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幼儿园老师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老师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幼儿园老师,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掌握生活技能,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是一些幼儿园老师可以采取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制定规则和计划制定规则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第一步。
老师可以与孩子们讨论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如安全规则,行为准则和习惯养成规则等,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自己的行为标准。
制定规则的过程可以让孩子们理解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参与到活动中来。
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参与讨论,以使规则更有意义和更受孩子们的喜爱。
制定计划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第二步。
老师可以与孩子们共同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时间表和目标,帮助他们根据计划规律生活和学习。
例如,计划中可以包括每日的日常清洁,包括打扫教室、洗手等活动,还可以设立一个“每日任务清单”,包括整理自己的书包、整理玩具等任务,帮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创造一个学习和生活环境丰富多彩的教室会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
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设置一些角色扮演和模仿的游戏,为孩子们提供大量的机会来练习和养成好习惯。
此外,有一个整洁、安全、有组织的教室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老师可以定期进行教室清洁、维护和布置,使孩子们了解如何保持某个环境良好和具有秩序性。
三、鼓励和赞扬鼓励和赞扬是帮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的关键。
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向孩子们传达积极的消息,赞扬他们的成就,以及认可他们注意到的行为,来激发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和动力。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突出他们优秀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缺点和错误,来帮助孩子成长。
鼓励和赞扬孩子可能会感到有点无论,但是这是构建自尊心和自尊感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促进他们终身发展的自信程度。
四、提供角色模型老师的角色模型对孩子的影响很深。
幼儿园老师可以作为一个榜样,利用他们的行为来帮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幼儿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家长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陪伴者,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指导者。
幼儿期是孩子形成习惯的重要阶段,正确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如何帮助幼儿园家长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
一、制定科学的生活作息孩子的身体发育需要良好的生活作息。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起床、用餐、学习、休息等生活计划,并坚持执行。
此外,家长也需要关注孩子的睡眠质量,提供优美宁静的睡眠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在生活作息方面,不仅需要规定孩子的日常时间计划,也需要与孩子协商、沟通,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让孩子懂得规划和平衡生活,塑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引导孩子学习坚持不懈的品质坚持不懈是习惯养成的重要关键。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孩子学习坚持不懈的品质:1. 关注孩子兴趣爱好,鼓励孩子持续学习和探索,让孩子明白兴趣和热情是坚持不懈的关键。
2. 确定孩子的学习目标,教授孩子如何制定可行的计划,鼓励孩子在达成目标和计划时坚持下去。
3. 适当的奖励与称赞也可以激励孩子继续坚持不懈地学习。
三、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自我调节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品质,同时也是较为困难的一部分。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1. 学会耐心倾听,了解孩子的需要和情境。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爱抚和鼓励,帮助孩子疏解焦虑情绪,稳定情感状态。
2. 适当时机鼓励孩子体验自我调节。
例如,给孩子提供一些自由选择权和负责任的任务,让孩子体验自己能够做出的正确决策。
3. 教育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在孩子感到不适或生气时,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学会如何正确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让孩子逐渐形成自我调节和情感管理的能力。
四、塑造积极向上的态度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帮助孩子在困难面前更加自信和坚强。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1. 陪伴孩子学习如何包容、宽容和乐观。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儿童发展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儿童发展良好的习惯1.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实施日常规则和例行活动,引导孩子们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每天上学前要穿好衣服,刷好牙,吃好早餐;上课要坐好,认真听讲,不发出嘈杂声;午休时要安静休息,不用嬉闹,等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参与制定规则等,增强孩子们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2. 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从日常教学中出发,帮助孩子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制定学习计划和规划,并引导孩子们有规律的做好学习,让孩子们掌握自学的方法和技巧,让孩子们养成学一点,问一点,思考一点,复习一点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可以在平日指导孩子如何独立自理。
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基本生活能力,从而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和愿望养成好习惯。
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在上厕所前洗手,不乱扔垃圾,让他们逐渐培养这样的好习惯。
4. 提升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对于艺术、音乐、运动或者其他特别的事物产生兴趣。
为了提升孩子们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可以分享、互动、激发孩子们兴致的活动。
这样孩子们可以逐渐形成积极的习惯,并对其爱、关注的事物进行保持。
5. 学会倾听孩子教师不仅要传授、指导,还要学会听孩子们的想法、心声。
教师应该多关注孩子留言簿、孩子们口中说的想法,与孩子们沟通交流,了解孩子们不好的习惯和要改变的习惯,然后将孩子想法转换成合适的行动计划,让孩子们逐渐改进他们不良的习惯。
总之,教师要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合作,因家长和教师都可以成为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引导者。
这也需要我们耐心、细心、体贴的陪伴孩子们成才。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篇1一、循循善诱,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
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
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
二、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
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
三、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四、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
幼儿通过游戏的活动过程,能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
五、老师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
六、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最近几年,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庭的重视,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有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只注重开发孩子的智力,却不注意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
这要求家庭和幼儿园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位.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篇2一、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讲究卫生,卫生习惯不好,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要常洗手,早晚刷牙,同时还要注意对孩子进行讲好公共卫生的.教育,让孩子养成不随手扔垃圾的习惯。
家长要尽量保持孩子的生活起居在所有时间里的一致性。
长期做下来,孩子自己也能学会独立按一贯的生活规律来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
一旦孩子习惯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那么时间观念就已内化成他自己的一种宝贵素质,自我意识的控制力与意志力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锻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如何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
如何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如何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幼儿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不仅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影响重大,而且对个性的形成也很有影响。
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培养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培养对孩子长大后习惯的养成有着巨大的作用。
因此,从孩子的成长经验中培养自我意识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经验包括鼓励孩子开口讲话,听取孩子的意见,给予孩子的自主权和选择的机会等。
让孩子尝试不同的事物,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是有价值的。
在养成良好的习惯方面,自我意识也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这样他们就会更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鼓励正面行为鼓励正面行为是孩子的一大动力。
当孩子表现出想要做什么好事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做。
例如,当他们表现出喜欢整理玩具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他们把玩具都放回原位,从而养成整洁的好习惯。
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家庭中制定一些规则,例如规定孩子必须每天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这样就可以鼓励孩子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
3.给予奖励当孩子完成一项好事时,我们可以给予他们一份奖励。
例如可以表扬和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或是给他们购买他们所喜欢的物品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会让孩子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更加自豪和满足。
同时,给予奖励应该特别注意不能超过孩子能够承受的范围,也不应该一以贯之。
4.采用模仿法模仿法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新的、有用的行为。
比如,有一天当孩子在家里看到家长自觉地扔垃圾并且清理完毕,孩子会觉得这是个好的行为,从而模仿这种行为。
幼儿会仿效父母做事,以此来实现行为的养成和增强孩子的认知能力。
5.坚持和重复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基本原则。
习惯需要坚持和重复,才能内化进孩子的生活中。
这就需要家长做到耐心和坚持做出规定,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任务,例如吃早餐、穿衣服等。
还可以在孩子睡觉前,帮孩子建立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表,让孩子每天都有规律地完成各项活动,并养成长期的自我控制能力。
如何引导幼儿园幼儿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引导幼儿园幼儿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园是孩子们初次接触学习的重要场所,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将探讨如何引导幼儿园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基础。
首先,教室要保持整洁有序,避免杂物乱堆乱放。
其次,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设置一些学习区域,如阅读角、手工制作区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2. 培养良好的作息规律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制定固定的起床、就餐、午休和睡觉时间,并坚持执行。
此外,还可以合理安排时间,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休息、玩耍和学习,避免过度疲劳或者无聊。
3. 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幼儿习惯性地对待学习,需要培养他们的积极主动态度。
我们可以通过赞扬和鼓励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设立小目标并奖励幼儿的努力和成就。
此外,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学习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定学习目标:帮助幼儿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如何学习。
- 制定学习计划:教导幼儿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分配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 培养专注力:通过各种活动,如游戏、绘画等,引导幼儿专注于当前的任务,培养他们的专注力。
- 培养坚持力:鼓励幼儿面对困难时,坚持下来,不放弃,从而培养他们的坚持力和毅力。
- 养成复习习惯:引导幼儿定期复习已学内容,巩固知识,提高记忆力。
5.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好学习习惯家庭和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良好的家校合作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
学校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分享幼儿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家庭作业和学习指导。
家长可以配合学校的工作,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及时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并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10个有效方法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10个有效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成功非常重要。
以下是十个有效方法,可以帮助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1.以身作则。
孩子们往往模仿父母和家人的行为。
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展示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保持整洁和有条理,遵守时间规划,做事认真和负责等。
通过自己的表率,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培养起良好的习惯。
2.建立日常例行公事。
制定一份家庭日常任务清单,让孩子每天完成固定的家务,如整理书包,洗碗,搬运垃圾等。
通过让孩子参与家务,他们会学会负责和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
3.设定目标和奖励制度。
与孩子一起设定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
例如,如果孩子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可以给予他们额外的自由时间或者一个小礼物。
奖励制度可以增加孩子完成任务的动力,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4.培养运动和健康的习惯。
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户外运动。
运动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自信心。
同时,要给孩子提供均衡营养的食物,教育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5.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
教育孩子如何有效地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良好的沟通习惯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与人交流,并且在学校和社交场合中更加自信和成功。
6.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鼓励孩子每天阅读一定时间的书籍,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读物。
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阅读习惯。
7.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教育孩子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鼓励他们制定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学会合理规划和分配时间。
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能够帮助孩子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的习惯。
8.培养节俭和理财习惯。
教育孩子如何节约和理财是很重要的教育内容。
给孩子一定的零用钱,并教他们如何合理利用和储存钱财。
鼓励孩子自己为自己的愿望存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习惯。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惯对他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惯。
下面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可帮助家长在教育孩子养成好惯方面取得成功。
1. 树立榜样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他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因此,我们需要自己先养成良好的惯,例如准时、有纪律性地完成任务,尊重他人等。
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并模仿这些惯。
2. 设立明确的规则为孩子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帮助他们理解什么是好惯,什么是不好的惯。
规则应该简单明了,并且适合孩子的年龄和发展水平。
确保规则可以被孩子理解和遵守。
3. 奖励和赞扬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惯时,我们应该及时给予奖励和赞扬。
这可以是一个小小的奖品,一句鼓励的话语,或者是家庭活动的特殊待遇。
奖励和赞扬能够激励孩子继续保持好惯,并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 培养自律能力帮助孩子培养自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制定计划和时间表的方式,帮助他们管理时间,并按时完成任务。
同时,鼓励孩子自己做出决策,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5. 建立良好的日常惯教育孩子养成好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贯彻执行。
例如,每天定时睡觉和起床,保持良好的卫生惯,饮食均衡等。
这些日常惯的养成会使孩子在成长中受益终生。
6. 沟通和倾听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
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问题,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接受和遵守好惯。
7. 坚持和耐心教育孩子养成好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坚持和耐心。
不要期望孩子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持续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逐渐养成好惯。
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成长和改变。
通过以上策略,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惯。
记住,教育孩子养成好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的付出和引导。
相信在家庭的呵护下,孩子们可以成为惯良好的人,并在未来取得成功。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在规律作息习惯、自主自立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勤俭节约习惯、运动健康习惯、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习惯等方面,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建议。
1. 规律作息习惯: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家长可以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尽力遵守。
让孩子每天都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这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
同时,合理安排学习和活动时间,使孩子能够有规律地度过一天。
2. 自主自立习惯:培养孩子的自主自立习惯,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任务,例如整理房间、完成作业等,并鼓励他们独立完成。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自主意识,学会自我管理。
3. 文明礼貌习惯:家庭是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最好场所。
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榜样。
同时,要教育孩子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学会谦让和分享。
例如,与人交往时使用礼貌用语,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等。
4. 勤俭节约习惯: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不浪费食物,不浪费时间。
让孩子知道一切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和节约。
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家庭理财计划,了解金钱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理财能力。
5. 运动健康习惯:让孩子养成运动健康的好习惯,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带头参加体育活动。
可以安排每天一定的运动时间,如晨跑、游泳、瑜伽等,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同时,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减少生病几率。
6. 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习惯对其一生都有影响。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并监督他们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复习错题,寻找解决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为孩子的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7. 独立思考习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
幼儿园小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幼儿园小班是孩子们进入学前教育的第一步,养成好习惯十分重要。
在这个阶段,家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需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下是一些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方法:一、建立正确的家庭氛围1.家庭环境:让孩子居住的环境整洁、卫生,维持干净、舒适的卫生环境,让孩子明白生活需要保持整洁。
2.父母的言行举止: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要言行一致,做到有始有终,不断地取得胜利,不断地提高道德水平。
做到讲究卫生、尊重他人、讲究礼貌等良好习惯,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3.适时的表扬和惩罚:适时地赞美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和荣誉,这对他们日后的成长非常有益;如果孩子犯了错误,父母要适当地惩罚和引导,然后记得赞美他们的正确行为,鼓励他们继续发扬其正确的行为。
二、教孩子形成好习惯1.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教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些好习惯,如做事情有序、及时归还玩具、勤洗手、少吃零食等。
2.自律和自控:教孩子要自律,养成自己定时洗手、刷牙、睡觉等习惯,培养自控力,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做到有始有终。
这些习惯也有助于他们正确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3.培养阅读习惯:鼓励孩子多读书,带他们去图书馆,努力让他们爱上书本。
多读书的好处可以帮助孩子开拓视野、增强想象力、丰富知识储备,同时也可以在撤入自我世界时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养成休闲读书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三、与孩子进行沟通1.情感的表达: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关爱,需要父母的支持和诉说,父母需要给孩子足够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信任。
2.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注意倾听他们的声音,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
四、正确的奖励和惩罚方式1.奖励可以是表扬、小礼物或活动计划等,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嘈杂,而要关注于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感到被重视和认可。
2.惩罚应该是适量、及时、恰当的行为,让孩子认识到犯错的代价,但一定不要给孩子的身心造成损害。
如何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礼仪
如何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礼仪在幼儿教育中,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习惯和礼仪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增强社交能力,并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礼仪。
一、树立身教榜样身教是幼儿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作为家长或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孩子们的良好榜样。
我们应该主动维护社交礼仪,在与孩子互动中始终保持耐心和亲切。
通过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和礼仪。
二、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标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依靠规则和标准来引导行为。
为了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礼仪,我们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标准,并确保幼儿清楚了解这些规则和标准。
例如,我们可以规定幼儿在用餐时要说“请”和“谢谢”,起床时要整理床铺等。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他们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让他们明白何为正确的行为标准。
三、提供积极的激励和奖励幼儿在养成良好习惯和礼仪过程中,需要得到积极的激励和奖励。
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来加强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并坚持好习惯的乐趣。
另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奖励机制,例如制作星星卡,在幼儿表现良好时给予相应的星星奖励,一定数量的星星可以兑换一份小礼物。
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又能让他们明白好习惯和礼仪的重要性。
四、建立日常习惯的养成计划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耐心。
我们可以为幼儿制定一份日常习惯的养成计划,明确列出他们需要培养的各项习惯,并设置每天、每周或每月的目标。
例如,我们可以要求幼儿每天定时整理自己的玩具、每周定时参加公益活动、每月定时探望长辈等。
通过这样有序的计划,幼儿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觉性和执行力。
五、鼓励幼儿参与社交活动参与社交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礼仪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活动,让幼儿互相交流和合作。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教导幼儿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懂得尊重他人,讲究礼貌和谦和。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还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正面激励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正面激励,鼓励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当幼儿表现稳定、友爱、独立等良好行为时,家长可以用语言和行动表扬孩子,并适当地给予小奖励。
这样可以让幼儿形成“有好行为就会得到奖励”的认知,让其对良好的行为习惯产生自信和兴趣。
二、示范引导第二种方法是通过示范引导,教导幼儿如何正确行为。
示范交流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能够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长可以把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自己行为的模板,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对自己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视和强调。
这样能够让孩子知道合理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鼓励创造第三种方法是鼓励幼儿创造自己的行为习惯。
孩子每一个小动作和思维都可以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家长可以通过给予孩子自由的创造空间,鼓励孩子形成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个性的良好行为习惯。
比如,家长可以通过教授绘画、手工、音乐等艺术方面的技能,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孩子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及时纠正第四种方法是及时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
家长应该及时对幼儿发生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纠正,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也要告诉幼儿正确的做法。
在纠正过程中,家长应该注意方法、态度,不要过分严厉,有耐心地帮助幼儿改正错误的行为习惯。
五、借助故事第五种方法是借助故事来教育孩子。
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合理好行为习惯。
比如,儿童故事中有很多寓言故事,通过寓言来引导幼儿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通过叙事模式了解做人的道理。
六、建立规矩第六种方法是建立家规,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建立家规需要家长与孩子充分沟通,制定出符合孩子年龄、性格、需求的行为规定和制度,让孩子知道家中的规矩,开始适当地学会自我规范和约束。
幼儿园阶段孩子好习惯养成
幼儿园阶段孩子好习惯养成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以下是一些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建议:
1. 建立日常规律:为孩子制定一个固定的日常时间表,包括起床、吃饭、睡觉等活动。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导孩子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等卫生习惯,并定期提醒和监督他们的执行情况。
3. 培养整理和清洁习惯:教导孩子保持自己的个人物品整洁有序,如玩具、书籍等。
同时,鼓励他们参与家务活动,如整理房间、帮助打扫桌子等。
4.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导孩子选择健康的食物,鼓励他们多吃水果、蔬菜和均衡的饮食。
同时,避免给孩子过多的零食和垃圾食品。
5. 培养社交礼仪:教导孩子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包括尊重他人、分享、说谢谢和对不起等。
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如合作游戏和小组讨论。
6.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提问等。
同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和表扬,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力。
7. 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导孩子保护环境,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鼓励他们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
重要的是,作为家长和教育者,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榜样,以身作则,积极地与他们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1/ 1。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10个策略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10个策略孩子的习惯对其成长和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习惯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业和人际关系成果。
以下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10个策略。
1.给孩子树立榜样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
我们的行为对孩子影响深远,所以我们要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习惯。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讲礼貌,我们首先要对别人保持礼貌;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爱读书,我们首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2.设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给孩子设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帮助他们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和合适的。
这些规则和期望可以包括完成家庭作业、按时睡觉、保持整洁等。
将这些规则写下来,让孩子能够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行动。
3.建立良好的日常例行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需要一个良好的例行习惯。
例如,每天早上起床后刷牙、洗脸、更衣等。
这些例行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一定的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
4.让孩子参与制定目标和计划让孩子参与制定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这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同时,我们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这些目标。
例如,如果孩子希望提高数学成绩,我们可以制定学习计划,并定期查看孩子的进展。
5.表达肯定和鼓励当孩子展示良好习惯和行为时,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肯定和鼓励可以增强孩子自信心和动力,激励他们坚持下去。
例如,当孩子完成作业后,我们可以夸奖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6.建立奖励机制建立一个奖励机制,激励孩子积极展示良好的习惯。
奖励可以是一件小礼物、额外的游戏时间或特殊的活动。
这会让孩子感到成就感,从而更加努力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7.督促和监督培养习惯需要持续的督促和监督。
我们要定期检查孩子的习惯是否得到保持和改善。
如果发现孩子有退步,我们要及时采取行动,以防止坏习惯形成。
8.创造适应孩子特点的环境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我们要创造适应他们的环境。
例如,对于喜欢收纳整洁的孩子,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整洁的书桌和收纳盒。
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
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是每个家长都应该面对的任务,因为良好的习惯能够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给他们带来很多好处。
良好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如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积极的行为和良好的心态等等。
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家庭环境是孩子赖以生存的根基。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有一致的思想,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人生观。
要让孩子在相对稳定和安静的环境中成长,避免给孩子造成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培养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孩子一生中最主要的习惯之一,因为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进而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认真学习和耐心教育,在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家长可以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励孩子继续前进。
三、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父母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规律的作息时间,有节制的饮食习惯等等。
这样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从而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需要耐心和时间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和父母的持续努力,家长需要提供良好的示范,并持续不断地引导孩子。
同时,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变化,情绪和现实环境的影响,有建设性地引导孩子。
总之,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家庭和父母的共同努力,家庭和学校的教育都很重要。
父母除了提供良好的示范外,还要认真研究儿童心理学,理解孩子的需求,并从小建立孩子的自信和自主意识。
这样,孩子勇于追求健康、积极、有益的行为习惯,最终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人。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引言:良好的日常习惯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还能为他们的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和支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帮助家长和教师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
第一节:树立榜样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首先我们需要树立榜样。
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自己先行遵守良好的习惯。
当孩子看到我们认真刷牙、按时作息、保持整洁等行为,会更容易模仿并接受这种习惯。
第二节: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时间管理是培养良好日常习惯的关键。
幼儿时期正是时间管理能力的关键时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1. 制定规划表:帮助幼儿制定一份每日的规划表,包括起床、用餐、学习、游戏和休息等时间段。
通过规划能够让幼儿更有自觉地掌控时间,不致于玩耍过度或拖延学习。
2. 定时提醒:利用闹钟或者定时器提醒幼儿按时完成各项活动,比如起床、刷牙、洗手等。
这样的定时提醒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定时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3. 打造时间管理游戏:将时间管理变成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比如设置一个计时器挑战自己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或者让他们尝试甜品制作,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这样的游戏化方式能够使时间管理变得更加有趣,增强他们的执行力和时间观念。
第三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幼儿的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点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1. 日常个人卫生:教导幼儿正确刷牙、洗手的方法,并坚持督促执行。
可以通过故事、歌曲等方式进行趣味教育和记忆。
2. 饮食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提供均衡的营养餐,并定期关注他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
鼓励他们尝试各种食物,增加膳食多样性。
3. 归位习惯:教导幼儿将玩具、书籍、衣物等物品归位,养成整理整齐的好习惯。
可以将整理变成游戏,比如设立收纳比赛,让幼儿争取整理最整洁最快的奖励。
4. 定期作息: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良好的习惯对于他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成良好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因此,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重视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以身作则家长和教师是幼儿最重要的榜样,他们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行为习惯。
因此,家长和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做一个值得幼儿学习的榜样。
比如,家长可以养成定时整理家务、保持卫生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展现出认真负责、热爱工作的态度,这样幼儿会在模仿中潜移默化地学会这些良好习惯。
2. 制定明确规则制定明确的规则对于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一些简单清晰的规则,比如每天按时起床、吃饭时不挑食、睡前刷牙洗脸等。
规则要求简单易懂,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同时要有一定的约束力和执行力,让幼儿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3. 培养自律意识自律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家长和教师应该帮助幼儿培养自律意识。
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来激励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比如完成任务后给予表扬或小礼物。
同时,也要让幼儿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引导他们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轻易受外界诱惑影响。
4. 耐心引导和正面激励在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和正面激励。
当幼儿出现不良习惯时,不要采取严厉批评或体罚的方式,而是要耐心解释原因,并给予正确引导。
同时,在幼儿表现出良好习惯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积极行为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5. 创造良好环境良好的环境对于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同样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环境、营造氛围来引导幼儿形成良好习惯。
比如,在家里设置专门的学习角落或整理玩具区域,让幼儿养成整理物品、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在学校里设置规范的作息时间和活动安排,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等。
结语总之,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教师如何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引言习惯是一种我们无意识中做的事情,但它却能影响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儿童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经历和发展往往会影响儿童的习惯养成。
教师在幼儿园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为今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原则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以下原则:1.耐心而温和。
教师要以耐心温和的态度对待儿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2.注重身体接触。
幼儿喜欢亲密接触,教师可以通过身体接触来给予儿童温暖,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3.褒奖而不是惩罚。
教师应该谴责不良行为,但应当以褒奖为主,鼓励孩子重视好的习惯。
三、方法以下是教师可以使用的方法来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1.建立日常例行事项。
例行事项可以提醒儿童做一些必要的事情,比如说洗手、刷牙、整理玩具等。
教师要引导儿童按时完成这些任务,以形成习惯。
2.以身作则。
教师是儿童的榜样,在幼儿园里,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养成好的习惯。
教师可以藏一颗巧克力在口袋里,不去吃,让儿童知道他们控制住了自己的欲望。
3.培养好的能力。
孩子在幼儿园里可以培养一些好的能力,如做事耐心、团队合作、独立思考等。
这些能力也能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的习惯。
4.开展有趣的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游戏和故事等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说,在圣诞节期间,教师可以鼓励儿童写感谢短信来表达家人或朋友的感激之情。
5.用Pictures of Success激励。
Pictures of Success 是一种激励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的方法,教师可以在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的时候给他们拍照,并在墙上展示出来。
四、常见的良好习惯以下是一些教师可以教授儿童的良好习惯:1.整理玩具。
教师可以鼓励儿童在玩具时间结束后整理玩具。
儿童应该学会如何去放置玩具以及把玩具放回原位。
2.洗手。
教师可以带领儿童学习在吃饭、上厕所、玩泥沙后洗手,并要让他们理解这是一种健康习惯。
如何引导幼儿园幼儿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何引导幼儿园幼儿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导言:幼儿期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自律自立的重要条件。
本文将探讨如何引导幼儿园幼儿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培养规律的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幼儿掌握规律的作息习惯:1. 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向幼儿和家长明确传达。
例如,早上准时起床、午休时间、晚上规定的睡眠时间等。
2. 提供安静的午休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午休环境,确保他们能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来恢复体力。
3. 培养规律的饮食习惯:饮食规律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可以提供均衡的餐食,并引导幼儿养成定时定量、咀嚼慢慢、饮食有序的良好饮食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能够帮助幼儿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清洁,避免疾病传播。
以下是一些培养幼儿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方法:1. 手卫生教育:教育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时机,如上厕所后、进食前等。
同时,提供洗手设施和清洁用品,供幼儿使用。
2. 培养刷牙习惯:教育幼儿定期刷牙,提供适合幼儿使用的牙刷和牙膏。
同时,通过唱歌、刷牙故事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刷牙兴趣。
3. 身体清洁:教育幼儿每天洗脸、洗手、洗脚等基本清洁习惯,包括正确使用肥皂、毛巾等清洁用品。
三、培养整理物品的习惯培养幼儿整理物品的习惯能够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以下是一些建立整理物品习惯的方法:1. 教育幼儿保持环境整洁:教育幼儿有意识地保持教室、玩具区等环境的整洁,比如将玩具放回原处、用过的纸张放入垃圾桶等。
2. 摆放个人物品:教育幼儿将个人物品有序地摆放在规定的位置,如书包、衣物、鞋子等。
3. 鼓励幼儿参与卫生打扫: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卫生保持中,培养他们对环境负责的意识。
四、培养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习惯友好相处的习惯是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的重要环节。
如何帮助幼儿发展良好的习惯
如何帮助幼儿发展良好的习惯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习惯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责任感和积极的态度,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幼儿时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本文将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睡眠、个人卫生、学习等方面探讨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饮食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师在幼儿的饮食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规律饮食:制定稳定的饮食时间表,保证每天定时进食,不吃零食取而代之。
2. 营养均衡: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并注重食物的色彩搭配。
3. 慢慢咀嚼:教导幼儿细嚼慢咽,不要匆忙进食。
4. 健康饮品:鼓励幼儿多喝水,避免过量摄入含糖饮料。
二、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大脑发育。
以下是一些培养幼儿良好睡眠习惯的建议:1. 定期作息:确保幼儿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制定固定的就寝时间和起床时间。
2. 舒适环境:为幼儿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睡眠环境,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3. 睡前准备:建立固定的睡前准备活动,如洗漱、听故事等,有助于放松幼儿的身心。
三、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幼儿的健康和社交交往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洗手习惯:教导幼儿养成经常洗手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在进食、接触脏物后。
2. 牙齿清洁:指导幼儿正确刷洗牙齿,养成刷牙的良好习惯。
3. 身体清洁:鼓励幼儿养成每天洗澡、换洗衣服和勤换内衣内裤的良好习惯。
四、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学习成绩优秀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一些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建议:1. 定时学习:为幼儿制定规律的学习时间,保证每天都有一定的学习时间,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监督辅导:家长和教师应该对幼儿的学习进行监督和辅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和策略勤丰镇小学余绍武幼儿时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该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的生活及各项活动中去。
”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个条件下的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
习惯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
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和环境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了就不大容易改变的,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却比较困难。
不少家长为孩子种种不良习惯十分烦恼,在教育上感到困惑,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孩子的早期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然而今天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我们的家长们,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帮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生发展的习惯,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并帮助幼儿在关键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一、遵循科学的原则在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地特点,我们可以遵循以下6个基本原则:(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著名家庭教育家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因为这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开端。
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中没有抓住“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二)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目前教师都认识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作用,注重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成人不断的激励和表现。
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作为家长应适时、适当的给与表扬和鼓励,是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悦感,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反之,如果发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家长可以适当采取说教措施,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确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从而改掉不良习惯。
另外,鼓励和表扬是一种强化良好习惯的好方法。
孩子们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
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
”只要是有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幼儿给贴上小红花以示鼓励,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
“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教育如同栽花,没有规律地浇水、松土只能让花朵枯萎,而按照生长,有规律的培育则会鲜花茂盛。
因此,成人十分有必要放下成人的架子,抛弃成人的作风,成为孩子的朋友,让沟通成为一种习惯。
(三)恰到好处的发挥成人的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
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下和帮助下形成的。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幼儿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幼儿园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引导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如:教师自觉地拾起一片废纸,上楼梯时左上右下,说话时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的,长期坚持,孩子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家长和教师要有坚决的态度在孩子面前,家长和教师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会受到影响,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前后一致,如:宝贝今天在桌子旁吃饭,明天坐在台阶上吃饭,后天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我们怎能帮助宝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五)要有默契的合作,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如果教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孩子家长对孩子要求不严格,或者是今天严格,明天放松。
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要是父母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成人之间态度的不一致极大地阻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很多家庭中存在着老一辈(爷爷奶奶等)溺爱孩子,往往和父母及教师的要求相悖,从而给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了很多障碍,另外还应该注意家长和老师之间的默契配合。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果教师不和家长团结协作,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要在相互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积极的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的,通过双方密切合作和共同的努力,以帮助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对幼儿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如:有一次开家长会,一位家长跟我说:“我家的诚诚快把我气死了,天天都有人跟我告状。
”接着这位家长向我讲述了孩子怎么和领居小朋友打架,拿玩具打伤同伴,用嘴巴要小朋友,这位家长非常苦恼地说:“我害怕孩子出去玩了,害怕又有人来找我告状,打他,骂他,可孩子怎么就不该呀”?这位家长的苦恼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是,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要比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难的多,家长应该从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开始,对孩子来说,情绪是行动的动力,孩子喜欢别人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孩子情感上接受不了,那么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再就是加上家长的冷眼、厌恶甚至是打骂会更加激起孩子的不良情绪,产生“破罐子破摔”,甚至还会做出新的不良行为,但这样的孩子有时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想改正的愿望,希望得到家长的表扬和鼓励,但做起来要费很大的力气。
因为不良的行为往往会不自觉的表现出来,而好的行为则要十分自觉,必须克制自己的需求,这种抑制力要经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时孩子往往表现的不会那么自然、轻松。
如果家长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孩子的想法给予鼓励支持再加以耐心地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另外,家长还应该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实践好的行为。
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绝对不能“一曝十寒”。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加强家园沟通,还应该有比家庭更为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和策略,保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幼儿园要建立一日常规,进行系列化教育。
3--6岁的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因为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
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该做到的,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了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幼儿要双手搬凳子,不能趴着睡,饭后主动收拾餐具,垃圾要丢到垃圾桶里等。
如平时,我们还要要求幼儿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育。
午睡后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衣服,翻好衣领。
我们还要教育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也要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并且一定要做好”。
我们注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
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观察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应该与家庭团结合作,为了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今天我们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非常困难的,其实最大的困难时孩子的家长,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
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我们是带着很多不良习惯长大的,“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进行系统的幼儿德育理论学习,通过家园联系手册以书面形式每星期联系,有什么事随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幼儿在园和在家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还通过亲子活动,家园共育等活动,让家长观看、了解、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使家长自觉,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
(三)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权力和参与,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
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孩子,大家就会更喜欢我。
(四)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在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父母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又准备的环境中耐心地培养,使孩子的一举一动逐渐想良好的行为发展。
父母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的接受。
三、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步骤(一)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根据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故事中的人物特征来认识行为的好坏,了解成人的态度,多以正面的形象来使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时不好的,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二)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定家规、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一定要发动大家以及父母、老师都参与。
要一个一个的制定培养目标,两个月培养一个习惯,一个新习惯,这都是非常好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幼儿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家规、班规,并且去追求这些目标。
(三)进行榜样教育身边的成人是幼儿的榜样,包括家长、教师、也包括小朋友。
教师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以身作则,同时要约束周围的人,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幼儿,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用各种教育行动进行榜样教育,如:讲故事、情景表演等等。
(四)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习惯培养有很多技术手段可以尝试,但是有一条,一个行为的出现一定要训练一个月以上,而且还要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等等。
这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
(五)要及时评估,及时表扬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及时的评价能够强化教育效果,如果没有及时的评估和表扬,行为规范的制定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摆设,只有及时的评价,才能够使幼儿将行为逐渐地形成习惯,达到预期制定规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