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1
高考化学 :解析15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大题逐点过】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项练习(全国通用)专练15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一、物质的净化制备1.(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三1月质检)步骤2抽滤所得滤渣的成分为Zn和Zn(OH),利用滤渣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为:将滤渣置于烧杯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00℃煅烧。
(已知:Zn与铝类似,能与NaOH溶液反应;Zn2+开始沉淀的pH为5.9,沉淀完全的pH为8.9,pH>11时,Zn(OH)2能生成ZnO22-。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1.0mol•L-1NaOH溶液、1.0mol•L-1HCl溶液、水)【解析】为了使Zn和氢氧化锌尽可能转化为ZnO,结合Zn和氢氧化锌的性质,可以先加盐酸使滤渣完全溶解,后加NaOH溶液调节pH使Zn元素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锌沉淀(或先加NaOH 溶液使滤渣完全溶解,后加盐酸调节pH使Zn元素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锌沉淀),故实验步骤为:向烧杯中加入1.0mol·L-1HCl溶液,充分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mol·L -1NaOH溶液,调节溶液pH约为10(或8.9≤pH≤11)。
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或向烧杯中加入1.0mol·L-1NaOH溶液,充分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mol··L -1HCl溶液,调节溶液pH约为10(或8.9≤pH≤11)。
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
【答案】向烧杯中加入1.0mol·L-1HCl溶液,充分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mol·L-1NaOH溶液,调节溶液pH约为10(或8.9≤pH≤11)。
过滤、用水洗涤固体2~3次[或向烧杯中加入1.0mol·L-1NaOH溶液,充分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1.0mol·L-1HCl溶液,调节溶液pH约为10(或8.9≤pH≤11)。
实验方案怎么写
实验方案怎么写实验方案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为了规范实验操作、保证实验可重复性和科学性,必须认真撰写实验方案。
以下是实验方案的写作指南,供参考。
第一篇:实验方案的概述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某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依据某种物质的化学性质,选择适当的试剂与其反应,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以验证其反应规律和重要性质。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 实验器材准备:试管架、试管、滴定管、容量瓶、量筒、热水浴等。
2. 试剂准备:①某种物质(待检验物质);②热水(需预先加热至一定温度);③其他试剂(如某种酸、碱等)。
3. 实验步骤:(1)将待检验物质放入试管中。
(2)添加试剂,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加热、搅拌等过程。
(3)观察产物形成情况、变化颜色、溶解度等变化,并进行相应实验分析。
(4)实验结束后,将产物分离并妥善处理。
四、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分析待检验物质的化学性质及与不同试剂的反应规律,确定其特性和应用价值。
第二篇:实验方案的具体实施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某一生物学方面的基础性问题,为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度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验方案:1. 实验器材准备:显微镜、载玻片、水浴、洁净无菌台等。
2. 实验步骤:(1)采取适当方法或仪器,提取待研究的生物样品中所需的细胞或分子组分。
(2)根据实验需要,采用特定的操作方式和实验方案,进行染色、处理、培养等过程。
(3)使用显微镜对生物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图像处理、统计分析等手段,得出相关实验数据。
(4)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得出相关结论,阐明待研究生物样品的基础性特征及其意义。
三、实验安全措施:实验过程中需注意遵守实验规程和操作方法,保持实验环境的洁净和安全,防止交叉污染和生命危险事故的发生。
四、实验预算:本实验所需实验器材、试剂及其他必要设备的总费用为XXXX元,其中包括实验用材料和设备及培训等费用。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1.概念: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科学合理。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保护人身安全,保护仪器。
(3)可行性:实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条件下能满足要求。
(4)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药品。
还应遵循完成实验所用时间较短,副反应少,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5)经济性:综合考虑原料的用量和价格。
3.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4)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5)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6)实验注意事项;(7)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果处理;(8)问题与讨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合理选择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汁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既完整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得出正确的结论。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1.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
物质的检验初中化学教案
物质的检验初中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检验方法;2. 掌握物质的检验实验技能;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4. 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的检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掌握。
难点: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管支架、酒精灯、试管刷、试管架等;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盐酸、酒精等;其他:实验操作步骤、实验记录表、观察表、实验安全知识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物质的检验方法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不同物质进行检验。
二、实验操作1. 氢氧化钠溶液的检验a. 取一小部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
b. 加入几滴盐酸观察产生的现象。
2. 硫酸铜溶液的检验a. 取一小部分硫酸铜溶液倒入试管中。
b. 加入少量水观察,再加入几滴氢氧化钠观察产生的现象。
3. 酒精的检验a. 将少量酒精倒入试管中。
b. 点燃酒精并观察燃烧现象。
三、实验结果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观察表和实验记录表,分析不同物质的检验结果,总结物质的检验方法及检验特点。
四、实验安全知识向学生宣传实验室安全知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遵守实验规范,确保实验安全。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加深对物质的检验方法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物质的检验方法,并掌握实验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继续深化对物质的检验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同时,要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实验中安全操作。
化学实验设计
2、未知物的检验:
未知物的检验就是利用物质 (或离子)的检验方法,根 据实验现象检验未知物是( 或含有)什么,或可能是( 或可能含有)什么
[示例4] 在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 可能含有下列离子:K+、NH4+、Fe3+、 Ba2+、Al3+、SO42—、HCO3—、Cl—。试 设计实验,检验溶液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 离子。 [示例5]设计实验,鉴别NH4NO3、K2SO4 、KNO3、(NH4)2SO4四种白色固体。
三、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1、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 物质的性质取决于其结构,并决定它的用途和 制法,因此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 充分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和制法之间 的相互关系。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设计方案 来探索或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 基本程序为:研究物质结构→预测可能性质→ 设计实施方案(方法、步骤、仪器、药品、操作 要点、现象及分析、结论等)→实施实验→结论 。
实验步骤:
(1)首先用热碱液洗涤废铁屑两次,并用玻璃棒搅 拌,然后再用蒸馏水冲洗以除净其表面的油污。 (2)用少量热水通过过滤器,以提高它的温度(防止溶 液在漏斗里析出晶体),然后将溶液趁热过滤。将滤 液转入试管中,用橡皮塞塞住管口(防止空气进入), 静置、冷却、结晶,观察滤液冷却生长出浅绿色硫 酸亚铁晶体的现象。 (3)待结晶完毕后,取出晶体,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 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4)把制得的硫酸亚铁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 保存。
[实验设计] (1)将这四种白色固体编号。分别取少量试样配成溶液 。 (2)用四支试管分别取少量上述四种试样溶液。 (3)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人Ba(OH)2溶液。并加热; 如果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能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试样为 (NH4)2SO4。 如果试管中只出现白色沉淀,则原试样为K2SO4。 如果试管中只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原试样为NH4NO3。 如果试管中没有现象产生,则原试样为KNO3。
专题十二 实验探究(物质鉴别、实验设计、结论严谨性分析表述、计算探究)
专题十二实验探究(物质鉴别、实验设计、结论严谨性分析表述、计算探究)一、物质鉴别类例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枝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l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中一定含有、元素。
【解析】本题是一道探究实验题,进行探究实验时要根据探究实验的目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有关的实验操作,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角度和方法,并结合具体操作步骤中的各种现象来描述,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以达到手脑并用的目的。
通过观察发现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火柴梗与外焰接触的部位首先碳化,说明外烙的温度最高,蜡烛燃烧后,由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若倒入少量石灰水,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综上所述,该探究实验证明:石蜡中一定含碳、氢元素。
能力提升:1、小科从某品牌“暖手包”说明书上获悉,该“暖手包"能自动发热,是因为里面(1)第l、3组的探究实验说明,没有物质,“暖手包”不会发热;(2)分析第1、2、4、5组探究实验可知,“暖手包”的发热还应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空气中的的性质。
2、(2011安徽)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
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芳将去膜和未去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盐酸中,发现前者比后者反应快,原因是。
—————————————————————————————————————————————————————————(3)小芳在(2)实验中,还观察到有“灰黑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怎么写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怎么写
实验目的:通过化学实验,学习如何测定镁的质量。
实验原理:利用反应物质量守恒的原理,利用氧化铜和镁的反应来测定镁的质量。
实验器材:镁带、氧化铜粉、坩埚、坩埚夹、天平、酒精灯、试管、试管架、玻璃棒
实验步骤:
1. 将天平调零,称取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放入坩埚中,并记录下氧化铜的质量。
2. 在氧化铜粉上方撒上一层镁带,取一根玻璃棒搅拌坩埚中的氧化铜粉和镁带。
3. 用坩埚夹将坩埚固定在试管架上,点燃酒精灯,将火焰置于坩埚下方,加热坩埚中的氧化铜和镁。
4. 等到氧化铜和镁反应完全结束后,关闭酒精灯,让样品冷却。
5. 将冷却后的坩埚重新称重,记录下包括产物在内的总质量。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 保持实验环境干净整洁,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计算:
1. 计算反应前的氧化铜质量:氧化铜的质量 = 总质量 - 镁的质量。
2. 计算反应后的镁的质量:镁的质量 = 总质量 - 氧化铜的质量。
实验结论:通过化学实验测定镁的质量,我们可以得出确切的实验结果,并且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实验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
实验设计方案范文(精选5篇)实验设计方案1一、实验原理(1)鉴定实验设计的理念:某些化学试剂+ 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化合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2)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小颗粒+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③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二、目标要求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重点、难点1.重点①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探索实验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难点根据此实验方法、原理,设计实验来鉴定常见食物的成分。
四、实验材料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
2.脂肪的鉴定实验: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浸泡3h~4h)。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浸泡1d~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五、仪器、试剂1.仪器:剪刀,解剖刀,双面刀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水浴锅,研钵,石英砂,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2.试剂:①斐林试剂(0.1g/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②苏丹Ⅲ染液;③双缩脲试剂;④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馏水。
六、方法步骤1.制备试剂。
2.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方法、步骤。
3.脂肪的鉴定、方法、步骤。
4.蛋白质的鉴定、方法、步骤。
七、实验过程新课引入:我们在化学中学习过物质的鉴定,其原理是被鉴定的物质与所用的化学试剂要么发生颜色反应,要么产生沉淀,我们生物学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学中物质鉴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新课教学:(具体原理)①可溶性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水浴加热)②脂肪小颗粒+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小颗粒。
高中化学 (新高考)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五 化学实验基础--实验装置操作与评价 教师版
根据实验要求恰当地选用仪器,将常见仪器另作他用(如干燥管用于防倒吸装置等),根据物质的性质,在特殊装置、特定条件下进行非常规操作,这些也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新动向。
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和检验是高考化学实验部分的重点,也是热点。此类问题可以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也能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和检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能力。从高考的内容和形式上看,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及检验可以独立考查,也可以综合考查;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渗透到综合实验中;可以以课本中实验为素材进行考查,也可以以生活、生产、科技和环境问题为素材进行考查。Ⅰ.客观题(1)判断设计的化学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2)对给出的实验方案作出选择和评价。
(3)根据实验目的,评价实验装置。
(4)物质一般分离提纯的方法与装置选择。
Ⅰ.主观题(1)结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根据实验流程分析仪器、药品的作用以及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2)根据实验目的和所给药品、仪器,设计、评价实验方案。
(3)化工流程中的分离提纯。
一、各种仪器1.加热仪器——酒精灯与酒精喷灯 2.可加热的仪器蒸发皿:用于浓缩溶液、蒸发液体、结晶; 坩埚: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蒸馏烧瓶: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三颈烧瓶:用于实验中物质的制备反应容器;命题趋势考点清单专题 五 ××化学实验基础--实验装置操作与评价3.计量仪器⎩⎪⎪⎨⎪⎪⎧Ⅰ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Ⅰ加液体用玻璃棒引流,当液面距刻度线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液体至 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Ⅰ常见规格:50mL 、100mL 、250mL 、 500mL 、1000mL 等Ⅰ容量瓶不能长久贮存溶液⎩⎪⎨⎪⎧Ⅰ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Ⅰ“0”刻度在上,仰视读数,结果偏大Ⅰ精确度为0.01 mLⅠA 用于量取酸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 B 用于量取碱性溶液Ⅰ要先用待装液润洗再装溶液4.常用分离、提纯的仪器(1)仪器Ⅰ、Ⅰ、Ⅰ的名称分别为分液漏斗、冷凝管(球形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球形)干燥管。
高三化学复习《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爆炸盐成分的探究》ppt课件
牛刀小试:
某教科书对“铝热反应”实验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
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 中”。已知:Al、Fe的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AlFeFra bibliotek熔点(℃)
660
1535
沸点(℃)
2467
2750
(1)某同学猜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是铁铝合金。理由是:该反 应放热能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低,所以铁和铝能形成合金。你认 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
(2)根据已有知识找出一种验证产物中有Fe的最简单方法: 。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 (阐述所用试剂、实验操作及现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利用下列装置来测定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质量,应如何来组装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
A
B
C
D
E
测定产生 的二氧化 碳:
测定产生 的氧气:
测定产生 的二氧化 碳:
我们应当怎样设计物质检验的实验方案呢? 1、根据已有信息大胆提出假设或者猜想 2、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 3、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
———爆炸盐成分的探究
高考要求(部分):
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实验控制的方法; 3、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专家解读:
新课改下的 09年高考将加强实验部分内容 的考察,可能会以探究实验的形式出现!
【设计方案】要检验“爆炸盐”的成分,你 准备怎样进行呢?
学生探究实验 小组汇报结论
实验设计方案(优秀范文10篇)
实验设计方案(优秀范文10篇)实验设计方案篇1一、实验名称: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制作、观察和指导二、实验目标:让学生经过独立自主的制作临时装片、切片、涂片的方法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使学生对细胞到达必须的认识,为以后的教学作下铺垫。
制作临时装片的成功,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本事,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动脑思考的本事。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一)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解剖针、毛笔、滴管、擦镜纸;清水、碘酒溶液;西红柿、空心莲子草、洋葱;创可贴(切片时可能会有人受伤)(二)实验步骤:1、临时装片的制作⑴准备擦用擦镜纸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改善:将洁净的纱布改为擦镜纸,擦拭玻片时要注意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玻片的两端,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衬垫上洁净的纱布后,夹在玻片两面,同时擦拭,以防将玻片损坏,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改善:在制片时至少滴2滴清水,这样加盖玻片时,盖玻片下的空间中水较充盈,气泡就少,细胞的活性也较好取用刀片在洋葱表面上划“井”字(大约0.5cm2),用镊子撕取外表皮问题:由于叶表皮皱缩、学生不熟练等,导致撕下的表皮薄膜过厚,在显微镜视野中难以找到梦想的观察对象,致使实验效果较差。
改善:首先将洋葱鳞片叶切成宽1.0-1.5cm的纵向窄条,再用刀片将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划成小块(切忌划透),然后用镊子夹住所划表皮的边缘,将其轻轻取下(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易与叶肉分离,操作简便)即可。
这一改善降低了实验操作难度,提高了制片质量。
放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⑵盖盖玻片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⑶染色染:将玻片倾斜10度左右,从高的一侧滴入碘液,让其自我流入玻片。
问题:染色时书中要求是把1-2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然后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练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针对小丽的猜想,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一
二
实验操作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有有气气泡 泡产生,,溶溶液液由
预期的现象 pH<7
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实验结论 废液中含有 HCl
废液中含有 HCl
实验方案
三
实验操作
预期的现象
白色沉淀
废液中含有 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
AAggNNOO33++HHCCll======AAggCCll↓+HNO3
(3)小刘对上述探究活动思考后,认为利用酸的化学性质还可以设计不同
方案探究小丽的猜想:
操作步骤
预期的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 黑黑色色粉粉末逐末渐逐溶解渐,溶溶液 金金属属氧化氧物化,物如氧,化如铜、氧氧化化铁 由解无,色溶变为液蓝由色(无现色象与 废液中含 等铜(或、碱氧,化如氢铁氧等化铜(或等)碱, 所变选为物蓝质相色对(应现) 象 有 HCl 【解如释氢与结氧论化】铜同学等们)根据以上实验与,所讨选论得物出质废相液的对主要成分是 CaCl2
(1)通过观察,甲同学很快判断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据你分析,甲同学依
据的实验现象是锌锌片表片面表比面铁片比表铁面产片生表的面气泡产快生的。过一会儿,他又 发现铜片表面有银气白色泡固快体附着,这说明铜铜的活的动活性动比银性强比 ,请写出 反应方程式:CCuu++2A2gANgON3O=3===22AAgg++CuC(uN(ON3O)3)22银。强
请选出较好方案并阐述理由:
方方案案二较二好较,好安全,环安保全环无保污染无,污原染料的,利原用料率高的。 利用率高
15.★(2019·宁夏)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 取和性质”的实验活动时,产生了许多废液。于是他们在课外兴趣小组 活动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红的猜想:废液中只有 CaCl2;小丽的猜想:废液中还 有 HCl。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空气
稀H2SO4
NaOH溶液
A C
纯碱
B 浓H2SO4
碱石灰
如何准确测量?实验步骤? ① 准确称取干燥试样mg,放入广口瓶c中… ②准确称量装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m1g。 ③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 生气体为止。 ④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将U型管卸下,准 确称量其质量m2。
空气
稀H2SO4
NaOH溶液 A C
纯碱 B 浓H2SO4 碱石灰
偏大 如果不用装臵A,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
偏大 如果不用装臵B,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__
…使广口瓶中的气体全部排出 通入空气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实验室中欲测量铝和锌合金的质量分数。现有下列 实验用品: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800ml烧杯, 100ml量筒,短颈玻璃漏斗,铜网,铝锌合金样品,浓 HCl,水。装臵见下图 1、补充 下列实验步骤,直到反应开始进行 ①将称量后的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好,放在800ml烧杯 底部,把短颈漏斗倒扣在样品上面。 思路:保证样品充分反应,使氢气顺利进入 量筒,尽量节约原料。 ②往烧杯中加水至没过短颈漏斗,在100ml量 筒中装满水,倒置于盛水的烧杯,使漏斗颈伸 入量筒中。 ③烧杯中水面到杯口至少留出100ml的空间。 ④将长颈漏斗或玻棒插入烧杯底部,通过它慢 慢加入浓盐酸至有气体产生
气 球
⑵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 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 溶有 SO2的品红 ,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 ______________ 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欲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CO2气体,但没有启 普发生器,只能从图所示的各种仪器中选出几种 必要的仪器,组装成能随关随停的气体发生装置, A、C、D、E 则应选的仪器____________
常见物质的检验教案
常见物质的检验教案【篇一:常见物质的检验教案】常见物质的检验教案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情境导入在生产、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那该如何鉴定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同学们翻来课本p21【提问】1、怎么知道两瓶失去标签的食用醋和酱油哪一瓶是醋?(闻气味)2、如何辨别是否是全毛毛衣?(燃烧,闻气味)3、氯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怎么区别开来?(看颜色)总结上面提到的,我们发现,物质的气味,颜色等式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只能物质进行粗略的区分,而假如我们要知道物质的组成,就要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了。
小结板书:对于常见物质的检验,我们主要利用了他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第二部分:讲解本节课内容【回顾】结合初中的知识,我们来回顾一下,如何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盐?其依据是什么?答:加入盐酸,反应放出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存在2- co32---【追问】只有co3才有这种现象吗?hco3呢?那么在鉴别的时候我们要注意hco3的干扰,2、 -那么怎么鉴别co3 hco3呢?【板书】2-1、 co32-样品---------产生气体----------变浑浊-------- co3 无明显现象-----hco3 加bacl2白色沉淀 ----- co3【讲解】nh4cl、(nh4)2so4、kcl;、k2so4均可做化肥,它们电离出哪几种离子呢?nh4、cl、so4、k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检验这几种离子,同学们看活动与探究1,(读题)nh4cl、(nh4)2so4共同的离子nh4活动与探究——展示实验,最好能在教室转一圈 2、nh4nh4cl + naoh== nacl + h2o + nh3(nh4)2 so4+ 2naoh == na2 so4 + 2h2o + 2nh3+方法:样品(少量)-----------加热---------变蓝------- nh4++2-++-2--得出结论:铵盐的检验,用铵盐与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接下来我们看探究2,(读题)nh4cl kcl共同的离子cl-【板书】3、clnh4cl+ agno3==agcl↓+ nh4 no3kcl +agno3== agcl↓+kno3kno3方法:样品(少量)-------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cl-得出结论:盐酸盐的检验,溶液中的离子遇agno3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含cl-同学们想想,为何要加稀硝酸呢?2- 2-+加稀硝酸的目的:防止co3 so3的干扰。
【经典范文】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一.有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1.有机化合物(1)定义:简称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CO2、CO、碳酸盐仍为无机物)。
(2)与无机物相比有如下特点:①元素组成的特点:除碳元素外,还含有H、O、N、P、S及卤素等非金属元素。
②结构特点a.碳碳间以共价键形成碳键,这是有机物结构的基础b.有机物分子多为非极性分子或弱极性分子c.有机物分子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成分子晶体③数量特点有机物的种类繁多,达数百万种,其原因是:a.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b.碳链的长度可以不同;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可有单键、双键、叁键,也可以有长链或环状等。
c.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④性质特点(对大多数有机物)a.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b.多为非电解质,不易导电c.多数熔沸点较低d.多数易燃烧,易分解⑤有机物反应特点有机反应复杂,速度慢,多需要催化剂,而且副反应多,所以,有机反应常用。
“→”代替“=”。
2.同系物(1)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彼此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一系列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2)同系物判断:①通式相同②结构相似③同一类物质④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3)同系物的性质①物理性质上存在递变性:随碳数增加,状态由气→液→固,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②化学性质以相似性为主,也存在差异性。
3.同分异构体(1)化、芳香醚醛和酮羧酸和酯。
4.烃(1)仅含C、H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又称烃。
(2)碳原子之间都是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相结合,这样的烃叫做饱和链烃,又称烷烃,通式为CnH2n+2(n≥1)。
(3)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一类链烃叫做烯烃,单烯烃通式为CnH2n(n≥2)(4)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一类链烃叫做炔烃,炔烃通式为CnH2n+2(n≥2)(只含一个叁键)(5)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称为芳香烃,其中由一个苯环和饱和烃基组成的芳香烃叫苯的同系物,其通式为CnH2n–6(n≥6)5.“根”与“基”的比较基(羟基) 根(氢氧根)电子式电性电中性带负电存在于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和其他“基”或原子团相结合能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离子化合物中6.烃的衍生物(1)从结构上说,可以看成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衍变成的,因此叫烃的衍生物。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学案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学案【考纲要求】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
.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4.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基础知识】一、综合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构思实验方法、步骤;选择实验仪器、药品;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仪器、药品;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1、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要点:、性质实验方案设计要点:①熟悉各种性质的验证途径,提高发散思维能力;①熟悉各种性质的验证途径,提高发散思维能力;②重视基本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②重视基本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③注意整体设计的可操作性、有序性、严密性;③注意整体设计的可操作性、有序性、严密性;④注意文字表达。
④注意文字表达。
2、实验装置创新设计要点:掌握一些装置和仪器药品的替代方法,掌握一些装置和仪器药品的替代方法,力求使设计的实验仪器简单、力求使设计的实验仪器简单、力求使设计的实验仪器简单、操作便捷、操作便捷、节省试剂、现象明显、安全防污等。
剂、现象明显、安全防污等。
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要点:、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要点:物质检验尽可能利用特征反应,注意检验顺序、排除干扰。
物质检验尽可能利用特征反应,注意检验顺序、排除干扰。
4、制备实验方案设计要点:、制备实验方案设计要点:列出可能的几种制备方法和途径,列出可能的几种制备方法和途径,从方法是否可行,从方法是否可行,装置和操作是否简单、是否经济与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选取最佳的实验方法,从中选取最佳的实验方法,从中选取最佳的实验方法,在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时,在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时,在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还应注还应注意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
高中化学物质的检验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的检验教案教学内容:介绍物质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检验不同物质的性质。
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检验的基本原理;2. 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3.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物质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操作和分析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学物质的检验。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物质检验的基本原理:基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进行鉴别。
2. 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如颜色变化、气体生成、溶解性等。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一: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材料:氧气、氢气、一根火柴方法:用火柴点燃氧气和氢气,观察其燃烧现象。
2. 实验二:硫酸和盐酸的检验材料:硫酸、盐酸、锌片方法:将硫酸和盐酸分别与锌片反应,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四、实验数据分析(10分钟)根据实验结果,学生讨论每种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及鉴别依据。
五、课堂讨论(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并写一份实验报告。
七、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加深了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提高了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的操作和观察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实验室检查作业设计方案》
《实验室检查》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实验室检查是医学生进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室检查的理解,提高实验室检查的技能。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实验室检查的常见项目及其意义;2. 提高学生的实验室检查技能,包括标本采集、操作规范等;3. 培养学生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实验室检查常见项目介绍:- 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 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 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等;-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真菌检测等。
2. 实验室检查操作演示:- 血常规标本采集及操作演示;- 生化指标检测方法演示;- 免疫学检查操作规范演示;- 微生物学检查实验室操作演示。
3.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对于不同检查项目标正常值范围进行介绍;- 分析不同检查项目异常结果的可能原因;- 探讨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的干系。
四、设计方法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教材阅读等方式,进修实验室检查的基本知识;2.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验室检查操作演示,熟练掌握实验室检查的操作技能;3.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评判方法1. 实验室检查操作技能评判:通过学生操作演示,评估学生的操作技能是否规范、熟练;2.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评判:根据学生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评估学生对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进修实验室检查相关知识,按时完成实验室检查作业设计方案;2. 学生需参与实验室检查操作演示,并按要求完成实验室检查操作;3. 学生需对给定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撰写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报告。
七、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室检查作业设计方案的进修,置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验室检查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实验:证明硫酸亚铁铵晶体
[(NH4)2Fe(SO4)2 · 20]的成分中含有 6H Fe2+、 NH4+、SO42—和 H20 。Fra bibliotek 加热液体
H2O Fe2+
固体试样
KSCN 新制氯水 红色 液体
浓NaOH溶液 加热
外观观察
湿润红色的红色石蕊试纸
NH4+ 气体
初步推断
实验组合
稀盐酸 BaCl2溶液 白色 SO42-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1)
陈 德 兴 苍南县求知中学(灵溪三高)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
问题和讨论
鉴别:是指用一定的方法把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物质一一区别。
问题:
请设计实验鉴别NaI与K2SO4两瓶固体。
鉴定:是指用化学方法来确定某物质的 组成成分。
沉淀
设计实验检验明矾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 离子。
在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可能含 有下列离子:K+、NH4+、Fe3+、Ba2+、Al3+、 SO42-、HCO3-、Cl-中的几种。 (1)取少量原溶液,滴加足量用硝酸酸化的 Ba(NO3)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 (2 ) 取(1)的滤液,滴加用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 液,出现白色沉淀。 ( 3 )取少量原 溶液,滴加 NaOH 溶液至过量,整个过程无 气体产生,只有红褐色沉淀。 则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 存在的离子 ;可能存在的离子 ;肯定不 .