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的矢量场磁共振成像模拟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屏-片组合是模拟X线成像中使用的一种接收器。

()参考答案:对2.磁共振成像的英文简写为CT。

()参考答案:错3.放射性核素是在磁共振成像中用到的物质。

()参考答案:错4.调制传递函数MTF是以空间频率为变量的函数。

()参考答案:对5.受试者操作特性解析ROC的理论基础是信号检出理论。

()参考答案:对6.B超是一种超声成像技术。

()参考答案:对7.CT图像经重建后可以获得三维图像。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发现X射线的物理学家是()。

参考答案:伦琴2.与连续X射线的最短波长有关的是()。

参考答案:管电压3.X线束成为混合射线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阴极产生的电子能量不同4.人体对X线的衰减的叙述,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脂肪对X线衰减最小5.能表示固有滤过的是()。

参考答案:铝当量6.产生X射线的必备条件是()。

参考答案:高速电子流;阻碍电子流的靶面;电子源7.在诊断X线能量范围内,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康普顿效应产生的几率与能量成反比;不发生电子对效应;相干散射不产生电离过程8.在影响X线减弱的因素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入射光子能量越大,X射线穿透力越强;原子序数越高的物质,吸收X射线愈多;物质密度越高,衰减越小9.软组织摄影用X线管阳极的靶面材料是钨。

()参考答案:错10.人体各组织器官对X射线的衰减程度最大的是骨骼。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增感屏的结构不包括()参考答案:乳剂层2.传统颗粒胶片的感光材料为()参考答案:AgBr+AgI3.扁平颗粒胶片的感光材料为()参考答案:AgBr4.照片密度值为3.0时,对应的透光率是()。

参考答案:1/10005.几何学模糊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焦点尺寸6.通过对线对测试卡的摄影,可以测量()。

参考答案:分辨率7.关于胶片特性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磁学模拟中的多尺度方法研究

磁学模拟中的多尺度方法研究

磁学模拟中的多尺度方法研究磁学模拟是研究磁性材料物理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与实验相比,磁学模拟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更加细致的分析,尤其在考察微观结构对于宏观性质的影响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目前,磁学模拟方法包括分子动力学、蒙特卡洛、自洽平均场等很多种,其中多尺度方法在近几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多尺度方法(Multiscale Modeling)是指将系统分为多个层次进行建模,每个层次使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和计算工具。

多尺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计算量和计算效率更好地匹配,增加计算效率同时保留更多的系统物理信息,以期在较小的计算资源上获得更加可靠的计算结果。

其优点包括适用范围广、信息充分、计算高效等。

在磁学模拟领域,多尺度方法的应用涵盖了磁化动力学、磁畴演化、磁畴壁运动等方面。

下面简要介绍基于多尺度方法的几种典型的磁学模拟。

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方法是一种实现时间演化的计算方法,可用于模拟磁性材料中磁波的传播和磁畴壁的运动。

其优点在于可以捕捉到机械、热力学等多种物理机制,同时也可以方便地引入外部场、温度等因素。

MD方法在模拟磁畴壁如何跨越晶界的时候,可以揭示晶界对磁畴壁移动的屏障效应,为进一步的磁畴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蒙特卡洛(Monte Carlo,MC)方法是基于随机抽样的数值计算方法。

在磁学模拟中,MC方法常用于模拟反铁磁相互作用系统,如铁氧体。

使用MC方法,可以计算出如系统自旋浓度、序参量等宏观性质,同时也可以通过反推出微观状态的概率分布,以获得更加深入的认识。

自洽平均场(Self-Consistent Mean Field,SCMF)方法是建立在平均场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计算方法,可以用于计算磁性材料的静态性质。

其基本思路是将磁性材料视为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磁单元,计算这些磁单元的平均场,然后再根据平均场计算宏观物理量。

SCMF方法具有高效、精度较高等优点,在具体应用中也得到了许多实践。

多模态分子影像学论文

多模态分子影像学论文

多模态分子影像学论文1纳米材料及其特点1.1量子点量子点(quantumdots,QD)具有独特的光学特性,具有可调的荧光发射波长,荧光发射范围可覆盖波长300~2400nm的波段,而且能够实现一元激发,多元发射,光化学稳定性好,荧光寿命较长,此外QD具有尺寸较小,体内循环时间长,对肿瘤具有很好的被动靶向效果等优越性质,使得QD作为荧光纳米探针最先被用于活体荧光成像的研究中5。

但是QD纳米颗粒的荧光显像当前还仅限于小动物研究阶段,要用于人体内分子成像研究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如荧光信号穿透性差,QD运输效率较低,所以需要开发颗粒更小、多模态的荧光QD,以利于其临床转化。

1.2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ironoxidenanoparticles,SPIONs)是应用较广的磁性MRI探针,也是MRI分子影像学发展的新方向。

SPIONs在生物体内主要分布于网状内皮细胞丰富的组织和器官,如肝、脾、淋巴结和骨髓等,有助于提升以上部位肿瘤与正常组织的MRI成像对比度,同时因为其高效、安全等特点,具有较强的临床转化潜力,可用于各种肿瘤及其他疾病的检测。

但因为SPIONs本身没有特异性,所以有必要在SPIONs表面修饰靶向小分子、多肽或抗体等,从而达到靶向分子显影的目的。

1.3纳米金颗粒纳米金颗粒(goldnanoparticles,AuNPs)具有形态及尺寸可控、表面化学性质温和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加上其独特的等离子表面吸收和光散射等物理特性在分子成像方面引起广泛注重。

与传统的CT对比剂比较,AuNPs具有以下优点:①较高的原子序数、电子密度以及X线吸收系数,理论上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CT对比性能;②无细胞毒性;③表面容易被靶向蛋白、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等修饰,从而设计一系列能够被不同成像设备显像的分子探针;④正常人或动物体内几乎不含金元素,且金元素容易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这个常用的元素分析法实行定量和表征,从而更好地与影像学结果实行验证。

磁共振相干技术的最新进展

磁共振相干技术的最新进展

磁共振相干技术的最新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种医疗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些医疗技术中,磁共振相干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患者身体状况,同时也能够提高医疗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在过去几年中,磁共振相干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和进展,这些进展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精确、高效和智能化的医疗工具。

下面我们将具体描述这些最新进展。

一、优化扫描图像质量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磁共振相干技术的研究中不断优化和改进扫描图像质量的问题。

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对于正确诊断病情以及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因此,针对扫描图像的噪声和图像的分辨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现在,技术人员能够使用特定的算法和优化策略,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二、可视化增强成像技术在磁共振相干技术的最新进展中,所谓的“可视化增强成像技术”可以说是一项重要的成果。

这项技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影像分析技术,将扫描图像中的数据进行精确和深入的分析。

这种技术帮助医务人员更加清楚地看到病变区域的大小、位置和性质等方面的信息。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这种技术来确定疾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三、超高场强磁共振设备的应用在医学科技领域,超高场强磁共振设备的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在最近的技术研究中,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种2.0T的超高场强MRI设备。

这种设备不仅可以提高扫描速度,减少扫描的时间,而且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图像信息。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筛查癌症和检查心脏病等需要高分辨率的疾病领域。

四、机器学习技术在MRI中的应用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将这种技术引入到磁共振相干技术中。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加智能地分析扫描图像,快速获取治疗方案并减少错误率。

同时,机器学习技术还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深入分析病历数据,为医疗团队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治疗方案。

总之,在磁共振相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为我们带来了更为精确、高效的医疗工具。

2020年中国光学基础研究十大进展

2020年中国光学基础研究十大进展

2020年中国光学基础研究⼗⼤进展来源:⽹络信息综合1.基于超构透镜阵列的⾼维量⼦纠缠光源由南京⼤学祝世宁(院⼠)、王振林(教授)、张利剑(教授)和王漱明(副教授)团队、⾹港理⼯⼤学蔡定平(教授)团队、中国科学技术⼤学任希锋(副教授)团队和华东师范⼤学李林研究员组成的联合团队,通过结合超构透镜阵列与⾮线性晶体光效应的物理过程,成功制备出了⾼维路径纠缠光源和多光⼦光源。

他们的研究报告“基于超构透镜阵列的⾼维纠缠和多光⼦量⼦光源”于2020年6⽉26⽇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随着光量⼦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线性光学过程的纠缠量⼦光源在维度扩展以及光⼦数增加⽅⾯所⾯临的光学系统复杂、可集成度低、稳定性弱等问题,制约着光量⼦信息处理的⼤规模集成。

⼀种称为“超构表⾯”的微结构薄膜材料为量⼦光源及光量⼦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新路径。

科研团队将超构透镜与⾮线性光学晶体(β相偏硼酸钡晶体,简称BBO晶体)组合在⼀起,构成全新的超构表⾯量⼦光源系统。

他们设计并制备出10×10超构透镜阵列,使⽤泵浦激光⼊射到该系统:让超构透镜阵列将泵浦激光均分成10×10份,并在BBO晶体中聚焦;聚焦的泵浦光在BBO 中发⽣⾃发转换,从⽽产⽣⼀系列信号/闲置光⼦对。

理论上,这⼀由超构透镜与BBO晶体组合在⼀起所制备出的路径纠缠光⼦的维度是100维。

如果增加透镜阵列数,纠缠光⼦的维度还可以进⼀步提⾼。

他们⽤波长404 nm的连续激光作为泵浦光,测量超构透镜阵列中的不同超构透镜产⽣的光⼦之间的纠缠特性,所得到的⼆维、三维以及四维路径纠缠态的保真度分别达到98.4%、96.6%和95.0%。

⽽且,超构透镜具有灵活的光场调控能⼒,可以对光场的相位、偏振、振幅等集成调控,从⽽进⼀步调制纠缠态。

该系统也可以⽤于制备简易紧凑的多光⼦源。

实验中科研⼈员利⽤415 nm的飞秒激光作为泵浦源,分别测量了由该系统制备的4光⼦和6光⼦的符合曲线,并展⽰了4光⼦Hong-Ou-Mandel⼲涉的结果,得到很⾼的⼲涉对⽐度。

量子医学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量子医学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量子医学成像的原理及应用1. 介绍量子医学成像是基于量子理论和技术的一种医学成像方法,它利用量子特性实现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影像获取。

本文将介绍量子医学成像的原理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2. 原理量子医学成像的原理基于两个主要概念:量子相干和量子探测。

2.1 量子相干量子相干是指在量子系统中处于相互作用状态的粒子的干涉现象。

量子医学成像利用量子相干的特性对物体进行成像。

通过将患者体内注入的量子粒子与组织相互作用,可以观察到粒子的干涉模式,从而获得有关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2.2 量子探测量子探测是指利用量子探测器对量子态进行测量的过程。

量子医学成像使用高灵敏度的量子探测器来检测与组织相互作用的量子粒子,并将其转化为图像。

3. 应用量子医学成像具有许多应用领域,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应用。

3.1 量子磁共振成像(QMRI)量子磁共振成像是利用磁共振技术结合量子特性进行图像获取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用于观察人体内的生物分子、组织结构和功能。

QMRI可以在没有辐射的情况下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因此在医学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3.2 量子超声成像(QUS)量子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技术结合量子特性进行图像获取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提供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信息,并且对软组织有很高的分辨率。

QUS广泛用于肿瘤检测、血液流动监测和器官成像等方面。

3.3 量子光学成像(QOI)量子光学成像是利用光学技术结合量子特性进行图像获取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图像,并且对组织的生理特性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QOI 在眼科、血管成像和神经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3.4 量子磁共振成像(QNP)量子磁共振成像是利用磁共振技术结合量子特性进行图像获取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观察到微小的磁场变化,并且对背后的生物学过程有很好的了解。

QNP被广泛用于神经科学、心脏病学和肿瘤学等方面。

3.5 量子放射性成像(QRI)量子放射性成像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结合量子特性进行图像获取的一种方法。

核磁共振中基于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理论扩散行为的模拟

核磁共振中基于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理论扩散行为的模拟
多 量子 相 干扩 散 行 为 有 着 非常 重要 的意 义 。 扩 散 系 数 ;= ( b TG △ /) 由 前 两 个 脉 冲梯 度 场 ( 扩 散 加 权 梯 度 3是 即 计 算 机模 拟 在 NMR研 究 中 已经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应 用 ,例 如 固 体 场 ) 引起 的扩 散 加权 因子 , , 表 示 最 小 的 △和 它 对 应 的 扩散 加 权 △ 6 N MR的 研究 、 物 大 分 子 的研 究 以及 MR 模 拟 等等 。 溶 液分 子 扩 散 因子 b 生 I 但 。式 f) 明 自旋 回 波 相对 信 号 衰 减 是 由分 子 间 扩 散 引起 的 , 1 表 而 行 为 的模 拟 研 究 仍 较 少 ,0 1年 .u 20 D h等 人 模 拟 了常 规 单 量 子 平 板 问 且 衰 减 幅 度 与扩 散 加 权 梯 度 场 时 间 问隔 有 关 , 此 表 观 扩 散 系数 可 因
E !旦 ,垒 f :! - : !, ( : (~ , _ , b幅 b
f l 1
的 扩散 的 自旋 回波 的分 布 … 近 几 年 厦 门 大 学 核 磁 共 振 研 究 小 组 对 同 以 由式 f冲 测 量 信 号 衰 减 与 △ 的关 系 求得 。 , 1
c efce t r e u e T ers lso o ue i lto ge l wi h oe ia rdcin n x ei na e ut. o f in ed d cd. h eut fc mp trsmuain a rewel t te rt l p e it sa de p r i we h c o me t rs l l s
【 ywod MR df s n cmp t iuain Ke rs N ; iui ; o ue sm lt . l o r o

量子计算仿真与模拟

量子计算仿真与模拟
量子计算基本原理
1.量子比特(qubit):量子计算的基本单元,不同于经典比特的0或1状态,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的叠加态。 2.量子叠加(superposition):量子比特可以处于多个可能状态的叠加态,这是量子并行性的基础。 3.量子纠缠(entanglement):两个或多个量子比特之间可以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使得它们的状态是相互依赖的,这是量子计算中的重要资源。 量子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方式,具有许多不同于经典计算的特性。在量子计算中,信息的基本单元是量子比特,它可以处于多个可能状态的 叠加态,这种叠加态是量子并行性的基础。此外,量子比特之间还可以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即量子纠缠,这是量子计算中的重要资源。通过利用这些特性 ,量子计算可以在某些特定问题上比经典计算更为高效。 在介绍完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量子计算仿真与模拟的相关主题。量子计算仿真与模拟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量子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这对于研究量子计算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介绍量子计算仿真与模拟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应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主题名称和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 材料设计
1.量子计算可以模拟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有助于发现 新的材料和优化材料性能。 2.通过量子模拟,可以预测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和性能, 为解决材料科学中的挑战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量子计算可以帮助优化材料的制造工艺和流程,提高材料的 质量和可持续性。
量子模拟应用案例
▪ 气候变化模型
量子计算仿真与模拟
量子电路设计与优化
量子电路设计与优化
▪ 量子电路的基本设计原则
1.量子门的选择与组合:根据不同的算法需求,选择合适的量 子门组合以实现所需的计算功能。 2.电路深度优化:通过逻辑优化和门合成技术,减少电路深度 ,提高计算效率。 3.错误校正设计:在电路设计中考虑错误校正方案,提高量子 计算的可靠性。

量子科技的量子相干与量子控制研究

量子科技的量子相干与量子控制研究

量子科技的量子相干与量子控制研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量子科技逐渐成为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关注焦点。

量子相干和量子控制作为量子科技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对于实现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模拟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量子相干和量子控制的研究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量子相干研究在量子科技中,量子相干指的是量子态和能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量子相干的研究主要包括相干演化、相干控制和相干损耗等方面。

相干演化是指量子系统在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相干性质的演化规律。

相干控制是指通过外部控制手段实现对量子系统的相干性质的控制。

相干损耗则是指在量子操作过程中由于噪声等因素导致的相干性质的损失。

目前,国内外的科学家们通过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和运用先进的探测技术,对量子相干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理论上来看,量子相干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量子计算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规律实现计算的方法,相比传统计算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量子通信则是通过利用量子态的特殊性质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量子控制研究相较于量子相干,量子控制研究更加注重对量子态的操作和控制。

量子控制的研究内容包括量子门操作、量子态传输和量子态的制备等方面。

量子门操作是指通过在量子系统上施加特定的操作,实现量子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量子态传输则是指将一个量子态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同时保持其量子特性的一种技术。

量子态的制备则是指通过控制手段使系统处于特定的量子态,从而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应用。

量子控制的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

理论研究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方法,探讨量子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研究则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验证理论研究的结果,并优化量子控制的实施过程。

三、量子相干与量子控制的应用前景量子相干和量子控制作为量子科技的关键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对于实现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模拟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量子相干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量子相干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量子相干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量子相干是量子力学中一项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量子系统中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状态。

相干性是指量子态中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可以用波函数的幅度和相位来描述。

在量子相干中,不同物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非常重要,任何对相位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导致量子系统的状态发生巨大变化。

量子相干的产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控制来实现,例如激光的干涉、原子的束缚和耦合等。

相较于经典的相干,量子相干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

首先,量子相干是一种量子态,其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希尔伯特空间中,这种空间与经典物理领域中的相位空间具有本质的区别。

其次,量子相干不仅仅包含了经典相干的波动特性,还涵盖了量子性的波粒二象性。

这使得量子相干成为实现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的重要基础。

量子相干的性质非常丰富多样。

首先,量子相干的幅度和相位之间存在非常特殊的关系,可以根据不同的相位关系对量子相干进行分类。

例如,存在着相位完全相同或相反的相干态,以及相位在某种方式下均匀分布的相干态。

其次,量子相干的性质还包括时间演化、热力学行为和量子态的纠缠等方面。

这些性质使得量子相干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领域。

量子相干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量子信息科学中,量子相干是实现量子比特之间相互操作和传输的基础。

在量子计算领域,量子相干是存储和操作量子信息的重要手段。

此外,量子相干还在量子通信、量子测量和量子传感等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着量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量子相干将继续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领域,并为人类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量子相干作为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丰富多样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对于深入理解量子系统的性质以及实现量子信息和计算的目标,探究和研究量子相干是非常必要和有价值的。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量子相干的特性,拓展其应用领域,并致力于实现量子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1. 引言:介绍量子相干的重要性和相关背景知识。

磁共振成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

磁共振成像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
协同育人项目(202002017014)。 作者简介:王国平(1979−),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激光视觉与可视化及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 通信作者:赵元弟(1972−),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与生物医学传感检测技术的研究。E-mail:
zydi@
· 132 ·
WANG Guoping1, YE Shaohua1, LIU Yingbin1, GUO Yanbin1, LIU Yafeng1, ZHAO Yuandi1, 2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2. Wuh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Optoelectronic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虚拟仿真实验已广泛 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教学活动中[7−9]。虚拟仿真实 验依托互联网、多媒体、人机交互等信息技术, 结合教学内容构建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 对象,可使学生在开放、自主、交互的环境中身 临其境地开展实际教学环节中难以实现的学习活 动 。 [10−12] 因此,开发磁共振成像虚拟仿真系统, 将有助于学生随时随地开展磁共振成像系统原理 的学习和虚拟操作,强化学生对磁共振成像原理 和技术内涵的深度理解;同时可克服医学磁共振 成像系统价格昂贵、无法获取、无法拆解的局限 性,同时也避免实地操作的危险性,弥补实践教 学时间的不足。通过虚拟实验锻炼学生综合应用 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和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创 新创业能力。

超导技术在科学仪器中的应用案例

超导技术在科学仪器中的应用案例

超导技术在科学仪器中的应用案例引言超导技术是一种在极低温下材料表现出零电阻和完全磁场排斥的现象。

这种技术在科学仪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突破。

本文将介绍几个超导技术在科学仪器中的应用案例,展示其在不同领域的价值和潜力。

一、磁共振成像仪磁共振成像仪(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利用超导磁体产生的强大磁场和超导线圈产生的稳定电流,可以生成高分辨率的人体内部图像。

超导磁体的零电阻特性可以确保稳定的磁场输出,而超导线圈的高电流密度可以提供强大的磁场强度。

这些特性使得MRI成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二、核磁共振光谱仪核磁共振光谱仪(NMR)是一种用于研究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的仪器。

它利用超导磁体产生的强大磁场和超导线圈产生的稳定电流,通过测量样品中原子核的共振信号来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空间结构。

超导技术的应用使得NMR仪器能够提供更高的信噪比和灵敏度,从而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加速器加速器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工具,用于加速粒子并使其达到高能量状态。

超导技术在加速器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磁体和RF谐振腔方面。

超导磁体可以产生强大的磁场,用于控制粒子的运动轨迹和聚焦。

超导RF谐振腔则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场加速粒子。

超导技术的应用使得加速器能够提供更高的粒子能量和更高的束流强度,为物理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研究微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四、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机,具有比传统计算机更强大的计算能力。

超导技术在量子计算机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超导量子比特的实现上。

超导量子比特是一种利用超导电路中的量子态来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

超导技术的应用使得量子比特能够实现长时间的相干性和高精度的操作,为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结论超导技术在科学仪器中的应用案例丰富多样,涵盖了医学成像、化学分析、物理研究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不均匀不稳定磁场下高分辨液体核磁共振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不均匀不稳定磁场下高分辨液体核磁共振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不均匀不稳定磁场下高分辨液体核磁共振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张志勇;林美金;林玉兰;陈忠【摘要】高分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谱的获得通常需要高度稳定且均匀的强静磁场.阻抗磁体或阻抗-超导混合磁体可获得比超导磁体高得多的磁场, 但它们的磁场的稳定性与均匀性比较差;另一方面, 在活体定域波谱研究中, 样品内部组分的磁化率差异, 运动或生理活动等作用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磁场的不均匀不稳定, 并且这些不稳定不均匀性无法通过锁场匀场等传统的方法消除.基于分子间零量子相干的方法、空间编码单扫描快速方法、反卷积技术等日渐成为在不均匀不稳定磁场下获取高分辨率的NMR谱的研究热点.【期刊名称】《波谱学杂志》【年(卷),期】2010(027)003【总页数】16页(P310-325)【关键词】核磁共振(NMR);高分辨;不稳定不均匀磁场;空间编码;分子间多量子相干【作者】张志勇;林美金;林玉兰;陈忠【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物理系,福建省等离子体与磁共振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物理系,福建省等离子体与磁共振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物理系,福建省等离子体与磁共振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物理系,福建省等离子体与磁共振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82.53引言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以它的精确性、选择性和无创性成为最有用和最普遍的谱学分析方法之一. 从复杂的生物分子到各种材料,从活的有机体到纳米分子, NMR谱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信息, NMR谱大部分的应用都依赖于样品空间变化低于10-9/cm3的均匀稳定静磁场[1],这样不同原子核所处的微小化学环境差别产生的化学位移和偶合信息才变得清晰可见. 然而很多情况下,实际的实验条件并不是理想的,例如,所研究的样品位于磁体外[2,3];阻抗磁体或阻抗-超导混合磁体产生的超高磁场很不均匀不稳定[4-7];研究体(包括动物与人)自身动脉搏动或者呼吸等造成磁场的不均匀不稳定[8-10].磁场的不均匀性将导致谱线的增宽,磁场的不稳定性将导致谱峰相位与频率随时间变化. 然而当磁场的漂移大于1 Hz/s,且强度高于1 mT时或者实验中无法引入氘代试剂时,我们无法使用锁场来消除磁场的不稳定性[11]. 在阻抗磁体或阻抗-超导混合磁体的超高场下,可以通过感应屏蔽(即在样品管外沿磁场方向放入高传导金属管围住样品)等消除磁场的波动[12]; Varian Nano-NMR样品管的出现使我们能够通过魔角旋转和磁化率匹配流体技术实现树脂球上固相合成物的研究[13]. 除了NMR硬件上的改进外,还可以通过设计脉冲序列和数据处理方法在不均匀不稳定场下获取高分辨谱. 如Lin等人利用分子间的零量子相干(intermolecular Zero-Quantum Coherence, iZQC)和多自旋回波(Carr-Purcell-Meiboom-Gill, CPMG)相结合的技术[4]; Frydman小组通过射频相位补偿的空间编码方法[5]; Pelupessy基于自旋相干转移追踪2个自旋粒子进动频率差的方法[14]; Iijima小组利用信号的差异进行去卷积方法消除场的波动效应[11,15];Gan小组提出了反卷积法对相位校正的改进方法[16].本文将集中探讨在不均匀不稳定磁场下获取高分辨NMR谱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对几种典型实验方法的高分辨机理进行介绍和讨论.1 基于分子间零量子相干方法1.1 基本原理分子间多量子相干(intermolecular Multiple-Quantum Coherence, iMQC)来自分子间的远程偶极相互作用,与来自标量偶合的常规分子内多量子相干完全不同[17,18]. 分子间偶极相互作用的有效范围在10 μm~1 mm之间,远小于样品的一般尺寸,因此自然地吸引人们将之应用于不均匀场的高分辨率谱学. iMQC信号具有独特的特征,它同时保留化学位移,谱峰的裂分模式、偶合常数和相对峰面积等信息. 通过对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理论的研究发现,所有阶的iMQC信号在不均匀磁场中均能通过一定的方法重聚[19-23]. 由于iZQC信号含有两相干自旋的进动频率之差的信息,对不均匀不稳定磁场不敏感,因此在不均匀不稳定的磁场中用iZQC方法获得的谱的投影谱仍然可以获得高分辨的信息[4].在不均匀不稳定的磁场中,自旋的进动频率随着磁场的改变而改变. 假设一个包括I和S两种同核自旋-1/2的体系,对应于溶剂的I自旋是高浓度,而对应于溶质的S自旋既可以是低浓度,也可以是高浓度. 如果用ωm代表在均匀稳定的静磁场B0中自旋m(m=I, S)的进动频率,ΔB(r,t)代表在位置r和时刻t时磁场的偏移量,则自旋m在位置r和时刻t的进动频率可以写成:Ωm(r,t)=ωm+γ\5ΔB(r,t), (m=I,S)(1)(1)式中γ是旋磁比,那么零量子信号的进动频率可以表示为2个自旋的频率差的形式,即:在大部分iMQC研究中,在偶极相关距离dc内的2个自旋之间的距离|Δr|=|r-r′| 一般远小于样品尺度[20],这样在相关距离dc范围内的磁场可以看作是基本均匀的,也就是说ΔB(r,t)≈ΔB(r′,t). (2)式可以简化为:Ωizqc(r,r′,t)=ωm-ωm′(3)从(3)式中可以看出iZQC信号对磁场的不均匀不稳定性不敏感.1.2 实验验证由Lin及其合作者提出的CPMG-HOMOGENIZED序列如图1(a)所示,忽略扩散、辐射阻尼、标量偶合和弛豫的影响,用CPMG-HOMOGENIZED序列获得的信号可表示为[24]:(4)图1 (a) CPMG-HOMOGENIZED序列, (b) 三脉冲序列, (c) iDH序列Fig.1 (a) CPMG-HOMOGENIZED sequence, (b) three-pulse sequence, and (c) iDH sequence该研究小组在25 T的阻抗型磁体NMR谱仪上克服了静磁场的不均匀和不稳定性,从而获得了高分辨谱[4]. 阻抗型或混合高场磁体产生的磁场的空间不均匀度(约3 kHz/cm3)和时间不稳定度(约1 kHz/s)对常规的高分辨NMR实验是不可接受的. 然而利用CPMG-HOMOGENIZED序列所获得的谱线宽从3 kHz降低到30 Hz,分辨率增强了100多倍,如图2所示.图2 (a) CPMG-HOMOGENIZED序列在1∶1的水/丙酮溶液得到的二维谱, (b)对应的模拟图(模拟的磁场不均匀度为1 ppm/cm,不稳定度偏移范围为0.5ppm, 上限频率为1 kHz的高斯白噪声)[4]Fig.2 1H NMR spectra of a sample of 1∶1 water/acetone (a) Experimental and (b) simulated iZQC spectra with CPMG-HOMOGENIZED sequence[4](4)式表示的最终信号包含了残留的常规单量子(Single Quantum Coherence,SQC)信号(第1项)和iZQC信号(第2项). 为了获取较纯的分子间零量子信号,有效地抑制常规单量子信号,作者所在实验小组提出了三脉冲的方法[24]. 为了简单起见,考虑一个孤立的自旋1/2体系. 在理论上,由三脉冲方法得到的iZQC信号的最大强度是CPMG-HOMOGENIZED方法的3/4. 三脉冲序列作用得到的结果可以写为如下形式:(5)三脉冲的方法得到的信号几乎是纯的分子间的信号. 相对于CPMG-HOMOGENIZED方法,三脉冲方法之所以可以得到较纯的分子间的信号是因为在第3个脉冲后边还有一个脉冲梯度场,这个脉冲梯度场将纵向弛豫恢复的常规SQC信号散相,所以最后得到的信号几乎完全来自分子间多量子相干信号. 三脉冲的方法还可以较好地抑制辐射阻尼效应对实验的影响,并得到物质的化学位移以及含量的相对比例关系等信息.为了验证三脉冲方法得到的iZQC信号在不均匀不稳定场下获得高分辨谱的效果,在500 MHz谱仪中,故意调偏匀场线圈产生不均匀场使得谱线增宽为160 Hz,外加电路控制Z0线圈的电流产生波动速度150 Hz/s、最大场波动幅度140 Hz 的不稳定磁场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所用的样品为甲乙酮与环己烷的混合溶液. 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d)可看出,溶剂信号在直接维上线宽大约为300 Hz,在间接维降到10 Hz以下.本实验小组提出另外一种方法压制常规SQC信号[25]. 采样之前加一个分子间二量子滤波(intermolecular Double-Quantum Filter, iDQF)模块的方法,即脉冲序列iDH(iDQF-HOMOGENIZED)如图1(c). 该序列和短时间采样(Short Time Acquisition, STA)相结合可以获得更大的信噪比,但由于使用了选择性脉冲,该序列只能适用于较小的不均匀不稳定磁场. 为了验证该序列的效果,采用实验样品为含90 mmol/L肌氨酸与30 mmol/L乳酸的琼脂凝胶,在磁场变动范围为60 Hz,变动周期为4 s,不均匀度为50 Hz的磁场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图4所示.图3 甲乙酮与环已烷的混合溶液样品的1H NMR谱. (a) 均匀稳定场下获取的一维谱, (b) 不均匀不稳定场下获得到一维谱, (c) 通过三脉冲方法在不均匀不稳定场下得到的二维谱的一维投影, (d) 通过三脉冲在不均匀不稳定场下得到的二维谱[24]Fig.3 1H NMR spectra of a sample of methyl ethyl ketone in cyclohexane. (a) 1D spectrum acquired in a homogeneous and stable magnetic field, (b) 1D spectrum acquired in an inhomogeneous and unstable magnetic filed, (c) the projection onto F1 dimension.of 2D spectrum with effective data area acquired in an inhomogeneous and unstable magnetic field using the three-pulse sequence, and (d) 2D spectrum acquired in an inhomogeneous and unstable magnetic field using the three-pulse sequence[24]2 基于空间编码单扫描快速方法2.1 基本原理基本单扫描快速实验采用如图5的序列.若用z表示不同层面的空间位置,在演化期结束,样品不同层面的演化时间为:t1=C\5(z-z0)(6)(6)式中z0为参考坐标,为第i个选择性脉冲的中心频率,其增量保持恒定为ΔO=|Oi+1-Oi|. 核自旋在XY平面上的相位为:φ=ν1\5t1,其中ν1为演化期的Larmor频率. 不考虑混合期,经过梯度采样后,核自旋相位可表示为:φ=φ+ν2t2+z\5γGa(t)dt(7)图4 绝对值谱: (a)未使用STA, (b)使用STA; 相位谱: (c)未使用STA, (d)使用STA. 所有的谱来自相同的实验数据[25]Fig.4 Spectra from iDH sequence: absolute-value spectra (a) without and (b) with STA, and phase-mode spectra, (c) without and (d) with STA. All the spectra are from the same experimental data[25]图5 单扫描2D NMR脉冲序列[26]Fig.5 Single-scan 2D NMR pulse sequence[26](7)式中ν2为梯度采样期的Larmor频率,γ为核的旋磁比. 设P(ν1,ν2,z)表示实验样品在z位置上演化期和采样期的Larmor频率分别为ν1和ν2的几率,I(ν1,ν2)表示实验样品在演化期和采样期Larmor频率分别为ν1和ν2的几率,令k=γGa(t)dt则最终采样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8)(8)式中P(ν1,ν2,z)=ρ(z)I(ν1,ν2),对(8)式沿k方向作傅里叶变换得到:(9)(9)式中与演化期和采样期的Larmor频率分别为ν1和ν2无直接关系,因此对S(z,t2)进行2D FT可得I(ν1,ν2). 单扫描快速采样方法的编码解码过程图解如图6. 图6 单扫描快速采样的编码解码过程[26]Fig.6 Encoding and decodingprocedure of the single-scan scheme[26]如果场的空间分布已知, B0的不均匀性能通过设计拥有相似空间分布的射频场补偿. 即在多维的单扫描实验方法中,控制与已知梯度场下的不同体素相关的射频场的相位来补偿静磁场的不均匀[27](如图7).而对于场的空间分布未知情况,可以通过与分子间零量子相干相似的方法通过追踪2个自旋粒子进动频率差来获得不均场下的高分辨谱[28-30]. 由于使用单扫描超快速采样方法,演化时间与采样时间都很短,信号在采样过程中几乎不受磁场不稳定性的影响.图7 (a) 理想磁场下空间编码的进动方式, (b) 空间不均匀性产生的相位扭曲, (c) 通过空间编码控制射频脉冲的相位来补偿不均匀性引起的失相[27]Fig.7 (a) Ideal magnetization winding created by a spatially encoded procedure, involving N1 selective pulses of duration Tp applied at an offset increment ΔO=|Oj-Oj+1|, (b) distortions induced by spatial inhomogeneities ΔB0 on the ideal spiral, and (c) reinstatement of the winding's ideality via appropriate phase shifts in the spatially encoding RF pulses[27]图8 (a) 离散编码, (b)连续幅度调制编码, (c) 实时相位调制编码, (d)恒时相位调制编码[32]Fig.8 (a) Discrete encoding, (b) amplitude-modulated spatial encoding, (c) real-time phase-modulated encoding, and (d) constant-time phase-modulated encoding[32]离散空间编码(如图8(a))单扫描快速采样方法极大地提高了2D谱和多维谱的采样速率,但该方法在选层时需要循环使用激发脉冲,频繁地开关梯度场,而且需要比较精确地计算射频脉冲的中心激发频率,对硬件要求较高,并且难以消除实验误差及其它因素对谱图质量的影响,特别是谱图中会出现一些实际不存在的“鬼峰”以及谱峰折叠现象. 为克服这些局限性, Pelupessy首先提出利用绝热脉冲代替离散编码的方法,连续一次性激发即可实现对样品的空间编码[30]. 目前利用绝热脉冲的空间编码方法主要有连续幅度调制空间编码方法(如图8(b))和连续相位调制空间编码方法(如图8(c)和(d)), 2种方法在不同的应用中又得到了具体的改进[31].2.2 实验验证Frydman小组使用空间编码单扫描快速实验方法在25 T的阻抗磁体下获取了高分辨率谱[5],实验使用的脉冲序列如图9.图9 用于空间编码单扫描快速实验的HSQC脉冲序列与一些参数[5]Fig.9 HSQC Sequence and parameters employed in the single-scan 2D acquisition[5] 为了验证该方法,采用的样品为富含13C的丙三醇水溶液,首先得到1H-13C 相关谱(图10(a)),对序列稍作修改该方法也可以得到同核1H-1H 谱(图10(b)). 该方法在间接维消除了场的不均匀不稳定效应,但是直接维仍然受到不均匀不稳定场的影响.图10 (a) 2D 1H-13C相关谱, (b) 2D同核1H-1H谱Fig.10 (a) 2D 1H-13C correlation results, and (b) 2D 1H-1H correlation resultsFrydman提出的这种方法需要先得到场的分布,然后设计编码脉冲的相位用来补偿场的不均匀性引起的失相[27]. 我们知道2个单量子相干的不同演化可以产生回波,这个回波的特点与零量子信号类似. 最近Pelupessy提出通过考察2个自旋粒子进动频率差的方法快速获得了不均匀场不稳定场下的高分辨谱[14]. 所用的序列如图11,它是把空间编码技术与Giraudeau等人提出的J-调制检测方法[33]相结合同时获得直接维和间接维的高分辨谱. 该方法至少能适用1.1 mT/cm的空间不均匀度与小于2 Hz时间不稳定度的磁场. 下面对该序列作简要介绍.图11 未知时空变化场下获取高分辨谱的脉冲序列[14]Fig.11 The pulse sequence to obtain high-resolution spectra in a single scan in theunknown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s[14]就像在二维单扫描实验中,化学位移需要编码梯度配合演化[26]. 假设S核与I核是一对同核自旋粒子. 在有梯度场下施加一个线性扫频绝热重聚脉冲作用于相干阶数为p=+1 (S核自旋跃迁中的一种)的相干核S+上时,相位为:φ1=α{Ωs+δω(r)+ΓE(r)}2(10)Ωs为自旋核S的化学位移,δω(r)=-γSB0(r)是由不均匀场B0引起的与空间相关(未知)频率,ΓE(r)=γSGEr是编码梯度GE={GExk,GEyi,GEzj}产生的(已知)频率,α=τad/Δωad是绝热反转脉冲的时间宽度τad与频率宽度Δωad的比值. 在第2个相同的脉冲和一个反向的梯度场共同作用,相位为:φ2=4α{Ωs+δω(r)}ΓE(r)(11)自旋-自旋偶合JIS使得相干从S+转移到相干阶数为p=-1的I-(该序列通过简单的π/2脉冲实现的). 如果不存在标量偶合,可以使用由分子间偶极相互作用产生的偶极退磁场[20,34]. 自旋在相干转移之后加了与之前相同的由脉冲和梯度场组成的模块. 该序列对平动扩散较不灵敏[35]. 先假设nE=1,在t3时的总相位为:该相位与由不均匀静磁场引起空间变化δω(r)无关,φ3可以通过一个解码梯度GD重聚,当解码梯度的强度是编码梯度的2nE+1倍时,即GD=(2nE+1)GE,在某一时间将会出现梯度回波,回波时间和自旋S和自旋I的频率差ΩS-ΩI成正比,与不均匀场δω(r)无关.最终脉冲序列得到采样前的相位为:为了验证该方法, Pelupessy分别对丙醇CH3cCH2bCH2aOH的氘代氯仿溶液(图12左边)与丁烯醇CH2b=CHaCH2cCH2dOH的氘代氯仿溶液(图12右边)进行实验. 通过在π脉冲后添加nD个带有解码梯度的重复单元,从一维扩展到二维,以便观察到一系列的自旋回波. 对回波串傅里叶变换会在第二维出现由于标量偶合作用产生的多重裂峰. 一维谱实验时间大概需要50 ms,而二维谱实验时间大约需要500 ms,最简单的一维谱实验只在第1个解码梯度下采样信号. 结果显示,该序列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高分辨谱.图12 (a)~(d)中的二维谱是丙醇CH3cCH2bCH2aOH(左边)和丁烯醇CH2b=CHaCH2cCH2dOH(右边)的绝对值谱. (a)和(c)是用传统单脉冲方法分别在均匀场和不均匀场下获得的一维谱, (b)和(d)是用图11的脉冲序列分别在均匀场和不均匀场下单次获得的二维谱[14]Fig.12 (a)~(d) Two-dimensional spectra, plotted in absolute-value mode, of propanol CH3cCH2bCH2aOH (left panels) and butenol CH2b=CHaCH2cCH2dOH (right panels), (a) and (c) 1D spectra acquired by conventional single pulse sequence in homogeneous and inhomogeneous B0 fields, respectively, (b) and (d) 2D spectra acquired by pulse sequence shown in Fig.11 in homogeneous and inhomogeneousB0 fields within a single scan, respectively[14]Pelupessy提出的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在较大的不均匀下获取高分辨,这得益于利用了2个自旋粒子的进动频率差,但是无法直接获得化学位移和J裂分的信息.3 基于反卷积技术3.1 基本原理在不均匀不稳定场下,磁场可以表达为:B(t)=B0+Bf(t)(14)最后得到的信号形式可以表示为:-i(Δwjt+φf(t)+φ0j)-t/T2j](15)(15)式中φf(t)=γBf(t′)dt′.图13 (a) 与FID同时测量得到感应电动势, (b) 根据(16)式得到的Bf(t), (c) 根据(17)式得到的φf(t), (d) 用30 T的磁体单次扫描得到的溴化钾中的79Br的FID信号与对应的FT谱, (e) 对应于(d)的补偿场得到的cos(φf(t)), (f) 对(d)信号进行去卷积后得到的信号与对应的FT谱, (g) 累加20个通过去卷积方法处理后的信号与相应FT谱, (h) 是累加20个未经过去卷积处理得到的信号[11]Fig.13 (a) IEF signal V(t) measured synchronously with the FID signal, (b) the corresponding field fluctuation Bf(t) calculated by Eq. (16), (c) the phase angle φf(t) by Eq.(17), (d) FID signals (i) of MAS NMR of 79Br in KBr measured with the hybrid magnet at 30 T and the corresponding FT spectra (ii), (e) Represents the compensation signal cos(φf(t)) fabricated from the IEF data shown in Fig.13(d), (f) Shows the deconvoluted signal from Fig.13(d), (g) and (h) Show the accumulated data of 20 deconvoluted and raw signals, respectively[11]通过在样品管附近加一个线圈检测感应电动势信号V(t),则可以得到场的变化情况Bf(t),有如下关系:(16)c是关于线圈的磁导率参数, m为线圈匝数, S为线圈面积(17)其中φf0=wf0τd、wf0=γBf0.由于参数c对每个实验都相同,因此可以通过多个实验最小化平均谱宽求解得到,之后由(16)式可以求解得到Bf0. 于是通过被检测的感应电动势对FID信号进行反卷积我们得到相位校正后的FID信号:3.2 实验验证2007年Iijima小组提出利用与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ree Induction Decay, FID)同时被检测的感应电动势做反卷积的计算方法[11].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Iijima检测溴化钾(KBr)样品中的79Br信号,同时检测了感应电动势信号,通过反卷积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到了高分辨谱图(如图13).另一种去卷积方法是通过测量2个NMR信号,其中1个为被观察核,另1个为参考核,利用参考核信号使目标NMR信号的波动效应得到反卷积. 2008年Iijima提出了用相位重建进行参考反卷积的改进方法[11],还有Gan小组也提出另一种对反卷积法的相位进行校正的改进方法[16].4 总结与展望在不均匀不稳定场下获取高分辨率谱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本文归纳总结了3种主要方法,并对相应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对应的实验验证.基于分子间零量子相干的方法可以保留磁化强度的信息,在投影谱中所有共振峰的相对峰面积几乎和常规1D谱相同,大部分的NMR谱信息,包括化学位移、峰的多重裂分模式、偶合常数、相对峰面积这些在常规1D谱中常用来分析表征分子结构的信息都可以得到,灵敏度较高,但时间较长,数据占用空间大,样品中需要一种高浓度核产生iZQC效应;基于空间编码单扫描的方法大大缩短实验时间,消除不均匀场的方式较多,可以通过相位补偿方法,也可以通过自旋相干转移的类零量子方法,它的缺点是不能直接得到J偶合裂分信息,信噪比较低,无法适用于不稳定度较大的情况,且谱宽受限制[26];而基于去卷积的方法可以直接得到一维谱,对样品的要求不严格,但对探头要求较高,并且需要添加线圈,数据处理方法较复杂.在不均匀不稳定场下,为了消除不稳定性的影响,间接维的时间一般较短,这使得间接维受到谱宽的限制,如何增加谱宽,更加快速的获取高分辨谱图,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生物化学体系如磁共振定域谱中的应用研究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不均匀场下不仅可以获取高分辨一维谱,也可以获取高分辨二维谱[36-38],但如何在不均匀不稳定场下获取高分辨2D谱也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Sakellariou D, Meriles C A, Pines A. Advances in ex-situ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J].C R Phys, 2004, 5(3): 337-347.[2] Eidmann G, Savelsberg R, Blümler P, et al. The NMR MOUSE, a mobile universal surface explorer [J]. J Magn Magn Series A, 1996, 122(1): 104-109.[3] Blumich B, Perlo J, Casanova F. Mobile single-sided NMR [J]. Prog Nucl Magn Reson Spectrosc, 2008, 52(4): 197-269.[4] Lin YY, Ahn S, Murali N, et al. High-resolution, >1 GHz NMR in unstable magneticfields [J]. Phys Rev Lett, 2000, 85(17): 3 732-3 735.[5] Shapira B, Shetty K, Brey W W, et al. Single-scan 2D NMR spectroscopy on a 25 T bitter magnet [J]. Chem Phys Lett, 2007, 442(46): 478-482.[6] Haase J, Kozlov M, Muller K H, et al. NMR in pulsed high magnetic fields at 1.3 GHz [J]. J Magn Magn Mater, 2005, 290: 438-441.[7] Haase J, Kozlov MB, Webb AG, et al. 2 GHz 1H NMR in pulsed magnets [J]. Solid State Nucl Magn Reson, 2005, 27(3): 206-208.[8] Katz-Brull R, Lenkinski R E. Frame-by-frame PRESS 1H MRS of the brain at 3 T: The effects of physiological motion [J]. Magn Reson Med, 2004, 51(1): 184-187.[9] Lin T, Sun H J, Chen Z,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motion-insensitive diffusion imaging based on the distant dipolar field effects [J]. Magn Reson Imaging, 2007, 25(10):1 409-1 416.[10] Kennedy S D, Zhong J. Diffusion measurements free of motion artifacts using intermolecular dipole-dipole interactions [J]. Magn Reson Med, 2004, 52(1): 1-6.[11] Iijima T, Takegoshi K, Hashi K, et al. High-resolution NMR with resistive and hybrid magnets: Deconvolution using a field-fluctuation signal [J]. J Magn Reson, 2007, 184(2): 258-262.[12] Sigmund E E, Mitrovic V F, Calder E S, et al. Inductive shielding of NMR phase noise [J]. J Magn Reson, 2002, 159(2): 190-194.[13] Lacey M E, Subramanian R, Olson D L, et al. High-resolution NMR spectroscopy of sample volumes from 1 nL to 10 μL [J]. Chem Rev, 1999, 99(10): 3 133-3 152.[14] Pelupessy P, Rennella E, Bodenhausen G. High-resolution NMR in magnetic fields with unknown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J]. Science, 2009, 324(5935): 1 693-1 697. [15] Iijima T, Takegoshi K. Compensation of effect of field instability by reference deconvolution with phase reconstruction [J]. J Magn Reson, 2008, 191(1): 128-134. [16] Gan Z, Kwak H T, Bird M, et al. High-field NMR using resistive and hybrid magnets [J]. J Magn Reson, 2008, 191(1): 135-140.[17] Warren W S, Richter W, Andreotti A, et al. Generation of impossible cross-peaks between bulk water and biomolecules in solution NMR[J]. Science, 1993, 262(5142): 2 005-2 009.[18] Jeener J.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classical” and the “Warren” approaches for the effects of long range dipolar couplings in liqui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J]. J Chem Phys, 2000, 112(11): 5 091-5 094.[19] Chen Z, Cai S H, Chen Z W, et al. Fast acquisition of high-resolution NMR spectra in inhomogeneous fields via intermolecular double-quantum coherences [J]. J Chem Phys, 2009, 130(8): 84 504-84 514.[20] Vathyam S, Lee S, Warren W S. Homogeneous NMR spectra in inhomogeneous fields [J]. Science, 1996, 272(5258): 92-96.[21] Chen Z, Chen Z W, Zhong J. High-resolution NMR spectra in inhomogeneous fields via IDEAL (Intermolecular Dipolar-Interaction Enhanced All Lines) method [J]. J Am Chem Soc, 2004, 126(2): 446-447.[22] Huang Y Q, Cai S H, Chen X, et al. Intermolecular single-quantum coherence sequences for high-resolution NMR spectra in inhomogeneous fields [J]. J Magn Reson, 2010, 203(1): 100-107.[23] Lin Y Q, Gu T L, Chen Z, et al. High-resolution MRS in the presence of field inhomogeneity via intermolecular double-quantum coherences on a 3 T whole-bodyscanner[J]. Magn Reson Med, 2010, 63(2): 303-311.[24] Peng L, Zheng Z Y, Huang Y Q, et al. High-resolution NMR spectra in inhomogeneous and unstable fields via three-pulse method[J]. Mol Phys, 2010, In press.[25] Lin M J, Chen X, Cai C B, et al. High-resolution MR spectroscopy in unstable fields via intermolecular zero-quantum coherences[J]. Phys Chem Chem Phys, 2010, 12: 6 014-6 020.[26] Frydman L, Lupulescu A, Scherf T.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single-scan two-dimensional NMR spectroscopy [J]. J Am Chem Soc, 2003, 125(30): 9 204-9 217.[27] Shapira B, Frydman L. Spatial encoding and the acquisition of high-resolution NMR spectra in inhomogeneous magnetic fields [J]. J Am Chem Soc, 2004, 126(23): 7 184-7 185.[28] Nagayama K, Wüthrich K, Ernst RR. Two-dimensional spin echo correlated spectroscopy (SECSY) for 1H NMR studies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79, 90(1): 305-311.[29] Wokaun A, Ernst R R. Selective detection of multiple quantum transitions in NMR by two-dimensional spectroscopy [J]. Chem Phys Lett, 1977, 52(3): 407-412.[30] Pelupessy P. Adiabatic single scan two-dimensional NMR spectrocopy [J]. J Am Chem Soc, 2003, 125(40): 12 345-12 350.[31] Wu C, Zhao MF, Cai S H, et al. Ultrafast 2D COSY with constant-time phase-modulated spatial encoding [J]. J Magn Reson, 2010, 204(1): 82-90.[32] Shrot Y, Frydman L. Spatial encoding strategies for ultrafast multi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J]. J Chem Phys, 2008, 128(5): 1 089-7 690.[33] Giraudeau P, Akoka S. A new detection scheme for ultrafast 2D J-resolved spectroscopy [J]. J Magn Reson, 2007, 186(2): 352-357.[34] Galiana G, Branca RT, Warren WS. Ultrafast intermolecular zero quantum spectroscopy [J]. J Am Chem Soc, 2005, 127(50): 17 574-17 575.[35] Giraudeau P, Akoka S. Sensitivity losses and line shape modifications due to molecular diffusion in continuous encoding ultrafast 2D NMR experiments [J]. J Magn Reson, 2008, 195(1): 9-16.[36] Huang Y Q, Cai S H, Lin Y Q, et al. An intermolecular single-quantum coherence detection scheme for high-resolution two-dimensional J-resolved spectroscopy in inhomogeneous fields [J]. Appl Spectrosc, 2010, 64(2): 235-240.[37] Huang Y Q, Chen X, Cai S H, et al. High-resolution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in inhomogeneous fields: New application of intermolecular zero-quantum coherences [J]. J Chem Phys, 2010, 132(13): 134 507-134 515.[38] Huang Y Q, Zhang W, Cai S H, et al. Homonuclear decoupled proton NMR spectra in modest to severe inhomogeneous fields via distant dipolar interactions [J]. Chem Phys Lett, 2010, 492(1-3): 174-178.。

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性质研究及其MRI应用的开题报告

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性质研究及其MRI应用的开题报告

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性质研究及其MRI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多量子相干性是一种特殊的量子态,在核磁共振成像(MRI)和核磁共振谱(NMR)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多量子相干性指的是多个原子核的自旋状态共同构成的量子态,它们之间的总自旋矢量合成为零。

多量子相干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核自旋相互作用,而且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精确的成像信息。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性质,以便更好地理解核自旋相互作用机制,并将这种特殊的量子态应用于MRI成像中,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和精度。

三、研究内容1. 多量子相干性的产生机制及性质探究: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深入探究分子中多量子相干性的形成机制和基本性质,比较不同条件下多量子相干性的变化。

2. 多量子相干性与MRI成像的关系:通过实验验证,探究多量子相干性在MRI成像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多量子相干性来提高MRI成像的清晰度和精度。

3. 多量子相干性在分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实验验证,探究多量子相干性在分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通过多量子相干性来获取更加精准的分子结构信息。

四、研究方法1. 理论分析:通过量子力学理论分析,揭示多量子相干性的基本机制和物理性质。

2. 实验验证:通过核磁共振实验,探究不同分子中多量子相干性的形成机制和基本性质,以及多量子相干性在MRI成像和分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3. 数据分析与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像处理,探究多量子相干性的变化规律,并研究其在MRI成像和分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深入理解分子中多量子相干性的形成机制和基本性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核自旋相互作用机制。

2. 探究多量子相干性在MRI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MRI成像的清晰度和精度。

3. 探究多量子相干性在分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有助于获得更加精准的分子结构信息。

六、研究进展本研究已经开始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MRI-原理

MRI-原理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物理教研室
拉莫(Lamor)公式
r B0 0
是磁共振基本公式,称拉莫(Lamor)公式,要求系统达 到共振时,激励射频场的频率ωr 必须与质子系统的共振频 率ω0 相同(ω0与共振核和磁场强度有关)。 B0为主磁场强度,单位Telsa 1 Telsa= 10,000 Gauss 约为地球磁场20,000倍
当场强为1.5T时,低能级的数目只比高能级多 8/2,000,000个,两个方向的净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净磁 化,或磁化矢量,所以磁化矢量是十分微弱。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物理教研室
射频脉冲激励
在主磁场作用的基础上,在XOY平面内的OX轴射出一个 射频场B1,为了使核系统能吸收射频场发出的能量,射频场
的能量 E必须与质子系统的能级差ΔE完全相等,E =ΔE
层,降低水分子运动速率,T1下降)
主磁场强度(B0越大,T1越大) 温度:温度上升,热运动加快有效弛豫频带
分子数减小, T1下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物理教研室
横向弛豫过程
又称:自旋-自旋弛豫。指90 脉冲终止后,Mxy由于磁
相互作用,导致逐渐衰减过程。
T2纵向弛豫时间:
等于Mz衰减过程中,衰减至最大值的37%所需要的时间。 是横向磁化矢量恢复
顺磁场排列原子的能量比逆磁场排列原子能量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物理教研室
原子核在外磁场中量化
质子处于主磁场B0中,氢核的磁矩就与主磁场发生相互作 用,而处一个稳定的状态,氢核不能随意取向,它的能量 是量化的:
E1 1 hB0 平行状态原子核: 2
反平行状态原子核: E 1 hB 2 0 2 能量差为 :
MRI图像对比
MR成像的高敏感性是基于健康组织与病理组织弛豫 时间常数 Tl 及 T2 的不同,并受质子密度、脉冲序列参数 (TR、TE)的影响。 通过调节TR和TE可以得到不同加权的图像,也可以通

量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量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量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一、引言量子技术是指应用量子力学中的规律来研究和开发新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量子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其中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量子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研究和发展情况。

二、量子计算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量子计算是利用量子纠缠、量子比特等特性,在计算机科学中运用量子力学原理来解决问题的技术。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量子计算可用于模拟生物发生、生物作用过程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研究。

例如,量子计算可用于预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稳定性,这对于发掘新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量子计算技术也可用于优化药物分子的动力学模拟,加速考察药品对生物体的影响。

三、量子通信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的相干性质实现加密通信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

在生物医学中,量子通信可用于保护患者的敏感数据安全,如患者的基因信息、疾病记录等。

量子通信技术可以避免传统加密方式常见的信息泄漏问题,从而实现更为可靠的信息交流。

四、量子成像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量子成像是一种对物体进行高精度测量的技术,它利用量子相干性质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量子成像技术可用于观察生物体内部的微观结构和动态进程。

例如,通过单光子成像技术可以观察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神经信号在脑内的传递。

同时,基于量子磁共振成像技术,医学工作者可以更为精确地观察患者的器官和组织,对疾病进行更为准确的检测和诊断。

五、量子生物学的发展量子生物学是应用量子理论和技术研究生命科学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量子生物学的研究重点包括量子力学与生命科学之间的关系、量子生物学的实验和应用、量子计算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等方面。

通过运用量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体内部的复杂机制、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从而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和思路。

六、结论总体而言,量子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量子多元宇宙算法的磁光成像增强

基于量子多元宇宙算法的磁光成像增强

基于量子多元宇宙算法的磁光成像增强
卢慧
【期刊名称】《激光与红外》
【年(卷),期】2022(52)12
【摘要】为了提高磁光成像增强效果,采用量子多元宇宙算法。

首先铁磁材料施加磁场时,磁场的N、S级产生的光强差别性使得磁光成像区域的亮度由暗到明逐渐变化,焊缝磁光成像的像素灰度值与焊缝亮度成正比;接着引导滤波减少磁畴区域对磁光成像的影响,atctan函数对磁光成像区域增强;最后给出了算法流程。

实验显示磁感应强度变化随着交变电压的增加而变大,霍尔探头离焊缝中心越远,则磁感应强度越小,磁感应强度在焊缝中心呈现对称分布,最小值在焊缝中心处,即磁场N级、S 级交接处;磁畴特性随低频交流电压增加表现越明显;本文算法使得磁光成像增强效果清晰,评价指标较优。

【总页数】9页(P1787-1795)
【作者】卢慧
【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456.7
【相关文献】
1.基于多宇宙并行量子遗传算法的非线性盲源分离算法研究
2.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图像增强中的研究磁
3.基于改进多元宇宙优化算法的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
跟踪4.基于动态宇宙算法的磁光成像增强研究5.高低语境文化理论视角下的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分辨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磁共振谱:为活体应用所做的技术改进的开题报告

高分辨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磁共振谱:为活体应用所做的技术改进的开题报告

高分辨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磁共振谱:为活体应用所做的技
术改进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磁共振技术已成为当今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常规的磁共振技术对于某些微小分子或细胞的检测效果较差,限制了其在活体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提高磁共振技术对于微小分子或细胞的检测能力,对于活体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和深远影响。

二、研究内容:
通过改进现有的磁共振技术,将高分辨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磁共振谱技术应用于活体中,以提高其对于微小分子或细胞的检测能力。

三、研究方法:
1. 针对现有磁共振技术的不足,采用基于平板回旋共振器的磁共振技术,提高磁场强度和稳定性,优化磁共振信号的获取。

2. 借助谱仪的识别和分析能力,对于不同的分子类型和细胞类型,分别建立相应的磁共振谱图谱,以提高分析效率和精度。

3. 利用高分辨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磁共振谱技术,获取微小分子或细胞的分子结构和组成信息。

四、预期成果:
1. 实现高分辨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磁共振谱技术应用于活体中,提高其对于微小分子或细胞的检测能力。

2. 建立相应的分子结构和组成信息分析库,提高分析效率和精度。

3. 推动磁共振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促进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提高。

以上为本文的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引起您们的关注和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其结构的各向异性也可以从这种成像图中显现出来 . 到[ ] 1 1 根据偶极场理论 [ ,对于各向同性的均匀样品 ,横向调制的偶极场仅为纵 向调 制时
的一半 ,也就是 ‖犌 犌 犌 狓‖和‖ 狕 ‖ 的 一半 .显 然 ,对 于 理 想 的 均 匀 介 质 ,其 狔 ‖ 都只是 ‖
ψ 值为零 .当样品不均匀时 ,在存 在 异 质 结 构 的 地 方 ψ 不 再 为 零 ,其 值 受 到 所 处 异 质 结 构的影响 .为此 ,以 ψ 作为成像的对比度可以 反 映 样 品 不 同 区 域 异 质 结 构 的 性 质 ,包 括
第 4 期 蔡聪波等 :基于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的矢量场磁共振成像模拟
3 9 5
在微米尺度范围探测三维空间中任意位置的组织结构 .因此 , D T I在外伤 、精神分裂症 、 多重硬化症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及在脑白质中通过跟踪神经纤维束来映射神经元连通性方 面的潜力受到重视 .尽管 D T I已在上述方面取得一些进展 ,但当组织结构的尺度处 于几 十微米到毫米量 级 时 ( 我 们 称 这 种 尺 度 的 组 织 结 构 为 中 等 尺 度 组 织 结 构, i n t e r m e d i a t e ) ,仍难以利用 D r e i m e s T I获得这些组织的结构信息 .为此 ,如果要让 MR I在生物医学 g [] 诊断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必须发展适合探测中等尺度组织结构的 MR I新技术 5 . 分子间多量子相 干 ( , 产生于核 i n t e r m o l e c u l a rM u l t i l eQ u a n t u mC o h e r e n c e i MQ C) p 自旋间的残留远程偶极 偶极相互耦合作用 .自从上世纪 9 0 年代 ,W a r r e n 小组发现 高极 化核自旋体系中 的 i MQ C 现 象 以 来 ,其 已 经 成 为 当 今 核 磁 共 振 领 域 的 一 个 研 究 热 点 . i MQ C 最吸引人的特性之一是它具有探测偶极相关距离内物质结构的能力 .如果核自旋 磁 旋比为 ,所施加的梯度场强度为 ,梯度场的作用时间为δ,那么偶极相关距离就可表示 / 为狉 π γ δ.通过施加不同强度 的 梯 度 场 ,可 以 在 相 当 大 的 范 围 内 对 偶 极 相 关 距 离 的 犵 d= 大小进行调制 ( 例如当梯度场强度 犵=0. / / 1T m~0. 0 1T m,作用时间δ=1. 2m s时 , 狉 d 的大小为 9 8μ m~9 8 0μ m) .最近 ,W a r r e n 利用偶 极 场 的 矢 量 性 质 ,提 出 了 利 用 简 单 的
摘 要 :对基于分子间多量子相干的矢量 场 成 像 进 行 了 系 统 的 模 拟 研 究 .模 拟 结 果 表 明 :这 类成像能够对几十微米量级的异质结构进行 成 像 ,并 较 好 地 抑 制 来 自 均 匀 介 质 的 信 号 .即 使 不存在梯度磁场情况下 ,通过相位循环该方法 亦 可 实 现 对 异 质 结 构 的 成 像 .这 将 有 助 于 开 拓 基于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成像的应用领域 ,深化对其成像机制的理解 . 关键词 :分子间多量子相干 ;矢量场 ;成像 ;模拟 中图分类号 : O 4 8 2. 5 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自从 1 9 7 3年 L a u t e r b u r首次在实验室中实现磁共振成像 ( M a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I m a g
1 ,MR ) 以来 ,MR i n I I已在医学 、生 物 、材 料 科 学 等 领 域 获 得 迅 速 发 展 和 广 泛 应 用 . g g ,MR ) 可以无创伤性地 研究 活体 MR I和磁共振波谱 ( M a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S e c t r o s c o S g p p y []
异质结构的方向信息 .这是将矢量场成像可能应用于组织中血管和纤维 束成 像的 物理 基 础.
2 模拟及讨论
由于分子间二量子相干 ( , 信号比 i n t e r m o l e c u l a rD o u b l eQ u a n t u mC o h e r e n c e i D Q C) 零量子相干 ( , ) 信号强 , 而且 i n t e r m o l e c u l a rZ e r oQ u a n t u mC o h e r e n c ei Z Q C i D Q C 信号产 生过程中可能混杂的其它相干阶信号如强的常规单量子信号较容 易 滤除 ,因此 本文 采用 如 图 1 所示的i ) D Q CC R A Z E D 序列 ( 狀=-2 .第一个射频脉冲的相位及采样的相位分别 和( 四 步 循 环 .模 拟 样 品 的 长 、宽 、高 分 别 约 为 3. 采用 ( 狓, -狓, - 狓, 狓, -狓, -狓) 7 7 狔, 狔) 和 轴 分割 为 mm、 3. 7 7mm 和 0. 9 4mm.为了模拟方便 ,我们将样品分别沿 狓、 狕 1 2 8 狔 × 1 2 8×1 2 8 个晶格 .模拟样品由一些紧密排列的仿真纤维束及其外围的物质 构成 .仿 真 的纤维束与周围物质在化学位移和磁化率方 面有 微小的 差异 .我 们假 设 :仿真 纤维 束 的 ,磁化密度 犕0 =0. / 化学位移为 Δ 3H z 0 3A m;周 围 物 质 的 化 学 位 移 为 零 ,磁 化 密 ω=2 度 犕0 =0. / ) 分别具有如图 2 箭头 所示 的 0 4A m.仿真纤维束在 3 个不同的区域内 ( b ~d ) 中不存在任何仿真纤维束 ,为均匀介质区域 .仿真纤维束的半径 约为 走向 ,而在区域 ( a 酷睿2 ,获 得 这 样 一 4 4mm.所有的模拟均在一台个人电脑上 进行 ( E 6 3 0 0, 2G B 内 存) 张经四步相位循环的模拟成像图大约需要 6 个小时 .在模拟中需要采 用第 五阶 龙格 - 库 特方法解方程 ( ) 1 .为了减少模 拟 所 需 的 时 间 ,我 们 在 远 程 偶 极 场 的 计 算 时 不 直 接 采 用 方程 ( ) 的全局积分公式 ,而是采用文献 [ ] 所报道的 k 空间变换方法 . 2 1 0-1 3 图 3 为模拟所得的成像图 ,其中图 3 ( ) 为传统的单量子 MR ( ) 为相关 a I图 ,图 3 b ~d ) 中 可 以 看 出 :传 统 的 单 梯度场分别沿 狓、 D Q C MR I图 .从 图 3( a 狔 和狕 方向所得到的i ) 均 表现 出 量子成像不能提供密集排列仿真纤维束走向的任何信息 ,所有 4 个区 域 ( a ~d 均匀样品的特性 .这主要是由于仿真纤维束 半 径 较 小 且 密 集 排 列 ,因 此 ,在 样 品 的 厚 度 范围内众多仿真纤维紧密排列所引起的平均化效果使每个区域内每个像素点强度值的变 化超出了图像的分辨能力 .而i MQ C 成像由于远程偶极场的方向性及其对微小 异质 结构 ) 可 以 看 出 :当 的敏感性 ,因 此对仿真纤 维束走向 具有独特 的方 向敏感性 .从图 3( b~d 相 关梯度场分别沿 狓、 狔 和狕 方向时 ,虽然从整体上看仍然较为模糊 ,但已经可以标识出 仿真纤维束的基本走向 .由于在图 3 ( ) 中区域 ( ) 均 表现出强的 信号 ,因此 ,在实 际 b a ~d 的组织成像中 ,纤维的信号很可能会被掩没 在 强 背 景 信 号 中 ,例 如 脂 肪 中 的 水 信 号 .图 ( ) 为通过 ‖犌 从图 3 ( ) 可以看出 ,该成像图细节 3 e 犌 犌 e 狕‖ - ‖ 狓‖-‖ 狔 ‖ 所获得的图像 . 部分明显增强 ,这些部分对应于已知仿真纤维 束区域及 其边界 ,它同 时还 展示 了该 区 域
( ) ( ) ( ) ( ) 犻 犻 犻 犻 ^ ^ ^ ( ) ( ) ( ) 犕狓 狉, 狋 狓 - 犕狔 狉, 狋 狕- 犕狕 狉, 狋 狕 ( ) ( ) 狔 犕0 ^ 犻 2 犻 ) , ( ) 狉, 狋 1 + + 犇T 犕 ( ( ) ( ) 犻 犻 ( ) ( ) 犜2 狉 犜1 狉 ^ ^ 这里^ 狓、 狕 分别为沿 3 个 正 交 坐 标 轴 方 向 的 单 位 矢 量 ; 狊为沿梯度场方向的单位矢 狔 和^ ^ ^ 量; 为在位置狉 处沿 ) 为在位置狉 处的不均匀背景场 犌( 狉) 犅( 狉, 狋 狊, 狊 方向的梯度场矢量 ; Δ ( ) ( ) ( ) 犻 犻 犻 矢量 ; 犇T 为第 种自旋核的自扩散系数 ; 犜1 和 犜2 分别 为第犻 种自 旋核 的 纵 向 弛 豫 时 ( ) ( ) ( ) 犻 犻 犼 间和横向弛豫时间 . ) ) 为第犼 犕 ( 狉, 0 =犕0 ^ 狕 为第犻 种自旋核的初始磁化矢量 ; 犅 狉, 狋 狉 ( ()

] 1 0 种自旋的辐射阻尼场 .方程 ( ) 中的远程偶极场项由下式给出 [ : 1 2 1-3 c o s θ 0 狉 狉 ′ 3 ^ )= μ [犕狕( ) ) ] , ( ) 犅d( 狉, 狋 犱 狉 ′ 狉 ′, 狋 狕- 犕 ( 狉 ′, 狋 2 3 3 4 2狘 狉-狉 ′狘 π 这里 μ 可以 看 ′处矢量与静磁场 方向的夹 角 .从方 程 ( 2) θ 0 为真空磁导率 , 狉 狉 ′ 为连接狉 和狉 出 ,远程偶极场不仅受磁化率分布的影响 ,同 时也 受不 同的磁化 调制 方向 的影 响 .W a r [] r e n 小组引入了一个用于表征成像样品微结构各向异性的量 5 :
] 5 经验公式获得无需重构而直接探测各向异性结构的方法 [ .虽然 以前已有 利用 远程 偶极 ] 6 ,但 W 场来获得微结构特性的报道 [ a r r e n的 方 法 是 第 一 次 利 用 远 程 偶 极 场 来 获 得 各 向 异性的微结构特征 ,并将之应用到生物组织中 纤维束的 走向进行成像 .这 种技 术可 用 于 [] [] [ ,] 探测传统 MR I和 D T I无法探测的微尺度 5 ,在肿瘤检测 7 、功能 MR I8 9 等方面具有诱 人的应用前景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矢量场成像 的性质 ,本 文对矢量场 成像 进行 了系 统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