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

合集下载

抗战中的北平文化界:外籍教授,患难与共

抗战中的北平文化界:外籍教授,患难与共
燕大历史学家,学术发皇靡已。毕业学生在西南者,到处接迎恐后。中学生升学者竟以燕校为壑,隐然系一方人心,皆以燕校之消息为消息,燕校之向背为向背。一事一物出于燕校者,莫不歆羡而仿效之。视战前声誉,不啻十倍。”
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一书中回忆说:“我很快就发现和他们(指日本人)打交道的秘诀是将和善和坚定混在一起。他们的武力和他们使用那些武力使得中国人在他们面前怯懦退缩。在另一方面,他们所面对的就不过是被迫的驯服。尽管他们狂暴,但是他们对自己并没有很大的信心,弄不清美国的态度,对它还有一定的敬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最愿意的就是受到礼貌的对待。一方面对他们的武力不惧怕,同时在态度上热忱,这使得我在许多微妙的交往中,能够对付他们的粗野,或打破他们那神经紧张的缄默。”
在火车上,司徒雷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能不安地推测着被捕的种种原因。
北平火车站离美国领事馆不远。下了火车,日本人带司徒雷登穿过领事馆里面海军陆战队的营房大门,走进领事馆的主楼。这座楼内,拘留了大约二百多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
看到这些海军陆战队队员,司徒雷登悬着的心放下了。
眼前的现实印证了他的猜想:美国保持中立的日子结束了。
少年司徒雷登被父母送回美国弗吉尼亚州上学,大学期间转到神学院。
从神学院毕业,志在传教的司徒雷登携妻子返回到杭州传教,并钻研汉语,辛亥革命时兼任美国新闻界联合通讯社驻南京特约记者。
早在1900年,在北京城内的基督教汇文大学(Peking University,即北京大学,属于卫理公会)和北京附近通州的华北协和大学(North Chin Union College,属于长老会和公理会)有意合并,但一直拖到1918年才达成协议,合并为燕京大学,校址在北京东城的盔甲厂,规模很小,学生只有九十四人,大多数靠奖学金维持,水准也不过相当于专科的程度。教员中两位是有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外籍教员很少够资格在大学任教。经费不足,只够开销的一半。

7 一个真实的司徒雷登

7 一个真实的司徒雷登

1949年司徒雷登差点到北京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一个真实的司徒雷登2006-02-15 16:48:04来源:光明网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夕,国民党南京政府仓皇决定“迁都”广州。

正当国民党感到万念俱灰之时,美国驻南京大使馆拒绝随同南迁的消息犹如晴空霹雳传出,震惊了世界。

作为蒋介石盟友的美国,为什么在国民党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反而要落井下石呢?我们还是从为美国政府提出这一建议的美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司徒雷登先生说起吧!一、司徒雷登其人其事司徒雷登1876年出生于杭州一个美国传教士的家庭。

1904年他从纽约协和神学院毕业,不久就重返中国,开始了他在中国的传教生涯。

1919年,司徒雷登就任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燕京大学的校长,开始从神学教育,涉足更广阔的世俗高等教育。

是年,正是五四运动在中国兴起的时候,司徒雷登先生对中国学生的爱国激情予以了高度的评价。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他更是公开支持中国的反帝立场,认为外国列强应首先显示其以平等国家对待中国的诚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中国人民掀起了全民的抗日浪潮。

司徒雷登不仅亲自参加燕大爱国学生的游行示威活动,而且顶住日伪的压力,陆续接纳了许多东北流亡的爱国学生。

随后,在回美国为燕大的发展募集经费的时候,他向美国社会宣传了中国人民抗日的爱国事业,呼吁美国民众应当支持中国人民。

芦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面打响。

司徒雷登一方面要求美国政府给予中国包括经济、军事在内的援助,以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同时他利用自己的声望,也给予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事业力所能及的帮助。

出于基督徒对和平的追求,司徒雷登也参与了蒋介石集团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媾和活动,并因此同蒋介石政权的许多要人建立了重要的关系。

众所周知,早在1927年,蒋介石同宋美龄结婚后就皈依了基督教,传教士出身的司徒雷登同蒋介石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在多次前往重庆的日子里,司徒雷登接触并了解了蒋介石的宗教生活,共同的宗教信仰使双方的友谊也不断增强。

司徒雷登离华真相 黄华

司徒雷登离华真相  黄华
估计美国政府的主流派因怕司徒雷登北平之行可能提高新中国的威信和造成美国即将承认新中国政权的错觉,只是司徒雷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的得访问北平”。7月2日,傅泾波来访,告诉我盛顿,中途不要停留,并决定司徒雷登现在不去北平,以免引起各方议论。
我与司徒雷登会晤后,南京原外交界人士中传说,司徒雷登已与我取得联系,要求其他外国使馆同美国使馆一致行动;还传说我带来了周恩来的信。这引起其他使节疑问,纷纷要求与我见面。10月3日,我以南京市军管会委员兼外事处处长名义把留在南京的所有前外国外交官召集到外事处会客厅,宣布我党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原则,以及对待在南京原各国使馆和外交人员的具体政策,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一些外国人是第一次同中共军管会官员接触,颇感紧张。当时,我只用普通话宣布我方政策,有些外国人不懂中国话。这时在中国樊城出生的加拿大大使馆临时代办切斯特朗宁(镶杰德)用普通话问我,是否允许他把我的话译成英文,我点头同意,会场气氛立刻变得更加活泼。
经批准,我以私人身份于5月13日前往司徒雷登住处,同他会晤。我先问他解放军进入他住宅的情况。他对此事表现平静,只说有几个年轻士兵进来了,他见到了他们,问他们要干什么,他们说看一看,态度还好。我对司徒雷登说,在军管期间,解放军有权进入一切可疑的中外居民住宅检查。在未同新中国建交前,原外国使节不再享有外交特权,但作为外侨,安全自会得到保护,请他放心。司徒雷登表示,愿同新中国建立新关系,希望中国政府能广泛吸收民主人士参加。并说,美国已停止援助蒋介石,不愿参与中国内战。他已建议将美国在上海的经济合作分署所存的援助蒋介石的面粉,棉花等物资,待上海解放后统统移交我方,以支援上海恢复生产。我当即表示,关于中国政府的组成,我国人民有权自己决定,不需要外人干涉。粮食,棉花等我不接受(因为我们即将解放上海,可从国民党手中接收)。美国既然表示不干涉中国内政,就应该将美国驻青岛等地的海军舰只和陆战队撤走,以免发生冲突。司徒答应转告有关方面。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 (1876~1962)
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教育家、外交官。

1876年6月24日生于中国杭州,其父母皆为美国在华传教士。

他在美国大学毕业后,于1904年底携妻返华,开始在中国传教,并钻研汉文。

1916年任金陵神学院希腊文教授。

1916年任南京教会事业委员会主席。

辛亥革命时期曾兼任美国新闻界联合通讯社驻南京特约记者。

1919年,他筹集资金创办燕京大学并任校长。

1921年受聘为中国教会教育调查团成员。

1930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33年受美国总统罗斯福召见,听取他对中国时局的意见。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曾被日军关在集中营,日本投降后获释。

1946年7月11日出任美国驻华大使,支持国民党进行内战。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仍居留中国一段时间。

同年8月2日返美,随即退休,1962年9月19日在华盛顿病故。

主要著作有《启示录注释》、《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等。

再读《别了,司徒雷登》诗词

再读《别了,司徒雷登》诗词

《别了,司徒雷登》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著名诗人郭沫若。

该诗写于1949年,当时正值国共内战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

司徒雷登是美国驻华大使,他于1949年8月离开中国,这首诗是为了送别他而作。

下面是全诗的诗词内容:
别了,司徒雷登
赤胆虽勇,虎子为病所困。

金榜题名,咋哺山河。

“雷”的临终启示,降雁送诏,
繁星照辉煌。

曾守文场,荆棘连天。

别了,司徒雷登!
这首诗的背景非常特殊,它发生在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刻,也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通过司徒雷登的描写来抒发对志士的悼念之情。

文摘精选:一个“假装”爱中国的美国人

文摘精选:一个“假装”爱中国的美国人

【文摘精选】一个“假装”爱中国的美国人1949年,新华社发表了文章:《别了,司徒雷登》。

文章虽叫司徒雷登,但描述其人的却只有短短几行字: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抗日时期蹲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中国也爱美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

因此被马歇尔看中,成为驻华大使。

因为这篇文章,他成了妇孺皆知的“坏人”,以“披着羊皮的狼”的虚伪形象,停留在中学语文课本里。

可让人疑惑的是,“装着爱中国”……爱,真的可以假装吗?他是个美国人,可他却拥有一个,比中国人“更中国”的名字,这个外国人身上藏着一部中国史。

9月19日,一个特殊的日子,是时候还世人一个真实的他了……——他,就是司徒雷登。

1869年,有一个美国传教士,飘洋过海来到中国,他的名字叫约翰•林顿•斯图尔特,出身苏格兰的名门望族,和美国前总统林肯沾亲带故。

1874年,短暂回国的他,再次来到中国杭州,这次他还带来了妻子,玛丽•路易莎•霍顿。

玛丽创办了中国第二所女子学校,免除学费,提供食宿和衣物,要求不许缠足,不许包办婚姻,改变了中国女性的教育格局。

这对没有出生在中国的美国夫妇,终身服务于中国,在杭州传教长达半个世纪,直到去世,两人都葬在了杭州。

不仅如此,他们更是将自己的孩子,一并献给了那时战乱中的中国。

1876年6月,他们在杭州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就是司徒雷登。

11岁前,长着西洋人脸的他,却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孩,那年,为了他的教育,父母决定还是将他先送回美国上学,初到美国,他用筷子吃饭,用中文唱歌,穿中国服装,对美国的语言和文化显得“无知”,是其他孩子眼中,从东方回来的“小怪物”。

他刻苦努力去适应新的环境,最终以优异成绩考进汉普顿·悉尼学院。

这所著名的学院200多年来,输送了成千上万的优秀毕业生,其中包括30名美国国会议员,8位州长,20位大学校长和院长,还有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亨利·哈里森。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来了司徒雷登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来了司徒雷登

来了,司徒雷登!这个在中国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美国传教士,被新中国领袖毛泽东“钦点”之后。

成了美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失败的象征。

他在中国办了27年教育。

为抗日坐牢近4年,使他的国际声望如日中天。

他常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

”燕京大学首任校长司徒雷登逝世46年之后,他的骨灰于2008年11月17日,安葬于杭州市北的半山镇安贤园。

昔日燕京大学的学生已是耄耄之年,在中国南方煦暖的冬日迎接老校长回到出生地杭州,美国现任驻华大使雷德也出席了骨灰安放仪式。

司徒雷登更像一位杭州人,杭州话比美语更流利,他1876年在杭州耶稣堂弄出生地的那幢两层小楼三年前已对游人开放。

回家的日子现在,杭州又多了一处凭吊司徒雷登的处所。

杭城北部半山镇半山生态公墓安贤园,一座新立的墓碑上简单地概括了他的一生:司徒雷登,1875—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司徒雷登与中国的早期高等教育有不解之缘,在筹备之江(即钱塘江)大学后,他又于1919年被聘为燕京大学首任校长,并用27年时间,成就了自己一生最华彩的篇章,在北京西北角燕园实现了他的教育梦想。

1946年杭州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那把象征着他可以随时进入杭城的金钥匙,现在耶稣堂弄司徒雷登故居宸出。

出生于满族正红旗世家的博泾波追随司徒雷登44年,司徒雷登生前视自己这位秘书为“儿子、同伴、秘书和联络官”。

1949年,73岁的孤单老人司徒雷登回美国后,没有房屋没有资产,“仅有不到买一盒冰激凌的存款”,他与傅家共同生活了13年,并在傅家终老。

傅泾波的儿子傅履仁在骨灰安放仪式上说:“司徒雷登先生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回到中国是他最后的心愿。

”从钱塘江畔出发,这位美国人见证并参与了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神秘东方的一系列摧枯拉朽的变革。

在旅居加拿大的燕京大学校友、历史学家林孟熹看来:“整个20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像他那样,曾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并且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

永远的司徒雷登

永远的司徒雷登

闻一多在《最后一次讲演》中有段谈司徒雷登,但是1949年后出版 物中总是删除这段话,这段话如下:“现在司徒雷登出任美驻华大使, 司徒雷登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是教育家,他生长在中国,受的美国教育。 他住在中国的时间比住在美国的时间长,他就如一个中国的留学生一样, 从前在北平时,也常见面。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学者,是真正知道中国 人民的要求的,这不是说司徒雷登有三头六臂,能替中国人民解决一切, 而是说美国人民的舆论抬头,美国才有这转变。” 宋美龄亲信及蒋中正麾下得力干员之一的黄仁霖,在他的回忆录中 评论到"司徒雷登是一个著名的传教士和教育家。他实际上是北平燕京 大学的创办人,曾经出过一番力,因此他被中国政府和人民所推重。但 他的政治见识和经验。却很有限而且非常幼稚。
双 向 选 择 , 历 史 的 必 然
作为一个大使,司徒 雷登有他自己的苦衷 ——他必须对华盛顿 负责,司徒先生后来 经常说:I am not a policymaker(我不是政 策制定者)。毛泽东发 表的《别了,司徒雷 登》令全中国人把他 当成“美帝”代言人 ,而蒋介石也发表公 开声明说不欢迎他去 台湾。相信像他那样 一个对中国有很深感 情的人,在离开中国 的最后一刻内心一定 极为矛盾而痛苦的。
人 物 概 括
司徒雷登曾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
为改善中美关系而极力奔走-----失败
冷战---1945——1990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不论司徒雷登当时的政治倾向如何, 但他在那个历史转折关头,力图避免使 中国与美国乃至西方完全隔绝所作的努 力,被后来的历史证明是更加理性的选 择

燕京大学在哪?
• 很多人早已不知了。但是,人 们视为中国教育圣地、校园美 轮美奂的北大,就是掠人之美 ,占用的燕京大学的校园。燕 京大学(Yanching University) 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 ,在1952年被撤消。燕京大学 校址“燕园”成为院系调整后 的北京大学校园。 • 燕京大学成立于1916年,它本 来是由华北地区的几所教会大 学合并而成的,初期名为“北 京大学”。 由于是不同的教会 合办、不同的学校合并,起初 管理非常混乱。1919年1月,司 徒雷登出任校长,燕京大学开 始发生巨变。他上任后,立即 对学校进行了改革,并把学校 更名为燕京大学。随后开始建 设新校区,向社会各界募捐。 先后10次远涉重洋,筹集了数以 千万的巨资, 短短十年间将一 所蜗居似的学校建成了“中国 乃至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和 有成就的大学。

再读《别了,司徒雷登》诗词

再读《别了,司徒雷登》诗词

再读《别了,司徒雷登》诗词
摘要:
一、前言
二、《别了,司徒雷登》诗词背景介绍
三、诗词主题及意义解析
四、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五、结语
正文:
《别了,司徒雷登》是一首描绘离别情感的古诗词,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

这首诗词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但其中的情感和思想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别了,司徒雷登》诗词背景介绍。

司徒雷登是唐代的一位官员,他因为被贬谪而离开长安,王之涣为其送行,并写下这首诗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诗词主题及意义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司徒雷登分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悲伤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司徒雷登未来的祝福和期望。

这首诗词的主题是离别,表达了人们在分别时的心境和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精神。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尽管《别了,司徒雷登》是一首古代诗词,但其中的情感和思想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离别和变动,这首诗词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友谊和感情,珍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要有勇气面对未知的未来。

结语。

《别了,司徒雷登》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经典古诗词,其中的情感和
思想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再读《别了,司徒雷登》诗词

再读《别了,司徒雷登》诗词

再读《别了,司徒雷登》诗词摘要:一、引言二、《别了,司徒雷登》诗词的背景介绍三、诗词中的意象和主题四、诗词的艺术特点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别了,司徒雷登》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诗,它的作者是著名诗人毛泽东。

该诗写于1949 年,当时司徒雷登是美国驻华大使,他因为支持蒋介石政府,反对中国共产党,所以在中国大陆备受指责。

毛泽东的这首诗,是对司徒雷登的告别,也是对中国历史的一个总结。

二、《别了,司徒雷登》诗词的背景介绍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共内战结束,蒋介石政府撤退到台湾,美国政府随即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断绝了与蒋介石政府的外交关系。

在这个背景下,司徒雷登作为美国驻华大使,于1949 年8 月离开中国,回到美国。

毛泽东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时刻,写下了这首诗。

三、诗词中的意象和主题《别了,司徒雷登》的主题是告别和总结,诗中通过多个意象来表达这个主题。

其中最著名的意象是“长城”,毛泽东用“长城”来比喻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表示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司徒雷登的离去,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诗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意象,如“太阳”、“风”、“雨”等,这些意象通过诗人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一种宏大的氛围,展现出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和时代的变迁。

四、诗词的艺术特点《别了,司徒雷登》在艺术上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语言,毛泽东采用了古典诗词的语言,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使诗的语言凝练、优美。

其次是情感,诗人在表达告别和总结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这种情感深沉而又激昂。

最后是结构,诗人通过巧妙的构思,使整首诗结构紧凑,主题鲜明。

五、结论《别了,司徒雷登》是一首内容深刻、感情激昂的现代诗,诗人通过意象的表达,告别了一个时代,总结了一段历史,也表达出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别了司徒雷登读后感

别了司徒雷登读后感

别了司徒雷登读后感《别了,司徒雷登》是一本关于美国政治家、外交家司徒雷登的传记。

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司徒雷登的一生,包括他的成长经历、政治生涯以及对国际事务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司徒雷登这位杰出的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他的一生和事业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司徒雷登是20世纪美国政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政治和外交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曾担任美国国务卿,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国际事务,如二战后的和平谈判、朝鲜战争等。

他还是《联合国宪章》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为建立国际秩序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司徒雷登的一生是充满了挑战和荣耀的,他在国际事务中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领导力,为美国的外交政策树立了榜样。

通过阅读《别了,司徒雷登》,我对司徒雷登的一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他的成长经历、个人品质以及政治生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司徒雷登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但他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勤奋,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他对国际事务的热爱和对和平的追求,让我深受启发。

他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智慧和果断,也让我对他充满了敬佩之情。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对司徒雷登本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国际事务和外交政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司徒雷登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始终秉持着以和平、公正和合作为核心的原则,这种国际视野和胸怀让我深受感动。

他在二战后的和平谈判中的坚持和努力,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对国际事务的热爱和对和平的追求,也让我深受启发。

通过阅读《别了,司徒雷登》,我对司徒雷登这位杰出的外交家和政治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荣耀,他在国际事务中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领导力,为美国的外交政策树立了榜样。

司徒雷登的一生和事业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不仅是美国政治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对世界和平的重要贡献。

我对司徒雷登的故事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他的一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司徒雷登中西文化交流大使

司徒雷登中西文化交流大使

司徒雷登中西文化交流大使司徒雷登,一个在中美文化交流领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担任“中西文化交流大使”的美国外交官,也是中国大陆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外交身份获得“国耻日”国家批准纪念的美国人。

那么,从何谓“中西文化交流大使”开始,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司徒雷登和他在中西文化交流领域中的贡献。

一、中西文化交流大使:谁是司徒雷登?中西文化交流大使这个词,可以说是在阐述司徒雷登的身份时常被提到的。

那么,究竟是谁授予了他这个称号呢?在中国,他的这个称号来源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系列活动,美国国务卿克里为他授予了大使称号,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外交身份获得中国“国耻日”国家批准纪念的美国人。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才能够在中美文化交流领域中获得这样的尊称呢?司徒雷登,1929年出生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城。

1949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政治系,1951年在景德镇与妻子郎雪芳结婚,并成为了中国抗战时期亲美人士傅增湘的私人秘书。

1953年,他被美国国务院选派赴中国北京公使馆工作,之后还曾担任了美国驻印度大使的助理、中国问题研究所副主任、中央情报局(CIA)高级顾问以及美国国务卿的国际安全事务顾问等职务。

1991年5月,他担任“所长埃克伦博士特使”代表美国参加了中共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同年9月被任命为代表世界基督教理事会观察员参与中国天主教“两会”活动。

可以说,他在中美两国的交流中的贡献以及他在世界基督教理事会和中国天主教“两会”活动中的角色都非常重要,这些角色也让他在中西文化交流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他所做的中西文化交流贡献司徒雷登在中西文化交流领域中的贡献,不仅来自于他担任的各种角色,也来自于他自身的追求和努力。

从最早的傅增湘秘书到1953年起在北京公使馆任职,司徒雷登一直在积极的推动中美文化交流。

1955年,他因为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获得了南洋大学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

在工作中,他发掘出了中国美术史中的盲点,成功处置了五卅运动遗留下来的文物,促进了中外学者的教育、文化和科技方面的讨论和交流,并在中美贸易问题和民间关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司徒雷登1946年重回出生地杭州

司徒雷登1946年重回出生地杭州

司徒雷登1946年重回出生地杭州
1946年,司徒雷登回到了他的出生地杭州。

这次回到杭州,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特殊的经历。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乱之中,国共内战仍在继续,许多城市被摧毁,民众生活十
分艰苦。

司徒雷登生于1901年,是美国的一位著名外交家和政治家。

他曾任美国国务卿,积
极推动美国与中国之间的交往和沟通。

在他的推动下,美国在二战之后承认了中华民国政府,并派遣了大量援助物资和顾问到中国。

因此,司徒雷登在中国有着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在他回到杭州的时候,这个城市正处于国共内战的前线之上。

城市房屋已经被炸得面
目全非,到处都是弹坑和断壁残垣。

但是,司徒雷登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场景而感到恐惧和
不安。

相反,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来了解中国的局势和民情,并帮助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杭州期间,司徒雷登走访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他深感中国人民的苦难和生活压力,
也看到了许多值得赞赏的地方。

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称赞杭州的美丽和文化传统,并呼
吁大家要好好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除此之外,司徒雷登还在杭州开办了一所英语培训学校。

这所学校的宗旨是帮助中国
的年轻人学习英语,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外界交流和合作。

这个项目得到了当时中国政府和
人民的积极支持和赞扬。

总的来说,司徒雷登重访杭州的经历,展示了一个外交家和政治家不同凡响的精神和
胸怀。

他不仅仅是一位为自己国家服务的政治家,更是一个愿意为人类和全球和平交流奉
献力量的人。

他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效仿。

司徒雷登1946年重回出生地杭州

司徒雷登1946年重回出生地杭州

司徒雷登1946年重回出生地杭州
1946年,美国公民司徒雷登结束了他在中国的大使任期,回到了他的出生地杭州。

这是他第四次来到中国,而这一次的旅程与之前的不同,因为他来到的是一片相对安宁的领土,人们已经开始重建他们的家园。

在这次旅程中,司徒雷登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政治、学术和商业领袖会面,以了解中国的现状和前景。

他一直致力于促进中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这次旅行也没有例外。

当他到达杭州时,他被这个城市的美丽所迷住。

他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而现在他已经成为一名成年人,能重新体验他的记忆并与这个城市建立更深刻的联系。

他与当地领导会面,探讨了杭州的经济状况和发展前景。

他走访了当地的工厂和工业区,了解了杭州正在兴起的工业基地。

他还会见了当地的民间团体和社区,听取了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和社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除了与政治和商业界会面,司徒雷登还访问了杭州的一些重要历史遗迹。

他参观了西湖,这个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之一的地方。

他还参观了天竺塔和雷峰塔,这些古老的建筑物代表着杭州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在他访问期间,司徒雷登受到了杭州人民的热情欢迎。

人们对他表示感谢,因为他曾经帮助中国打击外敌侵略,同时也为促进中美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贡献。

在他的访问期间,当地报纸和电台都对他的到来进行了广泛的报道,以表达对他的尊重和敬意。

在离开前,司徒雷登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他对杭州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感到乐观,并表示他将继续致力于中美间的联系。

他的访问不仅加深了他与杭州的联系,也为他的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

他的这次旅行成为了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直到今天持续的友谊奠定了基础。

历史趣谈:《文史参考》:难于评价的司徒雷登

历史趣谈:《文史参考》:难于评价的司徒雷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文史参考》:难于评价的司徒雷登导语:五十年前,司徒雷登在美国华盛顿逝世。

作为燕京大学无可争议的创办者和灵魂人物,他在中美两国的外交史和教育史上都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五十年前,司徒雷登在美国华盛顿逝世。

作为燕京大学无可争议的创办者和灵魂人物,他在中美两国的外交史和教育史上都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我们今天再来认真思考和总结。

不过,司徒雷登在国内之所以妇孺皆知,却不完全是因为他创办燕京大学的经历,更多是因为毛泽东的文章《别了,司徒雷登》。

因为创办燕京大学而在国际上获得极大声誉,司徒雷登被马歇尔看中,做了美国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也正因为大使生涯,司徒雷登在国共之争结束后被取得胜利的中共视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执行者,遭到毛泽东无情而又辛辣的讽刺: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

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第一个问题似乎不难解决,如前所述,他是燕大的创办者,之后出任美国驻华大使,最后又在美国度过余生。

但解决第二个问题却并非易事。

黄宗江先生还健在时,记得有一次我采访老人,老人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小子胆子够大的,敢写司徒雷登,这可是毛主席否定过的。

尽管是玩笑话,但也体现出当时人们对于此课题存在的疑虑。

即使抛开政治因素,如何评价司徒雷登,依然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近代,基督教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来到中国的,教会学校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在当时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之下得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长期以来,“教会大学研究的使命就是要彻底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的罪恶,提高人民反帝斗争的意志。

”在其自身发展的历史中,西方传教士确实一直占据着强势话语。

但是,正如章开沅先生所生活常识分享。

毛泽东为什么写别了司徒雷登

毛泽东为什么写别了司徒雷登

郝平首先,我们要看一下毛泽东为什么要发表别了,司徒雷登这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是毛泽东当年为批驳美国政府发表的中美关系白皮书,为新华社撰写的五篇评论文章中的第二篇.白皮书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书”呢这还要从白皮书出台的经过说起.1949年8月5日,就在司徒雷登一行抵达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珍珠港的当天,美国国务院就中美关系问题发表了一部重点介绍从1944年到1949年期间美国对华关系的报告书,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着重1944~1949年时期.这部报告书即白皮书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征得了杜鲁门总统的同意后,组织国务院工作人员编纂的.全书包括正文八章,附件八章,外加收录在内的艾奇逊致杜鲁门总统的信及中美关系大事纪年表,共一千零五十四页,约一百多万字.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用五分之一的内容,介绍了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五十年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美国对中国局势的看法及政府的对华政策.其余五分之四的篇幅等于是文件,收集了近二百篇美国政府官方发表过或未发表过的、与对华关系有关的文件.其中既有美国总统有关的演说词、与国民党政府往来的函件及电报、声明,以及几乎所有与中国有关的条约、协议、法案,也有相关的会谈纪要、任命、国民党和共产党发表的社论、声明和文告等,还有相当一部分美国派驻中国的特使及大使给国务院写的例行报告.与白皮书同时见之于公众的还有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致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从这封信中,人们轻而易举地就可了解到美国国务院发表白皮书的用心所在.例如在谈到抗战胜利后美国政府派马歇尔使华的原因时,艾奇逊指出:“我们当时的政策是基于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在政府能趋于稳定并沿着民主的途径进步的条件下,使中国得到和平;另一个目的是协助国民党政府尽可能在中国广大的地区上建立其权威.事实证明,第一个目的由于双方都不愿意它成功,以致是不能实现的.在中国共产党方面,他们拒不接受将削弱他们一贯坚持的目的——全中国共产主义化——之自由的条件;在国民党方面,他们不顾美国军事代表的屡次忠告,仍然抱着武力摧毁共产党的幻想.”在信中,艾奇逊把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其自身的无能,以及听不进美国的意见:“从1945年一直到1948年初秋,国民政府在人力和军事上较其对手具有显着的优势.的确,在那一时期之内,很大一部分由于我们在运输、武装和补给上给予他们的部队的援助,他们遂能推广其控制及于华北和满洲的大部分.到马歇尔将军于1947年初离开中国时,国民党在军事的成就上和领域的扩张上,显然是登峰造极的.然而其后一年半的事实显示,他们貌似强大的力量是虚幻的,他们的胜利建立在沙上.……国民党曾于1946年不顾马歇尔元帅的警告发动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军事行动.马歇尔警告说,这种行动不仅会遭致失败,而且会使中国陷入经济的混乱,最后并将摧毁国民政府.……没有一个对军事情况的估计,比这更完全地为后来发生的事实所证实.”由此可见,美国国务院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其一,对内平息国会中反对党派和美国公众就总统对华政策失败而发出的指责,为自己辩护;其二,揭露蒋介石政府过去几年与美国的实际关系,以表明国民党政府的倒台主要责任不在美国政府方面,而是由于国民党本身的无能;其三,推卸美国政府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的责任,对外重塑和平爱好者的形象.白皮书一经问世,便在中美关系史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甚至包括那些美国政府内部与国务院在对华政策问题上意见相左的人,都对白皮书的发表做出了异乎寻常的强烈反应.让我们看一下中国共产党面对白皮书的反映.白皮书里对中国共产党的指责完全是歪曲事实的,特别是司徒雷登有关中国共产党方面的片面的报告更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8月12日,即在白皮书发表的一周后,新华社以无可奈何的供状——评美国中国问题的白皮书为题,发表了第一篇评论文章.紧接着,在从8月14日到9月16日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席毛泽东又亲笔撰写了五篇评论文章,以新华社社论的形式陆续公开发表,对白皮书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与批判.为什么要围绕白皮书展开讨论的问题,毛泽东在他的第四篇评论文章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中做了明确的阐述:“现在全世界都讨论中国革命和美国的白皮书,这件事不是偶然的,它表示了中国革命在整个世界历史上的伟大意义.就中国人来说,我们的革命是基本上胜利了,但是很久以来还没有获得一次机会来详尽地展开讨论这个革命和内外各方面的相互关系.这种讨论是必需的,现在并已找到了机会,这就是讨论美国的白皮书.过去这种讨论之所以没有获得机会,是因为革命还没有得到基本上的胜利,中外反动派将大城市和人民解放军隔绝了,再则革命的发展还没有使几个矛盾的侧面充分暴露的缘故.现在不同了,大半个中国已被解放,各个内外矛盾的侧面都已充分地暴露出来,恰好美国发表了白皮书,这个讨论的机会就找到了.”毛泽东认为,通过对白皮书的讨论,人们可以对中美关系、中苏关系、一百年来的中外关系、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力量的相互关系、国民党反动派和中国人民的关系、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各界民主人士在反帝国主义斗争中应取的态度、自由主义者或所谓民主个人主义者在整个对内对外关系中应取的态度等,有一个全面的、清醒的认识.因此,白皮书的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一件好事.可见,毛泽东在对白皮书进行批判时,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引导那些对美国仍然抱有幻想的人透过现象看本质,去认识美国当权者向国民党提供多达21亿美元的援助,支持其打内战,导致中国老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真实面目,从而一方面争取更多的中间派人士对革命和对共产党的支持,一方面进一步激发解放区广大军民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意志和决心.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对司徒雷登的评价呢这个问题,只要认真读一下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并回想一下司徒雷登回美国之前与共产党代表的来往,答案就比较清楚了.别了,司徒雷登全文共三千多字,其中涉及司徒雷登的文字有三段,字数不足五百,约占全文的六分之一.第一段在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8月5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蓝色字体内容为本书作者所加.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在马歇尔系统看来,他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在他代表马歇尔系统的政策驻在中国的整个时期,恰恰就是这个政策彻底地被中国人民打败了的时刻,这个责任可不小.以脱卸责任为目的的白皮书,当然应该在司徒雷登将到未到的日子发表为适宜.”毛泽东在这里着重论述了美国之所以挑选8月5日这一天发表白皮书的原因,并指出司徒雷登是美国政府的代表,虽一向以中国人民的朋友自居,却一直在执行着美国政府的侵略政策.从第二段开始,在连续十四个自然段中,毛泽东再也没提“司徒雷登”这四个字,而是将矛头直接转向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开始一桩桩、一件件地揭发抗战胜利后美国如何出钱出枪,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的事实,对艾奇逊致杜鲁门信中的观点展开进一步的批判,从而教育人们认清美帝国主义的真相,不要再对美国抱有幻想.直到全文快结束时,为了扣住文章的题目,毛泽东才重新将话锋转回司徒雷登身上,写道:“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们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唤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夹起皮包走路.”“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毛泽东用这两段生动的文字既直白而形象地描绘出了司徒雷登离华时的尴尬与无奈,也影射和讽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失败,同时还明确地表达出了中国共产党对司徒雷登个人的看法,达到了“一石三鸟”的目的.但读者不要忘了,毛泽东发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的时间是1949年的8月18日,而就在两个月前,当毛泽东得知司徒雷登打算到北京拜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以便共同探讨新时期的中美关系时,还宣称他“会被作为许多中国共产党人士的老朋友而受到欢迎”.为什么在短短两个月之后,司徒雷登在中国共产党眼中的形象就全变了呢答案很明显:司徒雷登其实是在替美国政府担骂名.因此,可以说,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并不是针对司徒雷登个人的,与其它几篇评论白皮书的文章一样,它的真正的批判对象是美国政府,以及白皮书的炮制人——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当然,凭着司徒雷登是内战时期的驻华大使,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再加上他个人与蒋介石非同寻常的关系,即使毛泽东对他进行更为严厉的批判,对他来说也不冤枉.但毛泽东对他还算是比较客气的,因为司徒雷登个人毕竟对中国还是有感情的,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是有贡献的.毛泽东其实也明白,司徒雷登最终未能北上,责任并不在他个人.许多事实表明,共产党的领袖们对司徒雷登一贯给予了比较客观而公正的评价.就在司徒雷登离开中国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和叶剑英在与到北京访问的原国民党粤军元老陈铭枢谈话时,不仅对司徒雷登在日本占领时期所表现出的顽强精神及数十年来在中国从事教育工作的成就表示赞扬,还对他寄予了“最重要之希望”.从国与国之间的长远利益考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表示“希望今后美国不再援助蒋介石在中国之反动政府;希望美国能按照罗斯福总统、史迪威将军和华莱士先生的方式制定其政策.如果美国将来能这样对待中国,中国自然会以同样友好回报.而这一切之实现就有赖于司徒先生回国的努力了.”周恩来也曾对司徒雷登的历史功过说过这样一段话:“对于司徒雷登个人的问题,我们必须既评估个人品德亦衡量权力影响.当然,他是帝国主义的代表——执行其政策的政府人员.但是他在被日本人拘禁时期所表现的个人品德是值得钦佩的.。

司徒雷登1946年重回出生地杭州

司徒雷登1946年重回出生地杭州

司徒雷登1946年重回出生地杭州1946年,著名的美国外交家司徒雷登重返他的出生地杭州。

这次重回故乡的行程对于司徒雷登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感慨与思考,也是一次回顾自己人生经历的机会。

在这次回到杭州的旅程中,司徒雷登不仅重温了他的童年回忆,还感慨良多,认真地思索着他的个人与家族的历史,以及他的外交生涯。

这次重回杭州的经历,无疑对司徒雷登个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外交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司徒雷登于1897年出生在中国杭州,他的父母是从美国来到中国传教的教士。

司徒雷登从小在中国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在杭州的平静乡村里,度过了他快乐的童年时光。

在10岁那年,司徒雷登的父母因为教育使命结束回到了美国,他也被迫与家人一起回到了美国。

自此之后,司徒雷登的一生,与中国的羁绊始终没有消失,他致力于中美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1946年,司徒雷登受邀回到中国杭州,这是他时隔40多年后第一次返回故乡。

在这次去往杭州之前,司徒雷登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

他对这次重回故乡的行程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抵达杭州后,司徒雷登首先去到了他的出生地,他仔细回顾了家乡的每一个角落。

他看着已经改变了模样的杭州城,激动地告诉同行的朋友们关于他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

在参观完自己的家乡后,司徒雷登又来到了他曾经的学校和教堂。

这些地方对于他来说,不仅是回忆童年时光的地方,更是让他懂得了传教事业的意义和外交工作的使命。

他在这些地方默默地祈祷,在他的心中,童年的回忆和宗教的信仰,已经成为他人生旅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杭州的这段时间里,司徒雷登也不忘去往著名的西湖游玩。

他在西湖边漫步,细细地品味着这片风光明媚的湖景,回忆起了自己在这里的快乐时光。

他想起了年轻时与朋友们在这里划船、赏景的情景,还回味起了西湖畔留下的古诗词。

西湖对于他来说,是他在中国所感受到的一切美好的象征,更是他内心深处对于中国的眷恋和热爱。

这次重回杭州的行程,不仅是对司徒雷登个人人生历程的回顾,更是对他一生外交经历的思考。

司徒雷登【司徒雷登,离去与归来】

司徒雷登【司徒雷登,离去与归来】

《司徒雷登【司徒雷登,离去与归来】》摘要:以1949年4月24日为界限,司徒雷登作为美国驻华大使的身份开始在南京模糊了起来,在前一晚解放军渡过长江,占领了国民政府的首都,蒋介石对司徒雷登1949年试图“开新店”亦耿耿于怀,自中国返美后不久,司徒雷登即中风卧床“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 2008年11月17日,浙江杭州半山安贤陵园,低沉的音乐响起,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骨灰被安放在他出生的这片土地上。

这是一个妥协的结果,据司徒雷登的遗愿,他最大心愿是葬在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校园内妻子的墓地旁。

但在几经波折后,司徒雷登的助手傅泾波之子、美籍华人傅履仁还是决定,在杭州入土为安。

没有提司徒雷登的大使身份,大抵是为了回避政治的敏感性。

一甲子之前,在解放战争接近尾声的1949年8月2日,司徒雷登启程返美,为他在华数十年划上句点的是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

从此,他作为“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留在了几乎所有中国人的记忆里。

另一种记忆也在慢慢复苏。

坐落在杭州市天水桥耶稣堂弄的司徒雷登故居,三年前已对公众开放。

时间再往前推,1985年,这里就被政府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司徒雷登,作为一个政治符号,已在中国日渐脱敏。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吴青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因为毛泽东文章的缘故,大家还都不太敢触碰司徒雷登这个人,但敏感度已逐渐降低,她的一个学生即写了一篇肯定司徒雷登办学的论文。

“他非常好,非常爱中国。

”吴青举例说,司徒雷登担任校长的燕京大学,是当时国内少有的对中外教员采用同等工资标准的高等学府。

教育家、大使和传教士,这是司徒雷登一生最重要的三个身份。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美国所所长邵玉铭教授所著司徒雷登传记,曾被哈佛大学出版社提名参加“费正清学术著作奖”,这本英文书的中译本,即以《传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与中美关系》为题。

历史尘埃落去,一度被高度政治化的司徒雷登,如今正以日渐多元、清晰的面容重回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99年,司徒雷登进入神学院,加 入了“学生海外志愿传教运动”组 织。
1902年,司徒雷登被按立为牧师。
1904年,结婚后携妻子回到杭州, 学习汉语,跟随父亲到中国许多地方 布道,成了第二代美南长老会传教士。
1905年,开始从事传教,并钻研汉 语。
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年,独生子杰克也在杭州出生。
1908年,司徒雷登到南京金陵神学院执教, 为希腊文教授。
PPT模板下载:/m oban/ 节日PPT模板:/jie ri/ PPT背景图片:/be ijing/ 优秀PPT下载:/xi 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 n/ 教案下载:/jiaoan /
行业PPT模板:/ha ngye/ PPT素材下载:/s ucai/ PPT图表下载:/tu 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 xcel/ PPT课件下载:/ kejian / 试卷下载:/shit i/
PPT论坛:
司徒雷登早年经历
1876—1919
1876年,司徒雷登出生于中国杭 州天水堂教士住宅(今杭州下城 区耶稣堂弄),父母都是早期到 中国的美南长老会传教士,会讲一 口纯正的杭州话。
司徒雷登少年时与全家的合影,中立者为家 中长子司徒雷登
1887年,11岁的司徒雷登回美国 弗吉尼亚州读书,在那里曾被人讥 笑为不会说英语的怪物。在大学期 间受“学生志愿国外传教运动”的 影响而转到神学院,立志于传教。
1910年,任南京教会事业委员会主席。辛亥 革命时兼任美国新闻界联合通讯社驻南京特 约记者。
1918年的下半年,美国南北长老会 正式向司徒雷登下达了命令,让他 去筹办“一所新的综合性大学”。
1919年春天,出任燕京大学的校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