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 回顾与反思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
2.学生在运用有理数进行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符号处理不当等问题,教师需要耐心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
3.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在逐步形成,需要通过有理数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阐述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特别是加减乘除运算的法则,并通过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强调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购物找零、温度变化等,让学生明白学习有理数的实际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探讨有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1.分组讨论有理数的性质,如相反数的概念、绝对值的性质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掌握。
设想:设计递进式的练习题,从基础性质的理解到复杂运算的运用,逐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3.解决实际问题时,将有理数运算与情境结合,是本章的另一个难点。学生需要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有理数运算求解。
设想:引入多样化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比赛计分等,指导学生如何抽取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建立数学模型。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可能存在对数学学科的畏难情绪,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4.学会总结、反思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待数学学科的积极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回顾与思考(教案)
-难点解释:学生容易混淆异号相乘和相除的结果,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图形辅助理解。
-乘方与开方的运算:掌握乘方运算的规则,理解开方运算的基本概念。
-难点解释:乘方运算中负数的偶数次幂和奇数次幂结果的符号问题,以及开方运算中负数的处理。
课堂上,我通过提问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有理数运算的实际应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有些小组在讨论时仍显得拘谨,可能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讲解有理数性质时,我举例解释了负数的奇数次幂和偶数次幂的区别,学生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这说明他们在思考问题,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在这一部分,我也意识到讲解得可能还不够透彻,今后需要更加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深理解。
1.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概念,培养数学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掌握有理数运算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运算技能。
3.分析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4.通过探讨有理数运算规律,发展数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5.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6.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增强数学美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有理数及其运算回顾与复习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回顾与复习(二)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能运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借助数轴认识相反数的概念及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对绝对值的概念以及如何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此外,通过本章的学习,还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并利用其解决了一些问题,具备了利用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观察、猜想、探索、发现、比较、分析、综合等数学活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活动经验。
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发展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体验到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同时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发表见解方面都已获得了一些成功的感受,具备了学习本节课所需要的活动经验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章所学习的是有理数及其运算,我们可以将本章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本节课主要是针对第三部分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和复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复习有理数的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2、复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律;3、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说一说;第二环节:辨一辨;第三环节:做一做;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做一做;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说一说活动内容: 通过例题让学生说出这道题包括哪些法则,从而复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的法则。
1、有理数的乘法:(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024年《有理数》教学反思
2024年《有理数》教学反思《有理数》教学反思11、有理数的运算是数学中很多其他运算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加减乘除、乘方这几种运算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学生进行混合运算,首先应注意的就是运算顺序的问题,教师应告诉学生这几种运算可以分成三级:其中加减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是第二级运算;乘方与开方是第三级运算。
2、小组讨论有理数运算法则后,教师应提醒学生牢固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几项规定,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在运算上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加入乘方以后,学生对乘方运算不熟悉,容易算成加法或底数与指数相乘。
3、学生在运算符号多的时候容易出错,需要进行针对性讲解。
4、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玩24点游戏,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有理数》教学反思2备课中的困惑教材中的做一做是折报纸,一方面学生在折纸的过程中会不会沿着同方向对折纸,如果学生随意对折,那么对折后报纸的层数就不太好数;另一方面折纸活动和拉面的情景在某些方面是否重复?在和其他老师交流过,我最后舍弃了折纸,直接用拉面情景引入,具体做法如下:师: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美食,今天老师要现场制作拉面。
首先将面揉搓成1根长条,这里用绳子代替,我们只考虑面条的根数。
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为了同学们看的更清楚,我把它剪开,现在面条是几根?我继续拉扣一次,面条是几根?生齐答:2根;4根。
(我给学生提供的绳子最多只能拉扣6次)提问:(1)如果拉扣8次呢?你是如何得到这个数字的?(2)观察等式右边的算式,算式里的因数有什么特点?(3)你有没有简便的方法表示它们?(引出课题,板书:2.6有理数的乘方(一))教材中的议一议是让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一般只能举出正方形的.面积表示为,正方体的体积表示为,那么表示什么呢?学生在现实中就很难找到它的现实意义。
有理数教学反思教学反思7篇
有理数教学反思教学反思7篇有理数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1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先复习旧知引入课题,这样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并讨论,从而发现有理数加法的性质,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支亲身体验的产生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通过例题来巩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让学生及时地掌握所学的新知,对于学生起到有效地巩固作用。
有理数加法是小学学过的加法去处的拓展,学生已经具有了正数、负数、数轴和绝对值等知识。
加法法则实际上给出了确定两个有理数的和的“符号”与“绝对值”的规则,它是通过分析两个有理数哩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情况,再归纳出同号相加、民号相加、一个有理数与0相加三种情况而得到的。
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知识准备的限制,在分情况讨论、应分成哪几种情况、如何归纳不同情况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甚至是直接讲解。
同号两数的加法法则比较易于理解,而异号两数相加时情况比较复杂,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另外,根据法则做加法,需要注意“按部就班”地计算,这是一个培养良好运算习惯的过程。
有理数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篇2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根据乘法的意义,具体地阐述了乘方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师始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起到一个“引导—帮助—点拨”的作用,较好地做到了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优点:为了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知识的熟练运用,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尽量围绕学生展开。
如:1、使每个学生参与课堂,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
在本课中,有很多活动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展开分小组合作讨论活动,要求所有同学把自己的想法都在小组里交流。
这样尽可能地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回顾与思考(课时二)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回顾与思考(课时二)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回顾与思考(二)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能运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借助数轴认识相反数的概念及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对绝对值的概念以及如何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此外,通过本章的学习,还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并利用其解决了一些问题,具备了利用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观察、猜想、探索、发现、比较、分析、综合等数学活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活动经验。
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发展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体验到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同时在本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发表见解方面都已获得了一些成功的感受,具备了学习本节课所需要的活动经验基础.二、教学任务分析本章所学习的是有理数及其运算,我们可以将本章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本节课主要是针对第三部分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和复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复习有理数的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2、复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律;3、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说一说;第二环节:比一比;第三环节:想一想;第四环节:做一做;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拓展延伸.第一环节:说一说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点.教师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复习的知识点吗?看看谁记得牢,说得多?活动目的:让学生在抢答中巩固本章知识点,培养学生温故知新的习惯.活动的实际效果:由于上节课已经帮助学生建构了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因此根据此框架图能很容易回忆起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整体理解全章的知识.第二环节:比一比活动内容:巩固练习1、若|x|-|y|=0,则()A. x=yB. x=-yC. x=y=0D. x=y或x=-y2、有理数a,b 在数轴上对应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值为()A. 大于0B. 小于0C. 等于0D. 大于a3、若 | 2a |= —2a,则a一定是()A.负数B.正数C.非正数D.非负数4、已知|2a+4 |+ | 3—b |=0,则a+b= .5、已知a、b在数轴上如图所示,请比较a、b、-a、-b的大小。
2.9有理数的回顾与思考(2)
《第二章回顾与思考(2)》导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巩固有理数的运算,加强解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审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点: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昨天,我们复习了本章的知识要点,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来感受数学的奥秘。
同学们,你们能解决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预习效果检查:以《课前导读—评价单》为依据(1)小组检查预习完成情况;(2)组内—组间交流,矫正预习题完成的情况,并予以小组评价。
2.课内训练:以《课内—训练评价单》为依据(1)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并自我评价;(2)组内—组间交流,矫正预习题完成的情况,并予以小组评价。
(3)教师点拨: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同时注意单位的统一。
(三)课堂反思1.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第二章回顾与思考(2)》课前导读----评价单班级姓名组别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自主练习1、某商店去年四个季度盈亏情况如下(盈余为正):+128.5万元、-140万元、-95.5万元、+280万元。
这个商店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2、矿井下A、B、C三处的高度分别是-37.4m,-129.8m,-71.3m。
A处比B处高多少米?C 处比B处高多少米?A处比C处呢?3、小明记录了本小组同学的身高(单位:㎝):158,163,154,160,165,162,157,160.请你用两种方法计算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4.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将结果填写在横线上。
99999×11= ; 99999×12= ;99999×13= ; 99999×14= 。
(1)你发现了什么?(2)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99999×19的结果吗?5.下表列出了国外几个大城市与北京的时差(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时间早的时数)(1)如果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9:00,那么东京时间是多少?Array(2)某日15:00,小明想给纽约的姑姑打电话,是否合适?为什么?6.本章你还有不会解决的问题吗?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第二章回顾与思考(2)》 课内训练----评价单基础训练1、 如果字母a 表示一个有理数,那么它的相反数如何表示?如果a 的相反数比a 大,那么a 是什么数? 2、下列各式一定成立吗?(1)22)(a a -= (2)33)(a a -= (3)22a a -=- (4)33a a =3、(1)如果数a 的绝对值等于a ,那么a 可能是正数吗?可能是零吗? 可能是负数吗?(2)如果数a 的绝对值大于a ,那么a 可能是正数吗?可能是零吗? 可能是负数吗?(3)一个数的绝对值可能小于它本身吗?4.求出a 和2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你能发现所得的距离与 这两个数的差有什么关系吗?5、某天,小明和小亮利用温差法测量紫金山一个山峰的高度,小明测得山顶温度为-1.1℃,同时,小亮测得山脚温度是1.6℃,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 加100m ,气温大约降低0.6℃,问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多少米?6、小红爸爸上星期五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27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 的涨跌情况。
7上1.3《有理数》教学反思
7上1.3《有理数》教学反思第一篇:7上1.3《有理数》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2.1 有理数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确有理数的概念,难点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通过具体的数的分类练习培养学生的正确分类能力,在确定分类标准时应防止出现“重”、“漏”的错误,要求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1.成功之处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教者以知识为载体,以展示思维过程为主线,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探索、合作精神,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在研究有理数分类时,首先从已学的知识出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答有关“有了负数以后,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的问题.二、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发现”过程,自己探索或与同学共同探讨,合作交流,一来体验成就带来的愉悦,提高学习能力;二来通过协同“作战”,体现集体的力量,增强同学友情.这种做法和效果,是新课标所要达到的.2.不足之处(1)在探究有理数分类的过程中,尽管在情景中的实际含义是由学生完成的,但教师的教学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可以更加开发一些,探究的程度不够.(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时间掌控不好.(3)对学生灵活方法的鼓励和及时评价,还要进一步提高.3.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效率.(2)针对学生的盲区,出相应的练习巩固.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找出课堂上出现的共性问题,利用辅导课及时纠正,然后做针对性练习来巩固盲区,强化课堂薄弱环节,使课堂走向优质高效.第二篇:有理数教学反思有理数教学反思杨昌敏讲解有理数概念这一节课的时候,我讲完课让学生做作业,结果一塌糊涂。
后来,学生说不知道什么是有理数,我当时有一种很强的挫败感。
后来我在下面找了几个同学调查,学生说,我讲课的时候说“整数可以化成分数,4等于一分之四;有限小数和无线循环小数能化成分数”,这让他们分不清什么是整数,什么是分数,照我的说法,整数不是可以化成分数吗?对于小数和分数的界限也搞不清楚,一看到要从几个数当中去找整数,分数,小数,有理数之类的题目就感觉无从下手。
第二章有理数回顾与反思
⎧⎨⎩⎧⎪⎨⎪⎩第二章 有理数回顾与反思(1)三屯营中学 赵红艳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五个重要概念: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2)掌握四条法则: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
2.能力目标:会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简便运算。
进一步体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定.3.情感目标:增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熟练地运用它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难点:绝对值的应用.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一)概念的系统化 1、正数与负数 ①表示大小②在实际中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③带“-”号的数并不都是负数 2、数轴原点 ①三要素 正方向单位长度 ②如何画数轴.③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有序的,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相反数①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数,0的相反数是0 ②a 的相反数-a③a 与b 互为相反数a+b=0 4、绝对值①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距离,表示成|a |。
(a ≥0) ②|a |= (a ≤0)5、倒数①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作互为。
②a 的倒数是1a(a ≠0) ③a 与b 互为倒数ab= .6、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0 ①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1 ②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③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1 ④立方等于经本身的数是±1,07、乘方①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通过预习导航,理顺知识脉络、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可以让学生独立的回顾、反思,再小组间合作交流⎧⎪⎨⎪⎩a ·a ·…·a=a n ②指出底数、指数、幂 (二)有理数的分类 (1)、按整数与分数分2、按正负分讨论一下小数属于哪一类? (三)、有理数的运算 1、运算种类有哪些? 2、运算法则(运算的根据); 3、运算定律(简便运算的根据);3运算律的应用:正确运用运算律可以使有理数计算简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第一章有理数第2节有理数-相反数
第一章有理数1.2有理数1.2.3相反数【教学目标】1.了解相反数的意义.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3.给出一个数,能说出它的相反数.【重点难点】重点相反数的概念.难点相反数的识别及理解.【教学设计】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相反数的概念的引出.演示活动:要一个学生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提出问题:如果向前为正、向后为负,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各记作什么?学生回答.师:这位同学两次行走的距离都是5步,但两次的方向相反,这就决定这两个数的符号不同,像这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活动2:探索互为相反数的意义师:画一数轴,在数轴上任意标出两点,使这两点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练)师:这样的两个数即互为相反数,你能试述具备什么特点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吗?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指出:0的相反数是0.出示投影1.在前面画的数轴上任意标出4个数,并标出它们的相反数.2.分别说出9,-7,0,-0.2的相反数.3.指出-2.4,35,-1.7,1各是什么数的相反数?4.a 的相反数是什么?1题动手解决,2,3题学生抢答,4题学生讨论后回答.提出问题:a 前面加“-”表示a 的相反数,-(+1.1)表示什么?-(-7)呢?-(-9.8)呢?它们的结果应是多少?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回答.活动3:巩固练习练习:教材练习.出示投影1.-(+4)是________的相反数,-(+4)=________.2.-(+15)是________的相反数,-(+15)=________.3.-(-7.1)是________的相反数,-(-7.1)=________.4.-(-100)是________的相反数,-(-100)=________.学生活动:思考后口答.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在一个数前面加上“-”表示求这个数的相反数,如果在这些数前面加上“+”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活动4:小结与作业小结:谈谈你对相反数的认识.生:让学生回答,可以多让几位学生总结.作业:教材课后练习.【教学反思】相反数的概念使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容易表述,也揭示了两个特殊数的特征.这两个特殊数在数量上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它们的和为零,在数轴上表示时,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均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教学设计围绕数量和几何意义展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七年级数学上册 2.13《有理数及其运算》回顾与思考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2.13《有理数及其运算》回顾与思考教案1.掌握正、负数的意义,能够对有理数进行恰当地分类.2.掌握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等概念,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和倒数;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利用数轴或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能灵活地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4.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有理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有理数的计算. 难点:绝对值的概念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以小组活动为主,尽可能在回顾与思考的几个问题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引导、启发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归纳、总结本章学习中的收获、因难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谁会做菜?介绍自己的做菜全过程.(学生说出的过程中有原料的准备、放置的顺序、做好后的口感等问题,为本节课复习打下铺垫.)师:我们的有理数运算像不像是一道菜,各种运算好像是几种原料,按顺序运算,再到得出结果.(大声发笑,并说“像”)师板书:有理数的运算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入,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上的冲突,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想读、想写的求知欲望,从而导出课题.实际效果:学生感受到问题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实际问题,有了极大的探究热情和强烈的探索欲.二、探究研讨,质疑问难㈠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道菜的做法”,原料的准备交给大家了.1、学生回顾运算的法则.(学生小组活动,为了提高效率,要求每小组选择一到两种运算交流,并举出示例;学生小组内,共同回想,七嘴八舌的交流)2、学生班内交流.配料 使用 顺序组1:我们解决的是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比如:2+(-3)…… 组2:…… 组3:…… 组4:……3、师引领构建知识网络.师:这些原料间有何关系?我们要做好这道菜,又得按照一个顺序呢?(师引导建构网络图)师:我们要做的好吃,有没有一些技巧呢?(生有困难,不知如何回答,师引导是:运算律)生:a+b=b+a ,(a+b)+c=a+(b+c), ab=ba ,abc=a(bc),(a+b) c=ac+bc 师:原料都有了,还有没准备好的吗?(提示:不会的或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给以帮助)㈡既然原料不成问题,那我们开始加工吧.1、课件出示练习:(主要目的解决基本运算)师:哪几位来板书一下? (生争先恐后的跑上来板演) 生1:按照运算顺序,板书太挤.生2:在25 的计算上出现符号错误,但书写美观. 生3:相对1、2生,书写不工整,错误较多. 生指出错因,师生共同分析讲评:一道菜要色香味俱全才是好菜,那么大家认为他们几人的“菜”出现了哪些问题? 学生:生1的不够美观,既是色香不足;生2的出现错误,味道不好;生3的色香味全来来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转化转化相反数、代数和倒数源于加法源于乘法最后先算再算2)2+(1)计算(-2)2-(-52)×(-1)5+87÷(-3)×(-1)44-=4-25-29(再乘除)=-50(最后相加)解:4-1)+3)(先乘方解:原式=4-(-25)×(-1)+87÷(-3)×1 (先乘方)计算(-2)2-(-52)×(-1)5+87÷(-3)×(-1)4=4-25-29(再乘除)=-50(最后相加)解:原式=4-(-25)×(-1)+87÷(-3)×1 (先乘方)无,很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书写,形成共识. 2、课件出示练习:(主要目的解决技巧运算))6543()60(+⨯-师:哪几位来板书一下?(生争先恐后的跑上来板演)生1:按照运算顺序,结果对了,板书美观了.(其余两个学生的结果也对了,但没有出现预想的简便算法)(师在巡视中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做法,借助投影展示,并演示“代数和”的快捷写法.)95)50(4565)60(43)60()6543()60(-=-+-=⨯-+⨯-=+⨯- (生) (师)955045656043)60()6543()60(-=--=⨯-⨯-=+⨯-师:好,对比后发现,黑板上这三位同学写的,刘玉娇同学的,老师写的,谁来给大家讲一讲你的想法.生:要注意简算;可以在计算中先确定符号;巧妙使用代数和……师:太棒了,做对了很好,那要是又对又快岂不是更好,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巧妙地运算.(板书:简算、巧算)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复习,让学生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时,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对知识点的再复习,能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实际效果:学生能回忆出大部分知识点;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这一环节的学习,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展示交流,建构知识那么,咱们再比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吧.教材73页的题6的奇数题,小组四人,每人解决六题(学生动笔在练习本上运算,学生算出后急于回答;要求小组内互相检查,留给学生同位交流的时机)师:那我们来听听大家的做法吧. 生:……师:谁能说一说,遇到运算我们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生积极发言) 板书:⑴理清几种运算,注意顺序⑵能简算的要简算,提高速度 ⑶巧妙利用代数和,简化步骤 ⑷书写要美观大方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复习,让学生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同时,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对知识点的再复习,能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实际效果:帮助学生建构了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因此根据此框架 图能很容易回忆起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从整体理解全章的知识.四、运用拓展,收获讲评那好,让我们试试吧,记得是对又快呦!1、处理助学相应的练习(要求学生自选2题,或小组长组内分工,合作比快)2、比快训练:)31328()43(-+-⨯-,尽量要求学生口算. 总结:菜要想做好,熟练加技巧.(多动脑) 3、作业: A 类:教材73页的题6的偶数题目. B 类:教材74页的练习题8. C 类:教材76页的第24题.设计意图:这几道题都是与所复习的知识点相关的题目,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巩固知识并应用知识.实际效果:此环节应在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再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并分析题中所应用的知识点,其余学生进行补充和点评。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回顾与思考(教案)
突破方法:讲解分解因式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识别同类项并进行合并。
(3)实际应用中的方程与不等式:学生在将方程与不等式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容易感到困惑。
突破方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如何从问题中提取信息,构建方程与不等式模型。
(4)几何图形的性质与计算: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计算错误。
4.几何图形的性质:回顾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图形的相似、全等关系。
5.数据的分析: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分析,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统计量的计算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有理数混合运算、代数式简化等练习,提高学生逻辑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5)数据的分析:掌握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学会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
举例:给出一组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
2.教学难点
(1)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符号判断和运算顺序:学生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容易在符号判断和运算顺序上出错。
突破方法:通过举例讲解,强化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规则。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回顾了有理数混合运算、代数式简化、方程与不等式解法、几何图形性质以及数据分析等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探讨了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回顾与思考”的内容。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有理数混合运算、代数式简化、方程与不等式解法、几何图形性质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有不错的表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初中数学_有理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有理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道正负数的概念,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3)经历有理数的分类过程,树立对数分类讨论的观点。
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教学意图:由于本节课例习题有限,所以补充例习题较多。
通过例题的教学,强化学生对有理数相关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各类数集的相互联系与区别,提高对数集的认识。
通过习题1,纠正学生易出现的错误认识,深化概念的理解。
特别是对0的认识、整数集与正数集的区别、正数与负数同有理数的关联在本题中重点体现。
课堂练习与课后习题的设置主要是针对例题的巩固与补充。
习题(2—6)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数集的认识程度,同时也是对学生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
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本节课的难点在于正确理解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和分类标准,并按照标准分类。
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是关键,让学生明确“整数”和“分数”的概念与小学里所学的“正数”和“分数”的概念不同之处。
通过“找区别”明确概念,通过“找联系”确定分类标准,并对有理数进行归类。
进而,逆向写出分类表。
让学生通过感性认知逐步向理性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学生接受。
最后通过例、习题的训练强化巩固对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掌握。
一、复习旧知、出示目标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6,,3。
8,0,-4,-6。
2,-3。
8,正数集合负数集合2、都找到家了吗?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这是小学学过的,我们今天更进一步学习!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引入1、出示图片:(1)让不同学生分别说出图片上的数都是些什么数,即让学生说出各类数的名称。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出种不同类型的数: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2)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像零上、零下这样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看着几个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小结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进步,如在有理数运算中,学生可反思自己在运用运算法则方面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思考、勇于克服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实例导入: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如购物时找零、制作美食时配料等,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作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并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理数的运算规则,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反思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总结提升,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作业小结: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作业反馈,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有理数回顾与思考
课题:回顾与思考学情分析:本章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活动机会,如归纳、猜测、验证、推理、计算、交流等,学生在亲身经历这些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 同学们先阅读学习目标、重难点,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请同学们规范完成学案预习自学内容并熟记基础知识,用红色笔在疑难处标记。
3.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探究部分的内容,组长负责,各组员积极参与,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展示、点评。
4.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规范完成巩固训练。
5.归纳本节课的疑难问题和易错、易忘的知识。
6.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1、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一定要注意考虑负数。
如不能认为“最小的整数是零”。
2、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
3、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省略的指数是“1”,而不是零。
4、对负数或分数进行乘方运算要注意加括号。
如当3-=a 时,9)3(22=-=a ;而不是9322-=-=a 。
5、有理数的运算要特别注意符号。
学习目标:1.回顾本章内容,并独立思考梳理知识,形成本章知识结构体系,使新旧知识有机的整合. 2.通过小结与复习加深对负数、相反数、绝对值概念的理解.3.培养反思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重点: 基本概念及有理数的运算 难点: 有理数的运算 第一部分:回顾与思考1.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举出实例说明正数和负数在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时的作用.2.数轴与普通直线有什么不同?•怎样用数轴解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3.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4.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有几种方法?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有什么关系?乘法与除法呢?乘方与乘法呢?6.有理数满足哪些运算律?交换律:(1)___加法_______________ (2)_____乘法_______________ 结合律:(1)____加法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乘法________分配律: ________乘法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通过回顾本章内容,指导学生建立如下的知识结构图第三部分、典型题型:例1、把以下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有理数 全章回顾思考(教学设计)
有理数全章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梳理本章知识、结构,提高对本章知识的整体把握。
2.经历回顾有理数的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体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3.通过对知识点的回忆,归纳,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回顾反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回顾有理数相关的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学生不能完整地回忆所有有理数相关的知识点,对知识的归纳总结的方法不熟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语教师:同学们,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有理数这一章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好好地再回顾一下,看看大家会有什么新的收获?大家回忆一下本章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学生: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还有乘方。
最后还学了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
教师:同学们真厉害,那么多的知识点,竟然都记得,那么我们就逐一来回顾一下吧!二、回顾旧知1.1正数和负数(1)一个数前面的“+”“-”是这个数的性质符号,“+”常省略,但“-”不能省略.(2)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哪种为正可任意选择,但习惯把“前进、上升”等规定为正,而把“后退、下降”等规定为负.(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练一练: 1.下列语句中,含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是( C )A.向东1千米和向北2千米B.下降5米和前进8米C.盈利1千元和亏损2千元D.上升2厘米和上涨2厘米1.2 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1)0不是分数,是整数,但它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2)分数可以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但不能化为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无限不循环小数比如π,都不是有理数.1.2.1 有理数的分类: 按定义来分: 按符号来分:1.2.2 数轴 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三要素)(1)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的是有理数,如π.(2)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大.练一练:如图,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可能是( A )A. -2.5B. -1.5C. 1.5D. 2.51.2.3 相反数 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1)一对相反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位于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这两点是关于原点对称的.(2)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即可.(3)多重符号的化简:数字前面负因数的个数若有偶数个时,化简结果为正,若有奇数个时,化简结果为负.练一练:1. -2的相反数是__2___.2. -{-[-(-4)]}=____4____. -{+[-(-4)]}=____-4___.1.2.4 绝对值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数a 的绝对值记作. 几何意义: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练一练: 1.-2022=_2022_.3.14-=__-3._.14ππ 2.2+5=0,__,__2.5x y y -+=则x=1.3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加法运算技巧:(1)同号结合相加:(+7)+(-15)+(-12)+(+7)(2)相反数结合相加:(+17)+(-150)+(-12)+(+150) (3)凑整相加: 5.6+0.9+4.4+8.1+(-1)(4)整数、分数、小数分别结合:2111(4)(5)(3)(4)3234-++-+- 12341200⎧⎧⎪⎨⎩⎪⎪⎨⎪⎧⎪⎨⎪⎩⎩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0⎧⎧⎪⎪⎨⎪⎪⎪⎨⎩⎪⎧⎪⎨⎪⎩⎩正整数整数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a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有理数减法的转化:(-20)+(+3)-(-5)-(+7)=(-20)+(+3)+(+5)+(-7)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算式:(-20)+(+3)-(-5)-(+7)为了书写简单,往往省略算式中的( )和加号-20+3+5-7 读作:负20加3加5减7 或者 负20、正3 、正5、负7的和1.4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乘法法则: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除法法则:①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②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③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有理数的运算律:(1)交换律: ① 加法交换律:a+b=b+a ; ②乘法交换律:ab=ba ;(2)结合律: ①加法结合律: (a+b)+c=a+(b+c);②乘法结合律:(ab )c=a(bc)(3)分配律: a(b+c)=ab+ac1.5.1 有理数的乘方乘方的符号法则: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3)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4)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都是非负数,即20.a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计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奇负偶正”口诀的应用:(1)多重负号的化简:这里奇偶指的是“-”号的个数,例如:-[-(-3)]=-3,-[+(-3)]=3.(2)有理数乘法:当多个非零因数相乘时,这里奇偶指的是负因数的个数,正负指结果中积的符号.例如:(-3)×(-2)×(-6)=-36,而(-3)×(-2)×6=36.(3)有理数乘方:这里奇偶指的是指数,当底数为负数时,指数为奇数,则幂为负;指数为偶数,则幂为正,例如:2(3)9-= 3(3)27-=-. 1.5 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及精确度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10na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110a ≤<,n 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如: 8235000000 2.3510=⨯近似数:接近准确数而不等于准确数的数,叫做这个精确数的近似数或近似值. 如长江的长约为6300㎞,这里的6300㎞就是近似数.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称这个数精确到哪一位,精确到的这一位也叫做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度.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见精准作业布置单五、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复习整理有理数有关概念和有理数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计算等有关知识,可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提高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回顾本章内容,体会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运算等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累学习经验,提高数学思考的能力,形成“数学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运算。
难点:负数和有理数法则的理解。
教学用具 投影仪或电脑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结构
二、总结反思 1.数轴.
(1)数轴可以直观地把数表示出来,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田园风光上的点来表示。
(2)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是有序的,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根据这一点,可以准确地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例如,,,a b c 是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2-9所示.根据,,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以确定,,a b c ---在数轴
上的位置(如图2-10)。
这样就可以把,,a b c ---,,,a b c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b <c -<a <a -<c <b -。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1)要确定这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一是看符号,二是看绝对值。
(2)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的。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1)在数轴上,它们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2)只是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3)如果a ,b 互为相反数,那么a +b =0。
注意:0的相反数是0。
4.有理数的运算。
(1)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常常把减法转化为加法,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进行运算。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涉及多种运算,正确运用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以确定合理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运算更简便。
三、例题
例1 计算 1829(8)(14)-+--+-.
解: 1829(8)(14)-+--+-
=1829(8)(14)-++++- =1829814-++- =(1814)(298)--++ =3237-+ =5
注意: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时,一定要注意改变两个符号。
例如,
例 2 计算2357
(4)()
4816
-⨯-+-.
解法一:2357
(4)()
4816 -⨯-+-
=
357 16()
4816⨯-+-
=
12107 16()
161616⨯-+-
=
9 16()
16
⨯-
=-9
解法二:2357
(4)()
4816 -⨯-+-
=
357 16()1616() 4816⨯-+⨯+⨯-
=12107
-+-
=-9
解法二简便一些.
注意:运用加法和乘法交换律时,交换各数要连同它们的符号一起交换.
例3 (1)求出大于-5而小于5的所有整数;
(2)求出适合3<<6的所有整数;
解:(1)大于-5而小于5的所有整数,在数轴上表示±5之间的整数点,如图,显然有±4,±3,±2,±1,0
(2)3<<6在数轴上表示到原点的距离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
在原点左侧,到原点距离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有-5,-4;在原点右侧距离原点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有4,5。
所以适合3<<6的整数有±4,±5。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①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和是_____;
②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商是_____;(0除外)
③____的绝对值与它本身互为相反数;
④____的平方与它的立方互为相反数;
⑤____与它绝对值的差为0;
⑥____的倒数与它的平方相等;
⑦____的倒数等于它本身;
⑧____的平方是4,_____的绝对值是4;
(2)用“>”、“<”或“=”填空:
当a<0,b<0,c<0,d<0时:
①____0;②____0;③_____0;④____0;⑤____0;
⑥____0;⑦____0;⑧____0;
五、作业:
A组 1、2、3做在书上,6(1)(3),7(2),8 (5)(10)(12) ,9,10
六、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全章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注意了下面两个方面:第一,既加强基础,又提高能力和发展智力;第二,既全面复习,又突出重点。
本节课是有理数全章的复习课,所以教学中抓住了有理数的概念和理数的运算这两个主要内容,这是有理数的基础知识,也是复习的重点。
此外,还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让学生熟练地利用数轴来解题,以提高他们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