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3.2.2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一)备考练习 苏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3.2.2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二)备考练习 苏教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3.2.2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二)备考练习 苏教版

3.2.2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二)——垂直关系的判定一、基础过关1. 已知平面α和平面β的法向量分别为a =(1,1,2),b =(x ,-2,3),且α⊥β,则x =___.2. 已知a =(1,1,0),b =(1,1,1),若b =b 1+b 2,且b 1∥a ,b 2⊥a ,则b 1,b 2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3. 已知AB →=(1,5,-2),BC →=(3,1,z ),若AB →⊥BC →,BP →=(x -1, y ,-3),且BP ⊥平面ABC ,则BP →=______________. 4.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填序号).①若a 是平面α的斜线,直线b 垂直于a 在α内的射影,则a ⊥b ;②若a 是平面α的斜线,平面β内的直线b 垂直于a 在α内的射影,则a ⊥b ; ③若a 是平面α的斜线,b 是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且b 垂直于a 在α内的射影,则a ⊥b ;④若a 是平面α的射线,直线b 平行于平面α,且b 垂直于a 在另一平面β内的射影,则a ⊥b .5. 已知点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如果AB →=(2,-1,-4),AD →=(4,2,0),AP →=(-1,2,-1).对于结论:①AP ⊥AB ;②AP ⊥AD ;③AP →是平面ABCD 的法向量;④AP →∥BD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6.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A 1B 1C 1D 1—ABCD 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 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A 1C ⊥B 1D 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情形)二、能力提升 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底面各边都相等,M 是PC 上的一动点,当点M 满足______时,平面MBD ⊥平面PCD .(注: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即可) 8.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底面是以∠ABC 为直角的等腰三角形,AC =2a ,BB 1=3a ,D 是A 1C 1的中点,点E 在棱AA 1上,要使CE ⊥面B 1DE ,则AE =________.9. 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OABC —O 1A 1B 1C 1中,E 、F 分别是AB 、BC 上的动点,且AE =BF ,求证:A 1F ⊥C 1E .10.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各棱长都为1,M 是底面上BC 边的中点,N 是侧棱CC 1上的点,且CN =14CC 1.求证:AB 1⊥MN .11.如图所示,△ABC 是一个正三角形,EC ⊥平面ABC ,BD ∥CE ,且CE =CA =2BD ,M 是EA 的中点.求证:平面DEA ⊥平面ECA . 三、探究与拓展 12.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与四边形AB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E ,FA =FE ,∠AEF =45°. (1)求证:EF ⊥平面BCE ;(2)设线段CD 、AE 的中点分别为P 、M ,求证:PM ∥平面BCE .答案 1.-4 2.(1,1,0),(0,0,1) 3.⎝ ⎛⎭⎪⎫337,-157,-3 4.③ 5.①②③ 6.AC ⊥BD 7.DM ⊥PC 8.a 或2a 9.证明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 1(a,0,a ),C 1(0,a ,a ). 设AE =BF =x ,∴E (a ,x,0),F (a -x ,a,0).∴A 1F →=(-x ,a ,-a ), C 1E →=(a ,x -a ,-a ). ∵A 1F →·C 1E →=(-x ,a ,-a )·(a ,x -a ,-a )=-ax +ax -a 2+a 2=0, ∴A 1F →⊥C 1E →,即A 1F ⊥C 1E . 10.证明 设AB 中点为O ,作OO 1∥AA 1,以O 为坐标原点,OB 为x 轴,OC 为y 轴,OO 1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得A ⎝ ⎛⎭⎪⎫-12,0,0,B ⎝ ⎛⎭⎪⎫12,0,0, C ⎝ ⎛⎭⎪⎫0,32,0,N ⎝ ⎛⎭⎪⎫0,32,14, B 1⎝ ⎛⎭⎪⎫12,0,1.∵M 为BC 中点, ∴M ⎝ ⎛⎭⎪⎫14,34,0. ∴MN →=⎝ ⎛⎭⎪⎫-14,34,14,AB 1→=(1,0,1),∴MN →·AB 1→=-14+0+14=0.∴MN →⊥AB 1→,∴AB 1⊥MN . 11.证明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不妨设CA =2, 则CE =2,BD =1,C (0,0,0),A (3,1,0),B (0,2,0),E (0,0,2),D (0,2,1).所以EA →=(3,1,-2),CE →=(0,0,2),ED →=(0,2,-1).分别设面ECA 与面DEA 的法向量是n 1=(x 1,y 1,z 1),n 2=(x 2,y 2,z 2), 则⎩⎪⎨⎪⎧n 1·EA →=0,n 1·CE →=0,即⎩⎨⎧ 3x 1+y 1-2z 1=0,2z 1=0.解得⎩⎨⎧y 1=-3x 1,z 1=0.⎩⎪⎨⎪⎧n 2·EA →=0,n 2·ED →=0,即⎩⎨⎧3x 2+y 2-2z 2=0,2y 2-z 2=0.解得⎩⎨⎧x 2=3y 2,z 2=2y 2.不妨取n 1=(1,-3,0),n 2=(3,1,2),因为n 1·n 2=0,所以两个法向量相互垂直. 所以平面DEA ⊥平面ECA .12.证明 (1)∵△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E ,∴AE ⊥AB ,又∵平面ABEF ⊥平面ABCD 且平面ABEF ∩平面ABCD =AB ,∴AE ⊥平面ABCD , ∴AE ⊥AD .即AD 、AB 、AE 两两垂直.故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1,则AE =1,B (0,1,0),D (1,0,0),E (0,0,1),C (1,1,0).∵FA =FE ,∠AEF =45°, ∴∠AFE =90°,从而F ⎝⎛⎭⎪⎫0,-12,12,EF →=⎝⎛⎭⎪⎫0,-12,-12,BE →=(0,-1,1),BC →=(1,0,0).∴EF →·BE →=0,EF →·BC →=0, ∴EF ⊥BE ,EF ⊥BC ,又∵BE ∩BC =B ,∴EF ⊥平面BCE .(2)M ⎝⎛⎭⎪⎫0,0,12,P ⎝ ⎛⎭⎪⎫1,12,0, 从而PM →=⎝⎛⎭⎪⎫-1,-12,12.于是PM →·EF →=⎝⎛⎭⎪⎫-1,-12,12·⎝ ⎛⎭⎪⎫0,-12,-12=0+14-14=0.∴PM ⊥EF .又EF ⊥平面BCE ,直线PM 不在平面BCE 内,故PM ∥平面BCE .。

【步步高】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1.2.3直线与平面的讲解

【步步高】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1.2.3直线与平面的讲解

1.2.3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一、基础过关1. 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和BC 上的点,若AE ∶EB=CF ∶FB =1∶3,则对角线AC 和平面DEF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2. 过直线l 外两点,作与l 平行的平面,则这样的平面有____________个.3. 过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平面DBB 1D 1平行的直线共有________条.4.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______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5. 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面中:(1与直线AB 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2与直线AA 1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直线AD 平行的平面是______________.6.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DD 1的中点,则BD 1与过点A ,E ,C 的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7.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棱BC 、C 1D 1 的中点.求证:EF ∥平面BDD 1B 1.8. 如图所示,P 是▱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E 、F 分别在PA 、BD 上,且PE ∶EA =BF ∶FD .求证:EF ∥平面PBC .二、能力提升9. 设m 、n 是平面α外的两条直线,给出三个论断:①m ∥n ;②m ∥α;③n ∥α.以其中的两个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为结论,构造三个命题,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10.如图所示,ABCD —A 1B 1C 1D 1是棱长为a 的正方体,M 、N 分别是下底面的棱A 1B 1,B 1C 1的中点,P 是上底面的棱AD 上的一点,AP =a 3,过P ,M ,N 的平面交上底面于PQ ,Q 在CD 上,则PQ =______.它们共面,并且AC∥平面EFGH,BD∥平面EFGH,AC=m,BD=n,当四边形EFGH是菱形时,AE∶EB=________.12.如图所示,P为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M、N分别为(1求证:BC∥l;(2MN与平面PAD是否平行?试证明你的结论.三、探究与拓展有一点P,Q,且AP=DQ.求证:PQ∥平面BCE.(用两种方法证明答案1.平行2.0,1或无数3.124.无数5.(1平面A 1C 1和平面DC 1 (2平面BC 1和平面DC 1 (3平面B 1C 和平面A 1C 16.平行7.证明取D 1B 1的中点O ,连结OF ,OB .∵OF 綊12B 1C 1,BE 綊12B 1C 1,∴OF 綊BE .∴四边形OFEB 是平行四边形,∴EF ∥BO . ∵EF ⊄平面BDD 1B 1,BO ⊂平面BDD 1B 1, ∴EF ∥平面BDD 1B 1.8.证明连结AF 延长交BC 于G ,连结PG .在▱ABCD 中,易证△BFG ∽△DFA .∴GF FA =BF FD =PE EA ,∴EF ∥PG .而EF ⊄平面PBC ,PG ⊂平面PBC ,∴EF ∥平面PBC .9.①②⇒③(或①③⇒② 10.223a11.m ∶n12.(1证明因为BC ∥AD ,AD ⊂平面PAD ,BC ⊄平面PAD ,所以BC ∥平面PAD .又平面PAD ∩平面PBC =l ,BC ⊂平面PBC ,所以BC ∥l .(2解 MN ∥平面PAD .证明如下:如图所示,取PD 中点E ,连结AE ,EN .又∵N 为PC 的中点,∴EN 綊12DC , 又∵AM 綊12DC , ∴EN 綊AM .即四边形AMNE 为平行四边形.∴AE ∥MN ,又MN ⊄平面PAD ,AE ⊂平面PAD .∴MN ∥平面PAD .13.证明方法一如图(1所示,作PM ∥AB 交BE 于M ,作QN ∥AB 交BC 于N ,连结MN .∵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ABEF 有公共边AB ,∴AE =BD .又∵AP =DQ ,∴PE =QB .又∵PM ∥AB ∥QN ,∴PM AB =PE AE ,QN DC =BQ BD.∴PM 綊QN . ∴四边形PQNM 是平行四边形.∴PQ ∥MN .又MN ⊂平面BCE ,PQ ⊄平面BCE ,∴PQ ∥平面BCE .方法二如图(2所示,连结AQ 并延长交BC (或其延长线于K ,连结EK .∵KB ∥AD ,∴DQ BQ =AQ QK. ∵AP =DQ ,AE =BD ,∴BQ =PE .∴DQ BQ =AP PE .∴AQ QK =AP PE.∴PQ ∥EK . 又PQ ⊄平面BCE ,EK ⊂平面BCE , ∴PQ ∥平面BCE .。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4届高考数学 考前三个月 专题五 第二讲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4届高考数学 考前三个月 专题五 第二讲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第二讲 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1.点、线、面的位置关系(1)公理1 ∵A ∈α,B ∈α,∴AB ⊂α.(2)公理2 ∵A ,B ,C 三点不共线,∴A ,B ,C 确定一个平面. (3)公理3 ∵P ∈α,且P ∈β,∴α∩β=l ,且P ∈l . 三个推论:①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②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③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4)公理4 ∵a ∥c ,b ∥c ,∴a ∥b . (5)等角定理 ∵OA ∥O 1A 1,OB ∥O 1B 1, ∴∠AOB =∠A 1O 1B 1或∠AOB +∠A 1O 1B 1=180°. 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a ⊄α,b ⊂α,a ∥b ,∴a ∥α. (2)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a ∥α,a ⊂β,α∩β=b ,∴a ∥b .(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a ⊂β,b ⊂β,a ∩b =P ,a ∥α,b ∥α,∴α∥β. (4)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α∥β,α∩γ=a ,β∩γ=b ,∴a ∥b . 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m ⊂α,n ⊂α,m ∩n =P ,l ⊥m ,l ⊥n ,∴l ⊥α. (2)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a ⊥α,b ⊥α,∴a ∥b . (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a ⊂β,a ⊥α,∴α⊥β.(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α⊥β,α∩β=l ,a ⊂α,a ⊥l ,∴a ⊥β. 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定义.(2)X 围:θ∈(0,π2].(3)求法:先通过取中点或作平行线找到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解含有这个角的三角形.若求得的角为钝角,则这个角的补角才为所求的角. 5.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2)X 围:θ∈[0,π2].(3)求法:先找到(或作出)过斜线上一点垂直于平面的直线,斜足与垂足的连线就是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该斜线与射影的夹角就是所求的线面角,解这个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可得. 6.二面角 (1)定义.(2)X 围:θ∈[0,π]. (3)找二面角平面角的方法①定义法.②垂面法.③垂线法.④特殊图形法. 垂线法是最重要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弄清该二面角及它的棱.②考虑找一条过一个平面内的一点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直线(往往先找垂面再找垂线). ③过这条垂线的两个端点中的一个作二面角棱的垂线,连结垂足与另一个端点,所得到的角(或其补角)就是该二面角的平面角.④解这个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可得到二面角的大小.1.(2013·某某)在下列命题中,不是公理的是( )A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B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C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D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答案 A解析 B 、C 、D 选项是公理.2.(2013·某某)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α⊥β,m ⊂α,n ⊂β,则m ⊥nB .若α∥β,m ⊂α,n ⊂β,则m ∥nC .若m ⊥n ,m ⊂α,n ⊂β,则α⊥βD .若m ⊥α,m ∥n ,n ∥β,则α⊥β 答案 D解析 A 中,m 与n 可垂直、可异面、可平行;B 中m 与n 可平行、可异面;C 中若α∥β,仍然满足m ⊥n ,m ⊂α,n ⊂β,故C 错误;故D 正确.3.(2013·某某)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4,底面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若P 为底面A 1B 1C 1的中心,则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A.5π12B.π3C.π4D.π6答案 B解析 如图所示:S ABC =12×3×3×sin 60°=334.∴VABC -A 1B 1C 1=S ABC ×OP =334×OP =94,∴OP = 3.又OA =32×3×23=1, ∴tan∠OAP =OP OA =3,又0<∠OAP <π2,∴∠OAP =π3.4.(2012·某某)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 ,直线a 在平面α内,直线b 在平面β内,且b ⊥m ,则“α⊥β”是“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解析 当α⊥β时,由于α∩β=m ,b ⊂β,b ⊥m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b ⊥α. 又∵a ⊂α,∴b ⊥a .∴“α⊥β”是“a ⊥b ”的充分条件. 而当a ⊂α且a ∥m 时,∵b ⊥m ,∴b ⊥a . 而此时平面α与平面β不一定垂直,∴“α⊥β”不是“a ⊥b ”的必要条件,故选A.5.(2013·某某)在空间中,过点A 作平面π的垂线,垂足为B ,记B =f π(A ).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对空间任意一点P ,Q 1=f β[f α(P )],Q 2=f α[f β(P )],恒有PQ 1=PQ 2,则( ) A .平面α与平面β垂直B .平面α与平面β所成的(锐)二面角为45°C .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D .平面α与平面β所成的(锐)二面角为60° 答案 A解析 本题关键是理解B =f π(A )的含义. 若平面α与平面β不垂直.在其中一个平面α上取一点P .则PQ 1≠PQ 2. 所以平面α与平面β垂直,故选A.题型一 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例1 对于四面体ABCD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①相对棱AB 与CD 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②由顶点A 作四面体的高,其垂足是△BCD 三条高线的交点;③若分别作△ABC 和△ABD 的边AB 上的高,则这两条高的垂足重合;④任何三个面的面积之和都大于第四个面的面积;⑤分别作三组相对棱中点的连线,所得的三条线段相交于一点.审题破题 可以画出四面体ABCD 的直观图,根据图形分析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答案 ①④⑤解析 若AB 与CD 共面,ABCD 就成了平面图形,故①对; 若垂足为△BCD 高线的交点,必推出对棱垂直,故②错; 只有当以AB 为底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垂足才能重合, 故③错;设垂足为O ,过O 作OE ⊥CD 于E ,连接AE ,则OE <AE .∴S △COD =12CD ·OE <S △ACD=12CD ·AE . 同理可得S △ABD >S △BOD ,S △ABC >S △BOC , ∴S △ACD +S △ABC +S △ABD >S △BCD .故④对.如图,点E 、F 、G 、H 、M 、N 为各边中点,这样可得到▱EFGH 和 ▱ENGM 它们的对角线EG 和FH 互相平分,EG 和MN 也互相平分. 因此,三条线段EG ,FH ,MN 交于一点,故⑤对.反思归纳 准确画出相应的几何体,结合该几何体来研究各命题的真假.若判定一个命题为假,只需举一反例(特殊状态、特殊位置、特殊图形)即可.有时用反证法来判断也可以.变式训练1 (1)给出下列关于互不相同的直线m ,n ,l 和平面α、β的四个命题:①m ⊂α,l ∩α=A ,A ∉m ,则l 与m 不共面;②l 、m 是异面直线,l ∥α,m ∥α,且n ⊥l ,n ⊥m ,则n ⊥α; ③若l ⊂α,m ⊂α,l ∩m =A ,l ∥β,m ∥β,则α∥β; ④若l ∥α,m ∥β,α∥β,则l ∥m . 其中假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 答案 ④解析 命题①可用反证法证明成立;命题②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过l 、m 分别作平面γ、δ交平面α于l′,n′,易知n⊥l′,n⊥m′且m′,n′相交,故n⊥α;命题③即为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命题④中l,m可以平行、相交,也可以异面.(2)若P是两条异面直线l,m外的任意一点,则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①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平行;②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垂直;③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相交;④过点P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l,m都异面.答案①③④解析可以利用模型进行判断.题型二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例2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A⊥平面ABCD,PD∥MA,E、G、F 分别为MB、PB、PC的中点,且AD=PD=2MA.(1)求证:平面EFG∥平面PMA;(2)求证:平面EFG⊥平面PDC;(3)求三棱锥P-MAB与四棱锥P-ABCD的体积之比.审题破题(1)证明EG、FG都平行于平面PMA.(2)证明GF⊥平面PDC.(3)设MA为1,从而其他边的长度都可表示,问题可求解.(1)证明∵E、G、F分别为MB、PB、PC的中点,∴EG∥PM,GF∥BC.又∵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AD,∴GF∥AD.∵EG、GF在平面PMA外,PM、AD在平面PMA内,∴EG∥平面PMA,GF∥平面PMA.又∵EG、GF都在平面EFG内且相交,∴平面EFG∥平面PMA.(2)证明由已知MA⊥平面ABCD,PD∥MA,∴PD⊥平面ABCD.又BC⊂平面ABCD,∴PD⊥BC.∵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C⊥DC.又PD∩DC=D,∴BC⊥平面PDC.在△PBC中,∵G、F分别为PB、PC的中点,∴GF∥BC,∴GF⊥平面PDC.又GF ⊂平面EFG ,∴平面EFG ⊥平面PDC .(3)解 ∵PD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不妨设MA =1,则PD =AD =2. ∵DA ⊥平面MAB ,且PD ∥MA ,∴DA 即为点P 到平面MAB 的距离,∴V P -MAB ∶V P -ABCD =13S △MAB ·DA ∶13S 正方形ABCD ·PD=S △MAB ∶S 正方形ABCD =⎝ ⎛⎭⎪⎫12×1×2∶(2×2)=1∶4. 反思归纳 垂直、平行关系的基础是线线垂直和线线平行,常用方法如下:(1)证明线线平行常用的方法:一是利用平行公理,即证两直线同时和第三条直线平行;二是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平行转换;三是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线线平行;四是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进行平行转换.(2)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①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即高线的性质;②勾股定理;③线面垂直的性质:即要证两线垂直,只需证明一线垂直于另一线所在平面即可,l ⊥α,a ⊂α⇒l ⊥a .变式训练2 (201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AD ,CD =2AB ,平面PAD ⊥底面ABCD ,PA ⊥AD .E 和F 分别为CD 、PC 的中点.求证:(1)PA ⊥底面ABCD ; (2)BE ∥平面PAD ; (3)平面BEF ⊥平面PCD .证明 (1)平面PAD ∩平面ABCD =AD .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且PA ⊥AD . ∴PA ⊥底面ABCD .(2)∵AB ∥CD ,CD =2AB ,E 为CD 的中点, ∴AB ∥DE ,且AB =DE .∴ABED 为平行四边形.∴BE ∥AD . 又∵BE ⊄平面PAD ,AD ⊂平面PAD , ∴BE ∥平面PAD .(3)∵AB ⊥AD ,且四边形ABED 为平行四边形. ∴BE ⊥CD ,AD ⊥CD .由(1)知PA ⊥底面ABCD ,则PA ⊥CD , ∴CD ⊥平面PAD ,从而CD ⊥PD ,又E 、F 分别为CD 、CP 的中点, ∴EF ∥PD ,故CD ⊥EF .由EF ,BE 在平面BEF 内,且EF ∩BE =E , ∴CD ⊥平面BEF . ∴平面BEF ⊥平面PCD . 题型三 空间线面关系的综合问题例3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为矩形,AD ⊥平面ABE ,AE =EB =BC ,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1)求证:AE ⊥BE ;(2)设M 在线段AB 上,且满足AM =2MB ,试在线段CE 上确定一点N ,使得MN ∥平面DAE . 审题破题 (1)通过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2)这是一道探索性问题,先确定点N 的位置,再进行证明.要注意解题的方向性,通过寻找到的条件,证明MN ∥平面DAE 成立. (1)证明 ∵AD ⊥平面ABE ,AD ∥BC ,∴BC ⊥平面ABE , ∵AE ⊂平面ABE ,∴AE ⊥BC . 又∵BF ⊥平面ACE ,AE ⊂平面ACE , ∴AE ⊥BF ,∵BC ∩BF =B ,∴AE ⊥平面BCE , 又BE ⊂平面BCE ,∴AE ⊥BE .(2)解 在△ABE 中过M 点作MG ∥AE 交BE 于G 点,在△BEC 中过G 点作GN ∥BC 交EC 于N 点,连接MN ,则由比例关系易得=13CE .∵MG ∥AE ,MG ⊄平面ADE ,AE ⊂平面ADE , ∴MG ∥平面ADE .同理,GN ∥平面ADE .又∵GN ∩MG =G , ∴平面MGN ∥平面ADE .又MN ⊂平面MGN ,∴MN ∥平面ADE .∴N 点为线段CE 上靠近C 点的一个三等分点.反思归纳 解决探究某些点或线的存在性问题,一般方法是先研究特殊点(中点、三等分点等)、特殊位置(平行或垂直),再证明其符合要求,一般来说是与平行有关的探索性问题常常寻找三角形的中位线或平行四边形.变式训练3 (2013·某某)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AB =BC =2,AD =CD=7,PA =3,∠ABC =120°.G 为线段PC 上的点.(1)证明:BD ⊥平面APC ;(2)若G 为PC 的中点,求DG 与平面APC 所成角的正切值; (3)若G 满足PC ⊥平面BGD ,求PGGC的值. (1)证明 设点O 为AC 、BD 的交点.由AB =BC ,AD =CD ,得BD 是线段AC 的中垂线. 所以O 为AC 的中点,BD ⊥AC .又因为P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 所以PA ⊥BD ,且AC ∩PA =A . 所以BD ⊥平面APC .(2)解 连接OG .由(1)可知OD ⊥平面APC , 则DG 在平面APC 内的射影为OG , 所以∠OGD 是DG 与平面APC 所成的角.由题意得OG =12PA =32.在△ABC 中,AC =AB 2+BC 2-2AB ·BC ·cos∠ABC =2 3. 所以OC =12AC = 3.在Rt△OCD 中,OD =CD 2-OC 2=2.在Rt△OGD 中,tan∠OGD =OD OG =433.所以DG 与平面AP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433.(3)解 连接OG .因为PC ⊥平面BGD ,OG ⊂平面BGD , 所以PC ⊥OG .在Rt△PAC 中,得PC =15.所以GC =AC ·OC PC =2155.从而PG =3155,所以PG GC =32.典例 (14分)如图,在△ABC 中,∠B =π2,AB =BC =2,P 为AB 边上一动点,PD ∥BC 交AC于点D ,现将△PDA 沿PD 翻折至△PDA ′,使平面PDA ′⊥平面PBCD .(1)当棱锥A ′-PBCD 的体积最大时,求PA 的长.(2)若点P 为AB 的中点,E 为A ′C 的中点,求证:A ′B ⊥DE . 规X 解答(1)解 令PA =x (0<x <2),则A ′P =PD =x ,BP =2-x .因为A ′P ⊥PD ,且平面A ′PD ⊥平面PBCD ,故A ′P ⊥平面PBCD .所以V A ′-PBCD =13Sh=16(2-x )(2+x )x =16(4x -x 3). 令f (x )=16(4x -x 3),[4分]由f ′(x )=16(4-3x 2)=0,得x =233(负值舍去).[5分]当x ∈⎝⎛⎭⎪⎫0,233时,f ′(x )>0,f (x )单调递增;当x ∈⎝⎛⎭⎪⎫233,2时,f ′(x )<0,f (x )单调递减.[7分] 所以当x =233时,f (x )取得最大值.故当V A ′-PBCD 最大时,PA =233.[8分](2)证明 设F 为A ′B 的中点,如图所示,连接PF ,FE ,则有EF 綊12BC ,PD 綊12BC .[11分]所以EF 綊PD .所以四边形EFPD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DE ∥PF . 又A ′P =PB ,所以PF ⊥A ′B ,故DE ⊥A ′B .[14分]评分细则 (1)从已知条件得到A ′P ⊥平面PBCD ,得2分;(2)f (x )的单调区间写成闭区间不扣分;少一个区间扣1分;(3)辅助线没有按要求画出或实虚错误扣1分. 阅卷老师提醒 (1)解决折叠问题的关键是搞清翻折前后哪些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改变,哪些不变,抓住翻折前后不变的量,充分利用原平面图形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把平面图形翻折后,经过恰当连线就能得到三棱锥、四棱锥,从而把问题转化到我们熟悉的几何体中解决.1.关于直线a、b、c,以及平面M、N,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M,b∥M,则a∥b;②若a∥M,b⊥M,则a⊥b;③若a∥b,b∥M,则a∥M;④若a⊥M,a∥N,则M⊥N.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0 B.1 C.2 D.3答案 C解析①中a与b可以相交或平行或异面,故①错.③中a可能在平面M内,故③错,故选C.2.下列命题中,m、n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三个不同的平面.①若m⊥α,n∥α,则m⊥n;②若α⊥γ,β⊥γ,则α∥β;③若m∥α,n∥α,则m∥n;④若α∥β,β∥γ,m⊥α,则m⊥γ.正确的命题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C解析②平面α与β可能相交,③中m与n可以是相交直线或异面直线.故②③错,选C.3.(2012·某某)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答案 C解析A错误,如圆锥的任意两条母线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但两条母线相交;B错误,△ABC的三个顶点中,A、B在α的同侧,而点C在α的另一侧,且AB平行于α,此时可有A、B、C三点到平面α距离相等,但两平面相交;D错误,如教室中两个相邻墙面都与地面垂直,但这两个面相交,故选C.4.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BD 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三棱锥A-BCD,则在三棱锥A-BCD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平面ABD⊥平面ABCB.平面ADC⊥平面BDCC.平面ABC⊥平面BDCD.平面ADC⊥平面ABC答案 D解析由题意知,在四边形ABCD中,CD⊥BD.在三棱锥A-BCD中,平面ABD⊥平面BCD,两平面的交线为BD,所以CD⊥平面ABD,因此有AB⊥CD.又因为AB⊥AD,AD∩DC=D,所以AB⊥平面ADC,于是得到平面ADC⊥平面ABC.5.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D1D的中点,N是A1B1上的动点,则直线NO、AM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相交C.异面垂直D.异面不垂直答案 C解析易证ON在平面A1ADD1上的射影与AM垂直,进而可证得ON⊥AM.6.若l为一条直线,α,β,γ为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面三个命题:①α⊥γ,β⊥γ⇒α⊥β;②α⊥γ,β∥γ⇒α⊥β;③l∥α,l⊥β⇒α⊥β.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答案②③解析正方体中一个对角面和一个侧面都与底面垂直,但这两个面不垂直,故命题①不正确;若α⊥γ,在平面α内作平面α与平面γ的交线的垂线m,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m⊥γ,又β∥γ,故m⊥β,这样平面α过平面β的一条垂直,故α⊥β,命题②正确;过直线l作平面δ交平面α于直线n,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l∥n,又l⊥β,故n⊥β,这样平面α就过平面β的一条垂线,故α⊥β,故命题③正确.专题限时规X训练一、选择题1.若平面α∥平面β,直线a⊂α,点B∈β,则在β内过点B的所有直线中( ) A.不一定存在与a平行的直线B.只有两条与a平行的直线C.存在无数条与a平行的直线D.存在唯一与a平行的直线答案 D解析由直线a与B确定的平面与β有唯一交线.故存在唯一与a平行的直线.2.设m,n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 A.若m⊂α,n⊂α,且m∥β,n∥β,则α∥βB.若m∥α,m∥n,则n∥αC.若m∥α,n∥α,则m∥nD.若m,n为两条异面直线,且m∥α,n∥α,m∥β,n∥β,则α∥β答案 D解析选项A中的直线m、n可能不相交;选项B中直线n可能在平面α内;选项C中直线m,n的位置可能是平行、相交或异面.故选D.3.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D.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答案 D解析两个平面α,β垂直时,设交线为l,则在平面α内与l平行的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β,故A正确;如果平面α内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那么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α⊥β,故B正确;两个平面都与第三个平面垂直时,易证交线与第三个平面垂直,故C正确;两个平面α,β垂直时,平面α内与交线平行的直线与β平行,故D错误.4.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AB上的动点,则直线A1D与直线C1E所成的角等于( ) A.60° B.90°C.30° D.随点E的位置而变化答案 B解析在正方体中,显然有A1D⊥AB,A1D⊥AD1,所以A1D⊥面AD1C1B,又C1E⊂面AD1C1B,故A1D⊥C1E.故选B.5.如图,若Ω是长方体ABCD—A1B1C1D1被平面EFGH截去几何体EB1F-HC1G所得到的几何体,其中E为线段A1B1上异于B1的点,F为线段BB1上异于B1的点,且EH∥A1D1,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EH ∥FGB .四边形EFGH 是矩形C .Ω是棱柱D .Ω是棱台 答案 D解析 A 中,∵EH ∥A 1D 1,∴EH ∥BC , ∴EH ∥平面BCC 1B 1.又过EH 的平面EFGH 与平面BCC 1B 1交于FG , ∴EH ∥FG .故A 成立.B 中,易得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 ∵BC ⊥平面ABB 1A 1, ∴BC ⊥EF ,即FG ⊥EF .∴四边形EFGH 为矩形.故B 正确.C 中可将Ω看作以A 1EFBA 和D 1DCGH 为上下底面,以AD 为高的棱柱.故C 正确. 6.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AC ∩EF =G .现在沿AE 、EF 、FA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B 、C 、D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P ,则在四面体P -AEF 中必有( )A .AP ⊥△PEF 所在平面B .AG ⊥△PEF 所在平面C .EP ⊥△AEF 所在平面D .PG ⊥△AEF 所在平面 答案 A解析 在折叠过程中,AB ⊥BE ,AD ⊥DF 保持不变. ∴⎭⎪⎬⎪⎫AP ⊥PEAP ⊥PF PE ∩PF =P ⇒AP ⊥面PEF . 7.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 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α⊥β”是“m ⊥β”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B解析 由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如果m 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m ⊥β,则α⊥β,反过来则不一定.所以“α⊥β”是“m ⊥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8.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命题:①若m ⊂α,n ∥α,则m ∥n ;②若m ∥α,m ∥β,则α∥β; ③若m ⊥α,m ⊥n ,则n ∥α;④若m ⊥α,m ⊥β,则α∥β.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A解析 ①②③不成立,故选A. 二、填空题9.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点E 为AD 的中点,点F 在CD 上.若EF ∥平面AB 1C ,则线段EF 的长度等于______.答案2解析 由于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 ∴AC =2 2.又E 为AD 的中点,EF ∥平面AB 1C ,EF ⊂平面ADC , 平面ADC ∩平面AB 1C =AC ,∴EF ∥AC ,∴F 为DC 的中点,∴EF =12AC = 2.10.如图所示,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为各边的中点,G ,H 分别为DE ,AF 的中点,将△ABC 沿DE ,EF ,DF 折成正四面体PDEF (点A 、B 、C 重合后记为P ),则四面体中异面直线PG 与DH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答案 23解析 折成的正四面体如图所示,连接HE ,取HE 的中点K ,连接GK ,PK ,则GK ∥DH ,故∠PGK 即为所求的异面直线所成角或其补角.设这个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在△PGK 中,PG =3,GK =32,PK =12+⎝⎛⎭⎪⎫322=72, 故cos∠PGK =32+⎝⎛⎭⎪⎫322-⎝ ⎛⎭⎪⎫7222×3×32=23. 即异面直线PG 与DH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23.11.如图,AB 为圆O 的直径,点C 在圆周上(异于点A ,B ),直线PA 垂直于圆O 所在的平面,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有以下四个命题:①PA ∥平面MOB ; ②MO ∥平面PAC ; ③OC ⊥平面PAC ; ④平面PAC ⊥平面PBC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答案 ②④解析 ①错误,PA ⊂平面MOB ;②正确;③错误,否则,有OC ⊥AC ,这与BC ⊥AC 矛盾;④正确,因为BC ⊥平面PAC .12.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点P ,A ,B ,C 都在半径为3的球面上,若PA ,PB ,PC 两两相互垂直,则球心到截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_.答案 33解析 如图,作PM ⊥面ABC ,设PA =a ,则AB =2a ,CM =63a ,PM =33a . 设球的半径为R ,所以⎝ ⎛⎭⎪⎫33a -R 2+⎝ ⎛⎭⎪⎫63a 2=R 2,将R =3代入上式,解得a =2,所以d =3-233=33.三、解答题13.(2013·某某)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平面SAB⊥平面SBC,AB⊥BC,AS=AB.过A 作AF⊥SB,垂足为F,点E,G分别是棱SA,SC的中点.求证:(1)平面EFG∥平面ABC;(2)BC⊥SA.证明(1)由AS=AB,AF⊥SB知F为SB的中点,则EF∥AB,FG∥BC,又EF∩FG=F,因此平面EFG∥平面ABC.(2)由平面SAB⊥平面SBC,且AF⊥SB,知AF⊥平面SBC,则AF⊥BC.又BC⊥AB,AF∩AB=A,则BC⊥平面SAB,又SA⊂平面SAB,因此BC⊥SA.14.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1)求证:平面AB1C1⊥平面AC1;(2)若AB1⊥A1C,求线段AC⊥AA1长度之比;(3)若D是棱CC1的中点,问在棱AB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DE∥平面AB1C1?若存在,试确定点E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由于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B1C1⊥CC1.又因为AC⊥BC,所以B1C1⊥A1C1,又CC1∩A1C1=C1,所以B1C1⊥平面AC1.由于B1C1⊂平面AB1C1,从而平面AB1C1⊥平面AC1.(2)解由(1)知,B1C1⊥A1C.所以,若AB1⊥A1C,则可得:A1C⊥平面AB1C1,从而A1C⊥AC1.由于ACC1A1是矩形,故AC与AA1长度之比为1∶1.(3)解点E位于AB的中点时,能使DE∥平面AB1C1.设F是BB1的中点,连接DF、EF、DE.则易证:平面DEF∥平面AB1C1,从而DE∥平面AB1C1.。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3.2.2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docx

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3.2.2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docx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整理制作3.2.2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双基达标 (限时20分钟)1.若a =(1,5,-1),b =(-2,3,5),若(k a +b )∥(a -3b ),则实数k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因为k a +b =(k -2,5k +3,5-k ),a -3b =(7,-4,-16),由(k a +b )∥(a -3b ) 得k -27=5k +3-4=5-k -16,解得k =-13. 答案 -132.已知点A (1,2,1)、B (-1,3,4)、D (1,1,1),若AP →=2PB →,则|PD →|的值是________.解析 设点P (x ,y ,z ),则由AP →=2PB →,得(x -1,y -2,z -1)=2(-1-x ,3-y ,4-z ),即⎩⎪⎨⎪⎧x -1=-2-2x ,y -2=6-2y ,z -1=8-2z .解得⎩⎪⎨⎪⎧x =-13,y =83,z =3.∴|PD →|=(-13-1)2+(83-1)2+(3-1)2=773. 答案 773 3.已知在四面体ABCD 中,G 、H 分别是△ABC 和△ACD 的重心,则GH 与BD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 设E 、F 各为BC 和CD 的中点,则GH →=GA →+AH →=23(EA →+AF →)=23EF →,所以GH ∥EF ,所以GH ∥BD .答案 平行4.已知空间四点A (-2,3,1),B (2,-5,3),C (10,0,10),D (8,4,a ),如果四边形ABCD 为梯形,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因为AB →=(4,-8,2),BC →=(8,5,7),DC →=(2,-4,10-a ),AD →=(10,1,a-1),四边形ABCD 为梯形,则AB →∥DC →,解得a =9,此时BC →与AD →不平行.答案 95.对任意一点O 和不共线的三点A 、B 、C ,并且OP →=xOA →+yOB →+zOC →,若四点P 、A 、B 、C 共面,则x +y +z =________.答案 16.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底面ABCD ,PD =DC ,E 是PC 的中点.证明:P A ∥平面BDE .证明 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 、DC 、DP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D =DC =2,则A (2,0,0),P (0,0,2),E (0,1,1),B (2,2,0),P A →=(2,0,-2),DE →=(0,1,1),DB →=(2,2,0).设n 1=(x ,y ,z )是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则由⎩⎪⎨⎪⎧n 1·DE →=0n 1·DB →=0得⎩⎪⎨⎪⎧y +z =02x +2y =0 取y =-1,得n 1=(1,-1,1).∵P A →·n 1=2-2=0,∴P A →⊥n 1,又P A ⊄平面BDE ,∴P A ∥平面BDE .综合提高(限时25分钟)7.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n 1=(1,2,-2),n 2=(-3,-6,6),则平面α,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 ∵n 2=-3n 1,∴n 1∥n 2,∴α∥β.答案 平行8.已知AB →=(1,5,-2),BC →=(3,1,z ),若AB →⊥BC →,BP →=(x -1,y ,-3),且BP →⊥面ABC ,则BP →等于________.解析 因为AB →⊥BC →,所以AB →·BC →=0,即3+5-2z =0,解得z =4,又因为BP →⊥面ABC ,所以BP →·AB →=0,BP →·BC →=0,解得x =407,y =-157. 答案 (337,-157,-3) 9.已知点A (1,-2,11),B (4,2,3),C (6,-1,4),则△ABC 的形状是________.解析 求得AC →=(5,1,-7),BC →=(2,-3,1),因为AC →·BC →=0,所以AC →⊥BC →,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答案 直角三角形10.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为A 1B 1上任意一点,则DP 与BC 1始终________.解析 因为DP →·C 1B →=(DA 1→+A 1P →)·C 1B →=(CB 1→+A 1P →)·C 1B →=CB 1→·C 1B →+A 1P →·C 1B →=A 1P →·C 1B →=A 1P →·(C 1C →+CB →)=A 1P →·C 1C →+A 1P →·CB →=0,所以DP →⊥C 1B →,即DP 与BC 1始终垂直.答案 垂直11.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AB =1,BC =a ,a >1,P A ⊥平面ABCD ,P A =1,点Q 在BC 上,问:是否对任意的a >1,都存在Q ∈BC ,使得PQ ⊥DQ ,请给出结论,并且说明理由.解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 (0,0,1),D (0,a ,0).令Q (1,t ,0),t ∈[0,a ],则PQ →=(1,t ,-1),QD →=(-1,a -t ,0),假设PQ ⊥DQ ,则PQ →·QD →=0,即-1+(a -t )t =0在t ∈[0,a ]上有解,当a ≥2时,存在点Q (1,a ±a 2-42,0),使得PQ ⊥DQ ; 当1<a <2时,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Q .12.如图所示,在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四边形A 1B 1C 1D 1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DD 1⊥平面A 1B 1C 1D 1,DD 1⊥平面ABCD ,DD 1=2.求证:(1)A 1C 1与AC 共面,B 1D 1与BD 共面;(2)平面A 1ACC 1⊥平面B 1BDD 1.证明 以D 为原点,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有A (2,0,0),B (2,2,0),C (0,2,0),A 1(1,0,2),B 1(1,1,2),C 1(0,1,2),D 1(0,0,2).(1)∵A 1C 1→=(-1,1,0),AC →=(-2,2,0),D 1B 1→=(1,1,0),DB →=(2,2,0),∴AC →=2A 1C 1→,DB →=2D 1B 1→.∴AC →与A 1C 1→平行,DB →与D 1B 1→平行,于是A 1C 1与AC 共面,B 1D 1与BD 共面.(2)DD 1→·AC →=(0,0,2)·(-2,2,0)=0,DB →·AC →=(2,2,0)·(-2,2,0)=0.∴DD 1→⊥AC →,DB →⊥AC →.DD 1与DB 是平面B 1BDD 1内的两条相交直线,∴AC ⊥平面B 1BDD 1.又平面A 1ACC 1过AC ,∴平面A 1ACC 1⊥平面B 1BDD 1.13.(创新拓展)如图,在正方体ABCD -A1B 1C 1D 1中,棱DD 1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面APC 1⊥平面ACC 1?证明你的结论.解 以D 为原点,DA ,DC ,DD 1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a >0),假设点P 存在,且DP =m (a ≥m ≥0),则由正方体的性质知,CC 1⊥BD ,AC ⊥BD ,CC 1∩AC =C ,所以BD ⊥平面ACC 1.因此DB →=(a ,a ,0)是平面ACC 1的法向量.因为平面APC 1⊥平面ACC 1,所以DB →在平面APC 1内或与平面APC 1平行,所以存在实数x 和y ,使得DB →=xAC 1→+yAP →, 又因为AC 1→=(-a ,a ,a ),AP →=(-a ,0,m ),所以⎩⎪⎨⎪⎧a =-ax -ay a =ax +00=ax +my ,解得⎩⎪⎨⎪⎧x =1y =-2m =12a. 由此可见点P 存在,且当点P 为DD 1的中点时,平面APC 1⊥平面ACC 1.。

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第一课时)(课件)-高二数学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第一课时)(课件)-高二数学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归纳总结 证明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步骤::
(1)求出两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v1 (x1,y1,z1),v2 (x2,y2,z2); (2)计算得出v1 v2 x1x2 y1y2 z1z2 0; (3)由此说明v1 v2,即l1 l2.
新知探索 2.直线与平面垂直
思考 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那么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垂 直,这就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试用向量知识来证明它?
例4 设直线 l 同时垂直平面 α 内两条相交的直线.求证:l⊥ α . 证明: 如图,设直线 l 与平面α相交于点O,从点O 出发 在平面α内分别作有向线段OA,OB,OP,使其分别代 表直线a,b,p的方向向量 a,b,p,其中直线p是α内任 一直线.
(2)l1 // v1,n1 1,v1 // n1 l1 1; (3)n1 1,n2 2,n1 n2 1 2.
利用线线平行的传递性以及等角定理,易证明上述命题均成立.
新知探索
思考
在下列真命题中,如果把 v1,v2看成直线 l1,l2的方向向量,把 n1,n2看 成平面 α1 ,α2的法向量,那么我们能否得到利用运算来判定直线与直线、直 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即直线l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可得l .
新知探索
练习2 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为AC1与BD的交点
,G为CC1的中点.求证:A1O⊥平面GBD.
z
解:如图,以D为原点,以DA,DB,DD1分别x轴,y轴,
z轴正方向,以1为单位长度,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新知探索 1.直线与直线垂直
如图,过点P作平面α的垂线,则称垂足P0为点P在平面α内的射影. 预先给定平面α,空间任意一个图形的每一个点P在平面α上都有一个射 影P0,所有这些P0在平面α上组成的图形,称为这个图形在平面α上的射影. 直线 l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是什么图形? 容易看出,如果直线 l 垂直于平面α,那么 l 在α上的射影是一个点,就 是 l 与α的交点. 如图,如果 l 与α不垂直, l 在α上的射影就是一条直线.

高中数学 第三章 3.2.2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一)配套课件 苏教版选修21

高中数学 第三章 3.2.2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一)配套课件 苏教版选修21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3.2.2(一)
探究点三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关系
例3 如图所示,已知矩形ABCD和矩形ADEF所在
平面互相垂直,点M,N分别在对角线BD,AE 上,且BM=13BD,AN=13AE.求证:MN∥平面CDE. 证明 因为矩形ABCD和矩形ADEF所在平面
互相垂直,
所以AB,AD,AF互相垂直.不妨设AB,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3.2.2(一)
跟踪训练 2 用向量方法证明: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 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已知 直线 l,m 和平面 α,其中 l⊄α,m⊂α,且 l∥m. 求证 l∥α. 证明 设直线 l,m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a,b,平面 α 的法 向量分别为 u. 因为 l∥m,所以 a=kb,k∈R. 又因为 u⊥α,m⊂α,所以 u⊥b, 因此 u·b=0,u·a=u·kb=0.所以 l∥α.
பைடு நூலகம்
3.2.2(一)
例 1 根据下列各条件,判断相应的直线与直线、平面与平面、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两直线 l1,l2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 a=(1,-3,-1),b=(8,2,2); (2)两平面 α、β 的法向量分别是 u=(1,3,0),v=(-3,-9,0); (3)直线 l 的方向向量、平面 α 的法向量分别是 a=(1,-4,-3),u=(9,0,3); (4)两直线 l1,l2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 a=(3,-6,3),b=(-1,2,-1).
3.2.2(一)
探究点一 平行关系的向量语言 问题1 两条直线平行,它们的方向向量有何关系?
答案 两条直线平行,它们的方向向量也平行. 问题2 若直线l∥平面α,则直线l的方向向量和平面α的法向

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空间向量与空间角(含解析)

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空间向量与空间角(含解析)

空间向量与空间角[知识能否忆起]利用向量求空间角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求法设两条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为a ,b ,其夹角为θ,则cos φ=|cos θ|=|a ·b ||a||b |(其中φ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2.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求法如图所示,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e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φ,两向量e 与n 的夹角为θ,则有sin φ=|cos θ|=|e ·n ||e ||n |.3.求二面角的大小(1)如图1,AB 、CD 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AB ,CD〉.(2)如图2、3,n 1,n 2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n 1,n 2〉(或π-〈n 1,n 2〉).[小题能否全取]1.(教材习题改编)已知向量m ,n 分别是直线l 和平面α的方向向量、法向量,若cos 〈m ,n 〉=-12,则l 与α所成的角为( )A .30°B .60°C .120°D .150°解析:选A 由于cos 〈m ,n 〉=-12,∴〈m ,n 〉=120°.所以直线l 与α所成的角为30°.2.(教材习题改编)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m =(0,1,0),n =(0,1,1),则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为( )A .45°B .135°C .45°或135°D .90°解析:选C cos 〈m ,n 〉=m ·n |m ||n |=11×2=22, 即〈m ,n 〉=45°,其补角为135°, ∴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45°或135°.3.在如图所示的正方体A1B 1C 1D 1-ABCD 中,E 是C 1D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DE 与AC 夹角的余弦值为( )A .-1010B .-120C.120D.1010解析:选D 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D -xyz ,设DA =1,A (1,0,0),C (0,1,0),E ⎝⎛⎭⎫0,12,1.则AC =(-1,1,0),DE =⎝⎛⎭⎫0,12,1,若异面直线DE 与AC 所成的角为θ,cos θ=|cos 〈AC ,DE 〉|=1010.4.已知点E 、F 分别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BB 1,CC 1上,且B 1E =2EB ,CF =2FC 1,则平面AEF 与平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解析: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D -xyz ,设DA =1由已知条件A (1,0,0), E ⎝⎛⎭⎫1,1,13,F ⎝⎛⎭⎫0,1,23, AE =⎝⎛⎭⎫0,1,13,AF =⎝⎛⎭⎫-1,1,23,设平面AE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面AEF 与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为θ, 由⎩⎨⎧n ·AE =0,n ·AF =0,得⎩⎨⎧y +13z =0,-x +y +23z =0.令y =1,z =-3,x =-1,则n =(-1,1,-3). 设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m =(0,0,-1), 则cos θ=cos 〈n ,m 〉=311,tan θ=23.答案:235.(教材习题改编)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已知DA =DC =4,DD 1=3,则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所成角的余弦值________.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则A 1(4,0,3),B (4,4,0),B 1(4,4,3),C (0,4,0),1A B =(0,4,-3),1B C=(-4,0,-3).设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所成角为θ,则cos θ=|cos 〈1A B ,1B C 〉|=925.答案:925(1)利用向量求空间角,一定要注意将向量夹角与所求角区别开来,在将向量夹角转化为各空间角时注意空间各角的取值范围,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π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π2,二面角的范围是[0,π]. (2)利用平面的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时,当求出两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n 1,n 2时,要根据向量坐标在图形中观察法向量的方向,从而确定二面角与向量n 1,n 2的夹角是相等,还是互补,这是利用向量求二面角的难点、易错点.典题导入[例1] (2012·陕西高考)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CA =CC 1=2CB ,则直线BC 1与直线AB 1夹角的余弦值为( )A.55B.53C.255D.35[自主解答] 不妨令CB =1,则CA =CC 1=2.可得 O (0,0,0),B (0,0,1),C 1(0,2,0),A (2,0,0),B 1(0,2,1),∴1BC =(0,2,-1),1AB=(-2,2,1),∴cos 〈1BC ,1AB 〉=1BC ·1AB|1BC ||1AB |=4-15×9=15=55>0.∴1BC 与1AB的夹角即为直线BC 1与直线AB 1的夹角,∴直线BC 1与直线AB 1夹角的余弦值为55. [答案] A本例条件下,在线段OB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C 1M 与AB 1所成角的余弦为13?若存在,求出M 点;不存在,说明理由.解:不妨令CB =1,CA =CC 1=2, 建系如本例题图,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点M ,设M (0,0,a ),则1C M =(0,-2,a ),又1AB=(-2,2,1), ∴|cos 〈1C M ,1AB 〉|=|a -4|4+a 2·9=13. ∴|a -4|=4+a 2,∴a 2-8a +16=a 2+4. ∴8a =12,∴a =32.又CB =1,∴a =32>1.故不存在符合条件的点M .由题悟法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求异面直线的夹角时,注意区别:当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为锐角或直角时,就是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当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为钝角时,其补角才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以题试法1.(2012·安徽模拟)如图所示,在多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上、下两个底面A 1B 1C 1D 1和ABCD 互相平行,且都是正方形,DD 1⊥底面ABCD ,AB =2A 1B 1=2DD 1=2a .(1)求异面直线AB 1与DD 1所成角的余弦值; (2)已知F 是AD 的中点,求证:FB 1⊥平面BCC 1B 1.解:以D 为坐标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2a,0,0),B (2a,2a,0),C (0,2a,0),D 1(0,0,a ),F (a,0,0),B 1(a ,a ,a ),C 1(0,a ,a ).(1)∵1AB =(-a ,a ,a ),1DD=(0,0,a ),∴cos 〈1AB ,1DD 〉=1AB ·1DD|1AB |·|1DD |=33,所以异面直线AB 1与D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 (2)证明:∵1BB=(-a ,-a ,a ),BC =(-2a,0,0), 1FB=(0,a ,a ),∴⎩⎪⎨⎪⎧1FB ·1BB =0, 1FB ·BC=0,∴FB 1⊥BB 1,FB 1⊥BC . ∵BB 1∩BC =B ,∴FB 1⊥平面BCC 1B 1.典题导入[例2] (2012·大纲全国卷)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P A ⊥底面ABCD ,AC =22,P A =2,E 是PC 上的一点,PE =2EC .(1)证明:PC ⊥平面BED ;(2)设二面角A -PB -C 为90°,求P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大小.[自主解答] (1)证明:以A 为坐标原点,射线AC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C (22,0,0).设D (2,b,0),其中b >0,则 P (0,0,2),E ⎝⎛⎭⎫423,0,23,B (2,-b,0).于是PC=(22,0,-2), BE =⎝⎛⎭⎫23,b ,23,DE =⎝⎛⎭⎫23,-b ,23,从而PC ·BE=0,PC ·DE =0, 故PC ⊥BE ,PC ⊥DE . 又BE ∩DE =E , 所以PC ⊥平面BED .(2) AP =(0,0,2),AB=(2,-b,0).设m =(x ,y ,z )为平面P AB 的法向量,则m ·AP =0,m ·AB=0,即2z =0且2x -by =0, 令x =b ,则m =(b ,2,0).设n =(p ,q ,r )为平面PBC 的法向量,则n ·PC =0,n ·BE=0, 即22p -2r =0且2p 3+bq +23r =0, 令p =1,则r =2,q =-2b ,n =⎝⎛⎭⎫1,-2b ,2. 因为二面角A -PB -C 为90°,所以面P AB ⊥面PBC ,故m ·n =0, 即b -2b=0,故b =2,于是n =(1,-1,2),DP=(-2,-2,2),所以cos 〈n ,DP 〉=n ·DP|n ||DP |=12, 所以〈n ,DP〉=60°.因为PD 与平面PBC 所成角和〈n ,DP〉互余,故PD 与平面PBC 所成的角为30°.由题悟法利用向量法求线面角的方法(1)分别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2)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钝角时取其补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如例2).以题试法2.(2012·宝鸡模拟)如图,已知P A ⊥平面ABC ,且P A =2,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B =BC =1,AB ⊥BC ,AD ⊥PB 于D ,AE ⊥PC 于E .(1)求证:PC ⊥平面ADE ;(2)求直线AB 与平面ADE 所成角的大小. 解:(1)证明:因为P A ⊥平面ABC , 所以P A ⊥BC ,又AB ⊥BC ,且P A ∩AB =A , 所以BC ⊥平面P AB ,从而BC ⊥AD . 又AD ⊥PB ,BC ∩PB =B , 所以AD ⊥平面PBC , 得PC ⊥AD ,又PC ⊥AE ,AE ∩AD =A , 所以PC ⊥平面ADE .(2)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B -xyz . 则A (1,0,0),C (0,1,0), P (1,0,2), 因为PC ⊥平面ADE ,所以PC=(-1,1,-2)是平面ADE 的一个法向量.设直线AB 与平面ADE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PC ·AB||PC||AB |=(-1,1,-2)·(-1,0,0)2=12,则直线AB 与平面ADE 所成的角为30°.典题导入[例3] (2012·江西高考)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已知AB=AC =AA 1=5,BC =4,点A 1在底面ABC 的投影是线段BC 的中点O .(1)证明在侧棱AA 1上存在一点E ,使得OE ⊥平面BB 1C 1C ,并求出AE 的长;(2)求平面A 1B 1C 与平面BB 1C 1C 夹角的余弦值.[自主解答] (1)证明:连接AO ,在△AOA 1中,作OE ⊥AA 1于点E ,因为AA 1∥BB 1,得OE ⊥BB 1,因为A 1O ⊥平面ABC ,所以A 1O ⊥BC .因为AB =AC ,OB =OC ,得AO ⊥BC ,所以BC ⊥平面AA 1O ,所以BC ⊥OE , 所以OE ⊥平面BB 1C 1C .又AO =AB 2-BO 2=1,AA 1=5, 得AE =AO 2AA 1=55.(2)如图,分别以OA ,OB ,OA 1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0,0),B (0,2,0),C (0,-2,0),A 1(0,0,2),B 1(-1,2,2),由AE =151AA 得点E 的坐标是⎝⎛⎭⎫45,0,25, 由(1)得平面BB 1C 1C 的法向量是OE =⎝⎛⎭⎫45,0,25, 设平面A 1B 1C 的法向量n =(x ,y ,z ),由⎩⎪⎨⎪⎧n ·11A B=0,n ·1A C=0,得⎩⎪⎨⎪⎧-x +2y =0,y +z =0. 令y =1,得x =2,z =-1,即n =(2,1,-1),所以cos 〈OE ,n 〉=OE·n| OE |·|n |=3010, 即平面A 1B 1C 与平面BB 1C 1C 夹角的余弦值是3010.由题悟法求二面角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别求出二面角的两个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以题试法3.(2012·山西模拟)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SD ⊥平面ABCD ,SD =AD =a ,点E 是SD 上的点,且DE =λa (0<λ≤1).(1)求证:对任意的λ∈(0,1],都有AC ⊥BE ; (2)若二面角C -AE -D 的大小为60°,求λ的值.解:(1)证明: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则A (a,0,0,),B (a ,a,0),C (0,a,0),D (0,0,0),E (0,0,λa ),∴AC =(-a ,a,0),BE=(-a ,-a ,λa ), ∴AC ·BE=0对任意λ∈(0,1]都成立,即对任意的λ∈(0,1],都有AC ⊥BE . (2)显然n =(0,1,0)是平面ADE 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ACE 的法向量为m =(x ,y ,z ),∵AC =(-a ,a,0),AE=(-a,0,λa ),∴⎩⎨⎧m ·AC=0,m ·AE=0.即⎩⎪⎨⎪⎧ -ax +ay =0,-ax +λaz =0,∴⎩⎪⎨⎪⎧x -y =0,x -λz =0. 取z =1,则x =y =λ,∴m =(λ,λ,1), ∵二面角C -AE -D 的大小为60°, ∴|cos 〈n ,m 〉|=|n ·m ||n ||m |=λ1+2λ2=12, ∵λ∈(0,1], ∴λ=22.1.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底面ABC ,AB =BC=AA 1,∠ABC =90°,点E 、F 分别是棱AB 、BB 1的中点,则直线EF 和BC 1所成的角为________.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B =BC =AA 1=2,则C1(2,0,2),E (0,1,0),F (0,0,1),则EF=(0,-1,1),1BC =(2,0,2),∴EF ·1BC=2, ∴cos 〈EF ,1BC〉=22×22=12,∴EF 和BC 1所成角为60°. 答案:60°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 =90°,2AC =AA 1=BC =2.若二面角B 1-DC -C 1的大小为60°,则AD 的长为________.解析:如图,以C 为坐标原点,CA ,CB ,CC 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0,0,0),A (1,0,0),B 1(0,2,2),C 1(0,0,2).设AD =a ,则D 点坐标为(1,0,a ),CD =(1,0,a ),1CB=(0,2,2),设平面B 1CD 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则⎩⎪⎨⎪⎧m ·1CB =0m ·CD =0⇒⎩⎪⎨⎪⎧2y +2z =0x +az =0, 令z =-1,得m =(a,1,-1),又平面C 1D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0,1,0), 则由cos 60°=|m·n ||m ||n |,得1a 2+2=12,即a =2,故AD = 2. 答案: 23.如图,在正四棱锥S -ABCD 中,O 为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P 为侧棱SD 的中点,且SO =OD ,则直线BC 与平面P AC 所成角为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设OD =SO =OA =OB =OC =a ,则A (a,0,0),B (0,a,0),C (-a,0,0),P ⎝⎛⎭⎫0,-a 2,a2. 则CA =(2a,0,0),AP =⎝⎛⎭⎫-a ,-a 2,a 2,CB =(a ,a,0).设平面P AC 的法向量为n ,可求得n =(0,1,1),则cos 〈CB ,n 〉=CB·n | CB ||n |=a 2a 2·2=12. ∴〈CB,n 〉=60°,∴直线BC 与平面P AC 的夹角为90°-60°=30°. 答案:30°4.(2012·山西模拟)如图,在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ABC =90°,P A ⊥平面ABCD ,P A =3,AD =2,AB =23,BC =6.(1)求证:BD ⊥平面P AC ; (2)求二面角P -BD -A 的大小.解:(1)证明:由题可知,AP 、AD 、AB 两两垂直,则分别以AB 、AD 、AP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23,0,0),C (23,6,0),D (0,2,0),P (0,0,3),∴AP =(0,0,3),AC =(23,6,0),BD=(-23,2,0),∴BD ·AP =0,BD ·AC=0.∴BD ⊥AP ,BD ⊥AC .又P A ∩AC =A ,∴BD ⊥平面P AC .(2)显然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为m =(0,0,1),设平面P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BD =0,n ·BP =0. 由(1)知,BP=(-23,0,3),∴⎩⎨⎧-23x +2y =0,-23x +3z =0,整理得⎩⎪⎨⎪⎧y =3x ,z =233x .令x =3,则n =(3,3,2), ∴cos 〈m ,n 〉=m ·n |m ||n |=12.∴结合图形可知二面角P -BD -A 的大小为60°.5.(2012·辽宁高考)如图,直三棱柱ABC -A ′B ′C ′,∠BAC=90°,AB =AC =λAA ′,点M ,N 分别为A ′B 和B ′C ′的中点.(1)证明:MN ∥平面A ′ACC ′;(2)若二面角A ′-MN -C 为直二面角,求λ的值.解:(1)法一:证明:如图,连接AB ′,AC ′,由已知∠BAC =90°,AB =AC ,三棱柱ABC -A ′B ′C ′为直三棱柱,所以M 为AB ′中点.又因为N 为B ′C ′的中点, 所以MN ∥AC ′. 又MN ⊄平面A ′ACC ′, A ′C ⊂平面A ′ACC ′, 所以MN ∥平面A ′ACC ′.法二:证明:取A ′B ′ 中点P ,连接MP ,NP ,而M ,N 分别为AB ′与B ′C ′的中点,所以MP ∥AA ′,PN ∥A ′C ′, 所以MP ∥平面A ′ACC ′,PN ∥平面A ′ACC ′. 又MP ∩NP =P ,因此平面MPN ∥平面A ′ACC ′.而MN ⊂平面MPN , 因此MN ∥平面A ′ACC ′.(2)以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直线AB ,AC ,AA ′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如图所示.设AA ′=1,则AB =AC =λ,于是A (0,0,0),B (λ,0,0),C (0,λ,0),A ′(0,0,1), B ′(λ,0,1),C ′(0,λ,1), 所以M ⎝⎛⎭⎫λ2,0,12,N ⎝⎛⎭⎫λ2,λ2,1. 设m =(x 1,y 1,z 1)是平面A ′MN 的法向量, 由⎩⎨⎧m ·A M ' =0,m ·MN=0,得⎩⎨⎧λ2x 1-12z 1=0,λ2y 1+12z 1=0,可取m =(1,-1,λ).设n =(x 2,y 2,z 2)是平面MNC 的法向量, 由⎩⎨⎧n ·NC =0,n ·MN=0,得⎩⎨⎧-λ2x 2+λ2y 2-z 2=0,λ2y 2+12z 2=0,可取n =(-3,-1,λ).因为A ′-MN -C 为直二面角,所以m·n =0, 即-3+(-1)×(-1)+λ2=0,解得λ=2(负值舍去).6.如图1,在Rt △ABC 中,∠C =90°,BC =3,AC =6,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且DE ∥BC ,DE =2.将△ADE 沿DE 折起到△A 1DE 的位置,使A 1C ⊥CD ,如图2.(1)求证:A 1C ⊥平面BCDE ;(2)若M 是A 1D 的中点,求CM 与平面A 1BE 所成角的大小;(3)线段B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平面A 1DP 与平面A 1BE 垂直?说明理由. 解:(1)证明:因为AC ⊥BC ,DE ∥BC , 所以DE ⊥AC .所以ED ⊥A 1D ,DE ⊥CD ,所以DE ⊥平面A 1DC . 所以DE ⊥A 1C . 又因为A 1C ⊥CD . 所以A 1C ⊥平面BCDE .(2)如图,以C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则A 1(0,0,23),D (0,2,0),M (0,1, 3),B (3,0,0),E (2,2,0).设平面A 1B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1A B =0,n ·BE =0.又1A B(3,0-= (-1,2,0), 所以⎩⎨⎧3x -23z =0,-x +2y =0.令y =1,则x =2,z = 3. 所以n =(2,1,3).设CM 与平面A 1BE 所成的角为θ.因为CM=所以sin θ=|cos 〈n , CM 〉|=|n ·CM|n ||CM ||=48×4=22. 所以CM 与平面A 1BE 所成角的大小为π4.(3)线段BC 上不存在点P ,使平面A 1DP 与平面A 1BE 垂直,理由如下:假设这样的点P 存在,设其坐标为(p,0,0),其中p ∈[0,3].设平面A 1DP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m ·1A D =0,m ·DP =0. 又1A D =(0,2,-23),DP=(p ,-2,0), 所以⎩⎨⎧2y -2 3z =0,px -2y =0.令x =2,则y =p ,z =p 3. 所以m =(2,p ,p 3). 平面A 1DP ⊥平面A 1BE ,当且仅当m ·n =0, 即4+p +p =0.解得p =-2,与p ∈[0,3]矛盾.所以线段BC 上不存在点P ,使平面A 1DP 与平面A 1BE 垂直.1.(2013·湖北模拟)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PD =AB =2,E 、F 、G 分别为PC 、PD 、BC 的中点.(1)求证:P A ⊥EF ;(2)求二面角D -FG -E 的余弦值.解: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则D (0,0,0),A (0,2,0),C (-2,0,0),P (0,0,2),E (-1,0,1),F (0,0,1),G (-2,1,0).(1)证明:由于PA =(0,2,-2),EF =(1,0,0),则PA ·EF=1×0+0×2+(-2)×0=0,∴P A ⊥EF .(2)易知DF =(0,0,1),EF=(1,0,0),FG =(-2,1,-1),设平面DFG 的法向量m =(x 1,y 1,z 1),则⎩⎨⎧m ·DF =0,m ·FG=0,解得⎩⎪⎨⎪⎧z 1=0,-2x 1+y 1-z 1=0. 令x 1=1,得m =(1,2,0)是平面DFG 的一个法向量. 设平面EFG 的法向量n =(x 2,y 2,z 2), 同理可得n =(0,1,1)是平面EFG 的一个法向量. ∵cos 〈m ,n 〉=m ·n |m |·|n |=25·2=210=105,设二面角D -FG -E 的平面角为θ,由图可知θ=π-〈m ,n 〉, ∴cos θ=-105, ∴二面角D -FG -E 的余弦值为-105. 2.(2012·北京西城模拟)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1B 1C 1中,AB =BC =2AA 1,∠ABC =90°,D 是BC 的中点.(1)求证:A 1B ∥平面ADC 1; (2)求二面角C 1-AD -C 的余弦值;(3)试问线段A 1B 1上是否存在点E ,使AE 与DC 1成60°角?若存在,确定E 点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证明:连接A 1C ,交AC 1于点O ,连接OD .由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得四边形ACC 1A 1为矩形,O 为A 1C 的中点.又D 为BC 的中点,所以OD 为△A 1BC 的中位线, 所以A 1B ∥OD ,因为OD ⊂平面ADC 1,A 1B ⊄平面ADC 1, 所以A 1B ∥平面ADC 1.(2)由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且∠ABC =90°,得BA ,BC ,BB 1两两垂直.以BC ,BA ,BB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B -xyz . 设BA =2,则B (0,0,0),C (2,0,0),A (0,2,0),C 1(2,0,1),D (1,0,0),所以AD=(1,-2,0),1AC =(2,-2,1).设平面ADC 1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有⎩⎪⎨⎪⎧n ·AD =0,n ·1AC =0.所以⎩⎪⎨⎪⎧x -2y =0,2x -2y +z =0.取y =1,得n =(2,1,-2).易知平面ADC 的一个法向量为v =(0,0,1). 所以cos 〈n ,v 〉=n ·v |n |·|v |=-23.因为二面角C 1-AD -C 是锐二面角, 所以二面角C 1-AD -C 的余弦值为23.(3)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E .因为点E 在线段A 1B 1上,A 1(0,2,1),B 1(0,0,1), 故可设E (0,λ,1),其中0≤λ≤2.所以AE=(0,λ-2,1),1DC =(1,0,1).因为AE 与DC 1成60°角,所以|cos 〈AE ,1DC 〉|=⎪⎪⎪⎪⎪⎪⎪⎪AE ·1DC|AE |·|1DC |=12. 即⎪⎪⎪⎪⎪⎪1(λ-2)2+1·2=12,解得λ=1或λ=3(舍去).所以当点E 为线段A 1B 1的中点时,AE 与DC 1成60°角.1.(2012·北京东城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D⊥平面ABCD ,PD ∥QA ,QA =AB =12PD .(1)证明:平面PQC ⊥平面DCQ ; (2)求二面角Q -BP -C 的余弦值.解:(1)证明: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DA 、DP 、DC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设DA =1,则有D (0,0,0),Q (1,1,0),C (0,0,1),P (0,2,0),所以DQ =(1,1,0),DC =(0,0,1),PQ=(1,-1,0),所以PQ ·DQ =0,PQ ·DC =0,即PQ ⊥DQ ,PQ ⊥DC .又DQ ⊂平面DCQ ,DC ⊂平面DCQ ,且DQ ∩DC =D , 所以PQ ⊥平面DCQ .又PQ ⊂平面PQC ,所以平面PQC ⊥平面DCQ .(2)由(1)易知B (1,0,1),CB =(1,0,0),BP=(-1,2,-1).设n =(x ,y ,z )是平面PBC 的法向量,则⎩⎨⎧n ·CB =0,n ·BP=0, 即⎩⎪⎨⎪⎧x =0,-x +2y -z =0,可取n =(0,-1,-2). 设m =(x 1,y 1,z 1)是平面PBQ 的法向量,则⎩⎪⎨⎪⎧m ·BP=0,m ·PQ =0, 即⎩⎪⎨⎪⎧-x 1+2y 1-z 1=0,x 1-y 1=0,可取m =(1,1,1). 所以cos 〈m ,n 〉=-155, 故二面角Q -BP -C 的余弦值为-155. 2.(2012·天津高考)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AC ⊥AD ,AB ⊥BC ,∠BAC =45°,P A =AD =2,AC =1.(1)证明PC ⊥AD ;(2)求二面角A -PC -D 的正弦值;(3)设E 为棱P A 上的点,满足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的角为30°,求AE 的长.解:如图,以点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得A (0,0,0),D (2,0,0),C (0,1,0),B ⎝⎛-12,⎭⎫12,0,P (0,0,2).(1)证明:易得PC=(0,1,-2), AD=(2,0,0),于是PC ·AD=0,所以PC ⊥AD .(2) PC =(0,1,-2),CD=(2,-1,0).设平面PCD 的法向量n =(x ,y ,z ),则⎩⎨⎧n ·PC=0,n ·CD=0,即⎩⎪⎨⎪⎧y -2z =0,2x -y =0.不妨令z =1, 可得n =(1,2,1).可取平面P AC 的法向量m =(1,0,0). 于是cos 〈m ,n 〉=m·n|m |·|n |=16=66,从而sin 〈m ,n 〉=306. 所以二面角A -PC -D 的正弦值为306. (3)设点E 的坐标为(0,0,h ),其中h ∈[0,2].由此得BE =⎝⎛⎭⎫12,-12,h .由CD =(2,-1,0),故cos 〈BE ,CD 〉=BE ·CD|BE|·|CD |=3212+h 2×5=310+20h 2,所以310+20h 2=cos 30°=32,解得h =1010,即AE =1010. 3.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D =AA 1=1,AB =2.(1)证明:当点E 在棱AB 上移动时,D 1E ⊥A 1D ; (2)在棱AB 上是否存在点E ,使二面角D 1-EC -D 的平面角为π6?若存在,求出A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以D 为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0,0,0),C (0,2,0),A 1(1,0,1),D 1(0,0,1).设E (1,y 0,0)(0≤y 0≤2).(1)证明:∵1D E =(1,y 0,-1),1A D=(-1,0,-1), 则1D E ·1A D=(1,y 0,-1)·(-1,0,-1)=0, ∴1D E⊥1A D,即D 1E ⊥A 1D .(2)当AE =2-33时,二面角D 1-EC -D 的平面角为π6. ∵EC =(-1,2-y 0,0),1D C=(0,2,-1),设平面D 1E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x ,y ,z ),则⎩⎪⎨⎪⎧n 1·EC =0,n 1·1D C =0⇒⎩⎪⎨⎪⎧-x +y (2-y 0)=0,2y -z =0.取y =1,则n 1=(2-y 0,1,2)是平面D 1EC 的一个法向量.而平面E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1DD =(0,0,1),要使二面角D 1-EC -D 的平面角为π6,则cos π6=|cos 〈n 1,n 2〉|=|n 1·n 2||n 1|·|n 2|=2(2-y 0)2+12+22=32,解得y 0=2-33(0≤y 0≤2). ∴当AE =2-33时,二面角D 1-EC -D 的平面角为π6. 4.(2012·湖北模拟)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C =1,∠BAC =90°.(1)若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1所成的角为60°,求棱柱的高; (2)设D 是BB 1的中点,DC 1与平面A 1BC 1所成的角为θ,当棱柱的高变化时,求sin θ的最大值.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设AA 1=h (h >0),则有B (1,0,0),B 1(1,0,h ),C 1(0,1,h ),A 1(0,0,h ),11B C =(-1,1,0),11A C =(0,1,0),1A B=(1,0,-h ). (1)因为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1所成的角为60°,所以cos60°=|11B C ·1A B ||11B C |·|1A B |, 即12·h 2+1=12,得1+h 2=2,解得h =1. (2)由D 是BB 1的中点,得D ⎝⎛⎭⎫1,0,h 2, 于是1DC =⎝⎛⎭⎫-1,1,h2. 设平面A 1BC 1的法向量为n =(x ,y ,z ),于是由n ⊥1A B ,n ⊥11A C可得⎩⎪⎨⎪⎧n ·1A B =0,n ·11A C=0,即⎩⎪⎨⎪⎧x -hz =0,y =0,可取n =(h,0,1),故sin θ=|cos 〈1DC,n 〉|,而|cos 〈1DC ,n 〉|=|1DC·n ||1DC |·|n |=⎪⎪⎪⎪-h +h 214h 2+2·h 2+1=hh 4+9h 2+8.令f (h )=hh 4+9h 2+8=1h 2+8h2+9,因为h 2+8h 2+9≥28+9,当且仅当h 2=8h 2,即h =48时,等号成立.所以f (h )≤19+28=18+1=22-17,故当h =48时,sin θ的最大值为22-17.立 体 几 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重庆模拟)若两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成等角,则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异面C .相交D .平行、异面或相交解析:选D 经验证,当平行、异面或相交时,均有两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成等角的情况出现.2.(2012·福建高考)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相等,那么这个几何体不可以是( )A .球B .三棱锥C .正方体D .圆柱解析:选D 球、正方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相等,首先排除选项A 和C.对于如图所示三棱锥O -ABC ,当OA 、OB 、OC 两两垂直且OA =OB =OC 时,其三视图的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相等,故排除选项B.不论圆柱如何放置,其三视图的形状都不会完全相同. 3.(2012·安徽模拟)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这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B .若直线m 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m ∥αC .若平面α⊥β,且α∩β=l ,则过α内一点P 与l 垂直的直线垂直于平面βD .若直线a ∥b ,且直线l ⊥a ,则l ⊥b解析:选D 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可确定一个平面或三个平面,故A 错;m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平行,m 也可在α内,故B 错;若平面α⊥β,且α∩β=l ,当P ∈l 时,过P 点与l 垂直的直线可在β外,也可在β内,故C 错.由等角定理知D 正确.4.(2012·新课标全国卷)平面α截球O 的球面所得圆的半径为1,球心O 到平面α的距离为2,则此球的体积为( )A.6πB .43πC .46πD .63π解析:选B 设球的半径为R ,由球的截面性质得R =(2)2+12=3,所以球的体积V =43πR 3=43π.5.(2012·北京海淀二模)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侧视图与正视图相同,且图中的四边形都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两条虚线互相垂直,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203 B.43 C .6D .4解析:选A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正方体挖去一个以正方体的中心为顶点、以正方体的上底面为底面的四棱锥后的剩余部分,其体积是23-13×22×1=203.6.(2013·安徽模拟)沿一个正方体三个面的对角线截得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为( )解析:选B 由三视图的相关知识易知选B.7.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与体对角线AC 1异面的棱有( ) A .3条 B .4条 C .6条D .8条解析:选C 从定义出发,同时考虑到正方体的体对角线AC 1与正方体的6条棱有公共点A 和C 1,而正方体有12条棱,所以与AC 1异面的棱有6条.8.(2012·衡阳模拟)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A.π4B.π2C.2π2D.2π4 解析:选B 此几何体是底面半径为12,母线长为1的圆锥,其侧面积S =πrl =π×12×1=π2. 9.如图,在正方体ABCD -A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BC 1,CD 1的中点,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MN 与CC 1垂直B .MN 与AC 垂直C .MN 与BD 平行D .MN 与A 1B 1平行解析:选D 由于C 1D 1与A 1B 1平行,MN 与C 1D 1是异面直线,所以MN 与A 1B 1是异面直线,故选项D 错误.10.(2012·皖南八校三联)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8 cm 3B .15 cm 3C .12 cm 3D .9 cm 3解析:选B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上下均为长方体的组合体.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体积为3×3×1+1×2×3=15(cm 3).11.在正四面体A -BCD 中,棱长为4,M 是BC 的中点,P 在线段AM 上运动(P 不与A 、M 重合),过点P 作直线l ⊥平面ABC ,l 与平面BCD 交于点Q ,给出下列命题:①BC ⊥面AMD ;②Q 点一定在直线DM 上;③V C -AMD =4 2.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解析:选A ∵A -BCD 是正四面体,M 为BC 中点,∴AM ⊥BC ,DM ⊥BC ,且AM ∩DM =M ,∴BC ⊥面AMD .∴①正确.V C -AMD =13S △AMD ·CM (∵BC ⊥面AMD ,∴CM 为四面体C -AMD 的高). 如图,在△AMD 中,AM =DM =AB 2-BM 2=42-22=23,MN =AM 2-AN 2=12-22=22,∴S △AMD =12AD ·MN =12×4×22=42, ∴V C -AMD =13×42×2=823,故③不正确.由排除法知选A. 12.(2012·浙江高考)已知矩形ABCD ,AB =1,BC = 2.将△ABD 沿矩形的对角线BD 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过程中,( )A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 与直线BD 垂直B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 与直线CD 垂直C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 与直线BC 垂直D .对任意位置,三对直线“AC 与BD ”,“AB 与CD ”,“AD 与BC ”均不垂直 解析:选B 对于AB ⊥CD ,因为BC ⊥CD ,可得CD ⊥平面ACB ,因此有CD ⊥AC .因为AB =1,BC =2,CD =1,所以AC =1,所以存在某个位置,使得AB ⊥C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2012·肇庆二模)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下部是一底边长为2,高为4的长方体,上部为一球,球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所以长方体的表面积为S 1=2×2×2+4×2×4=40,长方体的体积为V 1=2×2×4=16,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S 2=4×π×12=4π,V 2=43×π×13=4π3, 故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 =S 1+S 2=40+4π,该几何体的体积为V =V 1+V 2=16+4π3.答案:40+4π 16+4π314. (2012·北京怀柔模拟)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 A 、PB 、PC 两两垂直,则下列命题:①P A ⊥BC ;②PB ⊥AC ;③PC ⊥AB ;④AB ⊥BC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P A ⊥PC ,P A ⊥PB ,PC ∩PB =P ,∴P A ⊥平面PBC .又∵BC ⊂平面PBC ,∴P A ⊥BC .同理PB ⊥AC ,PC ⊥AB .但AB 不一定垂直于BC .共3个.答案:315.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所有棱长都等于6,且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解析:如图,三棱柱的外接球球心为O ,其中D 为上底面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其中AD =33×6=23,又OD =3,故在Rt △OAD 中可得R =|OA |=(23)2+32=21,故球的表面积为4π(21)2=84π.答案:84π16.(2012·长春名校联考)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点M ∈AB 1,N ∈BC 1,且AM =BN ≠2,有以下四个命题:①AA 1⊥MN ;②A 1C 1∥MN ;③MN ∥平面A 1B 1C 1D 1;④MN 与A 1C 1是异面直线.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注: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解析:过N 作NP ⊥BB 1于点P ,连接MP ,可证AA 1⊥平面MNP ,∴AA 1⊥MN ,①正确;过M 、N 分别作MR ⊥A 1B 1、NS ⊥B 1C 1于点R 、S ,则当M 不是AB 1的中点,N 不是BC 1的中点时,直线A 1C 1与直线RS 相交;当M 、N 分别是AB 1、BC 1的中点时,A 1C 1∥RS ,∴A 1C 1与MN 可以异面,也可以平行,故②④错误.由①正确知,AA 1⊥平面MNP ,而AA 1⊥平面A 1B 1C 1D 1,∴平面MNP ∥平面A 1B 1C 1D 1,故③对.综上所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③.答案:①③三、解答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70分)17.(本小题满分10分)(2012·陕西高考)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A 1,∠CAB =π2. (1)证明:CB 1⊥BA 1;(2)已知AB =2,BC =5,求三棱锥C 1-ABA 1的体积.解:(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AB 1,∵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CAB =π2, ∴AC ⊥平面ABB 1A 1,故AC ⊥BA 1.又∵AB =AA 1,∴四边形ABB 1A 1是正方形,∴BA 1⊥AB 1,又CA ∩AB 1=A ,∴BA 1⊥平面CAB 1,故CB 1⊥BA 1.(2)∵AB =AA 1=2,BC =5,∴AC =A 1C 1=1,由(1)知,A 1C 1⊥平面ABA 1,∴VC 1-ABA 1=13S △ABA 1·A 1C 1=13×2×1=23. 18.(本小题满分12分) (12分)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侧棱P A ⊥底面ABCD ,侧面PBC 内有BE ⊥PC于E ,且BE =63a ,试在AB 上找一点F ,使EF ∥平面P AD . 解:在平面PCD 内,过E 作EG ∥CD 交PD 于G ,连接AG ,在AB 上取点F ,使AF =EG ,则F 即为所求作的点.∵EG ∥CD ∥AF ,EG =AF ,∴四边形FEGA 为平行四边形,∴FE ∥AG .又AG ⊂平面P AD ,FE ⊄平面P AD ,∴EF ∥平面P AD .又在Rt △BCE 中, CE =BC 2-BE 2= a 2-23a 2=33a . 在Rt △PBC 中,BC 2=CE ·CP ,∴CP =a 23a3=3a , 又EG CD =PE PC, ∴EG =PE PC ·CD =23a ,∴AF =EG =23a . ∴点F 为AB 靠近点B 的一个三等分点.19.(本小题满分12分) (12分)(2012·新课标全国卷)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 =90°,AC =BC =12AA 1,D 是棱AA 1的中点.(1)证明:平面BDC 1⊥平面BDC ;(2)平面BDC 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解:(1)证明:由题设知BC ⊥CC 1,BC ⊥AC ,CC 1∩AC =C ,所以BC ⊥平面ACC 1A 1.又DC 1⊂平面ACC 1A 1,所以DC 1⊥BC .由题设知∠A 1DC 1=∠ADC =45°,所以∠CDC 1=90°,即DC 1⊥DC .又DC ∩BC =C ,所以DC 1⊥平面BDC .又DC 1⊂平面BDC 1,故平面BDC 1⊥平面BDC .(2)设棱锥B -DACC 1的体积为V 1,AC =1.由题意得V 1=13×1+22×1×1=12. 又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V =1,所以(V -V 1)∶V 1=1∶1.故平面BDC 1分此棱柱所得两部分体积的比为1∶1.20.(本小题满分12分) (12分)(2012·安徽高考)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 1B 1C 1D 1是正方形,O 是BD 的中点,E 是棱AA 1上任意一点.(1)证明:BD ⊥EC 1;(2)如果AB =2,AE =2,OE ⊥EC 1,求AA 1的长.解:(1)证明:连接AC ,A 1C 1.由底面是正方形知,BD ⊥AC .因为AA 1⊥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AA 1⊥BD .又AA 1∩AC =A ,所以BD ⊥平面AA 1C 1C .由EC 1⊂平面AA 1C 1C 知,BD ⊥EC 1.(2)法一:设AA 1的长为h ,连接OC 1.在Rt △OAE 中,AE =2,AO =2,故OE 2=(2)2+(2)2=4.故Rt△EA1C1中,A1E=h-2,A1C1=22,故EC21=(h-2)2+(22)2.在Rt△OCC1中,OC=2,CC1=h,OC21=h2+(2)2. 因为OE⊥EC1,所以OE2+EC21=OC21,即4+(h-2)2+(22)2=h2+(2)2,解得h=32,所以AA1的长为3 2.法二:∵OE⊥EC1,∴∠AEO+∠A1EC1=90°.又∵∠A1C1E+∠A1EC1=90°,∴∠AEO=∠A1C1E.又∵∠OAE=∠C1A1E=90°,∴△OAE∽△EA1C1,∴AEA1C1=AOA1E,即222=2A1E,∴A1E=22,∴AA1=AE+A1E=3 2.21.(本小题满分12分) (12分)(2012·郑州一模)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AB⊥AD,AB∥CD,CD=3AB=3,平面SAD⊥平面ABCD,E是线段AD上一点,AE=ED=3,SE⊥AD.(1)证明:平面SBE⊥平面SEC;(2)若SE=1,求三棱锥E-SBC的高.解:(1)证明:∵平面SAD⊥平面ABCD且平面SAD∩平面ABCD=AD,SE⊂平面SAD,SE⊥AD,∴SE⊥平面ABCD.∵BE⊂平面ABCD,∴SE⊥BE.∵AB⊥AD,AB∥CD,CD=3AB=3,AE=ED=3,∴∠AEB=30°,∠CED=60°.∴∠BEC=90°,即BE⊥CE.又SE∩CE=E,,∴BE⊥平面SEC,∵BE⊂平面SBE,∴平面SBE⊥平面SEC.(2)如图,过点E作EF⊥BC于点F,连接SF.由(1)知SE⊥平面ABCD,而BC ⊂平面ABCD ,∴BC ⊥SE ,又SE ∩EF =E ,∴BC ⊥平面SEF ,∵BC ⊂平面SBC ,∴平面SEF ⊥平面SBC .过点E 作EG ⊥SF 于点G ,则EG ⊥平面SBC ,即线段EG 的长即为三棱锥E -SBC 的高. 由(1)易知,BE =2,CE =23,则BC =4,EF = 3.在Rt △SEF 中,SE =1,SF =SE 2+EF 2=2,则EG =ES ·EF SF =32,∴三棱锥E -SBC 的高为32.22.(本小题满分12分) (14分)(2012·北京昌平二模)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AD 的中点,F 为B 1C 1的中点.(1)求证:A 1F ∥平面ECC 1;(2)在CD 上是否存在一点G ,使BG ⊥平面ECC 1?若存在,请确定点G 的位置,并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证明:在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取BC 的中点M ,连接AM ,FM .∴B 1F ∥BM 且B 1F =BM .∴四边形B 1FMB 是平行四边形.∴FM ∥B 1B 且FM =B 1B .∴FM ∥A 1A 且FM =A 1A ,∴四边形AA 1FM 是平行四边形.∴F A 1∥AM .∵E 为AD 的中点,∴AE ∥MC 且AE =MC .∴四边形AMCE 是平行四边形.∴CE ∥AM .∴CE ∥A 1F .∵A 1F ⊄平面ECC 1,EC ⊂平面ECC 1,∴A 1F ∥平面ECC 1.(2)在CD上存在一点G,使BG⊥平面ECC1.取CD的中点G,连接BG.在正方形ABCD中,DE=GC,CD=BC,∠ADC=∠BCD,∴△CDE≌△BCG.∴∠ECD=∠GBC.∵∠CGB+∠GBC=90°,∴∠CGB+∠DCE=90°.∴BG⊥EC.∵CC1⊥平面ABCD,BG⊂平面ABCD,∴CC1⊥BG,又EC∩CC1=C,∴BG⊥平面ECC1.故在CD上存在中点G,使得BG⊥平面ECC1.。

【三维设计】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基础知识+高频考点+解题训练)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教

【三维设计】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基础知识+高频考点+解题训练)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教

第四节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知识能否忆起]一、直线与平面平行1.判定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直线与此平面平行⎭⎪⎬⎪⎫a⊄αb⊂αb∥a⇒a∥α2.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a∥αa⊂βα∩β=b⇒a∥b二、平面与平面平行1.判定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a⊂αb⊂αa∩b=Pa∥βb∥β⇒α∥β2.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α∥βα∩γ=aβ∩γ=b⇒a∥b[小题能否全取]1.(教材习题改编)下列条件中,能作为两平面平行的充分条件的是( )A.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B.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C.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D.一个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解析:选D 由面面平行的定义可知,一平面内所有的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时,两平面才能平行,故D正确.2.已知直线a,b,平面α,则以下三个命题:①若a∥b,b⊂α,则a∥α;②若a∥b,a∥α,则b∥α;③若a∥α,b∥α,则a∥b.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0 B.1C.2 D.3解析:选A 对于命题①,若a∥b,b⊂α,则应有a∥α或a⊂α,所以①不正确;对于命题②,若a∥b,a∥α,则应有b∥α或b⊂α,因此②也不正确;对于命题③,若a∥α,b∥α,则应有a∥b或a与b相交或a与b异面,因此③也不正确.3.(教材习题改编)若一直线上有相异三个点A,B,C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那么直线l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A.l∥αB.l⊥αC.l与α相交且不垂直 D.l∥α或l⊂α解析:选D 由于l上有三个相异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则l与α可以平行,l⊂α时也成立.4.平面α∥平面β,a⊂α,b⊂β,则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解析:由α∥β可知,a ,b 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异面. 答案:平行或异面5.(2012·某某质检)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DD 1的中点,则BD 1与平面ACE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解析:如图.连接AC ,BD 交于O 点,连接OE ,因为OE ∥BD 1,而OE ⊂平面ACE ,BD 1⊄平面ACE ,所以BD 1∥平面ACE .答案:平行1.平行问题的转化关系: 线∥线判定判定性质线∥面――→判定性质面∥面性质 2.在解决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时,一般遵循从“低维”到“高维”的转化,即从“线线平行”到“线面平行”,再到“面面平行”;而在性质定理的应用中,其顺序恰好相反,但也要注意,转化的方向总是由题目的具体条件而定,决不可过于“模式化”.3.辅助线(面)是求证平行问题的关键,注意平面几何中位线,平行四边形及相似中有关平行性质的应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基本问题典题导入[例1] (2011·某某高考)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点E 为AD 的中点,点F 在CD 上.若EF ∥平面AB 1C ,则线段EF 的长度等于________.[自主解答] 因为直线EF ∥平面AB 1C ,EF ⊂平面ABCD ,且平面AB 1C ∩平面ABCD =AC ,所以EF ∥AC .又因为点E 是DA 的中点,所以F 是DC 的中点,由中位线定理可得EF =12AC .又因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所以AC =2 2.所以EF = 2.[答案]2本例条件变为“E 是AD 中点,F ,G ,H ,N 分别是AA 1,A 1D 1,DD 1与D 1C 1的中点,若M 在四边形EFGH 及其内部运动”,则M 满足什么条件时,有MN ∥平面A 1C 1CA .解:如图,∵GN∥平面AA1C1C,EG∥平面AA1C1C,又GN∩EG=G,∴平面EGN∥平面AA1C1C.∴当M在线段EG上运动时,恒有MN∥平面AA1C1C.由题悟法解决有关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基本问题要注意:(1)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中易忽视的条件,如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中条件线在面外易忽视.(2)结合题意构造或绘制图形,结合图形作出判断.(3)举反例否定结论或用反证法推断命题是否正确.以题试法1.(1)(2012·某某高三调研)已知直线l∥平面α,P∈α,那么过点P且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 )A.只有一条,不在平面α内B.有无数条,不一定在平面α内C.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D.有无数条,一定在平面α内解析:选C 由直线l与点P可确定一个平面β,且平面α,β有公共点,因此它们有一条公共直线,设该公共直线为m,因为l∥α,所以l∥m,故过点P且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2)(2012·潍坊模拟)已知m,n,l1,l2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若m⊂α,n⊂α,l1⊂β,l2⊂β,l1∩l2=M,则α∥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m∥β且l1∥αB.m∥β且n∥βC.m∥β且n∥l2D.m∥l1且n∥l2解析:选D 由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可得,由选项D可推知α∥β.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典题导入[例2] (2012·某某高考)如图,直三棱柱ABC -A ′B ′C ′,∠BAC =90°,AB =AC =2,AA ′=1,点M ,N 分别为A ′B 和B ′C ′的中点.(1)证明:MN ∥平面A ′ACC ′;(2)求三棱锥A ′-MNC 的体积.(锥体体积公式V =13Sh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自主解答] (1)证明:法一:连接AB ′、AC ′,因为点M ,N 分别是A ′B 和B ′C ′的中点,所以点M 为AB ′的中点. 又因为点N 为B ′C ′的中点, 所以MN ∥AC ′. 又MN ⊄平面A ′ACC ′,AC ′⊂平面A ′ACC ′,因此MN ∥平面A ′ACC ′.法二:取A ′B ′的中点P .连接MP .而点M ,N 分别为AB ′与B ′C ′的中点,所以MP ∥AA ′,PN ∥A ′C ′.所以MP ∥平面A ′ACC ′,PN ∥平面A ′ACC ′.又MP ∩PN =P , 因此平面MPN ∥平面A ′ACC ′.而MN ⊂平面MPN , 因此MN ∥平面A ′ACC ′.(2)法一:连接BN ,由题意得A ′N ⊥B ′C ′,平面A ′B ′C ′∩平面B ′BCC ′=B ′C ′,所以A ′N ⊥平面NBC .又A ′N =12B ′C ′=1,故V A ′-MNC =V N -A ′MC =12V N -A ′BC =12V A ′-NBC =16.法二:V A ′-MNC =V A ′-NBC -V M -NBC =12V A ′-NBC =16.由题悟法利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的关键是找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可先直观判断平面内是否已有,若没有,则需作出该直线,常考虑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过已知直线作一平面找其交线.以题试法2.(2012·某某模拟)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D,BB1的中点.(1)求证:EF∥平面A1B1CD;(2)求证:EF⊥AD1.解:(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B1D,在平面BB1D内,E,F分别为BD,BB1的中点,∴EF∥B1D.又∵B1D⊂平面A1B1CD.EF⊄平面A1B1CD,∴EF∥平面A1B1CD.(2)∵ABCD-A1B1C1D1是正方体,∴AD1⊥A1D,AD1⊥A1B1.又A1D∩A1B1=A1,∴AD1⊥平面A1B1D.∴AD1⊥B1D.又由(1)知,EF∥B1D,∴EF⊥AD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典题导入[例3] 如图,已知ABCD-A1B1C1D1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点E在AA1上,点F在CC1上,G在BB1上,且AE=FC1=B1G=1,H是B1C1的中点.(1)求证:E,B,F,D1四点共面;(2)求证:平面A1GH∥平面BED1F.[自主解答] (1)在正方形AA1B1B中,∵AE=B1G=1,∴BG=A1E=2,∴BG綊A1E.∴四边形A1GBE是平行四边形.∴A1G∥BE.又C1F綊B1G,∴四边形C1FGB1是平行四边形.∴FG綊C1B1綊D1A1.∴四边形A 1GFD 1是平行四边形. ∴A 1G 綊D 1F . ∴D 1F 綊EB .故E ,B ,F ,D 1四点共面. (2)∵H 是B 1C 1的中点,∴B 1H =32.又B 1G =1,∴B 1G B 1H =23. 又FC BC =23,且∠FCB =∠GB 1H =90°, ∴△B 1HG ∽△CBF . ∴∠B 1GH =∠CFB =∠FBG . ∴HG ∥FB .∵GH ⊄面FBED 1,FB ⊂面FBED 1,∴GH ∥面BED 1F . 由(1)知A 1G ∥BE ,A 1G ⊄面FBED 1,BE ⊂面FBED 1, ∴A 1G ∥面BED 1F . 且HG ∩A 1G =G , ∴平面A 1GH ∥平面BED 1F .由题悟法常用的判断面面平行的方法 (1)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面面平行的传递性(α∥β,β∥γ⇒α∥γ); (3)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l ⊥α,l ⊥β⇒α∥β).以题试法3.(2012·东城二模)如图,矩形AMND 所在的平面与直角梯形MB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MB ∥NC ,MN ⊥MB .(1)求证:平面AMB ∥平面DNC ; (2)若MC ⊥CB ,求证:BC ⊥AC .证明:(1)因为MB ∥NC ,MB ⊄平面DNC ,NC ⊂平面DNC , 所以MB ∥平面DNC .又因为四边形AMND 为矩形,所以MA ∥DN . 又MA ⊄平面DNC ,DN ⊂平面DNC . 所以MA ∥平面DNC .又MA ∩MB =M ,且MA ,MB ⊂平面AMB , 所以平面AMB ∥平面DNC .(2)因为四边形AMND是矩形,所以AM⊥MN.因为平面AMND⊥平面MB,且平面AMND∩平面MB=MN,所以AM⊥平面MB.因为BC⊂平面MB,所以AM⊥BC.因为MC⊥BC,MC∩AM=M,所以BC⊥平面AMC.因为AC⊂平面AMC,所以BC⊥AC.1.(2013·某某模拟)已知直线m⊥平面α,直线n⊂平面β,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n∥α,则α∥βB.若α⊥β,则m∥nC.若m⊥n,则α∥βD.若α∥β,则m⊥n解析:选D 由m⊥α,α∥β,n⊂β⇒m⊥n.2.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解析:选D 若α∩β=l,a∥l,a⊄α,a⊄β,a∥α,a∥β,故排除A.若α∩β=l,a⊂α,a∥l,则a∥β,故排除B.若α∩β=l,a⊂α,a∥l,b⊂β,b∥l,则α∥β,b∥α,故排除C.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B,CC1的中点,在平面ADD1A1内且与平面D1EF平行的直线( )A.不存在B.有1条C.有2条D.有无数条解析:选D 由题设知平面ADD1A1与平面D1EF有公共点D1,由平面的基本性质中的公理知必有过该点的公共直线l,在平面ADD1A1内与l平行的线有无数条,且它们都不在平面D1EF内,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它们都与平面D1EF平行.4.(2012·某某模拟)已知α,β,γ是三个不重合的平面,a,b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有下列三个条件:①a ∥γ,b ⊂β;②a ∥γ,b ∥β;③b ∥β,a ⊂γ.如果命题“α∩β=a ,b ⊂γ,且________,则a ∥b ”为真命题,则可以在横线处填入的条件是( )A .①或②B .②或③C .①或③D .只有②解析:选C 由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可得,横线处可填入条件①或③,结合各选项知,选C.5.(2012·某某模拟)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边AB ,AD 上的点,且AE ∶EB =AF ∶FD =1∶4,又H 、G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则( )A .BD ∥平面EFGH ,且四边形EFGH 是矩形B .EF ∥平面BCD ,且四边形EFGH 是梯形C .HG ∥平面ABD ,且四边形EFGH 是菱形 D .EH ∥平面ADC ,且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解析:选B 由AE ∶EB =AF ∶FD =1∶4知EF 綊15BD ,∴EF ∥面BCD .又H ,G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HG 綊12BD ,∴EF ∥HG 且EF ≠HG .∴四边形EFGH 是梯形.6.(2012·某某四校联考)在空间内,设l ,m ,n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 )A .α⊥γ,β⊥γ,α∩β=l ,则l ⊥γB .l ∥α,l ∥β,α∩β=m ,则l ∥mC .α∩β=l ,β∩γ=m ,γ∩α=n ,l ∥m ,则l ∥nD .α⊥γ,β⊥γ,则α⊥β或α∥β解析:选D 对于A ,∵如果两个相交平面均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该命题是真命题;对于B ,∵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那么该直线平行于它们的交线,∴该命题是真命题;对于C ,∵如果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那么这三条交线交于一点或相互平行,∴该命题是真命题;对于D ,当两个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时,这两个平面可能不垂直也不平行,∴D 不正确.7.设a ,b 为空间的两条直线,α,β为空间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a ∥α,a ∥β,则α∥β;②若a ⊥α,a ⊥β,则α∥β; ③若a ∥α,b ∥α,则a ∥b ;④若a ⊥α,b ⊥α,则a ∥b . 上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解析:①错误.因为α与β可能相交;③错误.因为直线a 与b 还可能异面、相交.答案:②④8.已知平面α∥β,P ∉α且P ∉β,过点P 的直线m 与α,β分别交于A .C ,过点P 的直线n 与α,β分别交于B ,D ,且PA =6,AC =9,PD =8则BD 的长为________.解析:如图1,∵AC ∩BD =P , ∴经过直线AC 与BD 可确定平面PCD .∵α∥β,α∩平面PCD =AB ,β∩平面PCD =CD , ∴AB ∥CD .∴PA AC =PB BD ,即69=8-BD BD. ∴BD =245.如图2,同理可证AB ∥CD .∴PA PC =PB PD ,即63=BD -88. ∴BD =24.综上所述,BD =245或24.答案:245或249.(2012·某某模拟)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直线AB ∥平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解析:对于①,注意到该正方体的经过直线AB 的侧面与平面MNP 平行,因此直线AB 平行于平面MNP ;对于②,注意到直线AB 和过点A 的一个与平面MNP 平行的平面相交,因此直线AB 与平面MNP 相交;对于③,注意到直线AB 与MP 平行,且直线AB 位于平面MNP 外,因此直线AB 与平面MNP 平行;对于④,易知此时AB 与平面MNP 相交.综上所述,能得出直线AB 平行于平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是①③.答案:①③10.(2013·某某模拟)如图,FD 垂直于矩形ABCD 所在平面,CE ∥DF ,∠DEF =90°.(1)求证:BE ∥平面ADF ;(2)若矩形ABCD 的一边AB =3,EF =23,则另一边BC 的长为何值时,三棱锥F -BDE 的体积为3?解:(1)证明:过点E 作CD 的平行线交DF 于点M ,连接AM .因为CE ∥DF ,所以四边形CEMD 是平行四边形.可得EM =CD 且EM ∥CD ,于是四边形BEMA 也是平行四边形,所以有BE ∥AM .而AM ⊂平面ADF ,BE ⊄平面ADF ,所以BE ∥平面ADF .(2)由EF =23,EM =AB =3,得FM =3且∠MFE =30°.由∠DEF =90°可得FD =4,从而得DE =2.因为BC ⊥CD ,BC ⊥FD ,所以BC ⊥平面CDFE .所以,V F -BDE =V B -DEF =13S △DEF ×BC . 因为S △DEF =12DE ×EF =23,V F -BDE =3, 所以BC =32. 综上当BC =32时,三棱锥F -BDE 的体积为 3. 11.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底面ABCD 为等腰梯形,AB ∥CD ,且AB =2CD ,在棱AB 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平面C 1CF ∥平面ADD 1A 1?若存在,求点F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存在这样的点F ,使平面C 1CF ∥平面ADD 1A 1,此时点F 为AB的中点,证明如下:∵AB ∥CD ,AB =2CD ,∴AF 綊CD ,∴四边形AFCD 是平行四边形,∴AD ∥CF .又AD ⊂平面ADD 1A 1,CF ⊄平面ADD 1A 1.∴CF ∥平面ADD 1A 1.又CC 1∥DD 1,CC 1⊄平面ADD 1A 1,DD 1⊂平面ADD 1A 1,∴CC 1∥平面ADD 1A 1,又CC 1,CF ⊂平面C 1CF ,CC 1∩CF =C ,∴平面C 1CF ∥平面ADD 1A 1.12.(2013·潍坊二模)如图,点C 是以AB 为直径的圆上一点,直角梯形BCDE 所在平面与圆O 所在平面垂直,且DE ∥BC ,DC ⊥BC ,DE=12BC =2,AC =CD =3. (1)证明:EO ∥平面ACD ;(2)证明:平面ACD ⊥平面BCDE ;(3)求三棱锥E -ABD 的体积.解:(1)证明:如图,取BC 的中点M ,连接OM ,ME .在△ABC 中,O 为AB 的中点,M 为BC 的中点,∴OM ∥AC .在直角梯形BCDE 中,DE ∥BC ,且DE =12BC =CM , ∴四边形MCDE 为平行四边形.∴EM ∥DC .∴平面EMO ∥平面ACD ,又∵EO ⊂平面EMO ,∴EO ∥平面ACD .(2)证明:∵C 在以AB 为直径的圆上,∴AC ⊥BC .又∵平面BCDE ⊥平面ABC ,平面BCDE ∩平面ABC =BC .∴AC ⊥平面BCDE .又∵AC ⊂平面ACD ,∴平面ACD ⊥平面BCDE .(3)由(2)知AC ⊥平面BCDE .又∵S △BDE =12×DE ×CD =12×2×3=3, ∴V E -ABD =V A -BDE =13×S △BDE ×AC =13×3×3=3.1.若平面α∥平面β,直线a ∥平面α,点B ∈β,则在平面β内与过B 点的所有直线中( )A .不一定存在与a 平行的直线B .只有两条与a 平行的直线C .存在无数条与a 平行的直线D .存在唯一与a 平行的直线解析:选A 当直线a 在平面β内且经过B 点时,可使a ∥平面α,但这时在平面β内过B 点的所有直线中,不存在与a 平行的直线,而在其他情况下,都可以存在与a 平行的直线.2.(2012·某某二模)如图所示,在四面体ABCD 中,M ,N 分别是△ACD ,△BCD 的重心,则四面体的四个面中与MN 平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连接AM 并延长,交CD 于E ,连接BN ,并延长交CD 于F ,由重心性质可知,E ,F 重合为一点,且该点为CD 的中点E ,由EM MA =EN NB =12,得MN ∥AB .因此,MN ∥平面ABC 且MN ∥平面ABD . 答案:平面ABC ,平面ABD3.(2012·东城区模拟)一个多面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M ,N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G 是DF 上的一动点.(1)求该多面体的体积与表面积;(2)求证:GN ⊥AC ;(3)当FG =GD 时,在棱AD 上确定一点P ,使得GP ∥平面FMC ,并给出证明.解:(1)由题中图可知该多面体为直三棱柱,在△ADF 中,AD ⊥DF ,DF =AD =DC =a ,所以该多面体的体积为12a 3. 表面积为12a 2×2+2a 2+a 2+a 2=(3+2)a 2. (2)连接DB ,FN ,由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且N 为AC 的中点知B ,N ,D 三点共线,且AC ⊥DN .又∵FD ⊥AD ,FD ⊥CD ,AD ∩CD =D ,∴FD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FD ⊥AC .又DN ∩FD =D ,∴AC ⊥平面FDN .又GN ⊂平面FDN ,∴GN ⊥AC .(3)点P 与点A 重合时,GP ∥平面FMC .取FC 的中点H ,连接GH ,GA ,MH .∵G 是DF 的中点,∴GH 綊12CD . 又M 是AB 的中点,∴AM 綊12CD . ∴GH ∥AM 且GH =AM .∴四边形GHMA 是平行四边形.∴GA ∥MH .∵MH ⊂平面FMC ,GA ⊄平面FMC ,∴GA ∥平面FMC ,即当点P 与点A 重合时,GP ∥平面FMC .1.已知m ,n ,l 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α∥β,m ⊂α,n ⊂β⇒m ∥nB .l ⊥β,α⊥β⇒l ∥αC .m ⊥α,m ⊥n ⇒n ∥αD .α∥β,l ⊥α⇒l ⊥β解析:选D 对于选项A ,m ,n 平行或异面;对于选项B ,可能出现l ⊂α这种情形;对于选项C ,可能出现n ⊂α这种情形.2.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底面为正三角形,侧棱A 1A ⊥底面ABC ,点E ,F 分别是棱CC 1,BB 1上的点,点M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EC =2FB .当点M 在何位置时,BM ∥平面AEF?解:法一:如图,取AE 的中点O ,连接OF ,过点O 作OM ⊥AC 于点M .∵侧棱A 1A ⊥底面ABC ,∴侧面A 1ACC 1⊥底面ABC ,∴OM ⊥底面ABC .又∵EC=2FB,∴OM綊FB綊12 EC.∴四边形OMBF为矩形.∴BM∥OF.又∵OF⊂面AEF,BM⊄面AEF.故BM∥平面AEF,此时点M为AC的中点.法二:如图,取EC的中点P,AC的中点Q,连接PQ,PB,BQ,∴PQ∥AE.∵EC=2FB,∴PE綊BF,PB∥EF,∴PQ∥平面AEF,PB∥平面AEF.又PQ∩PB=P,∴平面PBQ∥平面AEF,又∵BQ⊂面PQB,∴BQ∥平面AEF.故点Q即为所求的点M,此时点M为AC的中点.3.(2012·某某二中质检)如图1所示,在Rt△ABC中,AC=6,BC=3,∠ABC=90°,CD为∠ACB的角平分线,点E在线段AC上,CE=4.如图2所示,将△BCD沿CD折起,使得平面BCD⊥平面ACD,连接AB,设点F是AB的中点.(1)求证:DE⊥平面BCD;(2)若EF∥平面BDG,其中G为直线AC与平面BDG的交点,求三棱锥B-DEG的体积.解:(1)证明:∵AC=6,BC=3,∠ABC=90°,∴∠ACB=60°.∵CD为∠ACB的角平分线,∴∠BCD=∠ACD=30°.∴CD=2 3.∵CE=4,∠DCE=30°,∴DE=2.则CD2+DE2=EC2.∴∠CDE=90°,DE⊥DC.又∵平面BCD⊥平面ACD,平面BCD∩平面ACD=CD,DE⊂平面ACD,∴DE⊥平面BCD.(2)∵EF∥平面BDG,EF⊂平面ABC,平面ABC∩平面BDG=BG,∴EF∥BG.∵点E在线段AC上,CE=4,点F是AB的中点,∴AE=EG=CG=2.如图,作BH ⊥CD 于H .∵平面BCD ⊥平面ACD , ∴BH ⊥平面ACD .由条件得BH =32, S △DEG =13S △ACD =13×12AC ·CD ·sin 30°=3,∴三棱锥B -DEG 的体积V =13S △DEG ·BH =13×3×32=32.。

【步步高】高中数学 第三章 3.2.2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二)配套课件 苏教版选修2-1

【步步高】高中数学 第三章 3.2.2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二)配套课件 苏教版选修2-1
而 OB∩BG=B,∴OA1⊥平面 GBD.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方法二
同方法一建系后,设面 GBD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 BG· n= 0 -2x+z=0 (x,y,z),则 ,∴ , → -2x-2y=0 n= 0 BD· 令 x=1 得 z=2,y=-1,
因为 PO⊥α,且 l⊂α,所以 l⊥PO, → 因此 a· PO=0. → → → → → 又因为 a· PA=a· (PO+OA)=a· PO+a· OA=0,
所以 l⊥PA. 小结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常用于判定空间直线互相垂
直,在引用时要清楚以下问题:①从条件上看,三垂线定 理的条件是“和射影垂直”;其逆定理的条件是“和斜线 垂直”.②从功能上看,三垂线定理用于解决已知共面垂 直,证明异面垂直的问题;逆定理正好相反.
∴B1D⊥BA,B1D⊥BD, 又 BA∩BD=B, ∴B1D⊥平面 ABD.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方法二 同上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 → → BA=(a,0,0),BD=(0,2,2),B1D=(0,2,-2).
设平面 ABD 的一个法向量为 n=(x,y,z).
→ n· BA=0, 由 → n · BD)
——垂直关系的判定
【学习要求】 1.能利用向量叙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关系. 2.进一步体会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法向量的作用. 【学法指导】 在平行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 量判定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关系,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可以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共线证明 答案
线面垂直; 也可以证明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内的两个不共 线向量垂直.(即判定定理的应用)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6.3.2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1)课件(49张)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6.3.2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1)课件(49张)

A.0
B.1
C.2
D.3
【解析】选 B.由ba11 =ba22 =ba33 ⇒ a∥b,反之不一定成立,故①不正确;若 a1=a2=a3
=1,则|a|= 3 ,故②不正确;③正确.
3.设平面 α 的法向量为(1,3,-2),平面 β 的法向量为(-2,-6,k),若 α∥β,
则 k=________.
则 x=________. 【解析】因为 DE∥平面 ABC,所以存在实数对(λ,μ),使D→E =λA→B +μB→C ,所以
λ+3μ=x
λ=-1
5λ+μ=-3 ,所以 μ=2 .
-2λ+2μ=6
x=5
பைடு நூலகம்
答案:5
7.已知空间两点 A(-1,1,2),B(-3,0,4),直线 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a,若|a| =3,且直线 l 与直线 AB 平行,则 a=________.
-2=λk
6.已知平面 α 的法向量为 n=(1,-1,1),直线 AB 与平面 α 相交但不垂直,则向
量A→B 的坐标可以是( )
A.(-2,2,-2)
B.(1,3,2)
C.(2,1,-1)
D.(1,2,3)
【解析】选 D.因为(-2,2,-2)=2(1,-1,1),即选项 A 中的向量与 n 平行,从
则 O(1,1,0),A(2,0,0),P(0,0,1),B(2,2,0),D1(0,0,2). 再设 Q(0,2,c), 所以O→A =(1,-1,0),O→P =(-1,-1,1), B→Q =(-2,0,c), BD =(-2,-2,2).
设平面 PAO 的法向量为 n=(x,y,z),
n·O→A=0,
【解析】选 A.由题意,计算 n1·A→B =2×1+(-3)×0+1×(-2)=0,得 n1⊥A→B ;计 算 n1·A→C =2×1+(-3)×1+1×1=0,得 n1⊥A→C ;所以 n1⊥平面 ABC, 所以平面 α 的法向量与平面 ABC 的法向量共线, 则平面 α∥平面 ABC.

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件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

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件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

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03
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则它们平行。
相交关系的性质和应用
相交线的性质
相交线是指两个不同平面相交所形成的 交线。相交线具有以下性质:相交线上 的任意一点都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相 交线是两个平面的交集的完全描述。
VS
相交关系的应用
在几何学中,相交关系是研究空间图形的 基础。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我们经 常需要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交,以及它们 相交的性质和位置关系。相交关系的应用 还涉及到其他领域,如物理学、工程学等 。在这些领域中,相交关系可以用来描述 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一个平面过另一平面的垂线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一个平面与另一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
如果一个平面分别与另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垂直关系的性质和应用
性质
垂直关系具有传递性,即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垂直,平面α与平 面β垂直,则直线l与平面β也垂直。
若两平面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则两平面平行。
平行关系的性质和应用
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间距离相等,且永不相交 。
平行面的性质
平行面间无公共点,且任意一面 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面的垂线都
相等。
应用
在几何证明中,平行关系常被用 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面 积相等等问题。同时,在解析几 何中,平行关系也常被用来建立
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应 用
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 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科学。在空 间线面关系方面,计算机图形学涉及 到三维图形的生成、变换、渲染等技 术,这些技术都需要用到空间线面关 系中的概念和方法。例如,在三维游 戏中,需要利用空间线面关系来构建 游戏场景和角色模型。

2014-2019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立体几何3(空间线面关系)带详细答案

2014-2019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立体几何3(空间线面关系)带详细答案

2014-2019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立体几何(空间线面关系)(一)空间线面的平行与垂直选择题1.(2014•广东文)若空间中四条两两不同的直线1l ,2l ,3l ,4l ,满足12l l ⊥,23//l l ,34l l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14l l ⊥B .14//l lC .1l 与4l 既不垂直也不平行D .1l 与4l 的位置关系不确定【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空间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在正方体中,若AB 所在的直线为2l ,CD 所在的直线为3l ,AE 所在的直线为1l , 若GD 所在的直线为4l ,此时14//l l , 若BD 所在的直线为4l ,此时14l l ⊥, 故1l 与4l 的位置关系不确定,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比较基础.2.(2014•广东理)若空间中四条两两不同的直线1l ,2l ,3l ,4l ,满足12l l ⊥,23l l ⊥,34l l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14l l ⊥B .14//l lC .1l 与4l 既不垂直也不平行D .1l 与4l 的位置关系不确定【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在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二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相交或异面可得,1l ∴与4l 的位置关系不确定.【解答】解:12l l ⊥,23l l ⊥,1l ∴与3l 的位置关系不确定, 又43l l ⊥,1l ∴与4l 的位置关系不确定. 故A 、B 、C 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直线的垂直关系的判定,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二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相交或异面.3.(2014•辽宁文理)已知m ,n 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m α,//n α,则//m n B .若m α⊥,n α⊂,则m n ⊥ C .若m α⊥,m n ⊥,则//n α D .若//m α,m n ⊥,则n α⊥【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A .运用线面平行的性质,结合线线的位置关系,即可判断;B .运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可判断;C .运用线面垂直的性质,结合线线垂直和线面平行的位置即可判断;D .运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即可判断.【解答】解:A .若//m α,//n α,则m ,n 相交或平行或异面,故A 错;B .若m α⊥,n α⊂,则m n ⊥,故B 正确;C .若m α⊥,m n ⊥,则//n α或n α⊂,故C 错;D .若//m α,m n ⊥,则//n α或n α⊂或n α⊥,故D 错.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垂直的判断与性质,记熟这些定理是迅速解题的关键,注意观察空间的直线与平面的模型.4.(2014•浙江文)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 ) A .若m n ⊥,//n α,则m α⊥ B .若//m β,βα⊥,则m α⊥ C .若m β⊥,n β⊥,n α⊥,则m α⊥ D .若m n ⊥,n β⊥,βα⊥,则m α⊥【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空间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分别进行判定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A .若m n ⊥,//n α,则m α⊥或m α⊂或//m α,故A 错误.B .若//m β,βα⊥,则m α⊥或m α⊂或//m α,故B 错误.C .若m β⊥,n β⊥,n α⊥,则m α⊥,正确.D .若m n ⊥,n β⊥,βα⊥,则m α⊥或m α⊂或//m α,故D 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判定,要求熟练掌握相应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5.(2015•北京理)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是直线且m α⊂,“//m β “是“//αβ”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分析】//m β并得不到//αβ,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只有α内的两相交直线都平行于β,而//αβ,并且m α⊂,显然能得到//m β,这样即可找出正确选项.【解答】解:m α⊂,//m β得不到//αβ,因为α,β可能相交,只要m 和α,β的交线平行即可得到//m β;//αβ,m α⊂,m ∴和β没有公共点,//m β∴,即//αβ能得到//m β;∴ “//m β”是“//α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点评】考查线面平行的定义,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的定义,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概念.6.(2015•福建理)若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 垂直于平面α,则“l m ⊥”是“//l α”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直线与平面平行与垂直关系 【分析】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与垂直关系,判断两个命题的充要条件关系即可.【解答】解: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 垂直于平面α,则“l m ⊥”可能“//l α”也可能l α⊂, 反之,“//l α”一定有“l m ⊥”,所以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 垂直于平面α,则“l m ⊥”是“//l α”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垂直与平行关系的应用,充要条件的判断,基本知识的考查. 7.(2015•广东理)若空间中n 个不同的点两两距离都相等,则正整数n 的取值( ) A .至多等于3B .至多等于4C .等于5D .大于5【考点】棱锥的结构特征【分析】先考虑平面上的情况:只有三个点的情况成立;再考虑空间里,只有四个点的情况成立,注意运用外接球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解答】解:考虑平面上,3个点两两距离相等,构成等边三角形,成立;4个点两两距离相等,三个点在圆上,一个点是圆心,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则不成立;n 大于4,也不成立;在空间中,4个点两两距离相等,构成一个正四面体,成立;若4n >,由于任三点不共线,当5n =时,考虑四个点构成的正四面体, 第五个点,与它们距离相等,必为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 且球的半径不等于边长,即有球心与正四面体的底面的中心重合, 但显然球的半径不等于棱长,故不成立; 同理5n >,不成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特征,主要考查空间两点的距离相等的情况,注意结合外接球和三角形的两边与第三边的关系,属于中档题和易错题.8.(2015•广东文)若直线1l 和2l 是异面直线,1l 在平面α内,2l 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l 与1l ,2l 都不相交 B .l 与1l ,2l 都相交C .l 至多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D .l 至少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可以画出图形来说明l 与1l ,2l 的位置关系,从而可判断出A ,B ,C 是错误的,而对于D ,可假设不正确,这样l 便和1l ,2l 都不相交,这样可推出和1l ,2l 异面矛盾,这样便说明D 正确. 【解答】解:A .l 与1l ,2l 可以相交,如图:∴该选项错误;B .l 可以和1l ,2l 中的一个平行,如上图,∴该选项错误;C .l 可以和1l ,2l 都相交,如下图:,∴该选项错误;D .“l 至少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正确,假如l 和1l ,2l 都不相交; l 和1l ,2l 都共面; l ∴和1l ,2l 都平行;12//l l ∴,1l 和2l 共面,这样便不符合已知的1l 和2l 异面;∴该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考查异面直线的概念,在直接说明一个命题正确困难的时候,可说明它的反面不正确. 9.(2015•湖北文)1l ,2l 表示空间中的两条直线,若1:p l ,2l 是异面直线,1:q l ,2l 不相交,则( ) A .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 的必要条件 B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 的充分条件C .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D .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 的必要条件 【考点】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结婚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若1l ,2l 是异面直线,则1l ,2l 不相交,即充分性成立, 若1l ,2l 不相交,则1l ,2l 可能是平行或异面直线,即必要性不成立, 故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 的必要条件,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根据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2015•浙江文)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且l α⊂,m β⊂,( ) A .若l β⊥,则αβ⊥ B .若αβ⊥,则l m ⊥ C .若//l β,则//αβD .若//αβ,则//l m【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分析】A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出A 正确;B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判断B 错误;C 根据面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得出C 错误;D 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判断D 错误.【解答】解:对于A ,l β⊥,且l α⊂,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αβ⊥,A ∴正确; 对于B ,当αβ⊥,l α⊂,m β⊂时,l 与m 可能平行,也可能垂直,B ∴错误; 对于C ,当//l β,且l α⊂时,α与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C ∴错误; 对于D ,当//αβ,且l α⊂,m β⊂时,l 与m 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数学符号语言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11.(2015•安徽理)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 B .若m ,n 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 与n 平行 C .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 D .若m ,n 不平行,则m 与n 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利用面面垂直、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对选项分别分析解答.【解答】解:对于A ,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不一定平行,例如墙角的三个平面;故A 错误;对于B ,若m ,n 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 与n 平行.相交或者异面;故B 错误; 对于C ,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存在无数条与β平行的直线;故C 错误;对于D ,若m ,n 不平行,则m 与n 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假设两条直线同时垂直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在平行;故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线面关系的判断;用到了面面垂直、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12.(2016•浙江文理)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 ,若直线m ,n 满足//m α,n β⊥,则() A .//m lB .//m nC .n l ⊥D .m n ⊥【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分析】由已知条件推导出l β⊂,再由n β⊥,推导出n l ⊥.【解答】解: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 ,直线m ,n 满足//m α, //m β∴或m β⊂或m 与β相交,l β⊂, n β⊥, n 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两直线关系的判断,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13.(2016•上海文)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BC 、1BB 的中点,则下列直线中与直线EF 相交的是( )A .直线1AAB .直线11A BC .直线11A DD .直线11B C【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便可判断选项A ,B ,C 的直线都和直线EF 异面,而由图形即可看出直线11B C 和直线相交,从而便可得出正确选项.【解答】解:根据异面直线的概念可看出直线1AA ,11A B ,11A D 都和直线EF 为异面直线; 11B C 和EF 在同一平面内,且这两直线不平行;∴直线11B C 和直线EF 相交,即选项D 正确.故选:D .【点评】考查异面直线的概念及判断,平行直线和相交直线的概念及判断,并熟悉正方体的图形形状. 14.(2016•山东文理)已知直线a ,b 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内.则“直线a 和直线b 相交”是“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空间位置关系【分析】直线a ,b 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内,则“直线a 和直线b 相交” ⇒ “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反之不成立.【解答】解:直线a ,b 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内,则“直线a 和直线b 相交” ⇒ “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 反之不成立.∴ “直线a 和直线b 相交”是“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位置关系、简易逻辑的判定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15.(2017•新课标Ⅰ文)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 与平面MNQ 不平行的是( )A .B .C .D .【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分析】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B 、C 、D 均不满足题意,从而可得答案. 【解答】解:对于选项B ,由于//AB MQ ,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B 不满足题意; 对于选项C ,由于//AB MQ ,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C 不满足题意; 对于选项D ,由于//AB NQ ,结合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知D 不满足题意; 所以选项A 满足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中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16.(2017•新课标Ⅲ文)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棱CD 的中点,则( ) A .11A E DC ⊥B .1A E BD ⊥C .11A E BC ⊥D .1AE AC ⊥【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法一:连1B C ,推导出11BC B C ⊥,111A B BC ⊥,从而1BC ⊥平面11A ECB ,由此得到11A E BC ⊥. 法二: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结果. 【解答】解:法一:连1B C ,由题意得11BC B C ⊥, 11A B ⊥平面11B BCC ,且1BC ⊂平面11B BCC ,111A B BC ∴⊥, 1111A B B C B =,1BC ∴⊥平面11A ECB , 1A E ⊂平面11A ECB , 11A E BC ∴⊥.故选:C .法二: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棱长为2,则1(2A ,0,2),(0E ,1,0),(2B ,2,0),(0D ,0,0),1(0C ,2,2),(2A ,0,0),(0C ,2,0), 1(2A E =-,1,2)-,1(0DC =,2,2),(2BD =-,2-,0), 1(2BC =-,0,2),(2AC =-,2,0),112A E DC =-,12A E BD =,110A E BC =,16A E AC =, 11A E BC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线线垂直的判断,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向量法的合理运用. 17.(2018•浙江)已知平面α,直线m ,n 满足m α⊂/,n α⊂,则“//m n ”是“//m α”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分析】根据线面平行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m α⊂/,n α⊂,∴当//m n 时,//m α成立,即充分性成立,当//m n不一定成立,即必要性不成立,mα时,//则“//mα”的充分不必要条件.m n”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根据线面平行的定义和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基础题.αβ的充要条件是()18.(2019新课标Ⅱ文理)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A.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B.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C.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D.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考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空间位置关系【分析】充要条件的定义结合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结论αβ;【解答】解:对于A,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αβ或//αβ;对于B,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αβ;对于C,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αβ或//αβ.对于D,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αβ或//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充要条件的定义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19.(2019•新课标Ⅲ文理)如图,点N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ECD∆为正三角形,平面ECD⊥平面ABCD,M是线段ED的中点,则()A.BM 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B.BM 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C.BM 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D.BM 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推导出BM是BDE∆中BD边上的中线,从而直线BM,EN是∆中DE边上的中线,EN是BDE相交直线,设DE a≠.=,则BD,BE=,从而BM EN【解答】解:点N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ECD∆为正三角形,平面ECD⊥平面ABCD,M是线段ED的中点,BM ∴⊂平面BDE ,EN ⊂平面BDE ,BM 是BDE ∆中DE 边上的中线,EN 是BDE ∆中BD 边上的中线,∴直线BM ,EN 是相交直线,设DE a =,则BD =,BE =,BM ∴=,EN a =, BM EN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是中档题.20.(2019•上海)已知平面α、β、γ两两垂直,直线a 、b 、c 满足:a α⊆,b β⊆,c γ⊆,则直线a 、b 、c 不可能满足以下哪种关系( )A .两两垂直B .两两平行C .两两相交D .两两异面【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分析】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画图判定【解答】解:如图1,可得a 、b 、c 可能两两垂直; 如图2,可得a 、b 、c 可能两两相交; 如图3,可得a 、b 、c 可能两两异面;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填空题1.(2016•新课标Ⅱ理)α,β是两个平面,m ,n 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m n ⊥,m α⊥,//n β,那么αβ⊥. ②如果m α⊥,//n α,那么m n ⊥. ③如果//αβ,m α⊂,那么//m β.④如果//m n ,//αβ,那么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②③④ (填序号)【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分析】根据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及几何特征,分析判断各个结论的真假,可得答案. 【解答】解:①如果m n ⊥,m α⊥,//n β,不能得出αβ⊥,故错误;②如果//n α,则存在直线l α⊂,使//n l ,由m α⊥,可得m l ⊥,那么m n ⊥.故正确; ③如果//αβ,m α⊂,那么m 与β无公共点,则//m β.故正确④如果//m n ,//αβ,那么m ,n 与α所成的角和m ,n 与β所成的角均相等.故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④【点评】本题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为载体,考查了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难度中档. 2.(2019北京文理科12)已知l ,m 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 ①l m ⊥;②//m α;③l α⊥.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若l α⊥,l m ⊥,则//m α .【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分析】由l ,m 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若l α⊥,l m ⊥,则//m α. 【解答】解:由l ,m 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知: 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 若l α⊥,l m ⊥,则//m α.故答案为:若l α⊥,l m ⊥,则//m α.【点评】本题考查满足条件的真命题的判断,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二)空间线面所成的角1.(2014•新课标Ⅱ理)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CA ∠=︒,M ,N 分别是11A B ,11A C 的中点,1BC CA CC ==,则BM 与A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10B .25C D 【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分析】画出图形,找出BM 与AN 所成角的平面角,利用解三角形求出BM 与AN 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答】解: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CA ∠=︒,M ,N 分别是11A B ,11A C 的中点,如图:BC 的中点为O ,连结ON ,//1112MN B C OB ==,则0MN B 是平行四边形,BM 与AN 所成角就是ANO ∠,1BC CA CC ==,设12BC CA CC ===,1CO ∴=,AO =AN MB ==在ANO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cos2AN NO AO ANO AN NO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异面直线对称角的求法,作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平面角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2.(2014•大纲版文)已知正四面体ABCD 中,E 是AB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CE 与B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16B C .13D 【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分析】由E 为AB 的中点,可取AD 中点F ,连接EF ,则CEF ∠为异面直线CE 与BD 所成角,设出正四面体的棱长,求出CEF ∆的三边长,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解异面直线CE 与BD 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答】解:如图,取AD 中点F ,连接EF ,CF ,E 为AB 的中点,//EF DB ∴,则CEF ∠为异面直线BD 与CE 所成的角,ABCD 为正四面体,E ,F 分别为AB ,AD 的中点, CE CF ∴=.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a , 则EF a =,CE CF =.在CEF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2CE EF CF CEF CE EF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关键是找角,考查了余弦定理的应用,是中档题.3.(2014•大纲版理)已知二面角l αβ--为60︒,AB α⊂,AB l ⊥,A 为垂足,CD β⊂,C l ∈,135ACD ∠=︒,则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4B C D .12【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分析】首先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再构造出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和余弦定理,求出问题的答案.【解答】解:如图,过A 点做AE l ⊥,使BE β⊥,垂足为E ,过点A 做//AF CD ,过点E 做EF AE ⊥,连接BF , AE l ⊥ 90EAC ∴∠=︒ //CD AF又135ACD ∠=︒ 45FAC ∴∠=︒ 45EAF ∴∠=︒在Rt BEA ∆中,设AE a =,则2AB a =,BE =, 在Rt AEF ∆中,则EF a =,AF =, 在Rt BEF ∆中,则2BF a =,∴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即是BAF ∠,222cos 2AB AF BF BAF AB AF +-∴∠===.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面角和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关键是构造二面角的平面角和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作图能力,属于难题.4.(2014•四川理)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O 为线段BD 的中点,设点P 在线段1CC 上,直线OP 与平面1A BD 所成的角为α,则sin α的取值范围是( )A.,1] B.1] C.]3D.[3,1] 【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分析】由题意可得:直线OP 于平面1A BD 所成的角α的取值范围是111[,][,]22AOA C OA ππ∠∠.再利用正方体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可得出.【解答】解:由题意可得:直线OP 于平面1A BD 所成的角α的取值范围是111[,][,]22AOA C OA ππ∠∠.不妨取2AB =.在1Rt AOA ∆中,111sin AA AOA AO ∠===111111sin sin(2)sin 22sin cos 2C OA AOA AOA AOA AOA π∠=-∠=∠=∠∠==>, sin12π=.sin α∴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线面角的求法,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5.(2015•浙江理)如图,已知ABC ∆,D 是AB 的中点,沿直线CD 将ACD ∆折成△A CD ',所成二面角A CDB '--的平面角为α,则( )A .A DB α∠'…B .A DB α∠'…C .ACB α∠'…D .ACB α∠'…【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分析】解:画出图形,分AC BC =,AC BC ≠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解答】解:①当AC BC =时,A DB α∠'=; ②当AC BC ≠时,如图,点A '投影在AE 上,AOE α=∠',连结AA ',易得ADA AOA ∠'<∠',A DB AOE ∴∠'>∠',即A DB α∠'>综上所述,A DB α∠'…,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角的大小比较,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6.(2016•新课标Ⅰ文理)平面α过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顶点A ,//α平面11CB D ,α⋂平面ABCD m =,α⋂平面11ABB A n =,则m 、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 B C D .13【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分析】画出图形,判断出m 、n 所成角,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α平面11CB D ,α⋂平面ABCD m =,α⋂平面11ABA B n =, 可知:1//n CD ,11//m B D ,△11CB D 是正三角形.m 、n 所成角就是1160CD B ∠=︒.则m 、n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7.(2017•新课标Ⅱ理)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0ABC ∠=︒,2AB =,11BC CC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分析】【解法一】设M 、N 、P 分别为AB ,1BB 和11B C 的中点,得出1AB 、1BC 夹角为MN 和NP 夹角或其补角;根据中位线定理,结合余弦定理求出AC 、MQ ,MP 和MNP ∠的余弦值即可. 【解法二】通过补形的办法,把原来的直三棱柱变成直四棱柱,解法更简洁. 【解答】解:【解法一】如图所示,设M 、N 、P 分别为AB ,1BB 和11B C 的中点, 则1AB 、1BC 夹角为MN 和NP 夹角或其补角 (因异面直线所成角为(0,])2π,可知112MN AB ==,112NP BC ==; 作BC 中点Q ,则PQM ∆为直角三角形; 1PQ =,12MQ AC =, 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AC AB BC AB BC ABC =+-∠ 141221()2=+-⨯⨯⨯-7=,AC ∴=MQ ∴=在MQP ∆中,2MP =; 在PMN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22cos 2MN NP PMMNP MN NP+-+-∠===; 又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2π,1AB ∴与1BC. 【解法二】如图所示,补成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求1BC D ∠即可;1BC =,BD =1C D =∴22211BC BD C D +=,190DBC ∴∠=︒,1cos BC 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的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问题,也考查了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应用问题,是中档题.8.(2017•浙江)如图,已知正四面体D ABC -(所有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P 、Q 、R 分别为AB 、BC 、CA 上的点,AP PB =,2BQ CRQC RA==,分别记二面角D PR Q --,D PQ R --,D QR P --的平面角为α、β、γ,则( )A .γαβ<<B .αγβ<<C .αβγ<<D .βγα<<【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分析】解法一: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底面ABC ∆的中心为O .不妨设3OP =.则(0O ,0,0),(0P ,3-,0),(0C ,6,0),(0D ,0,,Q ,(R -,利用法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得出二面角.解法二:如图所示,连接OP ,OQ ,OR ,过点O 分别作垂线:OE PR ⊥,OF PQ ⊥,OG QR ⊥,垂足分别为E ,F ,G ,连接DE ,DF ,DG ..可得tan OD OE α=.tan OD OF β=,tan ODOGγ=.由已知可得:OE OG OF >>.即可得出.【解答】解法一: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底面ABC ∆的中心为O .不妨设3OP =.则(0O ,0,0),(0P ,3-,0),(0C ,6,0),(0D ,0,,B 3-,0).Q ,(R -,(PR =-,(0PD =,3,,(3PQ =6,0),(3,0)QR =--,(QD =-.设平面PDR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n PR n PD ⎧=⎪⎨=⎪⎩,可得3030y y ⎧-+=⎪⎨+=⎪⎩,可得(6,21)n =-,取平面ABC 的法向量(0m =,0,1). 则cos ,||||15m n m n m n <>==,取α=同理可得:β=γ=>>.αγβ∴<<.解法二:如图所示,连接OP ,OQ ,OR ,过点O 分别作垂线:OE PR ⊥,OF PQ ⊥,OG QR ⊥,垂足分别为E ,F ,G ,连接DE ,DF ,DG .设OD h =. 则tan ODOEα=. 同理可得:tan OD OF β=,tan ODOGγ=. 由已知可得:OE OG OF >>.tan tan tan αγβ∴<<,α,β,γ为锐角. αγβ∴<<.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角、空间位置关系、正四面体的性质、法向量的夹角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难题.9.(2018•浙江)已知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侧棱长均相等,E 是线段AB 上的点(不含端点).设SE 与BC 所成的角为1θ,SE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2θ,二面角S AB C --的平面角为3θ,则()A .123θθθ剟B .321θθθ剟C .132θθθ剟D .231θθθ剟【考点】棱锥的结构特征;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 【分析】作出三个角,表示出三个角的正弦或正切值,根据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三个角的大小.【解答】解:由题意可知S 在底面ABCD 的射影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 过E 作//EF BC ,交CD 于F ,过底面ABCD 的中心O 作ON EF ⊥交EF 于N , 连接SN ,取AB 中点M ,连接SM ,OM ,OE ,则EN OM =, 则1SEN θ=∠,2SEO θ=∠,3SMO θ=∠. 显然,1θ,2θ,3θ均为锐角. 1tan SN SN NE OM θ==,3tan SOOMθ=,SN SO …, 13θθ∴…,又3sin SO SM θ=,2sin SOSEθ=,SE SM …, 32θθ∴….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角的计算,三角函数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0.(2018•新课标Ⅰ理)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则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A B C D 【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分析】利用正方体棱的关系,判断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的位置,然后求解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正方体的所有棱中,实际上是3组平行的棱,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如图:所示的正六边形平行的平面,并且正六边形时,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α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最大值为:26.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11.(2018•新课标Ⅰ文)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BC ==,1AC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的角为30︒,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 )A .8B .C .D .【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分析】画出图形,利用已知条件求出长方体的高,然后求解长方体的体积即可. 【解答】解: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BC ==, 1AC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的角为30︒,即130AC B ∠=︒,可得1tan30ABBC ==︒可得1BB ==.所以该长方体的体积为:22⨯⨯=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长方体的体积的求法,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12.(2018•新课标Ⅱ文)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棱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B C D 【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步步高】2014届高三数学大一轮复习 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教案 理 新人教A版【步步高

【步步高】2014届高三数学大一轮复习 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教案 理 新人教A版【步步高

§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014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垂直关系的命题的判定;2.考查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3.考查平行和垂直的综合问题;4.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转化思想.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熟记、理解线面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定理;2.解题中规范使用数学语言,严格证题过程;3.重视转化思想的应用,解题中要以寻找线线垂直作为突破.1.直线与平面垂直(1)判定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方法①定义法.②利用判定定理: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和此平面垂直.③推论:如果在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这个平面.(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①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垂直于平面内任意直线.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平面平行.2.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3.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②利用判定定理: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两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4.二面角的有关概念(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2)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棱上的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与棱垂直的射线,则两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难点正本疑点清源]1.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是作点到平面距离的依据,要过平面外一点P作平面的垂线,通常是先作(找)一个过点P并且和α垂直的平面β,设β∩α=l,在β内作直线a⊥l,则a⊥α.2.两平面垂直的判定(1)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角;(2)一个平面经过另一平面的垂线.1.一平面垂直于另一平面的一条平行线,则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答案垂直解析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该面必有一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再根据“两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一平面,另一条也垂直于该平面”得出结论.2. △ABC中,∠ABC=90°,PA⊥平面ABC,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____.答案 43.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剩余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可填①③④⇒②与②③④⇒①中的一个4.设a,b,c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a⊥b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a⊥c,b⊥c B.α⊥β,a⊂α,b⊂βC.a⊥α,b∥αD.a⊥α,b⊥α答案 C解析对于选项C,在平面α内作c∥b,因为a⊥α,所以a⊥c,故a⊥b;A,B选项中,直线a,b可能是平行直线,也可能是异面直线;D选项中一定有a∥b.5.(2011·辽宁)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C⊥SBB.AB∥平面SCDC.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D.AB与S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A所成的角答案 D解析易证AC⊥平面SBD,因而AC⊥SB,A正确;AB∥DC,DC⊂平面SCD,故AB∥平面SCD,B 正确;由于SA,SC与平面SBD的相对位置一样,因而所成的角相同.题型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A=AB=BC,E是PC的中点.证明:(1)CD⊥AE;(2)PD⊥平面ABE.思维启迪:第(1)问通过DC⊥平面PAC证明;也可通过AE⊥平面PCD 得到结论;第(2)问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直线PD与平面ABE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证明(1)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CD⊂平面ABCD,∴PA⊥CD.∵AC⊥CD,PA∩AC=A,∴CD⊥平面PAC.而AE⊂平面PAC,∴CD⊥AE.(2)由PA=AB=BC,∠ABC=60°,可得AC=PA.∵E是PC的中点,∴AE⊥PC.由(1),知AE⊥CD,且PC∩CD=C,∴AE⊥平面PCD.而PD⊂平面PCD,∴AE⊥PD.∵PA⊥底面ABCD,∴PA⊥AB.又∵AB⊥AD且PA∩AD=A,∴AB⊥平面PAD,而PD⊂平面PAD,∴AB⊥PD.又∵AB∩AE=A,∴PD⊥平面ABE.探究提高破解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把握空间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注意平面图形中的一些线线垂直关系的灵活利用,这是证明空间垂直关系的基础.由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整个证明过程围绕着线面垂直这个核心而展开,这是化解空间垂直关系难点的技巧所在.(2012·陕西)(1)如图所示,证明命题“a是平面π内的一条直线,b是π外的一条直线(b不垂直于π),c是直线b在π上的投影,若a⊥b,则a⊥c”为真;(2)写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不需证明).(1)证明方法一如图,过直线b上任一点作平面π的垂线n,设直线a,b,c,n的方向向量分别是a,b,c,n,则b,c,n共面.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存在实数λ,μ使得c=λb+μn,则a·c=a·(λb+μn)=λ(a·b)+μ(a·n).因为a⊥b,所以a·b=0.又因为a⊂π,n⊥π,所以a·n=0.故a·c=0,从而a⊥c.方法二如图,记c∩b=A,P为直线b上异于点A的任意一点,过P作PO⊥π,垂足为O,则O∈c.因为PO⊥π,a⊂π,所以直线PO⊥a.又a⊥b,b⊂平面PAO,PO∩b=P,所以a⊥平面PAO.又c⊂平面PAO,所以a⊥c.(2)解逆命题为a是平面π内的一条直线,b是π外的一条直线(b不垂直于π),c是直线b在π上的投影,若a⊥c,则a⊥b.逆命题为真命题.题型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2012·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1B1=A1C1,D,E分别是棱BC,CC1上的点(点D不同于点C),且AD⊥DE,F为B1C1的中点.求证:(1)平面ADE⊥平面BCC1B1;(2)直线A1F∥平面ADE.思维启迪:(1)证明两个平面垂直,关键是在一个平面内找到另一个平面的一条直线;(2)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是证明的突破点.证明(1)因为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CC1⊥平面ABC.又AD⊂平面ABC,所以CC1⊥AD.又因为AD⊥DE,CC1,DE⊂平面BCC1B1,CC1∩DE=E,所以AD⊥平面BCC1B1.又AD⊂平面ADE,所以平面ADE⊥平面BCC1B1.(2)因为A1B1=A1C1,F为B1C1的中点,所以A1F⊥B1C1.因为CC1⊥平面A1B1C1,且A1F⊂平面A1B1C1,所以CC1⊥A1F.又因为CC1,B1C1⊂平面BCC1B1,CC1∩B1C1=C1,所以A1F⊥平面BCC1B1.由(1)知AD⊥平面BCC1B1,所以A1F∥AD.又AD⊂平面ADE,A1F⊄平面ADE,所以A1F∥平面ADE.探究提高面面垂直的关键是线面垂直,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主要有判定定理法、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面面垂直性质定理法,本题就是用的面面垂直性质定理法,这种方法是证明线面垂直、作线面角、二面角的一种核心方法.(2011·江苏)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AD,∠BAD=60°,E,F分别是AP,AD的中点.求证:(1)直线EF∥平面PCD;(2)平面BEF⊥平面PAD.证明(1)如图,在△PAD中,因为E,F分别为AP,AD的中点,所以EF∥PD.又因为EF⊄平面PCD,PD⊂平面PCD,所以直线EF∥平面PCD.(2)连接BD.因为AB=AD,∠BAD=60°,所以△ABD为正三角形.因为F是AD的中点,所以BF⊥AD.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BF⊂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F⊥平面PAD.又因为BF⊂平面BEF,所以平面BEF⊥平面PAD.题型三 线面、面面垂直的综合应用例3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AB ∥DC ,△P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 =2AD =8,AB =2DC =4 5.(1)设M 是PC 上的一点,求证:平面MBD ⊥平面PAD ;(2)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思维启迪:(1)因为两平面垂直与M 点位置无关,所以在平面MBD 内一定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PAD ,考虑证明BD ⊥平面PAD .(2)四棱锥底面为一梯形,高为P 到面ABCD 的距离.(1)证明 在△ABD 中,∵AD =4,BD =8,AB =45,∴AD 2+BD 2=AB 2.∴AD ⊥BD .又∵面PAD ⊥面ABCD ,面PAD ∩面ABCD =AD , BD ⊂面ABCD ,∴BD ⊥面PAD .又BD ⊂面BDM ,∴面MBD ⊥面PAD .(2)解 过P 作PO ⊥AD ,∵面PAD ⊥面ABCD ,∴PO ⊥面ABCD ,即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又△PAD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PO =2 3.在底面四边形ABCD 中,AB ∥DC ,AB =2DC ,∴四边形ABCD 为梯形.在Rt△ADB 中,斜边AB 边上的高为4×845=855,此即为梯形的高.∴S 四边形ABCD =25+452×855=24.∴V P —ABCD =13×24×23=16 3.探究提高 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常作的辅助线是在其中一个面内作交线的垂线,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可以证明线线垂直.如图所示,已知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ABCD 为正方形,E 为线段AD 1的中点,F 为线段BD 1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ABCD ;(2)设M 为线段C 1C 的中点,当D 1D AD的比值为多少时,DF ⊥平面D 1MB ?并说明理由.(1)证明 ∵E 为线段AD 1的中点,F 为线段BD 1的中点,∴EF ∥AB .∵EF ⊄平面ABCD ,AB ⊂平面ABCD ,∴EF ∥平面ABCD .(2)解 当D 1D AD=2时,DF ⊥平面D 1MB .∵ABCD 是正方形,∴AC ⊥BD .∵D 1D ⊥平面ABC ,∴D 1D ⊥AC .∴AC ⊥平面BB 1D 1D ,∴AC ⊥DF .∵F ,M 分别是BD 1,CC 1的中点,∴FM ∥AC .∴DF ⊥FM .∵D 1D =2AD ,∴D 1D =BD .∴矩形D 1DBB 1为正方形.∵F 为BD 1的中点,∴DF ⊥BD 1.∵FM ∩BD 1=F ,∴DF ⊥平面D 1MB .题型四 线面角、二面角的求法例4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B ⊥AD ,AC ⊥CD ,∠ABC =60°,PA =AB =BC ,E 是PC 的中点.(1)求PB 和平面PAD 所成的角的大小;(2)证明AE ⊥平面PCD ;(3)求二面角A —PD —C 的正弦值.思维启迪:(1)先找出PB 和平面PAD 所成的角,线面角的定义要能灵活运用;(2)可以利用线面垂直根据二面角的定义作角.(1)解 在四棱锥P —ABCD 中,因PA ⊥底面ABCD ,AB ⊂平面ABCD ,故PA ⊥AB .又AB ⊥AD ,PA ∩AD =A ,从而AB ⊥平面PAD ,故PB 在平面PAD 内的射影为PA ,从而∠APB 为PB 和平面PAD 所成的角.在Rt△PAB 中,AB =PA ,故∠APB =45°. 所以PB 和平面PAD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 (2)证明 在四棱锥P —ABCD 中, 因PA ⊥底面ABCD ,CD ⊂平面ABCD , 故CD ⊥PA .由条件CD ⊥AC ,PA ∩AC =A , ∴CD ⊥平面PAC .又AE ⊂平面PAC ,∴AE ⊥CD .由PA =AB =BC ,∠ABC =60°,可得AC =PA . ∵E 是PC 的中点,∴AE ⊥PC . 又PC ∩CD =C ,综上得AE ⊥平面PCD .(3)解 过点E 作EM ⊥PD ,垂足为M ,连接AM ,如图所示. 由(2)知,AE ⊥平面PCD ,AM 在平面PCD 内的射影是EM ,则AM ⊥PD .因此∠AME 是二面角A —PD —C 的平面角. 由已知,可得∠CAD =30°. 设AC =a ,可得PA =a ,AD =233a ,PD =213a ,AE =22a .在Rt△ADP 中,∵AM ⊥PD ,∴AM ·PD =PA ·AD ,则AM =PA ·AD PD=a ·233a 213a =277a .在Rt△AEM 中,sin∠AME =AE AM =144.所以二面角A —PD —C 的正弦值为144.探究提高 (1)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一般步骤:①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即通过找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来完成; ②计算,要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求解.(2)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可以通过垂线法进行,在一个半平面内找一点作另一个半平面的垂线,再过垂足作二面角的棱的垂线,两条垂线确定的平面和二面角的棱垂直,由此可得二面角的平面角.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B1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23B.33C.23D.63(答案 D解析 如图,连接BD 交AC 于O ,连接D 1O ,由于BB 1∥DD 1,∴DD 1与平面ACD 1所成的角就是BB 1与平面ACD 1所成的角.易知∠DD 1O 即为所求.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DD 1=1,DO =22,D 1O =62,∴cos ∠DD 1O =DD 1D 1O =26=63.∴BB 1与平面ACD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63.解答过程要规范典例:(12分)如图所示,M ,N ,K 分别是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AB ,CD ,C 1D 1的中点. 求证:(1)AN ∥平面A 1MK ; (2)平面A 1B 1C ⊥平面A 1MK .审题视角 (1)要证线面平行,需证线线平行.(2)要证面面垂直,需证线面垂直,要证线面垂直,需证线线垂直. 规范解答证明 (1)如图所示,连接NK .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四边形AA 1D 1D ,DD 1C 1C 都为正方形,∴AA 1∥DD 1,AA 1=DD 1,C 1D 1∥CD ,C 1D 1=CD .[2分]∵N ,K 分别为CD ,C 1D 1的中点, ∴DN ∥D 1K ,DN =D 1K ,∴四边形DD 1KN 为平行四边形.[3分] ∴KN ∥DD 1,KN =DD 1, ∴AA 1∥KN ,AA 1=KN .∴四边形AA 1KN 为平行四边形.∴AN ∥A 1K .[4分] ∵A 1K ⊂平面A 1MK ,AN ⊄平面A 1MK , ∴AN ∥平面A 1MK .[6分](2)如图所示,连接BC 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C 1D 1,AB =C 1D 1.∵M ,K 分别为AB ,C 1D 1的中点,∴BM ∥C 1K ,BM =C 1K .∴四边形BC 1KM 为平行四边形.∴MK ∥BC 1.[8分]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 1B 1⊥平面BB 1C 1C ,BC 1⊂平面BB 1C 1C ,∴A 1B 1⊥BC 1.∵MK ∥BC 1,∴A 1B 1⊥MK .∵四边形BB 1C 1C 为正方形,∴BC 1⊥B 1C .[10分]∴MK ⊥B 1C .∵A 1B 1⊂平面A 1B 1C ,B 1C ⊂平面A 1B 1C ,A 1B 1∩B 1C =B 1,∴MK ⊥平面A 1B 1C .又∵MK ⊂平面A 1MK ,∴平面A 1MK ⊥平面A 1B 1C .[12分]温馨提醒 (1)步骤规范是答题得满分的最后保证,包括使用定理的严谨性,书写过程的流畅性.(2)本题证明常犯错误:①定理应用不严谨.如:要证AN ∥平面A 1MK ,必须强调AN ⊄平面A 1MK .②解题过程不完整,缺少关键步骤,如第(1)问中,应先证四边形ANKA 1为平行四边形.第(2)问中,缺少必要的条件,使思维不严谨,过程不流畅.方法与技巧1.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1)线面垂直的定义:a 与α内任何直线都垂直⇒a ⊥α; (2)判定定理1:⎭⎪⎬⎪⎫m 、n ⊂α,m ∩n =A l ⊥m ,l ⊥n⇒l ⊥α;(3)判定定理2:a ∥b ,a ⊥α⇒b ⊥α; (4)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 ⊥α⇒a ⊥β;(5)面面垂直的性质:α⊥β,α∩β=l ,a ⊂α,a ⊥l ⇒a ⊥β.2. 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1)定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90°; (2)平面几何中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3)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4)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3.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1)利用定义: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2)判定定理:a⊂α,a⊥β⇒α⊥β.4.转化思想:垂直关系的转化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直线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失误与防范1.在解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问题过程中,要注意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联合交替使用,即注意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的互相转化.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作辅助线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要作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通常是先找这个平面的一个垂面,在这个垂面中,作交线的垂线即可.A组专项基础训练(时间:35分钟,满分:57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设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l⊥m,m⊂α,则l⊥αB.若l⊥α,l∥m,则m⊥αC.若l∥α,m⊂α,则l∥mD.若l∥α,m∥α,则l∥m答案 B解析若l⊥m,m⊂α,则l与α可能平行、相交或l⊂α;若l⊥α,l∥m,则m⊥α;若l∥α,m⊂α,则l与m可能平行或异面;若l∥α,m∥α,则l与m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故只有B选项正确.2.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直线m⊥α,则( )A.β内必存在直线与m平行,且存在直线与m垂直B.β内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平行,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垂直C.β内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平行,但必存在直线与m垂直D.β内必存在直线与m平行,不一定存在直线与m垂直答案 C解析如图,在平面β内的直线若与α,β的交线a平行,则有m与之垂直.但却不一定在β内有与m平行的直线,只有当α⊥β时才存在.3.已知m是平面α的一条斜线,点A∉α,l为过点A的一条动直线,那么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 )A.l∥m,l⊥αB.l⊥m,l⊥αC.l⊥m,l∥αD.l∥m,l∥α答案 C解析设m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为n,当l⊥n且与α无公共点时,l⊥m,l∥α. 4.正方体ABCD—A′B′C′D′中,E为A′C′的中点,则直线CE垂直于( ) A.A′C′ B.BD C.A′D′ D.AA′答案 B解析连接B′D′,∵B′D′⊥A′C′,B′D′⊥CC′,且A′C′∩CC′=C′,∴B′D′⊥平面CC′E.而CE⊂平面CC′E,∴B′D′⊥CE.又∵BD∥B′D′,∴BD⊥CE.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5. 如图,∠BAC=90°,PC⊥平面ABC,则在△ABC,△PAC的边所在的直线中:与PC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______;与AP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答案 AB ,BC ,AC AB解析 ∵PC ⊥平面ABC ,∴PC 垂直于直线AB ,BC ,AC ; ∵AB ⊥AC ,AB ⊥PC ,∴AB ⊥平面PAC , ∴AB ⊥PC .与AP 垂直的直线是AB .6. 如图,PA ⊥圆O 所在的平面,AB 是圆O 的直径,C 是圆O 上的一点,E 、F 分别是点A 在PB 、PC 上的正投影,给出下列结论:①AF ⊥PB ;②EF ⊥PB ; ③AF ⊥BC ;④AE ⊥平面PBC .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①②③解析 由题意知PA ⊥平面ABC ,∴PA ⊥BC . 又AC ⊥BC ,PA ∩AC =A ,∴BC ⊥平面PAC . ∴BC ⊥AF .∵AF ⊥PC ,BC ∩PC =C , ∴AF ⊥平面PBC ,∴AF ⊥PB ,AF ⊥BC . 又AE ⊥PB ,AE ∩AF =A ,∴PB ⊥平面AEF . ∴PB ⊥EF .故①②③正确.7. 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m ,给出条件:①m ∥α;②m ⊥α;③m ⊂α;④α∥β.当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m ⊥β.(填所选条件的序号)答案 ②④解析 若m ⊥α,α∥β,则m ⊥β. 三、解答题(共22分)8. (10分)如图所示,在斜三棱柱A 1B 1C 1—ABC 中,底面是等腰三角形,A 1B 1=A 1C 1,侧面BB 1C 1C ⊥底面A 1B 1C 1.(1)若D 是BC 的中点,求证:AD ⊥CC 1;(2)过侧面BB 1C 1C 的对角线BC 1的平面交侧棱于M ,若AM =MA 1, 求证:截面MBC 1⊥侧面BB 1C 1C .证明 (1)∵AB =AC ,D 是BC 的中点,∴AD ⊥BC . ∵底面ABC ⊥侧面BB 1C 1C , ∴AD ⊥侧面BB 1C 1C ,∴AD ⊥CC 1.(2)如图,延长B 1A 1与BM 的延长线交于点N ,连接C 1N . ∵AM =MA 1,∴MA 1綊12BB 1,∴NA1=A1B1.∵A1B1=A1C1,∴A1C1=A1N=A1B1,∴NC1⊥C1B1.∵底面NB1C1⊥侧面BB1C1C,∴C1N⊥侧面BB1C1C,∴截面C1NB⊥侧面BB1C1C,即截面MBC1⊥侧面BB1C1C.9. (12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CD、A1D1的中点.(1)求证:AB1⊥BF;(2)求证:AE⊥BF;(3)棱CC1上是否存在点P,使BF⊥平面AEP?若存在,确定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证明连接A1B,则AB1⊥A1B,又∵AB1⊥A1F,且A1B∩A1F=A1,∴AB1⊥平面A1BF.又BF⊂平面A1BF,∴AB1⊥BF.(2)证明取AD中点G,连接FG,BG,则FG⊥AE,又∵△BAG≌△ADE,∴∠ABG=∠DAE.∴AE⊥BG.又∵BG∩FG=G,∴AE⊥平面BFG.又BF⊂平面BFG,∴AE⊥BF.(3)解存在.取CC1中点P,即为所求.连接EP,AP,C1D,∵EP∥C1D,C1D∥AB1,∴EP∥AB1.由(1)知AB1⊥BF,∴BF⊥EP.又由(2)知AE⊥BF,且AE∩EP=E,∴BF⊥平面AEP.B组专项能力提升(时间:25分钟,满分:43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已知l,m是不同的两条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若l⊥α,α⊥β,则l∥βB.若l∥α,α⊥β,则l∥βC.若l⊥m,α∥β,m⊂β,则l⊥αD.若l⊥α,α∥β,m⊂β,则l⊥m答案 D解析∵l⊥α,α∥β,∴l⊥β.又∵m⊂β,∴l⊥m.2. (2012·浙江)已知矩形ABCD,AB=1,BC=2,将△ABD沿矩形的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过程中 ( )A.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与直线BD垂直B.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C.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与直线BC垂直D.对任意位置,三对直线“AC与BD”,“AB与CD”,“AD与BC”均不垂直答案 B解析找出图形在翻折过程中变化的量与不变的量.对于选项A,过点A作AE⊥BD,垂足为E,过点C作CF⊥BD,垂足为F,在图(1)中,由边AB,BC不相等可知点E,F不重合.在图(2)中,连接CE,若直线AC与直线BD垂直,又∵AC∩AE=A,∴BD⊥面ACE,∴BD⊥CE,与点E,F不重合相矛盾,故A错误.对于选项B,若AB⊥CD,又∵AB⊥AD,AD∩CD=D,∴AB⊥面ADC,∴AB⊥AC,由AB<BC可知存在这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使得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故B正确.对于选项C,若AD⊥BC,又∵DC ⊥BC ,AD ∩DC =D ,∴BC ⊥面ADC ,∴BC ⊥AC .已知BC =2,AB =1,BC >AB ,∴不存在这样的直角三角形.∴C 错误. 由上可知D 错误,故选B.3. 已知三棱锥S -ABC 中,底面ABC 为边长等于2的等边三角形,SA 垂直于底面ABC ,SA=3,那么直线AB 与平面S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34B.54C.74D.34官司化学教案受到了法律应用的惩罚试卷试题答案 D解析 如图所示,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连接SD ;作AG ⊥SD 于点G ,连接GB .∵SA ⊥底面ABC ,△ABC 为等边三角形, ∴BC ⊥SA ,BC ⊥AD . ∴BC ⊥平面SAD .又AG ⊂平面SAD ,∴AG ⊥BC . 又AG ⊥SD ,∴AG ⊥平面SBC .∴∠ABG 即为直线AB 与平面SBC 所成的角.∵AB =2,SA =3,∴AD =3,SD =2 3.在Rt△SAD 中,AG =SA ·AD SD =32,∴sin∠ABG =AG AB =322=34.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 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 、PB 、PC 两两垂直,则下列命题:①PA ⊥BC ;②PB ⊥AC ;③PC ⊥AB ;④AB ⊥BC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________. 答案 3解析 如图所示.∵PA ⊥PC 、PA ⊥PB ,PC ∩PB =P , ∴PA ⊥平面PBC . 又∵BC ⊂平面PBC ,∴PA ⊥BC .同理PB ⊥AC 、PC ⊥AB .但AB 不一定垂直于BC .5. 在正四棱锥P —ABCD 中,PA =32AB ,M 是BC 的中点,G 是△PAD 的重心,则在平面PAD 中经过G 点且与直线PM 垂直的直线有________条.答案 无数解析 设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a ,(如图)则侧棱长为32a .由PM ⊥BC ,∴PM =⎝ ⎛⎭⎪⎫32a 2-⎝ ⎛⎭⎪⎫a 22=22a .连接PG 并延长与AD 相交于N 点,则PN =22a ,MN =AB =a ,∴PM 2+PN 2=MN 2,∴PM ⊥PN ,又PM ⊥AD ,PN ∩AD =N ,∴PM ⊥面PAD ,∴在平面PAD 中经过G 点的任意一条直线都与PM 垂直.6. 已知a 、b 、l 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γ表示三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α∩β=a ,β∩γ=b ,且a ∥b ,则α∥γ;②若a 、b 相交,且都在α、β外,a ∥α,a ∥β,b ∥α,b ∥β,则α∥β;③若α⊥β,α∩β=a ,b ⊂β,a ⊥b ,则b ⊥α;④若a ⊂α,b ⊂α,l ⊥a ,l ⊥b ,l ⊄α,则l ⊥α.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 ②③解析①在正方体A1B1C1D1—ABCD中,可令平面A1B1CD为α,平面DCC1D1为β,平面A1B1C1D1为γ,又平面A1B1CD∩平面DCC1D1=CD,平面A1B1C1D1∩平面DCC1D1=C1D1,则CD与C1D1所在的直线分别表示a,b,因为CD∥C1D1,但平面A1B1CD与平面A1B1C1D1不平行,即α与γ不平行,故①错误.②因为a、b相交,假设其确定的平面为γ,根据a∥α,b∥α,可得γ∥α.同理可得γ∥β,因此α∥β,②正确.③由两平面垂直,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垂直,易知③正确.④当a∥b时,l垂直于平面α内两条不相交直线,不可得出l⊥α,④错误.三、解答题7. (13分)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BC,∠A1AC=60°,A1A=AC=BC=1,A1B= 2.(1)求证:平面A1BC⊥平面ACC1A1;(2)如果D为AB中点,求证:BC1∥平面A1CD.证明(1)因为∠A1AC=60°,A1A=AC=1,所以△A1A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1C=1.因为BC=1,A1B=2,所以A1C2+BC2=A1B2.所以∠A1CB=90°,即A1C⊥BC.因为BC⊥A1A,BC⊥A1C,AA1∩A1C=A1,所以BC⊥平面ACC1A1.因为BC⊂平面A1BC,所以平面A1BC⊥平面ACC1A1.(2)连接AC1交A1C于点O,连接OD.因为ACC1A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O为AC1的中点.因为D为AB的中点,所以OD∥BC1.因为OD⊂平面A1CD,BC1⊄平面A1CD,所以BC1∥平面A1CD.。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断——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断——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断——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新高考地区专用)数学考试第Ⅰ卷客观题第Ⅰ卷的注释(共20题;共100分)1.(5分)已知直线l∥平面α,点P∈平面α,那么过点P且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A.有无数条,仅有一条在平面α内B.只有一条,且不在平面α内C.有无数条,均不在平面α内D.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答案】D【解析】【解答】解:过直线l与点P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记该平面为β,又因直线l//平面α,点P∈平面α,所以过点P且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只有一条,且这条线为平面α与平面β的相交线.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过直线外一点作与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可排除AC,再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即可选出答案.2.(5分)下面四个命题中,其中正确的命题是()p: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1p:两个平面垂直,如果有一条直线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那么这条直线与其中一个平面垂2直p: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如果过该直线的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该直线与交线平行3p: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平行4A.p1与p2B.p2与p3C.p3与p4D.p1与p3【答案】D【解析】【解答】对于p1,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p1正确;对于p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若这条直线不在这两个平面内时p2错误;对于p3,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p3正确;对于p4,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故这条直线在平面内就错了,故p4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空间里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3.(5分)已知a,b,c为不同直线,α,β为不同平面,给出下列命题:p1:若a⊥α,b⊥β,a∥b,则a∥β;p2:若a∥β,则β内存在与a相交的直线;p3:若α∩β=a,b⊂α,a⊥b,则α⊥β;p4:α⊥β,α∩β=c,a⊂α,b⊂β,若a不垂直于c,则a不垂直于b.其中为假命题的是()A.p1,p2B.p2,p3C.p3,p4D.p2,p3,p4【答案】D【解析】【解答】p1:若a⊥α,a∥b,则b⊥α,又b⊥β,则a∥β,故正确;p2:若a∥β,则直线a与平面β无公共点,所以β内不存在与a相交的直线,故错误;p3: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平面A1BCD1∩平面ABCD=BC,A1B⊥BC,但平面A1BCD1与平面ABCD不垂直,所以若α∩β=a,b⊂α,a⊥b,则α,β不一定垂直,故错误;p: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平面B1BCC1⊥平面ABCD,平面B1BCC1∩4平面ABCD=BC,B1C不垂直于BC,但B1C⊥CD,故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题意由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结合正方体的几何性质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2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一)
——平行关系的判定
一、基础过关
1.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A (1,2,3),B (-1,0,5),C (3,0,4),D (4,1,3),则直线AB 与CD 的位
置关系为________(平行、垂直或无法确定).
2. 已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是n =(1,1,1),A (2,3,1),B (1,3,2),则直线AB 与平面α的
关系是______________.
3. 已知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u =(1,3,z ),向量v =(3,-2,1)
与平面α平行,则z =________.
4. 已知A (0,0,0),B (1,0,0),C (0,1,0),D (1,1,x ),若AD ⊂平面ABC ,则实数x 的值是_____. 5. 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u 1=(-3,y,2),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为u 2=(6,-2,z ),
且α∥β,则y +z =________. 6.
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P 、Q 分别为棱AB 、CD 、BC 的中点,若平行六面体的各棱长均相等,则 ①A 1M ∥D 1P ; ②A 1M ∥B 1Q ; ③A 1M ∥平面DCC 1D 1; ④A 1M ∥平面D 1PQB 1.
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二、能力提升
7. 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a ,M 、N 分别为A 1B 、AC 上的点,A 1M =AN =
2
3
a ,则MN 与平面BB 1C 1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8.
如图所示,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E 、F 、G 、H 分别是CC 1、C 1D 1、D 1D 、DC 的中点,N 是BC 中点,点M 的四边形EFGH 及其内部运动,则M 只须满足条件________时,MN ∥平
面B1BDD1(请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条即可).
9.
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M、N分别是正方体六个表面的中心,试确定平面EFG和平面HMN的位置关系.
10.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B1D1的中点,求证:B1C∥平面ODC1.
11.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和矩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2,AF=1,M是线段EF 的中点.求证:AM∥平面BDE.
12.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以∠AB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2,BB1=3,D是A1C1的中点.证明:A1B∥平面B1DC.
三、探究与拓展
13.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C1中,O为底面ABCD中心,P是DD1的中点,设Q是CC1上的点,问:当点Q在什么位置时,平面D1BQ∥平面PAO?
答案
1.平行 2.AB ∥α或AB ⊂α 3.3 4.0 5.-3 6.①③④ 7.平行 8.M 在FH 上 9.
解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
易得E (1,1,0),F (1,0,1),G (2,1,1),H (1,1,2),M (1,2,1),N (0,1,1). ∴EF →=(0,-1,1),EG →
=(1,0,1), HM →=(0,1,-1),HN →
=(-1,0,-1).
设m =(x 1,y 1,z 1),n =(x 2,y 2,z 2)分别是平面EFG ,平面HMN 的法向量, 由⎩
⎪⎨
⎪⎧
m ·EF →=0
m ·EG →=0⇒⎩⎪⎨⎪⎧
-y 1+z 1=0,
x 1+z 1=0,
令x 1=1,得m =(1,-1,-1). 由⎩⎪⎨
⎪⎧
n ·HM →=0,
n ·HN →=0,
得⎩⎪⎨⎪

y 2-z 2=0,-x 2-z 2=0,
令x 2=1,得n =(1,-1,-1). ∴m =n ,故m ∥n , 即平面EFG ∥平面HMN . 10.证明
建系如图,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可得
B 1(1,1,1),
C (0,1,0),
O (12,1
2,1),C 1(0,1,1),
B 1
C →
=(-1,0,-1),
OD →=⎝ ⎛⎭
⎪⎫-12,-12,-1, OC 1→=⎝ ⎛⎭
⎪⎫-12,12,0.
设平面ODC 1的法向量为n =(x 0,y 0,z 0),则⎩⎪⎨
⎪⎧
n ·OD →=0
n ·OC 1→=0
得⎩⎪⎨⎪⎧
-12x 0
-1
2y 0
-z 0
=0 ①-12x 0
+1
2y 0
=0 ②
令x 0=1,得y 0=1,z 0=-1,
∴n =(1,1,-1). 又B 1C →
·n =-1×1+0×1+(-1)×(-1)=0, ∴B 1C →
⊥n ,又B 1C ⊄平面ODC 1, ∴B 1C ∥平面ODC 1. 11.
证明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C ∩BD =N ,连结NE , 则点N 、E 的坐标分别是
⎝ ⎛⎭⎪⎫2
2,22,0、(0,0,1).
∴NE →=⎝ ⎛

⎪⎫-22,-22,1.
又点A 、M 的坐标分别是(2,2,0)、⎝ ⎛⎭
⎪⎫2
2,22,1, ∴AM →=⎝ ⎛

⎪⎫-22,-22,1.
∴NE →=AM →
,且A ∉NE ,∴NE ∥AM . 又∵NE ⊂平面BDE ,AM ⊄平面BDE , ∴AM ∥平面BDE . 12.
证明 如图,以B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A ,BC ,BB 1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1(0,0,3),
C (0,2,0),
D ⎝
⎛⎭
⎪⎫2
2,22,3, A 1(2,0,3). A 1B →=(-2,0,-3),
DB 1→
=⎝ ⎛⎭⎪⎫-
22,-22,0, DC →=⎝
⎛⎭
⎪⎫-
22,22,-3, 设平面B 1D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
⎪⎧
DB 1
→·n =0⇒-22x -22y =0,DC →
·n =0⇒-22x +22
y -3z =0.
取n =⎝ ⎛⎭
⎪⎫1,-1,-23,由于A 1B →
·n =0,且A 1B ⊄平面B 1DC ,所以A 1B ∥平面B 1DC . 13.
解 如图所示,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在CC 1上任取一点Q ,连结BQ ,D 1Q .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
则O ⎝ ⎛⎭⎪⎫12,12,0,P ⎝
⎛⎭⎪⎫0,0,12, A (1,0,0),B (1,1,0),D 1(0,0,1),
则Q (0,1,z ),
则OP →=⎝ ⎛⎭⎪⎫-1
2
,-12,12,
BD 1→=(-1,-1,1),∴OP →∥BD 1→, ∴OP ∥BD 1.
AP →=⎝

⎭⎪⎫-1,0,12,BQ →=(-1,0,z ),
当z =12时,AP →=BQ →,
即AP ∥BQ ,有平面PAO ∥平面D 1BQ , ∴当Q 为CC 1的中点时,平面D 1BQ ∥平面PA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