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对抗实验指导书
雷达对抗实验报告
雷达对抗实验报告雷达对抗实验报告一、引言雷达技术是现代军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具有远距离、高精度、快速反应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导航、目标跟踪等领域。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雷达对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本实验旨在探究雷达对抗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对雷达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2. 掌握常用的雷达对抗技术;3. 分析雷达对抗技术对雷达系统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研究雷达系统的原理和结构;2. 设计并搭建仿真实验平台;3. 使用干扰源和干扰手段对雷达系统进行干扰;4. 分析干扰前后雷达系统的性能差异。
四、实验过程1. 研究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雷达系统主要由发射机、接收机、天线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发射机产生脉冲信号并通过天线发射出去,信号经目标反射后由天线接收并送入接收机,接收机对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最终通过信号处理器得到目标信息。
2. 设计并搭建仿真实验平台根据实验需求,我们搭建了一个基于软件的雷达仿真系统。
该系统包括一个模拟雷达系统和一个干扰源。
模拟雷达系统能够模拟真实雷达的工作过程,干扰源则用于产生各种干扰信号。
3. 使用干扰源和干扰手段对雷达系统进行干扰我们使用了多种干扰手段对雷达系统进行干扰,包括噪声干扰、频率偏移干扰、多普勒频移干扰等。
通过改变干扰源的参数,我们模拟了不同程度的干扰情况。
4. 分析干扰前后雷达系统的性能差异我们记录了干扰前后雷达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目标探测率、定位精度等。
通过对比数据,我们得出了干扰对雷达系统性能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我们观察到,在干扰源干扰下,雷达系统的目标探测率明显下降,定位精度也受到影响。
特别是在强噪声干扰下,雷达系统几乎无法正常工作。
而频率偏移干扰和多普勒频移干扰对雷达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会造成一定的误差。
六、结论雷达对抗技术对雷达系统的影响十分显著。
在实验中,我们验证了噪声干扰对雷达系统的破坏性,同时也发现了其他干扰手段对雷达系统的影响。
雷达操作与应用实训指导书
雷达操作与应用目录雷达操作与应用评估规范第一章雷达基本操作与设置第二章雷达观测、定位第三章雷达导航第四章雷达人工标绘第五章雷达自动标绘第六章 AIS报告目标第七章试操船雷达操作与应用评估规范(适用对象:9205、9206 500总吨及以上二/三副、9209未满500总吨二/三副)1.评估目的通过评估,在真实的雷达设备和/或雷达模拟器上,检验被评估者雷达观测、雷达导航和雷达避碰的设备操作和应用能力。
本评估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的相关要求。
2.评估内容2.1 雷达基本操作与设置2.2 雷达观测2.3 雷达导航2.4 雷达人工标绘2.5 雷达自动标绘2.6 AIS报告目标2.7 试操船3.评估要素及标准(1)评估要素3.1 雷达基本操作与设置3.1.1 保持清晰观测目标的雷达操作方法①雷达开机前准备工作②雷达开机、核实传感器数据、并调整在最佳观测状态的操作③根据气象海况和航行环境保持清晰观测目标的操作④雷达关机操作3.1.2 准确测量目标位置的操作方法①准确测量目标距离的操作②准确测量目标方位的操作3.2 雷达定位①在评估要素3.1的基础上,雷达目标识别与定位目标的选择②雷达定位方法的选择③雷达定位目标测量方法与保证雷达定位精度的操作3.3 雷达导航①雷达平行线导航操作②雷达距离避险线导航操作③雷达方位避险线导航操作3.4 雷达人工标绘3.4.1转向避让措施①观测并标绘目标船的相对运动线②求取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及TCPA③判断本船所处的局面④根据规则的规定拟定转向避让措施⑤根据转向不变线判断本船转向后来船的相对运动线的变化方向⑥通过标绘求出具体转向角并核查是否会导致另一紧迫局面⑦操纵船舶进行转向避让⑧核查转向避让效果并判断他船行动⑨求取恢复原航向的时机并采取措施⑩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3.4.2变速避让措施①观测并标绘目标船的相对运动线②求取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及TCPA③判断本船所处的局面④根据规则的规定拟定变速避让措施⑤判断本船变速后来船的相对运动线的变化方向⑥通过标绘求出变速幅度并核查是否会导致另一紧迫局面⑦操纵船舶进行变速避让⑧核查转向避让效果并判断他船行动⑨求取恢复原航速的时机并采取措施⑩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3.4.3停船避让措施①观测并标绘目标船的相对运动线②求取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及TCPA③判断本船所处的局面④根据规则的规定拟定避让措施⑤判断本船停船后来船的相对运动线的变化方向⑥通过标绘求出停船时机(应考虑冲程的影响)并核查是否会导致另一紧迫局面⑦操纵船舶进行停船避让⑧核查转向避让效果并判断他船行动⑨求取恢复原航速的时机并采取措施⑩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3.5 雷达自动标绘3.5.1 目标捕获①CPA/TCPA设置准则②目标捕获的含义,建立初始跟踪的过程,目标运动趋势数据的获取③目标手动捕获和自动捕获在不同航行环境中使用的基本原则及其优势与局限性④自动捕获设置方法及抑制区的合理使用3.5.2 目标跟踪①目标稳定跟踪条件判断,目标预测运动数据的获取及其精度判断②在可能发生目标丢失和目标交换条件下的雷达观测与操作③判断目标危险的方法及其操作④本船机动和目标机动对雷达数据的影响3.6 AIS报告目标3.6.1 AIS目标信息①识别AIS休眠目标、激活目标、被选目标、危险目标、丢失目标和轮廓目标②获取AIS目标信息3.6.2 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融合①AIS辅助雷达避碰的操作②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融合条件的选择3.7 试操船①启动试操船的准备②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试操船方法及其操作③判断试操船结果的可行性④利用试操船确定恢复原航向和/或航速的时机(2)评估标准:①操作正确、熟练,回答问题完整准确:100%;②操作正确、比较熟练,回答问题基本准确:80%;③操作正确、熟练程度一般,回答问题尚准确:60%;④操作较差,回答问题错误较多:40%;⑤操作差,回答问题基本不正确:20%;⑥无法完成操作,不能回答出问题:0。
雷达对抗原理的实验
雷达对抗原理的实验雷达对抗原理的实验是为了研究和验证各种雷达对抗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雷达对抗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干扰、欺骗或破坏敌方雷达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以达到保护自身隐蔽性、降低被侦测和打击风险的目的。
下面将从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雷达对抗原理的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和重建实际作战环境下的雷达与干扰器、电子对抗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雷达对抗相关理论,并研究不同对抗手段对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
实验旨在验证各种干扰技术的有效性,评估对抗手段的可行性,为实际作战中的雷达对抗提供依据和指导。
实验的方法主要包括场地实验和仿真实验两种。
场地实验是在实际环境中搭建雷达系统和干扰器的实验平台,通过实际测量和数据分析来验证对抗手段的有效性。
仿真实验是利用计算机模拟雷达系统和干扰器的相互作用过程,通过模拟不同对抗手段的效果来评估其对雷达性能的影响。
在场地实验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场地,搭建合适的雷达系统和干扰器。
雷达系统包括发射机、天线、接收机等各种硬件设备,干扰器包括干扰源、电子对抗系统等。
实验中,可以使用各种对抗手段,如干扰信号发射、频率偏移、干扰源位置偏移等。
通过记录并分析雷达系统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评估不同干扰手段对雷达的影响程度。
在仿真实验中,利用计算机建立雷达系统和干扰器的模型,通过设定不同的参数和仿真场景进行模拟实验。
可以通过调整干扰信号的功率、频率等参数,评估不同对抗手段的效果,并比较不同干扰手段之间的差异。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方法,可以获得不同对抗手段对雷达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获取雷达对抗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实验结果可以提供给雷达设计师和作战指挥员,作为改进雷达系统或应对对抗措施的参考依据。
总之,雷达对抗原理的实验是为了研究和验证不同对抗手段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场地实验和仿真实验两种方法,模拟和重建雷达系统与干扰器、电子对抗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
雷达对抗实验报告
雷达对抗实验报告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导师姓名仪器号实验一 雷达测距和接收机灵敏度实验一、 实验目的1. 掌握目标回波测距的方法。
2. 雷达回波信号能量变化对接收机输出的信号的幅度(包络)的影响。
3. 掌握切线灵敏度的定义。
二、实验数据1.信号衰减值:80%2.切线灵敏度:P TSS =1/2*A 2/R=0.00643. 噪声电压峰值Um=80V 噪声最大值 U n =400V三、思考题1. 根据记录回波的时延,计算目标回波距离。
答:目标回波时延:tr=52us ,根据公式R=C*tr/2计算得回波距离R 为7.8km 。
2. 距离分辨率为多少?答:距离分辨率()2c n c d r v τ∆=+≈B12c *,实验测得目标回波脉冲宽度τ为240ns ,代入距离分辨率公式得到c r ∆约为36m 。
3、 目标回波输入信号的幅度改变,示波器输出信号有何变化?答:由前面数据整理的表格可以看出,目标回波输入信号的幅度衰减越来越大时,示波器输出信号幅度越来越小。
4. 雷达的切线灵敏度是多少?答:接收机灵敏度为: 95。
5、基线噪声电压峰值n U 和满足切线灵敏度条件下有信号处输出噪声的峰值m U 是否相同?为什么?答:基线电压峰值n U 小于满足切线灵敏度条件下有信号处输出噪声的峰值m U ,因为n U 只是接收机内噪声而m U 不仅包含接受机内噪声还包含外界干扰噪声所以n U <m U 。
实验二 脉冲积累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脉冲积累改善接收机检测能力的原理。
二、实验数据三、思考题1.绘制信号幅度与噪声最大信号幅度比随脉冲积累个数变化的波形图,并进行分析102030405060702020.52121.52222.52323.52424.5脉冲积累个数n信号幅度与噪声最大信号幅度比S /N答:由图形可以看出,多个脉冲积累后可以有效的提高信号幅度与噪声幅度比,当脉冲个数积累到一定数量后信号幅度与噪声幅度比趋于恒定。
雷达对抗原理第3章 对雷达信号方向的测量和定位
第3章 对雷达信号方向的测量和定位 2) 相位法测向 相位法测向是根据测向天线阵接收同一信号的相位差来确 定信号的到达方向。由于相位差与信号频率具有非常密切的关 系,因此相位法测向往往需要测频辅助。按照天线阵型主要分 为一维线阵干涉仪测向、二维线阵干涉仪测向、平面圆阵干涉 仪测向、相关干涉仪测向和其它阵型的相位法测向等。 3) 时差法测向 时差法测向是根据测向天线阵接收同一信号的时间差来确 定信号的到达方向。由于时间差与信号频率无关,因此它适合 于宽带测向。按照天线阵型主要分为:一维线阵时差测向和二 维线阵时差测向等。
第3章 对雷达信号方向的测量和定位
3.1.2 测向定位的主要技术指标 1. 测向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 测向范围ΩAOA和瞬时视野ΔΩAOA ΩAOA是指测向系统最大可测的来波信号方向范围,
ΔΩAOA是指任一时刻最大可测的来波信号方向范围。 ΔΩAOA<ΩAOA时,测向系统需要ΔΩAOA扫描才能覆盖ΩAOA, 因此称为搜索法测向;ΔΩAOA=ΩAOA时不需要扫描,称为非 搜索法测向或方向宽开测向。
第3章 对雷达信号方向的测量和定位 1) 振幅法测向 振幅法测向是根据测向天线接收信号的相对幅度大小来 确定信号的到达方向。主要的测向方法有:最大信号法、比 较信号法和等信号法。最大信号法通常采用波束扫描体制, 以接收信号功率最强的方向估计来波方向。比较信号法通常 采用多个不同指向的波束覆盖一定的方向范围,根据各波束 接收同一信号的相对幅度估计来波方向。等信号法主要用于 对辐射源的跟踪,力求将接收信号振幅相等的方向指向辐射 源方向。等信号法测向的测角范围较小,但测角精度较高。 常用的振幅法测向技术有波束搜索法测向、全向振幅单脉冲 测向和多波束测向等。
第3章 对雷达信号方向的测量和定位 2) 测向精度δθ和测向分辨力Δθ δθ一般以测向误差的均值(系统误差)和均方根值(随机误 差)表示。系统误差主要是由系统失调引起的,在一定的条 件下,可以通过系统的多维参量标校而降低。随机误差主要 是由系统的内外噪声引起的,测向时应尽可能提高信噪比。 Δθ是指能够被区分开的两个同时不同方向来波间的最小方 向差。
信息对抗技术教学大纲-雷达原理实验大纲
《雷达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雷达原理课程编码:110031114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信息对抗技术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7课程总学时:48实验(上机)计划学时: 8开课单位:装备工程学院一、大纲编写依据1.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和信息对抗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2.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和信息对抗专业《雷达原理》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3.近年来《雷达原理》实验教学经验。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1.《雷达原理》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和武器系统与发射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2.本实验项目是《雷达原理》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3.本实验项目是理解雷达系统组成原理的基础;4.本实验以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系统仿真语言,微弱信号检测技术为先修课;5.本实验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有指导意义。
三、实验目的、任务和要求1.通过本门课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雷达在测距、测角和测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2.训练学生使用微波微带电路通信系统开放平台或利用MATLAB软件编写有关雷达方程等程序,3.通过雷达测试技术实验课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雷达测试中动态量测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从雷达在测距、测角和测速环节的组建再到显示记录仪器以及利用计算机和MATLAB软件进行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进行实际雷达设备特性测试同时求出其时域与频域特性指标的基本方法;掌握动态测距、测角和测速测试系统的使用和调试方法;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特色1.实验项目的选定依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2.巩固和加深学生对雷达系统原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做到:1)能够预习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撰写实验报告;2)掌握雷达实验系统的组成和雷达系统工作原理;3)学会应用LABVIEW编程语言设计各种形式的雷达系统性能。
雷达对抗技术实验指导书
《雷达对抗技术》实验指导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信息对抗教研室目录实验一基于FPGA雷达信号产生 (3)实验二基于FPGA实现脉冲参数测量 (13)实验三基于 Simulink技术的噪声调幅干扰仿真 (19)实验一基于FPGA雷达信号产生一、实验目的熟悉FPGA的数字系统设计的设计步骤,使用Quartus II软件开发平台设计雷达信号发生器。
二、实验设备1、计算机2、 FPGA开发板三、实验内容1. 熟悉FPGA的开发流程;2. 基于FPGA实现雷达信号产生。
四、实验要求1、预习要求(1)熟悉QuartusII软件开发流程及主要工具;(2)熟悉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或原理图设计方法;(3)了解雷达系统常用的信号形式。
2、课后要求按照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课后完成实验报告。
五、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信号发生器在通信系统、雷达系统、测试系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基于FPGA技术设计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设计原理如下图:图1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原理本实验是在Quartus II软件开发平台上设计的。
主要有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加法器、寄存器、ROM(ROM:1-PORT)、多路选择器这五个部份组成。
其中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ROM的定制(ROM:1-PORT)和多路选择器是通过Tools中的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定制的。
定制器件的过程所使用的是Verilog HDL语言。
同样的,加法器、寄存器的文本设计输入也是采用Verilog HDL语言。
经过综合、适配、仿真之后下载到开发板中实现波形数据的输出(经I/O口输出)。
信号发生器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
由于开发板中的提供的是50MHz的频率,因此,如果需要运行在更高的频率,则需要在设计输入中定制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达到倍频的目标,使工程工作在更好频率中。
标准实验报告(3)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标准实验报告(三)课程名称:电子雷达对抗实验姓名:张基恒学号:2011029180014指导教师:廖红舒、张花国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一、实验室名称:信息对抗系统专业实验室二、实验项目名称:通信干扰实验三、实验学时:2学时四、实验原理:对通信信号的干扰有噪声干扰、转发干扰等方式。
噪声干扰主要把噪声调制到发射通信信号频带内,通过降低正常通信信号的接收质量从而达到干扰的目的,噪声干扰包括单音干扰、多音干扰、窄带干扰、宽带干扰等。
转发干扰则把接收到的通信信号复制后直接转发,让合作通信的接收方无法识别正确传输的信息。
对数字通信信号的干扰影响可通过观察解调误码率来评估干扰效果。
五、实验目的:该实验以数字通信干扰为例,让学生了解通信干扰的产生方式以及评估干扰效果的准则,通过从干扰信号的产生、通信信号解调以及评估干扰效果的完整编程实现,使得学生对整个电子信息对抗系统有直观的认识六、实验内容:1、产生干信比分别为0,-10,-20的单音干扰信号,干扰频率位于调制后信号带宽内,即fc+((1+R)*fd)*K,fc为信号载频,R为滚降因子,fd为码率,K 为0-1之间的小数(注意要保证过采样率必须为整数,即如果fs=1,fs/fd是大于1的整数),参数fc,R,fd,fs,K可自行设置。
2、仿真单音干扰信号对BPSK、QPSK的干扰效果,画出不同干信比下的解调误码率。
改变干扰频率的位置(对准载频)观察误码率的改变情况。
3、产生干信比分别为0,-10,-20的多音干扰信号(2个音频或3个音频干扰信号),并仿真多音干扰信号对BPSK、QPSK信号的干扰效果。
过程与内容1和2类似。
注意多个音频干扰信号的总功率应与单音干扰的总功率一致。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计算机、Matlab计算机仿真软件八、实验步骤:1、根据干扰总功率要求,在PSK调制信号带宽内产生单音干扰和多音干扰信号,并叠加到产生的信号源上。
雷达实验指导书(第一版)ver2
触发脉冲 产生器
视频信号(同轴)
开关电源
调制信号 产生器
超外差接收机
伺服电机
光栅轮
图 2 FAR-2127 功能模块及其连接关系示意图
T/R 组件安装在天线的基座内,主要由触发脉冲产生器、调制信号产生器、 开关变压器、磁控管、环形器、超外差接收机组成,通过差分信号线受控于雷 达信号处理板(SPU);回波视频信号通过同轴电缆传递至 SPU。此外,天线旋 转所需要的伺服电机电源也是由 SPU 控制的开关电源通过电缆直接输送的。 天 线 的 伺 服 电 机 主 轴上 含 有 光 栅 轮 , 用 于产 生 天 线 方 位 角 脉 冲 Bearing Pulse(BP);天线主齿轮和其支撑瓦上含有一对磁感应器件,用于产生天线对北 脉冲 Heading(HD),均通过差分信号线传递至雷达主机。
前言
“雷达专业实验室”位于科 C508,拥有 4 套 FAR2117 船用雷达、4 台 DPO7054 数字示波器和其他配套设备,能同时开设 40 个学生的雷达专业实验。4 套雷达 中 1 部雷达放在实验室,用于对学生开展雷达系统结构与组成的认知实验,3 部雷达架设在科 C 楼顶,用于其他实验项目的开设。
型号
FAR-2117
FAR-2127
工作频率
9410MHz+30MHz
最小发射脉宽
70ns
脉冲重频
3000Hz
发射功率
10KWΒιβλιοθήκη 25KW天线长度6.5ft
8ft
天线指向性
H: 1.23° V: 20°
H: 0.95° V: 20°
天线转速
24rpm 或 42rpm(可选)
噪声系数
10dB
FAR-2117 是标准的非相干脉冲实孔径成像雷达,整机分成四部分如图 1。
雷达操作与应用实训指导书
雷达操作与应用目录雷达操作与应用评估规范第一章雷达基本操作与设置第二章雷达观测、定位第三章雷达导航第四章雷达人工标绘第五章雷达自动标绘第六章 AIS报告目标第七章试操船雷达操作与应用评估规范(适用对象:9205、9206 500总吨及以上二/三副、9209未满500总吨二/三副)1.评估目的通过评估,在真实的雷达设备和/或雷达模拟器上,检验被评估者雷达观测、雷达导航和雷达避碰的设备操作和应用能力。
本评估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的相关要求。
2.评估内容2.1 雷达基本操作与设置2.2 雷达观测2.3 雷达导航2.4 雷达人工标绘2.5 雷达自动标绘2.6 AIS报告目标2.7 试操船3.评估要素及标准(1)评估要素3.1 雷达基本操作与设置3.1.1 保持清晰观测目标的雷达操作方法①雷达开机前准备工作②雷达开机、核实传感器数据、并调整在最佳观测状态的操作③根据气象海况和航行环境保持清晰观测目标的操作④雷达关机操作3.1.2 准确测量目标位置的操作方法①准确测量目标距离的操作②准确测量目标方位的操作3.2 雷达定位①在评估要素3.1的基础上,雷达目标识别与定位目标的选择②雷达定位方法的选择③雷达定位目标测量方法与保证雷达定位精度的操作3.3 雷达导航①雷达平行线导航操作②雷达距离避险线导航操作③雷达方位避险线导航操作3.4 雷达人工标绘3.4.1转向避让措施①观测并标绘目标船的相对运动线②求取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及TCPA③判断本船所处的局面④根据规则的规定拟定转向避让措施⑤根据转向不变线判断本船转向后来船的相对运动线的变化方向⑥通过标绘求出具体转向角并核查是否会导致另一紧迫局面⑦操纵船舶进行转向避让⑧核查转向避让效果并判断他船行动⑨求取恢复原航向的时机并采取措施⑩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3.4.2变速避让措施①观测并标绘目标船的相对运动线②求取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及TCPA③判断本船所处的局面④根据规则的规定拟定变速避让措施⑤判断本船变速后来船的相对运动线的变化方向⑥通过标绘求出变速幅度并核查是否会导致另一紧迫局面⑦操纵船舶进行变速避让⑧核查转向避让效果并判断他船行动⑨求取恢复原航速的时机并采取措施⑩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3.4.3停船避让措施①观测并标绘目标船的相对运动线②求取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及TCPA③判断本船所处的局面④根据规则的规定拟定避让措施⑤判断本船停船后来船的相对运动线的变化方向⑥通过标绘求出停船时机(应考虑冲程的影响)并核查是否会导致另一紧迫局面⑦操纵船舶进行停船避让⑧核查转向避让效果并判断他船行动⑨求取恢复原航速的时机并采取措施⑩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3.5 雷达自动标绘3.5.1 目标捕获①CPA/TCPA设置准则②目标捕获的含义,建立初始跟踪的过程,目标运动趋势数据的获取③目标手动捕获和自动捕获在不同航行环境中使用的基本原则及其优势与局限性④自动捕获设置方法及抑制区的合理使用3.5.2 目标跟踪①目标稳定跟踪条件判断,目标预测运动数据的获取及其精度判断②在可能发生目标丢失和目标交换条件下的雷达观测与操作③判断目标危险的方法及其操作④本船机动和目标机动对雷达数据的影响3.6 AIS报告目标3.6.1 AIS目标信息①识别AIS休眠目标、激活目标、被选目标、危险目标、丢失目标和轮廓目标②获取AIS目标信息3.6.2 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融合①AIS辅助雷达避碰的操作②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融合条件的选择3.7 试操船①启动试操船的准备②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试操船方法及其操作③判断试操船结果的可行性④利用试操船确定恢复原航向和/或航速的时机(2)评估标准:①操作正确、熟练,回答问题完整准确:100%;②操作正确、比较熟练,回答问题基本准确:80%;③操作正确、熟练程度一般,回答问题尚准确:60%;④操作较差,回答问题错误较多:40%;⑤操作差,回答问题基本不正确:20%;⑥无法完成操作,不能回答出问题:0。
雷达原理与对抗技术实验指导书NEW4(学生)2
《雷达原理与对抗技术》实验指导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信息对抗系目录实验一基于FPGA 的mif 文件创建与使用 (3)实验二嵌入式逻辑分析仪SignalTap Ⅱ使用 (9)实验三基于FPGA产生M序列 (22)实验四基于FPGA产生高斯白噪声 (26)实验五基于FPGA滤波器设计 (30)实验六卡尔曼滤波器的仿真实现 (36)实验七压缩接收机仿真 (46)实验八 AD_DA实验 (51)附录一 (58)附录二 (59)实验一基于FPGA 的mif 文件创建与使用一、实验目的1. 了解mif文件的用途;2. 掌握mif文件的创建方法;3.掌握mif文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 PC机;2. GN0204信号处理开发板。
三、实验内容1. mif文件的创建;2. mif文件的使用;3. mif文件的修改;4. 基于FPGA的ROM的实现;四、实验要求按照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课后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原理mif 文件的创建与使用是在基于FPGA 的系统设计中引入ROM的关键环节。
对mif 文件的创建与使用进行实验, 给出两种可行性方法, 并引入实例在QUARTUSⅡ环境下做详细的仿真验证。
在一些需要特殊运算的应用电路中, 只读存储器ROM是关键元件, 设计人员通常利用ROM创建各种查找表, 从而简化电路设计, 提高电路的处理速度和稳定性。
FPGA 是基于SRAM的可编程器件, 掉电后FPGA 上的配置信息将全部丢失, 所以由FPGA 构造的数字系统在每次上电后要依赖于外部存储器来主动配置或在线被动配置。
真正意义上的ROM应具有掉电后信息不丢失的特性, 因此利用FPGA 实现的ROM只能认为器件处于用户状态时具备ROM功能。
使用时不必要刻意划分, 而ROM单元的初始化则是设计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实验讨论FPGA 的ROM初始化问题, 详细介绍mif 文件的创建与使用。
六、实验步骤:1、 mif 文件的格式及创建1.1 mif 文件格式mif 文件是在编译和仿真过程中作为存储器(ROM或RAM) 初始化输入的文件, 即memory initialization 文件格式为:WIDTH=14; %存储器的宽度%DEPTH=1024; %存储器的深度%ADDRESS_RADIX=UNS; %内容中的地址基,此为十进制,HEX为十六进制% DATA_RADIX=DEC; %数据基,此为十进制,HEX为十六进制%- - 地址的指定值为单个地址或范围CONTENT BEGIN %表明内容开始%% 地址:数据%END; % 结尾标志 %1.2 mif 文件创建mif 文件的创建很简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QUARTUSⅡ环境下,新建文件,选文本输入,保存为mif 文件。
雷达对抗技术实验报告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雷达对抗技术实验报告(一)姓名:学号:班级:1105201指导老师:冀振元,李高鹏哈工大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雷达对抗技术实验(一)一、理论基础1、信号产生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信号单周期表达式为:上式中,的取值范围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FMCW信号调制斜率,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FMCW信号起始频率:LFMCW信号幅度:LFMCW信号带宽:LFMCW信号周期多周期信号:式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整数采用FFT对信号进行谱分析,并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频谱进行平移显示。
仿真生成如下:图1 单周期线性调频信号时域和频谱图图2 多周期线性调频信号时域和频谱图2、信号分析非平稳信号是指信号的统计特征随时间变化的时变信号,其频率也是时间的函数。
线性调频信号是典型的非平稳信号。
传统的傅立叶变换可求得信号的频率,但该方法是基于信号的全局信息,并不能反映信号的局部特征,也不能反映其中某个频率分量出现的具体时间及其变化趋势,不具备分析信号的瞬时有效性。
而瞬时频率,能给出信号的调制变化规律,具有它独特的优势和瞬时有效性。
瞬时频率作为描绘非平稳信号特征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其估计和提取一直是非平稳信号处理中的研究热点。
目前,人们已提出如瞬时自相关法、相位法、过零点法、时频分析等多种手段和方法。
本实验只要求时频分析方法。
在信号的时频分析中用的最多的就是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短时傅立叶变换是典型的线性时频表示。
这种变换的基本思想就是用一个窗函数乘时间信号,该窗函数的时宽足够窄,使取出的信号可以看成是平稳的,然后进行傅立叶变换,可以反映该时宽中的频谱,如果让窗函数沿时间轴移动,可以得到信号频谱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现对短时傅立叶变换及其性质介绍如下。
它在傅里叶分析中通过加窗来观察信号,因此,短时傅里叶变换也称加窗傅里叶变换。
中南大学《雷达干涉测量》实验指导书
(2) 虚部
PDF (Im)
(3) 幅度
PDF ( A) PDF ( A, )d
A2 exp 2 2 , A 0; 2 A
6
(4) 能量
PDF ( P )
P exp 2 2 2 1
2
(5) 相位
( K 1) 2
exp(j (m l , n k ))
3、对滤波的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通过目视判读对比三种不同的滤波方法, 研究改变窗口的大小来改善滤波的 效果,得到相关结论。
15
实验六 一维相位解缠
一、实验目的
了解相位解缠的基本概念及目的; 掌握相位解缠假设条件以及一维解缠算法; 掌握解缠相位与 DEM 的转换关系; 采用真实的 InSAR 数据开展实验。
二、实验内容
1、数据准备 实验给出了干涉复数矩阵“Etan.mat”文件,大小为 1591*561,load 到 matlab 后,读取出对 应的相位矩阵,并画图
2、编写程序,画出第 805 行和第 225 列的解缠相位,并分别比较缠绕相位
16
3,编写程序,逐行进行一维解缠,并画图
,4、编写程序,逐列进行一维解缠,并画图
其中,
L2 ( L 0.5) ( L 1 i ) 1 ( 2i 1) 2 1 2( L 1) i 0 ( L 0.5 i ) ( L 1) (1 2 )i 2
L 1 t 0 t e dt , ( L ) ( L 1)!,
(2).相位标准差图(PSD)
其中 为方位向和距离向的一阶差分均值( Richard M. Goldstein , 1998) ,即窗口内相位平均值。
雷达敌对对抗、侦察和干扰系统设计说明书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asurement, Instrumentation and Automation (ICMIA 2017)Design of Radar Countermeasure Reconnaissance andInterference SystemMing LI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03, P. R. China******************Keywords: radar confrontation, reconnaissance, interferenceAbstract.The radar reconciliation and interference system is construct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function, composition, main technical indexes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The radar reconnaissance and jamming system is analyzed. The rada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use and effect of reconnaissance and interference.IntroductionRadar confrontation systems are usually more complex and costly, especially for some foreign radar confrontation tests, because there is no corresponding target radar entities involved in the test, making the test effectiveness is reduced.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radar reconnaissance reconnaissance and interference system. The system can simulate the typical radar, can complete the test radar against the system function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the test and verification, test the radar against the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multi-functional, but also for other platforms, electronic warfare system Provide field test means. Thus, it is possible to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test cycle of the radar countermeasure equipment, reduce the test cost and improve the test effectiveness. Radar counter reconnaissance and interference system function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 radar reconnaissance reconnaissance and interference system include: detecting the radar signal and measuring the radar signal parameters, processing the radar signal parameters, showing the radar reconnaissance results; the second is to generate the radar interference signal, the designated radar interference, Provide radar interference and anti-jamming practical training to interfere with the environment. The third is to provide radar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the target environment.System composi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Radar counter reconnaissance and interference system structure design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miniaturization, modularity, and structure. The system consists mainly of display control extension, radar reconnaissance reconnaissance host, reconnaissance / jamming antenna, as shown in Fig. 1.The system works as follows: When the system is in the reconnaissance state, the received radar signal is controlled by the high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switch, into the microwave combination, the limit magnific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sses through the power divider, one of which enters the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measurement receiver, Frequency receiver to send the frequency code and signal time domain parameters, into the signal sorting module, the signal sorting module to send sorting results to the interference interface and control circuit, interference interface and control circuit through the network port to send data to the display control extension , Complete reconnaissance; another signal down the frequency of the IF signal into the digital radio frequency memory, the signal storage. When the system carries out radar interference, the display control extension sends the interference instruction, the interference interface and the control circuit, the instruction sent to the interference technology control module, the interference technology control module will control the digital radio frequency memory to complete the interference patterngen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 and the microwave combination , High-power transceiver switch control, the device issued an interference signal.Fig.1 System block diagramSystem implementation① Display control extensionDisplay of the role of the control of the extension include: First, to display the system to detect the radar signal radiation source parameters (Including signal azimuth, carrier frequency, repetition rate, pulse width and other information), full pulse parameter information, the display system, and the display signal of the radar signal. Self-test and work status information, etc .; the second is based on reconnaissance results set interference parameters, control radar reconnaissance reconnaissance/interference host to produce different types of interference signals.② Radar against reconnaissance/interference hostRadar reconnaissance reconnaissance/interference host mainly by the high-power T/R components, microwave combination,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measurement receiver, signal sorting circuit, digital radio frequency memory, interference technology controller module, interference interface control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composed of eight.1) Microwave combinationMicrowave combination is mainly used for RF signal up and down frequency control, the need to deal with the RF signal amplification, filtering, up and down frequency conversion. Including RF switch, low noise amplifier, limiting amplifier, filter, power splitter, coupler, attenuator, mixer, frequency synthesizer and so on.2)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measurement receiverInstantaneous frequency measurement receiver is mainly used to receive, measure the frequency of radar RF signals. The instantaneous frequency measurement receiver adopts the phase method to measure the frequency, mainly composed of the limiting magnification filter module, the directional coupler, the single pole single throw switch, the detector, the eight power divider, the delay line, thephase detector and the quantization coding circuit. Wherein the phase detector is adapted to compare the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put delayed and non-delayed signals; the quantization coding circuit encodes the phase information of each channel phase detector and finally outputs the frequency code.3) Signal sorting circuit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signal sorting circuit is to achieve the radar pulse time domain parameters (pulse width, pulse amplitude, pulse arrival time) measurement, the formation of pulse description word, and pulse description word signal sorting and other processing work, The source file.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mainly by the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nd VIM6413 processing circuit and other components. Among them, the main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is to achieve the radar signal pulse time domain parameters of the measure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pulse description word; VIM6413 processing circuit is the role of the signal from the main processing circuit to read the pulse description word, the signal sorting.4) Digital storage frequencyThe role of digital storage frequency, including two: First, the front of the IF signal sent digital, and storage;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interference control command to generate radar interference signal.Digital storage frequency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instantaneous bandwidth digital memory, interference technology generator and digital noise generator. Wherein the instantaneous bandwidth digital memory is used to digitize and store the input intermediate frequency signal; when the signal needs to be restored, the intermediate frequency signal is restored and input. The effect of the interference technology generator is to receive the interference control command from the host computer to generate the interference signal tha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Digital noise generator is the rol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 through the frequency shift and noise modulation, as a mixed signal.Digital frequency control work process: interference technology generator to receive external control signals (mainly transient output signal), or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l preset interference parameters, guide the frequency synthesizer to switch to the appropriate down-conversion local oscillator, so down-conversion Component output frequency in the medium frequency range, the digital RF memory input signal sent to the instantaneous bandwidth of digital memory for storage, interference technology generator according to interference mode control instantaneous bandwidth digital memory for signal reduc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interference mode, control the output signal plus the Modulation, including Doppler shift, narrowband noise modulation, the formation of interference modulation signal, control the frequency synthesizer to switch to the appropriate up-conversion local oscillator, the interference modulation signal up-conversion mixing, complete the input signal recovery process TheConclusionsBased on the reality of radar confrontation syste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unction of radar reconnaissance and jamming system, explains the composi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and gives the working mode and working flow of the system. The radar reconnaissance and interference system can simulate all kinds of radar, easy to use, easy to operate. Through the preset parameter template design, a variety of typical radar can be set up a key, can be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to complete the test radar against the system function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testing and verification.References[1] Wang Jian. Radar semi-physical simulation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D]. Xi'an: Xi'a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1-10.[2] Xu Hailong, Zhou Shuitou, Li Hongzhong.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active bait combat for shipboard outboard radar [J].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untermeasure Technology, 2007,22 (4): 50-53.[3] Hu Hang, Deng Xinhong. The sidelobe suppression method of sub - array planar phased array ADBF [J]. Journal of Radio Science, 2008,23 (1): 201-205.[4] Zeng Cao, He Xuehui, Liao Guisheng, and so on. Multi - beam multi - beam forming method for symmetric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J].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09,31 (10): 2294-2295.[5] Zhang Qiang. Electronic warfare semi-physical simulation system design [J]. Ship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06,26 (4): 111-114.[6] Liu Jiaqi, Zhou Yan, Wang Guoyu, etc. Radar electronic warfare semi-physical simulation system [J]. Missile and space carrying technology, 2006 (6): 29-32.[7] Dan Mei, Wang Xuesong, clear, etc. Radar electronic warfare semi-physical simulation system in the database technology [J]. Space electronic warfare, 2002 (2): 8-11.。
雷达雷达对抗实验指导书13-1-10_老师使用_
R0
调制信号源
IQ 调制器
放大器
f i + ϕ (t )
调制器
S J (t )
DSP BUS
fi
图 2.4 相干干扰模拟器
3. 工作原理 R0 基准信号触发调制信号源输出相位调制的正交信号, 该信号对 IQ 调制器输入的基准 振荡 f i 信号进行幅相调制,形成的连续调相输出 f i + ϕ (t ) ,其中 ϕ (t ) 的可以是噪声信号, 也可以是多卜勒频率拖引信号 f d (t ) 等。 调制信号源以 也可以是固定频率的多卜勒信号 f d , R0 信号为触发,输出选通干扰信号给调制器,形成干扰在时间上的选通区间,它可以是连 续的选通信号, 也可以是脉冲信号和脉冲拖引信号等。 脉冲调制器的输出形成相干干扰信号
1
③发生异常现象,要及时断电并报告指导教师,正确处理。 ④遵守仪器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 ⑤实验中自始至终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次序。 ⑥不得随意涂改预习报告中的原始实验数据。 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在整理与计算实验数据记录的基础上写出。 不同的实验类型, 要求的实验报 告的内容也不同。但每份实验报告都应有如下的报头: 雷达对抗实验报告 姓 名 班 级 实验组别 同 组 者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 实验编号 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①实验目的; ②实验内容; ③经 过 整 理 的 数 据 及 计 算 结 果 ( 列 成 表 格 ) ; ④结论与讨论 注意:实验报告要求字迹清楚,数据明了,内容齐全。
第一章 绪 论
一、 实验的意义
实验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极为重要的环节。 在雷达和雷达对抗的教学中, 实验课程是熟悉 和掌握基本原理的重要手段,对于课程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它的主要作用有: 1、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深入理解雷达和雷达对抗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增强对雷达或对抗系统的感性认识, 并在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综合运用中更牢固地掌握基本 知识。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树立重视实践的观点。为将来根据科学研究或实际工作 的需要进行实验研究打下初步的基础。 3、通过在实践中实际动手,养成一丝不苟,勇于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 之,雷达对抗实验是学习雷达和雷达对抗原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雷达对抗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雷达测距和接收机灵敏度实验一、 实验目的1. 掌握目标回波测距的方法。
2. 雷达回波信号能量变化对接收机输出的信号的幅度(包络)的影响。
3. 掌握切线灵敏度的定义。
二、 实验内容1. 距离测量。
雷达工作时,发射机经天线向指定空间发射一串重复周期的高频脉冲。
如果在电磁波传播的路径上有目标存在,那么雷达可以接收到由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
由于回波信号往返于雷达和目标之间,它将滞后于发射脉冲一个时间r t 。
如图3.1示电磁波以光速传播,设目标的距离是R ,则传播的距离为光速乘以时间间隔,即r t C R ⨯=2,可得r t CR 2=。
2. 切线灵敏度。
在某一输入脉冲功率电平的作用下,雷达接收机输出端脉冲与噪声叠加后信号的底部与基线噪声(只有接收机内噪声)的顶部在一条直线上(相切),则称此输入脉冲信号功率为切线信号灵敏度TSS P 。
对于单脉冲雷达信号,则有rt 回波tt图3.1 雷达测距图3.2切线灵敏度m UnU 发射脉冲R A P TSS /212=(3-1)其中,A 是输入信号的幅度,R 为接收机内阻。
本实验仪接收机内阻为50欧姆。
三、 实验数据信号时延:T=52μs 信号衰减值:95 % 切线灵敏度:P TSS = 噪声电压峰值: 噪声最大值:四、 思考题1. 根据记录回波的时延,计算目标回波距离。
答:目标回波时延:,根据公式计算得回波距离R=7.8km 。
2. 距离分辨率为多少? 答:距离分辨率()2c nc dr v τ∆=+≈B 12c *,实验测得目标回波脉冲宽度τ为240ns ,代入距离分辨率公式得到c r ∆约为36m 。
3. 目标回波输入信号的幅度改变,示波器输出信号有何变化?答:由前面数据整理的表格可以看出,目标回波输入信号的幅度衰减越来越大时,示波器输出信号幅度越来越小。
4. 雷达的切线灵敏度是多少? 答:接收机灵敏度为: 。
5. 基线噪声电压峰值n U 和满足切线灵敏度条件下有信号处输出噪声的峰值m U 是否相同?为什么?答:基线电压峰值n U 小于满足切线灵敏度条件下有信号处输出噪声的峰值m U ,因为nU 只是接收机内噪声而m U 不仅包含接受机内噪声还包含外界干扰噪声所以n U <m U 。
雷达系统实验指导书-学生用2016
《雷达系统技术》实验指导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信息对抗系目录实验一数字脉冲压缩实现 (3)实验二αβ-滤波器滤波算法仿真 (13)实验三精密时序产生 (19)实验四基于FPGA实现脉冲参数测量 (51)实验一数字脉冲压缩实现一、实验目的熟悉数字脉冲压缩原理及实现方法,并基于MATLAB仿真实现。
二、实验设备1、计算机三、实验内容1. 熟悉数字脉冲压缩原理;2. 基于MATLAB仿真实现数字脉冲压缩。
四、实验要求1、预习要求(1)熟悉MATLAB软件开发流程;(2)熟悉数字脉冲压缩原理及实现方法。
2、课后要求按照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课后完成实验报告。
五、数字脉冲压缩原理脉冲压缩技术因解决了雷达作用距离与分辨率之间的矛盾而成为现代雷达的一种重要体制,数字LFM(线性调频)信号脉冲压缩就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来实现雷达信号的脉冲压缩,脉冲压缩器的设计就是匹配滤波器的设计,脉冲压缩过程是接收信号与发射波形的复共扼之间的相关函数,在时域实现时,等效于求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复共轭的卷积。
若考虑到抑制旁瓣加窗函数,不但要增加存储器,而且运算量将增加1倍,在频域实现时,是接收信号的FFT值与发射波形的FFT值的复共轭相乘,然后再变换到时域而获得的。
若求N点数字信号的脉冲压缩,频域算法运算量大大减少,而且抑制旁瓣加窗时不需增加存储器及运算量,相比较而言,用频域FFT实现脉冲压缩的方法较优,因此选用频域方法来实现脉冲压缩,但是仍需要做大量的运算。
脉冲压缩系统可以由两种方法来实现,即时域脉冲压缩系统和频域脉冲压缩系统。
时域脉冲压缩处理系统采用FIR滤波,通过对两个有限长度序列进行线性卷积来实现脉冲压缩,滤波器复相关运算量随信号时宽的增加、序列长度的增加迅速增加,完成运算所需的芯片数量也随之迅速增加。
频域脉冲压缩处理系统采用高速大容量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作为硬件平台,通对原本在时域进行卷积的两个有限长度序列采用傅立叶变换后,在频域相乘,将其乘积反变换至时域的方法,获得脉压处理结果。
雷达原理实验指导书2013(实验1-2)
雷达原理实验指导书2013(实验1-2)第一篇:雷达原理实验指导书2013(实验1-2)雷达原理实验指导书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3年3月目录雷达原理实验课的任务和要求..........................................1 雷达原理实验报告格式................................................2 实验一雷达信号波形分析实验.. (3)雷达信号波形分析实验报告........................................5 实验二.数字式目标距离测量实验.. (6)数字式目标距离测量实验报告 (8)雷达原理实验课的任务和要求雷达原理实验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雷达测距、测角、测速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掌握雷达信号处理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要求学生做到:1.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预习是为做好实验奠定必要的基础,在实验前学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有关实验教材,明确实验目的、任务、有关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2.严谨求实实验时要求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认真进行设计和分析,善于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结果,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3.遵从实验教师的指导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如出现意外,要及时向老师汇报,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4.注意安全学生实验过程中,要熟悉实验室环境、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
5.仪器的使用使用仪器前要事先检查仪器是否完好,使用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如发现仪器有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老师及时处理,不得私自进行修理。
6.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下列内容: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目的、简要原理、主要实验步骤的简要描述、实验数据、计算和分析结果,问题和讨论等。
雷达原理实验报告格式一、封皮的填写:(1)实验课程名称:雷达原理(2)实验名称:按顺序填写(3)年月日:二、纸张要求:统一采用A4大小纸张,左侧装订,装订顺序与实验顺序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雷达对抗实验………………………………………………..22
实验七 噪声调频干扰实验 …………………………………………….22
实验八 噪声调幅干扰实验 ……………………………………………..26 实验九 噪声调相干扰实验 ……………………………………………..28 实验十 距离拖引干扰实验 …………………………………………….29 实验十一 速度拖引干扰实验 …………………………………………...31
三、
实验步骤
每一个实验,从准备工作开始,经过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直到提出报告为止后完成。对整 个实验步骤做出如下的要求: 1、预习 预习时首先要仔细的阅读指导书,了解实验的内容。复习有关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的目 的和要求。 了解实验步骤, 画出所需测量物理量的记录表格。 同时, 要认真思考实验思考题, 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 2、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聚精会神、仔细认真。在实验进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仪器设备的配置与检查。 在实验开始时, 应把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配齐。 把仪器设备布置得便于操作和读取 数据。必须在线路接妥,检查无误后,方能接通电源进行实验。 (2)实验设备的操作与数据的记录。 实验设备的操作, 要在了解设备性能及使用方法后进行, 这样才能使设备运行得正 常,实验进行得顺利。数据应记录在事先准备好的表格中,在操作读数记录中,组 内同学需要适当的分工合作。 (3)实验数据的处理 当需要把数据绘成曲线时, 读数的多少和分布情况, 应以满足足够描绘一条光滑而 完整的曲线为原则。读数的分布可随曲线的曲率而异。在曲率较大处多读几点,在 曲率较小处则可少读几点。读取数据后可先把曲线粗略地描绘一下,如有误,应进 行补读。 (4)人身和设备安全。 应随时注意安全,避免造成危险与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必须遵守以下安全措施: ①禁止在实验室内吸咽、打闹、开玩笑。 ②当线路接通电源后,禁止直接用手触摸没有带绝缘保护层的带电的仪器设备部
四、
相干干扰模拟器
1. 相干干扰 相干干扰是指干扰信号的频率与系统的基准频率有确定时间关系的干扰方式。 以该模拟 器能够模拟噪声调相遮盖式干扰和欺骗干扰。 噪声调相遮盖式干扰的视频带宽可调。 可以产 生距离、速度和距离速度同步欺骗信号。其中: 调相噪声视频带宽: 4.37MHZ,2.20MHZ,1.10MHZ 和 0.55MHZ。 距离拖引范围:234μs。 距离拖引的速度范围:30~1000m/s。 多卜勒频率拖引范围: 2.5KHz。 速度拖引的速度范围:100hz~4000Hz: 2.系统组成 相干干扰模拟器主要由调制信号源、IQ 调制器,放大器和调制器构成,如图 2.4 示。
目标 模拟器
相干/非相干 干扰模拟器
计算机
控制 DSP 系统
LED 显示
图 2.1 各部分的基本功能是: z 目标模拟器
基本雷达/雷达干扰实验系统组成
产生系统同步用的基准振荡信号 f i 和距离同步基准信号 R0,利用基准
z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z
信号 R0,向通用接收机提供幅相调制、功率和时延满足要求的目标回波信号 ST(t); 相干/非相干干扰模拟器 直接向通用接收机提供幅相调制和功率满足要求的异步或 同步的非相干遮盖干扰信号 SN(t);利用基准信号,向通用接收机提供幅相调制、功 率和时延满足要求的相干遮盖或欺骗干扰信号 SJ(t); 通用接收机 合成接收的目标回波信号 ST(t)、干扰信号 SN(t) 和 SJ(t),对信号进行中 频滤波放大、包络检波,得到包络检波信号 SV (t ) 和正交相位检波、低通滤波、AD 变换后进行数据缓存、信号处理,产生的处理结果供输出缓存和 DA 变换,输出处理 结果; 控制 DSP 系统 完成对各部分的设置和控制; LED 显示 显示输入信息和信号处理的结果; 示波器 主要用以观察通用接收机的输入、输出信号。
门限检测:
⎧ ⎧1 e(m ) ≥ VT ⎫ ⎨ R(m ) = ⎨ , ⎬ ⎩0 e(m ) < VT ⎭m = 0 ⎩
1023
(2-2)
检测跟踪信号 R (m ) 由 CPLD 送出。 z 恒虚警检测(虚警概率 p fa 可选) 估计噪声功率:
1
分。 ③发生异常现象,要及时断电并报告指导教师,正确处理。 ④遵守仪器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 ⑤实验中自始至终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次序。 ⑥不得随意涂改预习报告中的原始实验数据。 3、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在整理与计算实验数据记录的基础上写出。 不同的实验类型, 要求的实验报 告的内容也不同。但每份实验报告都应有如下的报头: 雷达对抗实验报告 姓 名 班 级 实验组别 同 组 者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 实验编号 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①实验目的; ②实验内容; ③经 过 整 理 的 数 据 及 计 算 结 果 ( 列 成 表 格 ) ; ④结论与讨论 注意:实验报告要求字迹清楚,数据明了,内容齐全。
2
第二章 雷达/雷达干扰实验系统
一、系统组成
本实验系统主要由通用接收机、目标模拟器、相干/非相干干扰模拟器、示波器和计算 机等组成。除示波器和计算机外,其余部件位于一个机箱内,如图 2.1 所示。 雷达/雷达干扰实验仪
S J (t ) / S N (t )
S T (t )
示波器
SV (t )
通用 接收机
雷达对抗实验 指导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对抗研究所 二零零五年 十月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雷达/雷达干扰实验系统仪………...…………………………3 第三章 雷达实验……………………………………………………...11
实验一 接收机测距和灵敏度实验………………………………………...11 实验二 目标积累门限检测实验…………………………………………..12 实验三 虚警概率实验 …………………………………………………..13 实验四 目标积累/恒虚警检测实验 ………………………………………15 实验五 目标距离跟踪实验 ………………………………………………16 实验六 动目标显示(MTI)实验 ………………………………………..17
S J (t ) 。控制 DSP 通过总线设置选通干扰的幅度调制信号和多卜勒相位调制信号。
五、通用接收机
1.通用接收机 通用接收机完成所有的信号处理功能, 通过面板上的开关可以选择其工作状态, 调用不 同的信号处理功能而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接收机等效内阻为 50 欧姆。
5
主要完成的信号处理功能有目标积累门限检测,恒虚警检测,动目标显示(MIT) ,动 目标检测(MTD) ,距离跟踪和速度跟踪等功能。 主要实现功能及其算法如下: z 脉冲积累检测(脉冲积累 N(≤64)可选) 信号处理机对双口 RAM 中 N 个脉冲重复周期的正交采样数据 {I (m, n ), Q (m, n )}m =0, n =0 进
1023, N −1
行视频积累检测:
1 ⎧ ⎨e(m ) = N ⎩
1023
∑(
N −1 n =0
⎫ I (m, n ) + Q (m, n ) ⎬ , N ≤ 63 ⎭ m =0
2 2
)
1023
(2-1)
并将序列 {e(m )}m = 0 装填输出双口缓存(脉冲积累检测) 。 z 固定门限检测(门限 VT 可选)
R0
f0
脉冲调制器 图 2.2 目标回波模拟器组成
S t (t )
3. 工作原理 振荡器产生系统同步用的基准振荡信号 f i 。逻辑电路除了产生整个系统时间基准信号 R0 外,还受 DSP 控制,用基准时间信号 R0 触发产生时延满足受要求的目标回波开关信号。 控制 DSP 通过总线(BUS)对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 DDS 进行设置,使其产生频率为 f 0 幅 度满足要求的余弦震荡信号。脉冲调制器受目标回波开关信号控制形成目标回波信号
4
DSP BUS R0 调制信号源 图 2.3 VCO 调制器 SJ(t)
非相干干扰模拟器组成
3.工作原理 调制信号源根据 DSP 命令产生各种基带信号,如控制频率的视频带宽可变的数字噪声 信号、周期可变的锯齿波信号以及它们的分时组合信号,也有控制幅度的杂乱脉冲信号、固 定位置的脉冲信号等。压控振荡器振荡中心频率为 f i 。基带控制信号分别作用于 VCO 和调 制器,产生频率和幅度满足要求的非相干干扰信号。
目标模拟器能够产生时延,幅度和频率范围如下: z 距离迟延范围: 0.23~400μs z fd 频率范围: ±400KHz z 脉冲信号幅度的最大值: 600mv
2. 系统组成
目标模拟器主要包括振荡器、逻辑电路,直接频率合成器 DDS 和脉冲调制器,其组成 如图 2.2 示。
fi
振荡器 BUS DDS 逻辑电路
S T (t ) 。
三、
非相干干扰模拟器
1. 产生信号 非相干干扰是指干扰信号的频率与系统的基准频率没有确定时间关系的干扰方式。 该模 拟器能够模拟遮盖式干扰,主要的干扰类型有:噪声调频遮盖式干扰,锯波调频遮盖式干扰 和杂乱脉冲干扰。按照干扰信号的某项参数,如频率或幅度,与基准时间信号 R0 的时间关 系又可将产生将这几种干扰分成同步和异步两大类。 干扰信号的某项参数与基准时间信号有 确定的时间关系,就称为同步干扰;反之,为异步干扰。 这样非相干干扰模拟器能够产生 同步/异步噪声调频遮盖式干扰,同步/异步锯波调频遮盖式干扰和同步/异步杂乱脉冲干扰。 其中: z 视频噪声带宽有四个值:17.5MHZ,8.75MHZ,4.37MHZ 和 2.20MHZ。 z 调频锯波的周期范围:2~32μs。 z 同步噪声/锯波交替:交替周期 1、4、16、64 个脉冲重复周期可选。 2. 系统组成 非相干干扰模拟器主要包括调制信号源,压控振荡器和调制器,如图 2.3 示
二、
实验要求
为了达到实践课程所要求的目的, 必须树立认真对待实验的态度, 扎扎实实作好实验中 的每一步。通过雷达对抗实验课,要求达到下列各点: 1、对雷达/雷达干扰实验仪,要能正确使用。能掌握实验中的所用到的精密仪器的使用 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对人身及设备安全的防护事项。 2、要求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读取、选择、检查、处理数据的方法。能正确进行实验报告 的编写,曲线的绘制,实验结果的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