要有:2008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杨国光的《微光学与系统》,该书以微光学与纳米光学理论为基础,主要阐述微光学器件及系统的原理及加工与测试技术[2]。

2011年5月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了颜树华的《衍射微光学设计》,主要介绍一些衍射微光学器件的设计及应用[3]。

国外相关书籍主要有:1997年CRC Press 出版了前欧洲光学学会主席Hans Peter Herzig教授的《Micro-Optics: Elements,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该书集中介绍了衍射和折射微光学元件如透镜、扇形光栅、优化的相位及偏振元件等[4]。

2002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周海宪的翻译本。

1999年Wiley-VCH 出版的德国哈根大学Stefan Sinzinger 研究员和Jurgen Jahn教授合写的《Microoptics》一书,描述了光电器件、传感器、光学、激光技术、非线性光学材料、集成电路和通信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该书后来又出了第二版[5]。

光学实验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潍坊学院

光学实验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潍坊学院

光学实验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潍坊学院第一章测试1.光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光源有()。

参考答案: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激光光源2.钠光光源的波长为589.3nm。

()参考答案:对3.氦氖激光器发出的光波波长为632.8nm()。

参考答案:对4.光具座需要调节各个元件的等高共轴。

()参考答案:对5.使用测微目镜的过程中,将螺旋沿同一个方向旋转,目的是为了防止回城误差。

()参考答案:对6.分光计在使用前要进行调整,调整之前,要把仪器上的所有螺丝都调到中间的位置。

()参考答案:对7.借助双面镜调整垂直时,可随意放置。

()参考答案:错8.显微镜镜筒改变后,放大率也会随之改变。

()参考答案:对9.钠灯和汞灯点燃后一般要预热3~4分钟才能正常工作,熄灭后也需冷却3~4分钟后,方可重新开启。

()参考答案:对10.读数显微镜的读数鼓轮上每一个小格是0.1mm。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在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处,成()。

参考答案:倒立放大实像2.用共轭法测凸透镜的焦距,不需要测量物距、像距。

()参考答案:对3.自准法测量凸透镜焦距,平面镜的位置最好在()。

参考答案:凸透镜近距离后面4.使用读数显微镜时,要单方向移动测量螺丝,以避免回程差。

()参考答案:对5.显微镜光学部分的照明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参考答案:反射镜;聚光镜;可变光阑6.显微镜的转动手轮顺时针时会下降,逆时针时会上升。

()参考答案:对7.干涉和衍射是光具有波动性的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对8.用测节器测定光具组基点时不需要准直物镜。

()参考答案:错9.分光计的主要结构包括( )。

参考答案:载物平台;望远镜;平行光管10.分光计的平线光管的作用是产生平行光,望远镜的作用是接收平行光,载物平台上放置光学元件。

()参考答案:对11.调整分光计至可以使用需要满足那几个条件?()参考答案:平行光管发出的平行光与主光轴垂直;载物平台与主光轴垂直;望远镜接收的光与主光轴垂直12.仪器调整好之后,望远镜的仰角螺丝,平行光管的仰角螺丝,载物平台底下的三个螺丝是不能再动的。

现代光学测试技术

现代光学测试技术

2 .散射板干涉仪 ( 1 )光路原理
§ 1 – 3多通道干涉仪测试
一、双通道干涉仪 (一)用双通道干涉仪进行像差分离
在泰曼-格林干涉仪中,当被测透镜存在多种像差时,要从干 涉图中对个别像差进行估计是很困难的,若改成双通道排列 来使用,就可以使对称
的波像差和非对称的波像 差以分离的干涉图显示出 来。双通道泰曼-格林干 涉仪如图1-70所示。
二、技术特色

三、技术现状
光电仪器 光加工设备
图0-1 光学产业发展砚状
现代光学测试技术主要介绍:干涉技术、全息技术、散斑技术、莫尔技术、衍射 技术、光扫描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激光多普勒技术、激光光谱技术、信息与图 像技术、光学纳米技术等。随着激光器的出现和傅里叶光学的形成,特别是激光 技术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出现了光机电算一体化的现代光学测试 技术。上图为光机电算金字塔结构,塔顶是光学。
激光干涉测长的工作原理如图 1-101 所示。
§ 1 -6 激光外差干涉测长与测振
激光光波干涉比长仪以光波波长为基准来测量各种长度,具 有很高的测量精度。这种仪器中,由于动镜在测量时一般是 从静止状态开始移动到一定的速度,因此干涉条纹的移动也 是从静止开始逐渐加速,为了对干涉条纹的移动数进行正确 的计数,光电接收器后的前置放大器一般只能用直流放大器, 而不能用交流放大器,因此在测量时,一般对测量环境有较 高的要求,一般的干涉比长仪不能 用于车间现场进行精密测 量。为了适应在车间现场实现干涉计量的需要,必须使干涉 仪不仅具有高的测量精度,而且还要具有克服车间现场中气 流及灰雾引起的光电信号直流漂移的性能,光外差干涉 技术 是为解决车间现场测量问题而发展起来的。
(三)光栅信号与位移的对应关系

光学微纳加工技术的研究

光学微纳加工技术的研究

光学微纳加工技术的研究第一章:绪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纳加工技术日益成熟,其中光学微纳加工技术成为了一个研究的热点。

光学微纳加工技术是利用光的特性对微纳尺度的物质进行加工,并以此制作微型器件、光学器件等。

该技术具有制作精度高、加工速度快、可加工物质种类多等优点。

本文将分别从光学微纳加工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加工原理、加工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二章:光学微纳加工技术的概念光学微纳加工技术是指利用光的特性对微纳尺度的物质进行加工的一种加工技术。

与传统的机械加工、化学加工等方式相比,该技术具有制作精度高、加工速度快、可加工物质种类多等优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学微纳加工技术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三章:光学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分子束技术和电子束技术等微纳加工技术已经开始萌芽。

20世纪80年代,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将激光技术引入到微纳加工领域。

1997年,激光直写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后,人们又将飞秒激光技术引入到光学微纳加工技术中,使得加工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21世纪初期,随着光学元件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光学微纳加工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四章:光学微纳加工技术的加工原理光学微纳加工技术利用光的特性对微纳尺度的物质进行加工。

光学微纳加工技术主要涉及到激光束的照射和光化学反应等,光的性质对加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加工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选择不同的激光源、光学元件等,以实现精确加工。

第五章:光学微纳加工技术的加工方法光学微纳加工技术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激光直写、多光子聚焦、光刻等。

激光直写是一种基于激光束的照射和光化学反应的直接加工方法,可实现高精度的加工。

多光子聚焦是利用飞秒激光的特性对材料进行加工。

光刻则是利用可见光、紫外线等对光敏剂进行曝光的方法进行加工。

第六章:光学微纳加工技术的应用领域光学微纳加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光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域有限差分法,直接在时域空间中求解Maxwell方程,具 有广泛的适应性。可模拟波的传播及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占 CPU时间∝N。占用物理空间小,速度快。
瞬态过程 光脉冲响应--频谱特性 稳态问题 偏振效应 边缘场增强现象 各种谐振现象 结构共振现象等 色散、吸收
Yee网格(Yee Cell)
这种网格划分符合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1. Faraday电磁感应定律 2. Ampere环路定律。 3. 在突变的边界条件 下,场分量的连续性 自然得到满足。位于 介质界面上的电场分 量总是切向的,而磁 场分量总是法向的。 4. 易于计算复杂的结构。
吸收边界条件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计算电磁场的全部区域 建立Yee氏网格计算空间。而对于像辐射、散射等这类开放系统 所需的网格空间将成为无限大,但用计算机来模拟电磁场的传播 时,不可能取为无穷大,总是在某处把网格空间截断,使网格空 间变成有限,这样在网格截断处就会产生非物理的电磁波反射, 将严重影响计算精度。另外,FDTD差分方程是中心差商的,所 以也需要特别的适合于截断边界网格点计算的计算公式,这就需 要计算空间的截断边界处的电磁场进行特殊的处理,这种处理方 法就是吸收边界条件。
在各向同性线性介质中的本构关系为
D = ε E , B = μ H , J = σ E , Jm = σ m H
式中ε表示介质介电常数,单位为(F/m); μ表示磁导系数(磁导率),单位为(H/m); σ表示电导率,单位为(S/m); σm表示等效磁阻率,单位为(Ω/m)。 σ和σm分别为介质的电损耗和磁损耗。
⎡ ⎢ ⎢1 − ⎢ ⎢ ⎢ ⎢ ⎢1 + ⎢ ⎣
n +1
n+
1 2
1 1 ⎡ n 1 1 ⎤ n +1 (i + , j , k ) = ⋅ ⎢ Ex (i + , j , k ) + Ex (i + , j , k ) ⎥ 2 2 ⎣ 2 2 ⎦
1 (i + , j , k ) = 2
1 2 1 2 ⎤ ⎡ , j, k ) Δ t ⎥ ⎢ ⎥ ⎢ 1 ⎢ , j, k ) ⎥ 1 Δt n 2 ⎥ ⋅ E x (i + , j , k ) + ⎢ ⋅ 1 ⎥ ⎢ 2 , j, k ) Δ t ⎥ σ (i + ⎢ ε ( i + 2 , j, k ) 1+ ⎥ ⎢ 1 , j, k ) ⎥ 2ε (i ⎢ 2 ⎦ ⎣ ⎤ ⎥ ⎥ ⎥ ⎥× ⎥ , j, k )Δ t ⎥ ⎥ 1 , j, k ) ⎥ 2 ⎦
∂f ( x, y, z, t ) f n (i, j + 1/ 2, k ) − f n (i, j − 1/ 2, k ) ≈ ∂y Δy
∂f ( x, y, z , t ) f n (i, j , k + 1/ 2) − f n (i, j , k − 1/ 2) ≈ ∂z Δz
∂f ( x, y, z , t ) f n +1/ 2 (i, j , k ) − f n −1/ 2 (i, j , k ) ≈ ∂t Δt
1 1 1 1 ⎡ n ⎤ Ez (i, j + 1, k + ) − Ez n (i, j , k + ) E y n (i, j + , k + 1) − E y n (i, j − , k ) ⎥ ⎢ 2 2 − 2 2 ⎢ ⎥ Δy Δz ⎢ ⎥ ⎣ ⎦
同理可分别得到 H y , H z 的差分方程的解
1 1 n (i + , j , k ) − Ex (i + , j , k ) 2 2 = Δt
∂H z ∂H y ∂E − = ε x + σ Ex ∂y ∂z ∂t
1 n+ ⎡ n+ 1 1 1 1 1 H z 2 (i + , j + , k ) − H z 2 (i + , j − , k ) ⎢ 1 2 2 2 2 •⎢ 1 Δy ε ( i + , j, k) ⎢ ⎢ 2 ⎣
场区划分
1) 总场区 ∶位于网格内部,散射体包括在其中。其中既存在 入射波也存在散射波。用Maxwell方程计算出总场。 2)散射场区∶ 包围总场区,在其中只容许散射场存在,没有入 射波。 3)连接边界∶ 总场区和散射场区的边界,平面波源由该边界导 入。
总场方法
将整个模型空间分为总场区和散射场区,在散射体附近为总 场区,散射场区与外层吸收边界相连,这种方法称为总场方法。 总场方法中,为了 将散射场区域总场区联 系起来,需要设置一个 连接边界,入射场由连 接边界引入。在计算中 用到连接边界处的总场 值时,需要用该处的散 射场值来加上该处的入 射场值;

Hy
n+
1 2
1 n+ ⎤ 1 1 1 1 (i + , j , k + ) − H y 2 (i + , j , k − ) 1 ⎥ 2 2 2 2 − σ ( i + 1 , j, k) E n + 2 (i + 1 , j , k ) ⎥ x Δz 2 2 ⎥ ⎥ ⎦
采用插值近似:Ex
Ex
其中
k + k = k = k2 =
2 x 2 y 2
ω2
c2
假设x=0的平面为截断边界,如图 在x>0的右侧区域同时存有 入射波和反射波,因此在此区 域中有:
2 f ( x, y, t ) = A− exp{ j (ωt + k 2 − k y ⋅ x + k y y )} 2 + A+ exp{ j (ωt − k 2 − k y ⋅ x + k y y )}
σ( i +
2ε ( i +
σ( i +
1 1 2 +
2ε ( i +
1 1 1 n+ n+ n+ ⎡ n+ 1 1 1 1 1 1 1 1 1 ⎤ H z 2 (i + , j + , k ) − H z 2 (i + , j − , k ) H y 2 (i + , j, k + ) − H y 2 (i + , j, k − ) ⎥ ⎢ 2 2 2 2 2 2 2 2 ⎥ − ⎢ Δy Δz ⎢ ⎥ ⎢ ⎥ ⎣ ⎦
x y
(i-1,j,k+1) Ex z (i,j,k+1) Ex Ez Hx (i,j,k) Ey Ex (i,j+1,k) Ey (i,j+1,k+1) Ez Hy (i-1,j+1,k) Ez Hz Ey (i-1,j+1,k+1)
电场和磁场在时间顺序上交替抽样, 抽样时间间隔彼此相差半个时间步,使 Maxwell方程离散以后构成显式差分方 程,从而可以在时间上迭代求解。因而, 只要给定相应电磁场的初始值,FDTD方 法就可以逐步推进地求得以后各时刻空间 电磁场的分布。
由式8-3b
Hx
n+
1 2
1 1 (i, j + , k + ) = 2 2
∂E ∂H x ∂H z − = ε y + σ Ey ∂z ∂x ∂t
1 1 ⎡ ⎤ ⎡ ⎤ σ m ( i, j+ , k+ )Δt ⎥ ⎢ ⎢ ⎥ 2 2 1− ⎢ ⎢ ⎥ 1 1 ⎥ ⎢ ⎢ ⎥ 2μ ( i, j+ , k+ ) ⎥ 1 n− Δt 1 1 ⎢ 1 2 2 ⎥ ⋅ H 2 (i, j + , k + ) − ⎢ ⎥× ⋅ x 1 1 1 1 ⎢ 2 2 ⎢ μ ( i, j+ 1 , k+ 1 ) σ m ( i, j+ , k+ )Δt ⎥ σ m (i, j + , k + )Δt ⎥ ⎢ ⎥ ⎢ ⎥ 2 2 2 2 1+ 2 2 1+ ⎢ ⎢ 1 1 ⎥ 1 1 ⎥ 2μ ( i, j+ , k+ ) ⎥ 2 μ (i, j + , k + ) ⎥ ⎢ ⎢ 2 2 ⎦ 2 2 ⎦ ⎣ ⎣
将Maxwell方程的两个旋度方程写为分量的形式
H = H xi + H y j + H zk
E = Ex i + E y j + Ez k
矢量方程转变为直角坐标系下的电磁分量方程得:
⎧∂H z ∂H y ∂E − = ε x + σ Ex ⎪ ∂y ∂z ∂t ⎪ ∂E ⎪ ∂H x ∂H z − = ε y + σ Ey ⎨ ∂x ∂t ⎪ ∂z ⎪ ∂H y ∂H x ∂E − = ε z + σ Ez ⎪ ∂x ∂y ∂t ⎩ (8 − 3a ) (8 − 3b) (8 − 3c)
取空间节点为磁场分量Hx对应的节点值: 时间取样点取为:n。且采用插值近似:
1 1 (i, j + , k + ) 2 2
1 n− 1 1 1 ⎡ n+ 1 1 1 1 1 ⎤ 2 H x (i, j + , k + ) = ⋅ ⎢ H x (i, j + , k + ) + H x 2 (i, j + , k + ) ⎥ 2 2 2 ⎣ 2 2 2 2 ⎦ n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吸收边界条件的应用和完善才进入成熟。目前在微波领 域已获得广泛应用,并逐渐向其它领域扩展。FDTD算法 中,采用了独特的Yee网格,保持Maxwell旋度方程中的时 间变量,直接在时域-空域中求解电磁场问题。可提供问题 的瞬时和稳态的解答。适合模拟电磁波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的过程。受计算机存储量的限制,FDTD法只适用计算电小 结构(λ<100)。而这个区域恰恰是近场光学的研究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